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高血压的危害及表现范文
时间:2024-04-09 17:53:4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妊娠高血压的危害及表现,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本研究通过分析252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的相关资料,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对母儿的影响。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选取2007年10月~2010年10月产科分娩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252例,随机抽取同期252例正常孕妇作为对照组。252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中,妊娠期高血压43例,轻度子痫前期56例,重度子痫前期120例,子痫7例,慢性高血压并发子痫前期11例,妊娠合并慢性高血压15例。
诊断标准: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诊断依据乐杰主编的《妇产科学》第7版。
方法:观察指标包括严重并发症(脑血管意外、心力衰竭、胎盘早剥、产后出血、DIC)、胎龄、新生儿体重、Apgar评分、胎盘重量,列表登记,整理病例数据,利用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均以率表示,各组间指标比较采用X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显著性。计量资料以X±S表示,各组间指标比较采用成组资料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显著性。
结 果
两组孕妇并发症比较:从统计结果显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组心力衰竭、胎盘早剥、产后出血、DIC的发病率均高于正常孕妇组(P<0.05)。见表1。
两组胎龄、新生儿体重、新生儿Apgar评分、胎盘重量比较(X±S):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组与正常孕妇组之间胎龄、新生儿体重、新生儿Apgar评分、胎盘重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讨 论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产科最常见的并发症,严重威胁母婴健康。其基本病理生理变化是全身小血管痉挛,全身各系统各脏器灌流减少,导致全身器官缺血、缺氧,心、脑、肾、胎盘等损害,出现胎盘早剥、DIC、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性心脏病、肾功能衰竭、脑血管意外等并发症。本研究发现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组心力衰竭、胎盘早剥、产后出血等严重并发症发病率均高于正常孕妇组(P<0.05)。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生越早,表现越重,对母儿的损害就越大,危害性就越高。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组中心力衰竭、胎盘早剥及DIC等严重并发症主要发生于重度子痫前期及子痫患者。
妊娠期胎儿的正常发育与胎盘结构密切相关。妊娠期子宫胎盘血流量的增加与孕龄及胎儿体重增长相平行,以保证胎儿对氧和营养物质的摄取及代谢平衡。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胎盘滋养细胞浸润不足和子宫血管重铸障碍导致胎盘局部血流灌注不足,因缺血、缺氧使绒毛受损,胎盘功能障碍,阻碍了母胎间的血气交换,影响胎儿的宫内生长发育,使胎儿宫内生长迟缓和围生儿死亡的发生率明显增高。本研究发现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组的新生儿出生体重、Apgar评分、胎盘重量显著低于正常孕妇组的新生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组的重度子痫前期患者的早产儿、低体重儿、胎儿窘迫、胎死宫内、新生儿窒息、新生儿死亡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妊娠期高血压及轻度子痫前期患者。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经治疗后病情不缓解,适时终止妊娠是一重要的治疗措施。决定终止妊娠后在分娩方式的选择上以提高围生儿存活率为目标,根据病情的轻重缓急、孕周、胎儿成熟度选择最佳分娩方式。对于病情严重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绝大多数未临产,宫颈条件不成熟,易引产失败,且阴道试产中极易致胎儿宫内窘迫或死胎。剖宫产因能及时终止妊娠,并且手术时腰硬麻醉或硬膜外麻醉也有一定的降压作用,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重症患者的主要分娩方式。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生越早,表现越重,对母儿的损害就越大,危害性就越高。作好孕期保健工作,及时发现高危妊娠,加强对高危妊娠的监护和管理。
参考文献
1 乐杰,主编.妇产科学.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92-99.
2 张曦,侯磊.MMP与妊高征血管重铸.国外医学・妇产科分册,2003,30(6):352-355.
3 Heimrath J,Krawczenko A,Dus D.Increased maternal plasma levels of sol-uble vascu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e-1(VCAM-1)in pregnancy induced hypertension(PIH).Ginekol Pol,2000,71(4):247.
表1 两组孕妇并发症比较[例(%)]
篇2
【关键词】 循证护理;妊娠高血压综合症;疗效
妊娠高血压综合症简称妊高症,是一种常见的妊娠期疾病,也是孕产妇和新生儿死亡的常见原因。临床表现主要有高血压、蛋白尿、水肿等,严重时可有抽搐、昏迷等症状。循证护理是指通过慎重准确和明智地应用当前所能获得的最好的研究依据,并结合护士的个人专业技能和临床经验,考虑患者的实际情况,将其完美地结合制订出一套完整的护理方案,是循证思想在护理中的延伸,是一种新型的护理模式。我科通过对妊娠高血压综合症患者实施循证护理模式从而提高孕产妇的健康水平,现进行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我院产科在2011年2月-2012年3月收治的130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循证护理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5例。干预组患者年龄在21-40岁,孕周38-41周,经产妇42例;对照组年龄在22-42岁,孕周37-42周,经产妇43例。两组患者在年龄、身体状况、血压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实施循证护理的方法,通过循证问题、循证支持、循证实践的方式对患者进行护理。①循证问题:通过自制调查问卷的形式了解患者需要解决的问题。②循证支持:根据循证问题,通过计算机查询相关的文献数据库,确定关键词、检索文献,找到相关资料后作为护理患者的依据。③循证实践:a、患者入院后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用通俗的语言告知患者妊娠高血压的相关症状及对母婴的影响,通过使患者了解相关症状的形式提高自我保健意识。在对患者进行眼底动脉变化检测、血压的测量、胎心监护时告知患者检测的意义,提高患者的依从性。通过检测结果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尽量消除引起妊高症的危险因素。b、饮食护理:指导患者食用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富含钙、铁的食物,重度水肿者除外。c、病情观察:妊娠期高血压以高血压、水肿和蛋白尿为主要表现。高血压的程度和持续时间与妊娠高血压综合症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所以维持血压值是保证母婴安全的关键,积极用药的同时要严密监测患者的血压和脉搏。指导患者通过摄取优质蛋白,合理限制食盐摄入等方式防止蛋白尿和水肿的发生,监测患者体重的变化。密切监测患者尿蛋白量、尿比重及尿量,注意是否发生隐性水肿。加强病情的观察和记录,积极预防子痫的发生,及时纠正其诱发因素,以防先兆子痫恶化为子痫。发展为子痫后要迅速对其进行处理,否则将对母婴产生较大的危害。d、用药护理给予妊娠高血压综合症患者降压、扩容、解痉、镇静药物,并注意药物的药理作用、用法、用量、副作用。首选的解痉药物为硫酸镁,静脉推注,24小时用量不应超过30g。
1.3 疗效评价标准 通过患者的血压变化和干预前后不良情绪的比较来评价治疗效果,不良情绪包括恐惧、焦虑、抑郁、情绪障碍。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0.0软件对数据做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若P
2 结 果
2.1 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前后的血压状况比较,见表1。
2.2 干预组和对照组患者干预前后心理状况的比较,见表2。
3 讨 论
妊娠高血压综合症作为产科的危急重症之一,对母婴的危害极大,甚至会导致孕妇的死亡,且近年来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传统的常规护理模式已不能适应新形势。循证护理用科学的方法,以临床问题为基础,使护理工作更加科学合理,并最大化地发挥了有限的医疗资源。通过以上报告表明,循证护理能有效的降低妊娠高血压综合症患者的血压、消除妊娠高血压综合症患者的不良情绪,同时还有效地培养了护理人员的科研意识,因此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 段丽娟,蒋晓莲.循证护理:护理教育发展的机遇和挑战[J].护理研究,2008,22(5):1129-1131.
[2] 张锐.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循证护理[J].中国医药指南,2010,8(16):164-165.
篇3
中图分类号:R714.24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1)3-296-02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妊娠期特有的疾病,是孕产妇和围生儿病率及死亡率的主要原因,因此,孕期检查是很有必要的,应做到尽早发现,早期干预与预防。这样可明显降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发展,延长胎龄以及提高新生儿成活率,确保母婴安全,从而达到临床治愈。
1 临床观察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早期表现。妊娠高血压疾病早期出现一过性的血压升高、蛋白尿有时伴有不同程度的水肿,一般在妊娠期首次出现血压升高,血压 ≥140/90mmHg,随着病情加剧,血压逐步升高达到 160/110mmHg 可诊断为子痫期,这时这们就应提高警惕,常规做尿液检查,可出现蛋白尿。伴有头痛、上腹不适、视物模糊,患者感觉尿少,出现心血管系统受累一系列临床症状,分娩后症状缓解甚至消失。
发病机制:①免疫机制;②免疫“浅着床”;③血管内皮细胞受损有关;④遗传因素;⑤营养不良;⑥胰岛素抵抗。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病理生理: 全身小动脉惊挛。导致脑、心、肾、肝及其他小血管灌注量明显减少,对母儿危害较大,导致母儿死亡。
1.1 预防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做好预防工作是开展围妊娠期及围生保健工作,定期产前检查,指导孕妇合理饮食和休息,孕妇进食富含高蛋白质、维生素、铁、钙等微量元素食物及水果蔬菜,保证足够的睡眠和愉快心情,补钙是预防妊娠血压疾病关键。同时妊娠中期还应进行平均动脉压监测、翻身试验、血液流变实验、尿钙测定。终止妊娠是妊娠期高血压治疗的有效措施。近 10 年来多数学者认为剖宫产已成为重度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尤其是重度子痫前期终止妊娠的主要措施[1]。
2 讨论
综上所述,妊娠期高血压是妊娠期常见疾病,临床表现为高血压、尿蛋白,严重时可出现抽搐和昏迷,甚至出现母婴死亡。基本治疗原则是绝对休息、解痉、扩容、利尿、降压、可适时终止妊娠,适时选择剖宫产。早期预防与干预可有效提高母婴存活率。预防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将其高危因素降到最低。有学者研究表明[2],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病与个性心理、缺少运动、不良的饮食习惯、不定期进行产前检查等有关, 尤其是初产妇的年龄小于 18 岁或大于 40 岁,多胎妊娠、妊娠期高血压病史及家族史、慢性高血压、慢性肾炎、糖尿病、营养不良、经济状态差均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不良的心理状态、生活习惯,不遵从医生的指导将加重疾病的发展,从而造成不良的预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的生活质量与社会支持均低于健康孕妇[3]。早期将疾病相关知识告知患者调整患者心理状态,使患者正确了解及认识疾病,将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有利于患者的身心,从而降低和控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及其并发症的发生。高危孕妇在孕期中应遵医嘱进行系统的产前检查,并适当调整饮食和进行必要的心理调节。国内有学者报道[4],1500 例孕妇中有 61. 6% 孕妇孕期未按医嘱进行系统的产前检查,孕期普遍存在着不遵医行为。因此,早期对有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孕妇进行健康教育,改善这些孕妇的遵医行为,从而预防和控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发展,显得很重要。注意每位孕妇,有针对性地进行健康教育,根据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相关知识和治疗过程的理解程度,制定合理的健康教育方案,宣传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相关知识,提高孕妇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知晓率、防病意识及自我保健能力。另外应重视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的主观心理过程,加强与其的交流与沟通,取得高危孕妇对医务人员的信任,从而提高其遵医行为,有利于疾病的转归。健康教育简单易行,不受场地、资金的限制,便于边远地区,乡村医院开展,仅仅微弱的投资,多一些医务人员的人文关怀将有效降低妊娠期高血压患者的并发症,改善围产儿预后。
参考文献
[1] 刘彩霞,妇产科常见病诊断与治疗。北京: 人民军医出版社,2006,16.
[2]李春芳,苟文丽,刘金萍,妊娠早中期行为特征及焦虑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关系[J],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6,22( 2) : 145.
篇4
关键词预防;药物;饮食;护理
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指妊娠20周后出现高血压、蛋白尿、水肿三大症状,严重时出现头痛,头晕,眼花,抽搐、昏迷、心肾功能衰竭,甚至发生母婴死亡,是产科四大死亡原因之一,一般轻中度妊高征对患者的影响易控制,但重度妊高征,先兆子痫,子痫,病情变化莫测,是导致孕产妇及围产儿发病率和死亡率升高的重要原因。随着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不断深化,临床护理工作逐渐向科学化、系统化发展。由于重度妊高征病情变化快,进展迅速,所以护理质量的提高为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母婴的生命质量起到了良好的作用。随着整体护理观念的脱颖而出,在加强基础护理工作的同时开展疾病的预防,健康教育,心理护理及康复指导等,都为防治妊高征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1预防
加强高危门诊的护理,做好卫生宣教,特别是农村和城郊尤其需要开展普及宣教工作。
定期进行产前检查,应测血压、体重、查尿蛋白,发现高血压应向患者及家属说明隐患,注意生活规律,饮食要“三高一低”,即高钙、高蛋白、高钾和低钠。同时补充足够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减少脂肪的摄入,1周复查。
详细询问病史,对双胎、羊水过多、妊高症、等应特别注意产前检查,对头昏、视物不清等早期发现,早治疗,防止病情发展。
合理安排孕妇的作息时间,妊娠晚期要减轻做功量,以孕妇不感觉吃力为限。
2护理
2.1休息
轻度妊高征的产妇应加强产前检查,以休息、饮食调节等预防为主,保持良好的情绪,防止情绪激动。中度妊高征的产妇除注意休息、饮食调节以外,需住院治疗,应安置在舒适、安全、整洁的单人房间,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噪音和强光刺激。重症患者必须绝对卧床休息,避免一切刺激,一切护理操作和治疗应尽量轻柔、相对集中、避免干扰。备好急救器械和药品
2.2饮食
给予营养指导,宜进营养均衡、高热量、高蛋白质、高纤维素的软质饮食。补充钙、铁、钾等。保证孕妇及胎儿营养需要,保持摄入热量与机体消耗的平衡,轻度妊高征的产妇如无浮肿者饮食中食盐不必严格限制摄入,中重度妊高征的产妇,有全身浮肿者应限制食盐的摄入,每日摄入食盐应
2.3监测
密切观察血压变化。高血压是本病的主要临床表现,患者入院后,护士需了解病史,基础血压(即早孕时的血压)及高危情况。血压≥130/90 mmHg者半小时后复测,对于重度患者,要入高危监护病室,每2h测血压1次,并做好急救准备。尽早发现并发症。重视患者的自觉症状,如头疼、头晕、胸闷、阴道出血等主诉、体征情况。严防胎盘早剥、子痫的发生。注重生命体征的变化,必要时用心电监护监测,做好24h出入量的记录,眼底检查等,随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2.4药物的护理
在妊高征治疗过程中,硫酸镁为首选药物之一,它具有解痉、降压、镇静及利尿作用,增加子宫胎盘血流量、肾血流量及改善脑水肿。但用药过量或过快可引起镁中毒,轻者表现为膝反射消失,肌无力,重者心、肺、肾功能抑制甚至死亡。因此当发现下列任何一种症状时即予禁用或停用:膝反射消失,呼吸
2.5皮肤护理
对轻、中度妊高征给予生活指导,嘱病人定时洗澡、清洁皮肤。加强基础护理,保持外阴清洁,防止上行感染。子痫病人定时擦澡、定时翻身,预防褥疮的发生。
2.6产后护理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并观察阴道出血情况,腹部加压沙袋6~12h,促进子宫收缩复原过程,防止出血。减少刺激,保持病室安静,保证产妇产后休息好。每日清洁外阴,防止感染。做好母乳喂养及产褥期健康教育等宣教工作。
参考文献
[1] 乐杰,妇产科学,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119-120.
[2] 郑怀美,主编.现代妇产科学[M].上海: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出版社,1998.141.
篇5
关键词:妊娠合并高血压病;病因;护理
【中图分类号】R1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6-0511-02
妊娠合并高血压病也叫妊高症, 一般从妊娠5个月以后比较常见,以高血压、蛋白尿等症状为主,严重者发生子痫,是产科的四大死亡原因之一,如处理不及时或护理不当,严重威胁母婴的安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妊娠期特有的疾病,发病率我国9.4%,国外报道7%~12%。孕产妇死亡率7.7/10万。对母婴危害极大,可造成胎儿生长受限、胎儿窘迫、产后出血、合并心肾疾病等,甚至导致母儿死亡。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症(妊高症)指妊娠20周后出现高血压、蛋白尿、水肿三大症状,分为轻度、中度、重度(先兆子痫,子痫),一般轻中度妊高症对患者的影响易控制,但重度妊高症,先兆子痫,子痫,病情变化莫测,是导致孕产妇及围产儿发病率和死亡率升高的重要原因。
1 妊娠合并高血压病病因分析
妊娠高血压病是产妇的一种常见的病例,而妊娠高血压病的病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①精神过分紧张或受刺激致使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紊乱,而导致妊娠高血压病发;
②天气变冷或者气温变化过大,特别是高气压的时候,容易使人得妊娠高血压病;
③年龄因素也是导致妊娠高血压病发的主要原因,这主要集中在初产妇,特别是年龄在18岁-40岁左右。
④有慢性高血压、肾炎、糖尿病,抗磷脂综合征等病史的孕妇;营养不良,如低蛋白血症者;
⑤体重超重和肥胖,中国人群平均体重指数(kg/m2)中年男性21~24.5,中年女性21~25,人群体重指数的差别对人群的血压水平和高血压患病率有显著影响。
⑥子宫张力过高,如羊水过多、双胎、糖尿病巨大儿及葡萄胎等;
⑦家庭中有高血压史,尤其是孕妇之母或孕妇曾经有妊娠高血压病史者。流行病学调查、双胞胎研究和动物实验均表明原发性高血压有明显的遗传倾向。据估计人群中20%~40%的血压变异是由遗传决定的,而现在推测这一比例可能更高。
2 妊娠合并高血压病临床诊断
主要表现为血压升高,除妊娠合并慢性高血压外,孕妇在未孕前或20周前,血压(即基础血压)不高,而至妊娠20周后血压开始升高≥140/90mmHg,可伴蛋白尿和(或)水肿,水肿最初可表现为体重的异常增加(隐性水肿),每周超过0.5kg。若体内积液过多,则导致临床可见的水肿,多由踝部开始,渐延至小退、大腿、外、腹部,按之凹陷。子痫前期可出现头痛、眼花、恶心、胃区疼痛及呕吐等症状。子痫典型发作过程为先表现眼球固定,瞳孔放大,瞬即头扭向一侧,牙关紧闭,继而口角及面部肌颤动,数秒钟后发展为全身及四肢肌强直,双手紧握,双臂屈曲,迅速发生强烈抽动。在抽搐过程中易发生种种创伤。如唇舌咬伤、摔伤甚至骨折,昏迷中呕吐可造成窒息或吸入性肺炎。妊娠高血压病,特别是子痫前期与子痫,往往可发生肾功能障碍、胎盘早剥、胎儿宫内发育迟缓、胎儿窘迫等母儿并发症。
3 妊娠合并高血压病的护理
3.1 一般的护理:应该让病人卧床休息半卧位(因腹水),可根据病情适当进行四肢被动操的运动,以防肢体血栓形成;同时保持病室安静,避光,避免噪音刺激,可以戴上深色墨镜,以减少光源刺激;同时要尽量减少外界对病人的打搅,以避免外界接触而导致病人感染;要随时准备好急救物品,如:开口器,压舌板,拉舌钳,10%的葡萄糖酸钙等。
3.2 饮食护理:妊娠合并高血压病人的饮食是非常关键的,宜予清淡可口、易消化、低盐、高营养的饮食,不能吃高脂、高糖等食品。在主要菜上面可以选择鱼、肉、蛋、奶,莲子,赤豆等。同时,可以根据病人的水肿、血压情况确定钠盐、蛋白及水的摄入量:食盐控制在3g/日,若浮肿明显者应无盐饮食,根据患者饮食习惯,劝之不吃腌制食品,如咸肉、火腿、咸蛋、榨菜、雪里蕻咸菜等,蛋白控制在2g/kg/日,以优质蛋白为主,如禽肉、鱼类等;调整脂肪摄入量,少吃动物性脂肪以植物性油脂代替;增加钙锌的摄入,如多吃海产品和奶制品。
3.3 心理护理:出现妊娠合并高血压病的患者一般都会出现恐惧、悲观的心理,甚至会导致精神崩溃,出现厌世、自杀的心理。因此,我们应该注意对患者的心理护理,作为护士应该对患者及时疏导,告之患者疾病与妊娠的关系,使其对我们的治疗有信心;并积极鼓励她家属给予她心理支持和疏导,取得患者的合作,以防精神紧张、恐惧、疲劳及不良刺激,这些不利因素易导致大脑皮层功能失调,使体内加压素,儿茶酚胺分泌增多,使血压增高而加重病情。
3.4 观察护理: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尤其是血压和心率的变化,认真听取和观察病人的主诉和症状,如有头痛、恶心、呕吐、明显的心悸等症状立即报告医生;同时密切观察脑水肿,心力衰竭,肾功能变化可能出现的临床表现,如眼花、血压下降和尿量减少(警惕急性肾功能衰竭)等;注意先兆流产的症状(如宫缩,见红及胎膜早破等),一旦有临产征象,做好及时终止妊娠的准备。同时正确记录24小时出入量,尤其是每小时的尿量,每天测尿蛋白(必要时每1-2小时测),同时测腹围,体重,了解腹水的增长情况和肾功能代偿情况。
3.5 监测护理
3.5.1 血糖监测:监测血糖与胎儿预后密切有关,要教会孕妇自我监测血糖的方法,用微量血糖仪监测空腹、餐前或餐后2h、睡前的血糖,并做好记录。根据血糖水平调节饮食或为医生提供调查胰岛素用量的依据。若孕妇出现头晕、饥饿、乏力、心悸、出汗、脉快等症状时为低血糖反应,应立即进食糖果、巧克力等食物或50%葡萄糖20~40ml。
3.5.2 体重监测:GDM患者超过妊娠期体重增加不超过9kg,在不同妊娠时间要求不同,妊娠前3个月体重增加不宜太快。美国妇产科学会(ACOG)提倡孕中期及晚期孕妇体重每周增加以线性速度350~400g增长为宜。妊娠体重增长过快或减轻时应向医生咨询,切忌孕期减肥。
4 结束语
妊娠合并高血压病,是一种常见的病例,但是我们并不能因为它常见在护理过程中就掉以轻心。面对这种重症病人,护士一定要有高度的责任心,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扎实全面的业务知识,以及熟练掌握各种观察技术,能够及早及时地发现异常病情。护士的护理和医生的治疗配合得当,才是这种病人转危为安的关键。
参考文献
[1] 苏应宽.实用产科学.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年,22-33
篇6
【关键词】 妊娠高血压;综合护理干预;妊娠结局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0-5772-02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以下简称妊高征)是妊娠期特有的疾病,是孕产妇和围产儿发病及死亡的主要原因。临床除采取积极有效的对症治疗外,必须同时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从而改善疾病及预后。本院2009年3月――2011年3月共收治66例妊高征患者,现将护理经验与体会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院2009年3月――2011年3月共收治66例妊高征患者,既往无高血压,除外肾炎及糖尿病患者。患者年龄20-40岁,孕周34-39周。妊娠高血压疾病轻度20例,中度40例,重度6例。66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根据护理干预方法的不同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33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1.2 治疗方法 患者入院后均给予硫酸镁解痉,酚妥拉明和硝苯地平降压、镇静、输氧,必要时扩容和利尿。对孕
1.3 护理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包括精心的心理护理、子痫的护理、分娩期的护理、产后的护理。
1.3.1 常规护理 患者置于空气流通好、安静的病房,温度适宜。绝对卧床休息,护理操作要轻柔,注意宫缩、胎动及胎儿发育情况。监测患者的血压和体重,同时间断吸氧,双鼻导管氧气吸入,氧流量3L/min,每次30min,每日2次。询问孕妇是否出现头痛、视力模糊,如出现血压继续升高,及时向医生报告。
1.3.2 心理护理 产妇对自身出现的头痛、头晕、水肿等临床症状具有恐惧、紧张的心理,护理人员应主动和她们交流、谈心,关心和体贴患者,给予耐心的解释、安慰,解除她们的思想顾虑,积极配合治疗。
1.3.3 子痫的护理 详细记录病情发展的经过,密切观察产妇生命体征的变化。让产妇取头低侧卧位,暂禁食,及时吸出口鼻内的分泌物和痰液。做好口腔、皮肤和外的护理。根据医嘱行留置导尿,应用解痉、镇静、降压、利尿药物,子痫控制2h后,可考虑终止妊娠。
1.4 观察指标 所有患者每日监测血压4次,并分别于干预前及干预后10d测量两组患者的血压变化情况,同时比较两组患者的妊娠结局。
1.5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χ±s)表示,应用t检验,计数资料应用χ2检验,P
2 结 果
干预组的血压改变明显优于对照组(P
3 讨 论
妊娠高血压疾病发生在妊娠24周以后,临床主要表现为高血压、浮肿、蛋白尿,严重者出现抽搐、昏迷、视网膜血管痉挛和脉络膜血管梗死以及心、肾功能衰竭。妊娠高血压疾病的基本病理变化是全身小动脉痉挛,这一变化导致机体各脏器出现不同程度的病理、生理变化,从而出现各种临床症状,对孕产妇及围产儿危害极大。临床治疗与护理过程中进行严密的病情观察,深入地分析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特点,必须积极进行治疗和周密的护理对改善预后十分有效。本研究干预组应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的效果显示,干预组的血压改变明显优于对照组(P
参考文献
[1] 乐杰.妇产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92-99.
篇7
【关键词】 产前子痫;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预防
产前子痫是在子痫前期的基础上,进而有抽搐发作或伴昏迷,多发生于妊娠晚期或临产前,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高征)发展的最严重阶段,也是产科严重并发症,是孕产妇及围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防治产前子痫能明显降低孕产妇及围产儿死亡率。我院2005年1月~2010年6月共收治产前子痫患者19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总结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2005年1月~2010年6月共收治患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产妇430例,其中发生产前子痫19例,发生率4.4%;年龄20~34岁,平均年龄25.3岁;其中初产妇16例(84.2%),经产妇3例(15.8%);孕周:27-31孕周有4例(21%),32~36孕周6例(31.6%),≥37孕周有9例(47.4%);
1.2临床表现
入院后即刻完善各种检查,本组患者均有抽搐、昏迷发作,产前抽搐次数1至3次,主要表现为头昏、头痛、恶心、呕吐、视物模糊,合并有心慌、咳嗽、气喘等;绝大部分有组织水肿,尿蛋白+~+++,且均有不同程度的高血压以及意识障碍。同时监测病人血压、体重、心肺疾病、尿量、胎儿情况。
1.3产前子痫的诊断
既往无高血压、癫痫病史,妊娠20周后在高血压、蛋白尿、水肿基础上出现抽搐或伴昏迷。
1.4治疗方法
1.4.1抢救原则:控制子痫抽搐,预防并发症及适时终止妊娠。
1.4.2控制抽搐:常规使用硫酸镁解痉治疗,用25%硫酸镁20rnl加入25%葡萄糖20rnl中静推,时间不少于5min,继之7.5~15g硫酸镁加入5%~10%葡萄糖或低分子右旋糖酐500~l000ml中静滴(速度以2g/h为宜),维持血药浓度;同时静脉推注安定10mg后以安定20mg溶于5%葡萄糖500ml中静脉滴注;若患者使用安定后仍烦躁不安,特别是遇到已临产的患者,不与医生合作,给予氯丙嗪注射液及异丙嗪注射液各50mg,肌注,此时若有杜冷丁加用更好;静脉给予地塞米松20mg以减少毛细血管渗出防治肺水肿,并可促胎肺成熟;对心功能正常者常规给予20%甘露醇250ml于20~30min内滴注。
1.4.3预防并发症:保持呼吸道通畅,严密监测患者呼吸、血压、心率及尿量,血压高时酌情使用降压药,间断面罩吸氧;用碳酸氢钠纠正酸中毒,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心率≥110次/分者可用西地兰0.4mg加人25%葡萄糖20ml中缓慢静脉推注,改善心功能;有肺水肿时用速尿20~40mg静脉推注,同时补钾;对有心力衰竭的患者可用强心药物;同时应用广谱抗生素,防治吸入性肺炎,一般我们用青霉素或氨苄青霉素静脉滴注。
1.4.4适时终止妊娠:抽搐控制2~4h后即可终止妊娠,方式视产妇、胎儿情况及宫颈成熟度等因素而定,宫颈已成熟者行人工破膜及静脉点滴催产素引产;产前子痫抽搐发作经积极治疗得以控制2~4h;或经足量的解痉、降压药物治疗仍未能控制者,应行剖宫产终止妊娠[1]。终止妊娠后根据情况继续镇静、解痉、降压、适时扩容、利尿治疗。
2结果
本组19例产前子痫患者经上述治疗后子痫于3~15h控制,未发生心肾功能衰竭、产后出血及DIC等并发症,其中剖宫产13例,阴道分娩6例,19例产妇均病愈出院;19例新生儿中,早产2例,轻度窒息5例,无死亡病例。
3讨论
产前子痫可引起胎盘早剥、弥漫性血管内凝血、HELLP综合征以及多器官功能衰竭等严重的并发症[2],是围产儿及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全身小动脉痉挛,脑部小动脉痉挛,引起脑组织缺血、缺氧水肿,脑血管自身调节机能丧失,引起癫痫样放电,发生抽搐;子宫胎盘血流减少,致胎盘功能减退,当宫缩胎盘供血不足时易致胎儿宫内窘迫。特别是子痫患者,适时终止妊娠是极为有效的治疗措施之一。
本组病例绝大部分未定期参加产前检查,缺乏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认识,因此,做好孕期保健是预防子痫的重要措施,特别是对流动人口的孕期保健管理应是今后预防产前子痫的重点。同时,要切实做好产前检查,开展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预测,了解血液流变学变化,及早发现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并予以相应治疗,提高产前检查的质量[3]。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能明显地减少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病情的进一步发展,减少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并发症的发生,极大限度地减少母胎危害[4]。为提高围生儿存活率,应尽量在妊娠37周以上积极给予解痉、降压、镇静、纠正酸中毒、扩容等综合治疗,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适时选择正确的分娩方式终止妊娠,可降低孕产妇及围产儿的死亡率,提高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曹泽毅.中华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381.
[2]韦奉香.46例子痫临床分析.临床研究,2007,4(31):4l42.
篇8
【关键词】胎盘早剥;妊娠高血压
【中图分类号】R714.1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3-0388-01
1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自2009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共分娩6980例,其中发生胎盘早剥26例,年龄19~39岁,平均年龄29岁,其中初产妇11例,经产妇15例,孕周30~42周,平均36周,30~36周10例,>36周16例。经阴道分娩6例占23%,剖宫产20例占77%,孕期未作产检3例。
1.2 临床发现 26例胎盘早剥中,有腹痛合并阴道出血共18例,仅有阴道大量出血,而无腹痛者4例,无任何症状分娩时发现1例,具有典型板状腹3例,子痫前期患者突然血压升高,阴道大量出血,伴血性羊水12例,其中胎死宫内2例。
1.3 诊断标准 依据第七版《妇产科学》的诊断标准。
2 处理
2.1 26例中有4例出现产前休克,给予积极抗休克处理:吸氧、快速输液及输注血液制品,增加血小板及提高纤维蛋白原,纠酸,积极作好终止妊娠的准备,剖宫术中发现子宫胎盘6例,取出胎儿后立即用热盐水纱垫覆盖子宫并按摩,并应用催产素,卡孕栓等缩宫剂,其中4例处理有效保留子宫,2例因宫缩乏力大出血并发DIC而行子宫次全切除。发生产后出血5例,积极对症处理后,子宫收缩转佳。
2.2 胎盘早剥来势汹汹,严重威胁母婴生命安全,其预防与处理是否及时及正确密切相关。胎儿娩出前胎盘早剥可能继续加重,难以控制,发病时间与病情成正比。因此,胎盘早剥一经确诊,应迅速终止妊娠,提高母婴生存率。轻度显性胎盘早剥孕产妇一般情况好,生命体征平稳,宫口已近开全或开全,估计无头位性难产,短时间内可娩出者可在严密监护下经阴道分娩,否则应立即剖宫产。如胎儿已死亡,产程未开始,或初产妇短期内不能结束分娩者应积极剖宫产,防止产妇发生DIC,剖宫产术中仔细观察子宫是否发生胎盘卒中,子宫胎盘卒中是胎盘早剥发生内出血时,血液积聚于胎盘与子宫腔之间,随着胎盘后血肿压力增加,血液渗入子宫肌层内,使肌纤维分离、断裂甚至变性,当血液渗透至子宫浆膜层时,子宫表面呈紫蓝色。本组资料中发生子宫胎盘卒中8例,2例胎盘已完全剥离,6例剥离面>1/3。若早期诊断早处理可减少子宫胎盘卒中的发生率,降低切除子宫的风险。宫肌瘤l例,不明原因3例。胎盘早剥面积与失血量 早剥面积1/2者6例,失血量150~3500 mL。
3病因分析
3.1 在胎盘早剥的早期症状中,主要就是有着阴道出血、腰腹痛、胎音消失等等,在这些症状中,因为阴道出血而导致的比例就有着60%,因为腰腹痛而导致的比例就有15%,因为胎音消失而导致的比例就有着25%。这26例的患者中,在分娩的方式上,14例的患者选择剖宫产,所占的比例是63%,选择采用阴道分娩方式的患者有12例,所占的比例是37%,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胎盘早剥的致病因素以及患者在临床的表现进行了主要的分析以及研究,如果能够近早采取确诊以及分娩的方式上采取合适自己的方法,是能够将围产儿的死亡率降低到一定程度的。 导致胎盘早剥的首位诱因是胎膜早破,其所占的百分比为45%。在胎膜早破组产妇中,并发胎盘早剥的概率为2.97%(18/606);而非胎膜早破组的产妇并发胎盘早剥的概率为0.19%(14/7390),前者明显高于后者,P
3.2胎盘早剥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慢性高血压、慢性肾脏疾病或全身血管病变有密切关系。本组妊娠高血压疾病并发胎盘早剥18例,为发病首要原因,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因子宫底蜕膜层的螺旋小动脉发生急性动脉粥样硬化引起远端毛细血管缺血坏死,以致Cap破裂出血,底蜕膜层形成血肿,DIC、肾功衰等并发症,羊水过多时发生胎膜早破导致宫腔内压力骤减,子宫骤然收缩,胎盘与子宫壁发生错位剥离。外伤尤其是腹部撞击伤,脐带过短分娩因牵拉脐带亦可致本病发生,高龄孕妇、吸烟、有血栓形成倾向等也为本病病因。
3.3胎盘早剥的危害性 胎盘早剥发病率国内为0.46%~2.1%,是妊娠晚期严重并发症,具有起病急、发展快特点,若处理不及时可危及母儿生命,本组资料虽无孕产妇死亡,但产后出血发生率高,因严重并发症需切除子宫。胎盘早剥可引起胎儿急性缺氧,增加新生儿窒息率,早产率明显升高,围产儿死亡率高,并可能发生严重后遗症,表现为显著神经系统发育缺陷,脑性麻痹等。
篇9
[关键词] 循证护理;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中图分类号] R473.7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3)20-124-02
娠期高血压疾病表现为妊娠20周后孕妇出现高血压和蛋白尿,严重时孕妇出现抽搐,血小板下降,肝酶升高,危害孕妇和新生儿的健康,是妊娠期特有的疾病。传统的护理方法不能满足现代心理护理和身体护理的需要,我院对2011年1月~2012年3月收治的34例重度妊高征患者采用循证护理模式,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表现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观察患者循证护理前后的变化,取得一定的临床效果,下面做一回顾性阐述。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科2011年1月~2012年3月共收治34例重度妊高征患者。其中初产妇27例,经产妇7例。年龄19~40岁,平均26.6岁,孕周30~40周,平均36周。血压最高者为220/120mm Hg,最低135/100mm Hg,尿蛋白+~+++,水肿+~++++。所有患者孕前均无原发性高血压,肾功能不全以及急慢性肾炎等病史。
1.2 方法
1.2.1 确立循证问题 入院后全面评估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病情,依托该疾病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监测蛋白尿、血压、胎心率)。制定我院该疾病问卷调查表,了解患者对疾病的了解程度。制定情绪问卷调查和观察表,对比护理前后患者的不良情绪(焦虑、紧张、恐惧等)变化。倾听患者的困难和需要,及时调整个人护理措施,制定满意调查表,了解患者护理前后的满意度(环境、护理行为、疾病知情和宣告、治疗结果)。
1.2.2 寻找循证护理措施 通过查询数据库,检索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循证护理文献,结合传统护理优点,及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解决循证问题的护理措施。(1)一般护理:保持环境安静。卧床休息,指导患者左侧卧位,抬高下肢。指导蛋白质、维生素的足量摄入,并注意铁和钙剂的补充,低盐饮食。(2)对症护理:间断吸氧,硫酸镁和降压药控制血压,观察血压和蛋白尿的变化。(3)子痫患者严密观察患者症状,置床栏防坠床并及时结束分娩。(4)监测胎心胎动。(5)心理安慰和疏导,介绍病情及治疗方案,建立医患之间的信任感。使其情绪稳定,信心增加。(6)提供舒适的家庭式舒适环境,满足患者需求,护理操作轻柔。(7)解释疾病相关知识,提供保健知识,指导营养搭配。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
2 结果
34例患者中入院前26例对自身疾病不了解,循证护理后34例患者了解疾病的危害,依从性高。患者的血压下降明显,其中32例血压恢复至正常水平,2例转慢性高血压。患者不良情绪由护理前29例降至8例。胎儿无一例死亡,新生儿4例转入上级医院治疗,均治愈出院。护理前后血压、疾病了解程度、不良情绪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3 讨论
循证护理(EBN)以证据为基础,护理人员在护理实践中将科研结论与患者需求相结合,提出问题,寻找实证,用实证对患者实施最佳护理的方法[1]。循证护理避免了传统护理的主观性和盲目性,使护理工作真正做到了有证可循、有据可依[2]。本研究中针对患者的实际问题,结合妊娠高血压疾病护理的需要,提出护理问题为恐惧焦虑。通过检索相关文献,认为恐惧焦虑因住院环境不熟悉,缺乏疾病相关知识,担心自己和胎儿的安全,有紧张、恐惧、焦虑等不良情绪[3]。根据护理问题制定护理计划,多关心患者,态度和蔼,积极开导患者和帮助解决问题,耐心细致讲解病情,患者对疾病有大致的了解,减轻了心理负担,不良情绪减少。本研究中29例患者循症护理后只有8例患者仍存在不良情绪,护理前后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
妊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妊娠特有的全身性疾病,是威胁孕产妇和胎儿生命安全的主要疾病之一[4]。血压不稳定和蛋白尿的增加是疾病发展的重要指征。循证护理依托该疾病,提出循证护理问题为血压的控制。制定24h监测血压的护理措施,并观察记录患者有无头晕、眼花、恶心、呕吐、视物模糊等自觉症状。应用硫酸镁降压的过程中合理调节滴数,用药前后监测患者的尿量和膝反射。在护理人员训练有素的循证护理下,本研究中32例患者收缩压由140~168mm Hg下降至110~135mm Hg,舒张压由90~117mm Hg降至70~85mm Hg,血压控制良好,护理前后有明显统计学差异。32例患者蛋白尿含量减少,阻止了疾病的进一步发展。34例胎儿均存活,新生儿存活率高于既往水平。患者的需求得到满足,疾病得到控制,胎儿顺利降生,患者满意度较传统护理明显升高。
研究证实循证护理不仅有益于患者,同时促进了护理学发展,调动了护理人员的积极性和学习的主动性[5]。提高和规范了护理人员的行为方式,增强了护理的严谨性,提高护理实践有效性和科学性,发挥出最大的医疗保健资源[6-7]。
随着循证医学的发展和完善,循证护理将继续遵循以科学为依据,综合各个护理模式的优点,使护理实践更科学[8],从而达到最佳的护理效果。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李小寒.循证护理资料的获取方法[J].中华护理杂志,2003,38(1):65.
[2] 王新田.循证护理对护理学发展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5,21(4):61-62.
[3] 麦小兰.早期临床护理干预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影响[J].中外医学研究,2011,9(16):105-106.
[4] 岳亚飞.妇产科护理学[M].长沙:湖南科技出版社,2004:31.
[5] 梁玉连,曾夏杏,梁继娟,等.循证护理妊娠在中重度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患者护理中的价值[J].实用医技杂志,2007,14(3):268-269.
[6] 刘琴,何模英. 循证护理妊娠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中的应用[J].实用医技杂志,2011,27(15):2352-2353.
[7] 覃清华,赵璐. 循证护理在中重度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12,14(7):68-70.
篇10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是产妇特有的疾病,最常见的并发症是胎盘早期剥离。妊高征是孕产妇死亡的第2位,严重威胁母婴健康。妊高征心脏病并发心力衰竭,凝血功能障碍,脑溢血及肾功能衰竭,产后血液循环障碍等。妊高征是孕产妇和胎儿,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所以,必须引起医务人员的高度重视。
妊高征对母婴的影响
胎盘早期剥离:胎盘早期剥离是妊娠晚期严重出血原因之一。妊高征时由于孕妇全身小动脉痉挛,基底及脱膜层的螺旋小动脉发生急性动脉粥样硬化,引起远端毛细血管缺血而坏死,可导致破裂出血。由于血液流到底脱膜层形成血肿,而致胎盘从子宫壁剥离,引起产前大出血,或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妊高征心脏的损害:当妊高征出现时,外周血管阻力增加,心脏负荷加重,主要是左心室负荷增加致使心排出量减少,而出现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如果失去代偿功能,则发生肺充血,肺血肿。可导致心肌缺氧,间质水肿或点状出血坏死,主要是钠水潴留,血液黏稠增加,加重了心脏负担。可导致心力衰竭。
凝血功能障碍:尤其是重度妊高征的时候,使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可出现全身小动脉痉挛,子宫胎盘缺血,可释放促凝物质,使血液浓缩,血液黏稠增加,血容量不足。会导致微循环灌注,可致血管内凝血,要引起高度警惕。
脑出血:该病是妊高征的主要死因之一。妊高征时,脑血管由于痉挛缺氧,而毛细血管完整性被破坏了,可致液体处渗,继而出现脑水肿甚至脑疝,脑出血。主要临床表现是头痛,呕吐,抽搐,昏迷,半身不遂。要密切注视病情的发展,对症处理,力争时间,减少死亡率。
肾功能衰竭:妊高征时,特别是先兆子痫或子痫时,肾血流量或肾小球滤过率明显下降。临床表现是少尿或无尿,水钠潴留,表现了肾功能不全或衰竭。此时要积极对症处理,提高治疗效果。
产后血液循环衰竭:有妊高征时,要注意饮食中限制食盐量,大量应用降压药物可致血管扩张,产后腹压突然降低,内脏血管扩张,回心血量突然减少及妊高征并低血容量未能及时纠正等因素,都可致周围循环衰竭。所以在分娩结束后,有时可发生面色苍白,血压下降,脉搏细弱,体温降低,并血液循环衰竭现象,所以要视病情的变化,及时纠正,确保安全第一。
可逆性失明:该病较少见。主要是重度妊高征特别是发生在产前子痫时,由于视网膜内末动脉血管痉挛,视网膜局部出现贫血与水肿,以致视网膜剥离引起暂时性失明。主要表现是头痛,视力模糊,继而失明,但终止妊娠后,视力可逐渐恢复。
妊高征对胎儿的影响
妊高征的基病变是全身小动脉痉挛。
子宫胎盘也易发生病变,胎盘床与子宫肌层的螺旋动脉,基底小动脉及脱膜螺旋动脉的末段均有受累现象,子宫胎盘血管呈急性动脉粥样硬化改变。
可导致胎盘血流量减少,使胎儿胎盘功能严重受损,导致胎儿缺氧,可造成胎儿宫内生长迟缓,甚至发生早产,胎死宫内或死产,可引起新生儿窒息和死亡,所以要随时观察病情的变化,有利于治疗。
胎儿及新生儿的预后,取决于妊高征的严重程度,越严重影响越大,所以要做到早发现,早治疗。使死亡率降到最低限度。
综上所述,妊高征对母婴的影响特别大,所以要引起高度重视,不能掉以轻心,因此要加强孕产妇系统管理,在妊娠中期开始,测基础血压,及检测蛋白尿,要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尽量减少对母婴的损害。有效降低孕产妇及围产儿死亡率,保障母婴的身体健康。
参考文献
1 李文楠,韩丽华,王林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病人的护理干预[J].医学理论与实践,2009,3(4):4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