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工作调研方案范文

时间:2024-04-09 17:52:4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高校学生工作调研方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高校学生工作调研方案

篇1

关键词: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燃气专业

[FL(K2]“订单式”培养模式适应了高职院校发展的需要,充分发挥了以需求促培养,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教学原则,形成了学生、学校、企业多赢的局面。我院分别与山东奥德燃气公司于2011年起开始合作成立“奥德订单班”,与港华投资有限公司从2013年起合作成立了“港华订单班”,与蓬莱渤海燃气有限公司从2014年起合作成立了“渤海订单班”。城市燃气工程技术专业作为山东省财政支持的重点建设专业,在省级技能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建设期间以订单班为基础,以全面提升教学质量为核心,在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与优化方面开展了大量实践工作,优化了“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

一、深化订单培养机制,订单培养初见成效

“订单式”培养是根据订单企业的需求,校企双方联合招生,共同制订或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在师资、技术、设备、场地、信息等办学资源方面进行合作,学生毕业后到企业就业的一种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

城市燃气工程技术专业成立了由院系领导、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和燃气行业主管部门、燃气行业协会、企业的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的“城市燃气工程技术专业群建设指导委员会”,完善城市燃气工程技术专业校企合作工作机制。借助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平台,学院准确掌握燃气行业的人才需求,与港华燃气投资有限公司、山东奥德燃气有限公司、蓬莱渤海燃气有限公司分别签订校企合作暨订单班人才培养协议。协议中明确了合作方式和内容,校方、企业的权利和义务、企业奖学金发放等内容,用于指导订单班的培养工作。订单班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即可与实际工作零距离接触,考核合格后进入燃气企业相关岗位实习,实现“学习―实习―就业”一条龙的培养模式,毕业生得到了行业企业的认可。

二、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

燃气企业订单班的人才培养目标必须符合订单企业发展、燃气行业发展、区域经济发展、符合人才自身发展的需求。

订单班燃气专业的毕业生面向各订单燃气企业。燃气企业具有鲜明的行业和专业特性,为能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专业对行业企业和有“订单式”培养的院校、燃气专业毕业生及在订单企业学生进行调研。通过多次调研和研讨,人才培养目标从注重培养燃气专业知识转向燃气专业能力,掌握燃气行业的理论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和专业操作能力,使学生成为适应燃气工程施工管理、燃气管网运行与维护、燃气场站安全管理等职业岗位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三、以工学结合为基础,优化“订单式”人才培养方案

以人才培养目标为方向,专业调研为基础,就业岗位为导向,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多次召集燃气行业专家、燃气企业专业技术人员等进行人才培养方案研讨会,对原有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修订,并针对不同的订单企业有针对性地优化人才培养方案,优化的内容包括人才培养规格、毕业生的职业范围及职业岗位、典型工作任务、燃气专业的课程体系结构、专业核心课程的课程标准及实践教学课程体系等。

订单式人才培养与企业紧密合作,为合作企业进行“订单式”人才培养,使人才培养目标与企业对人才的要求实现无缝对接,满足企业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制订了基于工学结合的“订单式”人才培养方案如图1所示。

[TP73杜彦 宋克农 曹辉.tif;%100%95.5,BP#][TS(][JZ]图1基于工学结合的“订单式”人才培养方案[TS)]

[KH-+3mm]

四、以职业能力为根本,构建合理课程体系

城市燃气工程技术专业采用“专业调研职业岗位分析职业能力与素质分析知识结构分析确定课程体系专家论证调整完善”的技术路线构建订单班的课程体系。

城市燃气工程技术专业全面贯彻工学结合的教育理念,基于职业岗位能力要求,构建了以岗位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体现工学结合的“岗证结合,四层递进”的课程体系,逐步培养学生的通用职业基础能力学习领域(第一层)、R岛诵哪芰ρ习领域(第二层)、职业能力拓展学习领域

一、高校现有学生资助工作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学生获取资助政策信息途径不对等。“奖、助、勤、贷、补、减、免”涵盖了现行高校学生资助的各种方式。一方面资助政策逐年完善,资助方式不断变化。以助学贷款为例,2012年以前,由学生所在高校贷款直接发放,2012年以后改为生源地贷款。另一方面,资助形式多样,资助渠道不同,具体操作方法有别。

调查显示,对于来自经济欠发达的农村、偏远山区的学生,由于缺乏相应的媒体宣传及政策知识普及,导致相关学生对助学政策和获取资助的途径知之甚少,与发达地区学生相比,存在信息不对等的现象。

2.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标准与程序不完备。目前高校比较普遍使用消费平均水平界定法和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线比照界定法来界定经济困难学生。具体操作程序是,由学生本人提出申请,然后到当地政府相关民政部门审核盖章,最后报学校审批。一方面,这种流于形式的做法在实际工作中难免会出现弄虚作假的现象。部分家庭较为贫困的学生往往由于自尊心过于强、害怕泄露个人隐私等因素放弃申请,导致相关学生无法享受国家资助。另一方面,由于缺乏对相关学生生活情况的动态管理与监督,无法真正确定学生的实际家庭经济状况,最后仅凭对学生的主观评判甚至私人感情来确定对贫困生的资助额度,导致资助金额分配不合理。

3.管理服务受助学生的机制不健全。当前高校学生资助工作总体局面停留在引导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经济脱贫”,通过经济资助,缓解相关学生家庭经济困难,帮助学生解除经济上的后顾之忧,但缺乏对于贫困学生的心理辅导和能力培养,没有真正了解经济困难学生的实际需求。要有针对性地开展个性化的指导,给予学生相应的心理疏导和技能辅导,帮助他们顺利成长成才。

二、构建精准化高校学生资助工作体系的必要性

1.基础环节:精确识别困难学生。构建精准化高校学生资助工作体系的基础环节是精确识别,通过一系列精准化程序精准甄别资助对象,资助工作才有意义。当前高校普遍存在资助对象识别不精准、学生贫困程度鉴别不准确等问题,导致资助工作针对性不强,最终影响资助的效果与效率,因此,现阶段实施精确资助能够从源头上为做好学生资助工作打牢基础。

2.关键环节:精准帮扶困难学生。构建精准化高校学生资助工作体系的关键环节是精准帮扶,通过个性指导、因材施教,针对不同的学生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精准帮扶,确保困难学生在学业上有进步,在生活上有成长,帮助他们顺利成长成才。

3.核心环节:精准管理困难学生。构建精准化高校学生资助工作体系的核心环节是精准管理。通过开展系列主题活动,教育引导困难学生树立诚信意识、拼搏意识和感恩意识,在学生顺利成长成才的过程中传递爱心,帮助他们,真正达到资助育人的终极目标。

三、构建精准化高校学生资助工作体系的路径

1.完善评定指标及程序。精准识别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是做好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基础环节,是制约精准化资助工作体系构建的关键所在,也是最容易被诟病的环节所在。精准识别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应当改善现有评价指标,建立量化评价指标体系,提升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的科学化水平。量化评价指标体系应将生源类别、生源地收入水平、就学地消费水平、健康状况、家庭人口及供养关系、家庭收入、消费数据、资助需求、已获资助等信息作为主要参数,建立贫困程度的量化评定公式及分类办法。

同时,应加强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动态管理与监督,通过观察记录其日常生活开销支出费用及用途,实时掌握其日常消费水平,并将相关数据纳入学生家庭经济状况评价指标,增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灵活性。

2.强化工作队伍建设。组织开展好高校学生资助工作,需要有专业的资助工作队伍作为支撑点和发力点,以保证资助工作顺利有序开展。一方面,需要不断强化资助工作机构。专业机构主要负责宣传普及国家相关资助政策及措施、制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评价指标、建立资助工作管理服务平台等。另一方面,需要不断强化资助工作队伍,主要指从事资助工作的经办人及学生辅导员。资助工作机构及各高校应统筹资源,搭建平_,加强对资助工作队伍的业务培训与指导,不断提升资助工作队伍的业务水平,引导资助工作人员树立精准化工作理念,从而确保资助对象的精准化。

3.拓宽资助育人机制。资助不是目的,只是一种手段。实施学生资助政策,主要是为了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入学、完成学业并使其成长成才。学生资助工作不能停留在经济资助层面,还要与育人工作有机结合起来,要把党的十提出的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人人成才”教育目标融入资助工作的全过程。

(1)开展诚信教育活动。高校在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工作中,应有重点地针对申请并获得国家助学贷款的学生开展诚信主题教育,引导相关学生自觉树立诚信意识,使他们认识到按时还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宣传普及相关还款知识,确保相关学生及时还款。

(2)开展励志教育活动。高校应正确发挥正面典型的示范导向作用,通过挖掘广大学生身边的典型学生,宣传受助学生的先进事迹,引导广大学生向先进看齐、向先进学习,激励广大学生努力学习、积极向上、立志成才,形成良好的学风和校风,逐步培养学生迎难而上、奋勇拼搏的精神。

(3)开展感恩主题教育活动。国家、社会及学校等主动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是不图回报、无私奉献的,但作为受助学生应心怀感恩,努力学习,用实际行动回报社会,在点滴行动中传递爱心,帮扶他人。

四、结语

教育是一个国家的未来,教育的好坏关系着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未来。高校学生资助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缓解经济压力,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构建精准化资助工作体系,有利于达成上述目标,完成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

参考文献:

[1]文迈华.浅析大学生资助体系建构的精准化[J].时代教育,2015(3).

[2]刘云博,白华.精准化资助:高校学生资助工作新思维[J].教育评论,2016(2).

[3]伍冬云.大学生精准资助问题研究[J].管理研究,2016(2).

篇2

(一)独特性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形成的学生工作品牌,既能体现高校各自的办学特色,营造优良学风,又能培养出有特色的优秀人才。高校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要想赢得社会声誉,保持生源稳定,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必须凝练出自己的办学特色,打造教学、管理、学科科研等方面的品牌。而学生工作品牌是其办学特色的重要体现。它具有独特性的特点,即本校特有,人无我有,与其他高校的特点有显著的差别。

(二)优质性品牌的本质特征具有优质性。与其他高校相比,高校学生工作品牌是在长期的学生教育与管理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新颖的有特色的成果的积淀。高校学生工作品牌,是优于其他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是人有我无,人有我优,其育人效果是优秀的、优质的。

(三)稳定性高校学生工作品牌的积累、凝练与形成,需要较长时间的过程,要通过品牌调研、品牌目标确立、品牌定位等环节创建具有本校特色的学生管理工作品牌。因而,学生工作品牌一旦形成,就具有较强的稳定性。

(四)发展性学生工作品牌在一定时期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品牌育人效益在一定时期会完全显现出来,为学校的建设与发展作出较大贡献。任何事物都是在不断发展的,尽管学生工作品牌在一个时期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生管理工作已越来越不能满足学生及家长的需要,不能满足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因而学生工作品牌需要不断地改进、完善与创新,如此才能按照学校的办学规律培养合格的人才,推动学校的发展。因此,学生工作品牌具有发展性的特点。

二、创建高校学生工作品牌的必要性分析

(一)创建学生工作品牌是顺应高等教育发展趋势,实现《教育规划》新部署的必然要求高等教育就是要培养和造就国家需要的有用之才,为社会提供优质高效的优质人才。《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明确指出:“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注重教育内涵发展,鼓励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出名师,育英才。”学生工作品牌独特性的特点决定了它不仅能体现高校的办学特色,提高育人质量,还能有助于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创建学生工作品牌,是高校间学生管理水平、管理能力、管理创新的竞争。在创建学生工作品牌的工作中,要发挥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的创造精神,根据各自学校的实际发展情况,构思、设计、实施各种学生教育管理活动,使大学生把外部教育、环境的熏陶,自觉、主动内化为健康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从而改变传统的灌输式的教育模式,提高学生管理工作的育人实效。学生工作品牌对内对外都传播着高校自身管理的经验与办学特色,这完全符合当前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新要求、新目标。

(二)学生工作品牌的创建是教育领域竞争的客观要求据教育部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8月,我国普通高校已达2305所,比1998年增长了1200余所[4]。同时,依据相关学者的分析,2009年以后高等教育适龄人口数将逐年下降,到2020年高等教育适龄人口数将减少30%左右,到2020年适龄人口约只有0.83亿[5]。对于即将面临的生源短缺而高校供过于求的严峻形势,更加激烈的生源竞争与就业市场上明显的结构性失衡必然随之发生。可以预见,未来一段时期内,随着高等教育市场的不断细分化以及社会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日益高涨,高校之间在生源、师资力量、科研上的竞争以及在学生就业等方面的较量必将愈演愈烈。高校培养的学生要赢得社会的认同,就必须占领就业市场,提高就业率,同时要抢占生源市场,提高报考率、录取率,这些是当前高校面临的严峻课题。那么高校就业工作如何做到“出口畅,进口旺”呢?从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而言,就是要走品牌战略之路,创建学生工作品牌。要依靠学生工作品牌,增强大学生综合能力与素养,满足用人单位、社会的需求,以获得在竞争激烈的教育领域的声誉与地位。

(三)创建学生工作品牌是更新高等教育资源、加速发展高等教育产业的客观要求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受到市场、政府和学校三个主体的相互作用,不仅对微观教育活动的效率和宏观教育格局的平衡产生影响,而且还间接影响到其他社会子系统的协调发展。创建高校学生工作品牌,可以通过其独特的教育管理模式优化高等教育资源,利用品牌影响力使市场需求逐步渗透到高等教育中,如专业设置、招生就业、综合能力的提升等,为其注入知名度与社会效益,从而不断推动高校的教学资源、设备资源、服务资源、管理资源的更新,反过来又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品牌建设提供源泉。同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教育产业的激烈竞争和优胜劣汰必然促使高等教育不断改革与持续创新。因此,要创建学生工作品牌,把人才培养与市场紧密结合,为市场输送更多优势人才,占据人才市场的有利地位,快速推动高等教育产业向前发展。

(四)创建学生工作品牌是创新学生成才模式,提高学生全面综合素质的迫切要求高校学生工作品牌创建要以学生为本,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育学生创新精神为核心,树立发展型的学生工作理念,围绕学生的成长与成才,从学生的思想教育、实践能力、就业创业、学风建设等方面,就学生的学习、工作、生活进行有针对性的帮扶、引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比如近年来,武汉大学在学生工作中进行了一系列探索与创新,相继推出了“无人监考”、“校园文化活动超市”、学生辅导员国外高校见习、大学生国外带薪实习、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机制等,形成了武汉大学学生工作的系列“品牌”,为学生工作不断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增添了新的动力,有效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使学生工作成为提升武汉大学人才培养质量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创建高校学生工作品牌的策略

(一)成立学生工作品牌建设机构对已形成的学生工作品牌的完善或计划创建的学生工作品牌需要责任心较强的机构来开展工作。我们知道品牌的创建并非一蹴而就,它的调研、设计、实施与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这个过程每个环节的把握和工作的推进都需要大量的高素质人员参与才能完成。笔者以为,高校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应成立专门的学生工作品牌创建机构,由分管校领导担任机构负责人,配备专门的工作与研究人员,实施主体是全校学工人员。同时,为保障品牌创建工作的顺利进行,学校需划拨专项资金,按照机构的运行方案有计划分步骤地孵化、包装、宣传学生工作品牌,既让品牌得到社会的认可,又达到良好的育人效果。因此,组建学生工作品牌创建机构有必要且可行。

(二)按照既定的主要流程创建学生工作品牌高校学生工作品牌的创建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学生管理工作者要完善或创建学生工作品牌,需要按照既定的流程开展品牌系列建设活动。一般来讲,学生工作品牌创建的主要流程包括:品牌调研、品牌目标、品牌定位、品牌传播与推广、品牌策划、品牌的实施、品牌的效果评估等环节。品牌调研是指学工品牌创建者调查、了解学生工作的品牌的现状,或者对欲打造的相关品牌主要内容的资料搜集、对比、汇总并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的剖析的过程。品牌目标是指掌握了大量品牌创建的相关信息后,结合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确立学生工作品牌的实施应达到的短期目标、中期目标和长期的战略目标。品牌定位是指根据学生工作品牌目标确定其学生工作管理优势资源,通过内容丰富的各种载体或手段,为学生的成长与成才服务。品牌传播与推广是指学生工作品牌的设计方案完成后,在精心经营的同时需要对品牌给予宣传与推广,让学生、家长认可,社会认同。品牌策划是创建活动的关键环节,是基于学生工作调研、学校实际、学生需求上的决策阶段。品牌策划具有科学性、全面性、阶段性、推进性、可控性等特征。品牌的实施是学生工作品牌策划的执行阶段,是品牌创建的核心内容。学生管理工作者在执行的过程中要注意实施的计划性、调节性、完整性等问题。品牌的效果评估主要是指了解学生工作品牌实施的情况,创建工作是否按期保质保量地完成,是否实现预期的效果。

(三)科学构建学生工作品牌评价体系学生工作品牌全面实施和广泛宣传后,其育人效果到底如何,社会影响力到底怎样,这些问题的回答需要全面评估来解决。通过评估一方面可以检验品牌实施的实际效果,效果的好坏决定是否需要对已使用的品牌进行适当的修正与完善;另一方面通过评估查找问题,引发创建者与受教育者的思考,在原有品牌使用的基础上可以打造更多的新品牌,通过品牌立校、品牌强校。笔者以为要做好学生工作品牌的评估工作应构建一套完整的学生工作品牌评价体系。由于评估是多方的互动行为,故评估的主体应是多方主体,只有多方主体参与,才能客观公正地反映品牌在实施过程中的效果。在高等学校里,学生工作评估的主要成员应是品牌的创建机构,以及品牌的践行者———在校大学生。此外,社会的一些机构比如用人单位、教育评估机构等都应是高校学生工作品牌的评估主体。品牌创建机构是品牌的设计者、实施者、传播者、研究者;在校大学生是品牌的践行者、受益者、效果的反馈者;用人单位是品牌的检验者、人才质量的信息反馈者,同时也是人才培养的受益者;教育评估机构是品牌的监测者、研究者、反馈者。上述主体按照已制定的评估指标体系积极参与评估,这个过程就构成了一个庞大的品牌评估运作体系。该体系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能有效衡量、考察学生工作品牌的实施效果及其产生的社会效应。

篇3

关键词:五级量化;创新;学生党员发展;目标考核

高校学生党员发展工作是新时期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高校学生党员发展工作,坚持党员发展标准,建立党员质量保障体系,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中规定的党员标准是发展党员必须坚持的标准,但在实际操作中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认识,导致有时标准难以把握。所以如何把握党员发展标准,一直是高校党员队伍建设存在的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

实践中一些专家、学者和党务工作者尝试着对党员发展的标准进行量化,形成了一些研究成果,代表性的如上海市教育工委在上海各高校实践基础上总结的“先进性四要素综合分析法”就是比较权威的一种发展学生党员参照标准;再有许多高校都在实行的“多级党课培训”制度,是在考察考试中培养学生的一种制度。这些方法和制度对保证党员发展质量起了一定的保障作用,但仍然难以明显改变发展党员工作中存在的上述突出问题,最大的不足之处在于其量化考核多停留在学生党支部层面上,没有充分发挥学生个人、班级、学生团学组织、学生党总支更多层面更广泛的民主,其合理性、客观性和综合性的量度不够。

本文介绍我校学生党员发展五级量化目标考核的实施方案并总结成果,希冀推动高校学生党员发展工作的进步。

1.创新高校学生党员发展考核的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精神,努力践行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涵,进一步规范学生党员发展程序,把好党员发展“入口关”,提高党员发展质量,建立完善的党员发展机制,深化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结合《中国共产程》的有关规定以及中央、省委和省教育工委的相关文件,针对当代大学生的特点,我们制定了以下五级量化目标考核实施方案。

1.1五级量化考核的内容、程序和计分方法

(1)考核内容和具体要求:目标考核要求学生在确立为入党积极分子后一周内从思想政治学习、专业学习、工作表现、日常行为等方面制定个人成长目标(一式两份),上交党支部审核通过后备案并公示。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在一年考察期满前2个月(已满一年的入党积极分子同时提交)撰写学生入党积极分子个人成长目标总结(一式两份),上交党支部审核通过后备案并公示。

各学生党支部要建立学生入党积极分子管理记录本,由党支部委派专人负责对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具体表现情况如实进行考核记载,并及时将情况反馈给学生入党积极分子本人以便加强对其培养。

各学生党支部、相关班级和学生党团组织要严格按照考核内容开展目标考核工作,考核工作在每学期中期对将满或已满一年考察期的入党积极分子按照考核程序和量化方法组织开展,针对考核项目计算出具体的分数。考核结束后,由学生党总支统一公布考核结果。

(2)考核程序和量化方法:学生党员发展由个人政治理论考试、班级民主评议、学生党团组织推荐、学生党支部讨论、学生党总支审核等五个级别分别对学生入党积极分子个人成长目标的完成情况和个人综合表现进行量化考核。

第一级,个人政治理论考试:由学生党总支组织学生入党积极分子统一进行政治理论考试,考试采取百分制计分。

第二级,班级民主评议:由学生党总支组织该学生入党积极分子所在班级的部分同学分别对学生入党积极分子进行民主评议,评议采取百分制计分(详见表一:江西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学生党员发展目标考核班级民主评议表)。

第三级,学生党团组织推荐:每个学生入党积极分子的基础分为70分,由校主要学生组织、药学院学生党团组织各部门和药学院各学生班级一定比例按向学生党总支推荐各自的优秀人员入党一处推荐优秀者加15分,两处推荐优秀者加20分,三处推荐优秀者加25分,四处及以上推荐优秀者加30分(详见表二:《江西中医药大学学生党团组织向药学院学生党总支推荐优秀人员入党量化考核汇总表》)。

学生党总支助理办公室将上述第一至三级量化考核的结果分别按30%、40%、30%的比例折算出前三级量化考核的总分,总分分为四个等级:90分以上为“优秀”,80-89分为“良好”,60-79分为“合格”,60分以下为“不合格”,“不合格”者不能进入第四和第五级考核。学生党总支助理办公室根据学生党总支下达给各支部每学期党员发展计划数的4倍数按前三级量化考核总分从高到低选出优秀入党积极分子名单供各学生党支部讨论拟列发展对象(详见表三:江西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学生党员发展目标考核前三级量化考核总分汇总表)。

第四级,学生党支部讨论:上述优秀入党积极分子在各学生党支部支委会上汇报自己在入党积极分子考察期间的表现,支部书记(或辅导员)和学生支委(或支委助理)根据《江西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学生党员发展目标考核学生党支部支委考核表》(详见表四)中的考核细则对优秀入党积极分子进行量化考核,各支部结合支委考核平均分根据学生党总支下达给各支部每学期党员发展计划数的2倍数由高到低的大致顺序讨论出拟列发展对象名单。

篇4

[关键词]大学管理 高校学生 新时期 素质教育 强化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08-0233-01

大学生管理是做好高等院校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面对经济社会的发展,针对大学生管理中的一些关键点,及时有效地创新管理途径,有助于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身心发展环境。本文论述高校学生管理的对策与途径。

一、落实以人为本的新理念,推进大学生管理的创新

目前,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要自觉贯彻和落实“以学生为本”的新理念,在管理实践中破除过去落后、陈旧的管理手段和途径,自觉适应新形势,不断满足高校学生的发展需要,转变观念,努力做好以下方面工作:

(一)为新生入学打造良好的生活、学习环境

现如今,随着经济的突飞猛进,高校学生的物质生活也日益丰富,同时,学生管理尚存在一些漏洞和盲点,特别是新学生入学这一部分,大学生寝室是管理的重点和难点。为此,各学院、系辅导员要提高责任意识,充分顾及到学生们的成长与发展,全方位、多层次地提高宿舍的生活质量与水准,妥善安顿好新生,为他们事先保持好宿舍及周边卫生,促进新生尽快适应新环境。

(二)辅导员要做学生的知心朋友

大学生已经到了成年人的年龄,他们心智走向了成熟,同时,心理需求也逐步由青少年向青年转变。与此同时,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价值选择的多元化又让学生们不可避免地遇到种种问题。基于此,辅导员要经常换位思考,从多角度出发思考管理问题,树立生本观念,利用课余时间经常去宿舍调研,聆听学生们的心声,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对于在生活和学习中遇到困难的学生,教师要千方百计地予以援助;针对学生们面临的困扰,教师要善于把握住问题的本质,想方设法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持续融入到学生中,与大家开展深入的沟通和细致的交流,营造和谐、平等、民主的师生氛围,改变辅导员及教师“高高在上”的局面,努力引导和培养学生发挥聪明才智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大家的创造力,激励和鞭策他们树立生活和学习的自信心,以良好的心态迎接挑战,在稳步化解各种矛盾的同时,为将来顺利走向社会夯实基础。

(三)建设一支高素质的辅导员队伍

辅导员是学生们接触最广泛的教师,其关键任务就是坚持对学生的教育与管理,在对大学生进行生活方面指导的过程中,也要渗透一些思想方面的教育,指引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做出经得起时代考验的价值选择。

辅导员除了要为学生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服务以外,高校还要强化辅导员的自身建设,提高竞争意识,定时定期对辅导员进行培训,提高业务素养和管理水平,创新学生管理路径,树立高尚的教师形象。在提高个人思想道德修养的途中,辅导员要以独特的个人魅力和深厚的人文素养感染和影响学生,促使学生获得高质量的身心教育。

二、加强制度建设,构建科学的学生管理制度

(一)加强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

高校改革的迅速发展,促使学生们的权利与利益变得异常复杂,这也迫切需要学校加强规章制度建设,严格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做到有章可循、违规必究,提高学生们的纪律观念。

相较于以往,目前学生管理工作制度并不健全,也欠完善,仍有很多管理不到的“空白”;制度执行不利,因制度本身缺乏权威性,导致学生在执行制度时流于形式。从这个角度来看,加强高校学生的管理势在必行。应依照学校的实际状况和学生管理的工作需要,培养大学生遵纪守法的意识,将所学的知识奉献给社会和人民,强化思想政治工作,提高学生的竞争意识,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不正之风对学生的侵袭,坚定正确的理想和信念,促进自身全面发展。

(二)加强学生的人才队伍建设

办好一所高校,核心取决于人才,单单从学生工作的发展趋向而言,高校学生的管理工作便是教书育人。然而,高校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有每况愈下的态势。在以学术为中心的教育体系影响下,在高校管理工作中培养专业化的人才队伍是非常重要的目标,针对这些问题要提出长远应对策略。高校要加大投入,培养一支业务素养好、管理态度扎实、服务意识强的高校管理人才队伍,改变过去管理人员参差不齐的状况,明确管理人员的分工,强化责任的落实力度,创新管理手段,促使高校管理工作走向正规化和人性化的轨道。

三、构建良好的学风

在学生管理中,对学生开展诚信教育。在管理中,密切注意学生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以榜样的力量激励和感化每一位大学生;在管理学籍档案的时候要注意规范化管理;严把考试关;平时通过开展健康有益的课余文化活动进一步增强大家的主人翁意识,发挥学生干部的积极作用。

四、结语

高校学生管理中尚有不少问题需要解决,教育工作者要提高认识,健全各项管理规范,引领大学生自觉服从管理,在高校中学好知识与本领,早日成为“四有”新人。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高校;大学生;就业问题;思考

一、应用型本科高校大学生就业现状

(一)就业层次较低

从目前应用型本科高校大学生就业情况来看,应用型本科高校毕业生从事一线技术类的占49%,从事服务经营类的占21%,从事管理销售类的占14%,从事文职类的占5%,其他种类的占11%,应用型本科高校培养的学生都是以应用型的人才,毕业生往往以从事技术类的蓝领为主的岗位。而这与高校学生工作者,管理工作者以及大学生家长和个人对大学生本身的期望有一定的距离。

(二)就业稳定性较低

随着这些年来的高校招生政策和高校办学定位的变化,应用型本科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稳定性出现持续下降,其主要原因是高校大学生供给的大幅度增加和就业机会的相对削减。一方面应用型本科高校的专业是不是都是合理的、应用型的,经过调查发现,部分专业存在严重滞后、不适应市场变化等问题;在就业政策问题上,在追求就业率这单一目标的政策影响下,先就业再择业,签订灵活的就业合同已经成为许多院校的指导思想。另一方面,从调查的数据来看,受到当前国家经济转型的影响,竞争压力大导致岗位的供应比不上毕业生的数量,因而在大学毕业生最初就业的阶段,企业单位提供的薪资水平较低,大学生为了能就业一般都会接受,特别是对应用型本科高校的毕业生来说,更容易接受。但当工作一段时间以后,因待遇低、工作环境差等原因,就会导致频繁跳槽的现象。

(三)就业率较低

很多应用型高校为了提高就业率,应付上一级就业部门的检查或为了对外宣传的需要,而强制要求大学毕业生签订就业协议书或者灵活就业协议,以造成就业的假象。在部分应用型本科高校中,这种现象存在比较突出。通过调研显示,灵活就业协议占到就业率的30%,这部分的大学毕业生无形中成为了“被就业”的对象,实际上高校就业率偏低。

二、应用型本科高校大学生就业问题分析

(一)以市场为导向设置专业

从现在应用型本科高校就业的现状可以看出,高校的专业设置还有待改革,教学实训还有待提高。随着网络信息的不断发展,一些新鲜的职业也应用而生,如美食体验师由网络催生的一种新兴职业,通过团购的方式到餐馆就餐,专门免费“试吃”的人帮你了解菜品口味、服务态度等信息,这一新兴的职业被部分网友称为美食(餐饮)体验师,还有像旅游体验师等等的出现。这些新岗位的出现,在当今社会需求量和待遇都非常的优厚,但是对于学校来说并无相关的专业设置,这就需要应用型高校,都要根据市场的需求,来设置相关相近专业,这样对于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率,就业质量都有重要的作用。

(二)建立健全就业服务体系

伴随着应用型本科高校不断的发展,特别是国家中长期教育规划和改革方案出台后,毕业生就业实行“双向选择就业”,应用型本科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也成为关注的焦点之一,而且成为衡量应用型高等院校办学质量的关键指标之一。应用型本科高校办学历史较短,实际中,高校毕业生在找工作的过程中还受到不同程度歧视现象,教育主管部门和就业服务机构应该在这方面多多提供援助,更应该努力营造一个对所有人开放、公平的就业环境。

(三)充分运用现代信息化就业网

现代社会的发展,信息化技术和手段的运用,可以大大提高应用型本科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机会,因而加强就业信息化建设势在必行。社会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带来了现代化的管理经营模式,毕业生就业工作正在向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现代化管理模式转变。在学生毕业之际,就要求学生在学校网站注册自己的信息,通过学校就业信息网络的,找到与之相相符的信息,毕业生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就业,已成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发展的一种重要的途径,因此,充分发挥网络的功能,健全就业信息网,实现资源共享,以及及时就业政策,通过网站、微博、微信等方式为毕业生提供高效、便捷的信息服务,已成为高校毕业生工作的一个重要方式。

三、应用型本科高校大学生就业思考

(一)健全就业管理与监测系统

教育部学生司于2014年1月曾下发了《关于调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数据库结构及代码标准的通知》,将使用新数据库结构及代码标准,实现招生、学籍和就业信息相互贯通,并将提供毕业生查询本人就业状况等功能,使得每一位高校毕业生有机会知晓确认自身就业状况,以此来监督就业数据的真实性。建立统一的数据信息化体系,可以切合实际的评估评价应用型本科高校学生与公办等高校学生就业的数量和质量,对于国家和社会来说促进公平正义,对于学生来说实现自己价值的体现。这样可以防止应用型本科高校为了和其他公办等高校比就业率,而采取不良有段,使得学生被就业等现象的发生。

(二)客观评估就业参数

就业评价需要根据各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均衡的现实,综合考虑较准确的评价标准。应用型本科高校学生与公办等高校学生就业的单位存在差别,应用型本科高校学生目前主要还是进入到民营小微企业、基层单位;相对而言公办本科高校学生主要进入国有单位、企事业单位等。另外地区间经济发展程度存在差别,一线城市和二线城市的差别,大城市和小城镇的差别等。

四、应用型本科高校大学生就业意义

针对应用型本科高校在毕业生的就业中也存在的问题,国家现在提倡的实现高质量的就业,就是要求让更多的学生真正受益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改革成果,真正实现应用型本科高校学生高质量就业。这对于高校、家庭和学生个人来说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夏丹.高校大学生就业困难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J].代企业教育,2012,20

[2]徐辉.高等教育大众化与制度创新[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5

[3]张翰文.民办高校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其心理健康模式应对[N].科学创新报,2011.6

篇6

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是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一项系统性工作。社会实践的开展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社会实践的过程策划(P)。“过程策划”是高校学生社会实践的首要环节,决定了实践活动能否顺利进行以及目标能否实现。因此,高校有必要加强对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组织策划,主要包括:实践方案设计,主题确定的依据、原则、方法,社会实践活动的形式,社会实践的地点、时间和日程安排,参加人员及经费预算等。在“过程策划”中,尤其要注重选题,在选题过程中,要注重研究问题的重要性、创造性、可行性和合适性,一个好的选题直接决定了实践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2.社会实践的过程实施(D)。“过程实施”是高校学生社会实践的第二个环节,也是大学生能力提升的具体体现。实施环节应包括前期宣传、动员与培训;临行准备,涉及思想、知识技能、物资、身体承受力、经费等方面;资料收集;结束事项;返校总结;成果交流等。在“过程实施”环节,首先要顺利进入实践“场域”并取得队友信任和建立友善关系;其次要结合实际情况选取研究方法,如参与观察法、结构化访谈或非结构化访谈等方式,将自己“先融进去”“再跳出来”,处理好角色转化,从而保证研究的客观性。

3.社会实践的过程监测(C)。作为高校学生社会实践第三个环节的“过程监测”,由于调研范围广泛、调研地区分散、团队独立性强等特点,学校对大学生社会实践团队的管理存在一定的困难。对此,学校可以根据地区划片或者团队性质分类,进行垂直管理,对社会实践团队进行指导、帮助。作为实践团队,则应及时、主动、有效地与学校的垂直管理团队沟通,以解决在实践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实践团队的负责人要有高度的责任意识,提前建立相关预案,首先要保障团队成员的安全,规避实践过程中由于气候、风俗、语言等因素带来的各种风险;其次要及时与团队导师沟通并向学校管理者汇报实践进程,保证实践研究符合相关要求和规定。

4.社会实践的过程总结和评估(A)。“过程总结和评估”是社会实践的最后一个环节。在社会实践活动结束后,学校应及时总结有益且先进的经验,并根据具体的开展状况与效果进行考核与评价,强化对社会实践活动的有形评价。在考核和评价中,尤其要区分实践研究的类型,针对描述性研究和解释性研究、学术型研究和应用性研究、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的不同,制定不同的评价考核方案,只有这样才有利于推动社会实践活动向纵深发展,不断提高学校的社会实践教育水平,使社会实践能够长期高质量地开展下去。

二、加强社会实践过程管理的启思

1.尊重个人在社会实践中的主体性地位。过程管理强调重视人的因素,人是实践的主体,也是管理的主要对象。重视个人的因素,就是要注重学生个人的社会性,对其在社会实践过程中的需求予以研究和探索,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尽最大可能满足人们的需要,以保证全体成员齐心协力地为完成团队目标而各司其职,各负其责,自觉为研究做出贡献。因此,要充分尊重学生个人在社会实践中的主体性地位,充分发挥个人特长和优势,实现成员间的优势互补,为实现实践任务目标而发挥积极作用。

2.充分重视实践团队“非正式组织”作用。社会实践团队是学生围绕一定的实践任务而组成的临时性的非正式组织,会随着社会实践任务的完成自动消失。这种非正式组织中的实践团成员是以任务和感情为基础临时聚集在一起的。大家有共同的任务目标,彼此之间有合作意愿与开展合作行动的基础。因此,要围绕实践团的总体任务目标,认真分解子目标,通过任务分解,使每个成员明确自身在组织中的角色和作用,重视彼此间的协作关系;同时,要制定团队行动准则,规范团队成员的行为规范,确保团队成员能够围绕统一的任务目标做出一致努力并提高实践效率。

3.加强实践过程的信息动态监测。加强社会实践的信息动态监控对于及时把握实践进展、矫正实践团队偏离目标的行为、处置紧急突发事件等具有重要意义。现代信息化管理社会强调通信设备和控制系统在管理中的作用,对信息的采集、分析、反馈等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信息的及时和准确性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社会实践信息动态监控也应强调利用现代技术,建立信息系统,以便有效、及时、准确地传递信息和使用信息,促进社会实践活动管理的及时性与有效性;同时,学校需要及时和全过程地实现对所有实践团队的信息反馈,实践团队在实践过程中应保持24小时信息渠道的畅通,以实现对所有实践团队和实践个人信息监测的全覆盖。

4.创建社会实践导师团队,加强专业指导。高质量的导师团队将有利于学生明确实践目标,更好地设计实践方案,督促和指导学生认真完成策划,保证学生按时按质完成实践任务。因此,高校有必要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社会实践导师团队,由学校的党政干部、共青团干部、相关专业教师、辅导员及班主任共同参与指导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来鼓励他们的参与,将社会实践的参与和指导计入工作量,作为职称晋升的重要考核内容。此外,在社会实践开展之前进行专题讲座指导之外,还需要导师对所负责实践团队提供跟踪指导。

篇7

关键词 大学生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职业规划大赛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识码:A

1 莞工职业规划大赛概况

至2011年,我校已成功举办了7届学生职业规划大赛,每次大赛都贯穿每一届新生的大一全学年。讲师授课、设计职业规划、走访企业、分享企业调研成果、院系初赛、校级总决赛、岗位体验等七大环节全部囊括其中,层层推进,逐步深入。从“认识职业规划—设计职业生涯—职业探索—评估和修正职业规划—岗位实习—再评估再修正”,从理论习得到实地调研到岗位体验,使得职业规划理念牢固地扎根在学生的头脑中,深受每一届学生的欢迎。

2 莞工职业规划大赛特点

2.1 覆盖面广

2.1.1 “学长启蒙”,地毯式传播职业生涯规划知识

学校早在2006年就成立了职业生涯规划学生讲师团,每年从大三年级的优秀学生中再择优选拔,形成一支学习成绩良好,责任心强,有丰富的学生工作经历,在各级各类学术科技活动中取得不俗成绩,各具独特的人格魅力的学生讲师队伍。他们经过专业的职业生涯规划知识、授课技巧以及礼仪等全面培训后,从每年新生入学的第一学期中期开始,开展职业生涯规划主题班会课。

因此,从2006年以来,职业生涯规划主题班会课是职业规划大赛的必经环节,也成了每一届新生入校的第一门“必选课”,将职业生涯规划的基本知识“地毯式”地铺开,在全校范围内形成浓厚的了解职业生涯规划、规划职业生涯、在职业生涯上有方向、有计划地主动作为的氛围。

2.1.2 “学长引路”,形成初步的职业生涯规划

主题班会课结束后,每位学生都可以通过学校购买的专业测评系统,按照目标设计原则、职业性向定论、职业规划基本步骤,运用SWOT分析法、PPDF分析法等科学的测评工具进行自我评估,同时教给学生如何通过同学间的相互认识与评价的现实测评方法,让学生形成客观的自我认知,确立职业目标,进行初步的“人职匹配”探索,制定一份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作品。

在作品制定的过程中,授课的学生讲师会给予新生指导和建议,辅助新生及时制定修改完善其职业生涯规划,将自我认识与职业生涯规划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帮助学生及早树立职业目标,为大学学习明确方向,提升学习动力,少走弯路。

2.2 可行性高

在以往的访谈调查中了解到,大部分学生所作的职业生涯探索客观性不足,不利于学生充分了解职业发展路径,所作的职业生涯实施方案与实际契合度较低。

为此,学校在职业规划大赛院系初赛举(下转第214页)(上接第190页)行前期,利用寒假举办企业调研活动,为学生走近企业、了解目标职业提供良好的平台。学校提供一定的经费支持,由学生自由组队,根据自身的职业定位,分别走访调研政府机关单位、事业单位,大型集团、中小型企业等不同性质的用人单位,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了解不同单位的用人需求以及目标职业的用人要求、工作内容、性质以及发展路径等。在这种职业探索模式下,学生能较为深入地了解社会、了解企业、了解职业,那么职业探索的客观性强。

在调研结束后,每组的企业调研队员认真对调研结果进行总结,形成调研报告。学校随之则举行企业调研分享大会,让不同队伍相互分享调研成果,交换用人市场的需求信息、了解各类用人要求以及各种职业的发展路径等。同时,邀请知名企业的资深HR到在分享会现场,与学生进行互动,对学生的调研总结进行点评分析,加深学生对人才市场、目标职业的客观认知,清楚自身优势与不足,同时对本身初定的职业生涯规划方案根据调研的实际情况,进行评估、修正,制定可行性高的实施方案。这在帮助学生做好职前准备方面具有深刻而长远的意义。

2.3 实践性强

新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在经过学长的指导以及在职业探索阶段的重新认知、评估、修正后,形成了相对完善的职业规划作品,此时,由各院系举行职业生涯规划初赛,筛选出一批作品晋级校级决赛。我校学生职业规划大赛不断创新模式,务求提升职业规划教育的实践性。

以2011年的校级总决赛为例,借鉴了现今深受大学生欢迎的求职类节目《职来职往》的模式,设置了选手VCR展示、专业技能测评、选手与评委互动、一锤定音四个环节。邀请企业的资深HR担任大赛的评委。在这种公开式的现场“面试”中,让参赛学生及观众,近距了解企业用人要求,自觉寻找自身不足,进一步反思、评估原定的职业规划方案,逐步修正。

在总决赛被录用的学生,在暑假期间到相对的用人单位实习,亲身体验目标职业,在实践中审视自身实际的人职匹配度,从而不断地对自身的职业规划进行再评估再修正。

3 以“赛”促“教”,有效提升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实效

我校的职业规划大赛,与一般的比赛形式有所区别。“赛”的不是一份单纯的计划、一种主观设计的方案,不是纯粹的个人舞台表现,而是以一种连贯穿插体验式的“认知—实践”相结合模式。

一方面,通过课堂教学,有效唤醒大学生职业规划意识,普及职业生涯知识;另一方面,通过开展企业调研进行职业探索,进而以职业规划大赛为交流的主阵地;再者,以岗位体验,升华对职业规划的了解与实操。将三者统一起来,形成一种良好的理论与实践相长型的教育模式,激发并强化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培养并提高大学生职业生涯设计和生涯管理的能力,将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的认知由浅到深逐步推向深入,将会极大地增强职业规划教育的效果,推动促进高校职业规划教育工作的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 MPEF模式 规范化管理 需求分析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3)06-0057-05

[作者简介]张灵犀,南昌大学教育学院教务员;谢继荣,南昌大学建工学院党委书记(江西南昌330031)

一、前言

高校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教师和管理人员的双重身份。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这个定义较全面地提出了辅导员的地位、工作性质、主要工作内容、工作重点。

辅导员常规性工作顾名思义就是指辅导员的日常工作,本文特指辅导员作为学生工作者日常必须完成的管理性工作。在我国,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现在高校辅导员都担负着超额的工作量和繁杂的事务,高校提高教学质量的呼声也对辅导员的工作提出了一定的要求,有些高校还对辅导员有科研和教学的要求,这让辅导员分身乏术,苦不堪言。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员一直以来也是“摸着石头过河”,他们既是“电脑程序员”,又是“救火队员”:一方面对学生的非学术活动进行日常管理,另一方面又得努力应对各种突发事件。这种情况下,辅导员工作效率的提高日益受到高校管理者和一线辅导员们的关注。对辅导员常规性工作进行规范化管理是提高辅导员工作效率的有效途径。采用计算机软件系统对辅导员工作进行管理是规范化管理的主要手段。目前已有不少高校将辅导员日常工作纳入信息系统进行管理,是学生工作或学生事务管理系统的一部分,以数据库形式居多,如学生信息数据库、助贷信息库,并附带一些简单的数据统计分析功能(见图1)。总体来说,这类系统分类缺乏科学性,功能单一,执行中容易流于形式,难以满足日常管理的需求。

辅导员工作事无巨细,事先展开合理与详尽的需求分析是对辅导员工作进行规范化管理的前提条件。对此,本文拟提出基于统筹(Masterplan)――计划(Planning)――执行(Execution)――反馈(Feedback)模式(即MPEF模式)的辅导员工作管理需求分析方法,实现对辅导员日常工作的系统性、科学化管理。

二、MPEF模式的提出

MPEF是统筹、计划、执行、反馈的英文字母缩写,MPEF模式的提出旨在规范对辅导员工作进行管理的需求分析过程。

(一)统筹

“统筹分析”是从全局把控辅导员工作。该阶段要系统地搜集、分析辅导员工作资料,对提高辅导员工作效率的因素进行分析,主要完成以下工作:对职务和岗位进行概览;与资深辅导员面谈,确定任务和完成任务所需的动机、态度和个性等中介变量;对任务和中介变量进行优先程度分级,确定重点关注项。

(二)计划

将统筹分析看成是主计划,则计划分析是更为详尽的计划。该阶段要整理辅导员各项工作内容,明确划分常规性工作项目,初步规划各项工作可能的环节和步骤,其中辅导员工作划分可采用树形结构分析法。本环节的主要工作包括:将辅导员工作进行归类分析;整理常规性、日常性的工作内容,划分常规性工作大类;对每一类工作进行树形结构分解,划分出小类;草拟各类工作的环节和步骤。

(三)执行

“执行分析”中要详细规划各项工作的环节和步骤,重点考虑执行过程中的各种困难和干扰因素,准备应急方案,确保计划的顺利进行。其主要内容有:制定常规工作执行步骤;例举辅导员个人突发因素(内部要素)和外界限制条件(外部要素),制定应急预案;制定计划执行的预警机制和监控过程。

(四)反馈

“需求分析”本身是一个反复完善的过程,反馈是闭环需求分析的重要步骤,其目的在于确定辅导员工作任务的完成情况,总结经验教训,为前述统筹、计划、执行各环节提供修改意见。反馈分析内容包括:执行结果的定性、定量分析;执行结果与预期的对比分析,确定执行误差存在的原因;根据执行误差,针对性地修正统筹、计划、执行环节中的工作内容。

三、规范化管理的需求分析

MPEF模式的提出为常规性工作规范化管理需求分析提供了参照途径和指标,管理需求的进一步明确,需要在对调研获取的辅导员实际工作情况与辅导员常规性工作树形结构进行对比分析过程中得出。一般将辅导员工作划分为三大模块(即三大类):思想政治教育、学生管理和学生服务。本文也将基于该分类展开分析。

(一)思想政治工作

思想政治工作就是通过党团活动、讲座、社会实践、报告、征文的方式加强对学生的思政教育,培养健康的人生观、世界观和道德观,为日后学生步入社会奠定基础。统筹分析是对思政工作进行通盘考虑,制定初步的工作纲领。思政工作模块的统筹分析包括:明确辅导员在该模块应履行的职责,以学年或学期为单位规划出工作内容、工作形式、评价指标和改进措施。计划分析中首先要明确思政工作模块的小类划分如图2所示。它将思政工作划分为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和德育教育三个类别,这三个类别的进一步细分,即思政工作的常规性工作。对这些具体工作可以按照本分析阶段的工作步骤进行规范化管理,并借助信息系统实施完成。

高校辅导员工作很多是由辅导员、班干部和学生共同完成的,在执行上有很大的灵活性。就执行分析而言,要求辅导员事先根据每一项工作的难易程度确定工作任务的完成人,能够交给班干部或学生助理完成的应尽可能地交由他们去做。此外,辅导员还要考虑到任务进程的监控,设定任务完成的标志。反馈分析中由辅导员制定反馈信息提取方法和步骤,并根据反馈信息修订前几项需求分析的内容。反馈分析的具体工作可在管理软件系统中完成。因此,辅导员需要及时将自己工作的情况编制成文字,录入管理系统,由系统自动分析或生成反馈信息。比如,学生思想动态信息录入后,系统自动分析各学生和全班总体的思想分析结果,对思想不稳定的学生可通过面谈、家庭走访等工作形式进行辅导解决。此外,上级管理部门(如学生工作处)也可从系统中获取辅导员工作数据,以便更好地掌握并支持辅导员的各项工作。

(二)学生管理工作

与辅导员相关的学生管理工作包括班级管理、生活管理和学习管理,其主要任务就是确保学生在校期间有一个积极、稳定、和谐的学习环境,并取得学业上的进步。学生管理工作范围很广,内容繁杂,涉及的人员相对较多。做好统筹分析工作,主要是明确各项工作的范围和边界,以及各项工作的参与人员,并采取得当的工作手段予以解决。例如,可以动员任课教师参与学生学习管理。

“计划分析”中对该模块中的班级管理、生活管理和学习管理类别再进行细分,可进一步确定各类别的常规性工作,图3所示。突发性工作往往蕴含于常规性工作之中,从管理的角度看,详细计划中还应充分考虑各项常规性工作中的突发事件,制定多种应急处置预案。

“执行分析”要求辅导员、任课教师、班干部、学生等所有工作参与者提供工作的信息,最终归口由辅导员统一管理。例如,辅导员根据预定的学生成绩管理方案,动员和组织任课教师参与学生的课外学习活动,由学习委员记录活动内容,并负责录入管理系统,辅导员对录入信息进行审核。反馈既是工作的事后调查,又是后续工作的事前分析。反馈形式多样,如抽查、问卷、访谈等,需要辅导员与参与者的沟通。上述实例中,辅导员可以通过与任课教师、学习委员或部分学生的交谈,了解组织活动的效果,为今后的类似活动提出改进意见。

(三)服务咨询工作

服务咨询工作包括心理咨询服务、职业生涯规划服务和其他服务。这些工作内容往往和学校其他相关机构有交叉,各高校都会设立心理咨询中心、就业服务部门、学生会等机构。所以,辅导员的服务咨询工作应该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做好与这些部门的工作对接。在总体规划中,辅导员要了解学校相关部门的工作职责,明确自己在服务咨询工作方面的位置以及与这些部门的对接形式,这些都有助于本职工作的各项规划。图4是辅导员在服务咨询工作方面的工作内容划分,辅导员可根据该内容划分制定出更详尽的工作步骤。如职业生涯服务计划中,体现出对学生就业意向的调研方案,学生就业辅导的次数、时间和人数,与学校就业部门沟通的时间和内容等等。

在“执行分析”中,要制定常规事件的工作步骤,针对突发事件制定应急方案并对结合反馈分析,对执行方案进行修订和完善。如针对个别学生的就业恐惧心理进行访谈,聘请专业心理辅导老师一对一辅导,鼓励学生参与课外、校外活动,向学生校内外就业信息等等。这些工作形式和内容都需要辅导员有长期的工作经验,而且对辅导员的工作能力和态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服务咨询工作的反馈信息来源于相关的心理咨询中心、就业服务部门、学生。辅导员应做好各方反馈信息的采集和应对方案,并付诸实施,及时改变工作方式,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服务。

篇9

一、高校学生突发事件的特点

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高校学生突发事件是指在高校范围内发生的、或与教师或学生有直接关联的学生突发事件。高校学生突发事件的特点,一是苗头隐蔽性。事件来得突然,无法预料时间,没有症状或规律可循,令人措手不及。二是问题多变性。事件发生的原因众多,错综复杂,认识不清可能造成较严重的社会影响。三是处理迫切性。事件发生后,需要快速做出反应,快速分析判断,快速有效处置。四是群体自发性,学生思想活跃,消息源灵通,通讯手段快捷,事件一旦发生,可能立即引起学生集中关注,引发群体性事件。五是危害多元性。事件发生,可能干扰学校正常秩序,造成学生心理恐慌、产生心理阴影、导致不良后果等连锁反应。一些事件虽小,但其危害性有时却更持久,会长期在学生中造成不良影响。

二、辅导员在高校学生突发事件中的角色定位

从当前各高校处理学生突发事件的实践看,青年大学生个性特征鲜明,自我意识凸显,价值目标多元,处事激扬冲动,这个群体最容易直接引发冲突或受到学生突发事件影响、冲击或危害。身兼学生教育管理重任的辅导员,显然是维护学校稳定和发展的重要力量。

从教育部对辅导员的定性看,《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和《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均规定:“辅导员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同时,《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明确提出辅导员的一项重要职业功能是“危机事件应对”,其中高级标准要求具有对危机事件的分析预判、协调处理,完善机制、凝练研究等四项能力。作为学生教育管理的主体,辅导员素质决定着高校处理学生突发事件的水平和效率,辅导员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更是集中体现着高校的气质形象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三、辅导员应对高校学生突发事件的能力体系

辅导员应对学生突发事件应具备五种能力:一是人格影响力。所谓人格影响力,是辅导员通过思想引领、道德感染和行为示范等方式,在学生群体所产生的榜样力量与集体影响。辅导员人格影响力建立在日常严格、细致的班级管理过程中,建立在尊重学生的利益和价值基础上,这是一种依靠辅导员个体优秀人格来影响、带动、感召学生的能力。学生突发事件具有苗头隐蔽性,因此功夫在平时,没有一定的人格影响力,辅导员很难获知、搜集和处理信息。

二是准确判断力。在事件萌芽阶段,辅导员应保持清醒的头脑,具有准确无误的判断力,这是一种判断形势、抓住关键、认清实质的能力。学生突发事件具有问题多变性,能否及时掌握事件的性质、来由、规模、影响和发展,能否敏锐洞察、综合分析、反馈及处理信息,取决于准确的判断力。没有准确判断力,很难对不同属性的问题进行分类指导,难以提出行之有效的处理方案。

三是果断执行力。在事件发生阶段,辅导员应有高效的执行能力,这是一种采取有效措施快速反应、沟通表达、组织决策的落实能力。学生突发事件具有处理迫切性,能否领悟上级指令和目标、不折不扣落实执行要求,取决于果断的执行力。执行力中,重要的是心态和技能。危机到来之时,即使上级部门和领导制定了正确的应急决策,如果基层辅导员没有果断执行力,也难以确保决策效果。

四是高效控制力。在事件发展阶段,辅导员应有高效的控制力,这是一种以身作则、凝聚人心、稳定事态的能力。学生突发事件具有群体自发性,存在人群集中、信息四散、情绪不稳等状况。怎样临阵不乱、处变不惊,怎样管理调节群体混乱的局面,取决于高效的控制力。没有高效控制力,很难管理和控制群体和局势动态。

篇10

1.高校学生管理预警机制与思想政治教育都以培养合格的人才为价值目标高校学生管理预警机制与思想政治教育都是为培养优秀人才服务。高校学生管理预警机制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的载体,思想政治教育则是高校学生管理预警取得实效的切实保障。虽然高校学生管理预警机制与思想政治教育分属不同范畴,两者之间存在诸多区别,但两者的内在联系是非常紧密的。现代高校学生管理强调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以学生自我管理为基础,着力培养社会主义建设的优秀人才。思想政治教育也体现了育人为本精神,要求以尊重人、理解人和关心人为原则,以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水平为目标,重视激发青年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和劳动热情,这些无疑都是为培养国家栋梁服务。

2.思想政治教育为高校学生管理预警机制提供了正确的思想导向高校学生管理预警机制对学生的行为起着防范和警示作用,但往往因具有一定强制性,会使学生觉得其主体性受到忽视而产生抵触情绪。而在学生管理预警机制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就可以运用思想政治教育的启发、教育和激励等工作方法,引导大学生接受和认同预警机制,使其提高自我管理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同时,利用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势引导高校学生管理部门及教师转变管理观念、改变那种依靠管理制度的强制性和权威性来管束学生的方式,把管理内容和目标渗透到大学生预警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以间接、含蓄的方式传递给学生,避免学生管理预警机制因明显的目的性引起学生的反感和抵制心理,保证预警目标的顺利实现。因此,在学生管理预警机制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是为预警机制提供正确的思想导向,维护高校和谐稳定的良好秩序,也是保证预警措施取得实效,促进大学生全面协调发展的重要保障。

3.高校学生管理预警机制开拓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阵地“管理能使思想政治教育更深入、更贴近人们的思想实际,有利于提高思想工作的有效性。有些思想问题其实也就是管理问题,人们的思想意识离不开具体活动、切身利益。”高校在学生管理预警机制的构建中,把预警机制教育与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养、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结合起来,即在学生管理预警的同时,采取多种措施促使其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由引导性教育向约束性教育与引导性教育相结合的转变。因此,在高校学生管理预警教育中实施思想政治教育,发挥学生管理预警机制的思想政治教育载体作用,有力地开拓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领域。

二、高校学生管理预警机制中思想政治教育职能的意义

高校学生管理预警机制中思想政治教育职能的发挥,不仅开拓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阵地,也有效地改善和加强了学生管理自身的建设,让思想政治教育在学生管理中发挥其功能,对于保证学生预警目标的实现,提高学生管理水平,促进学生管理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形成合力等方面有着极大的动力价值。

1.学生管理预警机制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弥补了刚性管理的不足制度化管理是一种“刚性管理”,尽管具有规范化、程序化和稳定性等诸多优点,但在具体实施中往往显得刚性过强、柔性不足、灵活性少。这种管理模式实行金字塔型自上而下的线性管理,它以稳定为目标,以学生不出问题或少出问题为目的,采用“事后处理”的管理思路,以问题式管理为手段,以说教为主要工作方式强调管理者的主导地位,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不重视学生的选择性和多样性,不注重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发展。而学生管理预警机制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可以通过将社会的基本理想、信念培植到大学生的思想中,不仅能培养共同的社会认同感,给其以行动指导,而且可能提升大学生对社会价值的认知与觉悟水平。

2.发挥学生管理预警机制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可以形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合力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和各种文化思潮的影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这个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已不能完全满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之所需,因而,发挥高校学生管理预警机制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一方面有利于尊重大学生生命个体的多样性和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另一方面有利于学生管理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结合,形成合力,切实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

3.发挥学生管理预警机制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可以提升高校学生管理水平高校学生管理水平的高低不仅体现在专业化管理上,同样也体现在育人思路和方式上,在这一点上学生管理预警机制与思想政治教育有共同的目标。以往,在守旧管理思维支配下对学生进行的是严格规范管理,学校各级部门及教师扮演的是管理者的角色,往往会导致学生情绪上的对立和师生间交流与沟通的缺失,出现师生关系淡化、理解与宽容减少、矛盾与误解增多、双方关系趋于紧张的情况并在现实中已发生。而学生管理预警机制能充分考虑大学生的感受和现实需求,让预警教育过程成为管理者与大学生互相交流、思想碰撞、感情抒发的过程,这样,学生预警教育的预期目的也就顺其自然地达到了。

三、高校学生管理预警机制的思想政治功能的实现

高校学生管理预警机制中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实现,即在学生管理实践中做到四个坚持,让学生在预警教育中潜移默化地受到启发和教育,促使思想政治教育要求转化为大学生的内在思想政治素质。

1.坚持教育、管理与服务相结合,强化服务意识,促进学生个性发展高校学生管理预警机制应坚持以学生为本,强化服务意识,强调为全体学生成长成才提供科学化、人性化的服务,要求各级管理部门、学生管理者,包括学生干部,在学生心理咨询、就业指导、住宿服务、资助服务等方面,帮助学生解决实际困难,为学生学习、生活提供便利,最大限度地满足每一个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加强信息技术手段,进行信息管理和预警关注,使得预警信息更加全面准确,跟踪服务更加及时到位,以增强学生管理工作的实效性、科学性和针对性。建立学校、社会、家庭的联动机制,要求学校各级管理部门(管理者和专任教师)及学生骨干跟踪服务,实现学生管理由直线型向网络型转型,拓展学生管理的时空域。坚持预警与干预相结合、信息管理与日常工作相结合、关爱学生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拉近管理者与学生之间的心理距离,矫正“管理=命令+服从”模式,体现融洽、协作、灵活、韧性与和谐的服务特点,实现在服务学生中实施管理,在教育管理中体现服务,使学生管理制度既具有权威性又不失人情味,既把大学生作为接受教育的对象,又把大学生作为实施教育的主体,深入细致地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努力促进学生全面协调发展。

2.坚持人性化与制度化相结合,深化人文关怀,满足学生的多样化发展需求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强调在教育过程中,教育者要“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以人的全面发展为落脚点,重视受教育者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和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因此,高校学生管理预警机制应强化以学生为本,注重对学生个性的关怀,坚持管理服务学生与尊重关爱学生相结合,将学生的成长要求和成才愿望作为各项工作的出发点与落脚点;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特征与意愿,积极引导学生参与服务与管理。在警示和干预过程中,应通过建立信息库和学生成长特殊关爱档案,有针对性采取措施关爱和帮扶学生,切实帮助学生解决成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困难,最大限度地满足每一位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各级管理部门和学生管理者优化工作程序,减少中间环节,深入学生课堂、寝室、家庭等场所,倾听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引导学生换位思考,引导学生逐步参与学校的教育、管理和服务工作,营造一个彼此信任、相互理解、相互关爱的良好环境。以家庭经济困难预警为例,建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孤儿、单亲、欠交学费、日常生活消费较低等学生群体)信息库,通过平时观察、具体调查以及家访等形式进行预警关注:针对家庭经济确实困难的学生,建立“学生成长特殊关爱档案”,通过帮助他们申请助学金与勤工助学岗位、办理助学贷款等途径来关爱他们,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针对欠缴学费而不申办国家助学贷款、生活困难而不主动申请勤工助学、申请资助但不符合资助条件、生活开支超过自身支付能力的学生,及时进行沟通交流,并对他们进行警示和干预,就现实情况通过电话等方式告知学生家长,要求家长共同参与处理。在对困难学生开展预警和干预工作中,引导其他学生参与监督与帮扶,鼓励其他同学给予困难学生更多的关心和爱护,消除困难学生自卑等不良心理现象,为困难学生营造一个温馨的学习生活环境。同时还应不失时机地在校园内开展诚信教育、励志教育和感恩教育,主动开展受助学生的回访和家访工作。

3.坚持结果管理与过程管理相结合,宣扬“不抛弃,不放弃”精神,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学生发展是有目的性、阶段性、曲折性的,学生在个人发展过程中难免出现挫折与阶段性反复。预警机制是一个程序化的动态管理过程,实行全过程监控,通过警示、干预和帮扶促进学生设计良好的人生规划,掌握必要的生存发展技能,为学生提供改错革新的机会,明确学生成长成才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高校学生管理预警机制应贯彻“人的全面发展”的现代教育理念,以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热情为基础,以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自觉性为重点,将学生成长成才目标由外在教育要求转变为学生自觉自愿的成长需求,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自我发展的内在动力,促进全体学生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在预警机制实施过程中,可以为学生的成长成才划定一个最低线,对处于预警范围内的学生实施警示和干预,并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发扬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不抛弃、不放弃”精神;为处于预警线以上的学生提供一个更广阔的个性化发展选择空间;在预期效果上,将处于预警范围内的学生人数尽可能控制在最低水平,避免严格实行高等教育淘汰制对社会和家庭产生许多消极的影响。另外,在预警制度的制定、流程的设计、人员的配置、硬件的配套和软件的开发等方面的优化将促进高校学生管理的自我发展,实现教与学、教与管的“双赢”。以学业预警为例,针对有成绩不合格的学生,召开主题班会,加强专业学习教育,加强督促和辅导,根据情节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帮助受警示学生查找成绩落后的原因,制订和调整学业规划,寻求专业老师进行专门指导,适时邀请专业老师或优秀学生辅导,增强其自信心和学习主动性,督促学生认真对待功课和学业;对情况较严重的学生,请家长来学校面谈,商量改进方案;特别严重的建议家长陪读,共同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引导学生良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