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纤维的分类范文

时间:2024-04-09 17:53:1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高中化学纤维的分类,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高中化学纤维的分类

篇1

关键词: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3)27―0161-02

一、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现状分析

高中化学作为一门实验性较强的学科,对于学生的动手能力、思考能力、发现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但是在应试教育转型不彻底的情况下,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多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对于教师的提问不愿意回答甚至躲避回答,不能积极主动地进行思考,更谈不上在课下进行深入研究并探讨有关化学理论的形成与发展,思维比较僵化,课下学生将精力集中到海量的习题练习中,他们一般只关注题的正确解法,而对于化学问题的产生并不深究。

教师在上课过程中,多以单向地传授知识为主,直接将大量的知识灌输给学生,对于学生课上提问及打断老师讲课极其反感,和学生的互动性较少,并且与实验结合的教学方式基本不开展。这样的教与学的关系,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都极为不利。

二、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薄弱的原因

1.受中国传统教育方式的束缚。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多以讲授教学为主,即教师完全处于主导地位,学生处于从属地位,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凭借教科书进行知识的传授,多数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不敢怀疑和猜测,从而在很大程度上扼杀了学生主动思考的能力,更谈不上创新意识的培养了。且现行的应试教育过分关注成绩,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只关注与高考有关的内容和知识,只关注标准答案,阻碍了学生的思维发散,导致其思维僵化。同时,大量的题海战术导致学生没有时间对自己感兴趣的题目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更谈不上创新了。

2.学生思维存在的惰性。高中阶段的学生知识结构不完善,基础较差,在此阶段培养学生敢于实践和探索的精神至关重要。但当前高中化学教学仍以教师单向传授知识为主,在知识获取过程中,没有结合试验过程,而是将结果直接告诉学生,导致学生习惯接受现成的知识,对于化学学习中的问题视而不见,对潜在问题不能进行积极思考,在学习上产生严重的惰性和依赖性,因而制约了教学效果。

3.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差。高中学生的化学基础体系比较薄弱,但这并不影响他们产生强烈的问题意识,研究表明,创造力可以在最小的信息前提下产生。但现实是,高中学生将全部的精力都放在备考中,对于化学知识的掌握基本停留在课本,大多时间都放在化学习题的练习上,而没有动力去探究化学现象产生的原因以及进行实践操作;学生对于信息的掌握和处理能力较差,由于缺少实验过程,高中学生对于化学公式的反应条件、生成物的构成容易混淆,过于依赖机械性的记忆,使知识信息停在混沌状态,严重影响了学生思维模式和问题意识的产生。

4.教师的权威性影响大。教师在高中学生成长和学习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但由于多数教师在课堂中都是绝对权威,导致学生逐渐失去了挑战权威的勇气和思维的扩散。在课堂上,教师单方面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学生没有足够的自主参与权利,对于一些问题的质疑和反对,教师通常会以“这就是定理,记住就可以”等形式来回答,结果学生过于迷信课本、迷信教师、迷信真理,怀疑精神淡薄,创新意识的形成也存在障碍。

三、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对策

1.加紧应试教育的深度改革。应试教育作为一种选拔教育,过分强调学生的认知发展,而忽视其创新精神的培养,因此,在现阶段要加紧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步伐。一方面,要摒弃以高分“论英雄”的观念,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另一方面,可以尝试实行“宽进严出”的大学制度,减轻学生的高考负担,只有这样才能有效转变教师的授课方式,让学生有时间、有空间去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挖掘自身的创新潜能。

2.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至关重要。为此,在刚开始的化学教学中,首先,要坚持低起点、激发兴趣、结合实例、附例题的方式展开化学教学,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使之成为课堂的主体,从而大大提高化学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在讲解甲烷的过程中,穿插烷烃甲烷沼气在农村地区的使用前景,西气东输,普通化学纤维简单区分等知识点,加强学生的理解和知识面的扩展,并注重广泛收集化学学科的最新成果,结合教学内容,巧妙地包装,然后郑重推出。

3.创设良好的课堂学习情境。高中化学教师要保证学生充分掌握化学知识以备战高考无可厚非,但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可以通过精心设计课堂引入,教师主动营造一种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的氛围。比如,在进行“钠和钠的化合物”教学中,通过引用典型例题的方式对比学习碳酸钠和碳酸氢钠,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并结合试验验证彼此的观点,在实践中达到传授知识的目的,以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4.教会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创新活动的开展离不开灵活的思维方式,化学作为实验性较强的一门课程,教师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教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在教学过程中,要强调发现知识的过程,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而不是简单介绍结果。其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使之掌握科学的方法。另外,教师应凭借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适当调整教材体系结构,有意识地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比如,在化学教学中可以对实验装置运用缺点列举法、特性列举法等创新技法进行改进,设置一些开放性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