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教育高质量发展范文

时间:2024-04-10 16:36:4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县域教育高质量发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县域教育高质量发展

篇1

[关键词]农村教育;数量;质量;效率

综合以往农村教育发展方面的研究发现,由于研究者所处环境及其价值观的不同,出现了两种农村教育发展方向的主张:一种强调质量,一种主张效率。但在实践中发现,两种主张分别不足以解决我国目前的农村教育问题。新世纪的农村教育需要努力提高质量,但也应该更加注重效率,提高质量、效率是实现农村教育协调发展的合理性方式。

一、农村教育质量与效率平衡发展的意义

教育质量是教育产品满足教育主体需要的主要因素。基础教育阶段,教育产品是人才,教育主体指相关教育人员或社会。所以,高质量教育产品可以更好地满足教育人员或社会发展的需要,低质量教育产品难以满足教育相关人员以及社会发展的需要。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是教师、学生、教育内容、教育手段和办学方式,所以制约教育产品优劣的主要因素是教师素养、学生素质、教育内容、教育设施手段和办学方式,决定教育质量高低的主要因素也是教师自身素质、学生素养、教育内容、教育设施手段和政府办学方式。在教学内容确定的情况下,场地设施大小好坏是形成教育产品质量的基础因素,教师素质高低是教育产品质量好坏的关键原因,办学方式是形成教育质量的最直接和最后原因,而学生既是形成教育质量的根本性因素,又是教育质量高低的标志性因素。因此,可以说教育产品质量是优质教育的原因,也是优质教育的结果。

不同的社会有不同的质量观。传统社会的教育质量观以简单化、片面化和模糊化为特征,是对教育产品优劣好坏的朴素化评介。现代社会的质量意识已经走出了传统静态、单一化的质量观,成为一种动态性和整体性的认识。

效率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是社会效率,是社会投入和产出之间的比率;狭义的特指经济效率,是单位时间的经济收益率。在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在内的其他各种社会投入不变或减少的情况下,产出却在增加称之为效率。教育效率是广义性社会效率,是社会对教育的投人与教育产出之间的比率,或者教育产出数量与社会消耗之间的比率。社会投入不变或减少,而教育产出量却在增大,教育效率就高;社会投入多,而教育产出量却小,教育效率就低。教育行政管理的目的是以最小的社会消耗获得最大的教育效率。

追求优质教育是现代社会各个教育主体的普遍目标。农村学生家长因为师资、教育设施等条件的限制,更渴望他们的子女能与城市学生一样能享受到优质教育。但农村学生家长因为生存环境和家庭经济条件限制,大部分人还是希望子女能就近上学,以减少家庭教育开支,保障孩子人身安全。对于农村学生而言,他们也普遍希望就近享受优质教育。农村偏远地区学生因生活条件恶劣更渴望平等享受优质教育,并希望通过优质教育获得更好的发展,以彻底改变个人的前途命运。但是,农村地区优质教育资源稀缺,区域内相对优秀的师资、优越的教育设施主要集中在城镇。地理位置偏僻、经济条件落后的偏远乡村地区很难获得优质教育。教育资源分布长期不平衡,给农村偏僻地区基层学校学生发展带来了消极影响,影响了学生个体的身心发展,也影响了社会和谐发展。因此,政府部门和社会需要增加对农村公共教育资源的投入,提高农村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减少对社会处境不利和社会边缘群体的伤害,促使这类人群获得最好的发展。

追求教育效率是农村现代社会及其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现代政府改进农村教育工作的新动力与新目标。农村地区经济社会水平落后、人力资源匮乏,更需要多出和快出人才,以实现跨越式发展。政府行政部门也期望最大限度地发挥、提高农村教育投资的普遍效应和社会效率,以有限的财政投入获取更大的教育效益。在政府投入不足情况下,我们更期望以较少的社会资源获得较高的教育教学效率。影响教育效率的直接因素是教育场地设施、教师和学生的数量与质量。教育场地设施与教师数量多而学生数量少,教育教学效率则高,但教育投资和产出效率就低;教育场地设施与教师数量少而学生数量多,教育教学效率则低,但教育投资产出效率相应较高。没有一定数量的场地设施和学生,就形成不了规模效应,也不能取得基本教育投资效率。但若为了教育经济效率而集中办学,就会影响教育教学质量和效率。因此,发展农村教育需要均衡不同层级学校学生数量,保证各学校共同的经济效率和教育教学效率,避免各学校因师生、场地数量失衡而出现效率失衡现象。

统合农村教育质量与效率发展是发展当代农村教育的合理方式,统筹农村教育质量效率是符合农村地区各类学生发展需要,符合农村地区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基本方式,也是符合农村教育发展规律的内在方式。但是,由于历史、地理、教育自身因素以及人们认识上的局限性,使农村教育质量效率存在诸多问题。

二、制约农村教育质量与效率平衡发展的几个关系

从理论层面看,教育内容、教育手段、教育方式、教育主体(教师、学生)之间的关系对农村教育质量与效率会产生影响。但从实践领域看,影响教育质量与效率的主要因素是教师、学生、学校设施设备的质量数量以及三者之间的适切性。教师质量与数量、学生质量与数量与学校场地规模相匹配,有助于形成质量与效率;否则,或者影响质量,或者影响效率。三重关系中教师的数量与质量关系是形成农村地区不同教育质量与效率的关键,也是形成农村地区不同教育质量与效率的原因。没有优秀师资力量作保证的学校,就不会有高效率教学,会影响学生整体发展的速度和效率,同时也会影响学生更好、更快地发展。教育产品不能满足教育主体需要,也就没有更好的教育质量。但是,由于农村地区工作生活条件艰苦,教师工作内容多样和教师工作压力巨大,很少有教师愿意向这些学校流动。同时,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对基层学校又以有限薄弱师资维持其存在态度,造成越是基层学校其教师人数越少,非专业性代课教师和老教师越多,教师结构性质量问题越严重以及学生学业质量越差;而层次越高的学校教师人数越集中、专业性代课教师越多、师资更优越、学生学业质量也较好。2010年11月,笔者对宁夏五所村级小学教师结构调查时发现,各学校60%以上教师年龄超过了45岁。这些教师既没有外出进修学习过,又基本上都是非专业性代课教师。由于专任教师数量不足而代多门课、全天候上课导致无法精细备课的教师很多。虽然提高了教师的使用效率,却影响了其教学质量。而乡镇级及以上学校,教师数量增多,教师职称、学历水平较高,代课门类少而专业化程度高的教师较多。这些学校的教学质量相应较高,教师的工作内容相对较少、工作量小、使用效率较低。

学生的数量与质量关系是教育质量与效率的根本,又是学校教育质量与效率关系的直接反映。所以,平衡农村教育质量与效率关系必须平衡农村学生数量与质量关系。但是,由于农村地区师资数量、质量差异明显,由师资质量拉动的各学校学生质量、数量差距也随之显现。又因各地积极推动撤并学校的运动,造成不同层级学校间学生数量、质量出现了愈来愈明显的差异性。1998年至2003年,陕西某地区乡镇学校学生占全地区学生的46.07%,乡村学生减少了27.90%;1998年至2008年,该地区城镇学生增加到了79.33%,乡村学生减少了67.02%r41。众多村落学校学生逐渐流动到乡镇中心学校,也有越来越多的村落学校学生流动到了城市学校,从而使不少新农村投资建设的新学校变成了“空巢”学校。而乡镇学校在被迫进行大班额教学和实现了教育效率的过程中,教育质量却难以提高。

据了解,近年来西部地区乡镇中心学校平均班额普遍达到了60人以上,有些学校班额甚至达到90人以上,而城镇学校70%的学生都来自于乡村。按照发达国家确定的班级规模标准,正常班级规模应控制在25~30人,而我国班级规模标准长期执行的标准是45人。理论上讲,班级规模低于标准数值将降低教育效率,高于标准数值则会降低教育质量。农村地区不同层级学校班额量的变化必然会影响其效率变化,并影响其质量变化。农村村级学校因学生数量少、班级规模小而有助于增加每个学生的教学时间,有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但这同时又大大提高了其师生比,降低了农村学校的教育投资效率。乡镇及以上学校因学生人数多、班额扩大而大大节约了师资力量,相应节约了教育成本,教育教学的经济效率也得到了显著提高,但却无法因材施教,难以实现教育教学质量上的相应提高。班额扩大以后,教师将更多的精力和时间用在了维持教学秩序上,而用于具体教学的时间随之减少。另有调研发现,班级规模过大与学生成绩呈反比例关系;还有研究表明,被动流动学生的学业成绩及其对学校的适应性明显下降。因此,在区域内学生数量确定的情况下,学校学生数量非合理性增多或减小不仅影响学校教育质量、效率的协调发展,也会导致学校教育质量与效率的失调发展。

办学基础设施、设备的数量与质量关系既是平衡学校教育质量与效率关系的前提,也是平衡不同学校教育质量与效率关系的重要方式。而农村、乡镇两级学校办学基础设施设备条件长期存在数量质量、使用效率间的平衡问题。乡镇学校教学设施条件整体上优于村落学校,村落学校基础设施、设备、器材整体上严重短缺,为农村、乡镇两级学校质量效率平衡发展带来了难题。2010年之前,全国各地许多为新农村建设修缮的村落新学校因政府撤点并校政策的实施变成了空荡荡的校园,修整完好的教学设施利用率和教育投资率跌到了低点,而乡镇及以上学校因学生持续涌入、生满为患和基础设施的过度使用,使教育投资效率有了显著提高,但因为无法保证每个学生享受足够的教育资源,难免造成其教学质量下滑。

一般而言,有多大场地就应当按生均面积接受相应数量学生,有多少学生就应当按相应的生师比配置教师,才可以促成教育质量与效率的协调发展。但近十年来,农村地区层级高、占地面积大的乡镇学校接纳的学生越来越多。有些学校接纳的学生数量已经远远超越了其承受能力,造成其教育投资效率显著提高的同时,质量也在逐步下降的事实。层级低、占地面积小的村级学校因接纳的学生人数越来越少,以至于远远达不到标准班额,进而出现教育投资效率下降的状况。因此,只有平衡好同一学校和不同学校师生数量质量关系,平衡好同一学校和不同学校师生数量质量与其场地设施硬件数量质量关系,才可以更好地促进农村教育质量与效率的协调发展。

三、农村教育质量与效率平衡发展的基本方式

由于农村教育质量效率失调发展源于对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场地数量和质量关系的误解,以及所采取措施的失当性;因此,平衡教育质量与效率关系的最好方式是由教育政策专家统一协调规划其运行,具体可以通过专题调研、组织相关人员讨论等形式,形成行政决策人员统筹兼顾的合理性质量与效率观。由于教育效率不代表教育质量,教育质量也有高于、低于和等于教育效率几种情形,高质量不代表高效率,提高质量不等于提高效率,高效率也不意味着高质量,而且任意学校的质量与效率不能被其他学校的质量与效率代替。因此,只有统筹兼顾每所学校内部的各类质量与效率关系、统合好农村各级各类学校之问的各类质量与效率关系,方可以实现农村教育质量与效率的平衡发展。

篇2

量,凸显办学特色,提高社会认同感,只有这样,才能不被时代所淘汰,才能实现高职教育的良性发展。

[关键词]高职教育良性发展对策

[作者简介]李兰军(1967-),女,河南鹤壁人,鹤壁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经济师,研究方向为统计引用和金融。(河南鹤壁

458030)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2)15-0167-02

近年来,高等职业教育作为国民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

分,对促进和带动经济发展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我国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需要,高职教育面临着千载难逢的发展机

遇与广阔的发展空间,但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社会需求的

变化与更新对高职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因此,高职教

育应主动适应经济发展需要,创新培养模式,提高办学质量,突

显办学特色,实现高职教育的良性发展。

一、高职教育现状

(一)招生状况

据中国民教网教研室统计,2011年专科(高职)二批的录取

最低控制线降到了历史最低谷,每门课平均大约

30分就能上大

学。尽管如此,专科(高职)批次,尤其是专科(高职)二批的投档

情况显示,不少院校仍然生源不足,零投档情形较大面积出现。

有专家认为,部分高职院校已到了“生死抉择”的关口。究其原

因,大概有以下几点。

1.社会认同感不高。受传统的“唯士唯学,重士轻工”思想

影响,社会上普遍存在着重学历、轻技能的社会心理,职业教育被

归结为“次等教育”。同时,还由于高职教育在国家经济建设中

的功能和价值缺乏宣传和引导,形成了尽管高职教育就业能力

提升,但依旧很难吸引家长学生的关注,社会吸引力不强。与全

国高校火爆的招生现象相比,出现冰火两重天的尴尬局面。这

种招生现象充分显示了我国高职教育正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压力。

2.生源不断减少。高职院校生源急剧减少一方面与考生人

数逐年减少有关;另一方面,考生选择的多元化也是生源不断减

少的一个原因。有的考生觉得专科学历不值钱,选择直接就业;

也有不少考生选择复读,冲刺心中的名校;还有的选择到国外自

费留学,这些都导致了生源的分流。生源的减少也加剧了高职

院校的竞争激烈度,被淘汰的可能性也因此加大,导致没有特色

的学校或经营不善的学校很可能会陷入困境甚至消亡。

3.实行注册入学,喜忧参半。从

2011年开始,有些省市开

始试行注册入学,但是对于高职院校来讲却是喜忧参半,喜的是

招生范围更广,招生自扩大了;忧的是办学实力一般的院校

很可能出现无人可招的局面。

4.专升本比例减少,影响高职院校生源。高职院校实行专

升本,可使高职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相互渗透贯通,为高职毕业

生提供继续升学的条件,也可以使更多家庭愿意让子女进入高

职院校。但是国家逐年减少专升本比例,使得高职院校毕业生

升学渠道受阻,致使许多考生放弃了入读高职。

(二)校企合作状况

高技能人才与知识型人才的最大区别之一在于,高技能人

才属于经营型的范畴,高技能人才的成长必须依赖于经验的积

累。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为生产、管理、服务一线培养高素质

的技能型人才,它决定了高职院校必须进行校企合作。所以我

国大多数高职院校为了求生存、求发展以及适应市场经济的要

求,都非常注重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重视校企合作。但现实

中,由于校企之间缺乏利益驱动和有效的互惠互利的动力机制,

企业参与的积极性不高;另外,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对高职院校

和企业合作过程中的责权利的规定也比较模糊,因此,双方很难

建立起长期稳定、互惠互利的合作机制,这种状况严重制约了校

企合作的深入持续、健康发展之路。目前,校企合作在效果上普

遍处于自发性、浅表性、松散性的合作状态,校企合作深度不

够。分析其原因,大致有以下几方面。

1.政策层面的问题。由于传统管理体制的束缚,国家和地

方政府在参与校企合作的机制建设方面仅限于舆论宣传、行政

鼓励,政府缺乏对企业进行校企合作的激励政策,缺乏相关法律

政策制度的保障,使得校企合作常常流于形式或难以为继。虽

然通过校企合作,学校在课程改革、实训基地建设、双师队伍培

养等方面得到一定提升,学生在学校学到了专业理论知识的同

时在实践技能方面也能得到锻炼,学校和学生所得到的效益都

会比较明显。但问题在于,短期内的实习实训企业需为学生加

大投入,但利益却不明显。同时,由于政府还没有出台校企合作

对企业的激励机制,对校企合作中企业利益保护不够,校企合作

缺乏最根本的利益驱动机制,企业一方无利可图。另一方面,学

生到企业中实习或实训,会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

和运行,涉及企业生产经营机密和知识产权问题时,由于双方责

权利规定较模糊,会出现许多问题。所以,企业出于市场竞争考

虑,合作热情不高,导致学生在企业实习中只能做一些简单的工

作,无法得到深入锻炼,无法得到真切的实践体验。因此,在目

前已形成的校企合作中,大多是高职院校主动向企业寻求合作,

导致的局面是学校一方积极参与,企业一方消极应付,校企合作

只是浅层次低水平的合作,这种合作离真正意义上的校企合作

相差甚远。

2.学校服务企业的能力弱。由于历史原因,目前高职院校

实验实训的条件不完备,教师的科研能力不强,科研项目与企业

关联度不高,学校很难了解到企业的实际需求,因此,很难满足

企业的需求,也很难及时有效地解决企业所面临的问题。因而,

对企业的研发能力、经营影响力、支持力较弱,这影响了校企合

作的开展。另一方面,尽管现在多数高职院校实行“2+1”或

“2.5+0.5”教学计划,强调学生完成理论课后集中到企业实习,

但企业在临时性活动或其他任务需要用人时,学校因教学计划

局限往往不能安排学生去实践,对企业提供服务的及时性不够,

这也影响了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

二、高职教育实现良性发展的对策

(一)丰富内涵发展,提高教育质量,提升社会认同感

高职教育的社会认可度低是我国高职教育发展中的一个严

重问题,应引起高度重视。通过国际比较,我们可以看到,发达

国家经济的高速发展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发展职业教育,甚至被

视为解决经济低迷、走出危机的关键因素。在发达国家,高职教

育不但没有受到鄙视,反而受到很高的待遇。各国提升高职教

育社会认可度的做法,主要是以特色为重,以质量取胜。如德国

的应用技术大学(FH),注重应用技术、注重学生实习,形成了适

用性强、学生就业前景好的社会形象,向“FH进军”成为德国高

中生的梦想。因此,我们看到,培养出有别于普通院校的高技

能、应用型、创新型、高素质的职业人才成为高等职业院校的一

条出路,培养的学生受到企业欢迎,高职教育的社会形象才能得

以更新。因而,高职院校必须依据其特点,结合经济发展的需

要,探索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方法,达到丰富内涵,提高质量,

提升整个社会对职业院校的认同感,实现职业教育的良性发展。

(二)建立校企合作法律法规以及相应的激励机制

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根本途径,

但就目前的校企合作状况来看,我们迫切需要提高企业的积极

性和参与度,可企业的动力不能仅仅依靠强调企业的社会责任

感,还需要有效的制度与机制进行保障。因此,迫切需要国家尽

快研究出台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的法规,以及与法律法规配套的

可行性措施,从制度上保障校企合作的长远发展。同时,制定校

企合作的相关优惠税法和激励政策,引导和激励校企合作,通过

政策导向,在财政税收、信贷奖励政策以及知识产权等方面引导

和激励校企合作。这样不仅可使企业享受到实实在在的甜头,

认真履行校企合作责任和义务,也符合市场运作规则。在培养

过程中,企业需要投入一定的费用,这部分支出单靠强调企业的

社会责任是无法长久坚持的,这就需要通过优惠政策或其他方

面给予企业一定的补偿,如可根据企业接受学生的数量和消耗

企业材料的费用,实行税收减免政策和特殊的财政资助政策等

(如银行贷款上的优惠支持),使得企业得以坚持下去,形成校企

合作的良好政策环境与社会氛围。

(三)校企合作需深度化

校企合作应在遵循人才培养规律的基础上,结合学校和企

业双方的利益诉求,根据不同行业或企业的具体情况,采用全方

位的不局限于一种模式的灵活性深度化合作,培养出针对性强、

工作实际能力高的应用型人才。

1.专业设置和课程体系的构建。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主动

力是区域经济发展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因此,高职院校应依据

区域经济和产业发展规划以及企业对技术发展的最新应用和生

产的直接需要来设置课程体系,在专业设置上紧贴市场需求,同

时,依据市场需求积极研发拓展新的职业岗位。一方面有利于

提升专业的吸引力;另一方面,还可以使高职院校的专业具有鲜

明的职业指向。高职院校只有找准了其毕业生就业岗位的具体

实践空间,形成其独特的优势,才能保持活力,实现良性发展。

在课程安排上,按照工作实际的具体要求构建高职院校的

课程体系,打破传统教育课程安排的局限性,遵循职业岗位技能

形成的规律,创造一个好的技能学习环境。注重实施“教、学、

做”一体化教学,把教学过程与实训实践过程紧密融为一体,努

力实现实用型高技能人才的培养目标。

2.师资队伍建设。教师是教育成功的保证,教育的成功实

施主要也由教师决定。高职院校需要培养具有一定理论知识和

较强实践能力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就要求教师既要有扎实的理

论知识,也要有熟练的专业操作技能,基于此,目前我国高职院

校都在强调“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所谓“双师型”教师是指

以教师职称与行业技术职称为就业标准,把教师基本素养与行

业素质合于一身的具有较高专业理论水平、熟练的专业实践技

能以及较高实践教学能力的高素质教育工作者。但就我国高职

院校的发展来看,多数高职院校是由普通教育院校转变而来,或

由几所普通教育学校合并而成,原有教师基本上没有企业实践

经验,新招聘的教师也因刚从学校到工作岗位,没有企业生产的

一线工作经验。

因此,学校应强化教师的专业实践技能,学校可采取分期、

分批选派教师到企业去顶岗工作或挂职锻炼,以解决教师实践

经验不足的问题。同时,还可以通过与企业联合开发项目等活

动,不仅能服务企业研发,还能提高教师的科研水平,使教师由

单一教学型向教学、科研、生产实践一体化的“一专多能”转变,

真正达到“双师型”教师标准。另一方面,企业应选派专家、工程

师、技师等人员到高职院校任教,企业人员完全按照学校管理要

求,积极参加教研活动,与教师、学生融为一体,这不仅可以帮助

学生提高实践能力,对于优化专业建设、课程设置等方面也有着

重要作用,达到教学和企业需求紧密结合双赢的效果。

3.课程考核标准与方法灵活化。为了提高就业率,高职院

校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实行“双证书”培养模式。除此之外,学校

在学生职业技能考核方面,不应单纯用一张试卷来考核学生的

能力,还应让企业的专家、工程师、技师等人员参与到考核中来,

以实际操作水平和实践工作表现来考核学生的能力。创建技能

考评标准,真正实现学生与职业岗位的零距离。

[参考文献]

[1]石卫平.高等职业教育的国际比较:社会功能与社会地位[J].江苏教育(职

业教育版),2010(15).

[2]马树超.如何建设中国特色高等职业教育[J].职业技术教育,2008(7).

篇3

【关键词】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

教育均衡、持续、健康发展是我国义务教育法的方向性要求,是实现教育公平的核心。开展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是有效推进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手段。

一、充分认识均衡发展的意义

“均衡”在我国古代已有出现。孔子在他的治国策中提出“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的均衡理念;孟子所说的“无君子莫治野人,无野人莫养君子”也道出了社会政治生态中的均衡关系。西方国家也提出教育均衡发展的概念,其原意是要用教育的均衡发展阻止社会的分化,降低贫富的悬殊,为社会的公平奠定基础。

我国1986年公布实施的义务教育法提出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制度,2011年所有省(区、市)通过了国家“普九”验收,我国用25年全面普及了城乡免费义务教育,从根本上解决了适龄儿童少年“有学上”的问题。但在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学校之间,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还存在明显差距,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高质量教育需求与供给不足的矛盾依然突出。《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将均衡发展作为义务教育发展的战略性任务,提出到2020年“基本实现区域内均衡发展”的目标。推动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努力实现所有适龄儿童少年“上好学”,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二、正确理解均衡发展的内涵

教育既是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也是公民个人发展的迫切需要。教育公平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之一。能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一是公平的教育,二是高质量的教育。教育均衡的实质是人人都拥有享受同等受教育的权利,人人都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教育,人人都获得个性化的充分发展。政府要为学校提供均衡的教育资源;学校要充分利用政府分配的资源,办出自己的特色;教师要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的潜能得到最好的发挥。2015年,全国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3%,实现基本均衡的县(市、区)比例达到65%;到2020年,预计全国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5%,实现基本均衡的县(市、区)比例达到95%。

三、稳步开展均衡县评估认定

为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的目标,2012年教育部印发了《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暂行办法》(教督〔2012〕3号)的通知,决定建立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制度。这是继“两基”督导评估制度后,在新时期推进义务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机制和有力手段。

(一)主要内容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的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一个门槛、两项内容、一个参考”。“一个门槛”,即基本办学标准评估,要求所辖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就是否达到本省基本办学标准进行评估,即义务教育阶段学校100%是规范化学校。“两项内容”,包括对县域义务教育校际间差距的评估和对县级政府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的评估两个方面。校际差距评估是指小学综合差异系数不高于0.65,初中综合差异系数不高于0.55。对县级政府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的评估达到85分以上的县方可视为达到此项评估的要求。“一个参考”,是指将公众对本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状况的满意度作为评估、认定一个县是否实现基本均衡的重要参考依据。

(二)评估程序

x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的程序主要采取自下而上的方式进行,即县级自评、地市复核、省级评估、国家认定。评估程序的安排,能充分体现督促各级地方政府在推进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中履行职责,特别是在县级自评环节中,可以更好地实现“以评促建”的原则;又能逐级督导评估,做到层层把关,以保证质量;还能体现国家意志,国家最终审核认定。从2012年起,教育部开展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的评估认定工作,适时公布名单。同时,省评估前要向社会公告,并将评估结果向社会公布,接受社会监督。

(三)评估作用

开展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一是督促地方政府进一步落实国家法律的政策要求,切实履行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职责;督促地方政府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改造薄弱学校,努力缩小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间的差距,对工作不力的地方政府加以督促,责令整改。二是帮助各区县进行自查自评,自我诊断,可以根据8项校际均衡评估指标的计算结果,进行过程性督导,针对存在的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加以整改。三是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目标的及早实现。

四、工作体会

(一)在创建义务教育均衡工作中发现的不足

1.大部分县(区)择校问题尚未得到有效解决;公办、民办学校办学条件和教学质量差距较大;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两个为主”的就学政策还未能得到全面落实;义务教育经费单列制度不够完善。

2.有些县(区)的学校仍存在超规模、大班额现象;个别学校占地面积过小,学生运动场地不足;部分学校存在音、体、美和科学教师结构性缺员现象;部分学校图书质量不高,复本过多,管理不规范,使用率不高。

3.大部分县(区)未实施优质普通高中招生名额分配到初中的政策;城区学校与边远学校教师队伍水平仍存在不均衡现象。

4.部分学校领导尤其是校长对学校情况不够熟悉;相关数据不一致。

(二)结合发现的不足,提出工作建议

1.明确政府责任,积极推进工作

政府要采取有效措施,尽快取消择校生和与学位挂钩的捐资助学费;要完全满足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进入公办学校,可以通过购买学位,提供民办学校学位补助等方式,保障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机会和权利;加大民办学校扶持力度,尽量缩小与公办学校之间的差距;落实义务教育经费单列制度,保证义务教育经费到位。

2.加快硬件建设,完善设备设施

教育、国土等部门和各镇街要加强协调沟通,制定学校建设规划,解决个别学校占地面积、建筑面积、体育运动场地不足等问题。按《广东省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建设台账指南》《广东省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标准》配置专用室场和设备设施,继续添置图书,解决图书数量不足,复本、旧书较多的问题。

3.注重细节管理,提升办学水平

落实招生政策,进一步加大校长、教师培训力度,加快名校长、名教师的培养,继续加强合理配备教师,尤其是落实体育、美术、音乐、信息技术、心理健康教育的任课教师,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充分挖掘本地域的文化底蕴和育人内涵,提升学校校园文化品位,彰显学校育人功能。

4.全面服务群众,重视公众评价

政府是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第一责任人”,u估认定以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校际差距的评估为重点,将公众评价作为评估的重要参考,公众满意度太低将视为不通过。所以,政府要做好教育宣传工作,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提高公众评价满意度。

五、存在的问题及工作误区

(一)教育投资比重偏低

有关数据显示,我国公共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在20世纪90年代一直在2.5%左右徘徊。1992年制定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规定2000年应达到4%,但直到2007年,也仅有3.32%。这一比例比1991年世界最不发达国家3.3%的水平还要低。《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提出,2012年要实现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达到4%的目标。但目前,很多地方都未达到此标准,就算是珠三角地区,大部分县(区)也没有达到此标准。

(二)教育投资结构失调

教育经费安排要坚持以人为本,重点解决人民群众关切的教育问题,切实减轻人民群众的教育负担,大力支持基本普及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加强职业教育能力建设,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等重点任务。要调整优化各教育阶段的经费投入结构,合理安排日常运转经费与专项经费。

(三)出现低水平均衡发展

目前,有个别县(区)对均衡的理解比较片面,认为校际差距小、均衡水平高的县就是均衡县,出现了低水平均衡发展现象。《督导评估暂行办法》已明确设定了“门槛”,就是保证每一所义务教育学校都能达到本省标准,成为合格学校,在此基础上再追求均衡。

(四)平庸主义认识倾向

教育均衡发展,尤其是基于标准的均衡发展,并不意味着千校一面和千人一面。我们不能打着标准的旗号,用县、市学校文化同化乡镇、村的学校,或将偏僻乡村学校全部搬离乡邑,将乡村教育平庸化。许多乡村学校将义务教育办得有声有色,甚至令县、城市学校自叹不如,个中经验值得总结和推广。

总之,我们要在工作实践中不断反思,保障经费落实并科学使用经费,采取有效措施,稳步推进教育均衡发展,尽早完成《教育规划纲要》的目标任务。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国发〔2012〕48号)[Z].2012.

篇4

株洲县域经济包括株洲县、攸县、茶陵县、炎陵县与醴陵市五个区域。四县一市行政区域面积10726.8km2,占全市的95.2%,常住人口280.19万人,占全市的72.6%,人口密度261人/km2,低于全市平均水平342人/km2,城市化水平41.2%,比全市水平低14.3%;近年来,四县一市的工业增加值与固定资产投资不断增加,比全市水平分别高4.8%、40.3%。此外,醴陵不仅位于湖南省特色制造业重点县之首,还稳居全国百强县之列,攸县为全省十强县之一,炎陵入围全省特色县域经济重点县。株洲县域经济特色明显。醴陵一直以来生产花炮、陶瓷,享有“中国花炮之都”和“中国陶瓷历史文化名城”的美誉,被称为中国“红官窑”所在地;近年来,醴陵的纺织服装业与农副食品加工业也得到了迅速发展,俗称“醴陵三辣”的辣椒、大蒜与生姜已成为醴陵农副产品的特产;醴陵的毛尖、草鸭、黑山羊等也逐渐被人认可;此外,醴陵文化历史悠久,名人辈出,即出现了左权、李立山、宋时轮、耿飚等老一辈革命家,又有彭道儒、汤飞凡等一批有影响的科学家,是一个旅游的好出处。总之,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发展,株洲县域经济发展迅速,取得了较大的进步:开发区从无到有,非公有制经济不断活跃,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快,商贸水平明显提高,特色优势产业凸显,为株洲市经济发展做出了较大的贡献。

二、职业教育视角下株洲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不足

1.政府职业教育投入不足,人力资源质量不高。

株洲县域经济的发展需要专业技术人才和高素质的劳动者,因此,应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而职业教育的主要投资方应该是政府。然而,在该地区,重普教轻职教的倾向仍比较明显,在财政预算内,职业教育经费所占比重较小,而且针对职业教育的专项经费与奖助贷力度也不大,效果并不明显,这严重影响了该地区职业教育的发展,进而在县域经济建设中缺乏合适的人才,劳动者的素质普遍不高,阻碍了县域经济的发展。

2.职业教育专业设置不合理,专业人才紧缺。

近年来,株洲县域经济表现为现代新农村与现代农业建设稳步推进、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城镇化与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这样的发展趋势需要大量的专门人才,而专门人才的培养需要职业教育设置合适的专业。然而,从相关部门的专业设置调研情况来看,大部分职业院校所设的专业为第二产业相关专业,如汽车维修、机电一体化、焊接技术与数控技术等,其次为酒店管理、护理与计算机网络等第三产业的相关专业,而涉及第一产业的专业则较少,这显然无法为现代农业与现代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平台,无法培养大量的相关人才为现代新农村建设服务。同时,专业设置也没有很好地衔接当地经济发展。如醴陵市旅游资源丰富,很少有职业院校开设了旅游管理专业,即使有些职业院校开设了旅游管理专业,但教学内容没联系到当地实际,过多地强调理论知识或旅游管理的一般知识,没有因地制宜地进行专业化教学,显然无法明显地提高劳动者的素质,为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3“.双师型”教师短缺,劳动者技能不高。

教育的实施者主要是教师,教师是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劳动者技能的关键。然而,株洲各县职业院校的师资队伍无论是在质量与数量,还是在专业结构、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等方面与高标准的“双师型”队伍仍有较大的差距。大多数教师教学实践经验匮乏、理论水平不高、实践能力不高、年龄老化、知识结构不完整、素质偏低,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职业教育的质量。农村劳动者学习基础本来就比较差,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训与学习,所学的东西并不多,不能很好地为该地区县域经济的发展服务。

三、职业教育视角下加快株洲县域经济发展的基本对策

1.加大政府投入,提高农民技能。

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加强培训,提高其技能,是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这需要政府加大投入,多渠道筹资,分层次、有目的、有计划的提高农民素质,如实施“农业科技入户工程”、“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等。可以借鉴国内外一些成功的做法,根据职业教育与普及教育的在校生人数之比,设定相应的投入比。职业教育经费投入一方面需要政府提高重视,把发展职业教育作为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手段,不断完善职业教育基础设施建设,为农村劳动力培训提供良好的条件,另一方面又要加强监督。不仅要把投入与就业挂钩,而且还要把投入与受训者素质提高挂钩,建立起培训、就业、素质提高的衔接与监督机制。

2.加快专业结构调整,促进县域产业结构升级。

地区产业结构是专业设置的前提,而合理的专业设置对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升级及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株洲县域经济产业结构升级的关键在于职业教育专业结构调整。专业设置要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农业为基础、制造业和基础产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为依据,强调地方性,为当地培养人才,服务地方经济。株洲职业教育专业结构调整应在县政府的指导下,推动地方产业与职业院校密切结合,为株洲县域经济中的优势产业、新型产业设置新的专业或对已有专业进行调整,通过产学合作、校企合作,由企业与学校共同培养行业所需人才,为城乡一体化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3.培养农村实用人才,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实用人才,是指在农村科技、经济、教育、卫生、文化与经营等领域中,不仅具有一技之长与一定的专业知识,更为重要的是具有一定的创新精神、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能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人才。实用人才在株洲县域经济发展中作用至关重大,他们可以通过发展一项事业,富裕一方百姓,带动一片经济。因此,应加强实用人才的培养,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人力保障与智力支持。实用人才的培养需要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首先,广泛开展调研,建立农村人才信息库,并对其进行网络化、信息化的动态化管理,探寻具有实用人才潜质的劳动者。实用人才应主要从有文化、品德好、会经营、懂技术等方面去衡量。其次,整合各方资源,拓宽培训农村实用人才渠道。除了传统的农民技能培训外,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培训实用人才:一是依托协会的辐射能力,由协会向农民传道授业;二是院校学习,对于基础较好,素质较高的劳动者可以将其送到专业的院校进行深造,或者请相关专业到当地来进行培训;三是异地参观,增长见识、扩阔视野、拓宽思路。最后,加大政策支持。对于实用人才创业兴业,政府在税收、工商、信贷方面给予支持,对其成长及时关注,鼓励其做强、做大,为当地经济服务。

4.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培养高质量技能型人才。

首先要开展师资队伍水平调研,摸清该地区职业教育经费投入、教师编制、教师聘任、职称评定与培训考核等多方面的信息,并以此来建立适合该地区职业教育特点的教育管理机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在经费投入上,要严格按照执行“城市教育附加费的20%用于职业教育”的标准;在教师编制方面,不仅要建立专职教师编制制度,还要明确兼职教师编制,以此建立教师流动机制,增强教师队伍的活力;在教师聘任上,要重点考虑从企业聘用专业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教师,丰富师资队伍的实践能力;在职称评定方面,应充分考虑职职业教育的职业性,把实践能力作为考核教师最重要的标准;在培训考核方面,不仅要加大投入,还要拓宽培训渠道。

四、结语

篇5

关键词:教师发展中心;教研员;角色定位

中图分类号:G40-05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4)07-0029-04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的优质均衡化已成为现阶段追求教育本真最重要的表现形式,在教育教学活动的所有因子中,人是最活跃、最积极、最具影响力的因素,高质量的专业化教师队伍是实现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关键。有鉴于此,各地加大构建现代教师教育体系的力度,完善省、市、县(市、区)、校四级教师发展平台,为教师专业成长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积极保障。教育部在2011年启动了国家级示范性县级教师培训机构的认定工作,江苏省在2012年启动了县级教师发展中心的评估工作,要求通过整合各区、县教师进修学校、教研室、教科所、电教馆的职能和资源,建立四位一体的教师发展中心,实现区域内教科研训的一体化。这一举措对进一步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推动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县域教师发展中心有着独特的地位和天然的优势,上接天缘,徜徉于教育研究的精神空间;下接地气,根植于教学实践的肥沃土壤。建立县域教师发展中心,不仅仅是教育资源的整合与高效使用,更重要的是职能的转换,这种转换主要体现于教研员角色的变化。笔者认为,县域教师发展中心教研员的角色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

一、课程价值的传播者

课程价值是具有学科特质、表达学科追求、浓缩学科文化、体现学科精神的学科价值取向,它蕴含于教材,贯穿于教学行为,体现在学生的成长。课程价值是课程文化、课程精神、课程伦理的集中体现,它影响着教师的课程观、教学观、教师观和学生观,直接决定了教师的教学行为。每一门课程对学生文化知识的习得、全面素质的提高、健全人格的塑造都具有独特的功能,对课程价值的理解,影响着课程实施的效果和课程改革的实践走向,毕竟,课程是“教育事业的核心,是教育运行的手段,没有课程,教育就没有了用以传达信息、表达意义、说明价值的媒介”[1]。

课程的实施需要通过教学活动来完成。由于教育评价制度的不完善、教育的现实功利性以及教育视野等诸多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不少教师对课程价值的理解缺乏高度,对课程标准的研究缺乏深度,对课程三维目标的把握缺乏准度,在教学过程中往往过分聚焦于教学参考书和教材,课堂缺乏学科特质,这就使得学科教学往往停留于知识层面、技术层面,忽视了学生对学科素养和课程精神的汲取,学生对课程的学习常常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教研员作为区域学科课程实施的领军者,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对课程价值应该有着深刻的认识,既有理论研究的高度,也有实践探索的深度,还具有课程理解的精度。因此,教研员在指导教学、实施课程管理的过程中,首先必须积极传播课程价值,解剖课程精神,加深课程理解,通过不同的形式、路径和方法,引领广大教师充分把握课程价值的精髓,认识课程的育人功能,用课程理念指导教学实践。因为,没有思想上的正确引领就没有实践上的自觉选择。

诚然,我们也强调校长要有课程理念和课程领导力,一位优秀的校长一定是优秀的学校管理专家和课程管理专家,但是校长对课程的领导主要体现在校长根据国家课程方案和学校的办学目标,领导教师团队创造性地设计、编制、开发、实施课程,侧重于课程管理。因此,传播课程价值,教研员责无旁贷。

二、课程实施的指导者

我国的课程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管理,这种课程管理的体制赋予中央、地方和学校实施课程不同的职能和要求,教育部主要是总体规划基础教育课程,制订课程管理的政策,确定国家课程的门类和课时,制订国家课程标准,积极试行新的课程评价制度。省级教育行政部门依据国家课程管理政策和本地实际情况,制订本地区实施国家课程的计划,规划地方课程。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从职能分类上来看,课程主要通过学校来实施,但是“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对课程的实施和开发进行指导和监督”[2]。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指导,主要体现在政策保障、经费支持、资源建设、过程监控和宣传培训上,侧重于行政管理职能,课程实施的业务指导应当由教学业务研究机构承担,县域教师发展中心教研员是课程实施最直接的指导者。

课程实施是专业性很强的系统工程,它包含制订课程实施计划、建立课程资源、实施课堂教学、课程实施评价、课程实施矫正等环节。课程的高质量实施是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重要内容和显著标志,国家课程标准的原则性与宏观性必须和不同区域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现状的特殊性与具体性科学地结合,课程才能得到有效的实施。

教研员角色的特殊性决定了他必须要从本地区的社情、教情、学情等影响课程实施的因素出发,指导制订本区域的课程实施细则,指导学校结合校情(如学校文化、教师专业水平、学生素质等)科学地实施课程;指导并帮助学校按照国家和地方对课程的规定,均衡设置课程;指导学校根据本地区、本校的具体情况,开发多样性课程资源,建设校本课程;指导学校搞好校际间课程资源的交流工作,为学生学习方式的多样化和学习空间的拓展提供服务。县域教研员和学校教研组在这方面的区别在于他对于课程实施的指导必须观照本地区的所有学校,既要抓住区域的共性发展,又要尊重学校的个性需求;学校教研组则是通过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在尊重校情的基础上进行具体而微的操作。县域教研员之于省、市教研员在此的区别表现为他的指导更具体、更直观,换言之,县域教研员的指导表现为常态化的中观指导,省、市教研员的指导表现为调研性的宏观指导。

三、教学改革的推进者

这里的教学改革是指课堂教学改革。课堂教学改革是历次课程改革都不能回避的话题,也是本次新课程改革的重点,这不仅因为课堂是实施课程的主阵地,更是因为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倡导新的学习方式,即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内容,这种学习方式的变化首先必须是课堂教学形态特别是教学方式要发生根本变化,因为“怎么教”直接影响着“怎么学”。

教学方式是指在教学活动中为了达到教学目标,教师所采用的一切教学行为和活动方式、方法的总和,它受制于课程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教师个人素养(含专业素养、教学观念、课程理解等)及学生学业发展水平等多种因素,这些有差异的多样性是课堂教学呈现百态的基本因素,更是课堂教学改革成为教育发展永恒话题的根本原因。

新课程改革要求改变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这对课堂教学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需要教研机构充分发挥教学研究、指导和服务等作用,“各中小学教研机构要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作为中心工作,充分发挥教学研究、指导和服务等作用,并与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建立联系,发挥各自的优势,共同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3]因此,县域教研员作为“教师的教师”,要发挥这种“教学研究、指导和服务”的作用,要站在课程实施的高度,从本区域课堂教学的现状出发,确立课堂教学改革主题和重点,运用新思维、新观点、新技术、新方法,有步骤、有分别地推进课堂教学改革。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在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教研员要从教研活动的组织者、课堂教学的评价者变成深度的参与者、教师积极的合作者,积极践行课堂教学改革,既要做裁判员、解说员,更要做教练员和运动员,否则只能是坐而论道、纸上谈兵。

四、教育科研的组织者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对教育科研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愈发深刻,把教育科研当做教育内涵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教学与研究是一体两面,教学即研究。和省级、国家级层面上教育科学研究机构相比,教育科研最基层领域的区县,其研究的目的、任务、要求、内容等都有其特定的内涵。教研员身份的独特性,决定了他们必然是县域教科研工作的组织者。

县域教师发展中心的教研员要根据国家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的宏观要求,结合本地区教育发展的实际,围绕学校和教师在课程实施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分清问题类别,确定研究的主题,通过形式多样的教学研究活动和不同类型的教育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保证课程得到良好的实施,学生得到很好的发展,教师专业水平不断提升,区域教育的优质均衡化不断走向深入。

笔者认为,教研员在组织教育科研的过程中,必须帮助广大教师廓清在教育科研认识上的误区,保持县域教育科研的本色和特色,即平民化和实用性。诚然,教科研的价值已经逐步为人们所认识,但是长期以来教科研被神圣化,被认为是专家学者们的专利,不是一线教师所能企及。确切地说,基础教育研究最肥沃的土壤不在高校和研究所,而是在最直接的教育教学实践中,事实上富有生命力的教育理论均来自教学实践,最有价值的教育研究均根植于教学实践,真正的教育家无不具有丰富的教育教学实践经验。有鉴于此,教研员要通过教育科研的实际行动给教科研去魅,让教育科研真正走下神坛,保持其平民化的本色。县域层面上的教育科研以促进区域教育、学校、教师、学生的发展为价值取向,通过研究来解决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是一种从教学中来又回到教学中去的实践性研究,这就使教育科研在平民性的基础上又有了实用性,教研员要给教育科研去奢,让教科研走出学术殿堂,研以致用,保持其实用性的特色。

五、学科团队的建设者

建设学科团队是教研员工作的重要内容,通常情况下,教师专业发展有三重路径,一是基于校本研修的基础性培养,二是基于问题研究的发展性培养,三是基于区域提升的可持续培养。之所以称为“三重”路径,是因为这三种培养路径之间有层递性的内在逻辑关系,教研员作为“教师的教师”,要在这三重路径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校本研修是以教师工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为切口,以满足教师专业发展需要为目的,以学校自身力量和资源为主要依托,在教师自我反思的基础上,在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如教研组、备课组)的作用和影响下,进而在教育专家的指导与专业引领下,由学校自行设计与实施的包括教学研究、教育科研在内的一系列活动与过程。问题研究是基于校内教学过程中发现的具有普遍性和典型性的亟待解决的问题而进行的解剖教学问题、转变教学行为、创新教学方法、丰富教学思想、提升专业化水平的研究活动与过程,它是校本研修的高级形态,最终应以课题研究为最佳呈现方式。区域提升是指以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目的,以各种具体的教育教学问题为研究对象,以教师为研究主体,以教研员为合作伙伴,以区域为本的研究活动与过程。它包含实践操作和理论学习两个层面,实践操作以理论学习为指导,理论学习又以实践操作为支撑,是实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研究。

在校本研修的基础性培养中,教研员要根据具体学校学科建设的现状,以优化教学常规管理的基本要素为内容,做教师实践反思的启发者、同伴互助的参与者、专业提升的引领者。在问题研究的发展性培养中,教研员要指导教师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抓住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借助于教研共同体,将问题研究化、研究课题化,以科学的精神、求是的态度观照教学实践,尝试超越,由困惑走向顿悟,最终在不断追求的过程中实现专业成长。在区域研究的可持续培养中,教研员要根据区域学科教师队伍构成,以教师PCK(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学科教学知识的简称)的拥有程度为基本标准,对教师进行分类,然后根据不同类型教师专业成长的最近发展区,明确其专业化发展的方向和目标,并按照不同类型主体的需求,根据补偿原则,确定教研主题,精选培训项目,分类教研,分别指导,分层培训,将教科研训融为一体,打造高水平的区域教师队伍。

县域教师发展中心整合了进修学校的教师培训功能、教研室的教学研究功能和教科所的教育科学研究功能,以信息技术为支撑,实现了教科研训一体化。教研员的五种角色和教师发展中心的职能相统一,传播课程价值,指导课程实施,推进教学改革,组织教学研究,建设学科团队,五种角色互为目的、互为内容、互为过程,相与为一,不可或缺。

参考文献:

[1]菲利普・泰勒.课程研究导论[M].王伟康,等译.北京:春秋出版社,1989:11.

篇6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一定区域内的义务教育的发展在数量特征与质的规定性上体现平衡的特点。它不仅是一个静态的发展结果平衡,更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平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后普九”时代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任务。我国的许多教育改革是以县为单位推进的,解决了县域内的教育问题有助于解决更大区域内的教育问题。因而,以县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为重点,逐步扩大均衡范围,不断提升均衡质量,是最终实现更大区域内义务教育优质均衡的重要步骤。推进县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宜从实际出发,抓住关键因素,整体设计,重点突破,科学推进。

一、突出顶层设计,强化制度保障

义务教育是基本的公共教育服务,是实现国家振兴和民族复兴的重要基础。义务教育发展水平与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紧密相关,应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纳入国家、社会事业发展的全局加以统筹。首先,进一步落实优先发展义务教育的战略。在全面普及义务教育后,从数量发展转向以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发展是义务教育发展的内在要求。在这一转向过程中,办学条件的改善、教育观念的转变、队伍素质提升的任务更加繁重,更加艰巨,各级政府必须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的理念,切实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其次,必须坚持依法治教。均衡是以公平为内核的,实现公平正义必须依靠法制。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为核心的义务教育法律法规体系是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明确提出了“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促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各级政府应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规定,制定和出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规划和政策。再次,优化管理机制。在以县为主的管理机制下,义务教育的发展水平和质量水平与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教育投入密切相关。优化省级统筹、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可以有效防止因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差异而产生的财力薄弱地区义务教育低水平均衡。第四,积极推进义务教育改革。县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难点是学校的内涵发展。硬件均衡配置后,义务教育的内部管理体制、学校运行机制、师资调配机制等问题仍然需要进一步解决,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大教育系统内部的改革,建立优质资源的共享机制,不断缩小学校之间的差距,促进学校的均衡发展,促进优质资源的共享。

机制优化是顶层设计从理念走向具体化、实践化的重要环节。机制优化要突出规划、投入、问责等关键点。首先是规划机制。县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责任在政府,但不同政府之间如何分担责任,需要国家进行明确地责任划分,进而由省、县级政府依据国家的整体规划对本地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以专项规划,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从政策层面进入实施层面奠定基础。其次是投入机制。经费不足是制约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因素。当前,国家确立了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但是县级政府存在着财政差异大,特别是经济落后地区的县级政府在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方面的财力不足,需要建立省级及以上的经费统筹机制,为经济欠发达地区提供必需的经费补充。再次是问责机制。政府是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责任主体。县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进程与政府对各种力量的动员和协调力度紧密相关,在对责任主体进行激励的同时,建立相应的问责机制,特别是对主要领导的问责机制,防止工作进程中的责任推诿。

二、优化资源配置,均衡发展基础

义务教育阶段普遍存在的“择校热”、校点布局不合理、大班额等问题与教育资源配置不合理直接相关。优化资源配置的直接目的是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家的教育方针和课程计划提供必需的实践基础。优化资源配置是县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实践起点。它表现为办学条件、师资条件和学校管理与学生发展需要之间的动态适应。首先是办学条件的改善。办学条件是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关键是按照就近入学的原则调整学校布局,按标准建设学校的各种功能用房、活动场地,添置设备设施、图书资料等,为开展正常的教学活动提供保障。其次是师资条件的优化。教师是义务教育从外在均衡走向质量均衡的关键要素。教师的数量、年龄结构、学科结构要能够满足教育教学的要求,并为教师队伍专业发展提供机会。再次是学校管理的优化。学校管理是减小校际差距、实现县域内义务教育整体均衡的重要基础。学校的组织机构建设、管理人员的配备、管理制度的建立必须与教育教学需要相适应,与教师的专业发展相适应,与学生的健康发展相适应。

项目建设是优化资源配置的重要载体。项目建设尤其要重视标准化工程建设和重大项目改革实践。标准化建设项目着眼于国家达成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所确定的刚性标准的实现,是义务教育加速发展、规范发展、均衡发展的必然历程。省级政府从本省实际出发,明确义务教育办学应达到的基本要求,制定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的路线图和时间表,加大对薄弱地区、薄弱学校的投入,不断缩小地区之间、学校之间的过大差异,逐步实现资源的均衡配置。重大项目改革实践是积极稳妥地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策略。当前,要突出以边远、农村、民族、落后地区为重点,积极将学校布局调整、薄弱学校改造、农民工子女入学、留守儿童教育、寄宿制学校建设、学籍管理改革等重大改革项目转变为常规工作,切实改善学校的办学条件,加大校长、教师培训力度,积极推进校长、教师的常态交流,建立资源共享平台,实现硬件的共享,缩小软件的差距,促进区域内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三、坚持实践创新,谋求有效突破

作为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全民共享、惠及全民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应有之义。不同地区面临的具体问题存在着客观差异,要求坚持从本地区实际出发,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一是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义务教育是重要的民生工程。各级政府要深刻地把握义务教育作为基本教育公共服务在新历史阶段的发展特点,以普惠、公平为内核,多措施鼓励社会资源关心教育、支持教育,为义务教育的持续发展、均衡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二是管理机制的创新。在“后普九”时代,人民群众对义务教育的需求呈现出多样化、优质化的特征,各级政府、教育行政部门要以优质教育资源的扩展和共享为目标,以制约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要素为重点,探索和建立区域内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机制。三是着力解决制约县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难点问题。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根本是发展,关键是均衡。内涵发展是推进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根本着力点。在硬件条件合理配置的基础上,加强以师资和管理为核心的软件优化,不断缩小城乡之间、学校之间的差距。

助困扶弱是推进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突破口。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深层要求是教育欠发达地区的教育实现追赶型、跨越式发展,以此解决历史欠账问题、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困难群体和薄弱环节是制约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因素。各级政府应以助困扶弱机制的建立为重点,着力于经费扶持、内涵发展两个关键,因地制宜建立健全制度性援助的实践体系,迅速缩小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的差距,减少资源配置上的差距,缩小教育内部系统的运行的差异。经费扶持方面,国家和省级政府应以经济欠发达地区、经济困难群体为重点,积极采取财政转移支付、学生资助、项目援助等措施,不断提高助困扶弱的标准和范围,持续改善学校的办学条件,解决学生因贫失学、因迁失学等问题。内涵发展则以着力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为根本,积极探索联合办学、委托管理等有效方式,加大薄弱学校的改造,培育学校内涵发展的自我“造血”能力,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覆盖面,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的、便捷的优质教育资源。

四、完善评估体系,实施动态调整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本质上所追求的是更高质量、更好效益的发展。评估是政府保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进程和质量的重要方式。以监测和督导为重点,建立完善的评估体系,是加快县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支持条件。首先是加强监测工作。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表现为县域内学校之间的差异系数的缩小。宜建立国家、省、县联动的监测机构,及时对县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状态作出判断和调整。其次是常态化开展教育督导。督导包括督政和督学两个方面,二者不可偏废。从督政来看,国家、省级政府对县级政府的督导是落实以县为主管理体制的重要外部力量。从督学来看,县级督导机构、教育行政部门、教研机构是促进县域内义务教育办学水平不断提升的关键。督政和督学结合起来,可以更好地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篇7

(一)生态文明的内涵

生态文明是继工业文明、农业文明之后出现的一种新型文明型态,生态文明产生的重要现实背景是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工业文明虽然带来物质的极大丰富,但同时也导致环境的严重污染,在这种背景之下,人们开始反思工业文明,提出生态文明建设这一概念。生态文明的核心思想是尊重自然、保护自然、顺应自然,人与环境要和谐相处。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路径是大力发展绿色生产、循环经济、低碳发展,从而减少各类资源的消耗,减少污染物排放,将人类活动控制在生态环境承载力的范围之内。

(二)生态文明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生态文明与经济发展之间是相辅相成、互为依赖的关系,而不是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经济发展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坚实的经济基础,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没有经济的发展壮大,生态文明建设也就没有必要的物质保障。生态文明建设是经济发展的现实路径,西方发达国家以及我国一些地区的经济发展经验已经证明,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行不通,没有生态文明,经济发展必然会严重受阻。生态文明与经济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一致的,二者并不存在所谓的冲突,这是实现二者和谐发展的基础所在。

二、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县域经济发展问题颇多,这些问题与生态文明建设要求之间存在冲突与相悖,对于未来县域经济的健康发展是巨大威胁。

(一)发展理念落后

我国县域经济在发展理念方面比较落后,长期以来,在政绩考核重心为GDP的情况下,各县级政府都将经济发展作为第一要务,片面追求经济总量的提升,忽视环境保护以及经济发展质量,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举例而言,一些县级政府在招商引资方面,往往不顾本地区的生态承载力,一味引进三高一低的产业,给地区生态环境带来巨大的危害。

(二)生态经济滞缓

生态经济发展滞缓是很多县域经济发展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生态经济本身属于朝阳产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广义层面的生态经济是指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自然生态与人类生态高度统一的,具有可持续发展特性的经济。县域经济在生态经济发展方面重视不足、基础薄弱,生态农业、生态观光等产业发展比较滞后,县域经济发展缺少新的增长极。

(三)发展模式粗放

我国县域经济发展模式比较粗放,只重视经济总量,忽视经济质量。这种经济发展模式与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构建资源节约型产业相悖,容易导致县域经济核心竞争力不强。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粗放还表现在低水平重复性建设、传统产业占比过高、科技水平整体偏低、生产设备落后等方面,这些经济问题往往意味着更多的资源消耗、更多的环境污染,会给生态文明建设带来更大的阻力。

(四)人力资本不足

我国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是人力资本不足,尤其是一些新兴的高科技行业发展更是严重依赖于人力资本。当前我国县域在人力资本方面储备不足,不仅难以吸引优秀人才的流入,同时本地区一些优秀的人才资源也不断流失,给地区经济发展转型、产业升级、生态产业发展等带来危害,不利于生态文明建设。

三、生态文明视角下县域经济的发展路径

生态文明建设为县域经济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本文认为应重点从多个方面推进县域经济的发展。

(一)更新发展理念

在生态文明建设这一大背景下,县域经济发展要更新发展理念,树立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并重的理念,进一步提升生态保护工作的重要性,不仅要“金山银行”,更要“绿水青山”。在政绩考核模式方面,政府要将绿色GDP纳入到政绩考核中去,将环境保护作为一个坚决不能突破的底线,在生态保护方面进一步发力,力争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齐头并进。

(二)发展生态经济

县域经济发展要将生态经济作为一个重点,将生态经济打造成为拉动地区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极,重点发展生态旅游、生态农业、高科技新兴产业等,壮大生态经济规模,发展生态经济的带动及辐射作用。在生态经济发展中,政府要创造良好的生态经济发展环境,从财税、土地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推动生态经济更好地发展,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更多的活力。

(三)转变发展模式

县域经济要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模式,摒弃以往粗放的经济发展模式,推进集约经济模式。经济模式的转变要从产业布局、技术创新、设备更新等方面着手,从产业布局方面来看,要逐步淘汰落后产业,引入高附加值产业;在技术创新方面,要依托技术创新来提升生产效益,减少污染;在设备更新方面,要鼓励企业进行设备更新,从而提升生产效率,实现发展模式转变。

(四)加强人才引进

篇8

按照分工,我分管县政府常务工作。20__年要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正确领导下,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以强化服务、推进发展、维护稳定为重点,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创新思维,真抓实干,全力抓好分管工作各项任务的落实。[本文来源于文秘站-www,,找范文请到文秘站网]

一、要突出弱势群体救助,积极构建维护广大群众切身利益的社会保障体系。一要积极开展社会保险。在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支持的同时,全面加大养老保险费的征缴力度,确保参保离退休职工基本养老金全部按时足额发放。加快推进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切实提高失业保险水平,失业保险征缴额要达到20万元。同时,积极推进机关事业养老保险和城镇职工工伤保险。二要认真落实最低生活保障政策。城镇低保人数年末要达到1.27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10,月人均补差要达到70元。农村低保要保证参保人数达到1.18万人,占总人口的6。三要抓好就业再就业工作。要通过落实优惠政策、提供就业信息、开发公益性岗位等措施,保证城镇下岗职工实现了再就业。城镇登记失业人数1200人,登记失业率达到4.6。四要全力帮民解困。要积极对上争取资金100万元,解决灾民和贫困户春夏荒缺粮问题。要通过争取资金,动员社会力量捐助等方式,解决城镇80户特困户的危房问题。五要认真解决养老难问题。提高五保供养标准,使集中供养五保对象标准由人均由1500元提高到3000元。同时,要争取资金,建设一处能容纳200人的中心敬老院,全面提高集中供养水平。

二、要加强沟通协调,不断提高服务县域经济发展的工作水平。一要加强与班子成员之间及班子间的沟通。加强与县长、副县长及县委、人大、政协等其它班子的沟通,保证步调一致,形成工作合力。同时,要加强与驻×单位的联系,推进县域经济一体化发展。二要加快发展职业教育。要清理整顿非法办学,促进民办职业教育规范化发展。要加强职业技术学校建设,切实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搞好劳动技能培训。今年再就业培训要达到1400人,培训后就业人数超过800人。三要加强人事工作。要围绕新农村建设,大力推进农村实用人才的开发和培养,使农村实用人才培训面达80以上。要加强县域经济实用人才培养,年底前选送20名管理人才到省内高校学习。要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抓好公务员学习、考核等工作。要积极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重点完善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抓好文化、卫生、广播电视等部门的人事制度改革。四要积极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参照市里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逐单位、逐项目进行核实清理,缩减行政审批项目。同时,加强政务服务中心建设,强化中心服务职能,抓好项目进厅工作。同时,积极推进联合审批制度,加大税费稽查,落实再就业优惠政策,规范再就业审批管理。五要抓好统计和档案工作。在统计工作上,要提高统计数据质量,完善统计管理,高质量完成全国第二次农业普查工作。在档案工作上,要系统整理饱藏档案,抓好《××县志》(1986-20__)的编撰工作。六要加强政府自身建设。要提高政府 办公室办文、办会、办事质量,抓好《××县人民政府工作规则》等规章制度的落实。同时,全面加强法制宣传与教育,提高各级干部的法律素质和依法行政水平,使政府机关运作顺畅,优质高效。

三、要全力化解矛盾,切实维护安定团结的社会局面。一要认真解决问题。要认真落实工作领导责任制,切实抓好初访、初电、初信工作,坚持搞好矛盾排查及稳控,完善工作长效机制。20__年进京上访总量不超过前三年平均值,群众越级重访量不超过前两年平均值。二要深入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要全面加大“严打”工作力度,深入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全面创建“平安××”。三要认真抓好安全生产和防火工作。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全面落实安全生产和安全防火责任制,确保全年不发生重特大安全事故。

篇9

(一)强力推进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

2012年必须落实省定450所公办幼儿园建设的具体项目、地点、改扩建或新建面积和资金来源。各地要根据省政府提出的三年内每个乡镇至少建设1所公办中心幼儿园的要求,结合本地三年行动计划,抓紧研究部署今明两年的任务。

要积极争取国家“城市学前教育发展奖补资金”和“扶持民办幼儿园发展奖补资金”的支持,制订具体政策措施,扶持好城市集体、企事业单位办园和普惠性、低收费、有质量的民办幼儿园;坚持以流入地政府和普惠性幼儿园为主,积极推动各地解决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园。

推进“农村学前教育投入及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工作。这是我省承担的国家试点任务,各地必须给予高度重视。2011年底,省里业已制发《幼儿园机构编制管理实施办法》,明确了公办幼儿园教职工编制解决办法,各地要抓紧推进落实。要重点面向社会招聘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的专任教师,对转岗的中小学教师要严格考核,切实提高“保教”质量。

随着学前教育加快发展,管理任务更加繁重,管理难度剧增。要纠正“小学化”的教育内容和方式,整治“小学化”教育环境,严格执行义务教育招生政策,逐步取消小学附设学前班,健全学前教育教研制度,建立起科学的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监测机制。

(二)大力推进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要继续坚持“区域统筹、县域推进、改造薄弱、促进均衡”的原则,全力落实教育部与省政府签署的备忘录和省政府与各地市政府签订的责任书,确保完成建设400所标准化学校,实现年度阶段性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工作任务。

进一步明确基本均衡的评价标准和工作要求。各地要依据这一评价标准,按照责任状确定的建设进度,统筹好各方面工作。加大投入力度、加快建设步伐。教育部从2012年开始,要组织开展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县的认定验收。为此,各地要切实落实省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若干意见》,严格按照确定的建设进度,统筹安排各方面资源,整合人力、物力、财力,切实加快建设步伐,确保按规划的时间完成建设任务,并通过教育部验收。及时解决好工作推进中出现的新矛盾、新问题。要在县域内科学、合理布局中小学校网点。要按照教育规划纲要部署,从实际出发,统筹兼顾城镇化发展、新农村建设和城乡学龄人口变化等因素,科学调整学校布局,建好必要的教学点,坚决防止和纠正因学校布局调整出现学生就学困难、学校班额过大等问题。要贯彻“县域统筹、倾斜薄弱”的原则要求,加快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标准化建设,提高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率,缩小县域内城乡、校际间办学差距。在教师、校长交流上加大改革力度,破除体制机制障碍。省里要制发推进县域内教师、校长交流的指导意见,各地要结合实际,采取多种措施,加强保障,积极探索,稳步推进。及时总结推广成功经验做法。2012年要召开17个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建设试点县工作推进会,召开“学区制”办学模式改革牡丹江现场会。

(三)深入推进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

全省普通高中教育工作要在2011年良好布局开局基础上,继续以推进高中教育普及为目标,进一步深入推进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化发展。一是以市地为单位,对全省普通高中进行普查,对未达标的薄弱高中由地方政府制订整改计划,全面加强普通高中达标建设。二是深化区域和学校改革试点工作,建立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化发展促进机制,引导普通高中找准内涵发展定位,凝练学校文化,培育办学特色,形成一批“高质量、多样化、有特色”的普通高中。年底拟召开试点地区和学校现场会。三是落实教育部和国家发改委关于进一步做好普通高中改制学校清理规范工作要求,加大工作力度,确保按要求在秋季开学前完成清理工作。四是进一步加强普通高中学生学籍管理,规范普通高中办学行为。依托学籍信息化管理系统,明确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职责,加强和规范普通高级中学学生学籍管理。强化审批和管理,进一步规范国际班办学行为。从规范招生行为着手,切实规范普通高中办学行为。

(四)依法推进民族教育和特殊教育健康发展。

民族教育工作方面。全面贯彻新修订的《民族教育条例》,以民族教育发展项目建设为依托,加快少数民族各级各类学校建设;继续推进民族中小学“双语教学”教学模式改革;广泛深入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继续抓好教育援疆、工作;全面启动民族文化教育基地学校建设;加强扫盲教材建设,积极推进少数民族扫盲教育工作。特殊教育工作方面。大力推进特殊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和特殊儿童随班就读工作;继续推进特殊教育课程改革,大力推广“医教结合、综合康复”教学模式,力争年内取得相应科研成果,形成一支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骨干教师队伍,指导各学校加大校本课程开发和利用力度,组织优秀特殊教育校本课程评选。

――深化课程改革,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一)贯彻执行好义务教育新课标。

为认真贯彻执行好新课程标准,一是要统筹设计义务教育新课标的学习培训,要求各级教育行政、教科研部门、中小学校长和广大教师,透彻理解、深刻把握新课标,内化行为,创造性地贯彻到教与学的过程中去,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二是省里要按照国家新课标的精神,研制我省《地方课程标准指导意见》;三是各地要进一步加强义务教育地方课程与学校课程建设与管理,大力推广普及地方课程;四是中小学校要充分利用学校和当地资源,开发丰富多彩、独具特色的学校课程。

(二)创造性落实好高中课程方案。

继续创造性地深入贯彻实施我省的《普通高中课改方案》,以课程实施为重点,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优化完善“课程模块修习考核”、“学业水平考试”、“高校招生考试”以及“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等“三考一评”制度建设。要按照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化发展要求,加大普通高中选修课程开设力度,实行分类规划与指导,满足不同学生的成长与发展需求。加强学生选课指导和人生规划指导,加强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

(三)深化教与学改革。

要把教学改革作为深化课改的核心环节,深入探索教学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贯彻“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因材施教”教学原则,注重维护学生的尊严和人格,激发学生好奇心,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鼓励广大教师从教育教学的实际出发,遵循教育规律,进行个性化、多样化的探索与创造,形成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教与学的局面,全面提高教育质量。要探索建立和完善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制度。

(四)全面加强教研工作。

各级教研部门要切实转变教研服务方式,进一步完善省、市、县和基层学校以校为本、基于网络、上下联动、由点到面、覆盖全省城乡的各级教研功能互补的教研模式,强化“研培一体”教研制度,充分发挥教研工作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深化课程改革的作用。省里要制发《中小学教研工作指导意见》,各地各校要抓住贯彻落实新课标这一重要任务,全面提升研培能力,建立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成长机制。

(五)大力推进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

各地要把信息化作为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的有效手段。继续加快推进基础教育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结合国家实施的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配置多媒体远程教学设备项目,加快推进“班班通”建设,完善现代远程教育网络;继续以农村为重点,加强教师培训,加强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能力建设,全面提升农村学校应用信息技术的水平。要充分运用远程教育网络,推动优质课程资源共享。

――强化教育管理,努力缓解热点难点问题

(一)关于抓好“留守儿童”和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工作。

一方面,各地要针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安全保障、身心健康、行为习惯培养等突出问题,建立健全关爱服务体系,尽力满足农村留守儿童上寄宿制学校的需求,保障不能寄宿的农村留守儿童就近上学。另一方面,各地要按照进城务工随迁子女教育“两为主”的政策要求,深化“两为主”为“两个全部纳入”,保障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并融入城市生活。

(二)关于抓好规范办学行为工作。

一是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严格落实省政府《关于全省中小学深入实施素质教育规范办学行为意见》和教育部要求;全面推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制发全省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指导意见,构建小学、初中与高中有机衔接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机制;积极推进高中招生制度改革,不得向学校下达升学指标,不得以升学率为主要标准来评价学校和校长的工作成绩。二是切实规范办学行为。坚决治理人民群众反映还比较强烈的乱办班、乱补课,择校乱收费,教辅材料滥散以及基建、招生、采购等领域还时而发生的违纪违法问题。三是切实推进改制学校清理规范工作。各地要切实落实好教育部和国家发改委关于进一步做好普通高中改制学校清理规范工作要求,加大工作力度,确保按要求在秋季开学前完成清理工作。同时,继续巩固义务教育阶段改制校工作成果,对义务教育阶段改制学校清理规范后的运行情况逐校进行排查,发现问题迅速纠正解决。

篇10

(一)培训教师资源贫乏

一是起点低。教师学历结构调查发现:初始学历为中专或大专的比例高达56%,本科44%,研究生学历为0,最终学历达本科及以上的比例为75%,研究生学历占2.5%,专科以下比例占22.5%。与普通中小学的教师结构相比,学历水平高于普通小学,低于重点中学。二是培训的专业化水平低。由于培训教师一般都从普通中小学调入,既无教师培训的专业化训练,也无教师培训师的专业认证,与普通中小学教师并无显著差异,因此培训的专业化水平无从谈起。三是进修学习机会少,专业发展缓慢。调查发现,在教师培训者队伍中,参加过国家级培训的占8%,参加过省级培训的占56%,从未参加过省级以上培训的占36%,每年都有机会参加培训的占12%。四是业务骨干少,专业引领乏力。由于教师培训工作既无升学压力,也无规范的考评标准,被许多人认为是工作轻松的地方。有资历、没实力或不愿出力的人多,真正因工作需要考聘的业务骨干少。

(二)教师培训经费投入没有保障

我国的教育经费投入向来低于经济增长的发展速度,边远地区农村的教育经费投入都是入不敷出。尤其是对教师培训经费的投入更是缺乏保障机制。据调查,从2010年到2014年,教师培训拨款最多的区县累计拨款180万元,最少的仅有20万元。教师培训人均年拨款不足10元。有的地方政府不出钱,只出政策,通过培训收费以“培”养“培”。这不仅难以激发培训机构的热情,同时也不能激发参训教师或送培学校的积极性,因为政策性收费的负担要么转嫁到送培学校,要么转嫁到了参训教师头上。

(三)培训机构建设滞后

培训机构建设表现在多个方面:如队伍建设、制度建设、文化建设、课程建设、硬件建设。仅就硬件建设而言,教师进修校常常不及普通中学。不仅因为它没有全日制在校学生,活动场地狭小,图书资源、网络资源、现代教育技术设备等也捉襟见肘,不仅难以适应参训教师的学习需求,也难以满足培训教师自身学习与发展的需要。调查发现,仅就图书资源建设而言,图书室藏书最多的约有8万册,最少的约有2万册。近五年添置图书最多的县级教师培训机构共添置图书约1.5万本,最少的添置图书不足1000本。

(四)课程资源贫乏,教师培训随意性强

《教师教育课程标准》出台以前,县级教师培训往往都是政策主导型或任务驱动型。要么像课程改革那样全面动员,全员参与,要么根据教育主管部门的指令完成一定的培训任务,要么根据培训机构的设想随意设计培训项目。教师培训没有建立一个完整的课程体系,对教师专业发展缺乏一个长远的、整体的规划。每一次培训工作培训机构感到最困难的就是编制培训方案,如何满足不同层次、不同类型教师的培训需求,避免培训雷同或重复培训成为培训规划的最大难题。县域教师培训资源贫乏,分配不均,使用效率不高,开发利用不够等问题,成为制约县域教师培训水平提升的颈瓶。合理开发利用培训资源是走出县域教师培训困境的重要举措。

二、县域教师培训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教师培训资源内涵极其丰富,凡是与教师培训相关的人力、物力、财力、时间、空间、信息等都是培训必不可少的资源。目前,县域教师培训中下列培训资源极具开发价值。

(一)培训人力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教育部前师范司司长管培俊说:“在某种意义上说,教育的差距就是教师的差距。”决定教师培训质量的因素多种多样,但人的因素是第一位的。培训人力资源开发包括培训教师资源、培训管理资源与参训教师资源的开发。

1.培训教师资源的开发

教师培训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队伍质量的重要途径。第一,必须加强县级教师培训中心自身队伍建设,打造一支一流的教师培训专职队伍。为此,地方人事部门、教育主管部门、教师进修学校必须深化人事制度改革,通过竞争上岗、择优聘任的办法,选拔留用优秀的培训教师,对观念陈旧、知识老化,不适应新形势下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的教师进行妥善安置、合理分流。第二,通过严格考核、公开招聘的办法,从高等师范院校选拔优秀毕业生补充到培训教师队伍。第三,到基层中小学选拔一批师德好、素质高、能力强并有志于继续教育事业的优秀教师到教师进修学校来工作。第四,与高等院校、中小学基地学校建立培训者培训的长效机制,通过高校中心模式、基地学校模式等加强对培训者的专业提升培训,提升培训教师的教育理论水平与教育实践能力。第五,通过上挂下联、外请内聘的办法,聘请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的专家、教授、基层中小学的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以及兄弟区县教师进修学校的优秀教师做兼职教师,组建起一支结构完善、学科齐全、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专兼职培训教师队伍,使教育专家的专业引领与一线教师的实践示范有机统一,有效地促进区域教师专业发展。

2.培训管理资源开发

县域教师培训管理历来是一个难题。教师作为培训对象本身有丰富的教育教学实践经验,有的教师的专业素养与县级进修学校的培训教师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另外,培训对象的教师角色短期内难以转换。同时,教师培训工学矛盾突出,也增加了管理的难度。开发管理资源,一是应加强培训内部管理。建立健全教师培训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只有敢于管理、善于管理,才能够在参训教师中建立威信。二是倡导学员自主管理,增强学员的自主意识。有学者认为“有意建立共同愿景的组织,必须持续不断地鼓励成员发展自己的个人愿景。”教师培训应充分利用教师的已有经验,发挥参训教师的主观能动性,激发教师的参训热情与自我管理的能力。三是联合送培学校与主管部门参与管理。教师培训不单是培训机构独立进行的工作,送培学校与主管部门都是教师培训的利益相关方。促进地方教育均衡发展与学校教育质量提高,需要主管部门和学校共同关注。与相关各方及时通报教师参训情况,把教师培训纳入对教师的常规管理工作,建立教师培训、进修、评优、晋级考核管理的长效机制,必有利于在教师培训管理中凝聚共识,形成合力,促进教师培训工作有序进行。

3.参训教师资源开发

随着教师培训制度的不断变革,参训教师在教师培训中的选择权、自不断扩大,参训教师参与培训的愿望与热情将直接影响县域教师培训的规模与质量。第一,应积极宣传、认真贯彻国家的方针政策,增强教师的参训意识。《国务院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国发〔2012〕41号)明确要求:“建立教师学习培训制度。实行五年一周期不少于360学时的教师全员培训制度,推行教师培训学分制度”,使教师把参与继续教育培训作为自己的必选项目。第二,应不断提升教师培训质量,激励教师的参训热情。调查表明,教师其实并不反感参与继续教育培训,反感的是参与低水平的继续教育培训。第三,协调教师培训管理,营造良好的参训环境。争取主管部门及送培学校领导对教师培训工作的支持,为参训教师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必有助于正确处理工学矛盾,提高参训教师的学习热情。第四,加强学习需求引导,变“要我学”为“我要学”。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面临的职业竞争与生存压力越来越大,调查发现78%的教师感觉压力很大或较大;47%的教师认为压力主要来自职业的竞争。参与教师培训,提升专业素养,是中小学教师参与职业竞争,改变生存环境的有效途径。

(二)培训财力、物力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教师培训要正常进行,离不开必要的物质保障,但县域教师培训机构多年来受财力、物力资源的困扰,使培训工作不能正常开展,培训水平难以提升。培训物质资源开发,应着重做好三项开发工作:

1.培训财力资源开发

2012年,《国务院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国发〔2012〕41号)明确要求“教师培训经费要列入财政预算。幼儿园、中小学和中等职业学校按照年度公用经费预算总额的5%安排教师培训经费。”保证教师培训的经费投入,本是地方政府的应尽之责,但各地对教师培训投入政策的执行不尽相同。一些地方仍然通过培训收费的方式,把教师参训的经费负担转嫁到参训教师或送培学校。开发培训财力资源,一方面应积极宣传有关政策,争取地方政府的财政支持,切实保障培训经费按比例拨付到位;另一方面争取地方政府的政策支持,提高培训机构建设的水平。同时,开发财力资源,还要善于吸纳社会财力资源,争取社会资金对教师培训的投入与支持。

2.培训平台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教师进修校是教师培训的一个重要平台,但不是唯一的平台。开发利用平台资源,应突破教师培训的进修校中心模式,发挥多种培训手段的作用,最大限度地开发利用域外教师培训资源。一是发挥教师培训多层次网络资源的作用,早在2004年,教育部颁发的《关于实施全国教师教育网络联盟计划的指导意见》中就明确提出要通过建设三网(“天网”、“地网”、“人网”)协同促进教师队伍提升的建议,“国培计划”也加大了远程培训的支持力度。时至今日,网络资源已遍及中小学校,但调查表明,教师参与网上学习的效果并不理想。开发利用网络资源应尽可能为教师提供喜闻乐见的学习资源。二是建立教师培训的基地学校。与高等院校合作,建立地方性的教师专业发展学校。这一模式早在20世纪中期,在美国等西方国家得到成功验证。三是发挥校本研训的作用,通过到中小学进行校本研训指导,使参训教师在学校中、基于学校、为了学校,在教学实践中与同行相互学习,引进校外教育资源加强对校本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的参与度,促进全校教师共同发展。培训平台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使教师进修学校拓宽了培训空间,扩大了施教范围,培训效果与影响也必然随之升级。四是与培训机构附近的中小学合作,就培训场地、设备、图书资料等资源的利用达成协议,实现培训与学习资源共享。

(三)培训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课程是实现教育目标的重要依据,对教师培训课程资源的科学开发和合理利用,是教师培训成功的重要保证。开发利用课程资源,应着重做好下列几项工作:依据《教师专业标准》和《教师教育课程标准》,选择开发课程资源。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范围内掀起了新一次课程改革的浪潮,教师教育也顺应时展的潮流加入了这一行列。2011年,为深化教师教育改革,规范和引导教师教育课程与教学,培养造就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我国颁布了《教师教育课程标准》,秉持“育人为本,实践取向,终身学习”的教育理念,从“信念与责任”、“知识与能力”、“实践与体验”几个维度明确了教师教育的具体要求。2012年,我国颁布了《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提出了对合格教师在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与能力等方面的基本要求,成为引领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准则,是教师培养、准入、培训、考核等工作的重要依据。2012年5月,为规范“国培计划”项目管理,提高教师培训质量,教育部依据《教师专业标准》与中小学教师的培训需求实际,研究制订了“国培计划课程标准”,对教师培训的目标、内容、课程安排、实施建议提出了明确而具体的要求,这些《标准》的出台,为规范我国教师培训,引领教师专业发展起到了统帅作用。县域教师培训应在深入解读《标准》的基础上,树立“遵循教师成长规律,注重培训实践取向,针对问题解决,突出专业能力提升,服务教师终身发展”的培训理念,选择或设计培训课程,真正体现教师培训的专业性。

1.根据各类教师培训需求,精心设计课程资源

无论“国培计划”还是普通的教师培训项目,人们都逐渐认识到需求调研的重要性。英国的教师培训非常注重教师的谈判权、参与计划权和选择权。德国的教师进修学院也常常和州文教部、教育科学研究所合作制订教师培训计划,并且在培训方案制订前还要深入中小学校做广泛的调研,了解教师的培训需求。我国的“国培计划”采用竞标的方式落实培训项目,方案申报中历来重视需求调研这一重要环节。从目标的确立、内容的选择到方法的运用、时间的安排都得考虑参训教师的实际需求。县域教师培训,只有按需施培,因势利导,注重对教师的观念引领与能力提升,提高培训的针对性,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县域教师的培训需要。

2.根据培训目标要求,灵活组织课程资源

每一次教师培训都必须有明确具体的培训目标。培训目标不同,课程的选择、设计、组织、实施必然会有所不同。以提升教师的专业理论素养为目的,以学科课程为主;以提升教师教育教学技能为目的,则以活动课程为主;提高教师参与度,注重教学交流与对话学习,以现场培训为主;超越时间限制,体现自主学习,则体现网络课程的优势。县域教师培训应根据不同的培训目标,选择灵活多样的课程内容与课程组织方式。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结合,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结合,现场培训与网络课程结合,基地培训与流动培训结合,提高课程实施的效果,保障教师培训的质量。

3.根据培训教师的优势与特长,合理安排课程资源

教师培训的课程不象职前教育一样有统一的标准,规范的教材,它是在教师职业成长的过程中,针对教育教学的现实难题与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而随机生成的。进修学校有限的师资必然难以满足各种类型参训教师的培训需要,在培训课程资源的设计上除了参考培训课程标准与教师的培训需求,培训教师的因素也是不能忽视的。再优秀的教师不可能每次培训都讲同样的内容,应考虑不同培训教师的不同的优势与特长,以适应不同参训教师的培训需要,充分发挥现有的培训资源的作用,不仅避免资源浪费,有时也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通过变换教师、变换培训内容与培训方式,可以增强培训活力,消除教师培训倦怠。

三、县域教师培训资源开发利用的策略

县域教师培训资源的开发利用,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它将伴随教师培训始终。有效开发培训资源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扩大宣传,良性互动,积极争取政府投入

政府是资源配置的主体。培训机构保持与地方政府的良性互动,让地方政府认识到,教师培训是县域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保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是推进地方教育均衡发展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争取政府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的大力支持。

(二)挖潜革新,充分利用、合理搭配现有资源

县级教师培训机构本身存在资源短缺的问题,但由于管理不善,使用不合理,资源浪费的现象依然存在。合理搭配现有资源应当强化内部管理,做到合理分工、职责分明、人尽其才、物尽其用。比如,让不能胜任教师培训工作的教师到附近中小学代课或换岗,一方面可获得教育教学的实践经验,提升教师培训能力。另一方面,也可换出一线优秀教师担负教师培训任务。

(三)与高等院校、中小学校等合作开发培训资源

与高等院校、研究机构、域外教师培训机构及中小学合作,引进培训教师资源,建立一支高质量的教师培训专兼职教师队伍。充分发挥高校专家的引领作用,一线教师的示范作用与培训基地的阵地作用,实现培训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四)提炼总结,生成积累培训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