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理论知识范文

时间:2024-04-09 17:54:0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交通理论知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交通理论知识

篇1

目前,观察的重要意义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一些幼儿园也在实践中摸索尝试。但是,有些教师还是觉得无从下手,不知道观察什么,不知道如何分析观察资料。笔者认为这可能源于教师对观察的相关理论缺乏了解。观察不是件简单机械和程序性的事情,不是把儿童的行为记录下来即可,“观察什么”“如何观察”“观察之后如何分析与运用”都需要以相关理论为基础。下面我们以“观察儿童积木游戏”为例加以阐述。

如果我们想深入了解儿童的积木游戏,就应该明确要观察哪些内容、采用何种观察方法、如何分析儿童的操作过程及建构的作品、如何把这些观察分析资料运用到日后的教育活动中去。

一、观察儿童积木游戏的哪些方面

对于同一儿童的行为,不同背景、知识经验的人观察到的内容是不同的。对儿童了解得越多,我们观察到的内容就越丰富越关键,正所谓“心中所想,目中所见”。

通过访谈,我们了解到,在观察儿童积木游戏时,大部分教师会观察儿童的动作发展,包括精细动作和手眼协调;会观察儿童对大小、形状的认知;会观察儿童的社会性发展,比如是否与其他小朋友有合作和交流;会观察儿童的情绪情感,比如是否有耐心,玩得是否愉快;还会观察游戏结束时儿童是否有收拾玩具的良好习惯,等等。这些内容的确是儿童在玩积木的过程中都有可能表现出来的,但不是我们要了解的儿童积木游戏的“核心信息”。因为上述行为是儿童在其他游戏中也可能表现出来的。当然,也会有教师意识到要观察儿童搭建的作品的复杂程度,但是对“复杂程度”的了解比较模糊,往往凭借自己的经验来划分。

一个拥有理论的观察者在观察儿童积木游戏时,会将哪些相关理论与儿童的积木游戏行为自动联结呢?

儿童积木搭建水平存在由低到高的“序”。从最低层次的摆弄积木到最高层次的运用各种技能进行搭建,儿童搭建水平有自己的发展轨迹。

儿童搭建的主题存在性别上的特点,男孩和女孩搭建的主题有所不同。男孩搭建的最常见的五种主题是飞机、武器、高楼、平房、船只,女孩搭建的最常见的五种主题是平房、家具用品、高楼、花草树木、桥梁。〔1〕

辅助材料影响儿童的积木搭建。辅助材料的提供会丰富儿童的戏剧性表演游戏。

搭建时间影响建构水平和戏剧性表演游戏。张莹、华爱华的研究提出了小中大班儿童单次积木游戏的合理时长。

彩色积木与原木色积木对儿童搭建会产生不同的影响。格式塔理论、儿童的色形抽象研究都表明,彩色积木对儿童的建构有局限性,而原木色积木可以让儿童的注意力更加集中在构型上。

材料投放方式会对儿童建构产生影响。有研究表明,积木材料分类投放对儿童的基本结构造型等级、对称水平、形状组合、积木用量、前后命名一致等多方面都有显著影响。

了解了上述理论,教师在观察儿童积木游戏时就会将重点放在以下内容上:

儿童选择了哪些积木(积木大小、类型、颜色),这些积木对儿童搭建游戏的影响或制约是什么?

儿童搭建了哪种形式的物体(十字交叉式、高高耸立式、堆放式、平行式、封闭式、开放式)?

儿童在寻找自己需要的下一块积木时,是从一堆杂乱的积木中翻找,还是有目的地拿取?

儿童的搭建是否有重复的主题或多种多样的主题?

儿童是否给搭建物命名?

儿童一共玩了多长时间?多长时间用于搭建构型,多长时间用于戏剧性表演游戏?玩戏剧性表演游戏时用到了哪些辅助材料?

二、用什么方法来观察记录儿童的积木游戏

观察记录方法多种多样,如大家都熟知的有轶事记录法、发展检核表、表现水平评分指南、时间取样、事件取样、等级评价量表、照片、音频/视频记录、儿童绘画作品分析等。教师可以根据观察的目的和内容选用合适的方法。下面介绍一种比较有效的观察记录方法――学习故事。

学习故事由新西兰学前教育学者卡尔(Carr,2004)提出,它是一种在真实情境中完成的结构性观察记录方法,能反映儿童自身连续发展的情况。运用这种方法时,教师不仅要观察记录儿童的表现,还要解读所观察到的行为。〔2〕

就儿童积木游戏的观察而言,首先,教师应该描述儿童在积木操作过程中的行为表现和情景,即“发生了什么”,记录时要围绕积木游戏的核心信息,包括儿童的搭建水平和搭建主题、儿童在戏剧性表演方面的表现、儿童选择的积木种类、儿童在积木游戏过程中的模仿等。其次,教师要对儿童在积木游戏中的行为作出评价,要解读、分析和回应儿童的学习行为,即儿童“学习什么”。最后,教师要思考对儿童下一步指导的计划,即“下一步该怎么做”。

三、如何分析与运用观察资料

观察儿童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了解儿童,改善教育实践,从而促进儿童发展。在这个过程中,分析与运用观察到的资料尤为关键,而我们自身拥有的对儿童的认识和理解(也就是理论知识)又会影响我们对资料的分析和得出的结论。下面,我们尝试着运用相关理论来分析儿童的积木游戏。

(一)发生了什么

姓名:月月 性别:女

年龄:大班 时间:11∶07~11∶35

第一阶段(用时10分钟),月月拿到积木后,很快地将积木平铺,之后她从大桶里翻找出了一些积木放在自己铺成的这个平面上,且搭建了一个高高的烟囱。然后,她又围成了一个小的空间,并且用五角星形积木搭建出了一个门。月月说小老虎住在这所房子里(如图1)。

第二阶段(用时3分钟),月月翻找出了一个菠萝小人和番茄的木制卡片。月月说小老虎的家叫“番茄花园”,这个菠萝小人是小老虎的仆人,说完哈哈大笑起来。她又在房子最左侧用几块积木搭了台阶,在台阶上放了一块圆柱体积木,她说这是小老虎的蹦蹦床(如图2)。

第三阶段(用时15分钟),在“蹦蹦床”的左侧,月月搭建了一辆汽车(如图3)。这主要是模仿旁边小朋友的行为。月月看到旁边的小朋友搭了一辆汽车,两只小老虎正坐在汽车上(如图4),她也搭建了汽车,带着小老虎到其他小朋友家去玩(如图5、图6)。之后她又邀请其他小朋友到她家里来做客,她的菠萝仆人还给来宾鞠躬(如图7)。一直到收积木,他们都在玩“做客”的游戏。

(二)学习了什么

1.月月的积木搭建水平

对于儿童积木搭建水平由低到高的“序”,很多学者都提出过自己的观点。我们综合前人的研究由低到高列出儿童积木搭建的不同水平:(1)平铺、堆放,(2)延长,(3)垒高,(4)二维垒高,(5)平铺(形成平面,作为搭建的底座),(6)架空,(7)围合,(8)实心搭层(用积木依次平铺和垒高搭出一个实心的层阶,并在此层阶上继续搭建),(9)空心搭层(利用架空和平铺搭出一个具有空间的层阶,并在此层阶上继续搭建),(10)多技能组合应用(将较高水平的搭层技能与其他较简单的各种技能灵活地组合应用)。据此,可以看出月月的搭建水平处于实心搭层阶段,她用积木依次平铺搭出一个实心的层阶,并在此层阶上搭了一个烟囱。

2.月月搭建的主题

月月的搭建主题相当明确,一开始她就想搭建一座房子,随后又添加了门、台阶、小老虎的蹦蹦床、小老虎的汽车等。月月有很强的搭建目的性,而且在搭建过程中能一直谨记自己的搭建目的,这与大班年龄段特点是相符的。从月月搭建的主题看,也符合性别上的特点。

3.月月搭建中的模仿行为

在搭建过程中,月月有模仿同伴搭建汽车的行为。她开始并未想到要给房子的主人“造”一辆汽车,而是在看到同伴搭建汽车之后才有了这种搭建行为。模仿是幼儿学习和成长的重要途径。有研究者提出,儿童在模仿过程中首先会注意和观察模仿对象,之后把模仿对象内化为一种表象贮存在记忆中,最后用动作和行为把这种表象表达出来,在这一过程中儿童的认知能力得到了锻炼。〔3〕

4.月月的戏剧性表演游戏

月月的搭建时间有13分钟左右,剩下的15分钟左右都在玩戏剧性表演游戏。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辅助材料(小老虎、菠萝娃娃、番茄木制卡片)对月月的戏剧性表演游戏的确有着某种暗示作用。美国教育家卡罗琳・普拉特特意设计了各种木制人物和动物作为单元积木的辅助材料,这些辅助材料会促使儿童在游戏中创造情境,表现自己的思想与情感。

(三)下一步该怎么做

1.材料的投放

对于大班年龄的月月来说,其搭建水平并不算太高,这可能与教师提供的积木的类型、大小、颜色有关。案例中,教师提供的是彩色的小型积木,块数不多,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儿童的搭建水平。有研究显示,给大班儿童提供彩色积木,虽然他们能够有意识地选择不同颜色的材料来建构,但如果彩色积木中每种颜色的数量很有限,可能会限制儿童的建构,导致儿童转向其他类型的游戏行为。〔4〕这给我们的启发是,给儿童的积木最好是原木色的,以避免色彩对儿童建构游戏的限制。

教师把所有积木放在一个大桶里,没有分类投放,这对月月的搭建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有研究结果显示,分类投放的积木会对儿童的搭建水平、对称水平、形状组合、积木用量等多方面产生显著影响。因为一目了然的积木颜色、形状、数量,使儿童不再盲目地进行接下来的搭建,也使他们注意使用不同形状的积木去搭建更加复杂的造型,节省拿取积木的时间,可以增加使用的积木数量。〔5〕

2.模拟参照物的提供

给儿童提供模拟参照物,让儿童模仿搭建,可以有效提高其积木建构水平。〔6〕儿童根据模拟参照物搭建按由易到难排列依次是范例、范例照片、实物模型、实物照片。对于大班儿童来说,根据实物和实物照片搭建依旧有难度,所以,可以为大班儿童提供模拟的参照物,为不同搭建水平的儿童提供不同难度的参照物,且墙面上可以呈现搭建的步骤图等。

3.辅助材料的提供

关于积木游戏中添加辅助材料,多数研究者都认为辅助材料有助于游戏的复杂化,如果给儿童提供不同的游戏辅助材料,儿童会以自己的经验和能力玩出不同的游戏情节。教师可以给儿童提供一些动物、人物、交通工具、路标等辅助材料。

综上所述,如果教师头脑中清楚儿童积木游戏的相关理论,就会聚焦积木游戏的核心信息进行观察,采用适宜的观察方法,准确分析儿童的现有水平并提供更好的教育支持。但是,理论的内化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教师可以以具体的儿童学习案例为抓手,与同事交流、针对具体情况查阅资料或向相关的理论工作者请教,在具体的教育实践情境中反思,把经验变成想法和观念,把想法和观念变成反省与检讨,再把反省与检讨变成更新的理念与行动。

参考文献:

〔1〕〔4〕董素芳.结构游戏材料投放方式对儿童结构游戏行为影响的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7.

〔2〕周欣,黄瑾,等.学前儿童数学学习的观察和评价:学习故事评价方法的应用〔J〕.幼儿教育:教育教学,2012,(6).

〔3〕林泳海.儿童模仿及其教育价值〔J〕.应用心理学,1987,(S1).

篇2

一、教师共同体知识管理的价值思考

教师共同体的知识管理是指在组织背景下开展的教师知识的产生、交流、分享、转化等活动。知识管理的这些活动不仅改变了教师的知识观、学习观,而且促进了教师个体知识管理的能力。

首先,教师共同体的知识管理张扬了教师个体在知识产生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改变了教师的知识观。传统的知识观,认为知识是独立于教师个体存在的公共产品,是理性、权威的象征,是普遍真理。而知识管理立足于教师是知识生产者的理念,唤醒了教师对知识的主体意识,在知识管理过程中,教师被视为知识的生产者,教师群体是知识生产的重要群体。与此同时,知识管理也改变了教师对知识性质的一元认识,也即是把知识仅仅等同于那些已被编码、存储、可传播的显性知识。事实上,知识不仅是指那些已经为人们达成共识、被编码、传播的显性知识,同时也包括存在于不同个体之中的缄默知识,即生动的、个性化的教师内隐知识。

其次,教师共同体的知识管理激活了教师学习的主动性,改变了教师的学习观。在为教师学习设计的传统环境中,教师仅被视作知识的储存器,那些脱离了生动教育情景的理念、规律、原理通过接受的方式,充斥于教师的心灵。知识对教师而言常常产生一种悬置感、遥远感。教师们统称它为“理论”,它与教师自身的经验形成了截然不同的知识连续体中的两极。这种“理论”一旦从生动的教育生活中抽象出来,就成了“风干了的,去掉了一切偶然的、个别的因素之后的”符号系统。教师只有在与具有“理论”背景的个体或群体对话时,如申报课题、论文写作等外因活动时,才会极不自然地、生吞活剥地运用这些概念符号系统。而在他们的日常教学生活中,经验层面的知识互动与共享、面对面的知识传播与创新成为最具影响力的教师专业发展的路径。然而,教师对“理论”的心理是复杂的,一方面他们渴望拥有超越于个体经验的强大思想支撑,以诠释其教育行为的合理性,他们对自身的经验常常缺乏自信;另一方面,他们又拒绝远离其知识表征系统的抽象概念符号系统。因为,一个新概念的创生是基于丰厚的学术背景,是学术群体的文化产物。教师对这一概念的情景意义的赋予常常是无能为力的。而这一环节对知识的内化却是至关重要的,它决定了教师内化知识的活力。因此,无论是“理论”知识的经验化,还是“经验”知识的理论化都不是知识两极的简单相加,而是在具体情景中的不断融合、升华的过程。

如果把学习过程仅仅理解为由外向内的过程,那么教师的学习往往是他主的。如果把学习过程理解为由内向外的表达、交流、分享的过程,教师就能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决定着表达与交流的主题和形式。同时,教师在交流、分享、转化的活动中改变了对灌输式学习观的认同,进而改变了对自身学习行为的认识,这主要表现在教师对以下学习观的认同:(1)教师的学习是主动建构的过程。教师的知识是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的整合体,其不同形态之间的转化并非自然而然的事,这一转化过程是非常复杂的。它既包括了群体知识的不断个性化,又交织着个体知识的群体化的过程。而这些复杂的过程都有赖于教师积极主动的构建活动。(2)教师的学习是在群体背景中进行的。教师的学习不仅是人境互动的结果,更是人与人协作、对话的结果。怎样的社会情景有利于隐性知识的传递呢*9芽Brown和Duguid(1991)指出了叙述法、协作以及社会结构在学习、知识传递、经验解释等方面所起的作用。这些活动经常发生在被他们称为“实践社群”的非正式社会组织中。[3]在实践中,教师们的自由式的集体备课、说课和评课活动就是其具体形式,(3)教师的学习是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的对应。也即通过“我注六经”与“六经注我”的方式完成。教师在学习理论知识时,需要将抽象的符号系统具体化,也即用自身的经验来解释理论,赋予抽象符号系统以内涵,这就是“我注六经”。此外,教师的理论学习还可以通过对经验行为的理论诠释来真正内化理论知识,不仅知其然,而且能知其所以然,这就是“六经注我”。这样,通过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的不断对应(这种对应可以是个体独立完成,也可以是教师群体的互助),使教师对自身的经验行为作出预测并加以控制,提高教育教学行为的自觉意识。

再次,教师群体的知识管理促进了教师个体的知识管理能力。教师群体背景的知识管理是以教师个体内隐知识的外化为基础,以个体知识的群体交流、分享为中介,以外显知识的个体转化为宗旨的知识管理过程。在构建教师共同体实践中,只有教师个体充分挖掘自身的缄默知识,并在群体中进行思维的碰撞、观点的共享,同时通过外显知识的个体转化实现教师共同体的发展。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缄默知识的显性化是教师对自身经验的升华,通过教师的反思、交流、编码与传播实施教师对个体知识的管理,使经验成为自觉意志,因此,教师共同体的知识管理与教师个体的知识管理是并行的。这不仅意味着教师共同体的知识管理是以教师个体的知识管理为基础,同时表明共同体的知识管理也强化了教师个体的知识管理意识与能力,最终使教师养成个体知识管理的习惯。

二、教师共同体知识管理的参照模型

“SECI模型”(Socialization社会化;Externalization外化;Combination结合;Internalization内化)是日本学者Nonaka和Tadeuchi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的知识创造的完整模型。[4]这一模型被认为是用来描述组织中产生、传递及再造知识的严谨且实用的方法。简单地说这一模型包括:一种互动动力--传递;两种知识形式--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三个层面的社会集合--个人、群体、组织;四个“知识创造”的过程--社会化、外化、结合、内化。

(1)社会化:从缄默知识到缄默知识,也是个体交流共享缄默知识的过程。用“社会化”一词主要是强调缄默知识的交流是通过社会或团体成员的共同活动来进行的。最常见的就是学校中惯用的“师徒模式”。

(2)外化:从缄默知识到外显知识。通过努力,个体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将缄默知识转化为外显知识,并将之成为人类的公共产品。外化是知识创造的关键,因为知识的发展过程正是缄默知识不断向外显知识转化和新的外显知识不断生成的过程。个体主要通过将自己的观点和意向外化成为语词、概念、形象等在群体中传播与沟通。

(3)结合:从显性知识到显性知识。显性知识向更复杂的显性知识体系的转化,个体抽取和组合知识的方式是通过文献、会议、网络等实现。

(4)内化:从显性知识到隐性知识。已经外化的显性知识在个人及组织范围内向隐性知识的转化。它主要通过个体的实践活动实现这种转化。

1998年,Nonaka和Konno又为该模型引入了一个新概念--“场”,[5]就是一个进行知识动态转换和产生相互影响的场所。Nonaka提出了四种类型的“场”--原始情景型:个人之间共享感觉、感受、经验及思维模式的场所;集体互动型:隐性知识实现互动的场所,其中关键的因素是对话与比喻,网络型:在虚拟世界中实现互动的场所,通过它,人们可以将新的显性知识与已有的显性知识进行整合,从而在整个组织中生成新的显性知识,演练型:为显性知识向隐性的转化提供场所。“场”是Nonaka针对其SECI模型的实践构建的一一对应的现实空间,他强调任何组织都不能忽视“场”的建设。这一知识创造的模型同样经典地刻画了教师的知识创造与学习过程,对教师共同体的知识管理有着直接的借鉴作用。因此,我们把“SECI模型”作为教师共同体知识管理的参照模型,并在知识管理实践中加以丰富与拓展。三、教师共同体知识管理的运作策略

由于教师群体组织背景的差异,形成了不同特质的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主要包括以校为本的共同体和校际的共同体。以校为本的共同体是指某一学校内部的教师群体,这些群体的构成无论从知识背景,还是年龄结构上看都存在着差异性。事实上,在学校管理的实践中,以校为本的教师共同体的构建是极为普遍的。这一共同体的存在对新成员而言是促进自我专业发展的极为有效的途径。问题的关键是在一个共同体中,核心成员的专业水平极大地影响了新成员的发展前景。因此,如何使共同体成为开放的、动态的系统,这正成为人们实践中不断探索的焦点问题。一种卓有成效的做法是,相关学术团体介入教师共同体的活动,这种方法能促进共同体多层、多元和多维的发展,在实践中逐渐成为一种流行的模式。

篇3

由于目前尚未有本土开发的关于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职业认同工具,本研究问卷在参考相关文献基础上,改编自宋广文和魏淑华研究[4]中所使用的《教师职业认同感问卷》,根据前期的开放式调查结果以及根据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实际,对问卷的表述做了调整和修改,并通过信效度检验考察了其在心理健康教师群体中的适应性。问卷包括对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职业认识、职业情感、职业意志、职业期望、职业价值观、职业技能六个维度。问卷在本研究中模型的拟合度良好,χ2/df的值为4.79,小于5,可以接受;近似误差均方根RMSEA为0.088,表明模型可以接受;比较拟合指标近似均方根误差CFI为0.91,NNFI是0.90,均较接近1,模型拟合指数良好,可以认为修订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职业认同问卷》的结构模型可以接受。各个维度可靠性系数分别为:0.544(职业认识)、0.598(职业情感)、0.556(职业意志)、0.592(职业期望)、0.528(职业价值观)和0.672(职业技能),问卷总分可靠性系数为0.877。用于对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个人背景资料进行调查,包括性别、婚姻状况、年龄、教龄、学历、专业、月工资、是否专职、工作单位等基本信息,以及“哪些因素会影响到你对这个职业的认同”等开放式问题。

2研究结果

2.1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职业认同感的现状及人口学差异分析

为了分析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职业认同感总体情况,对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职业认同感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在此基础上对人口学变量进行了方差分析,考虑到人口学变量较多,本研究只考察人口学变量在职业认同感总分和各维度分上的主效应。结果如表1所示。表1结果表明,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职业认同感在性别上有显著差异;其中表现在男性的职业价值观高于女性(P<0.01),而男性的职业技能却低于女性(P<0.05)。职业认识、职业技能、职业认同总分在年龄上有显著差异。进一步的事后多重检验显示:31岁-40岁之间(P<0.001)和40岁以上(P<0.01)的职业认识水平均高于30岁以下,即,30岁以下的职业认识水平最低;31~40岁的职业技能高于30岁以下和40岁以上,即,31~40岁之间职业技能水平最高;31~40岁的职业认同总分高于40岁以上。兼职教师的职业期望高于专职教师(P<0.01)。职业认同的各维度和总分在所学专业上均没有显著性差异。此外针对职业认同感不同维度的均分进行了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发现职业认同感的各维度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维度主效应显著(F=211.869,P<0.001),进一步的两两比较发现,职业认识和职业技能的项目均分之间差异没有达到显著性水平之外,其他各维度之间的差异均达到显著性水平,从低到高依次为:职业价值观(2.708±0.021)、职业期望(2.785±0.020)、职业情感(2.839±0.016)、职业意志(3.096±0.015)、职业技能(3.595±0.025)和职业认识(3.631±0.026)。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职业意志、职业技能和职业认识均分均高于理论中值(3分),其水平均处于中等偏上,而职业价值观、职业期望和职业情感相对较低。

2.2影响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职业认同感的因素

在开放式调查中关于“哪些因素会影响到你对这个职业的认同?”这一问题,将各种回答进行归类,发现以下因素会影响到职业认同感,主要包括:第一、家庭成员及社会人士的不理解,自己无法有效地开展工作,不能很好的帮助学生缓解心理问题。第二、生活的重担及经济状况不容乐观:心理健康教育可能不如其他专业课得到学生家长的重视,工资不是很高,确实会给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带来较大经济压力。第三、学生本身的问题:有些学生本身已经存在较为严重的问题,来到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面前不肯与其沟通交流,这也使得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难以开展工作。第四、自身的问题: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自身已经处于亚健康状态,难以做好工作;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自身不能及时有效缓解以前的工作压力,形成恶性循环。第五、学校的问题:一方面现在学校招聘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人数较少,而从大学校门走出来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毕业生越来越多,就业时的竞争非常激烈。另一方面,学校对于已经招聘进校园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并不是特别重视,会造成教师心理失落,影响职业认同。

3讨论与分析

3.1针对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职业认同感现状和人口学差异的分析

在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群体中,男性选择将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作为自己的职业,可能要面临更大的冲突,而最终能将此作为职业,往往这些男性对这份工作有着极高的热爱,研究中发现的男性职业价值观显著高于女性的现象也说明了男性心理健康教师在主动选择之后可能体会到更多的自我发展和价值。男性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职业技能显著低于女性,这与刘亚丽等[8]对高中骨干教师的工作研究结果是一致的,这种性别差异可能是由于心理健康教师的特殊工作性质所导致。心理健康教师往往需要具有细心、善于捕捉细节并具有同情心,而女性在这些特质上具有一定优势。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需要大量的情感和精力投入。30岁以下的年轻教师因为刚参加工作不久,专业训练或教育教学实践都相对缺乏,从而可能导致30岁以下年轻教师职业认同感水平最低[9]。而30~40岁之间的教师职业具有专业训练和经验积累,精力较为旺盛,在工作中体会到更多的成就感,对职业保持更高的热情,从而使得其职业认同感水平最高,该研究结果与程俊玲等[10]研究发现的年轻教师工作压力更大的结论一致。此外研究发现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职业意志、职业技能和职业认识水平均处于中等偏上,而职业价值观、职业期望和职业情感相对较低。这反映了当前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职业现状,该群体虽然对职业具有正确的认识,掌握了相应的职业技能,也可以发挥自己的能动性和意志力从而达到工作要求,但对职业并没有很高的热情,在工作也较难体会到自身发展和职业进步所带来的成就感,也就是说大多数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只是把该工作作为职业而已,并没有将其看成是能给自己带来成功和快乐体验的事业。

3.2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职业认同感的对策

篇4

论文摘要:舒尔曼提出的“学科教学知识”推动了教育研究与实践的向前发展。高校《通信原理》课程学科教学的知识结构与内容框架主要包括通信原理课程教学模式等七个方面,对《通信原理》课程教学策略的知识应用进行论述,具有较强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教师的学科教学知识

在20世纪80年代的西方教师专业化运动中,美国斯坦福大学的shulman教授,针对当时在对教师的资格认证中,将教师的教学能力简单理解为教师具备的学科知识和教学知识的问题,指出对教师知识的分析是推动我们对教师行为分析的最主要的因素,提出了“学科教学知识”(pedagogicalcontentknowledge/pck,也有人译为教育学内容知识、教学学科知识、教学专业知能、学科内容教学知识等)这一重要概念。舒尔曼认为,学科教学知识是学科知识和教育学知识的特殊混合体,是教师对学科知识独特的专业理解,为教师所特有,是“教师对如何帮助学生理解具体学科内容而做出的理解”。学科教学知识使教师学会如何组织和呈现具体学科的主题、问题、结果,使之与学习者多样的兴趣与能力相适应,从而组织教学。学科教学知识的提出,为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

学科教学知识是教师在教学中将特定的学科教学内容加工转化而形成的能为学生接受的知识。wWW.133229.cOM学科教学知识的形成需要教师对学科知识、教学知识、学生知识、情景知识等进行整合,并对教学经验不断归纳、总结与调整。因此,学科教学知识具有实践性、情景性和个体性。学科教学知识的形成揭示了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的复杂过程,使对教师教学能力的研究更为深人与科学。

舒尔曼提出的“学科教学知识”概念引起了学者们对与教师教学实践相关知识的重视,学者们进行了大量的论述与研究,“学科教学知识”理论成为教师教育、课堂教学行为分析、科学教育等学科教育研究的重要内容与基础框架。后经过修改和补充,舒尔曼又进一步阐释了学科教学知识的框架。以此为基础,学者根据自己的理解,提出了学科教学知识的内涵;尽管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见解,但大同小异,基本上都认为学科教学知识包括:教师教育信念、学科知识、教育学知识、关于学生的知识、教学情境知识等几个方面。

二、《通信原理》课程教师的学科教学知识

现代社会是信息社会,电子与通信类专业从而也成为极为热门的专业。在电子与通信类专业的课程结构中,《通信原理》是极为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此课程的主要任务在于研究通信系统中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让学生掌握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理论原理、实现方法和系统性能,能够在后续课程的学习和工作中灵活应用,并激发他们对通信学科方面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使他们有足够的自信和能力来适应这一日新月异的领域。该课程内容涉及随机过程、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信息论、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等多方面的知识。高等教育是人才培养的主渠道,而教师则是决定学校教育质量的关键。在创新人才教育的大背景下,有必要对《通信原理》课程教师的知识结构框架进行分析、研究。

对于教师学科教学知识框架,除理论研究之外,也要进行实证研究,如调查分析、测量、比较等;而教师知识结构必然会涉及学科和专业。以往的研究多涉及基础教育领域的教师;近年来,高等教育专业的教师学科教学知识也开始受到重视。笔者在理论分析、听课、亲历教学的基础上,提出了高校《通信原理》课程教师的学科教学知识框架。高校《通信原理》课程教师的学科教学知识应该包括如下主要内容:

(一)《通信原理》课程教学模式知识

《通信原理》课程教学方法因课程中具体内容的性质而有所不同,常用的教学模式有:仿专家思考模式,是要求学生像通信专家一样思考,强调学术严谨,以传授专业知识为主的教学模式。概念转换模式,是通过使学生产生情景上的冲突,改变学生原有的概念,帮助他们建立通信科学概念的模式。探究模式,包括一般意义上的探究和以学习共同体为中心、分工负责、利用实验室条件进行研究的“小组合作学习”或“合作探究”模式。基于项目或课题的教学模式,即以“导向”性的问题为中心,围绕一个主题组织概念、原理,指导学生通过实验和调查得出解决方案等。

在熟悉《通信原理》课程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应根据本科和高职专科的《通信原理》课程教学目标的不同和学生基础的不同,采用不同的课程教学模式。根据作者的经验,本科教学中适合采用仿专家思考模式、概念转换模式、探究模式;高职专科教学中,则宜运用基于项目或课题的教学模式和探究模式。这些模式在教学中还需要灵活交替使用。不论采用何种教学模式,《通信原理》课程的教师都应当具备体现《通信原理》课程特点的教学策略。笔者在教学中大量使用了理论教学与实验、实习相结合,以及案例教学的策略。

(二)通信专业课程专业培养目标和教学目标知识

通信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一批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很强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的人才,主要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基础扎实、知识面宽、素质高、富有创新意识、在通信领域内获得专业训练的高级技术人才,以适应国家加速信息化发展对人才的需要。专业是以通信技术为主,结合计算机应用的宽口径专业。根据教学目标,我们应该重点围绕通信系统设计、智能信息处理、无线通信及测控、现代交换技术、光通信技术、计算机视觉与图像处理等展开教学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只有从总体上理解了通信专业课程专业培养目标和教学目标,才能在课程教学中处理好《通信原理》和其他课程的关系,达到预期的专业培养目标。为此,我们需要根据创新人才教育的大思路,从高等教育特点和各学校具体条件出发,结合各个专业的特点,加强专业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实践教学活动。

(三)《通信原理》课程目标与内容知识

为了适应新世纪的需要,《通信原理》课程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特别是具有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科技人才。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获得必要的信息通信与传输方面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动手能力;使学生在模拟和数字通信方面建立清晰的系统概念,掌握通信系统的一般分析方法,并具备一定的通信系统设计能力;使学生了解通信技术的最新发展方向,从而把握通信学科发展脉络,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与创新性,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为培养能够解决挑战性问题的新一代工程师打下坚实的基础。

《通信原理》课程内容具体包括:通信的概念、通信系统基本组成、数字通信系统、信道简介;信息嫡的基本概念;awgn信道下香农信道容量理论;信号的频域分析方法,自相关函数与功率谱密度,互相关函数与互谱密度;hillbert变换,解析信号,等效基带分析;随机信号与平稳随机信号,窄带平稳随机信号,高斯白噪声过程;模拟调制;模拟信号的数字化;高斯白噪声信道中的数字传输;带限awgn信道下的数字传输等。对这些内容的深入了解和精深掌握是做好《通信原理》课程教学的前提条件。

除了对这些基础知识的牢固掌握以外,教师还应该对通信的研究史和发现史、学科研究与开发最新进展,特别是光电子通信有较多的了解,并在教学中适当进行最新研究与开发成果介绍。

(四)学生对本专业知识的理解能力知识

通信专业教师应该了解学生对具体专业知识的理解能力,包括学生学习需要和学习困难的知识。所谓学生学习需要的知识指的是学生在学习某个通信原理课程内容之前必备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学生的学科理解能力是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原因。只有深人了解学生学习《通信原理》课程需要哪些预备知识、难点是哪些等,才能有的放矢,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学生学习《通信原理》课程时,较难理解和接受的知识包括通信的抽象概念、随机过程概念、信息熵、hillbert变换,教师教学中应该努力让学生掌握这些方面的内容。

(五)通信安全意识

通信安全涉及国家、单位,以及个人的通信秘密保障,关乎国家、社会征集、经济、军事等各方面的安全。现有的《通信原理》课程教材都不涉及通信安全教育,这是一个很大的缺陷。《通信原理》课程教师不仅自己应该具有一定的通信安全知识和相关思考,更应该将其渗透于《通信原理》课程的教学之中。

三、《通信原理》课程学科教学知识的运用

《通信原理》课程教师应该具备上述学科教学知识,并能熟练地运用于教学实践活动中。作者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对《通信原理》课程学科教学知识进行了灵活运用。下面对其中的教学策略知识的运用举例说明如下:

(一)学科知识传授方面,教学重点放在数字通信系统部分

《通信原理》内容包括通信的基本理论、模拟调制、数字传输、编码技术几个大部分。由于现代通信的发展方向是数字通信,因此,教学重点在数字通信系统部分。在课程的开始阶段,让学生准确把握数字通信系统的组成、各模块的功能,使得学生能够把本课程的内容有机地组合起来,在学习具体知识点时能明确它们在通信系统中所起的作用,收到“既见树木,又见森林”的效果。《通信原理》是一门理论和实践并重的课程,在理论教学方面,要让学生掌握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理论原理、分析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在课堂上采用设问思考和逆向思考提问等教学方法,启发学生思考、诱发学生的思维、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在教学过程中注重考虑学生的学习方法和接受能力,在备课时,采用换位思考方法,感受学生的困惑,考虑讲解的技巧,以在最短的时间内收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同时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注意将学生自学和精讲重点、难点结合起来。在每章及每小节结束时,注意进行课程总结,让学生及时巩固所学内容,便于继续学习新的内容。

(二)通过介绍新技术进展,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通信原理》是通信专业的基础课程,涉及的最新技术不多,而本院电子信息与科学技术专业通信方面的后续课程也不多。而且,在中国的高等教育中,工科教育的一个较明显的缺陷是最新科研与开发成果很难及时在教材中体现,用什么教材讲什么内容的传统也使得最新科研与开发成果很难在教师的授课过程中被包括进来。通信的发展日新月异,新技术层出不穷,如何在有限的课时里让学生掌握通信基本理论的同时,尽量了解更多关于通信方面的新理论和新技术是教学中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作者在教学中采用课内附带介绍最新进展的形式来实现。例如,在讲解基本内容的同时,附带介绍了移动通信的发展状况、移动通信中常用多址方式、3g技术及其现状等内容,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开拓其视野,也能为他们将来从事这方面的研究和开发指明方向。

(三)通过cai和仿真辅助教学,加深对理论的理解

大量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并在课件设计上注意突破简单的演示型模式,体现知识的建构过程,重视知识要点的剖析,提高学生主体的参与程度;在课堂讲解上,注意将重点内容在黑板上列出,避免让学生有看电影的感觉,同时便于学生理解掌握原理,从而弥补了传统教学和多媒体教学各自的不足;同时,利用仿真软件对通信系统进行仿真观察,提高了学生对理论的理解能力,培养了学生的系统观念。

(四)加强教学实践,巩固所学内容

《通信原理》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课程,为了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内容,加深理解,笔者在教学中采用两种方法来进行教学实践。其一,精心设计实验,利用本系现有的实验设备,设计实验内容;其二,利用matlab仿真软件,编写仿真程序,采用课堂演示的方法。比如,通过仿真实现多种解调方式的误码率曲线,可以让学生们直观地了解它们的性能差异,体会“面对面”交流的乐趣。而编程基础比较好的同学可以开发一个简单的数字通信系统,重点让学生练习使用信源编码信道及接收机的仿真实现等。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编程能力,也加深了其对整个通信系统的理解。

篇5

关键词:大历史观 中学历史 整合教材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12-0116-01

“大历史观”是一种研究历史的方法,强调在历史教学过程中,不能站某一历史人物的短暂生涯上对历史知识进行研究。其倡导从全面客观的角度对整个历史做出系统、全面的教学,从而使学生对历史知识理解的更加深刻。采用这样的方式进行中学历史教学,为学生提供了学习历史的新视角。

1 大历史观的含义

所谓大历史观就是将从前历史中蕴含的相关逻辑与当前研究内容进行充分比较,再将现在所发生的历史和将来的可能达到的状态进行推理。从以往的历史发展规律中总结出一定的经验,通过这一规律对未来将要发生的重大事项做出科学判断,采用较为长远和辩证的思想来解释看到的问题。历史教师站在大历史观的角度进行历史教学,主要是将社会发展的长远角度进行历史事件的分析,按照历史发展的先后顺序对其做出科学比较。在开展历史教学活动时,需要注意的是将历史人物与其所处历史时代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实际情况相结合,并总结出这一历史人物和这一时期的历史发展之间的相互作用,从中总结出历史发展的规律[1]。

从大历史观角度对历史展开教学,应当注重洞悉历史发展的轨迹,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更加全面、透彻、客观的解析历史知识。同时通过这种方式学习历史、了解历史,可以让学生树立一个较为长远的历史观,摆脱某一人物或者某一朝代对学生思维的限制。在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中,可以站在不同角度对历史事件或者某一历史人物做出客观、正确的评价[2]。

2 大历史观指导下的历史教学变革

2.1 大历史观下,历史教学更加系统

传统中学历史教学受应试制度影响严重,历史教学模式呈公式化、八股化。中学历史教学过程中经常将教材进行肢解,这种教学方式经常将历史事件进行分离,从而使其显得支离破碎。采用这样的方式进行历史教学,不利于学生对历史知识进行宏观掌控,对于历史知识的深入研究也带来一定的阻碍。而“大历史观”改变了这一教学模式,教师通过这种方式对历史发展的整个过程做出充分分析,站在整体角度对历史事件进行研究,教师通过总结和分析,在教学过程中,不以某一历史人物的短暂生涯判断历史,也不以狭隘的角度对某一历史事件作出判断,进而可以帮助学生从全面客观的角度对历史知识进行学习,这不仅可以使学生更加深刻的了解历史,同时可以引导学生从历史长河中总结出一定的规律,对于学生的生活和学习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例如,在学习“中国史”时,教师需要对整个中国史有一个充分系统的理解。站在大历史观的角度对“中国史”进行宏观分析。首先从政治上进行分析,中国政治从秦朝的“中央集权”后,就形成了一种专制社会;到了清代,中央集权式官僚制度长期稳定,但是在这样的政治体制下,各种问题日益突出,当中国受到外界压力时,抵制能力低下,这就造成我国在近代时期长期受到外界的压迫。经济上,我国长期处于小农经济的状态,长期重农抑商政策的实施,阻碍了我国经济向着多元化方向发展。北宋时期,王安石变法,企图改变中国现有的经济体制,采用现代化金融管理方式作为行政管理工具。但是当时的中国的发展还没有发达到可以采用这种经济体制的阶段,因此新发法失败。在文化上,儒家思想长期统治人民,虽然儒家思想在客观的角度上评价,为人们立下了道德准则,但是在古代中国,其也是统治者束缚人类思想的工具,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大部分人的思想较为封建落后。

2.2 充分整合历史教学资源

站在“大历史观”角度进行中学历史教学,教师需要在课前进行充分的备课,在对每个单元进行备课的过程中,教师发现教材对知识的编排顺序和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习惯不相适应。这种情况下,教师在讲课时可以进行科学调整,对教材知识进行适当的重组。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使教材中的知识连接的更加紧密,使学生学习时更容易接受。

教师在进行备课的过程中,可以站在两方面角度做出立意,分别是“能力立意”和“问题立意”,根据以上两者进行教材的重组。例如教师对“古希腊民主政治”这一单元进行备课的过程中,首先确立三维目标,也就是“知识与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第一方面,教学目标是对古希腊的自然地理条件做出充分了解,因为其是古希腊形成城邦制度的根本原因,要求学生了解民主政治的所阐述的内容,了解民主政治对人类的重要影响。第二方面,利用地图,分析四大文明古国的地理环境,进而总结出地理环境对文化政治的影响。站在纵向角度对历史发展进行详细分析,进而总结出欧洲文化和中华文化的区别和原因。第三方面,对西方文明做出科学分析,了解这些文明对世界历史带来了哪些影响。教师通过备课,对教材内容合理整合,使教材的功能得到充分发挥。

3 结语

利用“大历史观”进行中学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习惯对历史知识进行整合,从而使各个历史事件之间产生紧密联系,同时对教材内容进行重组,帮助学生更加系统地掌握历史知识。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城市轨道 交通信号 项目管理

1 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的特点

集成项目的实施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随着科学技术和建设事业的发展,项目的规模越来越大,技术性,系统性越来越强,项目的复杂程度也在与日俱增,集成项目管理的专业化,科学化,市场化管理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

轨道交通建设是近年来城市基础设施发展的重点,城市轨道交通在城市住宅区、交通运输中心和工作地点之间提供了一个快捷便利的连接。城市轨道交通信号集成项目,虽然其份额在整个轨道交通系统中并不很高,但是由于信号项目是直接关系到系统安全性的保证,其重要的作用也就毋庸置疑了。而信号集成项目本身也具有着专业多,系统性强,接口多的特点。

城市轨道的信号系统沿袭铁路的制式,但由于其自身的特点,与铁路的信号系统有一定的区别。

(1)具有完善的列车速度监控功能。城市轨道交通所承担的客运量巨大,对行车间隔的要求远高于铁路,最小行车间隔达90秒,甚至更小,因此对列车运行速度监控的要求极高。

(2)速度传输速率较低。城市轨道交通的列车运行速度远低于铁路干线的列车运行速度,最高运行速度通常为80km/h,所以信号系统可以采用速率较低的数据传输系统。但是,随着城市轨道交通信号自动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对信息需求越来越多,信号系统也逐步采用速率较高且独立的数据传输系统。

(3)联锁关系较简单但技术要求高。城市轨道交通的大多数车站没有配线,不设道岔,甚至也不设地面信号机,仅在少数有岔联锁站及车辆段才设置道岔和地面信号机,故联锁设备的监控对象远少于铁路车站的监控对象,联锁关系远没有铁路复杂。除折返站外全部作业仅为旅客乘降,非常简单。通常一个控制中心即可实现全线的联锁功能。

城市轨道交通信号自动控制最大的特点是把联锁关系和ATP编/发码功能结合在一起,且包含一些特殊的功能,如自动折返、自动进路、紧急关闭、扣车等,增加了技术难度。

(4)自动化水平高

由于城市轨道交通的线路长度短,站间距离短,列车种类较少,行车规律性很高,因此它的信号系统中通常包括自动排列进路和运行自动调整的功能,自动化程度高,人工介入极少。

2 行业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轨道交通信号系统的告诉发展,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伴随着基于数字轨道电路的准移动闭塞的ATC的兴起和成长,国外知名的数家公司引领了这一波技术创新,由于这个新技术的发展使得轨道交通的通过能力大大提高,运行的安全性和可控性也得到了改善,因此得到广泛的应用。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随着计算机,通信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由泰雷兹集团首创的Seltrac CBTC(基于通信的列车控制系统)技术为先导,开创了基于移动闭塞的全自动的ATC信号控制系统。

先进的信号控制系统在上个世纪几乎为国外大型企业所垄断。进入21世纪,随着国内轨道交通的蓬勃发展,国内的多家企业与国际知名信号巨头通过技术转让,联合体,或者合资公司的方式,在信号系统的各个子分专业中进行了多方面的合作。经过多年的合作和磨合,已经成成了中国国内轨道交通信号行业的一种特殊的情况,就是相关进入壁垒高,接口复杂,关系人多的特点。

由于轨道交通信号集成项目的技术性专业,关系人复杂,作为业主或者集成商,在进行项目集成管理中,往往会遇到众多复杂的问题。而信号系统又是系统安全的关键所在,因此,信号系统项目管理的成败,也决定着这个轨道交通系统能否按时,保质,保量的开通运营。

3 块化组织理论及运营中存在的问题

3.1模块化组织

模块化组织的概念最早由赫尔伯特 西蒙(H.Simon,1962)提出,一直到了20世纪80年代,随着市场发展加剧了产品复杂性的增强,模块化组织的优势开始显现出来,其应用范围不断拓宽,达到了广泛的关注。根据日本学者的研究,在网络产业和汽车工业,模块化组织得到了普遍的重视。同时构件的模块化在重型设备,手表,自行车,甚至法律和信息服务中也有着一定的应用。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在服务业组织,特别是金融服务业,模块化组织发展更为迅速。总而言之,在过去30年中,模块化正作为一种新的组织模式和产业结构的新本质,日益受到人们的青睐。

3.2模块化结构的类型

青木昌彦认为,模块是指半自律的子系统,按照一定的规则与其他同样的子系统相互联系而构成的更加复杂的系统或过程。而把一种复杂的工程,按照一定规则分解成下层组织,叫做模块化。模块化是处理复杂系统的有效途径。

青木认为,模块化系统中系统要处理的信息分为两种,一种叫做“系统信息”,另一种叫做“个别信息”。前者为整个系统所共知,并包含了所有模块所必须遵守的共同设计规则,后者为各个模块自有的信息,可以保密。青木将处理系统信息的单位称为“舵手”。“舵手”的任务就是接受外来市场信息及各模块反馈的信息并创造新的系统信息。根据系统处理的途径,青木将模块化分成三种基本的类别.

3.2.1 IBM 型

在这一模式中,“舵手”在设计,生产各模块之前,事先处理系统信息并确定模块之间的联系规则。各个模块在标准信息界面约束条件下独立展开各自的活动,没有信息反馈给“舵手”。系统环境改变后,只有“舵手”有权根据需要改变系统信息,各模块在此过程中不具备影响力。

3.2.2 丰田型

和IBM型一样,“舵手”在设计,生产模块之前,事先处理系统信息并确定各个模块之间的联系规则,各模块在这些标准信息界面约束下独立开展各自的活动。但是同IBM型不同的是,即“舵手”和模块之间频繁交换不断变化的系统信息,各个模块对舵手决定规则也有一定

的影响力。因此联系规则也在不断地根据需要调整。

3.2.3 硅谷型

硅谷型的特点是多个模块主体同时反复地活动,存在多个“舵手”。由于各个模块从一开始已经根据已确定的有限的系统信息,独立处理各自信息,因而各模块发出的系统信息不一定相同。这些信息由“舵手”从他所处的系统环境角度加以解释后,再反馈到这个系统。各个子系统对这些反馈过来的异化信息进行比较,筛选。通过这些活动,模块之间的联系规则不断被筛选,从而进化发展。“舵手”通过事后对整体规则的整合,找到最合适的模块组合,形成生产系统。这个类型显著地特点就是异化和筛选整合的过程。

3.3如何利用模块化组织优化项目管理

3.3.1 模块化组织有助于企业满足市场需求和定制

在20世纪初期,由亨利福特提倡的大规模生产方式,可以获得生产上的规模经济,而且可互换的零件又能让其获得相关产品上的范围经济,这使得产品的生产成本大大降低。这两者结合的大规模生产模式使得美国经济大力发展,进而成为世界制造业的霸主。

大规模生产模式必须建立在三个基础之上,开发和制造的产品是标准的;统一的大市场;稳定的需求。

然而,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市场需求的快速变化使得市场消费进入了个性化消费的阶段,导致了统一市场的细分。同时多样化需求的存在,使得产品的生命周期缩短,开发周期缩短,加剧了市场的不稳定性。

结合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由于各个城市的虽然都是使用类似的信号控制系统,到那时其运营需求与运营环境都不一样,每个业主都有各自的考量和需要,其多样化的需求是很明显的。大规模的生产范式没有办法满足到客户的要求,这使得各个厂商必须使用模块化的管理来定制项目的需要,结合不同的需求划分不同的模块,灵活快速的相应实现多样化和定制化。

3.3.2 模块化组织有助于业主进行接口控制和管理

从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业主角度,由于专业多,接口复杂,使用模块化的管理有助于业主快速定位接口责任和安全权限,从而达到对接口安全的控制。

在接口管理上,管理方可以使用丰田模型来管理不同专业之间的接口分界以及安全责任,通过反馈和沟通,明确接口文件,并落实各方的义务。

在明确了接口界限和责任之后,可以使用IBM型模块管理来管理系统级的安全等级,制定系统级总体安全等级要求,而再下管理各模块组织本身以及接口的安全能力。

以下以信号系统与屏蔽门之间的两个专业的接口管理举例,首先由双方定义各自的工作范围和分界。信号系统供应商的工作范围:

(1)提供信号系统至屏蔽门系统间的连接电缆及其安装连接附件;

(2)负责实施信号系统至屏蔽门系统间的连接电缆的敷设与连接;

(3)负责实施信号系统至屏蔽门系统间的连接电缆连接正确性测试;

(4)负责实施本接口的功能测试及联合调试;

(5)负责信号系统侧所用继电器线圈电源;

(6)负责站台端部屏蔽门状态指示灯与信号发车计时器等的物理整合,为屏蔽门状态指示灯提供安装空间。

3.3.3 屏蔽门系统供应商的工作范围,负责屏蔽门系统内部与本接口有关的接口电路的实施、连接及模拟测试

(1)配合信号系统接口的安装与施工;

(2)配合信号系统供货商的连接测试;

(3)配合信号系统供货商的接口功能测试及联合调试;

(4)负责屏蔽门系统侧所用继电器线圈电源;

(5)负责提供站台端部屏蔽门状态指示灯及其安装与调试。

(6)信号系统与屏蔽门系统的接口分界点位于屏蔽门系统控制柜的输出端子。

在确定了分界范围之后,由管理方同信号供货商以及屏蔽门供货商确认接口文件和接口管理组织,落实具体接口工作计划。

同时管理方针对接口提出总体的SIL4安全一致性原则由各方无条件满足。

3 结语

模块化作为一种有助于提升项目管理能力的新的组织模式,被广泛应用到了各个产业。城市轨道交通信号集成项目也可以既借鉴这种组织模式,将专业化强,繁杂的各个子系统,通过模块化组织管理,达到理顺各方关系,提升工作效率,并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加快我国城市轨道交通产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篇7

一、历史教学中挖掘传统节日中蕴含的知识

【案例1】春节文化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它包含着深刻的蕴意,在传承中可以让学生懂得重亲情、重人伦、重礼仪、重和谐的精神和文化特征。春节贴春联、帖门神、放爆竹是一种民间文化,不仅可以给人们带来欢愉,并有期盼吉祥祝福之意。

问题:

1.对联即楹联,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学生对对联并不陌生,因为生活中经常可以看到。可以通过读对联活动,增长学生的知识。

2.中国民间的除夕夜大多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辞旧迎新。为什么放鞭炮?它包含有哪些知识?如“辞旧”的关门放爆竹有什么寓义?“开门爆竹”又有什么含义?正月初一至初五为什么一直放,而过了初五,初六就停止放爆竹,这是为什么?亚运会里的焰火里含有许多中国的传统文化元素,你能举出一两个例子吗?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案例2】每年端午节来临,不论城乡,家家准备着粽子、雄黄酒、端午草和菖蒲等。划龙舟既是一种有纪念性的活动,又是一种体育活动,现在国内还专门有划龙舟比赛项目。它有着深刻的寓义。

问题:

1.煮粽子、蛋时为什么要加车前草、猪牙草、戚戚草、艾叶和当年的新麦穗,有的地方还用煮蛋的汤水来洗澡,这是什么原因?

2.端午节喝雄黄酒、门窗上挂上菖蒲,这有什么科学道理?

3.请简述划龙舟的含义。

【案例3】“拦街福”流行于浙江温州等地。据清乾隆《永嘉县志》记载,此俗在清初盛行。拦街福举行之日,通衢设红楼,扎花门,张布幔,悬灯结彩,气氛热烈。街头还上演戏曲、弹词、木偶,以及滚龙、踏高跷、猜灯谜和各种文娱活动,同时家家设祭台、摆盆景、陈花卉,称作“花祭”。店铺以减价招来顾客,各方游客云集。温州城内每年农历二月初一从康乐坊开始,至三月十五日五马街止,主要街道依次举行祈福活动,为温州地方性民间传统节日。

问题:

过去的“拦街福”活动与现在的“拦街福”活动形式不同。现在的活动丰富多了,除了保留传统的项目外,增加了小吃、儿童玩具、餐馆名菜推介、书籍、木偶类的工艺品等。那么,“拦街福”“变味”利弊如何?请说出理由。

通过对传统节日的深层次了解,使学生对各个节日的寓意有了深层次的认识,剔除其中的消极意义,弘扬积极的民族文化,在继承优良传统的基础上,使其文化艺术功能得以传承。

二、历史教学中渗透传统节日文化的现代价值

1.促使民间文化的回归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并不是把社会生活中的全部内容和细节都传递和教授给学生,而是把其中精华的、有价值的进行传授,以满足学生生活的需要。一切民间文化的演变都是嵌入在特定的时空框架之中。这种演变既包括原生地随着政治经济关系和其他社会结构因素历时性变迁导致的变化,也包含着共时性传播至异地后受当地状况制约而发生的“本土化”衍生。而民间文化各地的习俗也会因地域不同而不同。教师要把这些知识设计成问题,使学生学习兴趣高涨。教学的真正目的就是架起书本世界与现实生活世界之间的桥梁,把生活世界的教育资源与书本世界融通。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意识到自己学习的价值,才会产生学习的动力。

2.促进优秀文化的传承

保护民间文化,首先要有一个民间文化的生存环境。如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既要学习汉语,又要学习本民族的语言。现在许多城市的孩子平时与家长交流都用普通话,长大之后,有的听得懂当地的方言,但不会说。于是,有些地区的政府部门为了保护这些方言文化的传承,利用广播、电视专门设置栏目和频道,用方言播放节目,既照顾当地老年人看不懂、听不懂普通话之苦,又能影响年少孩子学习当地方言。就连外来人员在本地区工作也能通过媒体学习方言。作为学校的教师,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学习这些优秀文化,使之得以传承和发展。中国民间艺术历史悠久、绚丽多彩,是民族文化百花园中的一支奇葩,是华夏子孙长期的劳动生产、生活方式、精神追求的智慧结晶。在教学中能很好地掌握和运用民间实例,灵活地根据教材的实际内容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准确地找到与学生契合的兴趣点,更好地根据本土学生的心理特点进行教学,以促进民族文化的传承。

3.对乡土文化活动的创新

现代化过程是一个科学化、理性化的过程。民间文化是历史文化,它是各族人民在长期生活实践中创造的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是维系中华民族共同精神生活和情感归属的纽带,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基础和源泉。在上个世纪70年代,我国电视还没有普及,电影业发展也滞后,只是家家通广播。于是乡村的鼓词、南戏成了当地人们的精神食粮;随着大众传媒快速发展,影视业的普及,作为温州地区的鼓词、南戏一度走向低谷。要使该活动有一定的生命力、影响力,就要在保留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增添人们喜欢的内容。所以,大多地区在保护和传承民间文化时,选择了“先继承、后创新”的路子。社会经济繁荣,文化交流频繁,多向互补的多种文化的交融汇合,使传统文化显得更具有生命力。历史的变迁,需要教师通过课堂活动来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批判继承、反思和创新。笔者去年在南京外国语学校听了一堂《侵略与反抗――话剧〈茶馆〉》,先用一组图片(外来船舰、吸大烟者、中国港口的沦陷),配以低沉的音乐来营造出一种教学氛围。学生自编自演,不仅把握住历史事件和文化知识,可贵的是将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转换为一种崭新的曲艺课。于是作为中国传统的话剧文化在学生心中扎根,同样,温州的地方戏、鼓词是本地节日不可或缺的节目。如果在教学中,也把温州鼓词的琴、快板拿过来在课堂中传授,一定会增强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4.注重节日文化的提升

人类历史是“自然历史过程”和“自觉活动过程”的统一。任何事物都处在普遍联系之中,而联系就是事物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如果没有一事物对他事物的影响、作用和制约,也就不存在事物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要教给学生有生命的历史,用什么去对学生进行有效的精神培育呢?僵化的历史与抽象的泛泛空谈并不能解决任何问题,所以,关键是作为教师自己首先要拥有一个丰富的、健全的精神世界和精神品格。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理性生活、道德生活和审美生活是相互促进、相互渗透的。因此,课堂教学中必须关照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培育学生的批判精神。美育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美育要创设一定的文化情境,增加文化含量。如拦街福里的猜谜语、成语接龙都是品位较高的项目,学生通过体验,加深对文化和历史的认识,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感悟人民群众的聪明智慧。因此,教师在教学设计中既要注重本土文化资料的收集与积累,也可以安排一些探究性的项目放手让学生在探究中学知识,在收集的审美体验过程中,参与文化的传承,共享人类社会的文化资源。只有这样,才能够培养学生对优秀民间文化的认同感,进而培养热爱乡土文化的情怀。

5.包容教育的民间文化表达

历史教育的目标,是通过有目的的“教”与“学”的活动,建构对社会中的人与环境间的相互作用的一般认识,以有助于学生的社会性和人格发展,并最终有助于学生的成长。新的中学历史课程标准要求,历史课程应该坚持时代性,培养全球视野,密切与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全面体现历史教学的本质要求。历史教育是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优秀的史学遗产,有益于人生修养,其中所蕴含的众多杰出人物的人格魅力、人生智慧与人生经验,有利于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充分利用好、开发好当地有效资源,对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有一定意义。上海世博会引来众多的游客来参观,就是100多个国家不同文化的吸引。由此可见,文化的影响力不逊于科技。历史是一部丰富的人生教科书,历史教育是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有利于人们形成健全的人格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世界因多元而丰富,因多元而有生机,历史教育自然因其文化的多样性而丰富美丽。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就要想方设法营造环境,让学生从历史演变中汲取知识和智慧,在历史学习中吸取经验,在历史的传承中培养爱国主义情感,在对历史的尊敬中培养社会责任感,在对历史的感悟中区分是非善恶。

传承本土文化是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的特色之一,它有利于消除教育与生活、学校与社会、知识与实践之间的隔阂与对立,帮助学生理解知识丰富的多样化,形成高尚的个性品质;有利于在共享人类社会的文化资源的同时,拓宽学生的审美视野,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让学生在节日文化的传承中,了解祖国、了解家乡,进而增强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

参考文献

[1] 王攀峰.走向生活世界的课堂教学.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6.

[2] 谯伟.论中学历史教育的时代性和全球意识.教学与管理,2007(9).

篇8

关键词:电动车;交通安全;事故致因理论

电动自行车作为一种新型代步工具,其凭借操作简单、舒适轻快、低碳环保、价格适中等一系列优点,成为大部分们城乡居民的短距离代步工具。伴随着电动自行车的发展,他给城市道路交通带来的负面影响也是日益突显,交通违法行为突出、道路通行秩序混乱、交通事故频发,对城市道路交通的良性发展形成了巨大的阻碍。

一、电动自行车的交通安全现状

1998年~2011年,我国电动自行车年产量从5.8万辆猛增至3096万辆。据2013年的最新统计,我国电动自行车保有量约为1.8亿辆,并且每年在以3000万辆左右的生产规模发展。电动自行车的出现满足了大部分中低收入人群的短距离代步需求,而在电动自行车使用者中,老年人的数量在逐渐上升

在现实生活中,据调查发现,绝大多数的电动自行车都可以超过35公里每小时,这也间接造成车辆质量增加,在发生事故时,也加大了损害。除此之外,生活中,私自加装大电瓶的现象也时有碰见,这毫无疑问会降低电动自行车的可操纵性,从而引发事故的发生。

二、事故致因理论分析电动自行车安全存在的问题

一个事故的发生,我们往往将其最终归咎为两个方面:人的不安全行为或者物的不安全状态。而从上述电动自行车的交通安全现状的描述中,我们不难发现,电动自行车存在不少的问题:

2.1人的不安全行为

首先,在电动自行车的使用者的比例中,老年人的比例增大了。而老年人相对于年轻人来说,其对车的操作控制能力、交通安全意识、法律意识、普遍都较低往往不如年轻人,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加大事故发生的概率。其次,大部分的电动自行车驾驶员没有进行相应的正式驾驶技能训练和交通法规知识系统学习,这也导致了在现实生活中,许多电动自行车驾驶者怀有侥幸心理,在驾驶过程中,车辆乱停乱放、随意超速、变换行车轨迹,不带头盔,更有不甚者,拿着自己的生命去闯红灯。这些违法行为,是电动自行车事故频发的罪魁祸首!

2.2 物的不安全状态

除了人的不安全行为外,物的不安全状态也是导致事故发生的重要因素。由于电动自行车属于代步工具,其所规定的最高时速在20公里每小时,而现在大部分的电动自行车产商将其最高时速将近翻了一番,以此来赢得更大的市场,然而,随着最高时速的提高,事故所造成的伤害也愈发严重。从以前的只是皮外伤,到现在的电动车撞车也能撞死人,最高时速的提高在事故发生的严重性中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2.3 社会大环境因素

按照现行的《道路交通安全法》将电动自行车归入非机动车序列,所以目前电动自行车还不能办理注册、保险等相关业务,全国各地对电动自行车的使用和管理上还没有出台相应的政策法规,使交通管理部门在处理电动自行车事故时无法可依。

在电动自行车驾驶者肇事后畏罪逃逸后,相关部门不能第一时间找出肇事者。虽说相关法规规定电动自行车需要上牌照,但是在现实生活中,由于电动自行车的普及性,此法规的落实相当困难,所以对于大部分车主来说,此法规形同虚设。

三、应对电动自行车安全问题的对策

3.1 引入“准机动车”,制定相应管理标准

现有的法律中,是将电动自行车归为非机动车,而随着电动自行车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城市居民对出行速度的要求,电动自行车将会逐步向电动摩托车发展,所以在这里,我们应该建立一个新的概念——“准机动车”。

将电动自行车当作介于机动车和非机动车的中间地带,这样既满足电动自行车的自身属性,也能适应快速发展的电动车技术。通过引入“准机动车”的概念,修改电动自行车的各项法律标准。提高电动自行车的最高时速满足居民消费需求,让电动车在遭遇事故后,能够又发可依,这些都是在引入电动自行车“准机动车”时所应该做的。

3.2 加强交通安全知识的宣传

由于电动自行车的普及性,想要做到电动自行车驾驶员像机动车那样进行相应的考试的难度显而易见。然而,电动自行车驾驶员的交通安全意识薄弱,是十分明显。所以注重交通安全知识的宣传,提高驾驶者自身的安全意识是十分重要。通过各种媒体的力量,可以利用社区的集聚功能,定期开展电动车安全讲座,邀请一些社区内的资深电动车驾驶者,对新驾驶者提供免费驾驶的技能培训,便于其尽快熟悉电动自行车的驾驶。

3.3 大力发展公共交通

解决事故发生的最好方法,就是没有事故源。而解决电动自行车事故频发的最好方法就是尽量减少电动自行车的使用,而在这过程中,便捷的公共交通就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政府相关部门应加大对公共交通的投资力度,努力为城市居民建立一个便捷舒适经济的公共交通体系。

通过吸引更多的居民乘坐公共交通,毫无疑问可以减少电动自行车事故发生的概率。公共交通的服务利用率的提升,不仅能够为城市居民带来安全良好的交通环境,也为城市经济的发展添了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王立颖.电动自行车交通事故分析[J]. 辽宁警官高等专科学校,2012.

[2]肖贵平,朱晓宁.交通安全工程[M].中国铁道出版社,2011.

篇9

【关键词】高校美术教育;创新能力;制约因素

从目前我国各高校美术教育的现状考察,美术教师的创新能力是不容乐观的,这使得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力的培养成为薄弱,最终造成一些学生高分低能,远不能适应现代科技发展的未来社会的要求。导致高校美术教师创新能力缺失的主要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创新主体意识的抑制

普通高校美术教师创新能力发展的前提条件是使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等到充分的发挥,但是惯性思维的形成对普通高校美术教师的创造主体意识的发挥存在抑制作用。惯性思维具有两个基本特点,一是它的形式化结构,二是它的强大惯性。当客观环境无变化时,它有助于人迅速地解决问题,这是惯性思维的积极影响;但当环境变化时,它又常常阻碍人们去解决新问题,这是惯性思维的消极影响。在我们教师的教育教学过程中也存有许多惯性,需要我们努力去克服。特别是美术教学活动中,惯性思维很容易造成教师建立主观片面的判断,影响了美术教师的创新能力的培育和发展,严重阻碍了美术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因此,在美术教学活动中,必须重视惯性思维对美术教师创新能力的影响的研究。

二、教学理性的制约

高校教学理性权威主要表现在课堂教学组织形式上,高校传统的课堂组织形式坚持知识的理性权威和绝对主义,把接受普遍的、确定性的、客观的或绝对的知识作为认识的根本目的。其前提是坚守真实世界的客观性、真实性、结构性和存在性,学习就是为了达到与客观世界一致的目标或结果,所有学习结论都具有同一性、同步性和统一性。但是,高校美术教师创新能力发展要求非理性、情感、直觉与灵感等人格特,正需要宽松自由与休闲的生活环境,所以教学的理性权威制约了高校美术教师创新行为与能力的提高。

目前,高校的教学内容的确是确定性太强,没有给予教师和学生太多思维的空间。如在理论课程教学中,学生似乎只要记住确定的知识,而无须进行更多的思考。例如在美术鉴赏课程中,“达芬奇是文艺复兴时期最杰出的艺术家”、“李唐、马远、夏圭、刘松年并称南宋四大家”等结论是给定的,而在技法教学中,完善的画理画论、约定俗成的笔墨纪律、范式化的大师作品等均造成一种要求追捧的学术压力,似乎不可超越。

三、哲学修养的缺乏

普通高校美术教师的个人哲学修养、人文社会科学底蕴与创新能力密切相关。因此,美术教师要注意人文知识的积累。但是,由于普通高校美术教师没有接受西方思想的传统与习惯,致使他们很少有对新思想的领悟与理解。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是一个知识体系,是对古今中外的文学、艺术、历史、社会科学等方面的研究,具有价值观念和道德观的导向性,哲学、社会科学知识的学习,使教师在文品、学品和人品方面不断提升,良好的品德和文化修养、人格魅力促进专业知识的创新和专业素质的提高,达到学科发展、教师发展和学生发展在教育教学中的和谐统一。

四、环境宽松度的缺失

环境是一种无言的教育,开放自由的环境是提高高校美术教师创新能力的保障。环境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物质情境的影响;第二,人际情境的影响;第三,文化情境的影响。所谓“办大学就是办氛围”。一个人能否产生创造性思维和成果与其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两个方面都具有很大的关系。而创新精神能否得到很好的发挥,则与是否有一个良好的创造环境密切相关。

当前我国高校美术教师的学术环境是有待改善的,还未形成良好的学术环境,主要是没有营造一个求实、创新、宽松、协作的学术集体。近亲繁殖、思维禁锢、各种学术流派和研究方法不能够很好的交叉融合,教师高高在上,不能和学生平等对话、学术上少见自由、平等的讨论和创新思想火花的迸发、不能鼓励探索、不能宽容失败、公平合理的职称评定和聘任制度很多时候流于形式等等。

五、职称评定体制的影响

目前高校教师职称评聘制度给普通高校美术教师的创新能力的发挥制造了不少阻力。其主要是高校职称评聘的弊端导致的结果。

第一,“平均主义”、“论资排辈”的观念严重阻碍优秀青年人才的成长。第二,现行的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实际上是待额评聘制。第三,现行高等院校教师职称评审中存在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第四,评聘重评审轻聘任。第五,考核制度和办法不完善。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考核制度本身造成的,另一方面是受长期以来大锅饭、平均主义的影响。

总之,制约高校美术教师创新能力发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同时各种制约因素是相互作用、彼此联系地影响着创新能力的发展,客观正确地分析这些因素,找出问题存在的根源,逐步给予解决,才能使其创新能力不断得到发展与提高。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通识教育 通识教育理念 课程体系 模块课程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08)08(b)-0108-02

培养当代中国大学生全面发展的人才观是各级高等院校所面临的重要的教育目标之一,然而长期以来因长时期过分偏重专业教育而导致大学生人文素质的严重缺失,从而使教育背离了原先的初衷。有鉴于此,近些年来教育工作者提出了大学生素质教育问题,并且把目光投向通识课程,希望通识课程能担当起提升大学生素质尤其是人文素质的重任。

一定的目标要通过一定的手段来实现,在我国高等院校中,通识教育的理念是由全面铺开的通识课程来完成的。据研究统计,我国高等院校以往的通识课程体系主要有以下一些模式:1.公共必修课+素质教育通选课;2.人文社科类课+自然科学基础课+实践课;3.通识课;4.综合教育I+综合教育II;5.人文素质、社会科学、经济管理类课平台+公共基础课平台;6.公共课+自然科学基础课+全校任选课(名为任选,但有限制)。其中公共必修课占到65%~80%,各校都以公共必修课形式开设“两课”、英语、计算机和体育,这些课程的内容、课时和修读方式都是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学校几乎没有选择的余地。另外的20%~35%的通识课程才能有限地展现各个学校自己的特色,而这一方面往往会受到办学者对通识教育理念的认识以及学校的办学基础、学科特点、历史传统等因素的影响。尽管各校在努力创建自己的特色,但总体来看,由于种种限制,学校特色的发挥始终不足。实际上,各所学校这部分的通识课程体系的不同,也反映了各学校对通识教育理念认识的差异。

综上所述,以往通识课程的设置由于存在学生选择自由度过小、课程偏向应用性、工具性而忽视人文性、普遍性、社会适应性等问题而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通识教育目标的有效实现,故讨论如何设置合理的通识课程体系来科学、有效的实现通识教育理念是21世纪我国高等院校人才培养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亟待解决。

1 通识教育理念及饯行的理想模式

1.1 通识教育

对于“通识教育”,目前国内较为流行的是汪永铨教授和李曼丽博士的阐释:“就性质而言,通识教育是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是所有大学生都应接受的非专业性教育;就其目的而言,通识教育旨在培养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有社会责任感的、全面发展的社会的人和国家的公民;就其内容而言,通识教育是一种广泛的、非专业性的、非功利性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教育。”

一般地,所谓“通识教育”,从广义上讲,是指高等院校教育教学体制中与专业教育相对应的高等教育体系,或者说凡是专业教育之外的教育,都应列入通识教育的范畴。根据目前我国高等教育体制,通识教育在高等教育体系中的功能和定位,则是通过公共课程的教学主渠道,旨在培养学生人文素养、批判能力、国际视野、逻辑思考、社会认知、民主法治意识和实用技巧等七个方面的能力或素养,其中人文素养教育、社会认知及民主法治意识教育则成为各高等院校开展通识教育的教育重点。

1.2 通识教育理念

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而这种规格的人才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曾经一段时间里,中国的高校受制于一定的教育理念和受教育者所持的人才观(或者人才素质结构)的影响,对通识教育理念的理解有些狭隘。智育的任务主要被交付于专业教育,而德育、体育和少部分的智育任务则由通识教育来承担。具体体现在实践中,只注重“德、智、体”,而由于历史原因和自身认识局限,“德”常常被狭隘化为政治素质,而对于现代社会需要的遵纪守法观念、社会公德心和责任感、关爱自己关爱他人的意识、全球化意识,虽有锤炼,但却相当匮乏。“智”则被狭隘化为知识(尤其是专业知识),而对于培养学生独立判断的能力、批判和反思意识、跨文化和跨学科视野、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却不够关注。“体”,我们关注的仅仅是课程本身,而对如何提高学生的锻炼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生活习惯,我们并不重视。而“美、劳”旨在提高学生美学修养和审美情趣,培养学生对人类文明和文化成果的认知和态度,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教育,则被严重边缘化。这种的狭隘通识教育理念深深地影响到现行的通识教育。基于此,为了更好地践行通识教育理念,许多高校都在寻找科学而有效的模式,并且因学校的办学理念的不同对通识教育理念的理解和实施方式也有所不同。

而在21世纪,通识教育的理念应该是:适应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最大限度地利用高等教育资源,为学生在校读书提供较为全面的知识、思维及文化素养,同时提升学生的批判能力和逻辑思考能力。

1.3 通识教育理念饯行的理想模式

通识教育理念体现在教学中,比较理想的模式为:一方面是面向全校各学科专业学生开设大量的通识教育理论课程,供学生选课,以全面推进学生的人文素养、社会认知、公共道德与法治观念为根本任务;另一方面通过实训课、体验课、第二课堂活动来完成大学的通识教育,具体做法可以为有兴趣的学生开设不同类型的文化艺术体验实训课程,在培养和提升学生兴趣的基础上,利用高校资源如创意工作室、演播工作室、视觉艺术工作室、表演艺术工作室及相关研究机构,对有特长、有发展、有培养前途的学生进行提高教学,吸收学生参加教师的科研、语言文化训练和艺术训练课程活动,为学生创意、学术、科技活动提供相关学科专业搭桥和社会联系服务,充分发挥通识教育的学科连接、创新功能,同时为学生提供第二课堂活动的更为广阔的空间。

2 通识课程的设置

要充分落实21世纪中国高校通识教育理念,必须在通识课程的设置上做文章。各高校可根据自己学校类型、办学性质、培养目标等设置展示自我特色的课程体系。但都应把握的总精神是注重学科与社会发展的前瞻性,强调教学与社会密切融合的实效性,为教育教学的深化做出不断的探索。以下通识课程设置方式方法可供参考:

2.1 课程体系制度规定

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实行学分制。

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单独计算学分,进一步深化高校完全实施学分制的策略。总体思路是:一般除专业课、公共课外,本科生需选公共选修课(通识课)满14学分,方能毕业;专科学生需修满12学分。每1学分为16学时,每门课程24学时,为1.5学分,学生从大一下学期到大四上学期共三学年修完,每个学生要修8--9门通识课程。

2.2 课程体系建设的基本定位

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基本定位,以学生的人生设计和人生辅导为基本原则,课程内容主要包括:

人文素养(人文精神与完整人格教育、情趣教育、意志教育、艺术教育);

批判能力(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价值判断、价值取向与选择能力);

国际视野(全球化视野与跨文化学习、沟通与管理能力、世界各国文化环境分析能力);

逻辑思考(跨学科专业的理性思维与感性思维能力,学科专业与知识资源整合能力、推理与判断、新学科思维与创新能力);

社会认知(社会历史文化的了解程度与对现代社会现象、社会问题的分析研究能力);

民主法治意识(民主、法律、道德、风俗习惯与文化认知);

实用技巧(语言能力训练、学习能力训练、情绪控制训练、艺术表现力训练)。

通过以上七个方面的课程体系组合,达到提高自身修养、提高认知能力、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以及与社会和谐相处的目的。

2.3 课程体系的基本原则

与专业教育形成互补关系,逐渐实现均衡教育目标;

通识教育必须在人文专业基础教育之上形成具有学科关联性、跨学科性、学术承续性、学科专业创新性相统一的新的课程体系;

以实现认知、判断、实操、创新培养目标为己任,坚持不懈,以形成较为完善的通识教育体系。

2.4 通识课程设置特色化

可以设定“模块课程+单选课程”相结合的课程模式。具体可以设定:“7+2课程模块”和“6+3课程模块”两类,理工科学生选修“7+2课程模块”,文科学生选修“6+3课程模块”。课程模式里边的模块课程和单选课程的数量各学校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来调整。

所谓模块课程就是把全校所能开设出的通识课程按照一定的标准分类组合,如组合成主题课程模块、综合课程模块、特色课程模块,以6-7门课作为一个模块,学生在选课时一经选定某个模块,就要选修这个模块所包括的全部课程,没有选够的学分或者在课程模块选修中有某门课程因故没有获得学分的,要通过单选课程修满剩下的学分。

例如:7+2中国文化主题类模块编号001组合,它由编排好的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方言与中国文化、语言民俗漫谈、《红楼梦》与中国文化、世界现代建筑、中国旅游地理、能源与社会七门课程绑定在一起供学生选课,同时注明这七门课程的开课学期、学分、学时、考试方式、开课学院、开课教师等情况,学生在大学期间的通识课程通过选修一个模块加上单选两门其他通识课程来完成。在模块课程中学生一下子能修满10个左右学分,大大减轻了学生每个学期开学前上网排队选课的压力。

模块课程的设置并不是为了单纯追求一种系统化的格局,更重要的是它将带来的是通识课程主观安排所倾力打造的课程组合更加科学化、体系化、更加有针对性,课程管理能够作到程序化、简捷化,课程门类的编排能够保持合适的比例以及合理的搭配,学生选课具有可操作性,比单科选择省时、省力,而且选修同一模块课程的不同专业的学生可以一同上多门选修课,增大了学生交流的空间,加强了教学管理的力度,强化了教学模式的效能。

3 结语

思路决定出路。每一种理念的实施都要经过积极的实践并通过不断的总结修正才能最终落到实处。通识教育也是这样,再好的理念、再好的模式都要通过教育的主客体沟通最终完成。对于通识教育教师来说,教师不仅需要对原有的专业学习有深入的研究和认知,同时还需要对相关学科专业有深入的了解,其专业素质要求具有通识教育跨学科教育背景、语言教育和特色教育能力,在以往的教学科研实践中较为熟练地运用多学科综合研究能力,学有所成,能够通过学生的现实需要及时地调整和体现通识教育的理念与通识教育内容,善于寻找相关学科专业和不同专业的结合点,有创新思维能力;对于学生来说,学生在极为有限的学时中,能够学习到经过通识教育教师精心设计的跨学科专业的学科知识结构,并通过跨学科专业知识结构的重新组合获得对于学科专业的了解和跨学科学习的理论与方法。只有教与学的真正融合才能有真正好的教学效果,通识教育将通过“通学教育”实现“通才教育”。

参考文献

[1] 李静.美国加州州立大学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的研读与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8年第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