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景观道路设计范文

时间:2024-04-09 17:54:2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园林景观道路设计,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园林景观道路设计

篇1

关键词:园林道路、园林风景、园路功能、园路线形、铺装、种植

中图分类号: TU98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园林道路是园林的骨架和脉络,是联系各景点的纽带,是构成园林景色的重要因素。园林景物对于游人来说是一幅幅的画面,游人的视觉在流动中积累着自己的观感,最后才算有一个比较完整的印象或概念。这个“流动”主要靠园路的延伸来指引。在园林设计师的安排之下,将各种景物联系在一起,使人在不知不觉中将全园游览一番,综合了视觉、听觉、嗅觉的印象,洞察到园林艺术的美,这个收获是与园路分不开的。此外园路本身又是园林风景的组成部分,蜿蜒起伏的曲线、丰富的寓意、精美的图案、都给人以美的享受。

园路的规划布置是园林规划的一个不可缺少的因素,是贯穿整个园区的“引线”,园路的设计同其他因素一样可以反映不同的园林面貌和风格。例如:我国苏州古典园林,讲究峰回路转,曲折迂回,而西欧古典园林凡尔赛宫,讲究平面几何形状。下面是园路在景观中所要考虑的几个方面:

1. 园路的布局原则

设计者要从园林的使用功能出发,根据地形、地貌、风景点的分布和园务活动的需要进行综合考虑,统一规划。园路布置须因地制宜,主次分明,有明确的方向性和指引性。形成环路是常见的做法,这样可以避免空间的混乱,增强景观的整体性和统一性。在功能方面,可使进入特定空间的人线路清晰,避免迷失方向

2. 园路的功能

园路和多数城市道路不同之处,在于除了组织交通、运输;还有景观上的要求――组织游览路线;提供休憩地面;园路、广场的铺装、线型、色彩等本身也是园林景观的一部分。总之,园路不仅可以引导游人到景区,沿路组织游人休憩观景;园路本身还可以成为观赏对象。杭州“花港观鱼”牡丹园内“梅影坡” 就将自然光影景观用铺装的形式进行描绘:对着梅桩,铺砌其倒影的路面。此情此景让人浮想联翩,流连忘返。将中国园林的诗情画意体现的淋漓尽致。

3.园路的设计原则

3.1园路的类型和尺度

3.1.1一般绿地的园路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1)主要道路――联系全园。设计时必须考虑通行、生产、救护、消防、游览等方面用车的要求,宽7-8米。

(2)次要道路――沟通联系各景点、建筑。通轻型车辆及人力车,宽3-4米。

(3)林荫道、滨江道和各种广场――散步、休闲活动的场所。宽度依具体的实际环境而定。

(4)休闲小径、健康步道。其中双人行走1.2~1.5米,单人行0.6~1米。健康步道是近几年来最为流行的足底按摩健身方式。通过行走在卵石路上按摩足底穴位达到健身的目的,不失为园林中的一景。

3.1.2园路可以灵活设计

在造园时可以根据园子的功能和服务对象对园路进行灵活设计,使其在满足功能要

求的同时让游人能有美的享受。为了将园路建的合理这里要强调三点:

(1)园路的铺装宽度和园路的空间尺度

园路的铺装宽度和园路的空间尺度是联系而又不同的两个概念。在旧城区,由于历史的原因道路狭窄,街道绿地不多,因此路面有多宽,它的尺度就有多大。而园路是绿地中的一部分,它的尺寸既包含有路面的铺装宽度,也有四周地形地貌的影响。不能以铺装宽度代替空间尺度要求。现阶段由于注重生态,注重人性的提倡,绿地面积也尽可能的增加,嵌草砖、旱汀步等形式的应用也慢慢的广泛起来。一般园林绿地通车频率并不高,人流也分散,不必追求景观的气魄、宏伟而随意的扩到路面铺装范围,减少绿地面积,增加工程投资。倒是应该注意园路两侧空间变化,疏密相间,留有透视线并有适当缓冲草地,以开阔的视野,并以解决节假日、集会人流的集散问题。园林中最有气魄、最雄伟的是绿色植物景观,而不应该是人工构筑物。

路和广场的尺度、分布密度

园路和广场的尺度、分布密度应是人流密度客观合理的反映。上述的道路是一般情况的参考值。“路是人走出来的”从另一方面说明并体现了尊重人性以人为本的现代造园手法。在人多的地方,如游乐场、入门广场等,尺度和分布密度应该大一些;而休闲散步区域,相反要小一些,如果达不到这个要求,绿地就极易受到损坏。60~70年代上海市中心的人民公园的草地,曾被喻为“金子”铺出来到,也就是这个原因。不过现代有些规划设计,反过来夸大第五立面、铺砌地坪的作用,不仅增加了投资,也因绿化率低而导致终日暴晒,行人屈指可数,于生态不利,不能不说是一种弊病。当然,这也和园林绿地的性质、风格、地位有关系,例如:动物园比一般休息公园的园路的尺寸、分布密度要大一些;市区内的公园要比郊区公园大一些;中国古典园林由于建筑密集,铺装地的面积往往也要大一些。建筑物和园林小品的铺装地面,是导游路线的一部分,但它不是园路,而是园路的延伸和补充。

大型新建绿地内园路的设计

在大型新建绿地,如郊区人工森林公园,因规模宏大,几千亩至几万亩,要分清轻重缓急,逐步建设园路,如建设开始只要道路能满足生产运输的要求即可。随着园林面貌逐步形成,再建设其他园路和小径、设施,以节约投资同时也方便施工。初期建设也以只建园路路基最为合理有利,方便苗木、材料的运输,另一方面可以进一步的与现实进行结合,对局部进行调整,建出更合理美观的园林景观。

3.2园路的线型

3.2.1自由式与规则式园路的灵活应用

规划中的园路有自由、曲线的方式,也有规则、直线的方式,形成两种不同的园林风格。也可以以一种方式为主另一种方式为补充。像密云明珠生态公园以两条直线为中轴线,用曲线进行连接,有主有次灵活多变。北京菖蒲河公园内曲路与直路用地形、园林植物、置石等进行结合布置,美观实用,走上去很舒服。

3.2.2不对称式园路的应用

园路并不是对着中轴,两边平行一成不变的,园路可以不对称的。例如上海浦东世纪大道:100米宽的路幅,中心线向南偏移了10米,北侧人行道44米,种了6排行道树。南侧人行道宽24米,种了两排行道树;人行道加起来是车行道的两倍多。秦皇岛开发区黄河道的绿化南北也是不对称的形式,南侧绿化面积小就用连续的色带进行装饰绿化。而北侧60米宽的绿化带则用连续的园路进行贯穿,在园路旁在做文章,适时的建一些广场,布置一些小品,园路、广场与周边绿化融为一体,体现出秦皇岛海滨城市的文化与风采。

3.2.3园路断面的变化,宽窄的流动

园路也可以根据需要采用变断面的形式,如路的转折处的不同宽窄;坐凳、座椅处外延边界;路旁过路亭;还有园路和小广场的结合等等。例如:秦皇岛开发区黄河道内的园路就采用花坛和座凳相结合的方式外延了边界。这样不仅满足休息观景的功能要求,还扩大了空间便于人流的集散,还使园路富于变化增加了美感。而黄城根内园路和广场想结合,过度的即自然又满足了休憩的要求,或是林荫广场或是小品、花坛,让人感觉即清新又自然。园路这样宽窄不一,曲直相济,反倒使园路多变,生动起来,作到一路上休闲、停留和人行、运动相结合起来,各得其所。

3.2.4园路的曲折迁回

园路的曲折是因为地形的要求,如遇到山丘、水体、建筑物等或因山路陡峭而需盘旋而上,以减缓坡度。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考虑到功能和艺术的要求,如为了增加旅游程序,组织园林自然景色,使道路在平面上有适当的曲折,竖向上随地形有起伏,游人视线随道路蜿蜒起伏向左、向右或仰或俯,饱览不断变化的景色。或为了扩大景象空间,使空间更丰富,形成时开时闭、或敞或聚、辗转多变、含蓄多趣的空间变化。但应防止矫揉造作、要弯曲得有道理,这里有“三忌”:一忌曲折过多,因为这样反而会失去自然。二忌曲度半径相等,大小应有变化,并显出曲折的目的性,平地上无缘无故的曲折,游人一定会抄近路而践踏了路边的花草。三忌此路不通,曲路的终端必须接通其他道路或有景可赏,走投无路的曲折,势必要走回头路,除非路的尽头有明显的终点景观和建筑,要不然游人会意见纷纭了,在组织路线时应多注意。园路随地形和景物而起伏曲折,若隐若现,“路因景曲,景因曲深”,造成“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情趣,以丰富景观,延长游览路线,增加层次景深,活跃空间气氛。

3.2.5园路交叉点要注意几点:

(1)避免多路交叉。这样路况复杂,导向不明。

(2)尽量靠近正交。锐角过小,车辆不易拐弯,人行要穿绿地。

(3)作到主次分明。在宽度、铺装、走向上应有明显区别。

要有景色和特点。尤其三岔路口。可形成对景,让人记忆犹新并留恋往返。

3.3园路的铺装

3.3.1园路铺装设计原则

园林道路的铺装,除了满足一般道路要求的坚固、平稳、耐磨、防滑和易于清扫外,还应满足园林在丰富景色、引导游览和易于识别方面的要求。在道路的铺装设计上要做到有主有次、主次分明。主路、支路、小路和各类场地铺装形式上宜有所不同。另外,道路铺装设计应服从于整个园林的造景,要求做到艺术与功能的统一。例如大片梅花林间的小道,可用预制梅花块嵌草路面,以达到上下呼应,浑然成趣。靠近建筑的路面或人们停留时间较长的休息场地,路面铺装要精细美观。以山地为主的园林,登山小径、路面要简洁粗犷,可用乱石或石块砌成;或就岩石凿成蹬道,使路、岩混为二体。

中国园林在园路路面铺装设计上形成了特有的风格。首先它具有寓意性,中国园林强调“寓情于景”,在设计时,有意识的根据不同主题环境,采用不同纹样、材料来加强意境。其次,它具有装饰性。园路即是园景的一部分,应根据景的需要作出设计,路面或朴素、粗犷;或舒展、自然、古拙、端庄;或明快、活泼、生动。园路以不同的质感、纹样、尺度、色彩,以不同的风格和时代要求来装饰园林。

继承传统的造园手法中的园路规划,结合现代科技,以绿色环保、注重生态为目标。建议采用块料-砂、石、木、预制品等面层,这样上可透气,下可渗水的园林-生态-环保道路。此建议基于以下原因:

合绿地生态要求。可透气渗水,极有利于树木生长,同时减少沟渠外排水量,增加地下水补充。

园林景观相协调。自然、野趣,少了人工痕迹。尤其是郊区人工森林这种绿地,粗犷一些并无不当。

新建园林,往往地形变更,土方工程使部分园路广场处于新填土之上。

园林绿地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要不断的补充完善。这样路面铺装适宜分期建设,甚至临时放个过路沟管道,抬高局部路面,不必像刚性路面那样“开肠破肚”。

园林绿地除建设期间外,园路车流频率不高,重型车也不多。

是我国园林传统做法的继承和延伸。

3.3.2在进行铺装设计时,块料的铺装要注意几点:

(1)园内同一空间,园路同一走向,用同一种样式的铺装较好。这样几个不同区域不同的铺砌组成全园,达到统一中求变化的目的。实际上,这是用园路的形式来表达园路的不同性质、用途和区域。

(2)一种类型的铺装内,可用不同大小材质和拼接方式的块料组成,关键是用什么铺装在什么地方。例如:主干道、交通性强的地方,要牢固、平坦、防滑、耐磨,线条简洁大方,便于施工管理。这样可以用一种石料,变化大小和拼砌手法。小径、小空间、休闲林荫道可丰富多彩些,如苏州园林。要深入研究园路在其园林要素中的特征,以创造富于特色脍炙人口的铺装来。例如:杭州的竹径通幽,苏州五峰仙馆与鹤所间的仙鹤图与环境融洽一体,诗情画意,跃然纸上。

(3) 料的大小、形状,除了与环境、空间相协调,还要适于自由曲折的线形铺砌,这是施工简易的关键;表面粗细适度,粗可行儿童车,走高跟鞋,细不致雨天滑倒跌伤、块料尺寸模数,要与路面宽度相协调;使用不同材质块料拼砌,色彩、质地、形状等,要对比强烈。

3.4园路与种植

与园路、广场有关的绿化形式有:中心绿岛、回车岛等;行道树;花钵、花坛、树阵;两侧绿化。在路的两侧绿化最好的绿化效果是林荫夹道。行道树可与两旁绿化相结合,自由进出,按不同的间距灵活种植,实现路在林中走的意境。可称的上是夹景,一定距离在局部稍做稠密布置,形成阻隔,是障景。障景使人有“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境。城市绿地要多几种绿化形式,不仅丰富景观,同时也可以减少人为的破坏。车行路的绿化布置要符合行车视距、转弯半径等要求。特别是在转弯处不要沿路边种植浓密树丛,以防止事故的发生。

将“绿”引申到园路、广场,这样相互交叉渗透可以使人在“绿中游”,与自然“亲密接触”。可以使用点状路面,如:旱汀步、间隔铺砌;可以使用空心砖,如:嵌草砖;另外在园路、广场中嵌入花钵、花坛、树阵也是一种常用并且效果很好的形式。

设计好的园路,常浅埋于绿地之内,隐藏于绿丛之中。尤其是山麓边坡之处,园路一经暴露便会留下道道水流痕迹。极不美观,所以设计时往往要求路比“绿”低,但不一定比“土”低。

随着当今城市建设发展,城市将营造越来越多的绿色空间。对于从事园林绿化、环境艺术、城市建设工作者来说,要掌握和研究园路设计艺术,园路艺术不仅要把园路作为一种静态技术对象,而且必须把它作为一种动态的景观去研究,把园路功能设计与美学、美观设计有机结合起来,为绿地空间创造更多、更美、更新的园路,把绿色城市的未来之路,营造出“步移景异”的优美景观。

参考文献:

(1) 孟兆祯.《园林工程》(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5.182~200

(2) 萧鸣.《美化家园单位环境绿化美化技术与管理》(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9.64~78

(3) 宋希强.《风景园林绿化规划设计与施工新技术实用手册》(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2.1 4841 ~521

(4) 刘敦祯.《苏州古典园林》(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79

(5) 杨鸿勋.《江南园林论》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6) 城市园林绿地规划编写组《城市园林绿地规划》北京林业大学.1991.112~128

周维权.《中国古典园林史》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450-458

过元炯.《园林艺术》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2-83

胡长龙.《 园林规划设计》.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5

NORMAN K.BOOTH. Basic Elements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alDesign

LEROY .J.LANAEEAUM . LandscapeDesign

篇2

关键词:园林;道路景观;设计原则;手法

中图分类号: K92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道路景观的构成

一般来说,城市道路景观是在城市道路中由地形、植物、建筑物、构筑物、绿化、小品等组成的各种物理形态。城市道路网是组织城市各部分的“骨架”,也是城市景观的窗口,代表着一个城市的形象。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精神生活,周边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些都要求我们要十分重视城市道路的景观设计。影响道路景观内在因素与外在因素如下:

1.1.内在因素

内在因素主要指道路红线以内的东西,按其功能,大致可分3类,包括实用性如路栅、路障、路灯、路钟、坐椅,电话亭、邮筒、垃圾筒、公交站亭、地下道口、人行天桥等;审美性的如街道树、花坛、喷泉、雕塑等户外艺术品,地面艺术铺装;视觉传达性的如交通标志、路标、路牌、海报、地面标志等。

1.2.外在因素

外在因素主要是指背景建筑。建筑是形成道路空间最重要的因素之一,道路两侧建筑的构成形式、物质功能、视觉印象以及社会职能,决定着道路的空间特点。道路两侧建筑构成连续而明确的界面是使街道乃至整个城市景观具有可识别性和可意向性的最有力的因素,具体体现在街道两侧建筑的高度、立面风格、尺度、色彩、表面材料乃至广告、店招牌的位置、样式等方面。

2、道路景观小品在城市道路园林景观设计中的作用

小品的设计,题材可以来自城市的历史、文化、典故、事件等,能够起到强化空间环境文化内涵、渲染城市的人文色彩的作用,使人们在购物、观景的过程中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小品的尺度要与人接近,使人感到亲切、熟悉。

道路景观小品是景观中的点睛之笔,一般体谅较小、色彩单纯,对空间起点缀作用。小品集具有实用功能,又具有精神功能,包括建筑小品——雕塑、壁画、亭台、楼阁、牌坊等;生活设施小品——座椅、电话亭、邮箱、邮筒、垃圾桶等;道路实施小品——车站牌、街灯、防护栏、道路标志等。但目前在我国,景观小品常常被忽视其精神功能,粗制滥造,缺乏美感。其实,景观的总体效果是通过大量的细部艺术加以体现,好比给一个人化妆。如果他的眉毛化的不合适,那么就会影响整体妆容、因此,景观中的细部处理一定要做到位,因为在大的方面相差不大的情况下,一些细节更能体现一个城市的文化素质和审美情趣。

以植物为主的城市道路园林景观的价值与潜力

道路园林景观是城市的“窗口,一些主要的交通线都会成为关键的意象特征,随着城市化进程,植物在生态、城市意象构成等方面的重要性目益凸现,园林植物成为城市道路景观的构成要素,如联邦大道(美)就是以树木繁茂的植物景观著称 。植物景观不但有美化城市的作用,还能通过不同的栽植形式与造景手法,组织调配道路园林空间序列,影响空间感受。通过在规划上确保城市道路园林用地的同时。结合道路交通与周边环境,选择适宜的植物种类,运用合理的配植方式与造景手法,提升道路绿化覆盖率,以植物造景为组织空间的主要手段,提倡以植物为主的城市道路园林景观设计理念,是提升城市道路园林建设综合质量的关键。

四通八达的城市道路占城市总面积的相当比重,随道路扩展引发的空气、噪声污染等已成为城市公害。欧、美一些发达国家,主要以大量的开放式公园、公共绿地,起着改善城市生态,调节城区气候的作用。而在我国,如上海,由于历史原因,在城市发展过程中没有保留足够的绿地,人口密度高,空间开敞性差,只有结合城市道路,综合运用植物造景手法,通过建设以植物为主的道路园林景观,调配道路空间感,增加城市绿量,改善城市生态及人居环境。此外,道路园林亦是城市园林系统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城市人工生态系统与其自然生态系统问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的主要“交通廊道”,如条条绿色项链。形成无数个绿色屏障,维护着整个城市生态功能。

道路景观绿化设计的主要手法

道路因为交通功能、周边用地属性的不同,绿化方式也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要求。应根据不同类型、不同功能的道路进行相应的植物配置。

1)道路景观设计在不同区段应有不同的特色。

道路景观设计在不同区段应有不同的特色。着重体现城市绿荫走廊和城市生态走廊的风貌。具体采用点线结合的设计手法,“点”即指道路沿线的景观节点,“线”是指道路自身的绿化带系统。根据道路两侧用地的不同功能,创造不同风格的道路景观,道路景观设计的主题是“绿色通廊”;既体现道路生态绿化的景观特点,又体现新城区城市建设的特点。

线序列由道路中心向两侧排列分为城市绿荫走廊和城市生态走廊两条带。

城市绿荫走廊:以人行和自行车之间树池为主,高大的行道树树冠,茂密的枝叶和常绿、开花的落叶树相搭配,既遮阳,有能构成美丽城市的林带,是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因素。

城市生态走廊:城市绿化和休闲步道,利用宝贵的土地资源,植以丰富的植物――乔木、花乔木、灌木、花灌木、爬藤植物、各种地被植物,配以小品、雕塑、水池、造型丰富的休息椅,构成高低错落、鸟语花香的城市绿林,都市人们行在其中,犹如进入自然生态环境。

节奏性节点:贯穿道路的相交路口渠化岛,人行铺装、景观小品(休憩设施、照明设施、标识指示设施、公共设施如站台等)方面的景观设计,用渠化岛用花灌木装饰,运用花池+开花乔灌木替代甲型护栏,增加路口、人行道、其他交通设施的亮点。

2)道路绿化标准段设计

绿化标准段设计运用乔木列植的方式结合灌木草本自然种植的手法,突出绿色系主调,突出和谐、绿色主题,结合周边的住宅及商业,营造明快、清晰、富于韵律感的层次空间,从而形成自然生态的道路绿化景观。

3)各功能带绿化说明

路侧绿带设计:

道路两侧的绿化带植物以列植方式为主的方式,选用几种乔木交替种植,充分考虑花色及叶色、树形的变化,形成统一整齐的空间,缓和行车视野。

行道树绿带设计:

行道树以乔木为主。乔木的树型、品种和间距都应根据干道的性质而定,应选择遮蔽效果好、分枝点高、速生、树型优美、适合城市道路环境且对行人不会造成危害的树种。道路两侧的树木,在形成道路景观的空间层次的同时,也构成了道路的特点。道路较窄的宜选择树冠较小的乔木,道路较宽的宜选择树冠丰满、开展的乔木。

分车绿带设计:

分车绿带在设计上应采用大手笔。在现代城市中,汽车为主要的交通工具,道路的使用者为驾驶员或乘客,分车绿带的绿化设计必须符合这类人群的视觉特性和规律,以提高视觉质量。每条分车绿带的植物品种不宜太多,分车绿带的图案变化在一般的城市道路中以50~100米为宜,不宜以丛植的方式种植灌木,尽量采用行列方式种植,图案也应简洁大方,避免形成急剧变化的跳跃感,减轻用路者的视力疲劳,适当配以开花的灌木和宿根花卉,给整条分车绿带带来鲜艳、明快的颜色。位于交叉口的分车带及导向岛需考虑到安全的因素,一般不宜种植乔木和较高的灌木,应选择适当的地被,以保证拐弯车辆及过路行人的安全视距。路侧绿带设计:

人行道旁绿地应根据相邻用地性质、防护和景观要求进行绿化设计。位于商业区的绿地宜采用规则式种植,并将绿地适当地断开,创造一些开放和封闭的空间,使绿地与建筑形成一个整体。两种空间的交替出现形成了城市绿地景观中的韵律感。位于居住区旁的人行道绿地宜采用自然式种植,由于居住区内人的活动较为频繁,为了减少道路行车的尾气、噪声对居住环境的影响,在人行道绿地应多种植乔木。由乔木、灌木和地被组成复合结构的植物群落,产生良好的生态效益,同时植物种植方面不宜太琐碎。乔木种植宜疏密有致,种类不宜过多,应以一两种乔木作为基调树种,再适当配置小乔木、灌木,地被采用成片种植,形成大色块,在绿地宽度和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绿地内可形成一定的缓坡,使整个人行道绿地更加生动,接近自然。

护坡绿化

护坡绿化就位置不同可分为上护坡和下护坡绿化。上护坡绿化指由开挖土方所形成的路面以上的坡面绿化。为了减少土方量,此类坡度一般较大。按栽植条件不同可分为植被坡和非植被坡。植被坡过去采用藤本攀缘类植物进行垂直绿化,现在已逐步使用了草坪喷播、草坪植生带等新型手法。非植被坡(石质坡)的绿化常采用藤本攀缘类植物绿化。下护坡绿化指由土石方堆填路基所形成路面以下两侧的坡面,此类坡面由于是人为的虚方压实坡,因此坡度较上护坡小,土质好,硬化处理少。主要采用种植池槽绿化为主,可选择植物有爬墙虎等。

道路景观设计中植物选择的要点

由于道路景观设计与城市中其他景观设计环境相区别,又与人类活动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所以在设计之初,植物材料的选择与配置就显得尤为重要。

5.1乔木的选择

乔木在街道绿化中,主要作为行道树,作用主要是夏季为行人遮荫、美化街景,因此选择品种时要尽量采用株形整齐,观赏价值较高(或花型、叶型、果实奇特,或花色鲜艳,或花期长),最好叶秋季变色,冬季可观树形、赏枝干;生命力强健,病虫害少,便于管理,管理费用低,花、果、枝叶无不良气味;树木发芽早、落叶晚,适合本地区正常生长,晚秋落叶期在短时间内树叶即能落光,便于集中清扫;行道树树冠整齐,分枝点足够高,主枝伸张、角度与地面不小于30度,叶片紧密,有浓荫;繁殖容易,移植后易于成活和恢复生长,适宜大树移植;有一定耐污染、抗烟尘的能力;树木寿命较长,生长速度不太缓慢。

5.2灌木的选择

灌木多应用于分车带或人行道绿带(车行道的边缘与建筑红线之间的绿化带),可遮挡视线、减弱噪声等,选择时应注意采用枝叶丰满、株形完美,花期长,花多而显露,防止过多萌孽枝过长妨碍交通;植株无刺或少刺,叶色有变,耐修剪,在一定年限内人工修剪可控制它的树形和高矮;繁殖容易,易于管理,能耐灰尘和路面辐射。

5.3地被和草本花卉的选择

地被和草本花卉应具有良好的抗性,能适应道路恶劣的环境,最好选择宿根花卉为主,与乔灌草巧妙搭配、减少更换。一、二年生草本花卉只在重点部位点缀,不宜多用。

结语

道路作为交通的依托,不能只从运输的功能上考虑,理应将其看作是景观的反映。所以城市道路设计工作者,应重视景观设计在道路中的作用。在城市道路周边建筑密度高,空间开敞性差,园林用地有限的情况下,结合道路交通与周边环境功能性需求,科学合理的植物景观配置是提升道路园林景观质量的最有效手段。而在高密度的城市空间,必须提倡以植物为主的道路园林建设,城市道路园林景观设计,明确是将以植物为主,以空间构成手法为目的,展现城市多样性空间的“绿色长廊”。

参考文献:

[1]张文军.浅谈城市道路绿化设计[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35.

篇3

关键词: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现状;内容;人性化

中图分类号: S731文献标识码:A

一、概述

城市道路建筑工程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的焦点,道路作为现代交通体系中的基础工程,它不仅能够促进城市经济行业的快速发展,还能够提高现代社会生活的便利性。然而城市道路过多也会造成城市建筑过多,从而给城市的生态环境和空气质量造成了不利影响。为了使得城市道路建设和生态环境能够和谐共处,现代城市交通建筑逐渐向着生态化的方向发展,而在道路建设工程中也加入了道路景观工程,从而形成了一门新的建筑理论。城市道路景观就是通过研究道路工程在整个交通体系中的作用和功能,对道路位置和景观特点进行合理设计,确保道路景观能够与周围环境达成统一,使得道路既具备了其原本功能又具备了改善环境的美学理念。[1]

二、我国城市道路景观现状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城市面貌得到了巨大的改观。但城市道路景观设计还不完善,存在如下主要问题。

2.1功能设施不够完善

主要反映在道路交通环境中只考虑对道路交通要求,忽略道路两侧各种设施建设,如交通标志和照明等。

2.2环境质量不理想

主要表现道路绿化系统不健全,沿街建筑形式杂乱无章,车站站牌、广告箱及其它街具的随意布设等等,缺乏系统化和标准化设计。

2.3城市道路环境重车轻人�

交通繁忙路段缺乏停车点,以致停车挤占人行道。

2.4城市街道建设缺乏个性

城市街道建设在空间上,两侧建筑的色彩、材料及形式等方面过于雷同,缺乏可识别性等。

其原因有历史原因、观念原因、经济问题,各专业学科间分离等,结果造成了城市道路景观缺乏统一整体性。城市建设尤其是“绿化城市”、“美化家园”、

“卫生城市”的建设是不会停止, 而城市道路景观设计, 它是为居民提供优美及公共活动空间而服务的,因而它必将得到持续发展。

四、城市道路景观设计内容

结合国内外已建成的景观路,城市道路从景观特征的角度可划分为城市交通性道路、城市生活性道路。

4.1城市交通性道路的景观

从(图1)中可以看出交通性道路景观设计有较宽的完整的绿化,非常醒目的交通标志和信号系统(这些设施或绘制在地面上或悬挂于空中)。有时道路两侧有建筑物,一般较简洁,强调轮廓线和节奏感,没有多余装饰,偶尔有一点雕塑或标志物的出现将起到丰富景观的作用。

图1交通干道及景观图2生活性道路及景观

4.2城市生活性道路景观

从(图2)中可以看出干道设有辅道,由绿化带隔离,在辅道上有减速标志。说明在生活性城市道路景观设计时以居民为主体,重点突出空间景观的整体效应,对景观要素巧妙构思且精心设计,以增加景观形象的文化内涵,延续它的观赏性和可读性。[2]

4.3绿化种植的景观路

一般而言,以绿化为主的景观设计的绿地指标依据道路绿地类型不同而异。 道路绿地按照不同的种植目的,可分为景观种植和功能种植。(图3)是一条以绿化种植为主的景观路示意图。

图3道路绿化景观

景观种植中的密林式,一般有50m 以上的植树宽度;自然式主要指在分布带内和沿街一定宽度内种植绿地,最小宽度为6m;花园式指广场、有园林设施之处因用地情况而论绿地指标数量;田园式表现在苗圃、果园相邻之处,适宜气候温和地区;滨河式景观种植一侧绿地最小宽度为6 m;还有一种简易式景观种植指的是“一条路, 两行树”的那种,一般树的宽度为1~ 2m。

从(图3)中可以看出绿地设计主要运用了波浪线条,大乔木选择了垂柳,给人以流水潺潺之清爽优美的感受,创造出自然优闲的生活环境。[3]

五、城市道路景观设计中人性化分析

在城市道路景观设计中,首先就要遵守其道路设计的原则。为了最大限度的降低道路对城市环境的不良影响,应当尽可能保持道路与周围环境能够和谐共存,应当尽可能不改动周边环境特征,并利用巧妙的设计使得其道路景观能够与周边相互呼应,从而提高道路建设的自然化和人性化。

5.1 遵循植被成片的特点

道路景观植物主要以群植和片植为主,通过丰富多样的植物,营造具有地方特色的道路植物景观。以白蜡、栾树为基调树种,不同景段选用不同的常绿乔木作为骨干树种,并配以适当比例的落叶乔木、开花色叶小乔木、灌木及植被,形成不同的植物景观。各种类型植物根据不同的景观主题分布于道路两侧绿化带中,以纯林如紫玉兰、樱花、红叶李、紫薇等,和混交林、阔叶针叶混交林、落叶常绿阔叶混交林等方式组合搭配。

5.2绿化与城市人文特点相结合

城市道路景观的绿化设计也要结合当地特色植物和人文环境,尽量在其道路设计中传达出城市人文习俗和建筑特点,例如可以设置一些小型建筑广场、建筑小品及长廊等等,并在里面设置一些能够代表城市文化特殊的名人轶事或者历史事迹等等,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城市道路景观的趣味性,也能够与道路景观相互映衬,使得城市道路完全发挥其传递城市精神文化和文明风貌的职能。

5.3 采用块状的设计方法

植物配置切忌过分追求技巧、趣味而纠缠于细节。空间上采用多层次种植、平面简洁有序、线条流畅、色调明快并富于节奏感,强调整体性和导向性,注重道路景观的整体效果,形成一个完整的绿化景观序列。运用重复的方法在总体风格基本统一的前提下,各路段又自成特色,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5.4以单元为设计单位

道路绿化设计时要精心选配植物和有节律的序列栽植,在统一中求变化。树种与树种之间要保持一定的相似性(如树形、色彩等),引起统一感,但树形、色彩、线条、质地及比例都要有一定的差异和变化,显示多样性,这样既和谐统一又富于变化,体现自然生态风格。[4]

5.5 城市行车道的植树形式

5.5.1 树带式

在道路规划设计时,在道路两侧,位于车行道与人行道之间、人行道或混合道路外侧设置带状绿地,种植行道树。较为宽阔的主干道有时也在分车绿带中种植行道树,以进一步增加景观空间绿量和环境生态效益。带状绿地宽度因用地条件及附近建筑环境不同可宽可窄,但一般不小于1.5m宽,至少可以种植一列乔木行道树(图4)。

图4 树带式

5.5.2 树池式

在交通量较大,行人多而人行道又窄的路段,设计正方形、长方形或圆形空地,种植花草树木,形成池式绿地(图5)。单棵树的种植可以以正方形和圆形修筑,一般池高20cm以上,避免行人践踏。假如树池略低于路面,应加与路面同高的池墙,这样可增加人行道的宽度,又避免践踏,同时还可使雨水渗入池内;池墙可用铸铁或钢筋混凝土做成,设计应简单大方。

图5 树池式

六、结论

人们对城市道路的设计和造景就向着人性化、健康化、生态化和经济化的方向发展,这对于城市道路设计行业人员来说也是一个重要的任务。现代城市设计人员就必须要充分结合城市建设发展,本着人文化的理念,在道路建筑设计中充分融入各种现代化思想,从而使得道路交通体系更能满足市场要求,也促进了道路建设事业的兴盛。

【参考文献】

[1]李伦,沈竹,焦成根.城市道路景观特点与人性化设计初探[J].现代装饰(理论),2012.6.

[2] 吴鹤华. 景观形态学[M] .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篇4

【关键词】:园林绿化;景观设计;原则

【引言】

现代城市道路绿地景观规划的主要原则就是实用性以及科学性,这样才能够使得该规划对于城市的环境起到确实的改进作用。城市在前期的整体规划过程中由于对于环境等因素的考虑有所欠缺,导致城市在现今的发展过程中出现各种导致发展受阻的问题。为改善这一情况主要采取的措施就是城市道路绿地景观规划设计,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环境的承载量以及缓解生态的压力,还能够起到美化城市的效果,使得人的健康得到保障。

1.市政道路园林绿化景观设计的原则

1.1 生态原则

要做好城市道路园林绿化景观设计,增强人们对设计的满意度,就要坚持生态原则,践行可持续发展,保护好生态环境。在设计中就要应用多种绿色植物,既能美化环境,还可以净化空气。人类生活离不开良好的生态环境,富有生机的城市景观也需要有多种生物做支撑,不仅要有绿色植物与动物,还要有微生物的存在。所以,在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中就要坚持生态原则,注重城市自然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为道路景观塑造创设良好的环境。

1.2 协调原则

协调原则也是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中需要坚持的原则。对于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来说,要构成完善的城市道路规划体系,就要妥善处理好经济效益、环境效益以及生态效益之间的关系。处理好道路绿化与交通组织,做好道路绿化设计不超出行车视线,保证既能满通需要,又满足人们对环境设计的需求。所以,应联系实际情况做好景观建设,保证道路沿线绿化协调统一。

1.3 服务原则

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的终极目的是为人民服务,所以在设计中应满足人民实际需要,将人类行为纳入设计考虑范畴,联系自然景观与规划景观,做到设计贴近自然,以便在设计中体现自然美、生态美,真正实现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这样不仅让人们更加满意,同时也可以更好的为城市居民服务。

2.市政道路绿化景观设计的构思要点

2.1 分车绿化带设计

在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中,分车绿化带设计是最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良好的设计既能够提高行车安全度,还可以美化城市环境,让坐在车中的人可以欣赏城市环境。要做好分车绿化带设计,就要合理选择绿化苗木,以及经常修剪树木,保证树木枝叶不会过长,影响行车安全及城市美观,同时为林缘线等塑造好形状,力求优美。在城市道路景观设计中应保证不同地点的分车绿化带,采用不同的设计,如对于高速公路的分车绿化带应选择遮蔽性强的常绿植物,并适当的配上开花灌木等,以便为行车创造好环境。而在交通量小的地区,可以选择高大乔木作为绿墙,不仅可以起到隔离效果,还可以为人们营造壮观之感。

2.2 行道绿化带设计

行道绿化带设计是城市道路绿化设计中重要的内容,在行道树的设计中一般安排一至两行左右的乔灌木。在绿化带的种植宽度上要设计合理,为确保树木能够正常生长并吸收一定的营养,最好将绿化带宽度控制在1.5m 左右,做好大小乔木与灌木的结合。对于行道绿化带的种植方式也要做到合情合理,可以选择树池式种植、树带式种植等。树池式种植要保证树基范围合理,并用缘石等做好种植坑,这种种植方法所用于行人较多且绿化带较为狭窄的地方。为了安全和美观,一般树池里使用覆盖物,如嵌草砖、透水砖、粘合石米、鹅卵石、灌木或草本植物等。如果在设计中所选择的是树带式,就要保证有足够宽度,在行人道路与行车道路中留出1.5m左右的种植绿带,并配上一定的乔木灌木或草本植物等,这样的设计不仅可以起到降低噪音的作用,还可以保证人们出行安全。

同时在行道树树木间距设计上,一定要保证株距合理,并选择规格较大的苗木,更要联系树木生长速度确定间距,如大叶紫薇的生长速度属于中慢型,所以间距最好控制在5m 左右,而大叶榕树的生长速度较快,因此,在间距的设计上应控制在6m 以上,以便保证设计合理。

此外,行道绿化带设计要符合行人与非机动车特点,并做好地面绿地覆盖,在设计过程中,应适当应用一些矮小灌木,以便做好搭配,强化层次感的体现。将小灌木等应用到实际设计中,做成绿篱等,不仅不会影响人们的视线,还具有隔离空间,既增强了安全感,又减少互相干扰。

2.3 交通岛绿化带设计

交通岛的主要作用是为行车指引方向,保证车速合理且装饰道路、提升道路景观,所以,在交通岛设计中就要满足这些要求:设计中植物配置应保证不妨碍驾驶员视线,边缘区域可以选择低矮灌木或草本植物花坛式种植;交通岛中间则可以选择景观效果较好乔木孤植或群植,尽量不选择过于密集的大灌木植物搭配。

2.4 交叉口绿地设计

在交叉口设计中一定要注意行车安全,尤其是特殊地段,一定要保证交叉口有足够的安全视距,让驾驶员可以看清周边的行车环境,确保交叉口没有任何阻碍行车视线的物体。所以,在交叉口处的绿地设计中应选择较为矮小的灌木或用草坪处理,灌木高度不宜超过0.7m。

2.5 商业街设计

商I街也是城市重要组成部分,为城市道路绿化工作,就要提升绿化效果,但要确保商铺可以正常运营。在对商业街进行绿化设计的过程中,不宜使用枝叶茂密的大乔木,避免树冠等挡住商铺名称。在对商业街设计的过程中,尽可能选择装饰性强的植物,特别是选择一些矮小开花的灌木,经过这样的设计也可以提升城市的整体品味。

3.结束语

随着时代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化道路绿化景观设计逐渐成为城市建设核心部分,而城市道路绿化建设发展的过程中不仅仅要增强景观的视觉效果,同时也要对城市道路生态条件进行改善,借助于道路绿化生态功能进而对生态环境的良好循环加以保证,在实际的设计过程中,更要始终坚持现代化城市和谐发展的基本主题,进而实现现代化城市建设的全面发展,在提高城市景观可观赏性的同时,也要将城市景观的品位着重提高。

【参考文献】

篇5

Abstract: Scenery zone of urban garden is comprehensive response of city's spirit and culture, and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urban environmen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oblems of the landscape of current urban road, the described the general principles of landscape road design and design methods.

关键词:城市园林景观;风光带;规划设计

Key words: urban landscape;scenery zone;planning and design

中图分类号:TU99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01-0089-01

0引言

城市道路绿地景观的好坏,直接影响一个城市的整体景观,反映城市的绿化特点与绿化水平,是体现城市面貌和个性的重要因素,影响城市生态环境和发展前景。

1我国道路景观带的现状

我国的城市道路绿地景观还存住着许多不适宜城市发展的问题,诸如道路景观雷同,特色不明显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在景观设计中没有以人为本,缺乏人性化道路景观空间。在规划设计中往往只注重景观效应,往往忽视了人的感受,而这恰恰是道路景观中最重要的一个方面。②缺乏系统性,协调性。道路系统的规划设计由于受到历史、文化、经济、政策等问题的影响,在实际操作中很多时候没有与城市规划与设计、建筑设计很好的协调统一,没有统一而又有序的景观,使其缺乏系统性。③绿量不足。城市由于既有条件的限制,无法对道路绿地进行拓宽,进行绿化的范围有限。而在绿化上也表现出绿化设计手法形式简单,绿化树种单调,生物多样性不足,趋同性比较严重。④功能设施不健全,环境质量差。在道路交通环境中只考虑道路的交通功能,忽略道路两侧各种设施的完善,建设道路绿化系统不健全。沿街建筑形式杂乱无章,墙上广告随意乱贴等等,城市道路环境“重车不重人”,交通繁忙路段缺乏停车点,以致停车挤占人行道。

2城市道路景观带设计

2.1 设计原则在道路景观带的设计中的基本指导思想就是坚持三结合,即科学性和艺术性相结合,观赏性和实用性相结合,近期建设和远期发展相结合。

2.2 以人为本、生态优先原则城市道路景观在整个城市的生态平衡中有着重要的作用,要以优化生态环境为中心,突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构成有相当规模的道路生态系统,以维护城市生态平衡,为市民创造一个优美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2.3 树种的选择上要根据地方气候条件,坚持乡土树种为主,适地适树原则,合理配置,进行结构优化如果盲目引进外乡树种,会造成成活率不高,而且后期的养护费用也较高,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后期要加强养护,做到科学种植,科学养护。

2.4 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运用生态学原理进行设计在道路景观设计中要尽量加强自然要素的运用,让城市道路中的硬质景观融入自然并与自然共存,恢复和创造城市中的生态环境。

3设计主要内容

3.1 道路线形景观设计道路的选线、定线是道路景观的设计的首要工作,也是整个道路景观设计工作的基础。线形设计时除了考虑规划红线外,还应综合考虑原有的建筑及周边环境、道路桥梁及其他构筑物等对新路布线的影响。道路作为城市景观中的一部分,因此在布线时应强调,既能使它融于自然,又要设法利用自然,同时还要尽量解决自然中的不利因素。其次,道路是一条狭长的线性空间,如果设计时要充分估计使用者的感官,如果设计时只是单纯的追求一致性,很容易引起人的疲劳和精力不集中,这在交通道路上是危险很大的。为了克服此类问题,在线形设计上,要结合周围的山水地形,形成变化丰富的节奏和韵律,给人们的感觉富于变化,感官上得到刺激,精神保持在一种愉快的状态,使司机保持警觉和兴奋,游客可以得到持续的美的享受。

3.2 道路节点景观设计道路节点的设计必须服从街道绿化的总体规划,应适应空间环境的秩序,并成为街道绿化的风貌特征。首先应使道路具有良好的通视条件,在道路节点处进行合理的景观布置并适当绿化,并能通过各种栽植样式和不同树种的选择等手段进行视觉诱导,可以提高节点的识别能力和欣赏价值,对节约用地和获得良好的地面结构造型效果、优化道路节点的造型、创造有特色的道路视觉景观具有重大的意义。

3.3 城市道路绿化应坚持局部和整体的统一,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应从城市的整体布局出发,统一考虑,同时根据路段不同情况,力求因路而异、各具特色,形成变化多样又整体统一的道路景观。道路绿化植物具有分割空间、组织交通、提供绿荫、滞尘、减噪、吸收有害气体能等功能,在植物的选择和布置上应根据道路的性质,结合实际的功能全面考虑。

3.4 人行道的景观设计由于城市人行道众多,且是依附于街区而存住,不同街区具有不同的功能,那么其人行道的使用功能和景观功能必须与之相适应,在规划上必须予以明确。人行道铺装的设计需从色彩、线条、纹理几个方面考虑。在设计时要与周围色彩环境统一考虑,而且要注意与当地的审美文化相一致;铺装设计时要注意运用线条使路面与周围环境结合成为整体。总之,城市道路绿化不应过于简洁化、程序化、模式化,按照艺术多元化的原则,应以丰富多彩的植物种类及多种形式的配置方式,要注重城市景观与城市文化的和谐,城市文化是城市获取生命力的根源所在,要注重城市生态环境与景观文化的和谐统一。

4结语

对于植物造景的概念,我国很多学者对此做过分析研究,如何平、彭重华、过元炯、苏雪痕、王磊、汤庚国以及牛晓成等都下过定义,从内容分析,大意一致。认为植物造景是指满足园林植物生长发育要求的基础上,按照园林美学原理和环境特点选择植物,合理配置创造景观优美及充分发挥园林植物功能的植物景观。具体来讲,即应用乔木、灌木、藤本及草本植物为材料来创造景观,充分发挥植物本身形体、线条、色彩等自然美,配置成一幅幅美丽动人的画面供人们观赏。城市道路景观带是进入一个城市的首要印象,其规划设计与建设的水平高低直接代表该城市的绿化水平与精神风貌。因此,研究一个城市的道路景观带规划设计的思路、方法和理论体系就显得尤为重要。成熟的道路景观带的规划理论体系必将会成为待建城市的理论指导,同时也为园林规划师进行新的道路景观带的规划设计从设计理念上提供帮助和启迪。

参考文献:

[l]赖涛.探索城市道路绿地景观设计[J].重庆大学,2006.

[2]郗娜,姜东厚.城市景观路生态原理应用实践[J].辽宁交通科技,2005.

篇6

在我国,有相当大一部分地区都将城市园林景观的发展当作改变城市面貌的一个关键环节,并期望以此来不断改善城市的投资环境。这样一来,政治经济的发展进步推动城市园林景观的不断发展进步,同时,优美的城市环境又在最大意义上带来当前经济文化的繁荣发展。不论哪种形式的园林景观设计都是为人民服务的,因此园林景观设计要彰显人文因素,因此,城市景观设计要真正建立起有利于人们身心健康的景观环境。园林景观设计要注重科学性,使得民众在满足物质需求的同时能够得到精神上的满足,真正的营造起一个科学美观的园林环境,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

2园林景观人性化设计的策略

2.1加强生态化建设

在园林景观设计中更要注重加强园林景观的生态化设计,使园林景观设计中加入更多本土特色的文化元素,也只有具有历史弥久的景观设计才会使人们感受到亲切感。所以,在城市文化设计中一定要加强城市的生态型文化建设,使文化景观更具有独特的地方文化特色。生态化的园林设计有利于提升城市的形象,使更多的人感受到人性化的园林景观设计特色。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人这一原动力,所以在当前的园林景观设计中要充分发挥人性的特点,真正的做好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沟通,同时更要凸显人的性格特点,并以此来加强景观的文化设计因素,使人性得到发挥,并不断提高园林景观设计的质量。

2.2园林景观的情感化设计

在园林景观设计中,要加强园林的人文因素设计。因此,在设计过程中首先要了解当地的人文文化环境,使人们在满足自身情感设计的基础之上进行人文景观的设计,以不断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良好的城市园林景观可以消除人的精神压力,克服人的精神障碍,使人们从景观设计当中感受到生活中的乐趣,从而具备健康向上的生活态度。

2.3园林景观设计中的道路设计

园林景观设计中的道路设计都应该发挥起其独特的作用,这也是人性化设计当中一个相当重要的部分。不一样的园林景观道路设计使人们获得不一样的体验。在园林景观设计当中再加强特殊地段的庭院和长廊设计,这样一来可以为人们提供更多的休闲娱乐场所,彰显园林景观的人性化设计。

2.4园林景观设计要注重人文历史的设计

不同地域的园林景观设计带给人们不一样的文化感受,所以在园林景观设计中要注重当地人文历史的设计特色。同时也要结合当地的人文历史设计,以不断加强当地人的地方特色设计。在园林景观设计当中一定要加强当地景观的设计,也只有这样才能更加注重人文历史的设计特色,从而更好地体现园林的文化设计。

3结语

篇7

关键词:房地产;生态园林景观;设计原则;设计思路

中图分类号: F29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为了提高房地产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市场适应力,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注重房地产的园林景观设计。因而作为新时期背景下的房地产企业,为了更好地适应时展的潮流,就应在房地产开发过程中注重生态园林景观的设计,才能更好的促进企业的完美转型和升级。基于此,以下笔者以房地产生态园林景观设计应遵循的原则为切入点,从房地产生态不原理景观的平面、道路、景观以及植物造景四个方面,就房地产生态园林景观设计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1. 房地产生态园林景观设计原则

在房地产生态园林景观设计中,应始终遵循因地制宜、以人为本并具有较强创新性的原则。从因地制宜来看,就是合理利用房地产所在地的条件,如地形地貌和植物结构等,以最大化的降低景观设计和改造造价,使园林景观设计融入浓厚的乡土气息,从而确保其健康成长的同时为人们的生活休息提供便利,体现人性化的关怀。从以人为本来看,就是在设计过程中,始终要围绕人都需要进行设计,要染发年龄不同、文化层次不同的居民均能受益于所设计的景观之中,做到雅俗共赏让广大居民在所设计的景观中感到心情愉悦和便于人民的休闲娱乐,但需要注意是,切勿生搬硬套优秀的园林设计风格,才能更好的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从创新性来看,就是所设计的园林景观不能千遍一律,而是以建筑风格为基础,着力体现自身设计的特色,才能给广大居民留下好印象,然而创新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设计人员在具备专业知识的前提下,学会灵活应用所学的知识,在设计过程中融入当地的文化民情民俗,尤其是应巧妙的应用生态环保的园林景观材料,才能更好的体现设计的创新性。

2. 房地产生态园林景观设计思路

2.1平面设计

由于房地产项目的规划设计具有较强的规范性,但生态园林景观的设计则注重设计的自由、规则和组合等多种方式,因而在房地产生态园林景观设计中,对于平面的设计一般采用自由的设计方式,才能确保园林景观布局的灵活性,通过蜿蜒而又曲折的园路合理的分割住宅室外的空间,并将植物生长在园路两侧,以给予居民一种亲近大自然和自由活泼的感觉。但有时也会采取规则的设计方式,例如对广场、水体、园路等设计应以规则的方式布置几何图案,并确保所设置的主轴线具有较强的明显性,才能为广大居民创造整齐而又明快的良好感觉。此外,为了设计的需要,还可以在设计中采取混合的方式,即将自由和规则的设计方式有机结合起来,也能体现设计的效果。但所采取的的方式必须基于如此目的:经过对建筑、道路、广场和绿化的设计,使房地产项目和绿色景观结为一体,从而将居民的文化生活与园林景观进行有机结合起来,实现柳暗花明、一步一景的效果。

2.2道路设计

对于道路的设计,是整个生态园林景观中容易不忽视而又实际较为重要的环节。因而在设计过程中,既要确保其适合人车的行走和进出,更好考虑人与车通行的安全,因而一般采取人车道分离的方式或环形道的方式进行设计,并与住宅小区道路的谁有一定的区别,尽可能的采取自然流畅或者迂回曲折的线条,以更加合理的分割绿地与空间兴建,并配合相应的园林景观,使人在行走的过程中感受到景随步移。

2.3景观设计

景观设计的目的就是达到情景交融的同时将文化地域和人文主义关怀体现在园林设计之中,使居民在漫步的时候能放松心情、舒缓情绪,得以更好的休闲与放松,因而园林景观设计应确定一个主题,再由设计者自由发挥和创造具有较强人文性、独特性的景观形象,尤其是园林小品设计应突出简远、疏朗和雅致,以更好地体现设计思路,让景象的意境变得更加深远,使人在行走时产生美好的遐想。此外,还可以采取雕塑和植物结合的方式烘托主题,将生态园林的植物变得郁郁葱葱,体现出浓郁的园林气氛。

2.4植物造景

房地产生态园林景观的设计中,植物造景也是具有十分重要作用的环节。因而为了注重其设计的生态型,在设计过程中,应避免传统的商业化趋势,房地产园林景观的设计,应该以乔木作为骨架,否则灌木的数量再多,也不能形成整个园林景观的骨架。灌木的分布可以位于树林的边缘,也可以散布在林间。草地应该根据园林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设置,但是要注意集中,花卉的设置应该坚持量少质精的原则,切忌到处花团锦簇。其中的草本植物应该以地栽为主,发展多年生的湿生花卉、宿根花卉、岩生花卉和水生花卉。在设置上,园林植物应该与园林所在地的地形、建筑等因素进行统筹规划,达到在统一中求变化、在变化中求统一的效果,让园林景观变得更加自然、生态、美观、活泼、优雅。

总之,对房地产生态园林景观设计进行分析与探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作为新时期背景下的房地产生态园林景观设计人员,应在不断提高自身专业技术水平的同时,始终紧跟时展的需要,始终坚持因地制宜和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加强对房地产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平面、道路、景观以及植物造景设计,着力提高设计的水平,彰显设计的魅力,以最大化的提高房地产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市场适应力,从而为广大居民创造更加和谐温馨的宜居环境。

参考文献:

[1] 胡丽英,杨桦. 园林景观工程及其对房地产的影响[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0(19)

[2] 董晓珊. 城市住宅小区园林景观设计[J]. 绿色科技. 2011(07)

篇8

关键词:园林 道路设计 施工

前言:

园林造景是利用地形、植被、建筑以及道路将园区按不同功能划分成相应景区,道路将这些区域链接成一个整体,所以说贯穿于园林各景点的道路设计是园林设计中关键组成部分。园林中的道路不仅起到引导人流、疏导交通等功能性作用,道路本身也是园林意境的一种体现形式,道路往往和路牙、路边的块石、休闲坐椅、植物配置、灯具等,共同构成居住区最基本的景观线。在园林的道路设计上要做到不影响功能作用的基础上突出美学表现。

1 功能决定道路类型

1.1主干道路

尽管园林的建设是以休闲为目的。但是在设计过程中,设计者应全面考虑问题,预想到未来园区建设和日后投入使用后的生产、救护、消防、游览等各种事件对道路的要求。在园区的主路设计上对以上要求要有所体现。主路宽度设计以3-7m,满足相向会车为宜,但对一些精致小巧型园林可依据比例进行适当调整。主路更多的是体现道路的连接功能,可通过主路连接园区的几个重要出入口,但不宜过多,否则侵占植被和造景空间,给园林舒适感打折扣。主路一般用柏油铺砌,这种道路的好处时,便于管理,在极端天气里也比较可靠,缺点是影响整个园林的美观;也可以选择沙石土路,优点是光反射相对较低,良好的透水性更具生态效益,缺点是日后需要持续养护,遇到极端天气,如暴雨,道路可能回因此阻断。主路两旁的行道树极其关键,通过行道树的合理选择种植,形成的树荫可以有效降低道路的光反射,增加行人在道路上的舒适感,从而弥补所铺设主路的缺陷。

1.2次干道

次干道是连接各分散景点、建筑之间的道路,是主干道的辅助道路,宽度在2-3m,是园林景观中大部分游人选择行进的路线,必要时也可通行电瓶车。次干道的分布空间与铺设宽度设计应该合理反映客观人流密度,俗话说“路是人走出来的”,人多的地方如游乐场、入口大门等,次干道的尺度和密度应该大一些,相反,休闲散步区域应该小一些。否则,绿地可能会受到人流的破坏,导致养护成本的增加。园路并不是对着中轴两边平行一成不变的可以根据功能需要采用多变的断面型,如转折处采用不同宽狭处理道路,有必要对道路的平曲线、竖曲线、宽窄和分幅、铺装材质、绿化装饰等进行综合考虑,以赋予道路美的形式。

1.3游步道

游步道是供游人散步休闲,引导游人更深入的到达园林各个角落,游人生动的称其为健康小道。游步道依据单人到双人行走宽度设为0.6-1.5m宽,道路富于变化,由石板、装饰混凝土、卵石等自然和类自然材料铺装而成,多使用旱汀步、间隔铺砌。现代园林设计中还常常使用空心植草砖铺设,目的是要营造自然氛围,减少人工痕迹,增大绿地面积。设计好的游步道常是浅埋于绿地之内,隐藏于绿丛之中的。尤其是山麓边坡外,园路一经暴露便会留下道道横行痕迹,极不美观,因此设计游步道时常要求路比草低,但一定要比土高。否则,会带来汇水问题,这时园路单边式两侧,距路l米左右,要安排很浅的明沟,降雨时汇水泻入的雨水口,天晴时乃是草地的一种起伏变化。

2园路与植被的配置

常见的植物组合有中心绿岛、夹景、花坛、树阵,灌丛,树篱。园林设计没有最好的景观效果只有最和谐的景观配置。植物配置上强调“夏成荫冬显阳”,能充分体现出季节变化,即季相差异,春红夏绿秋黄(实)。有色叶植物或香源植物配合种植,使季节更替时呈现不同季相,散发不同的气息,满足人们视觉美感同时嗅觉也被植物的气息所包围,发挥植物的保健功能。道路铺设引导参观者融入园艺师所营造的美妙植物氛围同时,限制人们由于践踏、采摘等不文明行为的发生可能性。这就要在道路设计时巧妙采用与景观得立体交汇。

3园路的铺装

3.1路砖的使用

尽量多使用砂、石、木、预制品等多层面道路。砂土基层上可透气,下可渗水到周围园林造景中,实现生态环保道路。是基于下面几点考虑:符合绿地生态要求:透气渗水,极有利于树木的生长同时减少沟渠外排水量,增加地下水补充,与园林景观相协调。自然、野趣,少留人工痕迹。尤其是城市周边兴建的人工森林园景,这种类型绿地,粗犷一些并无不当。这种路面铺装适于分期施工,甚至临时放个过路沟管,抬高局部路面,也极容易不必如刚性路面那样开肠剖肚;园林绿地除建设期间外,园路车流频率不高,重型车也不多;是对我国园林传统做法的继承和延伸。

3.2铺装时的注意事项

园林道路铺砖块料的大小、形状除了要与设计风格,空间环境相协调之外,还要适于自由曲折的线型铺砌,要做到施工简易,设计思考却不能跟着简易。道路表面粗细适度要充分考虑游客的情况:粗要可行儿童车,走高跟鞋,细不致雨天滑倒跌伤。块料尺寸模数,要与路面宽度相协调;使用不同材质块料拼砌,色彩、质感、形状等,对比要强烈。近年来最为流行的足底按摩健身通过行走在卵石路上,按摩足底穴位同样能达到健身目的,这种人文关怀的精巧设计就收到了入园游人的好评,卵石路自身也不失为园林一景。

篇9

关键词:园林;景观布局;植物造景;基本原则;浅析

我国有着悠久的园林艺术历史,至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各朝各代的园林也各具风格,各有成绩。其中,传统的“妙极自然,宛自天开”自然山水园林理论,不仅对我国园林有着深厚的影响,同时也影响了世界园林。园林是由设计者将各景物按照既定的要求或单个、或组合连接组成的整体,并不是以独立的表现形式出现的。近年来,随着园林行业的飞速发展,不仅要求园林设计者提高对美的运用能力,也讲究园林的生态意义和园林的可持续发展。园林景观布局中除了将山、水、亭、廊、榭等各类园林建筑有机结合,搭配与之相适应的景观植物之外,也要考虑景观带来的生态效益[1-4],如能否减轻空气污染、改善环境等,创造出和谐完美的园林整体设计。遵循园林景观布局的基本原则,是园林布局的意义所在。

1构图有法,法无定式

1.1主景与配景

园林景观布局首先要确定园林的性质,以及设计者所要表达出的主题。例如居民小区的功能主要是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为居民提供更优质的服务,所以,在园林布局时采用自然、舒服的表现形式。在纪念公园等地,则要求主题鲜明、艺术形象突出,布局时采用主景升高,突出主题的表现形式。我国地域广阔,不同的自然及人文地理环境园林表现手法也不同。一般确定园林的主题后,开始确定主景、重点和配景等元素。在景观布局中,通常采用中轴对称、主景升高、环拱水平视觉四合空间交会点的表现手法。其次按照园林的性质及主景的设计进行配景设计,配景主要起到烘托主景的作用[5-6]。

1.2对比与调和

对比是园林设计过程中重要的环节,设计者往往通过对比的手法来更好地表达设计主题。对比与调和的使用手法在园林景观布局中有多种,例如园林空间对比、植物疏密度对比、景观虚实度对比、道路曲直度对比等。目的在视觉上能够营造出一种新的空间,使整个景观效果更加和谐。

1.3尺度与比例

任何物体,不论是怎样的形状,都有长、高、宽三方面的度量。园林的尺度既要考虑现实的特点,能够提供人们休息、游玩的现实空间,也要考虑人们观赏的需要。所以在园林设计方面一般有实用尺度和夸张尺度两种方式。实用尺度主要提供满足人们出行、休息的需要,也是现实社会中的标准尺度,如栏杆、台阶踏步、儿童坐凳、月洞门等常用的实体;夸张尺寸一般用在园林造景方面,以营造出视觉上的一种错觉来呈现园林景观的美感,例如在假山上配置缩小凉亭等建筑,使假山显得高大等。

2功能明确,组景有方

任何园林景观都要符合一定的适用范围,必须考虑好它的功能分区合理,组织景区、景点有序。如在主题公园设计中除了考虑其特点之外,还要满足诸如停车、集散、休憩、观赏等基本要求。在园林景观总体布局中,首先要解决功能分区的问题,在明确了功能分区的基础上,合理安排园林景区、景点设计;其次组织游玩路线,搭配主景,创造整体构图空间和情景意境。不同性质的园林景观也有不同的功能变化,比如各类公园一般由景观主题区、水景区、山林区和景物观赏区、休息区等组成,设计者可再根据相应区域进行园林景观布局,在景物观赏区建立单独观赏区域,如牡丹园、芍药园、玫瑰园等。

3因地制宜,景以境出

园林景观中植物的配置一般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和植物特有属性因地制宜搭配,使其呈现不同的园林景观效果。例如广州可用芒果树、香蕉树作为街道行道树,既美化城市,又为特色水果做了宣传,而北方则选用雪松、水杉、银杏等适应当地气候、地质、土壤的树种。同时也要根据不同的地宜条件以及使用者的需求,来营造景以境出的园林景观效果,通过改善劣势景观来达到形成新景观环境的目的。起伏的地形、缓坡草地等都是近年来景以境出的实际表现。例如公园内的一片废水沟,可通过设计适当增加水湾拥抱,种植鸢尾、荷花等水生植物,形成错落有致的水景效果,既可改善污染水体,也能实现水体的自我循环,更好地利用湿地系统。

4掇山理水,理及精微

掇山理水是最常用的园林景观布局手法,也是我国传统的造园手法。我国人民自古崇拜自然,在长达5000多年的历史进程中,早早累积了各种与自然山水相关的知识,形成我国特有的“山水文化”内涵,山水相依、山抱水转、水穿山谷、水绕山间都离不开山与水的紧密结合,山因水而活,水因山而转,脉络贯通,相扶相依。掇山须符合自然山水地貌规律,通过集零散为整体的工艺手法,使得景观具有整体感和稳定性。三远变化、移步换景、远观山质、近看石质,对自然山水去粗存精,去伪存真,使自然地貌的艺术景观再现。

5建筑经营,实景为精

园林景观与建筑相辅相成,不可分割。不同性质的园林,建筑风格各有千秋。园林建筑在总体布局上要依形就势,秉承“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原则,因地制宜,充分利用自然地形、地势,地貌等天然条件,通过园林植物的搭配突出建筑的主题和意境,植物搭配在一定程度软化了建筑的硬质线条,弥补单一的建筑景色,协调建筑周围环境,用植物婀娜多姿的线条打破建筑单调、呆板的感觉,突出自然美与人工美融为一体的园林意境,达到巧夺天工的奇特效果。

6道路系统,顺势通畅

随着近年来园林事业的快速发展,园林道路建设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园林道路设计前首先要考虑系统性,确定主园路系统。主路是全园的框架,确定好后依次确定快速路、次干路和支路等。无论从实用角度还是美观方面,园林对道路的布局有一定的要求,既要形成循环系统,又要考虑排水系统、隧道、防护工程、特殊构造物、沿线的交通安全等各种因素。一般的园路建设,入园以后,道路通常避免直线延伸、一通到底的设计,而采用两侧分展,或者三路并进的设计手法。这种设计主要起“循游”和“回流”的作用,这种多环、套环的道路设计手法,可以起到园界有限而游览无数的情景效果。

7植物造景,四时烂漫

植物造景是园林建设的现代手法,设计者通过运用乔灌木、藤本和草本来创造园林景观,利用植物本身的形体和柔软线条来达到装饰景观的效果,并通过对花草树木配置设计造就相应景观,借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园林植物按季节分为多种,例如春天的迎春、碧桃、榆叶梅、连翘、丁香、蔷薇、玫瑰等,夏天的紫薇、木槿等,秋天的红枫、银杏、海棠等,冬季的油松、桧柏、龙柏等。园林植物总的配置一般采用三季有花、四季有绿,所谓“春意早临花争艳,夏有浓荫好乘凉,秋色多变看叶果,冬季苍翠不萧条”的设计原则。

8结束语

园林布局是园林景观总体规划的一个重要步骤,园林景观设计的内容丰富,范围广泛,这就要求景观设计者要根据园林内容和特点,根据具体的情况采取相应的表现形式和手法。在园林景观布局方面,不同性质的园林,在布局上也有它相对应的表现形式来反映它的特征,或雄伟崇高,或庄严肃穆,或自然活泼,设计者总要表达出一些具有自己特点的别出心裁、与众不同和独具匠心在里面。在园林布局中,植物是主体,园林建筑例如山、水、亭、廊、榭等作为载体,须按照一定的布局原则,将所有元素有机结合,否则会显得杂乱无章,情景全无。同时,园林景观布局是一个整体性工程,不能单独考虑一方面从而忽视另一方面,景观布局不能仅仅考虑到美化环境而忽略了它的实用价值,脱离了实用功能。任何一个景观布局都要在建设之前考虑艺术、经济和实用性等方面的因素,同时要按照园林的性质,适当的进行文化传承和文化创新。

参考文献:

[1]唐小刚,谢跟香,董刚刚,等.试述西北地区园林植物的选择与配置[J].甘肃农业科技,2016(6):63-65.

[2]唐小刚,齐浩云.浅析北方地区屋顶绿化[J].甘肃农业科技,2016(7):67-70.

[3]刘龙.传统图案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J].甘肃农业科技,2015(2):65-67.

[4]朱亚灵,汉梅兰,周德旗,等.8种适宜兰州城区园林绿地栽植的夏秋季花灌木[J].甘肃农业科技,2015(1):80-83.

[5]马万里.源于自然高于自然-园林植物配置浅谈[J].现代农业,2014(7):80-83.

篇10

关键词:园林;景观工程;地面铺装;施工技术

前言

园林景观工程主要包括设计和施工两个阶段,地面铺装工程是施工后期阶段的重要环节,其施工工艺水平和施工质量对园林景观的整体观赏性有直接影响。合理利用施工技术,可以有效提高园林景观的美学氛围和艺术氛围。地面铺装环节主要包括景观广场和园林道路的铺装,本文将首先对地面铺装的前期准备工作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详细探讨地面铺装的施工技术。

1园林景观地面铺装施工的前期准备工作

在进行园林景观工程的地面铺装施工前,首先应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包括场地准备、施工地点勘察、材料选择等。在进行场地准备时,首先要明确进行地面铺装施工的场地条件,掌握铺设路面的具体情况,包括道路上是否有障碍、障碍物是否需要清除等。了解园林道路的曲弧程度,在施工前要做到对施工现场环境心中有数。然后根据施工需要进行道路清理工作,主要是进行基土层的清理,对原路基进行翻挖,以满足新道路设计中的路基深度标准。勘察路面的实际坡度,对超出标准要求范围的道路要进行修正,为地面铺装施工的顺利进行提供保障。其次是进行施工材料选择,应根据园林景观路面的功能和观赏性要求进行原材料选择,确保原材料的性能和功能符合设计要求。主要考察材料的耐久性、强度、透水性等,必须保证材料质量合格,才能投入使用。在材料选择中,混凝土的选择关系重大。一般园林景观工程的地面铺装施工会选用无砂混凝土和自然级配砂砾材料作为施工原料。使用的垫层砂石的颗粒大小要符合要求,颗粒直径应大于10cm,这样的砂石硬度足够,能够满足地面铺装的工程质量要求[1]。

2地面铺装的施工技术探究

2.1花岗岩铺装

花岗岩在铺设时容易出现空鼓,表面不平整,容易出现积水、接缝不均匀、表面污染等问题。在进行花岗岩铺装时,要具体掌握混凝土垫层宽度,每个一段距离设置一定的伸缩缝,根据最终效果确定其长度。做好混凝土的搅拌工作,在进行铺装施工时,必须保证面层与基层之间足够牢固,避免发生空鼓现象。在铺装过程中,要注意清理花岗岩表面水泥印,避免造成表面污染。先进行标准块的铺设,然后再依次向两侧铺设,并且利用直尺等工具进行找准。缝隙必须拉通线,安排专门人员负责标高线,严格控制施工质量[2]。

2.2鹅软石铺装

鹅软石路面的铺装施工技术不过关,在投入使用后容易出现鹅软石脱落、表面不平直、色差明显、图案不精致等问题。鹅软石路面的混凝土垫层要稍宽于路面实际宽度,每隔一段距离设置好伸缩缝。铺装前清理混凝土垫层,用刷素水将泥浆均匀铺开。根据图样设置十字控制线,保障鹅软石平整。严格按照设计要求选择、使用不同规格、颜色的鹅软石,根据设计图案制作样板,进行标准块铺设后,再依次进行铺设。铺设时可以干撒水泥粉,利用喷雾机机水将水泥凝结。完成铺设好要在鹅软石路面表面加盖保护措施,避免路面受到污染[3]。

2.3陶土砖的铺装

陶土砖的路面铺装容易出现泛碱现象,也存在表面积水、线条不直等问题。陶土砖存在翘曲、窜角、宽窄不均匀等缺陷,所以在施工时必须严格按照拉通线进行控制,避免陶土砖路面出现不平整等问题。混凝土垫层宽度应与面层宽度一致,严格检查陶土砖的尺寸,在搬运时要保证陶土砖的完整性。铺装施工完成后,要加盖保护层,对其进行保护[4]。

2.4水洗石面层的铺装

水洗石面层铺装施工时石面层容易发生破裂,在薄弱处出现裂缝,产生凹处积水。也容易因水的腐蚀作用使石面层图案变得模糊,影响园林地面铺装的美观性。在施工过程中,首先要清洗混凝土垫层,隔一段时间设置温度伸缩缝。温度伸缩缝的长度需要根据铺装设计效果决定,保证水洗石地面的平整度,尽量缩小误差,保证水洗石面层的厚度一致。进行地面粘接时采用双玻璃条。完成施工后要进行封闭保护,避免水洗石面层产生积水模糊图案。

3结束语

园林景观的地面铺装是园林景观工程的重要施工环节,对园林景观的整体观赏性有直接影响。在进行地面铺装前,要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包括施工场地准备、施工现场勘测、材料准备等。严格按照景观设计的要求选择材料,在施工过程中,也要按照设计图纸进行。采用合理的施工工艺,保证每一个施工环节的质量,从而保证地面铺装的整体施工质量,提升园林景观的观赏性。本文主要介绍了花岗岩、鹅软石、陶土砖、陶土板的铺装技术,希望能起到参考作用。

参考文献

[1]叶颖娟.基于园林景观的地面铺装艺术和施工技术探索[J].科技展望,2014(18):30.

[2]陈丽萍.园林景观工程生态铺装施工技术[J].江西建材,2014(11):195~196.

[3]杨耸.园林景观铺装类型及其景观效果分析[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