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范文
时间:2024-04-10 10:11:0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激活;农村房屋;抵押权;法律问题
中图分类号:F29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17-0024-02
河南省叶县农民李红伟2010年流转了近1 000亩土地种植高效有机蔬菜,由于扩大规模建大型温室,没有抵押物而贷不到款。不得已,只好向郑州工作的二叔求助,二叔用住房做抵押贷款,才解了他的燃眉之急。当前,农民房屋不能够办理抵押,造成农民“贷款难”和金融机构“难贷款”,农民很难获得有效的资金支持,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因此,如何解决“两难”问题,值得我们深思和探讨。
一、农村房屋的法律问题
(一)农村房屋所有权
农村房屋是指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所有的土地上建造的属于农民个人所有的房屋,不包括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乡镇企业等所有的房屋。《宪法》第十三条规定,“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民法通则》第七十五条规定,“公民的个人财产,包括公民的合法收入、房屋、储蓄、生活用品、文物、图书资料、林木、牲畜和法律允许公民所有的生产资料以及其他合法财产。公民的合法财产受法律保护,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侵占、哄抢、破坏或者非法查封、扣押、冻结、没收。”据此,农村房屋是农民合法的私有财产,受国家法律保护;农民对自己的房屋享有财产所有权,依法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
(二)农村房屋所有权与宅基地使用权的关系
《物权法》第一百五十二条、第一百五十三条的规定,宅基地使用权是指宅基地使用权人依法对集体所有的土地享有占有和使用的权利,有权依法利用该土地建造住宅及其附属设施。宅基地使用权的取得、行使和转让,适用土地管理法等法律和国家有关规定。宅基地属于集体所有,农民有权取得符合法律规定的宅基地,并建造住宅及其附属设施,其所有权受法律保护。我国担保法和物权法明确规定,不得在宅基地上设定抵押权,否则无效。法律禁止对宅基地进行买卖和抵押。这意味着农村房屋所有权和宅基地使用权不能分开单独设立抵押权。
二、抵押权相关规定
抵押权是债权人对于债务人或第三人提供的作为债务履行担保的财产,在债务人不履行义务时有权就其抵押财产折价或者以拍卖、变卖所得的价金享有优先受偿的权利。
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主体筹集资金的基本渠道是向金融机构融资。金融机构为了防范风险,要求融资人提供担保,保护自己的金融安全。市场主体通过融资,投入市场进行生产经营,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同时,金融机构也获得了利益,实现双赢[1]。另一方面,由于抵押担保不转移占有,对债权人来说可以减少保管担保物的风险,对债务人来说可以充分利用担保物实现增值,符合社会经济的发展要求。有学者说,现代经济生活中的抵押权在抵押物权中得到严重化[2]。
三、农村房屋抵押的现实意义
第一,农村房屋抵押能够激活农村沉睡的房产资本,充分发挥农村房屋的经济效益。目前我国农村,农民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农业产业升级所急需的投资如种植有机蔬菜、购买新型种子、农用机械、新型灌溉技术等,均需要通过贷款来解决。金融机构贷款都要求提供担保物,对农民来说,房屋是农民手里最值钱的财产了。如果允许以农村房屋抵押贷款,将大大缓解农民“贷款难”和金融机构“难贷款”的难题。农民通过房屋抵押融资来发展经济,对发展农村经济十分有利。
第二,农村房屋抵押,对金融机构来说风险易于控制。我国《土地管理法》第五十九条、第六十二条规定,农民建房应当使用宅基地,一户农民只能拥有一处宅基地的使用权,宅基地面积上限不能超过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规定。我国农民每户仅有一处宅基地,房屋用于抵押取得贷款后,抵押人非常清楚不能偿还贷款所面临的法律后果,使其更加珍惜和合理使用来之不易的贷款,同时,能调动农民发展经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此外,金融机构通过完善管理机制,加大对贷款用途和使用情况的监管力度,将信贷风险控制在最小限度内。
第三,允许农村房屋抵押对搞活农村经济,培育社会主义农村市场具有深远重大的意义。我国目前至少有70%左右的人口住在农村,这些人口是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可或缺的参与主体。中国要真正摆脱贫穷落后,就必须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缩小城乡差别,让更多的农民走上富裕之路。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断增加,广大农民也正在积极寻找致富的门路,可是又缺乏必要的资金。如果不允许他们将自己的私有房屋抵押来获得发展经济所必须的资金,让他们眼睁睁看着失去一个又一个的致富机会,很可能让部分农民产生畸形心理,从而影响到社会的稳定。
四、我国目前农村宅基地使用权转让的有关规定
我国对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的转让有着严格的限制。根据“地随房走、房地一体”的原则,在实现农村房屋抵押权时必须依法处理宅基地使用权的转让问题。
宅基地使用权是农民基于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分而享有的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是农民的安身之本。在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尚无法覆盖广大农村的现实下,土地承包经营权解决了农民的基本衣食来源,宅基地使用权解决了农民的基本居住问题。这两项制度的福利色彩成为维护农业、农村、农民利益的重要制度。保障功能是宅基地使用权制度的首要功能,关于宅基地使用权的取得、行使和转让问题,必须尊重这一现实,以利于保护农民利益,构建和谐社会[3]。
关于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的转让,我国法律或行政法规没有直接的允许或禁止性规定,但是国务院及其所属职能部门对该问题了一些明确的政策性规定。(1)1999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土地转让管理严禁炒卖土地的通知》规定,“农民的住宅不得向城市居民出售,也不得批准城市居民占用农民集体土地建住宅,有关部门不得为违法建造和购买的住宅发放土地使用证和房产证。”(2)2004年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农村宅基地管理的意见》规定,“严禁城镇居民在农村购置宅基地,严禁为城镇居民在农村购买和违法建造的住宅发放土地使用证。”(3)2007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严格执行有关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法律和政策的通知》规定,“农村住宅用地只能分配给本村村民,城镇居民不得到农村购买宅基地、农民住宅或小产权房。农村村民一户只能拥有一处宅基地,其面积不得超过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的标准。农村村民出卖、出租住房后,再申请宅基地的,不予批准。”(4)2008年建设部《房屋登记办法》第八十七条规定,“申请农村村民住房所有权转移登记,受让人不属于房屋所在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外,房屋登记机构应当不予办理。” 2)2004年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农村宅基地管理的意见》规定,“严禁城镇居民在农村购置宅基地,严禁为城镇居民在农村购买和违法建造的住宅发放土地使用证。”(3)2007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严格执行有关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法律和政策的通知》规定,“农村住宅用地只能分配给本村村民,城镇居民不得到农村购买宅基地、农民住宅或小产权房。农村村民一户只能拥有一处宅基地,其面积不得超过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的标准。农村村民出卖、出租住房后,再申请宅基地的,不予批准。”(4)2008年建设部《房屋登记办法》第八十七条规定,“申请农村村民住房所有权转移登记,受让人不属于房屋所在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外,房屋登记机构应当不予办理。”
存入我的阅览室
虽然我国现行立法未就农村宅基地转让直接作出允许或禁止的规定,但有关法律及国家的政策性规定所体现的立法精神及其价值取向是明确的。国家对农村宅基地转让进行严格限制,宅基地使用权只能在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之间转让,而且其使用宅基地的面积不得超过法律法规规定的面积,除此之外的转让行为,应确认为无效。
五、农村房屋抵押的现状
为了解决农民贷款难的问题,我国已经有不少的地方进行积极的尝试:安徽省宣城市某区2003—2009年共办理农村房屋抵押登记9 506户,贷款总额7.2亿元;2009年吉林省先后下发《关于当前金融促进经济发展若干意见》、《关于扩大农村有效担保物范围发展多种形式担保信贷产品试点的指导意见》,积极推动开展农村房屋抵押贷款试点;2010年底,重庆市人民政府出台《重庆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村居民房屋及林权抵押融资管理办法》(施行),截至目前,重庆市依据该办法已发放贷款共计99.5亿元;2011年8月河南省郑州市人民政府《郑州市集体土地上房屋登记暂行办法》,于10月1日起开始实施,农民以房屋抵押的方式获得贷款,首先要办理房屋所有权登记,取得房产证,然后到房管部门申请办理抵押登记,就能申请农业专项贷款,解决目前资金短缺的困难。
从试点的情况看,农民房屋设立抵押的一般程序是:(1)产权登记,农民先办理宅基地使用权证和房屋所有权证;(2)房产评估,对农民的房屋进行评估;(3)签订合同,农民和金融机构签订贷款合同和抵押合同;(4)抵押登记,合同双方到房屋登记机构办理抵押登记。
六、农村房屋抵押权实现的方式
农村房屋具备实现抵押权的条件时,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
1.实现抵押权时具备拍卖或者竞价的条件,应当优先适用拍卖或者竞价的方式,抵押权人以拍卖或者竞价所得的价款优先受偿。这主要是基于实现抵押房屋的价值最大化考虑,也是充分保护抵押人权益的体现。拍卖或者竞价的条件主要有三个:一是竞买人在两人以上;二是全部竞买人均是本集体经济组织的成员;三是全部竞买人都符合向本集体经济组织申请宅基地的条件。
2.实现抵押权时不具备拍卖或者竞价的条件,则分别处理:
(1)抵押权人是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且符合申请宅基地的条件,则可将抵押房屋以折价或变卖的方式转让给抵押权人,使其优先受偿;如果抵押权人已拥有一处宅基地的,则应当由本集体经济组织将抵押房屋及宅基地一并收回,统一安排使用,对抵押房屋则作价补偿,抵押权人以补偿款优先受偿。
(2)抵押权人不是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则由本集体经济组织将抵押房屋及宅基地一并收回,统一安排使用,而对抵押房屋作价补偿,抵押权人以补偿款优先受偿。
3.抵押权人或者本集体经济组织其他成员取得抵押房屋和宅基地,或者抵押房屋及宅基地由本集体经济组织收回后,应当依法到土地管理部门办理集体土地使用权主体变更登记手续,到房屋登记机构办理房屋所有权转移登记,完成房屋所有权及宅基地使用权的转移。
农村房屋设定抵押,根据“地随房走、房地一体”的原则来实现抵押权,既不违反法律,也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但在实现抵押权时只能在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内转让,并且要及时办理集体土地使用权证户主变更手续,完成农村房屋抵押实现的全部过程。因此,没有必要禁止农村私有房屋的抵押[4] 。但是目前相关的法律法规还不健全,特别是宅基地使用权的转让受到严格限制,因此,农村房屋抵押在实践操作中应当注意相关手续的办理及完善,不得违反我国土地管理的法律法规。建议国家要尽早立法,明确农村住房登记办证及抵押贷款相关制度,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保障农村房屋抵押权得以实现,激活农村沉睡的房产资本,促进农村现代化建设;制定相应的金融政策,引导金融机构参与和支持农业经济发展,把更多的信贷资金投向农村、农业,为现代农业的发展增添强大动力。
参考文献:
[1] 谢在全.民法物权论(下)[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532.
[2] 许明月.抵押权制度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110.
[3] 王胜明.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解读[M]. 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7:328.
[4] 程啸.中国抵押权制度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107.[责任编辑 柯 黎]
收稿日期:2012-04-11
作者简介:王向阳(1967-),男,讲师,从事法学研究。
虽然我国现行立法未就农村宅基地转让直接作出允许或禁止的规定,但有关法律及国家的政策性规定所体现的立法精神及其价值取向是明确的。国家对农村宅基地转让进行严格限制,宅基地使用权只能在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之间转让,而且其使用宅基地的面积不得超过法律法规规定的面积,除此之外的转让行为,应确认为无效。
五、农村房屋抵押的现状
为了解决农民贷款难的问题,我国已经有不少的地方进行积极的尝试:安徽省宣城市某区2003—2009年共办理农村房屋抵押登记9 506户,贷款总额7.2亿元;2009年吉林省先后下发《关于当前金融促进经济发展若干意见》、《关于扩大农村有效担保物范围发展多种形式担保信贷产品试点的指导意见》,积极推动开展农村房屋抵押贷款试点;2010年底,重庆市人民政府出台《重庆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村居民房屋及林权抵押融资管理办法》(施行),截至目前,重庆市依据该办法已发放贷款共计99.5亿元;2011年8月河南省郑州市人民政府《郑州市集体土地上房屋登记暂行办法》,于10月1日起开始实施,农民以房屋抵押的方式获得贷款,首先要办理房屋所有权登记,取得房产证,然后到房管部门申请办理抵押登记,就能申请农业专项贷款,解决目前资金短缺的困难。
从试点的情况看,农民房屋设立抵押的一般程序是:(1)产权登记,农民先办理宅基地使用权证和房屋所有权证;(2)房产评估,对农民的房屋进行评估;(3)签订合同,农民和金融机构签订贷款合同和抵押合同;(4)抵押登记,合同双方到房屋登记机构办理抵押登记。
六、农村房屋抵押权实现的方式
农村房屋具备实现抵押权的条件时,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
1.实现抵押权时具备拍卖或者竞价的条件,应当优先适用拍卖或者竞价的方式,抵押权人以拍卖或者竞价所得的价款优先受偿。这主要是基于实现抵押房屋的价值最大化考虑,也是充分保护抵押人权益的体现。拍卖或者竞价的条件主要有三个:一是竞买人在两人以上;二是全部竞买人均是本集体经济组织的成员;三是全部竞买人都符合向本集体经济组织申请宅基地的条件。
2.实现抵押权时不具备拍卖或者竞价的条件,则分别处理:
(1)抵押权人是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且符合申请宅基地的条件,则可将抵押房屋以折价或变卖的方式转让给抵押权人,使其优先受偿;如果抵押权人已拥有一处宅基地的,则应当由本集体经济组织将抵押房屋及宅基地一并收回,统一安排使用,对抵押房屋则作价补偿,抵押权人以补偿款优先受偿。
(2)抵押权人不是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则由本集体经济组织将抵押房屋及宅基地一并收回,统一安排使用,而对抵押房屋作价补偿,抵押权人以补偿款优先受偿。
3.抵押权人或者本集体经济组织其他成员取得抵押房屋和宅基地,或者抵押房屋及宅基地由本集体经济组织收回后,应当依法到土地管理部门办理集体土地使用权主体变更登记手续,到房屋登记机构办理房屋所有权转移登记,完成房屋所有权及宅基地使用权的转移。
农村房屋设定抵押,根据“地随房走、房地一体”的原则来实现抵押权,既不违反法律,也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但在实现抵押权时只能在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内转让,并且要及时办理集体土地使用权证户主变更手续,完成农村房屋抵押实现的全部过程。因此,没有必要禁止农村私有房屋的抵押[4] 。但是目前相关的法律法规还不健全,特别是宅基地使用权的转让受到严格限制,因此,农村房屋抵押在实践操作中应当注意相关手续的办理及完善,不得违反我国土地管理的法律法规。建议国家要尽早立法,明确农村住房登记办证及抵押贷款相关制度,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保障农村房屋抵押权得以实现,激活农村沉睡的房产资本,促进农村现代化建设;制定相应的金融政策,引导金融机构参与和支持农业经济发展,把更多的信贷资金投向农村、农业,为现代农业的发展增添强大动力。
参考文献:
[1] 谢在全.民法物权论(下)[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532.
[2] 许明月.抵押权制度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110.
[3] 王胜明.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解读[M]. 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7:328.
[4] 程啸.中国抵押权制度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107.[责任编辑 柯 黎]
收稿日期:2012-04-11
作者简介:王向阳(1967-),男,讲师,从事法学研究。
存入我的阅览室
虽然我国现行立法未就农村宅基地转让直接作出允许或禁止的规定,但有关法律及国家的政策性规定所体现的立法精神及其价值取向是明确的。国家对农村宅基地转让进行严格限制,宅基地使用权只能在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之间转让,而且其使用宅基地的面积不得超过法律法规规定的面积,除此之外的转让行为,应确认为无效。
五、农村房屋抵押的现状
为了解决农民贷款难的问题,我国已经有不少的地方进行积极的尝试:安徽省宣城市某区2003—2009年共办理农村房屋抵押登记9 506户,贷款总额7.2亿元;2009年吉林省先后下发《关于当前金融促进经济发展若干意见》、《关于扩大农村有效担保物范围发展多种形式担保信贷产品试点的指导意见》,积极推动开展农村房屋抵押贷款试点;2010年底,重庆市人民政府出台《重庆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村居民房屋及林权抵押融资管理办法》(施行),截至目前,重庆市依据该办法已发放贷款共计99.5亿元;2011年8月河南省郑州市人民政府《郑州市集体土地上房屋登记暂行办法》,于10月1日起开始实施,农民以房屋抵押的方式获得贷款,首先要办理房屋所有权登记,取得房产证,然后到房管部门申请办理抵押登记,就能申请农业专项贷款,解决目前资金短缺的困难。
从试点的情况看,农民房屋设立抵押的一般程序是:(1)产权登记,农民先办理宅基地使用权证和房屋所有权证;(2)房产评估,对农民的房屋进行评估;(3)签订合同,农民和金融机构签订贷款合同和抵押合同;(4)抵押登记,合同双方到房屋登记机构办理抵押登记。
六、农村房屋抵押权实现的方式
农村房屋具备实现抵押权的条件时,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
1.实现抵押权时具备拍卖或者竞价的条件,应当优先适用拍卖或者竞价的方式,抵押权人以拍卖或者竞价所得的价款优先受偿。这主要是基于实现抵押房屋的价值最大化考虑,也是充分保护抵押人权益的体现。拍卖或者竞价的条件主要有三个:一是竞买人在两人以上;二是全部竞买人均是本集体经济组织的成员;三是全部竞买人都符合向本集体经济组织申请宅基地的条件。
2.实现抵押权时不具备拍卖或者竞价的条件,则分别处理:
(1)抵押权人是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且符合申请宅基地的条件,则可将抵押房屋以折价或变卖的方式转让给抵押权人,使其优先受偿;如果抵押权人已拥有一处宅基地的,则应当由本集体经济组织将抵押房屋及宅基地一并收回,统一安排使用,对抵押房屋则作价补偿,抵押权人以补偿款优先受偿。
(2)抵押权人不是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则由本集体经济组织将抵押房屋及宅基地一并收回,统一安排使用,而对抵押房屋作价补偿,抵押权人以补偿款优先受偿。
3.抵押权人或者本集体经济组织其他成员取得抵押房屋和宅基地,或者抵押房屋及宅基地由本集体经济组织收回后,应当依法到土地管理部门办理集体土地使用权主体变更登记手续,到房屋登记机构办理房屋所有权转移登记,完成房屋所有权及宅基地使用权的转移。
农村房屋设定抵押,根据“地随房走、房地一体”的原则来实现抵押权,既不违反法律,也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但在实现抵押权时只能在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内转让,并且要及时办理集体土地使用权证户主变更手续,完成农村房屋抵押实现的全部过程。因此,没有必要禁止农村私有房屋的抵押[4] 。但是目前相关的法律法规还不健全,特别是宅基地使用权的转让受到严格限制,因此,农村房屋抵押在实践操作中应当注意相关手续的办理及完善,不得违反我国土地管理的法律法规。建议国家要尽早立法,明确农村住房登记办证及抵押贷款相关制度,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保障农村房屋抵押权得以实现,激活农村沉睡的房产资本,促进农村现代化建设;制定相应的金融政策,引导金融机构参与和支持农业经济发展,把更多的信贷资金投向农村、农业,为现代农业的发展增添强大动力。
参考文献:
[1] 谢在全.民法物权论(下)[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532.
[2] 许明月.抵押权制度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110.
[3] 王胜明.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解读[M]. 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7:328.
[4] 程啸.中国抵押权制度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107.[责任编辑 柯 黎]
收稿日期:2012-04-11
作者简介:王向阳(1967-),男,讲师,从事法学研究。 展农村房屋抵押贷款试点;2010年底,重庆市人民政府出台《重庆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村居民房屋及林权抵押融资管理办法》(施行),截至目前,重庆市依据该办法已发放贷款共计99.5亿元;2011年8月河南省郑州市人民政府《郑州市集体土地上房屋登记暂行办法》,于10月1日起开始实施,农民以房屋抵押的方式获得贷款,首先要办理房屋所有权登记,取得房产证,然后到房管部门申请办理抵押登记,就能申请农业专项贷款,解决目前资金短缺的困难。
从试点的情况看,农民房屋设立抵押的一般程序是:(1)产权登记,农民先办理宅基地使用权证和房屋所有权证;(2)房产评估,对农民的房屋进行评估;(3)签订合同,农民和金融机构签订贷款合同和抵押合同;(4)抵押登记,合同双方到房屋登记机构办理抵押登记。
六、农村房屋抵押权实现的方式
农村房屋具备实现抵押权的条件时,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
1.实现抵押权时具备拍卖或者竞价的条件,应当优先适用拍卖或者竞价的方式,抵押权人以拍卖或者竞价所得的价款优先受偿。这主要是基于实现抵押房屋的价值最大化考虑,也是充分保护抵押人权益的体现。拍卖或者竞价的条件主要有三个:一是竞买人在两人以上;二是全部竞买人均是本集体经济组织的成员;三是全部竞买人都符合向本集体经济组织申请宅基地的条件。
2.实现抵押权时不具备拍卖或者竞价的条件,则分别处理:
(1)抵押权人是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且符合申请宅基地的条件,则可将抵押房屋以折价或变卖的方式转让给抵押权人,使其优先受偿;如果抵押权人已拥有一处宅基地的,则应当由本集体经济组织将抵押房屋及宅基地一并收回,统一安排使用,对抵押房屋则作价补偿,抵押权人以补偿款优先受偿。
(2)抵押权人不是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则由本集体经济组织将抵押房屋及宅基地一并收回,统一安排使用,而对抵押房屋作价补偿,抵押权人以补偿款优先受偿。
3.抵押权人或者本集体经济组织其他成员取得抵押房屋和宅基地,或者抵押房屋及宅基地由本集体经济组织收回后,应当依法到土地管理部门办理集体土地使用权主体变更登记手续,到房屋登记机构办理房屋所有权转移登记,完成房屋所有权及宅基地使用权的转移。
农村房屋设定抵押,根据“地随房走、房地一体”的原则来实现抵押权,既不违反法律,也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但在实现抵押权时只能在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内转让,并且要及时办理集体土地使用权证户主变更手续,完成农村房屋抵押实现的全部过程。因此,没有必要禁止农村私有房屋的抵押[4] 。但是目前相关的法律法规还不健全,特别是宅基地使用权的转让受到严格限制,因此,农村房屋抵押在实践操作中应当注意相关手续的办理及完善,不得违反我国土地管理的法律法规。建议国家要尽早立法,明确农村住房登记办证及抵押贷款相关制度,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保障农村房屋抵押权得以实现,激活农村沉睡的房产资本,促进农村现代化建设;制定相应的金融政策,引导金融机构参与和支持农业经济发展,把更多的信贷资金投向农村、农业,为现代农业的发展增添强大动力。
参考文献:
[1] 谢在全.民法物权论(下)[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532.
[2] 许明月.抵押权制度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110.
[3] 王胜明.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解读[M]. 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7:328.
[4] 程啸.中国抵押权制度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107.[责任编辑 柯 黎]
收稿日期:2012-04-11
篇2
〔关键词〕 农业基本法; 基本法农政; 综合农政; 三化同步。
一、问题的提出。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三农问题成为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我国是农业大国,经过 30 年的改革开放,已经进入工业化阶段和城镇化发展时期。就农业和农村而言,也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农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占的比重持续下降,农民收入增长来源由过去主要依靠农业转向越来越多的非农产业。当前,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的深入发展,使农业和农村经历着深刻变化。在农业、农村发生深刻变化的同时,我们必须看到我国农业的专业化、规模化程度较低,农村社会各项事业发展比较落后等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我国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同步进行、协调发展。针对这一问题,中央去年明确提出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大任务。
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虽然是各自独立的发展过程,但三者又是相互伴随、交织发展的统一体。城镇化是工业化的必然趋势,工业化是城镇化的原动力,工业化和城镇化,能创造农业和农村以外的更多的就业空间,促进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1]工业化、城镇化为改造传统农业提供物质技术基础,并为农业现代化提供资金积累,搞活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资金的优化配置,实现城乡协调发展。[2]。
如何才能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的同时,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 笔者认为健全宏观调控机制,合理有效地运用各种调控手段,建立健全农村 “三化同步” 的支持体系,就能够实现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日本在 1961 年制订 《农业基本法》,依靠政府指导性政策手段、强有力的法律体系和积极的财政支持,成功地推进了 “三化同步” 发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我国与日本农业基础比较相似,都具有人多地少、小农户分散经营、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尖锐等特点。正由于此,吸收并借鉴日本成功的经验,对于工业化、城镇化深入过程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具有积极的意义。
二、日本 《农业基本法》的实施。
战后,日本为了摆脱经济衰退、粮食恐慌和农村衰落等困境,采取了经济自立政策,将发展重点由战前的军事工业和纺织工业转向重工业和化学工业。在这一阶段,日本的重工业和化工业得到了快速发展。1950 年朝鲜战争爆发,为日本工业的起死回生提供了机会,美国的大量战需品的需要极大地刺激了日本工业的发展。[3]1960年,日本金属、化学、机械工业产值比 1950 年增长 10 倍。[4]随着工业化的发展,战争中成为废墟的城市也得到恢复,1960 年城市化率达到了56% ,比战前增加 2 倍。[5]以此同时,日本也采取了积 极 的 农 业 发 展 政 策。1950 年 代 出 台 了《农地法》、 《粮食增产 5 年计划》、 《奶农振兴法》、 《农产品价格稳定法》等政策措施,大幅度提高了农业生产率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步伐。但是到了 1950 年代末,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不断深入发展,出现了农业劳动力外流严重,农工间收入差距、城乡差距不断拉大和农业衰退等现象。对此,日本政府 1959 年成立 “农林渔业基本问题调查会”,该机构调查发现,农业生产率低下、价格条件不利、雇佣条件制约等因素导致了农工间收入差距、城乡之间不协调发展的局面。因此,日 本 政 府 研 究 制 定 了 《农 业 基 本法》,从 1961 开始正式实施。
《农业基本法》规定,在提高农业生产率的同时,采取农业生产的选择性扩大和农业结构改善等三大措施,[3]达到消除城乡收入差距的目标。农业生产率的提高是通过农业生产基础建设和改善农业生产技术以及提高农业机械化程度来实现的。提高生产率、培养自立农户、实现规模化经营是中心环节。农业生产的选择性扩大是针对工业化、城市化的深入发展和农产品市场的国际化影响,通过禽蛋肉类产品和蔬果产品的生产扩大,一方面满足不断增加的城市人口需要,另一方面对抗海外廉价农产品的大量涌入。农业结构改善是以农业经营的规模化、专业化和标准化为基础,大力发展设施园艺农业和蔬果、畜产品等高效农业,提高农民收入,发展现代农业。
颁布 《农业基本法》 之后,日本政府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和促进农村区域综合发展。其主要措施是 “基本法农政” 和 “综合农政”。20 世纪 60—80 年代,日本政府利用经济快速发展的有利时机,加大的农业投入,大规模地进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产业化经营,加速发展了高效现代农业。对于农村发展,在继续加强现代农业发展的同时,在农村区域导入工业企业,进行村镇合并,推广农村养老保险,实现了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同步发展。
( 一) 基本法农政与农业现代化。
实施基本法农政的基本理念是,在调整农产品供求关系的同时保持农产品价格平衡,扩大蔬果、畜产品生产,改善农业结构,培养自立经营生产主体,建立农业产业化经营体系,实现农业现代化。
日本政府根据 《农业基本法》 有关条例,结合基本法农政的基本理念,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法律,加大农业投资,改善了农业结构,积极建设农业基础设施,大力推进了农业现代化,具体措施有如以下三点。
第一,建立农业现代化资金制度。 《农业基本法》制定之后,1961 年颁布 《农业现代化资金补助法》,实施农业现代化资金制度。该制度为了更好地利用农协系统资金,在国家贴息的同时,各地方政府设立农业信用基金协会保证债务偿还。1960—1970 年的 10 年间,农业投资总额达到 13695 亿日元,每年投资平均比例占财政总投资的 9. 3% ( 见表 1) ,农户中长期资金供应量大幅度增加,促进了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机械购 入,提 高 了 农 业 生 产 率 和 生 产 现 代 化程度。
第二,改善农 业 生 产 结 构。1962 年 开 始,日本政府在继续加强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建设和提高农业机械化程度的同时,对农业生产结构也进行了调整。主要内容有: 大力发展蔬菜、水果、畜产业等需求增加的农产品,对工艺作物、设施园艺等高效特色农业进行选择性扩大; 组建综合性农协组织; 兴办农产品加工、储藏设施和农业机械等共同利用设施; 促进农产品共同加工、共同销售体制; 努力建设专业化、规模化、现代化的农业示范基地。在这些农业结构改善措施的影响下,1960—1970 年,日本水稻生产农户减少了 50% 。与此相反,工艺作物、设施园艺和畜牧业等设施农业生产农户比例大幅度增长,增长率为 2. 4—9. 1% ,经营现代农业的户数占了近64. 9% ( 见表 2) ,农业经营效率和农民收入大幅度提高,农业农村进入了繁荣时期。
第三,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战后日本十分重视土地改良和农地造成事业,基本法农政实施后,1964 年修改 《土地改良法》,加大农业投资,大力发展农田基础建设,按照土地条件的规格化 ( 30a 为标准) 、均质化要求进行田间道路、灌溉排水设施、耕地整平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1960—1970 年总投资 2209. 2 亿日元,平均每年占农业预算总额的 24. 8% ( 见表 3) ,大幅度提高了农业生产率和农地利用率。
( 二) 综合农政与农村 “三化同步”推进.
基本法农政实施以来,日本农业生产率大幅度提高,在工业化、城市化、农业现代化的进展下农业农村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但到了 20 世纪60 年代末,基本法农政的弊端逐步呈现出来,如稻谷生产过剩,经营规模扩大进度缓慢,劳动力流出严重,农户兼业经营扩大,出现了农村空心化、老龄化等问题;[6]因此 1970 年日本政府颁布了 《关于推进综合农政》 政策并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大力推进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
基于农业基本法的综合农政的基本方针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育成规模化、高效率的现代农业,提高农民收入,实施农产品价格稳定政策,促进农产品加工流通现代化;[7]通过农村区域引进工业企业扩大农民就业机会,提高农民收入;加强农村生活环境建设和村镇合并,建设农村社会各项事业,提高农村生活水平等覆盖农业、农村、农民的综合性政策。其主要措施可概括为以下三点:
第一,农 业 现 代 化 的 加 强。1969 年 制 订《农业振兴区域促进法》,加快了自立农户和兼业农户的收入,消除了与其他产业间的收入差距。大力发展蔬菜、水果、奶业等大规模、高效率现代农业,促进了农业产业化经营。继续调整农产品需求关系,稳定农产品价格,积极建设农产品流通体系和农产品加工现代化。1970 年修订 《农地法》、1973 年修订 《农业现代化资金促进法》,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了农业生产的规模化、专业化、现代化程度。
第二,农村城镇化建设。20 世纪 60 年代中期,工业化和城市化急速发展引起了城市周边地区的乱开发、耕地转用等现象。为了防止这种现象的进一步恶化,日本政府 在 1968 年制定了《都市计划法》,一方面控制城市的无限扩大,另一方面,有计划地进行了农村区域的城镇化建设。1970 年颁布了 《过疏地区对策紧急措施法》
和 《农业生产者养老金制度》,推进了农村区域生产基础和生活环境综合建设以及社会保障等一系列新农村建设措施,促进了农村城镇化。
第三,农村工业化的推进。20 世纪 60 年代初开始,日本政府鼓励农村工业化,颁布实施了《低开发地区工业开发促进法》、《新产业都市建设促进法》 和 《工业建设特别地区促进法》 等法令,进行了工业配置的地方分散政策。1971年颁布了 《农村区域工业引进促进法》、 《工业再配置促进法》 和 《国土利用计划法》 等有关农村工业化的法律法规,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农户非农化创造了有利条件;[8]并且对于农村区域转移的工业企业实施长期低利息融资、税收减免、农民工雇佣补助等优惠政策。
三、农村 “三化同步”推进的经验。
1961 年实施 《农业基本法 》 之后,日本政府在基本法理念下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同时,农村区域引进工业,进入新一轮农村建设。为了确保“三化同步”发展,日本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政策体系、法律体系和财政支持政策。
( 一) 有效的政策体系。
日本在农业基本法的理念下,通过提高农业生产率和改善农业结构,实现农业现代化而进行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其主要内容是农地政策、农业生产基础建设和农村建设等政策措施。
1. 农地调整。
首先是优良农地的确保以及有效利用政策。日本政府 1962 年修订 《农地法》,1969 年制定《农业振兴法》,实行了 “农地转用许可制度”,有力地制止城市化、工业化带来的耕地乱占用现象,确保了优良农地。其次为农地流转和自立农户规模扩大政策。根据 《农地法》,促进土地使用权、转让权等所有权的合理化,重点支持自立农户的规模扩大,设立农协组织、农业团体等法人化农业组织。同时实施农业者养老金制度和农业生产者农地取得资金制度,保障失地农民的后顾之忧,加快了农地流转和规模化经营。
2. 农业生产。
提高农业生产率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环节,为此,日本政府从土地改良着手实施了一系列促进农业生产政策。首先,根据 《土地改良法》 ( 1964 年修订) ,制定了土地改良中长期计划。同时,大力推进灌溉排水、农业用地开发、水田建设、旱地综合建设、修建田间道路等措施,大幅度提高了农业生产率。其次,针对农村工业化的不断深入,制定了 “工业引进关联农业基础 建 设 事 业” 和 “农 产 品 专 业 化 生 产 事业”,为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一体化经营创造了有利条件。再次,对选择性扩大对象的畜牧业和蔬果生产采取了 “畜牧业综合发展对策”、“果树农业振兴特别措施”、“蔬菜生产销售稳定法”等一系列生产政策。通过政府融资与金融支持,大力发展肉牛、奶牛等养殖业和水果蔬菜生产。
3. 农村建设。
农村建设是农业现代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农业基本法实施之前的 1956 年,日本政府开始进行新农村建设。基本法农政和综合农政实施期间,日本政府为改善农村生活环境和控制农村区域人口减少,进行了农村综合建设模式、基础设施综合建设 、排水事业、定居促进、高新技术工业集聚开发等项目,对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快速发展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 二) 有力的法律体系。
日本在 20 世纪 60、70 年代的工业化、城市化深入发展中推进农业现代化,并实施了一系列农业政策,解决了农业、农村、农民问题。这些政策措施的顺利进行,离不开强有力的法律保障。这些农业法律法规,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而不断地被修改,为农业政策的顺利推进保驾护航,其法律体系复杂多支,共有 261 项。主要是围绕 《农业基本法》 这个农业母法而展开,涉及农业、农村、农民以及农产品生产流通等各个领域。主要针对农业现代化和农业农村综合发展,是应对农业国际化和农业结构调整为目的而设立的法律体系1. 农业现代化法律。
从 1960 年开始日本农政从农业保护逐渐转变为合理主义农政。在此期间,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现代化发展是农业政策的首要任务,为此颁布了一系列促进农业现代化的法令。其主要针对肉牛、奶牛养殖业、蔬菜、水果种植业和农业现代化资金、农业信用保证、农业生产组织化以及农地所有权法制化和土地改良等方面。为高效现代农业的生产和产业化 经营 提供 了强有 力的保障……2. 农业结构调整法律。
日本加入 GATT ( 1954 年) 后,迎来了农业国际化时代。由于农产品进口税大幅度消减和取消进口限制,海外农产品大量流入国内,对本国农业的冲击很大。对此日本政府采取了修正和加强 《农业现代化资金补助法》 和 《农村区域振兴法》,到了 20 世纪 70 年代初,农业政策从价格政策转移到结构调整,修订农地法、粮食管理法、农业改良补助法、奶农振兴法等法律,促进了农业结构的合理化。
3. 农村综合发展法律。
基本法农政实施之后,使日本农业生产率大幅度提高。但是,稻谷生产过剩问题和农业结构调整进度缓慢,失地农户和离农现象日趋严重,农村人口老龄化与农村过疏化等凸现出来。因此,日本政府结合 “综合农政” 颁布了解决三农问题的法律法规。主要是关于农协组织的合并和农村区域引进工业,新农村建设事业,山村、过疏地区对策以及农业生产等如何进一步促进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
( 三) 积极的农业支持体系。
日本成功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另一个主要经验是积极的农业投资发挥的关键作用。战后日本经济的快速发展,迎来了工业化、城市化的深入发展。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使日本增强了 “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 的能力。1960 年到 1975 年的 15 年期间农业预算达到了 33695 亿日元,每年农业预算比重占财政预算的近 10% 。
1960 年到 1970 年的农业投资主要集中在农产品价格补贴,20 世纪 70 年代以后投资主要是农业结构改善、自然灾害对策、农村社保建设、技术开发推广、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产业化经营等方面。并且通过工业企业的农村转移,为农村建设吸收了大量的产业资本,加快了农村建设投资。这种积极的财政支持和农外资金投资,对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建设起到了关键作用。
四、日本农村 “三化同步”推进的启示意义。
从上述分析中,可以看出日本政府在 20 世纪 50 年代末 60 年代初遇到的农业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背景与我国现阶段比较相似。总结日本在经济高度增长期推进农业现代化的经验,对我国工业化、城市化深入发展中推进农业现代化有许多启示。
( 一) 需要建立完善的政策体系。
日本在农业农村现代化方面出台了大量政策措施,并使这些政策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不断地完善和适应。从农地政策改革到农业生产政策以及农村建设等方面的政策形成了一个有机体系,大幅度提高了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工业化、城镇化进程。这些政策体系对我国目前解决三农问题有着积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 二) 建立健全法律保障体系。
日本在工业化、城市化深入发展中推进农业现代化时遇到了诸多的阻碍,如农地的不断转用和农业劳动力外流、农村过疏化、农工间收入差距拉大等问题。对此通过建立 《农业基本法》
为母法的一系列法律体系,在采用立法手段制止农地乱占用的同时鼓励农业经营规模扩大,并对农业现代化进行保驾护航起到了关键性作用。从日本的农业关联法律体系可以看出,强有力的法律保障,会更好更快地实施有关政策,顺利实现农业农村的现代化。
( 三) 加大农业投入力度。
日本农业现代化成功的另一个关键在于充分利用工业化、城市化快速发展的有利时机,抓住机遇加大了农业投入。农业投入方面首先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基本农田建设抓起,然后大力培育农业经营组织,最后投入农村综合建设,使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同步发展。我国目前正处于工业化、城市化发展阶段,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能力,因此,需要加大农业投入,加强农地建设和农业经营组织的育成,进一步推进新农村建设。
日本经验还告诉我们,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和农业生产结构的改善,能够促进和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但是必须注意到农村劳动力转移中青壮年劳动力的离农会导致农村空心化、老龄化和农户兼业经营过度会难保粮食安全等问题。我国一些地方目前也程度不同地出现了农村空心化、老龄化现象和专业农户的大幅度减少现象,并日趋严重。我国是农业大国,又是人口大国,粮食问题是头等问题。所以应采取有效措施合理安排劳动力转移,在保障农业生产和农村现代化建设充满有活力的群体的同时,必须保护和培养专业农户与农业生产组织,提高国民经济中的农业地位,确保粮食安全,这是极为重要的。
〔参 考 文 献〕。
〔1 〕简新华。 论农村工业化与城市化的适度同步发展 [J]。 农业经济,1997,( 10) : 80—84.
〔2 〕夏恩君。 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偏差是中国农业发展的结构性症结 [J]。 农业经济,1995,( 3) : 93—97.
〔3〕〔日〕晖峻众三。 日本农业 150 年—1850—2000 年 [M]。 东京: 有斐阁书房,2003. 15—122、150—216.
〔4〕〔日〕一井昭等。 农业结构变化和劳动力市场 [M]。 东京: 中央大学出版社,1978. 97—116.
〔5〕〔日〕御園稀薄。 城市化进程中的农业再建 [M]。 东京: 日本经济评论社,1985. 6—11.
〔6〕〔日〕犬塚昭治。 松浦利明。 现代兼业 [M]。 东京: 农山渔村文化协会,1988. 77—94.
篇3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双边匹配;评价体系;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F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3)44-0092-03
1引言
十报告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 与快速推进的工业化、城镇化相比,我国农业现代化滞后的问题仍很突出,而农村劳动力作为农业现代化的关键影响因素,如何对农村劳动力进行优化配置成为关键问题。农村劳动力优化配置的本质是劳动力在产业间和城乡间的转移的过程,在产业间转移与工业化和城镇化关系密切、在城乡转移与城镇化联系紧密,同时减少农村劳动力有利于促进农业现代化,因此本文拟对农村劳动力与“三化”系统——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匹配问题进行探讨。双边匹配理论,作为博弈论的一个分支,无论在理论研究方面还是在实践运用方面,是博弈论中比较经典的部分[1],该理论主要应用于适龄男女的婚姻关系、学校招生的录取关系、劳资双方的雇佣关系等[2]。由于本文涉及两个主体之间的匹配,所以以双边匹配理论为支撑。
2农村劳动力与“三化”系统的双边匹配问题描述
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尚无统一的概念,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对工业化的定义是“工业化是一种过程。”,工业化通常定义第二产业产值或就业人数的比重不断上升的过程[2];城镇化是农村劳动力资源不断向城镇转移,第二、第三产业不断向城镇聚集,从而促进小城镇和中小城市不断发展的过程;农业现代化是生产力要素在农业部门和非农业部门的一个动态再配置过程。本文农村劳动力是泛指户籍关系在农村且具有劳动能力公民。针对实际中“三化”这个系统和农村劳动力这个系统的宏观性,很难从传统意义上进行微观匹配,为了克服这个困难,同时将双边匹配理论作为本文的支撑,将从评价的角度来衡量匹配程度,所以确定“三化”系统与农村劳动力相关的评价指标是实现“三化”系统和农村劳动力系统匹配关键。本文将双边匹配的理论延伸化,主要是通过评价值确定农村劳动力在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中的配置比重,促进“三化”统筹和农村劳动力的充分就业。
3农村劳动力与“三化”系统的评价模型
3.1农村劳动力与“三化”系统的评价模型框架
劳动力是“三化”建设的必要要素之一,农村劳动力作为劳动力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使农村劳动力与“三化”匹配成为促进“三化”统筹发展的重要途径。农村劳动力作为“三化”发展的支撑点,可以同时推进“三化”的发展。而农村劳动力和“三化”又组成一个大系统,四者之间相互影响,四者之间应保持一种动态的均衡,才能保证“三化”的统筹发展和农村劳动力的充分就业。四者之间的动态的均衡,其中,一者的改变,带动三者的改变,进而影响整个系统均衡性。“三化”系统与农村劳动力的均衡性呈现一种螺旋式的上升状态,四者相辅相成共同推动经济的发展。
3.2农村劳动力与“三化”系统的匹配判别
本文构建的农村劳动力与“三化”系统的评价模型中,是将农村劳动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四者又构成一个大系统,农村劳动力是否与另外三者匹配,关键由与农村劳动力相关的工业化、城镇化和和农业现代化的评价指标值大小决定。因此农村劳动力与“三化”是否匹配,可采用“落差值”的方法,将与农村劳动力相关的“三化”的评价指标值进行简单数据处理,用“三化”中的评价指标的实际值与期望值作差的绝对值来判断农村劳动力与“三化”是否匹配。落差值越小,说明农村劳动力与“三化”越匹配,反之越不匹配。用α、β和γ分别表示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中与农村劳动力落差值,其中α、β和γ∈[0,1],当三个落差值都为0时,认为此时农村劳动力和“三化”绝对匹配,当三个落差值都在(0,0.1]之间时,认为两者较为匹配;当三个落差值都在(0.1,0.3]之间时,认为两者一般匹配;当三个落差值中有任意一个值在(0.3,0.5]之间时,认为两者之间不匹配;当三个落差值中有任意一个值在(0.5,1)之间时,认为两者极为不匹配;当三个落差值中有任意一个为 1 时,认为此时两者极为不匹配,具体数据信息如表1所示。
5对策建议
由于农村劳动力与“三化”不匹配,且主要因为与农业现代化不匹配,就需要我们以工业化和城镇化为突破口,拉动农业现代化的发展,促进农业现代化与农村劳动力的匹配,对此本文提出如下几点建议:
(1)劳动密集型产业更多地分布于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之中,因此鼓励中小企业的发展,是促进农村劳动力优化配置一条有效途径。同时在中小企业的发展进程中要加强信息化的管理,信息化将降低中小企业的成本,使中小企业的规模不断壮大,从而吸收更多的农村劳动力。
(2)小城镇的发展会伴随产业集群效应形成,产业集群有着资本密集度较低、分布产业较多的特点,对农村劳动力有很强的吸收力。农村劳动力在小城镇数量的增加会促进小城镇的经济发展,加快城镇化的进程。
(3)加强农村劳动力的学历教育和职业技能教育也是必经之路。学历教育能提高农村劳动力的学习能力,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技能教育,能提高农村劳动力在各个产业的劳动效率。
(4)要真正实现农村劳动力的优化配置,必须逐步取消户籍制度的限制。农村政府可以从改善农村社会保障的视角出发,城市政府可以成立专门的机构根据农村劳动力在当地工作的年限、是否履行义务、所作贡献大小等为其打分,通过累计的积分,提供相应公共服务并逐渐实现共享城市公共服务,使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就地配置的两条途径并行,快速实现农村劳动力的优化配置。
参考文献:
[1]杨小凯,张永生.新兴古典经济学和超边际分析[M].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22.
[2]Gale,Shapley L.College Admissions and the Stability of Marriage[J].American Mathematical Monthly,1962,69(1):9-15.
[3]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2:861.
[4]胡树华.产业“三力”评价模型与应用[J].中国软科学,2012(5):3-6.
[5]樊治平.基于累积前景理论的双边匹配决策方法[J].系统工程学报,2013(2):1-4.
[6]方玉媚,汤德喜.统观看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及其对统筹城乡发展的影响[J].系统科学报,2010,18(2):48-52.
[7]刘溢海.“三化”协调背景下的河南省的农村劳动力的转移[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2012,10(5):6-8.
[8]程智强,程序.农业现代化指标体系的设计程序[J].农业技术经济,2003(2):1-4.
篇4
关键词:现代化农业经济持续性
中图分类号:F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1)09(c)-0160-01
现代化农业的发展路途是漫长的,在这条道路上,应该随着时代的发展审时度势,以现代化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农业的现代化进程,在保障其经济可持续性发展的基础上,进行相应的产业调整和市场融合性调整。
1发展现代化农业的迫切性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现代化是国民经济现代化的基础,发展农业现代化其本质就是带来全中国人民共同奔向现代化的新生活。受历史因素的影响,在中国这样一个人多地少并具有典型二元经济结构特征的发展中国家,传统农业的产业结构已经根深蒂固,虽然在改革开放的几十年中,农村的现代化耕种技术已经全面推广,并获得了较好的产业成效,但是现代化发展的链条化结构还是不稳定,除了应用现代化耕种技术以外,其余的类似于营销、技术推广等现代化农业产业结构的推广还远远不够,其不均衡发展已经构成中国现代化崛起的重大约束瓶颈,其薄弱地位亟需改变。如何在快速实现工业化的同时,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根本转变,不仅关系到农业经济持续发展、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和农村现状根本改进,而且还关系到整个和谐社会建构和中华民族和平崛起的实现[1]。
2现代化农业建设面临的问题
2.1 自然资源的局限
农业是依靠自然资源生产的基础产业,当今我国人口众多,耕地面积却很少,加上非法占用土地的现象屡禁不止,耕地、水源等自然资源的局限十分明显。现代化农业的发展需要有自然资源作为基础条件,在自然资源短缺的情况下,很多农业现代化整合计划就只能搁浅。
2.2 农业信息化发展缓慢
农业信息化建设是现代化农业发展的重点内容,对于农户来说其种植、养殖的各项产业都需要有足够的市场信息作为支持,但是目前我国的90%以上的农户还停留在依靠自己的判断能力来决定种植项目和养殖时间,这样的情况就造成了蔬菜市场和肉制品市场出现价格浮动,相应的农户的经济效益也变得不稳定,扩大再生产的信心降低,低投入的农户工作成为我国农业的主要生产模式[2]。
2.3 劳动力不足
受现代化农业耕种技术的影响,农业生产变得较为轻松,这样就使得大量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向城市了,农村青壮年劳力的转移,使得农村产业劳动者的整体素质降低,新的技术缺少了人力技术传播的支持,很多新型技术不能引入,得不到在实际农业生产中实验的机会。
2.4 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
我国大部分农业乡镇企业处于困境之中,产品结构与周边地区雷同,随着农业的生产专业化、地域集中和规模扩大,各种污染问题也日益突出起来。这些问题都归结于产业化程度过低,农业没有形成程序化的建设模式,独立的产业结构使得多种问题凸显,短期利益不能长期地发展现代化农业,也不能长期保证广大农民的基本利益。
3促进现代化农业发展的相关对策
3.1 加快农业信息化建设
农业信息化已成为带动农村工业化,推进农业产业化以及加速农村城镇化的一种有效手段,农业信息化建设事关我国农业现代化战略以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成败。例如:农产品网络营销是建立在互联网之上,借助互联网特性来实现农产品的销售与经营活动的一种营销手段。具有跨越时空、覆盖面广、高效率等特点。通过开展网络营销活动,农产品企业可以扩大市场、提高营销活动的效率、降低产品成本等等从而提高自己的竞争优势。加快农业信息化的建设还需要有政府的调节,政府部门应该建立相应的网络营销平台,开设专门的网络营销绿色通道,保证农民的产品有更广阔地营销天地。另外信息化建设也必须要通过地区网络来加强对各种农产品价格的列举和短期产品价格的预测,通过信息网络来保护农户的利益。总之,加快农业信息化建设是实现农村全面小康社会目标的关键,也必将成为我国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3.2 大力发展农业先进技术
从农业技术角度提高农民收入的途径,进而实现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结构调整、保持经济平稳快速发展和改善民生、安稳民意的目标。在大力发展农业先进技术之初应该首先分析当地的农业优劣势、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和农民收入状况,然后选择具有代表性、概括全面的农业现代化指标,采用层析分析法,建立层次结构模型,计算各级权重,构建一个农业现代化指标评价体系。然后根据这些指标体系有针对性地进行农业技术的开展。使得农业增长由主要依靠土地和劳动力要素投入向依靠科技和资本投入转变;农业生产由主要依赖自然生产向发展可控的设施生产转变;农业经营由分散的家庭经营向专业的适度规模经营转变;农业发展由注重农业的一产向促进农业的一产、二产、三产协调发展转变;农业功能由以农产品生产为主向生产、生活、生态功能并重转变。当然农业先进技术的推广,是在农业技术员的技术传授下开展的,但是也需要有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现代农民才可以,所以村组织应该鼓励家庭中留有1名年轻劳动力,保证农业先进技术的有效推广。
3.3 发展“以工带农”的市场经济模式
农业现代化及农村的社会经济发展,是关系到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全局性问题。在推进城市化和工业化过程中,作为弱势产业的农业问题日益凸显,作为弱势群体的农业的发展也受到了阻碍,为了更好地稳定农业发展,以工带农的策略日渐成为经济社会和农业现代化进一步发展的焦点和关键。具体措施就是通过发达的工业发展实现农业建设的扩大,实现农业结构的区域化布局,大规模的农业发展能够加快农产品“产—供—销”一条龙服务,使得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更具有紧密度,将农业的多种产业联合起来共同进入市场环境。这种经济发展途径其本质就是农业市场发展的现代化体现,将农业全面推向市场经济,进而推进农民进入现代化的生活和农村的现代化升级,进一步升级“农业”,为“农业”迈向现代化作出贡献。
总之,农业现代化发展应该认清当前存在的相关问题,在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基础上,加快农业信息化建设、大力发展农业先进技术、发展“以工带农”的市场经济模式,全面推进农业的现代化进程。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农业现代化;金融支持;金融服务
30多年来,中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农村发生了历史性巨变。农村改革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大门,成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起点。为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政府的扶持政策从未间断。农民贷款难的问题已存在多年,始终没有得到有效解决,扶持涉农村金融业的发展也成为近些年来政府的重要职责,探讨与实施的方法越来越多,但是,农村贷款问题仍然困难重重,金融抑制必将成为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阻碍因素。本文试对国内外农业现代化与金融支持问题的研究进行评述。
一、国外研究述评
John Herbert Davis and Ray Allan Goldberg (1957)对于农村金融支持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在提出“农业一体化”理念时指出,要提高农业生产和经营的效率,就必须在农业生产经营体系中建立起较为完善的投融资体制。McKinnon(1973)、Hoff,Braverman and Stiglitz(1993)提出在农村金融市场中,可以根据贷款人、借款人以及环境等对借款人进行分类,在一系列的约束条件之下形成了分割的金融市场,过多的金融政策限制了私有银行进入农业的动力。Kurosaki et al.(2002)研究了保险市场的有效性对于农作物价格的影响,对风险进行了实证和理论上的研究,发现有效的保险市场能保护巴基斯坦农民抵御农业上的灾害。从小额贷款需求方面来研究,Xia Li et al.(2011)采用Logistic模型实证分析了中国每个省份农户在小额贷款方面的状况,得出农户对于小额贷款的需求受到供给方面的影响,这些需求与小额贷款的发展是同向的,会促进农业现代化的发展。Thomas Owen Eisemon and Andrew Nyamete(1990)的研究表明,农业发展受到生产融资的影响的同时,也收到学校建设的很大影响,在很多非洲和亚洲国家,学校教育与农业现代化生产率有着巨大的关系,文化与现代化投入的使用相结合的更好的教育对应着更高的生产率以及农业现代化进程,教育和文化可以促进对现代化投入的依赖性,能够更安全永和有效的使用现代化科技服务与农业生产,要提高农业生产率以及现代化速度,教育质量至关重要。Drabenstott 和 Meeker(1997)通过分析资农业经济中资本的作用,发现可以从以下三方面研究如何发展农村资本市场,从而推进农村金融的发展以及产品的推广,即增加社区银行可贷资金的、建设农村二级市场、发展农村股票资本市场。Burgess and Pande(2003)对印度的农业信贷进行了研究,发现在金融机构的扩张过程中信贷的作用日益显著,其不仅激励金融机构发展,同时可以推进农村非农业部门的发展。Giuliano and Ruiz-Arranz(2009)通过对 100多个发展国家样本的研究,探讨了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金融产业的发展对融资约束的问题有显著的缓解作用,从而提高了经济增长速度。Jeanneney and Kpodar(2011)研究了金融发展与扶贫的关系,结果表明,金融系统为穷人提供了投资平台从而可以获得资本收益,从而改善了穷人的福利状况,创造更多的激励措施,又会推动整体的农业现代化的经济发展。
二、国内研究述评
对农村贷款难问题的研究其实由来已久。宋保胜(2012)对加快河南省农村经济发展和实现农业现代化问题进行了研究与探讨,认为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当务之急是解决农村资金短缺问题。并且对河南省农村资金供需的现状及制约因素进行调查分析,寻找当前河南省农业现代化建设中资金流动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培育竞争性农村金融市场、增强金融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功能、注意发挥政府在农村金融发展中的推动作用等建议。吴玉国(2011)应用1985—2009年的宏观数据对农业生产总值与农业存款、贷款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得出的结论是农业生产总值与农业贷款的关系是正相关,即农村信用贷款对农村经济增长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实现农业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环节是金融支持,农业现代化是金融推动的农业生产要素的重新配置。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关键在于如何发挥金融的杠杆作用,而传统的以家庭为主的小农业具有“点多、面广、风险大”的特征,导致金融机构不愿向农户贷款。使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受到了金融瓶颈的约束,成为近年来困扰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阻碍因素。农村金融市场发育迟缓,农村企业、农民贷款难,根本原因是农村分散的资金需求难以与金融资本有效对接,金融机构开展农村贷款业务的成本高、风险大,同时还存在一定的制度。张亚光、杜浩然、王策(2012)从需求和供给相结合的视角考察我国农村的金融抑制现象,认为农村金融市场的作用是不可或缺,在我国农村金融抑制对农村经济发展的阻碍随着经济发展越发凸显。分析我国农村金融抑制现象的表现 影响和原因,探讨解决农村金融抑制的策略和路径,从而为深化农村金融改革,有着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高材林(2012)认为农民融资难、融资贵既是加快发展必须破解的难题,又是改善民生必须关注的重点。发挥农村土地的财产效用和融资功能,将固定在农村土地上的财富动员起来,拓宽农民融资渠道,降低农民融资成本,切实增加农民收入是解决农民融资问题的一条有效途径。康书生、鲍静海、李巧莎(2006)的研究表明,美国主要由政府农业信贷机构、农场主合作金融的农业信贷系统、商业金融机构及私人信贷组成。这些金融机构分工协作,互相配合,共同为美国农业的发展提供资金支持及其它服务。日本支持农业发展的政策性金融机构是农林渔业金融公库(简称农林公库)。它建立的目的是在农林渔业者向农林中央金库和其它金融机构筹资发生困难时,给它们提供利率较低、偿还期较长的资金,日本支持农业发展的合作金融主要是农协系统。
参考文献:
[1]John Herbert Davis, Ray Allan Goldberg A concept of agribusiness, Division of Research, Graduate School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J]. Harvard University. 1957.
[2]McKinnon, R. Money and Capital in Economic Development[M]. Brookings Institution, Washington, DC, 1973.
[3]Hoff, K., Braverman, A., Stiglitz, J.E. (Eds.) The Economics of Rural Organization: Theory, Practice, and Policy[M].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for the World Bank, 1993.
[4]Kurosaki, Takashi, and Marcel Fafchamps. Insurance market efficiency and crop choices in Pakistan[J]. 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2002(02): 419-453.
[5] Xia Li, Christopher Gan, Baiding Hu. Accessibility to microcredit by Chinese rural households[J]. Journal of Asian Economics, 2011(06): 235-246.
[6] Eisemon T O, Nyamete A. School literacy and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in Kenya[J]. Comparative Education Review, 1990, 34(2): 161-176.
[7] Drabenstott M, Meeker L. Financing rural America: A conference summary[J]. Economic Review, 1997, 82(2): 89.
[8]Burgess, R., Pande, R. Do rural banks matter Evidence from the Indian social banking experiment [R].Department of Economics, Yale University., 2003.
[9] Giuliano, P. and M. Ruiz-Arranz. Remittances, financial development, and growth[J]. 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2009, 90(1): 144-152.
[10] Jeanneney, S.G. and K. Kpodar. Financial Development and Poverty Reduction: Can There be a Benefit withouta Cost[J]. Journal of Development Studies. 2011, 47(1); 143-163.
[11]宋保胜:《河南省农业现代化建设资金流动状况调查分析》,《江苏农业科学》,2012年第9期.
[12]吴玉国:《我国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经济研究导刊》,2011年第23期.
篇6
1 农业现代化与水利现代化
农业现代化是指通过科学技术的渗透、工业部门的介入、现代要素的投入、市场机制的引入和服务体系的建立,用现代工业装备农业、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现代管理方法管理农业、健全的社会化服务体系服务农业,使农业在形态上成为科学化、集约化、社会化和持续化的具有当今世界上先进水平的现代农业。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在农业由传统向现代转变的过程中,农业现代化不仅仅是一个现代生产要素引入或技术进步的过程,同时还是一个要素优化配置或制度创新的过程[1]。水利现代化是指在水利领域广泛采用当今世界上先进的科学技术、现代的工艺设施、新型的仪器设备、科学的管理方法和网络化的信息系统,以现代的思维转变人类传统的水利观念,研究水利、装备水利、管理水利,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水资源,有效保护水环境,加速建立以供定需、供需协调发展的机制及决策科学化和城乡水务管理一体化的先进的管理体制,积极推进水利产业化进程,实现水利产业可持续发展,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作坚强、有力的后盾,保障国家社会安全、经济安全、食物安全、生态与环境安全的全部运作过程,它有很强的时间性、社会性、实践性和可操作性[1]。水利现代化的最终目标是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水利的可持续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2]。现代农村水利就是用现代的观点、理念指导农村水利,用现代材料设备装备农村水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村水利,用现代方法经营管理农村水利,使农业、农村有更强地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为农业生产、民生、生态环境条件的不断改善提供强有力的保障。促进土地产出率、水的利用率、水分生产效率、农村水利施工、灌排作业和灌排管理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农业可持续发展[3]。农田水利现代化是现代农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农业建设不可或缺的首要条件,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是农业增产增效的重要途径。水利现代化不是孤立的,水利现代化存在于整个社会现代化系统之中,没有社会的现代化,就不可能有水利现代化,水利现代化不能脱离其他社会经济背景。虽然水利部门处于社会经济的基础地位,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撑系统,但同时水利现代化也需要整个社会经济的支撑。没有强有力的经济基础支撑,就不可能有水利现代化[4]。
2 农村水利现代化评价指标与方法
农村水利现代化评价指标的建立应当体现综合、系统和宏观等特点。重点应放在保障功能的发挥和最终效果上,而不应局限于某几项工程或技术。具体来说,指标的设立应包括抗御干旱洪涝自然灾害的能力或减轻灾害损失程度; 各种先进实用技术推广普及程度; 建设施工与灌排作业、灌排管理劳动生产率; 水的利用率和生产效率; 社会化灌溉排水服务体系完善度; 农村饮用水卫生安全和自来水普及程度; 居民对农村与水有关的环境满意程度; 从业人员素质水平;是否建立了良性发展的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等。并以此为基础,根据不同地区情况,设若干更直观、容易操作的指标[3]。目前,我国农业现代化水平评价方法主要包括模型法、参数比较法、多指标综合评价法和 DEA ( 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 方法。①模型法认为,我国农业现代化的本质是农业科学技术现代化,因而以计算科技进步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的作用来评价农业现代化。②参数比较法从比较社会学的观点出发评价农村的变迁,采用统计学中相对数、平均数来解决多变量指数问题,并针对地域实情,参考历史数据及国外发达国家的实例,给出具体的评价结论。③多指标综合评价法主要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聚类分析法、灰色关联度法和综合指标体系法等把多项指标加以汇集,经数学处理后,从整体上确认研究对象的进程动态。DEA 法产生于 20 世纪 70 年代末 80 年代初,主要是在多指标输入输出时,通过对生产部门物质投入、产出相对效益比较及各自优势来评价农业现代化进程[5]。农村水利现代化综合指数包括: 社会支撑系统、安全保障系统、农业水利系统、水生态环境系统及水管理系统。其中社会支撑系统包含人均 GDP、农业劳动人均创造 GDP、水利投入占 GDP 比例及粮经比和城镇化水平; 安全保障系统包含防洪潮标准达标率、除涝标准达标率、抗旱达标率、水土流失治理率、年均灾害损失率、供水保证率及乡镇供水普及率; 农业水利系统包含节水灌溉率、机械化施工率、灌溉水利用系数、万元农业产值用水量及基本农田建设达标率; 水生态环境系统包含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废污水排放达标率、水景观和水文化营造率; 水管理系统包含水管理信息化程度、水管理自动化程度、水政监察队伍的 “八化”达标率、水利队伍素质和能力水平及科技进步贡献率。农村水利现代化评价需要一套科学、完整的指标体系。指标体系的建立,需遵循科学、系统性原则;完备、代表性原则; 一致、可比性原则; 可测、易得性原则和量化、定性指标结合的原则。
3 农村水利现代化的主要内容及任务
农村水利现代化大体应包括以下 11 条。①要建立防洪除涝安全保障体系,并解决水资源供给保证问题。②要有较为完善的灌排水设施和较高的灌排水保证率。③要科学合理地利用水资源,广泛采用节水灌溉技术,有较高的用水效率和水分生产率。④在工程建设和灌排水运行作业中,要广泛采用机械化和自动化,有较高的劳动生产率。⑤要基本普及农村自来水,并对农村排放的污水进行处理,做到有较高的生活饮用水供应标准和优美良好的水环境。⑥要建立科学的水资源管理体制和良性运行机制。⑦要具有现代化的信息管理手段和优化调度水资源的能力。⑧要建立比较完善的水利技术推广和水利服务体系。⑨要整个农村水利设施特别是农田水利工程要能适应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促进农民增收。⑩要有一支素质较高的水利工程管理队伍。瑏瑡基本实现依法治水、依法管水[2]。农村水利现代化主要任务大致可归纳为以下 4 个方面。①对现有灌排设施、生活饮用水设施进行配套完善、技术改造。提高其服务功能和保障程度。做到防洪安全保证程度高、遇旱能灌、遇涝能排、生活饮用水达到国家卫生标准。②建立功能齐全、服务优良的社会化农村水利技术推广服务体系,推广普及包括高效用水技术、机电排灌节能技术、自动化灌排技术、机械化施工技术、信息采集监测、分析处理、人工智能技术和高分子合成材料等在内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和新方法,提高农村水利的科技含量,对以人力、经验和砖石等为主的传统农村水利进行现代化技术改造。③通过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增强水行政主管、灌区专管机构等机构能力,让懂得现代化,掌握现代化设施、方法和技术的人从事加快现代化的工作。④改革现行管理是建设生态城市的关键。教育是人力资源开发的根本途径,教育不仅能提高人口整体素质,而且能直接改变、提高和优化人的智力、技能结构[3]。
4 农村水利现代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
4. 1 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薄弱
我国的农用水利基础设十分薄弱,主要表现:①农村大量中小河流长期缺乏有效治理,排涝设施建设标准低、工程老化、不配套,洪涝灾害依然频繁。②已建的水库、灌区和供水工程老化失修、效益衰减、灌溉用水浪费严重,一半以上的耕地是“望天田”,远不适应农业结构调整、农业优势产业带建设和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需要。③水资源供需形势日益严峻,干旱缺水已成为农业乃至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④水土流失加剧,水污染严重,北方地区地下水位大面积下降牧区草原急剧退化、沙化,生态恶化严重威胁着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⑤农村居民饮用水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生活和生产污染严重,农村水利科技含量较低,农田水利工程经营机制没有达到良性运行目标等。这一切都对农村水利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4]。
4. 2 农村水利建管中存在问题
4. 2. 1 建设体制问题
农村水利工程在建设中出现了一些问题,一方面是传统的农村水利受到农业生产水平的限制,收益很少,农业用水很难实现补偿成本,合理收益的改革目标,制约了农村水利多元化投资融资的实施和发展。另一方面,传统的农村水利集体所有制与农村经济分户经营体制相矛盾,集体经济弱化导致所有者缺位,经营不明确,使用者不承担义务。这些负面影响直接限制了农村水利工程效益的发挥。
4. 2. 2 工程管理滞后问题
一方面当前农村用水管理粗放,用水不科学,浪费水的现象突出; 另一方面,当前国家不断加大农村水利基础设施投资力度和投资规模,大规模建设农村水利工程,工程数量不断增加,规模不断扩大。存在用水管理混乱、用水纠纷多、用水水费标准不一和工程人为破坏等问题。
4. 2. 3 农村水利建设与管理研究滞后
农村水利现代化采取的举措,只是刚刚提出和实行,对于水的现代化管理理念、协会管理、市场化运作的法制法规、农村水利建设管理的制度化等研究滞后,不能满足新农村建设对于农村水利的要求。
5 农村水利现代化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5. 1 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
篇7
[关键词]城镇化;新型职业农民;互动机制
[DOI]10.13939/ki.zgsc.2016.42.037
新型城镇化加快发展的背景下,要实现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协调发展,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关键。研究城镇化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共生关系,构建互动机制,能有效促进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深度融合。
1 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共生关系
1.1 城镇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实现载体
第一,新型城镇化的发展会促进农业经营方式的转变。城镇化通过承接农村剩余劳动力到城镇就业,必然会加快农村土地流转,使耕地集中到种粮大户手中,为适度规模经营创造条件,进而推进农业生产经营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抗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加速农业现代化实现。[1]
第二,新型城镇化的发展会促进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城镇化通过把大量的农村人口转变为城镇人口,将巨大的潜在消费需求转变成现实消费需求,必然带动农产品市场需求结构的变化,拉动农产品消费需求质与量的提升,进而优化农业内部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
第三,城镇化发展为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了技术和资金支撑。城镇作为资金、技术、信息的聚集地,随着城镇化的加速推进,基于市场机制的作用,会自动向广大的农村腹地流动,为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技术和资金支撑。
1.2 农业现代化是城镇化发展的基础
第一,农业是城镇化发展的基础条件和制约因素。农业现代化为新型城镇化提供要素来源。随着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产生了大量的农业剩余产品,带动着其他社会分工的发展,带动着工业化进程,也推动了城镇化发展。
第二,农业现代化进程为城镇化发展创造了市场条件。农业现代化中,农业生产率不断提高,农业人口收入也不断提高,在通常情况下,收入的增加刺激着市场消费,从而为城镇中相关产业的发展创造了机会。在这一发展进程中,促使城镇产业结构调整、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使城镇发展规模不断扩大,城镇化水平也将不断得到提升。同时,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过程本身也需要大量农业机械、化肥等工业产品的投入,这也直接刺激了城镇化的发展。
第三,农业现代化发展为城镇化发展提供了要素条件。城镇化的过程本质上是要素在地理上的集中,而城镇化进程的启动要求从农业中集中包括劳动力资本和土地等要素、农业现代化发展、农业生产率提升,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城镇中的集聚,促进了城镇交通、住房水电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从而满足了城镇经济发展中对劳动力的需求。总之,城镇化在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同时,农业现代化水平的提升也带动着城镇规模的扩张和发展,城镇化发展与农业现代化发展总是协调统一的关系。[2]
2 城镇化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之间的共生关系
2.1 城镇化与农民职业化两者之间的关系
城镇化与农民职业化两者之间是一种互动关系,一方面,城镇化会促进农民职业化。城镇化的发展会促进农业经营方式的转变,城镇化通过承接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必然会加快农村土地流转,使耕地集中到种粮大户手中,为适度规模经营创造条件,进而推进农业生产经营专业化、标准化,从而促进农民职业化;另一方面,农民职业化为城镇化拓展市场空间,农民职业化的背后是农业现代化的体现,农业现代化巨大的市场需求将有力带动城镇相关产业体系的发展。
2.2 城镇化发展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之间的共生关系
第一,城镇化发展为新型职业农民产生提供了前提条件。2015年,我国城镇化率达到56.1%。城镇化加快发展为新型职业农民产生创造了条件。一方面,新型城镇化加快推进从根本上加速推进了农业经营方式的转变。在这种背景下,农村土地流转加速,更多的农村劳动力会转移到第二、第三产业,转移到小城镇,农业生产的专业化和集约化程度不断增强,农民职业化的规模不断扩大。另一方面,城镇化发展不只是地理空间范畴、社会制度范畴,它是一个涉及众多方面的综合性范畴。推进城镇化会促使各种要素的自由合理流动,促进产业结构不断完善,人口结构、城镇空间分布和规模结构不断优化,城乡经济、社会、文化相互渗透、相互融合,耦合度不断增强。
第二,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根本和关键。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两者互为支撑,协同发展。农业现代化是新型城镇化加快发展的重要基础,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有效推手,是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根本和关键。从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背景来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发展较快的国家都会有较高的城乡融合度,但是并不是所有国家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上升到某一阶段后都会呈现城乡一体高度融合的状况。
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推动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从根本上来说就需要农业现代化与新型城镇化的匹配与平衡,解决两者匹配与平衡的关键就是要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这是缓解农业资源环境压力,激发农村生产要素活力的重要途径。
3 构建城镇化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互动机制的对策
第一,建立有效的土地流转制度。新型职业农民需要一定生产规模来保障,只有规模经营才能形成新型职业农民。在新型城镇化加快推进的背景下,保障新型职业农民实现规模经营,必须建立完善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机制,建立稳定的土地承包关系,在土地承包经营权稳固不变的前提下,遵循“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加快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通过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不断扩大经营规模,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创造条件。[2]
第二,加大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力度。创新职业农民培训机制,积极探索“订单”和“定向”的有效培训模式,提高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效率。一是项目引路,重点示范。实施好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程,加大对农村科技能人和经营大户的培训力度,全面提高新型职业农民的科技素质和应用技能。二是体系支持,跟踪服务。基层农业服务体系要加强对新型职业农民的训后跟踪服务,采取服务、扶持模式,提高他们对科技创新与经营管理知识的吸纳能力。
第三,积极推进“人的城镇化”,促进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与城镇化发展的深度融合。打破城乡二元经济格局,实现城乡融合是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共同目标。未来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由“无限供给”转向“有限剩余”,未来5~10年城镇化速度将趋于放缓;内陆地区城镇化进入加速发展期,区域间城镇化差距趋于缩减;国家交通体系日趋完善,核心城镇群引领下的经济与人口集聚的区域化格局正在强化。当前城镇化进程中的难点和重点是:一方面如何顺利吸纳已进城的“半城镇化”状态的农民工,他们居住在城市却没有完全融入城市生活;另一方面是新型职业农民的成长机制还不健全,新型职业农民群体不大。在这种形势下要搭建城镇化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互动平台,一方面要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夯实基础,壮大新型职业农民群体,在制度创新上取得突破,促进要素和资源在城乡间的均衡分配和双向流动,逐步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发展目标,从根本上实现城乡的文化融合,为加速推进城镇化提供条件。另一方面,要完善城镇化规划,做好空间总体布局。空间发展应在家与地方两个层面进行优化布局,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协调发展;坚持差异化发展,对城镇化空间进行分类指引;因地制宜,对城镇化空间进行分区优化。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农村小康;现代化模式;启示
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从二次世界大战后,不断调整产业结构,在20世纪60年代逐步进入农业现代化行列;一些经济并不发达、基础原本比较薄弱的国家和地区,通过自身的努力,不断解放生产力,也在20世纪70年代或稍后时期实现了农业现代化。这些国家和地区,不仅实现了农业现代化,而且使农业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形成了颇具特色的农业现代化模式和独特的发展道路。农业现代化对我国而言,更具有特殊的意义。党的十六大指出,实现小康社会是本世纪我国最重要的基本国策。所谓小康社会,是指在小康水平的基础上,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社会。这是一个现代化全面发展和提高的结果,因此,研究一些其他国家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经验和教训,对促进我国农村全面小康建设有重要意义。本文以美国、日本、韩国的农业现代化为例进行比较分析。
一、资源优势型的美国农业现代化模式
――大农业模式
美国农田面积占总土地面积的比重高达21%,而我国仅为10%,美国人均耕地是中国的9倍多。美国地域辽阔,地形、气候复杂多样,加上美国最早形成世界最大的专业化农业带和较早建立并完善了农产品市场体系,以及美国巨大的经济实力对农业发展提供强大的支持,形成了农业自然资源丰富多样、现代物资投入量大、科技含量高、市场化程度高、以劳动生产率为主和土地生产率为辅的农业现代化路子,我们称之为资源优势型的美国农业现代化模式。美国这种农业现代化模式的形成与发展,有其独特的自然经济条件和历史条件。
1.农业现代化快速实现。美国农业资源丰富,是美国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基础和特色,其农业发展的潜力十分巨大,它为美国进一步提高农业现代化程度创造了十分优越的条件。在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下,美国农业发展十分顺利,二次世界大战更促进了农产品及加工品的增长,使美国农业在世界上率先实现了现代化。
美国农业的发展经历了4个重要时期。一是1860年以前的“农业时代”;二是较为发达的战前农业经济;三是二战期间美国农业基本实现了现代化;四是当代美国现代化农业。
2.美国农场的规模化经营。在20世纪20年代,美国农场土地经营规模不大不小,平均每家600亩,后来向两极分化,60亩以下的小型农场户的比例由20世纪初的3.5%上升到20世纪末的8.6%,但仅占美国耕地的0.7%,600~3000亩的中型农场比例由42.3%下降到37.8%,由占耕地面积的50.6%下降至17.9%,而面积在6000亩以上的大型农场户的比例却相应由0.7%上升到9%,占到耕地面积的65%。在农业技术进步的强有力的支撑下,加上土地制度日益完善,大大提高了农场主们的积极性,土地产出水平也远远高于经济发达的大规模农场经营的其他国家,规模经济成为美国农业经济的主旋律。
3.美国农业产业化。美国的农业产业化主要是通过以下三种模式实现的:第一种是纵向一体化。即由一个企业来完成农产品的生产、加工和销售,它比较完整的形态最先出现在20世纪50年代的养鸡业。这类纵向一体化模式在美国出现后,欧洲也随之兴起(合作社的形式),后来传播到亚洲,我国称之为紧密型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方式。第二种横向一体化。即不同的企业按合同分别进行农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这类方式通过签订、履行合同,保证了企业之间的有机联系和均衡经营,提高了企业的专业化水平,也降低了企业的运营成本,但只适用于产销关系稳定、批量大、变化小、合同履行时间长的产品和产业,缺点是容易形成垄断,这类经营在我国称之为“订单农业”。第三种是不同的企业各自根据市场价格“信号”分别进行生产、加工和销售等。这类经营方式在美国目前仍占主导地位,因为它可以保证生产、加工和销售各环节的充分竞争,发挥市场对企业或对产业体系的纠错功能,化解各类经营风险,类似我国的“专业市场+农户”的经营方式。
类似美国这样地广人稀、采取以机械技术的推广应用为起步的农业现代化模式,还有加拿大、澳大利亚和俄罗斯等国。
二、资源贫乏型的日本农业现代化模式
――高效农业模式
日本是一个资源贫乏的国家,正因为如此,日本非常注重利用资源的效率。二战后,日本农业经历了40多年的发展,在农业自然资源极为贫乏、农业规模较小的基础上实现了农业现代化,走了一条极富开创性的农业现代化路子。
1.农业生产过程实现机械化。1998年,日本经营性农户的数量为252万户,平均每个农户的耕地面积只有24亩,耕地不足15亩的农户占总体的57%。耕地面积狭小、缺乏竞争力是日本工业的基本特征。由于农户的减少速度比耕地减少速度还要快,所以每个农户的耕地面积还是有所增加。还有一个倾向就是耕地面积在45亩以上的农业大户在逐渐增加,这有利于引进大型机械,充分发挥机械的性能,提高生产效率。
2.农户从事非农业劳动的收入不断增加。由于日本耕地面积有限,所以农户要想从中获得更大的收益,就要增加在每一单位面积土地上投入。但由于整体土地资源不足,终究收入难以大幅增长,因此,从事其他产业的收入成为日本农民的主要收入,甚至超过了从事农业带来的收益。所以在日本,把原先当作副业干的非农业劳动当作生活来源主渠道的农户多了起来。农户分为专门从事农业生产劳动而不从事其他劳动的专业农户和除了农户之外还从事其他劳动的副业农户。副业农户进一步分化为以农业为主的第一种农户和第一副业为主的第二种副业农户。副业农户除了农业劳动之外,有的从事林业、渔业,有的进入工厂、机关,有的利用农闲季节到远方打工。
3.寻求经营方式的变革。要想增加农业收入,就需要增加耕地,扩大规模。但是,日本多数农户舍不得轻易放弃自己的耕地,零散的耕地很难集中到一起。因此,日本采取把土地借来耕种,扩大耕地面积,扩大经营规模的方式。而且近年来,日本单纯以农业为生的农户逐步减少,从事农业生产的这些人逐年老龄化,所以委托他人耕作土地的农户也多了起来,客观上也为租赁土地经营提供了客观条件。
日本战后在生产领域和流通领域建立起农业合作组织和地区农业集团。这两种共同组织,在某种程度上克服了小农经济的局限性,缓和了农村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对实现农业现代化起到了相当大的推动作用。
4.生物技术等高科技成果广泛应用于农业。日本农业现代化的一个突出特征就是广泛的应用生物工程技术。日本战后对生物科技的研究给予了巨大的关注并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在生物技术研究领域一直处于世界的前列,遗传基因重组等技术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这些技术的应用不光有效的提高了农业产量,增加农产品供给,而且,能够提高农作物的抗病能力,培育出新品种。
三、韩国农业与农村相结合的现代化发展模式
――新农村运动模式
韩国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后,在继续重视农业发展的同时将农业与农村发展相结合,将政策转变到在提高农业生产现代化的基础上实现农村现代化。农业现代化为农村现代化奠定了基础,而农村现代化又有力地进一步促进了农业现代化。在韩国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中,最值得借鉴的就是新村运动,它是农业发展和农村改善的有机结合。
1.新村运动的兴起。 为了增加农村的就业机会,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以缩小城乡差距,韩国政府在1971年发动了新村运动。这个运动是推动农业发展和农村进步的重大战略举措,是工业获得较大发展之后,回头地支持农业,把城市物质文明以及价值观念、生活方式推向农村的反哺政策。
2.新村运动的任务。新村运动的内容很宽,它的第一任务是“农村启蒙”,要使农民的精神面貌发生变化。第二个任务是“社会发展”,目的是改造农民居住环境、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它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一是环境改善,修建卫生的供水系统、改造排污系统、修建公共澡堂、会议室、公用水井、洗衣房等;二是住房改善,包括屋顶改建、房屋维修和村庄重建;三是公共建设增加,如扩张农村电网和通讯网、设置公用电话等。第三个任务是“经济发展”。有两项主要内容:一是增加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基础设施项目包括道路扩展、小规模灌溉工程,如小水坝、水塘、灌渠。道路扩展不仅包括村庄间的公路,而且包括从村庄到农田的道路,以便进行机械化耕作、运输。二是增加农产收入,增加农产收入项目包括家畜饲养、推广经济作物、发展专业化生产区、合作耕作,以及建立各种“新村工厂”以增加农户的非农业收入。
四、美国、日本、韩国农业现代化模式对我国实现小康社会的启示
第一,资源不是影响农业小康社会的主要因素。无论是资源丰富的美国,还是资源缺乏的日本,抑或介于两者之间的韩国都可以根据本国的具体特征走符合自身发展需要的现代化道路。我国东部资源相对缺乏,中西部资源相对丰富,同样有平原、丘陵和山区,应根据自身的特色走出一条发展农业经济,提高农民收入的道路,达到和实现小康。不管农业的地位多么特殊,它总是一个产业,应该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源优势为基础来发展,这是各国农业现代化最基本的经验之一。
第二,政府主导,全社会共同参与,分阶段、分层次进行小康社会建设。政府对农业的支持对于实现农村小康社会至关重要。经济发展期间,如何正确处理工业和农业之间的关系,是农业能否迅速发展、农业现代化能否迅速实现的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可以说,没有政府对农业的全方位支持,日、韩农业不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我国全面实现小康社会是一个重大经济决策、政治决策。各个不同区域的农业,要根据自己的地域条件、生产水平,通过实验选择适合的战略加以实施,注入域外的新品种、新技术及新知识,从而开发农业潜力,提高生产能力,培育农业人才,进而奠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基础,然后推广,并通过各种协作机构形成联动发展。
第三,良好的农业生产组织形式是农村小康社会的实现关键。国外的农业现代化进程表明,一个有效的农业合作体系的建立,对于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国外发达国家在家庭经营基础上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实践表明,家庭经营不仅适应于以人力、畜力耕作为主的农业,也适应于以机械耕作为主的现代农业。因此,如何既不改变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又实现农业商品化、专业化、社会化,是中国农业现代化面临的重大的课题。在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实现农业现代化,必须在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规模经营,走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道路。
第四,加强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资,努力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是小康社会实现的重要途径。韩国新村运动的工程项目都是切实可行的小项目,比如修路、修井、盖房、修塘、拉电网等。在“三五”计划的头两年,政府的投资目标主要放在几条大河的巨大工程上,1973年后投资转向遍布全国农村的细小项目,“三五”计划基本被新村运动所取代。这些小项目风险小、动员群众广泛,无论对农村发展还是对刺激工业生产都见效快。美国在二战后完成了农业机械化,之后,虽然机械拥有量有所减少,但向大型化、综合化、自动化和电气化方向发展。除谷物和饲料草等大田作业全面实现机械化外,经济作物、水果、蔬菜等也完全实现了机械化生产。在畜牧业中,机电化程度很高,不仅饲料的加工、给水、孵化、挤奶、调温、通风、清洁及产品装运和初加工等全部实现了机械化,且应用现代电子技术,按流水作业线进行自动化生产。
第五,必须突破就农业论农业的局限。要拓宽农业的发展领域,向产前和产后延伸,促进农产品加工增值转化,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要通过发展产业化经营,把现代工业、商业乃至运输、金融、保险等产业同农业的种植业、养殖业紧密结合起来。构建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企业共同体,使农业在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实现社会化、专业化和一体化。把农业的产前、产中、产后融为一体,并形成一套从生产初级产品到最终产品的销售管理体制和公平合理的利润分配制度,促进资源合理配置,有效地开拓市场空间,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和产出率。
第六,必须以农民投入为主体,坚持国家投入与农户投入相结合。农业现代化需要大量资金投入。美、日、韩三个国家的做法是,凭借强大的工业经济后盾,由政府给予大量的投资支持和各种形式的补贴。我国虽然从理论上已经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但由于多种原因,长期以来形成的依靠农业积累发展工业的体制政策一直没有改变,国家对农业的投入远远少于农业对国家的贡献,这就决定了中国的农民不仅要做农村经济组织的创新者和国家工业化的奉献者,而且要做农业现代化的主体建设者和所需资金的主要积累者,这可能是世界各国农业现代化中很少有的。我国农业最终的发展途径是以农民投入为主,国家投入为辅。但在目前的状况下,尤其是农民收入有限,国家仍然是投入的主体。因此,要提高农民的主体地位就必须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投入能力。
参考文献
[1]Back house. A History Modern Economic Analysis[M]. New York, Basil Blackwell Loc,1985.
[2]牛节元.世界农业现代化发展道路规律分析[J].学习论坛,1998(2).
[3]舒尔茨.改造传统农业[M].北京:商务中心馆,1987.
[4]速水佑次郎,弗农?拉坦.农业发展的国际分析[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基金项目:湖南省教育厅科研项目 (03C569)
篇9
1.全面发展农村经济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
我国工业的发展基本上是完全依靠自力更生建设而来,在这一过程中,农民与农业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在历史因素、重工轻农思想、重城轻农思想等因素的影响下,工农与城乡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此外,农民整体素质较低,农村设施差,教育水平落后,科技水平落后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村经济水平的发展,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经济发展缓慢也影响到了社会和谐。发展农村经济不仅是建设和谐社会的有效途径,也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思想的具体表现。
2.全面发展农村经济是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
到了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新“三步走”战略的一个目标,也是社会的奋斗目标,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与难点都是农村,根据我国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截止到2020年,农民人均年纯收入需要达到8000元,近年来平均年增幅为4.0%,这是无法达到需求的。在近二十余年之中,虽然我国农村经济水平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是农村面貌变化并不大,如果这一现状无法得到扭转,是无法实现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的。为此,必须要大力发展农村经济,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走特色化的工业发展道路,实现农村与城市的协调发展。
3.全面发展农村经济是扩大内需的有效途径
要建设小康社会,需要有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就现阶段来看,促进经济水平增长的渠道有贸易、投资、消费几个方面,我国经济水平发展主要是贸易与投资。我国农村经济水平发展缓慢,虽然农村人口基数大,但是他们消费需求小、消费水平低,无法拉动内需,供给与需求不对称必然会影响整体经济增长水平。从这一层面而言,发展我国农村经济的基本点在农村,扩大农民消费,发展农村经济也成为了扩大内需的重要渠道。
二、全面发展农村经济的对策
1.促进现代化农业的发展
现代化农业就是应用先进管理措施与现代化科技水平对农业开展集约化、规模化、农场化、市场化管理的活动,现代农业是建立在市场经济基础上的产销一体化农业。要发展现代化农业,可以从以下几渠道开展:第一,提升粮食生产量。为了有效提升粮食生产量,可以采用田间灌溉、土地整理、品种更新等措施,提升粮食单产量与土地产出率,发展优势产业带,实现标准化、专业化以及区域化生产,提升粮食效益与品质。第二,注重特色产业基地的建设。在未来阶段下,需要做好特色产业基地的建设工作,注重地方优势产业的发展,从各个渠道来提升农产品综合竞争力。第三,促进龙头企业的转型。为了实现经济的发展,需要鼓励各个地区龙头企业的转型发展,做好招商引资工作,支持龙头企业的发展,保障各个地区龙头企业的综合效益。第四,做好服务体系的建设工作。要切实促进农业的增产增收,还要做好农村服务体系的建设工作,为农民提品加工服务、市场预测服务、价格信息服务、营销物流服务,形成科学的服务网络。第五,改善生产环境。各级政府需要适当增加农业投资力度,做好农村生态建设、乡村道路建设、农村水利建设以及清洁能源建设工作,改善农民生活环境,促进生态环境与农村各项产业的协调发展。
2.促进农村劳务经济的发展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核心工作就是促进农民的增产增收,繁荣农村经济,发展农村综合生产力,种种实践证实,发展农村劳务经济,鼓励农民外出务工是一个见效快、投资少的经济有效渠道。就现阶段来看,农民依然是三农问题的核心,要解决农民问题,必须要促进农民的增产增收,资料显示,我国耕地总面积与美国差不多,但是人均耕地面积只有1.41亩,不到美国的1/6,俄罗斯的1/8。目前,我国农村实施的是一家一户土地经营承包制度,要想实现农民的增产增收还存在着很大的困难,在农村经济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之后,在市场与资源因素的影响下,单纯依靠农业增收的难度越来越大,劳务收入开始成为农民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减少农民数量才能够达到繁荣农村的目的,才能够提升农业效益,采用劳务输出方式可以有效减少农民数量,避免过多的人口对农村生态环境产生压力。与此同时,还能够将多余的土地资源贡献出来,促进土地集约化经营发展,集中经济发展现代化农业,保障农民实现增产增收。除此之外,促进农村劳务经济的发展也是推动农村政治建设、经济建设、和谐社会建设以及文化建设的要求,农民外出务工可以获取到经济收益,还能够接受城市文明的感染,增长见识、开拓视野,提升自身的竞争意识、创业意识与风险意识。
3.提升农民综合素质水平
农民的素质水平对于新农村建设质量与建设速度有着直接的影响,就现阶段来看,我国农民综合素质并不高,还存在很多的文盲与半文盲,大多数的农民也未接受过系统、全面的技能培训与职业培训。农民科技水平与文化素质水平低、法制意识淡薄,要真正促进现代化农业的发展,就必须要依靠懂技术、文化素质水平高、会经营的农民。为此,必须要做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工作,为农村经济水平的发展提供动力。
4.实施农村土地流转
篇10
【关键词】农业 机械 作用 推广
我国是农业大国,目前正处于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关键时期,农业机械化是构成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机械化为农业的生产发展带来了革命性的转变,如今我国大部分地区实现机械化的程度都比较高,在这个过程中,农业日益用现代化工业、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经济管理方法武装起来,使农业生产力由落后的传统农业日益转化为当代世界先进水平的农业。实现农业现代化,要素方面有很多,其中有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农业机械化,加大农业机械化技术的推广,对农村土地的合理配置,加快农村的现代化进程均有重要的意义。
一、农业机械化在发展现代农业中的作用
1、农业机械化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物质基础
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农业机械化是重要的支撑,也是重要的物质基础。农业机械化对农业生产的支撑直接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粮食生产机械化要求巩固和提高;二是经济作物和设施农业机械化要求推进;三是农副产品运输、加工机械化要求提升。农业机械化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突破了以往人力和畜力所不能承担的农业生产规模、生产效率的限制,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和生产力水平。要实现农业的现代化,就必须大力发展和利用农业机械化,真正提高农业生产的机械化。
2、农业机械化能够更好的把农业科技技术应用到农业生产中
农业机械化在促进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提高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大力发展农业机械化,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传统农业,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是发展现代农业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农业机械化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包括:
(1)大面积推广的农业新技术,包括精量播种、测土施肥、化肥深施、秸秆还田、免耕播种,节水灌溉、高效植保、畜粪无害化处理等,这些农业新技术都是通过农业机械化额设备真正实现农业节本增效,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率;
(2)农业机械化还能够做到农作物抢收抢种、抗旱排涝、大规模病虫害防治,以及农田水利建设等农业生产活动,增强农业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和综合生产能力;
(3)利用各项现代化新技术,更好的提高农产品单位产量、改善农产品品质、节约能源和改善生态环境。
3、农业机械化是促进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
农业机械化是先进的生产力,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因素。农业机械化能大幅度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能把大量农村劳动力从繁重体力劳动中释放出来,加快农村劳动转移的步伐。农业生产的全程机械化促进全面实现农村城镇化、工业化和现代化的进程。农业机械化是农业产业化的重要生产手段,是实施先进的农艺技术、养殖技术、精深加工技术的桥梁和纽带,是农业生产向专业化、商品化、现代化的物质保证。农机化的发展,增加了农民收入。例如:开展农机跨区作业活动每年能为农机户创收亿元以上。
4、农业机械化是构建和谐新农村的重要支撑
发展农业机械化,是推进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和进步,不但大幅度地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推动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还可以促进农业劳动者文化素质的提高,造就新型农民,要想较好地掌握农业机械的操作、使用、维修等农机化技术,必须要求农民具备一定的科技文化素质和修养;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和进步,还可以促进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大力发展农业机械化,可以有力地促进农业不断增效、农村加快发展、农民持续增收,有利于缩小城乡差别、工农差距。
二、新形势下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措施
1、建立农业机械化生产示范基地,推进农业机械化发展进程
通过示范基地的建设,引导广大农民和农业工作者使用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增强农产品的竞争力,推进农机化发展进程。用示范点效果来增强农民朋友的信心,以点带面,进行大面积推广。
2、调整农业结构配套的农业机械
及时调整和优化农机化发展的结构和布局,在农机发展布局上要因地制宜,注重实效,突出地方特色,突出优势产业,以机械化促进产业化的发展,逐步形成区域优势。推进农业机械化由主要粮食作物向经济作物拓展,由种植业向林、副、畜、禽、渔业发展,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进一步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
3、大力加强农机服务产业化、社会化
通过市场对农机资源的有效利用,克服了农机配置结构不合理的现象,拓宽农机化服务领域,从而实现农机规模经营,农机服务市场化,提高了农机资源的利用率。
4、优化政策环境,加大对农机的投入
大型农业机具成本高费用大,农业机械作为为农服务的使用经营风险很大。中央1号文件和《农业机械化促进法》这些与农机化发展密切相关的法律和政策的推出,旨在优化政策环境,加大对农机的扶持力度。积极利用WTO的“绿箱”和“黄箱”政策,加大对农机部门研制开发和示范推广先进适用农机化新机具、新技术的经费投入,加大对农民购买先进机具的资金补贴扶持,加快农机新技术的更好推广。
- 上一篇:城市交通规划的内容
- 下一篇:农村综合治理工作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