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背知识范文

时间:2024-04-09 17:53:1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高中历史必背知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高中历史必背知识

篇1

关键词 吟诵 教学 乐理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吟诵作为一门古老的学问,近年来受到了学术界及教育界的广泛重视,不断有学者和教育家重申“复兴吟诵绝学”这个概念。据笔者不完全统计,近年来发表的有关论文不下30篇,其中既有对吟诵理论的技法的研究,也有对吟诵应用于教学的探讨。然而,一个不争的事实却是,当代以大学生为代表的年青人似乎对此并不“感冒”。吟诵绝学仍在不断衰退,照这样发展下去,过不了多少年,吟诵可能就真的成为“绝学”,进入博物馆了。

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个局面呢?不可否认,经济的发展、人心的浮躁等都会影响人们对传统文学文化的兴趣,但这些并不是绝对的。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曾经提出过“因材施教”的观点,也就是老师必须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来制订教学的方法和手段。但作为老师,我们真的已经充分掌握学生们的特点了吗?对于当今的大学生来说,不仅要求老师在课堂上给他们讲更多的知识点,而且要求教师要有更加灵活的教学方式,以及符合当代大学生心理特点的教学手段。和十几年前相比,现在的大学接触的各种信息更多,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更强,但同时也带有更大的叛逆性。

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笔者对当代大学生的爱好的兴趣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当代大学生普遍喜爱音乐,特别是流行歌曲,比如周杰伦的“中国风”。而他们喜爱“中国风”的原因正是因为“中国风”融合了中国古典文学文化与当代流行音乐的长处。比如像《台》这样的歌曲,显然是借鉴了黄巢的《不第后赋菊》诗和杜甫的《佳人》诗的内容。这种情况就说明,当代大学生对中国古典诗词还是很感兴趣的,重要的是怎样把这些离我们已经很久远的内容用更合适的方式传授给他们。从这个方面来看,音乐显然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载体。

然而,在吟诵与音乐的关系这一点上,以往学界却没有给予充分的重视。有不少学者认为,音乐性对于诗词吟诵来说并不重要,吟诵应该更接近于“读”而不是唱。如陈少松先生对吟诵的定义:“传统的吟,就是拉长了声音像歌唱似地读;传统的诵,就是用抑扬顿挫的声调有节奏地读。”①不管是拉长了声音,还是抑扬顿挫,最后都要落实到“读”上来。在另外一些学者看来,在吟诵活动中必须严格划分吟诵与歌唱的区别,如“无论是‘几近纯读’、‘读中带吟’,还是‘近于歌唱’,都必然含有‘读’和‘吟’的成分,只是各自所占的比例大小不同而已,正因为如此,它们方有别于唱歌而称作‘吟诵’。所以,就吟诵艺术而言,至多也只能是‘近于歌唱’,如果再进一步向歌唱跨近,两者必然难于区分,吟诵便丧失了独特的价值和地位。”②这种试图严格区分吟诵与歌唱的做法尽管听起来有一定道理,但实践活动中却很难做到。笔者过去就已经撰文指出,“在当代高校古代文学教学中,对于‘吟诵’的定义不能过窄,我们更应该提倡一种广义的吟诵概念。这个概念包括传统意义上的吟唱、吟诵以及朗诵。对于高校中文系的学生来说,他们所关心并不是‘吟诵’概念本身学术意义上的探讨,而是这种学习方式对提高文学作品鉴赏分析能力的作用。所以笔者认为,吟唱、吟诵、朗诵都是古代文学教学中所需要的,三者若能结合起来加以运用,则可以取得更佳效果。”③对于初学者来说,“朗诵”比较容易掌握,但艺术性和感染力也最低;“吟诵”和“吟唱”掌握较难,但艺术性更高,感染力更强。有了这样一种广义的吟诵概念,我们在处理吟诵与音乐性关系的时候就可以更加灵活。

比如,我们在“朗诵”时,较少考虑音乐性的问题。在“吟唱”时,则必须充分考虑音乐性。而在“吟诵”时,情况可以介于前二者之间。总而言之,音乐性对于诗词吟诵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完全抛开音乐性,广义的吟诵就会变成单一的“朗诵”或“诵读”;如果“吟诵”、“吟唱”不强调音乐性,就会导致丧失美感,甚至会引起听者的反感。

现实的情况是,当今的诗词吟诵者和教师往往都是比较纯粹的文学研究者。他们优势很明显,就是对诗词作品的思想情感的理解比较深。但同时劣势同样也很明显,因为学科专业的局限,他们普遍对音乐知识的掌握较少,对诗词吟诵规律的认识一般仅停留在平仄、节奏、古字古音等方面,很难将更多音乐性元素融入到诗词吟诵活动中来,这会直接导致吟诵美感的下降和缺失,无法对当代年青人产生很大吸引力。当今是互联网时代,从网络上可以很容易就找到很多吟诵音频资料。但令人遗憾的是,其中绝大多数都无法激起听众的美感。包括很多七、八十岁老先生的吟诵,按理说他们往往师出名门,从前辈那里曾获得过“真传”,但他们的吟诵作品大多得不到当代大学生的认可。在课堂上播放他们的吟诵作品时,不仅未能将学生带入古典文学的审美世界,反而会引起哄堂大笑,似乎他们听到了什么“怪物”一样。究其根本原因,正是因为他们的吟诵缺少音乐的美感。在这种情况下,又有另外一批中青年的学者走向了另外一个极端,即完全套用当代流行歌曲的乐曲来吟唱古典诗词。这种做法表面上看起来很容易获得成功,吟诵者也不必花费更多的力气去研究吟诵,但实际的效果并不理想。因为尽管唐宋诗词是可以歌唱的,但当代的流行音乐和中国传统乐曲之间存在巨大的差别,忽视这种差别,就会闹出生搬硬套的笑话。

笔者认为,有这样一些乐理知识是当代的吟诵者必不可少的。

一是古今中外的音乐之间是既有明显差异,又可以相互借鉴的。中国当代流行音乐从西方音乐学到的东西较多,而中国古典乐曲最早多用宫、商、角、徵、羽五声调式,后来才逐渐加入一些半音,且记谱方法不够严谨,这些都造成了与西方音乐及当代流行音乐的明显的差异。但另一方面,我们又绝不能将中国古典音乐推向神秘主义的深渊,认为中国古典乐曲根本无法研究,根本无法窥见唐宋时代诗词吟诵的原貌。前文中所说到的一些完全套用当代流行乐曲去唱诗词的学者就是犯了这个错误,他们认为古典乐曲和吟诵已经无法研究,于是干脆套用流行乐曲去吟唱,这种做法显然是不可取的。实际上,我们完全可以通过较为科学的分析和推导,来相对复原一些古曲。当然,100%的复原可能真的做不到了,但大致的复原还是有可能的。当代流行音乐和中国古典音乐有很大的差异,不分青红皂白的“套唱”只能张冠李戴,驴唇不对马嘴。

二是要高度重视“调式”和“主音”在吟诵乐曲中的作用。何为“调式”?李重光先生的定义是:“几个音(一般不超过七个,不少于三个)按照一定的关系(高低关系,稳定与不稳定的关系等)联结在一起,构成一个体系,并以某一音为中心,这个体系,就叫做‘调式’。”④调式中不同是音的作用是不一样的,某些具有支柱作用的音被称为“稳定音”,而调式中最稳定的音就是“主音”。除了主音外,还有“功能音”和“色彩音”。中国古典乐曲一般采用宫、商、角、徵、羽五声调式,其中以宫音为主音的就叫“宫调式”,以商音为主音的就叫“商调式”,其他可以类推。每首乐曲都必须有自己的主音,主音是被多次强调产生的,有了主音,乐曲才有了稳定的倾向。一首乐曲就是围绕的主音展开的复杂而严密的组织结构。调式、主音对乐曲的作用至关重要,不同的调式具有不同的表现特质。一般来说,宫调式和徵调式的色彩比较明亮,羽调式和角调式的色彩比较暗淡,商调式介乎两者之间。乐曲的结束音一般都是主音,否则会造成一种不完整的感觉。而这一点恰恰是很多年龄较长的吟诵学者们所忽视的,他们的吟诵往往缺少明确的主音,因此导致整个吟诵缺少稳定感,而且在结束时显得非常突兀,这样的吟诵自然也就不美了。

三是要注意“宫调”与诗词作品所抒感的对应关系。唐宋以来所谓的“宫调”,实际上除了调式,还包括“调高”也就是乐曲的绝对音高的内容。我国早在周代就用“三分损益”的方法定出了音阶中的十二个音,即:黄钟、大吕、太簇、夹钟、姑洗、仲吕、蕤宾、林钟、夷则、南吕、无射、应钟。其中六个单数的叫“律”,六个双数的叫“吕”。“六律”、“六吕”,合起来统称“十二律吕”,或统称“十二律”。有了乐音的绝对音高的标尺――十二律,只要确定一首乐曲中某一个音的绝对音高,那么该乐曲中的各音的绝对音高即整个乐曲的“调高”就确定了。如果用黄钟、大吕、太簇等十二律标出调高,用宫、商、角等音名标明调式,合起来就表示出了宫调。如“黄钟宫”表示宫音为黄钟的宫调式,“夹钟商”表示宫音为夹钟的商调式,依此类推。古人很早就注意到使用不同的宫调适合于抒发不同的情感,如元人燕南芝庵的《唱论》最早明确谈到这一点:“大凡声音,各应于律吕,分于六宫十一调,共十七宫调:仙吕调清新绵邈,南吕宫感叹伤悲,中吕宫高下闪赚,黄钟宫富贵缠绵,正宫惆怅雄壮,道宫飘逸清幽,大石风流酝藉,小石旖旎妩媚,高平条畅晃漾,般涉拾掇坑堑,歇指急并虚歇,商角悲伤宛转,双调健捷激袅,商调凄怆怨慕,角调呜咽悠扬,宫调典雅沉重,越调陶写冷笑。”此段文字最早附刊于元杨朝英所编的散曲选《阳春白雪》卷一,后来亦转载于元周德清的《中原音韵》、陶宗仪的《南村辍耕录》、明朱权的《太和正音谱》和臧晋叔的《元曲选》等书。尽管《唱论》里的说法未免过于琐碎和绝对,但大体上还是符合客观实际的。今天的诗词吟诵者在吟诵作品时,不仅要充分理解作品蕴含的思想感情,同时还要注意选择不同的宫调来进行吟诵,这样才能做到内容与形式的高度统一。

以上三点都是吟诵教学中所必须具备的乐理知识,当然还有一些其他的,比如发声原理等,限于篇幅,只能留等以后再撰文讨论了。

课题标注:海南大学教育教学研究重点项目(hdjy0809)

注释

① 陈少松.吟诵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门绝学――古诗词文吟诵漫谈之一[J].古典文学知识,2005(2):91.

② 秦德祥.二十世纪吟诵音乐的嬗变[J].天津音乐学院学报(天籁),2004(3):73.

篇2

关键词: 中职历史 中职学生 思辨能力

一、思辨能力的重要性

思辨能力就是思考辨析能力,是一种抽象思维能力。一个人思辨能力的强弱取决于个人在思考问题、辨析问题时能否做到条理清楚、说理明白。

中职学生的思维活跃,思维水平开始接近成年人高度,心理学实验证明:“现在中小学生推理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大大提高,他们对世界充满好奇心,有疑必问。特别在大众媒体发达、普及的今天……在这种背景下,给学生大脑以充足的、合理的、能激起他们兴趣的刺激,完全有可能使他们的思维能力发挥到最大限度。”[1]但是中职学生的文化基础相对比较薄弱,受其自身经历、能力等影响,个人独立思考和判断力较弱。特别在当前,面对纷繁复杂的海量信息资讯,面对“喷子”如云的多元评论,面对层出不穷的具体事务,往往表现出分析问题片面盲从、面对问题无从入手、思考问题逻辑不清等问题。因此,加强中职学生思辨能力培育是其进入职场前急需培育的一项职业能力。这是中职历史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也是历史教学的魅力所在。

二、中职历史对学生思辨能力培育的现状及成因

“以史为鉴”和“古为今用”使得中职历史对学生思辨能力培育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如何把握中职历史的先天优势,积极促进中职学生思辨能力提升,首先要清楚当前中职历史对学生思辨能力培育的现状及其成因。

(一)中职历史对学生思辨能力培育的现状

1.中职历史教学书本知识为本位,重记忆,轻思辨。

中职历史教学深受应试教育体制影响,对于很多学生来说,学历史的方法很简单,就是“贝多芬”,即背多分。为了能考出高分,教师包办了很多本应是学生自己的分析和归纳任务,甚至联系实际应用的内容由教师帮助学生设计好答案。这种历史学习“以书本知识为主,重学习,轻应用;重教书,轻育人;重学会,轻会学”[2],没有什么思辨和智慧生成过程,忽视中职生思维方式的培养,存在过多结论性的知识,不利于中职生思辨能力开发。

如学习美国的南北战争历史的时候,教师经常简单地按教材教授学生,林肯主张废除黑奴制度,要好好识记《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的内容与影响意义。实际上,林肯对黑奴制度的态度是相当矛盾和复杂的,最高目标是拯救联邦而非废奴。

2.中职历史教育理念滞后,以教师讲授为中心。

中职历史教学课改在现实中由于客观原因经常被边缘化,教育理念相对滞后,传统讲授法大行其道,以老师讲授为中心,从导课到结课一直在唱“独角戏”。教师总是无所不知,学生总是一无所知。有的老师把讨论式课堂理解成问答型课堂,课堂充斥各种问题,一问到底。由于理念落后,教法陈旧单一,教师总是教,学生总是被动学。学生枯坐听讲,昏昏欲睡,学习热情不高,思辨能力锻炼更无从谈起。

例如,在讲授中国人耳熟能详的三顾茅庐的历史事件,老师还是照本宣科,赞扬刘备爱惜人才,不会鼓励学生质疑或从新的角度立场观察这一历史事件。能不能诱导学生这样质疑:假如没有徐庶的回马之荐呢?假如刘备没有三顾茅庐呢?要是三顾茅庐的是曹操或者孙权呢?诸葛亮是不是太清高了?

3.中职历史教学以教案为本位,学生思辨能力培育受限。

很多中职历史教师的教学过程基本就是以教案和图片视频制成的课件为蓝本,按部就班,上课的过程就是老师要求学生按教案的设想学习并做出预定的答案即止。教案成了剧本,教师成了主角,学习好的学生是最佳配角,其他都是群众演员,相当多的时候还是观众和听众。学生的思维参与度不高,思维能力训练缺失,思辨能力发育不全。

(二)中职学生思辨能力现状的形成原因分析

1.中职学生对学习历史的热情不高,不利于学生思辨能力培育。

中职校的生源大多来自农村,基层学校的初中历史课不被重视,经常被挤占,中考历史卷多数为开卷考。在应试教育体制下,考试成绩高低很自然地成为衡量学生学习优劣和教师教学水平高低最重要的尺度,这就造成了教师为提高“教学质量”而考什么就教什么,不考就不教,学生为提高“学习效率”就考什么学什么,不考就不学。思辨能力养成是一个渐进的系统过程,初中阶段忽视了历史思辨能力的培养,就不能为中职阶段学习发展奠定基层。

加上中职学校升学压力小,有开设历史课程的专业,学生对历史没有兴趣,认为学好专业课就够了,反正历史学得好不好,对就业影响不大。因此,学生在这一重要集中学习时段,思辨能力依然得不到充分的刺激、发展和培育。

2.中职师生缺乏民主、平等的关系,不利于学生思辨能力的培育。

没有良好的师生关系,就不会有生动活泼、百家争鸣的课堂氛围。中职学校有相当多的师生,对于建立两者间的民主、平等关系尝试较少,习惯于老师就是权威,学生只能听从,所有目标、实施和评价都由老师掌握,学生俯首是从。学生的思维总是聚合在老师指引的地方,难有发散与求异思维余地,久而久之,相当多的学生放弃了质疑、发现、求异、表达与探究。

3.中职历史教师缺乏率先垂范,不利于学生思辨能力培育。

学生思辨能力如何培育取决于中职历史教师在具体教学行动中如何落实。言传身教是对教师的基本要求,教师应当以创新精神投入到教学工作中,主动更新观念,探究新方法,活用新手段,敢于突破束缚,有效整合课本知识。这些都是中职学生希望的历史教师的垂范,而在现实教学中这恰恰是比较欠缺的。

三、中职历史对学生思辨能力的培育策略

历史学科曾经被马克思视为“唯一的一门科学”,历史内容蕴含着诸多可供思辨与智慧生发的资源,中职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运用各种方法,使学生思辨能力得到培育。

1.鼓励中职学生课堂发言,学生意见得到充分尊重。

“这样的课堂,师生是平等的,不只是人格的平等,还包括了智慧的平等;有赖于优秀学生的引领,但绝不只是优秀学生的独舞剧,每个学生都可以发表自己与众相同或不同的看法;它是学习知识的殿堂,但绝不沉闷,发现的喜悦、成功的嘉许、合作的愉快都会随时出现”[3]。读书学习的着力点,就是敢疑,敢于提问发言,提出问题是思辨的开端,它会牵引学生的思维向更广、更深的层面延伸。

中职历史教师应创设讨论思辨型课堂,营造平等宽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式教学,重视课堂讨论与辩论,让老师真正回归师者的本质――解惑上。同时中职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多引导学生多层次、多角度思考问题,鼓励学生多开口、敢质疑,老师要多倾听学生的反馈,保护学生敢质疑的精神。中职学生提出问题开始往往是肤浅的,甚至幼稚可笑,这说明学生的思维还处于低级状态,需要老师加以引导,避免部分学生起哄及讽刺,学生意见应得到充分尊重,学生自尊心应得到维护。如上面提及的三顾茅庐的案例,老师可以诱导或允许学生发散发问质疑,最终引导学生认识到,现代社会发展为每个人都提供了成才机会,要善于发现、抓住机会,施展才能,实现社会、人生价值。

2.创设多样化的学习方式,激励学生自主思辨。

中职历史教师应对课程内容进行充分的整合设计,让教师扮演学生学习的积极促进者、学生学习的编剧和导演,让学生真正成为历史教学的主体。教师要创设多样化的学习方式――探究式、讨论式等,创设多样化的学习课堂――翻转课堂、网上课堂等,创设多样化的课外活动取代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讲授法或演示法,要求学生动手搜集或考评资料,自己得出独具个性的独立思考的结论。如林肯废奴问题,老师可以给出材料,如林肯说“我在这场战争中的最高目标是拯救联邦,既不是保全奴隶制,又不是摧毁奴隶制。如果我能拯救联邦而不解放任何一个奴隶,我愿意这样做;如果为了拯救联邦需要解放一部分奴隶而保留另一部分,我也愿意这样做”。抛出这样的史料,可以挑战教学脸谱化,刺激学生的不同反应,预设生成分歧,为后期思辨开辟战场,激发学生参与积极性与思考热情。

让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不断发现、思考、分析解决问题,让学生体验学习艰辛与乐趣,同时有效锻炼学生自主思辨的能力。让学生面对信息大爆炸的时代和知识更新换代速度加快的社会,在离开老师之后能独立思考,快速适应职场新环境,掌握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和技巧。

3.加强中职历史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

“读史使人明智”,我们的历史教育内容不是陈腐的死水,而是先祖千百万年传承下来的中华文化精髓和来自灵魂深处的传统。中职历史教师培养的是适合现代社会需要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因而要加强中职历史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进而影响学生的素养和能力。

(1)提高中职历史教师的现代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推动现代化信息技术教学手段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应用,提高教育教学效率。同时契合中职学生追求现代时尚的特点,引导教会学生使用移动互联网的信息化手段学习。“再现历史的过程,使学生能够问其声、见其形、临其境”[4],创新教与学方法,促进学生思辨能力提升,提高教学效率。

(2)及时系统地更新历史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教育观念。长久以来,中职历史教师由于体制原因,经常得不到与普通高中历史老师同等的学习进修机会,在历史教科研方面经常被边缘化。教师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储备凸显不足。因此,中职历史教师需要充分借助互联网+教育提供的历史性学习赶超机遇,及时“充电+更新换代”,加快在网络环境中开展有效教学与知识学习更新,促进教育理念更新发展,提升自身综合素养。

(3)需要构建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优秀教学团队。历史新课程是立足尊重生命、珍爱生命、体验生命历程的课程。因而需要一个优秀的历史学科带头人,带领每位教师分工合作,在教学团队分享教与研的成果,促进每位教师快速地成长。职业学校应鼓励文化课教师勤于总结,善于总结教学经验,加强经验、体验交流,鼓励学术创新。

参考文献:

[1]刘军.中学历史教学探究.人民出版社,2009:172.

[2]何成刚.历史教学课堂技能训练.华东师大出版社,200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