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旅游市场现状范文
时间:2024-04-10 15:49:5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乡村旅游市场现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自从托马斯·库克组织了近代历史第一次正式意义上的旅游之后,旅游业的发展便以惊人的速度在全世界内发展壮大。由于旅游业不需要投入大量的能源资本,不会产生大量的工业污染,因此被称为“无烟工业”和“绿色产业”。现代国民经济的发展状况很大程度上决定于经济模式的组合要素,旅游业作为服务业的主要内容,极大地刺激了消费,拉动了内需,使经济结构向良性方向发展,因此它成为了各国竞相发展的产业。旅游业的发展离不开旅游产品的开发,乡村旅游是旅游产品开发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也是实现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一、开发乡村旅游的意义
(一)对旅游企业的意义
我国的旅游业开始于入境接待,随后旅游市场逐步打开,转向国内旅游和出境旅游。由于起步时间晚、旅游发展模式存在缺陷、缺乏有效的市场规范等原因,我国的旅游市场目前呈现出恶性循环的状况。为了追求客源,低价竞争使旅行社利润越来越低,直接导致了频繁出现的负地接、零地接现象,破坏了我国旅游市场的良性运作,使旅游企业面临着极大的威胁和挑战。乡村旅游是一个新型的旅游模式,对于优化旅行社产业升级和净化旅游市场有着重要意义。
(二)对旅游者的意义
旅游业的发展应该以市场为导向,也就是要迎合旅游者的需求,寻找符合现代旅游理念的产品。当代的社会发展使大部分都市人处于快节奏、高压力的环境中,旅游成为缓解压力、放松心情的一种绝佳方式。但是由于时间上的限制,多数人只能在放假期间进行旅游活动,而这也正是旅游旺季,景区人数呈爆炸性发展趋势,吃住行等方面都很不方便,使旅游失去了原来的乐趣。乡村旅游产品的开发极大地满足了现代人最求安静、纯净、返璞归真的心理需求。
(三)对旅游目的地的意义
旅游业的连带性特别强,辐射面非常广泛,旅游业的发展直接带动了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产业的发展,对区域经济有重要影响。我国现阶段对三农问题极为关注,解决农村问题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前提保证,而发展经济则是主要手段。乡村旅游的发展可以极大地促进当地住宿业、餐饮业、建筑业、零售业等行业的发展,并且直接创造了大量的就业岗位。
二、我国乡村旅游市场营销现状
我国的乡村旅游市场营销发展时间相对较晚,理论建设还不完善,并且受到整体旅游市场环境的影响,使其在发展中出现了很多的问题。
(一)旅游基础设施差,服务质量难以提升
能够进行旅游开发的乡村一般位于地理区位偏僻或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地方,这些地方由于很少受到现代都市文明点影响而保持了原生态的自然景观和人文环境。但是这些同样为旅游业的发展设置了障碍,受区位条件和经济的影响,很难进行先进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使旅游中的吃、住、行等要素受到很大限制。同时由于提供旅游服务的人员大都为当地村民,缺乏现代的服务理念,使对游客的服务质量难以得到保证,直接导致游客回头率降低和旅游地形象难以提升的现象。
(二)缺乏市场细分,旅游产品结构相对单一
目前我国的乡村旅游市场缺乏有效的产品规划机制,使乡村具有的丰富旅游要素不能充分表现出来,致使市场结构相对单一,旅游产品项目数量较少,并且缺乏新意。主要表现在不能针对不同的消费者开展合适的营销活动,只注重景观的设计而忽视了农村民俗风情等方面的开发,使乡村旅游变成了走马观花式的普通旅游形式。
(三)营销手段落后,管理体系不完善
乡村旅游的发展的还不成熟,缺乏有效的管理体制,营销手段也相对落后,使旅游产品不能有效地进行推广,严重影响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三、我国乡村旅游市场营销的发展趋势
虽然面临一系列的问题,但乡村旅游市场的潜在动力非常巨大,市场前景非常广阔。通过产业升级完善市场监管体制,乡村旅游市场必将迎来大的发展机遇期,其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全面整合乡村旅游市场营销
整合市场营销的目的是将企业的营销力量进行集中,从而发挥更大的营销效力和影响力。通过对不同的消费群体进行有针对性的营销,可以为扩大企业品牌效应形成产业整体优势做出重要的贡献。
(二)运用先进技术开发营销渠道
信息化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为现代市场营销提供了更为宽广的平台,使传统的营销策略在方法和技术上得以改进,从而更适应现代社会信息传播的要求。除了运用网络营销方式进行乡村旅游的的推广之外,还应该根据乡村旅游市场的特色开发出多元化的营销模式,例如将农业资源与旅游资源进行整合,在推广农业产品的同时对旅游进行大范围的宣传介绍。此外还应抓住目前国家对农村的大力扶持这一机会,争取资源的有效配置,使乡村旅游市场营销具有更大的政策优势。
(三)产品和服务的个性化和品牌化
进行乡村旅游市场营销的前提是提升乡村旅游的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只有这些旅游基础要素的完善才能为市场营销的有效进行提供保证。农村旅游市场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产品的单一和服务质量的地下,通过增加对乡村旅游地基础设施的资金投入和技术投入,加强对服务人员的培训能够从根本上改变我国旅游市场的现状。
参考文献:
[1]尤海涛,马波,陈磊.乡村旅游的本质回归:乡村性的认知与保护[J].中国人口,2012,(09).
[2]高玲.乡村旅游安全控制与处理的科技支撑系统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25).
篇2
关键词:乡村旅游;目的地;市场营销。
我国旅游行业历经三十多年的发展,旅游产品的内部结构也发生了新的变化。传统意义的观光旅游已经渐渐地失去了其本来所具有的市场垄断地位,而上升势头最为强劲的则是代表了当代旅游价值新取向的乡村旅游。作为我国当前旅游市场的一大热点,乡村旅游主要是能够满足旅游市场的多元化趋势和农村经济发展需要调整的新要求下涌现出来的。乡村旅游之发展不但能改变当前我国农村经济结构十分单一的状况,而且还能全面利用当地农村的剩余劳动力资源以增加其经济收入,这样就能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提升,进而有助于我国农村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
一、乡村旅游的基本概念。
目前,对乡村旅游的概念尚未统一认识。1997年,世界旅游组织对乡村旅游的定义是指旅游者在乡村及其附近进行学习和体验乡村生活方式的一种旅游活动。我国学者则认为乡村旅游是以农村的风光与活动为主要吸引物,以城市居民为主要目标市场,以满足旅游者在娱乐、求知等方面需求为其主要目的的一种旅游方式。乡村旅游把农业生产、农村生活以及农村环境等三者合而为一加以开发的,是强化城乡群众之间感情沟通与体验乡村生活、了解民风民俗的一种理想方式。基于以上概念,笔者觉得,乡村旅游是一种以乡村基本风貌、自然及人文环境等为基础进行资源开发的一种旅游项目,目的是吸引城市居民前往观光旅游。
二、我国乡村旅游市场发展现状。
旅游产业已经成为了世界上最大、增长也最快的一个产业。我国旅游市场不断扩大,其持续发展的主要有利条件为:我国丰富的旅游资源正在不断地得到挖掘与开发;我国的旅游产品结构正在持续完善之中;我国旅游业的规模持续扩大;发展旅游的大环境变得更加优化。
以上措施均为我国旅游市场的持续扩大提供了良好保障。如今,广大民众外出旅游休闲的机会变得更加多,公民旅游消费也更趋向于理性化,出游的形式也从往常的随团游渐渐转为自驾游等自助旅游。在中国渐趋扩大的旅游市场之中,乡村旅游十分突出。建立起乡村旅游的市场营销优势,这是实现我国旅游资源全面整合与提升乡村旅游竞争实力的必然选择。然而,出于种种原因,当前我国乡村旅游依然存在投资和经营规模过小,地区分布和组织形式较为分散、市场竞争缺少秩序、市场营销观念滞后、促销手段过于单一等一系列问题。
三、我国实施乡村旅游目的地市场营销的主要策略。
(一)大力发挥地方政府所具有的主导性作用。
一是要建立起正确的发展观,合理地进行乡村旅游市场定位,科学规范地制定出发展规划。乡村旅游可谓是第一产业与第三产业之间的彼此渗透,是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十分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乡村旅游的目标是要实实在在地增加农民群体的收入,促进当地农业的发展,因此,在制定乡村旅游发展规划时就要参照本地整体发展规划,做到和村庄建设、国土利用、环境保护及产业发展等规划相互衔接,对于具有旅游资源优势的重点乡村要实施整体设计与改造,切实做到合理布局,不仅要有利于建设新农村风景线,而且还要有利于实现生态农业、农产品加工业以及农村服务业等产业的共同发展。
二是要改进管理机制。要依据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建立健全管理体制,明确旅游部分和农业部门的管理职能,并对如何发展乡村旅游业实施专业指导与管理。要形成协调连动的管理机制,因为乡村旅游会涉及到众多部门,因此,当地政府应当及时成立乡村旅游工作领导小组这一专门机构,小组成员由各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主要负责制定乡村旅游发展政策,完善各项管理制度以及措施,从而指导当地乡村旅游的协调和有序发展。
三是要继续加大软、硬件投入。要坚持不断改进乡村旅游的基础设施,大力培养乡土旅游人才。要重点解决从交通干道到乡村旅游景区的道路交通建设,不断提高乡村旅游所在地的道路硬化比例以及绿化程度。同时,还应注重于网络建设,这是因为在网络时代到来之后,许多城市居民开始愈来愈多地运用互联网来获得乡村旅游的相关信息,但是许多乡村旅游目的地的网络建设落后,从而难以满足广大游客之需求,因此而阻碍了本地乡村旅游的大力发展。在此基础上,还应重点解决好垃圾与污水处理、公共厕所建设、停车场建设等大量问题。在食宿条件上,乡村旅游的经营者一定要让厨房、客房、厕所以及公共场所的状况达到相关的标准。提升当地村民的文化素质与经营水平,这是强化乡村旅游的重点,也是发展乡村旅游的切实需要。因此,要将培养当地的乡村旅游人才作为工作重点。要强化对旅游从业人员进行民俗、接待及社交礼仪等方面的培训教育,要强化对经营者进行安全、卫生以及法律等方面的培训教育,从而全面提升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用更加优质的服务与特色来吸引广大旅游者。
(二)依靠市场细分以准确定位乡村旅游市场发展目标。
乡村旅游的目标客户主要是城镇区域或者经济发达地区当中具备回归自然意识与保护自然需求的游客。然而,因为各类乡村旅游产品各自所处的地理区位、环境、资源、种类和生命周期所存在的差异,在具体地选择目标市场时往往也是有所不同的。在具体操作之中,应当根据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与交通状况来决定目标客户市场所在区域以及开拓市场之顺序。和乡村旅游产品距离最为接近的市场与刚富裕起来的地区、人群等均可作为乡村旅游的目标客户市场。要彻底改变以往那种只用空间距离这一种因素来决定目标市场的方式。在目标市场的选择时,应当注重于从营销主体的资源、目标以及市场规模等诸多方面对细分市场实施评价,其所选择的目标市场一定要和生态旅游市场营销主体的产品形象、经营资源等相匹配,否则就应当放弃这一类细分市场。
(三)不断加大乡村旅游目的地市场营销的促销力度。
实施旅游宣传是不断扩大影响与提升知名度,加强旅游产品销售的重要形式与手段。为了确保乡村旅游能够持续扩大客户市场,一定要运用切实可行的措施,实施全方位、多形式、立体式的乡村旅游宣传营销活动。乡村旅游营销的途径可以是多种多样的,比如,可以积极参与到全国性或者区域性的旅游促销会议之中,运用展览的形式进行宣传促销,可以编印旅游宣传手册、乡村旅游景点简介、导游图等进行宣传,和各家旅行社、宾馆等进行联营,通过让利以帮助其进行促销;通过制作旅游标示牌和门票进行宣传等等。要注重于维护乡村旅游目的地的整体旅游形象以及知名度。在对旅游目的地进行整体宣传促销之外,还要积极维护好旅游产品的总体形象,切实保护好旅游产品的质量,绝不能让旅客们乘兴而来、扫兴而归。
(四)积极开发富有当地特色的高品质乡村旅游产品。
乡村旅游产品主要是由核心、外形及延伸等部分三大部分所构成的。各部分存在着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并且融合在一起组成了乡村旅游产品。制作精良的旅游产品能很好地促进乡村旅游业的新发展,而特色化的旅游产品则是吸引广大游客的高层次的旅游精品项目,所以,一定要精心打造富有当地乡村特色的旅游产品。要不断加大对于旅游产品的研发与包装力度,让旅游产品变得更为差异化,并其依据当地特色,因地制宜地打造出富有地域文化特色的乡村旅游产品。在积极开发乡村旅游产品之时,应当努力增加能够体现本地特色的旅游休闲活动,一定要积极运用新思路与新方法来提升旅游产品的质量。同时,在开发乡村旅游产品的过程中,应当尽量确保旅游资源的原始性以及真实性。这主要表现在不仅要维护大自然的原生态,而且还应当积极保护当地所特有的传统文化项目,避免由开发而导致的文化污染。要确保当地人和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提供各种原汁原味的精品给广大旅游者。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旅游行业是一个十分特殊的行业,因而旅游商品也是一种十分特殊的商品,这类商品在时间与空间上具有较为特殊的特点。所以,旅游市场营销较之一般意义上的市场营销显得更为特殊。有鉴于此,市场营销对旅游行业而言也就显得更加重要。我国要想进一步发展乡村旅游,就应当积极开展乡村旅游目的地市场营销,从而在我国的旅游业发展中发挥出更加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何丽芳。 乡村旅游与传统文化[M]. 北京:地震出版社,2007.
[2]陈 鹏。 浅谈游客参与性旅游产品在乡村旅游开发中的重要性[J]. 决策管理,2008(23)。
[3]徐 清。 浙江省乡村旅游产品深度开发的研究[J]. 浙江农业科学,2009(2)。
篇3
摘要:乡村旅游是以农村地区为特色,以农民为经营主体,以旅游资源为依托,以旅游活动为内容,促进农村发展的社会活动,所以构建乡村旅游市场营销模式是提高乡村旅游竞争力,实现乡村旅游发展的必然选择。但是目前对乡村旅游的开发还没有统一的体系和标准,其营销模式也没有系统的规划,因此本文通过探讨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营销现状及问题,分析了乡村旅游市场营销发展趋势,提出了营销模式构建策略。
关键词:乡村旅游;乡村旅游市场营销;营销策略
一、乡村旅游发展概况
目前对乡村旅游的概念并没有达成共识,各国学者对其的界定也各有差异。1997年世界旅游组织将乡村旅游的概念定义为:乡村旅游是指旅游者在乡村(通常是偏远地区的传统乡村)及其附近逗留、学习、体验乡村生活方式的活动。我国旅游学者对其界定为:是以乡野农村的风光和活动为吸引物、以都市居民为目标市场、以满足旅游者娱乐、求知和回归自然等方面需求为目的的一种旅游方式,乡村旅游是以乡村社区为活动场所,以乡村独特的生产形态、生活风情和田园风光为对象的一种旅游类型。因此可以看出,乡村旅游是依托农业这个大环境,将农村生活、农业生产融为一体并进行旅游开发的。乡村旅游一般以城市周边的农村自然景观和田园特色风光为主体,以城市居民为客体,以为城市居民提供古老乡村劳作体验、了解当地风土人情为目的。因此乡村旅游被称为人类回归自然的最佳方式之一。
在我国,乡村旅游是在满足了市场多元化及农村经济产业结构亟需调整的要求下应运而生并蓬勃发展的。乡村旅游的发展不仅能够改变我国农村经济结构单一的情况,而且能充分利用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当地经济收入,从而达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双赢,促进我国农村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乡村旅游的特点
1、乡村旅游以农家乐和农村观光的形式为主
乡村旅游主要为旅游者提供一种回归自然的体验,其通过提供特色农家旅馆、农家菜肴、农家生产劳作等一系列能够享受农村的旅游活动,使得旅游者能够体验当地的民俗风情并采购特色农产品。这种农务采摘旅游能够推进乡村旅游的健康长久发展。
2、在开发层次上处于低水平的开发阶段
在我国,近几年乡村旅游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是由于经历的时间较短,对其的开发仍处于较低的水平,还没有转变传统粗放的开发模式,切没有明确的主导方向。
3、主要分在景区边缘地区、老少边穷地区、都是郊区
在这些地区具有丰富的自然景观、人文生态景观及原始的乡情习俗,构成一个个特色浓郁,且带有极强的文化与生态色彩的乡村旅游地,这些能够为乡村旅游所提供丰富的旅游资源,是的乡村旅游的内容和形式多样化。
三、乡村旅游市场营销存在的问题
1、产品开发项目缺乏弹性,开发项目单一,粗放式经营管理
目前我国乡村旅游以观光旅游和农村自然景观为主,其农业旅游资源非常丰富,虽然现阶段对其开发的旅游产品和内容名目众多,但是都没能充分的开发利用这些丰富的农业旅游资源,没有充分挖掘其价值。开发项目单一,切没有深度和特色支撑。一些开发者局限于眼前的利益,对产品进行不合理和过度开发,造成环境破坏、影响当地文化等问题。存在对产品开发并运作期间管理混乱的问题,部分管理人员对乡村旅游的认识不够,不能及时的解决突发问题,更有部分开发管理人员过分的追求效益,忽视旅游者的差异需求和满意度,产品缺乏创新,形象设计意识不强。造成乡村旅游产品种类单一,管理形式粗放。
2、价格水平不高
乡村旅游由于其本身的特点要求,一般对其的开发都处于城市郊区或者景点附近,依靠城市辐射或者景点辐射得到客源,所以在价格方面大多较低,以吸引游客。乡村旅游以农村景观为主,其资金投入势力和政府支持强度相对于风景名胜区较弱,其主要吸引周边城市周末、节假日休闲度假的出游的居民,这些居民出游的弹性较大,对价格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因此带来的经济效益较少,因此在“薄利多销”意识的促使下,对乡村旅游的营销采用低价策略。合理的低价策略能够增加经济效益,但是过度的地价营销会导致乡村旅游经营的恶性循环。
篇4
关键词:欧美国家;乡村旅游;特征
欧美国家乡村旅游的发展大多数是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的;到80年代,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到90年代,进入成熟发展时期。而到20世纪与21世纪之交,其乡村旅游更呈现出持续发展的强劲势头。乡村旅游已成为当代欧美国家的主要旅游形式之一。如2003年,美国去农场度假的有1800万人次;法国的乡村旅游收入达100亿法郎,占该国当年旅游总收入的1/4。
欧美国家乡村旅游从产生到现在已有近50年的发展历史,经历了从起步、发展,到相对成熟的一个较为完整的过程。其乡村旅游的发展,呈现出许多基本特征。其乡村旅游发展上所呈现出的基本特征,对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1.旅游景点的经营特征
1.1私营化
欧美国家的乡村旅游大多是在私营农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随着乡村旅游的发展,其农场主同时也是旅游业经营者;其乡村旅游景点的经营则为家庭私营。在美国这样的“度假农庄”吸引了大批游客前往度假。他们可以住在农家与农场主人一起生活。游客在观光度假之余,亦能尽情欣赏田园风光,体验农家生活,亲身参与农场生产活动。度假农庄的民宿房舍大多利用农家空出来的房间或农舍稍加改建整理而开放经营。
1.2小型化
欧美国家乡村旅游的基本经营单位,大多数为一个农场或一个家庭。这种小型化的经营特征,既符合其乡村旅游是在家庭农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历史,同时也恰好迎合了旅游市场的需求。英国开展乡村旅游的农场就是如此。从旅游开发经营的面积看,虽然各个家庭农场的面积大小各异,但是,旅游者在其中活动的空间却都不大。政府为了防止农庄走上商业化经营,规定农庄了的民宿床位,一般为2~6个房间,可提供4~15个床位,低于这个限度可以享有免税优惠。从所雇佣的旅游从业者看,开展乡村旅游的农场,其农场主平均雇佣全日制的旅游从业者大多数只有10名左右,农场主化在旅游上的投资,大多数平均也只有5万英镑左右。由此可见,其旅游经营规模是很有限的。
1.3兼营化
欧美国家的农场主,大都是一方面在从事农业生产的同时开展多种经营,另一方面在开展乡村旅游经营时依托农业生产的支撑。在他们看来,乡村旅游与农业生产密切结合,不可分离,彼此双赢,和谐共进;即使是乡村旅游的收入远远大于农业生产的收入,也不可对农业生产轻视、懈怠、甚至放弃,相反,要真真实实进行,一丝不苟经营;否则,如果将农业生产表演化,那就势必失去乡村旅游的原汁原味,削弱乡村旅游对外来游人的应有魅力。
1.4分散化
欧美国家庞大的乡村旅游需求市场与小型化的乡村旅游经营规模,必然导致乡村旅游多点式、分散化的发展格局。近年来,欧美国家乡村旅游分散布局表现十分明显。到2006年底,法国推出的“农庄旅游”,全国有1.6万户农家建设了家庭旅馆,开展旅游接待;意大利开展的“绿色乡村旅游”,其农庄已有6500家;巴西有5000家农场旅馆;美国仅纽约就有1500家开展乡村旅游的农场,而夏威夷州则多达5500个农场。众多的乡村旅游景点分散吸引了庞大的乡村旅游群体,在满足旅游市场需求的同时,又保证了农场的旅游产品质量不会因游人的过度集中而受损。这种多点分散、小型化的布局是旅游市场需求的必然产物。
2.旅游产品的类型特征
2.1观光参与性产品
乡村的观光参与性旅游产品,是近几年来随着旅游市场的需求而产生出来的旅游产品。乡村旅游观光有两层含义。其一是观赏整体农村的自然风光,接触大自然,欣赏大自然,体验大自然,回归大自然;其二是观赏乡村的生产方式、生活习俗和田园风光,这种产品是绝大多数乡村旅游产品经营者都自然或不自然地为外来旅游者提供的产品。为了更好地观赏乡村的生产方式和生活习俗,农场主往往有意将一些生产方式和生活习俗呈现出来,让旅游者参与进去,借以延长旅游者的滞留时间,增加旅游业的经济收入。夏威夷的农场主就将自家咖啡加工的全过程有计划地展示给旅游者,并让有兴趣参与咖啡加工的旅游者当一回咖啡加工工人。一些地方在开展乡村旅游时十分注重这种参与性旅游活动。在秋收季节,或果实采摘季节,旅行社组织城市居民到乡村去参加生产劳动。有的城市居民甚至到乡村租种耕地,全过程地从事农业生产劳动和农业经营活动。而农场主则成了旅游者的田园看护人。针对旅游市场的这种需求变化,许多农场都纷纷推出旅游者可以参与、能够参与和乐于参与的游览项目,如家畜家禽饲养、成熟果实采摘、秋季庄稼收割和捕鱼生产活动……此举,既可延长旅游者的滞留时间,又能增加农场主的经济效益。2.2娱乐休闲型产品
农场为了更好地满足旅游者追新猎奇、求乐求知、求健求美等需求,往往开展多种形式的娱乐休闲活动。美国许多农场就举办西红柿节、甜洋葱节、土豆装袋节等活动。而更多的农场则因地制宜,相继推出骑马、乘马拉车、雪橇、滑翔、登山、漂流、徒步、钓鱼等活动。还有的农场请专家将玉米地种植设计成迷宫形式,推出玉米地迷宫游览活动,给旅游者带来了极大的乐趣。因场制宜地推出娱乐休闲型旅游产品,虽然有的已超出了乡村旅游范围,但是这种扩展对乡村旅游的发展却十分有益。这不仅拓展了乡村旅游的项目产品,而且避免了农场资源的闲置浪费。
2.3住宿餐饮服务产品
为旅游者提供住宿和餐饮服务,既是乡村旅游服务中最基本的服务,也是开展乡村旅游的最重要服务项目,更是能否接待旅游者和接待多少旅游者的最基本的条件保证。而且,这往往是欧美各国衡量其乡村旅游发展水平的最重要的标准。目前为旅游者提供住宿和餐饮服务的农场旅馆,巴西有5000家,意大利有6500家,法国有16000家。这些农场旅馆为旅游者提供的旅馆及床位是当地的风格,为旅游者提供的饮食是当地风味,使当地乡村旅游的特色得到了充分展示。
2.4旅游购品
欧美各国各个农场在开发乡村旅游时往往推出一些旅游购品以满足旅游者购物需求,并借此推销农副产品,以从中获取更多的收益。这些旅游购品,首先是农场出产的农产品和农副产品。如蔬菜、瓜果、粮食、咖啡、干酪、奶油等土特产品。其次是农场推出一些编织等手工艺品和旅游纪念品。这些旅游购品销售收入往往是全部乡村旅游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夏威夷来自农副产品的直接销售收入竟占其乡村旅游总产值的1/3。在一般情况下,外来旅游者在同类产品中更愿意从农场直接购买。特别愿意购买自己直接从农场亲手采摘的蔬菜水果和农场当面加工的奶油、咖啡及从农场酒窖中取出的葡萄酒等。职称论文
3.旅游市场的取向特征
3.1本地化
在欧美乡村旅游市场中,本地旅游者在旅游者总人次中往往占七成以上。在英国,这些本地旅游者从居住地到旅居地为2~3小时车程之内;在西班牙,这些本地旅游者从居住地到旅居地为100~200公里范围内。产生这种格局的原因有二:其一是乡村旅游景点众多,广泛分布在各个地区,人们对乡村旅游景点有较大的选择余地;其二是乡村旅游者对乡村旅游景点的选择性并不很强,只要有较好的环境、和谐的氛围、相应情境,就可满足游客需求,他们不会对具体内容过分苛求,也就无需跨区旅游。
3.2城市化
欧美国家的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大都在70%以上。城市人口既是国家人口的主体,又是国家旅游人口的主体,更是乡村旅游市场的主体。乡村旅游市场正是立足城市人口的旅游需求而产生的。繁忙的工作生活压迫着城市居民的神经,他们更加向往重返没有城市污染和工业污染的大自然,向往能使人耳目一新的异域环境,这就构成了城市居民进行乡村旅游的主要动机。有的城市居民甚至在乡村拥有一块土地,每年用于度假之用。
3.3家庭化
据英国一些农场的旅游景点调查分析结果表明,以家庭为组织形式的乡村旅游客人占景点旅游者总数的40%左右。由此可见家庭游客的比重是比较大的。在欧美国家,近距离经常性地利用双休日进行以家庭为组织形式的自驾车旅游也是较普遍一种的形式。乡村旅游也是如此。乡村旅游中的观光、休闲和参与性旅游更是如此。
3.4学生化
学生是乡村旅游的重要群体。其主要原因是,城市学生需要学习知识,认识自然,了解社会,特别需要了解和认识农村、农业和农民。针对这种情况,学校或旅行社便有意识地组织学生开展乡村旅游。农场也针对学生旅游市场需求,开发乡村旅游产品。德国、法国等许多开展乡村旅游的农场都开设农业课堂。生长在城市的学生对农村、农业和农民完全陌生。他们有着追新猎奇、求乐求知的迫切需求和强烈愿望。因此,乡村旅游的学生市场有着巨大潜力。
篇5
近年来,我国经济不断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伴随时代的进步,人们更向往舒适、休闲的生活方式,催生了旅游业的蓬勃发展。三角山风景区旅游资源丰富,同时也是一个相对较大的客源市场,但旅游发展情况并不乐观。旅游市场营销做得不到位是其中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将着重分析三角山风景区当前旅游市场营销的现状,进而发掘其中存在的问题,并且针对出现的问题提出一些建设性的策略。
【关键词】
三角山风景区;旅游市场营销;策略
我国有着五千年的灿烂文明史,可称得上是地大物博,物产丰饶,旅游资源相当丰富。这些数不尽的名山大川及名胜古迹,无疑为发展旅游业提供了一个广阔的空间。在过去几十年里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偏低,对此没有足够的重视,对旅游业长期缺乏投资,以致我国的旅游业基础设施十分落后。我国自步入21世纪以来,经济上开始积极发展第三产业,旅游业正是在这种大环境下,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并且也取得了非常辉煌的成就。湖北省浠水县三角山风景区也是在这种形势下得到长足的发展,但由于种种条件的限制与国内知名旅游景区相比,仍有很大差距,远远不能适应国内竞争和当地经济发展的要求。本文针对三角山风景区的现状,从旅游市场营销的角度出发,对其旅游产品开发与宣传进行策划,提出适合于浠水地域特点和具有三角山风景区特色的旅游产品及市场营销策略,力图发挥湖北地方旅游业的优势,实现浠水当地旅游业发展再上新台阶。
1 三角山风景区旅游资源现状及分析
湖北省浠水县三角山旅游风景区是国家 AAA级旅游区和黄冈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风景区内山恋起伏,高峻险要,峰奇洞异、怪古嶙峋,风景秀丽,林木葱茏,气候宜人,夏季最高气温26℃28℃,有名胜古迹、革命纪念遗址等旅游景观景点156处,是理想的旅游避暑胜地、休闲疗养之所,博得了众多当地及周边旅客来此观赏游玩。
旅游业的发展必须依赖于一定的旅游资源。旅游资源一般分为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两类。从总体上看,三角山风景区人文资源丰富,自然景观奇特,优美动人的传说比比皆是。从目前情况看,具有较大的发展优势:(1)自然资源特色突显,人文景观开发初具规模, 景区内三角山、 达城庙、千年茶花 、石门、三角庙、老龙仙洞、碧仙洞、望夫石(舍身崖)、龙门资教寺等人文景观,引人入胜。(2)对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良好,景区内的水、空气、植被等未受污染和破坏。
2 三角山风景区旅游市场存在的问题分析
2.1设施不完善,服务质量差
由于县政府财政困难,对旅游设施的经济投入少,基本上是贯彻“自由发展”的方针,担心花钱多的项目效益上不去,只能因陋就简,以致设施不全。所谓旅游业,实际包括吃、住、行、娱、游、购六个方面。从总体上看,资金投入主要局限于饭店宾馆,其他旅游配套设施项目,如交通、商业购物尽管也都涉及,但比重很小,投资十分有限。景区地理位置相对较偏,交通不便,并没有得到有力改善。住宿、饮食、娱乐等设施匮乏,造成客容量不足。再加上旅游产品缺乏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层次感,而且以小型产品为主,没有形成产品的规模等级,不能引导旅游消费,造成游客滞留时间短。更有据《楚天都市报》报道,三角山风景区成菜场,垃圾成堆,令游客十分扫兴。种种的这些设施不全,服务质量差,管理不善,都严重制约着三角山风景区旅游经济的发展。
2.2旅游市场营销中法制意识淡薄
当前社会是一个法制社会,在旅游业中也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的。因而, 依法办事应当是保障旅游产业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然而,在乡村旅游市场中,仍然存在着非常多的问题。在与罗田县天堂寨风景区、英山县桃花冲风景区、黄州赤壁风景区等风景区的竞争中,三角山风景区曾出现为了揽客对外进行虚假宣传,提供一些虚假的信息亦或是诋毁其他风景区的声誉,如本来网上和对外宣传门票价格为30元/人,但为了揽客经常降价出售,以此攻击其它景区价格贵。这种现象本应该控制,但为了图利创收,一时之间也在有意无意中做出这种违法的事情。从严格的意义上讲,这样一种扰乱的旅游市场秩序的行为,并且在很大程度上损坏了旅游景区的形象,也使我国的法制遭到了不必要的破坏,对旅游市场中的双方都是非常不利的。既破坏了旅游企业的对外形象,同时严重阻碍我国旅游业的健康发展。这种只顾经济利益,而忽视法制化经营,结果造成因旅游合同未能履行而发生大量纠纷和旅游投诉。因此加强法制观念显得非常重要,用法律规范旅游市场营销中的行为,并且让景区相关从业人员有意识地遵守,是三角山风景区不可忽视的问题之一。
2.3市场定位不明确,旅游品牌意识淡薄
三角山风景区相对于其他旅游景区而言,最大的竞争优势是山水自然美景和历史人文景观相映成趣。但由于市场定位不明确,导致营销资源的浪费。该景区没有对游客进行细分市场或市场细分工作欠缺,导致旅游产品或服务指向整个市场。同时也由于在该景区发展过程中,没有注重推销自己的形象和特色,没有能够根据市场的需求来科学的制定旅游市场的营销策略,与同类型的旅游景区相比过于雷同,没有拿出自己的特色。总之三角山风景区没有经过周密的调查,盲目定位,致使竞争力弱化,也导致旅游品牌意识淡薄,知名度很难提高。这一连串行为也说明该景区的营销策划与组织能力不强,缺乏先进的旅游销售理念,没有将人力资源、旅游资源、旅游文化理念通过营销渠道、广告、公关宣传等传播手段将其整合成为一个品牌,培养良好而忠实的顾客消费群体,无法适应现代旅游业的发展趋势,这对三角山风景区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
2.4追求短期销售目标,缺乏长远规划
随着旅游开发的日益深入和旅游产业的高速发展,旅游景区之间的竞争相对较强。面对周边同类型旅游景区的竞争压力,如罗田县天堂寨风景区、英山县桃花冲风景区、黄州赤壁风景区、黄石东方山风景区等,三角山风景区为了讨好旅客,追求短期销售目标,比如门票价格表里不一,盲目进行削价竞争,把降价作为竞争的主要手段,在对外宣传营销上往往只强调价格,只是希望通过低价格带来旅客数量的增多,以期达到“薄利多销”的旅游促销目的。这就对外导向三角山风景区低端化的的旅游形象,很难吸引游客的回头观赏。另外该风景区把目光都集中在追求短期营销目标,忽视了旅游产品的质量和特性,从而导致目前三角山风景区没有注重旅游产品的升级和售后服务体系的构建,缺乏差异化和个性化。这样的营销方式,在短期之内可能能够使游客增加,带来游客的促销,但是从长远的利益上看,这种做法只会损害到自身的旅游形象的,是不利于风景区的长远发展的。
3 改进三角山风景区旅游市场营销的策略
进入到现代营销主导的新时代,必须用科学、先进的旅游市场营销理念来武装旅游业,从而促进旅游业健康有序地快速发展。鉴于以上情形,改进该景区旅游市场营销策略是十分必要的,并且是一项迫不及待的任务。
3.1完善相关设施,提高服务质量
在西方发达国家和我国旅游业发达地区,为大力发展旅游业,凡与旅游服务相关联的行业,包括宾馆饭店、景点设施、娱乐、交通、购物等配套设施都做到尽善尽美和富有地域特色。在这种情况下,三角山风景区要发展旅游业,就必须更新营销观念,采用现代旅游市场营销理念,优先改善相关设施,积极引进社会资金的投入和先进技术设备及管理经验,严厉杜绝景区垃圾成堆的现象,这是非常紧迫且可采取的途径。同时招聘训练有素的专业人员,严肃纪律,提高风景区有关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全面提升风景区相关的服务意识和服务质量,增强竞争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尽快全面改善风景区的旅游环境。真正实现对接大武汉,融入黄鄂黄,全力发展三角山风景区旅游业。
3.2加强对风景区从业人员的法律培训
在招聘训练有素的专业人员的同时,一定要加强对法律知识的考核,督促景区从业人员自觉认真学习法律知识,并把法律知识的考核当作以后工作业绩的绩效考核目标之一。在景区经营活动中,聘请专门人员进行考核,微服探察,加强法律检查和监督,常抓不懈。建立健康有序的旅游市场法律环境,对外维护三角山风景区的旅游形象,杜绝虚假宣传及诋毁其他风景区声誉的行为,使该景区的经营活动必须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要求,用法律规范旅游市场营销中的行为,为该景区健康发展提供法律保证。另外,参考同类型旅游风景区的门票价格,再根据旅游产品的季节性的特点和生态环境容量的承载力,实行时间差别定价策略,制定合理的淡、旺季价格,避免不顾市场的盲目定价。也为了防止图利创收,一时之间也有意无意中做出这种违法的事情。因此要积极开展该景区的从业人员的法律培训,追求景区的长远发展。
3.3进行品牌形象定位,强化宣传力度
旅游形象设计定位是旅游形象设计与传播的前提,决定着形象设计工作的方向,必须要紧紧抓住旅游资源特色、环境和人文背景以及当今旅游市场的新趋势,突出特色。要对三角山风景区进行品牌形象定位,就必须首先进行明确市场市场细分。三角山风景区主要面对当地地域乡村旅游市场。而乡村旅游市场主要是面向有回归自然、享受自然乃至保护自然等需求的游客。乡村旅游市场所处地理区位环境、资源特性、知名度种类及其生命周期及主体经营实力等不同,市场定位也就不一样。面对的市场细分对象一旦确定,应当对品牌促销诉求主题进行良好的形象定位。定位既要建立在风景区现有基础之上,又要考虑作为受众的旅游者对形象的感知和诉求。基于此,应在对三角山风景区旅游形象进行重新定位的基础上,注重旅游产品的研发工作,增强对当地地域特色的自信。并且针对当地及周边的目标群体,采用先进旅游销售理念,制定现代的旅游市场营销策略,划出一部分的经费用来强化宣传力度,使该风景区的旅游新形象深入人心。
3.4用可持续发展观念作指导,进行长期规划
在当今的旅游景区,旅游产品渐趋同质化,在发展过程中要切实避免主观性的恶性竞争,尤其不能为了短期游客的增加而盲目降价。三角山风景区要不断打造自己的旅游品牌,从长远目标着手,对旅游产品进行升级换代和构建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因此要想增加该风景区的旅游收益,追求长期营销目标,必须倡导一切以顾客为中心,加大力度提升服务质量。将可持续发展观念作为指导思想,运用整合营销这种新型传播观念(目的在于使景区所有的营销活动在市场上针对不同的消费者形成一个总体、综合的印象,达到情感认同,树立口碑效应,建立品牌影响力。)与三角山风景区的实际相结合,运用先进的科技手段,充分利用互联网、电子商务等信息技术,使风景区不断走向现代信息化,提高工作效率。同时根据旅游者的消费心理,研究现代旅游市场营销策略,切实针对市场发展趋势,制定一套系统而又切实可行的营销手段,用现代化的新思维进行长远规划,促进景区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4结束语
现代旅游业是以市场、营销、管理为主,根据市场状况和旅游消费需求进行策划、组织、控制、反馈和创新,以提供高效的产品、服务的行业。旅游市场营销作为发展现代旅游业中的一个重要的环节,应得到当前人们的关注和重视。研究三角山风景区旅游市场营销策略,有利于该景区更新营销观念、品牌形象定位和对外宣传促销手段的选择,对三角山风景区的旅游市场营销工作的开展、旅游市场竞争力的提高以及可持续发展的实施,具有重要的实际价值和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吴金林、李丹.旅游市场营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5:P114-128;P146-155
[2]郭国庆.市场营销学通论(第三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4:P178-187
[3]李东红.营销战略[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0.5:P135-158
[4]刘怡.论现代旅游市场营销特性与发展趋势 [J] .商业时代. 2012(10)
[5]郭通浩.旅游市场营销存在的问题与处理策略[J].现代商业. 2012(17)
篇6
关键词:丹东地区;乡村旅游;生态旅游;生态环境
一、绪论
1.背景与研究
乡村生态旅游在我国还是一个新兴的产业,对于农村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特别是随着目前我国城市和农村经济发展的落差不断变大,乡村生态旅游的发展能够解决很多农村经济发展驱动力不够的问题,从而很好的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事实上,丹东地区的旅游业发展本身就比较早,当地经济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也依赖于旅游行业。但是丹东地区的乡村生态旅游发展层次并不算太高,还存在很多的问题需要进一步的解决。
2.研究的方法
本文在写作之前先使用了文献综述法,即通过中国知网、万方数据中心等网站搜集了论文写作需要的文献,其中有中文文献18篇,外文文献2篇。这些文献都对乡村生态旅游进行较为全面的分析,但并没有针对丹东地区的研究。我国各个地区的发展层次不同,乡村生态旅游的展开遇到的阻碍也不一样。因此,有必要针对丹东地区进行乡村生态旅游的研究。本文在写作的时候还使用了SWOT分析法,即在掌握丹东地区生态旅游发展现状的基础上,结合自己所学知识,对丹东地区乡村生态旅游进行了战略发展分析,从而更好的了解丹东地区乡村生态旅游的发展环境,进而提出有效的解决策略。
3.相关概念
生态旅游主要是指在自然环境中开发的一种旅游活动,并且这种旅游活动能够改善当地人的生活情况,并且还不会对生态环境造成太大的破坏。乡村旅游则是依托于乡村区域而进行的一种旅游活动,其旅游基础主要是乡村区域的自然风光、风土人情等,从而给城市居民带来自然和谐的旅游体验。乡村生态旅游结合了上述两个概念,简单来说就是具有生态保护作用的乡村旅游模式。在这种模式下,旅游活动的展开就不能以经济最大化为主要目标,而应该在环境保护的基础上开发各类旅游项目,保障l村生态环境的和谐与协调。
二、丹东地区乡村生态旅游的发展现状
丹东地区的乡村旅游在很早的时候就开始了,最早的时候大概在20世纪80年代。到了现状,其旅游发展形式已经转变为了乡村生态旅游,旅游模式也从以往的“农家乐”变成了现在的集团开发阶段。虽然说,目前丹东地区的乡村生态旅游对比与国内外来说只是初级阶段,但不可否认的是其依然在多年的发展中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就。
综合来看,丹东地区的乡村生态旅游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很多的问题,其主要可以分为四个方面。第一,旅游精品项目过少,在国内外并不出名。对比国内外所有的乡村生态旅游项目,丹东地区并不具备太强的优势,因此在多年的发展中一直停滞不前,旅游影响力只能被局限在东北三省。第二,旅游宣传方面存在较大问题。当前的时代已经进入了互联网信息时代,但是丹东地区的乡村生态旅游宣传在互联网中做得并不好,并且传统宣传渠道也有所欠缺,阻碍了旅游在国内外市场中的发展,同时也不利于维护自身的品牌形象。第三,丹东地区在长时间的旅游发展过程中,已经出现了很多生态环境污染的问题。但是丹东地区并没有充分重视这些问题,在后续的旅游开发中也没有进行必要的保护和治理工作,使得旅游发展已经偏离了生态旅游的内涵。第四,丹东地区的乡村生态旅游在融资和基础设施等各个方面还有较大的欠缺,使得旅游发展失去了基础环境的支持,旅游发展整体层次较低。
三、丹东地区乡村生态旅游发展的SWOT分析
1.优势分析
首先,丹东地区有着非常便捷的交通,区位优势也比较明显。丹东地区距离辽宁和沈阳都不远,属于这两个经济体的交叉区域,并且内部还有鸭绿江,还与朝鲜相邻,因此具有非常显著的区位优势。交通网络方面,201国道和数条省道贯穿全市,并且丹东机场建设也比较发达,高铁项目和高速公路目前都非常完善。畅通的交通网络给丹东地区的乡村生态旅游发展提供了无限的可能性。其次,丹东地区还具有非常丰富的民俗文化资源和生态旅游资源。丹东地区临近朝鲜,是多民族混合的区域。在历史的不断发展中,丹东地区也形成了很多具有鲜明少数民族特色的文化遗址,具有非常强的旅游价值。另一方面,丹东地区还拥有非常丰富的森林资源和地形优势,目前有非常多的4A级景点,还有一些景点正在申请5A级景点。特别是以鸭绿江为核心的旅游资源群,已经成为了丹东地区的特色旅游资源,在全国范围内都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2.劣势分析
首先,丹东地区的乡村生态旅游发展时间虽然比较早,但是目前的发展层次并不高,在国内外市场中的知名度还远远不够。就目前的游客群体来说,大部分游客还是东北三省的游客,其他地区的游客比例太少。这在很大程度上说明了丹东的乡村生态旅游并不出名,在下一步还需要进一步的努力。其次,丹东地区对于乡村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并不深入。目前丹东地区具有很多其他地区没有的特色旅游资源,比如鸭绿江等。但是丹东在进行旅游规划和发展的时候,并没有真正重视这些旅游资源,相应的开发行为也没有针对资源的特性进行研发。这就使得丹东乡村生态旅游产品的同质化现象比较严重,无法在国内外旅游市场中制造自己的品牌。最后,丹东地区在发展乡村生态旅游的时候,并没有真正认清生态旅游的内涵,依然沿照传统的发展模式。这也使得丹东地区乡村生态旅游并没有真正的将生态环境放在第一位,从而使得产生了一定程度的破坏。
3.机遇分析
目前,我国宏观政策正在不断导向有条件的农村积极展开乡村生态旅游。事实上,这种旅游发展模式对于农村来说本身就是一项双赢的事情。如果丹东地区能够抓住国家政府在政策方面的支持,那么在下一步的发展中必然能够更快的占领旅游市场份额,在国内外旅游市场中打响丹东乡村生态旅游品牌。其次,随着近几年来“东北振兴”等战略的不断发酵,东北三省的游客群体也会变得更加庞大。丹东地区本身就属于东北三省比较出名的旅游区域,在这个浪潮中必将迎来更多的游客。最后,随着我国国际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丹东地区的乡村生态旅游也将进入国际市场。虽然说我国各个地区的旅游产业相对于国外来说,还有较大的差距。但是如果丹东地区能够正视这些差距,积极吸取国际上的一些先进经验,对于自身的生态旅游开发必然有着极大的帮助,也是该地区乡村生态旅游高速发展的一个大契机。
4.挑战分析
我国各地的乡村生态旅游在上个世纪一直不温不火,而在新世纪到来以后得到了迅猛的发展。特别是随着可持续的发展、低碳生活等一系列环保理念的不断推广,生态旅游市场也得到了拓展。因此,丹东地区发展乡村生态旅游在目前我国的环境中将会迎来激烈的市场竞争。如果丹东地区不能快速的定位自身旅游发展方向,整合区域旅游资源进行科学规划,那么必将会在竞争中处于劣势。其次,目前很多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他们已经不再满足单一的观光旅游,旅游需求开始趋于个性化。这就需要丹东地区投入更多的力量去研发相应的旅游产品,但可惜的是,目前丹东地区旅游产品单一的现象还非常突出。最后,乡村生态旅游需要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但是丹东地区的一些区域还存在着牺牲环境发展旅游的行为,生态环境的污染现象比较严重,不利于生态旅游的发展。
5.总结
总体来说,目前丹东地区的乡村生态旅游发展具有非常多的优势和机遇。但是就实际现状来看,丹东地区并没有充分的利用这些优势和机遇,使得目前其旅游发展还处于一个较低的层次。因此,在下一步的发展中,丹东地区应该立足自身现状,充分发挥自身在旅游资源和国家政策等各个方面的优势,真正在国内外市场中建立乡村生态旅游的品牌,达到旅游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共赢。
四、丹东地区乡村生态旅游发展的策略
1.提高品牌知名度
首先,丹东地区应该充分利用区域内部的特色旅游资源,从而促进旅游产品多样化。目前丹东地区拥有着丰富的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和特色自然风光资源,因此在旅游资源方面具有较强的优势。这个时候,丹东地区就应该结合这些民俗风情,在旅游景点开设一些趣味性比较强的民俗活动,并衍生相应的特色民俗旅游产品,增强乡村生态旅游对游客的吸引力。在特色自然风光资源方面,丹东地区可以考虑从鸭绿江旅游资源群和自然保护区为核心,利用资源的稀有性来吸引游客前来旅游。但需要注意的是,在整个旅游项目开发过程中,一定要注意生态环境的保护。特别是对于自然保护区来说,内部拥有着很多珍稀动植物,旅游开发一定要建立在不对现有生态系统造成破坏的前提下进行,不要被一时的利益所吸引。
其次,丹东地区可以从游客个性化需求为核心构建旅游品牌。前文已经提及,目前城市游客的旅游需求正在向着个性化发展。因此,丹东地区的乡村生态旅游在下一步的发展中也应该朝着这个方面进展,开设一些健身旅游、养生旅游、度假旅游、科研旅游等各个形式的旅游。特别是这些旅游方式本身对于环境的负担都比较小,因此可以考虑在下一步的发展中深入推广。在这个基础上,丹东地区就可以考虑不断细化乡村生态旅游的市场,亩在旅游市场中构建自己的旅游品牌。在这之中,丹东地区可以考虑先推出几个精品旅游项目搭建品牌核心框架,一步步的形成品牌效应。
2.加强宣传力度
首先,在传统宣传渠道方面。丹东地区应该不断拓展乡村生态旅游的渠道,一方面要不断维持传统渠道,另一方面也应该向着各大高校进发。目前高校大学生已经慢慢成为了旅游市场的主力军,在未来的多年时间里还有着较大的发展潜力。大学生群体虽然拥有较多的时间,但是旅游资金并不多。而乡村生态旅游对比与其他旅游来说,花费本身就不高,因此在大学生群体中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另一方面,丹东地区拥有很多的自然保护区,立足于自然保护区的旅游项目也有着教育和科研功能。因此,这些自然保护区景点可以考虑与高校进行深层次的合作,推出一些具有教育功能的旅游项目,从而拓展乡村生态旅游的发展渠道。
其次,在现代化的宣传渠道方面。丹东地区应该充分利用互联网工具,在网络环境中宣传乡村生态旅游。在这之中,旅游宣传可以考虑跟国家提倡的环保公益广告等类似活动联系在一起,加大社会公民对于乡村生态旅游的认识,在接受乡村生态旅游的同时也积极参与旅游活动。另一方面,丹东地区在进行旅游宣传的时候,应该与那些大型旅游网站结合,在网站上进行旅游推广。通过这些网站,丹东的乡村旅游景点可以清晰的感受到不同游客的旅游需求和旅游体验,从而不断的改善旅游规划。
3.积极进行生态环境保护
首先,丹东地区应该针对目前已经受到破坏的生态环境进行必要的治理与修复。在这之中,如果是那些破坏严重的地区,应该立即停止旅游活动,全力进行生态旅游的保护与治理。治理过程也应该严格遵循当地的生态环境特征,以还原生态系统本身面貌为出发点,严谨的进行治理作业。对于那些污染不太严重的区域,应该适当的降低旅游活动频率,严格控制游客容纳数量,避免对生态环境造成更大的压力。对于这些景点的生态治理工作可以慢慢进行,秉着先控制后改变的策略,一步步的改善旅游景点的生态环境。
其次,丹东地区还应该在旅游策划与开发的过程中就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避免旅游开发行为对生态环境带来影响。即在所有乡村生态旅游开发之前,就应该对当地的生态环境体系进行充分深入的分析,从而明确当地生态环境的容纳量。在这个基础上,制定生态旅游发展的游客容纳数量,并在开发的过程中注重施工行为,避免对生态环境造成不可恢复的破坏。另一方面,丹东地区还应该和加强对于生态旅游的全过程管理,提高游客、旅游管理者和当地居民的生态保护意识,在旅游过程中自觉的约束自身行为,避免对生态环境造成较大的影响。
4.完善投资融资和基础设施建设
首先,乡村生态旅游是促进丹东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因此各级政府一定要重视生态旅游,并在之后的发展中不断加大乡村生态旅游的资金投入。但仅仅依靠政府进行投资是远远不够的,地方政府还应该营造一个激励性较强的融资环境,利用税收等优惠政策引导资本市场进行旅游项目融资,充分吸收市场中的民间资本,从而形成一个多元化的融资格局,促进乡村生态旅游的健康发展。
其次,目前丹东地区的乡村生态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程度比较低。而在旅游融资环境不断优化的背景下,丹东地区还应该加大对于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在这之中,各个乡村旅游景点应该不断提高住宿、餐饮等相关基础产业的卫生要求,加大旅游景点的设施建设程度,从而提高游客的旅游体验。在这之中,基础设施的建设幅度也不应该太大,严格遵循不破坏生态环境的相关要求,保证生态旅游的内涵能够在旅游活动中充分展现。
五、总结
乡村生态旅游是保障乡村经济转型发展的重要途径,能够切实的提高农村经济的发展层次。而目前丹东地区在这方面还有很多的欠缺,因此在下一步的发展中,丹东地区应该结合SWOT分析的相关内容,立足于丹东地区的实际情况和乡村生态旅游的内涵,从生态环境保护出发,有效的整合区域内的旅游发展资源,从而保证丹东地区能够在国内外的市场中打响乡村生态旅游的品牌,真正走向品牌化和国际化的道路。
参考文献:
[1]丽娜.新农村建设与乡村生态旅游互动发展模式构建[J].生态经济,2013(11):106-109+144.
[2]吴力.新农村建设与乡村生态旅游互动发展模式思考[J].农业经济,2015(5):57-58.
[3]李孟娣,李洁.浅析乡村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法律保障[J].农业经济,2016(2):99-100.
[4]吴飞美,黄力.福建省乡村生态旅游项目营销推广分析--以莆田“笛韵森林人家”为例[J].闽江学院学报,2013,06:99-102.
篇7
从总体上看,三角山风景区人文资源丰富,自然景观奇特,优美动人的传说比比皆是。从目前情况看,具有较大的发展优势:(1)自然资源特色突显,人文景观开发初具规模,景区内三角山、达城庙、千年茶花、石门、三角庙、老龙仙洞、碧仙洞、望夫石(舍身崖)、龙门资教寺等人文景观,引人入胜。(2)对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良好,景区内的水、空气、植被等未受污染和破坏。
2三角山风景区旅游市场存在的问题分析
2.1设施不完善,服务质量差由于县政府财政困难,对旅游设施的经济投入少,基本上是贯彻“自由发展”的方针,担心花钱多的项目效益上不去,只能因陋就简,以致设施不全。所谓旅游业,实际包括吃、住、行、娱、游、购六个方面。从总体上看,资金投入主要局限于饭店宾馆,其他旅游配套设施项目,如交通、商业购物尽管也都涉及,但比重很小,投资十分有限。景区地理位置相对较偏,交通不便,并没有得到有力改善。住宿、饮食、娱乐等设施匮乏,造成客容量不足。再加上旅游产品缺乏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层次感,而且以小型产品为主,没有形成产品的规模等级,不能引导旅游消费,造成游客滞留时间短。更有据《楚天都市报》报道,三角山风景区成菜场,垃圾成堆,令游客十分扫兴。种种的这些设施不全,服务质量差,管理不善,都严重制约着三角山风景区旅游经济的发展。2.2旅游市场营销中法制意识淡薄当前社会是一个法制社会,在旅游业中也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的。因而,依法办事应当是保障旅游产业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然而,在乡村旅游市场中,仍然存在着非常多的问题。在与罗田县天堂寨风景区、英山县桃花冲风景区、黄州赤壁风景区等风景区的竞争中,三角山风景区曾出现为了揽客对外进行虚假宣传,提供一些虚假的信息亦或是诋毁其他风景区的声誉,如本来网上和对外宣传门票价格为30元/人,但为了揽客经常降价出售,以此攻击其它景区价格贵。这种现象本应该控制,但为了图利创收,一时之间也在有意无意中做出这种违法的事情。从严格的意义上讲,这样一种扰乱的旅游市场秩序的行为,并且在很大程度上损坏了旅游景区的形象,也使我国的法制遭到了不必要的破坏,对旅游市场中的双方都是非常不利的。既破坏了旅游企业的对外形象,同时严重阻碍我国旅游业的健康发展。这种只顾经济利益,而忽视法制化经营,结果造成因旅游合同未能履行而发生大量纠纷和旅游投诉。因此加强法制观念显得非常重要,用法律规范旅游市场营销中的行为,并且让景区相关从业人员有意识地遵守,是三角山风景区不可忽视的问题之一。2.3市场定位不明确,旅游品牌意识淡薄三角山风景区相对于其他旅游景区而言,最大的竞争优势是山水自然美景和历史人文景观相映成趣。但由于市场定位不明确,导致营销资源的浪费。该景区没有对游客进行细分市场或市场细分工作欠缺,导致旅游产品或服务指向整个市场。同时也由于在该景区发展过程中,没有注重推销自己的形象和特色,没有能够根据市场的需求来科学的制定旅游市场的营销策略,与同类型的旅游景区相比过于雷同,没有拿出自己的特色。总之三角山风景区没有经过周密的调查,盲目定位,致使竞争力弱化,也导致旅游品牌意识淡薄,知名度很难提高。这一连串行为也说明该景区的营销策划与组织能力不强,缺乏先进的旅游销售理念,没有将人力资源、旅游资源、旅游文化理念通过营销渠道、广告、公关宣传等传播手段将其整合成为一个品牌,培养良好而忠实的顾客消费群体,无法适应现代旅游业的发展趋势,这对三角山风景区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2.4追求短期销售目标,缺乏长远规划随着旅游开发的日益深入和旅游产业的高速发展,旅游景区之间的竞争相对较强。面对周边同类型旅游景区的竞争压力,如罗田县天堂寨风景区、英山县桃花冲风景区、黄州赤壁风景区、黄石东方山风景区等,三角山风景区为了讨好旅客,追求短期销售目标,比如门票价格表里不一,盲目进行削价竞争,把降价作为竞争的主要手段,在对外宣传营销上往往只强调价格,只是希望通过低价格带来旅客数量的增多,以期达到“薄利多销”的旅游促销目的。这就对外导向三角山风景区低端化的的旅游形象,很难吸引游客的回头观赏。另外该风景区把目光都集中在追求短期营销目标,忽视了旅游产品的质量和特性,从而导致目前三角山风景区没有注重旅游产品的升级和售后服务体系的构建,缺乏差异化和个性化。这样的营销方式,在短期之内可能能够使游客增加,带来游客的促销,但是从长远的利益上看,这种做法只会损害到自身的旅游形象的,是不利于风景区的长远发展的。
3改进三角山风景区旅游市场营销的策略
进入到现代营销主导的新时代,必须用科学、先进的旅游市场营销理念来武装旅游业,从而促进旅游业健康有序地快速发展。鉴于以上情形,改进该景区旅游市场营销策略是十分必要的,并且是一项迫不及待的任务。3.1完善相关设施,提高服务质量在西方发达国家和我国旅游业发达地区,为大力发展旅游业,凡与旅游服务相关联的行业,包括宾馆饭店、景点设施、娱乐、交通、购物等配套设施都做到尽善尽美和富有地域特色。在这种情况下,三角山风景区要发展旅游业,就必须更新营销观念,采用现代旅游市场营销理念,优先改善相关设施,积极引进社会资金的投入和先进技术设备及管理经验,严厉杜绝景区垃圾成堆的现象,这是非常紧迫且可采取的途径。同时招聘训练有素的专业人员,严肃纪律,提高风景区有关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全面提升风景区相关的服务意识和服务质量,增强竞争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尽快全面改善风景区的旅游环境。真正实现对接大武汉,融入黄鄂黄,全力发展三角山风景区旅游业。3.2加强对风景区从业人员的法律培训在招聘训练有素的专业人员的同时,一定要加强对法律知识的考核,督促景区从业人员自觉认真学习法律知识,并把法律知识的考核当作以后工作业绩的绩效考核目标之一。在景区经营活动中,聘请专门人员进行考核,微服探察,加强法律检查和监督,常抓不懈。建立健康有序的旅游市场法律环境,对外维护三角山风景区的旅游形象,杜绝虚假宣传及诋毁其他风景区声誉的行为,使该景区的经营活动必须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要求,用法律规范旅游市场营销中的行为,为该景区健康发展提供法律保证。另外,参考同类型旅游风景区的门票价格,再根据旅游产品的季节性的特点和生态环境容量的承载力,实行时间差别定价策略,制定合理的淡、旺季价格,避免不顾市场的盲目定价。也为了防止图利创收,一时之间也有意无意中做出这种违法的事情。因此要积极开展该景区的从业人员的法律培训,追求景区的长远发展。3.3进行品牌形象定位,强化宣传力度旅游形象设计定位是旅游形象设计与传播的前提,决定着形象设计工作的方向,必须要紧紧抓住旅游资源特色、环境和人文背景以及当今旅游市场的新趋势,突出特色。要对三角山风景区进行品牌形象定位,就必须首先进行明确市场市场细分。三角山风景区主要面对当地地域乡村旅游市场。而乡村旅游市场主要是面向有回归自然、享受自然乃至保护自然等需求的游客。乡村旅游市场所处地理区位环境、资源特性、知名度种类及其生命周期及主体经营实力等不同,市场定位也就不一样。面对的市场细分对象一旦确定,应当对品牌促销诉求主题进行良好的形象定位。定位既要建立在风景区现有基础之上,又要考虑作为受众的旅游者对形象的感知和诉求。基于此,应在对三角山风景区旅游形象进行重新定位的基础上,注重旅游产品的研发工作,增强对当地地域特色的自信。并且针对当地及周边的目标群体,采用先进旅游销售理念,制定现代的旅游市场营销策略,划出一部分的经费用来强化宣传力度,使该风景区的旅游新形象深入人心。3.4用可持续发展观念作指导,进行长期规划在当今的旅游景区,旅游产品渐趋同质化,在发展过程中要切实避免主观性的恶性竞争,尤其不能为了短期游客的增加而盲目降价。三角山风景区要不断打造自己的旅游品牌,从长远目标着手,对旅游产品进行升级换代和构建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因此要想增加该风景区的旅游收益,追求长期营销目标,必须倡导一切以顾客为中心,加大力度提升服务质量。将可持续发展观念作为指导思想,运用整合营销这种新型传播观念(目的在于使景区所有的营销活动在市场上针对不同的消费者形成一个总体、综合的印象,达到情感认同,树立口碑效应,建立品牌影响力。)与三角山风景区的实际相结合,运用先进的科技手段,充分利用互联网、电子商务等信息技术,使风景区不断走向现代信息化,提高工作效率。同时根据旅游者的消费心理,研究现代旅游市场营销策略,切实针对市场发展趋势,制定一套系统而又切实可行的营销手段,用现代化的新思维进行长远规划,促进景区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4结束语
篇8
关键词:旅游营销;近郊游;传统旅游;江心洲
一、南京江心洲旅游市场营销现状
江心洲的地理位置位于南京西南侧,距离市中心仅6.5km。这里有着大量的自然田园作业景区和生态环境保护区,先后建成了葡萄乐园、金陵凤凰台、潜水坝湿地公园等一系列可用于旅游参观的景区。当地政府旅游部门也根据景区环境特点开展了一系列相关旅游活动,吸引了许多投资商前来投资,建立了著名的旅游景点。
江心洲的葡萄节作为南京著名四大节日活动之一,据2007年的统计报告显示,本届葡萄节共开办32天,接待人次超过40万,为当地经济带来了超过6000万元的收入。
二、南京江心洲旅游市场营销理论分析
2.1景区游览元素单一
虽然国内旅游部门对江心洲当地旅游资源开发较晚,但是当前旅游景区内各项基础设施建设从景点到旅游住宿酒店场所等都十分迅速。然而实际调查数据显示,尽管当地的旅游景区在内容上看起来十分丰富,但特色元素相似的景点较多,旅游者认为景点中具有特色的占40.7%,相似的占59.3%。
2.2价格水平不高
实际问卷调查报告显示,大部分的游客在选择近郊环境旅游时,所愿意花费的费用大约在300元左右。从对经营农户的走访中得知,景点门票、餐饮和果蔬类的出售是他们最直接的经济收入来源,价格水平较低,难以获得旅游收益的更大提高。
2.3渠道类型单一
旅游景点一旦选定就具有不可移动性,对应产品的消费也相对固定。纵观全国,旅行社销售是目前国内旅游业最普遍采取的销售渠道,网络营销技术是也当前热门销售方式之一。然而江心洲景区的旅游销售渠道却相对简单,其客源构成主要是由朋友、家人组成的自驾游团体,消费水平低、利润不高,资金的缺乏导致对景区营销研究、开展工作比较滞后,反之也制约了景区客流量的进一步增长。
2.4促销力度薄弱
江心洲的旅游产业是当前南京近郊旅游产业发展的重点,每年的葡萄节开办都得到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宣传。但当前葡萄节的开办,还处于只是一个普通节日活动的认识阶段,目前的状况是经营农户们各自为阵,缺乏市场经营理念和市场开拓意识,对产品的各项开发、包装和推广都经验较浅,因此江心洲的市场知名度和景区旅游特色未得到充分宣传,文化品牌也未能打响。
三、江心洲旅游营销策略
3.1出游前的营销策略
当前旅游营销模式的开展应当根据游客的身份、年龄和职业等特点,进行差异化策略营销。因此,在制定景区宣传主题的时候,应当根据顾客的不同需求制定不同方案,可以针对不同目标市场采用多样化的方法。旅游地的形象不是单一的,除了田园风情、乡村生活之外,近郊游旅游可以给城市白领环境变换的释放体验,为年轻家庭亲子活动创造乐园,给老人以寻找回忆的空间……
3.2游玩中的营销策略
游客出行游玩的根本目的就是获得一次身心愉悦、安全舒适并有所收获的过程。近郊游旅游的重点发展方向应当是文化营销和绿色营销相结合的方式。以绿色消费为中心和出发点,让游客通过绿色环保食品、环保材料和环保教育等形式充分享受回归生态自然景区的感觉;以文化感染为线索和终结点,通过民风民俗、特色物产、农业科技等内容让游客获得休闲度假与扩展视野的双重享受。[1]近郊游旅游可以从景观环境、景观造型、服务设施、服务水平、娱乐项目等多方面营造体验氛围,从而强化游客的乡村旅游体验。
3.3旅游后的营销策略
对游客后续的信息保持和情感维系,是游客游玩结束后重点营销的阶段。[2]旅游产品在售后服务的质量保证问题上,和普通产品存在一定的差别,很多旅游景点的经营者对该方面的营销关注重视度不够,进而也就失去了提高重游率的机会。游客此次游览的结束完全可以成为商家再次销售的开始,可以向游客赠送或以较低价格出售当地旅游纪念品。如,江心洲葡萄是江心洲旅游的核心品牌,可以制作葡萄形的汽车挂件或印有“江心雨露”商标的背包,让自驾游和背包族游客留有纪念,也为旅游地形象宣传增加了途径。[3]
四、近郊旅游景区所应采取的营销方案
4.1更新理念
近郊旅游产业的发展需要营销理念的及时更新,提前对市场发展动向进行预估,才能实现市场营销策略从传统模式到现展模式的转变。旅游产品的开发需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要对客户和旅游者的实际内在需求进行深层次的挖掘,才能更好的为其进行市场定位。在市场定位和具体细节划分的同时,做好各传统、现有产品的升级和管理问题。
4.2实施保障
计划的开展一是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各项资金的监管使用情况决定了计划能否顺利得到执行,同时要极力避免后续资金短缺问题;二是需要及时进行反馈调整,在每一阶段都应对市场的变化做出数据统计和合理分析,随时根据游客的需求变化及时做出调整,把握旅游市场发展先机。[4]
4.3外部营销措施
(1)广告媒体宣传。利用媒体方式加强对当地旅游业和旅游纪念品的宣传开发。具体可分为:开发能够反映当地旅游特色的景区内容,并制作旅游纪念宣传品,在游客和市民中进行针对性发放推销;借助广告媒体的销售渠道,在当地及其他城市报纸期刊中加入对当地旅游业的介绍,在经济条件允许情况下甚至可进行一些跨地区的旅游电视广播节目宣传。
(2)互联网的利用。互联网是人们当前获取信息的重要平台,旅游资源对互联网的应用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地图。利用网络技术和全球定位系统,我们可以在网络电子版的地图中看到旅游参观的景点、停车场和住宿酒店等;②交通信息。对于出行到达旅游城市所需要乘坐的交通工具都可以在网络平台中实现查询和订阅,了解所在地到目的地城市的距离、交通天气等状况。
4.4加强与旅游行业伙伴的合作
当地旅游部门应当和其他伙伴(如旅行社、旅游管理部门)加强合作关系,对地区旅游资源推广和长远发展都具有重要帮助。
4.5参与展览会活动
借助地方政府或其他城市举办的旅游产品展览会,能让市民对景区旅游文化产生更加迅速、深刻的认识,在对旅游产品的接受上也比较容易。因此,参加各种形式的旅游展览会不失为一种有效提高旅游产品知名度的途径。
五、总结
本篇文章在实践调查的基础之上,以江心洲为例,对城市近郊旅游资源和营销策略展开了细致的分析。从江心洲旅游市场的营销现状分析入手,通过产品功能、价格水平、渠道类型等方面揭示出当前江心洲旅游营销策略中的存在的一些问题,以此作为借鉴,对近郊游的旅游策略的确立提出了几点具体建议。最后,就南京市江心洲营销模式的构建提出初步构想。(作者单位:中山陵园管理局)
参考文献:
[1]王云才,许春霞,郭焕成;论中国乡村旅游发展的新趋势[J];干旱区地理;2011年06期
篇9
关键词:乡村旅游;现状;可持续;前景
乡村旅游是指到乡村去了解一些乡村民情、礼仪风俗等。也可以观赏当时种植的一些乡村土产、果树、小溪、小桥及了解它们的故事。旅游者可在乡村(通常是偏远地区的传统乡村)及其附近逗留、学习、体验乡村生活模式的活动。我国乡村旅游在上世纪80年代开始发展,虽然起步较晚,但在上世纪90年代到21世纪初得到了迅速发展。
河北北部的张北县,上世纪是出了名的国家级贫困县。但近几年该县调整产业结构,努力打造乡村旅游这一新的经济增长点,叫响了中都草原、天然氧吧、欧洲风光等几大乡村旅游品牌。吸引了众多海内外游客来该县参观游览、度假、休闲。使该县真正实现了贫困县向旅游大县的转变。
当然,乡村旅游也对该县的经济、社会、环境带来诸多有利影响。首先对经济而言,增加了当地老百姓的收入,增加了政府的税收,调整了该县的产业结构,带动餐饮、交通等相关行业的发展。由于当地成立了许多相关服务行业,所以创造了许多就业机会,缓解了当地的就业压力。同时,由于旅游业投资成本低、见效快,所以对当地扶贫致富的作用不言而喻。另外,就社会文化而言,有助于提高当地旅游服务行业从业人员和当地居民的素质,也有助于促进对当地草原文化的保护和发展,同时改善旅游目的地的生活环境,提高人民生活质量。
从环境角度来讲,保护了当地诸如桦皮岭等一大批自然景区,以及六代长城等一大批历史文化古迹。在旅游开发的同时,使旅游区整体环境得到了美化和提升,基础设施得到了极大改善。
纵观以上观点,发展乡村旅游无论是对产业结构的升级改造,还是对提高人民生活水平都是具有普遍性意义的。张北,这个坝上小城乡村旅游的发展无疑不是中国乡村旅游大发展大趋势下的一个缩影。但是近些年来,随着中国乡村旅游的迅猛发展,一些弊端和问题也开始逐渐突显。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如旅游开发同质化,缺乏自主性和多元性。竞争环境恶化,不正当竞争案例屡有发生,甚至出现了个别地方旅游项目和产品开发陷入了低级化、庸俗化。乡村旅游市场秩序混乱,缺乏有效的市场监管。另外乡村旅游从业人员数量庞大,但从业人员素质偏低,不能很好的与乡村旅游的用工需求相适应。最后一点就是旅游目的地的自然环境恶化,比较常见的有植被减少、水体污染、大气污染、垃圾污染等,这些都对旅游目的地的生态平衡造成了极大威胁。
基于以上存在的现实问题,对于中国乡村旅游未来的发展方向,我们可以做出以下几点合理预测。
一.乡村旅游开发要追求个性化、本土化,既要迎合旅游市场需求,又要注重保护当地独有的特色旅游项目,乡村旅游开发时,要使其具有较高的文化艺术品位和较高的艺术格调。坚持走特色化、品牌化、规模化一体化道路,切忌趋趋而同。
二.政府在政策和资金方面对相关行业和企业给予支持和帮助,同时,要不断完善旅游市场体系,使乡村旅游相关企业得到长足、持久的发展。
三.加强从业人员的培训,不断提高相关从业人员的业务技能和自身素质。从而真正使乡村旅游成为阻止农业衰退和增加农民收入,帮助老百姓脱贫致富的有效手段。
四.要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坚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相结合。发展乡村旅游不能以破坏环境,透支子孙后代的资源作为代价。要真正实现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据统计,目前中国乡村旅游的年接待游客人数已经达到三亿人次,旅游收入超过400亿元。乡村旅游已成为旅游业新的增长点。当前,我国正处于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时期,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既面临诸多挑战,但同时也迎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我们应该夯实基础,抓住机遇,迎难而上。另外,当前世界总体呈现和平局面,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综合国力的进一步提升,海外旅游客源市场取得了进一步拓展,尤其是亚洲地区的周边国家。这为我国乡村旅游的进一步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在总结过去三十年来的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我国未来乡村旅游的发展应该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抓点带面、立足服务、打造品牌,大力推进我国乡村旅游健康有序可持续发展。使我国乡村旅游再次迎来发展的春天。
参考文献:
[1] 周玲强,黄祖辉. 我国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J]. 经济地理. 2004(04)
[2] 黄郁成,黄光文. 论农村旅游开发的资源凭借[J]. 旅游学刊. 2003(02)
篇10
关键词:国内;女性旅游;研究进展
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女性越来越被关注,女性学已成长为一门崭新的学科,在旅游活动中女性旅游者也占据了越来越大的市场空间,从而引发了一系列的关于女性旅游及女性旅游者的研究。女性旅游的研究内容是研究在旅游活动中女性的角色、地位、行为及对旅游发展的影响和贡献。女性旅游研究的目的在于描述、解释女性旅游现象,解决女性旅游问题,并预测女性旅游未来的发展。本文将文献收集的范围确定为近十年间致力于研究旅游性别特征的英文文献以及国内相关中文期刊杂志,以国际旅游研究领域内仅有的两个被SSCI科技文献检索系统收录的期刊《旅游管理》(Tourism Management)和《旅游研究纪事》(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作为期刊库进行检索,与此同时,利用中国知网CNKI系列数据库,以“女性”“旅游”为关键词,通过跨库检索发现我国女性旅游研究的内容主要集中在偏好、行为、市场方面。
一.国外文献综述
国外研究文献数量众多且成果丰硕,文献研究关注的是来自于女性参与旅游业的各个层面,包括女性作为从业人员,女性作为旅游者本身。女性作为旅游从业人员的研究只是一种表象,学者们以此来揭示性别歧视、就业环境不公平等社会问题。研究发现,旅游企业中的女性领导者数量少,且收入低,虽然旅游企业给女性员工一般都能提供较好的职业发展道路,但限于公司规模的原因,女性得到的薪金待遇也相对较差。因此,虽然有些女性在旅游企业中职位较高,但并未得到更多的收入;同样,同在旅游业中工作,女性CEO的收入也大大少于男性CEOOle,2006[1]。还有一些学者从研究男性与女性在参与、发展乡村旅游业过程中的动机入手,探讨了性别与乡村旅游业发展的关系,尤其强调了在变革的农业与乡村旅游业发展中,女性积极参与的动机来源于寻求独立、为社会做出贡献以及丰富生活Nancy,2007[2]。相比较而言,将女性旅游者的行为特征作为研究对象的研究成果相对比较丰富。学者们的研究方法主要是运用对比分析的方法比较男性与女性在同一种旅游行为上的不同。从旅游动机的研究成果来看,大多数50岁以后的女性,由于逐渐摆脱了家庭与孩子的负累,因此,开始更多地关注自身的需求,从而表现出更强烈的旅游愿望,而对于年轻女孩来说,不是所有的旅游活动都要有明确的目的Heather Gibson,2002[3]。相对于男性而言,女性往往对旅游目的地的印象更好,尤其对海滨旅游地的评价一般都较高Asuncion Beerl,2004[4]。在旅游过程中每个环节都需要进行决策,相关研究表明,虽然女性在经济地位上低于男性,但在旅游决策中却扮演着决策主体的角色,出游前的搜集信息是一个重要的旅游决策环节,这一环节上女性显现出了独特的特点Dae ― Young Kom,2007[5]。
二.国内文献综述
我国女性旅游在近年来的快速发展,是伴随着当代中国经济社会文化变迁和女性的全面发展而出现的。随着我国女性旅游的开发,我国女性旅游研究也不断得到发展,研究的内容主要体现在偏好、行为、市场方面。
(一)女性旅游偏好研究
在经济学中,偏好是消费者的喜爱或不喜爱程度。女性旅游偏好是指女性旅游者在其旅游活动中表现出的相应的喜爱或不喜爱程度。目前,在大众旅游消费市场处于饱和竞争空前激烈的情况下,认真研究并探索女性旅游偏好,针对其偏好采取相应措施去开拓这一潜力巨大的市场,不仅能够使旅游企业获得利润,实现企业与游客的双赢,而且能够推动其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虽然女性游客的年龄、职业与文化层次不同,但她们都偏好山水风光,历史遗迹。从年龄结构上看,年龄越小兴趣越广泛,中青年女性有休闲度假和购物、美容的偏好,老年女性更喜欢从事观光游览和宗教活动;从职业结构看,学生的兴趣最为广泛;从文化结构上看,受教育程度越高兴趣越广泛(蔡洁赵毅,2005)[6]。对于大多数女性旅游者来说,游览民居和购买旅游纪念品具有较高的吸引力(谢晖保继刚,2005)[7]。对中国中产阶层女性旅游者而言,收入受教育程度、年龄职业对中产阶层女性旅游消费偏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陈伟军,2007[8]。总而言之,女性旅游者多以20岁~40岁为主,大多拥有大专学历且收入中等,偏好个人组织旅行自驾游、背包游纪念品特产山水风光民俗风情文物古迹经济型酒店和度假村等(杨平,2010)[9]。
(二)女性旅游者行为研究
旅游者行为是女性旅游研究中重要的研究方向,不仅可以发现游客行为规律,找出行为发生的影响机制,而且可以丰富旅游学的研究内容。国内旅游行为研究起步较晚,关于我国女性旅游行为研究也就更相对于迟缓。随着女性市场的不断开发,女性旅游消费表现出了人数规模化、表现个性化、动机休闲化、思维开放化等特征,未来女性旅游消费行为将会表现的更独立、更自由、更普遍李永红,2004[10]。对于大多数女性旅游者,外出旅游的动机多为休闲、运动、放松精神,其次为回归自然,观赏美丽风景和体验古民居传统文化陆恒芹、苏勤、陈丽荣,2006[11]。此外,旅游购物是女性外出旅游消费的一种重要形式,女性旅游购物和女性消费息息相关,购物是女性社会责任和地位的表达;是女性休闲娱乐的方式之一和主要动机;是旅游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宫斐,2007[12]。在女性旅游的过程中,女性热衷购物的原因可归结为三大方面,即女性感情细腻、购物能满足女性炫耀的心理以及女性天性喜欢购物谢江红,2006[13]。
另外,研究发现性别会影响旅游行为,从而造成旅游者在旅游兴趣爱好和旅游意图上有着性别差异,在旅游过程中女性表现出对高质量服务的要求和对细节性的敏感,女性细腻的特点在旅游活动中便得以很好的发挥,对同一旅游景点的服务,女性不满意的人数更多于萍,2008[14]。对于所有年龄女性游客而言,影响女性出游的决定性的前三项因素分别是交通、饮食、住宿;阻碍女性出游的因素分别是出游欲望、空暇时间、可自由支配收入,三者缺一不可虞蓉,2009[15]。目前,国内大部分学者从女性旅游者的心理不安全感、不安全旅游行为、安全事故、安全预防四个方面对相关文献进行了分析、研究,并针对目前的研究现状对女性旅游安全研究的趋势和必要性进行了预测和分析,目的在于进一步丰富旅游安全的理论内容,为女性旅游安全问题的后续研究提供建议和参考郑向敏、范向丽,2008[16]。
(三)女性旅游市场研究
女性旅游市场主要是指旅游目标消费群以女性为主体,为专门适应女性旅游消费特点而形成的特定旅游市场。2003年,由华坤女性调查中心完成的一项专门针对女性的调查显示,在女性有了余钱花在哪方面的提问中,选择“旅游”的比例最高。2O05年,华坤女性消费指导中心所做的一项相同的调查结果显示,中国城市女性在2005年个人最大的一笔开支项目是“旅游”[17]。由此可见,女性旅游市场潜力大,女性拥有的闲暇时间相对较多,为此,可以制定相应的产品价格促销的营销策略,不断开发女性旅游市场谢江红,2006[13]。事实上,年龄是区分女性旅游市场的一个重要标准,可以根据少、青、中、老等四个年龄段进行市场细分,从产品、价格、渠道和促销等方面开发女性旅游市场王奇,2007[18]。女性旅游市场不仅是一个现实的市场,而且潜力巨大,生活方式改变、个人角色演变、社会群体形成、女性广泛就业、旅游政策法规的完善和社会治安的稳定是促使女性旅游消费的动困郑昌江,2008[19]。当前,国内女性旅游市场主要有主体构成大众性消费水平差异性出游动机多样性消费结构差异性旅游产品非定制性活动项目雷同性等特点郑向敏、范向丽,2009[20]。与此同时,国内女性旅游消费水平相对较低,女性旅游消费具有价格敏感、需求偏好明显、安全性要求高、易受媒体影响等特点,可见,虽然女性旅游者在人数上占优势,但人均消费能力不强,女性市场整体水平有待提高詹蕾、赵书妮,2011[21]。到目前为止,我国的女性旅游市场一直以中青年、中老年女性旅游市场为主,而忽视青少年女性旅游市场的开发,同时女性旅游客源市场的地域分布也极为不均,我国入境女性旅游市场比较薄弱,可见,女性旅游市场的营销策略有待完善李日欣,2011[22]。
此外,以休闲为主要目的的休闲旅游成为旅游业中的热点和支柱,女性休闲旅游是正在崛起的旅游市场之 一。在中国古代,女性是无闲、少闲阶层,而随着文化素质的提高、观念的深刻变化、闲暇时间的获得,现代女性已经成为休闲产业中的重要角色张建萍,2000[23]。在女性休闲旅游中,家庭旅游是主要形式,休闲旅游活动具有明显的时间性和不均衡性蒋素梅,2006[24]。另外,女性休闲活动存在职业差异,城市女性在休闲目的、休闲时间、休闲消费、休闲交通方式、休闲场所及影响休闲地选择因素等方面存在职业差异,但差异程度有所不同马天芳、谭文秀,2007[25]。休闲旅游尤其是知识女性旅游消费特征的主要表现形式林琴玉,2010[26]。休闲旅游特征是很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这些因素或隐性或外显或宏观或微观地影响着她们的旅游偏好和旅游选择,这些原因主要是支付能力增强,女性就业率提高,闲暇时间增多,家庭地位与社会地位提高,旅游治安环境的改善顾雅青,2010[27]。
三.结论与启示
从以上研究综述中可以看出,国外女性旅游研究成果丰富,偏重于实用性和细节性,研究角度涉及性别差异的女性旅游行为、女性旅游决策行为、女性旅游安全感知和女性旅游购物行为究等不同方面,研究理论和方法相对较为成熟。总的来说,国内外关于女性旅游研究的深度和广度还不够,同时研究主要局限在对女性旅游市场的定量、定性研究方面,针对女性旅游消费行为的实证研究的文献比较少,存在可以进一步研究的内容。根据国内外女性旅游研究的发展趋势,今后我国女性旅游研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借鉴相关学科成果。目前,学科融合已经成为现代研究的重要发展趋势,各相关学科的互相渗透、借鉴有利于专业研究视野的扩大,借鉴相关学科,对女性与旅游的研究方法进行不断丰富和完善。其次,深入研究行为特征。对于女性旅游研究,除了横向联合的扩展外,还需要进行纵向延伸。女性旅游应以研究女性旅游者行为特征为基点,进行理论的深入探讨,使得研究不局限于个案的分析或总体的概括,缺乏应有的深度。最后,进一步细分女性旅游市场。我国的女性旅游市场一直以中青年、中老年女性旅游市场为主,而忽视青少年女性旅游市场的开发。因此,我们要优化女性旅游者年龄结构,优先扩大女青年目标市场,尽快完善旅游市场机制,规范市场行为,使女性旅游市场有一个安全、文明、稳定的市场环境。
参考文献:
[1]Ole Skalpe. The CEO gender pay gap in the tourism industry―evidence from Norway[J]. Tourism Management,2006,28(3):845-853.
[2]Nancy G. McGehee,Kyungmi Kim,Gayle R. Jenings. Gender and motivation for agri-tourism entrepreneurship[J]. Tourism Management,2007,28 :280-289.
[3]Heather Gibson,Andrew Yiannakis. Tourist roles Needs and the Lifecours[J].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2002,29(2):358-383.
[4]Asuncion Beerli,Josefa D. Martin. Tourists’characteristics and the perceived image of tourist destinations: A quantitative analysis―a case study of Lanzarote,Spain[J]. Tourism Management,2004,25(6):623-636.
[5]Dae-Young Kim,Xinran Y. Lehto,Alastair M. Morrison. Gender differences in online travel information search: implications for marketing communications on the internet[J]. Tourism management,2007,28(2):423-433.
[6]蔡洁,赵毅. 国内女性游客旅游消费行为实证研究以重庆旅游目的地为例[J].旅游科学,2005,(4):24-28.
[7]谢晖,保继刚. 旅游行为中的性别差异研究[J]. 旅游学刊,2006,21(1):44-49.
[8]陈伟军.中国中产阶层女性旅游消费偏好和市场开发研究[D].南昌:南昌大学,2007.
[9]杨平,女性旅游偏好研究[J].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0,293(16).
[10]李永红.上海女性旅游消费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旅游管理硕士学位论文.2 004:1-70.
[11]陆恒芹,苏勤,陈丽荣. 女性旅游者行为特征分析及其动机研究[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6,22(4):396-398.
[12]宫斐.女性旅游购物研究述评[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人学校学报,2007,18(1).
[13]谢江红.我国女性旅游市场开发初探[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6,25(2): 63-66.
[14]于萍. 女性旅游心理探究[J]. 旅游经济,2008,(05).
[15]虞蓉. 国内女性游客消费行为实证研究――以昆明为旅游目的地为例[J].商场现代化,2009,567(2):159-160.
[16]郑向敏,范向丽.女性旅游安全研究进展与启示[J].人文地理,2008,101(03):102-108.
[17]女性哪里花钱最多,最爱竟是旅游[EB/0L].新华网,2OO3,01-07.
[18]王奇.女性旅游市场开发研究[J].企业家天地,2007(7).
[19]郑昌江.女性旅游消费动因的分析[J].商业研究,2002,(5):1439-144.
[20]范向丽,郑向敏. 女性旅游市场细分及其特征分析[J].经济论坛,2009,465(17): 80- 84.
[21]詹蕾,赵书妮.西安市女性旅游消费市场分析及开发策略研究[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2011,14(2).
[22]李日欣.中国女性旅游市场开发策略探讨[J].旅游经济,2011(6).
[23]张建萍.我国女性休闲生活的历史变迁及其当前形态.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2):46 -50.
[24]蒋素梅.休闲旅游的特征及女性休闲旅游吸引策略研究[J]. 2006,(2):64-66.
[25]马天芳. 休闲研究[J].职业圈,2007(9).
[26]林琴玉.论知识女性旅游消费特征[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