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店经营管理方案范文

时间:2024-04-09 17:57:3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门店经营管理方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门店经营管理方案

篇1

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不断发展,连锁经营已成为商品流通行业最具活力的经营模式,特别是在百货(超市)、食品餐饮、家电、汽车4S店等行业应用颇为广泛。由于我国连锁经营企业的迅猛发展和大量外资连锁企业的涌入,出现了连锁经营管理人才的巨大需求。安徽省在十几年连锁经营的实践中,发展形势喜人。据统计我省限额以上连锁企业由10年前的31家,门店261个,年销售额60亿元发展到2011年底的105家,门店9000个,销售1100亿元,占全省消费品零售总额的27%。门店是连锁经营企业的基层单位,而店长是门店经营的核心,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一个门店业绩的好坏。我省连锁企业在扩张中却时常难以招到熟悉工作流程、能够立即上手、具有在工作中解决实际问题的店长人才。而长期以来,我省高职院校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层次和定位与连锁企业需求不符;课程设置老化、脱离实际工作岗位,不符合学生职业发展要求;培养模式落后,社会培训质量不高,学生动手实践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高职院校如何通过建立新的机制体制,与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开发适应市场需求的核心课程体系和社会培训包,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尤为重要。

二、改革目标

为了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为安徽经济发展提供适用的人才,安徽工商职业学院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就必须改革创新:紧紧围绕“861”行动计划,依据“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建设培养千百万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要求,建成并完善“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新型的校企合作机制体制;采用“订单培养、岗位轮替、能力递升”的人才培养模式;建立“项目导向、任务引领、订单培养”的教学模式;构建基于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的专业课程体系。同时,开发社会店长、营业员、理货员人才培训包,服务合肥经济圈和皖江城市带,为安徽经济建设服务。

三、改革内容

本次对于我院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旨在使学生适合于连锁企业门店店长的岗位要求,具备店长必需的职业的岗位能力和岗位的专业技术能力、可迁移能力和可拓展能力。对于本专业的培养模式尽可能采取订单班的方式,和企业共同制定培养计划,将岗位所需技能嵌入在教学管理活动中,通过连锁实训室实训、校内基地实习和校外顶岗实习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通过去红府超市、永辉超市、合家福超市、苏宁超市和年客服饰专卖店店长人才技能要求的实地调研发现,只有通过以下技能的培养,才能够成为一名合格的店长人才:

首先是专业技术能力,从工作岗位出发分为门店店长岗、门店副店长岗、店长助理岗、值班经理岗和主管(领班)岗等。从基层岗位到管理岗位分别培养学生的各项能力:在基层岗位操作能力培养上着重培养学生的理货作业能力、收银作业能力、总台作业能力等;在主管岗位能力培养上主要培养理货主管技能、收银主管技能和总台主管技能等;在店长岗位能力上注重培养员工管理能力、顾客管理能力、商品管理能力、现金管理能力和信息管理能力等。除了通过课堂教学和实训基地实习等工作保证人才培养的质量,还要让学生在毕业时能够取得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全面达到连锁企业管理者的岗位任职要求。

其次是可迁移能力,作为一名未来的连锁门店店长,除了专业技能外还要培养学生在学习和工作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主要通过学习能力、工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学生对于工作环境有较强的适应能力,能够在工作中随机应变对于一个问题可以提出多种解决方案和完成任务的途径,具有良好的沟通和团队合作能力。

最后是可拓展能力,由于连锁企业和物流管理行业联系较为紧密,因此在基本能力培养之外,对于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的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希望他们能在学习的过程中掌握现代物流管理与运用的能力,在连锁企业的门店选址、采购管理、配送管理、库存管控等方面拓展学生的综合能力。

采购管理、配送管理、库存管控等方面拓展学生的综合能力。

具体模式为:按照“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原则,安徽工商职业学院与连锁企业共同围绕“工学结合、岗位轮替、能力递升”的人才培养模式,多方参与共同确定职业岗位标准和能力要求,将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培养贯穿专业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学生从连锁企业基层岗位做起,通过从基层岗位(理货员、收银员、总台服务)、主管(领班)岗位到店长岗位的全过程培养,实现岗位和能力递升,使学生在毕业时达到店长职业岗位能力的基本要求。

在职业岗位能力的培养上,第一学年第二学期安排连锁门店基层岗位实训,第二学年第一学期安排连锁门店主管(领班)岗位实习,第三学年安排连锁门店店长岗位实习。在总量上做到一年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素质教育、一年的专业技能教育以及一年的企业顶岗实习,并根据顶岗实习的要求和企业实际,制定顶岗实习管理制度。使学生能运用所掌握的连锁经营管理知识和技能进行实际营运操作,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通过订单式培养教学模式目的是减少企业招聘成本,降低企业用人风险和人才流失率,提升学校就业率和学生就业质量,实现企业、学生、学校三方共赢。

四、改革举措

(一)完善校企合作机制,推进校企对接

深度校企合作不仅给学生提供了了解社会、融入社会和积累社会经验的机会,为将来进入工作岗位打好基础,同时也全面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对于学校而言,深入的校企合作可以成为本专业的办学特色,提高职业院校的知名度,在激烈的招生竞争中提升实力。而对于企业,与高职院校深入对接,不仅解决了连锁企业管理人才的招聘难题,并且根据自己的发展目标培养出的毕业生也恰好可以符合企业的需求,实现了新员工从学校到工作岗位的无缝对接。

为保证我院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的校企合作的深入开展,我院和安徽省徽商红府连锁超市有限责任公司合作成立合作办学理事会,作为双方合作的最高决策机构,决定合作项目、合作形式以及双方的权利和义务,推进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理事会中不乏省商务厅、安徽工商职业学院、安徽商之都股份有限公司和安徽红府超市的领导,也有一线的专业教师和红府超市一线的管理人员。这种人员的组合不仅明确了专业建设和社会服务的工作分工,也实现了校企双方共同设计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实施教学和建设管理校内外实训基地、共享技术服务成果、共担订单培养的办学风险等。真正做到专业培养模式改革依托产业发展,共同探索出一种适应高职教育特点的、共赢的办学模式。

(二)完善教学内容,实现学科融合

我校作为商科院校,将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定位在零售企业的管理一线,毕业学生不仅要掌握本专业的相关专业知识,更要具有综合运用各种知识解决工作中实际问题的能力,特别是要具备现场社会性问题的应变能力。此外,组织管理能力和人际关系能力也是本专业毕业生应具备的职业素养。现代企业对于连锁经营管理人才的要求是连锁经营管理者和市场营销人才、物流管理人才、财务管理人才融合,只有多学科联合培养,才能打造符合企业和社会对于高职毕业生作为复合型人才。作为未来的连锁门店运营管理者,必须具备商品销售能力、销售策划能力、理货配送等物流操作技能、门店运营管理能力、良好的沟通和领导协调能力等,因此需要学习连锁经营原理与实务、连锁企业门店营运与管理、连锁营销实务、商超实务、特许经营原理与实务、专业英语、消费心理学、企业管理与文化、采购管理与库存控制、连锁企业门店开发与设计、连锁企业物流管理与实务、连锁企业配送管理、连锁企业财务管理、连锁企业信息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商务谈判、商务礼仪、连锁企业及行业调研、创业方法与创新精神等课程。

(三)课程体系完善,教学模式先进,符合市场需求

制定并完善新型人才培养的课程标准。根据连锁企业门店店长职业岗位标准和工作项目的分析,建设《连锁门店开发与设计》、《连锁企业采购管理》、《连锁门店店长综合实训》、《商场操作技术与售货艺术》、《连锁经营法规》、《门店广告策划》、《收银理论与实务》、《连锁企业信息管理》等8门核心课程,与连锁企业合作开发核心课程的教材,教案、课件、习题集、教学视频、案例及试题库,实现核心课程的教学资源校企共享。建立“项目导向、任务引领、订单培养”的教学模式,构建基于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的“工学结合”的专业课程体系。通过学习,使成为学生能够适应现代化、国际化连锁商业发展需要,胜任各类零售门店管理及运营工作的高端技能型人才。

此外,还将与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安徽省连锁经营协会、安徽省徽商红府连锁超市有限责任公司合作建设“连锁门店基层岗位实训”技能培训包、“连锁门店主管岗位实训”技能培训包和“连锁门店店长岗位综合实训”技能培训包。通过技能培训包,学生能接受与企业“零距离”对接的、符合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的的专业教学;同时为连锁企业基层岗位、主管岗位和店长岗位提供职业岗位能力培训服务。此外,学院还将进行连锁经营数字网络教学资源库的建设。根据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建成校企共享的连锁经营网络教学资源库,将行业动态、专业建设信息、教学资源和职业岗位培训等内容整合其中。主要包括连锁经营管理核心课程教学资源,职业岗位技能培训包,以及连锁企业通用性较强的培训课程资料等。

(四)成立连锁经营研究中心,提升社会服务能力

我院拟通过”订单”培养模式与企业建立长效而稳定的合作。因为很多连锁企业没有自己的培训学校,直接从社会招聘人员或现有员工可能都无法满足企业和社会不断发展的需要,通过与高职院校合作,连锁企业不仅可以和院校共同培养出符合自身发展需求的新员工,并且在合作过程中连锁企业通过不断地给学生提供各种资源,提高了学生对于企业的归属感和忠诚度。此外,连锁企业还可以利用高职院校的优秀师资力量对于现有的员工进行不定期的培训,并帮助企业分析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共同探索出有效的解决方案。这种人才培养模式的运用不仅使学生在毕业时能够真正具备岗位能力和素养,同时对于企业来说也节省了招聘和培训的大量成本,培养了大批适合企业要求的后备人才,缩短了新员工真正上岗适应的时间,提高了企业的知名度,对于社会的合力资源配置也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五)师资队伍整体水平提高

根据“工学结合、岗位轮替、能力递升”的人才培养模式和岗位职业能力项目教学体系,在“红府管理学院”的架构下组成学校专任教师和企业兼职师资融为一体,职称结构合理、专业方向互补、具有较高理论素质、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专业教学团队,共同承担学生培养、企业员工培训、社会服务等职能。

1.根据专业规模,5年内专任教师需达到14人,其中,省级专业带头人2人,骨干教师8人,青年教师4人。

2.专任教师中,双师素质教师比例达到100%以上,所有专任教师全部取得店长职业岗位资格证书;高级职称比例达到80%以上。

3.聘请行业企业专家和一线能工巧匠14名,建立兼职教师资源库,专兼教师比达到1:1。兼职教师全部具有中级以上职业技术资格。按照合作企业推荐、学校认定的原则,选拔具有丰富一线操作经验及管理经验的管理人员,组建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企业师资库;企业兼职教师全部来自安徽省大型连锁经营企业和行业协会,并具有中级以上技术职称。兼职教师参与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体系构建和核心课程开发,参与校企合作教材和技能培训包的开发;承担校内课堂教学和实训教学指导工作。并力争成为省级教学团队。

(六)实训条件更加完善

通过“未来超市”和校企数字网络传输课堂建设,将连锁企业的经营过程、相关职业岗位工作流程等信息实时传送到课堂,使企业兼职教师在经营、工作现场直接开展专业教学,实现校企联合教学,学生工作技能和就业能力得到显著提升。

参考文献

[1]曹弘扬,宛月琴.安徽连锁零售业“与狼共舞”[N].市场星报,2012—01—19(B2).

[2]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928—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能力之连锁经营管理[EB/OL].

基金项目:本文系安徽省2010年教学研究项目《我省高职营销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项目编号:20101510)和安徽工商职业学院2010年教学研究项目《我省高职商科院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析》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

篇2

营运总监需要具备较强的全局统筹和把控能力,数据分析能力,能够根据运营数据及时优化各项工作;以下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的营运总监工作职责,下面小编就和大家分享,来欣赏一下吧。

营运总监工作职责11、制定公司发展经营战略、规章制度

2、协助开展公司经营管理与重大决策

3、领导公司的运营中心开展各项工作

4、主持公司运营中心的日常经营管理,协调运营中心内部具体事务

营运总监工作职责21、负责商学院项目设计及实施安排,确保项目执行与落地,包括:专业提升、人才孵化、专项咨询、品类营销及线上平台等;

2、针对连锁药房制定培训体系,打造培训咨询、服务平台项目工作体系;

3、做好围绕连锁药房服务、项目客户销售提升、业务指导方面进行方案策划、并制定效果评估与考核方案;

4、负责产品推广、项目执行、各项工作体系建立与优化等市场部日常管理工作;

营运总监工作职责31.全年销售目标分解下发;

2.终端营运手册制定统筹;

3.终端全年营销活动计划统筹;

4.终端人才培养项目统筹;

5.全年线下推广计划;

6.部门预算制定与跟进。

营运总监工作职责41、负责根据公司的营销战略规划,制定营运部门年度、季度、月度销售、利润目标计划,并落实执行,保证销售业绩及发展规划的最终达成;

2、负责建设和发展运营团队,制定有效的激励机制,组织开展员工队伍培训、考核评价及人才梯队建设工作,满足公司业务拓展需要;

3、负责营运门店所在市场工作计划的制定、部署及监督实施,提升品牌在所辖区域的知名度和认同度等;

4、负责公司营运体系建设和标准化经营的建立及管理;

5、负责营运部门各项财务费用的管理和控制;

6、负责组织收集销售数据、相关行业政策、竞争对手信息、客户信息等,分析市场发展趋势并提出销售策略调整建议;

7、负责协调处理门店所在区域外部公共关系,以及负责处理公司重大突发事件,能准确判断各种经营风险并进行规避;

8、配合总经理完成其他营运管理和公司战略规划工作。

营运总监工作职责51、负责统筹拟定或优化经营管理制度、工作流程及标准,明晰各岗位分工;

2、分析和预测销售市场、把握市场趋势,为决策提供准确的相关信息,定期进行市场预测及情报分析,给出报告意见,为公司决策提供依据;

3、负责制定公司连锁门店品牌的全套推广方案,完成品牌的日常运营维护与市场宣传,提高产品的品牌形象;

4、负责公司旗下连锁分店或加盟商、商的营运统筹管理工作,全面管理分店的经营和作出重大事项的主要决策;

5、负责制定公司旗下连锁分店或加盟商、商的营运业绩总目标,督促监管各分区完成业绩目标;

6、制定并监督公司督导落实执行各阶段工作计划,统筹拟定运营各岗位的考核指标;

7、组织整体和分区的营销活动,对活动效果进行评估,持续改进营销的手段和办法;

8、根据对各分区运营数据的跟踪,定期召开工作协调会议及营运分析会议,统计、分析、解决门店各类问题,及时调整运营策略,提高门店运营能力;

营运总监工作职责61、确定品牌中长期的销售目标,并建立健全运营管理体系,优化制度流程及标准;

2、制定市场零售渠道及运营标准、政策;

3、团队组建;

4、具有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对运营问题具有较强的预见性、判断力、分析力;

5、具备良好的沟通合作技巧及丰富的团队建设经验。

营运总监工作职责71、统筹公司项目根据战略方向制定线上各渠道运营策略,和制定年月季度销售计划,保障各平台效果;

2、负责参与品牌产品结构优化,新品提案,不断完善品牌产品结构;

3、结合市场行情、行业数据,对竞争对手的产品策略、营销及推广策略等进行分析研究,提岀应对措施并实施方案;

4、制定营销流程制度,根据调查报告制定营销预测、预算计划,设计并实施促销活动方案;

篇3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持续加速,国内房产政策和经营环境的不断变化,定制家具和电商模式的日益兴起,家具行业的竞争格局正发生着巨大的变革,再加上传统的手工管理模式,让家具企业内部问题重重:实际销售和销售计划、生产计划偏差过大,导致企业成品和部件库存大量积压;靠经验估算制定采购计划,造成生产与采购不匹配问题频发;客户的异型改制方案不能及时由门店传到生产单位,客户满意度直线下降;人工排产导致生产计划滞后与延迟,订单不能按时交付;各部门之间的协调性较弱,信息资源无法做到共享,降低了运营效率……

面对家具企业的诸多发展瓶颈,鼎捷软件为家具生产企业和家具流通企业提供了一系列信息化解决方案。基于多营运中心的管理架构体系,构造了以供应链、分销零售、生产管理、财务一体化为核心,协同HR、BI、OA等无缝集成的一体化管理体系。鼎捷软件通过提供家具行业专属ERP管理软件,使得家具生产企业和家具流通企业的经营、管理等各个层次、各个环节和各个方面的企业内外信息资源充分整合,实现了信息资源的高度共享,并深挖其潜力,大大缩短了原始信息从传递到决策的反馈时间,管理层与基层以及各职能部门之间的沟通变得更加快捷和通畅,大大提高了企业的经营和管理水平。

掌握终端,建立实时互通的分销渠道及终端门店管理体系

鼎捷软件的POS门店经营管理终端系统,可与集团营销中心(区域销售中心)实时联通,自动、及时上传门店销售数据,自动随时接受上层销售中心销售政策,更新并调整POS销售作业。

POS门店经营管理终端系统支持连线自动联通、断线本地销售数据缓存及连线后自动回传断据,可以满足家具行业前台销售收银作业需求,具有收银销售和预订货订单多种店面销售形式。

POS门店经营管理终端系统支持门店退、换货及门店维修管理流程,支持店面库存管理及多店间库存调拨作业,支持门店销售报表分析,支持门店形成采购计划,向上层销售组织要货,并自动汇总及营销总部。此外,该系统还能实现门店现金自动结算及结算,并向总部结汇。多品牌、多业态的集团营销体系管理

鼎捷软件的产品可以实现总部统一商品资料及商品策略制订,商品资料及商品策略自动下发到经营终端。

该系统能够自动收集渠道及终端销售数据,总部及分区域多种价格策略可以灵活定义;总部及分区域可以实现统一营销/促销计划管理,并且支持多种灵活搭配的促销方式;具有集团统一会员管理及客户关系管理功能;可以自动收集下属终端的要货计划,实现商品自动分配及铺货计划管理;促进集团销售分析、销售预测计划模型的建立。鼎捷软件的产品可以对新店开店的全过程进行管理,并可与B2B和B2C电子商务平台无缝集成应用。

集团型多区域多层级物流配送管理

借助鼎捷软件的产品,企业总部储运中心和多区域分储运中心可以实现多级配送管理;总部及区域可以动态平衡物流需求;企业可以轻松实现自有车队管理和第三方物流发送管理、自有车队车辆及司机的管理、运输路线规划及配送点装卸顺序管理,并可依据要货计划、配送计划自动形成相应出货及装车。此外,鼎捷软件的产品还可以生成第三方物流发送计划,对第三方物流运输费用进行核算。

建立高效协同的研发设计和多品种生产运作管理体系

鼎捷软件的产品可与设计软件协同集成运作,支持从门店设计和工厂生产的有效协同,并可通过PDM/PLM,快速将3D/2D图档转化成物料清单和工艺。

鼎捷软件的产品支持客户的订单多层BOM选配管理,在可变型产品模型的基础上,结合客户的需求,可以产品多属性配置器为主要工具,进行产品快速配置,或通过对产品部分或局部的修改,进行相关功能、结构或参数的设计,并且在配置后自动产生料号、BOM等资料。

鼎捷软件的产品还可以支持异型改制和生产的协同,快速了解异型订单状况;依据MRP结果自动生成生产计划和采购建议;进行生产排程管理和工序级生产控制;其电子看板管理功能可以实现对生产进度的可视化跟踪;支持生产过程中的快速条码报工管理;支持板式家具的包件条码管理和出入库控制;支持实木家具的单件条码管理和出入库控制;支持酒店办公家具和工程项目的项目管理;支持办公家具的快速选配件设计和生产管理;支持整套家具的配套生产和发货管理;支持家具企业的生产产值管理和现场报表生成;支持车间生产管理看板和计件工资管理;支持家具行业的边角料管理,提高木材的利用率。

自动核算,实现业务、财务一体化的集团化财务、资金统筹管理

鼎捷软件的产品还具有以下功能:与业务各管理系统完全无缝集成的业务、财务一体化整合管理解决方案;业务管理单据直接生成结转应收付管理及凭证;生产成本依据生产实际发生自动核算实际成本(材料成本、人工成本、制费成本、其它成本);全面预算管理支持预算编制、预算事中控制及预算分析管理;预算控制与业务单据无缝集成;构成完整的固定资产管理体系;支持直营门店、加盟门店终端财务自动核算方式;支持门店核算日清日结;支持现网银集成化应用;支持集团各法人间内部交易管理;具有集团财务报表自动合并分析功能;支持按区域分区逐级合并、自营及加盟、合资体系分别合并,多业态、多品牌纵向等多种财报合并方式。

联邦家私作为家具行业的标杆企业,以自身成功的信息化之路完美阐释了鼎捷软件家具行业解决方案的价值。

被誉为中国民营企业发展常青树的联邦家私于2008年6月开始携手鼎捷,启用客制化的TOP-GP ERP管理软件构建集团信息平台,向信息化迈进。

篇4

关键词:门店;服务经理;盈利分析;云平台;安全

1平台建设背景

随着大规模社会渠道的扩张,门店等一线信息需要更加及时地传送给决策管理层,上层制定的战略意图也需要更加准确、及时传达到执行层。合理的门店管理视图、先进的质态分析模型、标准化的门店管理以及移动互联网技术为门店管理中的信息积累分析和针对性工作指引带来了新的发展方向,为管理层提供了更加直观便捷的管理工具,协助决策管理层对运营情况进行更加有效的掌控。建设以门店运营管理为核心的系统,为有效益的规模发展、积极拓展社会渠道,为促进渠道运营能力提升提供有力支撑,并要求平台在短期内初见成效。“聚焦门店管理,评价门店绩效,支撑门店运营”是本文平台建设的总体目标。

(1)建立统一门店管理系统,门店服务经理视图和门店分析视图,同时可以对门店盈利情况进行财务分析。

(2)提供对门店的日常管理功能,以及提供门店管理系统所需的客户数据和业务数据。

(3)提供门店管理和分析所必须的数据。如:从0Ds中抽取用户通讯消费信息,从终端消费行为分析系统中抽取用户使用终端的信息,从知识库系统中抽取营销方案、营销策略和各种规章制度,从销售渠道管理系统和代销商业务支撑系统中抽取代销商的基础信息、酬金信息等等。

2平台总体架构

门店管理系统总体架构分为四层:外部数据源、数据存储层、应用逻辑层和展示层,如图l所示。

3核心功能

门店管理系统的核心功能包括门店服务经理工作视图、门店分析管理、面向财务的门店盈利分析等。

(1)门店服务经理工作视图。提供给一线门店管理员和门店经理的日常工作和管理模块,以便他们清晰掌握自己负责的门店每天的运营和经营情况。目前江苏采用包店负责制进行门店管理。

(2)门店分析管理。面向管理层面的数据分析展现,帮助经营管理者分析海量信息,并突出重点信息帮助管理人提高分析效率和准确度。

(3)门店标准化管理。通过标准化的门店管理方法,将各级门店经理从繁琐的重复劳动中解放出来,并提供给门店经理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案,使用对象为门店店长及渠道管理人员,具体功能包括店员管理、设备管理、培训管理、检查知道、销售管理、物品管理和服务管理。

(4)面向财务的门店盈利分析。建立分析模型,根据门店的收入和成本分析盈利情况。

(5)业务指标管理。实现门店管理指标梳理、战略地图绘制、战略举措与指标映射、模型设计等,指标定义的主要包括指标名称、公式、维度、数据等。查看门店整体指标体系,包括KPI指标和PI指标。整体指标体系从账务、客户、流程和学习情况进行分类。

(6)数据采集。为了满足本系统的分析、展示的需要,同时保证不能影响业务系统的性能,因此制定合适的采集策略、采集方式、采集时机和采集周期非常关键。对于大数据量(如话单)的采集,采取“数据分割、缩短采集周期”的原则。

(7)移动终端支撑。整合门店管理日常工作的各种信息资源,打造一个可移动的门店管理信息处理中心,集门店管理、指标查看、门店评价、运营指南和行动方案以及个人工作助理为一体,为门店管理日常工作提供丰富的掌上业务功能,以提高对门店管理的IT系统支撑,提升企业的服务水平。

4平台设计线路

系统对业务系统数据库和其他应用系统采用中间件访问,以加强数据的安全性和事务处理的一致性(见图2)。

(1)在门户视图侧采用Browser/Application server/DB Server三层软件体系结构。

(2)系统在移动终端侧(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采用标准APP应用开发。

(3)系统硬件环境由云平台提供,可以使用现有短信接口为业务提供短信支撑。

5平台安全设计

门店管理系统作为面向互联网,平台安全的上多级的安全设Sto提供了系统安全、网络及接入安全、应用安全等。

(1)系统安全。平台需要通过系统漏洞扫描、系统加固、系统防病毒、多级访问权限控制、安全审计等保证系统安全可靠。

(2)网络及接入安全。需要通过边界防火墙、VPN网关、IPS、网络防病毒等安全手段的有效组合,保证网络层的安全。PC用户通过数字证书和VPN网关接入系统平台,保证了用户接入的安全性和传输通道的加密,移动终端用户可通过专有APN方式接入移动网络,保证除了用户接入网络的安全性。

(3)应用安全。无论是管理员或是员工,都需要帐号和密码才能登录平台,当用户终端设备丢失后,获得终端的人员并不能直接登录平台。当用户使用手机时进入平台时,并可结合手机号和手机设备的多重绑定,保证更高级别的认证安全。即使有人获得正确的用户名并知道保护密码,还必须使用特定的唯一一个手机号和唯一一个手机才能登录。

6平台管理模式创新

创新门店管理架构,根据门店的管理特点,创新省、市、县、片、店五级组织架构。创新门店管理规范,结合门店的运营要求,创建了数据展现、信息采集、巡检、炒店等5套规范、105项标准动作。创新任务透传机制,创新多媒体工单任务模式,利用手机、PAD、PC实现三屏五级信息任务透传。创新地图展现模式,创新核心商圈地图,清晰展示各运营商的渠道布局和发展量,并指导商圈工作。创新门店帮扶模式,创新多种门店经营管理派单模式,在快速收集门店经营状态信息的同时,结合划小及时指导门店经营。门店管理支撑平台着力以下三个层面提供支撑。决策层面,了解各种渠道的作用,决策渠道发展战略和资源分配;管理层面,掌握渠道质态、做好渠道建设和管理;将公司战略通过各种管理手段落实;掌握各种渠道的特点,扬其长避其短,有效开展营销服务工作;运营层面,做好门店管理和各项营销服务工作,完成各项指标,实现门店效益最大化。

篇5

【关键词】高职 连锁经营管理专业 人才培养方案 改革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10C-0019-03

“十三五”时期是我国经济建设发展的关键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五年。对于高职人才培养来说,未来五年如何培养适应性强、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高职人才,是高职院校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选取高职连锁经营专业作为调研对象,通过社会行业、企业、高职院校及专业毕业生调研,顺应“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专业发展及变化趋势,提出符合社会发展的高职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对策。调研报告是在高职学院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改背景下开展的,调研时间为2016年1月至6月,走访和收集相关数据材料,其中走访调研单位对象14个,专业毕业生64人。

一、连锁行业发展现状

(一)全国连锁行业发展现状。“十二五”时期末,我国的连锁企业规模在不断扩大,行业发展环境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同时广区域、多业态也成为我国连锁业发展的一大特点,连锁企业在我国的产业链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角色。随着技术的驱动、消费者购物习惯的改变和个性化消费需求的发展,连锁企业从大力发展实体业务,转向O2O全渠道经营,并加速布局移动电商和跨境电商。购物中心和便利店具有较强的抵御电商的能力,同时又适应了消费需求的升级和转变,因而保持了良好的成长态势。

据有关资料统计显示,2015年连锁百强企业销售总规模达2.1万亿元,增长4.3%,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9%,连锁行业门店总数达到11.1万余家,年增长4.7%。同时,以百强企业为代表的连锁零售企业积极拥抱互联网,百强企业网络销售额达到710亿元,比2014年增长85%。此外,连锁企业在门店优化、商品采购、全渠道营销等方面积极探索。其中,特许连锁百强企业销售规模达4345亿元,尤其是美容健身、生活服务类等连锁企业营业额均保持10%以上的增长。连锁规模上,特许百强企业拥有连锁店铺12.8万个,其中加盟店10.6万个,每家企业平均拥有店铺1280个。2015年,特许百强企业加盟店营业额和门店总数同比增幅分别为14%和11%。

从全国来看,整个连锁零售业的发展出现几大特征:一是连锁业态多元化,连锁行业从零售业逐步向衣食住行民生需求大的各类行业渗透。二是区域分布逐步收缩,集聚化和分散化同时存在。一、二线城市连锁大型超市迅速趋于饱和,网点取消,三、四线城市则逐步发展开拓。三是线上与线下推广同步进行,连锁便利店线下经营和线上经营,同步开展,连锁网点基本上是O2O全渠道经营方式。

(二)广西连锁行业发展现状。“十二五”时期末,广西注重吸取国际先进流通经验,城乡零售市场零售业态呈多样化的发展格局:购物中心、百货店、超级市场、仓储式商场、便利店、专业店、连锁店、网购、小商品市场等各种零售业态共同生存,互为补充。而连锁商店和专业(专卖)店销售额快速增长,在零售业的发展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连锁零售业已成为广西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

据不完全统计,2015年,广西法人零售企业达3.6万家(含限额以下),零售业态分布有超市、百货、便利店、专卖店和网络零售等各类连锁行业,全区拥有65家重点大中型百货和超市企业,实现商品零售额5747.5亿元,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90.6%,是支撑消费市场增长的主要力量。企业品牌进驻方面,国内知名的零售、餐饮品牌如沃尔玛、华联、联华、王府井、国美、苏宁、肯德基、麦当劳、必胜客等相继入驻广西,其中部分大型连锁企业开始向钦州、贵港、崇左等中小城市逐步迈进。在行业扩展上,连锁企业覆盖的领域和范围拓展到食品、医药、书店、百货、成品油等多个领域,极大方便了居民购物,满足了不同层次消费的需求。在连锁就业人数上,广西连锁零售业从业人员占第三产业和总就业人数的比重分别为 32.6%和9.59%,全国比重分别达到81.7% 和 27.7%。

“十二五”期间,全区连锁商业网点总计超过6000个,批发零售门店数约5000个,鼓励在南宁、桂林等广西经济发展较快地区,根据城市发展特点建设高端商品市场、名品折扣店、时尚消费品零售连锁店,进一步促进流通现代化,为消费者提供全方位、个性化服务,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这昭示着连锁业在广西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及增长潜力。

(三)南宁市零售业现状。“十二五”时期末,南宁市连锁零售业发展引人瞩目,南宁市现有南宁百货、梦之岛、利客隆、北京华联、南城百货、沃尔玛、人人乐超市、百盛百货、巴黎春天等著名零售企业。其中,以连锁超市、便利店为主体的连锁企业达31家,连锁店铺达1000多家。

据资料统计显示,2015年,南宁市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86.68亿元,同比增长10.5%,位居广西第一,占全区28.15%;对全区消费品市场增长的贡献率为29.5%,比上年提高2.04个百分点,拉动全区消费品市场增长2.9个百分点。其中,南宁市批发和零售业商品销售总额4361.25亿元,增长11.1%,其中批发业商品销售额2622.65亿元,增长8.9%;零售业商品销售额1738.51亿元,增长14.7%。

根据《南宁市商业网点发展规划(2014-2020)》的目标要求,到2020年,优化零售商业资源,大型超市和便利店连锁化率达到80%,连锁门店统一配送率达到75%,限额以上连锁零售企业商品销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达到10%;大型批零企业电子商务应用率达到100%,广泛开展O2O交易模式,网络零售交易额达到10亿元,年均增长40%;传统业态使用电子商务进行升级改造,60%以上的中小批零企业采用电子商务进行采购和销售。

综上所述,全国范围内的连锁经营行业发展趋势良好,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具备信息技术、管理能力等综合素质强的连锁经营专业人才更是供不应求。因此,在“十三五”时期,如何提升连锁经营管理专业水平成为高职教育的一个重点,结合行业未来发展趋势,制订专业及课程培养计划,提高高职学生的专业能力,成为专业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调研对象及数据分析

(一)企业调研情况及分析。本课题组分别到广西南城百货股份有限公司、广西悦颜千千色企业管理有限公司、广西和桂集团等10家企业开展调研,共发放50份专业问卷,回收50份问卷。

调查显示:企业对于专业人才需求反馈,1%显示人才储备充分,不存在紧缺人才;90%缺乏基层操作人员;100%缺乏以店长为代表的基层管理人才;70%缺乏总部中层管理人才;60%缺乏以采购、营销为代表的总部专门人才;20%反馈缺乏总部高层管理人才。企业表示,对于连锁专业人才需求100%的供不应求,缺口较大。管理岗位工作,70%反馈1年内换过1次工作岗位,50%反馈1年内换过2次工作岗位,20%反馈1年内换过3次工作岗位。企业满意度方面,50%以上对工资待遇满意,70%以上对文化和服务满意。对于企业员工来说,90%认为最重要是企业的服务和企业文化,比刚性工资更重要。企业管理模式上,100%反馈采用了信息化管理手段。专业能力排序前三位的是连锁门店岗位现场操作能力、连锁终端基层业务管理能力、连锁业务开拓能力;非专业能力排序前三位的是沟通能力、企业管理能力、组织工作能力。

根据企业调研结果,连锁企业人才需求大,在人才结构上更倾向于连锁企业基层及中层管理人才,基层员工需求最多。在工作过程中,企业对于人才的专业技能和非专业技能都需要融合到岗位上。为了更好地培养企业员工,连锁企业内部岗位流动成为人才培养的一种途径,一人多岗制情况增多,而企业的文化、服务、职业发展等更具备团队吸引力。

(二)学院调研情况及分析。本课题组到区内外的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等4所高职学院开展调研,共发放20份专业问卷,回收20份问卷。

调查显示:学校连锁专业学生每届招生在50-80人之间,80%以上的毕业生就业岗位在连锁企业的销售、促销及一线执行岗;学院专业教师在4-7人之间,90%以上专业教学压力大;专业学生培养模式上,学院100%采用校企培养模式,60%以上调研老师认为校企合作模式有待改善;学生培养的课程满意度,80%以上的课程还有待完善;学院的毕业生就业率比较高,均达到90%以上,就业对口率在70-80%。见图1。

图1 4所职业院校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就业率对比图

根据高职学院连锁专业调研结果显示,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培养采取校企合作培养模式,在专业培养上,学院普遍存在专业师资不足、校企合作不够深入、课程设置不够完善等问题,专业人才培养过程还需要调整完善,提高专业就业率质量。

(三)毕业生调研情况及分析。课题组在2016届毕业生中开展调研,共发放64份专业问卷,回收59份问卷。

调查显示:83%以上的毕业生从事基层工作,岗位以销售、业务、收银等一线员工居多;75%以上的毕业生认为专业能力重要性前五位是连锁店面商品陈列、人力资源管理、采购能力、门店开发与设计及信息化应用能力;78%以上的毕业生认为课程重要性前五位是连锁门店开发与设计、连锁企业品类管理、店长技能综合实训、连锁门店商品陈列与推销、市场营销实务;80%以上毕业生认为工作过程中需要加强的前三位能力是文案写作、专业技能、人际交往沟通能力。

图2 连锁经营管理专业毕业生从事的工作岗位数据图

表1 连锁经营管理专业毕业生所在单位所需人才类型情况表

所需连锁人才 基层管理人员 中层管理人员 高层管理人员 其他 合计

人数 28 21 4 6 59

占比 47% 36% 7% 10% 100%

图3 连锁经营管理专业毕业生所在单位所需人才技能情况数据图

调研反馈显示,毕业生较多希望能通过实训增强一些技能,如商务谈判技能、文案写作、沟通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在平时上课时,应以学生为主角,通过分组学习、案例讨论、增强互动等教学方法和手段,加强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等。在学习及顶岗实习过程中,从工作心态和团队合作要求来提高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及水平。

综上所述,面对未来的连锁业形态多元化和一人多岗制的组织形式,以及未来连锁企业对职场新人发展的要求,高职院校应提高师资力量,改善提高课程教学水平,锻炼提高毕业生综合性能力,这样才能培养出适应连锁业未来大发展的人才。

三、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对策及建议

(一)专业培养目标与专业方向调整建议。从连锁行业发展多元化业态趋势来看,并结合连锁行业对高职毕业生的人才需求情况来分析,高职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应从专业性技能向综合性技能发展,在专业培养上从单一定位连锁超市店长向连锁企业中基层管理人才定位。根据市场需求和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的目标定位,在专业技能上需要有明确的指向,定位过于模糊会让学生产生误区,培养层次不符合社会的发展,对资源也造成浪费。连锁经营管理专业需注重提高学生的市场营销、商品管理,活动策划,外语能力、互联网技术等综合性技能,以此来应对市场多元化和时展的挑战。

(二)专业课程设置的建议。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为目标,根据对企业的调研结果,职业院校课程的培养与连锁企业的具体岗位需要相互对应。课程培养模式采用校企培养模式,突出岗位与知识能力相匹配的原则,一是增加连锁经营管理实训环节的课时,提高学生的实践管理能力;二是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增加网络课程学习、办公技能训练等,加强对电子商务的理解和运用,适应时代互联网的发展;三是理论与实践课程统筹安排,以连锁经营管理的理论为基础科学统筹课程,根据学生的特性培养,理论适度配合实践操作,合理分配学分比例。整个教学以工作过程为导向、职业素质培养为目标,课程设置和训练都以实际工作任务为导向,这是提高学生职业水平的重要培养方法。

(三)专业师资与实训条件配置建议。高职院校承担着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一线人员和管理人才的培养任务,师资条件和实训配置是建立有效专业人才培养系统的基础。在师资条件上,提高专业师资教学水平,尤其是引用和培养“双师型”人才,教师需要熟练掌握企业专业技术和专业教学技能,达到新时代教学的需要,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在实训条件上,学院要加大投入,增加连锁专业的实训实体店、实训基地和实训室等,向学生提供高度仿真资源,提高实践能力;注重企业与职业院校双方的利益,校内校外互相配合,通过建立符合企业实际需要的培训系统联合培养,加大校企合作力度,有利于提高实训效果。学生在学院接受专业师资教育与企业培养,需具备过硬的技能和良好的素质,毕业时除了毕业证外,还需要考取相关资格证,例如注册品类管理师、商品管理师、连锁经营管理师、零售职业经理人(全国职业店长)等资格证,具备多职业、多技能的职业水平。

【参考文献】

[1]徐露.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建设初探[J].商业经济,2011(5)

[2]黄卞悦,周晓茜,沈金玲,等.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学生就业状况调查报告[J].上海商学院学报,2011(S1)

[3]黄蕾.连锁经营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2(1)

[4]韦林华.高职院校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建设现状调查及发展趋势[J].教育与职业,2015(16)

[5]杨伟宁.浅议“互联网+”时代下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的建设[J].商场现代化,2015(26)

[6]魏继华.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优化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6(13)

[7]郝强.连锁经营管理人才培养现状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4(1)

[8]白晓玉.广西零售业高离职率问题分析[J].对外经贸,2015(3)

篇6

关键词:连锁经营管理;实训课;实训基地

近几年,连锁零售业在我国发展迅速。但在连锁企业方兴未艾的快速发展中也呈现出诸多问题,其中人才总量的匮乏,结构的失衡,素质的偏低,符合现代流通业发展要求的人才资源的短缺,已成为制约中外企业发展的“瓶颈”。因此,连锁经营管理实训课教学,必须适应时展的要求,直接为地方或行业经济建设服务。我根据近几年的教学体会,对连锁经营管理的实训课教学改革作了一些探讨。

一、编写特色鲜明的实训教材,增加实训课时

连锁经营管理实训课以能胜任某一职业岗位工作的技能为主导,择取必需的基础和专业理论,看重理论的应用,而不强调其系统性、完整性。由于客观原因,有关连锁经营实训的教学内容仍存在不少空白,客观上要求我们去完善和创新。要实现学生的就业素质与企业零脱节,就要求教学内容相应增加企业运作流程中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在进行课程改革与调整时,强调“理论以够用为度”及理论与实践相辅相成的原则。适当减少了难度大、对操作技能影响小的理论内容教学的学时数,加大实践案例教学和直接进店的实习学时,保证每学期有实习,每门课程有对应的实践教学环节,让学生带着问题去管理门店。在专业课程设置中,理论课时和实训课时比例一般在1∶2或更大,增加实训课时,可以为学生在实践中提供必备的条件。

二、注重“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培养

要培养大批懂经济管理、懂市场运营、懂电子商务技能的高级复合型应用人才,就必须造就一批高技能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就要改革传统教学中那种以理论教学为主,忽视学生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教师上课照本宣科、“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学校要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加强对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的培养和教育,为他们提供锻炼和深造的机会,使他们具备较强的实践意识和教学能力,对教学方法勇于创新。学校同合作企业双方互派师资共同参与产学合作教育项目,形成优质资源的有效整合。校方选择责任心强、理论功底扎实的教师进行课堂内的教学,企业方选择有丰富实践经验、有从基层到管理岗位经历的实际操作专家进行课堂外的教学。在课堂延伸到门店,门店与课堂有机结合的过程中,实现双方师资的最大优化组合。企业方接受校方师资的挂职锻炼,给空有理论的学校教师提供参与实战的机会。比如,挂职连锁企业中心店的店长,在参与巡店的过程中,掌握实际操作的技能并锻炼管理的才能;同时,学校教师也要积极参与企业员工的职前、职后的培训,努力使自己向“双师型”教师靠近。

三、营造仿真的模拟实训环境

根据连锁经营的专业特点,校内实训主要是筹建校内超市。每学期都安排学生进店实习,从最基层的店员做起,一直到店长助理,经过这样的流程,实习过后,学生再带着问题回到课堂,能让学生亲身体会到实训的重要和理论的不可缺,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的学习。校内超市由教师和学生共同管理,教师指导学生实习。

首先,针对超市经营的特色,对超市的具体岗位进行划分,将实习学生进行岗位分工,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在校内可以通过设备的布局、环境的布置、体现企业精神的口号张贴、学生着装的统一、企业规范的引入、劳动纪律的执行等,让学生在一个与企业基本一致的仿真环境中实训,培养学生职业人的意识。

其次,要求学生把以前所学的理论知识有选择的进行组合,综合运用到实践中来。例如,可以利用特殊的节日如教师节、国庆节、圣诞节、元旦等指导学生结合所学的市场营销、连锁经营管理等课程的理论知识,根据教学商店的实际情况,设计促销方案和营销策划活动。

最后,制度化、标准化的管理模式是连锁经营企业制胜的法宝。将企业的标准、规范加入实践教学中,让学生在模拟实训中学习标准、理解标准、执行标准,培养他们规范操作的意识,加强其在连锁经营企业从业的统一性、协调性的团队合作意识的养成。

四、重视校外实训教学与实战相结合

学生的校外实训教学主要赴校外实训基地进行生产实习与毕业实习。所谓的校外实训基地即学校与企业联合,把实训基地建在企业,将教学的实习环节延伸到企业中去,这样不仅能充分利用企业的资源、技术力量和文化环境,而且大大降低了学校的办学成本,克服了学校办学经费严重不足的困难,提高了办学效益。校外实训基地除了无偿提供实训场所外,还提供富有实践经验的零售连锁技术人员作为兼职指导教师共同参与或指导学生实习。学生到合作企业分阶段实训时,就要将课堂教学直接引入门店。根据教学内容和技能层级的要求,第一阶段为认识和基本技能的实习阶段,学生主要是对连锁经营企业的一个认知和对连锁经营的整个运作流程的了解;第二个阶段为综合实训阶段,学生到合作企业按照连锁经营管理专业技术能力的层级要求对应岗位实习;第三阶段为顶岗实训阶段,学生以员工的身份顶岗进入合作企业,为以后的就业作准备。这样一来,经过实训的学生一毕业就能上岗工作,实现了工作能力与企业用人要求的零对接,增强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总之,在实训课教学改革过程中,教师应注意研究新问题、新形势,使得教学计划和教材内容的修订完善要和培养管理人才的目标一致;“双师型”教师的培养要和培养管理人才的步伐一致;校内校外实训课教学要和当前社会需求协调一致。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大批满足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张倩.“校企双向介入”培养连锁经营管理人才探析[J].经济师,

2008(5).

篇7

【关键词】社会需求,连锁经营,人才培养模式

连锁经营作为现代企业一种全新的经营方式,正以最快的速度由大中城市和沿海发达地区向全国各地区延伸,进而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随着连锁经营的快速发展,人才需求也急剧增加,促进了高等院校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的发展。连锁经营管理在课程体系、内容建设、授课形式、与实际工作岗位的对接上,都还有待提高。学生在校所学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与毕业后实际从事的工作岗位所需技能,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而高等职业教育是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毕业生应具有基础理论知识适度、技术应用能力强、知识面较宽、素质高等特点,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因此,高职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迫切需要重新构造。

1、高职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现状研究

目前高职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有以下主要特征:以培养知识够用,具有综合职业技能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以就业为导向,以学生的就业程度为标准,以“就业率”、“专业对口率”为重要的考核指标;以培养介于白领与蓝领之间的“灰领”为培养规格;针对职业岗位群的职业技能或典型工作任务设计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运用“工学结合”、“校企合作”、“能力本位”、“学生主体”、“行动导向”教学模式;建立相应的教学管理制度和评价体系。 当前,一些发达地区和条件比较好的高职院校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和经验,形成了一些特色较鲜明、较具发展潜力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比如“订单”式模式、“双证”融通模式、工学交替模式、“教学做” 一体化模式、“前校后厂”模式等。

2、高职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现有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2.1人才培养定位模糊,办学特色不突出。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也不同于中等职业教育;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既要有“够用的”专业知识,也需有必要的综合职业能力。现有一些高职院校的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没有深入进行社会需求的调查分析,没有深入进行岗位需求分析,没有深入进行连锁企业发展状况分析。最终造成专业特色不突出,与社会需求联系不紧密,培养出来的学生缺乏社会竞争力。

2.2设置教学内容的方法陈旧,缺乏创新性。一些高职院校在选择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的教学内容时,未参照社会实际需求的岗位能力, 未按照职业教育的规律、理论和方法来选择教学内容和课程,而是采用普通高等教育的“缩小版”,力求知识体系的系统性和完整性,造成实际需求与能力培养的分离,缺乏一致性。

2.3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存在的问题。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应该是一种将学习与工作交替结合的教育模式,是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模式,特别需要增加一些实训和顶岗实习。 然而由于高职院校专门用于实践的经费少,企业的接纳能力有限和学生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造成一些实训和顶岗实习难以全面实施,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受到很大的影响。

2.4学生文化基础差,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目前高职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的学生,他们文化基础差,学习能力不强,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因此,他们在工学结合的教学中表现出诸多的不适应:一是在学校期间,学习上不刻苦,纪律性差,不能严格完成教学任务,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二是在企业实习工作期间,由于他们缺乏相应的劳动和工作锻炼, 面对企业的工作时效与要求,不能适应,叫苦叫累,造成有的学生不愿到企业进行工学结合学习,甚至实习中途逃离,使工学结合难以顺利进行。

3、基于社会需求导向的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连锁经营管理专业是培养适应现代零售业和服务业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所以在人才培养的目标、教学实践体系和质量监控、评价体系上应该有所改变。

3.1人才培养目标的创新。人才培养要从以就业为中心转变为以社会需求为中心。以需求为导向,以专业为依托,以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素质教育为主线,以能力为本位,以质量为核心。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应该是培养适应现代零售业和服务业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连锁经营专业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备从事零售连锁企业、餐饮连锁企业、服务连锁企业的职业技能和职业道德,能胜任各类连锁企业门店管理、品类管理、商品采购、物流配送、卖场设计、商品促销等工作任务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注重毕业生后续发展能力培养,并鼓励学生自主创业。

3.2构建需求导向的教学实践体系。 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要达到满足社会需求的目的,除了增设一些相关的课程外,还必须在培养过程中增加相关的实践环节,使培养的学生的职业技能与社会实际需求相一致。建立多层次、多样化的教学实践实习基地,建立校内、校外实训基地,成立大学生创业中心、创办虚拟企业等以满足人才培养过程中不同的实践需求。

3.3建立相应的质量监控和评价体系。聘请连锁行业企业的专家、高级技术(管理)人员担任学校的顾问,参与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参与课堂和企业实训的教学环节,参与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评价。在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时,行业企业的专家、高级技术(管理)人员参与制定人才培养的标准;在培养过程中,每年可考核阶段性培养目标,特别是对实践教学环节的考核;在毕业前,进行专业人才培养标准的综合性评价,使培养的学生更贴近企业的需求,更能满足社会的需要。

参考文献:

[1]陈艳秋,李鸣欣.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模

式的研究[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06)

篇8

[关键词]高职院校;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DOI]10.13939/j.cnki.zgsc.2018.16.168

随着市场经济结构的优化和调整,使我国商业业态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连锁经营异军突起,其连锁门店数量和销售额增长速度较快。但是,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人才相对比较匮乏,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连锁经营行业的发展,因此需要对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工作给予高度的重视。而高职院校需要注重对该方面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以期更好地提高管理专业人才的综合水平,为连锁经营行业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1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性

通常情况下,连锁经营涉及的内容比较多,尤其是管理工作几乎涵盖了连锁经营运行的各个层次、各个环节,全面性、系统性的连锁经营管理不仅可以确保连锁经营的高效性、稳定性,而且还可以准确地预测连锁经营阶段潜在的风险,从而实现连锁经营发展的条理化、系统化。在连锁经营管理阶段,需要对各个时期的运行信息和数据进行有效的记录,这些信息和数据不仅能够为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依据,而且还可以为连锁经营方案的制定和未来发展决策提供参考依据,更好地推动连锁经营行业的发展,提高连锁经营的整体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加大培养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人才的力度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目前连锁经营管理工作正在面临管理专业人才缺乏、管理能力有待提升、管理人员综合素质不高等问题,这些不仅会导致管理工作无法顺利地开展,而且还会影响连锁经营行业的发展,此时作为高职院校需要注重对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根据实际情况来制定针对性的管理教学方案和培养模式,以期更好地提高连锁经营管理工作效率,推动连锁经营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2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2.1交换模式

交换模式在高职院校培养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人才过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通常是指经营内容相同的连锁经营机构采用交互式来对连锁经营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和教育,以确保连锁经营管理人员学习其他机构的管理方式、管理模式和管理内容,并对其优秀的地方进行吸收。交换模式下,连锁经营机构需要根据对方的特点制定针对性的培训方案,并签订相应的合同,避免管理内容及管理技术外泄,对于培训结果与预期结果差距较大,还需要提供相应的金额培养,如果所培训的管理人员可以更好地促进该连锁经营机构的发展,则需要该连锁机构为培训方提供额外收益的10%~20%。因此,交换模式不仅可以增加连锁经营机构的交流与沟通,而且还可以有效提高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人才综合素质水平。

2.2定期模式

定期模式通常是指阶段性培养,根据实际情况来对培训内容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一般分为5个阶段进行培养。第一阶段:对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知识进行吸收和巩固,从而对其有个系统化、完整化的了解,在大脑中构建连锁经营管理知识框架,以确保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人才在该阶段能够对经营管理的基本技术、基本技巧及基本操作等有个全面的了解和掌握,并为管理人员提供一定短时间的实践操作,有效提高管理人员对所学知识的应用效率;第二阶段:注重对各个方面的操作技术和专业性的经营操作进行培训,主要包括管理的方案制定、管理的流程、管理的内容、管理的注意事项、管理的重点等,并注重对管理技巧的传授,有效提高高职学生的管理能力水平;第三阶段:对连锁经营管理新研究内容进行培训,主要包括新技术、新知识和新方法,保证每一位管理人员都可以更好地满足新时代背景下连锁经营管理的基本要求,从而使管理人员能够有效应对更为细节、更为复杂的问题,有效提高管理人员的能力水平,提高连锁经营管理的整体质量;第四阶段:综合性培训,主要是对各种管理成功的案例进行展示和讲解,并引导和鼓励管理人员对案例进行分析;第五阶段:对管理人员进行测试,以实践效果作为评价的关键指标,根据测试结果来判定其是否胜任连锁经营管理工作。

2.3顶岗实习培养模式

该模式通常是指高职学生在完成大部分专业課、基础文化课及校内实验实训课后从事校外实践性教学的培养模式。实际上,通过顶岗实习培训模式,可以使学生的实践经验和技能得到有效的提升,为了确保顶岗实习培养模式的顺利进行,则需要高职院校尽可能实现与企事业单位开展“零距离”培养模式,通过为学生提供顶岗实习,可以使他们亲身体验连锁经营管理工作的基本流程,亲自体验企业文化、企业的管理要求等,更好地检验自己对课堂教学内容的了解和掌握程度。顶岗实习结束后,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在实践过程中所存在的缺陷和不足进行弥补,更好地提高学生对该知识的了解和掌握。同时,顶岗实习培养模式还可以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精神,提高学生的责任意识和职业意识。此外,顶岗实习培养模式还能够使学生注意相关工作细节,更好地提高高职学生的连锁经营管理工作水平,使他们更好地胜任连锁经营管理工作。

3提高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效率的对策

3.1注重培训效果和模式创新

作为高职院校,在培养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人才过程中,需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不仅要对高职学生的初次就业给予考虑,而且还需要对学生的未来发展给予考虑,因此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多开设一些实践环节及选修课程,以确保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和兴趣来选择课程,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自主创业,而且还可以更好地提高连锁经营管理人才培训效果。同时,高职院校还需要注重对培训效果和模式的创新,通过社会实践、互动教学专题讨论等教学方式,来更好地提高培训的效果。当然,高职院校也需要加强与相关企业的合作,与他们构建互惠合作的长效机制,促进理论教学与社会实践的有效结合,更好地提高培养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人才质量。

3.2职业培训机构与行业企业可以适度介入人才培养之中

实际上,连锁经营和高校教育都具有非常强的实践性和职业性,在连锁经营过程中,行业、企业掌握了工作环境和岗位对高职学生知识、素质、能力等要求的第一手信息,此时通过在企业、行业与高职院校之间构建平等的合作关系,并鼓励职业培训机构与行业企业可以适度介入人才培养之中,不仅可以有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而且还可以更好地推动连锁经营行业的发展。

3.3重视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师资队伍建设

高职院校可以定期安排连锁经营管理专业教师到连锁企业进行现场实践,这样不仅可以使他们更好地了解和掌握连锁经营管理流程,而且还能够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和实践技能。同时,构建企业兼职教师资源库,定期聘请连锁经营企业的管理专业人员担任实习指导教师和课内实践课指导教师,将一些管理经验、管理技巧和管理理念直接地传达给学生,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水平。

4结论

综上所述,随着连锁经营在我国的快速发展,对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人才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因此作为高职院校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与之相匹配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以更好地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水平,提高连锁经营管理工作的整体效果,进而推动连锁经营行业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余江霞,蔡春江,何武香.高职院校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医药方向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J].中国药房,2017,5(9):89-90. 

[2]邱云.高职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探究[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12(3):114-115. 

篇9

【摘要】本文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培养学生工作能力为目标,结合教学实践,探讨高职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理实一体化课程的设计思路,以期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引导学生建立积极的职业价值观。

【关键词】连锁经营管理 理实一体化 课程设计

“理实一体化”课程是采用理论和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的课程,它突破以往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现象,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强调“教学做”一体化。本文以高职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为例,就理实一体化课程设计的思路做一粗浅的探析。

一、理实一体化课程的内涵

理实一体化课程指的是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方法进行教学的课程,理实一体化课程要求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法,即打破理论课、实验课和实训课的界限,将某门课程的理论教学、实践教学融于一体,教学环节相对集中,由同一教师主讲,教学环境直接安排在实训中心,来完成某个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师生双方边教、边学、边做,理论和实践交替进行,直观和抽象交错出现,没有固定的先实后理或先理后实,而理中有实,实中有理.突出学生动手能力和专业技能的培养,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教学方法。

二、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理实一体化课程设计的思路

(一)以培养学生的综合发展能力作为设计理念

我们在教学中提出“一切为了学生,一切为了教学”的思想,就是要尊重学生,以学生为本,因此,课程设计的首要思路就是要考虑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及未来职业生涯的发展。

考虑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在课程设计上就要注重学生动手动脑能力的培养,强调理论够用,增加实践教学课时的比例,充分利用好实训室和校外实训基地。考虑学生未来的职业生涯,在学习中就要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综合应用能力,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并在实践中有所创新,培养学生持续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意识。在进行连锁经营管理专业课程设计时,可通过理实一体化教学方法来实现,教师在教学中帮助学生根据自身情况,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设计的指导,让学生了解自己,明确未来的发展方向。这样就从现在教学实践中的只关注职业的基本因素(任务、岗位、技能、知识)转变为关注职业的次级因素(如职业生涯的发展、工作环境等)来对学生进行培养。例如,我们在设计实训课程时,就先设计了连锁门店的理实一体课程,通过模拟连锁直营门店的真实场景,让学生扮演连锁直营门店业务中的不同角色,根据真实业务数据,操作相关单据,处理业务活动,实训内容包括 有连锁直营门店向总部请货、补货、零售销售、退货等具体岗位技能。随着学习的深入,又设计连锁总部的理实一体课程,从信息技术、营销技术、人力资源管理等多方面培养学生潜在的发展能力。

(二)课程的设计能体现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

从事一项职业,要求从业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职业活动能力,包括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专业能力是指从事职业活动所需要的技能和相关的专业知识;方法能力是指从业者在工作过程中所需要的工作方法和学习方法;社会能力是在社会生活中人们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包括人际交往、职业道德等,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统称为专业以外的能力。

在设计课程时,应以能力为本位,综合考虑学生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三方面的要求设计教学内容,进行教学组织。

(三)以工作任务为导向,坚持行动导向教学法,设计教学内容

我国现代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在很早就提出“生活教育理论”的三大主张,即,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其中,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论”的核心。理实一体化教学的核心就是教、学、做一体,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作为过程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动起来,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学生在学习中自发感悟,不断提升和创新。

高职课程要求紧随工作岗位要求,因此我们的教学内容以工作流程分析入手,以工作任务为中心,充分考虑其典型性、真实性、完整性,由易到难,循序渐进。例如,在连锁门店开发与设计课程中,就可以将教学内容分为市场调研、门店选址、门店开发、门店内外部设计等几个项目的工作任务。让学生亲自经历完整的工作过程,明确任务后从获取信息、制定计划、决策、实施、检查到评价反馈这样完整的工作过程,都要贯穿到整个教学过程中。例如《超市营销实务》课程,我们就组织学生到超市进行实践,在课堂上就明确任务,要求学生针对超市某种在售商品进行促销方案制定、促销方案实施、促销效果评价等多个任务,任务完成后,还要求学生回课堂进行总结。这一教学过程,使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多日都沉浸在喜悦或沮丧之中。

通过这样的一种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动起来,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学生在学习中自发感悟,不断提升和创新。

(四)设计真实与模拟相结合的教学环境

进行理实一体化教学,离不开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场地的一体化。一方面要在校内模拟的环境中边学习边实践,这主要是通过校内模拟实训室、工作室来进行,另一方面要在真实的环境中边工作边学习,这主要是通过实训基地和毕业实习来完成。

对于实训环节应该如何持续进行,像链条一样连续运转,结合我院的实际情况,作者提出了一点粗浅的建议,即建立“三个课堂”联动的机制,第一个课堂是正常教学的课堂,通过设计相应的实训项目来完成;第二个课堂是在课堂外但是在校园内,通过设立校内工作室的方法让学生参与真实的实践,学生和教师一起承接相关的咨询项目;第三个课堂是在校园外,我们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在连锁企业兼职小时工,践行自己在学校学习的各种知识,同时如果遇到实践与理论冲突的地方,我们还会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三个课堂”有机结合,环环相扣,使我们专业的学生始终处于理论与实践同步进行中,理论知识的转化和应用程度大大提高,教学效果明显。

(五)设计以过程为导向的教学评价机制

因为理实一体化教学强调教学做一体,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因此,对学生的学习评价就不能沿用传统的评价模式,而要以过程为导向,不仅要评价学习效果,更要评价学习过程,包括学习方法的评价,学习效果的评价和学习密切相关的非智力因素的评价。在评价中,要注意评价标准的制定。

为了保证理实一体化课程教学的效果,建立一支理论过硬、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队伍是关键。

【参考文献】

1、闵清,浅论职业学校会计专业课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J],中国教育创新,2009(4)。

2、谢红霞,浅谈酒店管理专业“理实一体化”课程的设计[J],山西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学报,2009.10。

作者简介

篇10

一、治理占路经营的几种方法

1、加大市场建设力度

结合城区居民区分布情况,本着“合理布局、方便群众”的原则,有计划地增建市场。一方面,利用一些不影响交通和不扰民的临时空地开办临时菜市场,临时菜市场待该区域新菜市场建成后立即取消。另一方面,采取市场运作方式,积极吸引社会资金参与市场建设。同时,积极引导经营者利用现有社区商业设施开办小型菜市场或经营农副产品,更好地满足社区居民的生活需求。

2、积极引导占路经营者进场经营

会同有关部门加强市场经营管理,落实相关优惠政策,引导占路经营者进场经营。采取政府指导或政府定价的方式,合理确定不同建设标准的市场摊位收费标准,确保占路经营者有能力进场经营。

3、加强对沿街经营门店的管理

依据《天津市房屋安全和使用管理规定》禁止临街居民住宅楼私开门店,对已私自开设的进行封堵,并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取缔沿街的无照经营门店。严格按照《天津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加强整治沿街经营门店店外摆卖、占路修车等行为,切实使其经营行为规范化。

4、加强对服务型占路经营的管理

对目前难以安置进店进场经营且暂时不宜取缔的自行车修理点、早点摊等服务型占路经营,制定统一的安置和管理标准,在一些次支道路上划定范围、明确标识、限制数量、规范管理,改变随意占路经营状况。

5、开展集中清理非法占路经营活动

将辖区内主要道路非法占路经营者的情况进行全面调查摸底,对确有生活困难的本区户籍的非法占路经营者提出安置、疏导方案。以城区主要道路和已经投入使用的市场周边500米范围为重点,统一行动,全面清理不接受安置、疏导意见和不属于安置、疏导范围的非法占路经营。

6、切实加强舆论宣传和社会监督

加强对综合治理城区非法占路经营行动的宣传工作。采取多种形式加大宣传力度,使广大群众充分认识综合治理城区非法占路经营的重要意义,引导其积极参与和支持综合治理工作。要广泛动员广大群众对非法占路经营进行监督,及时举报非法占路经营行为,监督有关部门进行及时治理,形成上下维护市容环境的良好氛围。

二、成果汇总

1、按照“主干道严禁,次干道管控,里巷道路规范”的工作思路,各中队提高巡查频率,增加巡查密度,实行多方位、全时段、全覆盖的控制和固守。累计清理违法占路经营770余处。

2、对某超市、还迁小区周边等重点区域,集中时间,集中力量,集中行动,采取疏堵结合,坚决取缔违法占道经营予以彻底清理,并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安排专门力量定人、定点、错时、严防死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