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配送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范文

时间:2024-04-10 11:29:1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物流配送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物流配送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篇1

【关键词】网购;配送;问题与对策

“网上购物”这一日益流行的购物方式已经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尤其受到办公室年轻一族的追捧。在此形势下,各种购物网站应运而生,而与之相随的物流配送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没人逛街,不代表没人购物”,网购在新世纪之初已经显示出其强势的竞争力和吸引力,但物流配送却远远未能跟上网络发展的步伐,在网购物流配送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网购的进一步发展,只有解决物流配送中存在的问题,才能让网购进入良好的发展轨道,更好地服务于经济。

一、物流在网购中的重要性

所谓网购,简单地说就是在互联网上买东西,规范地说即在互联网上检索商品信息,并通过电子订购单发出购物请求,完成支付要求后,厂商通过邮购的方式发货,或是通过快递公司送货上门。网上购物已经成为2010年最热门的互联网应用之一相关数据显示,网络购物用户年增长48.6%,是用户增长最快的应用。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带动了物流市场规模的扩大,物流作为网购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成为了电子商务发展的基础。

“上午下单,下午送达”如此诱人的广告语,更是显示了网络购物的便捷以及物流配送的迅捷。购物网站自建物流,高效的购物方式吸引了为数不少的年轻消费者,然而传统的B2B模式物流商已为我们提供了成熟的管理经验。而目前,常见的B2C模式如著名网上书店亚马逊、当当网、京东商城和C2C模式如从事网络拍卖的eBay、国内的雅宝网(Yabuy)、易趣网(eachnet)、淘宝网在迅猛成长的同时,物流的发展却遇到了瓶颈。

二、网购模式下物流配送存在的问题

物流是网购的基础,对于购物网站来说,互联网是信息传送的保证,而物流配送是实物执行的保证。然而在现实网上购物过程中,物流配送却存在很多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配送服务价格过高

人们之所以选择网上购物,主要是看重其方便、便宜,网上商店没有实体店的各种费用,比如房租、物业等各种费用,因此网上的商品按理说应该比实体店的便宜,然而目前却因为配送,使得很多人对网购产生了抵触,大部分原因是因为由买家来承担运费,较高的运费让很多消费者望而却步。

以当当网为例:通过表1所示数据我们可以看出,虽然不同的运输方式收费是不同的,但是即使采取普通邮递也需要5元/单,如用特快专递最高费用可达到商品原价的200%。由此看出,物流配送成本高成为阻碍人们网购的一个重要原因。

2.物流配送时间长

同样以当当网为例,顾客在网上进行订货,当当网会及时地发给顾客订单确认信。如顾客未收到,也并不一定意味着订购失败,这就需要顾客在“我的帐户”中查询订单状况。顾客选择的配送方式不同,配送需要的时间也就不同。若使用普通邮递,对外公布的是商品出库后2-6天,但若在送达时间内没有收到商品,就需要在当当网上进行查询。以普通邮递方式为例,当当网的答复时间是:寄往本地邮件的答复期限是15天;寄往外地邮件的答复期限为60天;寄往青海、新疆、的邮件答复期限为90天。仅从普通邮递这种方式,就可以看出,顾客在网上购物需要等待的时间是非常长的,如发生问题,查询也是很困难的。

3.物流配送质量差

网上购物给消费者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产生了不少纠纷。由于卖家、消费者、第三方物流之间没有具体的互相牵制体系,网购送货服务遭遇监管空白,使得购物后的物流配送环节隐藏着诸多问题:送货损坏、推迟送货,卖家和快递公司互相推诿责任等,让消费者索赔十分困难。

4.网购配送过度依赖第三方物流公司

网购行业的快速发展给物流行业带来了很大的发展机遇,然而,第三方物流企业在基础设施、管理手段、服务网络和信息系统等多方面都难以满足网购的物流需求。京东商城相关负责人张立民坦言,虽然京东采取自建物流模式,但不少物流配送流程还需要与第三方物流企业共同研究解决。

三、解决对策

1.进一步降低配送服务价格

要降低物流成本,解决购物网站与物流配送企业之间在配送服务价格方面的矛盾,需要双方的共同努力。一方面,购物网站不能只考虑自身的订单数量,还应同时考虑到配送成本,尽量将网站上销售的商品控制在与物流企业签订的协议所确定的配送范围之内。另一方面,物流配送企业应积极协作,加强管理、开源节流,降低物流成本和配送服务的价格。同时应尽可能与购物网站建立长期稳定的协作关系。

2.尽快建立、健全电子商务法规

网上购物配送中出现货物破损及赔偿等种种问题之所以有增无减,很大程度是因为没有相关法律法规的约束,因此政府有关部门应该制定有关网上购物及网购配送的法规和政策,以规范网上购物市场,增加广大消费者对网上购物的信任感。

3.完善物流管理系统功能,提高售后服务质量

针对网上购物出现的送货时间过长以及迟迟没有货源的现象,为了能更好地服务于顾客,作为主营者的购物网站应加强顾客同供货商之间信息的交流与反馈,如加快订单处理的速度,并及时在网上进行更新,方便用户进行查询。这样可以节约用户的时间,逐渐提高人们对网上购物的信任感,使网上购物得以良性稳步发展。

4.配送中心应进一步提高作业效率,提高信息化程度

目前网购顾客对于货物配送还只能达到追踪订单的程度,而且对货物具置、货物情况并不了解,物流机构应加强信息化建设,建立EPR操作平台,买方可通过互联网登录相关网站,利用EPR查询货物运行和签收相关信息,并在网上通过先进的GPS,查询车辆在全国的具置,实现了无论在何处,买方都能了如指掌,给买方以安全感,使交货期的不确定性降低。

网购与物流配送是一个相互影响、相互依赖、共同发展的系统,只有双方都从自身进一步改善对买方的责任意识,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开展服务,购物网站与物流中心相互协调,达到共赢,才能更好地、相互促进,使购物网站、物流中心和买方都获得利益,最终达到“三赢”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我国电子商务物流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分析[J].物流科技,2010,11.

[2]吴清.现代物流概论[M].中国物资出版社,2005:100-106.

篇2

[摘要]随着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网购已经逐步成为民众购物的主要方式之一,而更多购物网站向移动设备端的转移,也极大促进了电子商务的发展,由此也带来了物流配送企业业务的快速发展。而线下第三方支付所具有的随身、实时、快捷的特性,解决了一些传统收款无法解决的问题,提高了传统商务流程的效率,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与此同时,平台匹配性、安全、收款场景缺乏等问题也非常严峻。只有准确发现物流配送企业在第三方支付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才能更好地促进其在中国的迅速发展。

[关键词]物流配送企业;第三方支付;移动终端设备[中图分类号]F7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3)42-0009-06

使用流通货币进行现金收款当然是现在物流配送企业广为使用的收款手段之一。现金的流通范围广,除非特殊情况,否则几乎所有场所都接受现金交易。但如果要频繁使用现金进行小额收款,通常要进行找赎,非常不方便;而如果需要偶尔进行大额收款,现金又存在携带、保管与金额的确认上的不便,无形中增加配送人员的工作量和管理的难度,而第三方支付完全可以解决这些问题。第三方支付是指利用短信、蓝牙、红外线、无线射频技术(RFID)等非接触的方式实现第三方支付的手段,允许用户通过物流配送企业的移动终端设备对所消费的商品或服务进行账务收款的一种服务方式。

1物流配送企业第三方支付业务的发展现状

现在第三方支付主要有近场和远程两种收款方式。移动的近场收款是指通过无线频率部分的电磁感应耦合方式实现的,由非接触式射频识别(RFID)及互联互通技术整合演变而来的一种收款方式。移动的远程收款是指交易通过运营商网络进行,使用移动设备进行网上收款、WAP收款或者短信代收的一种收款方式。经过多年的发展,不少第三方收款公司如收款宝、财付通、钱袋网等,已经在移动设备远程收款方面开发出了比较成熟的业务模式。同时,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远程收款将逐渐趋同于在线收款,操作日趋便捷,可应用覆盖面也越来越广。

近年来,移动设备、PDA(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等移动终端日渐普及,引发了利用移动终端进行商务活动的热潮。3G时代已经来临,移动上网技术不断成熟,移动数据业务资费进一步下降,让移动设备上网普及成为可能。日益增多的移动设备用户数、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数给移动电子商务提供了发展的沃土。未来第三方支付的发展前景无可限量,市场空间十分广阔。

在中国,物流配送企业第三方支付业务的发展具有良好的用户基础。根据工信部统计,2012年2月,中国移动电话用户数首次突破10亿户,成为世界上首个拥有10亿移动设备用户的国家。截至2012年3月底,中国移动用户数已达1019亿户,其中3G用户为152亿户,较上年同期增长了146%。而且,中国消费者热衷于使用电子商务和新技术。毕马威新的《全球消费与融合调查报告》中的调研数据显示,66%的全球受访者表示愿意使用移动钱包业务,而中国的比率更是高达84%。与全球消费者相比,中国消费者更愿意为移动应用付费,毕马威数据显示,只有28%的中国消费者从来没有付费下载过移动应用,而在全球这一比例达到了40%。庞大的用户基础和物流配送企业第三方支付的需求,使得物流配送企业第三方支付业务在中国有了较好的市场基础。

另据德勤公司报告预测,2015年第三方支付将发展成为主流收款手段,近场收款和远程收款的普及率将会进一步提升。第三方支付市场竞争也会更为激烈,竞争与合作将成为第三方支付产业链企业的战略主题。目前中国第三方支付产业存在多种商业模式。各种模式虽然面临诸多挑战,总体上各参与方都持有合作共赢的态度。报告指出:“金融机构主导的商业模式可以整合利用现有的金融网络、清算系统、客户及商户资源,但对终端设备制造商的控制能力弱;运营商模式对终端用户和终端设备制造商的控制能力较强,但缺乏商户资源;第三方收款在用户和线上商户资源上具有优势,但线下商户资源不足,对终端设备制造的影响力也有限。”德勤预计,未来三年,合作开放式的商业模式更有可能获得成功。独立于金融机构、移动运营商和第三方收款的第三方可信服务管理平台拥有巨大的发展机遇。

德勤报告同时指出,中国第三方支付产业在监管和政策层面,目前还没有明晰的市场准入规则,技术的标准也不统一。另外,由于第三方支付产业链错综复杂,参与方众多以及各方的利益和资源的争夺激烈,因此仅靠单一标准的出台和建立第三方可信服务管理平台很难改变现状和推进整个产业的快速发展。

作为新兴的电子收款方式,移动设备收款具有不受地域时空限制、方便易行、兼容性好、收款成本低等特点,但物流配送企业第三方支付还存在很多方面的不足。如物流配送企业第三方支付的交易费用主要以小额收款为主,用户单次购物金额普遍较低;市场上RIFD—SIM的24GHz技术还不稳定,接口等支持也有待完善,而且目前商家广泛使用的POS终端大多数支持1356MHz低频,而对24GHz高频不兼容,如果更换商家的POS终端,会增加成本。

综上所述,第三方支付无论是在近场收款还是在远程收款上,都已经有了大胆的尝试和运用。物流配送企业可以在此基础上,加强与金融机构和移动运营商的合作,这样通过技术的嫁接和强强联合,通过移动设备来实现收款,在技术应用上将完全有可能实现。

2目前物流配送企业第三方支付业务的特点

第三方支付作为一种新兴的收款方式,用它来收款,比起其他收款方式,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优势。

21方便易行

作为物流配送人员日常经常使用和随身携带的移动设备作为通讯工具,用它来收款,可以使他们在出门时少携带或者不携带现金等,而是直接使用提前预存在移动设备里的第三方支付账号进行收款。而使用移动设备来收款,只需要将配货系统和配送站原有的POS机升级,与系统的数据库相连接,就可以实现移动设备刷卡来实现收款。同时,也可以利用移动设备上网的优越性,实现配送时间预订和送货上门服务,提高了顾客的收货速度,方便了人们的生活。

22减少作业量,加快配送速度

使用移动设备的收款功能,顾客只需要用移动设备上网或者直接刷卡就可以实现顾客的身份认证和费用的自动扣除,无须找零,不用携带现金,各种储蓄卡和信用卡通用,下一步连八达通公交卡也可纳入,这不仅大大减少了顾客等候时间,也大大减轻了配送人员的负担,提高了配货的信息化水平。

23兼容性好

移动运营商数量较少,很容易解决兼容性的问题。

24收款成本低

利用移动设备收款,只要WiFi覆盖区域,移动运营商可以只收很低的电话费或短消息费用,不产生流量费。

25安全性好

物流配送企业第三方支付一般是小额收款,相对于其他收款方式对安全性要求相对较低,技术实现较易,安全保障性有把握。

3影响物流配送企业第三方支付业务发展的问题

目前影响物流配送企业第三方支付业务问题主要包括用户体验不佳,利用移动设备进行电子支付习惯尚未养成,担心付款安全等;行业的主要参与者各自都打着自己的小算盘,行业之间缺乏协作,监管不到位,行业标准有待统一;物流配送企业缺少推广第三方支付的积极性,受理环境和应用范围都需要拓广,创新型的应用亟待开发等。

31现金交易的观念

从技术层面而言,中国的物流配送企业第三方支付业务完全可以与发达国家同步,但在实际的应用环境上却存在较大差距。在美国使用电子货币交易已占到整个消费市场的30%,而中国仅有5%消费是通过电子货币方式完成。中国人的传统现金消费习惯影响着物流配送企业第三方支付的发展。中国人对现金交易的依赖是推广物流配送企业第三方支付业务的最大障碍,人们对消费方式的固有认识和习惯使移动设备收款业务发展缓慢。

32行业标准不明确

在近场收款领域,除了目前火热的NFC方案外,还有众多类似的芯片技术,如上面提到的电信运营商支持的RFID芯片、e-NFC芯片等技术,虽然NFC目前获得了众多移动设备厂商和银行的支持,但最终哪种技术能够胜出还无法下定论。

在远程收款领域,Visa、MasterCard都推出了自己的收款平台,而国内随着第三方收款牌照的颁发更是拥有几十家的不同收款商渠道,如果它们不能合作运营而是纷纷各自为政的话,未来的物流配送企业在选择收款平台时想必会相当头疼。即使在便携刷卡设备领域上,除了最为成功的Square外,仍然存在其他的服务提供商,而且随着无卡化的趋势继续演进,这一领域的未来发展还存在不少疑问。

目前第三方支付标准(主要是近场收款标准)的不统一给相关的推广工作造成了很多困难。其中,被称作第三方支付“四大金刚”的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三大电信运营商以及中国银联已经全面介入到第三方支付业务的发展之中,并且都在加紧布局,抢占各自的市场。各方利益的角逐从某种程度上制约了第三方支付的发展。第三方支付产业链庞大且利益关系复杂,是一个需要很长的时间积累才能成熟的产业。这也是制约第三方支付进军物流配送领域的一个重要原因。

除了监管、标准和行业协作外,物流配送企业在推广第三方支付业务时遇到的问题也不少。目前银行和三大运营商都在推第三方支付业务,而且标准还不统一,不同的业务形式、平台规范和商业模式往往给物流配送企业带来迷惑:到底要和哪一家合作呢?有些物流配送企业采取了“找平衡”的方式,与多家服务商合作,这又给物流配送企业增加了成本。

目前市场上出现的技术标准有基于1356 MHz的双界面卡方案,基于1356 MHz的近距离无线通讯技术(NFC)方案,基于1356 MHz的SD卡方案以及基于24GHz的RF-SIM卡方案。银联主推1356MHz 方案,而基于24GHz的RF-SIM技术则由中国移动主导,国内企业自主研发。银联和运营商都希望通过行业技术标准确立自己对行业的主导地位。然而,由于涉及金融和通讯两个行业,包括电信运营商、第三方收款服务商、软件提供商、硬件厂商、系统集成商、移动设备厂家、商家、用户等庞大产业链,以及央行和工信部两大监管部门,因此,多年来国家标准迟迟难定。技术标准不统一,致使受理机具难以实现共享,这增加了物流配送企业硬件投资。另外,多个技术标准也导致移动设备和其他硬件供应商数量减少,POS机、卡片以及移动设备终端成本偏高。技术标准尚未确定,也使得多数开展物流配送企业第三方支付业务的机构仍持观望态度,这也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物流配送企业第三方支付的大规模应用和发展。

除了技术标准以外,监管部门在协调产业链上各方的利益、促进跨行业协作方面也能发挥更大的作用。运营商、银行和商家在物流配送企业第三方支付的产业链上各自承担不同的角色,相互之间存在利益冲突。在这种情况下,正需要监管部门出面协调各方利益,把大家拉上同一条船,积极开展跨行业协作,共同努力使第三方支付这条大船走得更稳、更快。

33信息安全问题

近一两年,利用移动设备进行移动收付逐步走入了人们的生活,然而一些与之相关的安全性事件,如木马病毒、资金被盗等情况也屡屡发生,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物流配送企业第三方支付业务的推广。在移动设备安全方面,由于移动设备涉及用户的诸多私密信息,且一旦丢失造成的经济损失将非常之大,随着移动设备操作系统逐步完善成熟,一些木马病毒也应运而生,对移动设备收款的安全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慧聪邓白氏的一项用户调研数据显示,“安全性差”和“对业务不了解”是消费者不使用第三方支付业务的主要原因。特别指出的是,“对业务不了解”表明物流配送企业第三方支付的应用场景还相对较少,用户的使用习惯也远未建立起来。

中国消费者不使用移动支付业务的原因资料来源:慧聪邓白氏,2011年4月。

移动设备的远程收款主要通过网络进行,在收款期间旅客的账号、资金信息等都要通过网络进行传输,如果网络受到攻击,或是网络瘫痪,将会给顾客的财产安全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两项分别针对国外和国内移动设备用户的调研显示,在所有消费者不使用物流配送企业第三方支付的原因中,“担心信用卡安全”(国外移动设备用户52%)和“对安全性缺乏信任”(国内移动设备用户41%)排名第一。调查还发现,只有低于15%的移动设备用户完全信任第三方支付,而65%的移动设备用户拒绝通过移动网络发送自己信用卡资料。上海的一次调查显示,几乎97%的人收到过垃圾短信,有两成人遇到过短信诈骗行为。可以说,对社会信用体系缺失的担心和无奈,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物流配送企业第三方支付业务的发展。

NFC方案由于其近场通讯的特性使得交易中数据难以被盗取,但安全专家仍然指出NFC技术在数据安全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问题。而远程收款的安全问题在移动设备上相对桌面则更为严重一些,由于当前的移动设备系统并没有像桌面电脑那样的安全保护措施,一旦移动设备感染病毒,那些不安全的交易行为将很容易暴露用户的账户资料,这需要收款平台在数据传输、验证、加密等方面做出加倍的努力。而Square的读卡设备和验证系统的安全性在前一段时间也被不少安全人士批评,被指可能暴露用户的信用卡信息。

当然,值得指出的是,我们现在使用的刷卡设备和在线收款系统也并非滴水不漏,从这个角度来说,第三方支付并不一定比现在的收款方式危险。但服务提供商应该更好地提高自己收款系统的安全性,保护用户和商家的收款安全仍然是其考虑的重点。

34设备更换的成本较高

由于各种第三方支付方式都需要各自的特殊设备,如何使物流配送企业收款终端得到广泛的普及就成为了第三方支付提供商们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很多物流配送企业不愿意收如此高昂的服务费用。未来五年内,随着物流配送的增长和市场竞争的加强,服务费用有望下降。降低费用对于扩展市场来说是必需的。

现在物流配送企业能够接受对硬件进行升级改造的积极性也不高,这主要是因为物流配送企业对第三方支付未来的发展前景看不清楚。目前国内改造一台POS机的成本约为300元,还不包括软件升级的费用。在前期,银联承担了一部分费用,它的目的是通过改善物流配送企业第三方支付的受理环境,促进业务量增长,带动商家投资物流配送企业第三方支付受理机具改造的积极性。但未来大规模的投入和推广成本将如何分担也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35技术实现上还有待突破

目前,第三方支付在近场和远程两种收款方式中,运用比较成熟、发展较快的是基于移动互联网技术的远程收款。移动设备近场收款不仅涉及改装移动设备、定制移动设备或者重新安装具有收款功能的SIM卡等复杂程序,还存在着各个运营商技术上互不兼容的问题。目前中国从事第三方支付业务的除上述“四大金刚”,还包括上海捷银、收款宝等第三方收款运营商。这些公司都按照自己开发的技术推出移动设备第三方支付,大多数相互独立,互不兼容,导致物流配送企业使用起来非常不方便。比如,在中国移动开通第三方支付功能的用户只能在中国移动安装的POS机器上刷卡消费,不能在联通公司安装的刷卡机器上消费。

36法律政策以及行业规范问题

我国在电子收款领域还处于起步发展阶段,在该领域也没有完善的法律体系,收款参与方的责任与分工都缺少明确的法律描述。同时,行业运营方面,也没有可靠的行业操作规范,只能靠不断的用户体验和测试使用来订立并完善规范标准,而在这摸索过程中必定使得物流配送企业第三方支付应用存在着一定的法律风险与经营风险。

目前,短信金融欺诈事件时有发生,人们对电子收款交易的安全性颇为担忧。对于物流配送企业第三方支付,我国暂时还缺乏有力的法律和技术保障,一旦产生纠纷和侵权,很难在法律上有准确的定义和判断。

37行业间的协作性较差及盈利分配问题

行业间的协作性制约了物流配送企业第三方支付的发展,物流配送企业第三方支付的发展涉及多个行业,其价值链包括终端厂商、网络设备商、系统集成商、网络运营商、金融机构、服务提供商、客户等多个环节和行业。一方面,不同行业存在不同的网络标准、互不相容的操作系统和设备;另一方面,各环节之间的合作模式成为物流配送企业第三方支付的另一个发展瓶颈。

在移动设备收款业务推广前期,发展肯定离不开大量资金的投入;在市场运作的过程中,电信运营商需要投入更大的成本,解决推广难度大的问题以及推广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麻烦;当移动设备收款市场趋于成熟时,如若作为这一产业的主导方电信运营商并未获得最大化的利益时,该市场将何去何从。因此,电信运营商的态度将直接决定该产业的发展。

对于运营商而言,物流配送企业第三方支付是一个全新领域,运营商除了能利用原有的通信网络外,其他的很多配套设施和人员都需要重新配置,面临着巨大的启动资金压力。如果这样的巨大投入能见到相应的回报,那么运营商也会信心十足地去投资。但是,物流配送企业第三方支付的盈利状况并不乐观。目前,物流配送企业第三方支付产业链的利润来源都是从用户交易额中提取的1%的手续费,而争食这1%的包括运营商、平台商、方案提供商、金融机构等。在业务推广初期,微薄的收入难以弥补巨大的投资,如何控制和回收物流配送企业第三方支付成本成为亟待解决的难题。

4解决中国物流配送企业第三方支付存在问题的对策

41加强宣传力度,改变传统的交易观念

用移动设备来实行购物货款的回收,人们的接受将会有一个认知过程。首先是很多客户对于移动设备收款都会考虑到安全问题,如何消除用户的顾虑就需要我们大量的宣传。为了防范移动设备不安全因素对客户信息可能造成的损失,我们可以对移动设备做好技术加密措施,为顾客的信息安全提供有效的保障。其次是通过营销的方式,如补贴、赠送、打折等吸引顾客使用,加大第三方支付的推广力度。最后是简化第三方支付的使用方法,使其更简单化、人性化,更方便,易行。这样,一定能得到顾客的认可,实现第三方支付的顺利实施。

物流配送企业第三方支付运营商大力推广,采取不同的营销方式。物流配送企业第三方支付作为一项新生业务,最初的缓慢成长是物流配送企业第三方支付的必经阶段,因此存在着收款观念问题是理所当然的。运营商可以在不同的时期推出不同的优惠政策,以吸引用户群的眼球。针对不同的消费者,采取不同的活动方式,着手于重点对象,赢取他们的好感,转变他们的观念。

观念的转变更加重要,需要政府和运营商的鼓励和支持。要想使物流配送企业第三方支付业务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必须让电子交易的使用更方便、交易更活跃。中国移动与金融机构的跨行业合作并没有因为短期利益而影响到其战略规划,针对用户消费习惯的长期教育培养还需不断投入。

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生活节奏加快以及消费升级,都促进了消费者对于便捷、安全的新型交易方式的需求,而这恰恰是物流配送企业第三方支付的优势。然而,在现实生活中,物流配送企业第三方支付这一优势还没有完全体现出来。除了前面所提到的应用范围不够广以外,消费者在开通、使用物流配送企业第三方支付时所遇到的一些不便也是主要原因。如果各服务提供商能够从用户角度出发,在这些领域采取一些措施以减少使用环节、提高收款效率、提升客户体验,在实际生活中切实体会到物流配送企业第三方支付的便捷特性,比如简化开通手续;设立物流配送企业第三方支付专用结账通道;加大通信网络基础设施和受理机具的投入,保证通信质量和速度;对于小额收款取消多项身份验证环节等。

42采用先进技术和设备,打造安全的交易环境

提高物流配送企业第三方支付的安全性,也将在很大程度上促进物流配送企业第三方支付业务的发展。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物流配送企业第三方支付就是将移动设备变成了“移动设备卡+银行+便利店店面”,由于使用环境的多变和使用频繁,移动设备丢失、泄密的概率大大增加,因此,人们普遍认为物流配送企业第三方支付的风险高于现金交易。如果不能让消费者放心地使用物流配送企业第三方支付,那么物流配送企业第三方支付的应用将局限在小额收款范围内,这将严重制约物流配送企业第三方支付业务的发展。但需要注意的是,在加强物流配送企业第三方支付安全性的同时,也不能忽视用户体验。如果添加多重身份验证环节,或者在短信验证环节中,由于短信中继问题造成短信不能及时到达,也会给用户带来不好的交易体验。因此,服务提供商和软件开发商需要在提高安全性和为消费者创造良好的用户体验之间寻找一个平衡点。

如采用WPKI技术方法,是有线PKI的一种扩展,它将互联网电子商务中PKI的安全机制引入到移动电子商务中。WPKI采用公钥基础设施、证书管理策略、软件和硬件等技术,有效地建立了安全和值得信赖的无线网络通信环境。WPKI是通过管理实体间关系、密钥和证书来增强电子商务安全的,与WAP安全标准相比,WPKI所采用的ECC(Elliptic Curve Cryptography,椭圆曲线密码)密码系统更适合在无线设备中使用。同样强度的密钥,ECC的密钥长度(163bit)只是其他方案的六分之一(1024bit),但163bit的密钥长度对穷举密钥攻击几乎是绝对安全的,因为穷举163bit的密钥个数有1156×1049个,按每秒钟测试 1亿个密钥计算,也要36×1032年。同时加强安全性要求,物流配送企业第三方支付的安全问题是消费者、商业机构、移动运营商、银行和收款平台营运商最为关心的问题。安全问题涉及交易双方身份的真实性、信息传输的保密性和完整性、交易的不可否认性等内容。为了确保收款的安全,数字签名、电子认证和SET(Secure Electronic Transactions)标准等安全控制技术应运而生。同时这些安全控制技术也会带来新的法律问题,因此在将来立法时必须对有关安全控制技术做出具体的规定。只有这样才能在物流配送企业第三方支付中有效地保护消费者的隐私权和财产权,防止犯罪分子进行洗钱、逃税、赌博。

因此在物流配送企业第三方支付的安全方面:第一,需要收款服务提供商通过软、硬件的方式进行防护;第二,也要通过一些移动设备号绑定、短信验证码等方式进行收款确认;第三,就是要完善相关的风险赔偿机制,切实保障用户的物流配送企业第三方支付过程和资金的安全。

43加强产业链的合作,实现互利共赢机制

充分利用各方的竞争,与银联、移动运营商签署中长期的合作协议,使其从第三方支付的产品设计上能够趋于完善。同时,还可以实现技术上的资源共享,有利于物流配送企业和银联、移动运营商的优势互补。

中国银联拥有最完善的资金清算系统,在第三方支付领域的发展非常迅猛,极有可能主导中国第三方支付产业的未来。2010年中国银联联合商业银行、移动通信运营商、移动设备制造商等各方,成立了第三方支付产业联盟,共同建立了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第三方支付标准规范和业务模式,并在七个省份开展了银联智能卡第三方支付业务试点。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两大电信运营商在近场移动设备收款业务方面也选择采用了中国银联的技术标准,并与中国银联展开合作。物流配送企业可以与银联合作,通过联合推动移动设备号码的统一,实现移动技术的资源共享,这样才能真正的从根本上用移动设备收款来推动物流配送企业第三方支付业务的发展。

44运用多方力量,降低交易成本

努力获取政府的支持,充分借助政府的力量。移动设备收款业务贴近民生,业务覆盖范围广,涉及各行各业,行业领域内、政府内部、各协会之间的利益关系以及行业壁垒等都将影响到移动设备收款业务的发展。同时由于缺乏相关配套法规及政策的扶持,这项贴近民生的业务应用如果单凭运营商及厂商的力量去推动,显然比较吃力。因此政府要进行总体协调及规范,国家政府相关部门要出台更加规范、具体、可行的政策推动运营商、上下游产业协调分工,制订有效开拓、效率提升的共赢商业模式。运营商必须树立与政府合作的意识,主动在政府推动的地方信息化建设中找到落脚点。

实施统一的技术标准,降低技术费用。中国移动采取的24GHz全卡标准就遭遇到了更换POS机的问题。中国移动没有遵循人民银行制定的PBUC规范(一种通信协议),而是完全自建了一套传输协议。自建协议的结果是,现在银联部署在卖场、影院等地方的POS机,中国移动都无法使用。一台POS机少则几百元,多则千元,部署 POS机对于中国移动而言无疑是一笔巨大的成本开支。此类情况也在其他运营商中存在过。因此,物流配送企业第三方支付行业要实现互利共赢,就必须在发挥自己特色的同时,加强行业的协作,实施统一的技术标准,减少不必要的开支浪费。

以移动运营商和金融机构之间的合作为例。在提供物流配送企业第三方支付业务方面,移动运营商和金融机构之间,一方的优势恰好是另一方的劣势,双方是互补的关系。移动运营商在收款流程管理上缺乏经验,而这恰恰是金融机构的优势所在;金融机构缺乏对物流配送企业第三方支付业务传输渠道的控制,而移动运营商不仅控制着物流配送企业第三方支付业务的传输渠道——移动通信网,还拥有庞大的移动用户群。移动运营商和金融机构的通力合作是物流配送企业第三方支付业务成功开展的必备因素之一。

45制定行业标准规范,加强政府引导和监管力度

物流配送企业第三方支付立法应对商业机构、移动运营商、银行、收款平台营运商和认证中心规定相应的资格,对他们的市场准入做出科学的规定。尤其是严格确定物流配送企业第三方支付平台营运商的主体资格,因为目前移动运营商或者其他商业组织加入物流配送企业第三方支付平台营运商是没有法律根据的。但为了进一步开拓和发展物流配送企业第三方支付市场,相应的立法不应该完全否定非银行企业进入物流配送企业第三方支付市场,而是规定他们一定的市场准入条件。同时还应加强移动运营商、银行、收款平台营运商和商家之间合理分工、密切合作,推动物流配送企业第三方支付业务的健康发展。同时加强国际合作,建立国际统一的法律规则,开拓国际市场。

在扩大物流配送企业第三方支付应用范围方面,政府部门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行业要发展,首先需要得到政府政策方面的支持,除了规范行业运作和制定行业标准外,监管部门可以做的事情还有很多,包括出台具体可行的政策鼓励物流配送企业第三方支付产业各方参与者打破行业壁垒、展开合作,推动产业链的各个环节探索合作共赢的发展模式;由政府主导在国内一些城市设立业务示范基地,为在全国范围内大规模推广物流配送企业第三方支付服务提供具有借鉴意义的经验;对安装第三方支付受理终端的物流配送企业给予政策上的优惠和财政补贴等。

除了政府部门以外,银行、运营商和应用提供者同样也能在扩大物流配送企业第三方支付应用方面作出自己的贡献。目前,还没有一家机构能够在物流配送企业第三方支付的所有环节独自面对消费者,而且物流配送企业第三方支付市场尚处于培育期,如果出现无效的市场竞争,将导致整个行业的发展受阻。因此各方应该展开合作,共同努力减少推动物流配送企业第三方支付的阻力,这将有助于统一行业标准,实现进场机具的兼容,降低运营成本,并尽快寻找到能使各方“多赢”的合作模式,从而加速物流配送企业第三方支付的产业化进程。

46试点运行逐步推进,使第三方支付业务全面铺开

用第三方支付来实现物流配送企业移动收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可以先在大城市有WiFi网覆盖的区域试点运行,逐步推进,在运行中寻找问题,不断完善第三方支付的机制。做到实行步骤分段化、实施内容多样化,先激励、后强制,实施初期可分点、分线的实行,随着条件的成熟和完善,再进行全面强制性的推广。促进服务提供商和应用提供商在跨行业应用方面展开合作,探讨利益分配模式,从公交、电话费、水电煤气缴费等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服务入手推广物流配送企业第三方支付业务,并研究创新型服务内容,以拓展物流配送企业第三方支付的使用空间。

5前景展望

2012年11月11日天猫一天的交易额是191亿元,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2013年电子交易量将会更上一个新台阶,这对于发展第三方支付的物流配送企业来说是很大的商机。我们首先要推动物流配送企业内部管理机制的发展和技术上的整合与创新,同时还要加快实现物流配送企业与银联、移动运营商的合作。随着3G网络的持续发展,移动设备的近场和远程收款能力将不断发展。未来有以下两个趋势:

51物流配送企业第三方支付的形式将更加多样化

未来,物流配送企业第三方支付将和更多的技术形式进行结合,它的内涵将进一步丰富。例如,与二维码的结合,将使物流配送企业第三方支付不再割裂地分为近场和远程;与LBS技术的结合,本地搜索和消费将在信息和资金方面实现完全闭环;与指纹、语音识别的技术结合,将使物流配送企业第三方支付甚至摆脱对移动设备的依附。

52物流配送企业第三方支付需要更多的应用场景

篇3

关键词:城市物流配送 现状问题 对策探讨

城市物流是以城市为依托的区域物流,其与区域经济是同时产生相互促进的,核心环节则是配送。现如今我国城市化进程以及区域经济的发展得到了日益的扩大和提升,城市物流对其也将更进一步地产生促进和制约的作用,并在其中扮演愈加重要的角色。因此其发展必须服从于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

一、我国城市物流配送现状分析及客观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流通产业取得长足发展,交易规模持续扩大,基础设施显著改善,新型业态不断涌现,现代流通方式加快发展,流通产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基础性和先导性产业。但总的来看,我国流通产业,尤其是城市物流方面仍处于粗放式发展阶段,网络布局不合理,信息化、标准化、国际化程度不够高,在物流配送方面,政策环境不够通常,城市相关行业造成的间接发展瓶颈及配送系统规划不合理导致的效率低下,成本较高等问题日益突出。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

(一)城市物流配送政策环境不够通常

在城市物流配送政策管理方面对于其中的参与者尤其是第三方配送单位存在着“停车难、通行难、限制多”的问题,进而导致配送方配送线路规划不完善,使得物流配送效率低下。在大部分城市,对于城市物流的关键环节货运环节存在着交通管理限制的问题,不仅没有专用的城市货运车道,而且随时面临被交警检查的窘境。同时也存在由于交通堵塞导致的物流配送时间长的情况,大大限制了城市物流链的作用效率,归根结底则是相关政策环境不够通畅造成的。

(二)城市相关行业对城市物流配送的发展瓶颈

对于城市各行业机构及企业对城市物流发展所产生的瓶颈是客观且间接的,但其产生的影响却是直接的。由于我国部分行业对于物流概念的观念与认识没有与时俱进地得到更新和转变,导致城市物流中的配送方面对“不被多方配合”的局面。由于供应商与收货方的配送效率意识低下,使得配送方不得不面对货运延迟、送过不能的情况。

(三)城市物流配送存在规划不合理的情况

对于城市物流配送规划不合理,主要原因是由于科学管理的不完善以及信息管理手段的硬件不足。问题体现在大多供应商与配送方实行“城市单车多线配送”,这种方式即配送车辆由供应商自行提供并由货源地向多个收货方多线进行货运,多个供应商就会在城市中产生上百上千条的杂乱的配送路线。这种方式不仅会造成货运的延迟,更会大大降低城市货运运行效率。然而这种配送不合理的情况目前在大多城市的供应商环节是普遍存在的。归根结底是不能有效贯彻高效率的运作模式。

二、促进我国城市物流配送发展的对策

物流领域相关政策的出台与落实是实现我国城市物流配送向合理化、高效化、健康化发展的根本保障,可以起到推动和保护城市物流业发展,改善政策与行业环境的重要作用,因此政策支持是至关重要的。同时城市相关行业所提供的产业氛围改善以及城市物流配送系统的环节优化,也是促进其快速健康发展的重中之重。

(一)改善政策环境并实现“全程夜间配送”

国务院于2012年8月3日的《国务院关于深化流通体制改革加快流通产业发展的意见》明确将流通产业定位为国民经济的基础性和先导性产业。因此对于城市物流而言,有关部门为其提供一个便捷顺畅的运作环境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着解决在物流配送过程中存在的“行车难、停车难、交通不便”等问题,将城市物流配送纳入城市公共交通的范畴,给予相应的限制放宽与支持,使其“行有道、停有位、行车方便”,大力提升城市物流效率。城市物流配送方也应尽可能实现“全程夜间配送”,规避交通堵塞等限制,实现高速运行,这需要与供应商、收货方的统筹协调。

(二)实现“共同配送“并完善第三方物流体系

实现共同配送是针对城市物流配送

中的“单车多线“等规划不合理现象提出的,及化繁为简依托第三方物流实现多供应商与多收货方的”单车单线“配送模式,将传统的“点到点模式”转换为高效的“点—集中—点”的配送模式。“共同配送”是解决城市物流配送困境并能提升其运作效率的有效办法,第三方物流是关键,完善第三方物流体系实现城市物流配送系统的外包,促进专业化、系统化,将会是今后城市物流发展的不二选择。

(三)加强信息管理与电子商务建设

信息管理系统与电子商务在城市物流中的仓储与配送环节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美国、日本及西欧国家在该方面遥遥领先。对于我国目前城市物流管理混乱系统不全的现状,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与普及信息流在线路规划、货物调度、人员安排以及物流各方协调将会扮演愈加重要的角色,促进整个城市物流体系的向前发展。在电子商务引领下的连锁经营和统一配送等理应成为今后的主要流通方式。

物流是我国城市区域经济顺畅进行的大动脉,到2020年全社会物流费用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将明显降低,这意味并要求物流必须发挥更大的经济效益。提升城市物流配送运作效率,加快城市区域经济发展需要科学的规划,有效的管理,将会是一个任重道远的过程。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零售企业;物流管理;配送;对策

一、我国零售企业现状

(一)零售企业的基本概念

零售企业是一种以直接供应消费者用作生活消费或者是供应给社会集团作为非生产性消费为基本任务的现代化商业企业。它是直接向消费者提供商品服务的企业,并设有商品营业场所和柜台,同时它不自产商品,是直接面向最终消费者的商业零售企业,包括直接从事综合商品销售的百货商场、超级市场、零售商店等等。

我国主要的零售企业有华联、苏宁、国美、永辉等。但这些本土企业在我国只占据了很小的一部分市场份额,真正在我国零售市场上占有重要地位的多为外资零售企业,如沃尔玛、家乐福、乐购、麦德龙、7-Eleven、百思买、宜家、屈臣氏等我们熟知的大型零售企业。

(二)我国零售企业现状和存在问题

1 缺乏品牌形象及竞争力。我国零售企业缺乏自身特色的品牌形象,多是与外商或港澳台地区合资的企业,本土企业在国内所占比例很小,同时也缺乏竞争力。

2 零售连锁企业缺乏规模效应。当零售连锁门店数量达到一定水平,企业才能形成良好的发展效应,采用规模经营方式才能有助于增加零售企业的市场占有份额。

3 我国零售连锁企业配送效率低。我国零售企业现在管理较为落后,规范化程度较低,统一配送率不高。良好的配送环节能够使得产销直接结合,实现“最少的环节、最短的运距、最低的费用、最高的效率”等目标,从而促进生产满足消费。同时,产销结合的另一大好处是,零售企业一方可以在生产商处享受到较高的价格折扣,从而降低流通成本和销售价格,增加企业收益。国外大型零售连锁企业基本上都建立了自有的物流配送中心,能够自主地完成供货送货,及时补充各个地区的需要,为企业的稳定经营提供强力保障。

二、配送

(一)配送及其特征

配送是在经济合理区域范围内,根据用户要求,对物品进行拣选、加工、包装、分割、组配等作业,并按时送达指定地点的物流活动。

它主要有以下特征:配送以终端用户为出发点,完成最终交付的一系列活动;配送是末端运输,是面对客户的一种短距离的送达活动;配送的时效性较强,它强调特定时间特定地点完成交付活动,并按客户要求或双方约定的时间送达,充分体现时效性;配送是各种业务的有机结合体,同时还与订货系统紧密联系;配送追求综合的合理效用,对于配送而言,应当在时间、速度、服务水平、成本、数量等多方面寻求最优,不能过分强调“按用户要求”。

(二)我国零售企业配送存在的不合理现象

当前,我国零售企业物流配送存在的主要问题有:管理人员对配送重要性的认识参差不齐;物流人才紧缺,经营管理水平低;配送中心未达到经济规模,配送效率低,经济效益差;配送设施设备现代化程度低,作业效率和服务水平偏低;物流配送信息化程度不高;配送柔性和应急能力差,配送组织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三、我国零售企业配送发展对策

(一)采用先进的配送作业方式。一般情况下,零售企业采用纯策略的配送方式不仅不能取得规模效益,反而还会造成规模不经济。而当企业采用混合式的配送方式,合理安排企业自身完成的配送和外包给第三方物流完成的配送,能达到配送成本最低的最佳效果。我国本土的零售业企业多为中小型企业,没有足够的资金投放在物流建设上。因此在企业发展还未成熟阶段,通过外包物流业务给第三方物流机构,同时等企业发展稳定成熟后,再建立自身完整的一套物流配送系统,将使企业二者兼顾,达到效益最大化。

(二)培养或引进专业的物流管理人才。企业之间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我国物流市场上对高科技高知识水平的人才需求量大,但同时企业能用上的物流管理人才又少之又少,供求一直处在不平衡的状态。因此,我国零售企业可以考虑多家联合,从自己企业中选拔表现优良的、具有潜力的基层物流管理人才进行统一的培训晋升,充实企业的高级人才库存,为企业的长足发展做好充足准备。

(三)建立完善的配送组织结构。合理完整的配送组织结构能良好地保证零售企业在物流配送环节少出错、不出错。同时也能保证配送的有效性,起到了维持零售企业日常正常经营活动的重要作用。

篇5

关键词:网店 货物配送 策略

1、网店货物配送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1 网店货物配送的发展现状

(1)网店货物配送的信息化程度低,网店的消费者满意度低。目前,网店货物的配送管理水平低,信息化程度低,基础设施不完善,不能充分体现电子商务的优越性。由于物流企业的现代化程度低,管理水平落后,服务水平低,货物配送的信息化程度与电子商务的优越性不匹配,因此,网店货物配送服务水平成为影响网店消费者满意度的重要因素。

(2)网店货物配送的规模小,服务专业化程度较低。网店货物配送的服务范围较窄,没有形成规模,没有构建供应链管理模式,物流配送的管理处于单一化纵向的发展阶段,物流企业之间的竞争还是恶性循环的价格竞争,还不能提供完善、全面的的供应链服务,无法满足消费者更高、更优质的服务需求。

(3)网店货物配送人才严重缺乏,配送人才的教育体制不完善。我国配送人才的教育基础落后,关于物流专业和课程的教育在高等院校不多,培养配送人才的教育体制不完善,无法为电子商务要求的配送体系构建提供智力和理论支撑,使得网店配送方面的从业人员相应的物流知识水平低,物流实践经验少。

1.2 网店货物配送存在的问题

(1)网店货物的配送成本较高。网络消费者网的消费心理是网上购物方便与网上商品的价格较低,但是由于物流公司的管理落后,物流成本较高,导致物流的运输成本和仓储成本较高,与消费者的预期差距很大,导致消费者由于配送费用较高而终止网上购买活动。

(2)网店货物的物流配送时间长。电子商务的优越性之一是快捷,然而,我国物流的基础设施比较落后,加之物流公司的现代化程度与管理效率较低,导致货物配送时间过长,同时,物流配送的信息化程度较低,查询、跟踪货物难以实现,这也是消费者满意度低的重要原因。

(3)网店货物配送的服务水平较低。网店通过提供完美的消费体验来提高消费者的满意度,其中货物配送是影响消费者消费体验的瓶颈问题。由于配送的服务水平较低,配送过程无法监控,不能提供专业化的、高质量的服务,网店货物配送过程中经常出现差错、破损、无法退换、延迟等现象,导致客户满意度较低。

2、网店货物配送的策略

2.1网店货物配送的方式选择

网店需要一种高效、低廉的配送模式,以满足市场的需求。网店货物配送方式一般包括快递、普通邮寄、专人送货三种。由于快递能体现电子商务快速、高效的优势,网店首选的货物配送方式是快递。

(1)快递。目前,全国有1000家快递公司在开展业务。国内快递的公司主要有:顺丰快递、宅急送快递、申通快递、韵达快递、天天快递、圆通快递、汇通快递、大田快递、巴客快递、源伟丰快递等;国际的快递公司目前主要有:EMS、DHLUPS、FedEx、TNT、DPD、DPEX、GLE等快递业“巨头”的主营业务。根据快递业的发展现状,全国的快递业企业分为外资快递企业、国有快递企业、大型民营快递企业、小型民营快递企业四种类型,这四类快递企业均有各自的优势,但是其配送成本均较高,网店可以根据自身的业务类型选择合适的快递公司。

(2)普通邮寄。普通包裹的基本邮费是按公里数及重量计算的。其计费方式为:每件包裹资费=包裹每公斤资费×包裹重量/1000克+挂号费(¥3.00)+保价费+其他费用,其中挂号费等同于手续费是必收的,无法节省。普通邮寄的处理周期相对比较长,速度也难以绝对保证,寄达时间大约需要7-15天。

(3)专人送货。如果顾客就在本市,当顾客不能上门自取货物的时候,可以考虑直接送货上门,与这种方式相结合可以采用货到付款的方式。此类配送方式的特点是快捷、安全、灵活、高效。

2.2 网店货物配送的策略分析

(1)完善物流信息系统功能,提高网店的售后服务质量

网店面临的两大问题是送货时间过与货源短缺,这就需要网店加强顾客同供货商之间的信息交流与反馈,以便更好地服务于顾客。网店需要完善的物流信息系统功能,以实现加快订单处理速度,并及时进行更新,方便用户进行货物的查询功能。通过物流信息系统,顾客在网上订购货物以后,可以及时了解网店的库存情况,以便在缺货的情况下可以及时的更换网店订货,以保证顾客如期地使用商品。这样既可以给顾客节约订单的处理费用,也可以节约顾客的时间,进而逐渐提高消费者对网上购物的信任感,使网店得以良性稳步发展。

(2)加强配送中心信息化建设,提高配送中心的作业效率

配送中心应加强信息化建设,配送中心通过建立EPR操作平台,使用GPS系统、EOS系统、条码技术、射频技术,导入自动化作业等信息化的建设,来提高配送中心的总体作业效率:提高订货、发货的效率,提高入货、发货时商品检验的效率,提高物流中心保管、装卸作业的效率,提高备货作业的效率,提高分拣作业的效率。通过信息化的建设,客户可通过网络查询货物运行和签收的相关信息,并跟踪货物,从而降低交货期的不确定性,进而提高顾客的满意度。

(3)保证配送服务质量,降低配送服务价格

网店与物流配送企业需要共同努力解决配送服务质量与配送价格之间的主要矛盾问题。由于物流配送的服务水平与配送价格已经成为衡量消费者满意度的重要指标,因此,网店应重视货物配送成本的控制,不能单纯的追求网站的点击率与订单的数量。为了控制物流配送成本,网店应该准确地把握客户的需求,在货物控制和配送能力的范围之内尽量实现集中配送,以便形成配送规模,进而降低配送成本,并保证配送的服务质量。同时,配送企业应该提高管理水平、节约资源,降低物流成本和配送价格。配送企业和网店应树立供应链管理的理念,加强协同合作,增强竞争实力,这样有利于应用新的物流配送技术,加速配送渠道与设施的建设,进而实现物流配送系统的信息化和网络化。

(4)加强配送中心的监管职能,提高网店的信用

加强配送中心的监管职能,可有效解决网店的信用问题。网店将商品存于配送中心,配送中心的基本监管职能包括:配送中心对入库商品进行抽检;对客户过多投诉的网店商品进行核查;对假、冒、伪、劣等商品采取没收等惩罚措施。加强配送中心的监管职能可以对网店的库存商品进行监控、跟踪,进而可以有效的对网店的信用问题进行监管。同时,网店也可以对货物配送企业进行信誉评价,构建配送企业的信誉评价体系。由此来共同努力营造诚实守信的电子商务环境。

(5)加强配送人才的培养,实现供应链管理

配送人才的培养要注重实际运作能力的培养和操作经验的积累,通过职业教育、专业教育、岗位学习等多种方式,拓展以市场需求为拉动的、科学完善的培训途径,培养出适应电子商务环境下物流配送行业要求的专业性人才。树立供应链管理的理念,加强网店与配送企业、网店与客户、电子商务平台与配送企业之间的信息交流与信息共享,构建信息共享平台,使得供应链各方能够时时跟踪货物的物流过程与客户的需求,从而保证供应链各方可以在最大限度范围内展开系统的协同合作,实现共同的利益追求。

网店的迅速发展,对物流配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网上购物不受地域与时间的限制,网上客户比较分散,在货物配送方面难以形成集中的、有规模的商品配送流量,难以控制物流配送的成本,导致进行客户对物流配送的满意度较低。因此,物流配送成为制约网店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开展网上购物的根本保证。若想突破网店发展的物流配送瓶颈问题,关键是树立供应链管理的理念,尽快建立网络化、信息化、现代化、标准化与高效合理的物流配送体系,同时加快物流配送人才的培养,才能从根本上解除网店发展的障碍,提高客户的满意度,进而满足电子商务高速发展的需求。

项目基金:2012年广西高等学校科研项目(201203YB082);2011年中国电子教育学会“十二﹒五”高等教育科学研究课题(ZDJ11211);2011年校级教改课程改革专项(ZL230119)

参考文献:

[1]阿里巴巴研究中心.2011年度网商发展研究报告[EB/OL].杭州,2011

篇6

[关键词]电子商务 物流配送 配送管理

电子商务从完整意义上讲,是指在实现整个贸易过程所涉及的交易各方在网络平台上以电子交易的方式,而不是通过当面交换或直接面谈方式进行的商业活动。电子商务环境,是一个高度发达的信息技术环境,人们利用各种信息传输方式,可以快速进行信息沟通,数据、文档及图像的传输、处理和保存。电子商务使得企业与顾客和供应商之间的交流更加便捷、迅速。电子商务环境为企业创造了一个高效方便的运作环境,为企业的发展创造了非常有利的条件。

伴随着21世纪信息化、电子化和网络化的迅速蔓延,电子商务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其中,物流是电子商务的支点和基础,更是实现电子商务的一个关键所在。电子商务通过快捷、高效的信息处理手段可以比较容易地解决信息流(信息交换)、商流(所有权转移)和资金流(支付)的问题,而将商品及时地配送到用户手中,即完成商品的空间转移(物流)才标志着电子商务过程的结束。作为商流与物流紧密结合的物流配送,是实现电子商务功能的最后一个环节,如何通过提高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物流配送管理水平,进而提高整个物流配送系统的效率,对于电子商务成功有着积极的作用。

一、物流配送与配送管理

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物流配送,是指配送企业采用网络化的计算机技术和现代化的硬件设备、软件系统及先进的管理手段,针对社会需求,严格守信地按用户的订货要求,进行一系列分类、编配、整理、分工、配货等理货工作,定时、定点、定量地交给没有范围限度的各类用户,满足其对商品的需求。换言之,它是将配送定位在为电子商务的客户提供服务,根据电子商务的特点,对整个配送体系实行统一的信息管理和调度,按照用户订货要求,在物流基地进行理货工作,并将配好的货物送交收货人的一种物流方式。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物流配送能使商品流通较传统的物流配送方式更容易实现信息化、自动化、现代化、社会化、智能化、合理化、简单化,既减少生产企业库存,加速资金周转,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又刺激了社会需求,有利于整个社会的宏观调控,也提高了整个社会的经济效益,促进市场经济的健康运行及电子商务向纵深发展。

而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物流配送管理,是指对物质实体(商品或服务)的流动过程进行全局性的掌控,如商品的运输、储存、保管、配送、信息管理等活动,具体包括配送分类、配送中心的规划设计、配送作业管理、配送成本管理、配送信息管理等。除了电子出版物、信息咨询、有价信息软件等少数商品和服务可以直接通过网络传输的方式进行配送,大多数商品和服务仍要经由物理方式传输。物流配送的有效管理,一方面能保证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另一方面通过更好、更快地为客户服务,提高了自身信誉。

二、电子商务对物流配送管理的影响

1. 配送管理的复杂程度增高

电子商务平台下大量的商品交易具有显著的随机性和分散性,往往会导致配送的批量小、配送的频率高,这给配送路线规划、配送日程的调度、配送车辆的合理利用等带来更大的难度,即增加了物流配送管理的复杂程度,容易造成物流成本的增加和物流服务水平的降低。

2.信息流同步

传统的物流配送的信息传递是逐级进行的,势必造成信息传递效率的低下和不准确性,从而导致较高的物流成本。电子商务物流配送改变了传统物流配送的这种状况,信息流在供应链上各环节之间同步传输,各节点企业及最终顾客可以通过互联网络直接与核心企业进行信息交流。这样,信息传递的效率和准确性大大提高,物流配送企业就能及时地根据客户需求安排配送计划,调整库存、运输等策略。

3.电子化、集成化的物流管理

电子商务企业只有通过电子化、集成化的物流管理把供应链上各环节紧密联系起来,才能对顾客的个性化需求做出快速反应,保证电子商务物流通畅。这就需要电子商务企业一方面采用各种先进的物流技术设备,另一方面对物流配送过程进行信息化管理,并广泛普及和创造性运用运筹学、全面质量管理(TQM)、业务流程再造(BPR)等先进的管理学定量分析工具和管理方法,全面优化物流系统的运作效率和效益。

三、我国电子商务环境下物流配送管理存在的问题

1.物流配送基础设施不配套,管理手段落后,管理体制尚未完善

虽然基于电子商务的物流配送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但由于观念、制度和技术水平的制约,我国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的发展仍然比较缓慢,与社会需求差距较大。目前,交通运输网络的建设与完善、物流配送中心的规划与管理、现代化物流配送工具与技术的使用、与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相适应的管理模式和经营方式的优化等都无法适应我国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的要求。

在体制上,我国的物流管理依然是区域、部门分割管理的状态,区域之间缺乏协调统一的发展规划和协调有序的协同运作,导致了物流行业管理中存在着条块分割、部门分割、重复建设等问题。基础设备和管理手段的落后、必要的公共信息交流平台的缺乏,相关法规政策的不完善,物流标准的不统一,都制约着我国电子商务环境下物流配送的发展。

2.缺少与企业发展相适应的明确的物流配送战略

在电子商务中,物流发展至今已上升成为一个关系企业长期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决策,而不仅仅只是企业的一个部门的运作合理化的问题。也就是说,一个企业的配送管理要得以发展,必须有与企业的经营模式、长期发展战略相适应的物流配送战略。这些战略内容包括:是自建配送体系还是利用第三方物流进行配送、或是组建物流联盟进行共同配送、何时何地建设配送中心、配送中心的规模等等。

配送中心的建设需要大笔资金,要靠其高效率的运营实现企业经营成本的降低或创造利润得以收回。如果配送中心长期无法正常运转将严重影响企业的经营状况。与之相反的另一种状况是在没有配送中心支持下的盲目发展。很明显,我国许多企业的物流配送战略的制定还不能完全按照企业的实际需要进行,要么太过超前,要么跟不上企业发展计划。

3.信息化管理程度低

目前,我国的大多数企业包括物流配送中心的信息化程度比较低,适应具体操作的信息系统的开发滞后,整个物流过程的技术支持比较落后,对计算机的应用多限于日常事务管理,对物流过程的许多重要决策问题,如配送中心的选址、货物组配方案、最优库存控制、最佳运输路线的选择等,还处于半人工化决策状态[7]。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物流配送不仅仅是送货,而是要最终成为整个供应链的服务商,协助上下游企业与顾客完成售后服务、提供更多的增值服务,如跟踪产品订单、提供销售统计报表、客户满意度调查等,这一切必须依托于现代化的信息技术与先进的管理理念的融合,转变企业生产方式、经营方式、业务流程、传统管理方式和组织方式,重新整合企业内外部资源,提高企业效率和效益,增强企业竞争力。

4.物流配送管理人才匮乏,教育培训落后

任何管理都离不开人,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物流配送管理也不例外。对于物流配送,信息系统固然重要,但是没有人来管理同样无法运转。

由于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物流配送在我国的发展时间较短,大多数从传统运输和仓储企业转型而来的物流企业在人才的储备和培养方面显然还不能适应电子商务时代的要求,严重缺乏具有电子商务和现代物流配送管理理念的高素质专业人才。在管理手段上,现有的物流从业人员以手工操作和经验决策为主,很难从信息和物流配送的专业角度,以最低的成本提供客户所需要的物流管理和服务[8]。

在教育和培训方面,与国外形成规模的物流配送教育与培训系统相比,我国在物流和配送方面的教育还相当落后,尤其在电子商务物流配送方面的教育。由于实践中运作成功案例的缺乏,熟悉电子商务的物流配送管理人才匮乏,制约了电子商务环境下物流配送的推广,也影响了电子商务环境下物流配送的成功运营。

四、完善我国电子商务环境下物流配送管理的相关措施

1.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指导职能

积极发挥政府对物流发展的促进作用,政府在政策和资金上对电子商务环境下物流配送体系的建设进行支持和帮助。首先,针对当前我国物流产业管理分散的现状,政府从明确管理部门入手,建立统一管理全国物流的机构或权威性的组织,由其承担组织协调职能。其次,政府需要不断完善物流法律法规体系并实现物流标准的统一,建议调整区域性和部门性的法规,制订通过一部全国性的物流法规;政府相关部门及行业组织要加强对物流标准化工作的重视,尽快实现物流术语标准化、物流条码标准化和物流设备标准化。再次,政府要制定规范的物流产业发展政策,确立物流业发展总目标,以政府为主导并引导企业共同加大对物流业的投资力度,统一进行物流发展规划,借鉴国际物流发展经验,结合我国实际经济水平,重点建设和科学分布物流基础设施,以改变当前物流业不合理的布局状态,并以此为基础,建立起我国物流实体网络,为物流产业整体发展水平的提高奠定基础。最后,国家与企业共同参与,共建信息化物流配送系统,政府应加大对于物流配送基础设施的投入,主要是交通运输、配送中心和信息通讯设施等,形成覆盖全社会的交通网络和信息网络,为发展电子商务网络配送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

2.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

在电子商务环境下,信息流成为驱动物品空间移动的主要方式,因此,只有应用各种先进的以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管理技术对物流配送过程进行信息化管理,向客户提供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增值服务,是电子商务环境下物流配送生存和发展的必由之路。信息已成为物流配送管理的核心要素,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如电子数据交换(EDI)、电子自动订货系统(EOS)、销售时点信息系统(POS)、互联网络等实现供应链的高效管理,以及利用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条码与射频等技术建立现代化的调运管理系统将全面提升物流的管理和配送水平。

此外,我们还应提高电子商务环境下物流配送管理的现代化、规范化、制度化水平。通过采用现代化的管理理念、管理技术和管理手段,制定科学、规范的操作规程和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科学的管理体制,从而提高物流的管理水平、服务水平以及从业人员的素质和技术水平,以确保其功能和作用的发挥,并保障相关企业和用户整体利益的实现。

3.电子商务与物流配送管理整合,形成集成化的供应链管理

在电子商务环境下,物流企业在自身信息化的基础之上,与上下游企业的信息系统集成,实现物流配送管理的扩展,从而建立起电子商务环境下的集成化供应链管理体系,通过有效协调供应链中的信息流、物流、资金流,以降低整个系统的物流成本,提高效率,达到高质量,高柔性和低成本的要求。

集成化供应链管理能及时和快速地适应环境变化,不断提高系统协调的敏捷性和灵活性。集成化供应链管理的目标是进一步优化物流配送管理系统的功能,使配送的各链节、各功能实现最佳配合与完美的协调,共同保证配送整体效益的最大化。

在电子商务环境下建立物流配送网络,借助电子商务的技术平台来实现物流配送管理,对于企业和顾客都是十分便利和必要的事情。

4.大力培育高层次的电子商务物流经营管理人才

电子商务环境下物流配送的发展关键还要依靠高素质高层次人才的推动,为了适应电子商务对物流配送提出的新要求,必须大力培养从事物流理论研究与实务的专门人才、懂得电子商务理论与实务的专门人才、既懂信息技术又懂电子商务的网络经济人才、既懂电子商务又懂现代物流的复合型人才。

在电子商务与物流配送人才培养体系上,应尽快建立包括高校学历教育、物流职业教育、企业岗位教育、社会培训机构继续教育和相关资格认证的互相结合、多种层次、互为补充的培养体系,并规范运作,实现高校教育与社会培训的资源共享。在培养方式上,注重与实际相结合,着重于实际运作能力的培养和操作经验的积累。

参考文献

[1]张铎,周建勤.电子商务物流管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09.

[2]郑维.电子商务下的物流配送[J].青年科学, 2010(2):96-97.

[3]熊坚,符卓.电子商务环境下基于GIS的物流配送管理系统设计[J].铁道物资科学管理, 2006(3):35-37.

[4]赵冰.电子商务环境下实施供应链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浅析[J].现代商业, 2009(3):69-70.

[5]伍爱群.大型零售企业物流配送管理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科技创业月刊, 2010(3):62-64.

[6]袁旦.基于电子商务的中小物流企业配送模式[J].合作经济与科技, 2009(7):71-72.

[7]易灿,黎明.浅析电子商务环境下物流配送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J].现代商业, 2009(20):12.

[8]刘文刚.现代物流配送模式探索[J].中国市场, 2007(2):24-25.

篇7

电子商务是利用电子数据交换技术、电子邮件技术、电子资金转账技术和因特网技术等在个人、企业以及国家间所进行的无纸化贸易活动。目前,电子商务主要分两种:一种是网上直接进行,交易对象主要是软件、文艺作品、广告等以服务为主的无形商品;另一种是网上订货,以传统方式交货,交易对象主要是各种有形商品。因为电子商务交易的绝大多数商品都是有形商品交易是否成功,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实际物流的操作,即能否及时把商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电子商务的飞速发展不仅是商业领域的一次革命,也对物流业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比如它使得物流业的地位大大提高了,供应链的长度缩短了以及供应链中货物的流动方向有由“推动式”变为“拉动式”等。电子商务下的物流能否以低成本、高效率、快响应、少发错误率地实现物流配送是电子商务能否顺利进行的关键因素。目前我国物流配送体系的不健全,严重阻碍了电子商务的发展,使电子商务较传统商业的优势― ― 快速、便捷消失殆尽,转而成为制约电子商务发展的瓶颈。因此,本文就电子商务下物流配送的有关问题作一些探讨。

1.电子商务环境下物流配送的基本特征

电子商务下的物流配送,是信息化、现代化、社会化的物流配送。电子商务下的物流配送较传统的物流配送,在配送观念、配送管理、配送时间、配送过程、配送模式等方面都有很大转变,更容易实现信息化、自动化、现代化、社会化、智能化、合理化、简单化,使货畅其流,物尽其用。由此可见,电子商务下的物流配送除具备传统物流配送的特征外,还具备以下基本特征:

1.1物流配送信息化

物流配送信息化表现为物流配送信息的商品化、信息收集的数据库化或代码化、信息处理的电子化和计算机化、信息传递的标准化和实时化、信息存储的数字化等。没有信息化,任何先进的技术设备都不可能应用于物流领域。实现信息化管理是新型物流配送的基本特征,也是实现物流配送现代化和社会化的前提保证。

1.2物流配送现代化

物流配送现代化表现为配送手段和经营管理的现代化,要求实现物流配送自动化、网络化、智能化和整体优化等。传统的物流配送虽然也具有相当的现代化程度,但要求并不是十分严格。与电子商务下的新型物流配送相比,无论在水平、范围、层次等方面都有很大的不足和欠缺。现代化程度的高低是区别新型物流配送和传统物流配送的一个重要特征。

1.3物流配送社会化

物流配送社会化程度的高低也是区别新型物流配送和传统物流配送的一个重要特征。很多传统的物流配送中心往往是某一个企业为本企业或本系统提供物流配送服务而建立起来的,有些配送中心虽然也为社会服务,但同电子商务下的新型物流配送所具备的真正社会性相比,具有很大的局限性。

2.电子商务环境下的配送业应具有的能力

根据电子商务下物流配送的特点,为适应电子商务的需要,电子商务下的配送业在继承传统配送业的基础上,必须具有信息处理数字化、仓储管理自动化、货物配送网络化和配送进程透明化的能力。

2.1信息处理数据化

配送中心的每一个库房都配有计算机终端,并与企业内部局域网的中心服务器相连,采用自动计量、光电识别和条形码等技术,将所有货物的品名、规格、数量、储存位置、货源、出入库时间等相关信息转变为数字信号并导入服务器的数据库中,实现数字化管理。

2.2仓储管理自动化

对于大型的配送中心,自动计量装置、高层自动货架、自动分拣机、无人搬运车、自动堆垛机等自动设备和装置,都由中央控制室中接入网络的计算机进行控制,一旦从网络传来的电子出货单得到确认,计算机就会综合各份单据的内容,制定最优的货物组合和最优的配送路线,并控制各种设备按品种、规格、数量自动提取货物。将同一配送批次的不同品种、不同规格、不同数量的货物送达相应的装运区,同时打印出有收货人、送达地点、送达时间、品名、规格、数量、作业序号等信息的配送单。当货物入库时,设备能自动计量并读取货物的条码,由计算机控制将货物归类存放。

2.3货物配送网络化

由于互联网的特性,传统的商务活动空间和时间观念发生了彻底变革,在网络上近在咫尺,但在地理上却天各一方。为了解决地理距离给配送带来的困难,配送中心必须在其财力许可的条件下,尽可能多的在不同的地点设立分中心,以扩大配送区域,争取更多的业务份额。中心与分中心之间通过互联网或外联网连成配送网络,实现彼此间信息交换,找出最优的配送路线,实现配送成本的最低化。另外,配送业之间也可实现互联,在利润或潜在利润大于委托费用的前提下,可借助他人的网络,实现覆盖区域以外的配送。

2.4配送进程透明化

配送中心可借助全球定位系统提供的定位服务,对其所发送的重要的或大宗的货物进行定期甚至连续跟踪,直到将货物送到用户手中,从而能了解任何一批货物配送的详细进程,并在一定程度上为货物的安全性提供保障。

3.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物流配送体系

在我国,要突破电子商务发展的物流瓶颈,最根本的还是要做好基础性工作,建立一个社会化、产业化、现代化的物流配送体系。目前,除电子商务网站在各主要城市建立自己的产品配送和售后服务中心外,比较切实可行的方式有以下几种。

3.1建立联合型物流配送中心

联建物流配送中心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由一家或多家电子商务网站与物流企业联合,分别承担不同功能,可以有效节约建设投资,降低物流成本,提高配送效益,同时有利于盘活存量资产,通过资产重组,发挥各自优势,实现电子商务网站与物流配送中心的同步发展。另一种是网站和生产企业进行联合,共同建设。

3.2建立改造型物流配送中心

这是指充分利用原有储运企业和物资企业的场地、设备及购销渠道优势,进行技术改造、管理创新、功能完善,使之转化为现代化的物流配送中心。

3.3建立型物流配送中心

这是指网站本身并不经营配送业务,由某供应商或物流配送中心完成。其一般程序是:网站与某一机构或个人签订合约,通过双方权利和义务的规定,担负网站的商品配送任务。

4.我国电子商务环境下配送存在的问题

4.1我国企业对物流配送缺乏正确的认识

虽然我国对物流配送的研究早在80年代就已经开始了,学术界中也产生了很多研究物流配送的人士,他们对其了解和认识已经上升了一个层次。

4.2物流配送的发展制度不健全

当前物流配送的发展制度极其不健全,物流配送的制度主要是包括融资制度、产权转让制度、人才使用制度、市场准入或退出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目前我国企业有关物流配送发展制度,还适应不了企业经营的需要,也满足不了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企业应该不遗余力地根据经济合理原则对物流资源的再配置进行合理化改进。

4.3物流配送的人才短缺。

目前,国内的物流配送中存在一个误区,很多人认为物流配送只是简单的买卖过程,而不需要过多的先进技术,也不需要高端的人才,因此,我国在物流配送方面的教育十分落后,高等院校中只是设置了简单的物流专业课程;研究生及博士生层次中对物流的教育刚刚开始起步;职业教育更加贫乏,物流配送的专业性培训也不多见。

4.4物流配送的效率较低

目前,大多数配送中心忽略了配送设施的改进,甚至在很多的配送中,是以自行车或公共汽车作为交通工具的。这样落后的配送设备,在根本上就已经降低了配送的科学性,不仅会导致配送成本过高,配送效率低下,也会导致配送产品的不安全性,配送人员无法掌握配送产品的安全送达。

4.5物流配送中心布局不合理

目前我国有很多物流配送中心,宏观管理不健全,对于不同地区的配送中心职责规定不明确,地点及资费规划不合理,结果人们抓不住重点,使得重复建设物流设施,结果导致了社会资源的浪费,宏观上配送中心区域布局的严重不合理;从微观上看,很多企业看不清自身的实际能力,对市场环境不了解,无法明确自己发展的需要,结果这些企业盲目的加入电子商务体系的物流配送手段,没有合理的技术指导,只是在原有物流配送平台的基础上简单拼凑,结果导致了配送中心的混乱,以至于无法正常开展业务。

4.6配送成本过高。

电子商务公司的配送不仅面向批发商和零售商,还要直接面对大批的最终消费者,况且电子商务不受时间、地域上的限制,因此较难形成集中的有规模的配送流量,由此造成配送任务复杂而琐碎,成本居高不下。

4.7配送渠道不完善。

现在电子商务企业对商品的配送渠道主要有:(1)自己建立配送网络,组建配送队伍,独立完成配送业务。 (2)电子商务企业与其它的配送公司签订配送协议,交给他人完成配送业务。 (3)采取网上购物,网下就近商店付款取货的形式。

5.解决电子商务环境下配送问题的相应措施

5.1健全物流配送方面的相关法律法规。

针对配送认识不够、人才缺乏、发展制度不健全的问题,应该提高认识,引进人才,健全物流配送方面的相关法律法规。具体的说,加大全社会的宣传力度,在比较大的物流配送公司进行定期的专业物流配送知识辅导,上至领导下至员工,提高成本意识,配送效率意识。国家应尽量组织专家学者明确物流配送的相关概念,使物流配送概念规范化。另一方面,引进高校的物流管理方面的专业人才,因为他们具有物流管理方面的专业知识,能够在物流配送方面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再次,国家应该出台相关的政策法规,成立专门的物流管理部门,完善物流配送方面的市场机制,使物流配送企业的经营顺利进行。

5.2将物流配送业务交给专业的第三方物流公司去完成。

针对配送效率较低、配送成本较高、布局不合理的问题,可以将物流配送业务交给专业的第三方物流公司去完成。因此,电子商务企业与第三方物流公司签订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利用他们的专长,有利于物流配送系统的完善,能够扩大电子商务的业务范围。

5.3建立良好的配送费用控制体系。

针对物流配送费用高的现象,可以建立良好的配送费用控制体系。网络零售商针对不同在线商品,综合考虑交货期、配送服务水平、库存产品结构等因素,通过对销售数据反馈比较分析,划分成不同客户类型,建立起合理配送费用分摊和控制体系,并结合处理每笔订单成本、每单位商品成本及供应商成本,控制和减少无效费用支出。还应与电子商务公司建立长期稳定的协作关系,有利于物流企业制定长远投资和服务计划,有利于加快新的物流配送技术的利用。

5.4建立社会化的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网络。

针对配送中心布局不合理、配送渠道不完善的情况,可以与电子商务企业共同投资,建立社会化的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网络。如果每个电子商务企业都建立自己独立的物流配送网络,那么,一方面,由于建设费用投入高和自身的物流量的不稳定因素使得物流配送经营管理成本偏高;另一方面,由于重复建设,造成无谓的社会资源的大量浪费。因此,这种物流配送方式是目前我国电子商务领域应当考虑的一种方案。

6.改善我国电子商务环境下物流配送体系的对策建议

6.1改善物流产业的发展政策

要想从根本上改善我国电子商务物流配送体系,就要从制定其发展的目标,-改善其发展战略开始。目前,我国缺少的是现代化的物流配送体系,而现代化的物流体系是建立在先进的物流设施基础上的,因而,政府应统筹规划,不断引进先进的理念,从加大力度建设物流基础设施开始,改变原有陈旧的物流平台,建立以重要经济区域、中心城市、沿海港口城市为依托的现代化物流网络平台。

6.2建立大型综合物流配送中心

所谓大型的综合物流配送中心,并不是指物流配送的规模很大,而是指拥有先进的设备和技术、多功能、集散能力强、辐射能力广的社会化物流配送中心。目前,我国物流业发展中存在的重要问题之一是缺乏人性化、规模化的配送模式,一方面,销售商所掌握的物流服务资源不足,以至于难以找到满意的物流商;另一方面,国内物流企业繁多,网络上的物流资源过于丰富,使得销售商难以把握切实可行的物流服务信息。

6.3发展现代化的第三方物流配送模式

电子商务企业作为物流配送的快捷网络平台,目前已经成为了国内企业物流配送服务的首选,而这样的网络平台存在着肆意组建物流配送体系的问题,使得企业无法将资源集中在核心能力上,结果造成了资源的重复与浪费,无法获取最大的投资回报。另外,电子商务企业通常都缺乏足够的资金和精力,没有专业建立大规模的现代化物流配送体系的技术经验。因此最理想的方法就是采用第三方物流配送模式,也就是说把物流外包并交与第三方处理。

6.4利用第四方物流配送体系建立公共信息平台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信息的扩张和重复利用已经成为了企业目前的最大问题,而如何将信息公有化,科学化将成为物流配送体系的关键所在。这种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就是“第四方物流”。它可以将所有用户输入的资料都直接载入公共数据库内,以便进行各种各样的数据处理。所有的用户都可以在这个平台上进行互动式的经营。这样的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对社会资源进行了科学的整合,从根本上体现了物流信息充分共享的状态,也解决了社会物流资源充分利用的问题。

6.5加快物流产业的规范化进程

对物流行业来说,需要用标准化、规范化的方式将供方与需求方的所有物流环节有机的链接起来。如果没有相适应的物流接口标准,则各个环节的链接难度将会增大,所需的成本也将会过高。物流业的规范和标准,还应对有关细节作出明确规定。物流业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对于物流企业来说,可以提高企业内部管理效率、降低成本、提高服务质量等;对于消费者来说,标准化、规范化的物流服务有利于增强消费者的信任和购买信心。此外,我国还应加快物流人才培养和培训,积极引进物流人才,不断加强国际合作,积极借鉴国外先进的物流理念和物流技术,促进我国物流产业的发展和整体水平的提高。

结束语:

篇8

[关键词] 企业网络营销;问题与对策

[中图分类号] F740 [文献标识码] B

当前的社会已经进入了信息网络化时代,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网上银行、网络购物、网上支付等电子商务获得迅猛的发展,网络营销在企业市场营销战略中的地位与日俱增,甚至决定着一个企业的成败。但是,我国企业在开展网络营销活动中仍然存在问题,有必要提出对策和措施加以改进和完善。所以,对我国企业的网络营销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一、我国企业网络营销的含义

网络营销是企业整体营销战略中重要组成部分,是借助于计算机网络技术,跨越了地域、时间和文化障碍,将企业生产和销售与计算机网络紧密结合起来,以实现营销目标的一种市场营销活动。网络营销主要的内容包括网络信息的,网络信息的收集和网上交易等。

二、我国企业网络营销的特点

(一)网络营销的跨时空性

网络营销最主要的特点就是没有时域和地域的限制。跨时空的特点也是网络营销能够迅速发展的前提和保障。企业可以借助互联网的信息交换功能,使顾客能够每周7天、每天24小时在网上进行商务交易,打破时空和地区的限制,以达到所占的市场份额最大化的目的。

(二)网络营销的交互性

网络营销的交互性是指商家和顾客可以双向沟通,商家可以向顾客传递商品的信息,顾客也可以向商家提出要求。网络营销之所以具有交互性特点,主要是由于网络营销的技术基础使整个营销过程具备了及时交换信息的能力。利用信息的及时交换,企业可以提供令顾客满意的商品和服务。其外还能够掌握顾客的信息,从而能为顾客提供最快捷的信息反馈,这不仅提高了顾客满意度,同时也降低了企业的成本。

(三)网络营销的经济性

网络营销经济性的特点是指网络营销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企业的营销成本。网络营销的经济性并不意味着完全的低成本营销,是否完全低成本主要取决于网络营销的内容和性质。相对于面对面的传统交易方式而言,网络营销是利用互联网技术来使交易双方交换信息,可以降低了印刷等成本。其外网络营销实施虚拟商店进行销售,不需要交付租金,也节省了人工和水电等销售成本,具有传统营销所没有的优势。

三、我国企业网络营销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企业网络营销观念存在问题

我国企业网络营销观念存在的问题包括企业管理层的观念问题和顾客的观念问题。第一、企业管理层方面,我国大多数企业管理者还没有意识到网络营销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对网络营销的认识还很肤浅,常常把网络营销认为就是网上销售,其实网络营销包含的内容很广,例如企业利用网络来提升企业的品牌价值、对外信息、加强与客户之间的沟通等都网络营销的内容。第二、顾客方面,,大多数消费者的传统的消费观念和习惯还难以一时转变过来。消费者更加习惯亲身感受商家所提供的商品,而不是只能在网上观看商品,从而导致其对产品质量存在怀疑,缺乏网上消费的信心。消费者这种“眼见为实”的消费观念将会严重限制网络营销活动的发展。

(二)我国企业网络营销安全性问题

在网络营销过程中,安全问题既是商家最担心的问题,也是消费者最担心的问题。由于网络具有开放性,我国的互联网技术水平还不高,商家担心黑客盗用银行卡,而导致销售收款无法收回。消费者担心自己支付了货款,而无法取得商品。商家和消费者都会因为网络中存在不安全因素而不敢大胆地进行网上交易,这无疑将导致网络营销无法发展下去。所以网上交易的安全性问题将是网络营销发展的核心问题,如果缺乏可靠的安全体系作保障,企业网络营销的发展终究受到阻碍,难以前进。

(三)我国企业网络营销基础网络设施存在问题

网络营销必须要有相应的网络基础设施和网络环境作支持。虽然我国的网络基础设施一定程度上获得了建设和发展,但是由于我国的网络技术和经济实力薄弱,相对而言,网络设施的建设还比较落后和缓慢,现在已建成的网络设施和环境还很难适应网络营销的迅速发展。近年来,我国的网络用户数量的不断地增加,在现有条件下这严重加剧了现有的网络基础设施的负荷,使得网络运行速度显著下降,据调查数据显示,消费者在3-4秒内没有打开网页的话,他们就会放弃浏览,这无疑严重地阻碍了网络营销的发展。其外,我国的上网收费也相对较高,在另一方面也制约了网络营销的发展,导致其发展的瓶颈的出现。

(四)我国企业网络营销配送存在问题

网络营销对企业的物流能力和水平要求更高。我国的物流行业普遍缺乏物流专业人才,管理体系混乱,企业的员工素质较低,没有主动开拓市场的意识,其总体发展水平不高。几乎只有少量的大型的企业才拥有全国物流能力和技术,绝大部分企业的物流能力薄弱,效率低下,不能及时与顾客完成实物交付,从而无法体现网络购物的快捷性和方便性。其外由于递送商品成本高,网络营销产品在价格上也会丧失优势,加上缺乏风险保障,最终导致企业网络营销的发展遭受阻碍。滞后的物流配送已经不适应网络营销快速的发展。为了迅速发展网络营销,企业就必须解决好商品的配送问题。

四、我国企业网络营销的对策及建议

(一)转变网络营销观念

有什么样的观念就会有什么样的行为,观念指导着人们行为的选择。所以转变网络营销观念理应是企业为了发展网络营销所要采取的首要措施。转变网络营销观念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采取应对措施和对策。第一,企业要准确地认识网络营销的内涵,熟悉网络营销的完整内容,意识到网络营销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把网络营销纳入企业长期发展战略中去。第二、,结合自身的特点和具体情况,树立正确的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的网络营销观念。在建设网站和设计网页时,要及时、不断地更新消费者渴望的信息,以迎合消费者的需求。企业要充分利用网站,要把网站作为自身提高网络营销水平和技能的重要途径,而不是把网站作为摆设,不对网站进行管理和更新。

(二)完善网络安全法律和法规,构建网络安全体系

网络上不安全因素一直是网络营销发展的隐患。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一方面政府必须给予支持,以完善和健全网络安全法律和法规,严惩网络黑客,严格打击传播网络病毒、破坏网络设施、网上虚假广告等网络行为,为网络营销提供安全、稳定的市场环境。另一方面,为了消除网络不安全因素,企业必须从技术和管理二个角度来采取措施和对策。首先企业要开发适合自身情况的网络营销安全技术,通过身份认证来保护各自信息的安全。其次,企业要加强对网络营销安全性进行管理,制定网络安全管理制度,以规范网络交易双方的行为,避免不诚信行为的发生。

(三)加强建设网络基础设施

只有当网络用户的数量足够大时,网络营销才能够充分发挥其相对的优势。网络用户的数量主要取决于上网费用的高低和网络运行速度的快慢。而上网费用和网络运行速度又由网络基础设施决定。网络基础设施越健全、良好,上网费用越低,网络运行速度越快。反之则上网费用越高,网络运行速度越慢。所以加强网络基础设施的建设是网络营销发展的关键所在。企业很难承担网络基础设施的建设所需要的巨额资金,所以政府应该在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上要发挥其主导作用,推动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和完善。其外,政府还可以引导其他资本来为网络基础建设服务,允许其他行业经营互联网业务,加快互联网的普及,进而促进网络营销的发展。

(四)健全和完善物流配送体系

健全和完善的物流配送系统是网络营销发展的基础条件和保证。从健全和完善整个社会的物流配送系统的角度来看,政府方面可以制定鼓励性政策,激励配送能力强的大型物流企业快速发展,以达到规模经济,降低物流运输成本。其外,政府还可以引导其他行业的资本流入物流行业,加强物流行业的竞争,从而激发物流配送体系的创新和完善。从健全和完善企业自身的物流配送系统的角度来看,企业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来设计符合自身生产和销售要求的物流配送体系。对于规模大,资金雄厚的企业可以建立和完善自己的配送体系,以为网络营销服务。对于缺乏资金的小型企业可以把物流配送业务外包给专业从事物流配送业务的物流企业,这样反而更加会节约物流成本,有利于网络营销的发展。

总之,网络营销具有其独特的优势,必将取代传统营销方式,成为企业未来营销发展的最主要形式和重要方向。网络营销的兴起和迅速发展,对企业的发展而言既是机遇,也是很大的挑战。企业只有牢牢地抓住网络营销机遇,意识到网络营销的重要性,转变网络营销观念,加强建设网络基础设施,构建网络安全体系,完善物流配送体系,不断地对网络营销进行创新和改善,才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谋取生存和发展。

[参 考 文 献]

[1]丁晓燕.对企业发展网络营销的思考[J].商业研究,2004(11)

篇9

关键词:果蔬类农产品;配送;黑龙江省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果蔬类农产品的种植量仅次于粮食。果蔬类可以丰富我们的饮食结构,并提高了我们的生活水平。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果蔬类的需求量、新鲜度、安全性以及价格有着更高的要求,而现在果蔬类生产主要以个体户小规模生产为主,果蔬类流动环节主体间协助关系不稳定、流通附加成本过高以及由于信息不对称导致果蔬类滞销等问题,这就导致了果蔬类生产与消费不配比,社会矛盾日益尖锐。首先,我国果蔬类市场处于饱和状态,但是果蔬类的价格却是居高不下。当前农业市场的竞争主要集中在农产品的销售方面,农产品销售物流即农产品物流,主要是将农产品准确、快速和及时地传递到消费者手上并满足他们需求的一种服务,同时也是实现农产品价值最大化的一种服务。而农产品配送又是农产品物流中的重中之重。有效提高配送效率、降低配送成本是农产品物流中的关键。从我国农产品配送的现状来看,农产品渠道混乱,配送过程浪费大、配送时间长、成本高、效率低是制约当前农产品物流发展的主要问题。

一、黑龙江省果蔬类农产品物流配送现状

1.黑龙江省果蔬类农产品物流配送模式

在黑龙江省,果蔬类生产者手中的果蔬类的主要是通过批发市场流通的,然后通过中间商汇集到产地批发市场,然后再通过另一拨中间商汇集到销地批发市场,最后通过零售商到达消费者手中,这一流通环节特别冗长,与此同时,果蔬类流通期间装卸、搬运次数增多,直接导致果蔬类的耗损率和成本的增加。受诸多技术条件的限制,果蔬类运输设备、仓储设备等不能满足果蔬类对温度的要求, 导致果蔬类失鲜失活,腐烂现象严重。当前黑龙江省果蔬类农产品物流配送所采用的模式基本上都是共同配送,多家农户联合起来由一个第三方物流服务公司来提供配送服务。

2.黑龙江省果蔬类农产品物流配送目前情况

自2011年以来,黑龙江省农产品物流业的发展呈现出的积极稳妥地上升势态,这具体体现在农产品物流的总量大幅上涨,远远超越了过去的年份;而且在农产品物流整体运行的质量和效益上得到了显著提升。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以及物流运行的科学化管理,农产品物流总体成本呈现下降的趋势,对农产品经营者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由于发展时间不长,在物流运行的过程当中,从整体上看,黑龙江农产品物流还需要进一步拓展物流的空间和效率。针对于黑龙江省果蔬类农产品物流配送,我们要能及时发现其运行过程当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找到解决问题和矛盾的方法,这样才能促进农产品物流事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黑龙江农产品物流需要借助强大的交通运输才能实现,就整个黑龙江交通基础设施而已,其已经形成了依据哈尔滨为中心的各种交通运输网,包括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等综合交通运输网络。货物运输量大大提升、货物周转能力得到大大加强,与经济发展保持的同步速度。邮政业、电信业持续稳定发展,新增城市电话、交换机门数量创历史新高、移动通讯事业、网络宽带更是以惊人的速度上涨;所有的这些都有力的促进黑龙江果蔬类农产品物流配送的有效实现和快速发展。

二、黑龙江省果蔬类农产品物流配送存在的问题

1.黑龙江省果蔬类农产品配送中心与营业网点布局存在的问题

人们对果蔬类的需求具有多样化,但是果蔬类的生产却是具有显著的地域性,为了满足大众对果蔬类的需求,就需要将全国各地的果蔬类在全国各地配送,但是果蔬类的保鲜时间通常较短,即使采用了相应的保鲜措施,也会有大量的果蔬类在流通或者分拣的过程中有大量的浪费。在批发市场模式下,蔬菜流通的方式是蔬菜由一部分由生产者直接卖给当地的消费者,一部分经由当地的集贸市场和蔬菜收购商卖到产地的蔬菜批发市场,还有一部分直接经由农户卖到当地的蔬菜批发市场,当地一些比较大的蔬菜批发商或采购商对收购部分蔬菜,进行初步的分拣、加工、包装、保鲜,经由蔬菜运输商,运到销地的批发市场,销地的批发市场主要会通过两种方式把蔬菜卖给个人、超市、饭店等,最主要的方式是经由农贸市场,通过当地的零售商及小贩卖给消费者,或由农贸市场直接卖给消费者,另一种方式是经由销地批发市场直接卖给消费者。目前黑龙江省果蔬类农产品配送,由于配送中心营业网点布局多设置在几个较大的蔬菜批发点,与果蔬类农产品生产农民的分布产生不协调性,使得配送工作在一些特殊时段不能很好的进行,尤其是果蔬类农产品产生旺季。

2.黑龙江省果蔬类农产品冷库建设规模不足的问题

黑龙江物流企业大多数还是在计划经济时期建立的物资和商业储运企业转制而来,这些企业在过去长期运行在计划经济当中,形成了较为通用的企业经营观念和经营作风。由于现阶段市场经济的运行与计划经济运行有着本质的区别,在经营理念和经营本质、经营内容都有着较大的差别;由此也引发了诸多的矛盾问题,最突出的体现在冷库建设规模严重。由于现在大多数的建设都是上世纪改革开放前说建立和发展起来,相对于现在已经远远不能适应现在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仓库储存设施落后,大部分仓库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建的,已经相当陈旧;现代化的冷库建设发展不快,我国冷库储存化率仅为42%,而国际上一般为60%;而且高效专用车辆少,车以中型汽油车为主,能耗大,效率低,装卸搬运的机械化水平低。

3.黑龙江省果蔬类农产品果蔬物流配送信息化程度低的问题

现代企业的发展都借用了信息技术来进行管理工作,其也是发展物流事业的关键所在。物流事业是以服务为内容的经营,必须和客户够保持和建立相应的合作关系;在激烈的市场当中,能够把握市场运行的方向和相关信息的收集和整理。在现代网络技术发展下,物流企业能够通过互联网来对运输、储存、装卸、包装、加工、配送信息加以整合利用,一方面能够促使客户便捷地进行相关的产品物流工作,另一方面也使得物流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当中获得市场竞争优势;不仅能够获取客户的信任、提高市场占有率,而且还在信息化处理运行中,降低了企业经营的成本,提高了企业获取经济效益的空间。但目前黑龙江信息化的程度还比较低,直接反应在物流环节反应迟缓、信息量不足,与此同时造成了客户和企业有关农产品物流在成本上、时效上都相对于较为市场应该具备的效能落后。

三、黑龙江省果蔬类农产品物流配送优化对策研究

1.黑龙江省果蔬类农产品配送中心与营业网点的布局优化

随着时间的增加以及流通半径的扩大,果蔬类的损耗率也越老越大,所以我们要对果蔬类供应链因材施教,单独研究果蔬类的供应链管理模式,对其进行优化,力求减少流通消耗,降低成本从而使得果蔬类的有效流通。这就需要对果蔬类农产品配送中心与营业网点的布局优化,保证农户在果蔬类农产品生产旺季能够及时的得到配送。

2.黑龙江省果蔬类农产品冷库建设优化

黑龙江蔬类农产品发展迅猛,需要更多的支持。针对于农产品特殊性,必须要建立先进的物流保证体系结构,这其中就包括设备、冷库的建设。政府在这方面应该应该起到引导的作用,从政策和财务上进行倾斜、支持,并从长远的规划考虑冷库建设整体性和实用性,改变目前冷库紧张的局面。由此各个部门需要协调运作、紧密联合,共同把这项工作做好。其中需要考虑的方面,应该从目前市场运行的情况来进行调查研究,从黑龙江的实际情况考虑,建立一些大型的物流中心和配送中心,对果蔬类农产品冷库建设形成一定的规模,在质量和数量以及容量方面要经过实地的考察和评估,从而增强黑龙江果蔬类农产品物流企业市场竞争的能力。

3.黑龙江省果蔬类农产品物流配送信息系统的优化设计

物流信息化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物流企业设备自动化的问题,用来保证农产品物流运行的畅通,减少不必要的环节,提高物流工作效率,特别是针对接收、分拣、装卸、运送、监控多个物流环节进行安排。二是物流企业经营网络化的问题;针对于这个问题,物流企业管理者应该明确:现代物流事业的发展,与企业经营网络化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如果脱离企业经营网络化或者网络化程度不高,都会使得物流企业在市场的竞争当中处于劣势,不仅会丢掉固有的市场份额,而且还会让客户对于物流企业的服务失去信心。有时物流企业必须扎扎实实的开展信息化建设工作,这是一项实实在在的事情,来不得半点虚假。由此管理者必须高度重视,以达到物流企业信息化的要求。

四、结语

果蔬类作为生鲜食品,由于其特有的属性,例如,易腐烂、季节性强、难以大量长途运输等特性,结合当下果蔬类生产规模偏小以及流通环节过多过长等特点,本文选择黑龙江省果蔬类农产品配送研究对象,通过优化黑龙江省现有的果蔬类农产品物流配送优化管理,不仅能够来解决黑龙江省果蔬类管理过程中出现的流通环节冗长、种植农户缺乏协助、流通成本过高、需求与供给不一致的问题,还能够提高果蔬类供应链的整体效益。

参考文献:

[1]肖生苓,臧晨晨.哈尔滨哈达果蔬物流发展现状与问题探析[J].物流技,2011(19).

篇10

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网络营销的影响力越来越大,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传统农业大国,运用网络营销技术来提高农产品的核心竞争力,扩大市场份额已经刻不容缓,学界的相关研究如下。我国的农产品营销存在缺陷。车愔认为,中国农产品的网络营销仍然处于初级阶段,在发展中存在着很多问题,例如网络信息建设薄弱、网络营销模式不健全、安全保障欠缺等。农产品网络营销需要不断的改进与提升。刘铁民通过对我国农产品发展现状和阻碍因素分析,并结合美国农产品网络营销取得的成功经验,提出了我国农产品网络营销必须加强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健全相关法律法规、提高网络营销主体素质,完善农产品物流配送体系,从而推动我国农产品网络营销的快速发展。为了进一步了解临安山核桃的网络营销现状和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本文认为分别对种植临安山核桃的农民以及山核桃消费者进行了问卷调查和访谈。根据调查问卷统计的数据分析,一般山核桃的种植户普遍文化水平偏低,对网络营销相关方面的知识了解较少,电脑的操作水平较低,所以在大部分农村地区山核桃的网络营销普及度并不是很高。另一方面,根据和山核桃种植户的访谈得知农村的基础网络建设落后,农村物流配送不及时等一系列的客观因素也阻碍了临安山核桃网络营销的发展。从消费者的问卷来看,大多数消费者对临安山核桃网络营销的接受度都比较高,他们认为临安山核桃的网络营销不仅能提高临安山核桃本身的知名度而且能为广大的临安山核桃消费者带来很大的便利。同时,消费者也指出,临安山核桃的网络营销存在着产品质量良莠不齐,好坏掺卖的情况,产品的质量需要加强监管,需要树立品牌意识,才更有利于提高临安山核桃的市场竞争力。

二、临安山核桃网络营销发展制约因素

根据问卷调查和访谈的内容进行了数据整理和分析,本文认为认为,临安山核桃在网络营销中的主要问题如下:

1.农民网络知识薄弱网络营销主体需要有较高的综合素质,能充分掌握网络知识和营销知识。但我国临安山核桃网络营销的主体主要是农民或者种植户,文化程度普遍偏低,对电子商务知识的掌握度较低、电脑操作能力弱。通过调查发现大多数农村农民文化程度不高,大多只有小学文化,对网络营销的知识了解少,电脑实际操作能力弱,阻碍了临安山核桃网络营销的发展。

2.农村网络信息建设落后农村网络信息建设薄弱。农村的网络基础信息建设不完善,信息化程度低,网络信息的服务水平低,导致信息之间不能及时有效地进行传递与沟通。农村地区信息建设发展不均衡,经济发达的地区信息网络建设基本完善,而在一些落后和偏远地区,信息网络的建设则相对比较落后,城乡网络基础设施的建设差距大,导致企业、行业和农户之间的信息不能进行共享。

3.物流配送不及时农村物流配送落后,临安山核桃的物流配送存在着很大的困难。临安山核桃网络营销的发展对物流配送有着很大的依赖性。临安山核桃网络营销的商家大多很分散,山区交通不便利,不利于物流的集中收集配送。临安山核桃缺乏全国性的临安山核桃物流配送体系,从事临安山核桃配送的企业不多,农村交通不便,在农村本地物流公司较少,物流配送保鲜方法不完备,临安山核桃配送时效低。

4.临安山核桃网络营销没有完善的法律体系临安山核桃网络营销法律法规不健全,安全保障欠缺。网络市场具有虚拟性,针对网络营销中存在的问题和漏洞,并没有具体的法律条文或解决措施。网络交易没有法律法规保护,交易的安全性低,网民和农民对网络交易都心存疑虑。网上交易没有合适的担保商,网上支付的资金安全没有保障。

5.网络营销模式不健全临安山核桃网络营销缺乏良好的网络营销环境。没有专门的平台来网络销售临安山核桃,网民无法从网上了解到临安山核桃的具体信息,农民也无法在网上推销自己的产品。

6.消费者对临安山核桃的网络营销接受度不高根据调查显示,消费者一般会选择在网上购买服装、生活用品等产品,对临安山核桃更加偏向于现场购买,因为临安山核桃并没有自己的品牌,山核桃的网络营销存在着商品质量良莠不齐、好坏掺杂的情况。对网购临安山核桃心存疑虑所以接受度不高。

三、解决临安山核桃网络营销问题的对策

针对临安山核桃在网络营销中存在的问题,本文认为提出了一些解决问题的建议。

1.提高农民的网络知识针对农民普遍文化程度不高的情况,政府应该积极开设网络学习培训班,普及网络知识,加强对农民上网技术的培训,提高其网络操作水平,让农民学会在网络上获取临安山核桃的价格信息、临安山核桃信息、与购买者进行沟通交流。鼓励高学历的新一代农民回到农村,自主创业,开始进行临安山核桃的网络营销。引进网络营销人才,对新“触网”的农民进行帮助和引导。

2.加强农村基础网络建设拥有完善的农村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是临安山核桃网络营销顺利开展的基本前提。政府应该加大对农村网络基础信息建设的投入,加快农村网络建设,加大互联网在农村的普及力度,健全农业信息的流通,同时应该给与农村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以一定的优惠政策。

3.加强物流建设临安山核桃网络营销的高效性需要有快速便捷的物流系统支撑,为了能够建设快速便捷的物流体系,需要完善临安山核桃物流配送的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在农村的物流配送点建设,提高物流的时效性,加快临安山核桃的流通速度。政府要加大力度建设快速便捷的交通网络,提高物流运输的时效性。针对临安山核桃具有易坏难保存的特点,提高临安山核桃运输过程中的储存手段,物流需要高效新鲜,确保临安山核桃的新鲜度。

4.建设完善的农产品网络营销法律法规政府要发挥主体作用,积极引导临安山核桃法律法规的建设,完善市场的规范性。健全临安山核桃网络营销体系的法律法规建设,增强农户和消费者双方之间的信任。政府加快立法,并加大对网络营销的监管,为临安山核桃网络营销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同时,政府需要建立网上银行,为网络营销的支付建立一个安全可靠的交易环境,保证农民和消费者的资金安全。

5.加大临安山核桃网络营销的宣传力度政府建立专门的网站来介绍销售临安山核桃,增加消费者对临安山核桃网络营销的了解提高其对临安山核桃网络营销的接受度,促进临安山核桃网络营销的销量。政府加大对网站的宣传力度,例如网页广告推送,户外大型展示活动,分发传单,增加消费者对临安山核桃网上营销的了解并促进其购买。农民有一个信息平台能够展示自己的山核桃,增加临安山核桃网络营销的销量。

6.提高消费者的消费信心建立临安山核桃的品牌,提供优质的临安山核桃,提高临安山核桃的认知率,培养忠实客户,提高临安山核桃的识别度。加大临安山核桃网络营销的宣传力度,增加消费者对临安山核桃网络营销的了解。并在网上进行折扣促销或者临安山核桃预售,促进临安山核桃网络营销的销量。

四、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