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信息技术的主要应用范文
时间:2024-04-09 17:54:0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现代信息技术的主要应用,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现代信息技术应用 策略 学校发展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117(2014)16-00-01
1 前言
伴随着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结合,在学校的发展过程中,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科学合理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校的建设和发展。
现代信息技术是指借助以微电子学为基础的计算机技术和电信技术的结合而形成的手段,对声音、图像、文字、数字和各种传感信号的信息进行获取、加工、处理、储存、传播和使用,它的核心是信息学。现代信息技术主要包括ERP、GPS、OA等,可以从ERP知识与应用、GPS知识与应用、OA知识与应用中了解和学习。现代信息技术是一个内容十分广泛的技术群,它包括微电子技术、光电子技术、通信技术、网络技术、感测技术、控制技术、显示技术等。
2 现代信息技术在学校教育中的应用现状
事物都具有两面性,现代信息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它在促进学校教学管理、行政管理及学术科研发展的同时,也因其本身的一些弊端在学校教育中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
首先,现代信息技术在学校中的应用呈现出的区域不平衡性,导致信息分布的不均匀。现代信息技术的普及及应用有一定的过程性,在一些地理位置偏僻,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的地区,学校拥有的现代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及现代技术设备的配备就很有限;而在一些经济发达,地理位置优越的地区,现代信息技术则得到了很好的应用和普及。
其次,部分学校因对现代信息技术的接受能力有限及认识不全面等,所以在工作中对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程度有限,甚至忽视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运用。意识上的不重视就决定了现代信息技术应用的管理、监督、工作制度等的不规范性和不科学性。投入和支持力度不够,导致最终不能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作用,从而在信息化革命的今天落后于别的学校。
最后,现代信息技术运用方式的不科学、不合理,造成了资源的浪费。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多数学校应用现代化的设备来改造自己学校的教育设备,但是由于缺乏一批专业的现代化信息技术师资和管理团队,致使信息技术设施应用不充分,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3 现代信息技术在学校发展中的应用策略分析
现代信息技术作为推动教育发展的助推器之一,学校应该给予一定的重视。
第一,超前地规划校园的现代化信息建设。伴随看云计算时代的到来,现代信息技术正以惊人的速度飞速地更新换代与发展。所以在学校发展初期就应考虑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此外,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必须考虑到学校的实际和技术的可行性,既要考虑技术的可操作性、可管理性和控制性,又要考虑学校的发展实际,确保技术的平稳、高质量升级。把现代信息技术科学合理地应用到学校管理、教育发展中,能推动学校高效发展。
第二,在学校建校初期,应努力使学校教育与最先进的现代信息技术相融合,直至普遍实行。例如,建立以“智慧教室”、“云教育”为主要内容的“智慧校园”,在“智慧校园”中改变传统的校园管理模式、人才培养模式和学生学习方式,设置以学生为中心的“云教育”教室、教材、教学设施,实现教师之间、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学校与社会之间的随时随地无障碍的互动。同时应用新的数据平台对学生进行管理、测试和评估,形成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相结合,各类数据传输与分享无障碍的现代化的“智慧校园”。
4 结语
现代信息技术作为信息时代的产物,是科学技术和人类社会的进步。而学校教育中应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积极作用,最大程度地将学校发展与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来推动学校健康快速发展。
(渝北区南方玫瑰城实验小学,重庆401120)
参考文献:
[1]百度百科知识.现代信息技术,网址:,访问时间:2014(4).
篇2
[关键词] 现代信息技术; 图书管理; 应用; 对策
[中图分类号] G250.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2)21- 0082- 02
1 现代信息技术在图书管理中的优势
1.1 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改变了图书馆的传统服务方式
在传统意义上图书馆通常被认为是服务部门,主要目的是为人们提供资料和查询服务。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图书馆彻底改变了传统的服务方式,出现了网络图书馆、数字图书馆、虚拟图书馆等新形式,图书馆不仅为人们提供传统的书籍文献资料,而且也提供多媒体信息资料,人们可以通过网络进行跨馆、跨地区的信息资料查询,使读者真正享受信息技术所带来的便捷。
1.2 现代信息技术加速了网络信息资源的整合与优化
信息技术是一种虚拟的技术,在网络世界里通过先进的信息技术和设备可以传递无穷无尽的信息资源,因为信息量巨大,难免出现无用信息和垃圾信息,这就需要图书管理人员借助信息技术进行信息的整理与过滤。同时,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升级,使得网络信息资源更具科学性和规范性,而且也更容易操作。随着信息技术与先进设备的广泛使用,图书管理人员可以利用网上信息资源为读者提供更加人性化的服务,提高图书管理工作的有效性。
1.3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了图书管理工作的效率
信息化管理是社会高速发展的产物,节约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在传统的管理模式下,很多事情都需要手工完成,这使得图书管理人员的工作量巨大,而且人工操作极易出现失误,增加了管理工作的难度。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以后,图书馆的许多工作都可以通过电子计算机操控来完成,只需编制相关程序,配备较少的人力、物力就能完成图书馆的相关工作,大大提高了图书馆的工作效率。同时,应用信息技术显著提高了工作质量。
1.4 现代信息技术使得图书管理员的身份发生转变
在传统的图书管理工作中,图书管理员只是进行简单机械的重复性工作,主要负责图书的归类和整理,进行图书借阅与归还的记录,定期检查图书的保存状况。而随着信息技术在图书管理工作的广泛应用,读者的需求已不仅仅局限于馆藏图书的范围,而是有了更高的需求,这时图书管理人员就不得不进行身份转换,可以说图书管理人员的角色朝更深层次发展,图书管理人员要主动为读者提供需要的信息,这种信息已经超越了传统的局限,这种提供信息途径的多样化、方式的灵活化、工作模式的多样化是图书管理人员身份转变的主要表现。
1.5 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使得图书馆藏的内容更加丰富多样
以计算机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彻底改变了传统图书管理工作模式,如今的信息来源越来越广泛,书籍报刊、互联网、光盘、电子图书等都可能成为信息承载者。计算机的应用推动了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实现了信息形式上的改变。在图书管理工作中,要树立以服务咨询为本位的指导思想,不断进行馆藏内容的改革。目前信息技术在图书管理工作中的运用,使得信息的形式更加丰富,有数据文献、电子信息、音像资料等,图书馆已发展成为重要的信息中心。
2 现代信息技术在图书管理中的应用策略
2.1 不断提升图书馆中信息设备的配置水平
提高图书馆的信息水平首先要保证计算机、多媒体等硬件配套设备的配置,只有从硬件上得以保障才能进行软件的更新,从而实现整体信息水平的提升。然而,从目前的发展态势看,图书馆的整体硬件配套设施普遍落后,硬件与开发商运用的软件不匹配,信息化服务功能无法发挥。鉴于此,图书馆可以设立专项资金,用于改善图书馆的硬件设施。其次,构建系统完善的设备使用与维护制度,确保信息设备的正常运转,并且由专业人员进行管理,降低设备故障率,提升设备利用效率。
2.2 有助于图书馆之间的资源共享和信息交流
共享、交流与协作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图书馆发展的主要趋势,而且在现代信息技术背景下,图书管理也正式步入了信息化、网络化和数字化时代。借助信息技术在图书管理中的应用,可以使图书馆之间实现更加便捷的信息交流与资源共享,逐步探索区域集群化管理的模式,即以信息技术为支撑,在公共图书馆、高校图书馆、科研图书馆、中国科学院图书馆等系统图书馆分别建立本系统的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体系,大大提高图书资源的利用效率。
2.3 提供图书管理的网络远程服务
在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信息的共享可以突破地域的限制,因此在将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图书管理时,可以充分发挥这一优势,为各类用户提供不同形式的网络远程服务,更好地满足各类读者对图书管理的特殊需求。可以借助各种网络终端技术同各地的用户建立起有效的联系,为客户提供信息咨询、检索以及资料查找等服务,更好地满足图书管理中的远程需求。
2.4 提高图书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信息技术在图书管理中的应用,使得图书管理工作方式实现了由人工作业向智能化管理的巨大转变,解决了很多图书管理工作中的难题,这就要求图书管理人员要不断转变观念,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综合素质和服务能力。此外,图书馆还可以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对管理人员开展系统的专业知识培训,提高管理人员培训的效率和针对性,有助于高素质、实用型人才的培养。
3 结 语
在知识经济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信息化、数字化将成为图书馆的主要发展趋势。因此,在图书管理工作中要科学合理地应用计算机设备和信息技术,这是图书馆信息化的重要保障。总而言之,现代信息技术在图书管理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是提升图书馆服务质量的关键所在。
主要参考文献
[1] 黄惠娟. 信息技术对图书馆发展的影响作用研究[J].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1(9):136-137.
篇3
关键词:现代信息技术;婚庆产品;包装设计
婚庆作为一种习俗和文化,因为有着潜在的巨大市场,逐渐衍生出依靠婚庆而发展的相关产业,如婚庆策划、婚庆产品生产、婚庆产品包装设计等,成为婚庆文化和婚庆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婚庆产品包装设计的范畴包括婚庆家居、婚庆礼品、婚庆摄影、婚庆服装、婚庆饮食等贯穿婚礼全过程的多个方面。近年来,以计算机网络技术、通信技术为基础的现代信息技术不断突破科技瓶颈,实现革新,取得了超级计算机、无人智能、5G通信等重大成就,信息技术也越来越平民化,融入人们的生活与生产当中,为生活生产各领域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为未来生活和生产绘制了蓝图。现代信息技术在婚庆产品包装设计中的应用,极大地促进了产品包装生产效率的提高、产品包装设计的精美化,并为产品包装设计的创新提供了技术支撑。
1现代信息技术应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现代信息技术是借助以微电子学为基础的计算机技术和电信技术的结合而形成的手段,将该技术手段应用于婚庆产品的包装设计,对婚庆产品中的声音、图像、文字、数字和各种传感信号的信息进行获取、加工、处理、储存和使用,从而使婚庆产品的包装和整体设计更加贴近多元需求、更加精致精美。电子技术和计算机软件等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婚庆产品在包装设计方面节省了人力和物力,还使得婚庆产品在复杂包装设计流程中解放脱离。依靠计算机软件技术,消费者和婚礼产品包装设计厂商之间,可以通过看电子效果图的形式进行交流,从而在提高效率的同时降低总体成本,同时也方便消费者和厂商之间的信息资讯共享。[1]由此可见,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不仅可以提升婚庆产品包装设计品质,还可以将这种技术的正效应扩散到消费者身上。无论对于婚庆产品包装设计行业还是对于消费者,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都有着不可忽视、不可取代的重要性;其次,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必定沿着应用于生产、服务于生活的道路,这是时代进步的必然,婚庆产品包装设计尽早实现信息技术的应用,是符合现代化产业的发展趋势,是产业运行与创新的动力,具有无法违背的必要性。
2当下现代信息技术在婚庆产品包装设计中的应用
在探讨现代信息技术在婚庆产品包装设计中的应用之前,先对婚礼产品的概念做个界定,婚庆产品在概念上有狭义和广义的区分,狭义的婚庆产品是指出现在婚礼现场的装饰、衣装、饮食等实际存在的物品;而广义的婚庆产品除了包括狭义概念内的产品外,还包括婚礼摄影、婚礼策划服务型产品等。笔者主要从广义的概念上来研究分析,因此婚庆产品包装设计指的是贯穿婚礼全过程,包含实物产品和服务型产品的包装设计。现从以下几个层面来分析当下现代信息技术在婚庆产品包装设计中的应用状况。2.1现代信息技术在狭义婚庆产品包装设计中的应用。狭义的婚庆产品在没有信息技术之前就常见于婚礼现场,从古时的“枣、生、贵、子”等到现在的糖果、礼盒、糕点等,都有着适合于婚庆的包装。大众的包装便是在婚庆产品上采用大红、大紫等喜庆吉祥的色彩,然后利用信息技术和计算机软件处理技术,设计如“龙凤”或者“心心相印”等寓意爱情的图案用以装饰点缀。例如,在婚庆糖果礼盒外包装上,最为常见的“喜”字样图案,其形状不一、字体不一,有的圆润,有的规整,这便是在设计包装时,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中的计算机软件技术,将“喜”字的字体进行艺术处理和加工,从而呈现出不同的审美形式;在婚庆家居床上用品的包装上,会经常看到喜庆的红底色之上,镶嵌着栩栩如生的龙凤图案,或者活灵活现的心心相印图案。[2]这些图案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效果,就是在包装设计的过程中,设计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将平面的龙凤和心形图案,进行艺术立体加工和处理,使之具有更好的审美效果,然后在包装加工的过程中,结合计算机程序化纺织加工技术,造就了受大众喜爱的婚庆家居产品包装。目前,市场上存在的狭义概念上的婚庆产品包装设计,大都采用了上述喜庆色彩、固定图案的包装设计方法,随着这些大众包装设计产品在婚庆市场的普及,这些婚庆实物的包装设计越来越难以满足时展下人们对于个性婚庆产品包装设计的需求。2.2现代信息技术在广义婚庆产品包装设计中的应用。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革新、应用和普及,在狭义婚庆产品的基础上发展衍生出范围更广、产品更多的广义概念上的婚庆产品。近年来,除了婚庆过程中必要的吃、穿、住、行等日用产品之外,伴随计算机和网络等信息技术而产生和发展的婚庆摄影、婚庆纪实、婚庆策划等服务型产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逐渐成为现代婚庆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为定格留念婚庆这一具有特殊纪念意义的仪式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婚庆仪式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在婚庆产品包装设计中的广泛应用而不断演进发展,在现代婚礼上,最引人注目的可能不再是饮食的丰盛、婚庆用品的华贵包装,而是婚庆现场经过现代信息技术处理加工之后,通过各种媒介或终端展现出来的新人形象照片,不同场景和风格的照片通过滚动播放成为婚礼上最美的闪光点,而这个闪光点正是通过计算机软件、信息成像等现代信息技术进行艺术美化而呈现在婚礼现场。除了照片,现代婚礼请柬也悄然发生变化,人们通常会在微信、QQ或者个人电子邮箱中收到千里之外的亲友发来的电子请柬,相比传统的纸质请柬,电子请柬形式更加灵活,内容更加完整全面,请柬包装设计的这一变化是现代信息技术中通信软件和计算机网络技术深度发展的结果。除此之外,在婚庆现场灯光设置和光色变换、婚礼后期纪念视频制作等包装设计上的变化,无一不受到现代信息技术的影响。概括说来,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促进了创新型婚庆产品的诞生,优化了现代婚庆产品的包装设计,但服务型婚庆产品的出现及其包装设计对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还处于初级阶段,有待深层次的发掘和创造。
3现代信息技术在婚庆产品包装设计中的创新应用
从上述的分析和探讨中可以发现,虽然现在婚庆市场上,日用和服务型产品众多,这些产品的包装设计几乎都应用并依靠现代信息技术,但是现阶段无论是婚庆日用产品方面,还是婚庆服务型产品方面,对于信息技术还只是停留在简单应用的层面,只是利用信息技术实现批量式设计和生产,缺乏独特性和创新性应用。针对婚庆产品包装设计对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不足这一缺陷,笔者提出以下两个深层次创新应用路径。3.1信息大数据+私人订制。现代信息技术的革新和广泛应用,具有很强的网络辐射性,与不同的产业相结合,便有可能产生一个新的创意和创新点,例如基于超级计算机和在全民范围内普及应用的通信终端兴起的大数据经济,如果将这种信息大数据与婚庆产品包装设计相结合,利用人们消费审美取向形成的消费偏好,可以发展私人定制的婚庆产品包装设计。信息大数据可以在众多的消费者中分析并且储存多元的消费需求和消费偏好,之后根据消费者独特的包装设计要求,实现计算机信息技术之间的联动,在短时间内为消费者提供包装设计构思方案或者包装设计效果图。因此,在这种应用路径中,信息大数据是为实现私人定制而提供的具有分析、储存、处理、加工等具体功能的最新技术。私人定制是基于婚礼仪式的唯一性、特殊性,以及人们独特消费需求而产生的新的包装设计方式,在婚庆日用产品和服务型产品包装设计过程中,按照消费者的概念需求进行定制设计,以此改变现有婚庆产品包装设计大众化的现状,满足消费者对于婚庆产品的特殊性需求和偏好。[3]私人定制和信息大数据技术的结合,是今后实现婚庆产品包装设计对现代信息技术深层次应用的路径之一。3.2计算机技术+虚拟场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质量的改善,现代婚庆对于相关产品的包装设计也趋于多元化,很多新人在婚庆现场或者婚庆主题酒店,希望通过布置特定的场景来营造不同的婚庆氛围,有的浪漫温馨,有的科幻神秘,但有时候受到种种现实条件的约束,无法真正实现预期效果。[4]但好在如今计算机和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高速发展,人们想要的特定场景可以通过计算机等信息技术得以实现,还可以通过软件设计、灯光包装等,虚构出消费者想要的场景,满足人们对于婚礼不同场景氛围的需求。依赖计算机和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为人们在婚礼现场创造虚拟场景,是信息技术在婚礼产品尤其是婚礼服务型产品包装设计中深度应用的又一路径选择。
4结语
现代信息技术越来越趋于智能化,它可以广泛应用于婚庆产品包装设计中,探讨分析现代信息技术对于婚庆产品包装设计的重要作用和今后的创新应用,是实现婚庆新产品开发、已有产品包装设计优化的重要手段和途径,信息技术的发展成果会传递到婚庆产品包装设计领域,为传统婚庆带来不凡的改变,同样也为今后现代信息技术在婚庆产品包装设计中的创新应用提供了动力支撑。
参考文献:
[1]纪晓娜.计算机技术在包装设计中的应用[J].中国包装工业,2016(06).
[2]沈红.浅析婚庆用品包装设计中的吉祥纹样[J].艺术科技,2016(01).
[3]赵睿.我国婚礼用品的个性化设计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3.
篇4
关键词:现代信息技术 建设 高校 促进中心
现代信息技术在我国的高校教学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一方面,信息技术的利用促进了高校教学效率和质量和提升,另一方面,信息技术的利用有效帮助了教学机构功能的多样化和完善化建设,为机构的价值提升贡献了力量。就目前的高校建设来看,促进中心是校园教学优化中不可缺少的一个机构,此机构的作用发挥能够帮助实现教学评估的准确,也可以为教师的专业性培养发挥力量,更能够为教育咨询以及交流提供可靠的参考,所以说促进中心在高校教学中的存在意义重大。为了构建起功能更加强大和完善的促进中心,从而帮助高校教育进行改革和发展,积极的利用信息技术效果显著,所以探讨现代进行技术在促进中心建设中的运用现代价值明显。
一、促进中心的基本功能
(一)教师培训
就现阶段的研究来看,促进中心的一项基本功能是进行教师的培训。教师在高校教育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如果没有教师的力量发挥,高校的教学价值会严重下降,所以进行教师的素质提升是高校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促进中心在教学方式方法研究方面有着突出的优势,其和外校的交流也比较直接,所以促进中心的教学理念和方法等更新周期比较快,利用具有新颖性的方法和理念进行对教师的培训,教师的教学创新会不断的强化,自身能力也会不断提高,由此带来的就是教学效果的不断提升。
(二)质量评估
质量评估是高校促进中心的另一项重要功能。就目前的质量评估而言,主要的内容有两方面:第一是进行教师的评估。教师本身的能力和素质对于教学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所以需要对教师进行评估考核,这样可以为教师的岗位安排提供有效的参考。简言之就是对教师进行评估,然后对其进行适时的岗位设置有利于教师资源效率的最大化发挥。第二是进行课程质量的评估。教学质量不仅与老师有关,与课程设计以及实际课堂的授课情况也有着重要的联系,所以进行有关课程质量的评估能够有效敦促课程的改革,进而实现课程质量的全面化提升。
(三)研究交流
研究交流是促进中心的第三个功能,就此功能的发挥来看,主要有两方方面:第一是研究。促进中心是教学研究的重要场所,此区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教学的方法方面。就目前的教学实践来看,教学方法对于学生学习积极性有着显著的影响,所以不断丰富的方法可以让教学课堂变得更加的多样,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二是交流。高校的发展离不开交流,而交流又包括了对外交流和对内交流两部分。对外,促进中心实现了和其他院校的对接,在教学理念和方法方面获得了提高。对内,促进中心组织教师进行方法和学术的交流,促进了教师团体的整体素质提升,所以说研究交流对于高效发展意义显著。
(四)咨询服务
咨询服务是促进中心的第四个功能,此功能对于教学发展而言意义重大。就目前的高校发展来看,无论是教学还是管理都会面临一大堆的问题,而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要进行一定的Y料分析和相应的意见咨询。促进中心本身的信息收集量比较多,其中既包含了教学的内容,也包含了管理的内容,所以其可以为教学问题和管理问题提供全面而可靠的咨询服务,这样,高校发展的问题解决会更加的彻底。简言之就是促进中心的咨询服务为高校发展和建设提供了比较大众化的参考。
二、现代信息技术在高校教育中的应用问题
(一)深入度和广泛性不足
就目前高校教育中的现代信息技术利用来看,存在的一个显著问题是技术利用的深入度和广泛性不足。就目前的具体利用现状分析来看,一方面,信息技术在高校教育中的利用仅仅涉及了一部分的内容,在管理和教学上虽有利用,但是覆盖的面积并不广。另一方面是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利用大都流于表面,在深层次的研究中利用还比较缺乏,因此出现了技术利用率较低的情况。总而言之,现代信息技术在高校教育教学中的利用广度缺乏和深度缺失,严重的影响了技术利用率的提升的教育教学的先进性发展,所以强化技术利用深度和广度的提升意义重大。
(二)信息技术利用的专业性不强
信息技术利用的专业性不强在目前的高校教育教学中表现的也比较普遍。就现阶段的情况分析来看,信息技术利用专业性不强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是信息技术的利用存在着主次不明的情况。就现阶段的教育发展来看,有些方面需要大量利用信息技术,比如教学研究和探讨,有些地方的信息技术利用虽然也重要,但是相比于教学研究和探讨等要相对的弱一些。面对这样的情况,在信息技术利用的时候要做到主次分明,但是目前这种主次的区分并不明显,所以技术利用针对性不足。第二是信息技术利用和具体的方面存在着匹配性差的问题,这种情况的出现影响了技术的利用率,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费。
(三)信息利用的方式方法较为单一
信息利用的方式方法较为单一也是目前高校信息技术利用中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就目前的信息技术分析来看,主要的方式方法是对技术的直接利用,这种利用方式纵然可以减少技术利用当中的不少环节,但是因为少了技术的研究分析,技术的实际效用发挥大打折扣,因此出现了得不偿失的局面。简单来讲,技术利用的方式应该保证多样化,这样可以提升其利用的针对性,但是目前的这种单一化利用,显然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三、促进中心建设中的现代信息技术利用
(一)强化信息技术和促进中心功能发挥的契合研究
就目前促进中心建设中的现代化信息技术利用来看,一项重要的措施是将信息技术和促进中心功能的发挥进行契合研究。所谓的契合研究主要指的是找到信息技术和促进中心功能发挥的契合点。从实践经验来看,契合点越多,技术利用的普遍性就会越强,促进中心和信息技术的结合效果会越好,而在这样的基础上,现代信息技术的优秀研究成果可以更好的被促进中心所利用,从而实现其功能的进一步发挥。而要进行契合点的研究,第一步是要进行促进中心功能的整体性探讨,通过探讨发现其信息技术的利用通道。第二步是对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实际应用
特点进行分析,从而发现其应用的输出点。第三步就是进行促进中心信息利用通道和信息技术实用输出点的结合分析,通过这样的分析,促进中心建设当中的现代化技术利用会更加的全面。
(二)利用信息技术进行促进中心功能的完善和强化
在促进中心的建设中进行现代信息技术的利用,另一项有效的措施是利用信息技术进行促进中心功能的完善和强化。就目前的研究来看,信息技术具有传播速度快,信息收集渠道多等特点,而促进中心的功能当中,质量评估、咨询服务功能的发挥需要有充足的信息资源做支撑。基于此,在促进中心建设的时候,积极的进行现代信息技术的利用,可以从不同的渠道获得更加广泛的信息,有了信息的资源的支持,促进中心的质量评估准确性会更高,咨询服务的咨询价值也会得到有效的提升。除此以外,教师培训和研究交流也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进行速度提升,这样,促进中心的整体功能会得到进一步的强化。
(三)利用信息技术的统一提升促进中心管理工作的一体化
在目前的促进中心建设中,信息技术的利用还可以实现中心管理工作的统一。就目前的促进中心工作来看,虽然促进中心的设置比较单一,但是因为其功能的多样性,在具体的管理上,分化比较严重。这种分化管理不利于促进中心的统一发展和建设,因此需要进行其管理的统一化建设。信息技术在利用方面则性较强,专业化也较为显著,所以在具体的管理中,积极的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管理的统一,这样,不仅可以达到统一规划和建设的目的,还能在信息支持的情况下实现对各项功能的分别化加强,由此可见,信息技术的利用能够进一步的发展促进中心,所以在促进中心建设中充分的利用信息技术意义明显。
结束语
促进中心在目前的高校发展中有着重要的作用,积极的强化其功能的发挥可以提升其服务能力,进而帮助高校更好的发展。现代信息技术对于高校的帮助也比较巨大,所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高校促进中心的武装,从而实现促进中心的现代化建设,能够有效的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进行高校的建设和发展。
参考文献
[1]陈瑶.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促进高校教学改革策略探讨[J].科技展望,2016,16:353.
[2]林侃.网络教学对英语校园文化建设的影响分析[J].海外英语,2016,07:41-43.
[3]许崇明,张金燕.构建现代网络教学平台促进教育教学改革[J].高教探索,2016,S1:76- 78.
[4]姜玉莲,刘莉.第七次“中国远程教育教师论坛”综述真正的魔术师――信息技术在开放大学教学中的创新应用[J].中国远程教育,2013,12:5-10.
[5]李海栋.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促进高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J].才智,2014,22:153.
[6]朱亚莉.从“教学技术支持者”到“教学促进者”――论新时期我国高校教育技术中心的角色转变[J].现代教育技术,2012,01:45- 48.
篇5
对现代信息技术在高师生物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探究时,首先要明确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的结合,进而为研究的主题找到相关的切入点,保障分析研究的有效性。信息技术是一个复杂和宽领域的名词,因此对于其解释非常的繁琐。从教育角度来说,信息技术主要是指通过相关信息搜集和处理的方法来为课程教学提供教学资源的补充、知识展现形式的更新以及知识应用方式的优化的现代化计算机通信技术。所以,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的结合往往体现于三个方面,第一个方面即通过信息技术与丰富的网络资源,教师可以为高等教育课程的开展提供更多更丰富的材料,进而强化高等教育课程的拓展性,为学生的综合发展提供有效的保障;第二个方面在于信息技术与多媒体教学工具的结合,教师在课程的开展过程中可以改变传统的知识展现形式,让课程的知识变得立体化,进而强化学生对于课程知识的理解;第三个方面则是在于对实际课程知识的应用及演练,信息技术的发展不仅可以为学生提供有效的知识应用平台,更能强化学生与教师的课后练习,让学生对于课程知识的巩固能够得到最佳的保障。所以在信息技术的帮助下,高等教育的开展得到了更加有效的提升。
二、高师生物教学中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必要性
我们在研究现代信息技术在高师生物教学中的应用之前,首先应明确信息技术与高师生物课程有结合应用的实际意义。高师生物教学中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是现代化高等师范教学的需求。
随着时代的变化以及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高等师范教学工作开展的方式以及开展的内容也在逐渐的更新。在信息技术以及多媒体教学引入高师教育后,电子化课件的知识展现方式、立体化的教学内容、人机互动的自主学习方式以及动态的移动信息都推动着高等师范教学工作不断的向前发展。所以现代信息技术与高师生物课程的结合首先是顺应高师现代化教育的要求,即在现阶段的高师教育教学过程中,生物课程的教学必须紧随高师教育发展的步伐,更新课程教学的内容、优化课程知识的展现方式、强化学生自主学习以及知识应用的平台。因此,从这一方面来讲,高师开展生物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应当注重信息技术的应用,不断地提升课程的教学水平以达到高师教育的总体要求。
2.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是高师生物课程教学本身的需求。
生物课程包含生理卫生、自然知识、化学知识以及相关医疗知识等多方面的内容,因此其实际的课程教学往往带有一定的难度。同时生物课程在许多方面由于实验条件的限制或者本身教学环境的限制,其知识的展示非常的抽象,进而使学生对于课程的了解也不深入。而高师生物课程同时具备生物课程知识传授以及生物课程教学技巧教学的双重责任,所以在课程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的应用好信息技术,一方面,强化生物课程的开展效果,保障高师学生能够对生物知识有一个透彻的理解;另一方面,也通过现代信息技术的辅助,让高师学生在校时就掌握利用信息技术开展生物课程教学的必要技巧,进而为社会培养综合发展的师资储备力量。
3.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是师范院校培养现代生物教师的需求。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除了高等教育以外,小学、初中、高中都逐步实现信息技术和多媒体教学工具与教育教学的结合,因此师范院校学生毕业走向教学岗位后就会开展现代化的教学工作。所以在实际的生物课程教学过程中,师范院校的教师就要在课程的开展过程中用好信息技术,为学生展现最新的教学方法以及备课的内容,进而为学生现代生物课程教学水平的提升提供有效的保障,以保障师范院校人才培养的质量,进而为学校办学水平的提升提供有效的支持。
三、现代信息技术在高师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现阶段在信息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高师生物教学积极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有着显著的必要性。因此高校生物教师应积极探索现代信息技术在高师生物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1.以信息技术和网络资源补充高师生物教学课程知识,丰富高师生物教学课堂的实际内容。
高师生物课程的教材往往对于生物知识做了详细的解释,以便于学生能够通过教材以及课程的教学对生物学的知识系统地理解和掌握。但是由于教材实际的空间和知识展现方式的限制,高师生物课程的展示只是局限于基本的理论知识介绍或者相关现象的描述,学生对于知识的深度理解也仅仅局限于一些表面现象的记忆,而课程实际案例的探究或者现实现象的详细解释却无法真正的知晓。所以传统高师生物课程教学的过程中,课程的内容非常的单一化,学生的课程收获也仅仅局限于教材和教师描述的范围之中。在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帮助下,教师可以通过互联网技术在丰富的网络资源中寻找相关的实际案例或者新闻现象来作为课程内容的补充,进而丰富高师生物教学课堂的实际内容,规避传统高师生物教学的种种短板。例如在《真核细胞的基本结构》这一章节知识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事先从网络中下载相关的纪录片,并利用电脑处理技术对纪录片的内容、播放时间进行整合,以保障在备课时能够为学生准备与课程内容相一致的教学材料。而在实际的课程开展过程中,通过记录片中对细胞构成的动态讲解,学生对于细胞以及真核细胞的基本结构进行直观地教学观察,最终其对于其课程内容的理解可以更加的深入,传统只能按照插图进行枯燥讲解的弊端被有效的解决,高师生物课程的效果得到了显著的提升。
2.利用信息技术和多媒体工具促进高师生物知识的立体化,降低生物课程知识的理解难度。
生物课程知识不同于传统的文科内容,其课程的绝大部分内容需要学生进行探究或者实验,进而对相关现象进行把握。尤其是在高师生物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对于生物知识的充分理解和描述对于其日后的生物课程教学有着重要的影响。而由于实际条件的限制以及教学课堂环境的限制,现阶段,高师生物教师并不能随时随地对任意一个知识进行剖析,以完善生物知识的展现方式。在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帮助下,生物教师可以将自己的实验内容进行数字化或者通过相关的器材将自己的实验现象进行录像整理,进而为生物课程知识的展现提供最为有效的方式。例如在人体的构成相关知识的讲解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将人体的内在构成数字化,以Flash或者三维立体动画的形式将人体结构描述出来。在高师生物课程的教学过程中,生物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工具,将课程所涉及的知识以人体结构模拟图的形式展现出来,让课程内容的讲解都能够得到有效的立体化展示,进而让学生充分为了解课程的内容,为师范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以充实自己的生物知识,在未来成为一名合格的生物教师作准备。
3.以信息技术强化学生生物知识展现和教学资源整合的能力,培养合格的教师。
高师生物课程的开展主要是为学生积累相关的生物课程教学知识,进而保障学生能够在毕业后顺利地走向教师岗位,并开展好每一次生物课程教学工作。而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发展也促使了小学、初中、高中生物课程教学模式的转变,教师的教学资源的整合、信息化课堂的组织、生物课程知识的数字化转变都是开展好现代生物课程的基本要求。所以在实际的高师生物课程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除了要应用好信息技术来开展生物课程教学外,还应当对信息技术应用的每一个环节做充分的介绍,让学生在生物课程的学习过程中掌握搜集课程相关资源的方法、将生物知识数字化的技术手段、多媒体教学工具的运用以及现代化生物教学课堂组织的方法等内容,进而拓展高师生物课程的教学效果,让学生在高师学习阶段既能够掌握基本教学知识又能够把握授课的技术,保障高知识储备和高教学技巧的优秀教师的成长。
四、结语
篇6
关键词:现代信息技术;经济建设;农村发展;又好又快
现代信息技术在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转变农村经济增长方式、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农村经济仍然存在农产品竞争力不强、农业产业结构单一以及农业科技水平相对低下等不足。对于这些不足,学者提出了很多建议,如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开发特色产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等,这些建议对解决农业发展中的一些问题有着建设性的意义,但对农村经济发展与现代技术的关系关注不够,如关于农村的信息资源比较匮乏、信息渠道不够多。由于缺少必要的信息,农民对农产品价格把握不够准确,不能适时调整农业种植品种,造成农产品积压,或农产品产量不足,导致农民增收困难,从而影响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因此,很有必要加强在农村全面发展和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使信息技术渗透到农业生产、流通、消费以及农村社会、经济技术等各个具体环节,提高农产品竞争力,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升农业科技水平,从而提高农业效率和农业生产力水平,促进农村经济活动全面发展,带动其他方面的进步。
1 国外研究现状与评述
总结农村地区经济水平比较高的一些发达国家的经验可知,现代信息技术在该领域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贺文慧,杨秋林在云南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院网站上撰文,介绍国外农村信息化投资发展模式时,认为农村信息化投资发展主要采用了由国家调控下的事业性运行和商业化运行两种模式。以事业性运行模式为主导的模式主要是政府进行的公益性投资,提供基础性的、面向农民的农业科技、市场信息、生产与管理等一整套信息服务体系。商业化运行模式主要是一些大的企业建立的信息服务体系,对于特定的服务内容收取一定的费用。
目前的实施目标主要是农业基础设施的完备以及网络化,从美国农业部网站经济“研究业务”栏目可以看出,2004年美国56%的农场拥有电脑并接入互联网,其中20%的用户通过互联网购买相关的农业项目,29%的人通过互联网购买家庭用品心]。在加拿大,广大农村地区已经建立社区信息接入站点,方便当地居民进入各级政府的电子政务网站和其他商业和服务信息网络。农民通过上网可以获得一般性的咨询服务,还可就一些具体问题寻求相关信息,并向有关专家直接咨询。日本作为因地制宜发展应用型农业信息化的典型代表,从发展地域农业信息系统人手,由政府拨款,建立起了发达的有地域特色的地域农业信息系统。通过有线电视播放、村内电话、调频广播等方式传播农业信息,并以计算机和多功能传真等作为补充,传递农户和农协之间的发货和销售信息。由于政府不断加强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互联网用户普及率大幅度上升。计算机在农业生产部门的普及率已达93%,日本政府还在实施一项意在21世纪使所有农民拥有微机的“绿色天国”计划。韩国的农产品流通信息十分发达,形成了全方位的农业信息网络,和其它发达国家一样,政府和公共机构在农业信息网络和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起着主导作用,承担农村的信息主干网的投资建设,韩国计划到2010年农村互联网普及率达到100%。特别是,韩国各主要农产品批发市场实现了全国联网。英国也建立了覆盖全国的农业计算机网络。
国外比较有代表性的农业网站和相关数据库如美国农业部、美国国家农业图书馆、联合国粮食与农业组织等,提供了很多农业生产方面的信息,如农产品的价格行情、种植养殖技术等,通过相关介绍,农业生产者可以浏览相关信息,及时把握市场变化。
美国Doug Rickman等人于2003年提出实施精准农业,解决农业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确保农产品总量、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改善农产品品质和质量、资源严重不足且利用率低、环境污染等问题。而印度Satyaveer Singh提出实施农业行情信息系统(跨数据库信息系统,专家知识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和在线分布式咨询功能)、价格预测程序等有助于农业生产者及时了解市场信息,做出决策。In6s Sante-Riveira(2008)等人研究的基于GIS的农村土地探测系统(Rural Land-use Explora―tion System)主要用于土地适用性评估、土地使用区域最优化以及土地使用的空间分布。这些都体现了信息技术发达的国家对信息技术用于农村经济发展方面的高度重视。
总体来说,信息技术发达的国家对信息技术在农村的应用方面已经达到了较高的水平,主要集中在建立完善的网络环境和数据库等信息资源。这些先进的计算机通信网络和数据库资源的支持使农业生产者更为及时、准确、完整地获得市场信息,把握市场行情,及时调整生产战略,有效地减少了农业经营的生产风险,提高了农业生产率,从而提高了农业生产者的收入水平。
2 国内研究现状与评述
过去很多地区建立了农业技术指导站,引进技术人员指导农业生产。对于很多农民来说,当遇到生产上的技术难题时,往往束手无策,将影响一年的收成,技术指导人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给予农民技术上的建议与帮助,帮助农民选种及操作,指导农民的生产活动。但是这种传统的技术指导方式往往会受到信息资源数量和时效性的限制,得到的信息可能不能及时地反映目前农民技术上的缺陷,而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有效弥补这一缺陷。
目前我国省、市、县三级信息中心正逐步建立,一些大型农业信息资源库、知识管理系统和专家系统等也正在逐步完善,以此为基础建立的农业网点也已经初具规模,例如,农业部1994年建立了“中国农业信息网”,通过“中国农产品促销平台”实现农户之间以及国际、国内各省市之间的农产品信息共享和交换,帮助农民及时了解相关政策、价格信息以及农产品发展前景预测。中国农业科学院建立的“中国农业科技信息网”于1997年10月开始运行,基础设施方面也取得了很大进步。北京大北农集团和农民日报社于1999年共同创办的中国农网,通过一种综合信息提供平台,使农民获得最新的经济政策和产品信息。
从1990年开始,科技部通过国家863计划,组织实施的“智能化农业信息技术应用示范工程”,该项目依靠计算机网络能够实现远程直接存取大型数据库中的信息和共享主机系统软件资源。建设目标是将通讯、监测、模拟、自动控制和专家系统等多方面的技术有机地结成为一体,综合地服务于农业生产管理。加上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农业专家决策系统与信息技术系统研究”项目,形成了一批农业信息化平台技术和产品技术,研究开发了一批服务于农村经济发展的信息资源数据库。例如,由北
京示范区组建的“三网合一”的农村信息化体系建设项目,能对现有的农业信息资源进行整合、集成和数据挖掘,形成农业信息资源数据库,依托该库建设农业网站(三农网),实现互联网、电话网和无线网的基于同一数据库的“三网合一”,达到最大利用农业信息资源的目的。张鸿教授(2008)也通过农业经济产出、农村信息化、农业劳动力投入与农业资本投入的相关分析以及农业经济增长模型的实证研究,提出了加快农村信息化建设在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影响作用。此外,针对农产品生产者面临的价格风险,我国一些学者提出农产品价格风险预警机制,实现农产品市场风险管理方法的创新。农业部从2005年5月开始,每月定期农产品市场监测预警系统信息。总体来说,国内已经建成初步的农业网站和后台数据库支持,但仍然存在信息更新不够及时以及没有全面普及的问题。
3 加强现代信息技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3.1 有利于推广现代农业技术
传统的农耕观念和耕作习惯严重影响了土地的产出率和农业生产效率,大力推广先进的农业科技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手段,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先进农业科技的推广将会有利于未来农业的发展。典型的如,农业科学院1997年推出的多媒体小麦管理系统,通过广泛收集与小麦有关的科技知识和科学数据,建立知识库,提供小麦生长动态、生长潜力以及产量预测等多媒体信息。通过这一信息技术的应用,农民能够根据科学的数据预测小麦的生长过程,提高产量。此外通过网络等相关技术,获得所需要的技术,科学种植和养殖,对提高作物产量和农民收入有着重大的促进作用。传统的技术普及方式不适用中国农业地域广、区域性强、生产个体分散的特点,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改变传统的农业技术推广方式,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使农民适应国内外市场需求,使得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增长。
3.2 有助于提高农产品的竞争力
目前农产品的竞争力不强,在农产品的种植和加工方面,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产品生产加工的自动化程度,在流通和销售方面,引进现代信息技术,大力开展农产品电子商务活动,用互联网来连接生产者和消费者,从而达到农村经济效益最大化。
3.3 有助于畅通农村经济信息的流通渠道
目前,农村信息的不流畅,导致农产品的滞销现象比比皆是,不同程度地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农业生产基本处于个体经营、小农生产,没有形成统一的、专业的信息提供、和反馈平台,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农民获取信息的及时性和准确性,同时也制约了农民对于信息的热情。现代信息技术可以帮助拓宽农民获取信息的渠道,增强农民利用信息来增加收入的意识。
4 加强现代信息技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建议
4.1 为农户提供有效信息,增强市场预测和经营决策能力
对于如何有效增强农户的市场能力,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及时、准确地向他们提供有效信息。不了解市场信息,或依据失真的信息做出判断,都会导致预测和经营决策失误而蒙受市场风险。如上面提到的产品地区性过剩以及农产品价格的问题,就是因为不能及时了解供求方面的信息和价格变动、政策变动信息,造成重大损失。减少农产品市场风险,有赖于依靠真实、准确、全面、及时的信息进行预测和决策,因此,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帮助农户掌握市场、了解市场、提高市场驾驭能力,减少市场波动对农户生产的影响。
4.2 购置必要的基础设施以及构建和完善农业网点
国外一些发达国家农业网站的建立以及相关网络技术的使用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而在我国农村中计算机的普及率还很低,需要投入大量资金,购置必要的基础设施,农产品价格、供求方面的信息;构建和完善农业网点,及时更新农业相关信息,拓宽农产品的销售渠道,增加农民收入,使得农村经济向着更好更快的方向发展。
4.3 加强信息技术的教育和培训,建立农业技术推广体系
现在农村中农民的信息意识还很薄弱,对信息技术的认识还很模糊,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方式是电视、广播和报纸等传统方式,而通过这些方式获取信息存在着时效性问题,获取的信息不能反映最新的实时动态。使用网络信息技术将把十分复杂的农业技术,以形象、易懂、易学的方式表现出来,网络以一种崭新的形式促进农业科技推广、科技咨询和农业教育的发展。
4.4 建立农户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的信心。加速观念更新和信息技术应用进程
在具体实施信息技术工程建设过程中,一方面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最典型的是需要购置大量的现代设备、进行信息技术人才的教育与培训,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户对信息技术的投入与消费;另一方面,农户的信息意识不强,对信息技术之于农村的重要作用认识不足,在应用信息技术时会有犹豫心理,造成信息技术应用上的障碍。因此在实际信息技术的应用过程中,应该注重培养农户对信息技术的信心,加强农户信息技术的意识,观念的更新,从而加速信息技术的应用进程,使现代信息技术促进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5 结束语
篇7
关键词:现代信息技术;信息安全;对策
一、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中存在的信息安全问题
(一)信息内容受到污染的问题
在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中,信息内容的污染问题是信息安全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信息安全健康良好发展的前提。造成信息污染主要包括三个方面:无用信息、劣质信息与有害信息。由于网络技术与大数据技术的广泛应用,所以导致无用、劣质和有害的信息越积越多,有效地对信息内容进行提炼与收集,这在庞大复杂的信息资源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无用信息内容毫无利用价值,数量巨大的无用信息不但占据信息资源的存储空间,还给有用信息资源的开发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同时还大大地降低了信息之间的相互交流与传播的效率。劣质信息虽然具有一定的利用价值,但是所具有的有用价值也不是很大,如果不能解决劣质信息的问题,会对用户造成损失。有害的信息内容在信息资源中具有极大的危害性与破坏性,有害信息内容增加了甄别工作的难度,同时对用户以及社会的经济、文化等方面发展都带来了非常不好的影响。
(二)信息内容的泄露问题
在现代技术环境中关于信息安全方面已经有明确的法律条文的规定,对信息内容的泄露问题主要规定是利用违法的行为获得个人或企事业单位等的秘密信息。现代信息技术环境是一个开放型的网络平台,所以采取有效的信息安全的保护措施具有极大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个人信息内容的泄露主要是指个人隐私方面信息被别人非法窃取,其中包括通话内容的监听、个人病历以及个人的经济状况等信息内容,我国明确规定个人隐私是受到法律保护的。企事业单位的信息泄露主要是指企事业单位的机密信息内容,关系到企事业单位发展的重要信息,这类信息内容的泄露严重危害了企业与事业单位带来极大的危害,尤其是政府事业单位机密信息内容的泄露,会对国家与政府的安全具有严重地影响。
(三)信息技术的破坏性问题
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与广泛应用,无论是在社会经济生产还是在提高人们生活质量方面都是一柄双刃剑,在促进生产生活的同时,对其的破坏性也是非常严重。信息技术的破坏性是指有意识、有目的的研制开发恶意程序,对信息的存储程序进行破坏,如病毒软件、邮件炸弹等。
二、针对信息安全的有效对策
(一)技术方面
先进的科学技术是保证信息安全的最为直接、有效的途径,是解决信息安全问题在技术层面上的基础保障。确保信息安全的技术方面的内容主要包括软件技术和硬件技术,通过加强技术层面的科技水平,进而提升信息安全的可靠性程度与力度。例如,通过利用控制病毒的技术,对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的信息安全起到预防、保护和处理的作用。在实际工作应用的情况下,运用预防病毒、检测病毒以及消除病毒的技术,从而提高信息资源应用的安全性与可靠性。对信息资源进行保护还可以通过防火墙技术,确保网络资源在计算机上应用的安全,防火墙技术对进入计算机的信息进行检测与监控,从而确保信息资源应用的安全性。另外,还可以通过识别技术保障信息的安全性。信息只有经过有效地交流才能实现信息资源有用价值部分的合理利用,但是信息在交流的过程中,往往容易造成信息泄露的问题,对信息的安全影响非常大。所以通过识别技术的利用,加强信息在交流过程中的保密力度,即使是信息被别人截获也可以确保信息内容不被他人可以识别与破解。
(二)教育方面
通过对人们进行信息技术方面的教育,不但有利于能够提高人们对信息技术的理解与使用程度,而且还有利于培养人们在信息环境下的安全意识。加强人们对信息进行安全保护的观念,并且做好安全管理工作。通过教育开展互联网使用的信息安全工作,从而提高人们信息安全的思想意识,加深维护和保护信息安全的责任感。加强对信息安全的管理,就必须有这方面的专业人才,只有储备了高水平的信息安全管理人才,才能更好地推动现代信息技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并且为能够极大地提高信息安全管理水平。
(三)政策方面
国家关于信息安全的政策是保障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中信息安全最为有力、有效的根本途径,通过制定信息安全的相应对策不但能够实时准确地掌握信息安全的监管功能,还有利于信息技术进一步发展,并且为信息技术的研制与开放方向指明方向。信息安全政策的制定者可以分为两类:国家、国际组织,因此信息安全政策具体法律性的地位,对信息安全具有指导性作用。科学合理的信息安全管理策略,能够给信息安全管理工作指出明确的发展方向,并且能够对其信息安全的管理对策的制定与实行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指导性作用。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 现代信息技术;高等院校;高校管理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4)06-0095-03
现代信息技术是以计算机为基本载体,以网络为核心手段,以信息的获取、存储、分析、加工、变换、传输与评价为目的的应用性技术。现代信息技术与现代教育密切关联:现代信息技术是现代教育的重要应用工具之一,现代教育是现代信息技术的重要应用领域之一。在当今信息时代,现代信息技术已经成为解决现代教育问题的基本工具。现代信息技术在现代教育领域的应用具有现代教育技术学的意义与价值。笔者对CNKI数据库的相关文献检索发现,我国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的关联研究起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而关于现代信息技术在高等院校中的应用研究则是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才开始出现。但迄今为止,关于现代信息技术在我国高等院校领域的应用状况尚缺乏宏观研究和整体认知。
本文基于CNKI文献数据库,以“信息技术”“高校/大学/高等院校”“应用”三者组合篇名进行文献检索,获得1996—2013年现代信息技术在高等院校应用的专题研究文献共计244条,尝试基于研究文献来管窥现代信息技术在我国高等院校各个工作领域的应用状况,发现研究存在的不足以及研究对于高校教师和管理人员提出的要求,为今后的相关实践与研究提供有益借鉴。
1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等学校教学工作领域中的应用
教学是学校工作的核心内容。因此,探讨现代信息技术与高校教育教学工作是现代信息技术在高等院校应用的核心研究领域。根据所收集的研究文献,笔者发现,一些研究属于不涉及任何学科专业的宽泛性的研究。所谓宽泛性研究是指研究虽然探讨现代信息技术在高等院校教育教学领域中的应用,但缺乏研究领域的聚焦,仅有少数研究专注现代信息技术在数字化学习环境建设、教学改革、教学模式、教学设计、课堂教学、课程建设等方面的应用以及现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等。
根据收集的研究文献,笔者将现代信息技术在高等院校具体学科专业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应用领域划分为如下几个方面。
信息技术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此方面的研究文献在笔者收集的专题文献中数量位居首位,这是因为信息技术在体育教育训练中的研究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就已经开始出现,目前已经形成大批研究文献。但绝大多数研究文献泛泛而谈,仅有少量研究文献探讨了现代信息技术在高校体育具体内容(比如排球、篮球、足球、速度滑冰、健美操)的教学中的应用。
信息技术在高校外语教学中的应用 与前述信息技术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类似,国内对信息技术与外语教学的关联也是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的,此方面的研究文献数量位居第二。从已有专题文献来看,信息技术与高校外语教育的关联文献在语种分布上主要侧重现代信息技术在高校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与前述体育教育类研究文献相似,仅有少数文献关注了现代信息技术在高校英语具体教学中的应用,比如英语写作、翻译、听说课教学。此外,还有两篇文献探讨了现代信息技术在高校日语教学中的应用。
信息技术在高校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此方面的研究文献数量位居第三,但大多属于泛泛而谈的研究,缺乏关于现代信息技术在高校物理教学具体领域的应用研究。
信息技术在高校其他教学中的应用 除了前述的高校体育、外语、物理学科领域中现代信息技术应用研究之外,还有部分研究文献探讨了现代信息技术在高校数学、金融学、数控技术、大学语文、会计电算化、历史、思想政治类、计算机基础等课程,以及经管财经类教学、影视艺术教育、创新教育、生态道德教育等领域中的应用。
20余年来,由于现代信息技术在高等学校教育教学领域的广泛应用,其应用是否有效,应用的效果或效能如何,已经开始引起了学界的深切关注[1-3],有必要反思现代信息技术在高校教育教学中的应用[4-5]。随着现代信息技术本身的不断发展,高校教育教学应考虑深度应用信息技术,以便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促进和提升高校教育教学水平的应然功能[6--7]。
2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校管理工作领域的应用
管理作为人类社会普遍的现象,是社会组织运行的必要条件。高等学校作为一种社会组织,以高等教育为基本任务,其构成要素也必须实施科学的管理才能达成其组织运行目标。从已有专题研究文献来看,现代信息技术在高校管理工作领域的应用研究可以分为如下几个方面。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校教学管理中的应用 如前所述,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现代信息技术在高校教务管理工作中的应用成为一个重要话题。此方面的研究文献大多停留在高校教学或教务管理的宏观层面上,但也有个别研究文献关注了现代信息技术在高校教学管理的微观和具体事务(比如教材征订、实验室管理)中的应用。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校图书馆工作领域的应用 高校图书馆在知识传播与信息流通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现代信息技术在高校图书馆工作领域的应用实践研究早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就已经出现,而且教育部高校图工委每年都举办信息技术应用年会,专门研究探讨信息技术在高校图书馆工作中的应用问题。此领域的研究涉及现代信息技术与高校图书馆的知识服务、自动化系统建设、教育职能强化、应用难点、应用的注意事项、个性化服务等方面。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校招生与就业工作领域的应用 高校招生与就业是高校工作的重要内容。已有研究表明,信息技术可应用于高校招生录取、就业指导及其服务、毕业生就业组织管理、就业指导课程建设、就业评估、就业管理等方面。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校学生管理和辅导员工作领域的应用 学生作为高校的学习主体,其管理不容忽视。如何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化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在已有的少量研究中也得以体现。这些研究在研究内容上包含了高校学生的日常管理、班级管理、户籍管理以及高校辅导员工作。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校科研管理工作领域的应用 高等学校除了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之外,还具有科学研究的功能。已有研究表明,现代信息技术可广泛应用于高校科研工作领域,比如科研考评网络化、科技产业人力资源管理、高校学术与科研发展趋势探索、高校学术刊物编辑等。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校其他工作领域的应用 除了上述应用领域之外,已有研究还探讨了现代信息技术在高校资产管理、财务工作管理(比如财务档案管理、会计电算化等)、人事管理、档案管理、党务工作(比如党员教育管理)等方面的应用。此外,有一些文献的话题还涉及到现代信息技术在高校校园管理(比如合并高校、多校区高校)、高校质量管理、高校危机管理、高校日常工作管理等领域的应用。
3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等学校的应用研究反思
从本文关于现代信息技术在国内高等学校教学和管理工作领域中的应用研究综观来看,现代信息技术已经广泛地应用在高校诸多领域。但客观地分析,已有研究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
关于现代信息技术在高校教育教学领域中的应用方面 从已有研究来看,许多专业学科、课程的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的关联尚未进入研究视域。依据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高校学科门类12个,专业类92个,专业506种(其中基本专业352种,特设专业154种)。以外语专业为例,国内外语专业语种数量达到62种。但如前所述,关于现代信息技术在高校外语教育中的应用研究仅限于英语和日语教学且以英语教学为主,其他外语语种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的研究尚无专题研究。
关于现代信息技术在高校管理工作领域中的应用方面 高校是一个自系统,高校管理涉及的领域众多。仅以教学管理为例,教学管理与人才培养最为密切,教学管理包括教学计划、课程设置与改革、教学手段、教学过程、教学质量、第二课堂、教务行政等多个方面,但已有研究显然在研究领域方面显得过于窄化。事实上,高校管理包括了教学管理、招生与就业管理、人员管理(学生管理、教职员工管理)、科研与学术管理、社会服务管理、图书情报管理、后勤与资产管理(比如校园、校舍、资产、仪器设备)、机构与组织管理、学校发展规划管理等,每个方面都有许多具体的领域。但已有研究对于现代信息技术在这些领域及其次领域的应用还很缺乏。
综上所述,今后现代信息技术在高等学校中的应用研究应扩大研究范围,关注现代信息技术与高等学校各个学科专业及其课程教学之间的关联研究,关注现代信息技术与高等学校各个领域的管理之间的关联研究,通过研究来促进和提升现代信息技术在高校的充分和有效的应用,进而推动高等教育的信息化与技术化进程。
4 结语
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现代信息技术开始在我国高等学校的工作领域中加以应用。从现代信息技术在高等学校中的应用研究进展来看,关于应用水平的要求已经发生较大变化,从“简单应用”“与工作领域的整合应用”到“深度应用”的能力要求变化,这对高校教师和管理人员对现代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出与时俱进的要求。目前,计算机、多媒体、网络技术等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使教育从教师教学、学生学习、学校管理都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从而影响教育的各个要素,继而优化教育教学和学校管理。
研究现代信息技术在高校教学和管理中的应用与实践,有助于促进高校的教育工作者和教育管理工作者从思想上加强对现代信息技术作为教育生产力中的教育工具要素的认识,从行动上注重科学整合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教学和学校管理工作,从而从根本上提高高等教育生产力水平,这对推进高等教育改革、提升高等教育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王健.有效应用:信息技术在高校课程教育中的当务之急[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5):105-107.
[2]王立珍.信息技术在高校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及影响因素分析[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09(9):8-10.
[3]霍亚丽.信息技术在大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研究[D].南京:南京大学,2012.
[4]谢同祥.信息技术的教育应用效能分析:以PPT在高校课堂教学中的运用为例[J].现代教育技术,2011(7):38-41.
[5]王彦舒.信息技术在高校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与反思[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8):222.
篇9
关键词:现代信息技术;体育教学;教学目标
前言
随着高科技的快速发展,现代信息技术已经在学校教学中运用得淋漓尽致,然而其作用在体育教学中却没有充分的体现出来。目前大多数体育教学工作者还继续采用着传统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体育教学的要求,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来提高体育教学的效率是我们体育教学工作者必须面对的课题,就此我们进行了一些探究。
一、体育教学
体育教学是教与学的统一活动,是学生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指导下,积极主动地学习与掌握体育、卫生保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术、技能、锻炼身体,增强体质,促进健康,发展运动能力,培养思想品德的一种有组织的教育过程,是实现学校体育目标的基本途径之一。
(一)体育教学特点
体育教学包括体育科学理论知识的教学和体育技术、技能的实践课教学,并且以后一种教学为主,它既与其他学科的教学有相同之处,也有自己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体育实践课教学中学生进行各种身体练习而要承受一定的生理负荷;教学组织必须依据场馆、环境、季节,学生性别、体育基础、身体素质等不同情况来灵活安排,复杂多变 ;学生学习和掌握体育知识、技术、技能,多是在群体的相互交往中完成的,因此人际交往频繁。
(二)我国现阶段的体育教学目标。
我国现阶段的体育教学目标是向学生传授体育、卫生保健知识和体育技术、技能,促进健康,增强学生体质,发展学生身体素质,培养学生运动能力和良好的思想品德,使其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我国高中阶段的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总目标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的《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验)中确定课程的总目标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提高体能和运动技能水平,加深对体育与健康知识和技能的理解;学会体育学习及其评价,增强体育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发展良好的心理品质,增强人际交往技能和团队意识;具有健康素养,塑造健康体魄,提高对个人健康和群体健康的社会责任感,逐步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积极进取、充满活力的人生态度。”
二、现代信息技术
(一)现代信息技术的概况
以计算机及其网络技术和现代通信技术等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是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主导领域。现代信息技术正以其它技术从未有过的速度向前发展,并以其它任何一种技术从未有过的深度和广度介入到社会的方方面面。现代信息技术的产生,为信息的处理提供了先进的技术条件,为人们使用有序的信息提供了方便,信息已经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血液”、“剂”,现代信息技术广泛地渗透到和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
(二)现代信息技术的教学功能
1.感观整体交互,提高学习效率。人类的感知行为包括视觉、听觉与触觉三种不同的模态,现代信息技术可以很好地适应不同个体在认知形态上的个别差异。多媒体信息比以往形式单一、直线展开的教学内容更容易激发起学习兴趣、使人集中注意力,学习的效率更高。
2.信息的多维化为思维方式的多维化奠定了基础。多媒体的应用使学生进入了视听觉并用,抽象逻辑思维与具体形象思维共同参与学习过程的多推动态。它使人的思维活动易于突破抽象逻辑思维的难点与局限,使教学活动更加符合人的自然思维习惯,从而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和更高的学习效率。
3.多媒体信息的非线性组织结构和立体信息空间有利于实现个性化、多层次、创造性的学习目标
越来越多的多媒体教学软件采用超文本(hypertext)结构来组织教学信息。多媒体课件最引人入胜者,莫过于它能引发学习者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这种媒体与电脑的完美结合可以促进人类感官与想象力互相配合,产生出前所未有的思维空间与创造灵感。这种充满创造性的学习过程,是其他任何一种教学媒体无法比拟的。
4.多媒体信息的冗余性有利于消除学习过程中的干扰和符码的多义性
根据香农的通信理论指出:来自交流双方以及环境的噪声信号会对交流过程产生干扰,学习过程尤为如此。消除噪声干扰的最主要方法是对信息的重复发送。利用辅助媒体或组合使用多种媒体信息,不但可以实现信息的重复,而且能够使这种重复在感觉上自然、富于变化、为人乐于接受。通信符码的多义性也是导致信息交流困难的一个重要原因。例如,同样一句话“你身体怎么样?”用在朋友日常见面时,它是一个问候;而向你发问的如果是医生,你恐怕就得认认真真地照实回答了。教学信息的表达上是不能允许这种多义性存在的,多媒体的采用有肋于解决这一问题。多媒体系统中的各种媒体成分有着共同的通信目标,其中每一种媒体都会对其他媒体所传送信息的多种可能的解释产生某种限制作用。例如给文字加上插图、给画面配上解说等。
5.多媒体人—机界面有好、操作简便,有利于激发学习动机,克服人—机心理阻抗
多媒体系统中通常采用窗口、菜单、图标、按钮、对话框等构件构成人—机交互界面。悦目的屏幕效果和生动的表达方式,使学习者乐在其中,不易产生疲劳感。另外,多媒体课件还提供了视觉反馈和听觉反馈两种反馈形式,反馈信息友好、自然、生动,使学习者易于接受,不伤及自尊,有利于激发和维持学习兴趣。
6.多媒体信息量大,传输速度快,质量高,应用范围广。利用多媒体系统先进的声音与图像压缩处理技术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存储、传输、提取或呈现大量图、文、声并茂的教学信息,这在一般的教学媒体中是不可能的。由于多媒体信息的存储与处理过程都是数字化的,这就使得多媒体教学系统可以高质量地实现原始图像与声音的再现、编辑和特技处理,使真实图像、原始声音、三维动画以及特技效果的一体化达到实用而完美的程度,从而使多媒体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各级、各类、各种不同性质的教育和培训活动中。
7.多媒体信息提供虚拟现实,使学习者如身临其境。虚拟现实使人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完全真实的感觉。在这种环境中学习的人,不仅能强烈地感知而且能动手操作虚拟世界中的各种对象。
三、分析
1.现代信息技术在体育与健康科学理论知识的教学中的应用所产生的效应正是它在其他学科教学中应用的效应,拥有非常大的运用价值。
2.现代信息技术在体育技术、技能的实践课教学中的应用。
(1)现代信息技术的教学方法,手段生动活泼、新颖多样,克服了过去教师边示范边讲解的传统的教学模式,它的使用符合少年儿童的心理特点,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开阔学生视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尤其是多媒体信息的虚拟现实技术在体育教学中的使用,将直接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感性认识,使动作技术的学习化难为易,有效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运动技能的形成。
(2)体育教学目标决定了体育教学的特点?,即体育教学必须通过身体练习来实现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增强学生体质这一最主要的目标?。因此现代信息技术在体育实践课中的应用只有明确处理现代信息技术与传统体育教学的关系,才能在体育实践课教学中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现代信息技术不能作为体育教学的主要教学手段,它只是辅助教学手段,一种形式,对体育教学起决定作用的还是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3.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德育教育,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结合体育教育能更为有效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使思想教育内容更加鲜明生动,富有感染力,实现教书育人的目的。
四、结语
1.现代信息技术是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主流,将其应用于体育教学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阔学生视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动作技术的学习化难为易,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感性认识,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为学生掌握体育、卫生保健知识和体育技术、技能等体育教学目标的实现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2.体育教学必须通过身体练习来实现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增强学生体质这一最主要的目标,明确了现代信息技术只有处理好与传统体育教学的关系,才能在体育教学中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因此现代信息技术不能作为体育教学的主要教学手段,它只是辅助教学手段,一种形式,对教学起决定作用的还是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3..现代信息技术结合体育教育将更好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使思想教育内容更加鲜明生动,富有感染力,实现体育教学的思想教育目标。
4.体育教师要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将一些新的教学手段充实到我们的体育体育教学中去,合理、正确的使用它,从而真正实现体育教学现代化。
参考文献
[1]李祥.学校体育学[m].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验)[m].
篇10
关键词:信息技术;现代教育;体育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14-150-01
21世纪是信息技术占主导地位的世纪。计算机的普及应用给社会和科技带来了一次空前的发展,也给教育教学改革带来了历史的飞跃。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是教学手段的现代化,现代信息技术在学校教育中的运用越来越广泛,各学科都在不同程度的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教学,体育作为溶知识传授、技能培养、身体锻炼为一体的学科更是大有用武之地。不论是体育理论课的教学还是体育技术课的教学,现代信息技术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作为体育工作者,在教学中如何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怎样去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来辅助教学呢?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开阔学生视野
现代信息技术的教学方法,手段生动活泼、新颖多样,克服了过去教师边示范、边讲解的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现代信息技术的使用既符合青少年的求知欲、求新的心理特点,又能创设比较好的情境和情绪体验,引起并保持学生的注意和兴趣,从而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来辅助教学可以大大增加课堂容量,增大信息密度,提高教学效率,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
二、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视动表象,有效提高运动技能
体育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运动技能,并能在此基础上,灵活的应用与创造新的运动技能。一个新的动作的形成,必须通过听、看来感知技术动作过程,而且看是学生的主要信息来源,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正确的视动表象,能够有效提高运动技能。视听媒体在多渠道提供信息、调节时空变化、直观真实反映事物现象及运动变化特征方面,明显优于单纯的视觉和听觉媒体。据教育心理学家统计,人们通过视听获得的信息占信息总量94%,3天以后能记得70%,均远远超过其它传播方法。在教学中同时调动视听功能,能明显提高学习效率并促进能力的发展。“观察、观察、再观察”,良好的观察能力是学生学习的基本功。现代信息技术的利用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能力上有着显着的效果。
在体育运动中,有许多运动技术不仅结构复杂,需在一瞬间要完成一连串复杂的技术动作。一方面教师的示范动作受各方面的限制,随意性往往较大;另一方面学生的观察角度和时机也受到很大的局限,由于动作转瞬即逝,综合难度较高,因此很难清楚地观察到教师是如何按动作要求作示范的,这必然对学生的学习带来一定的影响。利用现代教育技术,通过计算机制作的多媒体课件把教师自己很难示范清楚的技术环节,用课件中的动画或影像采用慢动作、停镜、重放等教学手段结合讲解、示范表现出来,这样就能够帮助学生看清楚每一瞬间动作的技术细节,教师就可以讲解各分解动作的要领,演示整个动作的全过程,进而抓住动作的关键部分,突出重点,难点。更快、更全的建立起动作表象,提高了认知阶段动作学习的教学效率,缩短了教学过程。
三、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分析对比,可以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把各种不同的运动技术,技术难点、重点,常见错误动作制作成课件,在学生上课时让学生观看,并与学生一起分析比较,提出问题,解答问题,可以促进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
运用电教媒体进行德育教育,不受时间、空间、宏观的限制,深动形象地结合体育教育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使思想教育内容更加鲜明深动,富有感染力,实现教书育人的目的。
五、体育教师要加强对自己信息素质的培养
现代信息技术教学能否能成为体育教学的重要教学手段,有一个关键因素,那就是体育教师的信息素质。体育教师由于客观原因往往对电脑接触的不多,在上课的时候都不太愿意利用多媒体进行授课,因为多媒体授课与他们平时所用的教学手段还是有一段距离,他们总认为多媒体教学是其他学科的教学手段,体育教学任务的完成主要还是靠室外课来完成。具有这种错误观点的体育教师是大有人在的,这显然不符和新时代对体育教师的要求。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使我们从网上可以获得大量的相关知识,可以借鉴同行的教学经验,丰富我们的教学手段。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现代科技发展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