厨余垃圾填埋处理范文

时间:2024-04-10 15:50:1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厨余垃圾填埋处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厨余垃圾填埋处理

篇1

关键词:垃圾卫生填埋 垃圾渗滤水 控制与处理

下面对垃圾卫生填埋场渗滤水的来源、产生量及其化学特性,渗滤水的控制和处理方法等进行简要地综合介绍。

1 垃圾渗滤水的产生

垃圾渗滤水产生的主要来源有:

(1)降水的渗入 降水包括降雨和降雪,它是渗滤水产生的主要来源。

(2)外部地表水的流入 这包括地表径流和地表灌溉。

(3)地下水的渗入 当填埋场内渗滤水水位低于场外地下水水位,并没有设置防渗系统时,地下水就有可能渗入填埋场内。

(4)垃圾本身含有的水分 这包括垃圾本身携带的水分以及从大气和雨水中的吸附量。

(5)垃圾在降解过程中产生的水分 垃圾中的有机组分在填埋场内分解时会产生水分。

这些含有高浓度污染物质的垃圾渗滤水是垃圾填埋处理中最主要的污染源,如果不妥取有效措施加以控制,则会污染地表水或地下水。

2 垃圾渗滤水的产生量

垃圾渗滤水的产生量是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降雨量、蒸发量、地面流失、地下水渗入、垃圾的特性、地下层结构、表层覆土和下层排水设施的设置情况等。

(1)降雨量和蒸发量是影响渗滤水产生的重要因素,这可以从当地的气象资料来获得。

(2)填埋场表面的斜坡很重要,在平缓的斜坡上,水易于集结,因而大量渗滤,而在较陡的斜坡上,水容易流掉,从而减少了到达垃圾中的水量。垃圾填埋的最终覆土层一般做成中心高、四周低的拱型,保持1%-2%的坡度,这样可使部分降雨沿地表流走。但当表面斜坡大于8%左右时,表面径流量就有可能侵蚀垃圾的顶部覆盖物,使填埋场暴露,因此,表面斜坡应小得足以预防表面侵蚀。

(3)填埋最终覆土后,表面上长有植物,可以通过根系吸收水分,并通过叶面蒸发作用减少渗滤水发生量。

(4)地下水的渗透,要根据场内渗滤水水位和场外地下水来定,对于防渗情况良好的填埋场,可以不考虑渗滤水得渗出和外部地下水的渗入。

渗滤水产生量波动较大,但对于同一地区填埋场,其单位面积的年平均产生量在一定范围内变化。

3 垃圾渗滤水的水质特征

由于垃圾渗滤水的来源使得垃圾渗滤水的水质具有与城市污水所不同的特点:

(1)有机物浓度高 垃圾渗滤水中的BOD5和COD浓度最高可达几万mg/L,主要是在酸性发酵阶段产生,pH达到或略低于7,BOD5和COD比值为0.5~0.6。

(2)金属含量高 垃圾渗滤水中含有十多种金属离子,其中铁和锌在酸性发酵阶段较高,铁的浓度可达2000mg/L左右,锌的浓度可达130mg/L左右。

(3)水质变化大 垃圾渗滤水的水质取决于填埋场的构造方式、垃圾的种类、质量、数量以及填埋年数的长短,其中构造方式是最主要的。

(4)氨氮含量高垃圾渗滤水中的氨氮浓度随着垃圾填埋年数的增加而增加,可高达1700mg/L左右,氨氮浓度过高时,会影响微生物的活性,降低生物处理的效果。

(5)营养元素比例失调对于生化处理,污水中适宜的营养元素比例是BOD5:N:P=100:5:1,而一般的垃圾渗滤水中的BOD5/P大都大于300,与微生物所需的磷元素相差较大。

(6)其他特点 渗滤水在进行生化处理时会产生大量泡沫,不利于处理系统正常运行。由于渗滤水中含有较多难降解有机物,一般在生化处理后,COD浓度仍在500~2000mg/L范围内。

4 垃圾渗滤水的影响因素

垃圾填埋场的结构民垃圾填埋技术直接影响到渗滤水的降解和稳定,表1中列出了不同垃圾填埋场结构产生渗滤水的特性。

表1 垃圾填埋场的结构与垃圾渗滤水水质的关系 项目 填埋期间 封场后六个月 封场后一年 封场后二年 厌氧性填埋 BOD5 40,000~50,000 40,000~50,000 30,000~40,000 10,000~20,000 COD 40,000~50,000 40,000~50,000 30,000~40,000 10,000~20,000 NH3-N 800~1000 1,000 800 600 pH 大约6.0 大约6.0 大约6.0 大约6.0 透明度 0.9~1.0 1.0~2.0 2.0~3.0 2.0~3.0 好氧性填埋 BOD5 40,000~50,000 7,000~8,000 300 200~300 COD 40,000~50,000 10,000~20,000 1,000~2,000 1,000~2,000 NH3-N 800~1000 800 500~600 500~600 pH 大约6.0 大约7.0 7.0~7.5 7.0~7.5 透明度 0.9~1.0 1.0~2.0 1.5~2.0 1.0~2.0 准好氧性填埋 BOD5 40,000~50,000 5,00~6,00 100~200 50 COD 40,000~50,000 10,000 1,000~2,000 1,000 NH3-N 800~1000 500 100~200 100 pH 大约6.0 大约8.0 大约7.5 7.0~8.0 透明度 0.9~1.0 1.0~2.0 3.0~4.0 5.0~6.0

从表1中可以看出,好氧性结构的垃圾填埋场能够使垃圾渗滤水中污染物质快速降解,并能使垃圾渗滤水水质很快达到稳定。但是,好氧性垃圾填埋场的建设和维护费用是相当高的,而且对运行操作要求十分严格。与垃圾的好氧性填埋相比,准好氧性结构的垃圾填埋场是容易建设,维护费用也低,并且也能够使垃圾渗滤水中污染物质快速降解,从而使垃圾渗滤水水质稳定化期间明显缩短。由于准好氧性结构的垃圾填埋场在费用上与厌氧性填埋没有大的差别,而在有机物分解方面又与垃圾的好氧性填埋相近,因此,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另外,垃圾渗滤水的化学特性还取决于以下几个方面:

(1)垃圾的组成部分 垃圾的组成成分直接影响到填埋渗滤水的化学特性。

(2)垃圾的预加工 填埋前将垃圾破碎能增大垃圾的表面积,增加填埋场的密度,降低垃圾对水的渗透性,增大垃圾的持水功能,从而增长了垃圾与水的接触时间,加速垃圾的降解,使渗滤水中污染物的浓度增加。

(3)填埋时间 垃圾填埋后,其填埋年龄不同,降解速率及持水能力和水的渗透性能均不相同。所以,产生的渗滤水的组成及其各组成的浓度均不相同。一般来讲,填埋时间越长,渗滤水的浓度越低。

(4)填埋场的供水 填埋场的供水速率的大小直接决定了填埋场内垃圾的温度。当供水率很小时,垃圾场内垃圾的湿度小于60%,垃圾的降解速率不能达到最大值。当供水率很大时,填埋场的渗滤液就会被供水所稀释。

(5)填埋场的深度 当垃圾的透水性能相同时,填埋场越深,渗滤水在填埋场内滞留时间越长,渗滤液的强度越大(所含组分浓度越高)。

5 控制垃圾渗滤水的工程措施

控制垃圾渗滤水的工程措施主要有:

(1)入场垃圾含水率的控制 垃圾填埋过程中随填埋垃圾带入的水分,相当部分会在垃圾压实过程中渗滤出来,其量在渗滤水产生量中占相当大的比例。为此,必须控制入场填埋垃圾的含水率,一般要求小于30%(质量分数)。

(2)控制地表水的渗入量 由于地表水的渗入是渗滤水的主要来源,因此消除或者减少地表水的渗入量是填埋场设计的最为重要的方面。主要可采取的措施有:

①对间歇暴露地区产生的临时蚀和淤塞的控制;

②对最终覆盖区域采取土壤加固、植被、整修边坡等控制侵蚀的措施;

③沟渠加设衬层,以防止在暴雨期间大流量径流的冲刷;

④修建缓冲池以减少洪峰的影响;

⑤将流经未覆盖垃圾的径流引至渗滤水处理与处置系统。

(3)控制地下水的渗入量 控制地下水渗入就是控制浅层地下水的横向流动,使之不进入填埋区。主要方法有设置隔离层、设置地下水排水管和抽取地下等。

6 垃圾渗滤水处理工艺

垃圾渗滤水处理采用的最常用处理方法是生化处理和物化处理,表2中列出了不同生化处理和物化处理技术对渗滤水中不同目标污染物的去除能力。

垃圾渗滤水的组成成分是随时间而发生变化的,对于填埋时间少于5年的垃圾渗滤水,其中的有机物浓度高,低分子脂肪酸多,BOD5/COD值在0.5~0.6,采用生化处理方法是有效的;而随着垃圾填埋年数的增加,有机物浓度降低,但腐殖质类物质增加,BOD5/COD值下降,可生化性降低,生化处理难以达到较好的效果。在实际中,因填埋时间的存在先后的差别,使得“新鲜”和“老”的垃圾渗滤水并存。因此,为了满足渗滤水处理效果在垃圾填埋场的使用期间和封场后一直能够满足环境的要求,有必要采用生化和物化处理组合的处理工艺。

表2 垃圾渗滤水的处理技术及其处理效果 处理技术 说明 BOD COD SS TN 色度 重金属 生物转盘 G F P P P P 应用于相对较低的污染浓度 接触氧化工艺 G F P P P P 应用于相对较低的污染浓度 活性污泥工艺 G F P P P P COD的去除率在10~80%,这主要取决于污水的特性。氨氮可能转化成硝酸盐氮。 氧化塘 F F P F P P 当原污水中的BOD浓度较高时,工艺的去除效率降低,但工艺的运行费用较低。 生物填料过滤工艺 G F G P P P 由于BOD负荷可达3~5kg/m2.d,渗滤水处理厂的占地面积较小。 生物反硝化 G F P G P P 氨氮可能转化成氮气。 混凝沉淀工艺 F G G P G F 能够有效地去除SS、COD和色度。 砂过滤 P P G P P P 作为活性炭吸附方法的预处理。 活性炭吸附 G G F P G F 可以有效地去除COD和色度,并能够满足对水中有毒物质和有机氮的去除要求。 臭氧氧化 P F P P G P 在去除色度方面具有特殊的效果。 螯合性树脂 P P P P P G 能够有效地去除重金属。

注:去除效率-G:优,F: 一般,P:差

除了上面提到的生化处理和物化处理技术外,垃圾渗滤水的土地处理也许是更适合我国的国情。土地处理是利用土壤-微生物、-植物系统的陆地生态系统的自我调控机制和对污染物的综合净化功能来处理污水,使水质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实现废水资源化和无害化。因此,基于垃圾渗滤水土地处理的垃圾循环准好氧情填埋方式得到了越来越广泛地关注。垃圾循环准好氧性填埋方式是将收集到的渗滤水循环回到填埋场中利用填埋场自身形成的稳定系统使渗滤水中的有机物经过垃圾层和覆土层来降解,从而加速渗滤水的净化。在准好氧性填埋场中,有机成分(主要是BOD)能够很快降解,但是氮化物的降解速度却较慢。当通过将渗滤水循环到填埋场中,就可以促进硝化和反硝化过程的进行,这样有机成分和氮化物得到更加有效地去除,从而减轻了渗滤水的污染负荷,并且有利于减少渗滤水的最终水量和促进垃圾在填埋场中的稳定化。当然,一般来说,这种方法产生的渗滤水仍具有较高的浓度,因此很少单独作为污水处理工艺。

参考文献

[1] Takashi IKEGUCHI,"Treatment and Disposal of Wase", the Textbook(5-1)of the Seminar on Comprehensive Solid Waste May-July,2000

[2]Toshihiko OGAWA,"Structure and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of Landfill Sites",the Textbook(5-4-1)of the seminar on Comperehensive Solid Waste Managenent,May-July,2000

[3] Yasushi MATSUFUJI,"Desing and Operation of Sanitary Landfill",the Textbook(5-4-3)of the Seminar on Comprehensive Solid Waste Management,May-July,2000

[4]赵由才等,“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技术与管理手册”,化学工业出版社,1999年9月

篇2

2、进行填埋。由于厨余垃圾中含有大量的可降解组分,稳定时间短,有利于垃圾填埋场地的恢复使用,且操作简便。

3、进行肥料化处理。厨余垃圾的肥料化处理方法主要包括好氧堆肥和厌氧消化两种。好氧堆肥过程是在有氧条件下,利用好氧微生物分泌的胞外酶将有机物固体分解为可溶性有机物质,再渗入到细胞中,通过微生物的新陈代谢,实现整个堆肥过程。

4、进行饲料化处理。厨余垃圾的饲料化处理原理是利用厨余垃圾中含有的大量有机物,通过对其粉碎、脱水、发酵、软硬分离后,将垃圾转变成高热量的动物饲料,变废为宝。

篇3

关键词 污水厂污泥;厨余垃圾;好氧消化;可行性

中图分类号X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3)82-0086-02

0 引言

据2008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报道,我国的污水处理率已经达到了66%。随着我国污水处理率的不断提高,污水厂的污泥产量也在逐步提高,目前大量污泥的处理与处置已成为污水处理厂面临的重大挑战。厨余垃圾也被称为城市生活垃圾,主要成分是淀粉类、动物脂肪类以及食物纤维类等有机物质,具有易腐发臭和易生物降解等的特点。目前也已经是造成环境污染的一个重要方面。好氧消化目前是一种常用的污泥处理方法,但是因为污泥中生物的可降解能力较差,其降解效果不够显著[1]。如果把污泥和厨余垃圾联合进行好氧消化,那么其效果如何呢?下面本文就对污水厂污泥和厨余垃圾联合好氧消化的可行性进行研究。

1 污水厂污泥和厨余垃圾的常规处理方法

污水厂污泥的处理是当前环境科学中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在西方发达国家,由于技术比较先进,对于污泥的处理策划程度比较高,但各地其处理方法也有所不同。其中西欧主要以间接热干化为主,美、英以及北爱尔兰则主要以填埋和农用为主。而我国因为经费和技术上的局限性,目前对于污泥处理还没有一个合理稳定的方法,总体来说主要还是以填埋和堆放为主。据有关资料统计,我国90%以上的污水处理厂都没有配套的污泥配套设备。在一些地方,已经出现由于滥用污泥而引起的重金属污染、有机物污染以及病虫害等问题。因此我国急需对污泥处理研究出一个规范化的方案。

目前,我国厨余垃圾的处理主要方法就是焚烧、填埋以及生物转化等,而我国的厨余垃圾已经占到了城市生活垃圾的37%~62%,并且我国只有一少部分城市具有处理厨余垃圾的能力,其他城市和地区则用来喂养牲畜,或者直接进行填埋处置,从而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危害。

2 污水厂污泥和厨余垃圾联合好氧消化的可行性

关于污水厂污泥的好氧消化技术已经得到了有关资料的证实,关于把污水厂污泥和厨余垃圾进行类和处理,目前所进行的大部分都是厌氧/混合厌氧消化,所研究的大多数也都是单因子对厌氧/混合厌氧消化的影响。关于污水厂污泥和厨余垃圾联合好氧消化目前还没有具体的实验证实。但是污水厂污泥和厨余垃圾联合好氧消化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一方面付胜涛等在对剩余活性污泥和厨余垃圾进行混合中温厌氧消化研究中,曾经按照75%:25%和50%:50%等不同进料比例进行混合运行,之后检测系统中混合物的PH值始终保持在7.18~7.52之间,碱度也始终在3 125~4 533mg/L之间,并且完全没有出现VFAs积累以及氨抑制情况,其运行还相当稳定。另外Rintala[2]等曾对污泥和厨余垃圾在中温中高环境中进行厌氧消化时所产生的甲烷特性进行过研究,并证实污泥和厨余垃圾混合厌氧消化,去其甲烷潜力产出量可高达90%,甲烷活性和产速率都可以随着进料方式和进料量的变化而变化,在消过程中,也并没有发生丙酸和丁酸抑制乙酸甲烷化的问题。所以首先来说污水厂污泥和厨余垃圾联合消化这一步是可行的。另一方面污水厂污泥好氧消化处理技术已经得到了有力的证实,在美国、日本以及加拿大等发达国家多个污水处理厂已经开始采用好氧消化法进行污泥处理。其实质也就是对活性污泥法的继续,采用的就是污泥中微生物有机体的内源代谢的工作原理。另外厨余垃圾进行好氧消化在吕凡[3]等有关人员的实验中,其可行性已经得到了有效的证实,并且得到了可以通过控制温度对不同湿减重目标进行实现。其中厨余垃圾的主要成分也就是淀粉类、动物脂肪类以及食物纤维类等有机物质,具有易腐发臭以及易生物降解的特点。那么从理论上来说,如果把污水厂污泥和厨余垃圾联合进行好氧消化,不但可以有助于促进物料的营养平衡,另外还可以对污泥中的重金属离子浓度进行有效的降低,有助于提高其降解能力[4]。

3 实验方案的设计

关于污水厂污泥和厨余垃圾联合好氧消化实验方案,其实验目的是确定污泥与厨余垃圾联合好氧消化的最佳反应条件;其试验方法是通过多组对比试验和交叉试验,绘制温度、固体停留时间、混合进料固体含量比例对剩余污泥和厨余垃圾的联合好氧消化的MLSS、TP、TN,试图找出最适合联合好氧消化的反应条件其实验内容包括反应器内温度的均匀性及搅拌速度的控制,曝气速率的控制,各项反应参数的控制,试验完成之后对数据的处理及图形的绘制,分析各项因子对联合好氧消化的影响程度。最终得到污泥和厨余垃圾联合好氧消化的效果以及最佳反应条件,以对工程实际中处理处置污水厂污泥和厨余垃圾提供数据参考[5]。

参考文献

[1]李磊,污水厂污泥与厨余垃圾厌氧/混合厌氧消化研究进展[J].四川环境,2011,30(2):91-96.

[2]Sosnowski P,Wieczorek A,Ledakowics S.Anacrobic Co-digestion of sewage sludge and organic fraction of municipal solid wastes[J],Advances in Environmental Research,2003,7(3):609-616.

[3]吕凡,何品晶,邵立明,李国建.餐厨垃圾高温好氧生物消化工艺控制条件优化[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31(2):231-238.

篇4

【关键词】环保;垃圾填埋;空气污染;垃圾分类;预处理

中图分类号: X324 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及生活水平的提高,垃圾的产生量越来越大,其中在开发建设、生产经营及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城市垃圾占有相当大的比重。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人口的快速增长,我国生活垃圾年产生量平均以8-10%的速率增长[1]。

西安市江村沟垃圾填埋场始建于1993年,由于一期建设在环保设施建设上存在先天不足,现已严重影响周边居民日常生活。为了解决垃圾填埋场引起的环保问题,本文通过现场调查、发放调查表和随机走访,以及资料搜集的方式对西安市江沟村垃圾填埋场对环境的影响进行调研和分析;通过专家咨询、资料查阅与收集、室内试验等方法,研究垃圾填埋环境保护措施,并提出环境保护补救措施及建议,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用价值。

1垃圾填埋场实况调查

调查小组对江村沟垃圾填埋场进行了现场调查,该垃圾场位于西安市东郊灞桥区(见图1),属山谷型填埋场,整个工程从1990年开始,按照国家建设部标准,采用天然防渗措施,在整个沟底铺垫了2米厚的黏土防渗层。一期工程于1993年动工建设,占地240亩,投资1600万元,容量828万立方米。二期工程时,填埋场采用2厘米厚双糙面HDPE(高密度聚乙烯)防渗膜进行防渗。

据调查,西安市固体废弃物管理处江村沟垃圾填埋场作为西安市唯一的生活垃圾处理场,承担着全市700万人每天产生的3300吨生活垃圾的卫生填埋任务,平均每天接纳垃圾车400多辆。

2填埋场对当地居民生活的影响

为了调查垃圾填埋场对当地民众生活的影响,查找垃圾填埋场的主要污染方式,调查小组在江沟村垃圾填埋场周边肖家寨村、江村、沟泉村等几个村庄进行了走访调查,并制作了问卷调查表,联系各村干部并得到协助。

问卷调查表及统计结果如表1所示。由调查统计结果可以看出:

(1)垃圾填埋场的日常运营给附近群众的生产、生活环境带来了严重影响。

其中调查人群中有80.2%的人能明显闻到难闻气体,仅仅只有4.4%人没有觉察到,这主要是由于调查人群居住在不同地方,与垃圾填埋场距离不同导致的。

表1问卷调查表及统计结果

问题1、您的性别?

男60.7% 女39.3%

问题2、您认为处理厂选址合理吗?

合理17.2% 无所谓10.5% 不合理72.3%

问题3、处理厂是否有难闻气味?

有80.2% 没有4.4% 偶尔15.4%

问题4、气味什么时候比较明显?

早上22.1% 中午12.7% 晚上65.2%

问题5、气味什么季节比较明显?

夏季87.4% 冬季12.6%

问题6、处理厂是否有噪音?

有72.8% 偶尔25.7% 没有1.5%

问题7、是否还在饮用井水?

经常78.2% 从不5.9% 偶尔15.9%

问题8、饮水来源?

井水56.8% 自来水35.9% 纯净水5.5% 其它1.8%

问题9、农业用水来源?

井水 35.8% 河水 0% 水库60.1% 其它4.1%

问题10、处理厂对你们的生活有无影响?

有81.4% 不明显17.3% 无1.3%

问题11、对政府是否提过意见?

经常78.9% 偶尔21.1% 从不0%

(2)空气污染季节性明显,夏季明显高于冬季,夏季气温高化学作用强烈,

更是加剧了污染程度。

(3)公共基础设施不完善,增加了污染危害程度,部分受访群众仍在饮用地下水,比例高达78.2%。垃圾填埋过程中产生大量垃圾渗滤液,如处理不妥,会对周围的水体和土壤造成严重污染,严重影响人体健康。

(4)群众要求改变现状的意愿比较高,有超过78.9%的人向不同管理部门提过意见。

3填埋场渗滤液对周边水质影响的调查分析

为了调查垃圾渗滤液对当地水质的影响,课题组通过查阅资料和相关部门的检测报告,对填埋场修建前后的水质变化状况进行了分析。

3.1填埋场渗滤液对周边地下水的影响

首先对地下水的变化情况进行了调研,收集了1992 年和 2006年江村沟垃圾填埋场周边地下水的检测结果(见表 2、表3)。

表中数据表明:

(1)各采样点大肠杆菌含量均超标,其中在沟泉村高出近 66 倍,可能和采样时间有关,夏天气温高、降水多、强度大,蚊蝇滋生,生物化学反应程度高。这说明修建江村沟垃圾填埋场后周边的地下水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

表2 1992年江村沟垃圾填埋场地下水水质监测结果(mg/L)

监测点 水源 As Pb Hg Cd Cr6+ 氟化物 pH

沟泉村 井水 0.002 0.001 0.0005 0.001 0.012 0.28 7.5

肖家寨 泉水 0.002 √ ― √ 0.024 1.0 7.5

何家沟 泉水 ― 0.002 ― √ 0.014 0.38 7.7

唐家寨 井水 ― 0.001 √ √ 0.044 0.55 7.6

江村沟 井水 ― √ ― √ 0.012 0.33 7.3

地下水三级标准 ≤0.05 ≤0.05 ≤0.001 ≤0.01 ≤0.05 6.5~6.8

表32006年8月江村沟垃圾填埋场地下水质监测结果

采样点 As

(mg/L) Cr6+(mg/L) Cd

(mg/L) KmnO4(mg/L) 硝酸盐(mg/L) 氨氮(mg/L) 硫酸盐(mg/L) 氟化物(mg/L)

江村沟 ― 0.032 ― 0.4 2.56 0.151 10.7 0.53

肖家寨 ― 0.006 ― 0.7 20.3 0.055 104 0.46

唐家寨 ― 0.010 ― 1.1 0.49 0.371 35.2 2.17

沟泉村 ― 0.016 ― 0.6 2.54 0.066 6.41 0.38

水沟村 ― 0.050 ― 0.6 13.1 0.052 71.3 0.34

标准值 ≤0.05 ≤0.05 ≤0.01 ≤3.0 ≤20 ≤0.2 ≤250 ≤1.0

注:标准:GB《地下水三级标准》;√:达标;―:未检出。

(2)填埋场渗滤液直接影响采样点地下水污染程度,地下水中高锰酸盐指数和氨氮的含量在唐家寨点为最高,其他 4 个采样点含量差异不大;Cr6+含量在水沟村达到最大值,江村沟次之,在其他 3 个采样点的含量随距离增加而增大;大肠杆菌含量在水沟村点为最小值,而其他 4 个采样点的含量随距离增加而增加;硝酸盐含量在肖家寨为最大值,水沟村次之,江村沟和沟泉村基本持平,唐家寨的硝酸盐含量最低;硫酸盐含量在肖家寨采样点最大,水沟村次之,唐家寨含量最低,其余 2 个采样点的含量基本持平。

4垃圾填埋场环保处理措施

4.1空气污染的防范措施

从对周边村庄居民的走访和调查,空气污染是当地民众反应较为强烈的一个问题,垃圾填埋场在夏季飞扬物的污染比较严重,为了防止空气污染,要求严格实行单元式分层作业,按每30米为一个单元,以4~6米高度向前推进,垃圾倾倒满一个单元,推平压实后继续向前推进。垃圾每倾倒满一个单元,就将从附近取来的黄土覆盖其上,使其达到30厘米以上的厚度,再推平压实,做到了随倒随推,倾倒一个单元,覆盖一个单元,再用塑料布覆盖封闭,最大限度地减少和缩短了垃圾进场后的暴露面积和时间。

4.2 垃圾分类及预处理

4.2.1垃圾分类

目前在我国,由于家庭中缺乏合适的垃圾分类桶,人们为了方便,一般会将各种垃圾装在一个垃圾袋中,然后直接扔进公共垃圾桶。另外,由于环保知识普及不够,大部分居民对家庭中产生的垃圾哪些可以回收、有毒与否并不清楚,往往混装就近、就便投入垃圾箱内。这样不仅造成各类垃圾的交叉污染,而且垃圾回收率低,与建设“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的理念相违背。

课题组提出以家为单元,在垃圾产生的源头上的合理分类,让垃圾的分类落到实处。以方便、实用、美观为原则,提出了一种家用分类垃圾箱,其特点是: 外形美观,可根据家居的特点和要求,制成不同材质的外壳;功能分类,垃圾箱由不可回收、其它和有毒害垃圾三个部分构成;提示醒目,采用颜色不同的提示板粘贴在垃圾箱的内壁,以方便人们的认知和投放;方便实用,垃圾袋的颜色与垃圾分类目录相对应,利于垃圾处理人员区分。

4.2.2垃圾预处理

调查发现,厨余垃圾腐败变质是空气污染和水质污染的重要原因,厨余垃圾主要包括:果皮、蛋壳、菜叶,饭后的剩菜残羹等,据统计,家用食品垃圾占生活垃圾量的30%~40%,这些垃圾的含水量大,易腐烂,易发臭,易孳生蟑螂、蚊子,易传播细菌,经厌氧发酵、有机物分解后,严重污浊空气质量和水质,且这类垃圾与其他种类垃圾混合收集后,对垃圾的后续处理带来很大的困难。

为了减少家用食品垃圾的污染,变垃圾为有机肥料肥料,提高资源的循环利用率,课题组设计出一种新型家用食品垃圾处理装置,本装置运用了污水过滤网、刀片破碎、气流烘干器、紫外杀菌、活性炭除味等多重技术,可以做成集成厨房的一部分,专门用于处理每天产生的食品垃圾。

5.结论与建议

本调查项目通过现场调研、发放调查表、随机走访、查阅相关资料和数据等方式,调研和分析了西安市江沟村垃圾填埋场对环境的影响,并通过专家咨询、资料收集、室内试验等方法,研究垃圾填埋的环境保护措施。

(1)空气污染是垃圾填埋场最严重环境污染,多是生活垃圾腐败变质产生。

(2)生活垃圾发生腐败变质,产生大量高浓度有机废水-填埋场渗滤液对当地地下水和地表水造成污染。

(3)未进行垃圾分类是垃圾填埋场环境污染的重要原因,需要以家庭单元对垃圾进行分类,从源头上解决垃圾的分类,本小组开发了家用垃圾分类箱;

(4)厨余垃圾腐败变质是空气污染和水质污染的重要原因,需对厨余垃圾进行单独的无害化处理,本小组开发了厨余垃圾处理装置。

参考书目:

1. 黄志中,弓晓峰.山谷型垃圾卫生填埋场渗滤液水量计算.江西化工, 2005,1:89

篇5

垃圾分类有哪些几种:1、可回收垃圾:纸类、金属、塑料、布料、玻璃等,能回收利用,减少污染,节省资源的垃圾。

2、厨余垃圾:剩菜剩饭、骨头、菜叶、等厨余垃圾,经过处理后每吨可生产0.3吨的有机肥料。

3、有害垃圾:废电池、废灯管、水银温度计、油漆桶、部分家电、过期化妆品、过期药品等,这些都属于会对人体和环境造成危害,因此需要经过单独回收或填埋处理。

篇6

大家早上好!今天国旗下讲话的内容就是《垃圾分类倡议书》。

地球是我们唯一的赖以生存的美丽家园。但在世界的一些国家,包括我们中国。经济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直接带来的就是垃圾量的激增,就拿我们远近闻名的首都北京来说吧:北京市每日生产垃圾1。84万吨,如果用填埋的方法来处理的话,就等于每年占用到500亩的田地,更可怕的是,由于不能妥善地处理垃圾,可能导致疾病流行。

目前我们中国的大部分垃圾还是依靠填埋的方法来进行处理,这样虽然很方便,但会污染地下水、地表水、土壤及空气。为了减少资源浪费,我们应做到垃圾分类投放。垃圾的分类一共有四大类: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

可回收垃圾是包括废纸、塑料、玻璃、金属和布料五大类。这类垃圾可以重复使用,减少污染。

有害垃圾是指废电池、废日光灯管、废水银温度计、过期药品等,这些垃圾则需要特殊的安全处理方法。

厨余垃圾一般是指剩菜剩饭、骨头、菜根菜叶、果皮等食品类废物,这种垃圾可采用堆肥的方式处理,每吨可生产0.3吨有机肥料。

篇7

关键词: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

中图分类号:TU972+.12 文献标识码:A

1 城市垃圾种类

城市垃圾的构成特性与地理条件、经济发展水平、居民消费水平、消费结构以及城市居民燃气化率等因素有关。我国城市的垃圾在产量迅速增加的同时,垃圾的构成及特性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城市生活垃圾中有机成分占总量的60%,无机物约占40%。其中,废纸、塑料、玻璃、金属、织物等可回收物约占总量的20%。目前,垃圾中的可燃物增多,可利用价值增大。因此,随着今后我国大城市尤其是北方城市,城市燃气化率的不断提高,城市生活垃圾中的有机物含量及垃圾的热值将进一步增加。居民生活水平和消费结构的改变,不仅影响城市垃圾的产量,而且也影响着城市垃圾的成分。尤其是近十年来,随着居民收入不断增加,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包装产品的消费以及废纸、塑料、玻璃、金属、织物等可回收物的消费不断增加。

包装废物的快速增长,是城市生活垃圾增长的重要原因之一。实际上,垃圾中的废纸、金属、玻璃、塑料等绝大部分是使用后废弃的包装物。随着包装业的快速发展,商品包装形式越来越繁多,包装物的种类和数量增加很快,过分包装和豪华包装的产品比比皆是,这在大城市尤为突出。另外,一次性商品被广泛用于宾馆和餐饮业。一次性的商品完成消费后就作为废弃物,成了垃圾,大大增加了垃圾的产量。目前,我国包装品废弃物约占城市家庭生活垃圾的10%以上,而其体积要构成家庭垃圾的30%以上。

2 无害化处理对策

分类收集是各种垃圾处理技术的基础和前提。我国城市生活垃圾中有机质含量高,将厨余物从混合垃圾中分离出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样,分类后的垃圾不仅热值得到极大提高,利于进行热处理,而且对其中有机垃圾能很容易进行堆肥处理。国内垃圾处理方法多种多样,主要有:堆肥,焚烧,卫生填埋,热解,生物处理和生化处理。近年来,分类回收、综合处理已引起越来越多的重视。但迄今为止,应用最广泛的仍是前三种方法。卫生填埋处理是垃圾的最终稳定处置方法,卫生填埋费用低廉,即使按照国外标准建设和营运管理,其费用也比焚烧等其它处理方法低,建设垃圾卫生填埋场是符合我们国情的。在任何时候都是不可缺的。

2.1 堆肥处理

2.1.1 技术类型

城市生活垃圾中,可堆肥物主要是厨余垃圾以及落叶等植物类垃圾。用于处理城市生活垃圾的堆肥系统有许多种,按生物发酵的方式,可分为厌氧堆肥和好氧堆肥;按垃圾所处的状态,可分为静态堆肥和动态堆肥;按发酵设备形式,可分为封闭式堆肥和敞开式堆肥;按垃圾物料流动形式,可分为间歇式堆肥和连续式堆肥。目前,国内常用的城市生活垃圾堆肥系统主要为自然通风静态堆肥和强制通风静态堆肥。动态堆肥系统由于运行成本高等因素应用较少,典型工程如常州市环境卫生综合厂采用的筒仓式发酵仓。

2.1.2 堆肥处理的应用前景

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居民燃料结构的改变,城市生活垃圾中的煤灰含量逐步降低,而包装物如塑料、废纸等含量逐步增多,这些混合收集生活垃圾就难以用堆肥特别是无预处理的静态堆肥来处理。

分析我国的城市生活垃圾成分变化趋势,特别是对于经济较发达的地区,由于居民气化率的提高(北方地区集中供热普及率的提高也会显著减低垃圾中的灰渣含量),当垃圾灰渣含量显著降低后,厨余类有机物就成为垃圾中最主要的成分。无论从环境保护,还是从资源循环利用角度出发,厨余类有机物处理的最佳方式就是使其转化为稳定的有机质,使其来源于自然再回归于自然。从这个意义上说,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堆肥处理有很大的发展需求和潜力。垃圾收集分区、分类收集和建立垃圾收费制度,将是影响今后我国垃圾堆肥处理的关键因素。

2.2 焚烧处理

2.2.1 技术类型

目前,城市垃圾焚烧在发达国家应用的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全量焚烧系统,通常焚烧处理量250~3000/日,用来焚烧混合垃圾;另一类,将混合垃圾进行分选处理制成一定尺寸规格的垃圾衍生燃料(简称RDF)。制成的RDF燃料比混和垃圾具有较好的均匀性,可以和煤、木屑等其它燃料混和燃烧;块装组合式焚烧系统,通常是在制造厂制造好标准组件,到现场组合安装,此类型焚烧系统处理量相对较小(10~200T/日);此外还有应用较少的处理工艺,如流化床焚烧炉、热解等。垃圾焚烧处理技术主要包括垃圾焚烧、烟气处理和余热利用三部分。烟气处理和余热利用技术在我国其它行业有一定的基础,垃圾焚烧技术在消化、吸收国外生活垃圾焚烧技术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生活垃圾特性的研究、开发活动正在取得进展。

2.2.2 焚烧处理的应用前景

垃圾焚烧处理与填埋处理相比,具有占地小、场地选择易、处理时问短、减量化显著(减重一般达70%,减容一般达90%),无害化较彻底以及可回收垃圾焚烧余热等优点,在发达国家得到越来越广泛应用。目前,在我国大城市,因资金、技术等因素制约,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处理发展缓慢。同时,我们应该看到,也有三个因素在推动着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处理的发展。其一,大城市土地资源宝贵,生活垃圾填埋场场地选择将越来越困难,垃圾填埋处理的成本也会越来越高。焚烧处理会逐步发展成为这一地区大规模处理生活垃圾的主要手段;其二,垃圾的成分不断变化。随着燃气率的提高,以及分类收集的逐步推进,生活垃圾中高热值可燃物含量不断增加;其三,我国在不断进行垃圾焚烧处理相关技术的开发。垃圾焚烧技术在消化、吸收国外生活垃圾焚烧技术基础上,结合我国生活垃圾特性的研究、开发活动正在取得进展。如深圳垃圾焚烧厂3#炉设备国产化水平达到80%以上,在技术性能方面达到或超过了原引进设备的水平,为我国大型垃圾焚烧设备国产化打下了基础。目前,北海、厦门、广州、上海、北京等城市,正在建设或计划利用外资建设垃圾焚烧厂。许多大城市如武汉、成都等地,也规划在今后进行垃圾焚烧厂的建设。可以预见,在未来5年和l5年内,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处理占处理总量的比例将可达到0.5~1.8%、5~11%。

2.3 卫生填埋处理

2.3.1 填埋技术

所谓卫生填埋,就是能对渗滤液和填埋气体进行控制的填埋方式。防渗处理是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防止渗滤液污染地下水所采取的基本手段,也是选址和建设要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填埋场基底没有天然隔水层的情况下,为防止垃圾渗滤液污染填埋场及其周围的地下水,需要对填埋场采用防渗处理。同时,对渗滤液进行处理。垃圾渗滤液现场处理并达标排放处理工艺较复杂,投资和运行成本较高。因此,要求从填埋场管理和填埋工艺等方面尽可能减少污水产生量。新建扩建的填埋场,还应对填埋气体(LFG)通过收集管网系统抽取收集后进行回收利用,避免填埋气体直接排人大气中。现代大型卫生填埋场,大多采用单元填埋、垃圾压实和日覆盖,填埋场的主要作业机械是推土机和垃圾压实机。

2.3.2 卫生填埋处理的应用前景

填埋处理作为垃圾最终处置手段,一直占有重要地位。目前仍然是大多数国家主要的处理方式。垃圾填埋处理具有操作设备简单、适应性和灵活性强特点,但理想的垃圾填埋场越来越少。现在,垃圾卫生填埋场污染控制得到逐步加强。采用人工防渗层,提高垃圾防渗水平;加强渗滤液收集和处理,防治水污染;对填埋气体回收利用,保障填埋场安全,减轻大气污染并实现资源回收。另外,由于填埋的卫生技术标准不断提高,填埋场的投资费用和运行成本也不断提高,因而新垃圾填埋场有向大型化发展趋势。为充分利用填埋空间,普遍采用垃圾压实,以提高填埋场使用寿命。随着垃圾资源再生利用率的提高,为了减少垃圾填埋场污染物的产生,垃圾填埋场的填埋物有机物含量会逐步降低。

3 现阶段各种处理技术的选择

垃圾处理对策的确定,除了应考虑城市垃圾成分和特性外,还要考虑城市经济发展、技术水平、区域自然条件和社会环境。总的来说,城市垃圾处理的趋势是向多元化、综合化方向发展。具体而言,现阶段大城市对各种处理技术的选择排序如下:首先,应建设符合标准的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逐步消除垃圾堆放场,优先解决大城市日益增加的垃圾产量的出路问题。其次,在资金条件容许、国家规划指导下,逐步建立符合国家烟气排放标准的垃圾焚烧厂。对热值含量高并可燃烧的垃圾进行焚烧处理,同时进行余热利用。再次,在已推行分类收集的基础上,对已分开的厨余物采用适宜的堆肥技术进行堆肥或发酵处理。最后,考虑其他技术的选择,如焚烧废渣的制砖等综合利用技术。

篇8

摘 要:推动居民生活垃圾分类是破解当前“垃圾围城”困境的重要环节。南京市在开展垃圾分类试点工作中,存在设施设备配置不合理,垃圾分类与收运、处理相脱节,工作机制不健全,缺乏持续稳定的资金来源,法规滞后、约束缺位,宣传不力,缺乏整体社会氛围等诸多问题。借鉴国外经验,做好城市垃圾分类工作,应健全组织机构与工作机制;科学制定垃圾分类办法;完善政策法规;合理运用经济杠杆,调整垃圾收费机制;奖罚并用,激励居民实施垃圾分类,并对违规行为加强监督与管理。

关键词:生活垃圾;垃圾分类;制度创新

中图分类号:R123;X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605(2012)10-0089-04

改革开放以来,快速城市化与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导致“垃圾围城”成为现实的发展梦魇。以南京为例,目前全市每天产生约5000吨垃圾,生活垃圾主要运往水阁、轿子山、天井洼3个垃圾填埋场处理,而这3个填埋场只剩1-2年的容量。几年之后,垃圾运往何处?已经成为摆在眼前的严峻问题。经验表明,破解“垃圾围城”之困,首要的是从源头上实现垃圾减量化,实现垃圾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理。推动生活垃圾分类是其中至为关键的基础工作。2012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十二五”全国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规划。规划提出,到2015年,全面推进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在50%的设区城市初步实现餐厨垃圾分类收运处理。南京作为首批试点城市于2011年12月正式启动这项工作。受南京市城管局的委托,笔者采用实地观察与深度访谈的方法对南京市垃圾分类试点状况开展了深入调查,对当前实施垃圾分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一、南京垃圾分类实施现状及存在问题

2011年底,南京市正式启动垃圾分类试点工作。首批参加试点的包括聚福园、海棠园等8个居民小区。试点阶段,对生活垃圾实施四分法,即将生活垃圾分为可回收、厨余、有害和其他垃圾等四类。环保部门组织专车每天两次定时到试点小区收运厨余垃圾,并送到轿子山填埋场进行生物堆肥实验。其他各类垃圾仍按原来的方式收运和处理。蹲点观察表明,试点以来居民分类意识有了较大的提高,垃圾分类率和分类投放率分别达到70.8%和77.5%,但也存在诸多问题与困难。

(一)设施设备配置不合理

分类垃圾桶不统一,标识不清。由于全部更换为分类垃圾桶的成本过高,非政府财力所及,目前试点小区的原有垃圾桶与新置的部分分类垃圾桶混合使用,采用在垃圾桶上贴宣传画或文字标识的方式对垃圾桶的用途进行区分。垃圾桶不统一,既影响了社区美观,同时也给居民投放垃圾增添了麻烦。特别是在夜晚等视线不佳的时候,居民丢垃圾时需要仔细辨认桶上的标识才能进行分类投放。部分居民看不清标识,就乱投乱放。

垃圾桶配置数量存在随意性,缺少配套垃圾袋带来垃圾桶清洗问题。调查发现,有些小区每个单元配一组垃圾桶,有些则整栋楼配一组垃圾桶。究竟多少住户配一组分类垃圾桶为合适,没有经过科学测算。社区工作人员反映,目前放置的垃圾桶数量超过了实际需要量,存在资源浪费的情况。与此同时,由于配备垃圾桶时没有发放配套垃圾袋,绝大多数小区在垃圾桶使用中都不套袋。由于厨余垃圾气味大,易招蚊蝇,垃圾桶需要每天清洗,但是很多社区并没有可供清洗垃圾桶的公共水龙头或地点,造成保洁员工作的不便。

缺少与垃圾分类相应的转运站。目前所分的四类垃圾中,可回收垃圾和其他垃圾仍然按照过去的办法进行收运;有害垃圾由于缺乏专门的处理技术,往往滞留于小区;而厨余垃圾由于临时资源处理中心尚未规划建设而直接运往填埋场,运输成本很高。

垃圾末端处理技术不成熟,设备设施滞后。分类垃圾的末端处理,尤其是厨余垃圾的处理是当前工作的瓶颈。南京尚未引进厨余垃圾末端处理设备,试点期间的厨余垃圾主要运往轿子山填埋场进行生物堆肥,但是该处理设备尚处于试验阶段,不能大规模投入使用。末端处理能力不足制约了垃圾分类的进一步推广。

(二)垃圾分类与收运、处理相脱节

垃圾分类的目的是通过对垃圾进行分类收运和处理实现垃圾减量化和资源化。因此,只有当分类出的垃圾可以专法处理时,分类才具有意义。现在执行的垃圾分类方法是将生活垃圾分为可回收、厨余、有害和其他垃圾等四种类型。但实际上,除了厨余垃圾实行了单独的收运措施之外,其他各类垃圾仍在沿用以前的收运办法,垃圾收运并未真正按类分流,造成垃圾分类与垃圾的收运、处理相脱节。

(三)工作机制不健全

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机构不健全。尽管南京市政府成立了市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其工作机构为市垃圾分类办公室,各试点区也分别成立了区垃圾分类管理办公室,但是这些机构都是临时组成的。人员来自城管、环卫等多个部门,都不是专职人员,能投入垃圾分类工作的精力有限。二是相关主体责任不明确,缺乏规范的工作流程与要求。在垃圾分类工作中,社区居委会的工作内容和要求不明,物业公司的职责不清,导致执行情况差异很大。有些小区的垃圾分类工作主要靠社区居委会推动,有些则由街道委派给物业公司包干。机制不健全造成各试点小区往往自行一套,工作中存在一些不规范的做法。

(四)缺乏持续稳定的资金来源

目前实施垃圾分类的经费来自政府临时拨款,南京市市、区两级财政共划拨了50万元用于在试点的8个居民小区、共32万人口中推行垃圾分类。如果要在全市范围内推广,需要经费之巨大可想而知,单纯依靠政府买单是不现实的。推行垃圾分类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的工程,如果没有稳定的资金来源将无以为继。

(五)法规滞后,约束缺位

南京尚未出台与当前实施垃圾分类相对应的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对于政府、物业公司、居民等主体在垃圾分类工作中应该承担何种责任、履行哪些义务并没有明确规定和要求,存在责任相互推诿的现象。此外,由于没有强制性要求居民实施分类的法律依据,当前对居民行为只能以引导和激励为主,面对不执行分类的居民除了口头督促之外,往往无计可施。

(六)宣传不力,缺乏整体社会氛围

现在采取的主要动员手段是入户宣传或是通过在社区举办知识竞赛等活动小范围内进行宣传,电视、报纸等大型媒体介入较少,试点小区之外的居民对垃圾分类的知晓率很低,造成垃圾分类的总体社会关注度和支持度不高。

二、境外成功经验

美国、德国、日本、韩国等先进国家早在二三十年前就已经开始实施生活垃圾的分类回收与利用,在实践中积累了颇为丰富的经验,值得借鉴。其成功经验包括:

(一)制定科学、清晰的垃圾分类方法

垃圾分类的方法有很多种。例如比利时将垃圾分为纸张、纸箱、塑料、金属包装、玻璃以及无回收价值的废弃物等几大类,日本则将垃圾分为可燃、不可燃、大型垃圾、其他垃圾和电子垃圾。再如我国台湾地区将生活垃圾分为可回收、厨余和其他垃圾。无论垃圾如何分类,其最终目的都是从垃圾中分离出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对这部分物质进行回收、加工与再利用,从而实现垃圾减量化。因此,这些国家或地区往往依据自身垃圾处理技术与能力制定适合本国国情的垃圾分类方法。

篇9

垃圾分类指按一定规定或标准将垃圾分类储存、投放和搬运,从而转变成公共资源的一系列活动的总称。垃圾分类可提高垃圾的资源价值和经济价值,大致根据垃圾的成分构成、产生量,结合本地垃圾的资源利用和处理方式来进行分类的。

1、可回收:可回收物主要包括废纸、塑料、玻璃、金属和布料五大类。

2、其它干垃圾:其他垃圾(上海称干垃圾)包括除上述几类垃圾之外的砖瓦陶瓷、渣土、卫生间废纸、纸巾等难以回收的废弃物及果壳、尘土、食品袋(盒)。采取卫生填埋可有效减少对地下水、地表水、土壤及空气的污染。

3、厨余湿垃圾:厨余垃圾(上海称湿垃圾)包括剩菜剩饭、骨头、菜根菜叶、果皮等食品类废物。经生物技术就地处理堆肥,每吨可生产0。6~0。7吨有机肥料。

篇10

关键词:循环经济 城市 生活垃圾 应用

中图分类号: R124.3 文献标识码: A

正文:

1 城市垃圾处理的原则

按照垃圾的组成物料性质分类,城市垃圾可分为有机垃圾(如厨余、果皮)、无机垃圾(砖瓦、炉灰、灰土)、废品(如废纸、塑料、金属、玻璃)。城市垃圾的管理的原则是: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减量化是贯穿于城市垃圾处理的整个过程,不仅要求在城市垃圾产生的源头减少产量,而且在处理的末端也要求对垃圾的最终排放物减低到最少,以达到对环境造成最低的污染;资源化是要求垃圾的再利用,这样不仅能达到物质能量的极限利用,而也达到了减量化的要求;无害化是垃圾处理的基本要求,无论用那种方法处理,都必须要达到无害排放。垃圾围城现象的出现,从某种程度上,促使人们重视城市垃圾的“三化”处理,其中,资源化是对城市垃圾处理发达的欧美国家所提倡的,例如瑞典,近年来,人们逐步认识到城市垃圾资源化利用的重要性。

2 城市垃圾处理方法

2.1 卫生填埋

卫生填埋是将垃圾与环境的物流交换渠道加以隔离同时实施填埋的方法,其主要原理是通过填埋场内的厌氧消化、微生物降解等作用将垃圾降解。卫生填埋始于 20 世纪 60 年代,现今,污泥的卫生填埋已是一项相对成熟的污泥处置方法。卫生填埋具有运行简单、投资及运行成本低、适用性强等优点,国内城市垃圾中如有一半的垃圾填埋产沼后得到回收,则可日回收热值为 21MJ/m3的沼气 120 亿 m3,相当于新建 33 个 100 吨规模焦化厂的产气量,可节约标准煤 861.244 t/d。但是同时卫生填埋的占地面积大、选址困难,存在渗滤液渗漏造成二次污染风险等缺点。主要应用卫生填埋的方式处理城市垃圾的国家有美国、德国等,当前我国 90 %的城市是采用填埋的方法进行处理,卫生填埋技术的应用虽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在目前没有其他更优的方法情况下,它是不二之选。

2.2 垃圾焚烧

焚烧是以燃烧反应彻底转化垃圾中可燃组分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可使垃圾减量 90 %,大大减少占地,并可利用余热发电实现资源化。垃圾焚烧的缺点在于投资费用大、运行成本高、并且产生二噁英等微量剧毒物需采取措施控制。主要使用焚烧的方法处理垃圾的国家有日本、瑞士和丹麦,所占比例分别为 65 %、70 %和 66 %。焚烧处理垃圾的方法在我国刚刚兴起,但是对于焚烧方法是否安全却倍受争议,这场争议促使了政府和市民意识到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其实,利用焚烧处理方法在其他国家和地区受到青睐,关键是人家严格运行、严格管理,在我国由于种种的原因,环保行业总是硬件设施建设好了,但在实际运行中却出现着偷排,甚至直接排放的情况,相信人们所担心的不是技术本身的问题,而是管理者的职业操守。

2.3 垃圾堆肥

堆肥是处理与利用垃圾的一种方法,是利用垃圾或土壤中存在的细菌、酵母菌、真菌和放线菌等微生物,使垃圾中的有机物发生生物化学反应而降解(消化),形成一种类似腐蚀质土壤的物质,用作肥料并用来改良土壤。现在,采用堆肥化处理城市生活垃圾最多的国家是荷兰和法国。堆肥法的主要优点是:部分实现资源化,有利于生态的良性循环。其缺点是:处理周期较长,占地面积大,卫生条件差;在使用过程中容易造成二次污染,特别是对土壤、水体和大气的污染;此外,堆肥产品中所含重金属还会通过食物链对人畜造成危害。堆肥的垃圾处理方法在我国未得到认同,这可能是由于我国还没有形成垃圾分类的体制,还没有具备对垃圾进行堆肥处理的基础条件。

通过对三种应用广泛的垃圾处理的阐述,我们可以看出,无论用哪种方法都有它的缺点,而有些缺点会影响整个方法的应用,例如卫生填埋的渗漏液渗漏风险。因此,在垃圾处理方法选择上,必须因地制宜,根据实际情况选用方法。例如:土地资源丰富的,可以用卫生填埋的方法;而人们环保意识高的地区,可以尝试进行垃圾分类,然后进行堆肥。在目前能源紧缺的情况下,如何利用垃圾,将垃圾处理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使用实现垃圾资源化才是当今社会垃圾处理的主流。

3 发展循环经济 推广城市垃圾资源化

城市垃圾资源化主要是从能源节约和垃圾减量化的角度考虑。特别是在我国城市垃圾产量大、处理率低的情况下,实行城市垃圾的资源化,是可以实现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的最好方法。根据 2010 年远景规划目标要求,今年城市垃圾量为 2.4 亿吨,无害化处理将达到 85 %~90 %,但是目前遇到的困境是城市卫生填埋的负荷已近乎极限,焚烧的方法未得到普及,堆肥的方法更未得到认同。现今,我国城市垃圾资源化还没有形成规模,主要存在着垃圾分类、减量化、资源化未引起重视,资金投入不足、未形成产业链等问题,实现城市垃圾资源化,应从以下四方面入手:

(1)通过政府有效引导,提高市民的垃圾分类意识无论最终以什么方式来实现城市垃圾的资源化,垃圾分类是第一步,提高市民垃圾分类意识是第一步。我国国民的环保意识相当于发达国家,还比较低下,更勿用谈垃圾分类意识,但是城市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和文化水平的提高,给生活在城市的市民提高垃圾分类意识提供了硬性基础。而市民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则是提高市民的垃圾分类意识的催化剂,这必然带动市民自觉地对垃圾进行分类后才废弃。然而,市民的意识通常是当自身受到损害时,才会付诸于行动,从这个角度说,市民的垃圾分类意识是脆弱的,要市民的垃圾分类意识稳固,政府部门需要加强垃圾分类的宣传,积极参与垃圾分类的工作,使市民感觉到他们的行动得到了社会的认同,他们才可以坚持自己的意念和行动。

(2)加大资金的投入,形成城市垃圾的产业链在城市垃圾中,有机垃圾占 60 %~70 %,塑料占 8 %~9 %,玻璃占 3 %~5 %,纸张占 2 %~3 %,其他(包括废金属制品等)占13 %~21 %。可回收的有玻璃、纸张、金属制品等,可回收率约10 %~15 %。另外有机垃圾中以厨余与果皮居多,如果通过垃圾分类,就可以将厨余与果皮进行堆肥,这样最终垃圾处理量将大大地降低。目前,垃圾中可回收主要是靠城市垃圾的拾荒者完成,回收只是一小部分,而由于没有得到分类,厨余与果皮根本无法进行堆肥,且存在着市民分类好的垃圾,无处投放的尴尬局面。政府应该加大这方面的资金投入,一方面通过政策鼓励企业对产品利用完后可回收部分进行回收,循环利用;另一方面则建立废品回收产业,回收可回收的但企业未能回收的废品;再者,建立垃圾分类细则,并严格执行,以小区为单位,推广垃圾堆肥处理方法,形成垃圾堆肥后化肥的产业链,建立市场运行机制。还要打破目前垃圾处理中政企不分、垄断经营、非市场化运作的现状,要由原来的政府环卫部门运作转变为市场机制企业化运作,让企业成为市场的主体。

(3)因地制宜,加强对垃圾处理设施运营者的监督经过垃圾分类后,不能用于回收或堆肥的垃圾,还是要采用卫生填埋或焚烧的方式对其进行最终的处理,各个地方应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选用最终的处理方法。政府部门应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对垃圾处理设施运营者加强监督,促使垃圾处理设施运行符合技术要求,并且鼓励市民参与到监督过程,让市民更加了解垃圾处理的过程,以取得市民的信任。

(4)完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实行城市垃圾处理规范化

我国在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制定方面起步较晚,且其发展未能与现时环境问题的真实情况相一致,这就导致了环境问题的处理得不到正常化和规范化,而在城市垃圾处理的法律法规更加如此,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关于城市垃圾处理的法律法规,这就造成了我国城市垃圾处理得不到明确的法律保护。完善我国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根据环境问题的实际情况及时更新,是实行包括城市垃圾问题在内的环境问题规范化处理的基础。城市化进程加快了大量废弃物进入环境,以城市为中心的环境污染在扩大,并向农村蔓延。城市垃圾资源化,不仅可以减少垃圾对城市的污染,而且还促进循环经济建设,维护区域生态平衡。实现城市垃圾资源化和不能资源化的垃圾进行处理的有机结合,是应对垃圾围城的最佳方法。实现城市垃圾资源化,需要长时间去建立有效的机制,在这个过程中必须要坚持不懈,勇于改革创新。

4 结语

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垃圾量也会不断地增加,这种趋势不可逆转。解决城市垃圾围城问题,关系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关系到城市生态环境,关系到广大市民的切身利益。因此,无论是政府还是个人,都应该在这个问题上做好属于自己的工作:按照垃圾分类的方法将垃圾分好类,进行资源化;加大资金投入,形成垃圾资源化产业链;垃圾循环利用,最终实现垃圾的减量化、资源化及无害化。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