教师师德教育制度范文

时间:2024-04-10 16:37:0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教师师德教育制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教师师德教育制度

篇1

关键词:水利事业单位;会计基础工作;问题及有效措施

一、引言

双师型教师有别于一般的教师,是我国的7种教师资格认定之外的教师。教师资格制度是认定教师从事教育事业的重要标准,是纳入教师行业的重要标志,是教师执教能力的基本条件,世界各国普遍运用教师资格制度来规范教师的管理和提升教师的素质。然而,我国的教师资格制度中,并没有相关的双师型教师或者是高等职业院校教师的认定标准,这是在我国教师职业资格制度的严重缺陷。

二、双师型教师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双师型教师是指既能在实践操作中指导学生,又能在理论上指导学生,具备所教专业的实践技术职称和专业理论知识的职教教师资格的教师,我们称之为双师型教师[1]。双师型的概念并不是空穴来风,而是我国教学实践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所产生的结果。双师型教师体现了知识和技能的统一,表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与传统的理论教师有以下作用和特点:第一,双师型教师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体,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和学习能力,能够满足市场对于人才的需求,能够帮助院校培养出实践型和创新型人才,能够促进相关专业研究的发展,是一专多能的主要体现。第二,双师型教师能够通过实践和理论双向地指引学生,双师型教师能够准确把握专业知识的尺度,能够正确地为学生设定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能够帮助学生正确认识专业岗位的深度,能够使学生加深理解和领悟专业知识,从而帮助学生提升理论和实践的双向能力。双师型教学模式,有利于将学生培养成综合型人才,有利于彰显教书育人的教学理念,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就业率。

三、完善双师型教师培养制度相关制度和方法

(一)通过建立双师型教师管理来促进和完善双师型教师培养制度体系

教师管理制度,是保证教师履行教育职责的最为基本的约束条件,是实现教师专业发展的动力条件,是提升教师教学质量的保障条件[2]。然而,目前,我国的双师型教师管理仍然处于动态管理和退出机制相结合的一种企业化的管理方式,在很大程度上使双师型执教教师的流动和变更加剧。最主要的原因是缺乏双师型教师管理机制,对双师型教师的岗位责任没有相应的认定标准、对双师型教师的工作绩效没有相应的评价机制以及对于双师型教师的激励机制还不够完善。双师型教师与一般教师不同,在执教方面突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双轨制教学方式,所需要完成的工作量比较大,出现的教学问题也异于一般教学,所以不能以一般管理制度来评判,必须建立健全双师型教师管理制度。双师型教师管理制度是双师型教师培养制度的基础制度,也是认定双师型教师的先决条件。通过双师型教师管理制度的建立,能够有效地带动双师型教师培养制度的建立和实施,能够促进和完善双师型教师培养制度体系。

(二)通过企业实践来促进和完善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制度

我国职业教师企业实践制度在《职业教育法》、《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等文件中都有所体现,院校所要面对的是如何落实职业教师企业实践的问题,从而解决教师专业化实践研究问题,从而实现教师专业化的实践工作[3]。针对这一方面,院校应该充分建立校企合作机制,运用校企合作的机会,帮助在职教师提升专业实践技能和专业理论知识,从而培养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师,正是双师型教师的标准。

(三)通过继续教育的制度来促进和完善双师型教师培养制度

继续教育是培养双师型教师的重要手段,是加强教师专业研究和技能架桥的重要途径。继续教育是一种现代化的特殊形式的教育,广泛地针对于成年人,是终身学习的重要体现,主要是对专业人士的知识和技能进行更新、补充、拓展和提高,帮助专业人士进一步完善和更新知识结构,提升专业人士的创新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可见,通过继续教育,能够帮助教师提升专业理论知识,丰富教师的实践教学,有助于将学生培养成实践与理论双向的人才。

(四)通过兼职教师聘任制度来促进和完善双师型教师培养制

兼职教师也是培养双师型教师的重要途径。在兼职教师在上岗任教前,院校应该充分对其进行基本教学能力的考查,认证其在实践操作中所得技能技巧证书,保证兼职教师符合双师教师的标准,从而使双师型教学更加符合教学实践的要求。

四、结语

双师型教师作为一种新型教学资格的资格,既要求实践能力,又要求理论知识,充分体现专业上的双向能力。在我国,双师型教师的职业早已已经诞生,但是对于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制度还不够完善。本文针对此现象,提出了双师型教师管理、企业实践、继续教学、兼职教师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以便双师型教师培养制度更加完善。

参考文献:

[1]胡业华,卢建平.职教教师专业化视域下的双师型教师培养制度研究[J].教研理论,2015,23(04):72-73.

篇2

一 、对教育券制度本身的认识

1.教育券的缘起和在美国产生的背景

1955年,弗里德曼在他发表的《政府在教育中的作用》一文中首次提出了教育券理论。该理论认为应该改变目前政府对公立学校的直接补助的教育投入方式,把原本应投入到教育中的资金经过折算发给每一位学生,学生凭券可以进行自由选择,到政府认可的任何一所学校(无论是公立学校还是私立学校)就读。学校在收到教育券后,可以凭教育券从政府那里兑换与券值等额的教育经费。他认为通过教育券制度的实行,学校之间会因为学生有了适当的选择权而增强了竞争,这样会促使政府对教育管理效率的提高和各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整体提高。[1]

2.教育券制度的发展

1964年,英国经济学家皮科尔与怀斯曼,主张应该将教育券与学生家长的收系在一起考虑。美国社会学家詹克斯认为教育券应该帮助低收入家庭的学生克服上学的困难。[2]教育券制度引入我国之后,我国教育理论研究者也有自己的思考。北京师范大学冯小霞教授把教育券分为“排富性”和“无排富性”两种模式,这是对“非限制性”和“限制性”教育券模式在中国的进一步发展。

二、教育券制度的实施情况

1.教育券制度在美国的实施

20世纪90年代教育券在美国进入了正式实施阶段。其中1990年秋,米尔沃基市实施的教育券计划在这个时期最具有代表性,这是美国第一个对私立学校提供大量资助的教育券计划,对后来美国其他的城市和州实施教育券计划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是一项把竞争机制与政府调节相结合的教育券计划,具有很强的目标指向性,它的主要特征是:(1)只有非教派学校才能接受教育券多给予的作为学生学费的补助,1994~1995学年为3209美元;(2)学校不可以在选择学生时有性别、宗教和学业成绩的区别;(3)私立学校中这类择校生的比例不超过学生总数的49%(但是1994~1995年学生达到了65%)。尽管最初米尔沃基市公立学校的学生中只有不到1%(约1000人)的学生享受到了教育券制度所带来的好处,但是1994~1995年达到了15%(约15000人)。[3]1994~1995年米尔沃基市教育券的正式实施对非洲裔美国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该计划的申请者绝大部分是非洲裔美国人,教育券的实施对家庭经济状况不良的学生来说,无疑给他们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保证了他们作为自由公民享受择校的权利。

之后,相继有一些州和城市效仿米尔沃基市的做法,如:1996年秋天俄亥俄州也开始对教区贫民学校实施教育券计划。当时有6200个申请者,有1900个低收入家庭接受了金额为2500美元的教育券资助,相当于私立学校学费的90%。1999年春佛罗里达州通过了美国第一个全州性的教育券实施计划。规定未达到州学业标准的学生可领取价值4000美元的教育券,转到任何一所公立或私立学校就读。从目前看,美国已有两个城市和1个州正式明确实施了公款资助的教育券计划,还有10个州有私人和私立机构资助的教育券。[4]

2.教育券制度在中国的实施

浙江省长兴县教育局去美国做实地考察后,结合本县实际,出台了《关于教育券使用办法的通知》。通知规定自2001年起在长兴开始试行教育券,开创了在国内实施教育券制度的先河。实施对象主要针对三类学生:一是民办学校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他们可以享受政府为他们提供的面额为500元的义务教育类教育券;二是选择读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他们可以享受面额为300至800元的职业技术教育券;三是无力支付学费的本县中小学学生。小学阶段的贫困生可享受200元的补助教育券,中学阶段的贫困生可享受300元的补助教育券。

浙江省长兴县实施教育券制度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一是肯定了政府对民办教育的支持态度;二是促进了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在我国职业技术教育发展比较薄弱的时期,通过发放教育券的途径可以拉动职业技术教育的稳步向前;三是扶持了贫困家庭的学生,为解决贫富不公平问题作出了努力。长兴县实施教育券制度引起了新闻媒体的广泛关注,在全国引起了一定的反响。浙江湖州地区在2003年进行扶贫型教育券试点。湖北省监利县也在2004年秋试行教育券制度,将近700所中小学以对外出售或出租的形式,实现市场化运作。

三、中美教育券实施的比较分析

结合对教育券制度的起源、内容以及在中国和美国的具体实践,笔者对中美两国教育券实施进行了比较分析,二者既有相似点又有不同点。

1.相似点表现

第一,都把竞争机制引入了教育领域。如前所述弗里德曼所提出的教育券属于“无排富性”教育券,注重通过市场来调节学校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政府赋予学生自由择校的权利,学校和学生好比服务者和消费者,哪个学校提供的服务质量优良,学生就会选择哪所学校,市场的供求关系决定了教育券的最终流向,从而打破了政府垄断公立学校的局面,促进了公立学校和私立学校的竞争。美国的米尔沃基市的教育券计划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在长兴县实施的教育券制度,通过对民办学校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发放教育券,客观上改变了政府只对公办学校财政投入,对民办学校无财政投入的现象,承认了民办学校的合法竞争地位,推动了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的良性竞争。

第二,教育券制度都关乎弱势群体和边缘学校的教育。例如,从美国米尔沃基市实施教育券的过程来看,首批被批准的可接受资助计划的学生中72%为非洲裔,1995年俄亥俄州的教育券制度也是对教区贫民学校实行的。而在我国资助弱势群体和边缘学校的教育券实践目的则更为明显。长兴县教育券制度起初就是针对该县民办学校资金投入不足、普职比例失调和贫困学生失学等三个方面的现实问题提出来的。

2.不同点表现

第一,教育券实施的目标和对象不同。美国教育券制度是在美国历次教育改革的失败和公立学校教育质量不断下降,政府对办学的垄断等背景下提出的。因此美国教育券制度推行是以扩大自由、效率优先、促进竞争为根本目的的,在实施模式上更多的是采用了弗里德曼的自由竞争失常模式。美国是一个高度发达的国家,政府有足够的资金投入到教育上,可以采用全部教育券形式。而在我国,教育券实施的目的是为了协调民办学校教育、普职教育、贫困学生教育的发展上。采用公平优先、兼顾效率的原则。同时,发展中国家的特性决定了我国教育财政投资的不足,客观上决定了我国实施教育券只能采用部分教育券形式,发放教育券的对象也只能暂时局限于民办学校中的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职业技术教育学校的学生和义务教育阶段的贫困学生。

第二,竞争机制在美国和中国教育券制度的实施过程中扮演的角色不同。美国和浙江长兴县教育券制度的实施虽然都把竞争机制引入教育领域,但美国更多的是以市场为导向的自由竞争,政府处在监督的位置,把择校权完全交给学生及其家长,使学生和家长真正成为教育的自主消费者,使学校和教师成为教育的自主生产者。通过建立统一的教育市场,打破国家对教育的垄断和公私立学校之间的制度性分割,促进学校之间的公平竞争,以达到优胜劣汰的目的,从而保证国民教育权,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益。[5]

而在我国实施教育券更多的是结合了中国的国情,更注重发挥政府的主导和宏观调控作用,这种择校权是政府导向下的选择权。由于我国具有政府专营教育和公共教育经费只能投资公办学校的传统理念,把择校权完全交给学生及其家长是不现实的。长兴县教育券的实践证明政府宏观调控下的择校权是可行的。同时在我国,民办学校长期得不到政策上的有力支持,职业教育特别是中等职业教育现今又处在相对弱势地位,农村地区、中西部贫困家庭子女、下岗职工子女和城市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经费又得不到落实。面对这样的现实问题,只有发挥政府宏观调控作用和积极的导向作用,才能保障弱势群体的受教育的机会和权利,提高弱势教育的办学地位。

对中美教育券实施的比较分析,我们得出教育券的实施是一个复杂、谨慎的过程,需要各方面的合力作用。因此,对于教育券的实施我们不能只停留在借鉴阶段,需要对教育券在美国的实施进行全方位的考证和分析,结合中国的历史传统、经济文化水平和政治体制,创造性地实施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券制度。

3.对教育券在中国实施的几点思考

笔者认为,在中国实施教育券制度应注意以下三点:

第一,运用法律法规,使教育券的实施法制化。教育券制度法制化,可以减少教育经费投入环节,使国家对教育的投入由“暗”变“明”,保障教育经费落到每一个学生头上。同时,运用法制的手段规定政府有责任为受教育程度不高(只受过高中及高中以下的教育)的家长提供准确、有效的择校信息。中国是一个人口超级大国,2/3以上的人口是农民,他们的知识文化水平很有限。因此,政府有责任对各个学校进行调查、追踪,制定能获得教育券学校标准,向家长全面介绍各学校的质量信息,这样可以避免择校的盲目性和不科学性。

第二,我国教育券制度暂时可在经济发达地区城市实施。我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经济水平不高,教育资金投入十分有限;城市与农村之间,东部沿海与中西部地区之间教育发展也极为不平衡;民办学校、职业技术学校、公办学校之间发展也不均衡,他们各自内部之间的规模、结构也存在不合理的现象。因此鉴于种种现实条件,在全国统一推行实施教育券是不可行的。在我国经济发达地区的城市,可试行教育券制度,试行之后还要调查、分析,进一步验证可行性。

第三,教育券制度应向贫困家庭倾斜,这将是我国实施教育券制度的一大特色。我国《义务教育法》已经颁布了近二十年,义务教育取得了巨大发展,整个民族素质普遍得到了提高,但我们不容回避的一个现实是;贫困地区、贫困家庭子女还有很大一部分不能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从这一点来说,扶持贫困学生上学,并真正做到不落下一个渴望读书的孩子,社会和政府有无可推卸的责任。通过向贫困学生直接发放教育券的途径,一方面可以增强对政府的信任度,提高政府的教育执政能力;另一方面,从长远的眼光来看,推动了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为整个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准备了人才后备力量。

参考文献:

[1]文新华.关于教育券的分析[J].教育发展研究,2003,(1).

[2]范元伟.高等教育市场化改革―教育凭证拨款机制研究[J].上海综合经济,2002,(5).

[3]王宏芳.美国的学券制述评[J].开放教育研究,2002,(1).

篇3

一、特殊教育教师的类型划分

  顾名思义,特殊教育教师是从事特殊教育工 作的专业人员。由于特殊教育发展的水平不同,各 国各地区对特殊教育对象的界定存在广狭、详略 之分,所以特殊教育教师的类型也存在差异。

中国大陆目前特殊教育的对象主要指有身心 发展缺陷的残疾人,以及有轻微违法和犯罪行为 问题的工读学生。按照1990年颁布的《中华人民 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规定的视力残疾、听力残疾、言语残疾、肢体残疾、智力残疾、精神残疾、多 重残疾和其他残疾的残疾人种类,从理论上讲,凡 是从事这些种类残疾人教育工作的专业人员就是 特殊教育教师;从现实上讲,中国现在只有聋教 育、盲教育、智力落后教育、孤独症教育、工读教育 五种类型的特殊教育教师。

日本1947年颁布的《学校教育法》规定的特 殊教育学校(班)的教育对象是:盲人(包括严重视 力衰弱者)、聋人(包括严重听力衰弱者)、精神薄 弱者(即智力落后)、肢体不自由者(即肢体残疾) 或病弱者(包括身体虚弱者)。[1$韩国1987年颁布 修订的《特殊教育振兴法》将特殊教育学校(班)的 教育对象界定为:视觉障碍、听觉障碍、智能不足、 肢体障碍、情绪障碍、语言障碍、其他身心障碍。#2$ 因此,日本和韩国特殊教育教师指的也是狭义的 对身心障碍学生进行教育的教师。

美国1997年修订的《残障人教育法》(Individuals with Disabilities Education Act,IDEA)规定了 13 种 特殊教育对象:聋(deaf)、听觉缺陷(hearing impair-ment)、智力落后(mentally retarded)、畸形缺陷 (orthopedic impairment)、其他健康缺陷(other health impairment)、严重情绪弃舌L (seriously emo-tional disorder)、特殊学习障石寻(specific learning disability)、言语和语言缺陷(speech or language impairment)、视觉缺陷(visual impairment)、聋盲 (deaf - blind)、多重障碍(multihandicapped)、自闭 症(autism)、外伤性脑损伤(—y)。[3]虽然法律上界定的特殊教育对象都是身心有 障碍者,但是美国特殊儿童委员会提出的特殊教 育教师是广义的,有8类,既包括从事聋和重听、 缺陷儿童早期教育、情感和行为障碍、学习障碍、 智力落后和发展障碍、肢体和健康缺陷、视觉缺陷 等身心障碍儿童教育的教师,也包括对超常和资 优儿童教育的教师。

我国台湾地区使用广义的特殊教育对象的概 念,2001年修订的《特殊教育法》将“身心障碍及资 赋优异”者界定为特殊教育对象。身心障碍包括智 能障碍、视觉障碍、听觉障碍、语言障碍、肢体障 碍、身体病弱、严重情绪障碍、学习障碍、多重障 碍、自闭症、发展迟缓、其他显着障碍12种,资赋 优异包括一般智能优异、学术性向优异、艺术才能 优异、创造才能优异、领导能力优异、其他特殊才 能6种。因此,台湾特殊教育教师也是广义的。[4]

  二、特殊教育教师的资格标准

  1.资格准入式的特殊教育教师资格制度

  美国实行的是资格准入式的特殊教育教师资 格制度。我国上海市于1997年率先实行的也是资 格准入式的“特殊教育资格证书”制度。

美国特殊教育教师任职资格标准是1992年4 月由全美最大的特殊教育民间学术性团体一一美 国特殊儿童委员会(The Council for Exceptional Children,简称CEC)提出的。1995年CEC将其制 定的特殊教育教师任职资格标准正式出版,定名 为《每个特殊教师必须知道什么一有关特殊教育 教师培养和资格证书的国际标准》(What Every Special Educator Must Know: The InternationalStan-dards for the Preparation and Certification of Special Education Teachers)。这个标准亦被美国全国师范教育鉴定委员会(National Council for Accreditation of Teacher Education)采用。美国特殊教育教师任职 资格标准有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所有特殊教 育教师提出的学历等基础条件,包括:(1)至少具 有大学学士学位;(2)修满师范教育鉴定合格的教 师课程取得大学院系必要的学分和评价;(3)获得 教师资格证书;(4)至少当一年的辅导教师;(5)具 备美国特殊儿童委员会(CEC)规定的特殊教育教 师应掌握的共同核心性知识和技能;(6)具备CEC 规定的在特定领域或年龄组从事特殊教学工作应 掌握的专门知识和技能;(7)每年最少参加25小 时的专业继续教育,对知识进行定期更新。第二部 分是所有特殊教育教师提出的共同核心性知识与 技能的要求,共107条;第三部分分别对8种不同 类型的特殊教育教师提出专门性知识和技能方面 的要求,这部分要求有428项。共同要求和专门要 求都从八个方面提出,请看表1。[5]我国上海市实行的“特殊教育资格证书”制度 涉及盲校、聋校、弱智学校、工读学校四类教师,从 必须具备师德修养,熟悉特殊教育法规、具有依法 执教的自觉性,掌握特殊教育学、特殊心理学的基 本理论知识,具有基本教育教学技能四个方面提 出知识与技能的要求。

  2.资格准入与资格等级结合式的特殊教育教师资格制度

  我国台湾地区、日本、韩国等实行的是资格准 入与资格等级结合式的特殊教育教师资格制度。 这种制度体现出学历要求与特殊教育专业要求相 结合,既可面向职前培养的学生,也可面向在职培 训的教师的特点。

台湾地区1987年的《特殊教育教师登记 及专业人员选用办法》对从学前教育阶段至高中 教育阶段的普通学科教师、专业学科教师、技艺训 练科目技术教师分别做出资格限定。[7]日本1989年修订的《教师执照法》和次年修 订的《教师执照法实行细则》均有对特殊教师任职 资格的规定。日本将教师资格分为专攻证书、一级 证书、二级证书三级。[8]韩国1981年修订的《教育法》第七十九条规 定,包括特殊学校教师在内的各类教师都要符合《教师资格标准》对特殊学校的教师、校长和校监 的资格分别作了规定。[9]

  三、特殊教育教师任职资格的获得

  从上述国家和地区特殊教育教师资格标准可 以看出,特殊教育教师任职资格的获得有两种途 径:一是通过职前培养,修满相关科目课程学分; 二是通过在职进修,修满相关科目课程学分。同 时,发达国家和地区普遍要求申请特殊教育教师的 人员必须要有一定年限的工作经历和工作业绩。

  1.特殊教育教师职前培养的主要方式 

  通过师范院校的特殊教育学院(系),或者通 过综合性大学,以及综合性大学+教育学院的方 式培养特殊教育教师,是特殊教育教师职前培养的两种主要方式。

我国内地和台湾、俄罗斯主要采用第一种方 式。例如,内地从20世纪80年代起陆续建立一批 专门培养特殊教育师资的中等特殊师范学校和高等师范院校的特殊教育专业,最近几年进行结构 调整,形成专科、本科两个层次的培养体系。在大 专层次一般按照盲教育、聋教育、弱智教育和应用 性学科如计算机、实用设计等设置专业。而本科层 次的特殊教育院系则更偏向课程的综合性,某个 方向的课程以选修方式供学生选择。台湾特教师 资同样采取分级培养方式。台湾在13所师范院校 中设立了特殊教育系。其中9所师范学院负责培 养初等教育阶段与学前阶段特殊教育师资,但幼 儿园与学前阶段特教师资的培养并没有专门的学前特殊教育系和课程,而是在普通的幼儿教育系 中加特殊教育的学分或学生选修特殊教育的课 程;4所师范大学负责培养中学阶段的特殊教育师 资。前苏联至现在的俄罗斯,高等特殊师范教育已 有近90年的历史。1918年彼得格勒学前教育学院 设立了俄罗斯第一个儿童缺陷教育学系,即现在 的圣彼得堡师范大学特殊教育系。前苏联在上世 纪50年代只有莫斯科、列宁格勒和基辅三个城市 有4个特殊教育系(含一个函授的系),到80年代 发展到10多个系。现在俄罗斯高等特殊师范教育 基本保持前苏联的格局。

欧美国家多采用第二种方式。例如,英国没有 专门的师范院校,由普通院校来培养各类师资。英 国特殊教育教师一方面来自大学教育学院的毕业 生,他们在获学位并考取教师任职资格证书后进 入特教岗位;另一来源是综合性大学的毕业生,这 类学生先在普通大学学习三年获得某类学科学 位,再到教育学院学习一年的教育课程,获得教育 证书,然后考取教师证书。不论通过何种形式,都 要在获得教育证书、教师证书的基础上再通过考 试取得特殊教育证书。为了保证普通院校具有培 养特教师资的能力,英国有关教育法规作了一系 列规定,如学生要获得教育证书,必须学习一定的 特殊教育课程,大学的教育学院应具有提供最基 础的特殊教育课程的能力。所有教师的职前培养 课程均应包括特殊教育的内容。并且,英国教师资 格委员会只承认开设特殊教育课程的师资培训机 构。美国通过大学院校培养特教师资是在二次大 战以后,特别是1975年美国国会通过的《所有残 疾儿童受教育法》规定高等教育机构或其他机构 培养特教师资可获得补助款或拨款之后,高等特 殊师范教育有了长足的发展。现在,全美国有几百 所大学培养各种类型的特殊教育师资,形成了从 学士学位到博士后教育的完整体系。[10]

  2.教师在职进修特殊教育课程的主要方式

  对于已经在或者准备由其他机构转到特殊学 校工作的非特教专业背景的师资,不同国家的地 区普遍采取进修指定特教课程,以使他们获得特 殊教育教师资格。在职进修有三个特点值得注意: 一是专业指向性明显;例如,我国台湾地区《特殊教育教师登记及专业人员选用办法》具体列出不同类型的教师必须修习的特殊教育科目和学分。 二是将学科学习与教学能力考核结合起来;上海 评定特殊教育教师资格时还要考核教案的目标 性、科学性、层次性、格式要求、突出重点、突出难 点、个别化教学的体现,考核课堂教学的教学思 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基本功、教学效果和 教学特点,并将进修特殊教育课程纳入岗位培 训。三是强调了继续教育终身学习;如美国要求在 职特殊教育教师每年最少参加25小时的专业继 续教育,对知识进行定期更新。

四、建立中国特色的特殊教育教师资格制度

  建立和实行具有中国特色的特殊教育专业资 格证书制度是完善我国教师资格制度的一项内 容,是对特殊教育工作者的一种特殊尊重。1994年 8月23日国务院的《残疾人教育条例》第37 条规定: <国家实行残疾人教育教师资格证书制 度,具体办法由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 其他行政部门制订。”1996年4月26日国务院残 疾人工作协调委员会秘书处印发的与《中国残疾 人事业“九五”计划纲要》(1996年一2000年)相配 套的“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九五’实施方案”中 进一步明确提出:“制定特殊教育学校(班)教师资 格标准,实行教师任职资格制度。” 2001年11月 27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教育部、人事部等九部 门《关于“十五”期间进一步推进特殊教育改革和 发展的意见》中再次提出“制定特殊教育教师资格 条件有关规定”。可见,制定特殊教育教师资格规 定已列入日程。

根据我国特殊教育师资队伍的实际情况,制 定特殊教育任职资格标准,笔者认为需要研究处 理以下四个关系:

  一是特殊教育中的义务教育与非义务教育的关系。我国《教师法》和《教师资格条例》所规定要获得教师资格的人员范围涵盖幼儿园、小学、初中和初级职业学校、高中和中专、技工、职业高中、高等学校、成人教育等各级各类教师。而已实行的上海市“特殊教育教师资格证书”制度显然只涉及义务教育阶段的特殊教育教师。作为地方性规章,隐 性存在的问题还不突出。但值得注意的是,《残疾 人教育条例》提出的“国家实行残疾人教育教师资 格证书制度”与“九五”期间要制定的“特殊教育学 校(班)教师资格标准”,在概念的外延上并非等 同。前者包括的范围广,可以将各级各类特殊教育 机构的教师都包括进去;后者则包括的范围窄,主 要只包括义务教育阶段的特殊教育学校(班)的教 师。这就从指导思想到操作层面都存在一个问题: 作为国家级规章,是一步到位,制定一个完整的特 殊教育教师资格标准;还是分步进行,先制定义务 教育段的特殊教育教师资格标准,以后再制定非 义务教育段的特殊教育教师资格标准呢?我认为, 作为《教师资格条例》的一个子条例,“特殊教育任 职资格标准”理应与《教师资格条例》规定的范围 保持一致。而且我国现实的特殊教育体系也是全 方位的。特殊儿童的学前教育,残疾人高中和残疾 人中专、技工学校、职业高中在各类特殊教育学校 比较普遍地开展,专门的残疾人高校(部、系)在北 京、天津、长春、山东滨州等地也已出现多年。所有 在这些非义务教育阶段的特殊教育机构工作的教 师和专业技术人员也有一个任职资格认定的问 题。因此,通盘考虑我国特殊教育教师资格标准的 内容,一次性制定出来有助于资格标准的结构完 整和具体实施,也符合我国特殊教育教师队伍的 实际情况。

二是特教师范毕业生与非特教师范毕业生的 关系。按照《残疾人教育条例》的规定,不论是特教 师范生,还是非特教师范生,到特殊教育学校任教 经政府教育部门认定才能获得特殊教育教师资 格。在具有同等学历,同样首先获得教师资格证书 的前提下,从特殊师范学校和高师特教专业毕业 的学生是否能同时申请认定特殊教育资格证书? 而在特殊学校工作的普通院校的毕业生是否还需 学习一定学分的特教课程才能申请获得特殊教育 资格证书呢?对此,在制定特殊教育教师资格标准 时要考虑到这一点,对学科背景不同的申请者的 申请条件作出相应的规定。同时应当明确非特殊 教育学科毕业生需要进修的特殊教育课程科目、 学分数。

三是特殊教育学校文化课、专业课教师与其 他专业人员的关系。过去我们对特殊教育学校的功能认识比较简单,以为特殊学校只搞教育教学 活动,所以我国特殊学校只配备了教师和工勤人 员。随着对特殊教育工作特点的认识不断深入,现 在已认识到,特殊学生不仅需要学习文化科学知 识,而且需要通过专门的康复训练矫正身心缺 陷。特殊教育学校不但要有学科课程专任教师,还 需要配备专职心理咨询、听力检测和听力仪器维 护、言语矫正、定向行走训练、物理治疗、职业治疗 等专业人员。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特殊学校早已实 行这种人员配备结构。因此,特殊学校工作人员的 多样化是我国特殊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10年前 国务院的《残疾人教育条例》第18条就已经 规定:“残疾人特殊教育学校举办单位,应当依据 残疾人特殊教育学校编制标准,为学校配备承担 教学、康复等工作的教师。”这里说的“康复等工 作”自然是指教学之外的康复训练及其他学科的 工作,“康复等工作的教师”自然也就是指从事教 学之外工作的专业人员。制定我国特殊教育教师 资格标准时要考虑从事康复等其他学科工作的专 业人员的定位及其资格条件等问题。

篇4

关键词:青年教师;助教制;胜任力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3)10―0027―03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高校教师队伍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青年教师成为教学科研一线的主要新生力量。由于高校近年来引进的青年教师大多来自非师范类院校,尽管拥有较高的学历和较好的专业基础,但并未受过严格、系统的教学训练。青年教师正处在从学生到教师的角色转变之中,对教师的工作内容、教学方法了解不足,更谈不上教学经验,其作为大学教师的岗位胜任力明显欠缺。因此,如何搞好青年教师的队伍建设,提高其岗位胜任能力,已成为高等教育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实现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针对这一问题,我国高教界也已基本形成共识,即建立和完善青年教师助教制度,是不断提升青年教师胜任力的重要途径。

一、建立和完善青年教师助教制度的积极效应

(一)是实现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我国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已经进入了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阶段,高校的生存和发展靠的是高水平的教师,青年教师是高校教师队伍中的一支生力军,加强青年教师队伍建设,对优质师资队伍的形成,增强高校的核心竞争力,实现高校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是青年教师成长的有效途径

大学教师是高知识群体,其工作动力更多是希望能在事业上有所发展,实现自我价值。作为学校的管理者有必要把处在教学一线的广大青年教师的发展问题作为学校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这也是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在教育管理中的体现。从近几年来看,新补充到高校的青年教师,他们大多具有较高的学历和较好的专业基础,但缺乏社会实践、教学经验和严谨的教学态度。实行助教制度,使得广大青年教师可以在老教师的言传身教中,学到爱岗敬业、忠于职守、甘于奉献的高尚品德;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热爱学生、诲人不倦的师德修养;精通业务、严于律己、学而不厌的进取精神。而这些都是成为一名合格教师,促进教师职业不断发展的必备特质。

(三)是教学团队塑造和持续发展的有力手段

在教学团队中,职称高的老教师相对数量较少,平时不仅要承担大量本科生、研究生的教学任务,还有繁重的科研和社会咨询任务,往往感到时间紧、压力大,不少都处于亚健康状态,如果为他们配备助教,可以把辅导、指导本科生毕业论文、批改作业、评阅试卷、实习课组织等一些力所能及的教学工作交给助教独立完成或共同完成,这样既可以使助教在实践中获得丰富的经验,也可以大大缓解老教师的工作压力,以利于他们的身心健康,并保证他们有精力从事本科教学。其次,由于青年教师思想活跃,勇于创新,对计算机网络等现代技术掌握较好,老教师可以在“传、帮、带”的过程中获得新的思想动态,以便在教学中做到有的放矢,而且有利于营造教学团队的合作氛围,增加教师之间合作意识和向心力。同时,对青年教师实行导师制,能够促使老教师更好地总结经验,并使个人的经验转化为集体的财富,以团队力量的形式持久地传承和发展。

二、近年来青年教师助教制实施中的问题分析

我国在大规模扩招之前,各高校一直都实行青年教师助教制,长期的实践经验表明,这一做法对于青年教师的健康成长,对于教学质量的保证都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但随着高等教育规模迅速扩大, 在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方面“教授不教,助教不助”的不正常现象开始显现出来,相当数量的高等学校助教制度已是名存实亡。究其原因如下:

(一)师资队伍总量相对缺乏,青年教师教学压力过大

我国高校扩招十余年来,在校生数量猛增,师资队伍缺乏已成为普遍问题。由于教学任务重,教师总量不足,导致青年教师刚到校后根本来不及充电,就要迅速从走上讲台,而且教学任务还比较重,尤其是一般的普通院校,相当数量的高校青年助教承担了大部分的教学任务。从教师成长的专业化角度而言,高校教师不仅应具备“教什么”的学科专业知识,更要具备“如何教”的教育专业知识。而“如何教”的能力则需要在一般教学理论学习的基础上,通过一个长时期的教学实践磨练过程,才有可能获得真正提升。但现存的教学师资状况,却难以给青年教师提供这么一个必要过程。

(二)高职称教师数量相对较少,青年导师力不从心

由于高校教师培养速度跟不上扩招的需要,高职称教师的相对数量也较少。而高职称教师的科研任务往往较重,同时还要承担大量研究生的教学任务,这不仅加重了本专科教学一线教师短缺的压力,也迫使老教师没有更多的精力放在对青年教师的培养上。这种问题的存在,使得青年教师的教学培养动力和培养压力双重不足,导致高校青年教师导师制的实施效果大打折扣,常常流于形式。

(三)高校相关政策和制度的不良影响

由于青年教师助教制属于传统的做法,现在之所以流于形式,还与学校没有针对高校发展新的形势变化而制定旨在促进助教制进一步发展的新的激励约束机制有关。其次,由于受高校改革中的岗位津贴和职称评定等条件中对教学工作量和科研成果定量要求的影响,使得不少教师过分关注自己的教学工作量和科研成果,从而忽视助教工作。

另外,有的青年教师急功近利,总认为自己有文凭,专业基础也不错,往往主动争取上课,以充分表现自己,并希望早点完成晋升高一级职称的工作量和科研成果。

三、规范高校教师助教制度,提高青年教师胜任力

(一)切实加强对青年教师助教工作的领导和管理

21世纪的竞争将不再是资源的竞争,而是人才的竞争。人才培养是学校的根本任务,要想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大学就必须有高素质的教师,所以青年教师的培养就显得特别重要。高校应高度重视青年教师助教工作,加大培养投入,强化培养管理,采用各种措施确保青年教师助教工作落到实处。要加强青年教师助教组织工作,形成由校长负责,教务处、人事处牵头、院系为基础,各职能部门协调配合的青年教师助教工作管理组织体系。

(二)建立健全青年教师助教制度,规范助教管理

1.保证助教工作制度化。应明确规定凡是新招聘的青年教师和助教,不得承担正常的教学工作,只能做教学辅助工作,助教期限原则上为一年,各个学校可根据本校实际和青年教师的学历层次、教育背景、工作经历等具体情况确定他们的助教时间和工作。院、系(部)每学期初要根据教学需要,对本单位接收的青年教师制定助教工作制度、工作计划,确定听课要求,安排辅导等工作任务,并将计划报送教务处。助教结束时,应由指导教师和青年教师共同提出申请,经过学院考核,并经过学校教务处、人事处等有关部门或学校教学委员会试讲合格后方可独立承担某门课程的主讲工作。

2.完善激励与约束机制。如果说通过制订科学合理的青年教师助教制度是学校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的开端,那么如何最大限度地激发青年教师和指导教师的积极性就是高校必须做好的又一项工作。首先,学校必须在物质和精神上拿出切实可行的激励方案,充分调动老教师“传、帮、带”的积极性。对于那些在能积极主动帮助指导教师完成工作,成绩突出者,应在外出进修、出国考察等计划中优先安排;在教师职称评定时作为一个重要的参考指标,学校也可以单独设立助教培养奖项来表彰他们的工作。同时,还应该将指导任务按一定标准折算成课时纳入其教学工作量。对表现比较好的青年助教,也应该进行表彰或在攻读学位、职称评定等方面予以倾斜。其次,学校要建立一套完善的约束机制,对那些态度不端正,无故不参加助教工作,不接受指导教师布置任务,或助教期满考核不合格的教师,学校可以根据指导教师的建议和规定延长其助教期限,严重的可以解聘。对于不能尽职的指导教师,学校可以取消其指导资格,并给予批评教育,确保青年教师助教制度落到实处。

(三)以课堂教学为突破口,注重对助教教学能力的培养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渠道,也是教师成长的主要平台。青年教师所学到的学科知识、教育教学理论知识,要转化为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内化为教师的教育智慧,只有与课堂教学实践相结合,在课堂教学中不断实践、反思、感悟,才能真正创造性的加以运用。因此,要实现助教制的目标,必须以课堂教学为突破口,着重提高助教的教学能力。老教师应以课堂教学指导为主要抓手,重点培养青年教师如下能力:一是了解和研究学生的能力,包括观察力、判断能力、谈话能力、调查研究能力;二是表达能力,包括口头表达能力、书面表达能力、非语言表达能力等;三是组织管理能力,包括制定教育教学工作计划的能力,掌握、分析、处理教材的能力,驾驭课堂教育的能力,组织班集体和开展课外活动的能力;四是动手操作能力,包括使用现代化教育手段的能力,自制教具并进行演示、实验的能力,指导学生日常生活自理的能力;五是教育反思能力,包括自我评价的能力,总结经验教训、修正提高、自我教育的能力。

(四)建立和完善青年教师助教工作的评价体系,加强对助教工作的监督

首先,建立健全青年教师助教工作评价机构。改变以往以指导教师为中心的评价机制。可以由学校的教学委员会负责制定助教制管理规定、培养计划、考核办法等工作。其次,要从各方面对助教工作进行有效评价。内容包括:(1)助教与主讲教师的座谈会,讨论课堂内容、教学方法、个别学生问题、可获得的教学资源、助教与其他主讲教师的期望等;(2)对助教教学的观察结果,包括学生评价、主讲教师通过听课或听上课录音直接观察得到的信息、评论助教给学生打分的过程,包括助教对学生试卷的评语、例行会议的发言、学生的态度与成绩的变化、系里其他有经验的老师评价等。(3)学院和教学委员会对助教的考核评价等。另外,有条件的高校还可以开展网上评价,既鼓励学生对青年教师做出评价,也希望他们能给青年教师提出合理的建议,帮助青年教师不断的改进教学方式,以便学生更好的接受知识。以上评价结果应记入助教档案,以促进助教了解教学效果,同时也是对其指导教师考核的主要依据。

(五)切实解决师资紧缺问题,缓解教学压力

解决高校教师紧缺问题是规范助教制度,提高助教质量的重要保障。在加大师资引进力度的基础上,一要挖潜、充实师资,严格实行教授、副教授给本专科生上课的制度,以充实一线本科教学工作。并充分利用本校的老教师,把近年来离退下来的师德高尚、师风优良、教学效果好、身体健康的老教师返聘教学一线。二是加强对中青年主讲教师的培养,使得他们能尽快积累教学经验,取得较高的职称,成为教学栋梁,以培养更多的青年教师。三是外聘补充师资。从科研院所、经济和社会部门聘请一部分实践经验丰富的高级职称人员兼任学校的专业课和专业实践课教师, 既可以壮大学校教师队伍,又有利于学校与社会的深入结合。同时,要进一步构建高等学校校际之间的人才交流渠道,充分利用大学城的优势逐步建立高校教师资源共享机制, 努力实现教师队伍构成的多元化和师资配置效率。

(六)注重助教制度的不断创新,充分发挥教学团队的作用

目前高校在实施质量工程的过程中,一个重点建设就是“教学团队与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该项目要求:“建立教学质量高、结构合理的教学团队,建立有效的团队合作机制,促进教学研讨和教学经验交流,开发教学资源,推进教学工作的老中青结合,发扬传、帮、带作用,加强青年教师的培养”。可以把教学团队建设和对青年助教的培养结合起来,以充分发挥名师的传、帮、带作用。在团队建设实践中,把青年助教作为团队的一个成员,参与教学的各个环节,既有利于他们教学实践技能的提高和专业知识的掌握,也可以增加他们的责任感和团队意识,促使其在团队中学习、在团队中成长。

[参考文献]

[1]王李金.规范助教制度建设促进教学质量提高[J].中国大学教学,2003(11).

[2]卢丽琼.浅析美国高校研究生助教制度及启示[J].复旦教育论坛,2005(01).

[3]高侠.关于建立青年教师“导师制”的探讨[J]. 徐州教育学院学报,2006(01).

[4]周鸿媛,王赓.关于高校师资队伍结构优化问题的若干思考[J].高教高职研究(文教资料),2010(02).

[5]柴蕾.高校新专业师资结构分析及对策研究―――以天津商业大学为例[J].时代教育,2008(06).

篇5

关键词:会计;中职教育;模式;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7-0133-02

一、中职会计教育的前景及现状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及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会计在经济及社会活动中越发重要。会计不仅是企事业单位及社会团体进行内部管理的有力工具,也是其向外部利益相关者传递信息的有效手段,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国家有关部门对未来10年人才需求进行预测,会计在12类重点需求人才中名列首位。而中职教育是会计从业人员的重要培养方式,《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也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会计专业作为中等职业学校的重要专业之一,为经济建设提供了大批从业人员,一直备受社会关注。

但是,中等职业会计教育近年来也面临着较大的竞争压力及发展瓶颈,直接表现为中职会计专业学生就业不理想。究其原因,高等教育宽口径及社会对学历的追捧,致使中职专业学生就业渠道被挤压,这是阻力之一,但不是关键。中职会计教育体制及教育方式存在缺陷,教育与外部环境脱节,致培养的学生不能满足社会需求,是问题的核心。

二、中职会计教育模式的体制性弊病

(一)教育目标模糊

目前,中职学校基本在延用过去以传授知识为主的会计教育目标,与普通高校教育目标没有明确差异。一方面,中职学生的整体逻辑思维能力与普通高校学生相比存在一定差异,传授式教学过程枯燥乏味,学生容易丧失学习兴趣;另一方面,由于缺乏对中低层次会计人员专业能力的细致调查分析,不能制定长远的中职会计教育发展规划,使得办学没有特色,社会认同程度低,进而影响中职会计教育的发展。作为中职学校,若一直沿用学历教育的办学理念和模式,片面重视书本知识的传授,忽略岗位技能培训,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其结果必然是“理论不如本科生,实务等同高中生”。

(二)课程设置不合理

从各大专院校实际情况来看,会计专业课程是按照《会计准则》并结合企业会计制度为大纲编写,能够满足大型企业的会计工作需要。大多中职会计课程的设置及教材编制均参照大专院校,没有与当地中小企业及用人单位的需求和制度相挂钩,学校依旧“闭门造车”,按传统方法组织教学,致使学生实践机会少,实践经验缺乏,所学知识也与市场需求脱节,因而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岗位,最终导致所学“无用武之地”。另外,对于少部分有中升专计划的学生,又未能量体裁衣,按照升学要求在课程的设置上做特别考虑。

(三)教育方式及手段落后

就教学方式而言,中职会计教育不重视教与学的互动,往往是教师一味的填鸭式授课,而学生在通过考试、完成学业的驱动力下被动的记忆,这不利于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更不利于其实践能力及操作技能的培养。就教学手段而言,中职会计教育教学手段普遍落后,传统的“粉笔+黑板”教育方式仍然在教育实践中广泛使用,而网络、多媒体、模拟实验室等在教学过程中运用不足,这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拓宽其知识面、加深对知识理解,更严重影响其实践能力、动手能力的培养。

(四)学校师资力量有待提高

师资状况一直是影响中职院校教育质量的重要问题。在招聘层面,多数教师是科班出身后直接从教,没有实际操作经验;也有少部分教师是从其他学科转教会计专业,知识掌握程度不强;还有部分教师是从普教转职教,其教育理念无法与职教融合。在后续教育层面,学校没有重视教师实践能力的提升,未能与当地优秀企业进行合作,搭建校企合作平台。所以,“双师型”教师资源的匮乏也是影响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

三、从实践角度改革中职会计教育方法

(一)以市场需求为标,强化教育的就业导向性

不可否认,在高校扩招的形势下,中职教育生源质量会受一定影响,但该年龄段学生思维活跃,动手能力强,实际操作能力容易培养。学校应根据其生理及心理特点,按照企业及单位对中低级会计人员的要求正确定位中职会计教育的培养目标。因此,中职会计教育应该根据宏观政策的变化和社会需要重新调整自己的培养目标,笔者认为,中职会计专业的培养目标可以确定为:以就业为导向,培养与当地经济发展要求相适应的,具备一定专业能力的中低层次的会计人才。

(二)科学设置专业课程,为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做准备

专业课程的设置应在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基础上,结合市场实际需要以及学校具体情况选择专业课程。首先,应区别升学生与就业生,课程设置上要有所侧重;其次,结合当地行业特色,通过校企合作,开发适用本地及相关行业的教学课程及教材,缩小理论知识与企业实际需求的差距,也能够根据企业实际情况重点培养人才;再次,综合考虑市场需要和学生自身特质及爱好,相应开设实践性较强的选修课程或辅助课程,如《物流管理》、《仓库保管员》、《出纳》、《市场营销》等,为学生非对口就业做准备。

(三)改变传统填鸭式教学,提高教学过程的实践性

1、采用模拟教学

模拟教学即根据课程内容,选用或自行设计与内容相配套的仿真会计资料,将课程所涉会计理论寓于模拟操作中,使会计的原理、方法在模拟操作中体现出来。明确教师在过程中的组织和引导作用,将模拟过程涉及的知识向学生讲述清楚,做好理论铺垫之后教师应充当监督者的角色。在操作中出现的问题先通过学生互相讨论,然后由教师引导去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这种方式有效地开发了学生的思维潜能,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也便于记忆。

2、采用案例教学法

通过日常的理论学习,使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基础理论知识,再专门安排时间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和网络调查,针对特定的研究方向,从企事业单位及网络渠道收集对案例研究有价值的信息。通过组织学生进行系统的整理和分析,将所学理论知识与案例内容结合起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运用,提高其会计处理及财务信息利用的能力。

3、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中职学校会计教育要培养出合格的会计信息处理人员,就必须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手段,把电脑基本知识和实务操作、会计电算化、财务软件应用、网络、通讯及多媒体等纳入教学体系。掌握特色的教学手段,才能最终形成特色教学方式。

(四)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

师资力量是学校生存的基础和教学质量的保障,因此学校应重视教师的职业培训,专门安排时间组织教师到企、事业单位调研或者兼职工作,以此学习专业技能,并通过参与企业的日常经营管理活动,进而提高教师对实训的指导能力。同时,在招聘阶段学校应重视实务操作型人才的引进,聘任企业优秀财会工作人员到学校担任专业课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对于特别优秀的兼职教师,学校应给予高报酬,通过适当的激励方式使其与学校保持长期友好合作关系,进而提高学校整体的教学质量。渊博的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实践能力是会计教师需要具备的两方面素质,因此学校应重视教师的后续深造,为教师提供调研、交流平台,必要时给予脱产培训,进而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提高学校的教育水平。

(五)完善实训资源,为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提供良好环境

首先,通过增加实训场所完善中职院校的教学环境。会计手工模拟实训室和会计电算化教室是实训场所的两种方式,手工记账与会计电算化是会计专业的主干课程,不仅是考试科目更是社会所需,所以,建立实训场所并发挥其在教学中的作用就显得非常必要。其次,注重校企联系,发挥校外实训基地作用。学习过程与实际工作有很大的差异,学校应该尽可能的与当地企业或会计师事务所协商合作,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工作场地。一方面可以进行操作学习,另一方面也为毕业生提供就业的可能,既增强其实际操作经验又为今后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结论

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作为经济管理活动的一部分,中职教育是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的方向之一,其培养方式符合市场对中低级会计人才的需要。只有以就业为导向,明确教育目标,以实践能力培养为抓手,完善课程设置、教学手段、实训资源,进而提高教学质量,才能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实用型会计人才。

参考文献:

[1]汪正英.浅谈中职会计教育的改革[J].职业教育,2010,(5).

篇6

[关键词]高等教育质量监控问题制度构建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437(2013)08-0020-02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深化,大学人才培养的思路已逐步走向大众化教育,高校的学生培养呈现出规模化的发展趋势。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高等教育不再是单一传到授业解惑的地方,更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原动力、企业进步的人才库、社会全面进步的助推器。其承担着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促进国民素质提升的重要任务。因此,高校教学质量的提高,始终是关系到民族振兴和国家发展的关键因素。分析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存在的现实问题及成因,强化教学质量管理理念,建立健全高校教学质量监控机制,将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当前高校教学质量监控中问题的表现

(一)学生作弊之风不断蔓延

绝大多数高校目前在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时还是以闭卷考试为主要形式。这种以结果为导向的学习检测方式更多关注学生的应试成绩,而忽略了对学生多方面能力的考查和培养。正是因为如此,学生缺乏必要的约束,“翘课”、“早退”似乎成为大学生的代名词。很多学生抱着侥幸的心理,在考试的时候做小抄或抄袭其他同学,力求安全过关。与此同时,一些教师为了让学生的成绩“过得去”,避免“教学事故”,也在监考的时候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更加放纵了学生的抄袭风气。在这样的风气影响下,学生变得日益浮躁,高校教学质量监控面临巨大的挑战。

(二)教师教学评价失真现象严重

一般来说,对高校教师教学水平的评价大多通过学生评价、督导听课、领导听课、同行评价、获取。学生对教师的评价缺乏足够的客观性,二者之间存在某种程度的利益关系。不少学生不会按照教师的教学水平来打分,更多的是参照其期末考试成绩和个人情绪来进行评分。教师和教师间的评价,一般是通过不记名投票的方式,这一过程存在诸多的随意性和主观性的因素。领导的评分的随意性同样很强,它是结合教师间的互评分值、教师的个人陈述及对老师的印象进行打分的,缺乏足够的科学性。

(三)教学督导缺乏灵活性

教学督导工作是高校教学质量监控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包括对教师授课进行指导、对教学过程实施调查分析和对教学管理提出建议。在当前,教学督导工作不断被忽视,集中表现为缺乏足够的创新。当前高校在执行教学督导的过程中,仅仅局限于检查相关教学档案资料、随堂听课检查等浅层上,对如何改进教学质量、优化教学流程缺乏足够的关注。作为落实教学督导活动的院系单位,教学督导早已名存实亡,缺乏科学性和连续性,教学督导更多的是应付领导检查的一种形式。在督导队伍的建设方面,更多的是一些退休教职工来参与,来源较为单一,思维老化,缺乏和当代高校发展的紧密结合。有不少督导人员已经不在教学一线多年,其教学理念和思维还停留在过去的层面上,且缺乏新思想的吸收,和年轻教师很容易产生分歧。还有些兼职的教学督导员本身承担着大量的教学任务,其自然无暇分心进行督导工作,导致其职责无法有效的履行。

二、高校教学质量监控中存在问题的成因

(一)学生的因素

高校规模的扩大给了更多学生上大学的机会,一些学生来到大学后,不求上进,但求学历和文凭,这种求学动机下的学习效果自然无法保障。再加上受到多年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学生的思维还停留在过去,高校也缺乏对学生学习思维的引导和关注,这就导致学生在进入大学后还沿袭过去的学习方法,被动地获取知识。不少学生一进入大学就开始忙于上网、做兼职,无法将自己的精力投入到学习上。为了应付考试,学生在临考前普遍采用突击复习的方式,甚至一些学生根本不复习,将希望寄托于作弊、抄袭,并且最后也安全过关。久而久之,越来越多的学生开始存在侥幸心理,从过去为了及格抄袭逐渐演变成为了奖学金和个人荣誉而抄袭。

(二)教学管理的因素

教学管理部门缺乏对整个教学活动的了解和有效决策,无法及时、准确地解决教学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在高校规模不断扩大的背景下,教学管理单位的工作量大大增加,但是部门的配置却没有跟上高校扩招的要求。这样下来,教学管理工作更多的是疲于应付而非主动的调查,无法有效地掌握教学一线的最新情况和变化,对教学信息的掌握较为片面。同时,高校领导缺乏对教学的重视程度,将和自己业绩息息相关的形象工程放在第一位,缺乏对教学工作的关注。高校教务管理部门负责教学工作运行,同时又实施教学质量监控,这种自作自查的教学管理模式缺乏一定的科学性,不利于高校教学监控水平的提高。

(三)师资结构的因素

由于高校的不断扩招,原有的教师资源更加紧张,教师力量非常薄弱。过低的师生比例让大多数的老师都在超负荷工作,无暇顾及新知识的吸收和更新,导致教学存在诸多的限制,进而对教学质量造成影响。在繁重的教学任务和较大的工作压力下,教师疲于应付学校下发的教学任务,缺乏对自身提高的关注,教师队伍的专业素质得不到很好的提升。一些教师尽管工作态度积极、认真,对学生也很负责,但是由于缺乏对新型教学理念和新知识的学习,导致教学和社会严重脱节。另外,高校过于重视教学的科研成果,将教师的学术能力作为评价教师好坏和水平高低的依据,忽视了对教学效果的关注。这种情况下,教师忙着搞研究,对教书育人反而日益轻视,大大偏离了教师的职责。没有良师,自然无法保障教学质量。

三、高校教学质量监控制度构建与实施的策略

(一)建立健全教学质量监控组织

对于高校而言,建立健全教学质量监控组织是提升高校教学质量监控水平的首要工作。例如,我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中,形成了校―院两级教学监控模式,分层管理、共同协调配合。就具体职责而言,校级教学质量监控组织由“校长―分管教学的副校长―教务处―教学督导组”构成对学校整个人才培养工作的把握,在学院级是“院长―分管教学的副院长―院级督导组―教研室主任”的形式来具体落实教学管理工作。在高校确立的教学监控总体目标下,明确各个院系和各个层面的职责,逐层监控,上下负责,按照高等教学的客观规律按部就班地开展各项教学监控工作。

(二)建立健全教学质量监控制度

高校要加强建立健全教学质量监控制度,需要把握三个重点:第一,要构建校―院两级教学督导制度。第二,切实贯彻领导干部听课制度。第三,完善学生教学评价机制。继续完善教学督导制度,在巩固督导“督”的作用的同时,充分挖掘、发挥“导”的作用;构建校―院两级督导制度,使学校和学院的工作相互配合、共同促进,更有重点和针对性地开展各项工作。例如,我校的公共基础课和部分全校的专业基础课由校级督导负责,而专业课由学院负责。领导干部听课制度的落实,不仅可以带动全校上下对本科教学的重视,更能够帮助管理者及时了解和掌握教学一线的实际情况,帮助自己更好地完成教学管理和决策。在学生教学工作中,一方面我校增加宣传力度,让广大师生认识到此项工作的重要性,逐步达到全员参与和充分认可,另外通过不断完善网上评教系统的功能,增加各种形式的数据分析,为教学管理部门提供决策支持的同时也增加了有效反馈,便于老师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学生对老师授课方式的建议和意见。这种变结果评价为过程评价的方式,有利于不断改进教学工作,加强教学管理的有效性和灵活性。

(三)建立教学质量反馈系统

对于高校来说,科学的质量监控体系离不开有效的反馈。在高校教学质量监控制度中,质量反馈机制的构建,有利于领导和教学管理部门及时获取有用信息,为之后做出科学的决策提供依据。并且将这些反馈信息及时地传达给教学督导、教师和学生,可以为他们今后的工作提供参考,也增强大家的使命感,一起参与到教学各环节中,这对于改善教学质量监控的水平也大有裨益。

综上所述,高校的教学质量问题是当前高等教育规模化下要面对的首要问题。为了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高校要有条不紊地开展各项教学监控工作,从组织上、制度上和反馈系统上去支撑教学质量监控制度的建设,从而最大限度地推动高校管理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满意度;教师工作;教学方法;授课水平

在先阶段的教育培养当中,教学也是服务,学生就是服务对象,学生对老师的评价已成为教师教学质量好坏的重要依据。

学生满意度的研究可以追溯至学生角色的转变。但学生无论是处于何种角色,都已经从在学校中处于被支配、从属地位,逐渐与家长、用人单位、社会共同成为学校的相关利益者,参与教育过程并分享教育成果。因此,学校的发展是面向学生及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发展,势必应当倾听学生的意见。

学生满意度的测量作为一个更全面的测量工具,有助于根据学生经历的普遍性以改进高等教育;作为一个更好的管理工具,可以帮助高校判断并适应不断变化的经济社会,更好地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如何更有效的提高满意度,已成为高校师生中比较关注的问题。在这里就个人的一些心得和大家进行分享。

一、热爱职业,尽职尽责

教师的知识技能甚至言行举止,会影响学生的学习行为和学习结果,特别是在面临困难时的坚持性、勇敢性以及努力程度。

一名老师,对教学的热爱程度有多大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确定:

1.教师在工作中的努力程度。一名热爱教学的老师,会相信自己的付出的劳动会带来相应的成果,就会突入很大的精力,努力工作。特别是在遇到困难时,能够坚持不懈,勇于向困难挑战。而有一些老师,更多的强调工作中的困难和自己的无能为力,因而放弃努力。

2.教师在工作中的经验总结和进一步学习。一名热爱教学的老师为了提高自己的教学效果,会注意总结经验,提取相关的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而有些老师,对好的教学成果不抱希望,也不会再注意工作中的不断学习与提高。

3.教师在工作中的情绪。热爱教学的老师,在工作中会信心十足、精神饱满、心情愉快,表现出极大的热情,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而有一些老师,在工作中感到焦虑和郁闷,常常处于烦恼中,以致不能很好的完成工作。

影响一名教师对工作的热爱程度主要是两方面的因素,即外因和内因。外部因素包括社会风气、所在学校的风气、为教师发展所提供的条件,人际关系等等。而内部因素主要是看教师的教育观和自信心。外因主要是通过内因起作用的

二、拥有较高的知识文化结构

知识文化结构是什么?生活中,学习中所掌握的各方面知识和对各种不同文化的认识的一个系统的归纳。知识文化结构则更多来自生活中自身需要而学习的许多附加价值比较高的元素。例如茶道,打篮球,厨艺,以及对各种不同阶层人士的认识等等。这些不同元素的组合可以造就不同风格气质的人格。

这就要求教师不仅仅只是在本专业领域内要做到出类拔萃,还需要拓展更多的学识,首先,读书是教师自身成长的需要,是提高教学艺术的重要途径。教师的读书,更是引领学生读书的前提!学生的读书空间很大程度上是受教师的影响的,而学生读书的兴趣与水平同样直接受教师的读书兴趣与水平的影响。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年龄特征等,教师每学期可向学生推荐两部优秀书籍,引导学生阅读的方向,以免学生“难以收到特定成长阶段所需要的精神营养”!

三、合理的教学方法

古人曰:“事必有法,然后可成。师舍是则无以教,弟子舍是则无以学。”诚如斯言,教学方法对教学工作的开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1.在教学的过程当中要灵活使用各种教学设备,让多媒体课堂真正的发挥其作用。课前,认真制作好每一节课的ppt,并且将教学所需要的图片及其他相关资料进行整理,以便于更好的结合ppt授课。多写板书,让学生能够抄到更详细的笔记。多利于实物举例,尽量将实际工作中所能使用到的材料带到课堂当中来。让学生对以后所用内容不感到陌生。

2.将学生带出课堂,将课外的一些项目引入课内,并带领学生完成,培养学生出社会的意识,让学生能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学会工作当中项目的运作,并尝试走出校门,找工作及接一些活计等。

3.使教学活动有秩序地进行。对于教学来说必须要做到与学生进行有效的互动,在课堂中要有笑声、掌声及辩论声。努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各种各样的互动方式是学生喜欢课堂,喜欢学习。这将是整个教学中最核心的内容。

4.使教师的主导作用得到充分发挥,起到显示作用。有效的教学方法能适应教师条件,发挥教师特长。通过对教法的设计与运用,能显示出教师的主导作用。比如对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调动,除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引起学习兴趣外,还可通过组织教学唤起学生的注意,运用生动的语言感染学生情绪,提出明确要求锻炼学生意志。因此设计一系列的教学方法,对充分显示教师的主导作用,是有重要意义的。

5.强调学生方向的培养,做到因材施教。

对学生的一般知识水平、接受能力、学习风气、学习态度和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知识储备、智力水平以及思想、身体等方面的特点,都要充分了解,以便从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教学。教学中既要把主要精力放在面向全班集体教学上,又要善于兼顾个别学生,使每个学生都得到相应的发展。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提出不同的要求,分别设计不同个性特点学生成才的最优方案

可以说,有了较高学生满意度,教学过程的优化就会随之而来,最终会带来最理想的教学效果。高校教师,在教学教育上要多学习、多实践、多探索。在实践中,我们应好好反思,及时总结,一步步改进,朝着寻求最优化的教学效果而努力。

参考文献

[1]刘进,王静.什么影响美国高校教师教学满意度――基于对NSOPF调查数据的分析[J].教师教育研究.

[2]调查显示:教育公平满意度上升 招生情况满意度低[OL].搜狐教育.

[3]满意度评价在大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文档信息[Z].长春税务学院.

作者简介:

篇8

论文摘要: 现代教育管理要具有时代特征,坚持与时俱进,不断革新内容,创新方法,更新手段,保持先进性。要树立可持续管理观念,致力于制定、实行公平的政策,创建具有持续性的公平竞争环境,建立起适应形势发展进行持续性调整的机制,以实现管理效能整体性提高的目标。 

 

如今,教育改革面临着极大的机遇和严峻的挑战,任何一个教育组织都十分重视教学管理,因为它与教学成绩一样,都是学校生存的命脉,创新的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制度也是提高学校知名度的重要手段之一,所以,学校教育组织必须依靠它来赢得社会、政府、家长和学生对学校的信任、理解和支持。一所质量高的学校绝不是只靠着有几位著名教师、现代化的教学设备或者教育经费充足,而是由于学校管理的整体水平和全体教职工共同创造的结果。从中可以看出,教育教学管理的创新是刻不容缓的。 

一、教育教学管理制度创新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 

1、教育管理者的创新素质 

教育思想观念的转变是一个过程,学校教育的整个过程中都必须不断转变教育思想观念,保持教育思想观念的不断变革和及时更新,这是学校改革与发展的“发动机”,操作这台发动机的正是学校的管理者。因此,学校的管理者是学校教育教学制度创新的关键。 

学校管理者支配和引导着学校各个群体的行为,他们是否具有创新素质将直接制约和影响学校的发展和走向。如果一所学校没有一位富于创新的校长,做事情前怕狼,后怕虎,保守求稳,那学校也只能永远望它校之“项背”了。学校管理者必须敢于否定学校旧有的、束缚人性张扬的条条框框,大胆进行教学管理制度创新,这是教育事业发展对学校管理者提出的理性要求,也是取得成功的要素之一。 

2、学校内部的创新氛围 

目前学校要在比较理想的水平上开展创新教育,还存在着诸多制约因素,尤为重要的一点就是教师队伍的总体素质特别是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尚不能适应创新教育的要求。也就是说学校内部的创新氛围还不够浓烈。教育创新是一种具有高度自主性的创造性教育活动,它不是教育管理者独自单方面的行为,而是必须由全体教职工积极参与的一种整体性、目的性行为。它依赖于全体教职工的真诚投入,依赖于不同教师的教育思想和意见的交流与撞击。我们必须努力营造一个平等、民主、开放和宽容的创新氛围,创造一种以创新为内涵的校园人文环境,给教师以自由想像的时间和空间,给教师以交流与合作的机会,在教师的相互沟通、相互刺激、相互诱导中,提高工作乐趣,激发创新潜能。 

二、创新教学管理制度必须遵循两个原则 

1、以人为本 

现在多指是指经营者或管理者的一种领导方式或理念。学校管理正是如此,要在不断创新的过程中,注重个体的差异发展、注重群体的和谐发展,从而达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有活力、善创新的教师队伍是教改向纵深发展的前提,也是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任何一项创新活动都离不开人的参与。 

2、民主管理 

改革和发展的实践告诉我们,没有民主的管理,就没有民主的教育;没有制定政策时的民主,就没有执行政策时的严格。一所学校,如果只有少数领导干部的积极性,而没有全体教职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那么这所学校的一切工作都将难以开展。有关研究资料表明,教师群体对于民主、平等、尊重的情感需要,对于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较其他社会群体有更强烈的追求。因此,在新的教学管理制度建设过程中,教育管理者应充分发扬民主,实施合作式、民主式管理,为教师创造一种宽松和谐的环境,从而满足教师群体的心理需求,使每一名教师都成为自觉的创新主体,形成自我激励、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局面,逐步达到人与学校、人与教育、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 

三、确立整合思想,创新教育教学管理机制 

科学管理水平和管理机制直接决定着一所学校的发展水平,科学合理而富有特色的管理制度则会极大地强化激励的有效性。新的教学管理机制必须致力于有效调动教与学两个方面的积极性、创造性,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突出管理规范化、制度化、民主化要求。其基本特点是:管理体系由封闭式向开放式转变,管理组织从单一控制型转变成综合支持型,管理模式由刚性向弹性转变,管理方式由过程型向目标型转变,管理方法由行政化、控制为主向民主化、引导为主转变,管理手段由单一化向多样化、网络化转变。 

 1、 完善教育教学管理系统,形成有效组织保障 

完善教育教学管理系统是确保学校开展正常工作的根本任务。上海有一所小学,2000年归并了6所村校,成为一所拥有近1700名学生,130多名教师的大型学校。办学规模的扩大,无疑使原先“垂直式”的管理方式增大了管理的难度,影响了管理效率。在此情况下,校长结合学校实际,确立整合思想改革了学校的内部管理体制,取消了副校长、教导主任等层级,改为条线负责制。把学校常规工作按学科及学校管理的需要,分成若干个条线,每个条线设一个负责人,管理该条线的人和事,并全权负责该条线工作的实施。条线负责人上对校长书记负责,下对教职员工和学生负责,与此同时,接受校长书记和师生员工的监督和评价。从而形成了校长书记——各条线负责人——教职员工的三级管理网络,学校内部管理由垂直管理变为扁平式管理,确保了学校常规管理能落实到处,构建结构完整、环环相扣、体现整体优化的教学管理工作系统。 

2、创新教育教学管理制度,形成弹性管理模式 

教学管理制度是一种稳定、规范的特有教育资源,为人才培养提供了一种质量保证的组合模式和激励约束机制。创新教育教学管理的目标之一就是从传统的管理制度向现代化的、先进的、科学的管理制度转变,实现制度创新,真正实现由管理者本位向学生本位转变。因此,必须建立严格而又灵活的教学管理制度,给学生以充分的发展空间,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充分发挥教师对学生的主导作用。我们适应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要求,对现有教学管理规章制度进行全面清理、修订和完善,积极改革过分强调统一要求的管理模式,突出多样性特点,变硬性管理为弹性管理。近年来,中小学推行的二期课改,以学生为主体,因材施教,多元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教育教学管理制度创新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是一个具有重大实践意义的课题。我们广大的教育工作者应该以强烈的忧患意识和时不我待的紧迫感与危机感,及时把握创新的机遇,不断加快教育教学管理制度创新的步伐,使学校能够不断发展优质教育资源,使我国的教育事业取得更好的成绩。 

[参考文献] 

篇9

南宁市某城区内截至2010年的统计情况是:辖区内含三镇一区,共有184所幼儿园,仅有5所为政府公办幼儿园,占全部幼儿园的比例不足3%,且其中的2所政府只提供办学场所,其收支自负。162所民办幼儿园,占88.1%,政府只提供政策引导和技术支持,没有任何资金投入,其他17所为企业办园,占9.2%,由企业自负盈亏。并且政府办和企业办幼儿园都集中在市区三个乡镇没有一所公办幼儿园。而3到5岁的适龄幼儿总数计20583人,分布在各民办幼儿园的人数达14349人,占总人数的70%。由此可见,民办教育也承担了幼儿教育的重任,为政府公办幼儿园分离了很多生源,然而民办幼儿园却没有享受到政府任何财政支持,这使得它的发展受到严重束缚。例如,2010-2011年度,被评为“自治区示范幼儿园”的民办幼儿园只有1所,而公办幼儿园却有4所,幼儿教育发展不平衡的现状由此可见一斑。幼儿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学制体系的重要环节,它也承担国民教育的任务,具有准公共产品属性,理应享受国家的财政支持。随着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政府负担的幼儿教育的成本比例将进一步增大,幼儿教育的公益性会越来越强。《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发展纲要》也明确表示当前幼儿教育是我国整个教育体系的薄弱环节,同时也成为我国加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和满足民生重大需求中的一个突出的薄弱环节。

已有幼儿教育券制度的借鉴性幼儿教育券也属于教育券制度的题中之义,早在20世纪90年代就在美国、英国和台湾地区得以实践,而我国大陆实施教育券制度是从职业教育这个领域开始进行的,如2001年在浙江长兴教育券项目,拉动了社会资金对中等职业教育的投入,提高了职业教育经费的使用效率。浙江长兴通过教育券对民办中小学及其在民办中小学就读的学生进行资助,不仅使贫困学生得到了资助,也使民办学校与公办学校之间形成一种良性竞争的态势,从某种程度上也起到了调节社会公平的作用,同时也提高了教育券的使用效率。教育券在浙江长兴的实行及推广,对提高中职教育经费使用效率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在中职教育券的基础上于2003年首开幼儿教育券制度先河,探讨和实践幼儿教育券制度。3年后,华东师范大学方钧君博士对浙江幼儿教育券落实的整体情况进行了一个系统的回访调查,关于其实施目的、政策实施方案及实施成效整理。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幼教券政策概览:政策支持、资金到位。

以往政府对幼儿教育的支持多是一种直接的资金投入,,幼儿教育券的实施情况带来了很大的社会效应,促进了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地区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使民办学校与公办学校之间形成一种良性竞争的态势。据南宁市某区教育行政部门内部文件显示,南宁市目前也在做幼儿教育券可行性的实证分析,他们将其称为“助学券”,更多的是追求一种对贫困家庭的补助行为。南宁市教育部门也在关注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的实践情况,并根据本区的实际研究对策。南宁市某区教育部门主管幼教工作的教师直言道:幼儿教育券的发展具有可行性,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都非常欢迎,但前提是投入面很窄且难以达到预想的目的。政府投入需要引入市场机制,这既是由我国政府投入幼儿教育的现状所决定的,也反映了国际管理改革和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

实行幼儿教育券制度有利于促进城乡、私立与公立幼儿园的平衡发展,实现教育机会均等。如南宁市某区的例子,政府的财政只支持城市中的公办幼儿园,乡镇幼儿园和各私立幼儿园都要自负盈亏,这极大地拉大了城乡教育的差距,也不利于私立幼儿园的发展,幼儿获取教育的机会无形中被不均等。实施教育券制度有利于政府在幼儿教育中的角色变化,有利于幼儿教育的发展。教育作为一种服务,最初是完全私人化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国家对教育的投入不断增大,教育也逐渐演化成一种“准公共产品”。国家的教育职能主要体现在保障公民接受教育的权利上,政府行使教育职能并不是说政府要亲自运作所有的教育机构,而是可以通过其他一些手段宏观调控教育的发展。幼儿教育也如此。教育券制度将政府和市场有机地结合起来———政府用制度保障幼儿教育的投资额度,市场为满足幼儿家长和幼儿的优质教育提供条件,这或许是对幼儿教育的政府投入和市场投入的相互补充的大胆探索。

作者:张超 单位:广西大学教育学院

篇10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制度 制度缺失 制度创新

[作者简介]张立圃(1972- ),男,天津人,天津职业大学基础课教学部数学教研室,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天津 300410)

[课题项目]本文系天津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面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示范区的高职教育社会评价体系的创新研究与实践”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VE4041)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03-0026-01

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高职教育进入快速发展时期。与之并行,关于职业教育的政策法规也陆续推出,有力地促进了高职教育的有序成长。然而,在发展中也出现了许多亟待解决的新问题,而这些问题在某种意义上说是制度缺失导致的。应该对高职教育制度的缺失做一个深刻的解读,并且去挖掘其背后的根源是在现有制度安排基础上寻找新的制度创新的关键。

一、高职教育的制度缺失

总体来看,新时期以来,我国高职教育制度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由于高职教育历史较短,在制度建设方面还不够完善。基于制度的视野,高职教育制度在运行中的核心问题是制度失灵、制度缺失,总括说来其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

1.高等职业教育相关的法律架构不够完善。我国的《教育法》《职业教育法》与《高等教育法》于20世纪90年代相继出台。虽说上述三法的相关条文均适用于高等职业教育,但是三个法侧重不同,例如,《高等教育法》主要规范普通高等教育,《职业教育法》主要规范中等职业教育。三个法中涉及高职的部分不多,而且少数论及的内容多为号召或原则,致使高职教育在发展中出现的有些问题无法可依。高职教育的存在与发展急需制度性的规制,而我们的教育制度体系并没有提供完整的制度安排。

2.高职教育的投入缺乏制度刚性。《高等教育法》规定对普通高等教育是“以财政拨款为主”,而《职业教育法》没有规定对高职教育经费的财政拨款与比例,致使对高职教育的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及额度缺乏刚性要求,挫伤了高职教育的发展。高职学生由于实验、实训与顶岗实习等实践性教学比例的增加,仪器、设备等需求的增长,其经费的生均耗费大过本科。但现实是,高职生生均拨款低于本科。高职院校为基本运行只好提升学费标准,学费高过本科,显然这些不符合公平原则,更不利于高等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

3.高职教育的相关政策法规滞后。目前,我国高职教育发展迅速,以示范校建设为引领的改革取得了卓越的成果,许多带有规律性的教育规律业已形成,但缺乏总结并上升到制度层面。在广泛的高职教育实践中,问题还很多,急需制度性的规范,但我国制度建设显得跟进不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职教育的健康发展。例如,由于缺乏高职教育的指导性的办学制度,导致有些高职院校把握不准培养模式、培养目标与质量标准,沿袭专科模式或本科压缩型,丧失了高职应有的特色。

4.高等职业教育制度缺乏罚则,监督保障不力。审视相关高职教育制度规章发现,更多的是规范要求,缺乏责任条款,更缺乏罚则。大凡职业教育发展得好的国家,其监控体系都比较完善。在这种体系中利用经济杠杆是一个重要方面。譬如德国的《职业培训规章》规定“判处关押”或“处以不超过一万马克的罚金”对违反规章加以惩戒。日本的《学校教育法》设有罚则章节来规定在职业教育中政府监督与惩罚的方法。另外,许多国家建立了教育审议制度,以强化对职业教育的监管。

二、高等职业教育制度缺失的诱因浅析

从社会环境来观,就与普通本科比较而言高职教育的认同度还较低,许多社会群体甚至领导层面还存在着不同程度轻视高职教育的现象,这形成了高等职业教育制度完善的理念屏障。另外,依法执教的观念还很淡薄,客观上影响了教育制度的执行与完善。如前所述,《职业教育法》偏重于中职教育,而《高等教育法》主要涉及普通高等教育,而且两法立法时间距现在已经十多年了。高等职业教育的现状与发展已今非昔比,因此,高等职业教育继续健康发展亟须制度法制的外部环境配套。从教育内部来看,高职教育的发展路径已显示出明晰的脉络,而这些需要制度加以固化,发展中的各种关系需要制度加以调节,由此就暴露了十多年前制定的《职业教育法》等制度体系的缺失或失灵。具体说来,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路径几个关键点包括:(1)政府可通过投资与制度供给等手段引领高职教育发展;(2)调控与重构劳动力市场机制,疏通毕业生就业管道;搭建高职教育与行业企业联系的平台,使行业企业参与办学。一方面,国家通过优惠政策,吸引社会参与高职教育,促成办学主体多元化格局,使教育资源集成呈多渠道化态势;另一方面,通过法规或财政手段规定企业承担部分教育经费,以确保教育经费有稳定的来源。基于制度变迁理论的分析。制度科学指出,制度演变是包括两个动态过程:一个是旧体制逐渐丧失作用过程,另一个是新体制与机制建立与巩固过程,前者为后者提供必要的条件与环境。在我国,高职教育规范体制的实现需要一个转型期、生成期,以及新制度固化过程,因此在制度变迁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混沌与制度失灵的现象。

三、高等职业教育的制度创新

现实地看,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制度安排滞后的状况与高职教育发展很不相符,这必将影响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所以,有效的制度创新是非常之必要的。

1.完善教育法制体系,使高等职业教育真正有法可依。大众化的高职教育类型,目前尚处于成型过程中,同时鉴于我国人口众多、劳动者素质低、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实际情况,高职教育所出现的问题可能会纷至沓来,其中有些问题亟须用法律法规来进行规范。因此,应尽快完善教育法制体系,使高等职业教育真正有法可依。省市地区也要根据国家高等职业教育制度制定符合本地实际、针对性与操作性更强的实施规则。

2.制定配套的政策法规,使实施上更具有可操作性。一个完善的国家层面的教育法制系统,无疑对高等职业教育起到规范推动作用,但我们也不能奢求能将事关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所有问题都阐述、规定得十分明确,因此要制定配套的政策法规及其实施办法。从国家到省市各级政府与相关职能部门,须对高职院校的结构布局、办学条件、专业设置方法、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目标、教学实习基地建设、工学结合、招生与毕业生就业等问题做出具体的政策规定。

3.加强政策法规对高职教育的监督作用。用新制度经济学的观点来看,新制度最终目标是为了使主体获得更大的收益,而新制度的运行需要付出社会成本。因此,缺少约束机制的建构,就不能发挥新制度的效能。《职业教育法》其中的“罚则”只有两条,其中一条是 “企业未按本法第二十条的规定实施职业教育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可以收取企业应当承担的职业教育经费,用于本地区的职业教育。”其实“责令改正”根本不在行政处罚种类之列,且“拒不改正”后,法律也没有规定具体措施和标准来收取企业应承担的经费,因此等于没有处罚,《职业教育法》的“罚则”几乎形同虚设。所以,与高职教育相关配套的政策法规,在制定过程中就要加强它的监督功能的体现,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制度的约束与激励作用。

4.高等职业教育制度设计遵循的准则。高等职业教育制度作为制度,它的建立当然要遵循制度科学的规律。主要的规律有两条:其一,从方法论上制度设计须遵循系统要义,进行全面的系统开发。特别是制度系统的规则、对象、理念、载体四元素要有明确的设计,且要相互匹配。其二,制度设计要遵从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特征。高职教育制度不能萌生在“处女地”,要“筑巢引凤”,将不合理的传统高职教育制度去制度化,这其中包括理念、体制机制等,从而为新制度创建良好的外部环境。

[参考文献]

[1](美)R.科斯,A.阿尔钦,D.诺斯,等.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M].刘守英,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