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产业发展现状范文

时间:2024-04-09 17:57:4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食品产业发展现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食品产业发展现状

篇1

关键词:淮安;食品产业;现状;对策

一、淮安市食品产业发展现状及特点进入21世纪以来,淮安市立足农副产品资源优势,积极发展食品工业,培植了一批规模企业,涌现出一批优势行业和知名品牌,初步形成了具有一定基础的食品工业体系。

(一)规模总量。截至2009年底,全市现有规模以上食品企业124户,年实现销售收入142.62亿元,同比增长41.4%,形成了年加工大米60万吨、面粉60万吨、油脂50万吨、饲料210万吨、肉类10万吨、白酒1.4亿瓶、啤酒2亿瓶的生产能力。2009年销售收入超过10亿元的企业有3家。

(二)区域分布。在124户列统企业中,其中清河区6户,清浦区3户,开发区5户,淮阴区18户,楚州区17户,涟水县16户,洪泽县9户,盱眙县31户。从企业销售收入构成情况来看,涟水县和淮阴区占全市比重50%以上,清浦区所占比重不足10%。

(三)产业发展成效

1、产业持续快速增长,整体实力逐步增强。从列统企业看,淮安市规模以上食品工业124户,销售收入142.62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量的9.14%,食品工业已成为淮安市的重要产业;从发展增速看,淮安食品工业增速不断加快,“十一五”以来年均增速21.5%。

2、结构调整初见成效,主导产业逐步形成。2009年淮安市食品工业与农业总产值比值分别达到0.77和0.68,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中粮集团民康油脂、双汇食品在淮安投资,旺旺集团由米面加工延伸到集小馒头、旺仔牛奶、八宝粥、米粉等多元化经营,使淮安市初步形成以小麦、稻米加工为主的米面加工、以畜禽加工为主的肉类深加工以及油脂类加工三大主导产业,产业区域特色鲜明。

3、注重培育骨干企业,品牌建设得到加强。2009年淮安销售亿元以上食品工业企业分别达到30户,其中过10亿元企业3户,过3亿元企业11户,拥有中国名牌及中国驰名商标产品3个,对淮安市食品工业提升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2009年今世缘酒业实现销售收入20亿元,综合经济效益全国排名前15名;江苏民康油脂实现销售收入20.44亿元,在江苏油脂类行业综合排名第4;淮安双汇食品实现销售收入14.64亿元。

4、招商引资力度不断加大,产业集聚初见成效。双汇、旺旺等一批国内外知名品牌食品加工企业的进入,为淮安市食品工业增添了新的发展动力。在外来投资带动下,淮安市规划起点不断提升、产业园区不断拓展、公共服务平台不断完善、公共服务能力不断提高。清河区休闲食品及乳制品产业、涟水县的酿酒业、淮阴区的油脂类产业、盱眙县的米面加工业等都凸显集聚。

二、淮安市食品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总量规模偏小,产业带动作用有待加强。2009年淮安市食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仅有124户,销售产值142.62亿元,仅占全国食品规模以上销售产值的0.29%,食品企业对全市的GDP贡献率也较低。淮安市大部分具有地方特色的产品多为区域性的集中生产,未在全市形成配套齐全的产业化生产。如,淮阴区的粉丝生产主要集中在淮阴区赵集镇,目前该镇共有各类山芋粉丝加工企业38家,涟水县的豆制品生产则主要集中在该县的朱码镇等,由于绝大部分特色产品生产加工企业的从业人员知识水平不高、生产设施和设备简陋、且广泛分布在农村和城乡结合部,因而呈现出多、小、散、乱、差等特点,短时间内其产品质量和生产水平均难以提高。加之,由于该类型的生产加工企业规模小、生产设施不齐全,生产数量有限,在市场上占有的份额不大,所以并未形成规模化、产业化生产。

(二)食品制造与农产品原料供应脱节。淮安市多数食品企业规模小,仍以传统的市场收购方式组织原料,加工企业对上游种养业带动力不足,以下游市场需求为导向的上游农产品品种改良、质量提升、基地建设未能普遍展开。

由于缺乏食品加工龙头企业的带动,淮安市各县区虽已在农业产业化建设上初见成效,但基地所产优势农产品多以原料形式销往省外,未能就地转化增值。

(三)产业结构整体层次偏低,转化增值能力弱。一是淮安市的食品产业结构层次低,以原料初加工为主的农副食品加工业占该市食品工业总量近70%;二是产品加工度低,该市小麦食品制造仅占小麦面粉加工量的10%,面粉产品中专用粉加工仅占4%。肉类、果蔬食品制造仅占其加工量的8%;三是综合利用水平低,粮油、果蔬、畜禽加工业中糠麸、胚芽、皮渣、血液、脏器的综合开发利用项目明显不足,制约了产业整体层次的提高。

(四)名优品牌少,缺乏龙头企业。缺少面向全国市场的项目,缺乏龙头企业。在淮安市规模以上食品加工企业中,叫得响的品牌主要是今世缘酒业、旺旺集团、双汇食品等,其他企业产品主要还是米、面、油等“老三样”,水产品加工主打产品仍然是单一的龙虾系列产品,在常规鱼、河蟹加工方面开发不够。另外,受运输成本的约束,这类产品生产企业要在全国布局生产工厂,单个工厂的规模扩张受到其覆盖市场消费能力的制约,这是导致淮安市食品产业规模增长缓慢的根本原因。淮安市需要新的龙头企业来引领食品产业的发展。

三、淮安市食品产业发展应对策略食品工业是市场化程度较高的竞争性行业,食品加工企业是食品工业发展的主体和核心力量。从产业发展自身来看,食品工业发展所需资金的投入、品牌的培育、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技术的创新、质量安全的保障等,都离不开企业这个核心主体。从产业的关联带动角度看,食品工业的发展必须与农业原料生产、食品加工制造、市场供求三者紧密结合。从淮安市食品工业发展现状看,淮安市食品工业存在总量规模小、产业结构层次低、骨干企业和知名品牌少、布局分散、创新能力不足、产品竞争力弱、原料、加工和市场产业链未能形成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提出如下应对策略:(一)加强招商引资,壮大产业规模。淮安市食品工业要发展,缺资金、缺有市场能力的骨干企业和大项目支撑。首先,淮安市本土企业发展缺资金,靠政府扶持或自身原始积累滚雪球式的发展容易造成企业故步自封,很难做大做强,必须着力增强企业融资能力,广泛利用社会资本实现企业规模的扩张;其次,实现产业快速扩张,引进知名品牌企业是捷径。目前落户淮安市的世界500强食品企业没有,知名品牌企业数量有限。淮安市食品工业要实现快速发展,必须在增量上下功夫,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在扩张食品工业经济规模的同时,提高淮安市食品工业经济质量。为此,一是明确招商目标。把世界著名跨国食品公司和国内知名食品企业作为重要对象,开展专题招商,争取取得重大突破;二是实施项目带动。加强项目谋划、包装和推介,利用平台广泛开展合作,实施项目对接;三是做强优势“筑巢引凤”。依托资源搭建平台,加强专业园区建设,引导食品工业向中心城市和农产品主产区聚集,形成食品产业密集区,提供良好的投资环境。

(二)进一步加快本土企业及品牌培育,增强产业发展后劲。在本土企业培育方面,一是加大力度引进战略投资者。鼓励和帮助本土骨干企业与市内外资本、名牌企业合作,在引进资本优化企业产权结构的同时,引进先进技术、管理、市场网络和人才,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二是鼓励有条件的企业上市融资。规范企业法人治理结构,提升企业品牌知名度、增强企业抗风险能力。

在本土品牌培育方面,一是鼓励企业创名牌产品。帮助企业从“商品经营”向“品牌经营”转变,提升企业品牌的质量能力,引进专业品牌设计机构,帮助中小企业开展品牌策划和推广工作;二是支持骨干企业提升品牌规模能力。鼓励企业以品牌为核心实施资本扩张的同时,加强对品牌

的产品开发和技术创新;三是打造区域名牌。依托区域资源和产业基础优势,政府、企业共同努力,开展区位营销、树立区位品牌形象,联合打造区域名牌。

(三)提高产品附加值,进行农副产品深加工,在价值链中占据更有利的位置。紧紧抓住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重点,大力发展粮、棉、油、肉等精深加工,其中粮食加工以小麦、玉米、薯类、大豆、稻米深加工为主,肉类加工以猪、牛、羊、鸡、鸭等肉类深加工为主,不断开发皮毛(绒)系列产品;积极发展奶类加工;发展有机蔬菜产品和绿色蔬菜产品,发展干鲜果品保鲜储藏及精深加工,巩固发展糖、茶、丝、麻等传统加工,发展优质鱼、虾、贝类、海珍品精深加工。在巩固和提高淮安市农产品加工水平的同时,积极促进资金、技术、设备和人才等生产要素向城镇和农村流动。

(四)加强信息化管理水平,提升食品产业竞争力。企业信息化是使用现代化的信息处理技术和信息设备、网络技术和网络设备、自动控制技术和自动控制设备以及通讯技术和通讯设备,对企业进行全方位、多角度、高效和安全的改造,以实现通过信息流来控制物流和能源流;通过信息资源的开发和信息技术的有效利用来提高企业的生产能力与经营管理水平,增强企业在国内外市场中的竞争力;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可以加强企业间的紧密合作,促进食品产业上中下游企业间战略协作,充分发挥产业链上的资源效率,实现“双赢”或“多赢”。

主要参考文献:

[1]夏礼如.江苏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现状及发展策略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6.

[2]胡小松.对中国食品产业发展问题的思考[J].中国禽业导刊,2009.26.

篇2

关键词 农产品物流;发展现状;制约因素;优势;对策;安徽池州

农产品物流是指农产品从供应地向需求地实体流动中,将生产、收购、运输、储存、加工、包装、配送、分销、信息处理等相关功能有机结合,进行优化管理来满足用户需求,并实现农产品价值增值的过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发展的重心已逐步由生产领域转向流通领域,因此,农产品物流的作用越来越突出。由于农产品具有易腐性、季节性和周期性特点[1],建立完善高效的农产品物流体系,可以加快农产品流通速度,缩短农产品流通周期,保证农产品的时鲜性,降低农业生产成本,稳定和活跃市场,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池州市是安徽省优质、特色农产品的主要生产基地,是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中心城市之一,大力发展现代农产品物流业,对促进池州农村经济跨跃式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池州市农产品物流业的发展现状及制约因素

1.1现状

池州市农产品物流业虽然近年来有所发展,但尚处于起步阶段,主要物流模式以直销型和契约型为主。直销型的表现形式为“农户或加工企业+消费者”。农户(加工企业)直接将初级产品拿到市场销售,中间环节少,交易成本低,零售价格低,但流通范围与辐射面较小,不利于农产品市场占有率的提高。同时,受市场供求关系影响大,规避市场风险能力弱。契约型的表现形式为“合作社+市场”。农户与合作社订立契约,将产品提供给他们,由其负责产品进入市场。这种模式下,农产品有相对稳定的销售渠道,产品的质量能得到有效控制,但由于合作社面对的是分散的农户,再加上二者利益联结机制较为松散,往往会造成市场交易成本增加,违约现象时有发生。物流企业流通模式在池州虽有存在,但大多数为“个体物流企业(户)+农户或加工企业”形式,业务的重点是从事简单仓储与运输工作,还不能称为现代意义上的第三方物流模式[2]。因此,就目前池州市农产品物流业整体状况而言,其特点是:以自营物流为主,模式单一,专业化和社会化水平低下。

1.2制约因素

1.2.1农产品物流基础设施薄弱,物流主体不成熟。与发达地区相比,池州市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建设、农产品仓储、交通运输条件和工具等公共和准公共设施落后,缺乏大型的仓储与冷藏库;高效专用运输车辆少;装卸搬运机械化水平低。全市目前只有杏花村农产品综合批发市场、官港香菇茶叶专业市场、石台茶叶市场等3座综合性农产品批发市场,但这3座市场的规模较小,只是简单的为交易双方提供场地,专业设备少,功能档次低,物流管理服务水平差。现有的农产品物流主体主要由农产品加工企业、各种类型的批发商、农民合作组织、农民经纪人、贩销大户和各类从事物流个体户组成,虽然主体绝对数量大,但从事的仍然是小规模、原始孤立的物流活动,主营业务仍停留在单一的运输和仓储集成上,缺乏流通加工、物流信息、库存管理、物流成本控制等增值服务,特别是在物流一体化解决方案设计和管理等高端服务方面更是欠缺,整个物流体系标准化程度不高,效率低下,成本较大。

1.2.2农产品物流技术落后,信息化程度较低。农产品具有易腐性、周期性、季节性的特点,对运输、储藏、加工和装卸技术要求很高,但目前池州市整个物流技术体系较薄弱,仍以常温物流或自然物流形式为主,80%以上的生鲜食品采取常温保存。冷链物流技术、保鲜技术、包装技术、运输技术等新型物流技术尚未得到很好的应用,造成农产品损耗大,影响了农民的生产利益和农产品加工流通企业的利润实现。据统计测算,全市每年产销的水果、蔬菜、畜禽等鲜活农产品因仓储、冷藏库和运输造成的损失率达到3%~5%[3]。近年来,农业信息化建设虽然有所加强,大多数涉农企业、农村经济合作组织、产销大户、农民经纪人都建有电子商务信息平台,但仅停留在供求信息、价格信息以及展示企业形象的基本功能上,信息平台数据更新缓慢,覆盖面窄,信息流量有限。物流重要环节仓储、运输、配送等仍以人工为主,没有自动化信息网络,不能优化调度、有效配置信息资源,不能为客户提供物流链查询、跟踪服务。

1.2.3组织化程度低,专业人才匮乏。由于农产品物流主体以企业自营和个体经纪人以及运输户为主,无上规模的物流企业,特别是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缺乏,导致农产品物流过程组织化、标准化程度低,损耗较高,恶性竞争普遍[4]。农产品从农户或农民合作组织售出,经过产地批发商、销地批发商及其他各类中间商,到达零售终端,再经过零售商最后送达消费者手中,历经多道环节,使得农产品物流周期延长,农产品被多次装卸、仓储、运输,物流成本大增,同时也造成大量的损失和浪费。物流从业人员的素质决定物流业的发展,池州物流从业人员素质普遍较低,基本不具备系统的物流知识,对操作原理、业务环节的衔接、作业流程、行业标准、服务规范、现代信息技术应用等知识知之甚少,在很大程度上不能适应现代物流业发展要求。

2池州市农产品物流业发展的基础与优势

2.1区位交通优势明显

池州市位于安徽省西南部,东连铜陵,南接黄山,西邻江西,长江沿北缘横贯东西162 km,属国家一级航道。池州港是长江干线重点港口之一,属国家一类口岸,港口吞吐能力1 000万t以上。318国道和206国道纵横穿越全市;沪渝高速、京台高速、京广高速、铜九铁路相继通车;九华山机场、池州长江公路大桥、宁宜城际铁路正在建设之中,池州“水、陆、空”立体交通网络已全面构建,已成为名副其实的皖南交通枢纽城市。

2.2特色农业资源丰富

全市国土面积8 272 km2,其中山场54万hm2,森林覆盖率65%,耕地8万hm2,水域面积8万hm2(其中可养水面4.8万hm2),呈“七山一水一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的自然格局[3]。盛产水稻、棉花、油料、茶叶、蚕茧、木竹、畜禽、水产品,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优质棉、出口红茶、茧丝绸和速生丰产林基地。年种植、养殖业农产品逾百万吨。特色农产品有食用菌、精制茗茶、高山蔬菜、地藏黄精、焦枣、板栗、葛粉、猕猴桃、秋浦花鳜、珍珠、河蟹、甲鱼、青虾、木竹工艺品等,仅中药材就有1 300多种。丰富的农业资源培育了一大批特色农产品专业区,目前,全市有特色产业的专业乡镇20个,占全市乡镇总数的近40%;“一村一品”专业村已发展到238个,占全市行政村总数的30%,18个村被列为安徽省首批“特色专业示范村”。

2.3农业产业化水平逐步提升

近年来,池州市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以龙头企业、基地、品牌建设为抓手,推动优势产品逐步向优势产区集中,农业产业化水平得到了全面提升。全市现有龙头企业180家,其中,农产品加工企业84家,这些龙头企业主要涉及粮油、茶叶、水产品、野菜、山芋、蔬菜、蚕丝、中药材等10个行业30类产品。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到540余家,发展成员6万人(户)。现已建成优质粮油棉基地17万hm2,特色水产养殖面积2.1万hm2,无公害绿色有机茶园1.3万hm2,蔬菜基地1.8万hm2,中药材基地0.53万hm2,生猪养殖120万头、家禽3 000万只。池州市已获无公害农产品认证59个,绿色食品认证21个,有机食品认证23个,省名牌农产品20个,省名牌产品6个,省著名商标19个,中国驰名商标1个[3]。

2.4新农村建设快速发展

“十一五”以来,全市大力实施民生工程的,农村社会面貌大有改观。截至2009年,全市累计完成 “村村通”公路建设近1 800 km,99%以上的行政村已通了水泥(沥清)路,全市农村公路交通网基本形成。实现了村村通电话、通光缆、通宽带,有线电视和移动电话信号覆盖率均达100%;继续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全市农家店达690家,覆盖全市所有乡镇和60%以上的行政村。农村基础建设的夯实,不仅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也改变了农民的思想观念和精神面貌,提高了农民的素质。

2.5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带来大发展机遇

2010年1月12日,国务院正式批准实施《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这是我国首个为促进中西部地区承接东部沿海地区和国外产业转移而专门制定的规划,使得皖江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池州是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中心城市之一。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建设必然促使池州基础建设力度加大、城镇化建设步伐加快、大公司大企业大项目落户本地增多、政策的倾斜度加大,由此,必然会带动池州市大物流的发展。

3发展池州市物流业的建议与对策

农产品物流业是连接农业生产与市场消费的关键环节,是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重要因素。基于池州市发展农产品物流业的基础与优势以及存在的问题,发展农产品物流业应以政府为主导,政府、企业、个人三方共同努力,形成合力,推动池州农产品物流业的快速发展,建立高效的物流平台。

3.1加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合理布局农产品市场

物流基础建设是推动物流业发展的根本。当前应以池州市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为契机,加大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特别是要加强对市场、运输、仓储、加工、配送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同时,要加大旧农贸市场改造力度,使其上规模、上档次。要根据人口数量、消费结构和收入水平,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农产品市场,完善农产品市场功能。要积极建设物流园,政府可通过政策优惠、资金扶持、招商引资等手段,引导各类物流主体进入物流园,形成农产品物流产业集群化,发挥物流业的集聚效应。当前,应在池州主城区建立一座综合性、大型的农产品市场和上规模的物流园;在现有基础上通过改造,青阳、东至、石台3县可各建一座综合型、规模化农产品交易市场[5]。

3.2培育农产品物流主体,提高组织化程度

鉴于当前物流主体呈多元化的格局,政府要积极支持和鼓励这些主体参与农产品流通,同时,应出台政策,列出专项资金,重点扶持以市场为依托的农产品运销协会,农民经纪人、商、中间批发商等中介组织。大力培育第三方物流企业体系,使之主导社会化、专业化的农产品物流服务,成为农产品物流产业发展的示范者和中小物流组织及个体资源的整合者。当前池州市最切实可行的是积极引导筹建由商贸、交通、供销社、邮政等部门组成的第三方涉农物流企业。要积极采用“物流企业+农户”、“协会+农户”、“经纪人+农户”、“超市+农户”等形式,提高物流组织化程度,改变规模小、封闭运行、抵抗风险能力弱的现状,实现农产品运销规模化、系列化、集约化,减少农户进入市场的交易成本,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和效益。

3.3引进和开发农产品物流技术,培养物流人才

农产品物流涉及到农产品生产到流通全过程,不仅技术涵盖面广,且技术含量高,物流技术是物流业发展的支撑点。物流技术主要分为硬件技术和软件技术2个方面,最重要的硬件技术是运输、仓储与包装技术;软件技术为信息与管理技术。当前,池州市急需引进和开发的是包装技术、保鲜技术以及物流信息技术。包装技术方面要注重其保护、定量、标识等功能;保鲜技术方面要着力引进开发农产品保鲜技术装备,条件成熟要积极发展冷链物流技术;信息技术方面要加强整个物流链信息整理与整合,以达到信息共享目的[6]。人才是促进经济发展和提升竞争力的核心因素,目前池州市农产品物流专业人才紧缺,因此,除积极引进先进地区物流企业和高等院校物流管理人才外,政府和企业要加强对农产品物流从业人员的教育和培训,可通过参加物流管理专业进修,网络远程教育,阳光工程培训等多种形式,提升相关人员的综合素质与业务水平。同时要建立物流行业职业终身教育体系,逐步实行持证上岗制度。

3.4建立完善农产品物流信息和标准化体系

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成果,加强和完善农产品物流信息化体系建设。成立由农业、贸易、气象、供销、交通、工商、统计等部门参与的农产品市场预测预报体系,对有关情况及时分析预测和;同时,建立全市统一的农产品市场供求、交易及价格等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制度。加强信息硬件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农产品物流信息管理系统,以期达到整个产业链上资源共享、信息共用;通过网络和其它媒体让农产品信息真正进村入户,切实为农户和龙头企业提供前瞻性、引导性的市场信息。当前,应在几个较大的农贸市场建立信息公告牌以及农产品信息查询机,同时,建立农产品物流信息专业网站。建立农产品质量体系标准,在质量,规格、包装等方面加快实现标准化,逐步实现质量等级标准化、重量标准化、包装规格标准化。加大对农产品基地认证、质量认证、产地环境监测,严格推行农产品检验检疫和市场准入制度,规范农产品种养及食品加工、销售等环节。要通过科学化的物流设计、管理和实施,使农产品运输、包装和分销方案合理化、最优化,运输包装重复利用,销售包装无害、易处理,降低对农产品污染以及对环境的污染。

3.5发挥政府对农产品物流业的支持和引导作用

农产品物流业涉及面广,牵动性强,完全依靠市场规律,任其发展,缺少政府引导与推动,发展会较缓慢,甚至会步入畸型发展轨道。政府应积极发挥其应有的助推作用,引导和规范农产品物流业的发展。一方面,应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和支持各类物流主体引进先进技术装备、改善物流设施,完善服务功能,提高物流绩效和物流服务水平;健全社会保障和就业机制,促进生产性和流通性等企业更多地使用社会化物流[7]。另一方面,要加大资金投入,加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重大物流项目的扶持,农业物流人才的引进与培养等。通过政府政策引导,资金扶持双引擎,必将推进池州市农产品物流业健康、稳定、快速、有序发展。

4参考文献

[1] 李培敬.河南省农产品物流的现状及发展对策[J].乡镇经济,2009(11):58-60.

[2] 郑祖起.发展三明农产品物流业对农业产业化的促进[J].韶关学院学报,2009(11):76-79.

[3] 池州市统计局.2009年池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2010-03-26].ahtjj.gov.cn/news/open.asp?id=32817.

[4] 凌中南.我国农产品物流产业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河南农业科学,2009(10):5-8.

[5] 钱廷仙.模式优化与农产品物流可持续发展[J].江苏调味副食品,2010(1):1-5.

篇3

关键词:蔬菜;一村一品;现状;措施

夏县地处山西省南部,运城市区东北方向,蔬菜是当地的传统产业,菜农生产管理经验较为丰富,而且经过多年发展,以规模大、品质好、品种多、上市早,享誉全省乃至周边省市。近年来,以日光温室蔬菜为主的蔬菜产业迅速发展,已成为夏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新农村建设的最大亮点。2010年,全县蔬菜种植面积1.46万hm2,其中设施蔬菜面积7 733 hm2,年产蔬菜65.7万t。2010年受到山西省“百万棚行动计划”表彰,2011年又被列为山西蔬菜生产基地县。为了将蔬菜产业做大、做强,推动当地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县委、县政府把“一村一品”、“一乡一业”作为蔬菜产业的发展方向。笔者通过全县“一村一品”进村入户调研活动,对夏县蔬菜“一村一品”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了调查分析和交流探讨,提出了一些发展思路,以供参考。

1 产业现状

1.1 利用优势,发展“一村一品”

充分发挥地域、技术、资源优势,因势利导,大力打造“一村一品”、“多村一品”、“一乡一业”。创建了南大里乡辣椒,庙前镇番茄,瑶峰镇芹菜、黄瓜,水头镇大葱、加工用番茄,泗交镇土豆、豆角,尉郭乡甘蓝等九大万亩蔬菜标准化生产基地,初步形成具有一定规模和产业特色的蔬菜村60多个。蔬菜生产由散、小、杂向集中化、规模化、特色化转变,生产经营方式由传统分散的小农户向产业化、社会化经营转变,加快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1.2 积极引导,成立蔬菜专业合作社

为了增强农民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县委、县政府及农业部门扶持农民成立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先后成立了472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其中蔬菜合作社达150多个,拥有社员3万多人,带动农民3万多户。合作社重点为专业户提供农产品市场信息,引进新品种,指导新技术,拓展销售渠道等服务,是农民获得技术和信息的重要途径。

1.3 推广新技术,提高生产水平

近年来主要推广技术有:温室大棚放风口设置防虫网;在田间悬挂黄板诱杀粉虱、蚜虫、斑潜蝇;频振式杀虫灯诱杀成虫;棚室增施二氧化碳气肥;五合一抗重茬底肥;氮、磷、钾螯合抗重茬冲施肥;水肥一体化等技术。

在蔬菜新品种及配套措施推广应用中,以县农委为领导核心,乡镇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站为中枢和纽带,各级蔬菜协会、专业合作社、种植能手、示范户为中坚力量,加大新技术推广力度,不断提高生产水平。

1.4 实施标准化生产,确保产品质量

夏县“一村一品”蔬菜生产紧紧围绕优质高效的发展目标,积极推广绿色蔬菜栽培技术规程,逐步推行产地准出制度,实行“六统一管理”,即统一技术培训,统一技术标准,统一种苗供应,统一农资供应,统一检测,统一包装销售。只有经过农残检测合格后,才能进行包装销售,这就保障了蔬菜的质量安全。

2 存在问题

2.1 菜农思想意识解放不到位

对“一村一品”产业优势认识不足,没有完全融入到这一产业建设中去,遇到病虫危害,管理不善,一旦收入不高,菜农思想就动摇,想改变种植品种,这就制约了主导品种连片规模化发展和技术集约产业化生产。

2.2 标准化程度低,高新技术含量不高

由于有机肥源少,价格高,制备费工费时,生产中有机肥施用量减少了20%~30%,造成蔬菜品质下降。重施化肥造成土壤板结,土传病害加重。统防统治程度低,导致病虫害防治效果差,投资成本增加。许多专业村虽然有一定种植面积,但没有标准示范园,标准化生产程度低。

2.3 品牌意识差

全县只有1个绿色蔬菜品牌和1个有机蔬菜品牌,多数专业村没有认证和注册自己的品牌和商标,影响了蔬菜上市档次。

2.4 组织化程度低,合作社带动能力弱

合作社与社员之间虽然有章程,但并没有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均沾”的联结机制,各自为政,没有凝聚力,发挥不了组织带动作用。

2.5 产业化、信息化水平低

“一村一品”蔬菜基地规模、区域、种类还存在着“散、小、杂”的问题,农民不能及时、准确、全面了解市场信息,生产、销售凭感觉,极大影响了经济收益和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蔬菜产业链短,夏县虽然有2个蔬菜加工企业,但其服务功能差,对订单产品收购价格低,起不到带动作用。

3 发展措施

立足发展现状,针对存在问题,进一步提升夏县“一村一品”蔬菜产业发展,总体思路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农业转型提效为契机,紧紧围绕发展现代农业、主导产业、强村富民的目标,充分发挥“一村一品”优势,加强领导,强化扶持,优化环境,完善机制,推进“一村一品”产业纵深发展。

3.1 深化认识,加强领导

构建“一村一品”发展组织保障体系。从领导到群众,要进一步认识发展“一村一品”是发展现代农业、创新农村经济增长方式,加快新农村建设的主要抓手,是促进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县、乡、村成立“一村一品”发展办公室,精心组织实施,加强调度,形成齐抓共管的合力。

3.2 建设现代化标准示范园

各部门联合力量,在政策、资金、物资上给予支持,技术上培训指导到位,在专业村建设一个面积规模化、技术密集化、效益高效化的示范园区,用效益引导农民发展主导产业。

3.3 健全人才培养机制

各级政府出资用于技能培训和基地建设,为专业村拨付经费用于技术培训,为产业发展培养人才队伍,加大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与推广力度。

3.4 强化蔬菜品牌意识

认证夏县蔬菜“三品一标”产品,通过品牌扩大市场,增加农民收入。

篇4

关键词:泰兴市;种植业;农产品质量安全;现状;存在问题;相关对策

中图分类号:F32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8421(2012)07-903-02

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不但影响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事关农业结构调整、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而且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全局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泰兴市农业部门通过采取组织领导、技术指导、典型先导等一系列措施,使泰兴农业逐步走上了标准化、规范化发展道路,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取得了长足进展。为进一步推进泰兴市种植业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发展,笔者对部分种植大户、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和涉农企业进行了调研,分析了泰兴种植业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并提出推进发展的相应对策。

1、泰兴市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现状

1.1 组织管理网络已经初步建 成泰兴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除有专职部门负责全市种植业农产品质量管理工作外,还组建了“农产品质量安全建设领导小组”,同时配备了5名农产品质量监管员。各乡镇(街道)建立了农产品质量检测室,成立了农(水)产品质量监管所,均配备了1~2名农产品质量监管员,全市共配备22名。“三品”获证企业配备了34名全国无公害农产品内检员。全市建立了一支由市、镇、种植大户和涉农企业组成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队伍。

1.2 农业生产基本实现有标可依 长期以来,泰兴市农业部门一直致力于农业新技术、新标准、新品种的引进、试验、示范和推广工作,积累了各种农产品生产、加工的第一手技术资料,为制定各类农业生产标准奠定了技术基础。截至目前,全市种植业制定并由有关部门批准18项农作物生产技术规程和8项农产品质量标准,其中省级标准6项,市级标准12项,企业标准8项,全市农产品生产基本实现有标可依。

1.3 品牌农产品建设取得新突破 为进一步增强泰兴市农产品参与国际国内市场竞争的能力,市农业部门在切实抓好境内农产品质量监管工作的基础上,积极组织申报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认证。近年来,全市共申报认定无公害农产品产地63个,其中粮油产地23个,面积1.1万hm2;蔬菜产地40个,面积O.79万hm2。全市组织申报认证国家级无公害农产品318个,其中粮油产品10个,蔬菜产品308个;组织申报认证绿色食品66个。

1.4 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近年来,全市种植业共建设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1个(“沿江地区优质弱筋小麦宁麦9号标准化示范区”),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2个(“鲜食玉米标准化示范区”、“弱筋小麦标准化示范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稻麦)标准化生产基地1个。4个示范区示范面积合计16.84万hm2,累计增产12377.5万kg,节支增效33896.63万元,有力带动了农民增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果。

1.5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力度进一步加大 首先,重点加强对进沪农产品生产基地和通过“三品”认证的农产品生产基地的质量监管和责任分解落实工作。其次,加强对农作物生产基地的技术指导。对上规模的蔬菜生产基地,利用高级职称人员挂钩生产基地的形式,分别对全市11个规模蔬菜生产基地进行技术指导。再次,积极配合省市做好农产品质量安全抽检工作。

2、泰兴市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2.1 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两头热中间冷”。工作难以开展

近年来,从中央到省市都十分重视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直接从事农作物生产的农民和农产品加工流通企业也迫切需要提高农产品质量的技术指导。而处于中间层的县级农技推广部门中从事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专业人才严重匮乏,乡镇农技服务中心的农产品质量监管员都由服务中心主任兼任,经费投入不足,这都导致提高农产品质量的工作力度薄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开展。

2.2 重认证、轻监管,影响政府认证的公信力 几年前。由于省农林厅明文规定“对今后有关农产品质量建设的项目安排,将充分考虑农业生态环境条件,原则上只有通过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或产品认证的基地,才给予考虑。”因此,相当一部分申请人申报“三品”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在很大程度上是为完成考核任务或为以后申报项目服务。在产地获得认定或产品获得认证后,由于县、乡两级监管队伍力量薄弱和监管手段较少等原因,只能实行区域监管的办法,即在哪个乡镇的产地和产品由那个乡镇的监管员负责监管,而实际上这些产地、产品监管基本处于应付上级检查的状态。这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品牌农产品的信誉,影响了政府认证的公信力。

2.3 有标难依,标准执行的难度较大 近年来,泰兴市种植业基本实现了有标可依,并初步实现了全市大宗农作物生产标准化。但由于泰兴市种植业生产主要还是以千家万户分散生产为主,农民为了抵御各种自然灾害和病虫草害侵袭,同时追求高产,长期以来依赖于农药化肥的高强度投入。因此,一方面难以按照标准来统一组织生产,另一方面也造成了土壤中有毒物质和农产品中农药残留超标,严重影响农产品质量。

2.4 农产品质量检测不能适应农业生产发展 目前,泰兴市尚在筹建市级多功能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各乡镇(街道)建立了农产品质量检测室,但资金投入有限,检测设备少、档次低,检测水平不高,与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高要求不相适应。就市场检测现状而言,全市目前仅有少数市场实行农产品准入制度,多数市场进场农产品内检处于时断时续状态。因此,农产品质量检测不能适应农业生产发展,与社会需求也存在较大差距。农产品农药残留和土壤中有毒物质的检测更不能满足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要求。

2.5 执法部门信息沟通不畅,农产品质量安全难以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涉及到农业、工商、质监、环保、卫生、经贸等多个部门,职能交叉问题比较突出。如食品卫生由卫生部门监管,农产品销售市场由工商部门监管,生产环境由环保部门监管,只有农产品产地建设由农业部门监管。这种多头监管体制必然导致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困难,难以保证农产品的质量安全。

3、推进泰兴市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建议

3.1 加强种植业农产品质量安全重要性的宣传教育和培训,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技术的普及程度应继续加大宣传工作力度,要通过报纸、电台、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宣传《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等文件精神,宣传农产品安全生产知识,宣传农产品质量体系建设工作动态和经验,宣传种植业标准化生产的相关知识;继续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技术培训工作,一是对全市的农产品质量监管员、乡镇(街道)农村农技人员、种植大户、涉农企业内检员等进行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专业技术培训,二是对农民进行直接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技术指导,通过分层次的宣传培训提高农民标准化、规范化生产的意识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推进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顺利开展。

3.2 加大“三品”农产品市场开拓力度,实现优质优价 农产品质量安全建设的目的是推进农产品生产的标准化、规范化和市场化。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只有在它的市场利益大于实际成本时才有生命力。而目前完全依靠市场规律来推动农产品质量安全建设,时机尚未成熟。建议政府要加大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政策、资金等扶持力度,积极培植典型,因势利导,同时充分发挥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行业协会、农民经纪人的作用,加大“三品”农产品的宣传和市场开拓力度,真正实现优质优价,切实保护好农民和企业的利益。

篇5

>> 一个产业的兴盛 安全与产业发展间的平衡 战略重要产业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建构的初步研究 小议韩国泡菜产业兴盛的原因 兴盛的德国宁堡县芦笋产业 政府监督与矿产业安全投入的经济分析 中国银杏产业的食品安全与绿色发展 产业主导权视角下的产业安全 加入WTO对江西产业发展与产业安全的影响 开放、保护与产业安全 跨国并购和产业安全的思考 产业安全的政府监管研究 外企冲击下的药品产业安全 中国产业安全的研究 信息安全产业的春天来了?! 中国铁矿石产业面临的安全威胁及其产业安全度的测算 由“自制剧”的兴盛看国内电视剧产业发展 FDI与中国产业安全 自主创新与产业安全 聚焦产业安全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2]Ulrich Beck,1992,Risk Society:Towards a New Modernity,Translated by Mark Ritter,pp.21,London:Sage Publications Ltd.

[3]Security Industry Association[EB/OL].

.

[7]安全行业的兴起[EB/OL]..

[8]中国安防协会[EB/OL]..

[11]中国安全(应急)产业网[EB/OL].http:

//.

[12]罗云,宫运华.发展中国安全产业,提升公共安全保障能力[J].现代职业安全.2005(4):65-67.

[13]高科,陈建宏,黄锐等.我国安全产业的现状与发展[J].安全生产与监督,2007(3):20-22.

[14]李彤,闫胜利,张浩等.论我国社会公共安全产业化的模式[J].中国公共安全(综合版),2008(9):173-175

[15]李强.基于多智能体的重庆市安全产业集约化研究[D].辽宁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

[16]杜旭宇,闫胜利,倪荫林.社会公共安全产业及其产业化的科学界定[J].科技管理研究,2009(7):113-115.

[17]重庆市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重庆市安全产业集约化发展模式研究[R].2009.

[18]菅青.合肥公共安全产业模式初探[J].安徽科技,2010(12):19-21.

[19]张文昌,刘桂法,于维英.山东省安全产业发展战略研究[J].山东经济战略研究,2011(7):18-23.

[20]李文龙,李强,刘克辉等.安全产业的内涵与分类研究[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科版),2011(10):74-76.

[21]王建光.我国安全(应急)产业基地发展模式研究[J].中国应急管理,2012(2):14-18.

[22]王建光.我国安全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2(3):80-85.

[23]黄盛初.我国安全产业发展现状与战略研究[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2(S1):208-211.

[24]重点行业发展迅猛形成规模尚需扶持――我国安全产业发展现状调查(上)[N].中国安全生产报,2013-01-29:⑦.

[25]迎来一个全新快速发展期――我国安全产业发展现状调查(下)[N].中国安全生产报,2013-02-05:⑦.

[26](美)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11.

篇6

关键词 茶产业;现状;做法;问题;对策;安徽郎溪

中图分类号 F326.12;S571.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12-0300-02

1 郎溪县茶产业发展现状

1.1 茶园基本情况

郎溪县境内现有茶园总面积4 600.00 hm2(含国营农垦宣郎广茶业总公司786.67 hm2、上海白茅岭农场243.07 hm2、江苏省社渚农场208.00 hm2),采摘面积4 133.33 hm2。其中无性系茶园933.33 hm2(2013年新增无性系良种茶园169.40 hm2),无性系良种比例16.4%;标准高效茶园348.00 hm2;低产茶园改造261.33 hm2。郎溪县茶园主要分布在南片十字、飞鲤、毕桥、姚村和北片涛城、凌笪等乡镇。

1.2 茶叶生产加工情况

郎溪县从事茶叶生产加工工商注册企业41个,其中省级茶叶龙头企业4家、市级1家、县级12家;茶叶专业合作社35家,其中市级以上4家。2013年干茶产量11 980 t,产值23 352万元,其中名优茶 52 t,产值4 060万元,大宗茶11 928 t,产值19 292万元;春茶4 060 t,产值13 032万元,夏秋茶8 470 t,产值10 420万元。一产产值6 294万元,二产产值16 075万元,三产产值1 083万元。全县从事茶叶生产的人员3.92万人,茶农人均茶叶收入5 880元。3家省级龙头企业,年产外销茶1.619万 t,出口创汇3 806万美元。

1.3 茶叶“三品”认证及商标注册情况

郎溪县已实现茶叶标识认证绿色食品绿茶1个(宣郎广茶叶公司),认证面积533.33 hm2,白茶1个,认证面积80 hm2;无公害绿茶1个,产地认证面积1 200 hm2,产品认证面积200 hm2。地理标志产品1个,认证面积2 000 hm2,QS认证企业、合作社17个。拥有如“瑞草魁”、“隽峰”、“红新”、“云岗白魁”、鑫云等 35 个注册商标,其中省著名商标2个。

2 郎溪县发展茶产业的主要做法

2.1 出台相关茶产业政策措施

县委、县政府十分重视茶产业发展,相继出台《农业“星火工程”实施办法》《关于加快茶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十二五”期间,县财政还安排2 000万元茶产业发展资金扶持茶产业发展。

2.2 推进标准化生产示范工程

建设茶叶“三品一标”生产基地,通过建立茶园生产管理规程、规范加工工艺流程、健全茶制品质量监测体系、加大投入品管理和茶叶生产环境整治,狠抓茶叶安全用药监测,不断提高茶叶质量安全[1]。

2.3 抓品牌培育,努力打造名优特色工程

瑞草魁是郎溪县历史名茶,为保护和开发这一历史名茶,郎溪县申请地理标志保护,并通过农业部认定,制定了瑞草魁茶省级地方标准。同时大力发展白茶,打造白茶品牌。

2.4 实施科技创新工程

加强与农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合作,积极建立产、学、研一体化基地和农业科技示范园,鼓励和支持企业积极开展技术创新[2-3]。

2.5 开展茶叶生产经营专项整治行动

为了维护郎溪县“中国绿茶之乡”的品牌形象,切实加强对茶叶生产、加工、流通等各个环节的综合监管,全面提高茶叶产品质量,促进郎溪县茶业经济稳步健康发展。

2.6 加快茶叶龙头企业发展

扶持各类茶叶龙头企业,壮大省、市龙头企业,着力培育安徽省出口绿茶加工集群。

2.7 壮大茶叶专业合作社,培育发展茶叶家庭农场

鼓励茶农组建茶叶专业合作社,发展茶叶家庭农场,辐射带动农户。

3 郎溪县茶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3.1 “三品一标”产品生产规模不大

目前,虽然郎溪县已通过“三品一标”认证达2 613.33 hm2,但除宣郎广茶叶公司绿色食品533.33 hm2外,全县绿色食品基地面积较小,仅80.00 hm2;无公害认证面积1 200 hm2,但产品认证面积只有200 hm2且尚无加工产品;地理标志产品虽认证2 000 hm2,认证产量530 t,但严格按照地标产品规范建设和管护的茶叶基地面积及采摘、加工却不大,年产量只有2.8 t,占认证产量的5.3%。

3.2 名优茶生产能力不足,品牌经济未形成规模

郎溪县名优茶年产量只有52 t,产值为4 160万元,名优茶生产能力明显不足。省级以上著名商标只有2个,虽然近年来郎溪县茶叶品牌在各类茶事活动取得了良好成绩,品牌价值和知名度有所提升,但精品名牌少,缺乏高知名度地方大品牌,导致郎溪县许多品质优良的茶叶产品没有自己的高端市场,只能以原料和中间产品销售。

3.3 龙头企业的拉动不力

茶叶发展的关键是企业的拉动,郎溪县虽有3家省级龙头企业,但都是生产大宗出口茶为主,属低端产品出口,产品附加值不高,且虽自营出口权,自营出口量不大,基本上被中间商、外贸公司、外商所主导,缺乏市场话语权,对整个产业辐射拉动效果受到影响。

3.4 种植分散,管理粗放,茶叶的产量、品质不高

全县土地流转、集中步伐缓慢。目前,郎溪县80%以上茶园仍集中在茶农手中,由于种植分散,管理粗放,种植管理技术水平不高,影响茶叶的产量、品质[4]。

4 发展对策

4.1 突出资源优势,围绕绿茶出口,打造一流示范基地建设

结合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创建工作,抢抓省政府“671”计划等有关茶产业政策契机,以“农旅结合、以农促旅、以旅强农”模式,增强叠加效应,创建休闲茶产业,打造各具特色、优势互补茶产业休闲区,计划用3年左右的时间,把郎溪县出口茶叶产业加工集群打造成省内有影响的和国内知名的一流绿茶出口示范基地。

4.2 进一步抓好品牌和基地建设工作

加大政府运作力度,加强茶叶品牌建设的宏观策划指导,充分发挥茶叶行业协会作用,组织专家制定和完善现有名茶的标准和生产加工技术规范,重点抓好“瑞草魁”、“云岗白魁”等精品名茶,推行标准化生产。积极开展茶叶基地建设,完成茶园整治、茶树换植,增扩大无性系良种茶园。

4.3 进一步推进茶业工艺创新

积极推进茶叶加工由“初制”向“精深”发展。鼓励茶叶龙头企业产品升级和技术创新,提高市场竞争力。鼓励茶叶企业创办境外茶叶贸易公司或销售窗口。加强茶业科技创新,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和研发体系[5]。进一步加强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应用体系建设,加速茶叶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的转化、应用和推广。

4.4 突出“文化兴茶”战略,促进茶业由“品质”向“品位”转变

一是深入挖掘茶文化的内涵,积极成立郎溪县茶文化研究会;二是积极打造茶文化的展示平台。强化茶园休闲观光旅游,大力发展茶文化的展示平台,开辟茶文化、茶观光、茶休闲等旅游线路;三是加大宣传,提升名气。积极举办、参与各种茶事活动,广泛宣传郎溪茶文化和“瑞草魁”系列品牌。

5 参考文献

[1] 朱俊成,钟儒刚,杨益明,等.咸宁市茶产业发展及战略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27):15331-15336.

[2] 侯彦双.贵州省茶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1(5):377-378,383.

[3] 杜立忠,陈相浩,刘军,等.长清区茶叶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措施[J].安徽农业科学,2013(17):7722-7723,7738.

篇7

关键词:蔬菜产业;现状;问题;对策;辽宁瓦房店

辽东半岛中部西侧的瓦房店市是辽宁省大连市的一个县级市,此地依山傍海,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分明,有着得天独厚的地域优势和气候优势,比较适合种植蔬菜。近年来,蔬菜产业迅速发展,设施蔬菜面积大幅度增加,蔬菜的产量逐年增长,带来的市场经济效益也在逐年稳步增长中,蔬菜产业正在向着优质尧高效尧安全的方向发展。

1瓦房店市蔬菜产业发展现状

近20年,瓦房店市露地蔬菜田逐年减少,设施蔬菜面积增加,菜田面积稳定在1万hm2左右,露地蔬菜与设施蔬菜种植面积基本维持在1颐4。截至2015年,建设省级育苗中心建设项目2个,分别为三台满族乡大连伊甸生态农业科技博览有限公司和九龙街道大连飞凡农业有限公司花卉育苗中心。

1.1蔬菜播种面积大

蔬菜种植业的播种面积基本呈现上涨趋势,覆盖的区域乡镇也在逐渐增广加大之中。各年份蔬菜种植面积如下院1997年6974hm2尧1998年6943hm2尧1999年6749hm2尧2000年7377hm2尧2001年9094hm2尧2002年7997hm2尧2003年7983hm2尧2004年6801hm2尧2005年7758hm2尧2006年8070hm2尧2007年9804hm2尧2008年8842hm2尧2009年8979hm2尧2010年9456hm2尧2011年9611hm2尧2012年9782hm2尧2013年10500hm2尧2014年9100hm2。由此可以看出,蔬菜播种面积除个别年份出现下降的情况,基本呈现上升的趋势。

1.2四季均衡生产,蔬菜商品率高

随着设施农业面积的增长,种植蔬菜不再严重受外界气候条件的限制,瓦房店基本实现四季蔬菜均衡供应,全年产量逐步增高。各年份蔬菜产量如下院1997年26.5万t尧1998年32.4万t尧1999年34.4万t尧2000年37.9万t尧2001年40万t尧2002年42.0万t尧2003年47.2万t尧2004年51.9万t尧2005年51.9万t;2006年60.1万t尧2007年65.0万t尧2008年65.3万t尧2009年66.5万t尧2010年68.2万t尧2011年68.8万t尧2012年70.1万t尧2013年72.5万t尧2014年69.6万t。由此表明,瓦房店市蔬菜产量近20年基本是升高的走势,从1997年到2007年,蔬菜产量实现翻一番,之后蔬菜产量呈现一个平稳缓速的增长趋势,实现蔬菜自给自足,在市场上占有有力的竞争位置。

1.3蔬菜品种繁多

境内蔬菜沿袭栽培品种分23类,品种数量无考;发展到1985年已经有36类,138个品种。至2005年,新增蔬菜品种80余个,目前,品种数量仍在大量增加。

1.4部分区域由产量主导型向质量效益主导型转化

本地供应蔬菜数量完全可以达到本地人们的需求,还可以供应大连等地区的需求,随着供需矛盾的变化,人们越来越注重蔬菜产品质量,产品质量与市场效益等关系更加密切,优质的蔬菜产品有更好的市场和发展前景,从而导致有些区域蔬菜生产从产量主导型向着质量效益主导型转化,发展更广阔更高品质的市场。

1.5蔬菜生产科技含量有较大提高

随着蔬菜产业的不断发展,在种植蔬菜的过程中,新型技术在生产中逐渐占据了重要的位置,瓦房店近些年来,坚持进行新型农民技术培训工作,从农民的意识与认识抓起,每一年坚持搞科普大集,开办各类农业科技培训班,发放各类科普资料。积极引进农业新品种新技术,为诸多乡镇购买农业监测仪等先进的设备及仪器。开展科技培训尧科技下乡活动,把先进的实用的科学技术传递到农民手中,提高农业生产中的科技贡献率。

2存在的问题

2.1各乡镇蔬菜生产发展不平衡

一是瓦房店市内蔬菜发展存在区域性,蔬菜生产主要靠元台镇尧老虎屯尧太阳办尧三台乡尧谢屯镇尧祝华办尧泡崖乡尧九龙办尧杨家乡尧瓦窝镇等乡镇,得利寺尧松树镇尧驼山乡等乡镇蔬菜数量甚少。二是生产作物和品种比较单一。目前,蔬菜生产主要集中在黄瓜尧番茄尧辣椒尧茄子尧芸豆等几大作物和品种上,造成市场种类单一,致使蔬菜生产在生产规模尧产品品质和市场竞争力上远不如发达城市。

2.2基础建设比较落后

由于瓦房店市保护地发展比较早,早期建造的温室存在结构尧布局不合理的问题,造成保温性能差尧采光性能差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冬季温室蔬菜的栽培管理,从而使产量下降,病虫害发生严重,品质下降,产值降低,削弱了广大菜农的种菜积极性。

2.3蔬菜质量安全有待进一步改善

近年来,蔬菜污染问题已经成为制约蔬菜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食品安全在生活中占据了很重要的位置。蔬菜生产过程中农民滥用农药尧化肥以促进生长,促进产量增长,造成农药残留严重超标,进而影响农民收入增加和农村经济发展。合理施用农药尧化肥,以生态环保的方式促进蔬菜生长是应当考虑的问题。

2.4蔬菜产业信息化建设滞后

目前,瓦房店蔬菜产尧加尧销等网络信息建设比较滞后,农民了解供求信息尧市场信息等渠道不畅通,农民合作组织构建与蔬菜生产发展不匹配,造成农民选择优良品种难尧掌握国家惠农政策难尧了解市场需求难,已经严重影响瓦房店蔬菜产业健康发展,也不利于科学决策和宏观调控。

3对策

3.1做好蔬菜产业规划,调整品种结构

结合瓦房店蔬菜产业发展现状,按照产业化的要求,满足市场的需求,合理统筹规划,把蔬菜种植重点从生产效益转向产业化效益,推动结构升级尧产业升级,搞好无公害蔬菜基地项目,扩大大棚生产规模,加大有机蔬菜发展力度,加强创建自主地区品牌,增强市场竞争力,提高市场占有率。

3.2严把质量关,提高标准化生产水平

制定严格的蔬菜质量生产标准,教育农民把生产高质量蔬菜成为一种自觉意识,收购尧加工企业把好质量关,形成农民尧协会尧企业诚信经营,树立质量尧品牌意识,生产高质量高标准的蔬菜产品,严格把好市场大关,促使瓦房店蔬菜产业进入大流通尧大市场销售。

3.3改善蔬菜基地建设

加大老旧蔬菜基地的棚室改造和道路建设,使棚室建设更具科学性尧合理性,为蔬菜产业的稳步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3.4实施科教兴农,加大科技投入

加快引进和推广新兴技术尧优质品种等促进蔬菜产业发展。自主开发推广因地制宜的优质高效益型生产技术体系,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4]。积极引进新尧特尧优蔬菜品种,加速蔬菜品种更新换代,进而提高良种利用率,提高瓦房店地区良种覆盖率。加快设施栽培尧无公害栽培尧秋延后春提早栽培尧有机栽培技术的示范推广。加大标准化程度的培训力度,推广应用低毒低残留的生物农药及有机肥,禁止使用高毒高残留的农药尧化肥等,进而保证食品安全。

3.5培养龙头企业,增强产业开发力

积极培养尧引进尧扶持尧发展蔬菜储运营销和加工企业,培养龙头企业带动全是市蔬菜产业平稳全面的发展,建立农户尧企业尧市场蔬菜规模化生产营销运作模式,逐渐使农户尧企业尧服务组织之间成为一个相互依存尧共同发展的命运共同体。

4参考文献

[1]柳代善.洋县蔬菜产业发展现状与前景探讨[J].农技服务,2016,33(1)院23-24.

[2]王春明.辽宁蔬菜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J].农业经济,2006(9)院32-33.

[3]李月.对鞍山市发展循环农业经济的建议[J].农业经济,2006(2)院28.

篇8

关键词 花生产业;现状;问题;建议;山东临沂

中图分类号 F326.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5)17-0072-01

Development Status and Suggestions of Peanut Industry in Linyi City

WANG Li-feng

(Moshan Agrotechnical Station of Lanling County in Shandong Province,Lanling Shandong 277723)

Abstract The development status of peanut industry in Linyi City was described,the existing problems were analyzed,and the development suggestions were put forward,so as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peanut industry in Linyi City.

Key words peanut industry;status;problems;suggestions;Linyi Shandong

临沂市地处山东南部,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气候宜人,温差明显,年平均气温13 ℃,无霜期180~220 d,年降水600~800 mm,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条件非常适宜于花生生产。临沂市是山东的花生重点产区,单产、总产、加工量和出口额4项均列全国市级前列,全市常年种植面积在173 500 hm2左右,总产80万t以上。

1 临沂市花生产业发展现状

1.1 花生种植面积不断扩大

进入21世纪后,临沂市花生种植面积逐年扩大,2003年达17万hm2;2003―2006年,受国家农业宏观政策因素影响,花生种植面积略有下降,2007年恢复增长,2008年增加到173 600 hm2,此后基本维持在173 500 hm2以上。

1.2 花生产量稳步提高

临沂花生产量水平从20世纪90年代的平均4 050 kg/hm2,2009年后产量维持在4 650 kg/hm2,增加幅度达15%,单产稳步提升。总产总体也不断提高,1993―1999年花生总产平均为48.5万t,2000―2009年总产平均达到65.3万t,2010年后总产每年均维持在80万t以上。

1.3 花生高产优质栽培技术应用广泛

临沂市花生主要以春花生为主,面积占比80%以上。近年来,临沂大力推广花生新品种和新技术,种植的主要品种有丰花1号、丰花7号、花育22号、花育25号、科花1号,这几个品种丰产性好,抗性强,含油率在48%~51%,蛋白质含量在30%以下。由于春花生集中在山区丘陵地带,因此临沂市大力推广了花生起垄、地膜覆盖、单粒播种技术,全市花生地膜覆盖面积达90%以上,较好地解决了抗旱、防寒问题,达到了增产的效果。2014年莒南县承担并组织实施的春花生单粒精播技术高产攻关试验,产量高达11 289.0 kg/hm2,创下了全国最高纪录,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1-2]。

1.4 花生加工企业和花生专业合作社发展迅速

全市现有花生加工企业600余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210余家,年收购加工能力约50万t,年出口花生米约25万t,折皮果36万t,出口创汇约1.6亿美元,均居全省首位,山东玉皇粮油有限公司、金胜粮油实业有限公司、山东丰盛食品有限公司被认定为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其中金胜粮油实业有限公司花生油产销量居全国前10位。全市发展花生良种合作社、加工合作社等合作组织136家,形成了稳固的花生产加销、育繁推体系[2]。

1.5 花生基地品牌建设成效明显

临沂市在花生主产县区实行订单农业。目前全市有国家级花生有机、绿色、无公害食品原料生产基地67 700 hm2,莒南县建立了26 000 hm2“花生标准化出口示范基地”和12 000 hm2“国家级绿色食品生产基地”;其中莒南县洙边镇400 hm2花生基地被农业部列为“全国油料生产基地”。全市现有接近100个花生产业品牌,其中“嘉世通”牌花生获“山东省农(林)产品”品牌称号。“金胜”“绿帝”“兴泉”“丰盛”等花生系列品牌产品,均通过国家绿色食品认证,在国内外市场享有较高声誉。

2 临沂市花生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花生单产增加缓慢

临沂市花生一般在丘岭的旱薄地上进行种植,有些地块的灌溉条件较为缺乏,在较大程度上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导致花生的产量不仅不高而且不稳。近年来国家对农业投入逐渐增加,但并未在根本上改善旱薄地上的土壤及灌溉条件[3]。

2.2 花生品种多乱杂,良种良法不配套

在花生品种上,有很严重的退化混杂现象,生产企业不注重提纯复壮工作。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很多程序都不规范,造成生产中良种的优越性都无法得到发挥[4]。

2.3 花生加工水平低

临沂市花生制品主要为初加工产品,出口主要也为初级产品,一些科技产量高的产品较缺乏。花生的生产、销售、加工和利用等各个环节缺乏有机结合。特别是在市场上的花生价格低的时候,容易影响种植户的积极性,对花生产生很大的影响。

2.4 出口秩序混乱

各出口公司和加工厂家相互压级压价,造成花生原料收购不足,品种混杂,加工质量粗糙,出口质量难以保障,出口价格不高。

3 发展建议

3.1 积极发展夏花生

临沂市发展花生生产,增加花生种植面积,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就是大力推广夏花生,提高复种指数,并积极推广配套种植技术,实现花生生产高产高效。

3.2 加大花生优质栽培新技术推广力度

目前,各国尤其欧盟国家对进口花生质量要求非常严格,要提升花生品质,必须在加强优质高产、抗病广适花生新品种推广应用的同时,积极推广应用生物肥料等新技术,化肥尽量少用,杜绝使用高残农药及有毒的激素,以达到花生产量和品质提高的效果。围绕提高花生产量,大力推广花生高产优质高效栽培技术。在全市积极组织高产攻关,培植一批高产典型,以点带面,全面提高花生生产水平。

3.3 进一步发挥龙头企业和合作社的引领作用

壮大加工原料基地、积极发展 “订单农业”,引导花生加工企业结合自身的条件,与农民签订花生种植合同,开展全程服务,促进产销的有效衔接。走公司(企业)+基地+农户,产供销一条龙的路子,衔接好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的各个环节,提高花生产品的综合效益和附加值,达到多方增值,各方受益之目的[5]。

3.4 搞好产品深加工,扩大市场竞争力

对于精深加工企业,要积极地进行扶持和壮大,高起点、高标准地进行建设,引进先进的加工生产设备,促进加工产品档次的提高,有效地降低成本,开发出附加值高、科技含量高的优质产品,促使加工企业向由精深加工转变,增加产品类型,以增强产品在市场的竞争能力。同时,积极地对市场进行研究,积极地进行市场的培育和开拓,加强产品的流通管理,及时地对国际花生市场上的流通动态进行准确掌握,以提高产品的竞争力,适应国际市场的需求,促使经济效益的提高。

4 参考文献

[1] 朱亚娟,王晓林.驻马店花生产业发展的成效和问题及对策[J].湖南农业科学,2015(3):136-138.

[2] 万书波.花生产业形势与对策[J].山东农业科学,2014(10):128-132.

[3] 丁希臣.彰武县花生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J].农业经济,2014(10):27.

篇9

关键词:思南县;竹鼠产业;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S829.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73X(2014)07-0067-01

收稿日期:2014-06-17

作者简介:梁宝山(1972-),男,贵州思南人,助理畜牧师,主要从事畜牧兽医技术推广工作。

1 思南县情及竹鼠产业发展现状

1.1 思南县情

思南县位于铜仁市西部,地处武陵山腹地,乌江流域的中心地带,东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梵净山毗邻,南与泉都石阡县接壤,西临历史名城遵义,北经乌江至涪陵达重庆。全县68万人口,地域面积2 230.5 km2,其中耕地746.67 km2,年均降雨量1 150 mm,年均气温17.3 ℃,无霜期290 d。

1.2 竹鼠产业发展现状

由表1可见,思南县竹鼠产业从2011-2013年一直呈现不断发展壮大的趋势。其中,竹鼠存栏由2011年的5 468只增至2013年的18 960只,出栏由2011年的4 690只增至2013年的17 560只,养殖大户由2011年的28户增至2013年的80户。

年份 存栏//只 出栏//只 养殖大户//户

2011 5 468 4 690 28

2012 9 876 8 756 63

2013 18 960 17 560 80

2 思南县竹鼠产业发展优势

2.1 市场需求

竹鼠(又名竹馏)肉质细腻精瘦、味鲜美,属高蛋白(57.78%)低脂肪(2.54%)、低胆固醇(0.05%)的肉类食品,是一种营养价值、食用价值较高的食品。符合人们的消费要求,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2.2 技术力量

思南县畜牧系统共有各类技术人员945人,其中县畜牧兽医局216人,乡镇149人,村级动物防疫员580人。形成了县、乡、村三级服务体系,为竹鼠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技术保障。

2.3 交通枢纽

铜遵公路干线横穿县境东西,乌江黄金水道纵贯南北,杭瑞、思剑高速公路贯穿全境,乌江500 t级船舶通航,都匀至黔江、遵义至吉首两条铁路纳入建设规划,公路、铁路、水运立体交通的形成,缩短了与全国各大中城市的时空距离。

3 思南县竹鼠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规划布局不合理

竹鼠产业发展初期多数是自由发展,没有统一规划布局,规模不一,技术员难以指导产业的发展,对做大做强产业造成一定影响。

3.2 投入不足

2011年以来,思南县人民政府对竹鼠产业的发展出台了激励政策,争取了100万元的竹鼠养殖项目,兑现了补助,但涉及点多面广,也只是杯水车薪,难以壮大产业发展。

3.3 缺乏养殖技术

竹鼠养殖在思南县是一项新产业,从事竹鼠养殖的养殖户多数是外出务工有一定技术、资金的返乡农民,或当地有一定经济实力的人士,他们文化程度参差不齐,对竹鼠养殖技术有一定了解,但不精通,管理不到位,难以指导竹鼠产业的发展。

3.4 引种程序不规范

养殖户随意性大,不按照引种程序进行科学引种,对种苗场不了解,引进劣质或淘汰鼠苗,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4 发展对策

4.1 加大技术培训,健全服务网络

选派业务骨干到专业院校培训学习,邀请专家、学者进行技术培训,培养一批技术过硬的队伍指导竹鼠产业的发展。提升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

4.2 积极争取项目,加大项目扶持力度

积极争取项目资金,以项目建设为依托,着力推进竹鼠产业的发展,建立科学的现代竹鼠养殖模式,提高竹鼠养殖效益。

4.3 扶持引进名优企业,延伸产业链

制定优惠政策,加大对竹鼠养殖的扶持力度,引进一批有经济实力、有加工技术、信誉度好的企业入驻思南,促进思南竹鼠产业向产业化、规模化、精细化发展,提高产品附加值。

4.4 加强指导,规范养殖

组建竹鼠养殖服务队伍,加大技术指导,规范养殖,科学发展,把握市场,突出重点,抢抓机遇,快速发展,抢占竹鼠养殖制高点。

4.5 科学规划,合理布局

2011年起思南县委、县政府已将竹鼠产业发展工作纳入我县畜牧业发展的一大产业。根据铜仁市委、市政府竹鼠发展工作实施方案,思南县出台了《思南县竹鼠发展工作实施发案》。认真贯彻落实省、市有关畜牧业发展的文件和会议精神,结合本县实际提出了“稳定发展生猪,大力发展以思南黄牛为主的草食畜牧业,突出发展竹鼠等特种养殖”的发展思路,结合生态文明家园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把生态畜牧业作为推动全县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支柱产业来抓,将孙家坝镇、天桥乡、兴隆乡、大坝场镇、板桥镇一带规划为竹鼠产业带,大力发展竹鼠养殖。

篇10

一、新县茶产业发展现状及外部环境

(一)新县茶产业现状

“中国名茶之乡”新县是河南省茶叶主产区之一,多次获得“全国十大生态产茶县”“全国重点产茶县”“全国特色产茶县”等殊荣,茶叶是新县的支柱产业、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目前,全县茶园面积达2万hm2,产量460万kg,产值10亿元。通过无公害认证的茶园面积有0.4万hm2,有机茶园133.33hm2;茶叶生态旅游休闲观光园3个;培植新林公司、华隆公司等20家规模加工企业;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家,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7家,新林公司荣获“中国茶叶行业百强企业”称号;培育八里畈镇和陈店乡2个“河南省茶产业明星乡镇”;除绿茶和红茶主导产品外,另开发砖茶、禅茶、花茶、养生茶、速溶茶粉和茶酒等品种;打造“新林玉露”“羚锐正山堂养生信阳红”等茶叶知名品牌,“新林玉露”商标被评为“中国驰名商标”。

(二)茶产业发展的外部环境

当前,我国茶产业发展进入到结构矛盾突出、涨跌变化敏感、消费趋于理性的新阶段。从国际、国内来看,传统产茶国家和地区都在加快发展,市场竞争也日趋激烈,高档茶、礼品茶等土特产品销售严重缩水,市场逐步萎缩,茶叶消费回归大众消费市场。

二、新县茶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茶园生产机械化程度低,成本高、效益差

新县茶叶生产机械化程度低,茶园耕作和茶叶采摘主要是依靠人力以“纯手工”或“半手工”的形式进行,生产效率低、耗时长、成本高、效益差。

(二)茶园管理粗放,抗御灾害能力弱

茶园的管理水平和茶园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参差不齐,茶园的抗灾害能力弱。

(三)加工过于分散,规模小,技术水平低,工业化程度低

标准化生产意识淡薄,产品质量不稳定,创新性、延伸性不足。新县茶产业目前的基础性建设仍显滞后,茶叶种植、加工规模小且过度分散,生产加工工艺、技术和设备水平普遍落后,产品绝大部分属于初级农产品,新产品及茶叶深加工产品的设计研发能力明显不足,成本高、利润低。(四)品牌不响茶叶产品种类多,品牌少;名茶多,名牌少。

三、新县茶产业转型升级的挑战与对策

(一)加快产业基础性建设,促进集约化、规模化生产

积极探索农村土地流转机制和办法,合理配置土地资源。加强科技的应用和推广,在生态茶园建设、名优茶机械化采摘、茶叶质量安全控制、茶叶智能化加工、茶叶精深加工及产品可追溯性等方面,向着标准化、集成化、规模化的全产业链方向发展,通过科技创新,改变一家一户小农经营的生产模式。

(二)调整优化产品结构,实现产品转型

以市场为导向,调整工作思路。首先,树立大众茶不等于低档茶,大众茶可做成品牌茶的观念。从注重春茶开发向注重春茶、夏茶、秋茶均衡开发的转变,从注重芽茶利用向注重芽与一芽多叶综合利用的转变,从注重发展高档茶向发展高中低档茶并重的转变,在大众茶中做出名牌和品牌,形成茶产品的梯次结构,提高茶叶利用率和经济效益。其次,树立通过深加工将初级农副产品茶叶转化为工业产品,积极开发绿茶粉、茶食品、茶饮料、茶保健品等多元化茶叶产品,带动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发展。

(三)提升茶叶一产以外的价值,探讨“三产融合”的发展思路

以生态茶园为载体,发展观光休闲养生业,将一产和三产相融合。从产业链和产品延伸角度,探索建设“茶、果、花、林”间作体系和立体生态农业体系,发展“生产+旅游观光”模式的生态观光茶园来体现地方特色和产业特色。

(四)加强市场体系建设,实现市场和营销转型

建立现代茶叶流通体系、“互联网+”网络体系,鼓励跨区域开设连锁店、专卖店,范围可涵盖茶食品、饮料、深加工产品等所有涉茶产品。

(五)树立品牌意识,实现品牌升级

信阳毛尖和新县名优茶均来源于地理资源,属于资源经济,停留在理化指标上,这类产品受资源约束,难以做大。因此,在抓好产品质量的同时,强力宣传和推介,打造和建设具有特色的茶叶品牌企业,实施品牌战略,是茶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和目标。

(六)加大资金投入,完善扶持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