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问题范文

时间:2024-04-10 15:49:5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问题,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问题

篇1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 F29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19-0351-01

Existing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Between New Urbanization

and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LI Guang-kao CHEN Shu-hui

(College of Economic,Fujian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University,Fuzhou Fujian 350002)

Abstrac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new urbanization and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was introduced,the existing problems of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between the two were analyzed,and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were also put forward for reference.

Key words new urbanization;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coordinated development;problems;countermeasures

1 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关系

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一方面,城镇化的发展为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提供技术和产品支持,有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和农民收入的增加;另一方面,农业现代化为城镇化的发展提供要素和市场支持,能够促进城镇化的发展[1]。在新型城镇化的建设过程中,应当推进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

2 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存在的问题

2.1 农村剩余劳动力持续流失,现代农业发展困难

由于城市经济基础好、设施完善、教育条件优越,吸引着农业劳动人口持续向城市转移,农村人口正逐步向留守老人“一元结构”转变。根据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我国60%的新生代农民工缺乏基本的农业生产技能,“80后”和“90后”的新生代农民工愿意回家务农者分别仅占7.3%和3.8%[2]。农村有限劳动力资源的持续流失,青年劳动力弃农厌农,阻碍着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进程。

2.2 城镇建设与农争地,耕地数量锐减

新型城镇化基础设施建设对土地的需求量大,在利益的驱动及土地财政的影响下,城镇化的发展往往违规占用大量耕地资源,使耕地锐减。在土地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城镇用地的增加与优质农业用地的减少,制约着现代农业的发展。

2.3 城镇建设占用大量资金,农业发展资金缺乏保障

新型城镇化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需要大量资金,而由于现代农业投资成本高、见效慢、风险高等原因,使得农业投入须谨慎,城镇建设占用大量农业发展资金。同时,在现行征地补偿机制下,农民所获得的土地征收补偿收益较低,土地出让金多被用于城镇建设,加剧了现代农业发展的资金困难[3]。现代农业发展资金被占用,使得农业的机械化、信息化和自动化水平难以跟上城镇化的发展步伐。

3 对策

3.1 加强引导,充实新型城镇化建设队伍

首先,政府应加强宏观就业指导,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和奉献精神,积极投身基层,推动城镇化的发展。其次,要根据现代农业的发展理念,大力开展农民职业教育,增强农民发展现代农业的意识,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水平和驾驭现代农业科技成果的能力,培养造就一批“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促进农业生产方式的改变、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利用率的提高,推动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最后,鼓励大学生、农民工和农民从农业中挖掘创业项目,把现代经营理念融入农业发展过程,实现农业的高效益、高产出、高水平[4]。

3.2 科学规划,健全农村土地开发利用格局

在《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的指导下,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制定本地区新型城镇化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明确区划城镇建设用地与农业用地的界限,从而严格保护耕地资源,并且鼓励城镇建设用地从荒山、荒地和贫瘠农业用地获取。同时,要加快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对农民土地财产确权颁证,建立完善的农村土地流转、抵押、置换等交易制度,搭建城乡土地公共交易平台,有效盘活农村土地市场,为城镇化腾出建设用地和现代农业规模化发展创造条件。

3.3 科学预算,建立农业投资稳定增长机制

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应重视农业的发展,平稳增加农业投入,对农民实行种粮直补,并逐步提高补贴水平;加大农机具购置补贴和农业设施建设补贴力度等,提高农业现代化装备水平;鼓励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延伸农业产业琏,提高农业附加值。同时,应创造宽松的市场准入门槛,允许适度规模的工商资本参与现代农业发展,构建农业发展多元融资平台,提高现代农业发展资金的“蓄水量”,增强现代农业发展能力。

4 参考文献

[1] 曾超,钱晓颖.我国农业现代化与新型城镇化发展关系研究[J].农村金融研究,2013(12):68-72.

[2] 张晨.90后新生农民工仅3.8%愿回家务农[EB/OL].(2014-03-02)[2014-09-15].农视网,http://ntv. cn/a/20140302/20359.shtml.

篇2

Abstract: Around the idea of "people-oriented", in the analysis of Lanzhou City, urbanization and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mechanism, describes the focus of the modernization of Lanzhou City, urbanization and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and urbanization on "people". Through the analysis, the Lanzhou city urbanization development has entered the advanced stage, the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in the initial stage, the low level of development, Lanzhou City, urbanization and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are the problem of contradiction between people and land, farmers' citizenization problem, urban and rural development uncoordinated should take positive measures to realize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urbanization and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Key words: urbanization;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harmonious development

党的十报告指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但在四化中,农业现代化严重滞后于其它三化,成为四化建设的短板。要实现农业现代化,离不开城镇化的互动支持,因此实现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发展,是对“新四化”背景下工农关系及城乡关系的深刻解读,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必由之路,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兰州市为“一带一路”的重要节点城市,集大城市、大农村、大山区及少数民族聚居区于一体,各区县经济社会发展程度不一,分异明显,实现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发展是建设西部节点城市的根本途径,加快现代化建设进程的重中之重。笔者紧紧围绕“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分析了在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过程中体现出的“人”的城镇化与现代化的思想,阐释了在注重“人”的现代化这一前提下,实现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必要性。

1 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本质

“人”的城镇化和“人”的现代化相互依存,彼此影响,二者的核心是“人”。也就是说,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要依靠“人”,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目标是让“人”更好地生活。城镇化是“人”实现现代化的前提,没有农业现代化,就没有高质量的城镇化。

城镇化的发展提高农业生产条件,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刺激农副产品消费,推动农业技术改革创新;城镇化的进程推动农村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交通、住房、生活质量以及社会保障水平的提高,改善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素质,为实现“人”的城镇化和“人”的现代化创造条件。而农业现代化的发展为城镇化的发展提供土地、劳动力、技术、资金等生产要素,伴随农业现代化产生的“职业农民”有利于推动城镇化的进程和建设高质量的城镇化,这部分人相较一般的农民有更好的收入,更高的素质,他们在城镇生活,在城镇消费,一方面为城镇经济发展提供广阔的市场支持;另一方面由“职业农民”创办的乡镇企业吸纳当地农村剩余劳动力“非农就业”,这在一定程度上推动城镇化的发展。

2 兰州市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发展现状

兰州,甘肃省省会,西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节点城市。地处黄河上游,具有带状盆地城市的特征。2012年8月28日,国务院提出于2020年将兰州发展为西北地区现代化大都市。兰州市土地面积为139 995 3 hm2,常住人口为366万,户籍人口322万,其中,建成区内非农业常住人口261万,外来流动人口50余万。

2.1 兰州市城镇化现状

2015年兰州市总人口366.49万人,城镇人口为296.67万人,占总人口比重为80.95%。与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275.86万人)相比,2015年全市城镇人口增加20.81万人,5年增长7.04%,年均增长1.71%。2015年兰州市的城镇人口比重(80.95%)分别高出全国25.57个百分点、全省38.66个百分点,在全省14个市州中排名第二(低于嘉峪关市),2010―2015年兰州市城镇化进程比全省平均水平(提高5.56个百分点)快1.18个百分点。

判断一个国家或地区是否进入城市型社会,按人口城镇化率进行阶段划分,城镇化率51%~60%为初级城市型社会,61%~75%为中级城市型社会,76%~90%为高级城市型社会,大于90%为完全城市型社会。从图1可以看出,兰州市城镇化水平从2005年的64%上升为2015年的80.95%,表明兰州市目前的城镇化水平已经进入高级阶段或者称之为高级城市型社会。

据甘肃省统计局2014年底的《兰州市城镇化建设中的就业现状分析与研究》指出,兰州市三县五区的城镇化水平差异较大,呈现出“不均衡”的局面。图2数据显示,兰州市安宁区、城关区、西固区城镇化率率先突破90%进入完全城市型社会阶段,七里河区和红古区迈入高级城市型社会阶段,而皋兰县、永登县、榆中县3个远郊县还处在初级城市型社会(城镇化率在51%至60%之间)以下,乡村人口比重大于城镇人口。

2.2 兰州市农业现代化现状

参考已有文献,结合兰州市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界定兰州市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参考值,如表1所示。

2004年到2013年,分别从农业生产力水平、农业产出水平、农业科技水平、农业经济发展水平、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这5个方面,对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做了趋势图。

据图3可以看出,兰州市农业生产力水平、农业产出水平、农业科技水平、农业经济发展水平、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均在逐渐上升。其中波动最大的是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2009年以后逐渐趋于缓和;农业经济发展水平远远高于其它4个方面的发展水平,处于较高水平;相反,农业科技处于最低水平,说明农业科技水平是目前制约兰州市农业现代化水平的重要因素。

据图4可以看出,从2004―2013年,兰州市农业现代化水平仍然属于起步阶段(0.5以下),说明兰州市农业现代化水平较低。2005年以后,兰州市农业现代化发展呈阶梯状平稳上升状态,年均增长率达到4.5%,说明在过去的10年里,兰州市农业现代化发展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其中,2005年农业现代化指数为0.535 5,明显高于前后几年,呈现井喷式发展,对照表1农业现代化发展阶段参考值,农业现代化首次达到初步实现阶段。这是由于2005年,调整引大入秦供水结构、秦王川农业高科技产业开发基地建设以及“三北”四期、天然林保护工程等农业水利工程的完善与建设,确保了农业灌溉与增收。

3 兰州市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发展面临的困境

3.1 人地矛盾加剧

兰州市集大城市、大农村、大山区为一体,加之黄河穿城而过,可利用的土地资源较少。在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发展过程中,又过度注重眼前发展,重工轻农,忽略城镇化的建设质量以及城市发展的长远规划,导致城市空间规模不断扩大,房价快速攀升,造成城镇“空心化”和“半城镇化”问题。尤其是在兰州市周边的一些地区,房地产开发商新建了很多住宅区,但是目前这些住宅区由于交通,教育,医疗等公共设施的缺失,而成为“空城”长久地空置下来。浪费了大量的土地资源,房价依然很高,住房依然很紧张,农民在城镇化过程中依然住不起房,巨大的生活压力使得农民无法融入城市生活,人地矛盾加剧,抑制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3.2 农民“市民化”问题

兰州市农村劳动力数量庞大,潜在资源丰富。人既多又少,“多”是劳动力总量多,“是”少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劳动力少。农民的文化水平和认知水平使农民在“市民化”的过程中面临巨大困难,主要有农民进城后的权利与义务问题、就业问题、养老问题、子女的受教育问题以及住房问题,还有农民在城镇生活的尊严问题。在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发展过程中,我们注重的不仅仅是“物质”的现代化以及城镇化的“数量”,而更加关心的是这一过程中“人”的城镇化与现代化问题,因此,在实现兰州市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过程中,农民“市民化”问题为核心问题。

3.3 城乡发展不协调问题

兰州市是一个工业城市,历史和现实中存在的工业和农业的比较利益差距,使兰州市城乡发展失衡,从上文的数据分析中可以看出,兰州市目前已经进入高级城市型社会,但是农业现代化仍然处于起步阶段,因此城乡发展不协调问题成为制约兰州市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推进的中心问题。而城乡发展失衡问题是由于长期以来实行的二元经济体制所导致,这样的体制造成“孔雀东南飞”的局面,使一部分优秀人才外流,农业和农村的发展缺乏人才,久而久之农业和农村的发展相较于城市越来越落后,城乡之间差距越来越大,从而严重制约了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协调发展。

4 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4.1 提高城镇发展质量和容纳能力,解决“人地矛盾”

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核心是“人”的现代化。为此兰州市城镇化规划要将重心放在“人”的城镇化以及“人”的现代化规划上。提高城镇发展质量和容纳能力,着重解决“人地矛盾”,合理规划土地,解决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过程中出现的“半城镇化”问题,为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提供基础保障。完善城镇基础设施,保障城镇化进程中农民的衣食住行,让农民在教育、医疗、养老、就业等与自身发展密切相关的问题上无后顾之忧,更好地融入城市生活。

4.2 培育“职业农民”,实现农民“市民化”

开展农民培训活动以及科技下乡活动,加大农村的科技推广力度,重点是对农民素质的培训,培育出更多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职业农民”,让农民在城市生活,在农村上班。在提高农民收入的同时,丰富农民的业余生活,加强精神文化建设,提高农民的认知水平和文化水平,让农民和市民享有同等的权利和义务,使农民这一职业成为新时期“四化建设”中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鼓励优秀人才回流到农村,为农村和农业的发展注入新鲜血液,支持乡镇企业发展,带动农民非农就业,促进农村发展,实现农民“市民化”。

篇3

关键词:农村水利 现代化建设 思考

作为我国整个水利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水利是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环节,并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农业生产、农民生活以及农村环境都依赖于它,农村水利工程作为农村的基础建设,必须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因此,农村水利建设也应该向现代化发展,以此与农村、农民、农业环境发展的相适应。

一、农村水利现代化目标

(1)防治洪水,排除田间水涝。农村水利工程建设的首要目标就是防止洪水,以及在洪水发生后及时排出田间的水涝,保证农作物正常的生长,维持农业生产工作的顺利进行。阻碍农村生产的重要原因就是农作物该得到水的时候干旱,而需要阳光和少水时候却发生水涝,解决这两大难题就是解决了农村水利现代化的重要问题。

(2)灌溉农田,节约用水。据相关资料,我国农业用水量占全国总供水量的65%左右,而农业灌溉用水占农业总用水的90%,农业灌溉用水是名符其实的“用水大户”,而农村水利现代化的目标之一则是降低农业灌溉过程中的浪费,提高灌溉效率,同时达到节约用水的目的。

(3)引入现代化科技。农村地区实现标准化的河道、节水灌溉工程和建设以及信息化的管理平台。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加农村水利科技的投入,不断将新的技术与理念结合到农村水利设施的建设过程中,逐步实现农村水利的现代化建设。

(4)农村水利的现代化运行管理。农村现代化水利工程建设好后,必须还要有现代化的管理运行体系,否则其效用大打折扣。主要包括水利设施的管理人责任明晰、长效管理措施和定期检查维修计划等,农村水利现代化管理水平必须与农村农业发展相适应。

二、农村水利现代化现状

(1)总体农村水利现代化程度不高。农村水利现代化处于农村水利建设工作的初期阶段,目前,虽然中央和当地政府加大对农村水利现代化建设的投入,但现实是大多受工程量、配套资金不到位以及农村地区技术限制,导致农村水利现代化建设进程的缓慢。同时由于已有的农村现代化水利设施的损坏,其维修工作并不能得到及时的安排,进一步导致我国农村水利现代化建设的滞后。

(2)农村水利现代化管理体系不完善。由于农村水利设施是非经营性工程,其管理责权难以具体到人,经常产生工程事故、设施损坏后就将现代化的水利设施弃置,使农业工作受到阻碍,同时,排灌工作得不到及时安排,在农业灌溉用水或排涝时,农业生产得不到及时的维护。

(3)农村饮水安全存在隐患。农村居民饮水问题也是农村水利现代化过程的重要一环,虽然农村自来水解决了大部分村民的饮用水,但还有不少村民一直沿用上辈传下来的大口井、浅土井,而这些井里面的水常常来自于地下水,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地下水污染日益严重,特别是由于农业过程中产生的农药和化肥等污染,而这种污染对村民的身体健康将产生较大负面影响。

三、农村水利现代化发展对策

我国是农业大国,同时农业也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生产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我国经济建设的成败,一定要重视我国农业生产环节,而农业生产的过程最需要关注的就是农业用水环节。我国农业水利现代化建设体系正在逐步完善,但还有一些不足的地方,必须采取相关措施,进一步完善我国农村水利现代化的建设,主要体现在这几个方面:

(1)加大投入,保障农村水利工程现代化建设。提高农村水利现代化建设主要体现在对农村水利基础设施的资金投入上,用于全面加快农村水利现代化的改造步伐上。建立标准化的沟渠,不仅可以将各种水资源合理配置,做到蓄水、引水、提水和调水工程的合力并举,同时还能起到节约用水、管理方面等目的;大力推广节水灌溉,这时候就加强沟渠的防渗设置,减少水资源的浪费,同时能最大限度的利用到农业生产上来,极大提高了农村水利设施的使用效率;同时还可以建立合理的农作物种植布局,最好实现田间呈方块状,且集中到一起并且连成一片,最大限度地发挥规模效益。

(2)完善农村水利现代化管理。农村现代化水利设施建立后应该配套合适的现代化水利设施管理体系,维护和提供高质量的水利服务,主要形成以管护主体为核心,同时明确工程所有权、管理权以及使用权。加快建立适应省情、省情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农村水利工程设施管理体制和良性运行机制,完善专业化管理、群众管理和社会化管理相结合的农村水利工程管理体系,确保农村水利工程建的好、用得起、长收益。

(3)坚持科技创新。农业现代化是依靠科技手段支撑起来的,只有将新的科学技术应用于农业水利建设上,才能不断促进农业生产的先进化和现代化。而具体到如何坚持科技创新,主要体现在对大中型灌区节水改造项目和农村河道疏浚整治等项目上,这种大的水利工程无法通过农村地区的资源完善,只有推进新的科技手段,例如测量和土木工程技术等。同时由于水资源是有限的,对水资源的利用必须遵循自然规律。所以,农村水利现代化建设是离不开科技的大力支撑的。

篇4

关键词:“四化”同步;山区农业;现代化

中图分类号:F327

十八届三中全会报告指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 “必须更加自觉地把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全面落实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促进现代化建设各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不断开拓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一、盐边县农业现代化发展现状

2012年全年实现农业总产值14.51亿元,同比增长4.7%,其中种植业产值6.44亿元,增长3.7%;林业产值0.21亿元,增长6.6%;畜牧业产值5.89亿元,增长4.2%;渔业产值1.78亿元,增长9.5%;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0.20亿元,增长9.8%。农村3种主要支柱产业规模14.11亿元,支柱产业产值率97%。

二、盐边县农业现代化问题分析

本部分从四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农业生产方式落后

农业结构较为传统,农业生产是以种植业、畜牧业为主的传统农业结构,农业生产经营以家庭为基本单位农业生产规模小、缺乏规模效益,农业结构层次较低,高科技、高附加值、高效益农业比重较小,特色农业发展水平需要进一步提高,新兴农业模式还不多见。农业市场化水平和农民组织化程度较低,很多偏远乡村农业生产受到交通条件制约,产销脱节问题严重。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滞后,农产品竞争力不足。农业产业链条短,农产品精深加工比重小,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名牌和拳头产品少,特色农产品在市场上知名度和美誉度有待提高,市场竞争力和开拓能力不强。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试验、示范、推广还有较大差距,农业生产发展较好的乡村因地理因素导致溢出效应不明显,对周边带动作用不足;同时由于各个乡村农业生产条件差异较大,对种植品种也有不同要求。农业生产经营缺乏龙头企业和专合组织的示范带动作用,缺乏仓储、物流、冷链设施,缺乏农产品批发市场,缺乏精深加工企业,缺乏农业服务。

(二)农业生产条件存在制约

由于地处山区,地理条件恶劣、交通不够便利,盐边县16个乡镇的农业生产条件在县域内差异较大,农业生产水平参差不齐。地理位置偏僻、远离交通线的乡镇或村社农业生产条件薄弱,抵御风险能力不强。农机作业领域狭窄,山区农业生产无法大规模利用农业机械,导致农业劳动生产率不易提高。因多山的地理特征造成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成本较高、维护困难较大,对农业生产保障力度不足。

耕地较为紧缺,质量不高。实际耕地面积不多,根据2012年统计资料,全县总人口20.82万人,按盐边县国土详查耕地面积29.2万亩计算,人均耕地1.42亩;项目区总人口81343人,耕地10.17万亩,人均耕地1.25亩,低于全国人均1.4亩的水平。高标准农田6.7万亩,占全县耕地总面积29.2万亩的22.95 %。中低产田22.5万亩,占77.05 %。

(三)农林牧渔服务业发展水平较低

农林牧渔服务业发展低于平均水平,2012年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0.20亿元,占农业生产总值的1.38%,大大低于我国5%左右的水平。盐边县农业生产以种植业、畜牧业、渔业为主要产业,且三者占农业总产值的比例高达97%,按照四川省平均水平,种植业服务收入占农林牧渔服务业总收入65%、畜牧业服务收入占25%、渔业服务收入占7%,即使只达到这一平均水平,盐边县农林牧渔服务业的市场空间也不少于0.7亿元/每年,因此农林牧渔服务业发展市场空间较大。

(四)农民知识化和农业科技化水平低

农村人口教育水平不高。盐边县农村人口占总人口85.81%,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30.1%且主要集中在农村,总体上农村人口教育水平不高,农民知识化和农业科技化水平低,还存在一定数量的文盲、半文盲。农业技能培训不足,2012年盐边县培养农村科技示范户162户,培养新型农民800人,多数农村劳动力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农业技能培训,并且随着文化程度较高的农民向城镇和非农产业的转移,农业从业人员的实际科技文化水平难以提高。农民的知识文化水平低限制了现代农业科学技术快速、高效的应用,也是农业技术结构中传统技术仍占较大比例的原因。

三、农业现代化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本部分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信息化对农业现代化的影响

信息化对农业生产支持不够,从产业相关性分析得出的结论来看,目前三大产业信息化相关性都不是特别高,相对而言第一产业与信息化相关性较强,这个现象说明信息化对农业生产支持需要进一步提高。在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服务以及农村信息网络设施建设等多个领域,除了利用基本通信手段解决一般性农业生产经营问题之外,尚不能大范围、大规模运用信息手段提高市场化程度、改善农业生产技术和经营手段。

农村信息化基础建设不足,信息网络不能实现全面覆盖。目前盐边县农村164个行政村中162个行政村电话全覆盖,95个行政村通固网宽带,20户以上自然村移动电话通讯信号覆盖,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还需要不断提升,农村宽带、通信网络、综合信息资源和服务平台建设还需要不断提高。

(二)工业化对农业现代化的影响

GDP增长依赖工业,农业对经济贡献不大,2012年第一产业增长4.8%、第二产业增长17.2%、第三产业增长9.1%;2013年第一产业增速4.6%、第二产业增速9%、第三产业增速7.5%,GDP增增长8.5%,一、三产业增长低于GDP增长,经济增长以工业拉动为主,农业发展对经济发展和农村居民生活改善贡献不大,2012年农民人均农业产值约8000元,基本上与人均农业产值持平。

工业化与农业现代化相分离,盐边县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第一产业与第二产业背离、第一产业对第三产业影响高于第二产业对第三产业影响的特征,这些特征说明盐边县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工业化与农业现代化存在背离现象,农业化对工业化支撑力度不足,工业化没有对农业现代化产生应有的拉动。盐边县工业化的明显特点是依赖矿产资源、制造业发展落后,工业化与农业现代化发展相互独立,工业化与农业现代化相分离。工业化进程会加剧城镇与乡村的经济差距。从城乡收入来看,盐边县人均GDP较高,在省内排名第四,城镇化率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却相对落后,城乡收入差距较大,年均达到2.5:1。

(三)城镇化对农业现代化的影响

城镇服务功能有限,对于农村的辐射作用不大,农村居民难以依托城镇服务体系提高生活质量。农业现代化发展缓慢,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城乡收入差距达2.5:1,农村居民对城镇服务体系运用不足。农业发展对城镇第三产业发展影响潜力较大。从产业相关性分析发现,盐边县第一产业对第三产业影响较大,说明农业生产还没有对提高农民收入产生强有力的推动,农业生产发展潜力没有得以充分发挥,不能够有效促进农村消费提高。第三产业主要以城镇为依托,因而盐边县农业现代化与城镇化同步发展水平需要提高。与每千人初中升学人数相关性最高的是第一产业,相关性最小的是第二产业,基础教育需要以城镇建设为平台,说明农村经济条件的改善将有利于促进教育需求的提高,进而促进城镇服务功能提升。同时,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速度过慢,盐边县60%的从业人员在农业,第二产业从业人员占12%,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占28%,非农就业比重40%,非农生产总值比重为93%,相差53个百分点,工业化未能充分促进农业人口向非农人口转变,盐边县第一产业从业规模虽有减小的趋势,但劳动力转移速度过慢,6年间的年平均转移率仅为1.2%。

四、盐边县农业现代化发展对策

盐边县已经初步具备农业现代化基础,为农业经济进一步发展、改善农村人口生活质量创造了条件。农村工作在农村能源建设、水源性工程建设、农业机械化、农民减负等方面取得了长足发展;农业示范片建设、现代农业基地强县培育、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等项目顺利实施,农业科技和农业服务不断发展,农业经济持续平稳发展、产业化经营不断推进、现代特色农业发展成效显著。发展农业现代化的基本思路在于提高农民收入和消费水平、释放农村劳动力,使农业和工业发展相互促进,为城镇化和信息化创造市场空间。

(一)以“四化”同步为指导发展农业现代化

引导农民在生产生活中主动运用信息化手段提高效率效益,运用信息化拓宽农民视野,提高农民农业生产决策水平,提升农民自主发展能力。加大农村信息化建设投入,加强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农业综合信息服务体系,解决农村信息服务问题。整合涉农信息服务资源,重点围绕盐边县农业生产优势特色产品,打造农业信息服务网络,有效实现农业生产和市场的对接。提高政府信息化水平,发展网上办公、视频会议等手段解决盐边县乡村分散、交通不便带来的困扰,提高政府对于农民的服务水平和农村、农业管理业绩。围绕农业经济发展需求建立农业信息资源库和农业专家库,建设农业与农村经济决策支持信息应用系统,促进农业现代化管理;建设农业灾害应急系统,提高自然灾害和重大动植物病虫害的预测、预报和预警水平。提高农村国民基础教育入学率、搞好教育设施硬件建设、提高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水平,努力改善农村人口素质,提高农业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的能力。加快农业产业化、农村市场化进程、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大幅提升农业劳动生产率,使劳动力从农业生产中释放出来,促进农业就业人口向工业、服务业转移,满足城镇化与工业化产生的劳动力需求。提高工业发展水平促进农业人口转移,提高工业总体规模,优化产业结构、完善产业链,发展新型产业,扩大就业需求。结合工业发展大力提高工业服务业发展,创造新的就业岗位。

(二)合理确定农业现代化发展阶段目标

首先,农业现代化发展需要着力解决农业生产基础条件问题。在搞好现代农业建设的同时重点整合改进偏远民族村寨、荒僻山区农业生产条件,通过基础设施建设、农技培训、品种改良等手段在县域经济范畴内解决农业生产短板问题,使农业生产条件得到全面改善。其次,涉及中长期农业发展应该着力实现农业生产技术创新,解决农业产业链延伸问题,促进特色农业竞争力建设,使农业生产成为攀西地区农产品市场一体化进程的一部分,力争使特色农业向国内和东盟市场发展。

(三)奠定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基础

促进教育信息化发展,发展教育产业,提升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的规模、质量。以基础教育保障农村人口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以职业教育为依托提升农村普通劳动者的劳动技能,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以教育产业作为农村人力资源水平持续提升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坚持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加强农业生产技术创新服务体系建设、不断提升科技服务能力,建设由研究中心、农业科研基地、农业合作组织、农户组成的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优化农业发展模式,结合特色农业发展提高农业市场化水平,使农业生产为农民增收服务。深入挖掘工业潜力、提高发展内涵,在工业发展中适度降低工矿业的投入产出比重,降低工业发展的矿产资源依赖,防止工业化、城镇化背离,努力发展工矿业下游产业和先进制造业。对发展不足的城镇在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予以适当关注、奠定发展基础。加强新农村建设,提高乡村公共服务资源配置水平,持续改善教育、医疗卫生、公共服务;促进改进农业生产经营方式、提高农业市场化水平,防止乡村在大量文化水平较高的青壮年劳动力非农化后产生的留守问题和乡村文化衰退、产业衰落、新农村建设停滞问题。防止农村环境污染,避免河流、农田受到污染损害,防范“乡村病” 的发生。

(四)多种措施促进农业生产发展

结合山区农业发展特点和盐边县以农为主的乡镇发展实际,统筹解决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中存在的问题。重点关注人口集中、农业生产集中的乡镇,优先提升这些乡镇农业基础设施水平,实现基础设施投资收益最大化;对于偏远山村的基础设施建设要结合人口转移合理权衡,以提高投资效益。发展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加强生产技能培训,使县内农业管理人员和农民群众生产技能不断提高,提高农民农业科技知识和农业技术人员的科学管理水平,充分发挥农业基础设施作用。实现农业经营现代化,提高农产品竞争力。盐边县的农业生产条件具备发展精品农业的条件,结合目前盐边县农业产品特征加以拓展并赋予新的市场特点是发展精品农业的关键所在。盐边县由于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因素导致农业生产各个方面在不同乡镇存在差异,需要结合不同自然地理和交通运输条件针对特色农业、畜牧业、农产品加工等领域结合市场需求在农牧品种选择、养殖与种植生产技术、农牧产品深度加工等方面进行科技开发,以科技带动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通过提高市场信息化程度、改进农产品市场营销等手段来实现品农业的高市场竞争力、高价格、高收益。提高农村环境保护水平发展观光旅游、生态休闲;搞好农业管理创意和农业服务创意以提高农村资源开发利用水平,拓展农业功能、整合资源,把传统农业发展为融生产、生活、生态为一体的现代农业,促进农村的可持续发展。扩大农产品物流相关基础设施建设规模,以延伸物流产业链条、加速产业聚集。构建农产品加工、运输、配送、冷冻储存和展销等配套物流体系。依托主要干道发展农产品外销,积极开展特色产品跨区域贸易,盘活相关农业生产要素。加强农业科技人才建设、实现农业科技人才管理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培养农业科技领头人,加强农民技术培训、促进农民科技致富。

五、结论

“四化”同步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时期所形成的指导经济社会发展的高层建构,是多年来历史经验的总结,将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铺就坦途。本研究梳理了盐边县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脉络,结合县域经济发展实际提出了框架性对策,从本文的研究可以发现,,更新观念是运用“四化”同步思想实现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出发点,山区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农业是绝对不可忽视的关键环节,同时由于山区条件限制会形成不良的农业现代化发展态势,“四化”同步发展思想不仅要促进经济发展,更重要的是在这一进程中运用政府、社会、市场各方面力量协调解决农业发展问题,将历史、现在、将来相结合,努力促成良好的农业现代化发展态势的形成,并且为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蓝庆新,彭一然.论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关联机制和发展策略[J].理论学刊,2013(5).

[2]魏建.四化同步与城镇化质量的提高[J].学术月刊,2013(5).

[3]唐祥来. “四化同步”背景下的农业劳动力替代转移[J].现代经济探讨,2013(7).

[4]朱靖红,肖倩.我国县域经济与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关系[J] .江苏农业科学,2013(7).

篇5

【关键词】农业现代化 金融支持 现状剖析 策略创新

现代农业是将生产、加工和销售相结合,农村与城市、农业与工业发展统筹考虑,资源高效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高度一致,各种产业融合发展的新型产业。而目前广西农业小规模的分散经营模式,无力抵御市场竞争带来的巨大风险;农业生产的经营模式、产品结构趋同,市场交易成本趋高,缺乏市场竞争优势,“三农”利益大量流失,农业现代化发展严重滞后。纵观国内外现代农业的发展,农业现代化需要资金支持,强化金融支持力度已成为农业现代化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

广西农业现代化的金融支持现状分析

通过农村金融体制的深化改革,广西建立起了多层次的农村金融机构体系,有效支持了农业现代化发展。农业发展银行从2007 年起不断拓展业务,将其业务范围扩大到整个农业及延伸领域,各项支农贷款有了明显的增加;农村信用社通过深化改革,对农业现代化的信贷投入快速增长;邮政储蓄银行和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不断增设,增加了农村金融服务的供给主体,打破了过去农村金融机构主体单一的旧格局,激活了农村金融市场。但是,农业现代化的金融支持力度还是满足不了发展的需要,与美国、加拿大等新大陆国家以及日本、法国等传统农业国家相比,农业现代化的金融支持仍然存在诸多问题。

农村金融机构服务网点偏少。近年来,金融机构在农村地区经营网点越来越少,国家大型商业银行收缩了的农村经营网点,农村信用社经营的去农化倾向明显,商业化气息愈来愈浓,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设置门槛太高,导致农村地区金融服务出现了空白。以广西为例,截止2011年末,共有金融机构网点3073个、从业人员30012人,与2004年相比分别减少267个、3134人;其中银行机构网点基本集中分布在城镇,大部分农村地区只有农村信用社和邮政储蓄机构网点,一些偏远落后的乡镇地区甚至还存在金融机构空白,远不能满足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要求,广西农村经济加快发展迫切需要金融的大力支持。

农村金融资金严重外流。农业银行和邮政储蓄银行两大农村金融机构,对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了资金的支持,但是支持形式比较单一、规模偏小,两大农村金融机构出于商业化经营的考量,将信贷资金投向城市,造成农村资金的严重外流。以广西为例,2011年银行业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1665.11亿元,其中在农村地区存款4648.95亿元,占39.85%;各项贷款余额9186.07亿元,其中在农村地区贷款2913.69亿元,占28.62%。从广西存贷款的区域结构观察,农村金融资源严重分流,资金流向非农领域现象普遍。

单一的金融产品服务缺乏效率。目前广西农村绝大部分信贷业务都是采取传统的农村授信方式,单户考察、单笔监测、自上而下的点对点的业务模式缺乏规模效应。业务经营工作量比较大,而金融机构从业人员有限,效率较低,覆盖面小,受众少,不利于农业现代化的发展。2011年的广西金融惠农数据显示,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贷款支持农户数为2749523 户,占农户总数的23%,比例较低。

农业保险供求不足覆盖面窄。广西是我国台风、暴雨、干旱、洪涝灾害高发的地区,目前广西农业保险供给主体只有4家(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广西分公司、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广西分公司、中国平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广西分公司和大地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广西分公司),供给的险种也不足30种,业务范围和险种严重不足,保险需求得不到满足,部分农村地区连保险机构都没有设置,更谈不上发展保险业务。

广西农业现代化金融支持薄弱成因

农业产业投资的高成本与高风险。由于农业投资的高风险性、额度相对小、贷款回收难等原因,很多金融机构在改革的进程中收缩农村地区金融业务,导致农村资金“外逃”,这是资本的逐利性使然。农村和农业的性质决定了农村地区金融运行成本是比较高的,需要较高的利息收益才能覆盖其经营成本,以保障农村地区金融机构运营的可持续性。因此,没有较高的经营收益,农村资金就只能选择高收益的地区与行业。

农村资金供求双方惜贷惜借。首先是金融机构基于自身商业利益的考虑,为提高信贷资金效率、规避运营风险,严格控制交易成本高、投入产出达不到平均收益率的农村贷款。其次大部分农户金融知识匮乏,抵押物、担保物不足,不愿意跟银行借贷。

农村金融创新机制缺乏。首先,金融业务审批手续繁杂,信贷审批机制不健全。农村金融机构创新金融服务产品,需要层层审批,漫长的考察评审过程,导致农村金融服务产品的缺乏个性化和高效率。其次,金融服务产品的创新与推广普及困难较多。农村金融产品创新的激励机制不完善,产品认同度不高;没有建立起完善的金融机构评价考核机制,影响金融企业员工参与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再次,金融机构产品创新动力不足。农村信贷活动中,金融机构所需的抵押品缺乏,且抵押品价值不易评估、风险较高,导致农村金融产品创新数量总体偏少。

农业保险法律制度不够完善。现阶段,我国农业保险的法律法规体系还不完善,缺乏政府职责、组织形式、经办主体、资金运作、保险费率厘定等方面的制度安排,农业保险经营存在随意性,农业保险制度缺乏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农业保险产品营销力度不够, 导致有效需求不足,有些险种的损失难以量化,赔付率低,很难实际解决农民的受灾损失问题。

农业现代化的金融支持策略创新

根据广西农业现代化与农村金融发展的实际情况,以及借鉴其他省份及国际经验,我们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加大金融对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支持力度。

构建完善的以合作金融为主体的多层次多元化农村金融体系。首先,大力支持农村政策金融、合作金融、商业金融的发展,强化新型农村金融组织和其他小型金融组织的发展,鼓励民间资本参与拓展农村金融市场;加大财政支持力度,采取税收优惠政策,鼓励金融机构在农村建立营业网点。其次,完善政策性金融组织支持农业现代化的功能,加大政策性金融机构的资金投入,充实农业发展银行的资本金,给予优惠的税收和利率政策;积极拓展业务范围和覆盖面,加大政策性银行的专门立法力度,全面规范政策性金融机构的经营行为。再次,发挥合作金融组织的农村金融主力军作用,加快农村信用社改革,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现代金融制度;大力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完善农户信用评价机制。最后,建立商业性金融机构的农业信贷激励机制,坚持以商业性运作为主的方针,对具有公共产品特性的农村金融业务给予一定的财政补贴。

加快推进利率市场化进程,促进资金回流。在农村地区放开存贷款利率上限,加快利率市场化进程,有效缓解农村资金外流,吸引资金回流。首先,农村存贷款利率放开,有利于解决农村金融运行成本高、缺乏盈利能力的问题,最大限度地激发金融企业对农业现代化支持的积极性。其次,放开贷款利率可以吸引更多资金进入农业产业,引导一些大型金融机构重还农村市场,有效遏制农村信贷资金外流。再次,完善市场化的存贷款定价机制,可以发挥利率杠杆作用,优化农村金融资源合理配置,促进农业产业结构升级和农村经济发展。

大力推进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首先是大力探索发展农业供应链金融。以供应链核心企业为中心,捆绑上下游中小企业、农户和消费者,发挥供应链的联合增信功能,推动解决农户和小企业担保能力不足问题。创新发展多元化、结构性融资产品,探索支持农业供应链的系统性金融解决方案,切实发挥供应链金融的功能作用,依托广西农业特有的优势,创新农业供应链信贷模式,创新设计“公司+合作社+农户+银行+政府+科技”的农村信贷方案。其次是积极推进改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全面开展金融知识培训,提高农村干部群众的金融素质,构建县、乡、村三位一体的农村金融业务宣传培训体系,培养一支高素质的农村金融服务队伍。强调政府组织、分片包干的原则,深入农村现场指导和宣传金融服务,建立农村金融宣传员制度,实现农村金融知识学习、宣传普及的常态化。

篇6

关键词:三农 现代农业 传统农业

中图分类号:S-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1)09(a)-0168-01

2011年国务院以连续第七个1号文件重视农业,当今中国需要解决的问题很多,但最重要最迫切且事关全局的大问题,是“三农”问题。没有现代化的农业就不可能建成现代化的中国,没有农村、农民的富裕就不可能有富强的中国。发展现代农业,富裕农村农民是社会主义改革和经济建设的重大、迫切而又十分艰巨的任务。

1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的比较

1.1 传统农业的概念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西奥多・W・舒尔茨定义完全以农民世代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为基础的农业可称为传统农业。

美国农业经济学家史蒂文斯和杰巴拉指出:“传统农业可定义为这样一种农业,在这种农业中,使用的技术是通过那些缺乏科学技术知识的农民对自然界的敏锐观察而发展起来的……,建立在本地区农业的多年经验观察基础上的农业技术是一种农业艺术,它通过口授和示范从一代传到下一代”。传统农业是相对于现代农业的一个动态的概念。

1.2 现代农业的概念

现代农业是一个动态的和历史的概念,它不是一个抽象的东西,而是一个具体的事物,它是农业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从发达国家的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过程看,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过程包括两方面的主要内容。

一是农业生产的物质条件和技术的现代化,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生产要素装备农业,实现农业生产机械化、电气化、信息化、生物化和化学化。

二是农业组织管理的现代化,实现农业生产专业化、社会化、区域化和企业化。

现代农业的本质内涵可概括为:现代农业是用现代工业装备的,用现代科学技术武装的,用现代组织管理方法来经营的社会化、商品化农业,是国民经济中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现代产业。现代农业是以保障农产品供给,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提高劳动生产率,资源产出率和商品率为途径,以现代科技和装备为支撑,在家庭经营基础上,在市场机制与政府调控的综合作用下,农工贸紧密衔接,产加销融为一体,多元化的产业形态和多功能的产业体系。

1.3 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的特征比较,表1

2现代农业的发展前提及方向

尽管各个国家资源禀赋、社会经济条件等方面存在差异,农业现代化的道路和特点也不尽相同,但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也存在一些共同的经验教训可供我们借鉴,使我们少走弯路。

(1)政府对农业的支持对于实现农业现代化至关重要。

经济发展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工业化的过程,在此期间,如何正确处理工业和农业之间的关系,是农业能否迅速发展、农业现代化能否迅速实现的最重要影响因素。

(2)土地制度的变革是农业现代化的前提。

土地制度直接影响到农村人口的经济福利以及国家政治上的团结和稳定。尤其重要的是,土地制度对农业劳动生产率有重大影响。因此,改革土地制度,解除制度因素对农业的束缚也就成为发展农业的前提条件。

(3)充分发挥资源优势,以市场为导向,搞好产业规划和建设,是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普遍方法。

不管农业的地位多么特殊,它总是一个产业,应该按照产业的特性来发展,即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源优势为基础,这是各国农业现代化最基本的经验之一。

(4)农业合作经济组织是农业现代化的根基。

篇7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转移;农业现代化;工业化;城镇化

[中图分类号]F321 [文献标识码] A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发展乡镇企业,壮大县域经济,多渠道转移农民就业。农村劳动力转移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改革开放后,我国进行了多种模式探索,如单一推进农业现代化、农业工业化、农村城镇化等,农业现代化、工业化只是改变了农民的职业,无法改变农民的身份;单一的农业城镇化缺乏农业现代化、工业化的支撑,无法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提供足够就业机会。实现农业现代化、农村工业化和农村城镇化的“三化互动”是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有效途径。

一、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模式概述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为了多渠道、多层次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使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与国民经济的发展相协调,众多学者阐述了不同的劳动力转移模式。

李飞等把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式总结为上海模式、苏南模式、阜阳模式、南街模式、珠海模式、温州模式、宝鸡模式和云南模式等,提出适应在中国六大经济区、三大经济地带及各省区劳动力转移模式。这些模式的提出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宋金平、王恩儒把改革开放以来农业剩余劳动力成功转移的模式总结为十种,分析了未来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趋势。刘殿成将劳动力转移分为导向模式、动力模式和空间尺度模式。佘宝兰认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化转移的单一模式已不适应中国的现实要求,提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四种基本模式:农业产业化模式、“离土不离乡”模式、“离土又离乡”模式和异地产业内开发模式。这四种模式各有优势和前景,应结合实际情况采用一种或多种模式,实现优势互补。孟令国分析了我国传统劳动力转移模式及不足,提出了多样化的转移渠道、积极而稳妥的转移策略、以市场导向为主的转移机制三种劳动力转移模式,并就政府在农村劳动力转移进程中的角色定位进行了分析。余元春,段均等总结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式为就地转移和异地转移两种模式。这两种模式的使用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有关,涉及是否内部消化还是外部消化问题。陈海真等通过对“代耕农”现象出现的原因及影响的分析,提出了离乡不离土的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式,这一模式在我国具有普遍适用性。彭慧蓉等通过研究劳动力梯度转移模式和跳跃式转移模式,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指出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呈现跳跃转移的特征和趋势。

二、“三化互动”的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式

农村工业化、农村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三化互动的提出,既解决了“三化”发展过程中不协调问题,同时又为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提供了新的思路。首先,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工业化是实现城乡一体化、农村城镇化的依托和基础。农业现代化一方面促进了农村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丰富了物质产品,另一方面又有利于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产业布局的优化、生产的专业化、服务的社会化、管理的企业化延伸了产业链条,实现了农村工业化与城市工业化互动,多渠道、多方位地解决农村劳动力过剩问题。其次,农村工业化推动了农村城镇化的发展,农村城镇化又有利于农村工业化的发展。刘易斯的二元经济论认为,工业化的推进是以农村劳动力向工业部门的转移为基础,城镇化的实现需要工业化的支撑和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因此,工业化和城镇化缺乏农村劳动力的支援,将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最后,农村城镇化是农业现代化、农村工业化的载体。随着农业现代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发展,农村吸收劳动力的能力逐渐下降,而伴随着城镇化兴盛,服务业等第三产业在吸收劳动力和增加就业方面将发挥主要作用。因此解决农村劳动力迁移的公平问题需通过推进城镇化和服务业发展实现。“三化互动”劳动力转移模式是通过农业现代化、农村工业化和农村城镇化的整体推进,克服传统的离土又离乡、农业产业化、兼业式转移等模式的缺点,开辟更广阔的产业转移和空间转移,实现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和农村劳动力的充分就业。

三、“三化互动”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

1.农业工业化是吸纳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阵地

工业化是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关键因素。所谓农业工业化,是指农业生产过程中基本生产函数连续发生变化,并最终实现农业与工业的高级形态的产业综合的过程,包括农业生产过程的工业化和农业生产结果的工业化。农业生产过程的工业化,即农业生产技术和管理技术的现代化,有助于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为其向更广阔领域和空间转移提供了技术支持;农业生产结果的工业化,即农产品的深加工和一体化经营,带动了农业和相关产业迅速发展,推动农村产加销、贸工农一体化经营方式结合,有利于乡镇企业的发展。同时企业的聚集、发展促进了小城镇的建设,带动了商业、饮食、娱乐等第三产业的发展,扩大了就业渠道,吸收了农村大量劳动力。

2.农村城镇化是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重要条件

农村劳动力转移是城镇化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了城镇化进程,同时城镇化导致公共生活空间的拓展,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提供了机遇。农村城镇化表现为非农产业和离农人口不断向小城镇聚集,二、三产业的发展壮大过程。农村小城镇发展的方向是允许农民带资金、带技术参加小城镇建设,长住人口可以转为城市人口,在农村小城镇打破现行工农界限, 逐步建立以职业划分工人和农民,以居住地划分城镇人口和农村人口的户籍制度,农业剩余人员进厂进城有固定职业,可以实现身份转移,这样可以极大地调动农民进城的热情, 致富能手从四面八方聚集在小城镇,从事产业化工作,农民成为小城镇建设的主力军。发展起来的农村小城镇,吸引着农村中亟需的大批教师、医生、农业技术人员到小城镇工作,从大范围逐步平衡城乡劳动力合理流动,不但解决了农业劳动力,而且还可以缓解城市就业压力。

3.农业现代化是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重要途径

农业现代化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农业现代化的实现需要将大批农村劳动力由农业向非农产业转移,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是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战略重点。发展现代农业对于促进农业劳动力转移至关重要,如台湾地区在经济发展初期便确立了优先发展现代农业的战略,成功实现了农业劳动力快速转移的进程。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农业获得了快速发展。农业生产力的提高解放了大量农村劳动力,为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提供了大量劳动力,但同时也造成了大量剩余劳动力无法转移。在外部转移渠道受限的情况下,扩张农业内部就业容量是转移农业劳动力的重要途径。实现农业内部就业容量的扩张就是要进一步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挖掘农业发展的潜力,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延长农业产业链条,这样既可以解决一部分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同时又可以减少从事农业生产的人数,将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工业部门。

四、“三化互动”模式下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建议

1.以“三化互动”统筹理念重视农村劳动力转移

农业现代化、农村工业化、农村城镇化的协调发展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实现我国农村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实现“三化”统筹,推进农村劳动力顺利转移,要求更新观念,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深刻领会“三化”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内在一致性,以及政府推进“三化”协调发展的新战略;同时还要将“三化互动”模式积极应用于实践,大胆探索,不断总结,结合实际探索出一条有效推进本地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新路。

2.充分发挥政府职能

政府在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首先政府要加快户籍制度创新,打破城乡就业二元体制,建立城乡一体化的户籍管理制度,逐步实现人口的自由流动,解决传统劳动力转移只是在产业、空间、时间上的改变问题,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创造公平的发展环境。其次要转变政府职能,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为农村劳动力的有效转移提供强有力的保证。一方面政府要建立统一的城乡劳动力就业市场和制定统一的劳动力市场规章,实现公平就业;另一方面政府要加大投入,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和城镇特色经济,同时挖掘农村内部吸收农村劳动力的潜力,实现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

3.重视农村劳动力素质的提高,实施人力资源强国战略

提升劳动力素质是实现农村劳动力顺利转移的一个重要条件。我国目前大多数农民文化水平较低、无一技之长,只能从事“脏、乱、差”的体力工作,就业范围受到限制。劳动力的人力资本投资是提高经济效益,增加农民就业机会和提高其收入水平的重要途径,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加快人力资本形成步伐,提高农民素质,使之能适应市场经济的优胜劣汰规则,是加速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根本。各级政府在重视义务教育的同时,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有针对性地开展农民技能培训,拓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路径。

4.建立土地流转市场,实现人地分离

长期以来,我国土地的“社会保障”功能使得农民既想外出务工,但又不愿意失去土地,因此许多地方出现众多临时荒废土地,降低了土地资源的使用效率。这一问题的根源在于我国尚未大面积实现土地使用权转让,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没有形成流转市场,再加上农户土地具有分散性和随意性,影响了土地大规模的流转。建立土地流转市场,既有助于农业规模化的发展,实现农业现代化,吸纳更多农村劳动力就业,又有利于实现人地分离,减少土地的保障功能和对农村劳动力的束缚,推动农村劳动力向工业领域的转移。

5.大力培育和发展旅游业等“无烟产业”

在经济欠发达的地区,由于农业、工业基础的薄弱,相应城镇化水平也较低,需要深刻领会“三化”内涵,同样可以实现农村劳动力的转移。要发挥自身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利用当地自然资源,发展山水观光、休闲度假等“无烟产业”,变自己外出吸引别人进来,走一条超越“城镇化”和“工业化”的道路。旅游业等“无烟产业”投资少,就业容量大,环境污染小,是经济欠发达地区,特别是旅游资源丰富地区农民增收致富和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新途径。

[参考文献]

[1] 李飞,孙峰华.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空间分布和转移模式研究[J].中国人口科学,2000(5):59-63.

[2] 宋金平,王恩儒.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模式与发展趋势[J].中国人口科学, 2001 (6): 46-49.

[3] 刘殿成.转型期欠发达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式对策研究—以甘肃省为例[J].人口学刊, 2001 (4): 27-30.

[4] 佘宝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模式分析[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4):111-114.

[5] 孟令国.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式的创新及政府角色[J].经济体制改革,2003(2):68-71.

[6] 余元春,肖亚成.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梯度转移模式和途径[J].农村经济, 2005 (4): 117-119.

[7] 段均,高定伦.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式调整:成因和涵义[J].人口与发展,2011,17(1):22-28.

[8] 陈海真,李颖欣,商春荣.“代耕农”:“离乡不离土”的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式—以广东省博罗县铁场村为例[J].青年研究,2007(7):32-37.

[9] 彭慧蓉,钟涨宝.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模式分析[J].农村经济,2007(2):99-101.

[10] 刘茂松.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农业工业化[J].中国城市经济,2007(1):30-34.

[11] 王立华,罗怀玉.“三化联动”是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有效途径[J] .开发研究,2000(4):59-60.

[12] 中国人民银行永州市中心支行课题组.国(境)外城镇化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经验借鉴及启示[J].金融经济,2010(22):27-29.

[13] 冯道杰.四化联动: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思路创新—基于日本经验的思考[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9):145-150.

[14] 王文甫,罗淳.欠发达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模式比较及路径选择—城镇化与非农化[J].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5):6559-6560.

作者简介:张明(1980-),男,四川金堂人,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财务理论与实务。谭平(1984-),女,四川邻水人,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助教,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行政管理、人力资源管理。

基金项目:乐山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SKL201234)阶段成果。

篇8

从现状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群体:一是已经获得非农化职业,不再从事农业生产,但在户籍意义上还是农民的人;二是完全从事传统农业生产的全职农民;三是介于这两者之间,在从事非农职业的同时也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如果从农民最为重要的生产资料——土地的被征用状况来看。第一部分的农民往往是土地完全被征用的农民,他们一般居住在离城市中心较近的地方,身份正在或即将被改变而成为户籍意义上的市民。第二部分的农民土地还没有被征用,仍然在传统的农村、农业框架中生产生活,他们一般居住在远离城市中心的地方。第三部分的农民是正在发生变化的农民,他们的土地往往被部分征用,既难以在传统的农业框架中生存,也难以在城市的框架中生活,是处在“夹缝”中生存的群体。农民市民化不仅是针对于第一部分即将或正在进行户籍转变的农民,也要考虑到第二甚至第三部分农民的发展。因此,农民市民化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农民”不再是一个同质性的群体,农民内部的不同群体之间,其市民化的难易程度是不一样的,比如已经非农化的农民在市民化上可能要比另外二类群体的农民(指上述第二、三部分农民)容易些,最起码他们已经有了稳定的非农经济来源与基本的生活保障,已在物质基础上斩断了与传统农业、农村的直接联系。

农民市民化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

从理论上讲,在农村现代化发展阶段中,非农化、城市化和市民化应该是三位一体、共同推进才是较为理想的过程,而在我国农村现代化的实际发展过程中,它们却表现为一种特有的时序模式(即先有非农化,再有城市化,最后才是市民化),而且彼此之间的发展十分不平衡。在农村现代化与城市化的发展阶段中,市民化才是最终的落脚点,是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农村现代化的攻坚阶段,也是最为重要的一个阶段。因为从某种意义上说,农村和农业的问题更多地表现为物质形态上的问题,它受政策、技术和经济因素的影响较大,当经济与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且制度上的条件也可达成的时候,农业和农村的问题相对比较容易解决。而农民与市民的问题更多地表现为一种社会文化问题,除了制度和政策上的约束之外,它受文化传统和社会价值观的影响较大。因此,当我国在完成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城市化之后,可能还有很长一段农民市民化的道路要走。如何在逐步实现农村城市化、农业现代化和城乡一体化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农民市民化,不仅是社会经济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趋势,也是城市化的必然要求和终极目标。其对我国的现实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农民市民化是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举措。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为今后2O年中国社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在农村和农民。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民是最大的群体,但近年来农民的收入提高较慢,成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瓶颈。因此,农村能否完成建设小康社会的各项任务,对全国来说举足轻重。我们必须把解决“三农”问题放在优先位置加以考虑,切实在建设和投入上向农业倾斜,给农民实惠。只有让大多数农民尽快富裕起来,才能说中国真正富了起来,才能最终完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

2.农民市民化是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有效途径。我国的基本国情是农村人多地少,存在大量的剩余劳动力,而解决这些剩余劳动力的根本出路在于向城市转移,变农民为市民。这一方面使转移出来的农村劳动力依靠城市非农产业,增加收入,逐步实现脱贫致富。另一方面又通过农民市民化大幅度减少农民,把置换出来的土地资源适度集中到农民手中,提高农业劳动力人均土地资源占有量和农业劳动生产率,以获取更多的农业收入,这是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和提高生产率的有效途径。可以说,让大多数人居住在农村,挤在有限的农业生产上,分享有限的自然资源,中国现代化是不可能实现的。

3.农民市民化与农村城市化和农业现代化是“三位一体”的整体推进过程。改革开放后,我国农村的工业化运动实际上是将一个完整的城市化进程划分为三个环节:首先是实行职业转变,即离土不离乡,将人口从农业转向非农产业,实现非农化;其次是实现地域转移,即离土又离乡,将人口从农村引入城市,将分散居住迁移到城镇集居起来,实现人口城市化。三是实现角色转型,使农民在社会属性各个方面真正转变为城市市民,现实农民市民化。遗憾的是,尽管农民市民化的转变已经引起了政府有关部门的关注,但直到现在都还没有真正启动过,职业的转变#农化)和地域的转移(城市化)并没有直接带来农民市民化的结果,反而将同为国家公民的农民与市民置于两个完全不同的权利群体中,从而在整体上制约了中国现代化进程。因此,必须在实现农村城市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同时,稳步推动农民市民化的进程,以共同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这是当前中国最优的选择,或者说是必须补上的一课。

篇9

采取什么样的模式——毫不动摇地坚持农业家庭经营方式

“家庭经营现在是、将来也是我国农业最基本的经营形式。”韩俊表示,现阶段工商企业大规模租种农地,不符合我国基本国情。应坚持让农民种自己的地、让更少的农民种更多的地,真正做到农地农用、自愿流转,确保农民家庭经营的主体地位。

韩俊强调,坚持家庭经营不动摇,绝不是固化目前分散的、小规模的土地经营方式。我国是世界上农户土地经营规模最小的国家之一,目前,我国有2.2亿个农户,户均土地经营规模不到0.6公顷,随着农村劳动力持续向外转移,必然伴随一个土地不断向种田能手集中、土地经营规模逐步扩大的过程,这是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必然趋势。

为了克服小规模家庭经营的局限性,韩俊建议,随着农民不断向城镇稳定转移,在有条件的地方应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鼓励和引导农民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育土地承包权流转市场,发展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

土地制度怎么改——尊重和保护农民的土地财产权利

“让农民带着土地权利进城,成为新市民,是保护农民利益的需要,也是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的需要。”韩俊表示,土地产权制度是农村的基础性制度,事关我国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稳定。推进农业现代化,必须以保护农民土地财产权为核心,修改完善相关法规和政策,完善农村土地制度。

为此,一是明确界定农民土地财产权利。韩俊认为,只有确保农村土地承包关系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农民才能安心,农村才能长治久安。为此,要加快给农民颁发具有明确法律效力的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和宅基地使用权证书,让农民清楚地知道自己的合法权益,防止以农村土地属于集体所有为名,强占强征土地,损害农民土地财产权。

二是禁止强迫农民以土地权换市民权。“家中有地,进退有据。农村承包土地和宅基地不是国家无偿分配给农民的福利,是法律赋予农民的合法财产权利,让农民带着土地权利进城,成为新市民,是保护农民利益的需要,也是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的需要。”韩俊说,适应农民工进城落户和城镇化发展的需要,应赋予农民工对承包土地、宅基地和集体资产股权自主处置权,为农民实现土地财产权创造条件。

三是真正按照土地的市场价值对被征地农民进行补偿。韩俊认为,我国征地范围过宽,对农民的补偿偏低。土地非农化和城镇化过程中产生的土地增值收益巨大,需要大幅提高农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的分配比例。在符合国家土地利用规划、严格管制非农用地总量的基础上,把更多的非农建设用地直接留给农民集体开发,让农民以土地作为资本直接参与工业化和城镇化,分享土地增值收益。

农村经营体制怎样有活力——建立健全农业经营服务体系

农户分散经营有其不足之处,如何才能形成有活力的农村经营体制呢?韩俊提出,在稳定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基础上,把家庭分散经营的优势与统一经营和服务的优势结合起来,形成有活力的农村经营体制,是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必须要解决好的一个根本性问题。

为此,韩俊认为,要加快推进家庭经营向采用先进科技和生产手段的方向转变,统一经营向发展农户联合与合作,形成多元化、多层次、多形式经营服务体系的方向转变。

此外,韩俊表示,要进一步发挥好村级集体组织在统一经营和服务方面的作用。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依托,带动农户从事专业化生产,实现生产、加工、销售的有机结合,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是我国农业体制创新的方向所在。

农产品有效供给如何保障——加快改善农业技术和设施装备条件

“实现农业持续稳定发展、长期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根本出路在科技。”韩俊表示,必须把农业科技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突破体制机制障碍,大幅度增加农业科技投入,推动农业科技跨越发展。

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也是我国农业发展中亟待加强的薄弱环节。

对此,韩俊建议,要发挥好科技对现代农业的支撑和引领作用;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快农业机械化。

未来农业谁经营——加快培养新型农民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大批青壮年进城务工经商,农业劳动力素质呈结构性下降,一些地区农忙季节农业用工难问题越来越突出,“村庄空心化、农业副业化、农民老龄化”问题开始显现,农业面临后继乏人的危险。未来谁种地,是个大问题。

对此,韩俊提出,推进农业现代化,必须下大工夫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引进和造就各种专门人才。

韩俊建议,大力开展农民技能培训,加快培养适合现代农业需要的各种专门人才;积极发展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的职业教育;加大对大专院校农林专业学生的助学力度,鼓励他们毕业后到农村去施展才能。

农民往哪儿去——继续转移农民,促进农民工融入城市

转移农民、减少农民,是富裕农民、发展农村的治本之策,也是同步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最大难点。我国特殊的城市化路径,在城乡之间形成庞大的农民工群体,不仅城乡二元结构没有有效弥合,同时在城市内部又形成新的二元结构。现在的农民工在城镇面临着就业不稳、家分两地、居住不定、服务不均的问题。随着劳动力供求关系的改变,农民工的利益诉求由过去的就业和提高工资,变为现在的希望在居住、社保、医疗、劳动条件、子女教育等方面获得更公平的待遇。

篇10

论文提要:在推动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小城镇建设变得越来越重要。本文就小城镇建设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进行有益的探讨。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中国有9亿农民,要实现全面小康、促进整个国家的和谐发展和政局稳定,必然要解决“三农”向题。小城镇建设,直接关系农村经济发展,同农业现代化战略、人口战略和城市化战略相关联。小城镇的建设与发展,是建设现代农业、提高人口素质、调整并建立我国合理的人口、城乡结构的重要进程,也是建立我国新型城乡关系,逐步缩小城乡差别的有效之举。

一、小城镇建设促进乡镇企业快速发展

乡镇企业与农村小城镇是一对“孪生兄弟”,不抓小城镇建设,以乡镇企业为主的农村二三产业就发展不起来,大量从事第一产业的劳动力就退不出来。相应地,不发展乡镇企业,小城镇建设就失去依托,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速度就要减慢,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就难以生成。发展乡镇企业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大战略,发展小城镇也是带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大战略,这两个战略要同步实施,才能使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协调发展,才能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解决“三农”问题找到共同点。因此,促进乡镇企业与小城镇互动发展既是乡镇企业今后发展壮大的内在要求,也是小城镇建设的内在需要。

二、农村人口转移与小城镇建设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小城镇是联结城市和农村的纽带,是国家经济带动农村经济的枢纽,也是农村社区发展的发动机。一方面小城镇建设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新特点应与农村人口转移相呼应,小城镇基础建设中对简单劳动力的客观要求与农村人口能力水平之间的协调,为转移的农村人口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小城镇建设不仅缓解了农村就业压力,提高了农民的自身素质和生活水平,也为农村外出打工人员提供了施展才华的大舞台,并得到了更高层次的发展;另一方面农村人口转移为小城镇建设提供了充足的廉价劳动力,加速了小城镇的基础建设。农村人口向小城镇转移在一个时期内将呈加速发展态势,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必将引起农村经济结构的深刻变化,将有更多的农业劳动力从土地上解放出来,缩小城乡差别是大势所趋。作为这一系列变化外在表象的农村人口流动,将成为农村经济发展和小城镇建设过程中最为敏感的因素,小城镇建设与发展对农村劳动力的需求量会有增无减。

三、小城镇建设与乡镇企业集群的发展相互促进

产业集群是指在同一地区集中了大量生产同类产品或相关产品的企业,它们之间进行专业化分工与协作,能够产生显著的规模效益,具有地理上集聚的特征。目前,我国乡镇企业也在向集群化发展,如浙江嵘州的领带、大唐的袜业,都是这样的产业集群。它们不仅提高了集群整体的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增强了企业竞争力,而且大大促进了小城镇的发展,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提高了农民的收入水平。因此,乡镇企业集群对于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小城镇是乡镇企业集群最好的载体。培育和发展乡镇企业集群,关键是要搞好小城镇的建设,包括基础设施、社会化服务体系、政策环境、产业定位等,引导乡镇企业向小城镇集中,促使产业集聚,形成产业集群,推动区域经济和城镇经济发展。反过来,城镇化水平的提高,也会为乡镇企业集群的发展提供功能更为完善的环境。

四、小城镇建设有利于农民转变角色、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现代化

现代化理论和实践表明:人的现代化是经济社会现代化的核心,国民素质是人的现代化程度的标志,也是现代化的基石。农民转变为小城镇居民,进入到第二和第三产业的领域,新的劳动方式拓宽了他们的视野,使他们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思维方式、思想观念、价值取向都发生了变化,亦即当物质需要达到一定临界值时,必然产生不满足、产生新的欲望,推动精神世界的创新,开始追求更高一级的精神需求,包括对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的需求。农村小城镇受到自身规模和功能的限制,只能起到向农村传播城市文明“接力棒”的作用,刚刚转变角色的农民,适应小城镇有限功能的要求,也是向人的现代化跨出了重要的一步。我国农村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在解决了制度变革之后,还有两个大的瓶颈制约:一是物质技术生产力过于低下;二是人的素质不高。农村小城镇的发展和建设,既有利于将传统落后的生产力转化为现代化的机器生产,实现物质技术生产力的进步,又有利于改变人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价值尺度等社会心理素质和文化素质,造就现代化人。

五、小城镇建设有利于农业产业化

农业产业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基石,由于大量富余劳动力滞留在农村,生产经营分散,形不成适度规模,生产成本很高,劳动生产率低下,造成农民人均纯收入远低于城镇。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实行农业产业化、规模化、集约化经营。但这需要各种条件,而最关键的一个条件,是必须减少农业劳动力数量,加快农村人口向非农产业转移。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加快农业产业化、工厂化,依靠科技进步,采用先进的农业技术和技术装备,把大批农民从传统种植业中解脱出来,按照高产、优质、高效原则,广泛采用优良品种,提高农副产品产量与质量,使农业朝着种养加(工)、产供销、农工商一体化方向发展,实施产业化经营战略;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权转让,推进耕地集约化经营,使剩余的劳动力从事务工经商、第三产业,促进小城镇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小城镇的工业经济源于乡镇企业的崛起,我国2,400余万家乡镇企业,70%左右分布在村一级地域,其中规模较大的多集中于小城镇,但总体上看,乡镇企业尚未走出布局分散、规模偏小、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趋同,以粗放经营和外延式增长为主的阶段,并以高投入、高耗费、低产出、低质量、低劳动生产率实现其发展;还存在污染环境、浪费耕地等负面效应,改变这种状况,迫切要求加速小城镇的建设与发展。以小城镇为载体,通过相应的措施和有效机制,吸引乡企向工业小区集中、连片发展,不仅可以有效地克服以上种种缺陷和弊端,又能相应地带动第三产业发展,更多地吸收农业富余劳动力。小城镇的发展和功能的进一步完善,还可以为乡镇企业和新建企业提供合适的地理区位、基础设施以及人才、技术、市场、服务等环境,推动乡镇工业和新建企业良性发展。在一定历史时期内,小城镇对实现农村产业化和现代化,具有不可替代的重大作用。

六、小城镇建设是发展乡镇第三产业的载体

随着我国工业化的加速发展,城镇化将进入一个快速发展阶段。实践表明,城镇化水平越高,农民收入水平也会越高,也只有加快城镇化进程,减少农民数量,增加城镇人口,增加对农产品的需求,才能提高农民收入。因此,以小城镇为载体大力发展乡镇第三产业,是城乡统筹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应着力营造乡镇第三产业发展的良好外部环境,加大对第三产业的资金投入,打造乡镇第三产业服务体系和产业链条,建设信用担保体系、行业专业协会、技术创新和教育培训体系,巩固提高传统产业,努力开创新型现代服务业。

七、小城镇建设有利于农村循环经济发展

近年来,我国农村经济运行良好,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但是,制约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深层次问题还没有根本解决。土地、植被、水资源等浪费严重,农村污染、生态环境破坏问题突出,农业的安全问题也没有彻底解决,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时期,要解决长期困扰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深层次问题就必须创新农村经济发展模式,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大力发展农村循环经济。

小城镇建设是可以通过加速农村城镇化进程,缩减农村住宅用地,使农民住宅向城镇集中,大力发展小城镇的建设。可以节约大量的住宅用地和道路用地,从而使更多的土地能够用于农业生产,也体现了我们循环经济理论中的减量化原则。

八、小城镇建设有利于促进城乡互动发展

坚持城乡一体化发展,积极构筑多种形式的以城带乡平台,扩大就业容量。一是构筑信息共享平台。把农村信息化建设纳入国家基础工程建设的范畴,加快农村网络普及和应用,建立起城乡信息沟通的有效平台,加强信息交流,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二是构筑产业对接平台。积极发展现代农业产业体系,通过壮大传统产业,做强非农产业,开发新兴产业,提高农业内部吸纳就业的能力,发展农村小城镇、县域经济和中小城市,扩大就业容量;三是构筑文化融合平台,推动城乡文化交流,特别是要采取“文化下乡”等多种行之有效的形式,繁荣农村文化市场,进一步提升全社会的文明程度,实现城乡地位平等、利益均享。

主要参考文献

[1]牛德林,徐灵.积极发展小城镇是加速农村现代化的战略选择.边疆经济与文化,2004.1.

[2]张常明.加强新型农民培养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新农村建设,20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