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管理细则范文
时间:2024-04-09 17:54:1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德育管理细则,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摘 要 文章以我国新会计准则体系为背景,论述了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与会计准则的互动关系:一方面,会计准则的局限性为盈余管理提供了可能,另一方面,不当盈余管理推动了会计准则的建设,而不断完善的会计准则又有助于防范和制约盈余管理。因此,应尽可能提高准则的质量,并将准则的制定与执行并重,从而防范不当盈余管理行为以引导和优化资源的配置。
关键词 盈余管理 会计准则 关系
会计准则天生不是盈余管理的动因,但会计准则天生会成为管理当局用来进行盈余管理的工具。会计准则主观上制约着盈余管理,但盈余管理客观上成为了反会计准则牵制的对手,两者在博弈中不断演进和发展。
一、会计准则对盈余管理的制约与诱发
会计准则是对会计信息干预行为的约束和限制,可以说会计准则是一柄双刃剑,会计准则过宽,企业管理当局的盈余管理行为就会泛滥,相关利益者因虚假会计信息而蒙受经济损失;会计准则过严,企业管理当局职业判断的自由受到限制,从而影响管理效率。因此,会计准则对于盈余管理一方面有着限制和制约的作用,一方面又为企业的盈余管理提供了合法操纵的空间。
1.会计准则对盈余管理的制约
会计准则从其产生之日起,就担负起制约盈余管理的使命。由于会计准则的技术性特点不仅限制了管理当局会计选择的自由度,提高了披露会计信息质量,还成为审计执业和证券监管的重要依据在制约盈余管理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
2.会计准则对盈余管理的诱发
由于会计准则的变动会影响到以利润为主的会计数据,而利润等会计数据又是制定各种契约最常用的依据,因此会计准则的变动会影响到企业的契约成本。受自身利益驱动,经理人员必然会对此作出反应,以消除准则带来的不利影响。
同时,会计准则的局限性也诱发盈余管理。从盈余管理产生的可能性来看,除了信息不对称以及投资者的功能锁定等原因外,会计准则的局限性也为盈余管理的产生提供了机会。会计准则的局限性表现以下三个方面:
(1)会计准则理论基础的局限性
会计准则是建立在一系列会计假设原则基础上的,这些假设原则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会计主体假设忽视了对企业利益相关者交易的反映,如关联交易中的另一方这样使得企业通过关联交易轻而易举地操纵利润成为可能。货币计量假设与确认原则一起,将不可计量的项目排除在会计报表之外,随着企业经营活动的日趋复杂,大量的经济业务无法在现有的财务报表中得到反映。
(2)会计准则制定模式的局限性
总的来说,会计准则起草的具体程度可以从非常抽象到非常具体。针对一些公司的管理当局游戏会计准则,或者不恰当地运用判断的问题,一些人主张会计准则规则化;但是一方面,增加规则来解决所有问题是不可能的,另一方面实践已经证明具体规则再多,那些希望利用准则的人总能找到可钻的空子。
(3)会计准则制定机构的局限性
从本质上来说,准则制定者不可能像直接参与市场的专业人员那样对环境作出迅速的反应,会计准则制定机构要在广泛调查和研究的基础上,广泛征求意见,经过一定的认可程序后,才能会计准则。因此,会计准则制定总是存在时间滞后的问题,而且,这种滞后性是不断发生的。
二、盈余管理对会计准则的影响
1.盈余管理对会计准则建设的推动作用
我国具体会计准则的出台与制约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密不可分,一系列具体会计准则的几乎都有资本市场案例为其背景。从会计准则出台的顺序来看,现已出台的具体会计准则的重点是规范企业盈余的确定,而对其他项目则涉及较少。这既体现了监管部门对盈余质量的重视,也与防范企业盈余管理的紧迫性密切相关。随着这些会计准则的颁布实施,使企业财务报表特别是净利润指标确定的要求越来越严格。
2.盈余管理对会计准则规范性与灵活性的影响
剩余选择权的存在,决定了会计准则必然是规范性与灵活性的统一。作为上市公司披露财务报表的依据,会计准则必须具有规范性。在我国,为了对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加以规范,会计准则的制定者对于收入和费用的确认、计量等方面都尽可能的明确规范,减少盈余管理空间,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
但是,盈余管理的主要手段就是利用会计政策的选择。如果只强调准则的规范性而忽略灵活性,准则中规定的可供选择的会计处理方法太少就会影响企业主观能动性的发挥,降低会计准则的综合效用。所以,盈余管理现象的出现,让会计准则制定者发现了准则灵活性的重要性,有利于促进会计准则规范性与灵活性的统一,找到二者的平衡点。
3.盈余管理对会计准则质量的影响
会计信息质量的高低是会计准则质量的外在表现。会计信息质量主要体现在会计信息的相关性与可靠性上。国际会计准则中对会计信息的相关性的判别标准为:“当信息能够通过帮助使用者评价过去、现在和未来事项或确认、更改他们过去的评价,从而影响到使用者的经济决策时,信息就具有相关性。”国际会计准则中对可靠性的判别标准为:“当信息没有重要错误或偏向,并且能够如实反映其拟反映或该反映的情况供使用者作依据时,信息就具备了可靠性。”因此,会计准则的制定应当兼顾相关性与可靠性,保证会计信息的有用性,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从而缩小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空间。
参考文献:
[1]来华,黄娇丹.会计准则与盈余管理的博弈分析.财会通讯.2009(9).
[2]任春艳.盈余管理对会计准则制定的启示.当代财经.2005(5).
篇2
摘 要:美德伦理与规则伦理是当前环境伦理学理论建构的两种路径与方法,然而,国内外学者对于这两种方法在环境伦理学的理论建构和学科发展过程中的关系问题一直争论不休。其中一些学者着眼于美德伦理相对于规则伦理(主要指功利主义和义务论)的方法论优势,认为环境伦理学理论建构中的美德伦理方法足以超越或替代传统的规则伦理方法。另外一些学者则针锋相对地认为美德伦理方法仅仅是对规则伦理方法的补充。实际上,两种方法之间到底是何种关系,我们并不能一概而论,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以何种视角来审视与考察二者之间的关系。首先,如果从伦理学的本体论视角考察,环境伦理学的使命是为环境保护的道德要求提供道德理由和依据,而美德伦理方法与规则伦理方法相比具有更强的说服力和自足性,因此,它是一种超越性或替代性的方法。其次,从环境伦理学作为一门应用性或实践性的伦理学视角考察,它也要为环境保护的实践提供具体明确的原则性与规范性的指导,美德伦理方法又显然没有规则伦理方法具备更广泛的适用性与更明确的实践指导性,因此,它是一种补充性的方法。最后,从环境伦理学研究的整体视野来看,美德伦理的方法与规则伦理的方法对于环境伦理学的理论建构与学科发展来讲都是不可或缺的,二者之间是并存互补并逐渐融合统一的关系。
关键词: 环境伦理学;美德伦理;规则伦理;道德原则;道德理由
Abstract:Virtue ethics and rule ethics are two approaches to theoretical construction of environmental ethics. However, scholars at home and abroad have been debating abou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approaches in the theoretical construction of environmental ethics and the discipline development. Some scholars focus on the methodological superiority of virtue ethics over rule ethics (mainly referring to utilitarianism and obligation), and argue that virtue ethical approach in the theoretical construction of environmental ethics can transcend or replace traditional rule ethical approach. Others argue that virtue ethical approach is only a supplement to rule ethical approach. In fac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depends on the perspective with which they are examined. First of all,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thical ontology, the mission of environmental ethics is to provide moral reason and basis for the moral requirements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therefore, virtue ethical approach is more convincing and self?sufficient than rule ethical approach. It is a transcendent or alternative approach. Secondly, as an applied or practical branch of ethics, environmental ethics provides concrete and definite principles for the practice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Virtue ethical approach, unlike rule ethical approach, lacks applicable and explicit practical guidance, so it is a complementary approach. Finall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nvironmental ethics research, virtue ethical approach and rule ethical approach are both indispensable to the theoretical construction and subject development of environmental ethics, and the two are complementary and gradually integrated.
Key words:environmental ethics; virtue ethics; rule ethics; moral principle; moral reason
20世o70年代以来,西方环境伦理研究主要围绕着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工具价值与内在价值等问题进行争论,形成了诸如人类中心主义、动物权利/解放论、生物中心主义、生态中心主义(深层生态学、大地伦理、自然价值论)等环境伦理学派。各个派别之间所持的具体观点虽然有所不同,但它们在理论建构方法和表现形态上要么是功利主义的,要么是康德义务论式的,总之都是规则伦理向度的理论建构。规则伦理方法固有的缺陷,致使环境伦理学的研究陷入了理论与实践的双重困境。因此,一些西方学者受当代西方美德伦理学复兴思潮的影响,就此转向以美德伦理的方法来研究与建构环境伦理学,称之为环境美德伦理学(Environment Virtue Ethics,简称EVE)。
篇3
Analysis of safety management principles and the principles of
Qi man gu li・A bu dou ke li mu
(Xinjiang Kashgar River Basin Water Resources Department of Administration, Kashi 844000)
Abstract: The objective of reducing production safety management and control of hazards, reduce and control the accident, try to avoid the production process due to an accident caused by bodily injury, property damage,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nd other damage. Safety management, including management of production safety law, administration, supervision and inspection technology management. Equipment and facilities management, operations management, environment and conditions. The basic object of the basic object safety management of production safety in all aspects of the management of an enterprise employees, design firms, all personnel, equipment, facilities, materials, environment, finance, and information. Content production safety management include: safety management and safety management agency personnel, safe production responsibility system, safety management rules and regulations, safety in production planning, safety training and education, safety production archives.
Keywords: production safety; management; principle; principles
1.安全生产管理的原理
1.1系统原理
系统原理是现代管理学的一个最基本原理,它是指人们在从事管理工作时,运用系统理论、观点和方法,对管理果冻进行充分的系统分析,以达到管理的优化目标,即用系统论的观点、理论和方法来认识和处理管理中出现的问题。
1.2人本原理
在管理中必须把人的因素放在首位,体现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
1.3预防原理
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应该做到预防为主,通过有效的管理和技术手段,减少和防止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从而使事故发生的概率降到最低,这就是预防原理。在可能发生人身伤害、设备或设施损坏以及环境破坏的场合,事先采取措施,防止事故发生。
1.4强制原理
采取强制管理的手段控制人的意愿和行为,使个人的活动、行为等受到安全生产管理要求的约束,从而实现有效的安全生产管理,这就是强制原理。所谓强制就是绝对服从,不必经被管理者同意便可采取控制行动。
2.安全生产管理的原则
2.1运用系统原理的原则
(1)动态相关性原则
动态相关性原则告诉我们,构成管理系统的各要因素是运动和发展的,它们互相联系又相互制约、显然,如果管理系统的各要素处于静止状态,就不会发生事故。
(2)整分合原则
高效的现代安全生产管理必须在整体规划下明确分工,在分工基础上有效综合,这就是整分合原则。运用该原则,要求企业管理者在制动整体目标和进行宏观决策时,必须将安全生产纳入其中,在考虑资金、人员和体系时,都必须将安全生产作为一项重要内容考虑。
(3)反馈原则
反馈是控制过程中对控制机构的反作用。成功、高效的管理,离不开灵活、准确、快速的反馈。企业生产的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在不断变化,所以必须及时捕获、反馈各种安全生产信息、以便及时采取行动
(4)封闭原则
在任何一个管理系统内部,管理手段、管理过程等必须构成一个廖旭封闭的回路,才能形成有效的管理活动,这就是封闭原则。封闭原则告诉我们,在企业安全生产中,各管理机构之间、各种管理制度和方法之间,必须 金木的联系,形成相互制约的回路,才能有效。
2.2运用人本原理的原则
(1)动力原则
推动管理活动的基本力量是人,管理必须有能够激发人的工作能力的动力,这就是动力原则。对于管理系统,有3中动力,即物质动力、精神动力和信息动力。
(2)能级原则
现代管理认为,单位和个人都具有一定的能量,并且可以按照能量的大小顺序排列,形成管理的能级,就像院子中电子的能级一样。在管理系统中,建立一套合理能级,根据单位和个人能量的大小安排其工作,发挥不同能级的能量,保证结构的稳定性和管理的有效性,折旧数能级原则。
(3)激励原则
管理中激励救赎利用某种外部诱因的刺激,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以科学的手段,激发人的内在潜力,使其充分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穿造型,这就是激励原则。人的工作动力来源于内在动力、外部压力和工作吸引力。
(4)行为原则
需要与动机是人的行为的基础,人类的行为规律是需要决定动机,动机产生敬畏,行为只想目标。安全生产工作重点是防止人的不安全行为。
2.3运用预防原理的原则
(1)偶尔损失原理
事故后果以及后果的严重程度,都是随机的、难以预测的。反复发生的同类事故,并不一定生产完全相同的后果,这就是事故损失的偶然性。偶然损失原则告诉我们,无论是古损失的大小,都必须做好预防工作。
(2)因果关系原则
事故发生时许多因素护卫因果连续发生的最终结果,是要诱发事故的因素存在,发生事故是必然的,只是时间过迟或早而已,这就是因果关系原则
(3)3E原则
造成人的不安全行为和无得不安全状态的原因为4方面:技术原因、教育原因、身体和态度原因以及管理原因。针对这4方面的原因,可以采取3中防止对策,即工程技术对策、教育对策和法制对策,即所谓3E原则。
(4)本质安全化原则
本质安全化原则是指从一开始和本质上实现安全化,从根本上消除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从而达到预防事故发生目的。本质安全化原则不仅可以应用与设备、设施、嗨可以应用于建设项目。
2.4运用强制原理的原则
(1)安全第一原则
安全第一就是要求在进行生产和其他工作时把安全放在一切工作的首要位置。当生产和其他工作与安全发生矛盾时,要以安全为主,生产和其他工作要服从于安全,折旧数安全第一原则。
篇4
关键词:管理国际化;中国式管理;西方管理
改革开放和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西方科学管理理论一度的风靡中国,但是不久就发现这些管理理论在中国大都出现“水土不服”的情况,同时近期在法国出现了要以法国本土化来抗击所谓文化多元主义的国际化浪潮;德国总理默克尔也承认多元化的国际文化在德国的失败,倡导德国新移民要学习德国文化,适应德国的生活方式。由于中西方在种族起源、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有对比性的文化差异,最突出的是表现在思维方式和价值观上,对人们现代生活、企业管理等多方面有着深刻的影响,有此形成的中西式管理差异着重体现在“和谐管理”与“竞争管理”、“粗放式管理”与“精细化管理”、“以人为本”与“以事为本”的不同选择上。中西方管理思想与方法在多方面有着较大的差异,随着国际化进程的加深,经济发展在全球开始企图形成一个范式时,管理的深层次融合或分歧开始体现出来。管理的国际化选择何去何从?人固有两只眼睛,但只能看一个方向,中式、西式究竟以哪一个为主?由此,也展开本文对中西式管理的差异进一步研究。
一、中国管理思想的发展回顾
中华民族在其5000年漫长的发展历程中为人类的发展贡献了众多管理方面的智慧结晶。中国的传统文化管理思想是以儒家思想为代表,也包含其他学派。其核心的内容是“顺道、重人、人和、守信、利器、求实、对策、节俭、法治”这些也一一在各时期的管理思想中体现出来。
首先是先秦时期的管理思想。这一时期比较重要的管理思想分别是来自儒家、道家、法家的管理思想。儒家的管理思想,代表的有孔子的“贵和”的管理思想,主张利用“仁”、“爱”来达到“安人”管理目标;强调“德”、“礼”之治,而辅以法治;认为管理关键在于“举贤才”,需选拔正值的人进行管理;提出用“义”来规范人们追求物质财富和经济利益的行动,用“惠民”的方式提高人们的劳动积极性等。道家的管理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最大流派之一,也是极其具有影响力的。道家的管理思想的基本特色是“守柔”,其代表人物是老子、庄子,倡导“守柔”,以柔制刚的思想;以“无为”为管理思想准则,即人的行为及其指导思想不违反事物发展的规律,而应顺应自然的要求,不随意地蛮干;主张“有无相生,以退为进,欲夺故予”的辩证的管理思想;提倡 “无弃人”的用人思想等。法家管理思想的代表人物是商鞅、韩非、管子等,他们主张依法治国,注重人才的任用,提倡“任人惟贤”的管理思想。除此之外还有墨家、商家、兵家等在各自领域的管理思想,共同构成了先秦时期丰富的管理思想体系。
其次是秦汉时期至宋元中期的管理思想。代表的是李斯、司马迁、诸葛亮、曹操、韩愈、沈括、王安石、司马光等人提出的管理思想。这个时期,儒家、道家的管理思想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如李斯的注重人才的思想,诸葛亮的“任人惟才,德才兼备,德重于才”的思想,曹操在各方面的决策思想和后勤管理思想,人才管理思想等都是儒家、道家管理思想的继承。明清时期的管理思想表现为儒家的“贵人”思想进一步得到发展,只是在评判标准上有了新的发展,如张居正实施“考试法”的改革措施。而经济管理思想、军事管理思想等也逐步完善,如康熙的“仁者无敌,此是王道”是传承了儒家以“仁”为管理方式的思想。
二、中西式管理差异体现
(一)“中庸”、“无为”与“有为才有位”
中庸之道是是儒家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以“天人合一”为理论基础的,认为“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该思想作为儒家提出的道德修养和待人处世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对中华民族的思想行为有这根本的影响。在管理方面,其应用广泛,体现的是适度、顺道、和谐、整体、权变的管理思想。“无为”,是道家思想的代表,是指没有违背规律办事的意思。“无为而治”被看作是管理的最高境界,要求人们淡化功业欲望,提倡功德观念,提升管理者自身的精神境界。其内涵与中庸的内在要求是一致的,即是中庸也要求“有所为有所不为”,无论是“为”还是“不为”,都要做到不偏不倚、不温不火,从而使得事情“顺道”发展。
西方由于其重功利,崇尚竞争,故在管理风格上强调“有为”,有为才有位。重视领导者、管理人的知识、才能、业绩,这样也就有了财富崇拜、业绩崇拜,为体现财富,业绩竞争的结果,发展出重法治、权利分配、层级控制,重激励措施和方法的采用,处处表现出领导者的作用和影响的管理思想。
(二)“和合为先”与“竞争至上”
“和合”是指和谐与合作,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也是中国传统管理思维方式的根本特点。一是人与自然的“天人合一”,体现在“人道治理应与天道运行相和谐”,也就是说在国家社会的管理上必须要与自然规律相适应,从而使人与自然达到和谐。二是“尽人事以应天常”,指人应该也可以在领悟、尊重自然法则的前提下,顺应自然法则去做事情,实现人类行为与大自然的谐律同步共振,与自然圆融和谐地发展;最后是人与人的和谐。强调一个组织里要使上下和谐,才可以“克敌制胜”、“和战”,强调事物整体内部各部分的联系,强调整体的发展。三是在追求利益的时候,以“合作”取得,而不是靠完全的竞争来获取。
西方由于其“天人相分”的根本文化特质决定了其在管理上的基本原则也是分门别类的思想,即把所要研究的事物或过程分解成各个部分,单独地进行分析、研究,把研究对象细化,倾向于孤立地研究事物的某一部分,比较不注重对整体的研究。如公司内部形成严格分工的职能部门,分别对各部分的工作进行单独的研究,虽然研究深入,但是对于整体的研究则相对比较少。
(三)“粗放式管理”与“精细化管理”
中国的粗放管理方式,一方面与其过分注重从整体着手处理问题有关,过多地从整体的思路出发去研究问题就容易忽略对细节部分的仔细考量;另一方面是中国的文化对事物的描述用词倾向于含糊、笼统地陈述某一事,加之中国人重人情、同情心重,管理中就会经常出现“大概”、“差不多”这样的词。缺乏精细化的管理标准与人情双层作用的结果是,计划执行得不彻底,慢慢地,粗放型的管理方式形成了并难于改变。
西方的精细化管理与其“天人相分”的文化底蕴是密不可分,而实际展现在管理上是从泰勒的科学管理开始的,分解现场工作工人的动作提出流水线生产的生产方式;再到戴明的质量管理,从影响质量的各方面入手去改善服务、提高唱片质量、实现效率提高、成本降低的目的。这些都是西方精细管理思想的极致代表,与中国式管理的有着显著差异。
(四)“修身安人”与 “正人”、“法治”
“修己”指管理主体对自身的管理,孔子等中国先哲认为,只有管好了自己才有能管好别人,即先“正己”而后才能“正人”,强调内在的自觉性;“安人”是指自身管理好后的影响,包括对他人和社会形成影响的“他安”和对自己形成影响的“己安”。“安人”既是管理主体自身管理的目的,也是管理的过程,由己及人,由内及外,管理是一个内外兼达的动态过程。“修己安人”无疑是中国文化“向内追求”在管理思想上的最明显的体现,也解释了中国崇尚“德治”的原因。
西方的管理思想则是很少涉及管理主体自身的修为,如我们所熟悉的西方管理大师对管理的定义有泰勒的“管理就是确切知道要别人去干什么,并注意他们用最好、最经济的方法去干。”法约尔的“管理就是实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这些思想都没有对如何管自己做出探讨,而都是针对如何管别人的,也即是注重“正人”。于是很顺其自然地,西方就不会像中国那样提倡“安人”了,因为“安人”需以“修己”为前提,而注重法治也就顺气自然,要管好别人,剔除了内部的因素,就只能从外部约束去尝试了,提倡并实践者通过诸多的条款去管人,也正是“正己”思想的必然结果。
三、未来研究展望及启示
不论管理将发展成一个怎样的模式,是否中西合体抑或背向走得更远,管理的本质只是一种手段,是我们实现企业经营,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等各种目标的手段,不管其存在多少种表现形式,管理国际化比我们想象得要复杂得多,而且总处在一个动态变化之中,我们要根据自身的状况选择合适自己的管理方式。就中国式管理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以及西方管理在本国的水土不服情况,目前还没有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给予现实的指导。本文在此尝试就中国式管理的选择路径提出三点建议:一是发展中国式管理无法依赖简单的“拿来主义”,要求我们在找寻中国自身的管理方式时要避免流于形式,换汤不换药地将西方的管理思想冠上“中国式管理”的帽子。二是发展中国式管理需要“知行合一”。中国企业家和管理学者不仅需要从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抽离出适合现代本土企业发展的管理思想,而且要对受着儒家文化影响的日本、亚洲四小龙等国进行标杆企业研究。三是深入“细化量化”中国式管理。改变中国的粗放式管理,要坚持以量化为导向的“精细化”管理的思想,使得管理思想、管理方式细化到管理的每一个领域、每一个层面,从而使得中国式管理对管理的各个方向有着具体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程嵩仁.中华传统管理文化精神——中西方管理思维方式比较论纲[m].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8.
2、黄如金.21世纪的中国式管理[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8.
3、陈成稳.中国式与西方式管理差异[j].企业科技与发展,2009(9).
4、高玉娟,王龙建.浅析中国式管理的“中”“合”“和”之道[j].科学教育家,2008(4).
5、黄如金.中国式管理的灵魂[j].管理理论前沿,2008(18).
6、李国英.中西方管理思想的异同及融合趋势[j].中国集体经济,2007(8).
篇5
论文摘要:文章从合理薪酬管理的重要性入手,分析了“宽带薪酬”、“全面薪酬”、“自助式薪酬”三种现代薪酬管理模式,并就其进一步在我国企业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1我国企业薪酬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
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以来,我国企业薪酬管理京内容、管理模式、管理方法上都有了很大的改进,在受传统薪酬管理的影响,薪酬管理仍然存在很多牙足。①企业经营战略不同,薪酬策略也应不同,但前我国企业大多实行统一的薪酬策略,很大程度士与企业经营战略脱钩。②由于没有科学的职位评仁体系,企业在实际操作中往往不是通过职位评价砂定职位和工资等级,而是主观设定职位职称等,也习体现不了员工薪酬的内在公平性。③薪酬支付缺乏公开性、透明性。我国有些企业常采取发“红包”式崖秘密付酬方式,进而衍生成目前已经有一定普遍性的“模糊薪酬制”,好奇心导致员工之间的相互猜视和怀疑,自然而然滋生不满情绪,影响企业正常的作并进而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激励动力不足,澎励成本不断上升。由于仅仅依靠晋升得到更高一个级别而增加工资来激励员工,公司的激励成本会不断攀升,公司在雇员身上的投资会逐渐增加,而对应的生产效率并不以同样的速度在增加,或增加的幅度达不到企业的期望。
如何形成更加科学的、合理的、可行的薪酬管理模式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为分析方便,我们按薪酬的灵活性和内容全面性把薪酬管理模式分成4种:宽带薪酬、全面薪酬、自助式薪酬。
2薪酬管理模式创新之一:宽带薪酬
宽带薪酬就是对企业职位体系进行评估和分类,将众多的职位变成数量不多的职级,增加每一职级的上下薪酬可变动范围(所谓宽带),这样在减少职务级别链的同时,增加不同绩效间的薪酬差别。这样带来的好处是员工现在不用过多地考虑是在什么样的一个职位,而是着重要考虑他在公司所处的角色,角色实际上反映的是他对公司的贡献大小。可以说宽带薪酬是带有变革色彩的薪酬模式的设计思路,它能够在企业中塑造一种绩效和能力为导向的企业文化。具体说来,宽带薪酬管理模式具有以下要求:
2. 1宽带薪酬管理模式的前提条件:员工的直接上司有权并且愿意对薪酬进行管理
由于在宽带薪酬管理中,对员工薪酬水平的确定依据不仅是单一的工作岗位的评估,还需要考虑劳动力市场价格、员工企业内部价值等多方面的因素,更重要的是员工绩效的评价是基于团队而不是个人,这就需要员工所在的团队领导,通常是直接上司对薪酬管理负有更多的责任和重要的权利。
2. 2宽带薪酬管理模式的重.点:重视员工绩效
在宽带薪酬中,员工职位的晋升与其报酬待遇 没有严格的对应关系,这样员工就不会把注意力过多地集中在职位的高低上,而是把更多的时间投人到如何提高工作的绩效上,增强了个人的能力和素质,同时带来了企业绩效的提升。
2. 3宽带薪酬管理模式的作用:为员工营造会平的机会
由于宽带薪酬带来的员工浮动范围的扩大,同时与绩效挂钩,使员工对工资可达到的期望值有所增加,内部公平性问题得到更大的解决。提高薪酬的灵活性,增强薪酬体系对企业内外部环境变化的应变能力。
3薪酬管理模式创新之二:全面薪酬
“全面薪酬”是指企业给受聘者支付的薪酬分成“外在”和“内在”两大类,是“外在”和“内在’少薪酬的组合。“外在”薪酬主要是指为受聘者提供的可量化的货币性价值。比如:基本工资、奖金、股票期权、退休金、住房津贴等。“内在”薪酬则是指那些给员工提供的不能以量化的货币形式表现的各种奖励价值。比如,对工作的满意度,为完成工作而提供的各种顺手的工具,培训的机会,提高个人名望的机会,吸引人的公司文化等等。
“外在”和“内在”薪酬各自具有不同的激励功能。它们相互补充,缺一不可。全面薪酬管理模式把“外在”和“内在”两种薪酬作用有效地结合起来,对员工起到了很好的激励作用。具体说来,全面薪酬管理模式具有以下要求:
3. 1全面薪酬管理模式的前提条件:了解和掌握各种薪酬方式的平均水平
关键是企业要能适时地了解和掌握市场上本行业内各种岗位的各种薪酬方式的平均水平,否则,把握和控制自己公司的薪酬待遇水平就失去了依据。全面薪酬的功实施还要靠企业与受聘者之间相协商,达到双方利益的平衡。
3. 2全面薪酬管理模式的重点
注重非现金薪酬。薪酬管理不仅仅局限于现金薪酬,员工对企业的薪酬满意程度评价由非现金因素占有更大的比重。一般的说,外在激励由于是可量化的,它们可以通过市场竞争来达到一个平均的水平。内在的激励是非货币化并难以量化的,大部分内容则完全要靠公司自身不断地培育和积累,如公司文化、工作环境、公司对个人的名誉表彰等等。
3. 3全面薪酬管理模式的作用
将经济与非经济的薪酬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可以提高员工的工作热情,推动公司的发展,在员工和公司之间营造一种双赢的工作环境。
4薪酬管理模式创新之三:自助式薪酬
建立一种以员工的个人需求为中心,由员工根据个人需求选择自己薪酬组合的薪酬管理方式—自助式薪酬管理方式。
采用自助式薪酬方案的企业将设计出一个薪酬菜单,员工可以在规定的薪酬形式范围内挑选出自己喜欢的薪酬组合。比如薪酬形式划分为5组,10种类别,形成自助式薪酬一(基本工资十附加工资+福利工资)+(工作用品补贴+额外津贴)+(晋升机会+发展机会)+(心理收人+生活质量)+私人因素,假如某个员工对额外津贴不感兴趣,那么他就可以放弃额外津贴,选择其他几个他感兴趣的部分。具体说来,自助式薪酬管理模式具有以下特点:
4. 1自助式薪酬管理模式的前提条件:员工的参与
自助式薪酬管理模式是对传统薪酬管理理念的挑战,也是对传统薪酬管理理念的创新,它注重员工自己的薪酬形式意愿及其表达。
4. 2自助式薪酬管理模式的重点:尊重员工
企业无论是在文化环境还是制度环境,崇尚尊重员工个人薪酬需求。企业提供的薪酬要为员工们所理解和接受,要真正符合他们的愿望和要求。否则,再好的体系构想也难以奏效。
4. 3自助式薪酬管理模式的作用:满足员工的高层次需求
员工可以调整各自的薪酬方案,参与范围可以超出工资以外的范畴,如晋升机会和发展机会,这样就能满足员工的感情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5薪酬管理模式的选择和应用
由于每个企业所处的阶段、外部环境、经营战略都不同,并不是所有企业都适合上述三种创新模式。由于三种管理创新模式本身具有的特性,企业在选择薪酬管理模式时,必须在遵循一定原则的基础上,对相应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再根据各自不同的特点选择适合企业自身发展的薪酬管理模式,注重对员工的激励作用,摆脱传统薪酬管理模式的弊端。影响企业薪酬模式选择的因素包括战略发展阶段、文化、市场和价值等,企业在导人新型薪酬管理模式时要充分加以分析。
5. 1与企业战略相匹配
如果把企业战略看作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那么薪酬管理就是企业战略中的一个链条。企业薪酬制度的选择,必须能够有效地融人企业的整体经营战略。研究表明,同样灵活度较高的薪酬设计体系,导致一些企业资产收益上升接近2个百分点,而在另一些企业中却带来了资产收益降低的情况。比如宽带薪酬的特性决定其更适合于技术型和创新型的成长战略的企业,而劳动密集型企业不宜采用;而自助式薪酬则适用中小企业,大企业采用则会增加成本。又比如宽带薪酬体系的设计要随着公司战略和发展阶段的演变而做出相应的调整,拓展或紧缩“带宽”,以适应整体发展的需要。
5. 2与员工的需求和目标相一致
根据期望理论,作为个人来说,一个人的努力是由它对目标的期望决定的,不同的人所期望的目标则不同。员工通过努力取得结果或成就,根据结果或成就可从企业获得报酬,在不同阶段的员工、不同背景的员工,其需要的报酬内涵则不同,有人看重物质的,有人看重精神的,更多的人则是多元化的。若能通过薪酬使员工产生积极的情绪反应,就会激励他们以饱满的热情投人工作,提高工作效率。
5. 3加强薪酬的对内公平性
从企业内部来看,员工关心薪酬差别的程度高于关心薪酬水平,然而员工个人能力、工作岗位和工作态度的区别必然带来个人薪酬的差别,如何使这种“差别”既能鼓励先进又能被大多数员工所接受,而且又体现公平,这对薪酬管理至关重要。企业薪酬设计应遵循“公平与公正”原则,特别是对内公平,不同部门之间或同一个部门不同人之间,薪酬水平必须反映岗位职责、能力和绩效的差异。要加强企业薪酬的对内公平,就必须合理地确定企业内部不同岗位的相对价值,有效做好企业内部的岗位评价和绩效考核,从根本上解决薪酬对内不公平的关键问题。
篇6
一、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
(一)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
企业社会责任(CorporateSocialResponsibility,简称CSR)的概念已经广被接受,但国际上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世界银行定义企业社会责任为:企业与关键利益相关者的关系、价值观、遵纪守法以及尊重人、社区和环境有关的政策和实践的集合。它是企业为改善利益相关者的生活质量而贡献于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承诺。
换句话说,企业社会责任就是指企业在创造利润、对股东利益负责的同时,还要承担起对员工、消费者、社区、自然环境等企业利益相关者的责任,保护其权益,以获得在经济、社会、环境等多个领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二)企业社会责任的内容
企业社会责任涉及企业经营运作活动的各个方面,总起来说,可分为经济责任、法律责任、伦理责任、公益责任和环境责任五个方面。
1.经济责任。就经济责任来说,企业主要生产提供物质和精神产品,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为社会创造财富,促进国家的发展,推动社会的进步。
2.法律责任。就法律责任来说,包括守法经营、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为员工提供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在同业竞争中遵守公平竞争原则,在用工、招聘中提供平等机会,不从事贿赂、腐败等行为,等。
3.伦理责任。在企业伦理责任的各项中,比较重要的有:为消费者提供优质产品(服务),营造健康和谐的企业文化,为员工进一步的成长和发展提供机会、维护员工权益。
4.公益责任。企业公益责任是指企业对社会的一种无偿回报,如救助社会弱势群体、参与社会社区公益活动、捐助慈善事业、为社会提供就业机会,等等。
5.环境责任。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应注意保护环境,尽量减少对大气、水等自然环境的污染,对企业可能造成的污染要进行治理和补偿;使用清洁能源,提高资源的利用率,节约使用资源。
二、企业社会责任与利润的关系
在某些情况下,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可能会减少企业短期利润的获得。但从长远来看,企业社会责任与利润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
(一)企业社会责任和利润一样同属企业的内在属性。
首先,社会是企业的生存环境,一切企业的经济活动不仅是社会生活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它本身所需要的人、物质资源都取自社会,企业的生存发展离不开社会的资源输入;其二,企业能否生存发展决定于能否提供满足人民群众需要的产品和服务,得到社会的认可和接纳,社会的认可和接纳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因此,从这两个角度看,企业的社会责任与企业的生死存亡密切相关,既然社会责任与企业有如此不可替代的关系,那它就不是其他社会个体强加给企业的,而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所内在具有的本质属性之一。
盈利是企业的最终目标,创造利润是企业的本质属性。既然企业社会责任与利润同属企业的内在属性,那么企业在规划利润空间和发展计划时,要把如何履行社会责任纳入到企业发展大计中去,共同驱动企业的长远发展。
(二)履行社会责任是实现利润的保障
我们知道,企业社会责任关乎企业的生死存亡。企业若不履行社会责任,一旦被广大公众得知,其招致巨大的损失,甚至可能带来灭顶之灾。大家众所周知的三鹿奶粉事件是一个典型案例,三鹿奶粉由于存在质量问题,严重威胁食用该奶粉的儿童的生命健康安全,一经曝光查处,一个响当当的品牌顷刻间土崩瓦解。因此,企业认真履行社会责任能起到保障企业获得正常利润的作用。
(三)承担社会责任能为企业带来更多利润
迈克尔认为,当一个企业去承担社会责任的时候,一定是有战略性的承担社会责任,这样才能给社会产生最大的效应,同时也能够给企业带来最大的利润。
主动积极地承担社会责任,可以为企业赢得良好的社会信誉,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提高市场竞争力,扩大销售,有助于企业吸引顾客、投资者、潜在员工和商业伙伴,从而扩大促进企业利润增长的发展空间。例如,王老吉在汶川地震中捐款一亿元的突出表现让各大网站和社区力挺国货王老吉,从中我们意识到,企业对社会对人民投之以爱心,消费者会回报之以更大的爱心和信任。
(四)履行社会责任有利于企业的持续发展和长久获利
一方面,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有助于保护资源和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企业履行社会责任,通过技术革新可首先减少生产活动各个环节对环境可能造成的污染,同时也可以降低能耗,节约资源,降低企业生产成本,从而使产品价格更具竞争力,获得持续发展的良好客观环境。
另一方面,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有助于提升企业品牌形象,获得持续竞争力。企业可通过慈善公益行为达到无与伦比的广告效应,提升企业的形象和消费者的认可程度,提高市场占有率。“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资源环境问题日趋突出的大背景下,企业社会责任运动已逐渐成为一种发展潮流。良好的企业社会形象,是现代企业独特的无形资源和获得持续竞争力的源泉。”
(五)利润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提供物质支持
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绝大多数活动都得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财力,比如员工的培训费,企业捐赠给慈善公益事业的资金等等。一个企业如果本身没有足够利润的话,是不可能负担得起这些耗费在履行社会责任上的开支的。因此不仅履行社会责任能保障利润的实现,反过来,利润也支撑着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两者是相辅相成的。
(六)利润的增加能推动企业承担社会责任
篇7
关键词:年级负责制年级德育管理网络参与管理的原则全员育德的理念课程育德的方略
党的教育方针是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据此,德育应放在学校工作的首位。在中学深入推进“和谐育德”教育创新工程的实施,努力形成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德育机制,是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开创德育工作新局面的必然趋势。为达成此目标,就必须提升学校德育管理的实效性。
在实行年级负责制的中学,以年级为载体构建德育管理网络可以有效减少学校德育工作中的管理层次与缩短管理距离,提高执行力与反应力,增强针对性与实效性,使年级成为全体教师真正参与常规德育工作,有效进行德育管理的平台,从而优化学校整体的德育管理效能。
1构建年级德育管理网络的意义
年级负责制,就是由同一年级的教师、班级组成担负教育教学等管理任务的基层管理组织,把年级作为一个与处室(教务处,学生处等)平级的实体来进行管理。
在年级负责制下,同一年级的教师了解本年级学生身心特点,理解年级要达到的德育目标,并且由于组织结构的扁平化使得信息沟通渠道畅通,因此更易创造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机制和氛围;构建年级德育管理网络使年级的德育管理活动既符合学校的宏观目标,又切合年级的具体实际,从而充分发挥年级管理功效,使整个学校的德育管理得到加强和优化。
2年级德育管理网络构成
德育是一个立体。其工作应该是纵、横向交织的立体网络,形成管理育人,教学育人,教师学生家长三方互动,全面育人的格局。
2.1年级德育管理网络的横向构成
2.1.1“参与管理”的德育管理原则
所谓“参与管理”就是指在不同程度上让员工和下属参加组织的决策过程及各级管理工作,从而体验出自己的利益与组织发展密切相关而产生强烈的责任感。参与管理既对个人产生激励,又为组织目标的实现提供了保证。因此,参与管理作为一种“以人为本”的管理方法,能确实促进组织绩效的提高。
在年级负责制下,德育管理网络必须遵循参与管理的原则。由于同一年级的教师有更多的机会与信息渠道了解年级的现状,理解年级要达到的德育目标,因此更能主动承担促进年级发展的责任。而且在年级负责制下,教师个人目标与年级要完成的德育目标一致且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教师群体易达成共识,年级德育目标也易为个人接受,转化为个体的自觉行动。实际上,年级负责制下教师的自身利益和年级利益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使教师认识到自身参与管理的重要意义,从而真正地参与管理。
2.1.2“全员育德”的德育管理理念
“全员育德”是从参与管理原则中提炼升华出的德育理念,全员德育要求教师做到“三全”,即面向全体、全员参与、全程关注。有一种思想,认为课堂教学是传授知识的领地,德育是课外活动的主旨,将德育脱离于课堂教学之外,将学生思想教育工作视为班主任的专利。而事实上,每一位教师都有为学生提供全面教育服务的义务。对学生进行民主法制教育,思想道德教育,行为规范教育是每一个教师的职责,并非专属干班主任。只有全体教师都认同“全员育德”的德育管理理念,才可能从彼此封闭的学科教学中走出来理解学生全面发展的意义。
2.1.3“课程育德”的德育管理方略
“课程育德”是实现全员育德的有效方略。一方面,任课教师在年级各个备课组的要求下,结合本学科特点在课堂教学和课外辅导中对学生进行显性的课程育德,在教学中渗透对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另一方面,隐性的课程育德尤为重要。隐性课程指的是没有在课程计划中显现,却是学校教育实践和教育结果中必不可少且有效的组成部分,包括良好的学校常规,教师的人格品质等。德育隐性课程对学生的道德情感具有体验和熏陶作用,如教师对学生的尊重、关怀、期待、爱心等都容易感染学生,形成情感共鸣,从而主动地接受教师的显性课程育德。
2.2年级德育管理网络的纵向构成
年级德育管理网络纵向由四条具体的实施途径构成。
2.2.1年级党支部一年级团支部一年级工会
年级党、团支部和工会是实现全年级教师参与管理与全员育德的有力保障。党员教师首先要充分发扬党员的带头作用,率先学习并树立正确的德育理念,形成推进科学教育理念的核心力量。年级党、团支部和工会则定期组织教师开展学习讨论,培养教师参与德育管理的意识,提升教师德育工作的理论水平,使年级党、团支部和工会成为全年级教师学习党的教育政策方针与推进先进教育理念的坚强阵地。
2.2.2年级主任一班主任一科任老师
年级负责制下,年级主任对整个年级的德育管理工作负责,班主任与该班任课教师共同对班级的德育管理工作负责。在班级的德育工作中,可形成以班主任为组长、科任教师为成员的德育导师小组,要求每位教师都参与到德育管理过程中。上课时间,教师是学生教育、管理的第一责任人,既要对学生进行有效管理,保证正常的教学秩序,又应结合本学科特点注重对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把德育渗透落实到课堂教学细节中;课余时间,教师应努力成为学生思想上的引导者,心理上的疏导者,学习上的辅导者,生活上的指导者。从而切实做到显性课程育德与隐性课程育德双管齐下。
2.2.3年级学生会一各班学生干部一全体学生
学生的日常管理工作可通过年级学生会来执行和强化。年级学生会承担了年级管理中的许多具体事务,如对各班每日考勤、出操、卫生、寝室纪律等各方面的统计与评比或在各种年级活动中起协调组织的作用。并在管理过程中整合各班学生干部资源,使年级学生会干部与班委干部协作管理,使年级管理的形式从纯粹由教师负责转换为以学生自主管理与教师管理相结合的形式。组建年级学生会,可积极调动学生干部参与管理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自主管理监督的能力。
2.2.4学校一家长学校一学生家长
篇8
一般来说,财务管理的目标是追求企业价值的最大化。以此作为财务管理的目标,其基本思想是把企业长期稳定的发展和持续的获利能力放在首位,强调在实现企业价值增长中对相关利益的满足。企业管理中的利益相关者有政府、所有者(股东)、债权人、员工以及其他利益相关者,如图1所示:
对于股份有限公司而言,财务管理的目标可以表述为股东财富最大化。股东财富最大也就是股票市场总值(股东权益)最大,股票的市场总值即股东在未来所收到的现金流量的现值之和。根据每股市价和股票市场总值之间的关系,股票市场总值能用公司发行在外的股票数量(N)和股票每股市价(P)来计算,即:股票市场总值= N×P。
投资者购买股票的目的是在未来获得股利收入和股票升值。因此,股票的每股市价都是投资者在未来一定时期内收到的股利和到期股票的售价的现值的和。若投资者决定长期持有股票,则股票的每股市价是投资者在未来收到的股利的现值的和。因此,要使股东财富最大化,管理者必须使公司股票价格最大化,股价是衡量股东财富大小的工具。股价会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并不是完全由公司未来的获利能力所决定。公司要综合考虑各种影响因素来提升股价,增加股东财富。
二、社会责任概述
20世纪30年代,科斯提出企业的社会责任,随着利益相关者理论的提出,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得到了进一步的丰富和延伸。企业社会责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是指超过法律和经济要求的、企业为谋求对社会有利的长远目标所承担的责任。企业所承担的社会责任是对利益相关者做出的一种承诺。企业在追求价值最大化的过程中,必须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
(一)企业对股东承担的社会责任 公司的股东是其出资人,也是公司的所有者。现代公司的特点是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所有者委托管理者对公司进行经营管理,两者之间存在委托关系。公司管理者必须考虑所有者的利益,最大限度的实现公司资产的保值增值。因此,公司首先要给投资者有吸引力的回报,同时要把其财务状况及时准确的报告给投资者。反之,将会降低股东对公司的信任,限制和影响企业的发展。
(二)企业对债权人承担的社会责任 债权人将资金投放到企业,在获得投资收益的情况下,也注重自身所承担的风险。企业有责任运用债务资金进行安全投资。定期及时的向债权人披露公司的财务信息特别是重大的财务信息,以便债权人做出有利的投资决策。保证企业资本金的完整稳定,给债权人相应的利益保障。按时还本付息,不无故拖欠债务。
(三)企业对员工承担的社会责任 企业价值的实现离不开员工的奉献和创造性的劳动,员工是企业中最重要的资源,也是企业最重要的利益相关者,企业必须对员工承担必要的社会责任。首先,企业必须保障劳动者的权益。包括努力提高员工收入;改善劳动条件,确保健康安全;重视员工的培训和业务提高;就业机会均等,反对歧视等。其次,企业要实施开放式的管理模式,赋予员工更大的权利和责任。企业要创造平等民主的企业文化和氛围,实行自我管理,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最大程度的发挥个人潜能,为企业和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
(四)企业对社会承担的社会责任 企业是社会的一个主要组成部门,作为社会大家庭中的一员,企业要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遵守道德行为准则和商业原则。企业有责任为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主要是对社会经济福利的贡献,如传播国际标准、积极参与慈善与公益事业、向贫困地区提品和服务、在国家危难之时竭力提供支持等。企业在依赖国家这个大的经济载体,享受国家提供的公共设施和服务的同时,要担负责任,倾心回报。
三、基于社会责任的财务管理目标分析
社会责任成本是企业作为社会的一份子在承担社会责任的过程中所付出的代价。它可以看成是计算经济利润时要考虑的一种机会成本,是企业不可忽视的。这里的经济利润不同于会计利润,会计利润是指企业的总收益减去总的显性成本,而经济利润是总收益减去生产所销售物品与劳务的所有机会成本(包括显性成本和隐性成本),如图2所示:
社会责任成本具体包括很多内容,如环境成本、员工责任成本、消费者责任成本、税务成本、公共福利成本等。虽然责任成本的内容各有不同,但它们对财务管理目标的影响是相似的。本文将以环境成本为例进行阐述。环境成本是指本着对环境负责的原则,因为企业经营管理活动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而被要求采取的措施成本,以及因为企业的环境目标和要求所发生的其他成本。
(一)环境成本与财务管理目标分析具体表现在:
(1)环境成本。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前提,环境为我们提供了各种生存和发展的资源和条件。但在企业为社会提品和劳务的过程中,会不可避免的造成环境污染,产生负的外部性。企业为减少环境污染的支出或者为已经造成的污染导致的损失的赔偿支出等,就构成了企业要承担的环境成本。
(2)环境成本的确认和计量。控制污染的措施包括制定以市场为基础的政策,主要有征收矫正税和发行可交易的污染许可证的方式。两种情况下企业要承担的环境成本都可以得到确认和计量。
首先,政府可以通过对有负外部性的活动征税以使外部性内在化。一种理想的矫正税应该等于有负外部性的活动引起的外部成本。税收越高,减少的污染越多。矫正税规定了污染权的价格,并且把污染权分配给那些减少污染成本最高的工厂。无论企业选择的污染水平是多少,它都可以通过税收以最低的成本达到这个目标。税收会激励企业开发更环保的技术,以此减少企业不得不支付的税收量。另外,矫正税减少了激励,使企业考虑到外部性的存在,从而使资源配置更有利。企业缴纳的矫正税就构成了承担的环境成本,缴纳的税款越多,所承担的环境成本就越高。如果税收足够高,企业可能会关门,污染会减少为零。
其次,政府可以通过发行可交易的污染许可证控制污染。当政府无法确定要征收多少税额才能达到控制污染的目标时,可以发行污染许可证控制排污量。污染许可证存在自由交易的市场,那些能以低成本减少污染的企业将出售它们的污染许可证,而那些只能以高成本减少污染的企业将购买它们需要的许可证。这样污染总量整体是不变的。国际上已经建立排污权交易制度来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制止温室效应。这种做法对控制国内环境污染有很强的借鉴作用。企业购买污染许可证的支出同样构成环境成本,污染多的企业需要购买更多的许可证,承担更高的成本,这些成本的增加会减少企业利润,影响股东财富最大化。
缴纳矫正税或购买可交易的污染许可证的成本都比较明确,但实际中,企业应承担的环境成本有很多不易量化的地方。如污染对环境造成的长期影响有多大、损失有多少、企业应予以赔偿的金额有多少,可能短期内无法准确判断。另外,如果污染对一部分人的生命造成了重大威胁,甚至导致死亡,那生命的价值是多少,企业应如何承担责任和补偿呢。这些可以认为是环境成本中的隐性成本。企业在制造污染时要考虑到隐性成本的存在。
(二)企业价值评估模型的说明 追求企业价值最大化是财务管理的目标,对于企业价值如何计量,目前多数人主张采用未来企业报酬贴现的方法。企业价值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进行:
该式表明,企业价值等于企业在未来每年内所获得的企业报酬的现值的和。其中:FCFt表示未考虑社会责任成本之前企业未来每年获得的企业报酬。FCFt通常用现金流量来表示,是企业预期的未来每期现金流入和现金流出的差额。Co表示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所导致的现金流出,包括显性成本和隐形成本的产生而流出的现金,这也是该模型和传统价值评估模型相区别的地方。在考虑社会责任成本支出的基础上追求企业价值最大化,才符合真正的财务管理目标,并与社会目标一致。
参考文献:
[1]杨静:《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目标探讨》,《产业与科技论坛》2009年第3期。
篇9
关键词:利润;夹击算法;关联规则
中图分类号:TP311.13
除了基本Apriori算法[1-2],其他算法改进数据挖掘整体性能的方法,基本都集中在减少扫描数据的次数方面,并且这些算法基本都是单层次的关联规则的挖掘算法。
但是,只有提供多层次的关联规则,才能满足让用户做不同的决策的需求。多层关联规则挖掘算法与单层次关联规则算法相比较,其得到的关联规则能够表达的信息更丰富。但是这种关联规则依然是商品间的简单关系,并无涉及商品利润和及其购买数量,本文用一种全新角度来分析关联规则:即结合利润和数量,使获得的关联规则不止是反映商品间的关系,还可以为决策者分析商品利润率提供有用的知识。
1 实验准备
本文采用实验的方式来验证所提出的加入数量及利润约束的多层次关联规则挖掘算法,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实验过程可描述如下:
第一步:生成交易数据。
设定待生成数据的参数以及交易数和数据格式。在此,本文采用《日照市某超市销售管理系统》中部分商品的销售数据为研究对象,鉴于数据规模较大,本文中实验数据选用了其中的10种商品项目,并分别以A、B、C、D、E、F、G、H、I、J代表。为了在分析挖掘出的关联规则时使用利润率这一指标,实验数据中要包含商品的成本和单价。
第二步:将商品项目进行归纳分类。
建立一个多层次的架构,并且应用一般化识别编码方式将数据编码转换。
第三步:在多层次架构中,将夹击算法套用于多层次结构上。
第四步:对挖掘出的关联规则,加入数量和利润因素进行分析。
2 多层次关联规则挖掘中套用夹击算法[3]
首先,选取《日照市某超市销售管理系统》中的部分交易数据建立起一个小型的交易库。商品项目用A-J代号来表示,并且用层次化的树状图归纳分类,并利用一般化识别编码表示,如下图所示。
图1
如商品A对应的一般化识别编码为“111”,其中第一个“1”是第一层的类别“食品”;第二个“1”指第二层的“粮食”类,第三个“1”则代表第三层中的具体商品A。其他项目以此类推。其次,在商品销售表中随机选取交易数据。对商品项目分层并编码之后,交易数据具有了层次密集的性质。但是如果表示类别的层增加较多,产生的组合及候选项集长度也随之增加,那么在挖掘频繁项集时效率将降低。本文实验中,利用夹击算法,在最高类别层中挖掘出频繁项集,用此频繁项集与交易数据进行比较,如果商品项目符合该层次最小支持度,就保留该商品项数据,若不符合,则将该交易数据删除。比之传统的Apriori算法,减少了数据量,从而提高了算法的效率。
3 以购买数量和利润作为约束条件的关联规则分析
通常情况下,数据挖掘得到的关联规则,仅表征人们的一种购买趋势,加入利润约束后,也只能得出低利润商品或者高利润商品之间的关联规则。无法得知商品的销售数量,因此本文将交易数据中所购买商品的数量属性也纳入关联规则挖掘的约束条件,并加上商品的利润来分析在利润和数量共同约束下关联规则的意义。
商品购买数量,在实验中,定义为对各种商品项目购买数量与交易笔数之比,即该商品购买数量的平均值。
购买数量可以由下例所示进行计算。例如,MA*PAMA*PB+MC*PC,MA,MB,MC;代表A、B、C商品的购买数量;而PA、PB、PC则分别代表其利润。下表为商品交易表中不含数量和含数量两种不同的表示方式。
表1
商品编号 交易商品项(不含数量) 交易商品项(含数量)
1 ABC A2B2C1
2 ABC A1B2C1
3 AC A2C4
可以用以下的例子来说明,加入利润和数量后挖掘出的关联规则的意义。
假设有A、B、C三项商品,其单件商品利润分别为1、6、3元。上表中的三项交易数据用{AABBC,ABBC,AACCC}表示,AABBC表示购买了2个A商品,2个B商品,以及1个C商品。另外两个数据项以此类同。假设对此三项数据应用夹击算法,得出一条关联规则AB。该关联规则并不包含商品的购买数量。现在我们把商品数量约束加入,按照上文所述,则A的数量应为:(2+1+2)/3=1.67;B的数量为(2+2+0)/3=1.33,C则为(1+1+4)/3=2。对于得到的关联规则AB,将购买数量以及利润作为约束来分析关联规则AB,得到1.67*(A商品的利润)1.33*(B商品的利润),原关联规则变为(1.67*1)(1.33*7),因此得到3.347.98的结果。这样由仅表示A、B商品简单相关的关联规则,在加入商品购买数量及利润后,可以表示此关联规则能否带来较高的获利性,这样,挖掘出的规则的价值大大提升,可以更好的提供给决策者作为参考。在得到这些关联规则后,通过对每条关联规则加入数量以及利润的分析,比较,经营者可以在销售的时候灵活的搭配不同利润率的商品,从而引导消费者在购买了低利润的商品后,会进一步购买与之相关联的高利润商品。使决策者能够快速有效并且正确的挖掘出关联规则,并通过挖掘出的知识来获得最大利益。
4 结束语
通常情况下,关联规则挖掘并不考虑购买数量,只能表达出购买商品的行为趋势涵义。通俗的说就是将两种商品放在一起共同搭配销售,虽然能卖的更多,但是并不一定比单独销售获利更高。因此,作者在实验中,通过夹击算法应用于多层次架构中,高效的挖掘关联规则,并以购买数量和利润做为约束分析得到的关联规则,使挖掘出的关联规则能够表达出两种商品搭配销售所带来的利润提高能力。因此以利润和数量为约束条件的关联规则挖掘分析与传统的关联规则相比,可以更好的帮助商家做出决策。
参考文献:
[1]Agrawl R,et al. Mining Association Rules Between Sets of Items in Large Databases[C].In:Proc. of 1993 ACM SIGMOD Conf. Washington DC.USA,May 1993:207-216.
[2]R.Srikant, and R Agrawal. Mining quantitative association rules.Proceedings of the 21st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Very Large Database,1995,pp.407-419.
[3]Cai C H.Fu A W C H.Mining Association Rules with Weighted Items[A].1998:68-77.
[4]欧阳为民,郑诚,蔡庆生.数据库中加权关联规则的发现[J].软件学报.2001(04):612-619.
篇10
【关键词】 侵蚀性葡萄胎;护理
1 心理护理
向患者讲解疾病的有关知识,化疗是有效的治疗方法,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化疗药物能导致卵巢功能低下,但停药两年后可以再次妊娠,且胎儿的智力体格发育正常,增强对化疗药物不良反应的信心,同时做好家属的思想工作,得到支持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
2 饮食护理
进食高能量、高蛋白、富含维生素、易消化无刺激性的食物,少量多餐,多喝水、多食新鲜蔬菜。
3 口腔护理
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餐后、餐前、晨起不定时的漱口,用软毛牙刷刷牙,预防口腔溃疡。
4 静脉护理
化疗药物对静脉的刺激性较强,患者会产生不同程度的静脉炎,应采用粗直、弹性好的上肢前臂静脉,从远端血管有计划地使用静脉注射,尽量使用套管针以减少穿刺的次数,严密观察有无药液外渗,一旦发现药液外渗应立即停药,用50%硫酸镁局部冷敷或用金黄散加蜂蜜外敷,也可以用米醋外敷。
5 化疗药物的副作用与护理
5.1 胃肠道反应
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反应、厌食、腹痛、腹泻、便秘,评估患者的体重变化,创造良好的进食环境,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无异味,保持口腔卫生并嘱患者放松做深呼吸,分散患者的注意力,指导家属给予清淡富有营养易消化食品,进食速度要慢。遵医嘱给予止吐药及镇静剂。
5.2 口腔溃疡
口腔内疼痛,口腔黏膜充血溃烂,用合适的漱口液漱口。忌食辛辣、过冷、过热、刺激性的食物,忌食粗糙、带硬壳食物。鼓励患者多看书、多听音乐转移注意力。
5.3 脱发及皮肤色素的沉着
对头发稀少或是完全脱落的患者,做好耐心细致的解释工作,给患者精神上的支持。说明停药后两年内头发可以再生,皮肤色素沉着也会逐渐消退。用药期间可以不脱帽或戴发套。
5.4 骨髓的抑制
是化疗中最严重的毒副作用,表现为白细胞及血小板减少,用药后及时复查血常规,若W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