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人才调研方案范文

时间:2024-04-09 17:52:5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青年人才调研方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青年人才调研方案

篇1

Abstract: For the natural gas long-distance transportation pipeline enterprises, the young talent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technology, innovation, management and other key areas for the enterprises. How to play the role of young talent to improve the core competitiveness of enterprises and promote the steady development of enterprises is particularly critical. Combined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alents that in the natural gas long-distance transportation pipeline enterprises, this paper takes the training mode of "platform + individuality" to improve the comprehensive quality of young talents, and promote the long-term healthy development of enterprises.

关键词:天然气;长输管道;青年员工;人才培养

Key words: natural gas;long-distance transportation pipeline;young employees;personnel training

中图分类号:TE9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6)34-0011-02

0 引言

人才在企业的发展中,起着基础性和决定性的作用。谁拥有了人才,占领了人才的制高点,谁就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处于主动地位。根据调查显示,近年来,青年员工在国有企业中的比例越来越大,尤其是在天然气长输管道企业,他们已经成为企业日常生产经营活动的主力军。随着天然气长输管道企业逐渐发展成熟,对青年人才综合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如何充分挖掘和释放青年人才最大潜能,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实现企业与员工间的互利共赢成为越来越多的天然气长输管道企业正在面临的一大课题。

1 当前天然气长输管道企业青年人才特点

1.1 注重自我综合素质提升

近年来,天然气作为清洁能源相对于其他行业表现出较大的竞争优势。随着天然气企业发展改革的不断深入,对青年人才的素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越来越多的青年人才迫切希望能够参与到更多的、更高层次的专业培训与技术交流,提高自身适应多业务工作的节奏和胜任岗位的能力,不断提升自身综合素质,以适应公司快速发展的需要。

1.2 关注自我价值的实现和企业回报

据《“当代中国青年价值观”调查报告》(人民网2013年调查专栏)显示,当代青年在职业观方面,最看重的三个条件是发展前景(70.5%)、稳定性(67.3%)和薪酬福利(60.0%)。如图1所示。

青年人才更加注重在本职岗位和专业领域拓展技能、取得进步,希望自己的付出能得到肯定和尊重,最大程度实现自我价值,获得自信和满足感;更加关心自身收入增长、福利待遇和受重视的程度,希望企业给与他们与努力和进步程度相当的价值回报,如荣誉、职称晋升等;更加期望通过岗位竞聘等企业内部竞争等方式脱颖而出,使自己尽快成长,从而提高待遇水平。

1.3 期望高质量的学习、生活和工作环境

调查显示,青年人才往往求知欲望强烈,希望通过自学考试、职业资格考核、继续学习深造、外部培训等机遇,增强竞争力;普遍追求自由、充满活力,渴望丰富多彩的业务文化生活,在发展个人爱好、兴趣的同时,建立和谐、友善的人际关系;更加关注心理需要,期望在学习、工作、生活等方面遇到烦恼、压力和困惑时得到倾诉和指导。

2 加强青年人才培养的探索

针对当前天然气长输管道企业青年人才的特点,探索打造“平台+个人”的人才培养模式,引导青年人才发挥自身潜力,服务公司发展,促进青年人才与企业共成长、同发展。

2.1 企业搭建平台,营造良好成长环境

2.1.1 搭建素质提升平台

充分利用企业内部培训资源、外部厂家调试、兄弟单位交流等资源,加大文化知识培训力度,广泛组织开展理论培训、岗位练兵、师带徒,切实帮助青年人才提高业务技能,增强职业素养。在此基础上,还要不断创新,采取一些青年员工感兴趣、乐接受的方式。比如,组织“人人上讲台当老师”,实现“被动学习”到“自主学习”的转变;鼓励青年人才自己动手制作3D培训课件,开展网络在线交流培训,将“时代元素”融入员工培训。开展“创纪录”活动,设计“压缩机运行工况最优、设备检维修最快、车辆油耗最低”等创纪录项目,设置“创纪录”评比台,每月或每季度开展一次评选,引导青年人才不断自我超越,促进员工队伍整体素质提升。这方面,华北油田的做法比较成熟。据有关资料介绍,华北油田经过近4年的探索和实践,青年成才素质提升工程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先后有1人获河北省青年“五四”奖章提名奖、32人被评为华北油田十大杰出青年、6人被评为河北省青年岗位能手、279人被评为油田公司青年岗位能手、4名青年技术工人在集团公司的技术大赛上摘金夺银,涌现出了以集团公司职业技能竞赛金牌获得者王振海为代表的一大批高级青年技能和技术人才。

2.1.2 搭建培养选拔平台

天然气管道企业在不断发展壮大,需要更多的青年人才。可以探索开展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结合每位员工的技术专业、兴趣爱好等制定个性化的培养方案,通过系统学习、岗位锻炼、技术指导,积极创造有利于员工成长的环境。开展科级管理岗位竞聘,选拔任用年轻干部充实到基层领导班子中,抽调基层一线干部到机关岗位锻炼,实行青年人才机关与基层单位“双交流”。开展站队长竞聘选拔,推行“人人都是站(队)长”的轮班管理方式,让更多地青年人才参与站(队)管理进行岗位锻炼,进一步增强他们的积极性、上进心和综合管理能力。

2.1.3 搭建幸福成长平台

如今青年人才不一定冲着高薪、“铁饭碗”就愿意留下来工作,而是希望能够在工作中得到尊重、收获快乐。据《2015年中国大学生就业压力调查报告》显示,参与调查的人群期望月薪主要集中分布在3001-5000元范围内,人数为6972人(44.3%)。如图2所示。

资料显示,比起薪酬,当代青年更加向往自由与激情,不喜欢墨守成规。这些跟企业管理制度看似矛盾实则相辅相成,企业需要创新,员工期待成长,关键在于引导。需要发挥文化优势和组织优势,坚持以人为本,为青年人才提供全面展示自我的平台,每季度开展一次员工思想动态调研,与员工面对面座谈交流,创建官方微信、内部刊物、门户网站,搭建宣传和沟通交流平台,组织开展书画摄影、球类、棋类等兴趣活动,展示员工风采,探索员工帮助计划(EAP)应用等,让青年人才真正的“快乐工作、幸福生活”,全面成长。

2.2 注重引导员工,挖掘释放自身潜力

有了好的“平台”关键就看青年“个人”。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人才,青春激昂富有活力,但缺一点担当、耐心和奉献。新常态下,青年人肩负着天然气行业大发展的重担,既不能好高骛远,也不能止步不前,注重因势利导,引导青年人才勇于担责,争做创纪录、提质增效的岗位先锋。

2.2.1 强化形势任务教育

除了组织集中宣讲、个人自学,还应从青年人的角度出发,紧扣关注点,突出公司发展与个人自身发展息息相关。以场站(巡线队)为单位,组织开展大讨论“面对新形势我该怎么做”,引发青年人的关注和自我思考,以思想推进行动。通过开展“岗位责任强化年”等“主题年”活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比责任、比作风、比业绩”主题教育和“四德”教育,进一步提升青年人才综合素质、调动工作积极性,营造“比学赶帮超”氛围。

2.2.2 引导青年人才自我加压

随着天然气管道企业逐渐发展成熟,青年人才也成长很快,毕业3、4年就可能成长为基层站队长、科级干部,可以说机会很多,竞争也很激烈。青年人才需要机遇更需要不断奋斗。石化天然气行业内有很多优秀青年代表都是经过不断努力一步步成长起来的。有对比就有竞争,有了压力,就有了动力。结合技能鉴定,引导青年人才积极参与岗位练兵、技术比武、QC创新创效、创纪录等活动,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在不断的锻炼、磨砺、交流中快速成长。

2.2.3 融入载体助推青年人才做贡献

组织开展“青年文明号”、青年岗位能手等“青”字号活动,“提升‘三基’,强化服务,提质增效”主题实践活动、党员青年服务队、基层班组建设等,切实把企业“三基”建设、安全生产、工程建设、管道保护、经营管理纳入到活动中来,实行定期考核、年终评优,使青年人才真正地融入到生产经营、志愿服务等各个方面,立足岗位、履职尽责做贡献。要善于挖掘、积极选树优秀青年典型,宣传先进事迹、组织现场交流,用身边的正能量激励青年人才不断奋进,在天然气行业的大舞台上绽放青春。

总之,青年人才是影响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如果能有效地引导青年人才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潜能,必将为天然气长输管道企业生存与发展提供极大的推进动力。因此,天然气长输管道企业要牢固树立“赢得青年便是赢得发展”的人才理念,高度重视青年人才成长成才培养工作,引导和组织青年人才继承发扬石油石化优良传统,充分发挥在科研攻关、重点工程建设等领域生力军作用,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凝聚企业持续健康稳步发展的青春正能量。

参考文献:

[1]戴博维.国有企业青年人才的培养[J].人力资源,2014(11).

篇2

按照中央和市委关于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统一部署,根据《共青团__市委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实施方案》的工作要求,团市委扎实开展调研工作,摸情况、找问题、提对策,目前,已开展了51次调研活动,体现了“早严深实”的学习实践特色。

一、密切联系实际,做好调研工作谋篇布局

1、明确调研目的。要通过调研,广泛听取基层团干部、团员青年和志愿者的意见和建议,掌握基层实情、找准实际问题、创新工作思路。通过调研,重点研究影响和制约共青团工作和志愿者工作发展的突出问题,着力解决青年和志愿者最关心、反映最强烈的突出问题。通过调研,进一步建立健全推动工作的机制体制,实现共青团工作和志愿者工作的又好又快发展。

2、凝练调研方向。本次调研工作以“微笑__、和谐先锋”为主题,以“查找突出问题、研究工作举措”为主线,以做好奥运志愿者工作成果转化工作、巩固“志愿、公益、创业、成才”四个支柱、实现“两个全体”目标为主要内容,围绕6个重点方向展开。具体包括:对团干部、团员、广大青年及全社会的有效覆盖、影响和服务;奥运志愿服务成果的保留转化;青少年公益事业发展;青年成才;青年创业;首都志愿服务事业发展。同时,各调研组还要针对组成部门的工作职责,就如何推进各部门当前工作开展深入调研。

3、精心动员部署。团市委高度重视学习实践活动调研工作,调研工作由团市委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团市委书记会成员分别牵头组织,团市委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协调推进。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多次召开专题会议,传达中央和市委有关精神,研究部署团市委学习实践活动,制定调研工作整体方案和重点任务推进表,严格环节流程,具体责任到人。书记会成员身体力行,带头参加集中学习、研讨交流,深入基层作报告和开展调研活动。机关各党支部书记、各直属单位负责同志认真履行本单位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带头制定工作方案,明确各具特色的实践载体。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制度措施保障到位,为调研工作的顺利开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扎实推动调研,把“早严深实”的要求贯穿始终

在指导检查组的悉心指导下,团市委调研工作始终体现“早严深实”的要求。

1、规划早,调研开题。在学习培训环节展开的同时,团市委就对调研工作谋篇布局。确定6个调研方向后,按照边调研、边细化的思路,结合实际,进一步细化研究专题、具体课题,找准发展中的难点问题。如,团市委调研组先后两次到__青年报社调研,就团属企事业单位如何实现自身的科学发展、怎样服务青年发展、怎样推动共青团事业发展等进行了反复研讨。

2、组织严,整体推动。团市委开展调研工作,注重集体研究、民主选题、全员开展。团市委书记会、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成员在集思广益、明确分工的基础上,分别牵头1个调研方向,委派1名正处级干部担任联络员,吸收分管、协管部门干部参与,组建了大课题组。课题组注重广泛听取意见,细化完善方案,如,团市委企业系统采纳各基层单位建议,围绕“覆盖全体青年、影响全体青年”的命题,提出16个调研子课题。团市委机关各部门、直属单位党支部充分发动起来,结合业务实际,深化调研工作。目前,团市委已形成“选题明确、责任人明确、预期成果明确”的调研工作格局,有力保障了各项调研的顺利展开。

3、研究深,重心下移。连日来,团市委51次调研工作遍布直属单位、工厂矿区、田间地头、基层组织、新兴领域青年群体。不论是领导同志还是一般干部,坚持深入基层、贴近青年,掌握实际情况。在__青年报社、青年实业集团、青年宫等单位,调研组与直属单位同志就“企事业单位发展与服务青少年成才”畅所欲言。在房山区、西城区等单位,调研组与大学生“村官”、基层团干部促膝谈心。在志愿者协会、“青檬”网络电台等单位,调研组与抗震就灾志愿者代表、扶老助残志愿者代表、新兴青年组织的骨干成员研习交流。可以说,此次调研直接面向基层、面向青少年,重在发现和解决实际问题。

4、举措实,务求成效。首先,注重程序性。团市委对调研课题选取、方案细化、调研形式、组织实施、撰写报告、成果交流各个环节都落实了责任人、落实了时间节点。其次,边调研、边影响、边覆盖。把调研过程作为深化业务工作的过程,作为教育引导青年的过程,达到每调研一次,就团结凝聚一批青少年的效果。再次,不断转化调研成果。把调研中发现的新问题、新思路、好做法,及时总结、借鉴、推广,研究论证推动青年工作和志愿者工作的有益举措,为下一步学习实践活动打基础、做准备,也为推动工作又好又快发展启发了思路,积累了经验。

三、成效显著,调研成果迅速转化为下一阶段工作目标

通过调研,我们进一步认识到,在新形势下推动共青团工作新发展,标准更高,难度更大,任务更艰巨。通过调研,团市委进一步廓清了工作思路、明确了发展方向,将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围绕市委确定的建设“人文__、科技__、绿色__”的工作主题,以“志愿、公益、创业、成才”为工作重点,全面巩固奥运志愿者工作成果,全面推进服务大局、服务青年工作,全面提高共青团组织

青年、凝聚青年的能力和水平,努力开创__共青团工作的新局面。下一步,我们将结合调研成果,重点推进以下几方面工作。

1、全面推动首都志愿服务事业取得新发展。深入贯彻落实《__市志愿服务促进条例》,依托各级共青团组织和志愿者协会,形成覆盖全市的志愿服务组织网络。整体保留奥运会、残奥会志愿者队伍,依托“志愿__”信息平台,汇集170万名奥运志愿者的信息资料,制作发放志愿者卡,建立完善志愿者注册管理系统和志愿服务信息平台,建立以服务时间和服务质量为主要内容的认定、激励制度,引导志愿者长期、有序参与志愿服务活动。

保留500个城市志愿服务站点,加大__志愿服务公益实践项目的开发力度,整合资源,为全市百岁以上老人提供“包户”服务,为全市残疾人外出就医提供帮扶,三年内实现为全市残疾人提供结对志愿服务。积极开展各类志愿服务,不断扩大志愿服务活动的参与率,力争在三年内使全市参与志愿服务的人员达到全市人口的30%。

深入总结奥运志愿服务中形成的各类精神文化成果,加强志愿服务理论研究,营造关心、支持和参与志愿服务的浓厚社会氛围。深入推进“微笑__”主题活动,进一步扩大志愿者“微笑圈”的社会影响。

2、全面推进服务大局、服务青年工作。一是加强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在团员青年中广泛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抓住纪念改革开放30年、90周年、建国60周年等工作契机,进一步加强青少年思想政治工作,增强青少年投身发展、服务发展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强化对青少年思想动态的及时掌握和研究分析,提高把握网络舆情的能力、正确引导青年的能力,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二是加强青年创新创业工作,重点做好第11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的筹办工作,以此为带动,优化创新环境,搭建创新平台,形成推动创新型城市建设的良好氛围。积极整合资源,建立青年创业扶持基金,大力开发青年就业岗位,在__建立100个大学生创业就业实习基地。三是不断深化公益项目,为青年成长提供有效支持。继续打造青少年公益电影节、青年学习节等公益品牌,加大__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筹款力度,向各类困难青少年提供有效帮助。进一步建设好12355__市青少年服务台,发挥__市禁毒教育基地的作用,切实加强青少年权益保护和预防犯罪工作。针对不同类型青年群体,有针对性地提供服务和帮助。四是深化青少年成才服务工作,深化青年人才队伍建设和推优入党工作,不断完善共青团组织服务大学生村官和基层志愿者的工作机制,为广大青年在基层一线建功成才创造更好条件。以新世纪英才学校、中学生业余党校等为载体,着力抓好青年者培养工作。继续深化“__青年榜样”评选活动,选树青年时代典型。着力加强青年人才队伍建设,扎实做好发现、凝聚、培养、举荐各类青年人才工作,促进青年的全面发展。

篇3

我院是一所具有60年院龄的二级甲等医院,目前有职工380人,其中专业技术占80%,专业技术人员是医院发展的主要力量。医院的发展离不开人才,人才是医院发展的命脉,“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如何培养人才,加强人才梯队建设,是医院管理者的重要任务之一,也是医院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工程。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形势下,人才的梯队的建设是提高医院综合实力和竞争力的主要保证。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选拔、培养和使用人才。

1 根据医院总体发展需求长期规划人才队伍建设

1.1 逐年从医学院校招聘优秀毕业生,给各学科增添新鲜血液,形成年龄、学识、技术多方面的人才层次,,逐步形成良性的梯队。

1.2 中青年人才的选拔,为保证学科可持续发展,各专业学科中的30―40岁的中青年正是作为学科带头人培养的黄金时段。医院统一考核,建立人才库,有计划的合理培养,匹配到各专业学科,再从技术能力,管理才华等多方面打造,使他们成为德才兼备的优秀学科接班人和带头人。首先要求这些骨干力量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具有坚实的专业基础识,在学科内勇于创新和充分的想象力。其次要具备上乘的文化素养,具有一定的社会交往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亲和力、凝聚力、准确的判断力和与人协作能力,让他们具有带领团队的潜能,营造良好医患关系和同事关系的和谐使者心态。再者还需要培养专业技术骨干具备高尚的品质和职业道德,培养他们强烈爱国主义精神和事业心,与此同时有责任感和使命感。对待工作严谨且勤奋敬业,培养他们具有终身追求先进技术的恒心。

2 建立人才激励机制,注重人才培养方法

2.1 要加快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建立高水平、高素质的专业队伍,需要做到基础教育经常化,在职教育系统化,实行培养人才多样化。

2.1.1 培养方案设置要有加大投入来保证,培养人才是医院人才队伍建设的前提,这个系统工程的实施和完成需要离不开加大智力投资的财力保证,更需要起决定性作用的专业技术人员的自身努力。

2.1.2 还得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采取多种形式,利用派出去请进来等方法,近年来我院派出去中青年专业技术人员到三级医院进修学习,还利用各种学术交流会议,研讨会,不仅提高了专业技术水平,也提升了各级技术干部管理能力。请进来的方法在我院也有明显成效,近几年我院先后与多家三级医院合作,引进骨科专家来院当业务院长,培养了一批骨科骨干,还完成了几项科研成果;财务专家来院担任副院长分管财务和行政院长,带出一批财务及管理人才;与安徽省神经病学研究所合作,常年派专家来院座诊、讲课、查房、调研。实践证明,多学科的专家来院指导临床工作,开学术会议,使我院学科发展突飞猛进。

2.2 通过继续教育培养人才:继续教育是毕业后以学习新理论,新知识、新业务技术和新方法的主要途径,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知识更新的速度加快,医护工作者不仅要有较深的医学专业知识,还要有广泛的学科知识,理论与实际的结合,需要强抓三基的技能培训,还鼓励专业人员进行学历提高教育

2.3 营造良好的人才成长环境:在社会强调人才是第一生产力的大环境下,人才的成长既需要他自身的努力更需要客观环境的配合,建立可行的激励机制,还要在临床科研、后勤医院文化、学术氛围的软件保证,给优秀人才一个宽松和谐的工作条件和比较优裕的生活环境,让优秀人才在公开、公正、公平的条件下大量涌现,为人才培养建立绿色通道,破除论资排辈,让品质优秀的中青年人才走上合适的岗位。

3 政策倾斜注重多方面培养人才

3.1 在使用中培养,为积极做好人才培养,充分发挥中青年人才能力,医院将一些有才华,积极肯干的医疗骨干选拔到科室负责人的岗位上.在政治上关心他们,大胆提拔推荐到相应的业务领导岗位上任职,并在晋升等方面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在学术交流进修专业等方面给予侧重,为培养业务骨干创造条件,尽力提供平台促进人才成长,在科教研项目申请、成果申报、设备购置、职称评聘和外出培训等方面优先安排考虑.使他们能在其位,尽其职,扬其长,创其业,更好的发挥其才智,创造财富.

3.2 坚持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并重:医院管理也是一门科学,在注重专业技术人才培养的同时,把管理人才的培养也纳入医院人才培养的的规划中,搞好医院管理人才的培养,造就一支能够担当重任的,具有较高素质掌握现代管理理论的队伍,以适应新形势和现代管理, 以医院进行科学管理,是促进医院发展的又一保障.

3.3 培养人才的科教研多重能力:医院是以医疗为主体,但是选拔优秀人才时,不能只重视医疗,还应反教学和科研纳入重要系列,科研与临床是医院互相促进,不可分割的,只重视临床不注重科研的医生只能是民间医生方式的医药工匠,而不能跟踪医药科学是新月异的步伐,更无法丫在医药科学的制高点[1],医院的科教研水平应是其综合竞争力的重要影响因素,两者应处于正相关系[2],实施科教研兴院可以推动医院学科建设,加强人才培养,提高 医院诊疗水平,提高医院管理能力,促进医院内涵发展,从而提升医院核心竞争力,加快医院良性发展.

总之,“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人才是医院求生存谋发展的“源头活水”,医院的生气活力关键是要培养人才,建立一支结构合理的、高水平的人才队伍,也是医院增强竞争优势和实力实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

参考文献

[1] 史俏蓉,吕玉波,黄慧玲等,构建高素质人才队伍、提升医院品牌的策略,中国医院管理,2008,28(4):44

篇4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拜访从事疾控工作多年的老领导,以及现任领导班子成员,了解他们对青年工作的想法、建议。向35岁以下团员青年发放调查问卷44张,回收有效问卷41张。其中,男性占51%,女性占49%;团员11名,占27%,党员17名,占42%。

1.2方法

开展青年座谈会、党员座谈会、职工代表座谈、问卷调查等。对调查问卷的答案进行归纳整理;辅助采用逻辑推理的方法,对讨论、发言、访谈的内容进行逻辑分析,通过“面”与“点”的结合,最后形成与客观真实更接近的调研结果和观点。

2结果

2.1青年对疾控事业有一定忠诚度,工作较努力

对自己在单位的发展前景,有32%的青年信心十足,抱负远大,33%的青年比较看好但同时存有一定的忧虑,30%的青年处于不能确定的迷茫状态。有49%的青年愿意与单位同呼吸共奋斗。大多数青年认为能在现在的岗位上提升素质,锻炼能力,实现自我价值,工作态度积极,繁忙而有目标。

2.2青年迫切希望拥有更多的学习平台和更大的锻炼舞台

有93%的青年认为自己现有的能力和知识水平能基本胜任目前的常规工作,但缺乏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和一些日常业务技能。有68%的青年表示会努力学习,努力工作,尽快适应岗位要求。同时,他们也希望单位能营造氛围,放手让自己去锻炼,并提供实践指导,以促进综合业务素质提升。在具体工作中,有73%的青年认为自己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成绩已经得到了较合理的评价,科主任也对他的成绩给予了重视和肯定,但希望能获得更多的锻炼机会,被赋予更大的责任。

2.3青年发展大环境良好,但仍需进一步优化

有68%的青年认为单位青年成才的总体环境良好。目前的主要问题是:有效的人才激励机制和措施较缺乏,占39%;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局部环境不完备,占37%;让青年显露才干的舞台尚缺失,占22%。单位做好青年人才工作的重点应放在:加大对青年的培养和使用;制定有利于青年的再学习和锻炼的优惠政策;深入了解青年思想和工作情况,加强工作的针对性。

2.4不同年龄组青年的知、信、行特征

以年龄分组分析(以28岁为界),青年在工作状态、职业关注焦点、岗位价值等方面的知、信、行都有明显不同。小于28岁的青年相对积极主动、理想化,更关心能力提升、发展机会,而28~35岁青年相对消极、现实,更关心物质生活提高、岗位价值体现。

知、信、行特征的不一性与不同青年组的学历、工作年限有一定关系。小于28岁的青年大都是全日制本科及以上毕业的人员,工作时间不长,基本都在5年以内,正处在从学生走向社会的过渡期,他们渴求的主要是工作中多方面的锻炼、实践,心中有着美好的事业愿景蓝图。28~35岁青年中,有一半是中专毕业的人员,学历较低,工作时间相对较长,多数从事的是常规、重复性工作,可能会有枯燥、庸庸碌碌的失落感。同时,他们又习惯于原先固有的工作模式,故面对工作有些消极,面对未来有些惘然。

3对策

综合问卷、访谈等调研情况,当前本疾控中心青年的总体表现为:心理日趋成熟,人心比较稳定,心态基本平衡,业务技能尚可,工作较努力。但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倾向,如主人翁意识不够,存在浮躁情绪,单纯重视个人发展,应急处置能力欠缺等等。其原因是复杂、多方面的,既有纷繁的社会环境对青年产生的影响,又有目前单位机制、体制不健全对青年产生的影响,同时还有青年自身的局限性、不适应性,以及党团组织引导、教育、服务青年作用未能充分发挥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单位可着重在制度用人、培训育人、岗位留人上花功夫,帮助青年准确定位,早日肩负起疾控的重任,做好疾控事业的接班人。

3.1统一思想认识,重视青年工作

疾控中心青年的发展,既是青年自己的事情,也是单位党政领导班子的事情。疾控中心青年的素养,影响着青年自身的发展,也影响着每一个科室的良性发展,更影响着单位整体的持续发展。青年发展关系到疾控的未来,青年工作涉及到各个方面。每一位疾控人,尤其是全体领导干部,都应该重视青年的思想、工作、学习、生活状况,对青年的成绩不吝夸奖,对青年的问题及时点明指正。无论是党政领导,还是工会、团支部,都要统一思想,充分认识到青年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3.2制度用人,营造成长、成才环境

完善制度不仅能够规范日常的工作,并且能起到公示、明知、行为导向的作用。有了日常行政管理制度,工作有章可循,奖惩有法可依;有了常规业务管理制度,知道该做什么和怎么正确的做;有了选优制度,鼓励什么、禁止什么、保留什么得以明确告知;有了议事制度,在程序上保证了良好的民主氛围,取信于人。通过制度建设,营造透明、公平、公开的成才环境,搭建青年发展的平台,使有志者在努力的同时能够得到外界的有效助推。

3.3培训育人,搭建人才梯队

青年的学历水平普遍较高,但是实际工作技能的缺乏仍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要充分发挥他们在疾控工作中的作用,培训是十分重要的一环。抓好培训,一是工作化运行,即真正把培训纳入单位的工作日程之中,认真谋划,统筹安排,层层递进,阶梯化开展,长期坚持,不走过场;二是个性化运行,紧密结合单位、科室职能和青年业务素质状况的实际,结合青年个人的发展成才需求,制订具有较强可操作性的方案和计划,因材施教,因人而异,避免“一窝蜂”、机械化、纯理论化,运用现代人力资源开发的理念和方法,引导青年正确认识自身能力,制定自己的职业生涯;三是做好培训效果的考评检查,特别是要建立起相应的激励机制,坚持奖惩兑现,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使学习培训感到压力、具有动力、充满活力,收到实实在在的效果[2]。

3.4岗位留人,发挥青年生力军作用

有压力才有动力,有动力才有干劲,有干劲才能积极主动干事业,发挥生力军作用。若总是在经验丰富的老同志的羽翼下按部就班,青年想要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锻炼出精准独立的判断能力,果敢熟练的处置能力,与时俱进的疾病防制管理能力可能比较困难,有些好高骛远。青年现在有接受重担的强烈愿望,我们就可以大胆放手,根据青年最少保守思想,最具创新活力的特点,压重担,放在关键岗位锻炼,挖潜能,承受一定压力,同时佐以指导、帮助、鼓励,最大限度发挥青年的潜能,发挥青年在疾控工作中的生力军作用。

3.5发挥党团组织引领作用,帮助青年健康发展

青年中独生子女多,习惯以自我为中心,责任心不够强,沟通交流能力欠佳,与疾控事业责任大、任务重的现状不相适应。新鲜感后繁重的工作、理想和现实的巨大差距往往让青年倍感失落、焦躁[3]。这就要求我们把思想教育工作的着力点放在服务青年成长成才,为优秀青年人才脱颖而出创造条件上。党团组织应该在以下方面有所作为:一是要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把单位的政策、信息及时传达到青年,让青年了解单位;把青年的思想、需求反馈到单位,让单位了解青年。二是要创造有效平台,让青年参与改革创新,展示才干。三是要努力帮助青年争取民利,增加青年直接建言献策的渠道。

另外,青年自身也应该调整心态、摆正位置、踏实工作、开拓创新,努力使自己早日成为疾控工作中的生力军。单位的好制度、强培训、优岗位都只是青年成为生力军的外部激励、促进因素,青年自身的积极努力才是内部关键因素。所以,每一位疾控中心青年都要从自身出发,拾遗补缺,努力工作,成为优秀的疾控接班人。

4参考文献

[1]李立明,吕筠.现代公共卫生的发展及其启示[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06,22 (4):271-274.

[2]宋本江.人才流失风险防范与控制[J].中国卫生人才,2005,(12):47-49.

篇5

关键词:交通运输;专业建设;人才培养;“互联网+”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04-0244-02

一、引言

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命脉,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当大数据上升为国家产业,“互联网+”时代全面到来,传统的交通运输行业也紧跟时代步伐,开始向便捷交通、智慧交通、高效物流、车联网等方向前进。“十三五”期间,我国交通运输部将着力推进落实“互联网+”重点行动。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交通运输行业所需的人才素质也从单一专业技能型逐渐向多技能型转变,具有创新能力和学习能力的高端技能型人才将备受重视。因此,“互联网+”时代的交通运输专业建设应该符合时代特点,不能照搬老旧经验走老路。目前,国内开设交通运输本科专业的院校已达130余所,而广东作为交通运输行业大省,开设该专业的只有广东工业大学等极少数高校,更没有一所广东高校进入中国交通运输高水平学科专业的行列,远远不能满足广东珠三角地区交通运输业的发展需求。另外,我国现有的交通运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普遍存在培养模式陈旧、市场意识淡薄等问题,人才资源在专业结构、地区布局方面还存在着不合理现象,在智能交通系统控制、综合型现代交通运输管理等方面的高层次创新型专业人才严重缺乏。因此,为了满足“互联网+”时代我国交通运输业信息化、智能化发展的需要,有必要大力培养更多适应智能交通系统的专业人才,这将对广东省交通运输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汽车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必要的人才保障。2016年,广东技术师范学院汽车学院新增交通运输专业,在这样一个全新的时代背景下,新建一个传统学科专业,不可避免地面临基础薄弱、起点低等劣势,但是新专业也容易轻装上阵,紧跟时代步伐,将学科建设方向与珠三角地区交通行业的发展紧密结合,培养出适应时代和地方经济发展的高端技能型人才。本文结合广东技术师范学院汽车学院的学科建设情况,从教育观念、教师队伍和科研团队建设以及人才培养方案三方面深入探讨了应用型本科交通运输专业的建设思路。

二、解放思想,树立“互联网+”时代的教育观念

“互联网+”时代的专业建设首先从教育观念改革做起。在智能化、信息化时代,不仅是教育手段和方法的革新,最重要的是要解放思想,以教育思想观念改革为先导,注重创新能力和学习能力的培养,促进教育资源的跨界融合;以内涵建设作为重点,全面深化专业综合改革,打造专业办学优势,不断提高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结合广东珠三角地区人才需求,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优化和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科学合理和行之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利用多种改进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际操作能力;深化产学研用结合的教学模式,培养行业急需的高层次技术技能应用型人才;以提高教学质量为落脚点,注重实践教学建设,加强学生创新开发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同时,还要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和实验条件建设。

三、有针对性地建设师资队伍和科研团队

师资队伍和科研团队建设都要有明确的方向性,这是根本指导方针。作为新专业,在专业基础薄弱的条件下,要适应信息化、智能化的时代特色和地方产业的发展需求,必须有针对性的引进人才,围绕1―2个学科重点发展方向有针对性地打造教学和科研团队。“十三五”时期,广东省交通运输系统将着力推动交通运输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着力推动运输服务提质增效升级,着力推动行业软实力的持续提升。基于此发展规划,同时考虑我院学科建设特点可知,交通运输服务及绿色智慧交通应该是适合我院交通运输专业优先发展的方向。(1)交通运输服务,提升交通服务水平,推动道路运输转型升级;(2)加快绿色智慧交通发展,与广东省“互联网+现代交通”的思路相吻合,重点加强交通行业大数据研究,推进行业节能减排,推进绿色交通省建设。这两个方向既符合广东省交通运输业“十三五”的重点发展方向,又偏向于软实力研究,有利于在新专业实验设备等硬件条件不足的情况下持续发展。围绕上述两个重点发展方向,采用内培和外引结合方式,着力提升学科队伍综合水平,重点培养有发展潜力的青年骨干教师,使其迅速成长;围绕专业定位和发展方向,引进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和综合教学科研能力突出的教授和博士。打造一支科研实力雄厚、梯度合理、结构稳定的教学队伍。建设的具体措施如下。

1.加强学术梯队建设及中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学院以提高创新能力为导向,通过团队吸纳、项目资助或鼓励自由探索等方式,加大对中青年人才成长发展的支持力度。对有发展潜力的人选要制订专门的培养计划,提出跟踪支持的具体措施,包括:明确培养优秀中青年人才对学科发展的重要性,形成协调一致的工作格局;建立并推行导师制,充分发挥学科带头人以及老教授、老专家对青年教师进行教学科研环节、实践环节的指导和道德素养培养的作用;定期选派骨干教师作为“访问学者”外出进修。

2.实施“优秀人才引进工程”。借助我校重点学科建设和支持计划的契机,人才引进将根据汽车学院不同时期发展的需要执行,积极实施“柔性”人才政策,探索人才的“智力引进”,对高层次人才来校工作,本着“不求所有,不求所在,但求所用”的方针,可根据本人意愿办理调入手续或予以特聘。

3.制度建设。将师资队伍建设作为一项重要的系统工程来抓,完善教师队伍管理方面的规章制度,严格教师考核制度,深化校内分配制度改革,建立充分体现人才价值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健全人才工作管理体系,努力营造教师队伍建设的良好氛围。

四、制订满足地方行业发展需求的人才培养方案

培养方案的制订要以技能型人才培养为主,兼顾研究型人才培养目标。在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开发过程中,由专业教师根据市场人才需求,开发、审查和评估所有课程及其实施方案,并邀请行业专家和地方企业代表进行反复论证,力求做到科学合理,并且每年根据行业经济发展对相关专业人才的需求特点,再进行适当调整。以智慧交通、运输管理和服务等为主要定位和特色,构建科学、合理的专业课程体系,加强相关专业技能培训,特别加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深度学习的能力。在教学模块中适当引入技能考证课程模块,使学生在获得本科文凭的同时,能拿到1―2个职业资格证书,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根据学校的办学定位和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建立具有鲜明特色的实践教学体系,包括课程实验、综合设计、专业实习等部分。实验教学重点增加设计性、综合性和创新型实验项目,培养学生理论知识和实践动手能力。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组织和鼓励学生参加全国性竞赛,加大竞赛的培训力度,提升学生的竞赛能力和水平,以赛促学。

五、开放共享,打造虚拟现实教学新平台

在实验条件有限的情况下,一方面,要科学规划实验室建设,加大开放共享力度,并与企业共建各类工程技术中心和产学研基地;另一方面,要重点加强虚拟仿真实验室建设,充分利用现代智能化和信息化手段,实现虚拟场景、仿真操作、人机交互、科学考核与评价等功能,可视性强,教学效果好,更可弥补实验硬件设备的暂时不足,充分满足教学需求。

六、结语

综上所述,坚持“天时地利人和”的原则。天时:顺应“互联网+”时代特色;地利:立足广东珠三角地区,将学科建设与地区行业经济发展需求紧密结合;人和:以人才培养为最终目的,完善专业发展所需的软、硬条件,是我校交通运输专业发展的前提条件和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司徒越,梁武昌,谢宗文.聚焦“十三五”――智慧交通成亮点[J].广东交通,2016,(6):4-7.

[2]曹成涛,林晓辉.珠三角地区高职智能交通专业人才需求调研分析[J].职业技术教育,2013,34(23):9-12.

[3]孙连伟.建设汽车虚拟仿真实训基地项目对职业教育教学效果、教学效益的预测分析[J].经营管理者,2015,(32):450.

[4]彭其渊,马驷,文超.交通运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2(6):5-10.

[5]李锋,邓雯苑,王思卓,李薇.新开办交通运输专业建设措施探讨[J].科教导刊(电子版),2016,(5):9-10.

Thoughts on the Construction of Transportation Specialty in "Internet Plus" Era

KONG Chun-yu,WANG Xiao-li,WANG Si-zhuo,DENG Wen-yuan,LI Wei

(School of Automotive Engineering,Guangdong Polytechnic Normal University,Guangzhou,Guangdong 510665,China)

篇6

关键词:重点实验室;本科生;开放模式;探索与实践

作者简介:李盛(1980-),男,内蒙古集宁人,长沙理工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讲师。(湖南 长沙 410004)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3年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高校土木类重点实验室面向本科生开放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长沙理工大学国家工程实验室为例”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4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22-0186-02

高校重点实验室在近几年发展较快,国家级、省部级重点实验室的数量大幅增加,但目前关于高校重点实验室向本科生开放模式方面的研究仍处在较落后的水平,高校重点实验室基本上不面向本科生开放,与本科教学和本科生的人才培养几乎完全脱节,可供借鉴的具可操作性的重点实验室面向本科生开放的模式与体系很少。

一、高校重点实验室向本科生开放的意义

高校重点实验室是区域性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科技基础设施之一,是人才培养和开展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1,2]近年来,各高校重点实验室的大型仪器设备逐渐增多,原有的开放共享机制与管理模式已无法适应实验室发展的新需要,尤其是高校重点实验室不像企业实验室,普遍存在开放程度不够的现象,加上高校一些重点实验室尚未认识到开放的重要性,对外开放还没有成为其在发展中的一种自身需求,而是迫于达到实验室评估指标的不得已行为。因此长期以来,高校重点实验室主要是为科研和培养硕士、博士等高层次人才服务,基本上不面向本科生开放,与本科教学和本科生的人才培养几乎完全脱节。本科生未能享受到重点实验室的优势资源,人才培养仍停留在教学实验室,人才培养过程中无法体现出资源优势,与高校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有一定的差距。通过调研可知,高校在创新型人才培养过程中本科生缺乏真正接触和参与高水平科研机会是普遍存在的问题,重点实验室面向本科生开放能有效破解这一瓶颈。

为将重点实验室建成真正代表高校学术水平与管理水平的科学研究基地、人才培养基地和学术交流中心,让本科生充分享受学校的实验资源,在本科期间就能具备一定的研究与创新能力,需探索适应本科生创新型人才培养需求的重点实验室开放模式,提出系统和具有可操作性的重点实验室面向本科生开放的模式与体系,并在工作中进行实践和完善。

二、高校重点实验室开放模式的现状分析

高校重点实验室在近几年发展较快,国家级、省部级重点实验室的数量大幅增加,但目前关于高校重点实验室向本科生开放模式方面的研究仍处在较落后的水平,现有研究水平已无法满足高校重点实验室向本科生开放的发展需求。

通过调研及文献查阅可知,目前国内大多数高校重点实验室对本科生均有一定的开放政策,但开放程度不够,或是主动开放的程度不够,重点院校的重点实验室对本科生开放现状较一般院校情况略好。此外,重点实验室自身的开放水平与管理水平不高,也制约了重点实验室向大多数本科生开放的发展需要。调研中也发现,目前各高校已充分认识到了在办学过程中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性,但要推进教学和科研的有机结合,加强对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就需要把重点实验室向本科生开放以作为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举措,利用重点实验室的人才优势和设备资源优势,采取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方式,开阔学生眼界,培养创新人才,满足大众教育背景下精英教育的需要。

目前关于高校教学实验室开放模式的研究较多,高校对重点实验室面向本科生开放的重要性认识还不够,对高校重点实验室开放模式的研究也较少。[3]有高校重点实验面向本科生开放模式方面的研究,但不够系统也不成体系;[4]有设备资源共享平台建设方面的研究,但针对性不够,也不具可操作性。[5,6]目前缺乏针对适应本科生创新型人才培养需求的重点实验室自身开放与管理模式的相关研究,需研究和改革重点实验室的开放与管理模式;缺乏本科生在重点实验室参与教师科研项目政策与措施方面的研究,需改革重点实验室的运行与管理机制,制定相关的鼓励和限制政策;目前也没有关于重点实验室面向本科生开设实验选修课程的相关研究,需研究开设实验选修课程的实施方案,需提出具体可行的方案,并先进行试点再根据试点情况完善和修订实施方案,然后再正式开始实施。

综上所述,要以将重点实验室建成真正代表高校学术水平与管理水平的科学研究基地、人才培养基地和学术交流中心为目标,探索适应本科生创新型人才培养需求的重点实验室自身开放与管理模式,研究重点实验室面向本科生的开放模式,并在工作中进行实践和完善。

三、高校重点实验室向本科生开放的实施方式

以全面提升高校重点实验室的开放水平、促进实践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本科生的创新与实践能力为目标,需探索适应本科生创新型人才培养需求的重点实验室开放模式,提出系统和具可操作性的重点实验室面向本科生开放的模式与体系,并在工作中进行实践和完善。

工作中要注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以实现重点实验室向本科生开放:建立适应本科生创新型人才培养需求的重点实验室自身开放与管理模式,提升高校重点实验室的开放水平;探索重点实验室逐步向本科生开放的模式与体系,推动重点实验室向本科生开放;制定研究本科生在重点实验室参与教师科研项目的政策与措施,提高本科生的创新与研究能力;制定重点实验室向本科生开放选修课程的具体实施方案,并进行实践,深入促进实践教学改革。

1.建立适应本科生创新型人才培养需求的重点实验室自身开放与管理模式

(1)建设仪器设备资源共享平台。建设大型仪器设备资源共享平台,平台采用网络结构,分实验预定系统、仪器使用与资源信息系统、技术与管理培训系统等部分,通过校园网实现设备的网络化开放与管理。学生可直接从网上申请和预定实验,实时查询共享平台上设备的功能、运转好坏、使用情况等,也可从网上学习和了解设备的研究领域与操作方法;积极开展交叉学科的合作交流,最大程度地开发和利用已有设备,必要时对已有设备的功能进行二次开发。

(2)积极开展学科的合作交流。积极邀请国内外高水平专家学者来讲学和做课题研究,鼓励本科生到实验室听专家学者的讲学并和专家交流。[7]通过努力使本科生能自发通过开放平台了解重点实验室的先进设备和研究工作,并主动来实验室学习和交流。

(3)实现重点实验开放与联合相结合,促进人员的流动和学术思想的交流。首先,鼓励本室研究人员特别是青年人与外单位知名教授联合申报开放课题,对于完全由外单位申请的开放课题,采取让正在从事与其课题相近研究工作的青年人充当联系人的方式,随时关注其课题的进展,达到培养青年学术骨干、提高本实验室学术水平的目的。其次,开放与联合相结合,创造一种适宜开展合作与交流的良好环境。支持有创新学术思想的研究者与本实验室联合申请课题,从而实现实验室的开放共用,促进人才的流动和学术思想的交流。建立一支知识结构、年龄结构比较合理的高水平人才队伍,为不断提高该队伍在国内国际的科研竞争力,积极邀请引进国内外高水平专家学者来讲学,鼓励在职研究人员进修,吸引校内外大批研究人员来实验室做课题研究。

(4)加强开放基金资助与管理力度。加大开放基金的资助力度和范围,并对开放研究基金项目进行科学、系统的管理,[8]使开放研究基金项目符合国家的建设,适应时代的发展。

2.建立重点实验室逐步向本科生开放的模式与体系

通过向参加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计划、“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校学生科技立项等学科竞赛的本科学生开放重点实验室,改革重点实验室的开放与管理模式,探索重点实验室逐步向本科生开放的模式与体系,实现重点实验室向更多本科学生开放,培养本科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科研素质,促进高校的实践教学改革,提高学生的培养质量和竞争力。

3.本科生在重点实验室参与教师科研项目的政策与措施

改革重点实验室的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制定相关的鼓励和限制政策,要求在重点实验室开展科研的教师(科研人员)必须吸纳一定数量的本科生参与项目研究,并作为指导教师,指导学生可将参与研究的内容申报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计划、“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校学生科技立项等。对立项成功或取得成果奖励的在实验设备使用上给予相关指导教师一定的优先或优惠(部分收费设备)政策。

4.面向本科生开设实验选修课程的实施方案

根据前面的研究成果与实践经验,提出面向本科生开设实验选修课程的课程名称与内容、考核方法、培养方案等,开设对象为相关专业的大二、大三学生,具体由设备负责人对部分大型精密设备的原理、实验内容、研究领域、操作方法等进行课堂和现场讲授,并结合科研项目给学生一定的实践机会,也可由来重点实验室交流的专家学者对与实验室研究领域相关的学术前沿以讲座形式向本科生进行集中讲授。通过向相关主管部门申请,在卓越班或重点班先进行试点,通过试点情况完善和修订实施方案,然后再正式开始实施。实现重点实验室对本科生的开放从以小组为单位上升到以班级为单位。

四、结语

通过建立适应本科生创新型人才培养需求的重点实验室自身开放与管理模式,建立重点实验室逐步向本科生开放的模式与体系,制定本科生在重点实验室参与教师科研项目的政策与措施,制定重点实验室向本科生开放选修课程的实施方案,并在工作中进行实践。可使高校重点实验室能更好地面向本科生开放,能全面提升高校土木类重点实验室的开放水平、促进实践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本科生的创新与研究能力。

参考文献:

[1]窦娟,高喜才,伍永平,等.重点实验室开放实验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J].技术与创新管理,2008,(5):450-453.

[2]尹香菊,钱洪伟.开放性实验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以河南省生物遗迹与成矿过程重点实验室开放为例[J].实验技术与管理,

2011,(7):136-138.

[3]王光第,付强.对开放式实验教学的探索[J].职业教育研究,

2009,(12):115-116.

[4]高居荣,李圣福,樊广华,等.提高重点实验室开放使用效益的实践与探索[J].实验室科学,2010,(13):139-140.

[5]黄熙岱.高校实验室仪器设备存在问题及其对策[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0,(7):19-21.

[6]林明河.高校实验室建设与仪器设备管理工作的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7,24(1):5-7.

篇7

(一)第四届**市“情暖乡亲青年助农”活动,注重内容和形式的丰富和创新,受到了农村青年的欢迎。活动于元月12日启动,通过组建“情暖乡亲青年助农”活动服务团,奔赴全市10个县(市)、区部分乡村为农民朋友提供农业科学技术、医疗卫生知识、法律文艺服务,为他们送电影、开展实用技术现场讲座、访贫问苦以及赠送科技图书、光盘、春联、农药、化肥、良种和树苗等活动,广泛开展生动活泼、健康文明的青年科技文化活动,极大地丰富和活跃了农村青年精神文化生活。巡回传播历时三个月共展出展版400余块,散发宣传资料16万余份,文艺演出及播放电影20余场,协同下乡的宣传、科技、文化、卫生、农资等有关部门20多个,随同下乡的专家技术人员达1000多人,近30万群众和农村青年直接参与活动。活动情况在国家、省、市报纸、电视台及网站进行了专题报道。4月份,我市宝丰县和一名文艺工作者已被申报为国家级活动先进县和先进个人。

(二)以营造青年绿化工程为主要内容,进一步掀起春季保护母亲河行动。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加快全市城郊森林绿化工程建设意见,团市委专门下发**字[**]7号文件,对团组织全年营造青年绿化工程建设作出了具体安排部署。植树节前后,一是在中学生中开展了“争当鹰城绿色环保小卫士”活动,举办了形式多样生态环保宣传,并组织他们到湛河两岸捡拾白色垃圾;二是组织了市区青年志愿者到市新城区参加义务植树活动,参加两次活动人数近5000余人。县(市)、区也结合当地的城市园林绿化、农村林网和各种防护林带建设,选定重点工程、认真组织实施,目前,全市团组织已营造汝州紫云山等30多处县乡保护母亲河项目。

(三)狠抓农村青年人才培养,全面推进农村青年增收成才行动

1、建立了**市农村青年创业致富带头人人才库。10个县(市)、区对**年的团组织培养树立和命名表彰的县级以上青年带头人、青年经纪人、工商经纪人、工商创业带头人、农业产业化带头人等为主的创业致富带头人进行统讲汇总,以此上报并在《**青年》网站建立了青年人才库。还联合市农业局、市科技局下发通知,将评选表彰一批市农村青年创业致富带头人和标兵,表彰工作下半年举行。

2、壮大了农村青年科技人才队伍。五四前,县(市)区普遍开展了青年星火带头人确认工作,新确立县级带头人培养对象800名,第五届**市杰出(优秀)青年农民评选活动取得良好社会效果。表彰杰出青年农民10名,优秀13名,并利用报纸、电视台等对他们的事迹进行了宣传报道。

3、下大力气狠抓了农村青年转移就业工作。为确保工作扎实有效开展,着重采取如下措施。

(1)成立了以市委副书记为顾问,团市委书记为组长的工作领导机构,提出了“保五争六”的工作目标,即:五年内确保完成青年劳动力转移5万人,力争6万人任务,制定了“书记包片、部室包点”的责任目标,确立了“输出一人,带出一村;输出一村,带出一方”的工作思路。要求县(市)、区突出抓好信息,培训、输送、维权、服务五个关键环节,乡镇重点培养3—5名外出务工青年经纪人。市、县、乡团组织在层层分解任务的基础上,还层层签订了目标责任书,并提出把各地工作进展情况作为年终评先的重要依据。

(2)10个县(市)、区组织各乡镇团委开展了摸底调查活动,对当地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基本情况进行汇总登记,建立了农村青年劳务输出信息档案。

(3)依托各类职业技术学校、培训中心的师资力量和资源,重点对外出务工青年进行计算机、家政服务、餐饮、酒店、机械行业的职业技能培训,在培训合格者中推行资格认证制度,发放资格证书。各级团组织积极开展“订单式培训”,为招聘单位定向培训具有一定专业技能的市场需求人才。市团校发挥自身优势已举办农村青年计算机培训6期。3月份,郏县团委与县蓝星摄影楼联合,在全县城乡18——22周岁青年中,选拔了30名优秀青年,聘请专业的礼仪老师培训后,被湖北一宾馆录用,统一就业上岗。

(4)各级团组织利用各种宣传工具、网络等传媒及“情暖乡亲青年助农”活动科技大蓬车宣传外出务工重要性的同时,根据用工单位的招工意向、岗位特点和技术要求,加强对处出务工青年的正确引导。汝州团市委在发展中介组织中,大力培养外出务工青年经纪人60多名,通过青年经纪人关系多、信息广的优势,有效推动了农村青年劳动力的转移;叶县团委了解到省一电公司需要招收一批工人,及时印发招工简章,通过乡村团组织宣传发动,选拔了360名具有一定技术特长的城乡青年到该公司就业。

(5)各地通过设立服务热线,发放法律援助卡,建立协会,成立帮扶志愿者服务队,为外出务工青年提供全方位的维权和服务。舞钢市、鲁山县团委通过与劳动、司法部门共同设立服务热线,为打工者发放法律援助卡,帮助他们建立“援助打工者权益协会”,向打工者提供无偿法律援助。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使他们的正当权益和合法收入不受侵害;宝丰县团组织通过成立外出务工青年家庭帮扶服务队,定期对务工青年家庭进行访问,了解务工青年家庭生活情况,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使他们能够在外安心工作。

截止5月底,全市已建立市级农村青年转移就业培训基地22处,县级36处,培训外出务工青年3400多人,市、县、乡三级团组织已向省内外输出外出务工青年6500余人。

(四)因地制宜、抓好试点,全力推进农村青年中心建设

篇8

今天,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会议,总结我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成效,安排部署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下面,根据会议安排,我代表卫生局,就如何做好卫生系统人事工作,向大会发个言。

做好人事人才工作,深化人事制度改革,是在当前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新形势下,实现卫生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过去的一年,卫生局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力社保局(人事局)的具体指导下,积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把卫生人力资源开发作为保障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基本战略,在人才招聘引进改善队伍结构、乡村医生退出机制、高层次人才医疗保健优先待遇政策、社区医生定向培养、卫生人才建设领雁行动、医学重点学科建设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展。

今年的人事人才工作,我们将以今天的会议为契机,进一步统一思想,牢固树立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努力营造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机制、环境和氛围,力争全市卫生人事人才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开拓思路,积极进取,努力推进人事制度改革

一是继续推进岗位设置改革。根据上级精神和相关政策确保完成卫生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改革,目前岗位设置改革方案已报市人力社保局审批。今年将依据批准的设置岗位方案组织实施卫技人员岗位聘用,实现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逐步建立起以岗位管理为基础的单位用人制度,为实施卫生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奠定良好基础。

二是稳步实施绩效工资制度。认真开展全市卫生事业单位在职员工绩效工资分配调研,提出奖励性绩效工资分配指导意见,加强对医疗机构负责人的绩效考核。积极做好卫生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制度的实施工作,充分发挥绩效工资分配和激励导向作用,确保医疗机构职工队伍的稳定。

三是不断加强考核体系建设。建立健全以聘用合同和岗位职责为依据的考核制度,把工作能力、业务水平以及服务对象的满意度作为考核的重要依据,考核结果作为人员使用、晋升、奖惩、收入分配以及解聘续聘的基本依据。严格把握条件,坚持职称评价标准,强调重医德、重能力、重业务、重贡献的导向,确保职称推荐、评审和聘任工作规范有序。

二、突出重点,加强培养,着力抓好人才队伍建设

一是抓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着力打造一支高精尖的领军人才队伍。以嘉兴市第五批新世纪专业技术带头人、市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人才、市第三批学科带头人、卫生系统学科带头人和市名中医为“领头雁”,全力打造一支卫生系统领军人才队伍。今年再计划通过学科骨干、医坛新秀等形式评选出“领雁”梯队。依托现有的省级、嘉兴市级、市级重点学科,加大扶持力度和资源保障,加强监督指导。推进特色专科内涵建设,完善重点专科建设。

二是抓中青年技术骨干队伍建设,着力培养一支高层次人才后备队伍。牵头组织有一定专业水平和临床工作经验的优秀中青年人才到省、市大医院进修。市属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遴选一定数量的医疗骨干到上级医院带薪学习进修,培养一支技术骨干梯队。同时通过聘请专家的带培,使其成为医院临床手术的骨干力量。

三是抓社区和乡村卫技队伍建设,提升全系统人员综合素质。引导和鼓励医学院校毕业生到社区卫生服务站工作,改善人员结构。通过定向培养和招聘,力争经过三年左右的努力,实现全市每两千服务人口至少拥有1名社区责任医生、每个社区卫生服务站至少引进1名纳入镇(街道)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事业编制管理的医学院校毕业生的目标。继续完善乡村医生的聘用管理制度,实行培养一批,招聘一批,留住一批,退出一批的形式,促进乡村医生素质的提高。

三、夯实基础,创新机制,全力提升人事人才工作

一是不断健全选拔任用机制。按照公开、公平、公正、择优的原则,积极探索各种可行模式,主动到各大专院校招聘引进卫生专业技术人才,力争在日趋激烈的人才争夺中取得先机。坚持通过公开考试、考核等形式,面向社会招聘优秀人才。

二是不断强化管理培训机制。加强对医疗机构编制及非在编人员的管理,及时动态核定职工编制,核查医疗机构岗位用工,依法加强对医疗机构及卫生事业单位非在编人员的管理和使用。鼓励医务人员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对继续教育实行统一管理、使全市卫技人员知识不断更新,使人才培养变“一次培养”为“终生培养”。

篇9

【关键词】职业核心能力 调查分析 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0-0249-01

目前我国处于经济高速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期,企业对人才的需求迫使学校培养人才的要求更高,尤其是对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的要求几乎是每个单位应聘的必备条件之一。作为职业教育工作者应该顺应要求,转变理念,采取多种途径和措施,增强高职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

1.职业核心能力的内涵及加强培养的必要性

2007年,劳动与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正式向全国《关于颁布职业核心能力培训测评标准(试行)的通知》,要求各省、市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组织相关机构积极参与职业核心能力体系开发的宣传、咨询工作,并做好推行职业核心能力培训测评工作。目前,我国的职业核心能力理论研究和实验试点工作正在不断深入,社会影响在不断扩大。

2.企业和学生对职业核心能力需求的调查及分析

2.1企业对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调查分析

2.1.1用人单位认为高职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一般,毕业生的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为了教学的需要,2009年甘肃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对82个用人单位跟踪调查,收回有效问卷73份,数据显示:近83%的单位认为高职毕业生就业竞争力一般或较弱,认为目前高职毕业生只能够胜任简单工作,有部分职业迁移能力或基本胜任工作的有52份,占71.2%;而认为能胜任较高级的工作,具有较高的综合素养的有28份,只占38.3%;认为高职毕业生善于发现问题、但解决问题能力最差的有41份,占56.2%。

2.1.2用人单位非常注重员工的综合素质,认为综合素质强的毕业生最容易就业、最容易做出成绩

在“贵单位最注重的五项员工能力”的调研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73份,占100%,团队合作能力68份占93%,自主学习能力63份占86%,人际交往能力70份约占96%,创新能力31份约占42%;在“您认为哪种员工最容易出成绩”的调研中,有近80%的认为“具备积极工作态度”的最容易出成绩,有良好的沟通协作能力的次之,占72%。在“贵单位招聘员工最注重的五项素质”的调研中,敬业、责任、诚信、创新、合作居于前列。

2.1.3用人单位希望高职毕业生具备体现其综合素养水平的各种资格证书

根据调查分析,目前单位在招聘和用人标准上越来越强调综合能力素质。过去企业用人首先是讲学历文凭,只要专业对口就行。后来学历文凭的门坎越来越高,并且还要有职业资格证书,强调要有实际操作能力和动手能力。到目前这些学历文凭和资格证书还嫌不够,企业要求学生具备一些“能力素质”。许多企业在招聘时并不是很注重专业背景,而是更加强调与客户沟通、协调的能力,遇到困难要能调动自己的潜能来解决问题;此外,潜在的组织能力、学习能力、团队精神、创新精神也都是不可或缺的因素。现代企业用人的原则是个人综合素质和工作态度比学历和资历更加重要。学历或资格不能代表将来,企业想挖掘的是能支持员工持续发展的能力。

2.2高职学生对职业核心能力需求的调查分析

2.2.1高职院校在校生认为自己亟待提高综合素养,培养职业核心能力

在对高职学生“您认为高职学生应具备的职业素质”、“您认为自身职业素质最欠缺的是什么”的调研中,责任意识、创新精神、社会交往、自信、合作、诚信等居于前列;在“您认为自己最欠缺的职业核心能力”调研中,大多数学生认为其沟通交流能力、外语应用能力、自我管理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较欠缺;在“您认为职业核心能力对将来的工作、生活和学习有用吗”的调研中,有95%的学生认为有用或非常有用。

2.2.2在对“您认为下列职业核心能力中最重要的四种”的调研中,近92%的学生认为沟通交流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与人合作能力、自我学习能力最重要。

2.2.3在“您希望到工作岗位提升核心能力还是在校期间就学能力课程”的调查中100%的学生希望在校就能学习。

以上调查显示, 随着就业压力的增大,企业用人标准的提高,学生对自身能力提高的需求在不断的增长,学生已经不满足拥有专业技能了,希望通过在校培训获得更多的能力,以适应就业形势发展的需要。

3.高职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对策

3.1转变观念,“硬实力”与“软实力”相结合

3.2建立“三课一体”的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模式

3.3根据不同专业学生特点及培养目标、就业能力需求,选择职业核心能力培训模块

3.4改进教学方法,提升学生职业核心能力

3.5做好课程评价、考核工作

2008年10月23-24日,在第二届中国高技能人才国际论坛(沈阳)上,国际劳工组织就业能力和技能开发司司长艾文斯·克拉克说:“我们不可能将所有的技术突破都教给学生。所以他们学会如何继续学习比毕业时掌握多少知识更重要。在国际劳工组织,我们认为“学会如何学习”的本领包含许多核心技能——沟通、数字应用、信息处理、团队合作、解决问题等能力。要重视学习和实践这些技能,从小学开始贯穿到高级技术培训。培养青年人的学习能力对他们整个职业发展都有好处”。这应该是我们高职教育培养人才的追求目标,我们也正是按这种思路践行着我们的职业核心能力人才培养方案。

参考文献:

[1]国家高技能人才东部地区培训工程核心能力研究报告[EB/OL].国家职业资格工作网:.

[2]国家职业核心能力认证测评(ZHR)大纲[EB/OL].中国职业核心能力网:http:///ArticleDetail.asp?ID=381.

[3]童山东.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探索[J].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

篇10

一、人才工作方面

㈠人才环境进一步优化。一是完善政策。制定出台了市委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引进培养高素质人才的若干意见,明确今后几年我市人才队伍建设的总体目标以及加快引进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政策措施,同时还配套出台了中青年管理人才赴国(境)外培训、机关事业单位聘用紧缺专业人才、选拔大中专毕业生到村工作和高层次引进人才经费资(补)助办法等10多个政策性文件。有10名高层次引进人才获得近40万元的经费资(补)助。二是开展优质服务活动。集中2个月时间,组织人员深入基层,走访了近百家企业,宣讲政策,征询意见,了解需求。帮助引进人才解决家属就业安置、子女入学等实际问题;对200多名企业高层次引进人才进行了健康体检;开展节日慰问、市情通报、参观考察等活动。为切实解决企业引进人才住房问题,拟订了人才公寓筹建方案,基本确定了购买条件、经济补助等政策。三是建立人才柔性流动机制。鼓励国内外人才不迁户口、不转关系,以短期聘用、技术攻关、项目咨询、企业顾问等灵活方式,来我市长期工作或短期服务。对以柔性方式引进的人才,实行《工作居住证》制度,其工资福利、社会保险和职称评聘等方面,享受本市同类人才同等待遇。四是加强宣传,营造舆论氛围。利用报刊、电视、网络等各种宣传工具,宣传人才政策和各类优秀人才的典型事迹。一年来在各类新闻媒体上共发表稿件50多篇;编印《xx市人事工作文件选编》1000多册。

㈡人才引进力度进一步加大。一是着手启动“325人才引进工程”。通过各种渠道,全年共引进各类人才2000多名,其中中高层次人才1600多名(本科或中级职称1500多名,研究生或高级职称近百名)。二是组织好各类人才交流招聘活动。一年来共组织举办人才交流会30多次,有2000多家单位设摊招聘,8万多人次入场应聘。特别是11月份赴成都招聘,取得了相当好的效果,全市共有72家单位设摊,约有2万名各类人才入场应聘,达成意向1500多人,其中中高层次人才占70%。市内两次大型人才交流会,效果也非常明显,共有644家用人单位设摊招聘,1.2万人入场应聘,当场达成意向7000多人次。三是建立重点高校毕业生xx实习基地,开辟引才新途径。为引进外经外贸类紧缺专业人才,我们与xx大学等10多所重点高校合作,建立了高校毕业生xx实习基地,近百名毕业生通过实习,有30多名留我市工作。明年春节后又有200多名毕业生将来我市实习。

㈢人才培养工作进展顺利。一是抓好党政人才的培养工作。按照培养“具有国际眼光、战略思维能力”的要求,我们首次组织选送了20名优秀中青年管理人才,赴德国进行为期2个月的培训,重点学习公共管理、国际贸易和工商管理等知识。二是抓好高层次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培养。为期2年的复旦大学企业管理研究生课程进修班已结业,53名学员获得结业证书。通过学习,不但系统掌握了企业管理方面的理论知识,而且还提高了实际经营管理能力。三是扎实推进“115人才工程”建设。加大培养工作力度,开展集中培训和学术技术成果交流,对年度考核结果为优秀的7名第一、二层次培养人选,实施科研、培训经费资助。四是进一步规范了到村工作大中专毕业生选拔考录办法,新选拔31名到村工作,已累计94名。经年度考核,有15名被确定为优秀等次。择优考录了到村工作满2年的毕业生进镇属事业单位工作8名。同时选送30多名中青年人才攻读硕士学位;3000多名专业技术人员参加继续教育培训;2100多名专业技术人员通过了职称评审和首次职务确认,其中高级230名,中级520名;2600多名参加了各类资格考试。

㈣人才市场健康发展。一是继续办好人才市场交流活动。新增交流场次为每月3次,每场均有40多家单位设摊招聘,1200多人进场应聘,市场发展兴旺。二是网上人才市场作用发挥日益明显。更新了人才网站,增强了服务功能。全年新增访问人数107万人次,日均访问量超过3000人次,比上年增长1.5倍。网上登记求职数已超过3.2万人次。三是扎实推进人事服务。全市共受理人事5092人,其中单位3613人,个人1479人,比上年净增人员1329人,新增单位104家。四是做好人才信息的收集、。共刊发《xx人才信息》12期;网上招聘信息4万余条,比上年增加了10倍。五是健全人才服务网络。全面完成镇(街道)人才服务站建站工作,建立重点企业人才联络员制度,初步形成了市、镇、企业三级人才工作服务网络。人才市场搬迁新址,交流场地扩大500多平方米,设置固定摊位70个。人才大厦已批准立项,进入前期准备阶段。

二、人事工作方面

㈠扎实抓好公务员队伍建设。一是围绕服务和诚信,开展公务员行为规范教育。组织全市3000多名公务员,开展公务员行为规范知识竞赛活动,以进一步培养公务员敬业精神,强化公务员公仆意识。二是不断完善公务员招考录用制度,全年共6次考录公务员70名(其中公安干警39名)。三是加强公务员考核工作,结合实际制定出台党政机关年度考核实施意见,明确了基本称职、不称职等次确定标准,规范了考核奖发放办法。继续实施公务员奖励和健康休养制度。四是规范公务员转任交流工作。对60名市镇(街道)机关中层及以下工作人员组织了集中交流,对105名公务员实施了转任。五是抓好各类培训学习,组织400多名公务员参加《英语300句》培训,3000多名参加依法行政培训,近400名参加大专及以上学历教育。

㈡加强事业单位综合管理。一是继续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全年共实施改革50家。二是做好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工作。全年共完成事业单位法人登记年检286家,其中变更45家;新设立登记15家。三是严格实施新进人员考录制。全年通过公开考试,新录用事业单位工作人员316名,其中首次组织了镇(街道)事业单位公开考录城建规划、财会审计等专业人员36名。四是开展专业技术人员“奔小康、作贡献”活动,激励全市专业技术人员立足本职,为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出更大贡献,对活动中涌现的28名先进个人进行了表彰奖励。

㈢做好其他日常人事工作。一是切实加强机构编制管理工作。按照上级规定,单独设置了市民族宗教事务局、市科协;完成了市工商联、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三定”方案;审议其他有关机构编制事项41项。二是继续做好安置工作,共安置营及以下干部14名,随调家属6名。按上级有关规定,帮助部分企业干部解决生活困难。三是调整了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职务津贴及离退休人员生活费补贴,共有1.5万多名调整了地方职务岗位津贴;3600多名机关工作人员调整了平时考核奖标准;5500多名离退休人员调整了生活费补贴。规范完善了机关、事业单位奖金分配政策。四是出色完成信息报送工作,受到上级人事部门表彰。此外,还扎实做好市镇目标管理考核、转体单位人员安置、退休干部管理和机关工作人员出国(境)报备登记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