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本质范文
时间:2024-04-10 11:29:0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本质,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现代化农业经济持续性
中图分类号:F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1)09(c)-0160-01
现代化农业的发展路途是漫长的,在这条道路上,应该随着时代的发展审时度势,以现代化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农业的现代化进程,在保障其经济可持续性发展的基础上,进行相应的产业调整和市场融合性调整。
1发展现代化农业的迫切性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现代化是国民经济现代化的基础,发展农业现代化其本质就是带来全中国人民共同奔向现代化的新生活。受历史因素的影响,在中国这样一个人多地少并具有典型二元经济结构特征的发展中国家,传统农业的产业结构已经根深蒂固,虽然在改革开放的几十年中,农村的现代化耕种技术已经全面推广,并获得了较好的产业成效,但是现代化发展的链条化结构还是不稳定,除了应用现代化耕种技术以外,其余的类似于营销、技术推广等现代化农业产业结构的推广还远远不够,其不均衡发展已经构成中国现代化崛起的重大约束瓶颈,其薄弱地位亟需改变。如何在快速实现工业化的同时,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根本转变,不仅关系到农业经济持续发展、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和农村现状根本改进,而且还关系到整个和谐社会建构和中华民族和平崛起的实现[1]。
2现代化农业建设面临的问题
2.1 自然资源的局限
农业是依靠自然资源生产的基础产业,当今我国人口众多,耕地面积却很少,加上非法占用土地的现象屡禁不止,耕地、水源等自然资源的局限十分明显。现代化农业的发展需要有自然资源作为基础条件,在自然资源短缺的情况下,很多农业现代化整合计划就只能搁浅。
2.2 农业信息化发展缓慢
农业信息化建设是现代化农业发展的重点内容,对于农户来说其种植、养殖的各项产业都需要有足够的市场信息作为支持,但是目前我国的90%以上的农户还停留在依靠自己的判断能力来决定种植项目和养殖时间,这样的情况就造成了蔬菜市场和肉制品市场出现价格浮动,相应的农户的经济效益也变得不稳定,扩大再生产的信心降低,低投入的农户工作成为我国农业的主要生产模式[2]。
2.3 劳动力不足
受现代化农业耕种技术的影响,农业生产变得较为轻松,这样就使得大量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向城市了,农村青壮年劳力的转移,使得农村产业劳动者的整体素质降低,新的技术缺少了人力技术传播的支持,很多新型技术不能引入,得不到在实际农业生产中实验的机会。
2.4 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
我国大部分农业乡镇企业处于困境之中,产品结构与周边地区雷同,随着农业的生产专业化、地域集中和规模扩大,各种污染问题也日益突出起来。这些问题都归结于产业化程度过低,农业没有形成程序化的建设模式,独立的产业结构使得多种问题凸显,短期利益不能长期地发展现代化农业,也不能长期保证广大农民的基本利益。
3促进现代化农业发展的相关对策
3.1 加快农业信息化建设
农业信息化已成为带动农村工业化,推进农业产业化以及加速农村城镇化的一种有效手段,农业信息化建设事关我国农业现代化战略以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成败。例如:农产品网络营销是建立在互联网之上,借助互联网特性来实现农产品的销售与经营活动的一种营销手段。具有跨越时空、覆盖面广、高效率等特点。通过开展网络营销活动,农产品企业可以扩大市场、提高营销活动的效率、降低产品成本等等从而提高自己的竞争优势。加快农业信息化的建设还需要有政府的调节,政府部门应该建立相应的网络营销平台,开设专门的网络营销绿色通道,保证农民的产品有更广阔地营销天地。另外信息化建设也必须要通过地区网络来加强对各种农产品价格的列举和短期产品价格的预测,通过信息网络来保护农户的利益。总之,加快农业信息化建设是实现农村全面小康社会目标的关键,也必将成为我国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3.2 大力发展农业先进技术
从农业技术角度提高农民收入的途径,进而实现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结构调整、保持经济平稳快速发展和改善民生、安稳民意的目标。在大力发展农业先进技术之初应该首先分析当地的农业优劣势、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和农民收入状况,然后选择具有代表性、概括全面的农业现代化指标,采用层析分析法,建立层次结构模型,计算各级权重,构建一个农业现代化指标评价体系。然后根据这些指标体系有针对性地进行农业技术的开展。使得农业增长由主要依靠土地和劳动力要素投入向依靠科技和资本投入转变;农业生产由主要依赖自然生产向发展可控的设施生产转变;农业经营由分散的家庭经营向专业的适度规模经营转变;农业发展由注重农业的一产向促进农业的一产、二产、三产协调发展转变;农业功能由以农产品生产为主向生产、生活、生态功能并重转变。当然农业先进技术的推广,是在农业技术员的技术传授下开展的,但是也需要有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现代农民才可以,所以村组织应该鼓励家庭中留有1名年轻劳动力,保证农业先进技术的有效推广。
3.3 发展“以工带农”的市场经济模式
农业现代化及农村的社会经济发展,是关系到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全局性问题。在推进城市化和工业化过程中,作为弱势产业的农业问题日益凸显,作为弱势群体的农业的发展也受到了阻碍,为了更好地稳定农业发展,以工带农的策略日渐成为经济社会和农业现代化进一步发展的焦点和关键。具体措施就是通过发达的工业发展实现农业建设的扩大,实现农业结构的区域化布局,大规模的农业发展能够加快农产品“产—供—销”一条龙服务,使得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更具有紧密度,将农业的多种产业联合起来共同进入市场环境。这种经济发展途径其本质就是农业市场发展的现代化体现,将农业全面推向市场经济,进而推进农民进入现代化的生活和农村的现代化升级,进一步升级“农业”,为“农业”迈向现代化作出贡献。
总之,农业现代化发展应该认清当前存在的相关问题,在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基础上,加快农业信息化建设、大力发展农业先进技术、发展“以工带农”的市场经济模式,全面推进农业的现代化进程。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农业产业化;剩余劳动力;转移;对策
自我国农村实行后,农业生产力得到了较大幅度的提高。而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伴随而来的是农业发展过程中的一系列的矛盾问题,如规模较小的农业户与农业现代化的冲突,农业户的收入越来越低的问题,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问题等,这严重阻碍了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完善,这就需要一种新的方式途径来改善这种状况,而应时而生的是推行农业产业化发展。
农业产业化发展主要是以市场为方向标,结合农业的基本政策家庭承包式经营,在龙头企业的带动下,将其改造成一体化的农业产业链,使之形成系统化的相互联系促进的一种新型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其主要作用是:通过龙头企业能够带动和连接农业的产前、产中、产后环节,而形成一种具有一定经营能力和实力的农业产业系统;其经营方式能够适应现代化的市场;能达到经营目的,能有效地获取利润,改善农业的市场发展机制和循环系统,进而促进农业现代化、社会化。
一、农业产业化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作用
农业产业化的普及推广,能有效改善农业的发展状况,改变农村的生产关系,具体来讲就是能够改善现在的农村的剩余劳动力的不良状况,提高农业经济对市场经济的适应能力,能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
(一)农业产业化是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基石
就我国的国情来看,农业始终是我国经济的基础,农业的发展状况是制约我国经济的重要因素。而农业的产业化发展能改善农业生产力的状况,进而促进其经济状况的变化。我们知道,农业产品基本上为整体个社会提供物质基础的,其大部分是食物,这就为非农业人员提供必要的食物,这也就是社会分工的结果。然而随着农业的快速发展,就必然会引发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而一体化经营的农业产业化,不仅能促进农业的发展,还能对农业人力物资进行有效的调配,这也就为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提供了有效的途径。
(二)农业产业化能更有效的推动农村劳动力实行内部转移
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目的是以最低的成本获取最大收益的经营模式,这就需要通过人才进行合理的优化布局农业产业结构才能实现。就目前而言,我国农业还是处于经济效益较为低下的产业,而要优化产业结构所需要的资金、人力、物力都是陷于被动的,这是农业发展的主要限制点。而农业产业化就能实现这种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带动农业朝现代化、规模化发展,进而提高农业的技术水平和专业水平,引导加快农村的信息化程度、提高文化水平、拓展农业市场、建立和发展第三产业,再有效地实现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三)农业产业化能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更多的岗位
就我国现阶段的农业发展状况而言,农业劳动力与所占地严重不平衡,效益相当低下。据调查研究表明,如果我国每个农业劳动力平均可以耕20亩地,且人数如果限制在只有一亿的话,那么我国的农业发展水平已接近现代化,而问题在于我国的农业劳动力已经超过了3.5亿,这就严重造成了农业劳动力过剩,再加上我国的城市化进程较为缓慢,其接纳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能力有限,如此一来唯有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才是正常道路,这就需要农业产业化的快速发展,这样才能不断地扩大农业的经营规模、优化布局农业产为结构、开拓农业生产时序效益,进一步的完善生产经营消费等环节,也就带动着相关产业的发展,进而又反过来促进农业的生产能力的壮大和生产领域的扩大,这就必然可以转移一部分剩余劳动力来为产业服务,从而可以从根本上来实现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二、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战略性对策
篇3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首先需要充分调动亿万农民的积极性,使其真正发挥主体性作用。人的主体性是人的本质特性,是人在实践活动中从自己的主体地位出发,以不同方式掌握客体所显现出来的功能特点,它包括人的独立性、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等几方面。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主体性作用的农民,其独立性表现为要有独立的社会地位和职业特征,有平等的发展机会,有获得更多社会资源的能力和与其他阶层一道共享所创造成果的制度安排;其能动性表现为在推动自身富裕和农村现代化中的强烈进取心,为创造财富而渴求现代科技、智力开发和政策支持以改造自己的革新精神;其自主性表现为有自主选择职业和劳动方式、自主支配自己的劳动对象和劳动成果、自主选择进入市场网络参与市场竞争、自主参与农村基层政权组织的民主管理和自我管理的权利;其创造性表现为在改变自己命运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乃至农业现代化中所体现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创造性劳动和不断地提升与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
拥有真正的主体性,正是新型农民与传统农民的分别所在。改革开放之前的传统农民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处于依附和依赖的地位,一切经济活动由国家和集体来组织,农民缺乏必要的自主性、主动性、开放性和创造性,缺乏必要的独立判断和创造性思维,也缺乏竞争压力和利益动力。改革开放以来,通过实行家庭生产承包责任制、允许农民从事商品生产、扶持农民兴办乡镇企业、鼓励农民搞多种经营和基层民主管理活动,农民的主体性逐渐增强,在勤劳致富愿望的驱动和市场竞争的压力下发挥着越来越明显的主体性力量,为从整体上向当代新型农民过渡奠定了厚实的基础。
新农村建设中的新型农民是创造主体与价值主体的统一。创造主体是指人作为主体通过自身的实践活动使客观事物的本质及规律不断地被主体所认识,进而主体以创造性的思维去创造出新事物的模型并通过实践的创造性使人的生存、享受和发展的条件和需要的对象不断地创造出来。价值主体是指人作为主体通过自身的实践活动使主体的价值目标对象化,使对象发生合目的性、合规律性的变化,从而使人的主体力量得到确证。新型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既是创造主体,也是价值主体,是创造主体与价值主体的统一。只有让农民既能成为创造财富的主体,又能与其他社会主体一样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促进创造主体与价值主体内在地统一于广大农民的新农村建设实践中,才能真正全面地发挥和实现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性力量。
在培育和发展农民的创造性主体力量方面,要尊重农民意愿,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从各地实际出发深化农村改革,创新体制和机制,把农民的积极性保护好、调动好、发挥好,激发农民的活力,打造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最具活力的两支人力资本队伍。一支队伍是农村富余劳动力,他们迫切要求向非农产业转移,由农村向城市和城镇转移,但现行的体制和政策方面仍不同程度地束缚着他们身份的合理变迁和待遇的公平对待。党和政府要制订政策和措施,逐步消除不利于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体制和政策障碍,引导他们合理有序流动,把劳动力资源有效转化为劳动力资本。另一支农村人力资本队伍是大批仍愿意留在农村务农的农业劳动者,他们基于改变家乡落后面貌和自身贫困状况的要求,渴望成为发展现代农业的生产经营者,成为现代农村的新型农民,但他们平均受教育年限较短,整体素质不高,要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性力量还存在较多局限性。这就需要党和政府坚持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在建立健全农民的教育保障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医疗卫生保障制度、脱贫减贫制度、农村金融体制和土地征用制度、乡村民主管理制度和农民自组织管理机制等方面,根据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特色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需要大力实施绿色证书工程、青年农民科技培训工程、新型农民创业培植工程、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工程和农业远程培训工程,有组织有计划地扩大投入渠道,制定落实政策,为广大农民提供最基本的公共产品、公共服务、智力支持、能力培养和精神食粮。
篇4
【关键词】农村现代化 城镇化 路径考量
现代化(Modernization)是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伴随这一过程,经济、社会、文化以及人们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等方面都发生显著变化。传统农业社会是现代化的发源地。农村现代化就是使农村全面实现农业现代化、经营产业化、结构非农化、乡村城镇化、生活现代化、管理科学化、保障社会化、农民知识化、社会文明化。农村现代化是中国整个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是最重要、最基本的部分,也是中国现代化任务中最艰巨的部分。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同时也是农村大国、农民大国。“三农”问题由来已久,“三农”问题不解决中国很难和平崛起。实施以农村为重心的改革和发展战略,全面推进农村现代化,以逐步实现中国现代化,对中国这个发展中的农村大国来说是一种必然选择。本文以现代化视角,从农村现代化的内涵和表征、农村现代化的路径选择和基于农村现代化的城镇化三个维度,阐述城镇化是实现城乡一体化、破解“三农”困局和推进农村现代化的现实战略。
一、农村现代化的内涵和表征
从农村经济、结构转换、社会演进的角度来看,农村现代化的内涵主要由农业现代化、农村工业化和农村城镇化三个互相联系、互相影响的部分构成。农业现代化、农村工业化和农村城镇化是农村现代化的一般趋势和基本表征,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也是一切农业国家转向工业文明的必经之路。农业现代化、农村工业化和农村城镇化是经济发展的表现和结果,是经济社会结构变化的不同阶段。农村工业化是农村经济社会脱离乡村走向现代化的初级阶段,没有农村工业化的支撑,就没有农村城镇化。而农村城镇化则是农村工业化的必然趋势,是农村经济结构转换的后续和更高级阶段,它综合反映了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工业化的水平,是农村现代化的集中体现。
农业现代化是指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化,其主要标志是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大幅度提高。加速农业现代化,促使农业现代化与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协调发展,是农村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农村工业化是工业在农村不断发展,生产和就业比重不断提高的过程,是国家工业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工业化的基本标志是农村第二、三产业的生产总值比重及非农劳动力的比重表现为不断上升的趋势。大力发展农村工业,促进农业生产活动不断转向非农业生产活动,是农村现代化的基本任务。农村城镇化是指在存在特定人口转移障碍的背景下,在推动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工业化的同时,广大农村依托传统集市和行政中心,参照现代城市先进的经济、社会标准,发展中小城镇,从而使农村富裕劳动力不断由农业转向非农产业,人口以及经济活动不断由农村向城镇集聚的过程。农村城镇化的主要标志是农村城镇人口比重的持续上升,它是农村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不断提高城镇化水平,是农村现代化的根本任务。
二、农村现代化的路径选择
到目前为止,中国农村现代化的路径主要有城市化辐射、城镇化带动、新农村建设等。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政府一直重视城市化、工业化,人为地把工业化的主战场放在为数不多的城市中,违反了现代化发展的客观规律,广大农村为此付出了巨大代价,最终影响了整个国家的现代化进程。20世纪末21世纪初以来,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才逐渐兴起,并走上了快速发展的路子。
不可否认,城市化滞后仍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客观现象。1980年,中国城市化水平为19.39%,2001年上升为37.7%。尽管在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是符合客观发展规律的,但迄今为止,他们仍未获得进城并在城市生活的制度合法性,客观造成了农民工群体的困难处境。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城市人口的急剧增长,城市贫困问题已成为当前世界性的突出问题。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欧美国家纷纷掀起“去城市化”浪潮。大都市被描述为“一个强化不平等和两极分化的碎形城市”、“一个堡垒城市的监禁群岛”。韩国政府则通过实施相关政策和发展战略,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大城市地区过快膨胀的趋势,加快了其他地区的发展。印度的城市化过程中,“城市病”非常严重,人口在大城市的高度集中,给城市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城市生活状况恶化。在中国,伴随着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和传统农业社会结构向现代工业社会结构的转型,也促生了一个数量可观的城市贫困阶层――农民工。数量庞大的农民工是中国在特殊的历史时期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离土又离乡,进厂又进城”的农民工干了工人的活,但没有得到工人的身份。农民工和正式工同工不同酬、不同时、不同权,始终是城市的边缘群体。农民工市民化进程举步维艰,这既是机制体制的不完善,更是历史的沉淀。
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Building Socialistic New Countryside),是破解“三农”难题,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的大胆探索和实践。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各地情况差异性巨大,新农村建设的美好愿景被整体效果一般化不断释稀。同时,我们也注意到,在农村中也有“农村病”,把过多的人口集中在农村,势必会导致资源配置浪费、缺乏规模效应、生态环境遭破坏、市场化进程受阻、人口大量增长、封建愚昧蔓延等很多有悖于现代文明的现象发生。
政策与现实相背离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一大典型特征,探索合适的现代化化道路并进行相应的政策制度安排是中国政府一直致力解决的重要课题。在依靠城市化辐射和新农村建设推进农村现代化相继“失灵”的情况下,城镇化不啻为现阶段农村现代化的合理、有效路径依赖。早在1983年,先生就提出,“解决农村剩余劳动离问题要以小城镇为主,大中城市为辅”,认为“加强小城镇建设是中国社会主义城市化的必由选择”。实际上,之所以选择发展小城镇来推动农村城镇化,这也是由中国的基本国情所决定的。
三、基于农村现代化的城镇化
“小城镇,大战略”是先生提出来的,它充分体现了小城镇在中国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国的小城镇主要是指县级市(县城)、建制镇和集镇。我们知道,农村现代化是一项系统工程,它涉及到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的现代化。城镇比大中城市更能直接地组织农村的经济活动,是改变农村面貌的基地,能有力地推动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加快城镇化是继续转移剩余劳动力的需要;是继续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的需要;是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平衡城市化、新农村建设的需要。从这个意义上说,城镇化是实现城乡一体化、破解“三农”困局和推进农村现代化的现实战略。
农村城镇化已成为关系到中国本世纪社会经济发展的大战略,中国未来的经济发展必须做好农村城镇化这篇大文章。基于农村现代化的城镇化,其战略总要求是: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和提前实现现代化的要求,大力推进城镇化进程,大幅度提高城镇化水平,促进工业化与城镇化的互相协调发展;保持城乡之间、城市之间经济关系的协调,逐步缩小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的本质差别;促进社会结构的调整与转型,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实现城乡社会共同进步。具体来说,就是要把城镇打造成农村一定区域人口、资金、技术、信息等资源的聚集地,农村经济的“发展极”和增长点;要把城镇打造成联系城市和乡村的桥梁纽带,“城市之尾”上联城市,“乡村之首”下接农村,推动城乡经济一体化;要把城镇打造成一定区域内的农村经济中心,将“乡村里的都市”建设成现代工业、商业、交通业、服务业、现代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事业等二、三产业的集中地;要把城镇打造成农村的文化中心,逐步完成农民向“镇民”的转化,促进城乡居民文明素质、价值观念的融合和一体化。
当前中国城镇在整体质量发展水平还是相对滞后,且发展不均衡,城镇化方面的制度供给严重落后于制度需求,东、中、西部发展差异的变化,城镇群体、空间结构的演变等都将影响城镇化的走势。可以预期的是城镇群将进一步分化和重组,未来的城镇发展依赖于区域整体实力的提升,或成为中心城镇甚至小城市,或成为农村社区居民点。理应在城镇化方面尽快强化制度创新的力度、速度和深度,尽快通过制度现代化而开辟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基于农村现代化的城镇化道路。
(注:本文为浙江广播电视大学2007年立项课题《徘徊与发展:中国农村现代化过程探讨――以东南沿海为例》的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07Z02。)
【参考文献】
[1] :论小城镇及其他[M].天津人民出版社,1986.
[2] 辜胜阻:非农化与城镇化研究[M].浙江人民出版社,1991.
[3] 仇保兴:中国城镇化――机遇与挑战[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4] 高波:工业化、城市化与经济发展[M].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
[5] 唐传阳:对农村劳动力离土不离乡的再认识[J].江苏经济探讨,1999(3).
[6] 唐传阳:小城镇建设与农村现代化[EB/OL].http://省略.cn,2006-1-17.
篇5
关键词:农业产业化;剩余劳动力;转移;对策
自我国农村实行后,农业生产力得到了较大幅度的提高。而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伴随而来的是农业发展过程中的一系列的矛盾问题,如规模较小的农业户与农业现代化的冲突,农业户的收入越来越低的问题,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问题等,这严重阻碍了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完善,这就需要一种新的方式途径来改善这种状况,而应时而生的是推行农业产业化发展。
农业产业化发展主要是以市场为方向标,结合农业的基本政策家庭承包式经营,在龙头企业的带动下,将其改造成一体化的农业产业链,使之形成系统化的相互联系促进的一种新型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其主要作用是:通过龙头企业能够带动和连接农业的产前、产中、产后环节,而形成一种具有一定经营能力和实力的农业产业系统;其经营方式能够适应现代化的市场;能达到经营目的,能有效地获取利润,改善农业的市场发展机制和循环系统,进而促进农业现代化、社会化。
一、农业产业化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作用
农业产业化的普及推广,能有效改善农业的发展状况,改变农村的生产关系,具体来讲就是能够改善现在的农村的剩余劳动力的不良状况,提高农业经济对市场经济的适应能力,能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
(一)农业产业化是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基石
就我国的国情来看,农业始终是我国经济的基础,农业的发展状况是制约我国经济的重要因素。而农业的产业化发展能改善农业生产力的状况,进而促进其经济状况的变化。我们知道,农业产品基本上为整体个社会提供物质基础的,其大部分是食物,这就为非农业人员提供必要的食物,这也就是社会分工的结果。然而随着农业的快速发展,就必然会引发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而一体化经营的农业产业化,不仅能促进农业的发展,还能对农业人力物资进行有效的调配,这也就为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提供了有效的途径。
(二)农业产业化能更有效的推动农村劳动力实行内部转移
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目的是以最低的成本获取最大收益的经营模式,这就需要通过人才进行合理的优化布局农业产业结构才能实现。就目前而言,我国农业还是处于经济效益较为低下的产业,而要优化产业结构所需要的资金、人力、物力都是陷于被动的,这是农业发展的主要限制点。而农业产业化就能实现这种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带动农业朝现代化、规模化发展,进而提高农业的技术水平和专业水平,引导加快农村的信息化程度、提高文化水平、拓展农业市场、建立和发展第三产业,再有效地实现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三)农业产业化能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更多的岗位
就我国现阶段的农业发展状况而言,农业劳动力与所占地严重不平衡,效益相当低下。据调查研究表明,如果我国每个农业劳动力平均可以耕20亩地,且人数如果限制在只有一亿的话,那么我国的农业发展水平已接近现代化,而问题在于我国的农业劳动力已经超过了3.5亿,这就严重造成了农业劳动力过剩,再加上我国的城市化进程较为缓慢,其接纳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能力有限,如此一来唯有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才是正常道路,这就需要农业产业化的快速发展,这样才能不断地扩大农业的经营规模、优化布局农业产为结构、开拓农业生产时序效益,进一步的完善生产经营消费等环节,也就带动着相关产业的发展,进而又反过来促进农业的生产能力的壮大和生产领域的扩大,这就必然可以转移一部分剩余劳动力来为产业服务,从而可以从根本上来实现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二、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战略性对策
从农业产业化对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作用来看,以我国目前的农业状况,唯有加速农业产业化,开拓出新的农村就业渠道,才能从根本上实现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未来一段时间内,我国农业各方面朝现代化发展,将会促进我国农业产业化的脚步,而在产业化的过程中,新产品的研发、农业高科技的推广以及相关产业的带动,将会逐步地解决农业剩余劳动力的问题。本质上,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可以提高农业户进入市场的组织性、预见性和保险性;能够使得在产业化过程中实现地域专业化分工;将其农产品由粗制型向精制方向改变;能够实现农业产业链的一体化的经营方式;可以借助于企业化管理来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真正实现农民创收。从其农业产业化的本质出发,结合市场因素和企业现代化管理理论,从长远的利益来看,农业产业化所促进的剩余劳动力转移是安全的,因此要安全的实现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在推进农业产业化过程中,笔者结合实践经验,提出以下对策:
(一)以市场需要为方向标,发展适合市场要求的农业和农业产业
农业经济要取得长足发展就必须要先市场为先导,发展产业化农业,主要要考虑这几个方面:一是发展市场上较为稀缺的特产和优质农产品,这类产品不断可以获得的较高的利润,还可相应的做出地方性的特别广告,以此来带动特产所在地周围的第三产业;二是在环境较好的农村发展绿色农业产品,就目前市场上的反应,这些绿色产品具有一定的垄断实力;三是可以较为富裕的农村开发“环境控制农业”和精细化农业,这类模式是利用先进的农业技术来提高农村劳动生产力,以降低成本和扩大规模来赢取利润;四是利用市场需求的变化来开发一些具有侵占市场份额实力的规模规模化、集约化产业,这样就可以在获取利润的同时,能为农村创造出大量的就业机会;五是从长远利益出发,开发节约型的产业,利用高科技手段来回收利用农业的主废弃物,如利用秸杆来制作饲料,这种例子较为多见,也取得了较大的经济效益;六是借助政府政策进行有计划性的对荒芜地的开发,如建立一些旅游区、工厂等具有经济效益的产业,总体上要把握经济和生态两方面的效益。
(二)采取一定的经济手和法律段来发展农村市场经济,进而推进农业产业化
目前,我国的农业经济体系较为单一化,缺乏一些市场选择的余地,面对这种情况,可以采取与一些具有市场份额的龙头企业联合和联营的方式来推进农村经济多元化;对进行农业产业化的农村而言,可以利用法律手段来与公司签订一些利润分配合同,或者利用股份制参与到公司的资源分配过程中来;还可以利用现阶段法律的保护作用来进行资金重组和资金风险防范,如对一些亏损的产业进行亏损申报,还要注意的是农业产业的所有权问题,一定要牢牢地把握财产所有权不变动的原则,这样才能有效地避免资金风险,从而可以解决农村产业化的老大难问题。
(三)要逐步建立完善的能保护农业利益的机制,以此来推进农业产业化
从一些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实例来看,农业户和中介公司或龙头企业在利益问题上经常会发生这种现象:当龙头企业或中介公司所经营的农产品在市场上有广阔的销路时,两方面的关系较为和谐,都能获取利润;但当农产品销路遇阻时,两方面的关系就会比较紧张,往往龙头企业或中介公司会就其利益关系破坏合同协议,这样就造成了农业户手中的产品堆积,以致受到较大的损失。因农业户因其承受风险的能力的较弱,因此一种能切实保护农业户的利益的机制应当建立。对此,笔者结合工作经验认为要这种机制应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建立市场预测评估机制,以市场需求为准,市场需要多少就产多少;用法律的手段来规定经营模式,由合同协议共同承担风险;建立农产品保护价体系,防止一些别有用心之人来打压;建立风险基金,可以从产品盈利较多时,经双方协定提取一定的资金建立风险补偿基金和购入一定的保险。
(四)给企业家一定的容身环境,进一步推动农业产业化
农业产业化就是使建立农业产业的企业模式经营方式,要想在经营中取得较理想的效果,就必须依靠优秀的企业家。在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的今天,优秀企业家始终能带来较大经济的经济效益,因为优秀的企业家具有一定的创新探索精神,能承担一定的风险,且具备良好的决策和管理能力。因此,农业产业化企业可以应聘一些具有一定资质的经理、厂长等人才,采取实际客观的标准来评价其经营所得的成果,再以此为依据来决定今后是否由其经营的方案。
(五)提高中介公司、龙头企业的企业管理水平
根据现代农业的要求,农业产业化过程中必须要有先进的现代的管理方法,不能出现农业技术提高,而龙头类公司却还是处于传统管理模式。要像工业企业样,善于引进先进的管理方法来提高农业企业管理水平,要以此为基础,逐步建立一套完善的具有现代企业的管理体系,真正达到现代企业的独立经营、自负盈亏的管理模式。要切实地推进农业企业管理的发展,推进农业化一体化发展,而龙头企业的管理好坏,会直接影响其他农业企业的管理水平,因此提高其管理水平是势在必行的。
参考文献:
篇6
(一)何为“城镇化”
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西方社会学领域中的“城市化”的概念在我国开始崭露头角,但是西方的“城市化”概念并不符合中国的实际情况,所以中国学者运用了一个颇具中国特色的名词,那就是“城镇化”的概念。城镇化建设的平稳推进,使得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城镇化取得的成绩是举世瞩目的,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也是尖锐的。
(二)农村剩余劳动力职业素质在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中的作用
农村剩余劳动力作为我国现代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个特殊而又不可或缺的队伍,他们的个人职业素质和职业水平直接决定着我国的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进程。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职业素质是其在进入社会生活中对职业的了解与适应能力的一种表现,包含职业技能、科技素养、职业修养、经营管理能力等方面。“工作是人生价值的体现,是人生的存在形式。”从个人的角度来看,如果拥有良好的职业素质,那么取得突出工作成绩的可能性将大幅度提升;从企业角度来看,具备较高职业素质的人才可以帮助企业节省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提高其市场竞争力。每一个进城务工人员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职业修养,经常检查自己的职业行为是否合乎社会的要求,从而使自己成为优秀的现代化人才。
二、城镇化建设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职业素质的关系
(一)城镇化建设需要提升农村剩余劳动力职业素质
城镇化建设有助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共同发展,推进城镇化建设是早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本路径,但是在推进城镇化的过程中,将面临诸多难题和考验,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进行系统而有效的专业化培训已经到了必须引起重视的关键时期。城镇化建设要求在加快城镇化脚步的同时,还要注意城镇化建设进程中出现的人员素质脱节的问题。
1.城镇化建设加快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规模的扩大。
城镇化建设的快速发展,带来了很多就业和致富的机会,加大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规模,加速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城镇化建设需要新鲜血液,所以需要鼓励和帮助一些还在犹豫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开始行动。就业机会的增多,使一些拴在农业生产上的劳动力得到释放,向非农产业型劳动力转型,这样可以大力的解放和发展劳动力资源,有助于将我国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变成人口优势。同时,城镇化建设可引进劳动密集型产业来吸引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2.城镇化建设需要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职业素质。
中国未来50年将增加城镇人口4亿多,这是一个巨大的潜在需求源。这些需求不仅能够有效地刺激经济发展,拓宽市场空间,同时也会使经济结构适时调整和加速产业升级,相应的,要求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断提高文化水平和专业技能,以适应城镇化建设水平的不断发展。
(二)农村剩余劳动力职业素质影响城镇化进程
因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盲目向大城市大规模转移,产生了许多社会问题。一方面城市的公共资源难以匹配,造成交通拥挤,环境污染,医疗、教育和保险也跟不上,;另一方面在城镇化的生活中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文化水平和专业技能难以提升,农村剩余劳动力不适应城镇化建设,城镇化进程受到阻碍。
1.农村剩余劳动力职业素质决定着自身的转移就业。
由于思想认识的不成熟,有部分人对城镇化建设存在疑惑和误解,根本不了解城镇化建设的内容和具体措施,对城镇化建设的认识仅仅是等着国家拨款来改善环境,不靠自己的努力只想依赖政府和社会的资助,且不充实自己依然停留在原地。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自身的岗位竞争能力即提升其职业素质,是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就业问题。如果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文化水平不高,没有多样化的专业技能和良好的职业素质,转移后只能从事一些技术含量低的劳动密集型工作,选择余地小,缺乏市场竞争力,受制于人,只是盲目转移。如果农村剩余劳动力掌握一定的文化知识,具备相应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质是可以胜任城市工作,甚至在有了一定原始积累后可回乡创业。
2.农村剩余劳动力职业素质对城镇化建设的作用。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生存竞争本质上就是人与人的较量,只有在工作过程中不断修炼、充实和完善自己的精神境界,才能拥有稳定的工作保障甚至较为优越的生活条件。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进行职业素质培训不仅是提高其职业素质和技能的重要手段,更使其能够更好地融入城镇化生活。
(三)农村剩余劳动力职业素质提升的必要性
1.城镇化建设急需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职业素质。
当下,社会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职业素质要求更加专业化和精细化,对其职业技能的培训必须要贴近城镇化建设,并符合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特点。城镇化建设的发展,将促使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从低生产率的传统农业转移到高生产率的工业和第三产业,并转化为城镇居民。城镇化建设的发展,吸引了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大规模的“民工潮”现象出现,不仅开拓了更宽的就业市场,还有效促进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增收问题。
2.城乡一体化及农业现代化建设急需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
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职业素质,用城市文明带动农村文明,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有助于实现城乡一体化,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良性循环,是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目标和社会主义农业现代化的必经之路。农村剩余劳动力是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的主力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职业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步伐。必须进一步加大农村剩余劳动力职业素质的培训,努力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职业技能水平和综合素质,让其能从事更高技术含量的职业,适应和推动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促进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社会主义城镇化建设和社会主义农业现代化的实现。
三、结语
篇7
关键词:农村;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先进法律文化;滞后性;举措
中图分类号:F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7408(2012)07-0086-03
引言
当代中国虽然已经处于工业化的中期阶段,但仍然是一个有着7亿多农民的比较典型的农业大国。农村、农业和农民问题仍然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大问题。因此,在中国解决任何宏观性问题都应当把农村和农民问题纳入考察的范围,社会主义先进法律文化建设也不例外。
与人们对文化内涵的理解一样,不同学者对法律文化内涵的解释也各不相同,迄今为止还没有一个能够被学界普遍认同的概念。如果从法律现象的发生、发展及运行过程来理解,法律文化是指,在人类的法律生活和历史积累中,在与自然、社会、经济、其它文化形式的广泛联系中,所形成的以法律意识、价值观念、行为方式、法律规范与制度、法律设施等为内容的文化现象和文化过程。法律文化可分为显性和隐性两大结构:显性法律文化是指制度性的法律文化,包括法律法规、法律制度和法律设施等;隐性法律文化是指理念性的法律文化,包括法律心理、法律意识和法律思想等。
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法律文化本应是一个整体,学者在研究法律文化时往往也是把它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的。由于历史和现实等多方面的原因,造成了我国农村和城市的社会结构在现实上存在巨大的差异,即城乡二元结构。这种城乡二元结构不仅表现在经济上,而且表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而法律文化就是其中一个非常典型的方面。正视差异、探索规律、缩小差别、消除隔阂、弥合缝隙、促进发展乃是政府和社会共同的责任和义务。农村社会主义先进法律文化建设,是特指在当前我国城乡二元结构下,在城市和农村法律文化存在巨大反差的现实中,不断完善农村和农业法律规范、法律制度和法律设施,提升农民的法律意识、价值观念和法律思想,进而促使农村社会的法律行为更加符合法治原则和精神的过程。我们研究农村法律文化建设的内在规律,根本目的就在于全面提升我国法律文化的发展水平,积极推进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促进我国法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一、农村社会主义先进法律文化建设的地位和意义
1.农村社会主义先进法律文化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观念形态上反映着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基本特征,同时又对物质文明和政治文明起着巨大的促进作用。只有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都搞好,使它们相互促进、协调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才能顺利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才能实现。
法律文化是社会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法律文化的现代化是现代法治社会的重要标志。农村法律文化建设是我国法律文化建设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没有农村法律文化的现代化就没有整个社会法律文化的现代化,也就没有文化的现代化;没有农村法律文化的现代化,就没有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在我国,现代化的法律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法律文化的内涵是一致的。因此,实现农村法律文化的现代化,即建设农村社会主义先进法律文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2.农村社会主义先进法律文化建设有利于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目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框架已经确立。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村经济是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使农村市场经济真正得到完善,农村经济生活秩序正常化,就离不开农村社会主义先进法律文化建设。这是因为:首先,市场经济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是法制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呼唤与之相适应的法律文化,即社会主义先进法律文化。只有建立与市场经济的发展相协调的社会主义先进法律文化,才能有效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其次,现有的农业经济法律制度属于显型法律文化(制度性法律文化)的范畴,只有这种显型法律文化内化为隐型法律文化,内化成一种法律意识和法律心理,才能真正得到自觉遵守,才能减少各种冲突,减少经济成本和司法成本。第三,农村社会主义先进法律文化建设,有利于维护和保障农村社会新的经济秩序。农村社会主义先进法律文化建设,有利于用法律法规来规范和约束农村各类经济主体的经济行为,保障弱势群体和个体的经济权益,从而保障良好的农村社会经济秩序。
3.农村社会主义先进法律文化建设有利于加速农村向现代社会转型。作为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我国实现现化化的关键在于农业比重的下降和农业从业人数的减少,即城镇化水平的提高。但是,城镇化并不仅限于各种硬件设施的改造。农村城镇化的实现就其本质而言应该在于使农民具备适应城镇生活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农村社会主义先进法律文化建设,从根本上说就是要变革广大农民传统的法律心理、法律意识和法律思想,造就具有现代法律文化理念的现代公民,推进中国城镇化进程,加快农村向现代社会转型。
篇8
为什么要统筹统筹城乡发展?什么是统筹城乡发展的本质内涵?依靠什么来自发地推动统筹城乡发展?除了提高农产品价格和财政扶持,是否存在什么别的、更有效的途径推动城乡互动?就这些问题而言,在选择工业化战略道路的高度上,在对城乡互动之提纲挈领性地、全面地把握上,在培养和立足于政府引导市场、市场统筹城乡经济的机制上,本建议以为,我们的认识还可以更深入、更全面一些,我们的政策还可以更具有纲举目张式的战略性一些,我们措施还可以更以市场为主体一些.
我国已经制定科技兴国、西部大开发、可持续发展等三大战略。本报告建议,把“统筹城乡发展”列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第四大战略,并组建相应的机构如“统筹城乡发展办公室”来协调管理。
一、中国全面工业化的实质,在于使今天的大多数农民离乡进城、安居乐业
增加现有农民收入,乃全面建设小康的重点和难点。如何增加现有农民收入呢?下面的简单会计式表明,关键在于转移农业人口。
农均收入=农均土地×每亩单产×农产品价格-各类税费-各种成本。
从上述的简单公式中,我们不难看到,其一,实行税费改革,减轻各类负担,让民休养生息,施行与收效均较快,自当为第一要务。但是,难以从根本上推动现有农村的现代化。其二,农业科技的进步通常比较缓慢,增加每亩产量通常比提高农劳动生产率困难得多。其三,提高价格来增加农民收入,是一把双面刃。且因工业化推进、社会承受程度与WTO约定等诸种限制,运用的余地和实际效果很有限。所以,在我国人多地少、农村人口比重大的情况下,增加现有农民收入,在根本上有赖于农业富余劳动力的大量转移。设想一下,如果农业人口由现在的70%下降到20%,农均土地便上升三倍多。从而,即使价格与生产率等其它一切条件都不变,农均收入至少可以上升三倍。就是说,与已经和新近发达的国家和地区的现代化过程相比,尽管我国目前所进行的现代化有很多特别之处,但现代化过程的实质,均在于农村富余劳动力之不断地产生、连续地转移到现代部门。
我国的工业化或现代化,在本质上,就是农业的现代化、农民的市民化和农村的城市化。这是一个大量农民必然也必须离开自己土地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一方面是农业的企业化,产生出大批的农业企业经营者;另一方面是大量的乡村农民不断地转移为城里市民。中国现代化的完成之日,就是今天的绝大多数农民完成市民转变之时。不想看到或不想正视这个过程,不积极创造条件来促进这个过程的尽快发生与平稳发展,甚至惧怕或以各种理由来延缓这个过程,无异于惧怕和阻碍我国的工业化或现代化。
根据新情况、新问题进一步改善现行土地家庭承包制度。这种主张立足在“稳定”这个基点上:改善和继续家庭承包制,可以稳定农村现有经济利益格局,为离土进城的农民留一条退而可自耕自给的后路,从而保持农村现代化的平稳进行。问题在于,首先,“集体所有、家庭承包”的农田制度,自1978年以来,曾经是先进的、符合农村经济状况的、顺应农村生产力发展的,但在今天的新的发展阶段和发展机遇下,如前所述,已经变得相对保守、变得与农村巨变中的经济状况不符、甚至不利于农村现代化的继续。其次,在农村每日每时都在发生农民离土进城的前所未有的巨变的今天,如果没有大量的资本注入,没有新的经济增长,只是用稳定不再先进的土地制度来求稳定,恐怕很难达成真正的、长治久安的稳定。只有以发展求稳定,把稳定建立在符合新形势、新潮流的土地制度之上、建立在更高的经济基础之上,才可达成真正的、长治久安的稳定。再次,离土进城的农民所需要的,不是一条自耕自给的退路,而是一个健全的社会保障系统和充分的就业机会。把农民绑缚在土地上,让进城的农民拖着自耕自给的辫子,是对完全的市场经济的一种恐惧,对完全工业化的一种戒备。如果能找到一种农田制度,既能保持现行农田承包制的利益格局,又能稳定地促进农民大量离土进城,岂不是更好吗?
应该重复指出,既然我们知道,无论如何,以农养农、靠农发农的路子是走不通的,提高现有农民收入的根本,在于让大量农民离土经商务工、让少量农民从事农业企业化经营。既然我们知道,工业化的实质,就在于把农民从束缚他们的土地上解放出来、让他们成为城市居民。那么,我们就应该千方百计地帮助农民尽快地、稳妥地离土进城。所以,问题的关键不在于,要不要推进这个过程,因为这是一个必然的过程、一个“三农”现代化的必由之路;问题的关键在于:应该怎样推进这个过程?在推进的过程中,怎样保持经济的平稳持续发展?怎样协调各个方面利益分配格局重组的公平合理?
首先,有一个进一步解放思想、正确认识的问题。(1)“耕者有其田”,是说让从事农业经营的人拥有土地,并不等于让今天的每一个农民永远所有土地。今天的大多数农民,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必须、应该、也必然会放弃土地,加入现代城市居民的行列。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是否让今天的每一个农民永远拥有土地,而在于是否能够把今天的大多数农民安全地、平稳地、尽可能快地安置到现有或新建城市里。如果能够吸引足够的资本、培养良好的条件,以利实现农业企业化、农民市民化,为什么一定要让今天的每一个农民永久承包土地呢?(2)土地,是农民最后的保障,但并非市民的最后保障。离土进城的农民所需要的,不是严格的土地保障制度,而是一个健全的社会保障系统;不是一旦在城市找不到工作便回家种地,而是充分的就业机会。如果能够吸引足够多的资本,为进城农民建立良好的社会保障系统和创造足够的就业机会,为什么一定要让今天的每一个农民永远拖一条退而自耕自给的尾巴呢?
我们必须消除重农主义、甚至重工主义的思想。我们重视农业,是因为农业是基础,不论从历史上发展、从经济的链条上,还是现实的关系上,都必须从农业开始。但并不是说只有农业才创造价值。恰恰相反,所谓“无商不富”,“无工不富”。只有离开农业,农民才能长久地富起来。只有转变为一个工业国,中国才能长久地富起来。
二、统筹城乡发展,是当代国际经济局势下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的战略
2.1已经和新近发达的国家和地区的工业化靠的是“出口拉动战略”
到目前为止,几乎所有已经或比较发达的国家与地区,无一不是沿着“出口拉动”的战略道路来完成这个转移的。所谓出口拉动战略,概括地说,就是这样的一个过程:持续地超过一国出口生产能力的国际需求,在提升或保持较高城市工资水平的同时,拉动农村富余劳动力持续地转移到城里,直到该国基本达成现代化。
欧美日等少数列强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实现工业化时,当时世界上其余80%、甚至90%的农业人口具有对其工业品的潜在需求。及至上世纪后半期,为了实现后工业化和信息化,发达列强需要、也有能力将一些基本工业品的生产转移到国外,而自己成为这些工业品的进口国。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台、韩、新、港等国家与地区,通过为发达列强、尤其为美国生产一些基本工业品,得以达成自身的工业化。
很显然地,无论欧美日等先发达列强、还是台韩新港等新进,在各自工业化的当时,都存在一个持续地超过一国出口生产能力的国际需求,尽管出口需求的内涵因时代背景的改变而不同。例如,欧美日等工业化时的出口需求,来自落后的农业国,他们往往以血与火的方式去开拓。相反地,台韩新港等工业化时的出口需求,来自比他们先进的开发国家。更特别地,除了廉价的人力与原材料等资源,制造出口工业品的技术与资本,也在很大程度上来自比他们先进的开发国家。
2.2我国没有“持续超过我国出口能力的国际需求”这一出口拉动战略的前提条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现代化战略基本上以“出口拉动”为主,如经济特区、出口加工等。这些举施显著地促进了东部地区经济迅速现代化。挑战在于,出口拉动战略,把推动国内工业化的市场需求放在国外,忽视农村需求对国民经济发展及对农村现代化进程的影响。然而,如前所述,持续地超过出口能力的国际需求,我国不仅现在没有,将来很长一段时期也不会有。相反,农村需求的不足,极大地限制着国内有效需求、影响现代化进程。
很遗憾地,不仅目前、而且恐怕在将来的很长一段时期内,对我国来说,不可能存在“持续超过我国出口能力的国际需求”。这,使得我国不能、至少不能完全依靠出口来拉动农业劳力转移。
首先,我国工业化整体水平相当低,没有国际上独占鳌头的先进产品和产品群。像欧美日等少数列强工业化时对新兴工业品供给的独霸,我国不仅现在没有,恐怕可以看得见的将来也不会有。其次,我国地大物博,人口为世界四分之一,生产能力巨大无比。像台、韩、新、港等工业化时享有的持续地超过它们出口能力的国际需求,我国不仅现在没有,将来也永远不会有。
出口拉动的战略,可以使首先开始工业化的列强工业化,可以使小经济体比较快速地追赶发达国家。然而,事实上,纵观印度、东南亚诸国和南美诸国等二次大战后的工业化历程,不难看出,在当前的世界经济局势下,落后的农业大国采取出口拉动战略,尽管能够在初期比较快地推动沿海城市经济的发展,但同时会加深沿海与内地、城市与农村的二元结构,从而延缓和阻碍长期地、稳步地迈向工业化。
2.3统筹城乡发展,为在当代国际经济局势下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的战略之路
那么,全面建设小康,除了传统的、已经被证明了的、并改革伊始便付诸实施的出口拉动战略,我国还必须寻找别的更有效的战略。既然国际需求不足以大到拉动我国的全面现代化,推动工业化的需求则必须从国内寻找,或者实施某种战略来创造一个不断产生这种需求的动态环境。这个战略,在当代国际经济局势下,就是统筹城乡发展。
我国目前所进行的现代化,并非单纯的由农业向工业化的过渡,而是一个从半农业、半工业和后工业化、半信息化向工业化、后工业化和信息化转变的复合过程。这种多个不同阶段的复合进化,不仅表现在东部、中部和西部之现代化发展的不同程度上,也表现在大中城市、小城镇和乡村之现代化发展的不同层次上。因势利导地充分利用现代化程度的阶段性差别,东西之间、城乡之间就能彼此利用相对优势而取得比较利益。相对优势或比较利益原理,是统筹城乡发展的理论基础。
发达国家将一些基本工业品的生产,包括相应的资本与技术,转移到相对落后的国家与地区,然后自己成为这些工业品的进口国。显然不是、至少首先不是从帮助落后国家现代化的愿望出发,而是为了、至少首先是为了从利用落后国家在劳力和某些资源上的廉价优势。以相当低或较低的成本生产质量相仿的产品,这就是比较利益。
先进地区与落后地区之间,同样可以像发达国家与落后国家之间那样,利用相对优势使双方获取比较利益。这就是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质所在。
同样地,农村和城市之间各自都有自己相对的优势和相对的劣势。就城市而言,在生产力和现代化程度上具有不可争辩的优势;但是,在劳动力和某些资源的成本上,却相对昂贵,具有劣势。相反地,就乡村而言,在生产力和现代化程度上具有不可争辩的劣势;但是,在劳动力和某些资源的成本上,却相对便宜,具有优势。
如果相对先进的现有城市将一些基本工业品的生产,包括相应的资本与技术,转移到相对落后的现有村镇,然后再从村镇购买这些工业品。这样,就能造成一个由物质利益驱动的、自发环境与动态机制,让现有城市与现有乡村发挥各自的相对优势、从对方取得比较利益。这就是城乡互动。
三、统筹城乡发展的关键,在于以比较利益为基础的城乡互动
现在,我们已经注意到出口拉动战略的局限性,并把统筹城乡发展提到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高度。但是,关于统筹城乡发展,在观念上和实践上,目前的主流均立足于“城市支援农村、财政倾斜农村”。例如,把城市和农村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实质理解为发挥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和取消“二元”政策。在政策层面上,重点突出的是政府财力对“三农”的扶持,具体措施也主要集中在财政政策如何向农村倾斜,包括增家农村教育、卫生、文化事业经费;逐步形成国家支农资金的稳定增长;新增国债投资将向农村中小基础设施建设和“退耕还林”倾斜;加大扶贫开发力度;为农民进城务工创造有利条件;等等。
其实,我们关于统筹城乡发展的认识,还可以更战略一些、更全面一些、更市场化一些。我们应该突破传统思维,从提高农民对国内商品劳务的需求以促进城市工业发展的角度、从促进农民转移到城里以完成农民变市民之转变的角度,从全面工业化现代化的角度,来认识和实行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
首先,在农业劳力向非农业转移以达成现代化的意义上,统筹城乡发展包含两个相对的内容。一方面,在国际出口的拉动下,现有农村的劳动力不断地流向现有城市。另一方面,更重要地,在比较利益的驱动下,一些工业品的生产以及相关联的资本、技术与人才,不断地从大中城市转移到乡镇。由此导致农业工业化、农村城市化和农民市民化。城乡互动,不只是农民进城市,还包括市民下县镇和农民建新城市。
其次,城乡互动的动力,在于城乡为谋求各自的、尽可能多的比较利益。城里较高的工资收入,吸引农民争相进城。反过来,城里一些工业品的生产及其资本。技术转移到乡下,在于利用农村廉价的劳力和资源来生产质量相仿的产品,以期获得比较利益。城乡互动,不只是城市支持农村,也不只是农村支持城市,而是农村与城市在互利互惠的基础上通过市场彼此支持。
再次,城乡互动的机制,是一个政府引导的、由城乡利益所驱动的、自发的市场动态过程。这样一个过程的形成与运作,政府财政的帮衬显然必要,但更重要的在于建立和培育一个互动的、市场性的机制,保持资本、技术、劳动力和资源的自发的双向流动。农村的现代化,除了必须依靠各类政府财政扶持,还必须依靠和利用市场经济下经济实体对利益的追求。
总之,统筹城乡发展,是中国特色的工业化、现代化的根本战略。它汲取了“出口拉动”已有的成熟工业化战略,又发展了以比较利益为基础的“城乡互动”新战略;它既包含由外部市场拉动的现代化,又强调由内生需求推动的现代化。
四、把统筹城乡发展定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战略并成立统筹城乡发展办公室
4.1把“统筹城乡发展”列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第四大战略
统筹城乡发展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核心问题。
首先,统筹城乡发展是包括出口拉动和内需推动两个方面的现代化战略。抓住了城乡互动,既抓住了出口拉动的农民进城,也抓住了内需推动的农民建城。
其次,统筹城乡发展,也是市场化的战略。在经济形态上,如果说,城市因过去国有程度较高影响了市场经济的发展,那么,农村却因为半自给自足性,延缓了市场经济的发展。个体经济、私有经济,并不一定等于市场经济。以个体私有经济为主体我国农村,现阶段并非完全的市场经济,其健全和发展市场的问题,与城市相比,有着特殊的难度。在这个意义上,我国农村的现代化,是由由半自给自足的个体私有经济走向现代市场经济。把城里的工业品生产多、快、好、省地转移到乡下,可以改变农村半自给自足的状况,促进个体私有经济进化到现代企业经济,从而加速农村市场经济的发展。
其三,统筹城乡发展,还是所有制结构和经营主体改造的战略。让城里资本流向农村、乡镇,一方面促进城里国有企业的改造,另一方面促进农业企业和县市乡镇企业的发展。
在产业、知识与人才培养的次序上,我国已确立科技兴国战略。为了协调短期与长期发展,我国已确立可持续发展战略。在兼顾东、中、西部共同发展方面,我国已确立西部大开发战略。这三大既定战略,尽管与城乡互动彼此影响、相得益彰,但没有涵盖、也代替不了城乡互动。西部开发与统筹城乡发展,都以相对优势和比较利益的原理为基础,都为摆脱单只依靠国际出口来拉动现代化的举措。然而,西部开发推进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的互动互利,而统筹城乡发展则旨在城市与县市、乡村的互动互惠。
所以,有必要把“统筹城乡发展”列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第四大战略。
4.2组建“统筹城乡发展办公室”来协调管理
尽管城乡之间存在比较优势、具有互动发展的基础。但是,城乡互动的真正形成,仍然有赖一定的条件,比如一个利益驱动的、自动的市场机制。这个机制的建立,需要政府的支持与引导。
在统筹城乡发展上,目前有很多的问题需要制定相应得政策、实施相应的协调、监管与引导。例如,农村在城市流动人口的协调与管理,转让土地后农民之市民化的各类问题,县市乡镇之城市化的诸种问题,各种支农资金的规范、分配与监管问题,税费减免与征收的规范、监管问题,县市乡镇到城里招商引资与城市企业、居民到县市乡镇投资发展的相关问题,工农产品价格的协调,等等。
篇9
关键词:剩余劳动力;劳动力转移;农村经济发展
中图分类号:F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8)12-0188-03
1 农业剩余劳动力及其产生的原因
1.1 农业剩余劳动力及其分类
所谓农业剩余劳动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劳动力合理配置过程中的客观现象,也是中国农村经济发展中不可回避的问题。”是指超过农村农业生产所需要的那部分劳动力。农业剩余劳动力是一个动态的和相对的概念,它随着耕地面积、机械化程度、科学技术等条件的变化而变化,这里的剩余是相对的剩余,即隐形或不充分就业的剩余,其边际生产率为零。
根据农业生产的特点,农业剩余劳动力主要可分为以下几类:
其一,积累型剩余农业劳动力。是指在随着时间的推移,农村劳动力的增长超过农业生产的需求而日渐增多的剩余劳动力。它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首先是农村劳动力的自然增长超过农业需求能力,沉淀在农村的劳动力日益增加而造成的;其次是耕地面积逐年减少,对农业劳动力的吸纳能力下降,而使农村剩余劳动力日渐加多。
其二,效益型剩余农业劳动力。是指随着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新技术的应用、产业的更替等原因使部分劳动力剩余。其产生的原因主要是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劳动效率的提高,使农业生产对劳动力的实际需求减少而使农村部分劳动力剩余出来。
其三,结构型农业剩余劳动力。是指由于二元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导致的城乡经济不合理,限制了农业劳动力向城市及工矿企业转移,以及农村产业结构的单一,农村剩余劳动力不能自由地向非农产业转移,而产生的剩余。
其四,季节农业剩余劳动力。是指由于农业生产自身具有季节性特点,农忙时对农村劳动力的需求较多,农闲时对劳动力需求较少,在农闲时产生部分剩余劳动力。
1.2 农业剩余劳动力产生的原因
一是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造成的不适应性剩余。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步伐加快,出现了一些新兴的技术含量较高的产业。由于新兴的产业对人员的素质要求较高,而农民大部分素质较低,短时间内无法满足用人需要,因此造成农村劳动力剩余;同时随着传统农业及农产品工业资本存量的调整,对劳动力的需求逐步下降,也致使一部分人无事可干,从而导致农村富余人员增加。
二是农业边际报酬率递减造成的弃地剩余。自1978年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至上世纪80年代末,农民的劳动积极性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土地的收益率发生了质的飞跃,农民的收入也上了一个新台阶。但是到了上世纪90年代初,随着农民物资投入的增加,农业生产出现了“边际报酬递减”的效应。农业边际报酬递减促使农民增加对农业的投入,进而增加农业生产的成本,因此边际报酬递减现象就更加突出,致使农民家庭的生产费用增长快于生产增长,农民家庭直接减收。不断减少的土地回报率使农民的收入逐年减少,有的地区甚至仅能解决农民的基本温饱问题,农民的生活水平无法得到提高,更无法满足他们对生活质量的追求,最终农民不得不从土地上游离出来,成为隐形失业者。
三是农业耕地面积减少造成的资源短缺性剩余。我国是一个土地资源缺乏的国家,可用于耕地的面积尤其较少。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人均农业耕地面积正在快速减少。从全国来看,目前我国农民人均耕地面积仅近1.3亩,是世界平均耕地面积的1/4左右。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步伐的不断加快以及一些对土地的不合理的使用,我国耕地正在以每年500-700万亩的速度减少。与此同时,我国农村劳动力却以每年1000至1300万人的速度急剧增加,使得我国产生了大量的剩余劳动力。
四是农村劳动生产率提高造成的相对性剩余。随着我国农业科技战略实施的不断深入,农业科技的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科技成果得以广泛的实施。在农业中出现了资本替代劳动的现象,如高效农药的使用、良种的推广、收割机等机器的使用都极大地减少了农民为施肥、收种、除草、灭虫等田间管理的劳动时间;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农业技术效益不断增加也大大提高了农村劳动生产率,资本有机构成相应地提高,使农业对活劳动的需求减少,也增加了农村剩余劳动力。
2 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2.1 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动力
在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增强了城乡文化交流和信息传播,促进了社会变革,塑造了一代新型农民,产生了广泛的回归效应。“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不仅意味着农业的剩余向农村转移、农村的剩余向城市转移的绝对转移思路,也意味着劳动力本身、农业、农村自身的直接发展所形成的吸纳劳动力就业能力的提高而导致的相对转移。因而,农村剩余劳动力与农村经济协调发展是良性发展过程的应有之意。”劳动力的转移一方面使资本、技术、信息随人员流动而运动,使区域间交流日益增多,纵横联系加强。另一方面,劳动力的大范围转移是市场机制作用的产物,是继后,对中国传统体制的第三次冲击。由于它的存在,促使政府对劳动用工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劳务市场法规制度,以及户籍管理、住房等多方面进行了改革。
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使农村劳动力得到比较充分利用,充分发挥了农村存量资源的经济作用,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持续增加,从而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提供了前提,也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成为可能。第一,农村劳动力从农业向非农产业转移,为农村非农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人力保障。第二,在现有户籍制度下,农村转向非农经济的劳动力,无论是离土不离乡或是进城务工经商,从根本上说没有脱离农村,他们务工经商所得除一部分用于提高自身生活水平外,相当一部分资金投向本地的农业或非农产业,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稀缺资金。第三,返乡创业的农民,不仅带回了稀缺的资金,更带回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同时也带回了市场,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所需技术、管理和市场。第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使农业经营模式,由小块的分散经营向规模经营转移,发挥规模优势,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搞特色经营,创农业品牌,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为农业现代科技的推广应用提供了广阔的前景。
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为农村经济发展减轻人口负担。“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解决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关键是要持续提高农民收入;而提高农民收入,关键又在农业人口的非农化,以及加快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增加农民的就业机会。”人口和农村劳动力向城镇和城市的转移,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一条重要途径,其转移的速度取决于城市化水平的高低和城市化进程的快慢。现代城市是在市场机制作用下,资源要素聚集的一种物化体现。资源要素的集聚,是城市化的内在推动力。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乡镇企业的发展壮大,各地各类专业及综合市场的成功发育,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逐渐向城镇聚集,使我国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绝大部分是农村剩余劳动力在改革开放后逐步向小城镇转移,毫无疑问,为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减轻了人口负担,为提高农村经济的发展效率做出了贡献。
2.2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加快农村现代化而带动农村经济发展
加快推进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必须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过程中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一方面,从世界经济发展规律看,只有不断加快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不断提高农村劳动力的非农就业比例,才能不断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农业生产水平,才能不断提高农村经济的综合实力和农村现代化水平。我国改革开放20多年的发展历程也充分说明了这一事实。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的贡献不仅仅表现在劳动力非农化水平的提高方面,而且更在于由于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使农民收入、农民的消费水平、农业劳动生产率、农业机械化程度等均得以提高。另一方面,对于农村经济,现代化意味着通过现代农业生产要素的增长和农业中现代科学技术含量增长的作用,不断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使农业对劳动力的需求减少。如果农村剩余劳动力不能顺利转移,过大的人口压力必然阻碍现代农业生产要素对传统农业生产要素的替代,制约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从而减缓农村经济发展的速度。因此,只有农村剩余劳动力得以充分转移,才能有真正的农业和农村现代化,才能推进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
2.3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提高农民素质为农村经济发展锻炼人才
在现代社会,劳动者的素质是劳动力就业竞争中最重要最关键的因素。一方面,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非农就业和用人单位吸收农业剩余劳动力是一种双向选择的过程,这种双向选择的机制决定了一个劳动力要从农业向非农行业转移,必须要有一定的文化素质和综合能力。另一方面,农村劳动力通过转移过程中的工作和学习,通过适应现代化大生产环境,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掌握了新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开阔了视野,培养了新的意识和观念,如市场意识、竞争意识、价值观念、法律观念等,进而全面促进了农村劳动力素质的提高,为发展农村经济做出更大的贡献。可以说如果没有农村劳动力的有效转移,也就没有农民工资性收入的增加,也就没有农村的小康和富裕。农民的富裕又反过来在农村进行教育和其他智力投资,不仅增加了农村经济发展的资源,而且提高了自身素质,进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2.4 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为农村经济发展注人了资金,繁荣了农村市场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应包括三层含义: 产业转移、地域迁移及身份改变。产业转移指农村剩余劳动力从农业中分离出来,进入非农产业,也就是说,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本质是劳动力在产业间的重新配置;地域迁移指农村剩余劳力向城市的聚集居住;身份改变是指农业剩余劳动力在转移过程中造成职业生活的转变并失去农民身份。”产业结构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目前,西方发达国家农村人口均低于10%,而我国却高达80%。人口流动不但能降低我国务农劳动者的实际人数,还可较快地改变我国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产业组合,并有力地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外出劳动力增加的收入,绝大部分带回家乡消费,带动了当地建材业和商业的发展,这不仅提高了当地农民的消费水平,增加了农村社会购买力,而且把部分收入用于发展农村经济,部分用于农业生产的发展。事实证明,一批有一技之长的专业人才和善于管理的企业家、实业家已经在“ 打工仔” 的队伍中脱颖而出,其中许多人致富后带着资金、项目、技术回家,促进了当地市场的繁荣,加快了农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步伐,有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
2.5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优化农业结构,加快农业产业化,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在客观上推进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能够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和市场比较优势,把土地资源置换出来,发展用地较少,而耗费劳动力较多的高附加值的产品生产,迫使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业就业容量。同时,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有利于加强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如高标准农田基本建设、小流域治理、荒山绿化、平原绿化、农村交通建设等,引导农民平整土地、兴修水利、改良土壤,通过改善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缓解农村劳动力过剩的压力。
此外,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可以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步伐。农业产业化经营,通过发展农村的支柱产业和主导产品,带动关联产业群的发展,将产业优势和产品优势转化为农民的就业机会,拓展农民的就业渠道。具体而言,产业化经营是以建立高效农业体系为核心,注重发展农副产品的深度加工和流通,可以调整乡镇工业的产业结构,使其围绕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和农副产品为原料办乡镇企业。这种企业多为劳动密集型,能够降低乡村办工业的成本,有助于农村劳动力转移进入乡镇企业、乡镇加工业,有助于农业剩余劳动力向产前、产后环节转移,缓解农业生产劳动力过剩的压力,形成对农业剩余劳动力很强的吸纳能力,从而为农村经济发展积蓄人才。
篇10
一、三农问题的现实意义
“三农”问题是指农业、农村、农民这三个问题。实际上,这是一个从事行业、居住地域和主体身份三位一体的问题,但三者侧重点不一,必须一体化地考虑以上三个问题。“三农”问题是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过渡的必然产物。近些年,“三农”问题极其引人关注。“三农”问题是确保我国粮食安全和农产品的供给首先要解决的问题,虽然我国的粮食产量与日俱增,但食品的安全并非得到保证。随着人口的增长,对食物的要求也越来越多样化,我国每年还要从外国引入进口粮食,由于我国农业生产技术落后,农民缺乏积极性,导致我国粮食自给率下降,所以调动农民的积极性,是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首先,要想维护社会长久和谐稳定,就要解决好“三农”问题,我国有一半人口来自于农村,如果农村的人口不稳定,必然会导致社会的不稳定,增加农民的收入,保证农民的基本生活,是国家长久治安强有力的保障。其次,要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要解决好“三农”问题,要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是在农村,如果农业不发达,就没有稳定的物质基础,如果农村的经济相对落后,国民经济也无法提高,如果没有农村的普遍小康,全国的全面小康也无法实现。最后,要想保持经济稳步向前,就要解决好“三农”问题,根据城乡居民的收入比例可知,农村是一个消费潜力非常大的群体,加大农业的发展,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不断地扩大内需,才能使得国民经济持续发展。
二、目前三农问题的主要表现
(一)目前我国农业问题的主要表现
农业供给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必需品,没有农业就没有食物,当然就不会存在其他行业,所以农业是基础。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我国农业都是以家庭经营为主,农业就是农业经营者对动植物生命活动的控制过程,目前我国的农业存在很多值得关注的问题。首先,我国农业人多地少,环境恶劣,经常大量使用有害的农药,使本来缺乏的水资源也被污染,而且我国农业生产结构和产品结构都不合理,农村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和实行,不仅调整了我国农业生产组织形式,改善了我国农业生产结构,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其次,农村的人口都偏向老龄化和妇女化,身体强壮的青年都外出打工,不仅无法生产出优质的农产品,竞争力非常弱,而且生产效率也非常低。如今逐步缓解和根除了我国粮食和其它农副产品一直供不应求的局面,增加了农民收入,提高了我国城乡人民的生活水平,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稳步发展奠定了基础,也为我国其它领域的经济改革提供了非常宝贵的经验。最后,农业生产技术水平落后,设施不完善都会制约我国农业的发展,无法适应现代农业的需要。
(二)当今中国农村问题的主要表现
农村在中国革命和建设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农村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稳定问题、留守问题、环境问题。农村不断地出现土地纠纷,房屋的拆迁重建、利益分配不均都会引起农村的不稳定,农村的不稳定必然会阻碍社会的稳定。如今,农村的青壮年外出打工,强大的劳动力不断流失,使得农村的留守老人、儿童、妇女不断增多,生活质量受到影响,老人缺乏儿女照顾,妻子与丈夫缺乏沟通,儿童缺乏关爱,必然会对农村的和谐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随着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农民也在不断改变自己的生活环境,房屋建造到沿路或是沿街,导致农村里的居民变少,生活在原住房的居民生活条件极差,不满足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愿景。
(三)当今中国农民问题的主要表现
农民历来在中国历史上扮演着最基础的角色,每次社会的变革和革命都会被推动到最前沿,并且往往最终起着关键性作用,但是在不同区域间、不同阶层间的经济交往中仍然处于劣势,农民问题日益严重。虽然经济在不断发展,但是农民的收入水平还是很低,在城市打工的农民由于没有市民身份,很多待遇无法享有,致使合法权益无法保证。农民经济地位的低下导致文化上受歧视,教育基础设施的相对落后使得在很多农村地区出现了大学生荒,而农村大学生回流现象非常少,农村的人才呈现有出无进的态势,而城市出身的人才更不会愿意走向农村。
三、解决三农问题,促进我国农村未来发展
要想促进我国农村未来发展,首先就要解决好“三农”问题,使农业、农村、农民同步发展。
(一)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加快农民的市民化
党的十八三中全会提出城乡一体化发展,首先就要使农民转变为市民身份,解决城乡二元结构的问题,否则会导致城镇劳动力匮乏,农村的发展也将停滞不前。城镇化是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而城市也就成为了人类走向成熟和文明的现代标志。目前,农村的人口都向城市流动,财产权利和发展机会都得不到平等对待,应该对符合条件的农民转为城镇居民户口,让他们享受城镇住房、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的待遇。推动农村和城镇协调发展,对个别城市的人口规模进行控制,在体制上和制度上开始变革,取消二元户籍制度和身份限制政策,从农民的就业问题、住房问题、社会保障问题、随迁子女的教育问题四个方面解决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民转市民问题,使生活在城市中的农民获得基本权利和平等的待遇。
(二)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是逐步实现农业现代化
解决“三农”问题中的农业问题是个关键,现代农业是未来中国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中国的农业问题不仅是生产问题,而且是人和物如何并存的问题,农产品的稳定产出、粮食的安全都是农业发展的前提,农业的发展又是城镇化的前提,也是制约因素。要想实现我国农业的现代化,农民的市民化是首要任务,提高农民生产的积极性,还要进行彻底的土地产权改革,保证土地全民所有而不是私有化,实现土地共同经营,并且对农业现代化提供技术支持和资金援助。农业的现代化不仅会为公民提供更优质的产品,也是实现中国繁荣富强的重要短板。
(三)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是农村的可持续发展过程
农民的市民化转变,使得农村的现代化逐渐变为现实,但是农村的发展问题也是需要关注的。对农村的改造,开发和环境保护,都是城市文明的重要标志,农村的可持续发展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党的十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要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个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经济的发展会受到环境的制约,所以要注意保护环境问题,合理开采土地和种植方式的改变,把生态环境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与建设结合起来,促进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四)解决“三农”问题是一个系统工程,最重要的是要做好体制改革和制度设计
加快城镇化建设,是“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越来越多的农民流动到城市发展,但实现城镇户口的权利得不到满足,是现阶段城镇化过程中要解决的首要难题。改变这一现象,最根本就要在宏观上对体制进行改革和制度改革,城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要想充分实现这一目标,让农民进入城市后收入稳定、有房住、有学上、医疗保险和社会保险得到保障,就要政府参与支持,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正确的政策选择,解决农民的固有身份,实现人口自由流动,让各类生产要素在政府的宏观引导下自由配置,以防市场扭曲。解决“三农”问题,是实现农业和农村可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出路,为更好的实现农村现代化创造必要的前提条件。
四、结语
要想解决“三农”问题,首要解决的就是城镇化问题,其核心就是使农民向市民身份的转变,农业现代化的本质就是农民的现代化,加快实现农民的身份的转变,让农民融入到城市生活,实现城乡一体化。用现代技术去改造农业和农村面貌,实现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建设一个美丽的新农村,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要求。总而言之,解决“三农”问题必须把农民、农业和农村三个方面作为一个整体,不可分割,要有侧重点的对待,再依靠政府的力量实行体制改革和制度转变,突破固有的阶级和阶层上的歧视。随着城镇化的实现和“三农”问题的解决,让我国农业更强,农民得到平等待遇,农村呈现为安居乐业的景象。
参考文献:
[1]韩长赋.正确认识和解决当今中国农民问题[J].求是,2014(02).
[2]周战强,乔志敏.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J].城市发展研究,2012(10).
[3]王国平.中国城镇化推进过程中的五个问题[J].中国市场,201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