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课外文言文范文

时间:2024-04-09 17:53:5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高中语文课外文言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高中语文课外文言文

篇1

【关键词】语文 课外阅读 “质”与“量”

新课标指导下的高中语文课外阅读似乎已经与学生的阅读兴趣没有什么关系了,课外阅读已然成为一种必修课了,更让人无所适从的是,这几年,高中语文课外阅读的必读书目越来越多,越来越杂,让人望而却步。那么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面把握好阅读质量就是至关重要的事情了,对此,我在高中语文课外阅读上面做了一系列关于语文课外阅读“质”与“量”的研究,取得让人比较满意的成果。

首先,关于课外阅读“质”的思考一直是笔者非常关注的。看看教育部规定的中学生课外文学名著必读书目和课外阅读扩展推荐书目,“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说的是不错啊,可是,这么多,让我们学生怎么读啊?需要读到一个什么程度啊?笔者研究了最近几年各地高考语文试卷,研究了新课标的要求,于是在课外阅读上面进行了深入思考并且进行了积极的实验,连续几次考试中我们班级学生表现特别好,取得初步成效。现在学生的阅读没有形成习惯,他们天天做题第一,读背第二,阅读排在最后,就是说学习累了看看书就当作休息调节一下,这样的课外阅读对“质”的考量结果可想而知。我针对这种情况,提出以下几个建议,让学生把握好,使课外阅读提“质”优“质”。

让学生做阅读的主人 课外阅读体现自主自由,就是让学生自己选择需要阅读的书目,而且自己去看去读,然后自己去体会,去写读书笔记,再然后就是自己去交流,和有同样阅读兴趣的同学去共同探讨,也可以去辩论,最后自己升华。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老师要做的不是去把握他们的思想,他们的阅读取向,而是适当参加他们的活动,对他们的一些偏离进行修正,我们应该充分信任学生,努力挖掘他们的潜能,尊重他们的思想火花,让他们自己学会用特别的眼光去看世界,自己去思考问题,探讨问题,并且得出结论,形成自己的思想。这样,学生在实践中产生了满足感和成就感,学生就会越来越愿意参与课外阅读,阅读效果也就更好。

给学生明确的指导 课外阅读书目里面许多名著内涵意蕴十分深刻,学生读起来很是吃力,学生要理解这些作品的深刻内涵难度很大。这时候,我们语文老师就必须站出来,给学生明确的指导,给他们指明研读的方向,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作品的思想和艺术价值。我们可以广泛搜集一些相关资料给学生以参考,也可以用专题讲座的形式帮助他们理解文学作品的人物形象,主题思想等等,也可以平等地参与他们的讨论,帮助他们更加深入地去挖掘作品内涵。

在课内课外做好沟通 语文课内阅读的篇目相对于课外的篇目而言还是比较少的,我们在课堂教学中也可以向课外进行渗透。我们在课堂上从作品和作者就可以延伸到课外阅读篇目,先让已经阅读了这个篇目的学生进行展示,故事情节,人物形象等等都可以进行介绍,然后让大家进行讨论,对于作品的艺术手法,思想内涵方面应该仔细分析,这样,课内课外相辅相成,既解决了课内的学习课程任务又巧妙地深入研究了课外阅读的内容,还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发展了学生的自我研读的能力,可谓一箭三雕。

其次,关于课外阅读“量”的思考也是笔者特别关注的。我们说高中学生如果能够注意拓展知识面,提高自身修养,提高人格魅力的话那是多么好的事情啊,但是,学生如果要尽量做到这一点,势必就要牺牲一部分时间去阅读大量的课外书籍,那么怎样做才能够课内课外的效率兼顾呢?这是大家都特别迫切想要解决的问题。在这个问题上我研究得出这样的结论,现在提出来,供大家参考。

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来增加阅读量 老实说,在规定的阅读书目中能够让学生非常感兴趣的篇目不是很多,那么,我们老师就要想方设法去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让学生愿意去读,认真去读。我们可以通过歌曲,影片等等声光电手段让学生去走近作品。

帮助学生选择阅读书目来增加阅读量 在课外阅读书目中学生比较自然地会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作品去读,选择浅显易懂的作品去读,这样,问题就出现了,还有那些他们没有选择的作品怎么办呢?这时候,我们老师就应该担起指导和引导的责任了。我们可以让学生从领悟人生哲理的高度,从体味生活酸甜苦辣的角度去选择阅读书目,使学生被作品的艺术感染力打动,自然而然去探索,去阅读。我们还要去选择大部头书籍中的精彩片段让学生去仔细研读,而不必让他们去读全篇,浪费时间而且也没有什么效果。

营造课外阅读的氛围来增加阅读量 在班级里,我把我订阅了多年的《读者》《青年文摘》《散文》等等都拿出来展示给学生们看,他们惊讶地发现,老师在阅读上面花费不多,但是积累不少。同学们纷纷借阅,然后再互相交换,我几年的图书积蓄就很好地“发扬光大”了。我们还可以在班级里面进行读书摘抄展示活动来营造课外阅读的氛围,每个学生每天都把自己读书的成果用自己独特的方法展示给同学们看,还要相互之间开展竞争,比一比,在竞争中让他们互相鞭策,互相激励。这样,他们在和谐的课外阅读氛围中不知不觉就增加了阅读量。

建立评价机制来增加阅读量 每一个学生的课外阅读内容不一样,深度也不一样,那么我们在给部分学生的阅读效果进行检测的时候,其他学生也必须对参加检测的学生阅读的书籍深入研究才能够进行评价。这样,在互相评价讨论以后,学生对阅读的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思想内涵,艺术价值等等方面都会有更深层次的理解,距离课外阅读的目标就更近了一步。

篇2

 

目前关于初高中文言文教学衔接策略的研究不断深入,各种衔接策略推陈出新。其中不乏一些切实可行的衔接策略,如:在初中阶段适当引导学生学习一些基本的词法、句法知识,培养学生自主阅读、探究文言文的能力等,但在实际教学中,这些很好的策略却难以贯彻落实,究其原因是在贯彻落实初高中文言文教学衔接策略的过程中遇到各种障碍。

 

一、影响初高中文言文教学衔接策略贯彻落实的主要障碍分析

 

(一)初、高中两套《语文课程标准》的不同要求造成的衔接障碍。

 

通过对比《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与《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可知,初中课标明确提出:“评价学生阅读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重点考察学生的记诵积累,考察他们能否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词法、句法等方面的概念不作为考试内容。”[1]高中课标要求学生“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2]。从这里可以看出,初中课标和高中课标对文言文词法、句法的要求是有差异的。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是初中语文教师教学的方向标,既然课标明确提出“词法、句法等方面的概念不作为考试内容”,中考也不考查,那么教师与学生在日常的文言文学习中就会忽略甚至省略这些本来不应忽略的文言知识,进而影响初高中文言文教学衔接策略的贯彻落实。

 

(二)中考、高考两套《考试说明》的不同要求造成的衔接障碍。

 

比对2015年南平市中考语文学科《考试说明》和2015年福建省高考语文学科《考试说明》可以得出以下结果:一是在词法、句法方面,南平市中考语文学科《考试说明》明确指出“不考查词法、语法等方面知识”,而福建省高考《考试说明》则要求学生“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二是在词类理解方面,中考语文学科《考试说明》只要求“理解课文中实词的含义”,而福建省高考《考试说明》不但要求学生“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而且要求“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虽然二者之间需要衔接,但是中考《考试说明》是教学的“指挥棒”,因此师生在文言文学习中对于语法、虚词、课外文言会采取回避的态度,消极对待,进而影响初高中文言文教学衔接策略的贯彻落实。

 

(三)应试思想造成的衔接障碍。

 

在应试思想影响下,为了在中考考出好成绩,教师的一切教学行为均应紧紧围绕中考展开,“中考考什么就教什么”几乎成了教师的“铁律”。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忽视中考不考查的词法、语法等方面的知识,忽视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教授,忽视培养学生阅读课外文言文的能力,忽视培养学生文言知识的拓展、迁移、能力。在教学中不遗余力地反复强调课文的字、词解释、文言句读、句子翻译,只要求学生死记硬背这些课内文言文考点,不要求学生会拓展、探究、迁移、举一反三。比如在《伤仲永》一文中“稍稍宾客其父”一句中的“宾客”是名词作动词,属于词性活用,理解为以宾客之礼相待,有的教师就省略对词性活用的讲解。

 

一些身处教学一线的初中教师虽然知道培养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的重要性,但在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下,为了中考教学成绩,只得能“省”就“省”,最终影响初高中文言文教学衔接策略的贯彻落实。

 

二、中考命题变革推动初高中文言文教学衔接策略的贯彻落实

 

(一)中考命题变革情况分析。

 

课改实践证明,以中考命题变革为切入点,能较好地推动衔接策略的贯彻落实,促进初高中文言文衔接教学的开展。2015年11月福建省南平市提出为了使中考与高考更好地接轨,将对2016年中考语文试题作一些微调:文言文阅读由原来的课内阅读改成课内外比较阅读。虽然这只是一个小的调整,却极大地改变了初中文言文教学现状,为初高中文言文接轨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通过2015年与2016年南平市中考语文学科《考试说明》对比有几点变化:①关于文言实词,2015年《考试说明》只要求“理解文中实词的含义”,实词指课内文言实词,而2016年《考试说明》要求“掌握常见文言实词的意义”,实词指课内、课外文言实词。②关于句子翻译,2015年《考试说明》只要求“理解并翻译课文的句子”,而2016年《考试说明》要求“能根据语境翻译文言句子,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文中的句子指课内、课外文言文的句子从以上比较可以看出2016年语文学科《考试说明》对学生的文言文阅读理解能力有更高的要求。这种要求更接近高考《考试说明》的要求,更进一步推动初高中文言文教学衔接策略的贯彻落实。

 

(二)中考命题变革促使师生抛弃应试思想,转变教学方式,落实衔接策略。

 

2016年南平市语文学科中考命题变革带来的必然是一系列的教学变革。首先,为了让学生适应中考,教师在文言文教学中必须讲授有关的词法、句法等文言知识。以前中考不考课外文言文,教师不需要教授词法、句法、虚词等文言知识,只要让学生死记硬背课内文言文的相关知识点,就可以取得好的成绩。但是,现在中考要求学生阅读理解、探究课外文言文,如果学生没有学习、掌握一定的词法、句法等知识就不可能很好地阅读课外文言文。比如:中考模拟试卷中有一题课外文言翻译,句子是:“公叔病,即不可讳,将奈社稷何?”选自《战国策·魏策一》,如果学生掌握“奈……何”、“若……何”,这种文言句式,就可用“对(拿、能)……怎么样(怎么办)”对译。

 

其次,为了让学生适应中考,教师在文言文教学中必须培养学生拓展、探究、迁移、举一反三的能力。以前中考只考课内文言文,在不需要培养拓展、探究、迁移等能力的情况下,学生依靠对课内文言文知识点的反复记忆,也能做好文言试题。但是现在这一“妙招”用在课外文言文上就不灵验。这就促使师生在日常学习中不断地阅读更多的课外文言文,不断地培养文言语感,学会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欣赏品位及水平;这促使教师转变教学方式,抛弃应试教法,从素质培养的角度出发,采用各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如研究法、启发法、讲授法、讨论法、谈论法、练习法等。

 

(三)中考命题变革促使师生重新解读《语文课程标准》与《考试说明》。

 

中考命题变革前,教师对《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和中考语文学科《考试说明》的解读都是“应试”的,确切地说,就是误读。初中《语文课程标准》与中考《考试说明》所指的“词法、句法等方面的概念不作为考试内容”,并不是教师可以不教,学生可以不学,只是为了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不做考察。但是落实到实际教学中,就异变为不考、不教、不学。至于《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提到的“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等能力培养要求,都被师生忽略。

 

在中考要求考察学生的课外文言文阅读后,教师和学生就不得不正视《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中考语文学科《考试说明》的要求。如果把不考解读为不教、不学,忽视培养学生的文言文阅读理解能力,那么学生将无法适应中考的文言文阅读题,特别是课外文言文阅读。

 

(四)课题组调查数据说明中考命题变革极大推动衔接策略的贯彻落实。

 

我负责2014年南平市市级课题(《应试思潮下的初高中文言文教学衔接问题研究》),2014年课题组对初高中文言文教学衔接策略的落实问题开展过专门的问卷调查并进行分析研究。部分分析数据如下:①关于“你经常阅读课外文言文吗?”这一项,初三学生选择“经常主动阅读”的占8.6%,“几乎不阅读”的占42.9%,“老师要求才读”的占48.5%。②关于“你的老师在课堂上主要采取何种教学方式”这一项,学生选“主要教课内文言文,课外文言很少涉及”的占91.6%。③关于“老师在授课过程中,文言知识由课内到课外的迁移训练做得多吗?”这一项,初三学生选择很少的占62.9.%。④关于“是否经常做阅读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这一项,初三学生选择“经常做课外文言文阅读练习”的占0%。

 

2016年3月课题组针对“中考命题变革后的文言文教学现状”有进行一次问卷调查,分析结果如下:①关于“你经常阅读课外文言文吗?”这一项,初三学生选择“经常主动阅读”的占46%“几乎不阅读”的占15%,“老师要求才读”的占39%。②关于“你的老师在课堂上主要采取何种教学方式”这一项,学生选“主要教课内文言文,课外文言很少涉及”的占13%。③关于“老师在授课过程中,文言知识由课内到课外的迁移训练做得多吗?”这一项,初三学生选择很少的占21%。④关于“是否经常做阅读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这一项,初三学生选择“经常做课外文言文阅读练习”的占83%。

 

通过数据比对我们发现,中考命题变革后的文言文教学现状发生很大变化。①“经常主动阅读”的学生由8.6%上升到46%。②“几乎不阅读”的学生由42.9%降到15%。③“经常做课外文言文阅读练习”的学生由0%上升到83%。④“老师在授课过程中,文言知识由课内到课外的迁移训练做得多吗?”选择很少的学生由62.9.%降到21%。这些数据说明,我市中考语文科命题变革后,在教学中教师开始加强引导学生阅读课外文言文,加强文言文阅读能力的培养。学生阅读课外文言文的积极性、主动性都有很大提高。文言文衔接教学得到实实在在的落实。

 

总之,要做好初高中文言文教学衔接工作,光有衔接策略还不行,需要各方群策群力推动衔接策略的贯彻落实。唯有扫清衔接策略落实障碍,彻底贯彻落实衔接策略,初高中文言文教学衔接工作才能取得实效。

篇3

 

学好高中文言文,不是学生背诵几篇经典文言文就行的,需要师生双方的共同努力,才能实现教学目的。一方面,教师应认真备课,做好教学设计,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有效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另一方面,学生作为教学主体,应加强课前预习,重视文言文的朗读,主动学习,注重积累。

 

一、教师的有效教学

 

高中文言文具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教师应扮演好主导者和引路人的角色,做好课前、课中和课后的工作。

 

1.注重课前准备

 

高中文言文教学非常不易,所以教师必须注重细节,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好课前准备工作。同时,教师还要翻阅相关资料,补充课外文言文的知识点。

 

在设计课堂教学时,教师首先要确定教学目标,即教学这篇文言文的目的。高中语文课本中有很多脍炙人口的文言文,《滕王阁序》堪称其中的经典,在设计这篇课文的教学时,笔者把掌握字的释义、基本的句式、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能够背诵其中的经典语句等确立为教学目的。

 

当然,教学设计不是一成不变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旦发现教学设计存在问题,就应及时调整和优化,使其更加完善,使教学顺利进行。

 

2.注重课堂教学方法

 

课堂是实施教学过程的重要载体,是提升教学效率的关键环节。在高中语文文言文的教学中,教师可以使用最佳的教学方法、最佳的教学形式来实施教学,利用巧妙的提问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触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保持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被文言文的魅力深深地吸引。如在教学《烛之武退秦师》时,笔者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学们,假如你们是古代的一员大将,有两国强兵来袭,你会选择什么策略来退他人之师?是像张飞一样喝退强敌,还是坐以待毙?”这个问题成功激活了学生的思维,他们纷纷开动脑筋,积极发言。待学生发言完毕之后,笔者趁机说:“姜还是老的辣啊。在当时,一位老叟,不费一兵一卒,智退两国熊兵。你们想知道他是谁吗?想知道他是用什么计策来退兵的吗?下面,我们共同来学习《烛之武退秦师》这篇课文,看看烛之武老人是如何做到的,他有何高明之处?”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被烛之武的智慧所吸引,成功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他们全神贯注地跟随笔者的思路来学习这篇文言文。

 

二、教师的有效引导

 

在高中文言文教学中,教师应扮演好领路人的角色,有效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积极配合教师教学工作。

 

1.指导学生预习

 

预习是高中文言文教学的基础,可见其的重要性。因为高中文言文中有很多晦涩难懂的句子,其中有些词有多种释义,甚至一个字都有十几种解释。如果学生没有做好课前预习,难以在课堂上跟上教师的思路,难以适应教学节奏,以至于影响教学效果。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课前预习,告诉学生预习的重点,对于学生自己不能独立理解的知识点,应做上标记,以便于课堂上向教师提问。

 

2.引导学生朗读

 

文言文是文章的一种形式,反复阅读,能掌握其含义,正如古人所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有效的阅读能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文言文的内容,理解文章的情感。即使学生对文中晦涩的句子不甚了解,但由于对全文有了整体了解,所以也能理解文章的大概内容,了解关键字词的含义,感知其精妙之处。因此,在高中文言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效引导学生反复阅读文言文,确保学生在预习过程中、在课堂教学中、在课后复习中都能进行有效阅读,以提升学习效率。

篇4

那么我们的教学是否达到了这一要求呢?看看我们周围文言文教学的普遍现状:教师授课要么“一言堂,满堂灌”,重复讲解,乏味低效;要么止于读懂课文,不重能力迁移,学生不是厌学、怕学,就是苦学。凡此种种,都影响了文言文教学的效果。如何扭转这种局面,达到新课标的要求呢? 我认为,要在文言文教学中做到以下三个转变。

一、还“诵”本色

正如几十年前叶圣陶先生所说的那样:中学里往往不注意读,随口念一遍,就算是读了。如今,在文言文课上不重视诵读的现象仍然普遍,教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讲解,学生在下面不停地做笔记,而鲜有朗朗的读书声,这使文言文教学失去了它的本真。

其实,诵读很重要。叶圣陶先生说:“吟诵的时候,对于讨究所得不仅理智地理解,而且亲切地体会,不知不觉间,内容与理解化为读者自己的东西了,这是最可贵的一种境界。”[2]可见,诵读取得的效果,有时靠讲解分析是永远得不到的。

新课标要求“养成初步的文言文语感”。语感从哪里来?从反复的诵读中来。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诵读法,可以说是中国传统的语文教育最重要的,也是最有效的方法。如果将诵读贯穿于文言文教学的全过程反复进行,就能准确把握停顿、重音、语速、语调。“学生口与耳会,眼与心谋”,就能产生共鸣,进而品味到文章的情味理趣。经常诵读一些经典的优秀的文言文,在诵读中品味,在品味中体验,在体验中理解,在理解中记忆,在记忆中积累,久而久之,对语言的锤炼能力就会不断提高,从而增强了文言语感。因此,诵读是培养文言文语感的重要手段,教师要让诵读回归文言文课堂,恢复文言文教学的本色。

为此,要加强诵读方法的指导。朱熹说:“学者观书,务须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读一字,不可少读一字,不可多读一字,不可倒读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要多读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这不仅强调诵读的重要,且提出了严格的要求。

在教学实践中,我的具体做法如下。

1.初步朗读

要求能正确地读准字音,把握朗读节奏和句读。一般指名学生轮流读课文,每人读四五句,以中下水平的学生为主,这样能更好地了解全班的朗读情况,充分暴露问题,其余学生随时准备纠正。这样一来,可使全班同学都参与学习,而且学得紧张,当试读学生出现错误时,不少学生都能随时指出,指出后再由学生重读。如果学生都不能指出错误,此时教师进行指导,教师指导后再指名学生试读。这样试读者认认真真,唯恐在朗读时读错;听读者仔仔细细,积极发言、辨析正音。

2.“入乎其内”

古人读书摇头晃脑、吟咏有声,其实这是读书的一种境界。我们不妨也要求学生追求古人的读书境界,如入无人之境、尽情地朗读。因为“声入心通,声通义解”,所以要让学生读出文言文的抑扬顿挫,读出文言文的原汁原味;要让学生通过诵读把作者的思想和情感读出来,把自己的思想和情感也读进去。只有这样,才能领略到文章的精妙,才能感悟到作者的才思气质。

总之,教师要树立“以读为本”的教学观,保留文言教学的优良传统本色,促使学生养成诵读的习惯。对完成背诵任务外还有余力的学生,教师要指导他们背诵一些课外的古诗文名篇,以增加文言积累,积淀文言语感,潜移默化地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二、变“灌”为“导”

教师要把“一言堂、满堂灌”变为指导学生自主阅读、合作探究、归纳总结,只有这样才能还学生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教学的效率。

1.指导自主阅读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指出学生要能借助工具书和有关资料,读懂不太艰深的古代诗文。这一要求正好适合高中学生。因为他们有初中文言文的知识基础,结合课文给出的注释,借助《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等工具书,可以粗略地读懂文言课文。基于这一认识,我们上课时要组织学生先用一些时间认真自读,并明确自读要求(基本理解重要文言字词、语句,理清文章思路,初步了解文章主要内容)。教师要废止喋喋不休的翻译讲解,将精力放到指导学生如何自读上去,让学生掌握自读的方法。只有坚持让学生自主阅读,亲身投入到阅读实践中去,依靠自己已有的积累去感知课文,并大胆质疑,才能确保他们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培养他们主动求知的能力。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之后,学生就会养成自读的习惯,学会借助工具书和课文下注释,解决阅读中遇到的困难进而获得了学习文言文的乐趣,增强主动求知的信心,从厌学文言文到爱学文言文并会学文言文。

2.指导合作探究

在学生自读后,要引导学生讨论探究,因为在自读后,学生总有几个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这时,就要通过小组讨论,让他们出谋划策,各抒己见,共同研究,寻找办法。

比如,在学习《归去来兮辞》时,如何评价陶渊明的归隐,积极还是消极?我让他们分工合作、共同探讨解决。他们有的查找时代背景,有的分析陶渊明的从官经历;有人言辞偏激,立刻有同学提醒要辩证分析;有人观点在理,大家马上致以掌声鼓励;在互相提醒补充中,他们终于得出较中肯的评价。总之,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合作探究,他们会在热烈的气氛中找到合作的快乐并培养了创新的能力。特别是当教师告诉学生探究的结果是有根据的时候,他们从中找到了自信,尝到了学习文言文的乐趣,

3.指导整理归纳

过去,由于搞“满堂灌”,挤掉了学生自读和探究的时间,学生几乎所有的练习题都在课外完成。而高中阶段数理化等课的学习任务很繁重,学生常常无暇顾及语文的练习,更难抽出时间去整理复习,致使文言文的成绩难以提高。教师废止了滔滔不绝地讲,便能节省时间指导学生整理归纳。

首先,学生应该掌握的知识点,教师必须点透。如古汉语中的词类活用现象和宾语前置句、判断句、状语后置句等句式特点,通过比较差异,让学生懂得“用现代汉语该怎么说”,让学生把握规律,便于整理归纳。其次,指导学生整理归纳的方法,帮助学生养成整理归纳的习惯。比如,让学生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分工合作,把每课的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特殊句式做好分类归纳,并坚持长期积累。我还让学生整理归纳15个虚词的用法,选出优秀的张贴在教室的学习园地,办成文言虚词专栏。这样做是为了引导学生总结规律,使学生掌握的文言文知识条理化、系统化,为学好文言文夯实基础。

三、由“内”迁“外”

学生是否具有“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不是看他能否阅读已学过的文言文,而是看他能否运用已学过的文言知识,形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读懂课外文言文文段。目前全国各地的高考命题材料都出自课外,但它考查的知识点还是在课内,因此,在文言文教学中,“迁移”的训练应该成为不容忽视的一环。

怎样迁移?光靠课内教材上为数不多的文言文来练习是不够的,所以教师一方面要鼓励学生自己阅读课外文言文,另一方面还必须选择一些与课文有关的,难易适中的课外文言文段来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以了解学生掌握字词、句式的情况。遇到学生不懂的,还要补充讲解,以达到举一反三、学以致用的目的。比如,在学完《孔雀东南飞》后,我用了2006年广东高考试卷中一道题:“邻家孽畜,可厌乃尔”,要求解释句中“乃尔”一词。学生开始很困惑,后来联系了课文中“府吏再拜过,长叹空房中,作计乃尔立”,认为考题中的“乃尔”,应解释为“这样,如此”。这样的迁移练习,激发了学生钻研的欲望。当得到教师的肯定的时候,他们的自信心增强了。总之,“立足课内,延伸课外”是提高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的一种好方法。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R].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篇5

【关键词】文言文 提高 阅读能力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指出: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和用法,并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诵读古代诗词和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 在实施建议部分要求:古代诗文的阅读,应指导学生学会使用有关的工具书,自行解决阅读中的障碍。文言常识的教学要少而精,重在提高学生阅读古诗文的能力。要求学生精读一定数量的优秀古代散文和诗词曲作品,教师应激发学生诵读的兴趣,培养学生诵读的习惯。 由此可见培养学生的文言文的阅读能力是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的关键。

文言文阅读能力的提高我认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欲要工其事,必先利其器

1.1 学会使用工具书。

人类学会了使用工具的时候,自身的能力就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同样,当我们学会了使用工具书的时候,我们的学习能力也会得到很大的提高。 文言文学习最常用的工具书主要有《古代汉语常用字字典》《说文解字》《汉语大字典》《辞源》(修订本)以及杨柏峻著的《古代汉语虚词》等。因此高中语文教师须向学生介绍几种常见工具书的特点以及使用方法,如笔画、部首检字法,音序检字法和四角号码检字法等。工具书的使用是我们学习文言文的第一步,在学生的实际学习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工具书的作用来解决问题,效果要好。但是工具书只能提供一些参考意见,真正解决问题还需要学生自己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去分析。

1.2 学会一些语法知识。

中学生语文文言文阅读能力的提高需要有一定词汇量的积累,学生应了解并掌握一些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实词是意义比较具体的词,离开了文言实词的积累,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就不可能得到快速发展。 古汉语与现代汉语实词的不同之处主要表现在,古汉语的实词多一词多义或多词一义、古今异义、词性的活用、通假现象等现象,因此要引导学生及时总结。

1.2.1 一词多义。如:“益”字,在“少益啫食和于身”中译作“增多、增加”;在“满招损,谦受益”中译作“利益、好处”;在“如水益深、如火益热”中译作“更加”等。多词一义的如:吾、余、子、朕、臣、妾等都是第一人称代词“我”的用法。

1.2.2 古今异义词。包括词义的扩大、词义的缩小和词义的转移等。词义的扩大如:“河”字,在汉代以前,“河”特指黄河,一般的河流多用“水”来表示,在“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中,“河内”春秋战国时代指黄河北岸,“河东”指黄河以东。在“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中,“河”也指“黄河”,后来词义扩大,泛指河流。词义的缩小如:“宫”,古代“宫”泛指人们居住的房子,后来只有皇帝居住的房子才称作“宫”,做皇宫、宫殿之意。现在仅指皇宫、少年宫,词义较古代缩小了。又如“臭”古代泛指所有气味,现在则专指秽气。词义的转移如“恨”字,在古代“恨”是遗憾的意思,“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中作“痛心遗憾”讲,后来词义发生了转移,“恨”指仇恨。

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培养逐字审视的习惯,了解这些字的古今变化可以提高学生阅读的自觉性。

1.2.3 了解实词的活用。词类活用是古今汉语语法的重要差异之一。 实词的活用实际上是古汉语的一种特殊的词性变化和词序关系。

词类的活用最主要的是掌握名词、形容词、动词的用法。首先名词活用为动词。如:“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水”本是名词,句中活用为动词,意思是“游泳”。其次是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如:“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短”,本是形容词,指长短,句中活用为动词,意为“说坏话”。再次是使动用法。动词的使动用法如“项伯杀人,臣活之。”“活”是“使之活”之意,即“获救”之意。名词的使动用法如“先破咸阳者王之。”“王”是“让他为王”之意。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如:“既来之,则安之。”“安”,是“使之安”之意。最后是意动用法,包括形容词和名词的意动用法。如“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美”是“认为我很美”之意。另外少量的数词也有活用的现象。掌握了词类的活用可以帮助学生解决阅读文言文的一大障碍。

1.2.4. 了解一些虚词的用法。古今汉语的差异还表现在虚词的使用上,虚词的使用是阅读古文的难点之一。常见的文言文虚词共三十二个,大体上可分为四类,一是副词,包括其、惟、即、且、故、遂、则、既、因、盖、安、或、乃、已等;二是介词,包括于、以、为、因等;三是连词,包括而、以、则、乃、然、虽、遂等;四是助词,包括之、者、所、夫、盖、也、焉、矣、耳、乎、已、为、哉等。有的虚词兼作两种以上的词性,要注意根据不同的语境来判断虚词的含义。熟悉了虚词的用法之后,对文言文的阅读有着事半功倍的效果。

1.2.5 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特殊句式和用法。古今汉语句子的成分基本相同,但是在表现形式上,古代汉语又有着自己的特殊性,高中语文教材列举了四种特殊的句式: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和省略句。

判断句的主要格式多种多样,有用主语、谓语的前后顺序表示判断;有用“……者……也”表示判断;有用副词“乃、即、皆、非”表示判断;有用动词“为”表示判断等。被动句的句式有用于引出主动者表示被动;有用“见”字表示被动;有用“见……于”式表示被动;有用“为”表示被动;还有没有标志的等句式来表示被动。倒装句的情况主要包括主谓倒装、动宾前置、介宾前置、定语后置、介词结构后置等情况。省略句有省略主语、省略谓语等情况,教师要指导学生不断地总结这些特殊的用法,并形成系统的知识,高屋建瓴,学生就不会对文言文阅读望而却步了。

另外在翻译的过程中要注意遵循“信、雅、达”的翻译标准,也要注意直译与意译相结合,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同时语文教师还要教给学生一些文学史、天文、地理、历法、官职等知识,加强对古代文化的理解,帮助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

2.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能吟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古人就是在诵读的过程中学习的,因此诵读是学习文言文的重要途径。首先读准字音、读准句读。尤其注意通假字和多义字的读音。然后分清句读,不要破读。最后读出语气,不可唱读。在读的过程中老师要给予方法的指导,如:确定重音的方法,掌握速度的方法,以及语调的变化等。桐城派讲的“因声求气”, “声”就是文词的音节美,“气”就是作者在表达思想感情时所形成的气势的抑扬疾徐顿挫。 古人就是在疾读和缓读,久读和熟读中悟入的。

当然诵读要选择那些文质兼美的文章来玩味。高中教材是精选之文,因此要立足于教材进行诵读练习。不仅如此,教师还应引导学生背诵文本,借助课内外文质兼美的文言文的背诵,以期在学生头脑中多储存一些文言文的信息,锻炼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文言文的阅读能力。

3.天高任鸟飞,海阔任鱼跃

课外阅读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加固和补充,是提高高中生文言文能力的必经之路。语文教师只有正确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培养学生的兴趣,才能真正激发他们对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

(1)教师可以根据古汉语的特点,追朔字源,帮助学生积累字义,激起学生的热情。(2)教师帮助学生建立“文言知识库”,形成一个知识链。(3)教师可以授之学生利用字形特点,猜测字义、词义等方法让学生找到阅读古文的“入口”,真切体验到翻译古文其实并不是一件难事,阅读古文甚至会变得很有意思。(4)教师应给学生的思维提供一个自由发展的平台,让学生读完文言文后,谈古论今、以古论古,让他们的思想在分享阅读成果中撞出美丽的火花。

总之,文言文的阅读能力不仅要老师在课堂上教学生一些必要的方法,同时还要求学生主动的阅读,只有双管齐下才能共同提高高中生的文言文阅读的能力。因为现在的课堂教学不仅仅是教师的教,同时还是学生主动的学的过程,离开了谁都不可能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 周振甫讲怎样学习古文.周振甫著 [M]. 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11.

[2] 古代汉语基础.吴鸿清编著 [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1.

[3] 文言津逮.张中行著 [M] .北京:中华书局,2007.5.

[4] 古代汉语教学参考与训练. 严修,杨剑桥编[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12.

[5] 如何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刘飞凤 [J]. 教研天地,2004年 第7期.

篇6

语文在高考中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在生活、工作中的作用更为重要。但是,在教学中,我发现有些学生,读书的时间越久,学习语文的热情越低,轻视语文,疲于应付,无谓担忧,想碰运气。

一、学生轻视语文,疲于应付的原因有两点

1.认识不到位

语文学科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这些能力的提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学习语文时常会花很多时间而看不出成效。为有利于高校选拔优秀人才,高考命题材料几乎都取自课外。由此很多学生认为,课本对高考已经没有作用,学不学没有什么区别。

2.态度不端正

高中的学生重理轻文现象比较严重,这主要是因为文科的题目透明度低,答案模糊。就是花了时间做了,也不知对错。学生会认为与其这样吃力不讨好,还不如去解理科题目。

二、要让每个学生都学好语文,应该采取有效措施

1.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学生学习语文出现种种消极心理,很大程度上是认为十多年积累的老底够用了,“我不需要学了”。如果能让他们自己发现知识上的“空洞”,产生“我想学,我要学”的心理,他们就能付诸行动。

2.化“压力”为“魅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创设诱人的课堂情境。这样可以有效地激发学习兴趣,激活课堂气氛。如,学习古典诗歌的艺术创作手法时,《诗经》里“赋”与“兴”手法的运用往往成为学生理解的难点。朱熹关于“赋”“比”“兴”的定义虽然准确简洁,但教师如果照本宣科,学生会感到既难以理解,又枯燥无味。怎样才能化深奥为浅显,化枯燥为生动?在讲“赋”和“兴”时,可引入学生喜欢和熟悉的流行歌曲。

篇7

(华东师范大学课程教材教法研究所倪文锦)

一、比较目的:

通过比较沪港台三地的高中语文教材,集中各地的成功经验,探索21世纪中国语文教材的新思路,促使汉语进一步走向世界。

二、比较对象:

上海高级中学课本语文(H版),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年)

香港中国语文(中四、中五),香港启思出版有限公司(1991年)

台湾高级中学国文教科书,“国立编译馆”(1985年)

三、比较项目:

(一)教材编审制度

上海教材实行的是编审分开的招标和审查制度,由上海中小学课程教材改革委员会对教材编写进行公开招标,中标单位组织有关编写人员根据课程教材改革委员会制定的“全日制高级中学语文学科课程标准(草案)”组织编写,由上海中小学教材编审委员会审查通过,并报送国家教委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审定,然后由教育出版社负责出版,供学校选择使用。

香港教材也采用审查制,但与上海不同的是,教材由各出版社组织人员根据香港教育署颁布的“中文科课程纲要”编撰,然后送交教育署审查,批准后印刷,供学校和教师选用。但教材的精读篇目由教育署规定,教材编写人员只能自主选编略读教材及课外读物。

台湾教材实行的是统编制,即一个课程标准,一本教材。较之沪、港的“一纲多本”来,它比较呆板,无法开展教材之间的竞争。

(二)教材编选标准(原则)

上海:有利于全面完成学科教育目标规定的任务。文质兼美,难易适度,取材多样,适合教学。注重思想性、艺术性、科学性、可读性。语言文字要规范。题材、体裁风格多样,富有时代气息,体现出经济文化发达地区的特点,有助于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适合学生的认知特点。课文总量适当,各类文字的比例合理,以利于减轻学生的负担,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文言课文占总量的20—30%。

香港:教材(精读)是配合本科教学目标而选取的。选取的标准:文章的意识健康,写作技巧熟练,语文运用能配合学生的程度,内容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等;同时兼顾文白、古今、韵散的比例,以及各种体裁、作法的配合,能照顾多方面的需要。

台湾:精读范文以简练为主,略读范文以浅近为主。选文注重思想纯正、旨趣明确、内容切时、情味浓厚、理论精辟、情意真挚、文字雅洁、篇幅适度、层次分明、文词流畅。

由此可见:①沪、港、台都坚持文质兼美的标准,尽管对“质”的内涵的理解是有差异的。②沪、港比较注重文章的多样性和兼顾多方面的需要,以及适合学生的程度。③港、台的选文比较注重“情”与“趣”。④从内容切时或富有时代气息而言,沪、台两地也有共同点。⑤上海选材个性是体现出经济文化发达地区的特点,减轻学生负担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台湾选材特点是精读范文以简炼为主,略读范文以浅近为主。相对而言,香港选材比较缺乏个性特点。

(三)教材设计思想

上海的教材,其教学内容的确定力求做到社会需求、学科体系和学生发展水平这三者的统一。即是说,它既要从社会需要出发,以社会需要作为选择教学内容的出发点,又要以学生的接受水平和发展需要作为整体安排教材内容的依据,同时,还要顾及学科的发展需要,考虑到学科自身的逻辑体系和结构。因此,它反映的不再是单一的学科中心课程的思想、学生中心的课程思想或社会效率思想,而是试图取得这三者的平衡。

台湾的教材,受传统文化的影响,教材的设计思想基本没有跳出学科中心课程的框框。

香港的教材,比较注意教材的语文运用能配合学生的程度,内容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等,所以学生中心的课程倾向较为明显。

(四)教材内部结构

上海教材分阅读和写作两大部分,教材采用单元结构方式,是训练型教材。

香港和台湾教材,均以单篇课文为独立存在单位,并不采用单元结构。同属于文选型阅读教材,写作还没有摆脱从属于阅读的地位。

1.范文系统

上海教材分讲读课文与自读课文两类:1—5册每册6个单元,每单元为4篇课文;第6册单元减少,共4个单元,17篇课文。讲读与自读的比例约为1:1。现代文与文言文比例约为2.8:1,采用文、白混编,除第6册以外,每册教材课文约为24篇。上海教材的特色是以训练阅读能力为主线。

香港教材精读篇目共26篇,中三教材每册8篇,中四教材每册5篇。现代文与文言文比例约为1:1,文、白混编。略读教材由各校自主选择。“课程纲要”除规定“以每三周施教一次为宜”之外,对略读教材篇数并未作出规定。

台湾教材,共92篇课文,其中精读课文53篇,略读课文39篇,两者之比约为1.4比1。每册教材篇目14到16不等,以16篇居多。按台湾高中国文课程标准的规定,文言文在高中阶段的比例,三学年分别为60%、70%、80%。它同样采用文、白混编。

台湾教材一个显著的特色是注重民族传统文化,其深厚的文化背景是儒家思想的影响。

由于意识形态不同,三地选文不一,这是可以理解的。除此之外,①每册教材课文篇数不一,究竟多少合适是可以研究的,因为作为教学的“例子”,它不仅在质量上是“范例”、“适例”,而且在数量也应是一个“适例”和“范例”。②文言文所占比例,台最高,港次之,沪最低,这与三地各自的课程标准规定的教学目标有关。面对21世纪,作为经济发达地区,沪、港、台能否在这一方面取得共识,这也应该研究。③上海教材的特色是以训练阅读能力为主线,台湾教材的特色是注重传统文化,香港教材的特色似乎不甚明显。④精读、略读或讲读、自读的比例三地也不一样,其中的经验教训可以总结。⑤三地应该对入选教材的范文,广泛听取第一线教师和学生的意见,然后作调整,不宜几十年不变。

2.助读系统

上海教材的助读系统,主体是“阅读提示”,另外安排一些注释。阅读提示主要指出一个单元能力训练的要点和要求,解释训练要点的含义,介绍如何达到训练要求的基本方法和途径。

香港教材的助读系统,每课设有“作者”、“题解”、“学习重点”、“预习”、“注释”等项目。

台湾教材的助读系统,每课设“题解”、“作者”、“注解”三项。

上海教材的助读系统立足于单元,而港、台教材的助读系统,着眼于“课”。上海教材的助读系统,较之港、台教材更侧重于训练和方法指导。

3.知识系统

上海教材的知识系统分“文化常识”和“文言知识”两大块,其余的均有机地穿插在听说读写的训练过程中。“文化常识”设有12个专题,旨在扩大阅读面,提高文化素养。其分布为:

高一(上):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百家争鸣的结晶——先秦诸子散文

高一(下):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史家之绝唱——《史记》

高二(上):中国古典诗歌的高峰——唐诗、光辉灿烂的古代科学文化

高二(下):诗乐结合的奇葩——宋词、绵绵不断的中外文化交流

高三(上):我国古代戏曲的双峰——元杂剧和明清传奇、色彩斑斓的画卷——古代游记

高三(下):明清小说的四部长篇名著、雄健豪迈的近代爱国诗文

文言知识:主要安排在高三总复习,内容为文字、常用实词、常用虚词、词类活用、句式、断句等六项。

香港高中教材的知识系统不像初中教材那么明晰,除了“学习重点”中的知识之外,其余的均穿插于课文教学之中。

台湾教材也没有安排专门的知识系统,各种语文知识穿插在教学过程之中。这也与语文课还上《中国文化基本教材》有关。

4.作业系统

上海教材的作业系统分两大层次:一个层次为课文作业,一个层次为单元作业。课文作业又分讲读与自读两种。讲读课文之后有“思考与练习”,大多为五题。一般地说,前三题主要是落实单元的要求,指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并提供教学思路,后两题主要是检测基础知识或复习前面单元的训练内容和要求。自读课文的前面有三个左右的“自读思考题”,主要是落实单元要求和指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篇8

关键词:高中语文;有效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22-097-01

一、注重引导学生诵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帮助同学们加深对中国传统 文化经典的理解,使之引思考,同时这也是对文言文知识的巩:固和拓展。教学中教师要努力探索、尝试改变传统教学中的一言堂、满堂灌、填鸭式等老生常谈的现象,改变课堂教学沉闷乏味、单调落后的现象,开发课堂教学的生命活力,充分释放学生的兴趣、热情和潜能。首先诵读诗歌是理解诗歌的钥匙。每首诗歌的教学,先让同学们从聆听名家配音朗诵开始,然后让学生自己模仿朗读,在吟诵中激发学生赏析诗歌的兴趣。正如古人所日:“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营造诵读诗词的氛围,把学生带人诗歌所描绘的意境中,充分发挥学生的联想与想象。其次在吟诵诗歌的同时,通过对经典名著的点评,根据每首诗歌的特点设计一些问题,引导学生作更深入的思考,指导学生到课外去吮吸更多的优秀诗歌的养份,把同学们带人图书馆,让他们与好书为友,以诗词为友,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培养阅读能力。这也是高中语文新课标的要求。比如说教学进入到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时,利用多媒体,利用图片画面,引导学生想象结尾处合葬化鸟,“仰头相向鸣,夜夜达五更”,生不能相守,死却能“相向鸣”意境,帮助学生领悟浪漫主义理想的艺术魅力:指导学生借助图书馆,讨论解决“东汉婚俗”、“七夕节”等学生感兴趣的问题。

二、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这是国家语文课程标准中积极倡导的理想境界。《师说》认为:老师就是传授知识,解释疑惑问题的人。那么,如何传授知识?如何解释疑惑问题?如何当好引导者与合作者?《论语侍坐》给了我们启迪,孔子让每位学生言志,给予每个人畅所欲言的机会。现代的多元智能理论也强调教学形式的多样化是发展学生多元智能的前提。因此,要使学生对久远的诗歌文化作更深入的了解、思考,达到赏析,我们就必须营造一种诗歌赏析的氛围,本着“让课堂更有活力,让孩子更加聪明,让发展更为全面,让教学更富创意”的宗旨,教学中我不断启发学生充分联系社会生活背景,去理解、赏析诗歌。比如曹操的《短歌行》的教学课堂,教师进行作品背景介绍后,将课堂还给学生,交由学生,要以学生的自我感悟为主,让他们联系现实生活,联系他们了解的文学作品及文学作品中对曹操的认识,畅谈对诗歌的理解,进而把握诗歌的主题,达到赏析诗歌的目的,加深学生对诗歌的印象。有的学生说“曹操是真英雄,不是奸雄”。有的学生说“曹操是位出色的诗人,不当丞相,做一个自由诗人多好”。

三、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

多元智能理论倡导开发学生的多种智能,这是我们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理论基础。课堂是开发潜能、培养智能、落实素质教育的主要渠道和阵地,让学生喜欢语文学习,使语文课成为激发学生创造力和生命力的过程。诗歌的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对诗文的赏析能力,并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为了配合教学,更好地达到教学效果的实效性,教师可以与学生交流想法,举办一个“诗词知识”竞赛。让学生们进入备战状态,分组准备,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让学生们进行充分的知识储备。经过一系列的比赛,既增加了学生的知识,又锻炼了学生的能力,更加鼓舞了学生的士气,更加激起了学生学习中国文化经典的热情。中国文化经典是古代中国人民对世界文化的重要贡献,她滋养了古代中国人的精神世界,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动力;在中外文化交流中也产生过重要影响。因此中国文化经典是中华民族继往开来、和平崛起的思想基础。研究、探索这一文化经典中诗歌教学的新途径、新方法,这是高中语文新课改的需要,是培养学生审美情趣的需要,是培养一代综合素质人才的需要,是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需要。引导现代的中学生,进入这缤纷灿烂的诗词圣境,启发学生的审美情趣。

四、保持诗歌的陌生化,有意识的忽略传统的课前预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