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楼经营管理方案范文
时间:2024-04-10 10:11:3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茶楼经营管理方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l围绕一个中心
2009年,*风景区管委会(管理局)全年工作以风景区旅游工作的全面发展为中心,工作中以观光型景区向休闲度假型景区转型为抓手,加快休闲度假产品建设,适应大众旅游由一般观光到度假观光的需求,以规划建设休闲度假旅游产品为主旨,重点建设和完善观光旅游产品体系,满足多层次的旅游需求,以打造长三解核心区首席文化休闲胜地为目标,不断突出文化休闲内涵,不断增强品牌建设。
l明确两个定位
(一)核心景区打造“中国一流乡村旅游度假村”。*风景区有别于以纯自然风光为特色的其它景区,呈现出集湖山胜景、人文内涵、村居人家于一体的鲜明特点,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形成了村庄、村居、村民与*旅游的发展密不可分的关系。作为核心景区旅游的发展,要充分挖掘江南水乡乡村文化的各种旅游元素和*特有的人文内涵,进一步整合水车、耕牛等农事元素,进一步结合村、景交互的独特特点,进一步包装展示馆、展览厅等旅游产品,将核心景区打造为“中国一流乡村旅游度假村”。
目前,核心景区结合旅游发展与新农村建设的“中国一流乡村旅游度假村”概念性规划已经委托浙江大学建筑设计学院抓紧编制,完成后将尽快提请省旅游局对之开展评审,力争列为省级旅游发展重点项目,取得政策与资金上的更大扶持。
另外,在作好规划的同时,要充分研究分析*核心景区村民生活、收入来源、经济作物等生产生活的产业布局,提出合理、有序、科学的发展方向,尝试探索农房的征用,适时组建如农业管理公司、物业服务公司等,切实做好人员的分流和产业的调整,进一步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旅游农业的转化。
(二)围垦新区打造“滨海高端旅游度假区”。有别于核心景区,围垦新区的发展,要全面考虑位处长三角城市圈中心的独特区位,充分根据长三角都市圈土地资源稀缺的特点,紧密依托毗邻4A级景区的天然优势,高起点、高品味的作好现代旅游的综合开发。
1、进一步加强规划工作,力求规划领先。在原有深圳规划院规划的基础上,按照“层次高、功能全、产业布局合理”的要求,对设计单位的设计成果进行修改与完善,选定最优方案,落实规划各项工作。
2、进一步加强管理工作,力求科学精细。拟成立专门机构——景区围垦办,由专人负责与黄金海岸公司的联系与沟通。密切联系目前围垦区工程建设、耕地垦造工作等各项工作,调全围垦工程招标、建设图纸、施工协议等资料档案,为工程验收做准备。
3、进一步加强联系协调,力求无缝衔接。在县委、县政府明确围垦区投资主体后,迅速与凯东集团进行协调,解决与其在资金、产权等问题上的善后处理工作。
l破解三个难题
(一)用“两分两换”的方法,实行商住结合,破解村民建房要求日益强烈与景区保护之间的矛盾。
为保障景区自然景致不受人为破坏,近年来,核心景区内停止了村民建房审批,有效保存了风景区的原始风貌。近年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村民建房需求不断强烈,呼声不断高涨,引起了管委会领导重视。经过调研,在充分领会市委、市政府“两分两换”政策的基础上,形成了在景区湖闸至老东门之间建商住两用房的工作思路,即核心景区需新建房屋的村民,迁址至湖闸至老东门间重建。新建房屋由管委会统一设计规划,从而形成“上居下店”或“前店后居”的商住两用房群,作为购物街、商业街统一开发。该方案的实行,既可满足景区村民建房需求,也是景区村民外迁的有益尝试,还可满足景区商业街的开发创造条件。目前该方案尚在论证阶段,相关政策问题还需进一步探讨,方案的细节还需进一步的研究。
(二)用分块招商的方法,丰富休闲内涵,破解景区进一步提升人气、留住游客,开展多日游与景区夜游内涵不丰富、旅游产品较单一难以留住游客之间的矛盾。
数家星级饭店及若干准星级酒店,使*风景区具备了相当的住宿接待能力。然而在20*年景区接待的41.8万人次的游客中,多为一日游群体,从景区宾馆饭店的反馈情况来看,除周末与节假日外,住宿率并不理想,形成了游客引得来、留不住的局面。究其原因,还在于景区娱乐设施不丰富,尤其是夜游*的元素不够丰富,旅游产品较为产一,对游客吸引力不大。
为破解此难题,20*年,我区投入大量精力开展了弈仙城的回租工作,希通过整体回租的方式进行整体开发。因部分业主固执己见,导致工作成果功亏一篑。为此,我区本着灵活多变的工作方式,科学发展、创新发展,创新发展思路、改变开发方式,2009年一方面拟在弈仙城区域通过分区块开展招商的方式启动招商引资工作,广泛与意向投资商接触,成熟一家,发展一家,启动一家,以点带片,丰富弈仙城区域娱乐活动内容,另一方面,综合开发“湖山真义”景点,于该处建大型综合性茶楼,将该区域建设成集大型茶楼、特色小餐饮、文娱活动等为一体的消费休闲区,丰富夜游*的内涵。
(三)建立约束机制,探索经理管理新思路,解决景区村民与景区争利益之间的矛盾。
基于近年来景区在基础设施建设、营销宣传上的不断投入,景区旅游业呈现出蓬勃的发展的态势,越来越多的村民产生了参与景区旅游发展的愿望,并自发开展了一些经营活动。一方面,景区限于人力物力,缺少对农家乐等村民自发的经营活动的管理,卫生、安全、消防、排污等条件难以保障,这种尚处于萌芽状态的自发经营,与景区倡导的文明、现代、休闲的旅游发展思路大相径庭,任其发展,只会让游客产生景区凌乱、不规范的印象,与景区品牌建设不利;另一方面,作为企业性质经营的景区,最终的成绩体现在票务上,体现在财政收入上,分散的小规模的经营景区管理机构在财政上并得不到实利,景区在基础设施、在市场宣传上的投入,并没有在这些小规模经营户上得到产出,更多的利益流向了村民本身,而且,分散经营在排污方面几乎是不处理排放,极大的危害了景区生态。
为破解上述难题,景区拟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通过以下途径开展工作:
1、有计划的采用现房入股的方式,租用民房,逐步实行房、权分离,统一经营管理,由管委会下属公司结合“中国乡村一流度假村”的规划,开展经营活动,增收创收。
2、进一步规范农家乐的发展,做好规划,以南木山区域为试点,配齐排污等各项基础设施,建立考核制度,定期开展食品卫生、消防安全、规范服务等方面的考核,提高经营质量。
3、为进一步保护农民的积极性,拟通过组建行业协会的办法,由农民自订行规,自主管理,管委会则做好相应的指导与监管工作,从而从根本上破解农民无序经营与旅游发展规范化之间的矛盾。
l抓好四项工作
(一)求效益抓好市场开发与宣传:
由于大桥开通等客观原因,20*年*旅游取得了的突进式的发展,2009年,面对“大桥游”降温及金融海啸的冲击,在充分做好旅游市场发展降速甚至倒退的心理准备的同时,扎实开展好各项工作,保证旅游市场不大起大落,力争实现全年游客35万人次,实现票务收入1000万元的工作目标。
在工作思路上继续坚持“立足长三角、主攻大上海、挖掘苏锡常、开发新市场”的营销方针,把握*旅游节、金秋风情游等节庆活动及新改的*网站等平台,注重宣传、突出特色,进一步做大做强上海市场、进一步巩固浙江、江苏市场、努力开拓长三角周边市场,全年力争实现全年工作目标。
(二)多主体抓好在建及签约的项目规划建设
首先,抓好围垦区高起点的规划和配套工作的跟进。按照围垦区“层次高、功能全、产业布局合理”的要求和“滨海高端旅游度假区”的定位,首先,需进一步加大调研,加快新区规划规划编制。管委会将会同相关部门,尽快修改完善原有规划,力争早日定稿,为后序开发提供参照。其次,需进一步加强保障,加强基础设施工作。围垦区田园西路延伸段已完成规划,将加速项目启动,为围垦区基础设施建设的开展做好装备;围垦区内按照建设协议,加速启动相关配套工程,完成土地平整、河道分布、道路建设等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其中,3600亩耕地垦造项目要按照省级相关要求及标准农田改造要求开展建设,力争于2009年年底完成。再次,需进一步加强宣传,加强招商引资工作。2009年围垦区的招商以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拟通过分区块开展招商,迅速启动该项工作,加快基础设施建设进度,为围垦区的深度开发做好准备。
其次,抓好在建项目的进度跟踪和质量保障。目前,核心景区有多个在建项目,其中以艳阳(中国)度假连锁集团有限公司“颐养宫”乡村度假项目与南山生态牧场即南山马场最具规模与影响。目前项目正抓紧建设,将会同投资方,按照既定方案,高标准、严要求的开展建设,分别力争于“三八节”与“五一节”前期完成一期工程,迎接新一年旅游高峰的到来。另外,“鹰窠项—日月并升”景点观光平台正抓紧
再次,抓好意向项目的跟进落实,抓紧签约。20*年,*风景区招商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相继完成艳阳(中国)度假连锁集团“颐养宫”项目,金牛山大酒店改装与扩建项目、南山生态牧场等重大项目的招商引资工作,深入跟进了白塔山生态海岛游建设项目、*生态旅游山庄项目等项目,并培养了一批有发展潜力的后备项目。2009年,将在此基础上,尽快在县政府及相关部门的指导与配合下,完成白塔山生态海岛游项目、*生态旅游山庄项目协议细节的商榷,尽快完成签约,争取及早开展施工。同时,理清招商计划,制定进度表,有序推进弈仙城、“三湾茶村”、乡土特色旅游等项目的招商工作。
(三)多角度抓好特色旅游项目包装
1、整合农耕元素,突出水乡特色。近年来由于科技文化的进步,传统的水车、耕牛等农耕元素逐渐被高科技的生产技术所取代,而因为都市的快节凑,农耕元素、乡土特色却日受追捧,成为重要的旅游卖点,*风景区位处江南水乡,水系发达,具备了整合相关要素,发展乡村特色旅游的条件。未来几年在旅游项目设置上,将通过引入小型生态农庄、增设水车等参与性项目,进一步突出江南水乡特色。
2、作好湖面文章,引入水上项目。*湖域宽广,近年来先后引进水上自行车、手摇渔船等项目,游客反响较好。然而,由于项目多以划船为主,缺乏新意,拟通考察同类景区,借鉴相关成功经验,建设水上乐园,丰富水上活动项目,进一步提高参与性与趣味性,从而进一步凝聚*人气。
3、利用茶园优势,发展茶村文化。*风景区内,茶园广布,尤其三湾区域,茶园连接成片、长势良好,周边又有天池、尚书坟等景点,当地百姓参与开发旅游的积极性也十分踊跃,综合以上要素,具备了进一步开发的潜力。拟通过规范与引导当地村民,通过茶叶采摘、制作、品评等茶文化的集中展示,通过古旧景点的修葺和相关配套设施的跟进,建设“三湾茶村”,以茶兴游。
4、挖掘现有资源,开办各类展馆。*人文积淀深厚,随着金九纪念馆整修一新、步鑫生改革开放事迹陈列馆展览馆等的建立,*人文内涵又多了一条展示途径,游客赞不绝口,在此基础上,拟通过深度的挖掘,建立“鸟类标本馆”、“百姓摄影艺术馆”,将生态保护、摄影艺术与*自然景色融为一体,进一步丰富景区的人文内涵。
5、结合民居资源,规范农家乐发展。因景区村、景相融的特点,景区村民利用自家房舍开办农家乐的热情很高,在景区内的南木山将逐步开展有益尝试,因为缺少必要的管理与指导,农家乐的发展尚处于萌芽阶段,为此,拟组织村民外出考察学习,统一思想,组建农家乐行业协会,通过协会实现农家乐行业的规范与有序,管委会则在配套设施与相关政策上给予一定的扶持,力争实现农家乐的发展壮大。
6、利用庙庵资源,开发佛学文化。
(1)启动惠泉寺建设计划。一方面,加快规划设计工作;另一方面通过异地调研,借鉴新昌等地利用废弃采石场建设寺庙发展旅游的成功经验,形成开发思路。
(2)加快建设云岫庵。指导云岫庵做好山下九曲径、山间游步道、山上庵庙区的规划设计工作,协助其作好土地征用及相关政策处理工作,尽快启动项目建设。同时,做好与县民宗局及相关部门的沟通工作,做好文物的保护、开发工作。
(3)开发好禅悦寺、吴越王庙。拟通过老东门外移,将吴越王庙纳入景区范围,丰富核心景区游览内容,禅悦寺则列为宗教场所,通过不同的方式加强两座寺庙的保护与开发。
(四)促提升加强景区内部管理
1、加大秩序管理力度。一是加强队伍建设,充实管理力量,配齐管理人员,开展相关培训,提高管理能力。二是加强监管力度,针对黄牛逃票与非法营运,密切与路政、交警与公安等部门的联系,通过联合执法,打击不良行为。三是完备相应制度,引入绩效考核等机制,进一步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篇2
沿着两公里长的曲折山路盘旋而上,行至海拔1300多米的半山腰,一片有着传统川西建筑风格的特色民居赫然入目。这就是四川省雅安市宝兴h穆坪镇雪山村。
村民李勇的家就是其中的2号房。
他所在的雪山村新江组共有38栋青瓦黄墙的4层小楼,全部依山势分排而建,错落有致。远望过去,像群山环绕中凌空悬挂的“世外桃源”。谁又能想到,这里在3年多以前还是一片废墟。
李勇曾亲历2013年“4・20”芦山地震,而今,他不仅住进了政府统一规划、村民自建的新房,还把自己建造的民宿出租给村里的合作社,留在家乡做起了旅游接待生意。
在震后的断瓦残垣上重获新生的雪山村村民有264人。
从“地薄桑麻瘦,村贫屋舍低”的穷乡僻壤转变为游客盈门的民宿,雪山村这样的村子,仅在宝兴县就有19个。
“生态优势是雅安最突出的优势,要围绕这个优势大力发展生态文化旅游产业,把这一特色产业做大做强。”正是秉持这样的发展思路,雅安义无反顾地进行着积极探索。 俯瞰四川省雅安市宝兴县雪山村
在灾后重建的过程中,雅安立足全市旅游资源,以“推动资源变资本、生态变业态,促进旅游与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加速让生态资源向旅游经济转变”为基本思路,推动区域资源有机整合、社会共建共享。
“这样的发展理念和模式让雅安有了面目一新的改变。”四川省副省长、雅安市委书记叶壮在接受《t望东方周刊》采访时说。
单靠“老天爷”和前人赐予是不够的
作为世界上第一只大熊猫的科学发现地、命名地和模式标本产地,以及最早有人工栽培茶树的地区(在蒙顶山上种茶的雅安人吴理真被认为是有明确文字记载最早的种茶人),雅安的“熊猫家源,世界茶源”是其最为外界熟知,也最具国际吸引力的两大名片。
“除此之外,雅安还是自然、人文资源的宝库。”雅安市旅游发展委员会主任曹刚告诉《t望东方周刊》。
雅安地处四川盆地向青藏高原过渡带,海拔垂直高差5000余米,旅游资源极为丰富,目前雅安境内拥有国家4A级旅游景区18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个、国家森林公园3个;而碧峰峡、蒙顶山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工作也在积极推进中。
此外,东靠成都、西连甘孜、南界凉山、北接阿坝的雅安还是名副其实的“川西咽喉,门户,民族走廊”,城市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全市有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和名镇 5 个,有国家级、省级、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处。
以牛背山、二郎山、青衣江、喇叭河等为代表的壮美大山秀水;历史悠久的茶马文化、少数民族风情;雨城区的碧峰峡、中国藏茶村、上里古镇,芦山的乌木根雕,荥经县的黑砂,宝兴的汉白玉,汉源的水果、蔬菜、中药材等景区、工艺产业和特色农业,共同构成了雅安独特的旅游、康养、休闲资源。
去名山采春茶,在山高林密、溪谷纵横的碧峰峡风景区避暑,到大熊猫基地观赏国宝吃竹子,去“花海果乡”汉源品尝红透了的大樱桃,或是盘旋两公里山路入住峭壁上的雪山村民宿,看窗外云雾缭绕、山峦壮阔、山下的宝兴河奔腾不息――雅安对游客来说有着丰富多彩的选择可能。
“在大众旅游兴起的时代,生态人文资源条件得天独厚的雅安迎来了绝好的发展时机。但我们很清楚,要持续地吸引游客,单靠‘老天爷’和前人赐予的先天资源禀赋还远远不够。”雅安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徐一心告诉《t望东方周刊》,“雅安要发展生态文化旅游,既要充分发挥已有优势,结合本地特色挖掘产业发展潜力,更要继续在基础设施、服务提升等方面做好配套。”
卖鲜茶叶的“天花板”怎么破
雅安市名山区是全国区县范围内茶园种植面积排名第二、人均种茶面积和绿茶产量全国第一的产茶区。但在过去很长时间,这里的茶农主要靠卖最初级的鲜茶叶为生,产品附加值低,鲜叶价格下跌时,收入只能随之缩水。
灾后重建过程中,名山区开始了产业转型升级之路。
“如果还是像原来一样仅仅围绕茶叶种植、销售本身做文章,一眼就能看到‘天花板’,茶园面积、茶叶产量增加很困难。而在茶叶品牌格局几乎已经确定的情况下,我们要是光沿着老路走,就很难再有所突破。”雅安市委常委、名山区委书记吴宏告诉《t望东方周刊》。
2013年之后,名山区依托丰富的茶业资源和浅丘地貌型茶园的独特旅游景观优势,一改往日以种茶、卖鲜叶为主的传统产业模式,探索出了“茶+旅游”“茶+科技”“茶+互联网”的特色发展路径。
依靠“1+6+N”的空间发展布局,名山区实现了“茶区变景区、茶园变公园、劳动变运动、产品变商品、茶山变金山”的转变。
“这样的辐射带动了走廊沿线12个乡镇近15万群众共同致富。”吴宏说。
仅茶旅融合这一块,2017年前4个月全区接待游客达140.5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实现12.0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了61%和71%。
“从群众的收入结构来看,2016年旅游方面的收入占到了五成;而在2012年,这一比例仅为一成,90%的收入还是来源于鲜茶叶。”吴宏告诉本刊记者。
类似的转变还发生在雅安的其他区县。
震前,距离名山区直线距离20公里的芦山县龙门乡的多数老百姓,主要靠种植水稻、油菜等传统农作物或家庭养殖为生,生活并不富裕。
而今,龙门乡建成了白伙、王伙、河心等7个特色新村,打造出一条22公里旅游环线相串连的4A级龙门古镇乡村旅游线,沿线村民则把客房出租给新龙门客栈等民宿、酒店经营者,每年不仅有固定的租金收入和可观的利润分红,自己还可以通过给民宿提供服务再赚一份钱。
上世纪90年代之后力推产业结构调整的汉源县,如今已经从一个无法大规模种植农作物的盆周山区,转变为名副其实的“花海果乡”。时值6月,甜樱桃、红富士苹果正是红遍满山遍野的季节,不过它的“丰收”季远不止于新鲜果蔬的上市期。
汉源县以“农业景观化、景观生态化、生态效益化”为引领,打造从河谷、山腰到山顶梯次展现的农田景观,将乡村、自然、历史、田园、家园的“画卷”融入新村和产业,一年四季可以观赏“一步一景、一天一景、一片一景”。
“我们的目的是让游客既能‘饱口福’、又能‘饱眼福’,还可以‘享清福’。”汉源县县长郑朝彬对《t望东方周刊》说。
3个月旅游业分红是种地年收入的10倍
力推乡村旅游、生态产业发展,给老百姓的生活带来了巨大变化。
2015年9月21日,雪山新村民宿正式开始运营。截至当年底,3个多月时间村里每户人家就分到了几千元,几乎是原来一年种地收入的10倍。
“2016年全年我自己分了2万元,今年肯定会超过3万元。”李勇对《t望东方周刊》介绍,村民从民宿里获得的收入由房租、房费分成和合作社收入结余的年底分红三部分组成,在合作社打工的12个人除此之外还能拿到每月1000元~1800元不等的工资,而其余留在家乡就业的乡亲要么开了超市、餐馆,要么种地之余,在自家农地里运营游客采摘、体验的项目。
2013年之前,名山区万古乡红草村村民刘林还只是一个普通茶农,如今他摇身一变成为了一家茶楼的老板。
“靠给游客提供住宿、品茶、采茶体验等服务,每年能比原来增加三四万元的收入。”刘林对《t望东方周刊》透露。
“其实刚开始我搞茶旅融合,很多人包括本地老百姓都会担心游客不足,但现在我们最应该担心的是接待能力不足。”吴宏告诉本刊记者,“一到节假日,仅成都和重庆来的游客就已经把所有的停车场、酒店全部挤满了。”
而2017年“五一”小长假期间,刘林家的茶楼仅出租骑游的自行车一项,一天的收入就超过了1000元;而卖小吃的邻居,光是土豆串一天就卖了4000串。
“农旅结合”的发展路径在增加百姓收入的同时,还对引导农民返乡就业产生了巨大的促进作用,解决了农村“空心化”的问题。
“以前老百姓种花椒、玉米的年收入不足1000元,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产业结构调整之后,外出的人纷纷回来,因为他们看到了家乡发展的新机遇。”郑朝彬告诉本刊记者。
而今,依托总面积达66万亩的十大特色产业基地,汉源县建成了116公里的“百里果蔬走廊”精品乡村旅游环线,现在农民仅卖水果的收入就能达到每亩2万~3万元,有些村民还做起了农家乐。
汉源县大田乡乡长任雪玲对《t望东方周刊》介绍,如今大田乡老百姓人均年收入达40万元以上的占5%,30万~40万元的占10%,10万~30万的占到了80%。
把“女儿”先打扮起来,再嫁出去
“雅安在过去4年的灾后重建过程中,生态旅游业之所以能够形成规模,离不开企业的开拓。”徐一心告诉本刊记者。
以名山区为例,为落实“茶旅融合”的发展理念,区政府与雅安市有关单位共同出资组建了一家国有企业,它既是利用灾后重建资金进行基础设施投资建设的主体,也是名山 “1+6+N”旅游规划的具体实施人。其中,其所建设经营的蒙顶山国家茶叶公园是国内第一个,也是目前唯一一个以茶产业为主题的公园。
“现在农业部所属的中农茶促会以我们为样板,把蒙顶山国家茶叶公园作为了未来制订国家茶叶公园的标准。”吴宏介绍。
从整个雅安市的情况来看,2013~2016年,雅安旅游项目签约金额超过了500亿元,引进了东方园林、能投集团、中业集团、港航集团等一批集团企业共同做大旅游的“盘子”。
这背后,政府的引导作用不可或缺。
“这种引导不仅仅限于‘书记、市长亲自带队推介雅安旅游项目’,关键是要利用好灾后重建资金,做好本地的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规划、配套政策的制定,也就是通常说的‘筑巢引凤’,否则一切都无从谈起。”徐一心说。
政府做好规划、服务、政策引导和基础设施建设,由龙头企业带动,吸引更多的优质投资者进入,形成企业联盟、基地联盟和品牌联盟共同推动雅安的生态旅游业发展。吴宏把这种政府与企业的分工合作比喻为“嫁女儿”,“相当于我有个女儿长得比较漂亮,但是缺乏美誉度,我们先把她打扮起来,让她更有气质和素养,然后再嫁出去。”
康源农产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康源)董事长付德彬是位于芦山县的龙门乡生态农业园的投资人,他对此感触颇深。
“刚开始,龙门乡连车都很难开进去。从成都拉种苗、物资过去,200多公里路程往往需要一整天的时间。直到芦山县政府把道路、水电等基础设施修通,我们才打开了局面。”付德彬告诉《t望东方周刊》。
为了吸引企业投资,龙门乡在土地流转方面还开创了一种崭新的“农户+合作社+企业”模式。
在这种模式下,农民把土地交给乡里或村里成立的合作社,合作社则把土地流转给企业。农民获得固定的土地租金,在企业经营产生利润之后再坐享一份分红,同时还能在企业打工赚钱。
“每亩土地的租金是2000元,他原来一亩地才收入几百元钱。如果是打工,一个人一年挣2万元没问题。”付德彬对本刊记者介绍。
在雅安市委常委、芦山县委书记宋开慧看来,这样的发展模式让地方实现了产业转型升级,更重要的是改变了当地老百姓的收入和观念。
“人的改变是最显著也是最要紧的。” 宋开慧告诉《t望东方周刊》。
“造福百姓”不只是安置生活
“政府‘搭台’、企业‘唱戏’,说到底为的是造福一方百姓,这里说的‘造福’不光是安置他们的生活,还要帮助他们安排好生产。而无论是生活还是生产,尊重老百姓意愿、调动群众参与的积极性,都是我们严格遵循的准则。”徐一心对本刊记者介绍。
曾对雅安的震后重建作出了重要指示:“探索出一条中央统筹指导、地方作为主体、灾区群众广泛参与的恢复重建新路子。”
这一指示精神为雅安的探索指明了道路。雪山村正是“群众广泛参与”的典型案例。
“所有的房屋建设、装修,民宿的经营管理,收入的分配等,都由村民自己来作主。”宝兴县县委书记石章健告诉《t望东方周刊》。
为了改变过去灾区重建更为注重建“消费品”的做法,中国扶贫基金会对雪山村的重建一开始就确定了发展乡村旅游的路子――房子既要老百姓自己住,还要能作为精品民宿来经营。
于是,来自70多个国家的900多位设计师为雪山村免费设计了128种方案。雪山村成立了村民的自建组拍板,从中选出了一种,并结合自己的居住需求作了户型改动,最终实现了“一二层自住、三四层出租,入口不同,生产生活互不影响”的效果。
自建组完成房屋建设、装修任务之后,接下来的民宿运营则由村民合作社统筹。
接待游客的前台、打扫房屋的服务员均为村民应聘上岗,为游客提供标准化的服务;为避免拉客抢客的现象发生,游客的入住需求被随机安排到有空余房间的家庭;宣传推广工作则由政府旅游主管部门承担。
“房租是按照房屋面积而定,分红则根据客房装修时村民与合作社分担的费用比例来分。”李勇告诉本刊记者,“在装修家里客房时,我自己花了10万元,合作社拿扶贫基金给我出了10万元,这样我能获得的分红是民宿经营收入的一半。到年底如果还有结余,全村人均分。”
这样的村民自建自管模式,在戴维新村、蒙山新村等雅安其他乡村旅游示范村,已经成为范例。而雪山村模式,如今已经成为国内很多地区学习的样本。
篇3
同样简单的道理是,拿一个残缺不全的产品去和一个完整的产品竞争,其结果也是注定的。遗憾的是,我们的许多企业,在许多时候,看不到自己产品的欠缺。一方面为产品上市的不利而大感不解,另一方面又找不出问题的症结。还有些企业拿着自己视若珍宝的新产品来寻求营销指导时,我们真不忍心又不得不给他泼盆冷水:“老板,你的产品不完整。”“产品的完整性”——这样一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却至关产品的生命和企业的发展,尤其在诸多新兴企业中带有一定共性。那么,我们要回到起跑线上来探讨,产品究竟是什么?什么是完整的产品? 一、 中国企业产品观发展
中国工业化生产的历史即使从建国初期算起,也不足50年的时间,而我们真正关注企业,研究产品却在78年之后。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市场竞争的加剧,深刻理解企业运作,准确把握产品构成才成为可能。我们对产品的认识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 产品就是指某种有形的劳动生产物
这一对产品的传统说法,如果站在企业立场则是无懈可击的定义。在计划经济时代,企业就如国家的一个生产车间,其任务只是保质保量保时地组织生产。这一时期重视产品生产过程管理,制定了完整的质量管理体系的文本。在众多企业墙上大书的“安全生产,质量第一”的口号中,反映了人们对后者的重视和理解。“向质量要效益”成为先进经验,甚至企业经营的唯一法宝。那时候“皇帝的女儿不愁嫁”和“好酒不怕巷子深”的格言大行其道。
2、 产品除了基本使用价值,还需要有一个美观的“外包装”
这一认识的进步是被初步引入的市场经济机制逼出来的,曾几何时,国营企业老板面对国外企业或国内民营企业同类产品的畅销大为光火,因为产品基本一样,甚至国营企业产品更“实惠”,而他们的产品只不过是多了个花哩呼哨的包装,不但卖得快还卖的贵!消费心理的微妙变化使消费者“傻”得不听好言相劝而愿意“上一当”。企业认可这一变化后,对包装空前重视,包装要引人注目,包装要显档次,包装的大小也要适应消费者。“皇帝的女儿”也要化妆,“好酒”也得“好瓶”装,这些对产品的进一步的认识,在消费者角度来考察产品了。
3、 最赢得消费者青睐的竟是产品那似有似无的一种“概念”
八十年代,曾宪梓造访大陆一个大城市,接待人员恭维他买卖做的大:“我们大街小巷都卖金利来领带!”大陆的“消费层次”很让曾先生震惊。但更令当时企业震惊的是金利来领带竟比自己的领带高出几倍十几倍的价格。任企业怎么游说:“从质量到款式都不比金利来差,价格却低得很!”消费者愣是不买账。消费者不仅在买领带,更是在买“风度和身份”。只有金利来领带里才有这种属性,而这种属性却用任何先进仪器者测不出来,用任何先进设备也生产不出来。当众多企业纷纷引入CI理论、形象策划理论开始生产产品“概念”的时候,我们说,企业对产品的认识进入了一个更高的层面。
4、 产品的销售体系成为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
企业对产品的“概念”的生产,使消费者置身于一个品牌的海洋。品牌产品小心翼翼地为自己的消费群体服务,消费者根据自己的喜好对品牌做出取舍。但有一天,人们在酒店指名选用某个品牌啤酒时,很可能因为这种啤酒的瓶盖上印有可以兑现的100元钱。对实力相当的品牌空调,人们选择这一种是因为这种保修期三年,而那一种仅一年。而又有一家实力品牌承诺以“三个月出现质量问题”保换新机并赔款时,购买又一次发生了变化。——这时候,我们发现,产品的内容又丰富了,产品售前、售中、售后服务及销售模式、促销技巧等包括在内了。
被“惯坏了”的消费者不仅要求产品具有最基本的使用价值,还要满足视觉的享受,还要提供心理上的满足感,更变本加厉地要求服务到位、购买便利、附加奖品……如果产品有哪一方面的不足,他都有权放弃。
什么是产品?什么是完整的产品?当我们感到过去对产品理解的片面和狭隘时,就需要重新审视产品了。在准备为其下定义的时候,我们先翻翻《资本论》。马克思这么论述商品:“商品首先是一个外界的对象,一个靠自己的属性来满足人的某种需要的物。这种需要的性质如何,例如是有胃产生还是由幻想产生,是与问题无关的。这里的问题也不在于物怎样来满足人的需求……”行文至此,我们发现产品的定义是非常贴切的,这一论述也正好反映了产品的完整性。中国企业经过50年的探索发展,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深刻体会到产品的丰富内涵和本质,为伟人的论断作了生动的阐述。 二、 整体产品的概念及其构成部分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把人的需要分为五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会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作为满足人的种种需要的物,产品必须具备满足消费者不同需求的功能。在市场竞争激烈的今天,具备多种功能或独特功能的产品势必具有优势竞争力了。而只有掌握了整体产品的每一个组成部分的特殊性,才能从宏观角度考察自己的产品,弥补产品的缺陷,开发优势功能,形成绝对竞争力。
1、 产品实体——具有基本使用价值的内在因素
产品实体部分是产品其他部分的载体,如果没有这一部分,其他部分将无所依托而变得毫无意义。同时,这一部分也是形成购买的基本因素,满足的是消费者的第一需求,因此产品实体是产品价值的核心,并使产品附加值成为可能。产品实体的众多组成要素中大多是不可或缺却可以组合增加的。比如沙发,如果失去了供人坐的这一功能,无论款式如何优美,质地如何优良,也将不会被人当作坐具来购买。沙发的用料将决定其最低的成本而影响价格。但沙发除了供人坐的基本功能外,设计者还可以为它安装折叠的茶几,为它附加一种新功能,共同构成产品实体。对于产品实体的生产,企业会注重如何让它更完美地表现基本功能,并使这一功能具有持久性。彩电追求画面逼真绚丽,饮料追求口味可人,衣服追求穿着舒适,并同时都要强调内在质量。经历过计划经济时期的中国企业炼就了生产产品实体的本领,树立了牢固的质量意识,具有良好的传统。但如果跟不上科技的发展,产品实体的开发和生产势必落伍于时代而被淘汰。我们的企业在产品实体的开发和生产上很下功夫,甚至是主要精力的投入,这一出发点是良好的,因为产品实体永远是参与竞争的必要条件。
2、 产品形体——以视觉需要为主要出发点的外在因素
产品形体是依附于产品实体的部分,其功能主要是在保证产品实体基本使用价值的前提下,满足人们视觉感受兼顾某些心理需求,集中表现为产品的款式、色彩、造型、包装等。这一部分的改良单纯对于使用价值而言是不必要的。企业对产品形体的生产是为了通过这一投入获取更大的产出,否则将变得可笑。产品形体是可变的,并且具有设计上的广阔天地。就服装而言,在全国一片蓝的时代,显然企业和消费者仅仅注重产品实体。到如今,服装产品形体的多姿多彩使生活变得万紫千红,并且特殊布料、特殊款式又使人们个性彰显。对于靠外观取胜的产品,其生产企业的产品形体部分的开发和生产将是企业任务的重中之重。
对于产品形体的重要性,企业的认识越来越充分,有些企业甚至把希望寄托在包装上,认为产品好,包装好,再卖不出去就没办法了。其实,即便两方面都做得比较好(且不说“好”的标准),也仅仅是生产出了产品的两部分,仍将被看作没有眼睛或没有尾巴的老虎。
3、产品概念——以心理需要为出发点的文化内涵
产品是无生命的,更谈不上性格,但企业可以强加给它某些东西,通过广告、公关等手段,让消费者觉得它成了一种象征或一种文化的载体。当玉制品被戴在耳朵上可能仅能起装饰或显示身份的作用,但被挂在胸前则被人们认为它具有了避邪或更玄的功能。人们从梦特娇穿出浪漫风情,从非常可乐喝出民族志气,在郑州亚细亚昌盛时期,那里的一个指甲刀都能给人带来炫耀的资本……而这些实际上都是不存在的。产品概念使消费者获得了产品基本使用价值之外的一种价值。产品的概念说到底是一种心理预期,而必须是消费者的心理预期而不是生产者或销售者的。在产品竞争阶段,这种心理预期构成了品牌的内涵,有了产品概念就有了品牌。如果市场上品牌产品失去了产品概念这一特殊部分,那么全部同类产品将共同站在同一平面上了。假如可口可乐没有美国文化,非常可乐没有中国人的志气,汾煌可乐没有那种力量的体现,这三种可乐,实际上就成了同一种颜色黑乎乎、口味苦苦的“中药水”,再没有更多的区别了。
4、产品外延——以服务需求为出发点的产品延伸部分
产品外延是产品在生产者、中间商和消费者所有权转换的过程,并包含这一过程的形式,方法和种种承诺。有的产品要上超市货架,有的则依靠直销,有的免费搬运安装,有的三年保修,麦当劳则要赠给你小礼品,而这些都已成为该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不可分割。可以看出,产品外延包括价格、销售渠道、销售形式、广告宣传、公关促销活动等诸多内容。有人认为,我的产品早就定好价格了,销售模式也已设计好。其实,只要用来交换,这些就必须具备,这是商品的属性。但如果产品外延成为竞争要素时,就成为产品外延的质量与丰富程度的较量了。我们认为,一个产品外延部分是否丰富,对消费者来说则是购买是否便利、使用是否安全、奖品是否丰厚、承诺是否诱人。产品外延部分由最初使消费者感到惊喜已成为一种理所当然。
综上所述,一个完整的产品是由四个部分组成的,这四部分既是产品的有机组成部分,又是产品在竞争中逐渐充实的四个层次,其中既有有形的,又有无形的。 三、 整体产品论的产品范畴
一般意义上,我们只把产品理解为有形的物,比如冰箱彩电、大豆玉米等等。随着经济理论的发展,许多专家已将服务当成了一种特殊的产品,但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大家在表述上采用“产品(服务)”这类字眼,以避免受众片面理解。然而,即便如此表述也很难把产品的范畴界定出来。整体产品论的产品范畴相当广泛,也唯此才能体现它广泛的适用性。
就产品的目的而言,既有公益的一面,即满足社会的需求;又有功利的一面,即满足提供者的需求。而前者又是后者的基础,因为如果产品不具备满足社会需求的功能,那么提供者的任何目的也无从实现。同时,我们还发现,要想满足社会需求,首先要得到社会认可。无论哪种“需求”的实现都必须以此为前提,基于上述认识,整体产品论将产品界定为通过这种努力,让对象认可从而达到某种目的(公益的或功利的)的一切存在。这里的“对象”是产品的受众,具体到某一产品,其对象可是全社会,也可以是某一组织或群体甚至某一个人。对象的认可是受多方面影响的,对象的需求是多层次的,这就要求产品必须不断自我调整而求得适应,在这过程中逐步发展到完整性上来,这些调整和适应是可操作的,通过有效努力是可以实现的。在这样一个大的范畴里,我们可以把产品分为四大类:
1、 实物产品,这是传统意义上的产品,是最容易理解的一类。
2、 劳务产品,更为通俗地说即是人本身。
在生活中,我们不断发现人本身具有明显的产品色彩,而实际上,人的成长过程就是产品的生产、完善直到提供某种价值的过程。交友、恋爱,无非是要让对方认可,从而达到吸引别人和受人尊重的目的。尤其求职过程更是把自己当成劳务产品在推销了。我们分析一下,一个完整的劳务产品四个组成部分的对应关系。求职实际上是在为自己的工作能力寻求买主,也就是说劳务产品的实体部分即某方面的工作能力,这一点构成与其他求职者的基本竞争要素。当一个大学毕业生在为找不到工作而苦恼的时候,不妨想想自己是否具有过硬的“产品实体”;劳务产品的形体部分当然是他的外表、礼仪、谈吐等外在因素;其概念部分即其对待工作、人生的态度,是爱岗敬业还是混天磨日,是甘于奉献还是斤斤计较;其外延部分主要体现为岗位要求、待遇要求、供职形式等合作方式上。如果一个人有过硬的社会关系(如某高级官员的儿子)或广泛的人际关系网等,那他的使用价值就可能发生变化,构成与出卖工作能力截然不同的产品实体了。
3、 服务产品,服务产品本身种类就很多,我们举几种有代表性的服务产品来说明其对应关系。首先,以理发服务为例,其服务产品的实体即以理发技能满足人们美发的需要;产品形体是理发师的体貌、理发厅的装饰等;产品概念则可能以传统手艺、传统发式专为满足中老年人怀旧心理,也可能专为青少年提供时髦和前卫;如果理发师不仅有小店,还有预约上门服务,那产品的外延将赢得更多人的赏识。
餐饮业则具有双重性。第一层它是提供饭菜酒水的。这是餐饮业的实物产品;第二层才是它的服务产品。服务产品的实体就是便于顾客就餐;其形体则是服务环境、服务规范、人员外观礼仪等;其概念即此餐饮店的服务理念;外延部分在餐饮行业花样很多,有的甚至成为另一个利润点,当然不排除一些酒店搞一些不健康的产品外延。从本质上讲,餐饮业是原料加工成成品而零售出去的一种行为,从这层意义上讲,它实在是加工类企业;但由于其产品消费地点的特殊性,使其售后服务成为重头戏,以致于人们将其归为“服务业”。可以看出,餐饮业的服务产品本身是其实物产品外延部分的延伸和加强。包括餐饮店里一些看似主业的娱乐项目实际上仍是为餐饮的实物产品作促销。
人们越来越把教育当成一种产业,我们用整体产品论来考察教育这一产业时会发现它实际上是一种特殊的服务产品,因此,一个完善的教育载体也同样具有整体产品所要求的四部分。我们以最初级的教育载体幼儿园为例,再具体到最原始的“寄存式”幼儿园。它的产品实体就是要满足家长安全寄存的需求;其形体是保障这一基本使用价值的一切硬件,即舒适、吃饱、玩好等的各种保障设施;其概念仅是对安全的承诺;外延则是服务的方式与态度。随着幼儿园的发展,尤其私立幼儿园的兴起,我们发现这一产品的四个组成部分都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
4、 公益产品,与上述产品不同。这类产品不以营利为目的或主要目的,比如劳动模范的塑造、机关形象的建设、城市管理的规范等等工作,实际上都具有明显的产品生产色彩,只不过不是用来交换而盈利,这里面可能会有一些其他隐蔽的目的,但主要社会作用仍是公益性的,我们以城市这一特殊产品为例,来分析四个部分的对应关系。如果我们排除个别城市管理者把城市管理业绩当成升迁的资本这层目的,那么城市的产品实体部分则是生活、生产的场所;其形体很明显是其外在环境,包括楼宇、街道、绿化等等;其概念则是其发展定位,如历史文化名城、现代化城市、高科技城市等;产品外延则是实现这一切的手段,如政府职能,经济政策、民风民俗、形象推广等。当我们把城市当成产品来经营的时候,城市管理工作的思路会豁然开朗起来。 四、整体产品论的应用误区
整体产品论具有广泛的应用范围,其观点对产品准确诊断、产品开发改进、产品营销等方面均有操作性很强的应用价值,但在具体应用中,要充分研究企业、产品和市场现状,以使这一理论在经营管理中发挥作用。在这一过程中,一定要避免以下几个认识上的误区。
1、 我的产品必须完整
我们考察某个产品,首先要看它是否完整,但在产品发展的不同阶段,我们没必要要求产品绝对完整或每部分都具有相对优势。比如在人们对饮料品牌意识不强烈的时候,产品的形体部分可能是有力的卖点;处于卖方市场的产品,其外延部分过于厚倒显得多余。也就是说,对于非竞争性产品而言,在某个阶段,产品的某一部分不必丰满甚至可以或缺——然而,这样的产品越来越少见了。但引入整体产品理论,追求产品完整性,势必使企业超前发展,充满竞争后劲儿;即便竞争性产品,仍可回避完整产品的锋芒,根据企业状况与市场动态,在产品某一部分上追求发展,仍能形成相对优势和独特的竞争力。
2、 我的产品完整了,就能坐等赢利了
当一个产品完整地具备了四个组成部分,我们还要看这四部分是否相辅相成。比如我们研究这一产品的形体部分,是否保证了产品实体基本使用价值,是否体现了产品概念的内容,是否适应产品的外延。如果产品的四个部分不能形成合力,而是相互影响,比如一个沙发造型怪异却无法让人落座,不仅其竞争力已无从谈起,还可能成为笑料。所以,我们说,一个优势产品的竞争力是产品实体、形体、概念和外延四个部分竞争力的综合。其中概念是产品核心,在其他部分的表现中逐渐彰显,反过来又对其他部分产生绝对影响,这样的有机组合才能形成竞争合力。
另外,产品的竞争优势是相对的,是可变的,在竞争全过程中,作为竞争要素的任何一部分都不可能永远占竞争主导地位。这既为优势产品敲响警钟,又为弱势产品注射了强心剂。因此,一个完整的产品仍要根据市场的变化,不断调速和丰满必要的组成部分,以适应竞争的需要。
3、 我们没钱,生产产品实体已很吃力了,其他部分没有资金投入
这一认识误区的基础是对整体产品个部分的生产过程缺乏正确的了解。有许多人认为自己企业的问题出在钱上,说假如有了100万元将会如何如何,其实真给他100万,其他借口又出来了。
我们不妨分析一下产品四部分生产过程的资金需求。产品实体是主要成本,如果进行改进,大多要追加资金投入;产品形体的生产有些也是主要成本,如内外包装、服务环境等,但有些则不会因改进而增加成本,反而有可能降低,如款式变化等;产品概念不是用先进设备、高新技术生产出来的,它完全是智力投入,这一部分追加投资最少,而增加效益最快也最大;产品外延的改进往往要追加投入,但仍有一些是原有投入的重新组合,因而未必有新的成本。由此看来,生产完整产品并不会增加过多成本,而是低投入高效益的解决方案。
4、 我没有竞争威胁,不需要完善产品
确实有些行业处于少数企业垄断状态,或者有的产品在市场上占稳固的领先地位,但仍有完整产品的必要,我们已从长远竞争的角度分析过这一问题。 另一方面,追求产品完整性的最大意义是实现高额利润。用整体产品论来看,产品的利润来源有两个渠道,一是来自“实际值”,即高于成本的某个有限的百分点;二是来自“附加值”,即实际值之外得到市场认可的利润。“附加值”与实际成本几乎没有直接联系,其额度大小完全由市场决定,并且产品四个部分均有赚取附加值的可能。比如用一项专利技术改进产品实体,则有可能较长时期赚取高额技术附加值;膨化食品由大包装改为精致的小包装,附加利润可呈倍数增加;可金利来服饰比不知名的同质服务相比要贵出十倍以上,这是产品概念带来的附加值。因此,产品附加值是投入少、利润高的东西,而生产完整产品实际上就是生产附加值。产品完整性是企业获取高额利润的有效途径,在产品同质化日趋严重的今天,甚至成为唯一途径。 五、整体产品论引发的观念革新
中国企业产品观的发展并不是全部以本文第一部分所述的认识过程逐步完善起来的,而是有相当一部分企业仍停留在第一或第二阶段,由于没有产品概念的涵盖,产品的实体和形体优势必不具备相对优势。在学术界,有些市场营销专家已关注到产品的诸多构成要素,但在表述和划分上并不能适应市场竞争的发展。对产品构成部分的研究,树立整体产品意识,不仅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理论基础和思想武器,也是学术界一个研究新领域,势必带来企业经营中一系列观念的转变和革新。
1、 顾客至上观念的真谛
在产品四个组成部分当中,我们看到,产品实体、产品形体、产品概念、产品外延这四部分都很明显地带有消费者意志的烙印,都是以消费者的各种需求为中心开发和生产的。产品的款式、包装等形体因素必须是消费者认为悦目的、便于认识的。假如企业老板的审美观与此发生冲突也不得不保留意见;我们讲过产品概念实际上是消费者的心理预期。企业的一些美好愿望只能在消费者的心理预期得到满足的过程中实现;至于产品外延部分的设计更是取悦消费者的举措。而看似相对稳定的产品实体部分其实也受消费者左右。比如饮料生产企业,其产品的配料、口味得到专家的认可未必万事大吉,关键看是否迎合消费者口味。总之,在产品每个部分的开发生产过程中,消费者是最权威的检验员,“顾客是上帝”的理念左右着生产者和经营者的基本行为。而没有整体产品意识则很难对此有一个全面深刻的认识。可以说,整体产品论使“顾客至上”等类似的标语从墙上走进了企业经营者心中而变成实际行动。
2、 产品开发观念的变革
以一个饮料公司新产品开发为例,这家公司的技术人员研制了一种新配方,且不说其口味是否能被消费者认可,但从整体产品论角度来看,仅仅是开发了产品实体部分,即产品的四分之一。假如企业认为给它设计一种高档的包装就可以上市的话,那无疑是拿着半个产品去和别人完整的产品竞争。我们认为,新产品的开发是新产品四个部分的开发,由于这四部分是相互关联的,所以又必须是同步进行的。也就是说,在整体产品论指导下的产品开发必须是一种“并行开发模式”,这一模式既保证了产品的完整性,又保证了开发的速度。比如我们要开发一种专供现代茶楼使用的茶具,我们首先要确定适应茶楼文化和主题消费者心理预期的一种概念,然后根据产品概念进行用料和工艺的选择,即开发产品实体;茶具的造型和花饰即产品的形体设计也必须符合既定的产品概念;由于这种专用茶具适合人员回过头来又要设计便于销售人员携带和战士的特殊包装组合(产品形体)。由此可见,一个简单的茶具开发也将由多个部门互相联动。同步完成。
3、 产品竞争观念的突破
产品四个组成部分的准确划分使我们明确了产品所处的竞争层次,便于考察自己产品的竞争相对优势和劣势。从市场发展来看,产品的竞争必须是整体产品的竞争,但在竞争中,每种竞争产品总是产品的某一部分占有相对优势。并且,在产品成长过程和市场竞争过程中的某一阶段,产品竞争集中条理化分析,制定出自己的开发战略,如果此产品尚未上升到整体竞争阶段,则不必将产品四个部分同时推向市场,可以保留一至两个“杀手锏”,伺机待发,使之有效地处于竞争优势。如果产品市场销售不利,则要将整体产品分解,检查哪一部分存在问题,及时进行弥补。整体产品论能够提高产品诊断速度和准确率,从而使之在市场上占有先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