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调查研究方案范文

时间:2024-04-09 17:57:4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大型调查研究方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大型调查研究方案

篇1

(一)单项选择题

题目1

每一个测量对象的属性和特征只能以一个数字或符号来表示,指的是(

)。

选择一项:

A.

唯一性

B.

互斥性

C.

完整性

D.准确性

题目2

测量目标与测量内容之间的适合性与相符性叫做(

)。

选择一项:

A.内容效度

B.

构想效度

C.

效标效度

D.

内在效度

题目3

社会测量的四个层次之间有兼容性,它们按照由低到高的顺序应当是(

)。

选择一项:

A.定类测量、定距测量、定序测量、定比测量

B.定比测量、定距测量、定序测量、定类测量

C.定序测量、定类测量、定距测量、定比测量

D.定类测量、定序测量、定距测量、定比测量

题目4

抽样存在的必要性缘于总体本身所具有的(

)。

选择一项:

A.

普遍性

B.

同质性

C.

异质性

D.

复杂性

题目5

一次直接的抽样所使用的基本单位叫(

)。

选择一项:

A.

抽样单位

B.

样本

C.

总体

D.

抽样元素

题目6

在总体规模较小、调查所涉及的范围较窄的情况下,既节约又效果好的抽样类型是

)。

选择一项:

A.

配额抽样

B.

便利抽样

C.

滚雪球抽样

D.

判断抽样

(二)多项选择题

题目7

社会测量的要件有(

)。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测量方式

B.

测量内容

C.

测量工具

D.

测量规则

E.

测量数值

F.测量对象

题目8

检验测量的信度,通常的方法有(

)。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相关法

B.

分半法

C.

因果法

D.

再测法

E.

复本法

F.

比较法

题目9

抽样的一般步骤有(

)。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决定抽样组织形式

B.

制定抽样框

C.

评估样本

D.

确定总体

E.

决定样本容量

F.

抽取样本

题目10

常用的简单随机抽样方法有(

)。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抽签法

B.

随机数表法

C.

直接抽样法

D.

分类法

E.

配额法

篇2

关键词:校本课程 开发 动漫教学 动漫校本课程 社团活动 课程整合;

“校本课程开发”(schoo1.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的思想源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西方发达国家。进行校本课程开发,以学校为课程开发的场所,以教师为课程开发的主体,依据学校的性质、特点、条件以及学生的需求,旨在满足学生的独特性和差异性,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针对高中生喜欢欣赏动漫作品的情况,我们进行了“动漫校本课程开发与利用的研究”,现将研究报告阐述如下:

一、课题的科学意义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大力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可见,作为学校自主管理、开发和实施的校本课程将成为课程改革关注的焦点之一。中国近年来一直努力推动国内原创动漫文化建设,培育动漫文化品牌,推动国内原创动漫文化走向世界。由于我们地处经济发达的广州,这里每年举办大型的动漫活动:金龙奖原创漫画动画艺术大赛(OACC)、ACG穗港澳动漫游戏展、广州国际动漫节、动漫游戏嘉年华、中国国际漫画节、全球十大动漫形象评选活动、广州暑假动漫展,丰富的动漫文化资源正是对学生进行民族精神教育的极好教材。为了充分挖掘利用资源,规范开发和实施校本课程,并彰显特色、多出成果、力争示范,我们把“动漫校本课程开发与利用的研究”作为一个课题来进行深入研究。

二、课题目标

美术教育(美术的启蒙教育)是可以从地方艺术开始的,在城镇、农村美术课程中,具有浓郁地方文化特色的校本课程与地方课程可以代替一部分教材内容,占有一定的课时,并对学生的发展起到良好的作用。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通过实际操作,总结经验,集中交流,改进提高,然后提升出校本课程开发的经验,形成地方课程,具有较高的时效性和实用价值。研究成果可以有效地指导城镇、农村学校的美术教学,探索出一条充分利用身边的现有资源,对学生进行高质量的艺术教育的有效模式,成果在国内同等地区具有推广价值。

三、课题操作策略

本课题是计算机技术与美术结合的校本课程开发实验研究,是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而进行的。我们采用“分课程、分学段研究”的方法实施。采取以行动研究为主,辅之观察、统计和调查等研究方法。

本实验期限为两年,分三个阶段实施。

1.准备阶段

1.1确定研究课题,制定方案,申报立项,举行开题论证活动。

1.2实验前调查、研究、收集课题研究的资料。

1.3加强教师课题研究及对当地资源的了解和整合培训。

2.实施阶段

2.1根据研究方案制定出研究计划,结合本校、本学科和学生实际探索出校本课程的内容和开发形式。

2.2编写《动漫校本课程教程》,并在学校选修二和课外兴趣小组组织教学实践活动。

2.3设计《动漫校本课程调查问卷》、《动漫校本课程调查问卷统计表》,检测各学段学生了解的动漫基本知识、掌握动漫活动的技能和情感的培养情况。

2.4进行中期评估,写出阶段性实验研究报告和工作报告。

2.5定期组织开展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实践培训和研讨活动。

2.6定期做好研究资料和研究成果的收集。

3.总结阶段

3.1进行校本课程开发成果展示(包括教学活动设计,活动课实录,研究总结及论文,学生成果)活动。

3.2整理《动漫校本课程教程》,并在其他学校推广使用。

3.3收集整理课题研究的图片、文本、影视和电子资料。设计制作《动漫校本课程教学设计与课件》、《动漫校本课程教学实录》、《动漫校本课程学生作品集》。

3.4实验教师完成研究总结或研究论文,写出《动漫校本课程开发与利用的研究》结题报告。

3.5申请专家鉴定。

四、课题成果与体会

1.用科学的发展观的态度来指导课题研究,用科学的研究方法进行课题研究。

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客观、科学地进行研究,并重实证、重数据、重理性地进行科学论证。运用统计学原理科学地收集数据、合理运用调查法、统计法、实地考证等方法进行研究。及时慎重地、细致地收集科学实验资料,注意收录点滴的实验成果和体会。

2.加强美术教育理论学习,取得较好的研究成果。

研究人员要加强美术教育理论学习,提高对动漫文化的教育价值观的分析判断能力,抓住中学美术教育的本质进行传统美术文化教学实验。课题研究中要充分发挥一线教师的作用,立足学校实际,注重将教师、教材和地区资源等方面有机地结合起来,并调动学生参与这一调查研究和教学实践活动,形成重视动漫文化的氛围,创造良好的科研环境。

课题期间,课题组老师围绕课题内容,发表了论文若干篇。课题组师生参加各级漫画比赛获奖近百项。各项成果在社区及学校选修二课堂使用,效果较好。

3.注意资源拓展途径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如:学校(校园动漫文化及活动)、教学(美术课堂教学及其它学科渗透、动漫公开课、课外活动、校本教研)、家庭、社区(如动漫节、COSPIAY动漫模仿秀、漫展、庆典活动),提高课题研究效度。

以本地自然资源、旅游资源和风土人情为材料,指导学生开展具有地方特色的美术创作和丰富多彩的美术活动。广东增城这里有特有的节日,如增城白水寨省级风景名胜区国际登山旅游节、增城国际攀岩锦标赛、增城菜心节、增城客家文化节、增城新塘国际牛仔服装节、增城荔枝文化节、增城派潭番薯节等。

4.注重计算机技术与动漫课程的整合,

开发可操作、可推广的动漫课程教学平台,建立计算机与动漫教学网站。教学网站内容包括校园动漫校本课程、教学设计、动漫社团、动漫视频、社团风采、学生作品、课件制作、教师作品等。可以在学校动漫兴趣小组上课时使用网站里的教案、课件,课题组老师查阅课题相关资料,还有师生动漫作品展示。

五、课题研究存在的不足

本课题的研究尚属于初步研究,有以下不足:本课题由于时间仓促,以美术学科和信息技术学科自编为主导的校本课程教学模式仅仅做了初步尝试,课题成果有待进一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 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3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美术课程标准解读(实验)[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朱益明. 校本教师发展论[M]. 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6.

[4]徐建融,钱初熹,胡知凡. 美术教育展望[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5]郭守智.中外教育格言名言解读[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3.

[6][日]中野晴行 甄西 译.动漫创意产业论[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7.

篇3

[关键词]材料工程 专业硕士 联合培养 管理模式

[中图分类号] G6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5)01-0076-02

专业硕士教育是适应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而设立的,也是今后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改革重点。[1]专业学位硕士教育以专业实践为导向,重视实践与应用能力,在工程实践中理解和掌握理论知识与工程应用的有机融合。[2] [3]由于受到办学经费限制以及硬件制约,加上高校缺乏工程应用能力训练条件,而企业考虑自身经济效益,接受研究生实践的积极性不高,因此,国内不少普通院校的专业学位硕士工程实践流于形式,实际上已成为学术型硕士的“副产品”,导致培养质量严重下降,学生满意度和社会认可度普遍不佳。[4] [5] [6] [7] [8]

随着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步伐的加速,国内一些高水平科研院所从政府部门和大型企业获得大量经费支持,大力开展应用型课题研究,但由于研究生招生规模有限,希望能够接纳来自高校的研究生作为课题成员。普通高校与科研院所联合培养材料工程专业硕士,不仅优势互补,而且专业硕士的工程应用能力和培养质量也得到了保障。本文结合我校与中科院北京过程工程研究所联合培养材料工程专业硕士的实施案例,提出了交互式联合培养模式,从实践计划制订、管理模式创新以及实效评价等方面,阐述交互式联合培养的内涵,探索提升学生工程应用能力的有效途径。

一、实践计划制订

根据材料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计划,学生在完成理论课程学习后,应深入企业调查研究,并针对企业生产实践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开展应用型课题研究。事实上,很多企业不愿接收工程专业硕士的实习实践,根本原因在于学生的理论知识与企业技术需要脱节。我校与中科院北京过程工程研究所在确立联合培养材料工程专业硕士时,就已认识到制订实践计划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实践计划制订应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以专业硕士研究生为主体,根据学生专业背景、知识能力基础、培养单位具体情况等,制订出个性化方案。实践计划应包括学生相关知识储备、条件保障、实践内容、成果权益归属与保密事项等内容,围绕生产过程的科学和技术难题,共同确定具体实践内容(研究课题),明确双方在课题中的责任与分工,并提供必要的条件保障,如学生在研究所工作期间的食宿条件、生活补助等。在相关知识储备方面,应根据实践课题提前在校内开展必要的实验技能与科研能力训练,并让学生通过文献调研,掌握国内外相关技术现状。学生在规定期限内由校内导师指导学生完成小型课题研究工作,了解常规研究方法和分析手段。研究所课题组根据需要,要求学生提前自学相关基础课程。这些前期工作都是为了使学生在正式进入研究所后能够顺利开展实质性的试验工作。

一般而言,国内多数企业没有时间和条件完成这方面的培训工作,也很难接受纯粹实习的实践内容,这也是目前企业实践环节难于实现的主要原因。只有那些有希望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实践计划才能获得企业支持,并为之投入必要的人力和物力保障。

二、管理模式创新

工程实践不是简单地将研究生安排到合作方,而是针对工程实际问题,由专业硕士在高校和企业导师指导下,利用所学理论和科研技能,解决这些技术难题。由于高校侧重于理论知识学习,而研究所的应用型课题侧重于工程实践能力,只有双方加强沟通与协调,在互动过程中集思广益、优势互补,才能有效提高实践效率,在有限时间内取得成效,并有助于解决课题技术难题。

通过经常性互动交流,确保从理论学习到实践能力培养的无缝衔接。合作双方的互动方式可以灵活多样,如联络与互访交流。在具体操作层面上,课题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案不必追求面面俱到,重在通过理论与工程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技能。在研究所实践期间,学生主要由研究所导师指导,加强对学生工程实践技能的培养和引导;高校导师则应经常了解学生的研究工作进度以及面临的问题,对学生基础研究能力与理论知识进行辅导,提供指导性建议。学生应与双方导师保持经常性的沟通联系,在双方导师之间起到桥梁作用。

传统的专业硕士联合培养模式是将学校理论学习与企业实践训练分割开来,即学生在校理论学习完成后,到企业完成毕业论文,最后回到学校答辩,从而拿到毕业证书。为了提高联合培养的成效,应探索分阶段的“学习――实践――再学习(总结)――再实践”的培养模式,形成学为所用、以用带学的良性循环。管理模式创新着眼于高校基础研究条件以及企业工程训练条件的优势互补,使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学会以理论指导实践,以实践需要带动针对性的理论学习,强化理论知识的学习深度,融会贯通理论知识与工程实践的联系,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我们要求联合培养的学生除了经常性的沟通联系之外,每学期期末应回到学校,详细汇报研究工作进展,积极引导学生探究技术问题的科学内涵。

三、联合培养实效评价

笔者前期已开展了交互式联合培养模式的探索,与中科院北京过程工程研究所签订了材料工程专业硕士联合培养协议,经过充分沟通与协调,确定资源化利用课题组承担的首钢集团“冶金废渣制备多孔微晶玻璃”为实践课题(论文题目)。在此基础上,对拟派出的学生进行必要的微晶玻璃理论知识培训,学生入学后一年内完成了“玻璃废渣制备多孔微晶玻璃”的实验研究工作。通过一系列实验以及测试分析训练,学生熟悉了多孔材料的一些工艺流程和研究方法,为实践课题做好必要的理论基础、文献调研以及科研基本技能准备。这样一来,学生到研究所之后就能够很快进入课题研究,并且在研究过程中对前期工作进行反思,从而对多孔微晶材料制备机理有新的体悟。

学生进入研究所之后,要求学生按照我校学位论文规定以及过程工程所研究生管理规定,撰写论文开题报告,经过双方指导教师修改后,针对课题研究工作的基础性与工程实用性,对研究思路和方案进行重点检查与修改,目前学生课题研究工作进展顺利。学生对交互式培养模式的体会主要有三点:一是收获大,在校期间学习与实验工作安排紧凑,专业课程理论学习与实践课题研究内容衔接良好,学习兴趣与效率明显提高;二是进入实践课题比较快,由于有前期的相关知识储备,在接受应用型课题后容易理解研究所导师的工程试验思路,可以独立开展试验研究;三是研究所课题组师生多数从事工程应用研究课题,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在交流过程中收获颇多。

四、结语

随着研究生教育重心由学术型向工程应用型的逐步过渡,专业硕士培养质量成为研究生教育的核心问题,需要不断在实践中探索新型培养模式,提升学生的工程实践技能。通过实施交互式联合培养的初步探索与实践,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得到明显提升,实现了双方合作共赢。今后我们将加强学生与实践课题关联企业之间的直接联系,增强学生对工业生产过程的认识,体验、领悟实践课题对于工业生产的重要指导意义。

[ 注 释 ]

[1] 吴启迪.转变观念 提高认识 积极促进专业学位教育的健康、快速发展[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5 (9):1-5.

[2] 肖顺华.浅析如何进一步提高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J].教育观察,2012(1):50-55.

[3] 郑树启,陈立强.材料工程专业硕士创新能力的培养探索[J].大学教育,2013(4):5-8.

[4] 王俊生.高校研究性教学改革中存在问题及解决策略[J].高等农业教育,2013(11):73-76.

[5] 苏永要,石东平,张铁军,王锦标,张崇才,孙凌涛.从实践角度看材料工程专业学位硕士培养质量的提高[J].重庆高教研究,2013(5):68-71.

[6] 肖顺华,刘峥,杨建文.关于提高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思考――基于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培养的视角[J].高等教育研究,2012(3):60-64.

篇4

论文关键词:旅游管理本科生;综合考察实习;科研素质培养

一、问题的提出

科研素质是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综合素质中最基本、最重要的素质。旅游管理专业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型学科,需要学生具备很强的解决实际问题、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虽然我们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加强了实践教学的力度,但我们培养的大学生还是偏向于知识积累型,创新能力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仍不能适应当今飞速发展的旅游事业的需要。特别是旅游管理专业本科学生的科研素质的培养一直处于边缘化状态,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这不利于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旅游管理专业的综合考察实习是教学计划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实践环节,其本身是非常好的教学资源,学生通过综合考察实习能够获得大量有助于后期学习的知识和经验,能够激发学生思考的东西也非常丰富,学得的东西既真实又具体,是把教材理论知识与行业实际结合的很好机会。但是,目前我国高校旅游野外实习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已经引起了旅游教育界同仁的重视。马骏(2005)认为考察实习教学方法传统化,缺乏灵活性和启发性。董志文等(2005)以中国海洋大学旅游管理专业为例指出:以认知性为主,缺少求知性内容,实训基地建设滞后,实践教学内容较缺少细化目标,并提出了野外实习成绩综合考核指标体系。王昕(2007)结合自己长期指导旅游野外实习的经验指出目前旅游野外实习存在着:目标简单化,任务缺乏针对性和思考性;实习主体游客化,实习过程中缺乏主动性;目的地单一化与高档化,缺乏正确行业引导性;教师保姆化,学生缺乏行业社会体验性等问题。为了充分利用综合考察实习的宝贵教学资源,使综合考察实习价值最大化,克服综合考察实习存在的问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就必须认识到综合考察实习中学生科研素质的培养不仅是提高“野外实习”质量的切入口,更是检验“野外实习”效果的重要标准。

素质是以人的先天禀赋为基础,经过后天训练和环境的影响在人身上形成的稳定的心理品质。科研素质是素质结构中较高层面的综合性素质,它是建筑在思想品德素质、身心素质、人文素质、专业素质、审美素质基础之上的高层素质。培养科研素质是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主要目标。具备一定的科研素养,是一位合格的本科毕业生必须具备的素质。

关于怎样培养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的科研素质一直是旅游教育界关注的问题。但从公开发表的文献来看,就这一问题进行系统探讨的并不多见。谷冠鹏等从科学研究过程的角度出发,对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科研能力的结构问题作了探讨。本文从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综合考察实习的环节出发,就旅游专业本科学生科研素质的培养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二、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综合考察实习过程中科研素质培养的基本内容

旅游专业综合考察实习,是培养学生科研素质的最有价值的教学环节,在这一教学活动中,对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的科研素质培养的主要内容包括:

(一)科研意识的培养

从心理学角度讲,意识是一种人脑机能,是高级神经系统高度发展的表现,是人的心理对现实生活的自觉反映。科研意识通常是指人在科研活动中的心理过程,它能将科学感知、思维等心理活动提高到“自觉”的程度。对于旅游管理专业的本科生来说,科研意识就是对旅游管理活动的规律有意识的追求和探索,是运用旅游管理的科学理论指导旅游活动的自觉,是对本科学生未来所从事的旅游管理活动的一种清晰而完整的认识。它既表现为旅游管理本科学生对旅游管理环境的主动适应,也表现为旅游管理本科学生对其未来工作环境的积极影响。在本科生中培养科研意识和初步的科研能力是我们国家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之一。这既有助于巩固和补充课内基础知识,深化专业知识;又将为本科生日后的学习和工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帮助,大大缩短了学生适应社会的探索期。

在专业考察实习过程中我们发现:学生最缺乏的是科研意识,学生在考察实习过程中若不具有一定的科研意识,则会缺乏发现,只能是一个单纯的、普通的“旅游者”。因此,在专业考察实习过程中即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科研意识,又是培养学生科研意识的最佳教学时机。科研意识的培养是学生专业考察实习过程中科研素质培养的最基础的组成部分。

(二)科研态度的培养

一个有成就的科研工作者,其成功的要素是正确的科研态度。对于本科学生而言,树立正确的科研态度,既是其人生阶段的好时机,也将会对其未来人生产生重要的影响。旅游管理专业本科学生的专业考察实习,一般设置在大学二年级的第三学期,是其大学阶段第一次大型的综合野外考察实习,是学生第一次体验离开教室到旅游目的地学习旅游管理专业知识的学习方式,他们处于兴奋与高度好奇的心里状态,这正是培养学生正确的科研态度的不可多得的良机。

就旅游管理专业本科学生综合野外考察实习而言,培养其科研态度的基本内容是:“实事求是,乐于探索,敢于否定,崇尚质疑,严肃认真,谦虚踏实”

(三)科研知识的培养

旅游管理专业本科学生学习、掌握旅游管理科研基础知识,是保证学生在今后的旅游管理活动中,进行规范、有效、科学的管理的前提和基础,同时,旅游管理科研作为具体的科学实践,有其特定的研究规范和要求。因此,旅游管理专业的本科学生必须掌握旅游管理科研基础理论和知识。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对旅游管理专业本科学生掌握科研知识方面,既有教育者意识淡漠,也有困于教学环境的影响的问题。综合野外考察实习自然就成为学生四年难得的获取旅游管理科研知识的机会。

(四)科研基本方法的掌握

旅游管理专业本科学生要掌握旅游管理科研方法论,运用经验总结、调查分析、实验研究、个案分析、行动研究等方法,去思考、解决问题,发现、总结规律。就旅游管理专业本科学生综合考察实习过程而言,学生起码应该掌握调查法、观察法、实验法和行动研究法等基本的旅游科学研究方法。长期的考察实习证明,这些旅游科研方法,在考察实习过程中,简便易行,信息量大,真实性强,最有使用价值,深受学生欢迎。

(五)科研能力的培养

科研能力,即开展科学研究活动时,在运用科学方法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过程中表现出来本领。具体地说,科研能力包括学习、搜集文献资料、获取信息;发现问题,运用已知理论知识思考、解决实际问题;综合分析、推导、设计方案,并动手得出结论等能力。旅游管理专业本科学生综合考察实习科研能力的培养,除了在发现问题、调查研究、信息处理、文字表达能力培养外,还必须注重以下科研能力的培养:

1、选题论证能力

旅游管理专业本科学生综合考察实习时间长,景点类型多样,实习内容复杂。论文选题是每个学生考察实习前准备的重要内容之一,为了在实习过程中发现问题,选取有实际意义的课题开展研究,学生必须在老师特别是实习指导老师的指导下做好选题工作。在具体的实习中可以进一步确认或修正自己的选题。

2、方案设计能力

培养学生在科研研究方案中阐明课题研究的范围、对象、课题的假设,研究方法的选择,方案的设计等内容。这是课题研究的总体谋划,必须精心设计,以保证课题研究的落实。

3、研究操作能力

学生在实习前必须对自己的选题进行文献查阅,对选题目前研究状况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在实习过程中,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运用科学研究的方法,获得研究对象的第一手材料,并对资料进行整理,并做好研究前的准备工作和研究时的管理工作,从而确保选题研究的质量。

4、资料的整理分析和撰写报告能力

对于在研究过程中收集到的各种资料、数据,学生要勤于分类整理,善于分析,不断思考,从而使研究结论真正符合客观实际,并根据研究结论,完成科研报告。

三、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考察实习过程中科研素质培养的具体措施

(一)管理者必须强化综合野外考察实习中培养学生科研素质的意识

“教学是主体,科研是龙头”更多地是基于学校与教师层面,几乎没有从学生的角度思考这个问题,这不利于提升院校的整体水平,不利于培养较高水平的旅游管理人才。当前我国旅游业发展迅猛,竞争激励,旅游市场和旅游企业对旅游人才需求呈现多元化,对学生的能力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旅游院校培养高素质人才,必须深化教学改革,转变思想观念,认清本科生科研素质培养的重要意义,加大科研教学内容和时间,强化通过野外实习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科研兴趣,激发科研潜能,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院校管理者要积极为综合野外考察实习的学生开展科研活动创造有利条件,使学生通过综合野外考察实习参与学术科研活动,学到在书本和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增强创新意识,开阔知识视野,强化能力素质。

(二)建立针对学生综合野外考察实习的科研管理机构

在学生综合野外考察实习科研机构建立上,应根据院校实际情况,成立学生综合野外考察实习的科研活动领导小组,使综合野外考察实习科研活动有序化、规范化、制度化。领导小组可由主管教学和科研的副校(院)长任组长,相关部门领导任组员,科研部门具体负责管理工作;院(系)成立科研活动指导小组,由科研经验丰富的老师对学生参加综合野外考察实习科研活动进行全方位的跟踪服务,提供指导、咨询和帮助。在综合野外考察实习科研活动管理上,应结合院校实际情况,制定学生综合野外考察实习课题申报、组织管理、指导检查和实施奖励等制度,指导和激励学生开展综合野外考察实习科研活动,对学生综合野外考察实习科研活动和课题研究情况进行检查,通过正规化、规范化、科学化管理,促使学生严格按照计划认真开展综合野外考察实习科学研究,确保综合野外考察实习科研活动有序健康开展。在科研基金设立上,应拨专项经费用作学生综合野外考察实习科研专项基金,鼓励学生通过规定的程序申报科研课题并申请基金资助。改变过去综合野外考察实习成果展仅仅是旅游相片、旅游纪念品等现象,要把学生基于综合野外考察实习而完成的高质量的学术论文作为实习的重要成果进行展示。

(三)完善学生综合野外考察实习的科研培养机制

在综合野外考察实习科研目标约束机制上,应构建综合野外考察实习科研创新评价体系,作为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素质教育的组成部分。把学生根据综合野外考察实习所撰写的学术论文以较大权重作为学生的科研学分、并将综合野外考察实习科研活动的情况及成绩作为评选优秀学生、评定奖学金、入党、推荐免试研究生和推荐就业的重要内容之一。在科研指导机制上,不仅要加强领导和机关的指导力度,而且要充分发挥教师对科研活动的指导作用,帮助学生按照旅游科研特点开展科研工作,传授自己的研究经验,使学生树立信心,少走弯路、尽快上路,并将指导科研活动折算为教学量,记入教师工作量,对成绩突出的给予奖励。

篇5

关键词:逻辑模型,大学生学习满意度,分类学

中图分类号:G640

大学生学习满意度是高等教育管理中的一项重点与热点议题,已成为高等教育利益相关者亟待了解的内容。目前,对大学生满意度的测评与研究主要以问卷调查的形式进行,通过对所搜集调查数据的编码与统计分析得出相应结果。公布是否满意的数据结果只是一个开端,更重要的是通过测量深度挖掘大学生学习满意度的内部结构、数据内涵以及原因,从而能够构建出评价学习满意度的方式与机制。

一、大学生学习满意度测评的逻辑内涵

大学生在接受、体验高等教育的过程中,扮演着多重角色。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为视角的研究能够从“学”和“学习者”的角度对高等教育进行全面剖析,其中一个重要议题即是大学生对于学习的满意度。真实、有效、客观地测量出目前我国大学生的学习满意度,并建构评价模型与机制,是该方面研究亟待解决的命题。深度探求出我国大学生学习满意度的内涵,并分析其逻辑结构,便是这项研究的逻辑起点。

1.大学生学习满意度测评是提升高等教育管理质量的有效途径

满意度是学生学习情况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其对大学学习感知与期望之间绩差最直观的表征。无论学生个人还是群体,均能对所接受的大学教学进行反馈。而站在项目管理的角度,学习满意度的测评有利于监测项目实施效果,对绩效作出评定。以大学生为主体,通过学习满意度的测评,可反映其所在院系制度建设的效果,从多方面折射出高等教育质量管理的现状,给进一步提升高等教育质量作出参照。

(1)我国大学生学习满意度测评已有充足准备。大学生学习满意度的测量与评价是学习状态指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阐明整个大学生学习情况的关键性指标之一。2011年,“国家大学生学习情况调查(NCSS)”开始展开全国范围内的抽样调查,将满意度作为测量工具中的重要板块,形成制度性、周期性的全国大学在校生调查[1]。审视大学生学习满意度的研究状况,以具体案例、区域为单位的研究居多,众多研究结果为研究的继续深入作出了铺垫,并意识到大学生满意度测评应从制度环境与理论认识两方面得到改善,以理论研究的突破、增强对满意度极其重要性的认识以及强化学生深度参与来完善对大学生学习满意度的测量和评价模型的构建[2]。

(2)构建大学生学习满意度评价模型是我国高等教育顶层发展战略的体现。我国目前需要建立真正切实有效的大学生学习满意度的测量与评价制度,并与学习情况、项目评估和制度建设挂钩,通过满意度评价的测评反映出大学教学和质量管理,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加强和改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对人才培养质量提出了要求,强调了其中心地位,指出健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和改进高校教学评估的同时,需要从学生角度出发,充分调动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对学习满意度的评价模型,不仅是建立学生体验大学学习过程、状态的反馈机制,更是在充分贯彻和切实践行我国教育发展顶层设计的精神要旨。

2.高等教育管理中的逻辑模型

逻辑模型(logic model)通过逻辑组合的形式系统描述过程、对象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用逻辑图表直观呈现系统如何运作,以及将会出现的结果。由于逻辑模型能够清晰勾勒活动中各项资源的逻辑关系、活动或者事件进程、所产生的结果或者变化以及剖析事件的影响,因而逻辑模型也被视作事件进程的“路线图”[3]。事实上,逻辑模型是通过框架的形式描绘出项目的实施方向(where)、如何达到目标(how)以及出现的结果(what will show)。与其被视作是一种理论或者是现实呈现的方式,不如说这是一种用于构建资源、活动与结果之间关联的框架,并且提供了一种规范的方法将计划、实施、评估和报告整合起来,形成一体化的分析流程。

(1)逻辑模型是高等教育管理中的重要分析框架。在追求“质”的提升的主旋律下,逻辑模型能够在高等教育领域发挥作用。从项目实施与推进的角度来说,逻辑模型本身即是对项目进程的勾勒,梳理所涉及的各项资源、利益相关者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全面描绘项目进展。从质量管理的角度来说,逻辑模型能够呈现所发生的高等教育事件的现实结果与长期影响,不但便于检测是否达到预期目标,而且在监控的同时还起到了一定的预测作用。从评价与问责的角度来说,逻辑模型将资源、事件、进程、结果与影响全部呈现,便能很容易从逻辑框架中追根溯源,并且能够从结果给予反馈,倒推至过程检查,从而实现改进[4]。

逻辑模型作为结果导向(results-based)的实证型评价方式,可以在具体集中项目、大型综合项目、过程评估、组织、具体事件或者产品评估中广泛使用。它提供了采用逻辑图表的形式来厘定主要结构和变量的思维方式,对项目的进程与结果进行界定,同时也展示这些变量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对结果产生的影响[5](P105-135)。目前,这种分析框架已经运用在高等教育财政、管理等领域。

从原理来看,逻辑模型能够很好地切中大学生学习满意度测评的要旨,通过所呈现的结果来反观过程,能够为满意度的提升和更有效率的大学教与学起到积极作用,帮助决策制定和质量提升。从方法来说,逻辑模型对各种资源和数据的真实客观性提出了高要求,以实证调查的数据作为输入资源,利用过程合理推导结果,并且分析直接影响和深远影响,据此反馈至项目设计、研究假设以及过程改进。

(2)在高等教育评价中使用逻辑模型的优势。一般意义上讲,逻辑模型的主要作用在于计划、项目管理、评估和交流[6]。在高等教育项目运行与评估过程中,使用逻辑模型能够有效建立起对该项目的深度认知,整合项目的所有资源与观测所预期的结果,从而有利于进行理念的传递、研究假设、团队组建以及沟通交流。同时,通过逻辑模型的构建,有利于项目的设计与改进,以帮助平衡项目内外各项资源,并能考虑到各项资源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以避免信息不对称造成的负面影响[7](P65-72)。

从运行标准来看,逻辑模型是以真实而明确的模型来呈现在不确定条件下,项目会如何运行而产生何种可能的结果,从而验证是否能解决问题的过程。因此,逻辑模型是建立在对项目有预期绩效的基础上的[7](P65-72)。从结构来看,基本的逻辑模型主要由输入(inputs)、进程(activities)、输出(outputs)、结果(outcomes/impacts)这几个部分构成,由此而产生逻辑关系,构建出逻辑模型框架。输入(inputs)部分主要涉及目前所拥有资源(人、财、事、物、信息等)的整理,活动进程(activities)包括活动进程与任务安排、参与人员两部分,输出(outputs)则呈现通过这项活动会产生什么样的直接结果,而结果(outcomes/impacts)的部分则更加侧重于分析从短期到中长期甚至长期的影响,范围由点到面,影响力度从微观到宏观。

3.大学生学习满意度测评的逻辑要素

(1)大学生学习满意度研究由诸多要素组成。调查、测评及研究大学生学习满意度的各个环节均涉及诸多要素、资源和利益相关者,因而完全有必要利用逻辑模型的优势将其统合,形成对各类资源的监管,从而进行过程监控和结果评价,并由此形成反馈效应,实现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当然,逻辑模型主要针对大学生的学习满意度结果建立分析框架,在整合测评相关资源的基础上,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建立研究与评估学习满意度的模型,运用调查数据建立逻辑模型进行分析,揭示现状并反映影响,为决策制定提供有力的证据。通过实证调查、数据分析而构建的大学生学习满意度的逻辑模型,证据翔实、过程科学、结论合理,对高等教育的进一步改革具有参考价值。

(2)在逻辑模型下统合大学生学习满意度的要素。从本质上说,逻辑模型是用来完成对项目的逻辑梳理与评价的一种分析框架与思维方式,大学生学习满意度作为高等教育管理中的一个重要命题,可以运用逻辑模型使各要素得到统合,通过逻辑框架完成评价过程。如果把大学生体验高等教育视作一个整体性过程,学习满意度测量与评估即是大学生对该过程的自我评价项目,是通过大学生在高等教育过程中的体验与评价所形成的数据来实现评估,因此可以利用逻辑模型来进行学习满意度的评价。

二、逻辑模型在大学生学习满意度测评中的使用程序

逻辑模型具有严格的操作步骤,需要遵循输入(inputs)、进程(activities)、输出(outputs)、结果(outcomes/impacts)的结构和流程制定逻辑路线图,将每部分所需的要素归纳整理。而使用逻辑模型进行大学生学习满意度的相关测评,在遵循普遍意义上的使用程序的同时,还需要考虑其在调查、研究中的规律,以求便于操作并做到有针对性和特点鲜明,使得参与大学生学习满意度调查和研究的利益相关者能够很好理解测评及其结果,实现逻辑模型的沟通交流功能。

1.大学生学习满意度的结构梳理是先决条件

清楚梳理大学生学习满意度的内部结构,不仅是设计调查工具的关键步骤,也是使用逻辑模型测评的先决条件。梳理大学生学习满意度的结构,能准确拟定探测出大学生学习满意度的要素,便于找准测评大学生学习满意度所涉及的资源,从而便于准确构建测量大学生学习满意度的逻辑模型。

教师、学生和环境是高等教育教学过程的三大基本因素,这三者之间也形成了一个三角循环的逻辑关系,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成为贯穿高等教育始终的教学三要素理论。

在理论支撑的基础上,沿着大学教学中教师、环境、学生这三条基线作进一步深入的拆解,可以将大学生满意度首先分为教师教学、环境影响和学生群体这三个方面的一级要素。在教师教学要素下,形成了教学过程和教学关系这两个二级要素,分别从过程和关系这两个角度考察满意度。环境影响要素可以分为硬环境和软环境,硬环境主要指餐饮、住宿和图书馆这样的可见设施,而软环境则主要强调学校用以规范学生的各项规章制度。学生群体的满意度要素指标从自我影响和他人影响的角度进行划分,成为自我发展要素和群体关系要素,同时在群体关系要素中,又可以具体从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分别进行考察。通过拆解和整理,我国大学生学习满意度的内部结构和基本要素便跃然纸上,可据此进行逻辑模型的构建。

2.变量认定是逻辑模型方法论的关键

按照逻辑模型的使用程序和结构来确认各类变量及内涵是至关重要的环节,关系到模型的建构是否正确,能否准确反映出评估过程的真实性、客观性和科学性。变量确认的程序是在斯塔夫比姆(Stufflebeam,1983)的CIPP评估进程理论框架下进行,将所有变量分为背景变量(context variables)、输入变量(input variables)、过程变量(process variables)和结果变量(outcome variables)四种类型,从而形成CIPO结构[5](P105-135)。通过变量类型的确认,可以将评估对象所涉及的资源和过程进行归类,便于逻辑模型流程的展开。

背景变量是指被评估对象的背景信息,主要以人口统计学方面的信息为主,可以细分为不可迁移特征变量和可迁移特征变量。不可迁移特征变量诸如被测评对象的种族、民族、性别或者社会阶层背景,可迁移特征变量则包括家庭住址、年龄、年级等这类随着地理环境或者时间的改变可以发生变化的特征,并且这类背景变量可以形成学习满意度的影响因素。

输入变量是需要在逻辑模型的“输入”部分呈现的变量,主要指被评估对象已有的前置教育资源和所获得的教育支持,与其继续学习和发展紧密相关,同时也是能够体现学习满意度测评的具体条目。输入变量主要在于提供一个系统性的框架,使评估过程能够尽快进入教育性的程序,从而进入过程变量的环节。

过程变量则与学习满意度的测量与评估过程相关,包括满意度测量具体条目、要素、结构在内,并且通过高等教育过程将其得以实现。当然,这部分变量会直接导致教育结果的产生,预期与非预期的结果都会包含在内。

结果变量的出现和确认必然基于前述三类变量及学习满意度的测量过程,可以将其视作认知和非认知的发展结果,符合布卢姆提出的三类教育目标(技能、认知和情感),并且可以据此将结果变量进行初步分类。同时,结果变量一方面体现教育过程作用后的结果,另一方面为可能会出现的影响(impacts)做铺垫。

3.对象确认及绘制逻辑模型流程

大学生学习满意度的要素剖析为逻辑模型的运转提供了测评素材和具体指向,变量认定在体现了逻辑模型运行程序方法论的同时,也完成了针对评估目标作各类变量确认的过程。因而在变量认定之后,运用逻辑模型进行评估进入技术性环节,即通过对象确认在逻辑模型中体现测评过程,并能够绘制出逻辑模型的流程框架。这个步骤一来将前述的要素和变量根据研究问题形成评估流程(通过箭头表示),二来帮助在结果变量之后形成评价指标,从而引至影响分析。

确保逻辑模型的评估效果仍然是使用程序的核心,包括模型的内在逻辑效果和外在视觉效果,这不仅仅是便于其发挥沟通交流的作用,更重要的是体现逻辑流程的准确性。因此,对象确认的步骤包括变量组合和评估流程拟定。前者遵循逻辑模型的内部结构,后者以箭头形式体现,一部分箭头描述各类变量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另一部分箭头体现逻辑模型的评估流程。

在对象确认的步骤中,对象应该集中在根据目标所致的结果上,这样以便于所制定的评估指标是必须的且具有代表性[8]。在这里,逻辑模型的对象确认并不是一开始就根据评估目标进行的步骤,而是在变量认定之后进入技术环节后进行的。其优势在于强调针对性,和提高结果的可辨认度。

对于测评大学生学习满意度来说,使用逻辑模型也必然经历上述所有程序。由于学习满意度的评估有测量工具(多为调查问卷)做铺垫,因而在使用逻辑模型时必然参照问卷的外在题目和内在结构,从学习满意度的结构出发,按照步骤运行逻辑模型。因此,在遵循满意度结构和逻辑模型内在逻辑的基础上,形成总体意义上大学生学习满意度测评的逻辑模型(见图1)。该模型既可以用做整体满意度的测评研究,也可以根据满意度的要素结构划分做局部或者测量工具中某一条目的具体研究。当然,还可以分类学的视角作具体情况测评,从而有指向性的构建大学生学习满意度测评的逻辑模型。

三、在分类学视角下使用逻辑模型评估大学生学习满意度

大学生学习满意度测评的逻辑模型勾勒出整体意义上该领域的测评逻辑,不仅清晰呈现了该类评估应有的步骤,并且各项资源也得到整理和归类,为评估大学生的学习满意度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在对整体评估的逻辑模型有所认知和分析的基础上,以分类学的观点对大学生学习满意度进行要素分类,从个人发展、群体收获、项目绩效和机构进展这几方面构建不同类型的逻辑模型。

1.评估个人发展(individual development)

从大学生学习满意度的结构分析可知,个人发展是大学生学习满意度的重要构成要素,体现出参与调查、评估的大学生对高等教育个人感知的发展变化趋势,同时也关系到在参与高等教育过程中教育目标是否达成的自我评价。因而对于大学生学习满意度的个人发展评估,是建立在大学生的自我认知、自我觉醒和自我评价的基础上。当然,在学习满意度测评的背景下评价个人发展,是基于自我发展的时间序列,并以参与为导向所形成的个人评估(individual assessment)。其优势不仅在于更加具体化、针对性地开展学生工作,更有利于建立大学生个人学习满意度的发展变化数据,同时也能为大学生个人成长档案袋(portfolio)评估提供材料支撑。因此,以学生个体为变量建立逻辑模型,能够对学生的满意度状态指标进行客观、综合的评价(见图2)。

使用逻辑模型对大学生学习满意度进行个人发展的评价,便是利用这种分析框架将满意度调查的具体行为概念化,使具体的调查结果得到整合。逻辑模型的持续评估过程,也是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critical thinking)的过程,符合大学生获得新知的逻辑思维发展,包括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概念构图(concept mapping)形成、概念文件(Concept Paper)建立和概念链接(Conceptual Linking)的搭建,以此来完善大学生对学习满意度的正确认知和自我评价[9]。以评估过程的进行和评估结果的导出来给予反馈,一方面是反馈至学生本身的学习过程改进,另一方面是反馈至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过程的改革。

2.评估群体收获(group achievement)

在大学生学习满意度的研究中,以人口统计学变量和院校变量作为分析单位,可以对不同的性别、民族、区域、院校、年级、学科等的大学生进行分类,从而分析某一群体或者不同群体之间的差异状况或者变化趋势。在分析差异或者趋势的基础上,大学生群体内部或者群体之间的学习满意度评估可以通过逻辑模型进行,不但能够构建出该群体对于学习满意度的自我评价状态评估模型,也能进行同一时期不同群体的状态对比和不同时期同一群体的发展变化趋势分析。

图3所示的评估群体满意度的逻辑模型中,目标群体的背景信息(包括分类标准、人口统计学信息等)作为内容变量而存在,该群体所接受或者体验的高等教育成为了输入变量。在过程部分,被选中的目标群体参与到大学生学习满意度的调查研究中,与之一起的参与者还有相关教师,共同参与了教学活动。当然,该群体的整体满意度水平、各要素满意度水平构成了结果部分的直接数据,与该群体所获得的教育目标分类下的收获共同构成结果部分的变量。在影响分析框架中,学习满意度的群体收获评估还包括未来趋势的预测,这是在长期影响的基础上而得出的。此外,使用时间或者不同目标群体作为中介变量,便能根据目标或任务的不同,构建更多的逻辑模型作出比较研究,分析到位且结论明确,能够很好地服务于决策制定。

3.评估项目管理(program management)

调查某一项目之下的大学生学习满意度是比较常见的研究内容,通过项目实施前后的对比或者跟踪研究,获取该项目是否有利于提高满意度水平、在哪些方面影响了满意度水平、未来可能的改进等的数据或者结果。因此,项目管理及其绩效对于大学生学习满意度研究是很重要的部分。无论是从整体系统推进的层面,还是从院校、院系的层面,项目所带来的满意度变化值得研究。当然,逻辑模型也适用于基于项目管理的大学生学习满意度研究,对项目的计划、管理、运作、审计以及评估过程都能进行有效阐述,并能清楚明确地解释项目内各种资源的内在联系和项目试图达成的目标,以及这两者之间的联系[10]。以项目管理为基准,构建出大学生学习满意度测评的逻辑模型分析框架(如图4所示)。

项目绩效对于项目管理来说既是结果也是关键环节,是项目决策者亟待了解的重点内容之一,对于涉及到大学生学习满意度的项目亦是如此。由于项目管理涉及人、财、事、物、信息等诸多资源,逻辑模型成为梳理这些资源之间关系的纽带。测评大学生学习满意度,并以项目绩效为研究目标而建立的逻辑模型,能将所有资源对应归位,并且在学习满意度调查的统领下进行统合,便于研究项目之下满意度的数据、教育目标的达成、项目引起的变化和带来的各种影响。逻辑模型注重项目产生的最终结果,其活动核心是围绕系统已经产生的绩效结果为起点,从中找到绩效管理依据,来构建事物层次间的因果逻辑关系,从而达到最终实现最佳绩效[11]。

4.评估制度建设(institutional improvement)

制度建设是基于满意度效果的测评,是以管理为导向进行的评估,同样也是从院校特征变量出发对大学生学习满意度的精细化研究方案。该类评估从学生角度透视制度建设,能够很好地实现学生视角与制度建设平台的对接。对制度建设基准下的大学生学习满意度研究,还可以继续细分。第一类是对制度环境下整体满意度和局部满意度研究;第二类是对整个高等教育系统、对某地区、学校、学科、院系、专业的学习满意度研究。这两类研究必须以具体研究问题为切入而构建逻辑模型,从而深入而准确地把握分析框架(见图5)。

值得说明的是,由于制度建设是一个比较宽广而难以驾驭的概念,因此在基于制度建设的大学生学习满意度评价过程中,必须以具体的研究问题作为切入点,以便能够准确地进行逻辑模型的构建。尤其是在变量认定的部分,以具体问题作引导,将切中要害的变量代入模型框架中。当然,可以利用学习满意度的结构、要素、调查工具及具体题目将研究问题具体化,分条块、分阶段地做出学习满意度的测评,从而有效地将大学生学习的满意度测评和制度建设的成效在逻辑模型中得到融合,形成反馈与互促,最终建构长期良性循环的模型。

参考文献

[1]史秋衡,郭建鹏.我国大学生学情状态与影响机制的实证分析[J].教育研究,2012(2):109-122.

[2]韩玉志.大学生满意度调查应重视的问题——基于美国大学生满意度调查的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2008 (11):81.

[3]Rogers, P.J. 'Logic models' in Sandra Mathison (ed) Encyclopedia of Evaluation[M]. Beverly Hills, CA: Sage Publications. 2005:232.

[4]Hernández, Mario. Using logic models and program theory to build outcome accountability [J]. Education & Treatment of Children (ETC), February 2000, Vol. 23 Issue 1:24-40.

[5]Chatterji, M., Iyengar, R., & Koh, N. Logic models as tools for studying comprehensive education constructs. In E. W. Gordon and H. Varenne (Eds.). Theoretical Perspectives in Comprehensive Education-Volume II. New York, NY: Mellen Press, 2009: 105-135.

[6]Enhancing Program Performance with Logic Models[OL/B]. http://uwex.edu/ces/pdande/evaluation/pdf/lmcourseall.pdf

[7]John A. McLaughlina,Gretchen B. Jordan. Logic models: a tool for telling your program’s performance story[J]. Evaluation and Program Planning, 1999(22):65-72.

[8]Ralph Renger and Allison Titcomb. A Three-Step Approach to Teaching Logic Models [J]. American Journal of Evaluation, 2002, 23: 493.

[9]Caroline R. Ellermann, Merle R. Kataoka-Yahiro, and Lorrie C. Wong. Logic Models Used to Enhance Critical Thinking [J]. Journal of Nursing Education, June 2006, Vol. 45, No. 6:2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