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物流配送范文

时间:2024-04-10 15:49:5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食品物流配送,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食品物流配送

篇1

[关键词]GIS;生鲜食品;冷链物流;配送路径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6.12.029

[中图分类号]F25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6)12-00-02

时代的进步使人们的消费观念不断变化,人们对生鲜食品的质量要求也不断增强,这就要求建立起完善的冷链物流配送体系,目前保鲜的手段已经逐渐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据统计,我国每年平均有30%的水果在运送过程中被损坏,造成了严重的浪费,已经成为制约果蔬产品流通和生产的瓶颈。而GIS系统的发展则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契机,本文主要对基于GIS系统的生鲜食品冷链物流的配送进行研究,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解决措施,以便促进生鲜冷链物流的发展。

1 GIS概述

GIS就是地理信息系统,是以地理的空间和数据为基础,在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支持下,对地理空间和数据进行收集、操作和模拟分析,然后使用地理模型的分析手段,提供出多种动态和静态的地理空间信息。在生鲜食品的冷链物流配送中使用GIS技术,能够使生鲜食品在配送中的投递、运输和装卸以及仓储等环节的管理更加方便,可以使用合理的策略对不同的环节进行管理,有利于使冷链物流配送企业对自己的资源进行更好的利用,提高运输效率,降低运输过程中的消耗。GIS技术在生鲜食品冷链物流配送中的作用为:对订单的信息进行处理、查询和浏览、统计和分析,制订配送计划,维护整个系统等。

2 生鲜冷链物流发展的问题

2.1 配送体系不完善

生鲜冷链物流还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配送过程中损失产品的情况比较严重。目前我国大多数的生鲜食品都没有完整的物流体系,致使配送的食品受到严重损失。生鲜食品物流的形式一般是常温或者自然的物流两种,并没有连贯且成型的冷链物流体系,其运输、存储和包装都存在不合理的情况,使生鲜食品在配送中受到严重损失,非冷藏下生鲜食品的物流,在运输和零售的过程中会增加二次污染的概率,降低产品的质量和新鲜度。

2.2 市场化程度低

市场化程度低,第三方的介入比较少。我国生鲜食品的配送大都由供应商完成,市场规模比较小,区域性强,第三方的物流发展比较滞后,服务的网络与信息体系不健全,缺乏及时、有效的信息管理,其专业化与规模化程度也比较低,没有形成效率高的冷链物流配送体系,导致物流成本与商品的损耗比较大。

2.3 硬件设施落后

现有的硬件设施比较落后,冷藏运输的效率很差。我国生鲜食品冷链物流的设备设施大多比较老旧,分布和发展非常不均,不能为易腐的食品提供完善的低温保障,造成了很多损耗,物流的费用也比较高,容易使食品出现安全隐患,缺乏专业运输设备。而且冷藏和保温的车辆也非常少,仅仅占货运汽车总量的0.3%,此外,缺乏冷冻库也是造成我国生鲜食品冷链物流比较落后的原因之一。

2.4 整体规划不完善

没有完善的整体规划,资源的整合受到影响。在生鲜食品的供应链中,不仅没有专业的冷链物流综合性人才,也没有对供应链的上方和下方进行整体的协调和规划,对整个生鲜食品资源整体布局造成了不良影响。

2.5 货物的价值比差太大

流通过程还需要不断发展,货物的价值比差太大。我国生鲜食品的价值主要展现在产地周边,很多生鲜食品收购后就直接在周边出售,果品加工的能力严重缺乏,蔬菜等经过清洗、包装等上市的数量非常少。但是,果蔬等的附加值主要体现在加工程度上。

2.6 相关法律不健全

相关的法律不健全,食品的安全保护措施较弱。生鲜食品的冷链物流是非常复杂的一个系统,其中不同的环节都会对整个物流体系产生影响,需要市场有统一标准和技术规范。但是,目前我国生鲜食品冷链物流的法律还很不完善,不同环节间的设备、设施和操作的流程以及对温度的控制等都没有完善的管理标准,这不利于整个冷链物流的发展。且配送的成本非常高,很多配送企业都是单独配送,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在客户比较少的地区缺乏相关设施,没有严格监督配送过程中温度控制,不能保障生鲜食品的质量。

3 优化GIS生鲜食品冷链物流配送的措施

3.1 借助第三方企业改进生鲜食品冷链物流的配送

冷链物流体系的建设需要很多资金投入,对于广大中小食品的生产商来说,要想获得更高的利润,就要使降低产品的物流成本,这就势必会有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出现。目前,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发展比较缓慢,服务质量也有待提高,造成整个冷链物流市场化的程度比较低,要加大对第三方企业的支持,使其进入到冷链物流体系中。生鲜食品生产商可以把冷链物流外包到第三方的物流企业,自身则专注于提高其整体的竞争力,利用3PL规模效应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第三方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促进我国生鲜食品冷链物流发展。

3.2 大力推广各种先进的运输冷藏设备,并设置低温仓库

要使用GIS技术,改进原先的冷藏和运输设备,建立起统一数据的信息体系与电子的交换体系,并对冷藏车与冷藏库等进行实时的动态监测。借助现代化信息系统,及时了解库存产品的保质期和库龄。根据目前的国际形势,我国应该大力推进具有多种品种和批量较小的小编组机冷车,满足市场需要。要加强低温仓库建设,不同的生鲜食品对温度的要求也会有不同,这要求在建设低温仓库时,充分考虑到不同食品的特点,根据仓库温度的不同可以分为3类,即冷藏库、特殊冷藏库及冷冻库。

3.3 建立健全一体化配送模式

我国生鲜食品冷链物流的配送应该加大对“链”的重视,完善整个物流的链条结构,冷链物流具有低温的特点,相关企业如果单独组建冷链物流的中心,投资成本较高且回收时间长。要按照冷链物流的特性,对全社会的冷链物流进行联合,创建共同的配送中心,提高配送效率,这样能节省土地、资金和设备等,降低物流企业的运行成本,改进封闭的销售网,扩大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对生鲜食品的冷链物流实行一体化配送模式,能有效提高车辆装载效率,优化整个物流的商业环境,提升整个行业的水平,促进物流行业发展。

3.4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政府可以为物流的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资金帮助和政策支持,鼓励企业研究新的技术,提供优惠的税收政策等。政府要完善生鲜食品的相关政策,建立监督机制。此外,还要加强对冷链物流人才的培养,创新人才培养方式,为物流的发展输送高质量的人才。

4 结 语

基于GIS的生鲜食品冷链物流的配送对整个物流行业有重要意义,能够有效提高对资源利用的效率,促进整个行业的发展,所以需要相关人员加大研究力度,不断创新,以便更好地为社会发展服务。

主要参考文献

[1]张晏魁.基于冷链物流配送的路径优化探讨[J].商场现代化,2015(18).

篇2

关键词:连锁超市 生鲜农产品 配送模式 路径

引言

生鲜农产品作为人们日常饮食消费的必需品,具有易腐烂与易损耗的特性。而生鲜农产品从农产品生产基地经由农产品批发市场后进入连锁超市,最后到达终端消费者的物流运作构成生鲜农产品供应链。其中,生鲜农产品配送中心是链接生鲜农产品供应链前端生产者及后端消费者的关键性环节。其运作水平直接决定了生鲜农产品的食物安全水平和流通结构有效性水平。大型连锁超市配送环节运作能力直接决定其核心竞争力水平。当前我国生鲜农产品市场需求变化速度快,客户需求特点呈现多元化与个性化特征。但我国生鲜农产品配送系统运作效率相对较低,配送设施与设备冗余率较高,配送成本居高不下。针对大型连锁超市的生鲜农产品物流配送模式的研究,有助于解析大型连锁超市生鲜农产品的物流配送系统问题,并据此革新大型连锁超市生鲜农产品的物流配送系统,实现物资配送资源的优化整合和有效控制配送成本,提高生鲜农产品物流配送系统整体运作绩效。

大型连锁超市生鲜农产品物流配送系统控制问题

(一)大型连锁超市物流配送中生鲜农产品品质问题

大型连锁超市是满足广大消费群体对生鲜农产品产品消费需求的主渠道。生鲜农产品对于产品的配送时效性与配送品质有着较高要求,多数大型连锁超市难以充分满足生鲜农产品消费者需求,在生鲜农产品配送环节的工作质量仍有较大改进空间。

其一,生鲜农产品品质特征控制是大型连锁超市物流配送环节的工作难点。生鲜农产品配送流程中缺乏对农产品标识制度的执行力度,缺乏农产品可追溯系统的规范化运作。生鲜农产品的标识问题主要表现为标识信息量少,缺乏准确的产地、产品保质期限、产品品质参数、生产厂商或农户信息等基本信息,这给生鲜农产品采购、仓储与配送环节的造假行为留下管理漏洞。在产品标识制度与可追溯系统运作不畅条件下,连锁超市生鲜农产品的产品质量问题一旦暴露,将使得产品问题无法溯源,无法将生鲜农产品质量问题落实到具体责任人,无法及时有效地制定生鲜农产品质量危机应对方案,直接影响大型连锁超市的商誉水平。

其二,大型连锁超市生鲜农产品配送环节的物流流程监管不力,物流流程中各环节之间的衔接不到位,将导致产品保鲜度与菌落水平失控,直接降低生鲜农产品的品质,增加大型连锁超市的流通成本。生鲜农产品的物流配送需要专业化物流设施与设备,大型连锁超市因经营利润微薄,而放松在专业化生鲜农产品物流设施与设备领域的投资。此举虽然降低了大型连锁超市物流配送环节成本,但却增加了生鲜农产品损耗成本和超市门店的运营成本,长期而言对连锁超市弊大于利。大型连锁超市的配送各环节衔接处的验货技术水平较低,以感官验货方式来确认产品品质的传统验货方式加大了配送各环节中生鲜农产品的品质控制风险,为大型连锁超市配送成本飙升留下管理隐患。

(二)大型连锁超市物流配送中生鲜农产品的成本控制问题

其一,生鲜农产品配送的管理成本主要产生于管理人员工资及生鲜农产品配送损耗费支出等方面。当前我国大型连锁超市虽然引入生鲜农产品管理信息系统,但是在生鲜农产品管理信息系统与配送中心的自动化设备集成控制方面存在不足,高速分拣装置、自动货架及智能导向车等自动化配送设备的使用水平较低。大型连锁超市的自营型生鲜农产品配送中心的专业化设施与设备投资额巨大,投资后的设施与设备利用效率较低,这使得生鲜农产品单位成本居高不下(吴志文,2011)。

其二,大型连锁超市若采取第三方物流配送企业模式来完成生鲜农产品配送任务,则容易导致大型连锁超市内部商业机密外泄给第三方物流配送企业,降低连锁超市的运营安全水平。第三方物流配送企业的配送服务与大型连锁超市的门店系统的运营节奏不相符,双方的业务繁忙周期不匹配,从而增加大型连锁超市门店系统的缺货水平几率。第三方物流配送企业通常为多家企业提供配送服务。为提升配送系统的运作效率并降低其运营成本,第三方物流配送企业通常采取集约多家企业货物并执行统一配送模式。但配送货物的混合装卸与运输的配送计划安排容易导致不同品质货物间发生串味或细菌的交叉感染等风险,从而降低大型连锁超市生鲜农产品的配送品质。

(三)大型连锁超市生鲜农产品物流配送流程控制问题

其一,大型连锁超市生鲜农产品物流配送流程的风险控制水平有限。连锁超市生鲜农产品配送过程风险控制需要以大量可实时获取的配送流程信息为依据,从中分析其风险诱因及风险属性,并据此制定风险应对方案。连锁超市生鲜农产品的产品保质期短,配送机构需要在较短时间内获取产品品质信息及配送活动周边环境信息,这给配送业务管理者制造了管理难题。

其二,大型连锁超市生鲜农产品配送系统中物流节点和工序衔接能力不足。配送作业流程中的工序衔接设计不科学构成了生鲜农产品物流配送系统成本的主体部分。由于不同地域和不同类型客户对生鲜农产品的需求品种和需求量不同,导致配送中心难以对配送任务做完全有效的任务排程设计,必然使得某一时点的特定环节的设备利用效率下降(徐慧星,2009)。生鲜农产品配送系统所需的大量专业化设施与设备的利用效率对配送中心运营成本有较大影响,大规模批量化作业有利于提升专用设备的利用效率;而生鲜农产品的理化特性及终端离散化需求特征则对配送系统产生了时间序列上的不均衡性配送任务的需求。二者的矛盾导致生鲜农产品配送系统呈现短期性系统过载和长期性系统闲置率较高的设备利用效率特征。

其三,配送信息系统应用水平较低也是大型连锁超市生鲜农产品物流配送流程控制难点之一。生鲜农产品的供给方多为数量庞大的农户,农户运用网络化信息沟通工具的能力相对较低,其输入和接收生鲜农产品信息的能力也不足。这使得连锁超市的配送信息系统难以与上游农户段有效衔接。生鲜农产品的终端需求方为离散化的城镇居民。大型连锁超市虽可通过POS系统或会员卡系统获取部分顾客消费信息,但从宏观营销系统角度而言,大型连锁超市难以精准预测生鲜农产品的远期销售状态。连锁超市为保持品种繁多的生鲜农产品供应,需从遥远的异地调运产品供应本地市场需求。缺乏精准远期销售状态预测能力的大型连锁超市将难以提升配送任务的精准性,从而导致配送系统内供需关系的局部紊乱。

大型连锁超市生鲜农产品物流配送系统革新路径

(一)优化对大型连锁超市配送中的生鲜农产品品质控制

其一,负责大型连锁超市生鲜农产品物流配送的机构应建立完善的生鲜农产品标识系统,并完善相应的生鲜农产品品质可追溯系统。超市生鲜农产品是城镇居民获取食物的主通道,超市生鲜农产品的品质控制水平直接决定城镇居民的食品安全水平。可追溯系统的建构有助于提升食品管理当局实时掌控超市生鲜农产品的食品安全水平。生鲜食品可追溯系统可记录超市生鲜农产品的物流配送系统全流程的操作信息,有助于食品管理当局、超市和用户迅速找出产生食品安全问题所在的配送环节,便于其分析食品安全问题的产生根源,并及时启动应对食品安全危机的快速反应机制,从而增进大型超市覆盖用户的食品安全水平。

其二,大型连锁超市应制定针对生鲜农产品配送全流程的食品安全监控系统。超市质监部门应当在生产基地、初加工、精加工、配送及门店销售,对生鲜农产品进行产品质量抽查,对相关企业进行资质认证,按批次实施生鲜农产品的质量检验与认证。此举有助于确保生鲜农产品的收割、采摘、捕捞与屠宰都符合国家质监局关于食品检验与动植物检疫的相关规定(缪瑞,2011)。

(二)规范大型连锁超市生鲜农产品物流配送标准系统

其一,连锁超市生鲜农产品配送系统应以条形码或电子标签为基础指标,统一处于流通中的商品品名、品质及其配送业务相关信息的传输标准,以提升大型连锁超市的商品及物流信息的跨企业平台及跨门店智能化处理水平。农产品全程追溯需要在供应链各环节记录追溯信息,并实现与配送中心数据库无缝链接(杨信廷等,2011)。基于条形码技术的大型连锁超市生鲜农产品信息系统可以避免传统人工信息录入与提取过程中的信息损耗,提高信息存取效率,从而加速生鲜农产品的流转速度。以电子标签为数据载体的连锁超市信息处理系统可以确保大型连锁超市管理层对连锁超市物流过程中的实时化数据采摘,连锁超市商业机密数据的安全存取,有助于提升大型连锁超市生鲜农产品配送系统的运作效率并降低其运营成本。

其二,通过规范大型连锁超市生鲜农产品配送系统的包装标准、运输标准、货物签收标准及货款结算标准等方式,有助于消除大型连锁超市生鲜农产品配送系统中各模块之间的衔接不畅所导致的配送系统内耗严重的问题。大型连锁超市生鲜农产品配送系统应当制定生鲜农产品配送包装的统一规格,并与配送车辆与仓储货架的尺度规格相契合,为实现生鲜农产品配送工艺全流程的标准化操作奠定标准基础。

(三)强化对大型连锁超市生鲜农产品物流配送成本控制

其一,生鲜农产品物流配送机构的内部管理风险控制内容繁多,配送机构应当结合不同类型生鲜农产品的特点来分析影响该农产品质量的关键诱因,进而选取相应的关键控制点(CCP)。易腐烂农产品的配送过程应当严控生鲜农产品的菌落密度及产品间的串味及交叉感染等风险;水产品的物流配送过程则应当严控预冷工艺与预冷温度,以及运输车辆不同区域的温控水平等。

其二,配送机构应当重视变革生鲜农产品配送业务流程。配送机构应当指定专人负责生鲜农产品配送订单处理工作,并以生鲜农产品的品名分析为切入点,分析配送对象对于存储与运输的环境与设备要求,并根据分析结果安排专业储运设施与设备。在流通加工环节,配送机构在处理部分生鲜农产品的预冷工艺时,应当严控流通加工各环节的温度与湿度,强调操作工的安全与卫生操作,严控菌落数。在商品验收环节,配送机构应确保产品品质与数量验收合格,确保鱼肉类产品的运载工具消毒证、商品检疫合格证及非疫区证明等三证齐全。

其三,生鲜农产品配送成本控制是提升配送机构运营效率,增进其盈利水平的关键。配送机构应当充分利用物流配送中心的货物集疏功能,将小批量货物配送计划整合为规模经济的批量配送计划,从而降低单位产品的配送成本。大型连锁超市内部配送机构应当制定合理的内部配送模拟市场价格,充分运用价格机制调整配送需求客户的配送安排,实现社会物流总成本和客户配送成本的节约,以及配送机构利润的增进等多重目标。大型连锁超市应当系统规划分店的配送需求,制定连锁超市全局最优化的配送路线,在确保配送时间和配送质量的前提下,优化配送线路以有效降低配送成本。

其四,大型连锁超市可以采取购买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生鲜农产品配送服务的方式来控制配送成本。第三方物流配送企业拥有较为完备的专业化生鲜农产品配送设施与设备,有效规避了大型连锁超市自营配送系统的设施与设备利用效率不足的问题;第三方物流配送企业可以组织专业人才实施生鲜农产品的集货、拣选与流通加工等配送全流程的专业化运作,避免大型连锁超市的生鲜农产品配送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吴志文.基于成本分析的农产品物流配送定位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12)

2.徐慧星.物流配送中心作业流程的统筹优化[J].物流科技,2009(3)

篇3

一、射频技术原理

无线射频识别技术(RFID)是一种非接触的自动识别技术,其基本原理是利用射频信息和空间耦合(电感或电磁耦合)传输特性来实现对被识别物体的自动识别。射频系统主要硬件设备包括:

(一)读头。读头也称为阅读器,它在射频识别(RFID)系统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首先,读头的频率决定了射频识别系统的工作频段;其次,读头的功率直接影响射频识别的距离;再次,产生RF信号及RF能量激活并支持(供能给)“被动式”RFID标签。读头利用天线来发射能量,形成电磁场,通过电磁场来触发作为数据载体的标签,与这个标签建立通信联系并且在计算机和标签间传输数据。通过读头内的收发装置接收来自标签上的已编码RF信号,对标签的认证识别信息进行解码,将认证识别信息连带标签上其他相关信息传输到计算机以供处理。另外,还可以将计算机系统的发送信息传输给标签,使标签成为数据载体。

(二)标签。标签是指由IC芯片和无线通信天线组成的大小如芝麻粒的无线通信IC和天线组成的模块超微型的小标签。标签中一般保存有约定格式的电子数据,在实际应用中,标签附着在待识别物体的表面。存储在芯片中的数据,可以由读头以无线电波的形式非接触的读取,并通过读头的处理器,进行信息解读并进行相关管理。

标签可以是只读的、读/写兼具的或写一个/读多个的形式;可以是“主动式”,也可以是“被动式”的。通常,“主动式”标签需要专用电池支持其传输器及接收器的工作,但RAM区不一定大。为避免干扰,主动式的标签要求能接收与转发多个频点的信号,以避免邻道干扰,卡的组成复杂,而且功耗也大。由此,“主动式”标签一般比“被动式”标签在形体上要大一些而且价格也更昂贵。另外,“主动式”标签的使用寿命与其电池寿命直接相关。“被动式”标签根据其应用的不同,也可以分为“有电源”和“无电源”工作模式。“被动式”标签将从读头或传输接收机传来的RF信号反向因素,并可通过调制解码将相关信息加入到其所反射的RF信号中。对于“被动式”标签而言,它无需电池来放大反向信号的载波能量,有的“被动式”标签使用电池仅是用于支持标签中存储器的工作或支持标签中的对反射信号进行调制解码元件的工作。

(三)天线。天线是一种能将接收到的电磁波转换为电流信号,或者将电流信号转换为电磁波的装置。读头必须通过天线来发射能量,形成电磁场,通过电磁场来对标签进行识别。因此,天线所形成的电磁场的范围就是射频系统的可读区域。任一射频系统至少应包含一根天线(不管是内置还是外置)以发射和接收RF信号,有些射频系统是由一根天线来同时完成发射和接收的;而另一些则由一根天线来完成发射而另一根天线来承担接收,所采用的天线形式和数量应视具体情况而定。(图1)

射频系统的数据读写操作是严格按照“主――从原则”来进行的。读头的所有动作均由计算机系统来控制,为了执行计算机系统发出的一条指令,读头的基本任务就是启动数据载体(标签),与标签建立通信并在计算机系统与读头之间传送数据。

便携式数据终端与射频通信结合,可将采集到的有用数据存储起来或传送至一个管理信息系统。操作时先把射频信息通过扫描输入到便携式数据终端,再联接到管理信息系统,从而得到用户物资信息。

二、射频技术与相关技术对比

目前,在我国应用较为广泛的自动识别技术主要有:条码技术、磁条技术、IC卡技术和射频技术,各种技术都有其优点和缺陷,我们要根据不同领域的具体物流情况选择与之相应的自动识别技术。

条码成本较低,适用于需求量小、数据不必更改的场合,例如商品包装上就很合适,但是较易磨损,且数据量很小,而且条码只对一种或一类商品有效。磁条技术是接触识读,其数据可做部分读写操作,给定面积编码容量比条码大,对于物品逐一标志成本比条码高,接触性识读最大的缺点就是灵活性太差。磁卡的价格很便宜,但是很容易磨损,不能折叠、撕裂,数据量较小。IC卡安全性比较高,存储容量大,但是价格也稍高些,由于它的触点暴露在外面,有可能因人为的原因或静电而损坏。

射频技术的优点是不局限于视线,识别距离可以达到几百米。射频标签具有可读写能力,可携带大量数据,同时具有难以伪造和智能性较高等特点,最大的优点就在于非接触性,因此完成识别工作时无须人工干预,能够实现自动化且不易损坏,可识别运动的物体并同时识别多个射频标签,操作快捷方便。另外,射频标签不怕油渍、灰尘污染等恶劣的环境,这样的环境中,短距离的产品可用在工作的流水线上跟踪物体;长距离的产品多用于交通上,可达几十米,如自动收费或识别车辆身份等。RFID识别的缺点是标签成本相对较高,而且一般不能随意扔掉。

三、射频技术在物流配送方面的应用

(一)用于在途物资可见性系统。物资配送中心接到配送任务后,需要及时、迅速地将需求方所需物资运送到位,利用射频技术即可准确、迅速地完成配送任务并实现对在途物资的跟踪。物资配送中心为每台车配发一枚射频标签,并在仓库出入口处安装一套射频装置形成门禁,以利用射频技术完成物资的自动出入库操作。

第一步,物资配送中心所派车队进入仓储中心时通过门禁,阅读器读取到射频标签信息并在仓储中心系统中显示此时车队所载物资为空。

第二步,车队装载物资完毕离开发物仓库时再次通过门禁,物流系统将出库物资信息写入到系统数据库中并上报给物资配送中心,这样就等于射频标签承载了其所运物资的相关信息,自动完成物资出库,此时运送物资的车辆和物资进入在途状态。

第三步,运输车队到达收物仓库时再度通过门禁,阅读器读取到射频标签中的信息后传输给仓储中心系统,系统即显示待入库物资的相关信息并写入数据库,自动完成物资入库,并上报给物资配送中心,以告知物资配送中心此次物资配送任务已经完成。

篇4

网络地理信息系统(WebGIS)是在因特网/内联网及通信协议基础上设计的地理信息系统,文中从WebGIS食品物流配送优化系统展开研究,将WebGIS技术运用到食品物流配送系统中,便于对货物进行运输、装卸、仓储等多个环节,针对运输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展开有效管理,从而达到现代食品物流的要求,有利于食品物流配送企业合理运用已有的资源。

一、设计嵌入WebGIS食品电子商务系统总体结构

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能有效改变消费者购物习惯,促进物流业快速发展,物流成本升高作为物流运作的焦点,优化食品物流配送方案,有利于提升消费者对电子商务服务的,按一度,物流服务效率明显升高。通常物流配送网络系统以物流成本当做目标函数,借助配送中心拥有的配送工具和配送量是否大于上限,车辆行驶速度是否超过额定值,配送时间是否大于客户要求上限,建立基于WebGIS技术电子商务系统的优化模型。基于现阶段,国内对物流配送模型的研究较多,主要从配送路径、调度车辆、选择配送中心等角度实施分析,但对融合WebGIS技术配送网络优化的研究少之又少,某些研究者从建立物流信息系统、网络数据库等方面建立基于WebGIS技术物流网络系统,为优化网络配送提供支撑。该电子商务系统基于WebGIS技术展开设计,集合网络优化算法及数据库分析为一体,构建食品配送需求预测、优化车辆路径等各类模型,并借助WebGIS可视化形式为用户提供合理的方法,实现食品配送合理化、信息化的效果,其总体结构如图1。

由图1可知,本系统总体结构以数据库和算法为设计中心,其它个子系统依据模型和算法库数据需求创建。这种算法能提升决策的科学度,在设定相应决策规则基础上,能完成日常运营方案自动化管理效果。

二、WebGIS食品电子商务系统主要功能

在WebGIS技术上设计的食品电子商务系统其功能主要分为信息查询、业务处理、配送优化、输出四个部分,如图2。

食品订单信息处理功能包括接受食品网上托运申请、收集订单等功能,依据订单对货运量展开恰当的分析,为配送相应的计划提供良好的依据。同时,有效创建食品信息档案库,强化对客户资料的分析与管理,提升客户满意度,有效扩展企业的业务。信息查询功能用来查询图像数据信息,主要包括查询电子地图信息和查询来往运输车辆,其中,电子地图能展现可视化的界面,完成目标定位、查询统计等各项功能。查询包含浏览图形,放大或缩小、移动、图层管理等。运输车辆查询借助道路图形、地图数据及显示位置,实时跟踪货物的运输情况,便于及时掌握车辆的信息。网络配送优化模块依据托运单据提供相应的位置信息,便于合理配置车辆和运输路线。借助车辆路径,合理优化配送路线的实施方案,确保配送过程中采用低成本高效益的方式运行,为企业节约成本提供重要支撑。根据WebGIS技术运用可视化形式输出检出效果,便于客户浏览,及时简单的查询数据。

三、食品电子商务配送应用实例

(一)选定配送点

(二)合理规划配送路径

系统明确配送中心后,必须规划各自的配送需要,依据各自的货物存储情况、配置车辆明确具体客户的配送路线。文中引入WebGIS技术优化网络系统,提升路径搜索的效率。在物流网络系统中,不管是供应商发往不同分销中心,或是通过配送中心发往多个连锁点及最终用户,均会牵涉交通运输方式及选择路线,选择的效果直接影响物流配送成本的情况。如果配送中心为i,配送量上限用Q表示,运输车辆用m表示,车辆k的最大负荷用Pk表示,车辆平均运输速度用v表示,因电子商务物流配送客户群对配送速度的要求,采用最短的距离、最快的配送要求选择相应的路径,求出个配送中心配送范围集合为:Ai={j|lij=min{l1j,l2j,…lij,lmj}|}(5),根据就近配送原则综合客户点获取各个配送中心的范围,形成整个配送网络。配送中心最急配送需求如下:

(三)应用实例

目前,电子商务物流迎来快速发展期,前面已建立配送模型,为验证上述模型的实用型,以下借助实例展开综合分析。

假设某个区域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网络共有10个客户需求点,从5个待选配送点挑选2个为配送中心,每一个配送点各配备一辆车,车辆载重6吨,车辆平均行驶速度60km/h,各个需求点前一年需求量、当前需求量与时间,各需求点距离如表1。

借助最短路径计算法(floyd算法)求解获取路径矩阵,依据式(4)算出配送中心v13、v14。借助地址匹配技术搜素目标地址与实时路线,依据式(6)求解各个配送中心配送范围集合。由配送路径结果可知,表明配送中心V13、V14两个点为主客户需求点中心位置,两个配送中心均由两轮运输。文中运用最小配送网络成本作为目标物选定物流配送中心,合理规划配送路线,提升客户满意度。

篇5

关键词:物流;配送;路线选择

中图分类号: F2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36-95-2

0 引言

配送是物流中一种特殊的、综合的活动,是商流和物流的结合体,包含了商流活动和物流活动,也包含了物流中若干功能要素的一种形式,把国民经济各个部分紧密地联系在一起。配送能力的强弱和配送中心的效率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竞争力。

1 物流配送发展现状及趋势

在经济日益增长的中国,物流的现代化对社会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商业活动的进一步发展必然会给社会带来巨大化大分工,而分工的结果就是促进商品的集中生产和大批量分散销售,进而形成一个新的行业,那就是物流配送行业。

1.1 我国配送现状研究

长期以来,由于受计划经济的影响,我国物流社会化程度低,物流管理体制混乱,机构多元化,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①设施利用率低,布局不合理,重复建设,资金浪费严重。②由于各个物流行业的利益冲突和信息不通畅等原因,造成库存物质和缺少物资不能及时进行调配,大量物资滞留,造成资金不能正常流通。③未能将商流和物流充分结合在一起,进而对经营效益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1.2 配送发展趋势

①物流配送专业化。②规模化、集团化趋向。③物流配送多元化。④物流配送国际化。⑤运输、仓储向第三方物流转变。⑥增强配送信息化建设。

2 连云港乐天玛特超市配送现状分析

乐天玛特超市同我国大部分大型连锁超市一样已建立自有物流配送中心。连云港乐天玛特超市目前已拥有两个配送中心。一是连云港红果物流配送中心,其前身是原大型食品批发企业――负责总公司的销售、储运部门,如今主要承担对叶菜类和水果类的加工和配送活动。二是在原有物流中心的基础上,乐天集团投资资金建设辐射范围更大的配送中心,有效配送半径达50千米。另一方面生鲜配送中心可承担净菜、卤菜、豆制品、冷冻食品等加工及质量检测、分拣配送等,最大年生产能力上亿元。

2.1 配送体系模式

连云港乐天玛特超市是自营配送模式,应用分送式配送模型,是由一个供应点对多个客户的共同配送。对配送中心负责的需求网点(乐天玛特分店),确定适当的配送车辆行驶路线,使其从配送中心出发,有序地通过各个分店各一次,最后再返回配送中心。配送模式图如图1所示。

2.2 配送体系

连云港市乐天玛特超市主要依靠华信配送中心给予的货源,华信配送中心将连云港乐天玛特超市所下订单货物装车送往淮安分配送中心,再由淮安分配送中心将订单货物送达连云港乐天玛特超市仓库,具体流程图如图2所示:

3 乐天玛特超市配送路线现状及分析

针对乐天玛特超市的现状,可以将超市存在的问题归结为以下几点:

3.1 配送功能不健全,设备落后

为满足当前的社会发展需求,很多物流配送中心都进行了现代化配送中心建设,但不可否认的是这种建设需要的成本投入很高,而且一般还很长,因而乐天玛特超市仅仅是将原来的仓库进行了一定的改装,然后将其变为配货中心,但是货物的装卸以及搬送都是靠人力实现的,进而就造成了作业效率不高,损失比较严重的情况,整个配送作业体制不完整。另外,还有一些配送中转站的仓库功能还不健全,没有冷藏及保鲜等功效,进一步增加了对配送效率的不良影响。

3.2 缺乏专业的配送人才,配送管理水平不高

在整个物流配送系统中,专业配送人才占据很重要的位置,其不仅会影响货位的规划、物流信息的处理,还会对物品的挑选质量及库存控制水平等造成很大的影响,进而影响配送中心的整体管理水平。

3.3 信息系统不健全,且信息处理能力不强

当前很多连锁超市都还没有建立完善的配送信息系统,基本上所有的配送信息都是人工完成的。系统内部局域网还没有实现电子数据交换,通过POS获得的信息未进行深度的加工,再加上信息反馈不够及时,进而影响了门店顾客的需求。

4 配送路线优化方案

4.1 构建高效的物流配送信息系统

为保障物流配送路线的最优化,乐天玛特超市的物流配送中心应该及时建立高效的物流配送信息系统。该系统应该和能实现物流配送信息的数字化和图形化。数字化就是实现物流配送信息化的基础,类似常见的商品条形码、货位卡等都属于物流信息的数字化应用。

4.2 加强员工培训,做好物流人才准备

乐天玛特超市可以与高职院校物流相关专业实行校企合作,共同培养学生,做到实践和理论相结合,为超市以后引进物流人员做好人才准备。同时,学校的师资和实训设备可以为超市员工提供理论进修和提高技能的良好平台,而学生也可以参观超市配送中心的作业流程,亲自参与其中,为以后从事物流工作奠定良好的工作基础,从而形成一个共赢的合作模式。

4.3 实现商品配送规模化

对乐天玛特超市而言,建立物流配送中心的最终目标就是通过提高整个物流配送水平进而实现降低物流配送成本,提升超市的经营效益。此外,在这样的过程中还有一些很有用的方式可以促使实现这样的目的,比如即时制,但是结合超市当前的情况来看要实现这样的目标是不可能的,但是也应该朝着这样的方向发展。与此同时,乐天玛特超市还应该应用系统经营理念,进行商品的规模化配送,而且这样的经营方式还能满足分店的快速供货需求,进而提升分店的经营效益,最终使连锁超市的经营优势得到很好的发挥。

5 总结与建议

本文以乐天玛特物流配送为研究对象,探讨其物流配送体系存在的不足之处,找出了乐天玛特配送方面存在的问题;分析了相关的配送数据,结合实际情况,给予乐天玛特超市配送优化方案,从而达到节约运输成本的目的。

参 考 文 献

[1] 李军,郭耀煌.物流车辆优化调度理论与方法[M].中国物资出版社,2003.

[2] 李敏.基于复杂系统理论的配送网络优化研究[D].西安:西北工业大学,2006.

[3] 高晓亮,伊俊敏,甘卫华.仓储与配送管理[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4] 蔡临宁.物流系统规划―建模实例分析[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5] 孔少彻,梁彤铮.商品物流配送优化策略探讨[J].市场论坛,2009(7):94-95.

[6] 孙焰.现代物流管理技术[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

篇6

----1.美国的物流中央化 ----物流中央化的美国物流模式强调"整体化的物流管理系统",是一种以整体利益为重,冲破按部门分管的体制,从整体进行统一规划管理的管理方式。在市场营销方面,物流管理包括分配计划、运输、仓储、市场研究、为用户服务五个过程;在流通和服务方面,物流管理过程包括需求预测、订货过程、原材料购买、加工过程,即从原材料购买直至送达顾客的全部物资流通过程。

----2.日本的高效配送中心 ----物流过程是生产--流通--消费--还原(废物的再利用及生产资料的补足和再生产)。在日本,物流是非独立领域,由多种因素制约。物流(少库存多批发)与销售(多库存少批发)相互对立,必须利用统筹来获得整体成本最小的效果。物流的前提是企业的销售政策、商业管理、交易条件。销售订货时,交货条件、订货条件、库存量条件对物流的结果影响巨大。流通中的物流问题已转向研究供应、生产、销售中的物流问题方向。

----3.适应电子商务的全新物流模式--物流 ----物流(ThirdPartyLogistics,缩写为TPL,即第三方提供物流服务)的定义为:"物流渠道中的专业化物流中间人,以签订合同的方式,在一定期间内,为其他公司提供的所有或某些方面的物流业务服务。"

----从广义的角度以及物流运行的角度看,物流包括一切物流活动,以及发货人可以从专业物流商处得到的其他一些价值增值服务。提供这一服务是以发货人和物流商之间的正式合同为条件的。这一合同明确规定了服务费用、期限及相互责任等事项。

----狭义的物流专指本身没有固定资产但仍承接物流业务,借助外界力量,负责代替发货人完成整个物流过程的一种物流管理方式。

----物流公司承接了仓储、运输后,为减少费用的支出,同时又要使生产企业觉得有利可图,就必须在整体上尽可能地加以统筹规划,使物流合理化。

二、国外先进的电子商务 物流模式案例

----美国的物流配送业发展起步早,经验成熟,尤其是信息化管理程度高,对我国物流发展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美国物流配送形式示意图(见下图):

----1.美国配送中心的类型 ----从本世纪60年代起,商品配送合理化在发达国家普遍得到重视。为了向流通领域要效益,美国企业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将老式的仓库改为配送中心;二是引进电脑管理网络,对装卸、搬运、保管实行标准化操作,提高作业效率;三是连锁店共同组建配送中心,促进连锁店效益的增长。美国连锁店的配送中心有多种,主要有批发型、零售型和仓储型三种类型。

----(1)批发型 ----美国加州食品配送中心是全美第二大批发配送中心,建于1982年,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工作人员2000人左右,共有全封闭型温控运输车600多辆,1995年销售额答20亿美元。经营的商品均为食品,有43000多个品种,其中有98%的商品由该公司组织进货,另有2%的商品是该中心开发加工的商品,主要是牛奶、面包、冰激凌等新鲜食品。该中心实行会员制。各会员超市因店铺的规模大小不同、所需商品配送量的不同,而向中心交纳不同的会员费。会员店在日常交易中与其他店一样,不享受任何特殊的待遇,但可以参加配送中心的定期的利润处理。该配送中心本身不是盈利单位,可以不交营业税。所以,当配送中心获得利润时,采取分红的形式,将部分利润分给会员店。会员店分得红利的多少,将视在配送中心的送货量和交易额的多少而定,多者多分红。

----该配送中心主要靠计算机管理。业务部通过计算机获取会员店的订货信息,及时向生产厂家和储运部发出要货指示单;厂家和储运部再根据要货指示单的先后缓急安排配送的先后顺序,将分配好的货物放在待配送口等待发运。配送中心24小时运转,配送半径一般为50公里。

----该配送中心与制造商、超市协商制定商品的价格,主要依据是:(a)商品数量与质量;(b)付款时间,如在10天内付款可以享受2%的价格优惠;(c)配送中心对各大超市配送商品的加价率,根据商品的品种、档次不同以及进货量的多少而定,一般为2.9%~8.5%。

----(2)零售型 ----美国沃尔玛商品公司的配送中心是典型的零售型配送中心。该配送中心是沃尔玛公司独资建立的,专为本公司的连锁店按时提供商品,确保各店稳定经营。该中心的建筑面积为12万平方米,总投资7000万美元,有职工1200多人;配送设备包括200辆车头、400节车厢、13条配送传送带,配送场内设有170个接货口。中心24小时运转,每天为分布在纽约州、宾夕法尼亚州等6个州的沃尔玛公司的100家连锁店配送商品。

----该中心设在100家连锁店的中央位置,商圈为320公里,服务对象店的平均规模为1.2万平方米。中心经营商品达4万种,主要是食品和日用品,通常库存为4000万美元,旺季为7000万美元,年周转库存24次。在库存商品中,畅销商品和滞销商品各占50%,库存商品期限超过180天为滞销商品,各连锁店的库存量为销售量的10%左右。1995年,该中心的销售额为20亿美元。

----在沃尔玛各连锁店销售的商品,根据各地区收入和消费水平的不同,其价格也有所不同。总公司对价格差价规定了上下限,原则上不能高于所在地区同行业同类商品的价格。

----(3)仓储型 ----美国福来明公司的食品配送中心是典型的仓储式配送中心。它的主要任务是接受美国独立杂货商联盟加州总部的委托业务,为该联盟在该地区的350家加盟店负责商品配送。该配送中心建筑面积为7万平方米,其中有冷库、冷藏库4万平方米,杂货库3万平方米,经营8.9万个品种,其中有1200个品种是美国独立杂货商联盟开发的,必须集中配送。在服务对象店经营的商品中,有70%左右的商品由该中心集中配送,一般鲜活商品和怕碰撞的商品,如牛奶、面包、炸土豆片、瓶装饮料和啤酒等,从当地厂家直接进货到店,蔬菜等商品从当地的批发市场直接进货。

----2.美国配送中心的运作流程 ----美国配送中心的库内布局及管理井井有条,使繁忙的业务互不影响,其主要经验是:

----(1)库内货架间设有27条通道,19个进货口;

----(2)以托盘为主,4组集装箱为一货架;

----(3)商品的堆放分为储存的商品和配送的商品,一般根据商品的生产日期、进货日期和保质期,采取先进库的商品先出库的原则,在存货架的上层是后进的储存商品,在货架下层的储存商品是待出库的配送商品;

----(4)品种配货是数量多的整箱货,所以用叉车配货;店配货是细分货,小到几双一包的袜子,所以利用传送带配货;

----(5)轻量、体积大的商品(如卫生纸等),用叉车配货,重量大、体积小的商品用传送带配货

----(6)特殊商品存放区,如少量高价值的药品、滋补品等,为防止丢失,用铁丝网圈起,标明无关人员不得入内。 三、我国物流业发展现状 及物流解决方案

----我国现有的物流企业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中央直属的专业性物流企业,即专营生产资料的物资储运总公司和外运总公司。仓储主要针对系统内部,因此商流与物流分离,受行政控制。

----2.地方专业性物流企业,即地方商业系统的储运公司及粮食仓储系统,完全受当地行政领导。

----3.兼营性物流企业,即集物流与商流为一体的物流企业,比重大,且数量正在不断增多。

----长期以来,由于受计划经济的影响,我国物流社会化程度低,物流管理体制混乱,机构多元化,原物资部、原商业部、对外经贸部交通部以及中央各部(煤炭部、林业部等等)、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均有各自的物流系统。这种分散的多元化物流格局,导致社会化大生产、专业化流通的集约化经营优势难以发挥,规模经营、规模效益难以实现,设施利用率低,布局不合理,重复建设,资金浪费严重。由于利益冲突及信息不通畅等原因,造成余缺物资不能及时调配,大量物资滞留在流通领域,造成资金沉淀,发生大量库存费用。另外,我国物流企业与物流组织的总体水平低,设备陈旧,损失率大、效率低,运输能力严重不足,形成了"瓶颈",制约了物流的发展。

----针对我国经济发展及物流业改革现状,借鉴发达国家走过的道路和经验,我国从1992年开始了物流配送中心的试点工作,原国内贸易部印发了《关于商品物流(配送)中心发展建设的意见》。《意见》提出:大中型储运企业要发挥设施和服务优势,改造、完善设施,增加服务项目,完善服务功能,向社会化的现代物流中心转变;小型储运企业和有一定储运设施规模的批发企业向配送中心转变。 ----近年来,随着连锁商业的发展,配送中心的建设受到重视,特别是连锁企业自建配送中心的积极性很高。据有关资料显示,目前全国有700多家连锁公司,较大型的连锁公司已在建设自己的配送中心,一些小型的连锁企业店铺数量少、规模不大,也在筹建配送中心,以期实现100%的商品由自己配送中心配送。而一个功能完善的社会化的配送中心的投资相当巨大,配送量过小,必然造成负债过多,回收期长,反过来又影响连锁企业的发展;同时,社会上又有相当数量的仓库设施在闲置,形成了投资上的重复、浪费。

----为了使物流配送中心的建设不走或少走弯路,引导配送中心发展建设,原国内贸易部于1996年发出了《关于加强商业物流配送中心发展建设工作的通知》,指出了发展建设物流配送中心的重要意义,提出发展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原则等。同时,原国内贸易部还印发了《商业储运企业进一步深化改革与发展的意见》,提出了"转换机制,集约经营,完善功能,发展物流,增强实力"的改革与发展方针,确定以向现代化物流配送中心转变、建设社会化的物流配送中心、发展现代物流网络为主要发展方向。进入90年代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出现了物流配送。原商业部在1992年曾发文部署全国物流配送中心建设试点,标志着中国的物流配送中心建设正式起步。由于种种原因,力度不够,没有深入发展下去。这些固然与当时体制和认识有关,更重要的原因是当时市场经济正处于启动阶段,因而制约了物流配送的发展建设。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增长,特别是连锁商业的发展,各种形式的配送中心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共有各种类型的物流配送中心1000多家。其中上海和广东数量最多,发展也最为成熟。此外,日本、美国、英国等国家在我国北京、上海、南京等地建有自己的物流配送中心。国外还有一些企业机构正在研讨中国的物流配送业,把今后几年内打入中国作为发展战略

----根据所掌握的资料,我们对目前国内外的各种物流配送中心的情况进行了分析,结论是:它们大都跨越了简单送货上门的阶段,基本上属于真正意义上的物流配送,但在层次上仍是传统意义上的物流配送,即处于物流配送初级阶段,尚不具备或基本不具备信息化、现代化、社会化的新型物流配送的特征,因此在经营中存在着传统物流配送无法克服的种种弊端和问题。

可喜的是,国家有关部门已认识到这些问题,正从宏观调空上努力引导我国物流配送业朝着信息化、现代化、社会化的新型物流配送方向发展,一些有识的政府官员、企业界、理论界人士也在共同进行着这方面的探讨,并已开始实践。

----我们提出的解决方案是:建立集物流、商流、信息流于一体的新型物流配送中心。

篇7

关键词:高成本运行环境;城市物流配送;财税支持政策

1我国物流产业发展面临高成本运行环境

根据2008年第15次中国物流专家论坛提供的数据,随着物流需求的增加和市场竞争加剧,从2007年起,我国物流要素出现了全面紧缺的态势,物流成本全面上升,物流行业开始面临高成本运行环境。

2城市物流配送发展现状、突出问题与挑战

城市物流配送是现代物流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物流配送体系是以提高城市竞争力为核心,通过应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实现城市配送活动的最优化,同时努力降低物流活动对城市交通堵塞、交通环境和能源消耗的负面影响的活动体系。城市配送体系的目标有两个方面,一方面,从事物流配送的公司从其自身的利益角度要尽量减少成本,服务客户,从而增加利润;另一方面还要从公众利益出发减少交通拥挤和实现可持续发展。

城市物流配送体系的网络结构包括两种,一种是实体网络,包括各种交通运输资源网络,仓储资源网络,配送资源网络等;另一种是虚拟网络,包括企业虚拟网络,信息网络等。

高成本运行环境下我国城市物流配送面临的挑战:(1)解决好高成本运作与企业效益的矛盾;(2)解决好城市协调发展与企业效率的矛盾;(3)解决好安全方便消费与企业小少散弱的矛盾。

3高成本运行环境下我国城市物流配送产业的财税支持政策研究

国家财税支持政策作为经济调节的杠杆,将在促进城市物流配送产业发展中发挥重要的作用。通过财税杠杆,可以为我国城市物流配送企业减少税赋,扩大投资,涵养税源,实现可持续发展。

财税支持的总体原则:(1)以企业减负为核心,利用财税政策减少城市物流配送企业税费,扶持企业发展;(2)突出公共产品的性质,扶持城市配送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为企业创造良好公共平台,降低企业的总体运作成本;(3)重点支持城市配送的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重点突出,层次分明。

财税支持的重点对象包括以下三个:(1)城市物流配送企业;(2)城市物流配送的公共基础设施;(3)城市物流配送的公共信息平台。

3.1财税支持的操作方案

3.1.1财政支持的方式

通常来说,财政支持方式包括三种:设立专项资金,给予贴息支持和税收优惠返还等。

(1)设立专项资金。随着我国城市的快速发展,城市物流配送的重要性也日益凸现。考虑到财政支持对象的关键性和重点性,建议财政专项支持的重点为:①纳入城市总体布局规划的城市物流公共配送中心;②纳入城市物流发展规划的公共信息平台。

(2)给予贴息支持。根据我国财政实际状况,我国应该针对城市物流配送的关键领域实施贴息政策。对投资公共配送中心的企业提供一定的财政贴息贷款,同时根据企业经营规模、经营期限、经营性质等不同情况,提供不同的贴息比例、贴息贷款期限等政策。对满足特定要求的城市物流配送企业,对其购买相关的物流配送固定设备,允许给予一定的贴息支持。对于入住城市公共配送中心的配送企业,实施一定时间和一定限度的贴息支持,鼓励城市物流配送企业向城市物流公共配送中心集聚。

(3)税收优惠返还。税收优惠与返还是鼓励我国城市物流配送企业的重要措施,是有效减轻配送企业压力的重要举措,应该作为一项长期措施加以实施和贯彻。

3.1.2税费支持的具体政策

(1)降低城市食品物流等居民消费性配送服务的营业税税率。随着食品流通产业的不断发展,城市中食品仓储和配送等物流服务已成为现代社会生活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属需求弹性较小的社会必需服务。适当降低城市物流中的仓储、配送的营业税,一方面体现了政府对人民生活必需品征低税的税收公平性原则;另一方面,随着社会分工的不断深化及现代物流业的不断发展,低廉的物流服务成本能进一步激发社会对物流服务的需求,同时增加物流服务税收的总量,提高税收的效率性。建议对于城市物流配送行业的税率统一按3%的税率征收。

(2)统一所得税支持政策——切实解决连锁配送企业总部统一缴纳所得税问题。目前,自营配送中心对我国大部分连锁企业来说,依然是最理想的商品配送途径,但随着社会专业物流企业的兴起和成熟,对于那些连锁企业自身无力解决或无力解决好的商品配送工作,甚至全部的配送工作交给专业物流企业,也会成为连锁企业的自然选择。因此,未来连锁配送企业将在全国得到广泛地发展。虽然,国家税总已于2006年3月18日发出国税函[2006]270号文,也就是说,符合条件的物流企业可以统一缴纳所得税。但由于体制的限制,许多连锁配送企业还不能够享受这项政策。甚至每开一个分支机构,当地都会要求重新登记注册,把税务关系留在当地。这样很不利于网络型连锁配送物流企业的发展。因此,必须切实解决连锁配送企业的所得税统一交纳问题。(3)运用综合税费政策(如税收优惠、财政补贴、贷款援助、风险投资和直接融资)解决城市公共物流信息平台的运营管理问题

物流公共信息平台体系结构包括基础设施(网络基础设施、通信设施等)、技术标准(各种物流技术、协议标准等)、支持系统(支持平台运行的各种子系统)、模块功能(支持应用层的各字模块)、应用服务(提供面向用户的服务)。中央财政可以制定物流公共信息平台体系结构建设中的财政补贴和贷款援助的基本原则和方针,运用综合税费政策(如税收优惠、财政补贴、贷款援助、风险投资和直接融资)解决城市公共信息平台的运营问题,各级地方财政依据本城市的实际需要进行因地制宜地实施。

(4)支持配送企业重组改造自营仓储设施为公共物流配送中心,减免其所得税、契税和土地增值税

目前,国家严格的土地政策和土地使用税的提高,使仓储企业取得土地和占用土地的成本进一步上升。地方政府在权衡有限的土地指标分配时,会更多考虑将土地分配给那些投资大、产值高、效益好、税收多的行业,而对仓储业用地有所控制。因此,配送中心尤其是公共配送中心的土地使用将受到严格限制。可以预见,仓储企业选址将向离城区更远的地方寻找,沿海、沿江、滩涂、闲置建设用地都在热选之列。而现有的企业仓储配送设施是改建成为城市物流公共配送中心的理想选择用地之一,各级财政应该重点支持配送企业重组改造自营仓储设施为公共物流配送中心,减免其所得税、契税和土地增值税。具体支持对象包括:

①企业利用原使用土地和厂房改造为城市公共配送中心;②企业重组改制为城市公共配送中心;③由于政府规划,国有仓储企业搬迁重置为公共配送中心。

4结论

当前,随着物流需求的增加和市场竞争加剧,我国物流要素出现了全面紧缺的态势,物流成本全面上升,物流行业开始面临高成本运行环境。本文提出了高成本运行环境下国家财税支持我国城市物流配送产业发展的总体原则、财税支持的重点对象和财税支持的操作方案。对财政支持的方式和税费支持的具体政策进行了详细论述,为加快我国城市物流配送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思路借鉴。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京东商城;创新模式;物流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网络正在慢慢的改变着人们的日常生活,而网购也在消无声息的改变着人们的消费方式并将成为主要的消费方式。对于常常网购的消费者而言,京东商城并不陌生,它是中国B2C市场最大的3C网络购物平台,是特别受消费者喜爱的网络购物平台,而且也是在电子商务界最有影响力的平台之一。

一、京东商城的运营模式

京东商城在销售量、点击率与访问量上都遥遥领先与其他一些网络购物平台。这与其庞大的消费群体以及运营模式有着极大的关系,如京东商城目前注册用户有将近2500万,供应商有6000家左右,主要销售服装服饰、图书、家电、电脑、家居百货、母婴、食品等多种优质商品,京东商城自成立以来,一直往好的方向发展,在2010年,京东商城已经成为第一家在规模上超百亿的网络销售企业,占网络销售市场份额约35.6% ,并且10个季度连续成为行业的销售第一,这主要是与京东商城的经营模式有着密切的关系,公司的创新意识相当强,如京东商城的物流模式就是摒弃了原有物流的缺点,开拓出新的物流方式,更适合公司发展的物流方式,不同于其他网络购物平台的方式,从而促进了京东商城更好的发展。

二、京东商城的物流配送模式

物流配送的含义是根据消费者的要求,将货物进行分货、拣选等步骤,最后将终端产品经过运输、转移等过程送至消费者手中的过程。 中国的物流配送模式包括外包物流配送、自营物流配送、外包和自营结合的模式。

对于经常网购的消费者不难发现,在京东商城购买的商品到达的时间特别快,一般是一天左右就可以拿到购买的商品,这是因为京东商城有着庞大的物流体系,京东商城根据消费者购买时填的收货地址,将离其最近的在线销售商家的产品经物流发送,让消费者在最快的时间收到满意的商品,这是京东商城所采取的自营物流配送模式,更加方便更加快捷,这都是与其建立的庞大的物流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在2009年初,京东商城成立物流公司,布局全国物流体系。截止到现在,京东商城已在苏州、南京、宁波、济南、厦门等超过130座一二线城市建立配送站,为消费者提供更为贴心的服务,如物流配送、移动POS刷卡、货到付款、上门取换件等服务。而且在2011年初,京东商城首次提出对商品物流实时跟踪,更好的保障消费者的利益。

三、京东商城的自营物流配送模式

自营物流配送模式的含义是商品的物流配送的每一个环节都是由公司亲自管理的,这种模式的优点就是保证服务质量、更好的进行企业管理。但前提条件是拥有巨大的投入资本和稳定的订单量才可以运行。京东商城施行这种模式,肯定是有十足的把握的,从2007年8月开始,京东商城获得老虎基金、今日资本、DST等三轮融资,融资金额达到15亿美金,使得京东商城有强硬的资金后台。而且在2009年初,京东商城成立自己的物流公司,分别在一二线城市建立一级物流中心、二级物流中心,而这些城市的顾客有着庞大的消费量,让京东商城每天都有很好的订单量。正是因为有这些条件,在2010年,京东商城才敢实施“ 211限时送达”服务,也就是指晚上11点前下单,次日上午送达;上午11点前下单,下午送达。这种高效率的服务不仅让老客户更加满意,也吸引了更多的新客户前来购买。

四、京东商城的外包物流配送模式

外包物流配送的含义就是将公司的物流业务与第三方物流公司进行合作的物流配送方式。外包物流配送模式的优点就是可以节省时间、节省成本专注于发展公司的业务,增加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京东商城很好的利用了这种模式,京东商城在订单较少和自营配送无法到达的地方,考虑到成本问题,就会与专业的物流公司进行合作,从而减少成本,也能有更多的精力去发展自身的业务。

五、结语

在网络快速发展的社会,网购对于电子商务公司来讲,既是挑战也是机遇。京东商城就很好的利用了这个机遇,在物流配送上,找到了适合自己公司发展的配送方式,既保障了消费者的利益,又使公司得到快速的发展,京东所采取的外包与自营相结合的物流配送模式是低成本、高效的,将自己的优势凸显出来,在竞争激烈的电子商务领域站住脚跟,打造出属于京东商城的自己的品牌。

参考文献:

[1] 李吉月.浅析我国BtoC电子商务的物流配送问题――以京东商城槔[J].物流科技.2011(10).

篇9

关键词:物流;共同配送;冷链物流

一、我国冷链物流配送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1.冷链物流基础设施薄弱。目前,中国易腐物品在装车时大多在露天而非在冷库和保温场所操作,因为缺乏专业化的冷藏车辆,无法为冷藏冷冻产品在流通环节提供温度上的保障,极易造成运输过程中的产品质量问题,达不到客户满意的配送服务水平。

2.缺乏专业化的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国内大部分流通的易腐食品的物流配送环节都是由生产商和经销商完成的。由于我国中小型生产商和经销商数量多、规模小,物流信息化和专业化程度低,商品容易在物流环节中腐烂变质。而为了保证商品的质量问题,需建立专业的冷链物流中心,但是冷链物流中心的建设是一项投资巨大、回收期长的服务性工程,大多数中小型生产和经销企业因大量的资金投入却得不到及时的回报而陷入困境。一些中小企业期望通过外包的方式将冷链物流的业务交由专业的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完成,但能提供综合性、全过程、专业化、现代化的第三方冷链物流服务的企业并不多,目前所提供的服务主要是以货物、仓储、库存管理和运输为主,以满足生产商和经销商的需求。

3.完整独立的冷链物流体系尚未形成。目前我国的冷链物流发展滞后,此领域的相关技术规定的缺失是我国冷链物流的又一不足,由于食品冷链是以保证易腐食品质量为目的,所以它比一般常温品对物流系统的要求更高、更复杂,建设投资也更大。

二、我国冷链物流共同配送模式的应用

在当前大多数冷链物流企业的规模小、资金不足、信息化和专业化程度低的情况下,必须寻求一种能够适应现有配送实力的冷链配送模式。而发展冷链物流的共同配送,已经被认为是我国冷链物流配送模式的优化选择。共同配送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有配送业务的企业相互合作,必须通过周密的计划安排,可以借合作方的优势弥补自己的劣势,在信息上和设施设备方面实现共享,这也是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的有效途径之一。

1.降低物流成本。发展冷链物流的共同配送,多家企业之间可以对企业的冷链物流设施设备等资源进行整合,实现物流货源的优化配置,将多家企业的零散货物整合成一次性运输,达到冷链物流配送的经济规模。运输企业的规模化可使冷藏冷冻专业车辆资源得以充分利用,装载效率明显提高,有助于降低商品的腐烂率,保证商品的质量。同时由于资源实现共享,减轻了企业对大量冷藏冷冻设施设备的投资负担和风险。

2.提高物流服务水平。由于多家企业需要共同完成配送任务,企业之间需要共建信息系统与网络,实现信息的共享与快速反馈,从而带动了条形码技术、扫描技术、GPS技术等现代化装备在冷链物流领域的运用,自然物流服务水平也就得到相应的提高。

3.减少污染。开展冷链物流的共同配送,可实现统一管理,将运往同一地区的商品统一运送,大大减少了运输车次,缓解了城市交通压力,降低了汽车尾气对环境的污染。

三、发展适合我国中小企业冷链物流的共同配送

由于人们的生活习惯和消费水平的差异以及我国整个物流行业的结构特点等因素,我国不能照搬国外的发展模式,必须发展具有自身特点的冷链物流。

按照目前对共同配送的理解,这种配送方式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中小生产/零售企业之间分工合作实行共同配送,即同一行业或在同一地区的中小型生产/零售企业,在单独进行配送的运输量少、效率低的情况下进行共同配送,这样不仅可减少企业的配送费用,配送能力得到互补,而且有利于缓和城市交通拥挤,提高配送车辆的利用率。这种配送方式并不依赖第三方物流公司,但要求每个生产企业和零售企业必须都具备一定的配送能力。第二种是几个中小型配送中心之间的联合,针对某一用户,由于各配送中心所配物资数量少、车辆利用率低等原因,几个配送中心将用户所需物资集中起来,共同配送,这种情况可以概括成是多对一的情况,适合于多个小型配送企业为一个大型销售企业服务。

这两种共同配送方式在其他的物流领域已经得到了一定的运用,但从冷链物流自身的特点和我国目前的状况看,这两者都不是我国冷链配送真正需要的。一方面,由于人们对冷藏冷冻类食品的品质要求越来越高,冷链设备的要求也随之提高,过去用的各种简单冷藏包装会逐步被专业的冷藏冷冻设备替代,这使得中小型生产企业和零售商无法负担冷链物流中需要的设备及其他经费,所以他们将运输配送业务外包给第三方物流公司或配送中心就成为了必然。另一方面,冷链物流所需要的销售网络覆盖广泛,但是冷藏冷冻食品在同一点的需求量并不大,目前国内并没有大型冷藏品销售商,配送业务并不需要多家配送企业来联合完成。

篇10

【关键词】 连锁经营企业;物流配送;结构;模式;直送

连锁企业物流配送合理化是连锁经营中物流配送策略的核心,是对物流整体系统进行调整改进的优化。配送功能完成质量及服务水平,直观而具体地体现了连锁企业物流系统对需求的满足程度,物流效率高低直接关系连锁经营能否发挥其与单个零售店优势。

一、我国现阶段连锁经营企业物流配送的结构分析

1.连锁企业物流参与者的构造。一是生产企业物流构造;二是物流企业构造;三是批发企业物流构造;四是零售企业物流构造。现阶段连锁企业物流是以连锁企业为主导,以配送中心为中心的体系。

2.配送中心与仓库的构造。配送中心包括有储存功能的流通型中心(DC),不带储存功能的流通型中心(TC)及主要进行食品加工处理的加工型中心(PC)。与连锁企业有关的配送中心,主要以DC为主,个别有实力的连锁企业建立了生鲜食品的PC。由于TC对运营要求较高,易发生缺货问题,在我国目前还不存在这种情况。从仓库改造的配送中心由于基础设施限制,许多企业效果不能发挥出来。

3.物流信息系统构造。一是管理信息系统分析;二是EDI和EOS系统分析。连锁企业物流信息系统会随网络和电子商务应用不断完善和发展。

二、连锁经营企业物流配送的模式分析

1.商流、物流一体化的配送模式。商流、物流一体化配送模式也称为销售配送模式。配送主体是销售企业或生产企业,配送是作为促销手段与商流融合在一起。很多从事物流配送活动的组织本身是经销商品的企业,不少物流配送组织附属于生产企业,称作自有型仓库或合作型仓库。这些实体独立从事货物存储、保管、分拣和运送,但这些活动是作为销售活动的延伸而开展的,物流配送活动实为企业的营销手段或策略。他们参与商品交易活动,向用户转让产品所有权,同时向购买者提供货物分拣、加工、配货和运送等物流服务。这种集商流、物流为一体的配送,主要围绕产品销售和提高市场占有率而组织起来,这种销售配送模式是企业实施营销策略的行为模式。

2.商流、物流相分离的配送模式。很多从事配送活动并冠以配送中心的专业组织,本身不购销商品,专门为客户提供货物保管、分拣、加工、运送等系列化服务。这些组织职能通常从工厂或转运站接收货物,然后代客户存储、保管货物,并按客户要求分拣、运送货物至指定接货点。上述组织从事配送活动是纯粹物流活动,业务属于物流服务,上述配送活动与商流活动分离,也称为配送。这种配送活动是仓储运输业物流服务项目的增加与扩充,宗旨是为生产和市场提供全面物流保障。上述模式特点是:配送企业业务活动较单纯,较单一,占压资金较少。配送活动属于性质活动,配送企业收益主要来自服务费,经营风险较小。因占压的资金较少,易扩大服务范围和经营规模。因配送企业不直接掌握货源,在开展配送活动过程中,行为主体的调度和调节能力较差。

3.独立配送模式与共同配送模式

(1)独立配送模式。独立配送指配送企业依靠自己的组织体系和经营网络独自开展配送活动的运作形式。其运作方法是:各个行为主体通过各种渠道分头与客户建立业务关系,各自单独组织配送活动。独立配送模式利于配送主体根据自身条件和能力灵活选择用户和开展业务活动,也便于在配送活动中培育出竞争机制。但独立配送又是一种分散性物流运动,若缺少调控机制或调控措施不利,会形成过度竞争,降低流通社会效益。

(2)共同配送模式。共同配送模式最早产生于日本等发达国家,是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标,由多个企业联合起来,集小量为大量,共同利用同一配送设施或配送车辆组织实施的配送方式。运作形式有两种:一是由一个配送企业对多家用户进行配送;二是仅在送货环节上将多家用户待运送货物混载于同一辆车上,然后按照用户要求分别将货物运送到各个接货点,或运到多家用户联合设立的配送货物接收点。标准运作模式是:在核心企业统筹安排和同意调度下,各个配送企业分工协作,联合行动,共同对某一地区或某些用户进行配送。共同配送模式是相对于独立配送的一种货物配送形式。从形态上看,它是各个配送组织协同作业的模式。实践证明:按照共同配送模式运作,不但可以做到利用距离用户最近配送中心开展配送活动,可大大降低物流成本,且利于发挥配送企业整体优势及缓解交通拥挤矛盾。由于共同配送涉及的面比较广,涉及的单位较多,组织工作难度较大,在选择、实施这种配送模式时,不但须建立起庞大信息网络,且需建立起层次性管理系统。只有大型专业流通组织才有能力、有条件组织这类活动。

(3)集团配送模式。集团配送是指以一定方式聚合专业企业组成流通企业集团,集中对大中型生产企业定点、定时供货的配送形式和以商贸集团及其所属大型加工中心为媒介、生产企业集团之间的供货活动。在集团配送模式下,有关企业或企业集团分别承担着供货、存储、加工和运送等任务,是一种典型的规模经营活动,服务对象系大中型生产企业。在集团配送模式下,通常都采用定时、定量方式和即时配送方式满足用户生产需要。集团配送是一种高水平配送形式,集团配送不仅层次和水平较高,且组织、协调工作难度比一般性配送大。显然,没有强大经济实力和完善、先进管理体系很难组织这类物流活动。

各连锁企业应根据自身经济实力、销售规模、连锁店数量及业务发展需要作出正确选择,正确的配送模式是提高连锁企业配送经济效益的首要前提。对于要自建或合建配送中心的连锁企业来讲,合理设置配送中心,正确进行配送中心规划,加强配送中心的作业组织,提高配送中心运作水平是提高配送经济效益重要条件。

三、连锁经营企业物流配送与直送比较分析

连锁企业从供应商处购进的商品对各连锁店的送货有配送与直送两种不同的方式,与直送方式相比,多品种、小批量商品采取配送方式,可以集小量为大量,高效率、低成本地进行送货。若采取直送方式,由于各连锁店需要的商品批量小、品种多,必然要多次频繁地送货,产生大量的小额运输,既增加发货次数又浪费运力。有些连锁店因其所在的地理文职决定了它无论是在成本上还是在时间上都适宜于采用直送的方式,配送和直送都有各自优势领域和适宜的范围。要提高连锁企业配送的经济效益,实现配送的合理化首先应合理地选择送货方式,正确地划分送货的区域。 配送和直送方式的选择依据是以降低物流费用为标准。对于不同种类、不同批量的商品,可以通过分别测定其配送和直送成本,找到两种送货方式的成本分歧点,作为划分两种送货方式的分界线,确定适宜的送货方式。对于在不同位置和不同距离区段的连锁店,其送货方式的选择应通过确定配送与直送的成本分歧点,划分配送与直送的区域范围。

实践证明:连锁经营的发展离不开物流配送,合理物流配送使连锁经营的统一采购、统一配货、统一价格得以实现,能否建立高度专业化、社会化物流配送关系到连锁经营规模效益能否充分发挥。未来需加大力度解决对连锁企业物流配送的认识问题,对物流配送的认识与重视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仅仅重视并不一定对物流配送真正认识,认识了物流配送就可真正对其加以重视。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