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高质量发展建议范文

时间:2024-04-10 15:49:5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教育高质量发展建议,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教育高质量发展建议

篇1

1 认清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形势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了“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战略目标。按照省政府“十一五”教育发展规划目标,到2010年高中阶段在校学生数为150万人,其中普通高中与职业高中人数应该大体相当;目前全省普通高中在校生数已经达到96,33万人,远远超越了省政府“十一五”末普通高中在校生人数的发展目标。此外,全省每年初中毕业生大约了0万人,按照85%的升学率,每年普通高中应招收新生30万人,而实际上我们现在每年招生大约在32~33万人之间。

上述数据表明,我们2006年就做出的“我省普通高中规模已经基本适应需要,工作的重点应转移到内涵发展提高质量上来”的判断依然是正确的。

因此,就我省实际来看,要落实十七大关于加快高中阶段教育的战略部署,我省普通高中教育的基本任务就是要大力推动内涵发展,努力提高教育质量。

2 认清我省标准化高中建设工作的差距

――优优质教育资源比重与群众要求,与发达省份水平都还有较大距离;全省现有636所普通高中,其中,省级标准化高中T76所,仅占普通高中总数的27.67%;我们把省级重点高中更名为标准化高中,实际上就包含了工作要求和工作思路方面的重大调整。因为,重点高中不可能普及,而标准化高中要求所有的普通高中都应该达到标准化水平。按照这个工作要求来衡量,目前的标准化高中的比例明显太低。

省级标准化高中在校生仅占全省普通高中学生总数的40%,大部分学生还不能享受优质教育。如果和发达省份相比,例如江苏同类水平的学校占到普通高中总数的80%以上,我们勉强达到他们的三分之一。因此,我们目前的标准化高中建设水平,还远远无法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要。

――标准化高中数量分布在地区之间、城乡之间还很不合理;一是目前各市推进省级标准化高中建设还很不均衡,各地省级标准化高中占当地高中总数的比例依次为:渭南市41.25%,汉中市34.2%,安康市30%,铜川市28.57%,西安市28%,商洛市28%,榆林市27.27%,咸阳市24.05%,延安市21.74%,宝鸡市20.29%,杨凌示范区目前还没有一所省级标准化高中。因为这个问题仅仅依靠教育行政部门是无法解决的。党委、政府不重视,在资源配置中不向标准化高中进行适度倾斜,高中质量提升将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二是全省176所省级标准化高中,农村(乡镇)仅有18所,仅占普通高中总数的2.8%,其中P6所都在渭南,发展非常不平衡。

一一已有的标准化高中的条件和质量都还难以让群众满意;一是过去部分由省级重点高中转换过来的省级标准化高中出现管理、质量方面的下滑:二是部分省级标准化高中评估命名后。未能按照评估专家组整改意见的要求进行后续建设,致使办学条件和质量名不副实;三是省级标准化高中大班现象普遍严重,影响了教育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甚至导致了教育质量下滑。

――些地方还没有把加快标准化高中建设的任务,列入当地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由于思想认识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制约,加之我们一些教育部门向党委、政府汇报和争取工作不够有力,不够到位,一些地方政府、甚至教育行政部门还未能把加快标准化高中建设的任务,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创建工作只留给学校和校长。

这是我们关于今后工作要求的第二个方面,就是希望各地要从实际出发,认清自己标准化高中建设工作中的差距。因为,高中教育是基础教育成果体现的最后阶段,人民群众对基础教育的评价主要是看高中教育的水平。如果我们对高中教育没有重视,就很难办好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标准化高中建设不是重点高中建设,它是对所有高中的要求。

二、标准化高中建设必须注意的问题

1 关于标准化高中建设中的举债

我省标准化高中建设过程中的债务负担沉重,以2007年的调研数据为例,全省已经负债17亿元,由于没有建立合理的债务分担偿还机制,过重的债务已经给学校的后序发展造成很大压力。因此,今后各市、县和学校必须严格按照教育部的有关规定,不得以学校名义贷款,如确因建设发展需要贷款的,应该由学校所在地的县级以上政府担保或者承担债务责任。

2 关于标准化高中建设中的软硬件关系

标准化高中创建坚持“硬件从实,软件从严”的原则。硬件建设靠政府,主要是在教师编制及人员配置、活动场地、校舍、功能教室、实验仪器、图书资料、信息网络、体育、音乐、美术器材等方面满足教育教学的需要。软件建设必须由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负起责任,重点是办学思想和理念、师资队伍建设、学校管理、校本研训、课程改革、德育工作、教育教学质量、规范办学行为等。要通过硬件建设,促进办学条件的改善;通过软件建设,推进学校内涵发展,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最终达到促进学校持续、健康、科学发展的目的。

3 关于标准化高中建设的布局

各市、县在标准化高中的规划建设中,要合理规划布局,统筹考虑教育资源在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和不同类型教育之间的合理分配。针对我省实际,当前我们还是坚持每10万人口左右举办一所普通高中,标准化高中建设向县城集中的同时,要兼顾农村乡镇高中的建设发展,并进行适当的政策倾斜,满足广大农村学生接受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同时标准化高中作为农村地区的文化辐射源也要为农村的经济、社会发展,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贡献,提供服务。

4 关于规范标准化高中办学行为

一是要坚决取缔违规举办“火箭班”以及各种巧立名目的重点班。二是严格禁止利用公办教育资源举办“复读班”或变相招收复读生插班就读。这个问题今年各地反映非常强烈,教育部有明确要求,省教育厅也先后几次发文禁止利用公办教育资源举办“复读班”或变相招收复读生插班就读,但是“复读班”在各地却非常普遍。三是坚决纠正乱收费、高收费和利用节假日进行补课等加重学生课业负担和经济负担的行为;坚决制止优质高中学校违规跨地区招生和私自组织招生考试的做法。上述现象主要出现在省级标准化高中,我们应该坚决予以纠正。各市、县要在认真组织自查工作的基础上,针对存在的问题,特别是近来基层群众和民办学校普遍反映的利用公办资源举办复读班问题,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方案和解决措施,确保标准化高中建设的平稳发展。

5 关于学校评价问题

长期以来,由于受社会用人制度的制约和应试教育思想的束缚,一些地方的领导把高考成绩作为衡量当地教育工作和学校办学水平的唯一标准,例如在我省某县,县政府的会议纪要中明确提出,如果2008年县上的高考成绩下滑,要求县教育局领导班子集体辞职。今后,各市、县教育行政部门都要以深入推进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实施为契机,积极实践考试评价制度改革,加强正面宣传,改变以分数论英雄、以升学看成败的“应试教育”评价方式和评价标准,为学校发展营造宽松的外部

环境。

6 省级标准化高中要逐级创建,滚动发展

一是按照梯次推进的建设原则,各市可以参照一般普通高中、市级标准化高中、省级标准化高中的办学层次,建立分类指导、分批次推进的标准化创建工作机制。二是标准化高中实行动态管理和复查评估制度。对于有违反有关管理规定的学校,将采取黄牌警告或直接取消省级标准化高中称号及其收费政策的惩罚措施。今年,我们将采取严格措施,重点在规范办学,行为等方面加强管理、狠抓落实,确保标准化高中的动态管理机制有效运行。

7 关于标准化高中的特色化发展

均衡发展主要是针对现阶段义务教育发展提出的,普通高中教育发展应该以为高校输送一定比例的优质生源,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满足家长和社会的多样化选择为出发点。因此。我们提倡的优质资源建设不是单一的、模式化的重复建设,而是鼓励学校在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的同时实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走特色化发展的路子。各市、县教育行政部门要引导学校结合各自的办学实际,重点在校长办学理念、学科课程建设、培养目标及方式、校本研训、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强,人强我特,按照这样的思路,建设有特色的标准化高中。

8 关于省级标准化高中的示范、帮扶

各市、县教育行政部门要督促各标准化高中严格落实评估管理办法中对“地处县城和乡镇的省级标准化高中,必须帮扶一所农村薄弱高中,如果一个县只有一所高中学校的,就应该帮扶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地处大中城市的,除对口帮扶一所农村薄弱中学外,还应帮扶同城一所薄弱高中”的有关规定,通过“以强扶弱”,走“共同发展的道路”,促进普通高中教育整体水平的提升。

篇2

1.短期政策建议

通过加强职业教育与培训的协调管理、提升公办校管理效能、扶持民办职业教育培训机构并加强监管,增加需求导向的职业教育与培训的供给;同时通过密切与行业企业、研究机构的交流合作,增强技能提供的相关性。其目标是建设具有新疆特色的有质量的为所有人提供学习培训机会的职业教育与培训系统。建议从三个维度实施以下具体政策举措。

(1)战略框架

加强行业企业、职业院校和培训机构、研究机构在政策制定与执行中的作用: 通过立法和规章,使劳动力资源开发主要利益相关方的角色和责任分工进一步制度化;在省级领导小组协调下使各部门(包括教育厅、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厅、财政厅、发改委、工会等)各层级之间能更有效合作,使职业院校和培训机构、行业企业、研究机构代表参与各级决策。

加强对新疆经济发展前景及其对技能需求的全面评估:扩大对未来技能需求评估从特定行业到大部分行业,改进现有的技能供需研究以便及时全面了解存在的问题,丰富对研究结果的公布渠道,要求职业院校和培训机构及企业依据对未来技能需求的评估来组织或调整相应的教学和培训。

(2)系统监督

促进职业教育与培训系统的衔接和贯通:进一步扩大中高职衔接的试点;通过实施学分制和制定学习标准来促进各层次教学和各项目间的衔接,尤其是探索学历教育与非学历培训的互通。

制定设立、调整和关闭专业和培训项目的政策和程序: 改进现有管理规程使之标准化、系统化;在审核过程中关注是否吸纳对未来技能需求评估信息以及反馈机构绩效评估的结果。

加大对职业教育与培训的投入和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加大财政投入,改变职业教育长期投入不足的状况,增强职业院校与培训机构的办学条件;同时完善资金预算标准、程序,提高财政资金分配的公平性和透明度;采用绩效评估提高公共资金使用效益,重点加强对专项资金和财政补贴培训项目的管理;建立对资金分配标准定期审查机制。

进一步提高认证和技能证书的可信度:建立技能测试的信息管理系统,对技能鉴定中心开展认证和不定期的审计。

(3)服务实施

促进培训提供的多样化:通过购买培训服务等措施大力扶持民办机构参与职业教育与培训的提供。

鼓励多渠道投入:制定激励措施鼓励行业企业及其他利益相关方对职业院校和培训机构提供资源,如企业捐助设备在学校设立实训室或实训车间、提供兼职教师、接纳学生实习和教师培训等。

加强对职业院校和培训机构办学质量和培训结果的监测评估及结果反馈:建立一套数据收集、上报的管理信息系统,把对职业教育与培训结果的监测指标纳入此管理信息系统,并建立确保数据准确可信的方法;加强对监测评估结果的反馈,并采取奖惩等管理措施来激励职业院校和培训机构提供优质职业教育与培训。在监测评估的实施上,可委托独立第三方参与,保证客观公正。

提升管理人员和教师管理能力和教学水平: 建立基于考核的激励机制如绩效工资和其他奖励;对职业院校和培训机构管理者和教师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特别要增加教师的企业经历。

加强校企合作:加强职业院校和培训机构与行业企业、研究机构的合作,使之参与教学和培训的全过程,提高培训质量和针对性,鼓励职业院校和培训机构根据技能需求预测来组织或调整教学和培训。

建议通过国际合作项目或国内项目,以支持试点(如学分制、购买培训服务、人员培训、监测评估、校企合作等)、开展研究(如开展企业调查来评估未来技能需求、学习标准制定、资金分配与管理方法、监测评估方法、设立调整及关闭培训项目的程序等)等方式来实施这些政策建议。

2.中长期政策建议

通过完善治理、质量保障和监测评估机制,衔接基础教育与职业教育,以提高职业教育与培训质量。目标是构建灵活多样的新疆现代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大力提高劳动力技能水平,实现达到国内平均水平的新疆教育及人才中长期发展目标,并努力使特色职业教育学校及专业达到国内一流。

建立劳动力资源开发利益相关方全方位合作框架与沟通机制:扩大合作关系从关键性部门之间到全方位合作伙伴关系,使民办机构、行业企业、研究机构参与政策制定与执行,并使各方的责任分工制度化;制定新的政策使利益相关方提供更广泛的资源支持、参与职业教育与培训的全过程。

完善质量保证机制:提升技能测试的信息管理和对技能鉴定机构的认证和审计;建立整合的一站式在线资源和标准化安排来支持终身学习和对先前学习的认可;保障公共资金支持的培训项目覆盖所有弱势群体。

建立系统全面的监测评估系统:改进对未来技能需求评估使之系统全面覆盖所有行业;完善对技能提供质量的评估使之注重产出及结果(完善评估的指标如毕业生就业率、起薪、用人单位满意度等);开展对政策措施/项目实施后的影响力评估,为政策改进提供信息支持。

建立高质量的学前教育及义务教育:提升劳动力素质和技能水平的职业教育与培训是建立在高质量的学前教育与九年义务教育基础之上的。所以从长远来看,要有高质量的职业教育必须有高质量的学前教育及义务教育。这样所有适龄儿童才能有好的准备和基本的知识基础。这也是好的职业教育与培训的基础,是终身学习与发展的基础。

建议在之前试点和研究项目的基础上,通过出台新的管理规程来加强质量保证、监测评估、多方合作的系统化。同时加强与基础教育的衔接,促进终身学习。

篇3

【关键词】教材建设 实践

教材是体现大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知识载体,是进行教学的基本工具,也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保证。因此,搞好教材建设,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高质量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教育部明确提出“十五”期间高校教材建设的指导方针是:加强组织领导,加大资金投入;实施精品战略,抓好重点规划,注重专业配套,促进推广运用。高职院校在遵照教育部的相关要求下,结合自身具体实际,以适应社会发展,培养社会需要的专业性人才为目标,加快学院教材建设,为提高教学质量,深入开展教学科研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教材建设存在的几点问题

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时期。然而,作为高职院校基本建设之一的教材建设却相对比较滞后。

1、适合高职特点的教材比较缺乏,教材优劣差异较大

许多高职教材,要么是本科教材的“简化版”,要么是中专教材的“增强版”,这些教材往往只是在内容上有所增减,在内涵上并无明显区别,都是注重基础理论,忽视能力和技能的培养,没有很好地反映高职教材的特色和要求。

2、教材的编写不适应新的教学方式和方法

部分高职教材的编写,大多比较适合传统的教学方法,即老师讲授教材内容,学生进行课堂记录,这种教材不能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和新的教学方式和方法,不利于转向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轨道上来。学生只是起到了记录员的作用,根本不能把记录的内容真正理解消化,转化为自己的知识和能力。

3、实践教学的教材严重不足

实践教学在高职教育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但高职院校在实践教学的教材上比较匮乏,优秀的实践教学教材就更少了,已有的实践教学的教材差异较大,规范性不强,缺乏科学统一的标准,势必影响到高职院校实践教学的发展。

4、教材的内容没有与职业资格证书考试衔接

高职教育要求学生成为实践性人才,为此不但要求学生获得学历证书,而且要取得与专业相关的技术技能等级证书,这要求学生除了掌握专业理论知识外,还要具备专业技术和技能。但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使用的高职教材内容与职业资格证书或技能鉴定标准缺乏有效衔接,不利于学生的考证和今后的就业。

二、教材建设管理思路及建议

1、大力开展高职院校教材研究,促进教材建设与发展

开展教材研究是教材建设的先导,并为教材建设服务,能够促进教材质量和教学质量的提高。教材研究要注重对教学方法改革的探索和教材内容更新的研讨,对统编教材和自编教材(讲义)使用、交流的分析总结、质量评估和扬优汰劣,对教材的规划、选题、编审、出版、选用、推荐、质量跟踪调查与信息反馈等环节的全面质量管理。与此同时务必正确把握教学改革中引起教材体系、教材结构、教材内容的变化,用发展的观点来研究和总结教材建设中的问题,从而使高职院校的教材建设更加符合科学技术、教学改革和未来社会对人才培养要求的发展。

2、教材建设要突出重点,保证质量

“实施精品战略,抓好重点规划”是“十五”期间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我院的教材建设应把重点放在抓好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主干课的教材建设;特别要注意选择并安排一部分原来基础比较好的优秀教材并结合精品课程建设的发展,逐步形成符合高职院校办学特色的精品教材;要提倡并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教材编写,抓好体现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成果的教材,解决教学急需填补学科空白的新教材,对于专业课程教材要遴选高水平编者。对质量好、填补学科空白的新教材,要予以鼓励和重点支持,形成可行的鼓励机制,调动广大教师的教材撰写热情,取其精华。

教材建设中要重视教材的选用,要树立“精品意识”,确保高质量的教材进入课堂,高质量的教材可以在教学过程中起到泛本作用,可以填补因教材水平的差异而造成教学水平的参差不齐,达到教学的基本要求,保证教学质量。

3、落实政策,充分调动教师编写教材的积极性

繁荣教材事业,提高教材质量的关键是教师,只有充分调动了教师的积极性,才能保证编出高质量的教材。因此,高职院校在进行教材建设工作的时候,首先应加强为教师创造良好的条件,使教师能有更充裕的精力投入到教材建设中来,并把教材成果等同于教学成果和科研成果,作为教师评聘、晋职的重要依据,对编写教材报酬应逐步提高,尤其对优秀教材实行优质优酬,从而支持、鼓励教师编写出有特色、有水平的教材,形成有一定特色的教材体系。这样,通过落实教材编写政策,才能巩固和调动教师编写教材的积极性。

4、加强校企合作机制,加强“双师型”队伍建设

教材建设与高职院校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一旦出现所学内容不能满足社会发展需求,势必影响到学生就业等诸多问题,阻碍学院的发展;因此杜绝教材与社会实际脱钩的情况出现,是进行教材建设工作的重中之重。“产学结合,校企合作”,发挥学校与企业的各自优势,共同培养技术应用性人才,这是高职教育显著特征之一。教师了解各自教学规律、编写教材符合规范要求,而第一线工程技术人员熟知工程技术的新规范、新技术、新工艺、新标准,掌握大量工程技术实例,把两者结合起来,既反映工程技术的要求,也有利于随时更新教材建设管理的发展方向;同时借助行业、企业的力量,可推动我院教师自身教材编写能力的提高,促进本校教材建设不断进步。

篇4

关键词:大学生;高质量就业;路径

中图分类号:G5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08-0250-02

高职毕业生能否实现高质量就业影响到我国高职教育未来的健康发展,近年来,随着高职院校毕业生数量逐年上升,高职学生面临着就业难题和创业困境,针对这些问题高职院校应该建立起有效的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机制,注意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充分发挥出高等教育就业机构应有的作用。

一、制约高职学生就业的因素分析

高质量的就业,主要是指充分的就业机会、良好的就业能力、公平的就业环境、合理的就业结构等。制约高职院校就业质量因素有很多,如高职办学理念、地区经济发展状况、就业结构矛盾、毕业生就业期望等。教育专家提出,职业教育必须以就业为导向,牢牢把握面向社会、面向市场的办学方向,近几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得到快速发展,但是数量的增长不等于质量的提高,高职就业还有待真正实现“以就业为导向”。

(一)影响高质量就业的客观因素

1.目前很多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存在着结构性的矛盾。专业课程设置偏向学科型教育,把重技能、重实践的高职教育办成了介于本科教育与中职教育的“折中型”普通高等教育,无论是办学指导思想,还是人才培养模式,都沿袭了普通高校的传统办学思路,导致学科专业结构不合理,规模大而社会针对性不强,院校特色不够明显。我国经济发展目前正处于转型期,而很多高职院校对人才市场需求反应不灵敏,专业设置论证不充分,盲目追逐热门专业,忽视具有校本特色的专业建设,专业趋同现象严重,造成了人力资源配置不合理,专业设置与社会需要岗位匹配度低,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调整跟不上社会需求的步伐,专业内容的更新滞后于就业岗位的需求。

2.就业环境表现为体制。就业环境不完善,就业公共服务能力不强,如市场人才配置水平较低,特别是对高职院校毕业生而言,就业环境不完善主要表现在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与就业运行机制不健全等问题。有效的指导机制没有充分建立和发挥作用。招生规模扩大后,而相应的就业指导、就业渠道、就业机构设置还没有相应匹配的建立起来

3.学生自主创业作为就业渠道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近年来,国家及各省市出台了很多相应的创业优惠政策,如创业培训补贴、放宽经营领域、减税免费政策等。但创业政策在落实层面却大打折扣,存在妨碍政策落实的很多问题,有些政策在工商、银行等机构就很难操作,大学生创业贷款难,创业政策落实受阻,直接影响到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正常发展。很多院校对于就业创业政策的领会与解读也尚不到位,

4.用人单位盲目地人才高消费。高职毕业生缺少公平、充分的就业机会,有些用人单位追求高学历,对用人标准盲目提高,用人单位追求人才高消费使得高职毕业生一定程度上缺失公平的就业环境,单位间攀比聘用员工的学历层次导致高职生在与本科生就业竞争中处于劣势,这种盲目提高用人标准的做法给高职毕业生就业增加了客观难度。

(二)主观因素

影响高职学生高质量就业的主观因素首先是毕业生利益诉求的变化,学生对于就业的期望值过高,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来分析,高职培养的是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实用性、应用型、技能能人才,但很多高职毕业生仍受精英教育时代就业观念影响,就业更倾向大中城市及经济发达区,岗位倾向于体面的管理型岗位,在择业价值观上偏离现实状况。近年来高职毕业生对于个体、民营、小企业仍缺乏兴趣,对于薪酬和发展空间要求过高,就业观念不切合实际。此外,部分毕业生缺乏职业素质,缺少吃苦耐劳和团队协作精神也是就业难的主观因素。影响高职学生高质量就业的主观因素还包括毕业生缺乏求职技能和技巧,择业过程中,与本科院校学生相比缺少自信心和主动性,与用人单位接洽时表现不尽如人意。同时,毕业生法律意识弱,对于国家的相应就业政策、劳动法律法规掌握不足,不能有效维护自身就业的合法权益。近年,我国大力倡导毕业生自主创业,但学生还缺乏自主创业的勇气和能力。

二、高职毕业生高质量就业的路径选择

提高高职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关键是国家政策支持以及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及就业指导质量的提升。国家要坚持把促进充分就业作为优先目标,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

(一)政策支持,创造充分的就业机会

国家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推动经济结构调整过程中,要切实为毕业生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的前提,还应在发展的基础上扩大就业规模。同时,要努力营造公平的就业环境,统筹做好以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动员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做好此项工作,切实营造更加有利于就业创业的宽松环境,促进公平就业。

1.国家应统筹兼顾。重视高职就业工作指导与宏观调控,制定相关的法律及规章制度以规范就业工作,保障高职毕业生就业的合法权益。在国家宏观政策以及法律范围内,制定灵活可行的就业政策,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特点,建立适合区域发展的就业政策体系,发展有高质量、多层次、有特色的高职毕业生就业体系。

2.建立完善的就业信息管理系统。健全的就业信息系统是用人单位和毕业生之间有效互通的桥梁,因此,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等部门应牵头构建汇集人才需求、人才培养、就业协议签订、人事及保障、综合服务等一体化的就业信息系统,以可操作的管理信息系统保障高职毕业生高质量就业。

3.健全劳动关系调整的体制机制。部分毕业生就业能力难以适应经济发展转方式、调结构的要求,我国劳动力供求总量矛盾和结构性矛盾并存、促进毕业生高质量就业仍面临着巨大的现实压力,政府要制定可行的法律法规以及就业规范,维护就业市场的良好秩序,为提高就业质量提供环境和秩序保障。

4.鼓励高职毕业生创业。制定相比本科毕业生更便捷优惠的政策,优化毕业生创新创业的环境。高职毕业生是技能型创业的重要力量,积极引导毕业生创新创业,有利于提高就业工作的层次和水平。

(二)加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就业指导与服务体系建设

1.以就业为导向,以社会需要为目标。正确定位,发展特色专业,大力推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以质量、特色保证毕业生高质量就业。高职院校需进一步完善“产、学、研”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推行订单培养,强化校企合作,注重开发就业见习岗位,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性,根据岗位和岗位群需要,整合专业课程体系,构建新型高职教育教学模式。

2.加强毕业生综合素质培养,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首先要加强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学生高质量就业具有思想保障作用。开展理想信念与诚信教育,把社会理想与实现自我价值结合起来。在就业过程中,杜绝虚假简历、违规违约等不诚信行为以保障正常的就业秩序。同时,还应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应专门针对毕业生开展心理教育工作。引导学生克服毕业焦虑及心理障碍,根据自身实际找准定位,不盲从、不攀比,树立正确择业观。在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的同时,加大课程改革力度,关注学生实践能力及综合素质的培养。此外,还应坚持毕业生就业跟踪反馈,听取用人单位以及毕业生对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的建议,共同探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以就业市场为导向,努力提高毕业生的就业能力。

(三)完善就业指导与服务体系建设

1.将就业指导工作贯穿于高职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做好职业规划,突出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能力培养。就业指导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从大一新生入学开始,就应有计划的向学生输入“职业发展”理念,帮助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设计,帮助学生确立专业学习目标;大二年级引导学生确定毕业后工作的总体目标,使学生进一步明晰职业方向;大三时通过各种讲座、参观等就业指导帮助学生改变狭隘的就业观,理清就业思路,确立合理的就业期望值,引导毕业生树立可持续的职业发展观,促进毕业生充分就业。

2.结合辅导员工作,开展学生就业指导。目前很多高职院校就业指导部门,主要负责毕业生各种就业手续办理,就业信息,学校招聘会组织等,体现的是服务职能,难以对大学生就业开展针对性的指导。为确保就业指导工作有效开展,要发挥辅导员在就业工作中的作用。辅导员进行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具有天然的优势。辅导员是与学生接触最多最频繁的人,对每一位学生的性格特点、综合表现、职业诉求都有一定的了解,并能保证把就业信息及时发送给每一位学生,能对学生提出有个性化的就业建议,向用人单位所推荐的学生更具针对性性,准确性、成功率更高。同时要采取措施保证辅导员在就业工作中的地位。对辅导员进行就业指导工作方面的培训。为了鼓励辅导员更积极地参与就业工作,学校应制定考核办法,将就业率、就业满意度、联系企业数量、组织招聘会场次等纳入辅导员考核范畴。

3.加强大学生创业教育,树立“创造工作岗位”的观念。创业是高职毕业生适应社会对人才多样化需求并实现自身价值的重要途径。创业教育必然成为就业指导工作的重要内容。其一是国家的发展需要创新型人才,而创业教育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其二是创业是另一种形式的就业,创业不仅能使创业者本人就业,还能带动相关就业。目前高校开展创业教育的基础还很薄弱,主要体现在创业政策解读不到位,专职师资力量十分缺乏,为此可请有创业经历的校友及行业人士做创业兼职教师,他们创业历程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还可以定期邀请相关政府工作人员及企业家做讲座、论坛等,为学生创业搭建指导平台。

(四)兼收并蓄,借鉴国外大学生就业指导经验

一些发达国家的就业指导工作较为成熟,如英国的职业指导服务,德国的慕尼黑就业模式,美国创设的聚集、辐射、磁铁创业模式等,这些就业指导模式虽然着重点不同,但它们都重视学校、政府、用人单位之间协调合作,就业指导内容广泛、深入,如英国高校的就业部门不仅为在校生服务,也为毕业四年之内的毕业生服务,同时还为用人单位服务。我们高职院校可结合实际,借鉴这些国内外就业指导的经验,探索出适用、高效的就业指导体系。提高就业质量还需要社会共同的努力,社会作为高职毕业生就业的背景环境,应努力支持毕业生的就业工作,例如,通过新闻媒介、公众舆论等大力宣传营造公平、公正、公开的良好就业环境,有力地促进毕业生高质量就业。

参考文献:

[1]林超.浅谈发挥辅导员在就业指导中的作用[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6(15).

[2]戴莉,武静.企业文化融入高职创业教育的几点思考[J].林区教学,2013(11).

[3]杨继瑞.当前大学生就业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高校理论战线,2009(2).

[4]杨伟国.国外大学生就业指导及其借鉴[J].中国高教研究,2007(1).

篇5

作为供水公司欢喜岭水厂的一名职工,我深知供水公司开展QC小组的现状,为了更有效的在本公司开展QC小组活动,在这里我谈谈我个人的几点看法。

一、公司应重视新形势下质量管理小组活动

QC小组活动是公司的自觉行为。要以质取胜需靠职工素质的全面提高与全员的共同努力,而QC小组是实现全员参与质量改进的有效形式。广泛开展QC小组活动是依靠全体职工办好企业的一项重要措施,也是增强企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供水公司的经营现状并不好,公司领导应高度重视热情支持积极引导,并作为企业取得成功的关键要素来抓。各水厂有关部门应广泛发动职工参加QC小组活动,并做好指导帮助和推进工作。QC小组要与行政班组紧密结合,同时QC小组活动要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职工思想政治和技术业务素质,企业文化建设班组建设技术革新合理化建议活动结合起来。

二、加强对QC小组活动的组织和管理

1、QC小组的组建要从实际出发,采取自愿结合或行政组织等多种方式,可以在本班组、部门组建,也可以跨班组、部门组建。其主要类型有现场型、攻关型、管理型、服务型小组。企业可因地制宜选择类型开展活动。为了体现全员参与质量管理,可着重发展以职工为主体的现场型和服务型小组;同时组织有技术人员参加的科技开发型的小组,提倡工人、技术人员、管理干部三结合。为便于自主地开展现场改善活动,小组人数一般以3至10人为宜。

2、小组成立并确定活动课题后可向所在部门登记注册,由部门汇总报送企业质量管理部门。公司质量管理部门应做好服务推进工作。

3、各水厂质量管理部门负责QC小组活动的推进工作。建议公司各级领导和质量管理部门定期召开QC小组长联席会,介绍公司的生产经营情况,提出课题和任务。QC小组活动经费由所在公司妥善解决。

三、QC小组活动的实施方法

1、鼓励QC小组根据公司和本单位的方针目标,从调查分析本岗位、班组、部门的现状人手,围绕提高质量、降低消耗、改善管理、班组建设、提高效率、安全生产、科技开发、文明经商、优质服务、优质工程、增加效益、提高人的素质、创建心情舒畅与团结奋进的集体和整洁文明的场所等方面选择课题。为有利于取得活动成果,选择课题可采取小组自选的方法,也可采取部门推荐,领导指定或招标承包的方法。小组选择课题不宜过大,宜选择身边的力所能及的课题,力求时间短见效快。完成课题后再选择新的课题,并及时向公司有关部门备案。

2、鼓励QC小组集思广益分工负责,按“计划、实施、检查、处理”工作程序开展活动,做到现状清楚、目标明确、对策具体、方法得当、措施落实、责任到人,并及时检查总结。

3、倡导QC小组活动讲求实效、生动活泼,发扬求实创新协作奉献的精神,不断学习借鉴消化吸收国内外先进的质量管理经验,努力做到专业技术和管理技术相结合,并根据实际需要恰当应用统计工具和其它科学方法。

4、建议公司各级领导要为QC小组开展活动提供必要的条件,创造良好的环境,鼓励QC小组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QC小组集体活动每月不少于一次。活动时间由小组根据活动计划白行安排,所在部门给予支持,提供开展活动所用的器具和活动场所。

5、鼓励QC小组如实做好活动纪录,包括活动课题、现状分析、对策措施、实施情况、数据处理及出席人员等内容,企业可根据需要统一纪录的格式。

6、支持QC小组对取得的成果制订巩固措施,对涉及技术、管理、工作标准等变更的成果,企业有关主管部门及时做好认证审批工作。

四、QC小组的教育与培训

l、为了与国际接轨,建议企业把全面质量管理基本知识和GB/T19000-IS09000族标准基本内容列为职工应知应会内容之一,纳入职工教育计划。公司质量管理部门应根据本公司实际,提出普及教育的具体内容和要求,与的教育部门配合组织实施。

2、质量管理教育的基本内容应包括:提高质量意识、问题意识、改进意识、参与意识、市场意识、竞争意识;全面质量管理基本知识;GB/T19000一IS09000族标准;企业的方针目标管理;QC小组活动程序、方法、常用的数理统计工具和其他科学方法及必要的技术业务知识。

五、QC小组活动的经验交流和成果发表

1、公司应适时组织各种形式的经验交流,定期召开QC小组活动成果发表会。积极热情为企业做好服务。成果发表会应以交流经验共同提高为主要目的,坚持择优分类,少而精的原则。根据不同层次,提出不同要求。在本公司发表时,可省略共性的步骤,突出体现小组特色和成果的关键内容。提倡在现场采用一张纸、一块板的发表方式。发表形式可以灵活多样,不拘一格,提倡图表化避免模式化,务求简化、求实、有效。

2、成果发表后,要坚持听众提问发表人答疑的方法,加强沟通研讨,最后主持人根据实事求是的原则予以评价,注意正确导向鼓励全员参加与提倡“小、实、活、新”的成果。

3、公司主管部门对QC小组活动成果和经验进行总结推广运用,并可进行成果有偿转让。

4、公司质量管理部门可编印以QC小组为主要对象的教材和成果汇编资料,QC小组应优先获得这些教材和资料,并优先安排QC小组骨干参加有关的学习和交流活动。

六、表彰与奖励

1、公司质量管理主管部门每年应组织一次优秀QC小组评选和表彰活动。各单位推荐的优秀QC小组可采取活动评价与成果评价相结合,并以评价为主的原则.活动评价应将QC小组活动经常性、持久性、全员性、科学性作为主要依据。对以工人为主体的现场型、服务型的QC小组应给予更多地指导与鼓励,以激励广大职工参与QC小组活动的积极

2、对优秀QC小组、QC小组活动优秀推进者和优秀领导者,可给予优先参加有关质量管理方面的学习和深造的机会。

3、获得各级优秀QC小组称号的小组,由批准单位颁发奖状和证书。公司应根据优秀QC小组的等级分别给予相应的荣誉奖和物质奖励。

篇6

关键词:教育理念;选择;使用

教育理念能够帮助教育者组织和完善教学过程,丰富教学手段,使其能够高质量的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现在存在着许多不同的教育理念,如何选择和使用这些理念组织教学已成为困扰教育者的一个大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了一些建议。这些建议一方面能够帮助教育者选出最合适的教育理念进行教学,另一方面还能提高使用教育理念的有效性,从而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

1 选择教育理念应该考虑社会需求和国家发展的需要

现代教育理念区别于传统理念在于是否符合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和教育的发展方向以及是否与国家人才培养方向一致。21世纪是科技迅猛发展时期,社会的发展不再需要单一型人才,而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要求我们摒弃传统的应试教育理念,而采用更新的素质教育和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这种转变能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更好地为国家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2 选择教育理念应该考虑国家教育政策和相关法律,条例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者应该熟悉现行的国家教育政策,法规及条列。这不仅能帮助教育者弄清民族教育的主要任务,还能了解国家教育的发展趋势和人才的培养方向, 这对教学者能否选择出最优的教育理念进行教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3 选择教育理念还应考虑学生的能力,个性发展需要和具体的教学环境。

正如哲学家莱布尼兹所说的:“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同理, 学生之间必然也存在着个体与能力的差异,正因为如此教育者要结合学生具体的个性发展需要选择出合适的理念进行教学,这样不仅给予了学生更大的表现空间和展现的机会,还凸显了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此外,不同的教育环境也对教育理念的选择起着重要作用,比如:在手工课上教育者要以创造性教育理念为主,在着重培养学生生命观,生活关和生存观时要选择三观教育理念等等。

4在运用教育理念进行教育实践前,教育者应首先了解所选理念的主要组成部分

每个教育理念都包含一定的内容,原则和教学策略【2】。在进行教学实践前,教育者应仔细分析所选理念的组成部分,根据其核心思想与价值取向组织教学,这样教育理念才能发挥其作用,更好的为教学活动服务。此外,建议教育者在组织教学时运用多个教育理念,其中一个可视为主导理念,其余的可起辅助作用。这些教育理念彼此互补,使教学过程更加丰富,有趣,其效果也更加明显。

5 教育者在组织教学时要学会选择适合所选理念的教学策略

教学策略是教育者实现教育活动的手段。在运用所选教育理念进行组织教学时教育者要使用一些列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技术,他们能保证教学质量和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教学策略的选择要最大程度的符合所选主导教育理念的核心思想,内容和原则。正确的选择相应的教学策略能使教育者事半功倍,教学过程井井有条,氛围和谐融洽。

此外, 为了能更好的使用不同的教育理念进行教学,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教育者应不断提高自己的职业素质。教育者职业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教育活动的质量和教学目标的完成。职业素质的提高不仅能帮助教育者准确无误的选择出合适的教育理念和相应的教学手段,还能对随时出现的教学问题作出积极的反映并采取相应的对策,从而使教学过程能够顺利进行, 教学任务能够高质量完成。

其次,教育者在使用相应教育理念进行教学时,应注重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学生是教育活动的主体,不应向他们灌输现成的知识,正如俄罗斯著名教育学家列奥基耶夫曾经说过的:“知识是不能灌输与索取的,它需要学生在教育活动中学习与领悟”【1】。因此我们应该鼓励学生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成为知识的探索者,教育者的合作伙伴。努力使师生从主体-客体的关系转变为主体-主体的关系。这种转变不仅能使教学过程生动,有趣,还能提高教学质量。

综上所述,我们简要地对教育者在教学过程中选择和使用教育理念提出了几点建议,希望我们的建议能对教育者的教学实践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对正确选择和使用教育理念起到引导作用,对教学质量的提高和教育改革起到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篇7

摘要:高校质量管理体系作为高校教育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高校的快速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为适应形势的变化和满足学校发展的需要,确保学校综合实力的不断提升、实现人才培养质量高效的管理目标,高校要积极引入IS9000 标准,因此,构建科学有效的高校质量管理体系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高等院校;质量管理体系;建设

随着经济、科技与文化领域发展的日趋全球化,人才市场竞争、高校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为适应形势的变化,为高校自身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更好地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确保学校综合实力的不断提升,实现人才培养质量高效的管理目标,在高校教育运行过程中,就必须分析高校质量管理体系面临的问题,研究解决构建高校质量管理体系出现问题的对策。

一、构建高校质量管理体系的必要性

1.有利于提高高校人才的培养质量。

人才培养质量是高校的追求目标,建立适宜的质量管理体系并使之有效运行,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有力保障。按照国际化的标准,质量管理是指一个组织机构以质量为中心,以全体人员都参与为基础,主要是在于通过组织,使全体成员及社会受益,达到长期良好的管理途径。高校质量管理体系高度重视人才资源的选着和利用,在尊重人才的使用价值的条件下,着重强调战略策划、团队合作精神、协调工作能力等。高校管理体制涉及到学校所有的活动,关系到高校的每一个成员,贯穿于高校每个工作的始终,建立高校内部教育质量监控和评价体系,完善高校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和机制,有利于提高高校人才的培养质量。高校在追求高质量的人才培养过程中,质量管理体系规范了高校教育教学的每一环节每个岗位的职责。这能够促进每个员工按照高校质量管理体系提出的要求不断的提高自己的素质,并积极的对高校质量管理体系提出良好的意见和建议,实现高校人才培养质量高效的管理目标。

2.有利于加强高校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

高校质量管理体系的构建,是高校根据社会需要,培养专业人才的必要途径,是高校形成良好的价值观和确保高校教育质量的一系列管理体制基础。多年来,高等院校教育管理的改革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同时各级政府部门对高校办学方面 也做出了大量的工作,提出了很多的宝贵意见和建议。但是,就高校如何建立起自我约束体制方面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阻碍了学校的正常运行。我国从1999年开始对高等教育进行扩招,对于高校内部而言,由于学生数量的增加而带来的一系列问题,这就要求高校管理者改变传统的教育思想、更新管理理念,规范管理方法、提高工作效率,使人才培养质量适应社会需求,因此高校通过引入相适宜的学生管理的质量管理体系,建立自我管理机制,加强高校各个方面的质量管理,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促进高校自身的逐步完善,形成有效的管理机制,加强高校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这样才能确保高校的教学管理正常运行。

3.建立良好形象,力求可持续发展,培养优秀人才。

高校教育在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都想占有重要的一席,但这里高校的形象是非常重要的,一所高校的形象有很多的因素决定。然而,最重要、最能体现高校水平的因素就是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情况,然而高校质量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人才培养质量,所以高校构建适宜的质量管理体系是建立良好形象的保证,是衡量高校管理水平的重要的标志之一。世界上各大名牌学校,能够培养出很多的优秀、杰出的人才,为世人所敬仰。其实,他们都有自己独特的质量管理体系。高效的质量管理办法和质量文化,直接为其自身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良性的持续发展能源源不断地培养出优秀人才,为高校塑造出良好的形象。

二、高校质量管理体系面临的问题

1.高校质量管理体系缺乏有效的评审机制。

高等教育主管机构目前建立的高校办学评估体系,是高等教育质量管理的主要手段。体系重在对高校办学条件和办学过程的考查、评价,未凸显顾客需求,实际运行中也少有顾客参与。此外,高等教育目前的评估主要是政府主管机构对高校的评估,即举办方评估下设机构,属内部评审。评审中虚假数据和材料得不到有效控制,许多评估流于形式。目前的办学评估体系对高等教育质量的推进作用极其有限,高等教育顾客的满意度始终不高。

2.高等院校缺乏提高质量管理的动力。

当前,政府的管理部门对学校的管理和办学都有着直接的关系,对于高校教学质量,政府管理部门起着重要的主导作用。国家还没有建立高等教育管理专门的部门对高校进行责任机制考评,高校教育部门的人员升迁等与高等教育质量的相关性不大,所以,高等教育部门缺乏提高质量的原动力。很多公办的高校的资金来源都是依赖财政部门拨款和学生缴费,扩招使高校的学生越来越多,个别高校把学校作为人才买卖市场,偏重经济效益,忽略提高教学质量,对学生未来就业不负责任,而很多学生和家长对高校的教育信息了解不充分,高校面临的生源竞争不激烈,导致高校没有提高生存的压力和提高质量的动力。

3.高校教学质量管理体系不健全。

高校教学质量管理体系作为高校质量管理体系的分支,对深化高校教育教学改革提高质量管理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高校教学质量管理体系不健全,就会阻碍高校质量管理体系的构建。首先,高校教学管理方法不明确。在当前高校教学管理体系的构建中,往往缺乏全面性,忽视了学生参与生产性实训的质量管理环节,其次,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存在偏差。长期以来学校只关注教师“教”的质量,质量把控的对象是教师,而忽视了学生在提高教学质量活动中的作用,因此实际效果并不十分理想;再次,高校质量管理过程中的监控不全面,从而阻碍了高校教学质量管理的顺利进行,进而影响了高校质量管理体系的整体进程。

三、构建高校质量管理体系的对策

1.树立全面质量管理理念。

高校质量管理的关注点是什么,如何进行质量管理等,涉及基本的管理理念问题。而管理理念决定管理者思考和处理问题的角度,以及所有与质量问题有关的管理思路。ISO 9000系列标准将质量管理的关注焦点定位于顾客满意,实施全面质量管理。这与我们以往的管理的关注点定位于教学质量,采取阶段性检查或评估的思路有所不同。ISO 9000 系列标准提出:“组织依存于顾客”,因此,组织应当理解顾客当前和未来的需求,满足顾客要求并争取超越顾客期望。这里突出了一个理念,即满足顾客的要求和期望是组织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因此,任何一个组织均应始终关注顾客的需求。高校的教学质量是顾客需求的一个重要方面,而不是全部。特别是在学生交费上学的情况下,高校所提供的服务已经明显具有市场经济的特征,作为顾客的学生及其家长,以至于延伸到社会,对于学校提品的全方位需求就具有了更为重要的意义。

2.实施体制改革,形成高等院校自主的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机制。

人才培养是高等院校的根本使命,提高教学质量是高等院校建设与发展的永恒主题。培养高素质,有技术的创新型人才,是高校生存和发展的先决条件。把办学的权力交给高校自主管理,人才培养机制由高校承担,是现代高等教育有效管理体制建立的必然选择。高等教育部门机构对高校从宏观上进行管理,帮助高校构建办学质量法规,定期披露高校办学质量的真实信息,建立和实施高等教育投诉处理机制等,从而保证高校质量管理工作的有序运行。

3.通过高校教育管理质量体系的完善,加强提高高校教学质量的动力。

首先,保证高等院校应有的权力。高等院校办学资金的政府拨款,都是来自纳税人上缴的税,有管理部门机构监管并运营,目前管理机制与高校教育的需求不一致,以至于高校满意度比较低,高等教育质量管理机制体系不完善。其次,规范高校办学质量管理,制定并出台高等教育质量管理法规,建立高校培养人才基本质量标准以及人才培养质量不合格淘汰机制,形成办学质量不达标的办学主体正常退出的法律环境;再次,积极发挥政府相关管理职能,优化高校质量信息披露机制和质量管理机制,全面保障高校质量管理体系的有序运行。

四、总结:综上所述,高校需要把握教育理念的更新、教育模式的改革、教育制度的创新等各方面的因素,要积极引入IS9000 标准,优化育人环境,从发展的角度不断完善高等学校教育质量管理,准确地把握和了解新形势下教育质量的要求,构建有利于创新型人才生成的科学有效的高校质量管理体系。高校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同时,也可使自身在不断创新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的特色和优势,更好地为高等教育和时代的发展、为确保教育质量的提高服务。

参考文献:

[1]吴昭九.教育质量认证是我国教育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J].教育探索,2003,(6):57-58.

[2]陶爱珠.世界一流大学研究[M] . 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993 :9.

篇8

关键词:质量;共享;公共服务;监管体制

一、问题提出与文献回顾

伴随着服务型政府建设在我国的兴起,以及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不断发展,如何进一步增强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已然成为深入推进政府职能转变的关键性内容。我国政府正在进行的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明确将职能转变作为核心内容,同时也强调职能转变的要求之一就是要不断提供优质公共服务。在这一背景下,促进政府职能向公共服务转变、提高公共服务供给水平,也就成为了我国政府在质量治理中需要应对的重要课题。

对于这一问题的解答,不仅需要对公共服务职能本身进行深入的研究,也需要就该职能与传统监管职能的关系进行细致的分析。质量监管与质量公共服务是现代政府两项基本的质量管理职能,质量的提高不仅需要有效的质量监管,也需要良好的质量公共服务。但强化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并不意味着完全否定传统的监管职能,而是要促进公共服务职能与传统的监管职能各施其长、协调运作,不断推进政府的质量治理走向“善治”,可以说这两项质量管理职能统一于质量“善治”这一目标的实现。但二者的区别也是显而易见的,法国著名公法学者(弗里德里克・巴斯,2004)曾经对政府职能做过一个形象的比喻――“铁的事实是:国家不是,也不可能只有一只手。它有两只手,一只管拿,一只管送――换句话说,它有一只粗暴之手,也有一只温柔之手。”借用这一比喻,质量公共服务无疑是政府质量管理的“温柔之手”,而质量监管行为则是另一只“粗暴之手”。换言之,质量公共服务侧重体现了政府作为保姆温情的一面,质量监管则侧重反映了政府作为家长或者说警察严肃的一面。因此,二者无论在性质上,还是内容上,都存在着本质区别。那么,政府在质量管理中履行这两项存在着显著差异的职能时,是否会对彼此的效果产生影响?如果有影响,这种影响又体现了哪些特点?这两项政府职能之间究竟存在怎样的关系?

从已有的研究文献来看,鲜有学者对公共服务职能与市场监管职能的关系进行专门研究。在质量管理这一具体领域的相关研究更是付之阙如。大部分文献只是在论及政府职能时,将公共服务职能与市场监管职能作为两项具体内容而同时提出,并强调我国政府应当逐步做到以公共服务为主要职能,将公共服务职能放置于更为重要的位置。如朱光磊等(2008)认为,我国政府的具体职能之间存在位次关系,政府职能转变已经进入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新阶段,应当将公共服务作为政府的主要职能;再如吕炜等(2008)的研究指出,公共服务是体现社会发展程度较为直接和重要的领域,也是政府职能范围内的重要领域;又如江必新(2009)从行政法学的角度对公共服务职能(服务行政)与市场监管职能(秩序行政)进行了比较,指出“秩序行政的作用是维持既有的状态,防止某些弊害的发生;服务行政的作用是开启更优的状态,创建良善政府”。现有研究大多只是简单叙述或者比较了两项职能,而没有深入分析二者的内在关系,也未见采用定量分析的实证方法对二者的关系展开研究。

本文将运用武汉大学质量发展战略研究院2012年宏观质量观测中的部分数据(武汉大学质量发展战略研究院中国质量观测课题组,2013),对政府质量公共服务供给对质量监管效果的影响进行初步的实证分析,希望从实证的层面对这一问题做出一定的解释,以期对我国政府质量管理职能的转变提供借鉴与参考。文章的结构安排是:第一部分首先分析研究背景,并对已有文献进行回顾;第二部分对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并提出理论假设和研究设计;第三部分对2012年宏观质量观测的相关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第四部分得出基本结论,并提出政策建议和下一步的研究计划。

二、理论假设与研究设计

(一)相关概念界定

“质量公共服务”与“质量安全监管”是本文研究的两个重要对象,以下对二者进行界定:

1.质量公共服务

本文在狭义层面使用“公共服务”一词,即将质量公共服务限定为政府在质量管理中提供的各种公共资源的服务性职能,以区别于质量安全监管职能。具体而言,质量公共服务是指建立在一定社会共识基础上,根据一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和总体水平,为维持本国经济社会质量的稳定和发展,维护居民最基本的质量安全权、质量发展权和质量救济权等质量基本权利,为实现区域质量的全面发展而提供的各种公共资源(武汉大学质量发展战略研究院中国质量观测课题组,2013)。质量公共服务包括以下内容:一是质量安全服务,包括保障产品质量安全、工程质量安全、服务质量安全和环境质量安全的公共服务,主要目标是保障公民在质量领域的人身权和财产权;二是质量发展服务,包括公共质量教育、公共质量文化、公共质量科技服务等,主要目标是保障企业和消费者的质量发展权;三是质量领域的社会性公共服务,包括质量侵权中的救济服务等,主要目标是保障公民在质量领域的救济权。

2.质量安全监管

指依据一定的规则,为维持特定区域的质量安全底线,对构成特定质量社会关系的个人和构成特定经济关系的质量主体的活动进行限制的行为。虽然监管包括私人监管和公共监管,但本文中的质量安全监管特指政府的监管行为。与质量公共服务的服务性与授益性相比,质量安全监管具有限制性和强制性的特点。

(二)对我国政府质量安全监管效果评价的基本情况

在对政府质量安全监管的现状调查中,主要选择了对质量监管效果的评价及原因分析、质量政策法规实施效果的评价及原因分析这两个维度。前者从总体上反映了被调查者对质量监管效果的一般性评价,后者则反映了被调查者对质量监管所依靠的主要制度软件――政策与法律法规的效果评价。武汉大学质量发展战略研究院2012年宏观质量观测数据显示,近一半的被调查者不同程度地认为我国政府现有的质量管理效果不理想,其比例远远高于正面评价。在对其原因的分析中,所占比例最高的因素都将原因指向了政府自身,分别是政府部门不作为乱作为占到了64.15%,政府质量监督管理职能不清占到了55.41%。这组数据表明,我国公众对政府质量管理效果的负面评价较多,并且将效果不理想的原因主要归结为政府自身的问题。

在对质量政策法规的实施效果的评价中存在类似的情形,即认为“不理想”和“很不理想”的比例远高于认为“有效”和“很有效”的比例,对这一问题的负面评价所占的比例更高。在对原因的分析中,排在前三位的原因分别是“体系不科学”(52.92%)、“制定的政策法规太少”(42.63%)和“政府对市场干预太少”(28.85%)。这组数据表明,公众对我国现有的质量政策法规的实施效果评价也不高,对其原因的分析也主要将矛头指向了政府,既有对政策法规本身体系的批评,也有对数量的意见。值得注意的是,接近三成的被调查者认为政府对市场的干预太少了,这与我国“强政府”的市场监管模式的现实明显不符,有力地证明了我国公民对强政府的依赖。

(三)质量公共服务职能的履行与质量安全监管效果评价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前文简要分析了我国政府履行质量公共服务职能和质量安全监管职能的基本情况。在此基础上,为了定量地分析质量公共服务对政府质量监管的效果能否起到显著的正效应,以下采用了一个序数统计量回归模型来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在回归时还控制了被调查者的年龄、受教育程度、收入水平等个体特征。具体选取了“是否接受政府的质量教育”、“对于维权成本的看法”以及“是否知道消费者维权组织”三个变量作为一个地区质量公共服务强弱的变量。接受政府质量教育的比例,直接地反映了政府在消费者质量教育方面的投入;消费者对于维权成本高低的看法以及消费者对质量维权组织的熟知程度,则间接地反映了当地在推动消费者维权方面所进行的制度建设。

表1的回归结果表明,接受质量教育显著地提高了对政府质量管理效果的评价(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同时较低的质量维权成本(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以及对消费者组织的了解(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同样也显著地提高了对政府质量管理效果的评价。这表明,对于质量公共服务的投入,不仅可以直接地促进质量发展,还可以通过增强质量监管的效应从而改善总体的质量治理水平。

(四)政府履行质量公共服务职能对质量监管效果评价的具体影响

在检验了政府履行质量公共服务职能与质量监管效果存在正相关关系的基础上,以下将对质量公共服务对质量监管效果的影响进行具体分析,主要采用的分析方法是双变量的交互分类统计法。在具体分析中,也将遵循质量安全服务、质量发展服务和质量救济服务三个维度。

1.对质量安全相关法律法规的了解与质量监管效果评价

被调查者对质量安全相关法律法规的了解情况,体现了政府质量安全普法宣传的成效。它也是质量安全服务的一个重要体现,即若被调查者对质量安全相关法律法规非常了解,间接表明了质量安全普法宣传服务水平高,反之亦然。表2将被调查者对质量安全法律法规的了解,与其对质量安全监管效果的评价进行双变量的统计分析。数据显示,如果被调查者对法律法规一无所知,则相应地对质量监管效果负面评价所占的比例也更高。这一定程度上说明了,质量公共服务的水平确实对质量监管效果的评价产生了正相关的影响,即质量安全服务水平越低,则对质量监管效果的评价也越低。

2.接受质量公共教育与质量监管效果评价的关系

被调查者是否接受质量公共服务,是质量发展服务供给的一个直接体现。显而易见,若被调查者接受过质量公共教育的比例越高,则表明质量发展服务供给水平越高。将接受过质量公共教育与未接受过的被调查者对质量监管效果的评价进行对比分析,表3的数据显示,没有接受过质量公共教育的被调查者,对质量监管效果的负面评价所占比例也高于接受过质量公共教育的被调查者。这说明公众若没有接受过质量发展服务,则对质量监管效果的评价也相对较低;在一定程度上也证明了质量发展服务的供给水平越低,公众对质量监管效果的评价也越低。

3.对维权途径的了解与质量监管效果评价的关系

对维权途径的了解是质量救济服务最基础的体现,法谚云:“法律不保护权利的睡眠者”;进一步说,如果连权利的保护途径都无从知晓,何谈开启权利救济的大门?质量救济服务供给的一个基础性内容,应该是加大对质量法律法规中维权途径的宣传与教育;因此,在对质量救济服务与质量监管效果评价的交互分析中,本文选择了“是否知道维权途径”这一问题来进行具体的分析。表4的数据显示,不清楚维权途径的被调查者,做出负面评价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维权途径很清楚的被调查者。这说明质量救济服务供给水平的高低,与公众对质量监管效果评价之间,存在正相关的关系:质量救济服务供给水平越低,公众对质量监管效果的评价也越低。

四、基本结论与政策建议

(一)基本结论

通过以上的陈述和分析,我们得出以下结论:

1.我国质量公共服务的供给水平远落后于广大消费者的质量需求

随着社会的发展,公众对过上更好生活的要求提高,集中体现在对衣、食、住、用、行质量的提高上。质量的提高既需要有效的质量安全监管,也需要良好的质量公共服务。相较于传统的质量安全监管的政府供给,我国广大消费者对质量公共服务的需求表现得更为迫切,也增长得更为迅速。这缘于质量安全监管的供给由来已久,发展的历程更长,也更为充分,而公共服务职能则是伴随着福利国家与服务型政府兴起而逐步发展起来的。比较而言,质量公共服务职能发展历程更短,供给也不如质量安全监管充分。因而,我国广大消费者对质量公共服务供给存在迫切的需求。这一需求表现在质量安全服务、质量发展服务和质量救济服务等各个公共服务的具体领域中。在是否应当对在校中学生进行必要的质量公共教育、质量公共教育职能重要性认知等问项的数据中,我们都能发现这一特点。但面对广大消费者日益增长的质量需求,我国质量公共服务的供给水平表现出严重不足。这种供给不足体现在质量安全服务、质量发展服务和质量救济服务等几乎所有公共服务的具体领域,如对质量安全法律的了解情况、是否接受质量安全教育与是否了解质量侵权维权途径等问项的数据,都体现了质量公共服务供给的乏力,甚至缺位。这都表明,我国质量公共服务的供给水平远落后于广大消费者的质量需求。

2.政府履行质量公共服务和质量安全监管职能的水平距离公众的期待都有很大的提高空间

长期以来,我国将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作为政府的四项职能,并明确提出应当更加重视发挥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的政府职能。在质量治理中,增强政府质量公共服务职能的要求与此高度一致。调查数据也对此给出了非常清晰的佐证,例如,被调查者中,仅有不到两成的人曾经接受过质量公共教育,质量安全服务和质量救济服务都存在类似的问题。因此,我国政府还有很大的空间去提高履行质量公共服务职能的水平。与国家强调公共服务职能的履行不同,市场监管的职能已经经历了长久的发展,在计划经济时代政府对质量的管理主要就体现在质量安全的监管方面。因此,对于质量安全监管职能的履行,在发展导向上国家并没有强调要增强,而是强调如何进一步优化职能的履行,以提高监管本身的质量。从调查数据来看,公众对质量安全监管效果的评价不高,而且有很大的提高空间。对于如何提高质量安全监管水平,公众大多将原因指向了政府。因此,在提高质量安全监管的各种因素中,政府被寄予了很高的期望。

3.政府质量公共服务的供给水平与质量安全监管效果的评价之间存在正相关的关系

通过前述实证数据的验证,质量公共服务职能的履行与质量安全监管的效果评价之间,确实存在正相关的关系。质量公共服务供给水平越低,公众对质量安全监管效果的评价也相应地越低;说明通过改善质量公共服务的供给水平,能够外在地对质量安全监管效果评价产生积极影响。这一实证分析得出的结论是:一方面有力地证明了宏观质量管理的“温柔之手”与“粗暴之手”并非两条毫无关系的平行线,而是会彼此影响的两项基本质量管理职能,这种影响体现为一种正相关的关系;另一方面,这一结论也为政府提高质量监管效果,指明了一条可行的路径,那就是通过有效地改善质量公共服务的供给水平,提高广大消费者在质量领域共享的实现,来提高质量安全监管的效果。一言以蔽之,也就是通过质量“共享”促进质量治理“善治”格局的形成。

(二)政策建议

1.明确将质量公共服务纳入国家公共服务体系中,增强政府的质量公共服务职能

我国已于2012年7月11日通过了《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十二五”规划》,明确规定了基本公共服务的范围,并指出除了保障基本民生需求的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医疗卫生、计划生育、住房保障、文化体育等领域的公共服务外,广义上公共服务还包括与人民生活环境紧密关联的交通、通信、公用设施、环境保护等领域的公共服务,以及保障安全需要的公共安全、消费安全和国防安全等领域的公共服务。这一规划中所提及的“消费安全”领域的公共服务虽然与质量公共服务有一定的联系,但也不能完全涵盖所有的质量公共服务。为了有效应对公众在质量领域新的民生需求,建议将质量公共服务与公共教育服务、公共卫生服务、公共文化服务、社会保障等一同纳入政府公共服务体系的具体内容中,明确政府的公共质量服务职能,同时不断增强这一职能的履行效果。例如,建立国家标准馆等质量基础设施为社会各界提供标准文献查询、有效性确认、咨询研究、信息加工、文献翻译等专题,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各界对国内外标准文献信息的需求(武汉大学质量发展战略研究院中国特色质检管理体制机制课题组,2013)。在质量治理中,应当提高政府为企业、市场和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的责任意识,解决政府公共质量服务职能的“缺位”问题,尽快实现由单纯的质量管理向质量管理与质量服务并重的转变,通过完善质量公共服务职能的履行,提高质量安全监管的效果,从而提高政府宏观质量管理的水平,回应新时期的民生之需。

2.在国家质量综合管理部门中成立专门机构进行消费者质量教育与质量救济,重点提高质量安全法治服务和质量救济服务的供给水平

质量公共服务水平的提高既要统筹规划,也要突出重点。通过前述数据的分析可以发现,目前我国质量公共服务中,质量安全法治服务与质量救济服务是重要的短板,建议着重加强相关的建设。其中,法治是质量治理的重要维度,无论是质量安全监管,还是质量公共服务,都必须在法治的轨道上运行,即使是公民享受公共服务也应当受到法律的约束。法国著名公法学者狄骥(1999)就曾说过,“作为个体的公民只能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享受公共服务,并且政府也不能采取任何妨碍其履行维持公用事业运营的法律义务的行为。”法律能够为质量治理提供重要的规则依据,提高质量治理的有序性、透明性与可预见性。建议在国家质量综合管理部门中成立“消费者质量教育司”,负责我国公民质量教育的普及与推广,编写适用于不同人群的质量宣传资料,在中小学校开展质量教育,特别是通过推动质量法治宣传服务的开展,提高广大消费者对质量安全相关法律法规的认知水平,为政府质量治理提供必要的制度环境和基础。同时,质量救济服务既是质量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消费者权利的重要保障。建议在国家质量综合管理部门中成立“消费者质量救济司”,负责制定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总体战略、政策法规;履行消费者质量权益保护方面的具体职能(武汉大学质量发展战略研究院中国特色质检管理体制机制课题组,2013)。通过提高质量救济服务的供给水平,让每个消费者享受到质量公共服务带来的公平正义,促进质量法律关系的和谐与稳定。

篇9

关键词:研究性教学;教学质量;学科知识;研究经验;学生成功体验

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的重要功能,质量保证是高等教育的永恒主题。在我国高校持续扩招、科研压力不断加大的情况下,研究型大学应如何提高本科教学质量,使其培养的人才适应21世纪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已成为我国教育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问题。教学模式的革新无疑是解决该问题重要途径之一。作为一种培养高素质、厚基础、强能力和创新型的高质量人才的有效教学模式,研究性教学(research-oriented teaching/learning)在我国越来越受到重视。国内研究型大学包括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高校近年来纷纷致力于研究性教学的实践和研究,并取得了显著效果。

经过近20年探索和实践,南京大学卢德馨教授的研究性教学模式已成为我国研究型大学提高本科教学质量的成功个案。事实证明,卢德馨研究性教学模式符合我国具体国情,教学效果显著,培养的学生具有鲜明的群体特征。为了进一步总结和挖掘卢德馨教授研究性教学模式背后的教育思想,课题组分别于2006年6月和12月对其进行了访谈。笔者在两次访谈的基础上,结合卢德馨教授在多篇论文中阐发的观点和思想,对卢德馨研究性教学模式进行重新认识,以期对我国高校推广研究性教学,提高本科教学质量做出一点贡献。

一、卢德馨研究性教学模式的产生与发展

1985年,卢德馨教授在南京大学上“热力学与统计物理”课程时已经采用了一些蕴含研究性思想的举措,后经不断改进一直沿用至今。1987年,卢德馨教授开始讲授“大学物理学”课程,进行研究性教学的进一步思考与探索。两年后,随着我国高等理科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南京大学响应当时国家教委要保护和加强基础学科的号召,成立基础学科教学强化部(以下简称为强化部)。强化部率先提出了学科群基础课的概念,作为最重要的学科群基础课之一,卢德馨教授的“大学物理学”课程面向包括物理在内6个学科方向的40名学生。为适应新的形势,卢德馨教授正式开始了以研究性教学为目标的大学物理学课程建设,初步形成了其研究性教学模式的基本框架。1993年,卢德馨教授荣获“全国优秀教师”荣誉称号。

由于强化部人才培养模式的初步成功,学校决定开始新一轮的试验。1998年,南京大学成立基础学科教育学院。在对全院九个学科超过300学生的大学物理学大班教学中,卢德馨教授的研究性教学模式得到进一步发展并趋于成熟。同年,作为教育部“面向21世纪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项目的成果之一,卢德馨教授的《大学物理学》教材出版发行。1999年,该教材英文版UniversityPhysics由我国高等教育出版社与德国施普林格出版社联合向国外出版发行。2000年,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会现代教育技术部召开工作会议,公布首批七个示范性的“名教授、名课程、名教材网上工作室”,卢德馨教授的大学物理学课程名列其中。2002年,卢德馨教授的“大学物理学”荣获“全国普通学校优秀教材一等奖”。2003年9月,卢德馨教授荣获首届国家级教学名师奖。

随着教学实践的不断深入,卢德馨教授的研究性教学模式也有了新的发展。在2006年南京大学纪念冯端院士从教60周年的座谈会上,卢德馨教授做了研究性教学的专题发言。他表示,近一年多来又有很多新体验,研究性教学的全国性研讨会将再次召开。研究性教学的研究已经不只是方式方法问题,而已经深入到学科的科学内容、内在逻辑性、内容的结构和表述等等。破规范、立规范问题,增强可操作性问题也已被列入议事日程。

二、卢德馨研究性教学模式的特点

和其他许多教育学科概念一样,当今国际高等教育界对研究性教学这一概念尚没有达成统一的意见。国内对研究性教学的定义也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不过,值得一提的是,1998年美国博耶研究型大学本科生教育委员会在其《重建本科教育:美国研究型大学发展蓝图》报告中正式提出了一个重要思想:提倡教学与研究相结合,学生的学习基于研究,建立以研究为基础的教学模式。关于研究性教学的概念,在访谈中,卢德馨教授提出自己的基本看法:“其实一句话,就要把研究所需要的很多元素,都融入到教学里去,用科学研究的要求组织教学。”因此,与传统的传授性教学相比,卢德馨研究性教学模式呈现出全新的特点。

1.整体研究性特点

卢德馨研究性教学模式整体性地渗透着研究的精神。在访谈中,卢德馨教授说:“用科学研究的素养和要求去设计整个教学才是要点。”卢德馨研究性教学中的研究性特点主要体现为强调探究,强调创新,强调规范。卢德馨教授说,“探究贯穿课堂教学、讨论课、习题、论文、课外学习等等(教学环节)。”笔者认为,习题环节最能反映卢德馨教授对探究的强调。习题环节本来是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但是我国应试教育体制下的题海战术对学生产生了不良影响,学生认为凡是题目都有答案,对错由老师说了算。实际上,高等教育是专业教育,学生可能所处的领域恰是本学科中已知与未知交界的边缘状态,不总是存在绝对的标准答案。但是,要想扭转学生这种根深蒂固的错误观念是很不易的。在访谈中,卢德馨教授说:“[学生]要题目做得多,跟我的观念完全不一样,上个学期整个斗了一个学期……”卢德馨教授在研究性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行使“解题者的权利”:质疑题目的正确性、科学性,做必要的赋值,讨论结果的扩大或变化可能。[1]根据这一理念,卢德馨教授提出精品习题概念,在国内引起巨大反响。精品习题旨在拓宽学生的思路,培养学生探究精神,特别强调物理思想。

卢德馨教授说:“……论文环节更多的是创新精神和学术规范。”很多人意想不到,卢德馨教授在本科生一年级刚入门时就引入课程论文,尽管论文质量并不一定达到发表水平。在近20年的教学实践中,卢德馨教授建立了一整套包括论题展示、立题咨询、讨论、写作指导、评阅、论文评价、论文报告会等系列性的举措。学生通过这一系列过程,熟悉了从寻找课题、查找文献到专题研究、论文写作的全过程。卢德馨教授发现,在此过程中学生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和惊人的创新精神。规范性主要是论文环节中文献的引用和标注、诚信教育(伪科学、

病态科学、民间科学家等等)。

卢德馨教授紧密结合教学内容,通过“回到现实世界”、“逆向思维”、改变维度、组合、移植、基于实验、根据学生的业余爱好等方法形成论文选题。在论文写作过程中,通过发现学科知识的深层含义,创造新的“知识产品”,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和应用教学内容,从而对教学产生强有力的促进作用。一个杰出的例子是,一位学生把开普勒问题和“相互作用以有限速度传播”组合在一起,卢德馨教授把这一思想引入教学,起到了对经典问题进行现代评论的作用。

2.思想统摄性特点

卢德馨教授强调对思想对教学内容的统摄,即其所谓的“集成教学”。他说:“集成教学的目的或要义是以知识为载体传递一定的思想。”他不以知识点的多寡为教学内容优劣的判据,而是适当地整合知识点使之成为一个案例,完整地表达一定的思想。关于穆斯堡尔效应的整合案例就是其中较有代表性的一例,通过共振吸收由可能与不可能之间的转化,表达了“事物的数量方面是重要的”这一思想。这些思想是学生难以从书本获得、是当知识已经遗忘而仍然能够留存下来的东西。通过这样的案例学习,学生就可以在需要的时候从相关学科借鉴、移植或自己创造。为达到这个目的,卢德馨教授更多地从文献而不是从同类教材中取材。卢德馨教授深知,如何安排知识点和集成后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教学的层次。但是,他认为整合时如果拘泥于集成度的大小或集成模块的多少而对思想挖掘不够,则是舍本逐末。卢德馨教授对前沿内容与传统内容也进行了整合。对于有些前沿内容,卢德馨教授可以做到从经典内容中寻其“根”,例如他成功地从耦合振动的简正模式推出准粒子的概念。

卢德馨教授充分考虑到当前科学研究综合、交叉和渗透的发展趋势,将物理学与其他相关学科进行整合。在“大学物理学”中,不少相关学科的内容都与物理学的内容成功地整合在一起。这些相关学科内容包括:天文学中的潮汐与潮汐撕裂、反康普顿效应、白矮星、中子星、黑洞和宇宙学,地质学中的地震波及地震造成岩石、地磁,化学中的化学反应、化学键和氢键、分子、不对称性合成,生物学中的生物大分子、生物力学,材料科学中的电介质、磁性材料、团簇、C60、液晶、准晶、分形、扫描隧道显微镜、核磁共振、质谱等。

3.师生互动性特点

卢德馨教授重视师生间的互动。在访谈中,卢德馨教授说:“本科是对年轻人的培养,我觉得这既是责任,又是一种乐趣。”“……本科教学是一种完全不同的乐趣,主要是跟年轻人打交道,看着他成长,我的教学特点就是这个。”他鼓励课堂上学生的提问、质疑、讨论,非常理解学生出现的幼稚、错误,并设计从错误中学习的方案,还特别鼓励学生的超常发挥。对于互动过程中自己出现的错误,卢德馨教授均会主动更正。在卢德馨教授眼里,这个过程本身就是十分有效的教学方式。卢德馨教授还认为教师同时也可以从学生那里学到东西,教学本来就是相长的。

卢德馨教授经常组织一些讨论课,这是“学生一学生”互动的形式。他在其间进行引导,控制节奏,讨论层层深入,效果很好。例如学生在运动学阶段讨论上抛物体落点时,就把科里奥利力讨论得趣味盎然、清清楚楚。除了按照惯性力的理解外,学生还根据其本质是运动学效应这一点,通过地道的运动学方法得到非常清晰直观的答案。讨论时,学生可以质疑、批判书上的现有结论,提出自己的新观点。此时,讨论往往并不十分重要,重要的是学生发现自己居然能对常用的判据提出质疑,酣畅淋漓,得到一种全新体验。

4.资源开放性特点

卢德馨教授突破教室和课本的限制,将外部世界作为教学的场所和内容,从而教学资源呈现出开放的特点。卢德馨教授在学生低年级的时候就阅读原始文献。在他的大学物理课上,有两百多种文献,其中有参考书56本之多。这些文献分为经典、专业和通俗三个层次,另外卢德馨教授还在其开发的教学辅助软件中列出段文献作为开始。

网络资源受到卢德馨教授极大地重视。学生可以通过网络,搜索到数以万计的结果。网络世界对于师生都是平等的,面对众多的网络资源,只要在某个专题上认真探索,就会知道得比教师还多。从某种意义上说,网络削弱甚至取消了千百年来教师对知识的垄断地位,学生开始进入可以和教师一起探索知识的新时代。

卢德馨教授对于国内外发行的有意义的科技新闻都会及时向学生通报并予以评论。最典型的是,每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卢德馨教授更是第一时间通报给学生。卢德馨教授通报的科技新闻不仅仅是科技界的理论和技术上的新发展新突破,更有科技界人物的新闻事件,并从中进行引申,对学生进行科学素养的教育。一个典型的例子是,卢德馨教授曾介绍过美国著名科学家舍恩因为捏造和篡改数据而被朗讯公司贝尔试验室开除的轰动性事件,通过讨论,学生从中受到科学道德的深刻教育。

三、卢德馨研究性教学模式的作用机制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J.Piaget)认为:“一切有成效的工作必须以某种兴趣为先决条件。”[2]杰出的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J.Bruner)也说:“学习的最好动机,乃是对所学教材本身的兴趣。”[3]兴趣具有始动的作用,具有定向的作用,具有动力作用。也就是说,浓厚的兴趣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内在学习动机,引导他发展方向,调动他的学习积极性,启迪其智力潜能并使之处于最活跃的状态。可是,随着社会生活中高强度诱因刺激的增加,学习越来越被大学生视为一件艰苦枯燥的事情,从而很难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在访谈中,卢德馨教授也意识到这一问题,他说:“其实现在大家很困惑,到底怎么样让学生对你这个学科感兴趣。因为有的时候,可能是社会的影响或其他因素使学生厌学。也确实是。”

但是,访谈中他同时又指出:“老师自己对学科的魅力,到底把握得怎么样,我觉得这也是个问题。”卢德馨教授指出了一条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内在学习动机的有效途径。与布鲁纳强调学生对教材本身的兴趣不同,卢德馨教授强调学生对整个学科的兴趣。进一步说,就是把重点放在学习的知识认知和情感体验方面,依靠卓有成效的智力激励使学生从内心认识到本学科具有的迷人魅力,并在不断挖掘自身潜力中形成积极的体验,从而产生对于学习本身的巨大乐趣。卢德馨教授曾强调,学生是修读一门课还是学习一门学科;只是修读物理课还是学习物理学,这是完全不同层次的事。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对学科发生兴趣,从而超越课堂、教材的约束,那是一种值得追求的境界。也许这是研究性教学的最高境界。[4]

实际上,这样的境界并不是高不可攀,因为高等学校的学生尤其是研究型大学的学生已经具备实施研究性教学的条件。潘懋元教授指出,高等学校的学生,大多数是年龄在20岁左右的青年,处于青年的中、晚期,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比较强,已经具备了从事艰巨的抽象

思维活动的能力。同时,他们已经接受过普通教育,有一定的知识积累,有一定的能力水平。他们的自我意识比较强,创造性思维活动正处于活跃的时期。[5]

由此可现,卢德馨研究性教学模式的作用机制就是在于,高质量探究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兴趣,学生内在的学习兴趣又反过来推动更高质量探究,两者互相促进,循环往复,从而实现教学质量的持续提高。其中,高质量探究是研究性教学的核心所在。高质量探究主要是以教师和学生对学科知识的质疑、批判、发现和创造的方式进行的,而所有这些方式最终都是指向学科知识的本质的,并在此过程中推动了学生包括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等在内的多种素质的发展。

卢德馨研究性教学模式的作用机制是通过教师在各个教学环节一次次地指导学生进行高质量探究实现的。当教师结合某种学习情境,和学生一起进行了一次高质量探究,学生内在的学习兴趣就被强有力地激发出来,就会积极主动地建构知识,努力将探究的理念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并期待下一次的高质量探究。实际上,所有真正的学习都是主动的,不是被动的。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知识得到了有效增长,素质也得到相应提高。而教师在指导学生探究时,自身的眼界和学识也得到一定增长。所谓“教学相长”,在研究性教学中表现得格外显著。当教师和学生开始下一次探究时,双方已经位于一个更高的起点。

四、卢德馨研究性教学模式中教师需具备的条件

教师在任何教学改革中的都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根据上述分析,并结合相关教育学概念和理论,可以初步认为,教师进行有效的研究性教学必需具备以下三个条件。

1.对学科知识的本质具有深刻理解

这一条件是高质量探究的根基。通观卢德馨教授的研究性教学,处处可感受到学科知识本质的力量。如果将学科知识本质理解为布鲁纳的“学科结构”概念,就会更好地理解为什么要深刻认识学科知识本质。布鲁纳(J.Bruner)认为,掌握了学科结构,就能理解该学科,就能把学科内容迁移到其他情景中,就能更有助于记忆具体细节的知识,就能缩小低级知识与高级知识之间的差距。[6]

美国著名大学课程与教学论专家斯达克(J.S.Stark)也认为,大学教师应该精通本学科的核心概念(coreconcept),清晰地注意到核心概念间的联系,只有将核心概念与学习心理学的原理相联系,才能从一系列教学策略中做出正确选择。[7]对学科知识本质的深刻理解有助于找到最好的教学方式。卢德馨教授认为,任何有碍于对本质理解的做法都是不可取的。热闹的场面、不恰当的比喻、肤浅的形象化、牵强附会不着边际的类比往往都是对本质的损害。[8]其实,那些“巧夺天工”的教案往往是教师积数年之功才得到的结果,没有长期甚至毕生的学术积累是无法达到这样的高度的。这些教案是一位教师学术造诣的集中体现。

2.亲自参与研究,将研究经验引入教学

这一条件是高质量探究的生长点。访谈中,卢德馨教授说:“[教师]本身要有比较强的研究背景,本身要有比较宽的知识面,所以这就比研究人员要求还高。”卢德馨教授本人是极具研究能力和学术思想的。在强化部进行教学改革前,卢德馨教授多年进行出色的科研工作,从而其对教师参与科研的作用有明确的认识。如何将科研引入教学,将二者有机融合?他认为,在研究性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展示研究工作的思路、语言和方法,比如在研究工作中如何获取和处理信息、处理好物理和数学的关系、不断调整研究步骤、深入理解结果的意义、扩大成果等等,而这些正是初学者很难接触到的。他还认为,可以在教学内容中建构模拟的科研过程、展示有典型意义的科学发现的典型事件,展示有基础意义的当前科学研究进展,甚至有所前瞻。[9]

如果教师将科研作为教学过程的先导,就会使得教学质量的提高充满后劲,而且教学改革就能得以突破,就容易深入下去,就能在教学中不断发现问题,不断更新教学内容,不断引导学生去探索新知的发生过程,使教学活动沿着科学化的轨道进行。[10]虽然个人的经验和成果非常有限,但它是有生命力的教材。往往起到“一滴水可以见太阳”的作用。通过认真备课,教师可以将研究方法、研究的实际组织过程、与社会的需求关系、在科学发现中的的激情和其他感受等有机地溶入这“一滴水”中。[11]亲自参与研究的教师,可以有源源不断的学术思想和研究经验,学生会从中不断汲取营养,获得持续发展。

3.具备促成学生的成功体验的方法和手段

这一条件是高质量探究的着力点。高质量探究正是通过学生的成功体验来有效激发学生内在动机的。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应有一种求得才能、挑战自身能力的内在动机,这样才能有助于其自觉主动地探究知识。已有调查显示,[10]现在不少大学生缺乏学习的积极性。促成成功体验无疑是一个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好方法。教师应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从被动到互动、由依赖到自主、从接受性到创造性地体验成功,发展、享受和利用正确的认知和积极的情感。

卢德馨教授善于通过高质量探究促成多种成功体验。通过对题目的质疑,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不唯书,不唯上”,位于和老师平等的位置;通过对前沿问题以及科学新闻事件的学习,学生看问题的敏锐性得到提高,也接触到一些诸如科学道德等的教育:通过知识点的整合,学生对于学科知识的本质产生前所未有的深刻认识:通过课程论文,学生更是体会到探索的艰辛和发现的喜悦。体验这些来自于知识本身的真正魅力,无疑会深深打动学生的内心,产生巨大的学习热情和探究冲动。国外有一种高峰体验课程。在该课程中学生可以思考并写出几组学科课程中各观点之间的联系。这样的课程明显地挑战了以往的核心课程计划,因为较之吸收那些已经被发现并以写明的知识,其更主张学生发现并建构自己的知识。[13]博耶委员会的报告号召,要以一个高峰体验课程来完成对大学本科生教育的终结。

五、结论

综上所述,卢德馨研究性教学模式是我国研究型大学提高本科教学质量的成功个案,其具有四个鲜明特点:整体研究性、思想统摄性、师生互动性和资源开放性。卢德馨研究性教学模式的作用机制在于,高质量探究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兴趣,而学生的内在学习兴趣反过来推动更高质量探究,两者互相促进,循环往复,从而实现教学质量的持续提高。高质量探究是卢德馨研究性教学模式之核心所在。要实现高质量探究,教师需具备三个必要条件:对学科知识的本质有深刻理解;亲自参与研究,将研究经验引入教学;具备促成学生成功体验的方法和手段。

博耶委员会的报告发表三年后,为了解报告中所提

出的改进本科教学十项建议(十项建议为:①使基于研究的学习成为标准:②建立研究性学习的“大一”经历;③在“大一”经验上的发展;④打破学科界限;⑤将交流与沟通技能融入课程之中;⑥创造性地运用信息技术;⑦塑造“顶峰体验”;⑧培养研究生成为实习教师;⑨改革教师奖励机制:⑩培养共同体归属感)的影响效果,2001年博伊委员会的派生机构“重建中心”对全美研究型大学进行了跟踪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在“大一”阶段进行研究性教学、发展批判性思维的建议,是普遍受欢迎的建议之一。目前,卢德馨研究性教学模式在国内得到越来越多高校的认可和借鉴,比如清华大学邀请卢德馨教授任教,兰州大学更是积极推广卢德馨教授的研究性教学模式。特别地,由于其对大班教学的有效性,卢德馨研究性教学模式对我国扩招背景下的高校更具有特殊的推广意义。

但是,卢德馨研究性教学模式建立于南大强化部这一特殊平台,借助于南京大学这所著名研究型大学的研究资源,得益于教学与科研要素的长期磨合,其目标定位于优秀的新型理科基础理论研究与教学人才。这说明其卢德馨研究性教学模式具有其一定的产生条件与适用范围,并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万能模式。国内其它大学尤其是非研究型大学,在借鉴卢德馨研究型教学模式时,一定要在深入理解其精神实质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具体校情做合理调整,也就是说,有一个“本土化”的再创造过程。

参考文献:

[1]卢德馨.大学物理研究性教学[J].物理与工程,2004(1).

[2]转引自陈重艺,黄成蕙主编.大学生心理学[M].厦门:鹭江出版社,1987:220.

[3]转引自阴国恩著.浅谈非智力因素[M].天津:新蕾出版社,1990:64.

[2][8]卢德馨.关于研究型教学的思考[J].物理与工程.2005(1).

[5]潘懋元,王伟廉.高等学校文理基础学科课程与教学改革研究[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96:155~156.

[6]施良方,崔允.教学理论: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63~64.

[7][13]Stark,J.S.& Lauuca,L.R.Shaping the College Curric-ulum:Academic Plans in Action[M].Massachusetts:Allyn andIscan,1997.211,201.

[9]贺定修.高校实施研究型教学的思考[J].教育探索,2004(6).

[10]卢德馨.关于提高教学质量的思考[J].中国大学教学,2003(10).

[11]张红霞,高抒.科研成果转化为大学教学内容的一种模式[J].江苏高教,2002(1).

[12]谢安邦,韩映雄,荀渊,罗尧成,王道红.高校扩招后教学质量调查与分析[J].教育发展研究,2005(8).

篇10

关键词:课程;公共选修课;文化素质;中山大学新华学院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7-0295-02

一、公共选修课程的重要性

文化素质教育的提出源于单向的、以系统专业理论教育为主的做法,狭隘的专业教育造成人的片面发展,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是时展的要求。公共选修课程是高校推行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它与公共必修课程、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构成本科教学的课程体系。公共选修课程对于优化和组合学生知识结构,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二、中山大学新华学院公共选修课程开设之现状

1.课程开设基本情况

目前,中山大学新华学院有在校生9827人,本院学生从大学二年级开始选修课程,按学院人才培养方案要求,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必须修满23个学分的公共选修课程。学院的公共选修课程分专业公共选修和学院公共选修,以本学期公共选修课程的开设为例,共开设公共选修课程142门,课程涵盖自然科学与现代科学技术、生物科学与医学类、社会科学与行为科学、人文科学与艺术。

2.公共选修课程的课程设置

学院公共选修课程分专业公共选修和学院公共选修。专业公共选修的课程设置是和必修课、专业限定选修课程一起列入教学计划,全院性公共选修课则由任课教师自由申报,系、部主任审批,再经主管教学副院长审批后方可开课。

3.选课流程

学生选课前,学院教学科研工作部会印发《选课指南》,提供给学生参考,《指南》上的每门课程都有简介、修读要求及主讲教师的介绍。目前学院的公共选修课由学生通过网络,进入选课系统自行选择。由于开班人数的限制,采用“随机筛选”、“先到先得”及“试听制度”相结合的方法来确定上课学生的名单。“随机筛选”与“先到先得”相结合的方式可避免选课学生因网络、电脑等资源的优劣造成选课机率不均的问题。“试听制度”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学生能有效的根据自身知识结构需求而选择课程,并避免了教学资源的浪费。

三、中山大学新华学院公共选修课程开设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1.公共选修课程定位不明确,课程设置缺少全盘规划

学院在2011年修订的教学计划对公共选修课程的设置有如下描述:“公共选修课程的设置要注意体现专业知识的延拓性和相关专业知识的互补性,使学生能根据自己的个性特长选修课程,以扩大专业知识面,组合自己的知识结构”。但从教学计划的课程设置上看,专业公共选修课程主要还是体现在对专业知识的延拓性,没有从优化、整合学生的知识结构层面来设置课程。再从学院近几年的学院公共选修课程表来看,公共选修课程资源缺乏,可供学生选择的优质课程不多。尽管在选课管理上,“随机筛选”和“先到先得”的原则及“试听制度”的结合,从有限的选课资源上尽量做到选课机会均等及教学资源的高效利用,但这是治标不治本的办法。就目前而言,学院公共选修课程的开设缺少规范、科学的全盘规划,未能作为施行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在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上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建议:要解决公共选修课程资源缺乏及优质课程不多的问题,就必须要学院领导高度重视公共选修课程的规划和建设问题,要准确定位公共选修课程,对公共选修课程的开设要有科学、规范的全盘规划。如果没有明确的课程定位,全院性公共选修课程只会沦为教师增加工作量的途径,学生视为增加学分的课程。公共选修课程对于开阔学生视野、增长学生知识、拓展学生创新思维、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也是打破传统学科壁垒的重要手段。公共选修课程的建设应当从培养学生全面素质和能力出发,设置一套科学、系统的课程体系,从而真正达到引导学生涉猎不同学科领域,拓宽知识面,学习不同学科的思想和方法。

2.因人设课,没有严格的课程遴选程序

目前学院公共选修课程开设缺乏科学、严谨的课程遴选程序,仍处于因人开课的阶段。申请开课的教师多是资历较浅的教师,或是为了增加教学工作量而开课的老师,课程容易开成普通的科普课程,与文化素质教育的初衷背离。

建议:院、系各层领导应重视公共选修课程的设置。学院要建立科学、严谨的课程遴选制度,各系要积极推荐能反映自己学科特点、学科位置的课程,并由本系学识渊博、教学经验丰富的优秀教师作为主讲教师来面对第一次来接触这个学科的学生。学院组织专家对各系推荐的课程进行严格、公平的评审,严格根据遴选制度确定增加或淘汰课程,逐步推出一批具有中山大学新华学院人才培养特色的名师名课。

3.公共选修课程的课堂秩序难管理

公共选修课基本上是大班教学,大课室上课,学生迟到、早退、缺课难以掌控,课堂上不少学生边听课边做其他课程的作业或看其他课程的书、玩手机等,课堂秩序不好管理。

建议:严格教学管理制度。公共选修课程的健康发展,严格的课程管理制度是保证。要提高公共选修课程课堂秩序有以下几点建议:一是学院管理部门要加强选课指导,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公共选修课程的重要性;二是建设好一批高质量的公共选修课程,从根本上吸引学生的上课兴趣;三是管理部门也可采用“教学信息员”制度,对每个教学班,选一名学生作为教学信息员,其负责“教学日志表”的反馈及协助任课教师课堂考勤等工作。考勤的方式可以灵活多样,譬如新华学院课堂秩序比较好的一些班级用到的考勤方法:诚信签到、对号入座法、下课前提交课堂作业或心得体会等方法,都值得推广;良好的课堂秩序是课堂质量的保证,任课教师除了把课讲好,还是有责任去维持一个正常的课堂秩序。

4.激励机制缺乏

该学院的公共选修课程一般是2学分,32学时。课程学时不多,教师在32学时内要在传授学生知识的同时还要启发学生思想、传授方法和培养能力,这对教师的要求很高,真正上好公共选修课程的难度比上好专业课程更难。如果没有相应的激励机制,教师难以有动力申报开设高质量的公共选修课程。

建议:既然公共选修课程在学院的人才培养上起到重要的作用,学院管理部门在课程的酬金计算方面应该要有所偏重,教师才能有动力开设好高质量的课程。同时对于每学期学生网上评教成绩优秀的课程,应当要给予奖励,不能让每学期的学生评教流于形式。

5.某些学籍管理制度不适应目前的教学形势

该学院的学生学籍管理条例有规定:学生从二年级开始,可在系主任和老师指导下自行选课。公共选修课程不参与平均学分绩点的计算。

建议:可考虑在一年级第二学期提早开始让学生选修素质教育课程,让学生更早的能接受到素质教育课程的熏陶。而专业公选课程是对专业知识的延拓,学生需修读某些专业基础课程后方可选读,则可按学籍管理原规定在学生二年级时才开始选修。公共选修课程应和其他性质的课程一样参与学分绩点的计算,并应在成绩记载中对课程成绩的分布作具体要求。目前,新华学院采用国际上通用的绩点制来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公共选修课程不参与绩点计算,如果学生没有对公共选修课程有正确的认识,就会产生该课程不重要的错觉。就各学期任课教师提交的成绩来看,不同课程的平均成绩差别很大,学生选择不同的课程,就会造成学生成绩的不公平,为避免这种情况,教务部门应该对公共选修课程成绩的分布作具体要求。

四、公共选修课程规划、建设的思路

1.重视规划建设

学院领导重视是公共选修课程建设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只有在学院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下,公共选修课程的建设才能取得实质的效果。目前公共选修课的开设,在学院审查这一环节比较薄弱,建议成立专门的分学科的委员会来负责对公共选修课程的规划、设置、建设和管理,委员可由主管教学院长、各系、部主任、督导等专家组成,也可由学院的教学指导委员会直接担任。高效的委员会,对科学的、规范的公共选修课程体系建设起到直接的作用。

2.建设好精品课程或核心课程

公共选修课程不需要一味追求开课的数量,课程可以少而精。精品课程或核心课程的建设,可以带动相关体系课程的整体发展,能使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得到有力的保障。公共选修课程体系中建设有学院特色的精品课程或核心课程,能使课程的开设形成梯队,可促使文化素质教育向深层次发展。精品课程或核心课程的教学和管理必须严格要求,对其课程的质量要求要比专业主干课程还严格,方能起到发挥课程真正的作用,起到训练学生思维、转知成智的作用。

3.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

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教学质量的保证,学校应加大力度对公共选课程体系任课教师的培养:学院应制定相应的激励措施鼓励和引导更多教学经验丰富、学识渊博的教师加入到公共选修课程的行列;组织名师集中培训该类师资,同时让年轻的教师参与优秀课程的教学观摩;给教师提供更多的培训、进修、交流学习的机会;依托母校学科齐全、师资雄厚的优势,在母校聘请各学科的名师、优秀教师担任公共选修课程的任课教师。

五、结语

公共选修课的设置关系到学校的文化建设与传承,是一个学校人才教育培养的重要内容。独立学院在公共选修课的建设与管理不能照搬母体学校的,还需要继承和发展,更需要创新。组建良好的师资队伍建设仍然是独立学院的一个重要议题,有时教师素质要求比母体学校更高,因为既需要理论也需要具体应用。因而,独立学院的公共选修课程建设,不能一蹴而就,但需要重视和规划。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