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范文
时间:2024-04-10 15:50:1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成人教育;教学质量;持续发展
成人高等教育作为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实现教育公平,提高劳动者科学文化素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等做出了重要的历史贡献。进入21世纪,伴随着我国的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在新的阶段新的形势下,成人高等教育的许多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其教学质量更是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成人高等教育工作者需要深入研究,积极实践,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成人高等教育持续健康发展,不断开创成人高等教育的新局面。
一、成人高等教育的特点
成人高等教育主要是通过培养提高在职从业人员的政治、文化和技能素质,完善社会人才结构,培养适应社会发展和企业生产需要的人才,有效地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相对普通高等教育而言,其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学习对象的广泛性,并由此派生出学习基础的参差性、学习动机的复杂性、学习内容的实用性、学习形式的多样性等特点。
1.学习对象的广泛性。成人高等教育的对象主要是在职从业人员,他们可能来自社会的各个阶层,不分民族、家庭成份、性别、年龄、职业、党派、、经济条件、身体情况等,都可以参加学习,其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年龄结构与普通高等教育对象有较大差异,同一班级的学生年龄可能相差很大,甚至跨越2-3个年代。这种学习对象的广泛性,决定了他们的学习基础、学习动机、学习内容和学习形式等方面与普通高等教育的明显不同。
2.学习基础的参差性。成教学生来自社会的各个方面,有参加工作多年的,有刚刚高中毕业的,他们的知识结构、人生阅历以及个人素质方面都有较大差异,基础知识掌握的程度也参差不齐。
3.学习动机的复杂性。成教学生的学习动机较为复杂,有的是为了丰富自己的知识结构,提高自己的职业能力,更好地为企业服务,为社会主义的建设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而学习;有的是为获得一纸文凭,换一份好的职业或工作岗位而学习;有的是为实现家长的愿望而学习等等。
4.学习内容的实用性。成人学生一般都是带着特定的目的来参加学习的。他们往往将学习目的与所从事的职业、缺乏的技术知识相结合,缺什么就学什么,不追求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更注重学习的实用性和针对性。
5.学习形式的多样性。由于在职成人的情况远比普通高校学生复杂得多,各方面情况千差万别,特别是工作单位、工作时间、居住地区的差异,要求成人高等教育的学习形式必须灵活多样,以满足不同学习对象多样性需求。
二、影响成人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主要因素
1.指导思想不明确。在我国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的过程中,成人高等教育责无旁贷地承担着重要的作用。然而,反观目前高校成人教育的现状,却不能不令人担忧。这首先表现在指导思想不明确或出现错误,有些甚至一味地追求办学规模和经济效益,将成人高等教育视为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职工福利待遇的“经济增长点”。
2.师资队伍不完善。成人高等教育教学任务的承担者基本上是本校全日制教师。由于普通高校近年的连续扩招,他们的教学工作量越来越大,加上专业建设、课程改革、课题研究等方面的工作,成人高等教育教学工作很容易受到冲击,而且有许多高校教师的职称评定、工资待遇等方面也与成人教育教学毫无关系,这就使得教师在思想上形成了对成教的不重视,成教教学甚至被视为一种获得经济利益的手段。
3.教学管理不正规。由于成人高等教育普遍存在管理人员少、事情杂、点多、面广、管理难度大等矛盾和问题,而且成人高等教育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大多是全日制教学的复制品,没有切实按照成人学习的实际特点进行设计,在实施过程中也很难严格按照计划执行,缺乏有效监控或监而不控,管理漏洞比较多甚至一些学校明知有质量问题也睁只眼闭只眼,把关不严,存在比较严重的“放水现象”。
4.科学研究不深入。成人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方案的完善、专业及课程的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进和创新需要理论的指导,而当前,各普通高校普遍对成人高等教育的科学研究重视不够,真正的成人高等教育理论研究者并不多,研究也多不深入、系统。大多的理论研究成果都来自成人教育教学管理人员,承担教学任务的教师往往忽视对成人教育教学的研究,这也严重影响了成人高等教育的发展。
5.评价机制不健全。成人高等教育通过人才培养,服务企业和地方经济发展。从理论上讲,社会应率先对成人高等教育的质量做出评价。然而,一方面因为成人高等教育的生源以在职职工为主,毕业之后仍在原单位,不存在就业困扰,所以通过就业体现出来的人才质量评价方式自然被弱化。另一方面,由于保障劳动者接受继续教育的政策法规还不很健全,单位自觉为职工继续教育提供服务的意识还不强,目前在职人员的继续学习很大程度上还是个人行为,所以单位对职工通过教育获得的提高也就没有太大的评价动力和意识,使得社会对成人高教的质量评价得不到有效反馈。此外,教育主管部门因这样或那样原因,对高校成人教育质量的评价还处在理论研究和相关评价指标的研讨论证阶段,还未能开始实施。
三、提高成人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对策
1.明确办学指导思想,教育教学有目标。明确办学指导思想,牢固树立“质量第一,质量就是生命”的观念,切实把教学工作置于中心地位,把教育教学质量作为永恒的主题和各项工作的终极目标,认真贯彻落实到整个成人高等教育教学过程之中。根据成人教育的自身规律和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的需求即时调整办学方针,尤其要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坚持按需施教,学以致用,讲求实效,基础理论以够用为度,专业基础以应用为本,专业知识以求新实用为原则,从而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教育教学打基础。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在教师,没有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就不可能有高的教学质量。为确保成人高等教育的师资力量和教学质量,根据教学任务提出聘任需求和具体的聘任任务,在全校教师中选聘具有中级以上职称,具备较高业务水平和教学经验的教师,同时从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选聘一些既具有相应的专业理论知识、丰富的实践经验,又具有一定教学能力的工程技术人员充实成人教育教师队伍,建立一支专兼职结合的教师队伍。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成人高等教育教学研究活动。完善教师队伍培训制度,对上岗前师资进行岗前培训,对在职的师资也要进行经常性的业务培训,以提高他们的知识水平和教学水平,注重师德建设,转变观念,逐渐建立一支素质较高、较为稳定、熟悉成教特点、乐于成教事业、具有可持续性发展的师资队伍。
3.强化管理队伍建设,教学管理上水平。管理是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一环,教学管理队伍建设是提高教学管理水平的前提和重要保证。一方面要加强对现有管理人员,特别是联合办学单位和各个教学点管理人员的培训和任务考核,增强服务意识,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提升管理能力,另一方面要根据学校成人高等教育发展规划交流和引进优秀管理人才,实现管理人员的优胜劣汰,逐渐形成一支熟悉成人教育教学特点的高素质管理队伍。
4.完善规章制度建设,教学管理有依据。教学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是做好教学工作的依据。要高度重视成人高等教育规章制度的建设,要依据成人高等教育的特点,制定、完善成人高等教育教学、管理、监督的制度体系。这既是体现教学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
5.加强教学过程监控,教学监管有力度。根据教学管理规定,加强对教学全过程的监控,记录检查结果,提出奖惩意见和整改措施。如严格按照学籍管理规定以定期考查和不定期抽查的方式加强对学生的考勤;通过教学督导组的听课检查督促广大教师自觉遵守教学管理规定,严肃认真地准备好每一节课,高质量地上好每一节课;通过定期召开学生座谈会和学生评教检查成人教育课堂教学效果。
6.严把考核环节管理,教学效果有成效。对公共课程建设试题库、试卷库等实行教考分离,对其他课程的考核进行不同的考核改革,但从试卷保密、考试安排、考场安排、监考安排等方面都要严格执行有关规定,保证考核的顺利进行,保证考核的公正、公平,对考试作弊的学生做到发现即处理,决不姑息。毕业论文(设计)是重要的教学实践环节,是对学生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考核,对毕业论文的组织管理、过程要求、答辩程序及评分标准等环节都要做出明确的要求和规范,严格毕业论文(设计)的指导教师的选聘,严把答辩质量关,以保证成人高等教育的最后质量关口,确保真正起到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目的。
7.加大理论研究力度,教育教学有保障。相对于普通高等教育教学的科学研究,成人高等教育教学的科学研究显得非常贫乏,已经严重阻碍了成人高等教育的发展。社会各界,特别是高校应积极鼓励相关人员加强对成人高等教育的研究,不断完善成人教育教学理论,在思维和观念上创新,在制度和途径上创新,在手段和方法上创新,努力拓宽成人教育教学发展思路,使成人教育教学有理论保障。
8.健全检查评估机制,教育教学有评价。在借鉴普通高等教育检查评估的基础上,针对成人教育的特点与规律,由教育主管部门组织开展规模化的专项研究工作,并给予适当的经费支持,建立由主管部门、社会组织、企业组织和学生为主体的从上到下、从内到外的检查评估体系,从而建立和完善成人教学评估制度,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展教学评估,全方位地评价高校的成人高等教育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肖玉梅.现代成人教育管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篇2
高等教育质量发展的误区表现在以下方面:(1)使命的错位——“高等教育”逐渐淡出大学发展的视野。由于高等教育的主要目的没有得到恰当的探讨和深入的理解,表象的发展代替了高等教育的本质发展,迷失方向加上各种外部利益的诱惑,导致高等教育发展失去了正确的方向。(2)价值追寻的错位——工具化追求而非自由追求成为大学发展的主导价值。以一种有偏差甚至错误的观念引导着高等教育发展,从而使高等教育发展失去合理的价值坐标。(3)发展主体的错位——机构的发展代替了人的发展。对高等教育发展对象的不明晰,导致认识的偏差,使高等教育发展的重心明显有违高等教育发展的初衷。(4)发展文化的错位——适应性过度与引领性不足。高等教育应以其自身对知识的拥有和对真理的不懈追求而充当社会发展的引领者。(5)发展观念的错位——固守传统的质量标准而创新性不足。对传统质量标准的坚持容易让人们忽视对高等教育质量标准的创新。
摘自《江苏高教》2013年第一期 李雪飞《高等教育质量发展的误区分析》
(1)应用型本科与高职教育衔接的必要性——人与社会发展的共同诉求。是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的要求;是教育服务社会功能的要求;是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2)应用型本科与高职教育衔接的可行性——两者的共性与关联驱动。首先,在教育内涵与属性特征上两种教育存在极大的相关性;其次,职业化是应用型本科教育发展的一种重要趋势;再次,开展应用型本科教育可以促进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3)应用型本科与高职教育衔接的路径选择。一是完善转学制度与提高学生质量;二是加快应用型本科院校与高职院校学分互换进程;三是实现应用型本科与高职在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内容上的嫁接;四是组建学术型与“双师型”兼具的师资队伍。
摘自《职业技术教育》2012年第三十一期 李作章《我国应用型本科教育和高职教育衔接的政策导向与路径选择——基于文献的分析》
在当前我国职业教育中需要进行六种“跨界”:一是跨越教育与职业之界,二是跨越学校与企业之界,三是跨越学习与工作之界,四是跨越中职与高职之界,五是跨越职业教育与其他类型教育之界,六是跨越教育学与其他相关学科之界。这六种“跨界”中的“界”分别遵循不同的划分标准:第一种的标准是人的质量,第二种的标准是办学主体,第三种的标准是认知方法,第四种的标准是办学层次,第五种的标准是教育类型,第六种的标准是学科联系。所谓职业教育跨界研究,是指研究者跨越与职业教育问题相关的各个“定界”,探求它们对职业教育的作用规律,为职业教育的问题解决和实践发展提供全面、有效的信息。而跨越空间“定界”的研究(如跨越不同国家的研究、跨越同一国家内不同区域的研究)和跨越时间“定界”的研究(如跨越现在和过去的研究)实际上分别属于比较研究和历史研究,不应将其纳入职业教育跨界研究的范畴。
摘自《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年第三十六期 何应林,顾建军《职业教育跨界研究初探》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不仅要中高职衔接,而且职业教育要有本科层次,甚至研究生层次。在我国,本科层次的职业教育是一个十分敏感的话题,往往与“专升本”联系起来。教育行政部门似乎对本科层次的职业教育尚未作明确的思考与安排,其实,发展本科层次的职业教育意义重大。发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意义在于:(1)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需要;(2)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产业结构的需要;(3)是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的需要;(4)是因为本科层次高职已在国际范围内广泛存在。发展本科层次的高职教育而将技术本科层次的高职作为主体的原因是:(1)高职教育主要开展的是技术教育;(2)技术本科院校大多有职教的历史和经验,便于与高职衔接;(3)有利于开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在我国发展技术本科教育的途径,一是要充分认识发展技术本科教育在国家经济发展中的独特作用;二是要拓宽技术本科院校的发展路径。
摘自《职教通讯》2012年第三十一期 刘文华《技术本科:现代职教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作生活本身比较复杂,带有文化特征、情境特征和个体特征,所以,在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时,必须考虑到这一点,对传统的培养方式、培养内容等方面做出调整或改革。(1)职业能力的培养应该注意到文化的潜在影响。个体知识结构的建构、经验体系的组织和个人的倾向性在工作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都是个体参与社会文化衍生的目标导向活动下的认知产物。(2)职业能力的培养应在情境中进行。对于职业教育而言,任何工作技能都带有情境性,所以技能的培养不是抽象的,而是要在工作情境中逐渐培养起来,单纯的知识学习并不能实现能力的迁移,真正的迁移能力要放在实践中培养。(3)职业能力的培养不能忽视个体特性。任何工作都带有个体的痕迹和特征,职业教育在对学生的职业能力进行培养时就需要考虑到个体差异的存在,引导学生学会建构自己的工作知识和工作经验。
篇3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公共基础课,可持续发展力,设置量
中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在不断成熟的发展中,在课程的设置上,也体现出了时代特征,在以就业为导向的理念指导下,相当数目的高等职业院校在公共课和专业课的设置和取舍问题上,表现出不重视甚至抛弃公共课的情况。而我们的培养目标是具备综合素质的人才而不是单纯的技工。我们国家的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注重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
在今天我们的高等职业教育培养出的学生在每年的毕业大学生总数中占到了相当的比例。我们的高等职业教育与一般本科教育的区别是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强于一般本科学校的学生,在理论知识的积累和运用上弱于一般本科学生。在区别于中等职业教育方面是学生的理论和文化积累优于中等职业学生。我们的毕业生是否具有可持续发展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综合素质。综合素质是学生动手能力、理论知识、人文素质和心理素质等的优加体。在今天绝大多数高等职业院校在公共课的设置和专业课的设置上量的把握上,直接会导致高等职业毕业生成为了一线工人,缺乏可持续发展力的基底。
我国的职业教育起步较晚,比对相对成熟的西方国家我们观察到的是:世界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演变过程,课程目标逐渐从原先单一的技能型向以综合职业能力为核心的多元整合型发展,呈现出“学科本位——能力本位——人格本位”的发展总趋势。随着“终身学习”、“可持续发展”等观念的提出和深入人心,人的全面发展与素质提升已逐步成为职业教育课程设置的新视点。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完善其个人品格,培养成功的劳动者与创业者便成为新世纪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总体目标。因此,在国外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中,公共文化基础课程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德国的“双元制”教育体系使其课程设置与工作的匹配程度很高。但是德国“双元制”教育不降低对学生文化基础课程的要求,德国高等职业教育十分重视学生公共文化课程的学习。
国家的高等职业教育关乎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的成败。教育是百年大计,不是我们急功近利将教育分割成市场经济竞争的战利品。职业教育的公共文化基础课程的设置要体现以人为本、与时俱进的教育理念,教育要始终指向人的发展。经济发展正呈现出开放化、国际化的良好态势,职业教育的课程设置也要与时俱进,尤其要摆正公共文化基础课程的位置,要以人为本,结合时代、社会、地域等各方面的需求开设出丰富多彩的公共文化基础课程。公共文化基础课程的设置必须树立新的教育理念,使课程在满足不同职业需要的同时,高度重视人的各种素质的和谐发展,如品德素质、智能素质、身体素质、劳动素质、审美素质和心理素质等。公共文化基础课程的设置要从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来衡量与评价,要从人的全面发展的角度来评价。只有这样,才能使课程改革朝着社会发展所期望的目标方向发展,才能培养出社会需要的新型人才,那种急于求成,一味强调市场需求,重技能、轻素质的做法是对教育的延误。
拓宽公共文化基础课程范围,开设丰富多彩的公共文化基础课程应开设哪些课程是大家讨论的热点话题。国民素质的提高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在全球化、网络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形势下,提高人文素质、培养良好的道德情操与竞争意识越来越显示出其重要性。因此,加大人文课程的分量,重视人文社会科学教育,实现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融合,已成为各国高等职业院校课程改革的一大特点。日本、韩国、美国十分重视人文社会科学课程,人文社会科学课程的学分在日本占28%,在韩国占30%,在美国占13%~25%。21世纪的新文化以融合化、网络化为特点,必然会促进科学与人文的融合,因此必须以人为本,从学生的发展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出发,根据人才规格的要求设置课程,着力塑造学生的良好素质,为社会提供满意的服务。
公共基础课程的设置需要从实际和长远两个角度来思考。一个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在校学习的时间通常是3年。三年的时间是学生知识和实践积累的过程,也是学生思想升华和综合素质提升的过程。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是头脑中人文知识 科学知识和专业知识和情商的结合,笔者在人才市场招聘单位的走访中了解到企业更看中学生的实力也就是学生的可塑性。学生的实力主要的涵盖因素是: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有赖于专业和公共课程的学习。尤其是公共基础课程一般都包括大学语文、 英语、 礼仪、 政治和心理等课程。这些课程对于学生中西文化底蕴累积和情商的提升都有重要的作用。经济发展对劳动者素质的要求是逐步提高的。在国家发展中,教育作为百年大计,职业院校在对自身定位上要有一个高度上的提升。本着为学生负责的态度,任何学生在对自己未来的定位上绝不是满足于成为一线工人,国家建设需要的是综合素质强的复合型人才。遵守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并举的原则,重新调整公共文化基础课程课时的比例学习年限,因而,要充分地调查研究,在了解新技术发展趋势的基础上确定文化课、基础课的比例,要遵守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并举的原则,注意保持人文素质与科学素质的均衡,这有利于学生形成创造性的、有个性的人格,可为学生学好专业课程打下扎实的基础。
篇4
杜玉波在论坛开幕式上从五个方面作了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促进高等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讲话。杜玉波指出,在我国教育事业全面步入“由大到强”的新阶段,高等教育必须牢牢把握提高质量这一主题,始终把人才培养作为大学的根本任务和首要职责,把高端人才作为大学持续发展的第一资源,把质量特色作为大学竞争取胜的发展主线,把国家战略需求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作为大学创新发展的动力源泉,
把学科交叉融合作为大学品质提升的战略选择,把产学研结合作为大学服务社会的必然要求。这既是对高等教育发展阶段性新特征的集中概括,也是实现高等学校科学发展的关键所在。
杜玉波强调,提高质量的核心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人才培养质量是高等教育质量的第一体现,是大学生存和发展的基础。高等学校要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出发,把学校的各项工作最终落实到人才培养上来。要推进体制机制改革,改革是提高质量的根本动力。其中,高考改革是改革的重要突破口,建设现代大学制度是改革的关键环节,高校组织模式创新是改革新的着力点,试点学院是改革的有力抓手。实现内涵式发展是提高质量的基本要求。高等教育的发展必须树立科学的质量观和办学观,坚持稳定规模、优化结构、强化特色、健全保障,走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是提高质量的重要保证。建设好一所大学,要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特别是培养一流大师作为最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来抓,按照“师德为先、教学为要、科研为基”的要求,努力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是提高质量的有效途径,教育改革发展必须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拓展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提高国际交流合作的层次和水平。
篇5
[关键词]普通本科学校;办学规模;教学质量
普通本科学校办学规模、结构、质量、效益方面的相互关系直接关系到普通本科学校人才培养的数量和质量,人们对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越来越高,普通本科学校的办学规模在这种形势下急剧扩张,使得高等教育由传统的精英式教育转向大众化教育。目前,我国高等教育规模居世界首位,但是在高校规模扩大的同时,办学结构、教学质量和学校的办学效益必须与之协调发展,不能一味的扩大办学规模,忽视其他方面的发展。
一、普通本科学校在扩展学校办学规模的同时,要优化办学结构
在普通本科学校不断扩大学校规模情况下,学科与专业的设置要紧跟时代步伐,普通本科学校要优化其办学结构。
1 .抓住基础、发展特色专业。普通本科学校都有一些自己的基本专业,这些专业在经历了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建设和发展,大都比较完善,师资力量较为雄厚。高校对这些专业的建设应牢牢巩固其基础地位,在师资培养、设备更新和学科建设上都要把它们作为基础抓牢,不可放松对基础专业的建设和发展。在抓稳基础的同时应该发展普通本科学校的自身特色,形成普通本科学校的竞争优势。
2 .根据市场需求,调整专业。普通本科学校在办学规模不断扩大的基础上,对于新增专业一定要把握适度的原则:既要积极响应市场需求,同时也要把握稳妥性原则,即学校在新增专业问题上既不能等“万事俱备”时再上,又要始终把这种发展建立在一定的基础和条件之上。
二、扩大办学规模、优化办学结构要与提高普通本科学校教育质量相结合
由于社会对“多面手”人才的需求,普通本科学校招生规模扩大,教育质量也应随之提高。
1.高等教育质量的稳定与提高,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团结教师队伍是关键。首先要立足自身条件,加大对现有师资的培养和在岗培训力度,制定优惠政策,为青年教师深造和进修创造良好的条件。其次要招贤纳才,加大人才的引进力度,制定更加优惠的人才引进政策,大幅度提高人才的工资和福利待遇,吸引高素质人才,进一步增强学校的师资力量。只有这样,才能够满足不断扩大的教学规模,充分利用不断优化的办学结构。
2.高等教育质量的稳定与提高,增加教学投入、加强教学基本建设是基础。由于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办学结构的调整,普通本科学校不仅要增加教学投入,同时也要加强学校的基础设施建设。学校图书馆、学生宿舍、食堂和教师住宿条件都要进行改善,通过提高学校师生在生活上的满意度来促进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学生学习的动力,为进一步扩大办学规模、优化办学结构创造了基本条件。
三、扩大办学规模、优化结构、提高质量的同时要实现高等教育的办学效益
高等教育办学效益主要体现在两方面,即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普通本科学校办学效益与其办学规模、办学结构和教育质量之间存在相关性。
1.适度的办学规模是普通本科学校实现办学效益的必要性因素。办学效益体现为数量和质量之间的统一,普通本科学校不能一味地扩大办学规模而不考虑办学效益,规模过大而其他条件跟不上去会对普通本科学校的办学质量和社会效益产生不良影响。只有形成普通本科学校办学的适度规模,才能培养造就出具有规模效益的高等教育产品,克服社会上对高层次人才需求的供需矛盾。
2.优化的办学结构是普通本科学校实现办学效益的激励性因素。普通本科学校的办学效益要求整个高等教育的布局要适合社会变化着的环境需要,进而实现多样性与稳定性的统一。优化普通本科学校的办学结构可以使普通本科学校的毕业生所学知识满足社会需要,适应不断变化的竞争环境对人才提出的需求,从另一个角度讲就是提高普通本科学校的办学效益。因此我们可以看出,优化的办学结构有利于普通本科学校办学效益的可持续发展,为扩大高校办学效益提供活力,从而提高高等教育整体社会效益。
3.高质量的教育是实现普通本科学校办学效益的前提条件。高质量的教育从根本上来说就是要满足培养对象身心发展的需求,将其培养成复合用人单位标准的社会需要的优秀人才,同时为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尽可能多的高水平研究成果。高质量的教育可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研究水平和社会服务的能力,进而提升学校的声誉和社会影响力。没有高质量的教育,就无法形成办学效益,我们要提高办学效益必须以提高教育质量为前提,同时提高办学效益还要服务、服从于高等教育质量的提高。
四、结论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普通本科学校要想得到全方位的发展必须实现办学规模、结构、质量和办学效益的协调统一,在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前提下,要以保证和提高质量为中心,以四个方面协调发展为关键。普通本科学校办学规模的扩大,办学结构的完善和办学效益的提高都要以确保和提高教学质量为目的。只有教育质量得到提高,其他三方面的发展才具有现实意义,否则一切都无从谈起。在教育质量稳定发展的同时,办学规模的适度扩张,办学结构进一步优化,办学效益得到提升也促进了教育质量的提高。所以,这四方面协调发展是普通本科学校实现全方位发展的关键。普通本科学校更要实现这四方面协调发展,以适应时代需求,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人力资源强国贡献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周肇光, 李叶. 高专办学取向:规模、质
量、效益三者协调发展[J]. 教育发展研
究, 2001,(06) .
[2]江燕. 浅析实现地方高校办学规模、结
构、质量、效益之间的协调发展[J]. 科技
教育创新,2008(10 )
[3]金陶炳. 高等教育办学规模的探讨[J]. 教
育与经济, 1990 (03?)
[4]陈少杏.高校办学规模与经费投入的研
究[D]. 广东工业大学,2007
篇6
关键词:广西 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 高质量就业
课 题: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广西高校“党的十精神研究”专项课题立项课题《基于大学生就业竞争力提升的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路径研究――以广西壮族自治区为例》,课题编号:DSBD13YB032。
就业问题和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发展都是党的十报告中强调的重大社会问题,就业工作是高校发展的生命线,人才的质量又是就业工作的生命线。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出现了新情况,面临着新矛盾。将这些矛盾归结起来,实际上体现了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对接不顺畅,毕业生就业与市场需要之间不匹配。目前大学生面临的就业问题,有总量的问题,但更多的则是结构性矛盾造成的。开展广西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科学评估广西高等教育的发展水平与办学质量,优化高等教育结构,提高高校教育质量,推动高等学校在不同层次上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一、从大学生就业现状看广西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迫切性
近年来,广西高等教育发展较快,但与全国其他省区相比仍比较落后。广西教育厅提供的数据显示,近年来,全区区内高校毕业生总体就业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大学生的高就业率难掩低满意度,高就业率不等于高质量就业。为深入了解广西高校毕业生就业满意度,课题组先后在柳州和桂林对110名近两年毕业大学生的工作情况进行了跟踪调查。
一是大学生期望收入与实际收入差距较大。根据统计,72.2%的受访大学生们对月薪的期望值在2000元~3000元,占66.7%,但实际月收入在1500元~2000元的居多。这样的收入在支付房租、伙食费、通讯费和日常开销后,所剩无几。对“薪资福利”,广西本科毕业生的满意度是最低的。二是不同类别高校就业率差别较大。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提供的数据,截止于2013年7月底,广西高职高专院校毕业生的平均就业率为91.5%,本科院校毕业生的平均就业率为86.3%,民办高校毕业生的平均就业率为79.1%,独立学院毕业生的平均就业率为71.9%。三是毕业生自主创业能力不足。 2013年,广西全区高校毕业生数约为17.84万人,截至7月底,全区高校毕业生就业总人数约15.80万人,其中毕业生参与自主创业的人数仅为440人,占就业总人数的0.3%。四是从大学生就业单位与期望落差较大。调查显示,2012年大学毕业生在求职中的实际情况与就业期望之间仍然存在较大落差。其中,期望与实际就业单位性质差别比较大的为国家机关。期望去国家机关的毕业生比例为19.0%,而实际如愿就业比例仅为5.3%。每年报考公务员、事业单位的学生很多,但最后能如愿的只有很小一部分。从雇主类型来看,“民营企业/个体”是广西壮族自治区2012届大学毕业生的最大雇主,但本科生对其满意度相对最低,总体满意度为63%。五是对自身专业技能缺乏信心。调查发现,“缺乏实际技能和经验”是高校毕业生就业时遇到的最大问题,33.3%的受访者认为自己最缺乏专业知识和能力,还有33.3%的人认为自己的求职能力一般。六是高校毕业生对原就读高校的满意度不高。调查显示,广西2012届本科毕业生对学校的总体满意程度为69%,对 “图书与教学设施”“校风学风”两项较为满意,对“课程设置”满意度最低。
因此,从调查结果分析,当前广西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有待提升,这既有学生自身期望值同现实不一致的原因,但另一方面,这也对高校教育教学改革提出了新的课题。据学校部、北京大学公共政策研究所在2006年的《2006年中国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报告》,近50%用人单位认为大学课程设置不合理是大学生“就业难”的制约因素。可见,高校所培养的人才与社会需求脱节是“就业难”的主要原因之一。
二、从实现更高质量就业的角度看广西高等教育面临的挑战
1.经济快速发展同人才培养质量不高之间的矛盾
由于历史上的原因,广西经济、社会、科技和文化发展仍然相对滞后,目前尚没有国家(部委)直接举办的高等学校,进入全国大学排名前100名的仅1所学校,靠近200名末位的有1所学校,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学校有3所(另有培育阶段3所)。现有高等学校多数是师范类院校,或是近10年内由师范类学校改名而来的学院,为经济发展提供直接支持的理工和财经类本科院校明显不足。显然,广西目前的高等教育发展明显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尽管近年来中央财政给予了广西部分高校专项支持,但这种支持的力度和惠及面还未达到理想的程度。经费投入不足从根本上制约了广西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和办学条件改善,直接的结果就是高校科技成果总量少、转化能力弱、人才培养质量不高。
2.地方高校课程设置同市场需求之间的矛盾
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转方式调结构的深入推进,产生了大量新兴职业,高素质、高专业技术人才严重不足。但另一方面,大学里一些专业的设置和课程内容陈旧落后,没有及时跟上“转方式,调结构”对人才的素质要求。
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北部湾经济开发区的深入推进以及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提速,广西涌现出了许多新兴产业,如钦州、北海的石化工业和柳州五菱的新能源汽车等,这为广西高校大学生就业提供了机遇和挑战。因此,地方高校要根据市场需要,调整课程设置,以适应地方经济发展需要。然而,当前区内许多普通本科院校课程设置和定位模糊,缺乏前瞻性和可行性,盲目追求“高、大、全”,没有去思考所培养出来的人才在社会上的定位问题,导致这些学校毕业生核心竞争力不突出,在社会竞争中出现“有业不能就”的状况。
三、从实现更高质量就业的角度剖析广西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实现路径
1.在发展模式上,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构筑新课程体系,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之路
要以学生为中心,不断创新课程内容,改革人才培养模式,让学生学到有用的知识,实现高端就业。对于高校而言,要积极探索内涵式发展之路,认清当前形势,综合分析所处的内外部环境,明确自身的优势与不足,扬长避短。在专业设置上,要充分考虑到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理性地设置学校的专业,充分利用地方性独特资源来打造特色专业,即专业的设置与地方支柱产业和优势资源相匹配。因此,就业市场与所学专业的符合度、就业岗位与所学课程的符合度,应成为大学课程设置的最基本原则,根据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不断更新拓展专业方向,从而使培养的毕业生更具有针对性。另一方面,则需要高校大力搞好就业和创业教育,如可以通过鲜活的案例和邀请典型人物现身说法等方式,增强就业、创业教育的吸引力、感染性和实效性,以此提升大学生的就业意识,转变他们的就业观念,激发他们的创业激情。
2.在发展路径上,现阶段广西高等教育要走内涵和外延协调发展之路,在人才培养质量和数量上下功夫
一个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发展能力,与高等教育关系十分密切。根据广西2012年的国民生产总值水平,到2020年广西要达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GDP年增速要维持在12%,而同期全国平均水平仅为7.4%。这对广西来说,任务十分艰巨,因此加快高等教育发展对广西与全国同步建成小康社会有重大意义。这既对广西高等教育是一个严峻的考验和挑战,又为广西高等教育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提供了广阔空间,带来了前所未有的
机遇。
2013年1月,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出台的《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振兴广西高等教育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提出,到2020年,广西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0%,高等学校在校生规模达到100万人。这就在客观上要求在未来10年内,广西高等教育发展要坚持走内涵和外延协调发展之路。在当前高考录取率逐年提高和高考人数逐年递减的趋势下,高校现在不讲质量,将来必为质量所困。因此,坚持高校内涵式发展,要始终立足地方,特色办学。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欧美国家把提升学生就业能力确立为提高质量的重要努力方向,树立多元化和多样性的质量观,这为我们改变办学思路和方向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3.在人才培养目标上,坚持市场需要的策略,寻找重点大学人才培养的空白点,培养适应地方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地方大学必须服务地方、依靠地方,必须坚定不移地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地方特色之路,才能谋求更大的发展。根据2008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政府颁布的广西五大经济区发展规划(下称《规划》)的要求,广西将在桂南经济区、桂中经济区、桂北经济区、桂东经济区和桂西经济区分别发展形成各具地方特色的产业结构。因此,位于相应区位的广西高校应该结合地方经济发展实际,优化高等教育结构,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在不同层次上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在纵横交错的高等教育的激烈竞争中,贪大求全的办学模式不可取。
篇7
【关键词】高等教育 人才培养质量 追踪评价
高等教育质量,即人们对于高等教育达到其预定目标程度的衡量。其根本是指高等教育之下,大学培养的人才质量如何,它是培养的人才所具有的,满足个人、群体、社会明显或隐含的需求能力的特性的总和。由此可见,是否满足个人及社会发展需要是衡量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标准,这是由当前快速变化的国内和国际形势决定的。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的条件下,社会是高等教育产品的最终消费者。大学毕业生进入社会参与竞争,能否快速适应社会,随时把握和应对来自市场的机遇和挑战,获得生存和发展应当成为高校人才培养的焦点。因此,扩展高等教育人才质量评价的时间和空间,关注大学毕业生的未来生存和发展,把高等教育人才质量追踪评价纳入到高等教育质量评估体系中,构建我国高等教育人才质量追踪评价机制是教育领域亟待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追踪评价的必要性
(一)高等教育人才质量追踪评价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市场经济(又称为自由市场经济或自由企业经济)是一种经济体系,在这种体系下产品和服务的生产及销售完全由自由市场的自由价格机制所引导,而不是像计划经济一般由国家所控制。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虽然不是完全自由的市场经济,但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不断深入发展。市场就意味着竞争,有竞争就会有淘汰。在高等教育领域,大学生自主择业成为主流。作为人力资源产品的进入劳动力市场的高校毕业生,只有具有真才实学的高质量人才,才能在未来的社会中立于不败之地。引申来讲,高等教育的人才质量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当前的高等教育对毕业生的未来发展在多大程度上发挥了积极作用,而质量追踪评价是评估毕业生未来发展水平的关键。
(二)高等教育人才质量追踪评价是遵循人才培养客观规律的必然要求
教育作为一种特殊的产业,同所有的产业一样,都要遵循产业发展的基本规律。教育工作不是直接创造物质财富, 生产的“产品”不能直接产生经济效益,在短期内很难看到成效,具有生产周期长、投资大、见效慢的特点。因此,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才需要通过自己的智慧为社会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满足社会需要,得到社会的认可,最大程度的实现自我人生价值。高校培养的人才质量与其社会的贡献成正比。人才质量追踪评价就是评价者在较长的时间内连续的或周期性的收集毕业生的生存、发展状况,并对资料进行系统分析,从而推断某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
(三)高等教育人才质量追踪评价是促进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依据
高等教育人才质量追踪评价是对高校教育质量的中长期效果评价,但是评价不是目的,而是一种手段,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追踪评价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高校可以通过扩大人才质量评估的时空跨度,了解更加客观真实的教育成效,发现当前高等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比如,该高校当前的学科、专业是否满足社会对人才质量的需求,哪些专业应该取消,哪些专业应当增加,甚至会牵涉是否转变该大学的人才培养模式等重大战略性问题。因此,追踪评价的结果为高等教育改革提供的客观依据,高校在评价中不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推进高等教育改革的历程,同时也是高等教育质量不断提高的过程。
(四)高等教育人才质量追踪评价是保证高等学校自身持续健康发展的保障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化,尤其是办学主体的多元化、办学模式的多样化发展,学生有了越来越多的选择;同时,相关数据资料表明,我国高考报考人数呈下降态势。在多重因素的影响下,我国高等学校逐渐由“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即高等学校面临着日益严峻的招生竞争压力。在这种情况下,大学的人才培养质量将会成为核心竞争力,谁拥有了高质量,谁就是高等教育市场的赢家。因此,从长远发展考虑,来自市场的追踪评价结果更有利于高等学校自身发展,毕竟,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市场说了算。
(五)高等教育人才质量追踪评价是构建我国高等教育质量评估机制的关键
我国的高等教育质量评估的重点是教学评估,旨在通过紧抓教学来保证高等教育质量。过硬的质量是创建名牌大学、一流大学的前提之一,但是没有通过评估不断提高质量的过程是很难得到他国同行认可的。如果说一流的大学应该有一流的教学,那么,一流的质量保障体系同样至关重要。这正是国际知名大学正在做的,也是国内大学应该予以借鉴的。
二、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追踪评价的基本问题
(一)追踪评价的目的
追踪评价的目的,一是通过评价, 了解院校培养的毕业生符合社会需求的状况以及学生展示个人价值发展的状况;二是从评价结果的分析中了解学校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并予以纠正。前者以教育的两个基本规律为依据, 侧重于学校工作对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贡献度,后者以学校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为标杆,着眼于学校的整改与提高。事实上,以上两个目的可以最终归结为高等教育质量的整体提高。
(二)追踪评价的主体
评价主体包括组织评价者主体和评价者主体。组织评价者有高校、政府、和社会。根据西方高等教育发达国家的经验,社会评价,即来自市场的评价占主导地位。鉴于我国的特殊情况,建议我国的高等教育人才质量追踪评价组织者以高校和社会第三方为主,政府处于次要地位,并且,在初建阶段充分发挥高校内部的组织力量,本着追求高质量的大学精神,自觉进行人才培养质量自我追踪评价。
(三)追踪评价的内容
在当今市场经济和知识经济时代,市场越来越要求高校培养综合性人才,教育界逐渐形成了以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人才质量观。知识、能力、素质之间不是简单的相加关系,它们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有机统一。知识、能力、素质是处于不同层次的人才质量构成要素。知识是能力和素质的基础与载体;素质特别是人的先天素质,是人学习知识、培养能力的自然前提,后天素质是先天素质、后天环境和教育共同作用的结果;能力是素质的一种外显形式,素质付诸于实践就表现为能力,它决定着人的知识和能力能否正确而有效地发挥作用,能力作为素质的外化,属于实践活动范畴。因此,人才质量追踪评价需要综合各方面的因素,才能全面评价人才培养质量。
(四)组织实施
追踪评价的组织实施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程。由于教育的成效显现具有渐进性、持续性等特点,因此,决定了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追踪评价时空的延展性。根据人的职业发展规律,通常在三十岁左右形成明确的职业发展方向,而以后的十多年呈螺旋式上升态势。因此,追踪评价的时间至少是学生毕业后的十年。同时,毕业生就业的地域分散性和流动性为跟踪评价工作增加了难度,但是,高度的信息化为追踪评价提供了方便。
(五)追踪评价结果反馈
原则上,追踪评价结果必须采用类似信息会的形式向全社会,这既是对公众的负责,又有利于社会对学校的监督,促进高校改革,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追踪评价的作用,体现其真正意义。但是,在追踪评价机制构建初期,可以适度给予高校空间,且不可操之过急。随着追踪评价机制的逐步完善,评价结果不仅用于高校的自评与教育改革,也应当成为社会监督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手段。
(六)以评促改,以评促建
评价不是目的,而是手段,是促进高等教育改革、增强高等教育活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有效方式。同时,客观、公正的追踪结果为高等教育改革提供了依据,避免高校领导“拍脑袋”做决定的不良行事态度和作风。这是追踪评价最重要的环节,往往也是最受冷落的环节,应当予以重视。
三、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追踪评价的基本原则
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必须坚持以下基本原则:
(一)体现专业性
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追踪评价的评价对象是人,尤其是对具有较大发展潜力的高校大学生,这一特点要求追踪评价不同于对“物”的评价,必须遵循高等教育的客观规律、人的发展规律等开展追踪评价工作。
(二)综合立体性
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追踪评价立体性集中表现为追踪评价需要整合高校、社会、个人、家庭等多方面的力量,多方面、多维度的综合评价。
(三)考察全面性
我国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质量观以及现代社会对人才综合能力的要求决定了高等教育人才质量追踪评价的全面性。
(四)坚持长期性
高等教育效果显现的延迟性、滞后性,要求高等教育追踪评价的长期性、连续性。
(五)重视发展性
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追踪评价,不仅仅是评价学生当前的发展,更加重视毕业生的未来发展潜能,从毕业生的发展性考虑高等教育对学生长期发展的深刻影响。
四、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追踪评价机制建构
在目前情况下,我国要构建人才培养质量追踪评价机制,需要分阶段逐步进行。具体可以总结为“三阶段论”:内部建构阶段、过渡阶段、内外机制协调运行阶段
第一步:内部建构阶段。一是以了解学校毕业生能力符合社会需求状况、毕业生个人价值发展状况、发现问题、纠正不足、推进本校发展为目的。二是高校是该阶段的组织者。学校处于自身发展考虑,为了迅速适应社会需要,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等,收集来自用人单位和被评价毕业生本人的市场评价及毕业生自我评价资料。评价的具体内容根据高校的不同类型或定位具体制订。三是围绕用人单位对毕业生各个评价指标的满意度,以及毕业生本人的自我发展评价,同时了解评价主体对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与建议。学校对评价结果认真研究,充分利用其参考价值,提出整改的方案,负责实施整改,以此推进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逐渐提高。
第二步:过渡阶段。该阶段,指的是在高校内部追踪评价机制不断完善的过程中,政府部门发挥引导作用,积极鼓励社会第三方评价机构参与高校人才质量追踪评价,作为高校内部追踪评价的有效补充,进一步监督和促进高校内部追踪评价的切实实施,并保证评价结果的有效利用。但是,应该注意的是,内部评价与社会第三方评价应该各有分工,社会第三方不能破坏各高校内部追踪评价的特殊性,不能搞标准化,杜绝一刀切。
第三步:内外机制协调运行阶段。在第二阶段中,高校内部追踪评价逐步进入轨道,而第三方追踪评价处于初始阶段,两者必定出现不协调的情况,必定需要经过较长时间的磨合期;另一方面,第三方跟踪评价初始时间,必定有很多的问题,势必影响内外追踪评价的协调运转。此外,国家此时有必要出台相应的法规制度规范高等教育人才质量追踪评价行为,建立一批比较规范的专业性社会评价机构,同时应该注意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
总之,构建包括追踪评价在内的、完善而成熟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保障机制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必须整合高校、社会、国家三方面的力量,各行其是,各司其职,保证整个评价机制科学合理的协调运行。
【参考资料】
篇8
1.高等教育消费的潜在性与现实性
我们可以把具有高等教育消费需求的人都看作消费者。这种消费者包括现实的消费者和潜在的消费者。高等教育消费的现实性是高等教育消费潜在性在市场上的实现。我们可以这样说,凡是具有高中学历的青年都是高等教育的潜在消费者。只有进入高等学校,潜在消费者才能成为现实消费者。但其实现的过程,要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与制约,包括个人与社会因素等。消除这些影响因素,就可以增大高等教育消费总量,从而将潜在消费者变成现实消费者。
2.高等教育消费的主体性与替代性
依据消费经济学理论,高等教育消费属于高层次的文化消费。随着我国小康社会的建设,人们收入水平正在不断提高,消费观念也从注重物质消费向精神消费转变。据统计:2010年高校生均学费占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为42%。在美国,以公立高校来说,学费只占低收入家庭收入的26.2%。因此,从整体来看,我国高等教育消费比例偏高,高等教育消费已经成为家庭消费支出的主体性消费,由于高等教育消费增加,居民不得不压缩其他消费,从某种程度上讲,成为了住房、汽车等其他耐用品的替代性消费。
二、高等教育消费市场存在的矛盾
1.高等教育消费市场中经营主体与消费主体之间的矛盾
在高等教育消费活动中,随着学费的缴付,学生成为了付费接受高等教育的消费主体。高等学校则通过展开教育服务,成为提供教育服务的生产和经营主体。高等学校与学生之间就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建立在市场选择基础之上平等的利益关系。高等学校与学生各自享有不同的权利和义务。作为经营主体,高等学校就要合理配置、有效利用教育资源,提供理想的高等教育场所,优质的教育教学,以实现教育目标最大化。作为消费主体,学生需要履行接受学校教育、服从学校管理的义务,还应充分享有高等教育消费的自由选择和获得优质教育服务的权利。而我国一些高等学校由于经营主体受政府干预较多,管理水平较低,经营过程中的不作为而没有效率,经营非市场化,脱离市场规律等等。高等学校在配置、利用教育资源方面,不能做到合理、有效。无法向消费主体提供更加优质的教育资源。无法实现教育目标最大化。造成高等教育经营主体与消费主体在高等教育消费市场的不对等,严重阻碍着高等教育消费市场化的进程。
2.高等教育消费市场中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矛盾
从消费经济的角度看,高等学校与大学生之间的关系不仅是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关系,还是供给者与需求者之间的关系。高等教育消费市场中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矛盾主要表现在:一是高等教育消费结构的供求矛盾,现在,我国高等教育供给总量不足,不能满足适龄人口的高等教育消费需求。2012年全国参加高考人数915万人,录取人数685万人,录取率75%。而且,2012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30%。这说明有70%的适龄人口与高等教育无缘。二是高等教育消费质量面临的供求矛盾。随着社会经济、文化事业的发展,社会对高层次人才需要量的增加,以及城乡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高层次、高质量高等教育需求量也在不断增长。但我国的高等教育资源,尤其是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争夺依旧激烈,与世界上发达国家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相比,我国高等教育还处于劣势。优质的高等教育资源仍然处于供不应求的局面。
3.高等教育消费差距之间的矛盾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消费差距较大。尽管政府出台了许多高等教育资助政策,帮助贫困学生就学。但是目前我国受教育者家庭高等教育消费、城乡高等教育消费和地区间高等教育的消费差距依然很大。受教育者家庭高等教育消费差距,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消费逐步进入由国家与私人负担高等教育成本的体制。受教育者家庭承担高等教育费用的比重也较高,据有关数据统计分析,目前我国受教育者家庭平均承担了普通本科生生均高等教育经费的76%。家庭承担高等教育费用的比重越大,受家庭收入水平差距的影响就越大,从而引起高等教育消费差距加大。地区间高等教育消费的差距,经济发达地区居民普遍收入水平较高,居民对高等教育消费需求也比较高;经济欠发达地区居民普遍收入水平较低,居民对高等教育消费需求也比较低,导致了地区间高等教育消费差距。城乡高等教育消费的差距,我国现阶段城乡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差距依然较大,从而导致了城乡居民高等教育消费差距的拉大。
4.高等教育消费供求双方公平性矛盾
我国高等教育消费水平受高等教育公平的影响,高等教育消费公平是指公众对高等教育需求满足机会的均等。我国目前国民收入分配,主要考虑效率问题,其次是公平问题。收入分配政策是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但在高等教育消费市场就不同,应该首先考虑公平,要确保高等教育消费公平优先,兼顾效率。高等教育消费供求双方公平性矛盾主要表现在:一、我国现有的高等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成为保障高等教育消费公平的最大障碍。因此,如何更好地优化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有效提高高等教育资源的使用效率,已经成为保障高等教育消费公平的前提。二、我国还处于高等教育发展大众化的初始阶段,应该把公众都能够享有高等教育消费的选择权放在优先重要的位置,学生作为高等教育消费者,在学校、专业以及课程等许多方面的选择受到限制。高等教育不能为高等教育消费者提供更多的选择机会,高等教育消费者也不能享有更多的选择权。
三、现有的收费体制
高等教育消费水平与居民收入有关,这就使一些家庭贫困的高等教育消费者负担过重,如何建立较为完善的高等教育消费资助体系,保障贫困家庭消费得起高等教育,这也是维护高等教育消费公平亟待解决的一个突出问题。三、高等教育消费的发展趋势及未来走向
1.高等教育消费市场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目前,从我国的整体消费市场来看,消费已经由资源约束向需求约束转变,消费市场供求出现新的失衡,由原来的供不应求,转变为普遍的供过于求,由卖方市场变为买方市场。在当前国内消费结构中的住房、教育、汽车、旅游四大消费热点中,教育是目前唯一的卖方市场。一方面,中国人口众多,教育消费的基数大。另一方面,中国人历来就有上学读书的传统观念。因此,教育需求,特别是高等教育的需求量较大。但是,我国目前的教育资源与需求相比,则明显不足。这种杯水车薪的状况,就使高等教育消费者处于被动地位。但随着高等教育扩招、“985”和“211”等多个政策与措施的实施,高等教育消费的卖方市场正在发生变化,高等教育消费市场正在向买方市场转变。
2.高等教育消费从扩大规模向提高质量转变
为解决高等教育消费市场中供给不足与需求旺盛的矛盾,从1999年扩招开始,我国高等教育开始步入规模扩张的快车道,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到2002年达到15%,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同时也存在着高等教育质量下滑的隐患,《发展中国家的高等教育:危机与出路》中就指出“:在许多国家,在资源供给日益相对不足的条件下,扩充引起了教育平均质量的下降。”近些年,国家将高等教育的发展重心由扩充数量转向提高质量,高校也将发展战略由外延发展转向内涵发展。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改革工程、本科教学水平评估、特色专业、精品课程建设等多项措施的实施,对于促进高等教育质量的提高起到了作用。高等教育正在克服关注近期利益和短视行为,提供优质高等教育服务和令高等教育消费者满意的产品质量已经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主流趋势。
3.高等教育消费主体消费由非理性向理性转变
我国居民高等教育消费欲望强烈,但消费呈现非理性特征,往往带有一定的盲目性。居民收入越高,盲目支出的可能性也越大。高等教育消费传统观念认为,高质量的教育必定收费较高,而高收费的教育必定质量较高。高等教育消费者不从需要和实际出发,一味追求高消费的高等教育,也存在一定的从众或者攀比心理,高消费的非理性心态。另外,人们普遍认为高等教育投资越多,回报就应该越多。高等教育消费无形中被变成了一种高投入、高消费的消费行为。为追求高投入的高等教育,高等教育投资往往超出家庭的承受能力,出现因投资教育而返贫的现象。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过渡,以及大学生毕业后就业困难等,高等教育消费主体非理性的消费观念会得到相应的矫正,居民高等教育消费也将逐步趋向理性。
4.高等教育消费市场由不完善向完善转变
篇9
1.旅游业快速发展对高等教育培养要求提升
旅游业的高速发展对旅游专业人才的需求量大增,从而对旅游高等教育的要求不断提升。从宏观上来看,目前我国旅游人才队伍建设中旅游人才总量不足及旅游结构失衡问题已制约旅游业的发展。据调查统计资料显示,“十二五”期间,旅游经济发展相对乐观,将延续平稳较快增长态势。据统计,截止到2012年全国旅游院校共计2236所,其中高等院校1097所,中等职业学校1139所;旅游专业在校生人数107.34万人,其中高等院校在校生人数57.62万人;旅游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比上年增加2.85%,人数为49.72万人;2012年旅游专业毕业生总数32.51万人,其中旅游高等院校毕业生数占毕业生总数的49.92%,比上年略有增加,旅游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比上年毕业人数也略有增加,旅游专业学生人数随年递增但仍不能满足旅游业快速发展的需求,旅游专业人才供需缺口较大。2012年全国旅游高等院校研究生在校生数为5761人,占在校生总数的1.00%,其中旅游管理专业占71.91%,旅游外语专业占9.13%,其他专业占18.97%。本科生在校生数为21.46万人,占在校生总数的37.24%,其中旅游管理专业占62.59%,旅游外语专业占5.93%,其他专业占31.48%。专科生在校生数为35.59万人,占在校生总数的61.77%,其中旅游管理专业占50.82%,旅游外语专业占10.19%,其他专业占39.00%。应用型、复合型旅游专业人才严重缺乏,对旅游高等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旅游行业突出特点对旅游专业人才的要求升级
旅游行业具有综合性强、关联度大等突出特点,尤其需要高层次应用型的复合型人才与之相匹配。随着我国产业融合趋势大发展,旅游业与其他产业间的融合发展将大力推动旅游新业态的涌现,如工业旅游、生态旅游、商务旅游等,特别是旅游业与第二产业的融合发展将推动我国旅游装备制造业大发展。随着现代信息科技在旅游业的运用,旅游信息化及旅游电子商务的发展,对旅游业现代经营理念的转变、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和旅游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推进传统旅游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变等,将对旅游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
二、旅游专业培养模式转变与高等教育质量的提高
篇10
关键词:教育公平;高校;教学管理
一、教育公平理念的产生和内涵
在界定高等教育公平的内涵之前,应该廓清“公平”的概念。美国著名哲学大师罗尔斯(John Rawls)提出了公平三原则。第一,每个人有获得最广泛的、与他人相同的自由;第二,人获得的不均等待遇,其所获得的地位、职位、利益应该对所有人开放;第三,如果起始状况不同,处于不利地位者的利益应该用“补偿利益”的办法来保证。①其核心理念是“平等地对待相同者,不均等地对待不同者”,既有横向的公平,也包含纵向的公平,公平是相对的。同样,教育公平也是相对的,应该在充分承认个体差异、地区差异的前提下,允许“补偿利益”的存在。
教育公平可以界定为:公民能够自由平等地分享当时当地公共教育资源,在非公共教育资源和非公共教育权利方面则要有区别地对待,同时,应努力减少和控制妨碍教育公平的各种因素。教育公平包含教育资源配置的三种合理性原则,即平等原则、差异原则和补偿原则。教育资源配置的平等原则包括受教育权平等和教育机会平等两个方面,该原则强调教育起点平等和教育过程平等。教育资源配置的差异原则,是指根据受教育者个人存在的禀赋、兴趣和能力差异,差异性地配置教育资源,以满足其个性充分发展的需要。教育资源配置的补偿原则关注受教育者的社会经济地位的差距,并对社会经济地位处境不利的受教育者在教育资源配置上予以补偿。②
二、教育公平原则对高校教学管理的诉求
(一)平等原则要求高质量的教育
平等原则包括权利平等和机会平等,机会平等是在权利平等的基础上所设立的制度,保证社会成员有平等的参与机遇,它要求社会提供的生存、发展和享受机会对于每一个社会成员都始终均等。就整个高等教育活动的过程而言,既包括起点的机会均等、过程的机会均等,也包括结果的机会均等。高等教育过程的机会均等主要表现为按人才培养规格的要求,学生利用高等教育资源的机会均等,学生得到的教育服务机会均等,使学生在接受高等教育的过程中能够得到充分而全面的发展。
(二)差异原则要求教育的多样化
公平是相对的,现实的公平必然包含着差别,这种差别性必然会导致个体在占有社会资源机会方面的不平等性。教育资源配置的差异原则,体现的就是不同情况不同对待的原则,即根据受教育者的具体情况,不平均或不平等地分配教育资源。使每个学生的能力和个性得到充分发展是最公平的也是最有效率的,而每个学生的个性、能力、兴趣爱好和需求都有所不同,差异原则要求提供多样化的教育,包括教学方式的多样化、专业设置的多样化、课程内容的多样化、组织形式的多样化等,以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需要。
(三)补偿原则要求改变教学管理理念
与差异原则关注受教育者个人的差异不同,教育资源配置的补偿原则关注受教育者的社会经济地位的差距,并对社会经济地位处境不利的受教育者在教育资源配置上予以补偿。补偿原则在高校教学管理中的应用,对象表现为教师和学生。从学生这一对象来说,补偿原则就是对处于困难处境的学生提供物质上和精神上的帮助,使他们获得与其他同学一样的教育机会和教育资源。针对教师这一对象,由于其生活遭遇和环境的不同,在教学和科研中也会遇到各种困难,不能获得与其他老师一样的机会。这就要求在学校的教学管理中,运用现代人本管理的理念,采用一定的补偿方式,使弱势群体获得补偿。
三、教育公平原则下高校教学管理的改革和创新
(一)创新教育管理理念,实现人本管理
所有的教学管理行为都是基于一定的教学管理思想与观念的指导下开展的。教学管理的对象是教师和学生,教学管理的目的是调动教师和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然而我国高校教学管理受传统思想的影响,行政型管理和“官本位”思想比较盛行,管理者和师生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缺乏平等的交流和协商,制约了我国高校教学管理的改革。
新形势下,教学管理更应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高校行政部门应该从服务出发,彻底打破“官本位”思想,把现代“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应用到高校教学管理中去,高效率地实现教学管理目标。以人为本主要包括,以教师为本和以学生为本。以教师为本,就是要尊重教师,相信教师,关心教师,依靠教师,并为营造良好的教学科研氛围,尽可能地解决其实际困难,让其全心全意地投入到教学科研之中。以学生为本,就是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给予学生个性发展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发展需要的教育和服务,使学生的自身素质得到全面的提高。
(二)加强高校队伍建设,保证高质量的教育
要想体现高等教育公平的平等原则,仅仅要求起点公平还远远不够,还应该关注教育过程中的微观平等,要使每个人都能享受同等高质量的教育。高质量的教育首先通过高质量的师资队伍来体现,然而目前我国现行的高等教育系统内部教育质量参差不齐,要实现高质量的教育必须加强高校队伍建设,一方面要加强教学管理队伍建设,因为教学管理政策的执行、任务的落实,最终必须依靠教学管理人员去实施,教学管理人员的素质高低直接影响教学管理水平的提升、教学质量与效益的提高;另一方面要加强专业教师队伍建设,因为教师的专业能力发展不等而使受教育者个体的受教育机会和受教育过程的不公平,是显而易见的,加强教学管理队伍建设,首先要加强学习,通过学习管理专业知识,提高对管理的认识,增强科学管理,规范管理、现代管理的理念,立足服务教学;其次,以人为本,坚持人在学校建设和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关心每个人的利益,关注每个人的价值,充分发挥整体管理者的智慧和力量;再次,要鼓励教学管理人员积极参加教学研究项目,勇于参加教改实践,参与高等教育研究,发表教学管理研究论文,提高整体管理水平。加强专业教师队伍建设,要加强专业教师的继续教育和培训,让教师在不断学习中更新教育理念,进一步完善人生观、价值观、学生观,提高教育工作者的自身修养和人格魅力,使整个教师队伍的专业素质和能力水平获得个体性和整体性两方面的发展,进而使受教育者因学校教育者的个体差异而受到的不公平的影响缩小化,从而使教育不公平中的学校因素的影响力减少或降低。
(三)创新教学管理制度,满足多元化的教育需求
人人都能成才,但才有不同。要为每个学生提供他最需要的,或者说最适合于他的教育,这才是真正的公平。而多年来我国高校教学管理制度一直是按照行政命令和国家计划,实行统一的教学计划、统一的课程设置、统一的教学大纲、统一的教材和教学方法以及统一的考试形式。这种高度统一的教学管理模式容易导致课程结构呆板、选择空间狭窄、教学内容陈旧,无法体现教育过程的公平。因此,在教学方法上要改变大学教育采用中学教育的方法,改变“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模式,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加强教师和学生的双向交流,把教学从以“教”为主转变为以“导”为主,培养学生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培养他们的专业兴趣、自学和探究的能力;在专业设置上必须在符合社会需求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需求,拓宽专业口径,强调“宽专业,厚基础”,设置多样化的专业门类,以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在课程内容设置上,要加强和扩大通识课程,通识课程不应该只是几门必修课,而要设广泛的选修课,便于学生根据不同的兴趣和特长选修,以拓宽学生的专业视野,加强对相邻专业、交叉专业的知识渗透,尽可能发挥学生的特长和培养学生的兴趣,因为没有兴趣就没有学习,这是颠扑不破的真理。
(四)因材施教,实现学生全面发展
实行教育公平不是平均主义,不是用一种规格、一种模式来培养学生,而是给学生提供平等的机会,但内容不同。用一种规格、一种标准来要求每一个学生,对有些学生来讲可能是拔苗助长,对另一些学生来讲可能压抑他的潜能的发展,因为人的天赋是有差异的。社会需求的多样性和个体差异的存在,要求高等教育提供给学生多种选择,要承认差异、允许差异、培养差异,因材施教,因人施教,不能因讲求公平而把人才削平。因此,高校教学管理部门应该正视学生的差异,根据专业不同的培养目标和课程的难易程度,建立因材施教的教学改革制度,以确保人才培养的结构和质量,在实现公平的基础上,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