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网络管理办法范文

时间:2024-04-10 15:50:2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无线网络管理办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无线网络管理办法

篇1

wifi使用管理办法一为规范无线网络的使用,防止在无管理、无防护的状态下使用WIFI无线网络造成公司敏感信息泄露、重要数据损坏、网页劫持、电脑病毒感染、业务系统被非法控制等严重后果,保障无线网络的正常运行,加强公司网络环境安全建设,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一、无线用户入网申请登记程序

公司各部门如需使用无线网络接入服务,应统一向公司网络部提交申请,申请可以个人或部门为单位提交,申请人或部门需填写附件《无线入网申请登记表格》内容并通过OA提交给公司网络部登记汇总上报后,统一由网络部负责开通服务。

公司网络结构由网络部统一规划建设并负责管理维护,任何部门和个人不得私自更改网络结构,办公室如需无线网络设备等必须事先与网络部取得联系。个人电脑及个人手机设备等所用IP地址必须由网络部指定的方式设置,不可擅自改动,擅自改动者将受到惩处。

二、无线网络密码管理

无线网络密码由各部门指定专人负责设定,统一由公司网络部负责管理和设置。如密码变更,需由公司网络部负责修改并通知相关使用人员。

三、处罚规定

第一条 对于蓄意破坏网络正常运行,蓄意窃取网上秘密信息的

个人,作XXXX处理,并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第二条 对于在公司网上散布病毒的、的、破坏社会秩序的或政治性评论内容的个人,作XXXX处理。情节严重者将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第三条 对于私自设立BBS, NEWS、个人主页、WWW站点、FTP站点等各种形式网络服务的责任人,作XXXX处理;

第四条对于由管理不善引起公司秘密泄露的责任人,视其情节严重处以XXXX。

第五条 对于私自更改网络结构,私自设置DNS, WINS等服务的责任人,处以XXXX。

第六条 任何部门未经许可不得在网上挂任何应用系统。 四、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执行。

wifi使用管理办法二一、 目的

为进一步加强公司网络管理,规范上网行为,提高工作效率,保障公司信息安全,防范网络风险,结合我公司实际情况,经研究决定,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二、 对局域网电脑进行网络监控的必要性:

网络已经进入了我们的日常生活,随之而来的网络安全监控,网络管理、员工网络行为等已经成为日益凸现的问题摆在了我们面前,网络数据如下:

1) 有93%企业网络资源使用不当

2) 有85%企业遭受过病毒攻击

3) 有43%员工电脑曾被木马入侵

4) 有31%员工滥用Internet

5) 有14%专利信息被窃取

6) 有12%人员的财务被网络欺骗;

7) 有11%资料或网络的破坏

8) 有超过70%的安全威胁来自网络外部

三、 适用范围

适用于所有办公计算机,直接部连锁门店电脑及其使用人

四、 上网限制权限与电脑软件

1) 网络分为有线局域网与无线网WIFI

2) 有线局域网管控:公司增加套上网行为管理路由器,对公司有线局域网进行设置上网权限,设置后,除QQ、QQ邮箱、foxmiao、imo云办公室、百胜系统外正常联网使用外,其他上网功能将会被有效限制,设置后计算机实行一对一责任制,各部门经理对本部门所有上网行为进行监管。

3) 无线网WIFI:为加强公司网络资源的管控,同时也对无线网进行有针对性的开放使用,在公司办公室范围内只对笔记本手提电脑开放使用权限,其他的上网设备一律禁制使用

五、 直接部门店电脑上网权限设置

公司对直营部门店电脑上网权限进设置,除foxmiao、imo云办公室、百胜系统外正常联网使用外,其他上网权限一律锁闭

六、 行为规范

1) 联网后计算机实行一对一责任制,所有联网用户进行备案登记。各部门经理对本部门所有上网行为进行监管

2) 所有联网部门的领导对上网行为规范管理工作要高度重视,加强对本部门上网人员教育,培养员工树立保密意识、法制意识、责任意识、自律意识,文明上网。

3) 所有员工应牢固树立安全意识和保密意识,严禁在网上共享和泄露公司战略计划、经营数据、业务资料、技术资料等公司机密。

4) 严禁在上班时间玩电脑游戏,观看和下载电影、电视剧、体育比赛等娱乐节目;禁止在上班时间进行与工作无关的网络聊天。

5) 为保持系统的稳定,只允许安装与办公有关的常用软件。

6) 上网权限,除公司领导及各部门主管以外,其他人员可根据工作需要申请临时开通上网功能。

7) 如若发现上班时间玩游戏,观看和下载电影、电视剧、体育比赛等娱乐节目或与工作无关事宜,部门负责人处罚100元、主管处罚50元,员工处罚30元,并通报全公司

wifi使用管理办法三一、目的

为加强公司无线上网卡管理工作,合理利用资源,降低成本,特制订本管理办法。

凡属公司所有的无线上网卡,都应依照本办法进行管理。

二、职责

1.信息管理中心为公司无线上网卡的管理部门。

2.信息管理中心网络管理员负责公司无线上网卡的日常管理维护工作。

三、配备范围

1、各单位党政正职、副职、项目经理、副经理、项目总工、公司本部处室正职以上人员。

2、因工作需要,经公司主管经理审批,可长期持有无线上网卡的人员。

四、配备及借用原则

(1)各单位党政正职、副职、项目经理、副经理、项目总工、公司本部处室正职以上人员因工作需要可配备无线上网卡。

(2)因工作需要,经公司主管经理审批,可长期持有无线上网卡的人员可配备无线上网卡。

(3)其他人员因工作需要,经本部部门长审核,信息管理中心主任审批通过后,可申请临时借用无线上网卡。

五、无线上网卡的借用,归还,上交,损坏及赔偿规定

(1) 无线上网卡借用:借用人需提前告知信息管理中心网络管理员,并遵照无线上网卡借用管理流程进行审批,审批通过后到公司信息管理中心领取。

(2) 无线上网卡的归还:借用人借用无线上网卡借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因备用卡数量有限,如遇到有特殊原因无法按时归还的情况,应及时到信息管理中心办理无线上网卡续借手续,保证公司本部无线上网卡的正常调配。

(3) 无线上网卡的损坏:用户借用无线上网卡前,由无线上网卡管理员对无线上网卡进行检查,完好借出。用户归还时,由无线上网卡管理员对硬卡及UIM卡进行检验。

检验内容包括:

a.硬卡的表面无污损,天线完好并能够正常使用;

b.UIM卡未出现欠费,停机等异常;

c.信号正常,并能够拨号使用。经无线上网卡检验后,无出现上述异常即可正常回收。

(4) 无线上网卡损坏及赔偿措施:

a. 硬卡出现污损,无法辨认硬卡品牌及型号的,使用人需赔偿50元;

b. 硬卡天线出现损坏,能送外修理的,使用人需按实际发生的修理费用进行赔偿;

c. 硬卡天线出现损坏,无法修理的,使用人需按照无线上网卡折旧后的残值进行赔偿;

d. UIM出现欠费,停机等异常,无法正常使用的。在联通公司发生费用的由使用人个人承担。

(5) 无线上网卡的上交:无线上网卡使用人员离职或因其他原因不在本单位工作,该人员需将无线上网卡送至信息管理中心,经查验,确认无损坏和欠费后,上交公司。

六、无线上网卡缴费说明

(1)公司本部各部门的使用费用由公司统一进行缴纳;

(2)临时借用无线上网卡,借用期内发生的费用,由公司统一进行缴纳;

(3)借用无线上网卡超过借用期且未办理续借手续,超出借用期发生的费用由使用人个人承担;

(4)由于未遵照上述规定,造成的额外费用由使用人个人承担。

篇2

关键词: 中职教育 数字化校园 框架取向

一、问题提出

《国家教育改革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明确指出:“教育信息化将成为国家信息化发展整体战略。”《湖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十二五”规划》提出要到2015年基本建成“数字湖南”,《郴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要建设“四个郴州”(开放郴州、数字郴州、森林郴州、幸福郴州)。数字化校园建设是“数字湖南”、“数字郴州”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中职学校是培养和谐社会构建者的摇篮,全面解决好应用信息技术,启动学校数字化校园建设,构筑数字化校园环境等问题,不仅是学校提升办学水平、打造职教品牌的必然选择,而且是增强产业发展、建设智慧型城市的必经之路。

二、中职学校数字化校园构建特色取向

1.建设目标的取向

湖南“职教新干线”的实际应用与推广为中职学校数字化校园建设奠定了基础。建成较完备的“数字化资源(数据)中心”,全面升级校园网络,完善系统支撑平台的管理功能;建立网络教学管理平台、试题库管理平台,为教学领域提供教学数字化服务;建立学管理信息系统(包括教务管理系统、行政管理系统、校企合作管理系统、工学结合管理系统),为管理领域提供管理信息化服务,促进学校教学和管理的规范化、现代化水平的提高是中职数字化校园首要发展目标。

2.建设思路的取向

中职数字化校园基于J2EE、SOA软件架构,采用虚拟化、集群技术和防维护设计,严格遵守中职学校管理信息标准,以改善信息化设施为基础,以建设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和应用平台为重点,以教学和管理应用为核心,以数字化信息技术人才培养和校企合作联动为支撑,立足当前、兼顾长远、总体规划、分步实施、逐步完善,打造数字化校园。中职学校数字化校园构建思路的取向如图1:

图1 中职学校数字化校园构建思路取向示意图

三、中职学校数字化校园框架建设的内容的设计

1.数字化资源(数据)中心的建设

建设专业教学资源库,申请参研与使用教育部“国家示范性职业学校数字化资源共建共享计划”中的优质学习资源,对各专业信息化教学资源进行扩容提质,逐步建立较完备的教学资源库。

2.完善学校管理数据库

完善现有的招生管理数据库,对学生的生源地、家庭情况及招生联系人等有关信息记录和查询。完善学生管理数据库,对学生的学籍、成绩管理功能模块进行补充。完善就业管理数据库,对学生的岗前培训、就业待遇、用户人单位反馈意见等相关信息进行记录和统计。完善教务管理数据库,改善排课、教学反馈等功能。完善OA管理数据库,对公文流转、文件共享等功能进行改善。

3.增加数字化图书馆容量

完善电子图书数据库,建成图书管理系统,通过购买方正电子图书、超星电子图书,实现学生网上借阅、检索、阅读等功能。

4.完善生活服务数据库

建设集成化电子公告服务系统,在网络社区平台中设立社团资源、交流区、博客区、下载资源、论坛等板块,实现学生之间、学生和教师之间、学校管理机构之间的信息交流与意见反馈。

5.数字化校园硬件及网络建设

升级数字化校园管理中心的设备,使用模块化三层交换机,千兆光纤连接各办公楼、教学楼、实训楼、图书馆。无线网络覆盖到运动场、学生公寓、食堂等学校的每一角落。网络出口链路上配置认证计费系统、流控设备、防火墙等网络设备;利用校园网搭建数字式安防监控系统,保证整个校园网络的安全、稳定、高效和规范化管理。

(1)有线、无线网络建设。规范有线网络布线,从网络中心到楼与楼之间采用多模光纤,光电转换后接入核心交换机;楼的内部按需求使用三汇聚交换机,采用超五类线双绞线(支持百兆、千兆、POE)接到交换机、AP或摄像头。建立无线网络,在楼内、楼外安装AP,楼顶架设全向、定向天线及防雷设施,保障无线信号覆盖学校全部区域。

(2)校园智能广播网建设。采用多网合一的多媒体综合校园网解决方案,将智能广播网与计算机局域网、双向电视教学网、数字监控网多网合一。

6.系统平台与应用平台建设

(1)建立公共认证平台。构建具有统一用户管理、身份认证、安全保障服务功能的电子身份认证系统,保证用户电子身份的唯一性、真实性与权威性,实现用户单点登录。

(2)完善公共数据管理平台。完善基础数据信息化编码,并采用集中存储为主、分布存储策略,将绝大多数数据集中存放在数据中心,将一些有特殊需求的数据分别存储在相关部门;通过系统之间可靠的数据交换机制保持同步更新,保证数据统一与数据共享。

(3)完善网络安全防范平台。在升级硬件防火墙的基础上,建成全校严密的网络安全体系(包括CA中心与PKI认证平台、数字签名系统、网络传输加密与VPN、防火墙与入侵监测系统、病毒防护体系、网络安全风险评估、认证计费、网络管理系统),实现网络接入安全、数据存储安全、应用访问安全,保障数字化校园安全高效可靠运行。

(4)完善公共信息服务平台。一是完善办公自动化系统,保证学校文件、通知、信息、数据的上传下达及文书档案的电子化管理,实现学校无纸化办公、任务工作流管理及内部文件共享。二是升级资源工具软件库,为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制作、教学开发、管理等提供高效、安全、可靠、实用的应用软件。三是建立应用共享型教学资源管理系统服务平台,实现课程资源在线建设、与展示。

(5)建设网络教学管理平台。建成网络教学平台(包括授课系统、辅导答疑系统、个性化学习系统、作业系统、教学评价系统)、专业仿真教学平台、师生网上互动交流平台,实现在线数字化教学(包括仿真实训)。

(6)完善试题库管理平台。以标准化试题数据库为基础,完善试题库管理平台,建成由考试科目、题库管理、组卷管理、考卷管理、考生管理、考场管理、考试安排、阅卷管理、统计打印、系统设置等功能模块的试题库管理平台,实现网上在线考试功能。

(7)完善学校管理信息系统。完善教务管理系统(包括培养方案管理、专业教学计划管理、教师信息管理、教学任务管理、教材管理、学生选课管理、考务管理、学籍管理、成绩管理等功能模块)、学校行政管理系统(包括人事管理、学生管理、学费管理、资产管理等功能模块)、校企合作管理系统、工学结合管理系统,实现学校各项管理的信息化。

7.门户构建

门户构建包含统一用户管理、统一身份认证和单点登陆三个方面。构建位于各类应用系统之上、提供多种接入方式(电脑、手机等服务终端)、浏览应用信息,可方便地自由定制个性化信息内容的数字化校园信息门户。

8.数字化校园应用机制建设

(1)技术与管理骨干队伍建设。成立数字化校园管理中心,加强制度与技术管理,培训专业技术人员,选派技术与管理骨干参与数字化校园各种研讨培训、学术交流活动,参与项目研发,保障网管中心的长期稳定,切实提高业务水平。

(2)数字化教学服务机制建设。在制定并实施相应的管理办法与措施的同时,一方面鼓励教师应用网络教学平台进行个性化、差异化的教学指导,鼓励教师自行开发多媒体素材、课件、案例、试题等教学资源,充实各专业的信息化教学资源库,实现网上授课、网上辅导、网上答疑、网上批改作业功能,提高教学效率。另一方面与“职教新干线”分享教学资源,积极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学校的网络教学平台及试题库考试平台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与补充,实现在线学习、在线提交作业、在线进行仿真实训、在线进行考试。

(3)数字化管理服务机制建设。加强学校管理信息系统的推广与应用工作,制定并实施《学校校园信息网络管理制度》,从制度上保证学校管理信息系统的充分利用、保障管理信息资源的安全。

四、结语

2012年3月教育部《国家教育信息化十年规划(2011-2020年)》明确指出:“推进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建设智能化教学环境,提供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和软件工具,加快建设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环境,建立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和共建共享环境。”如果说数字化校园建设主要是彰显以教育教学为中心,以学生学习为重点,展示学校校园教学实力平台的话,那么,数字化校园建设就应从重点应用建设开始,采取总体规划、分步实施逐步展开的原则确保校园网络基础平台、校园信息应用平台、校园网络安全及人才队伍和相关规章制度建设的同步发展。只有不断努力和改进,才能不断提高、巩固和发展数字化校园建设的成果。

参考文献:

[1]黄雪萍.中职学校数字化校园建设的几点思考[J].广西农业机械化,2012(3).

篇3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 安全分析 防范措施

中图分类号:TP393.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3)01-0165-01

1 移动互联网的应用

移动互联网主要指利用移动终端,实现移动/无线网络的方式接入互联网。当前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主要包括三大方面。(1)移动终端方面。移动终端平台与业务平台深入融合成为产业链的中心环节,促进了互联网业务的普及与推广。如苹果公司、微软、中国移动等在移动终端的产业链中占据重要地位;(2)移动网络方面。当前移动互联网的主导接入技术为“3G”,且核心网正朝着全IP化方向发展;(3)移动业务方面。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移动通信网络与互联网络充分体现“融合”特征。将出现更多的创新应用方式,如移动位置类业务、移动Widget业务等。

2 移动互联网的不安全因素及原因

2.1 移动互联网的不安全因素

移动网络安全、终端安全、业务安全是重点环节。(1)移动网络安全威胁:在非法接入的网络中,很可能造成数据的破坏、篡改等问题;各种攻击手段,产生数据包,给网络运行带来过重的负荷压力;利用程序漏洞、系统漏洞、嗅探等工具实行攻击。(2)移动终端安全威胁:随着通信技术的不断进步,内存与芯片处理能力的增强,以及终端操作系统的开放性的逐步扩大,智能终端快速涌现,在提高网络能力的同时也给移动互联网产生了潜在威胁,如非法访问、篡改信息、操纵系统终端等。(3)移动业务安全威胁:主要包括数据、业务的非法访问以及拒绝服务攻击等。(4)用户隐私保护安全问题更加突出。尤其近来用户信息的网上泄露问题引起了全社会的高度关注。(5)社交元素的融入诱发厂商和第三方大肆收集用户位置及相关信息的不安全问题。

2.2 产生不安全因素的原因分析

移动互联网中不安全因素产生的原因主要为:(1)政策方面:促进政策保障与技术管理相结合,是有效提高安全度的手段之一。近年来,我国也成立了如“国家信息安全测评认证中心”、“中国互联网络安全产品测评认证中心”等专业机构。但总体来讲,仍缺乏统一、协调的政策保障体系,政策规章缺乏可操作性。(2)技术方面:由于当前互联网技术“非理性”的使用,形成大量不良信息,并加快传播与扩散速度。如随着Web2.0与Web3.0的全面应用,原本需要一个整体网站完成的工作,现在只需一个人即可完成;现今的P2P技术可在个人之间快速、大面积传播。(3)社会方面:是当前产生互联网安全问题的主要原因。因网络使用者目的不同,再加上移动互联网更重视客户的隐私和行为不受干扰,对欺骗信息也有隐蔽性,因此移动互联网将面临比现实社会更大的安全隐患。

3 提高移动互联网安全性的有效措施

3.1 接入的安全保障性

移动互联网有移动通信网络和Wi-Fi两种接入方式。(1)在移动通信网络接入安全上,3G及未来可能发展的LTE技术具有较强的安全保护考虑,增强移动互联网的接入安全。(2)在Wi-Fi接入方式中,其标准化日益完善,以AES算法替代原有的RC4方式,提高加密鲁棒性,可极大改善用户认证协议的安全问题。(3)在网络安全域的边缘发挥隔离作用,即在外网的节点中,加强用户认证、入侵检测、数据加密等安全手段。

3.2 加强网络安全的监管手段

(1)参考国外发达国家在网络管理方面成功经验,从我国实际国情出发,制定与我国网络发展相符的法律体系,对提高移动互联网安全至关重要。(2)建立必备的软件应用审核机制。应从国家监管层面进行,不能只局限在利益商之间相互审核。

3.3 制定移动互联网安全技术标准

在加强法律体系建设的同时,结合我国已有的《密码管理办法规定》及《密码算法》等,加快制定移动互联网相关安全标准。

3.4 提高移动业务的安全保障

在移动业务的安全上应注重三方面问题:(1)业务可视化的实现;(2)非法业务的监管;(3)改善业务管道化问题等。具体措施如下:1)考虑引入DPI系统。通过利用DPI系统,可实现网络流量的透明化、可视化,屏蔽非法业务,提高用户业务体验过程中的安全性。2)对不同流量状况进行区分。如加强对手机垃圾短信、垃圾软件等异常流量控制与筛选力度;3)细分业务。通过带宽、用户、业务三方面的包月模式,以及其它定制套餐形式细分业务。4)强化容易对移动互联网络产生不安全的新业务的审核力度。5)密切注意防范信息安全风险向商业和政治层面拓展的危险。

3.5 注重产业链协作

移动互联网是一个庞大的产业链,应从产业链整体考虑安全问题。(1)设备商确保设备运行的先进性、稳定性和安全性。(2)终端厂商加强与运营商和软件提供商的团结协作,提高移动互联网的安全使用。(3)软件提供商,不断提高完善软件的安全性,提供软件升级服务,生产符合要求的安全技术软件产品。(4)以Android为主要手机平台操作系统安全威胁正高速增长,Symbian仍是黑客的攻击重点,应加大操作平台的开发力度。(5)手机病毒将呈多发趋势,需预先准备防护手段。(6)斩断“黑色产业链”延伸至移动互联网领域链条、途径。

3.6 提高移动互联网使用者的安全技术意识、文明素质

加大互联网安全法规、知识的宣传力度,使社会成员养成文明上网的意识和行为。自觉安装手机防护软件、定期升级更新,拒绝访问问题网站、不安装不健康的应用,不浏览不明内容。

4 结语

解决移动互联网安全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在不断提高软、硬件技术水平的同时,应当加快互联网相关标准、法规建设步伐,加大对互联网运营商监管力度,全社会共同参与进行综合防范,移动互联网的安全才会有所保障。

参考文献

[1]魏亮.移动互联网安全框架[J].中兴通讯技术,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