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消费发展范文

时间:2024-04-09 16:59:3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新型消费发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新型消费发展

篇1

在传统旅游消费模式导向下,旅行社的经营业务被认为是安全、专业、经济的,然而随着民众可支配收入的提高,一部分旅游者更青睐于特色的、深度的、与众不同的旅游体验,这种新型的旅游需要对旅行社来说具有一定的冲击性和挑战性。加之,家庭轿车的普及率逐年增高,自驾、自助、等旅游形式越演越烈,且部分职业特点所决定的休闲时间也逐渐增加,使得部分旅游者具备支撑高品质旅游活动的钱和闲,而旅行社的介入反而显得冗余。因此,传统消费模式下的旅行社经营发展策略已经不能满足当今兴起的新的体验旅游需求,开拓新的市场业务、打造多样化旅游产品是提升竞争力的主要途径。

一、新型旅游消费需求分析

总体来说,新型旅游消费模式导向下的旅游者更注重旅游活动的深度体验,不是走马观花的观光游览,旅而是转向自助、自驾、自由行模式,主要为了对旅游目的地有一个更好的认知、了解和探寻,因此,旅行社的干预行为越少就越受欢迎。然而现实与理想总有差距,部分旅游者仍然面对路线不熟悉、驾驶技术不过关、酒店选择不专业、出境手续办理不清楚等主要障碍,所以如果旅行社能够既满足旅游者追求自由、注重品质的需求,又能满足旅游者追求便捷、省力、安全的需求,提供定制化的小众旅游服务,才能真正满足旅游者的新型旅游需求,进而在竞争激烈的旅游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

二、目前旅行社存在的问题

(一)旅游产品大众化且趋于雷同

目前我国旅行社提供的旅游产品仍以传统类型为主,虽然各种名目较多,但万变不离其宗,无非是在线路景点的安排上和入住酒店的安排上存在一定区别,虽然以品质、精品、纯玩、奢华等形容词定性,但是仍隶属于包价旅游产品,虽然考虑到了不同层次的游客需求,但差别并不是很大,没有真正形成以旅游者兴趣为主导的个性化、精细化、品质化旅游产品。另外,横向来看,大多数旅行社的产品设计较为雷同、价格也基本整齐划一,缺少特色经营的元素,很难对追求小众的旅游者形成吸引力,甚至有一部分旅游者认为通过旅行社来代办旅游事宜是缺乏个性的表现,尤其在80后、90后旅游群体中这种认知较为普遍。

(二)注重短期经济利益而引发信用危机

根据今年来有关旅游投诉的受理数据显示,旅行社、旅游景区的投诉一直处于较高比例,而旅行社的服务质量投诉较为突出,投诉内容主要囊括旅行社私自降低服务等级标准、擅自增减项目、延误变更日程、强行推行自费项目、导游未认真负责等,最终直接影响旅行社的口碑形象及声誉名望。由于大部旅行社着眼于短期经济利益,一味追求直接经济回报,而忽视了服务质量的保证和提升,从而引发旅游者对旅行社的信用危机,宁可自己费力费钱,也不愿被动遵循旅行社安排。导致游客对旅行社的严重不满,甚至发生纠纷,旅行社的不良形象口口相传,使旅行社面临着严重的信用危机,甚至影响到游客对整个旅行社业反感,从而导致部分游客不再信任旅行社从而选择不依靠旅行社的自助游。同时,在旅游者与旅行社发生旅游事务纠纷时,由于法律不健全,调解困难等问题,旅游者也会对旅行社产生反感,转向自助旅游模式。

(三)旅行社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目前旅行社品牌较多,资质良莠不齐,因此,在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层面还不够专业化、职业化。旅行社门市接待服务人员从服务礼仪、服务态度、服务水平等几个层面都有待于提高,而导游人员的专业素质更是参差不齐,尤其在旅游旺季旅行社人手不够的情况下,往往临时聘用资质不够专业的导游人员,缺乏专业基底,也缺乏实践经验,或者缺失职业道德,甚至临时聘用无证上岗的人员,由于人力资源机制不规范,旅游者对“导游”、“领队”等专业从业人员的印象每况愈下,进而影响旅行社的整体形象,影响了社会舆论导向。

三、旅行社的发展对策

(一)深入进行市场调研,提供定制化旅游服务

以经济利益为导向的经营模式下,旅行社并未真正从旅游者的实际需求出发,而是逐渐形成一种程式化商业模式的反复循环运转,长此以往,必将脱离市场需求。因此,旅行社应在市场调研阶段就进行科学有效的经营理念指导和营销策略制定,做到以旅游者实时需求为核心,提供在传统包价旅游产品之外的能够满足旅游者个性化需求的旅游产品。同时,也要做好市场细分,针对不同的消费群体制定合理化、个性化、可行性较高的旅游产品,而非泛泛的亲子游、校园游、购物游等等。所以,旅行社已经过了“挂网上,等客来”的时代,而是应该“走出去,迎进来”,在市场调研和营销层面多下功夫,输出可选性高、性价比高、层次性高的旅游产品,甚至可以提供灵活性较强的产品组合服务,力求在真正意义上满足旅游者的主流及非主流需求。

(二)重视整体形象推介,重塑品牌信用

目前家喻户晓的旅行社品牌除了三大旅行社(国旅、中旅、青旅)之外,康辉、春秋等品牌也逐渐占领了一席之地。然而,无论是老品牌还是新品牌,各旅行社的品牌形象并不鲜明。比如旅游者可以记住香格里拉、喜来登、希尔顿等酒店的品牌标识,但却记不住几大旅行社的标识,可见各旅行社在品牌形象并没有形成经营战略,在市场竞争中缺乏品牌竞争力。因此,旅行社发展过程中,必须对自身的品牌形象进行战略性营销,对标识、广告语、口号、门面设计等进行全方位塑造。同时,在企业品牌形象日渐鲜明之后,深度履行旅游法的相关规定,真正以旅游者为中心,提供切实完善的旅游服务,全力维系或重塑旅行社品牌信用,赢得大众的信赖,打开潜力巨大的需求市场。

(三)扩大合作资源,提升整体实力

俗话说智者将借力而行,旅行社若想在日新月异的旅游市场竞争中获得更多市场份额也需借他山之石。旅行社之所以能够招徕游客探访,最大的因素是经济,通过旅行社可以购买到便宜的包价旅游产品,然而针对旅游者所需要的单项旅游业务如租车、订房、购票等业务则稍有力度较大的优惠。因此,旅行社应开拓更深广的合作渠道,与酒店、景区、区域性特色商品供应商等展开深度合作,可以让游客获得更多优惠项目。同时,也可与电子商务企业协作,形成线上线下同时运作,扩大经营范围。而在人力资源层面,应加强与高校合作,储备高素质的导游讲解人才,也可利用高校资源对企业员工进行培训,提升软实力。

篇2

然而由于对这一现象的曲解,大部分人将这笔账记在了电商、微商等新兴渠道的头上,认为化妆品店等传统渠道的市场倒退和业绩下滑,都是电商惹的祸!

对此,部分业内人士的思考令我印象深刻、记忆犹新,其思考主要阐述了五层意思:其一,伴随着新媒体力量的崛起,年轻消费者的品牌选择和购物习惯发生了根本改变;其二,传统大众化妆品品牌不可避免地遭遇着品牌人群的老龄化;其三,年轻消费者崛起驱动产品品牌;其四,90后的消费者其实已经不年轻了,因为她们已经25岁啦;其五,90后、95后为代表的年轻消费者要什么?信赖什么?

如何赢得年轻消费者?必须要顺应时代的变迁和顾客生态环境的变化。

记得两年前,有次同娇兰佳人董事长蔡汝青先生进行交流时,偶然间听他分享了这样一个真实案例:当时娇兰佳人全国700多家门店、400多万会员,但是对消费者的数据库管理和数据分析工作却还很粗糙,娇兰佳人会员的特点和顾客特征是什么?什么样的人算是有效会员?什么样的人经常前往娇兰佳人购物?基于对这一系列问题的持续思考,在蔡董的直接干预下,一份10万个娇兰佳人会员样本数据库的分析报告终于形成了。看完这份报告,蔡汝青既意外又欣喜,原因有两点:其一,在这份报告当中,有效会员的客层年龄主要集中在l7至29岁;其二,其中l7岁的年轻消费者贡献指标占比居然达到了1%。

在我看来,蔡汝青敢于加速推进娇兰佳人的万店计划,其唤来和赢得绝对年轻人群的信赖,一定是其抱诚守真、笃定前行的思想武器。

马工枚速,异曲同工。

篇3

论文关键词:ELES消费结构升级,消费信贷,住行消费革命

 

一、我国消费结构及消费结构升级现状

消费结构反映人们的消费水平、消费质量、和消费需求的满足状况,其变化对社会经济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消费结构的升级也称“消费革命”,是指一个社会的消费需求的变化与发展,即代表一个消费时代的主流商品的升级和变革的过程。所谓主流商品,也就是大多数消费者已经或即将把主要支付集中在其身上的商品。这里的革命更多地体现出的是外延型的跃迁,即从无到有的过程。当然也包括了消费重点和热点的变化。

改革开放后我国消费结构升级的阶段性特点

以满足吃穿为重点的温饱型阶段(1978 ― 1984 年)。在这一阶段,随着居民收的增加,居民消费的重点主要是满足基本的生活需求即解决温饱问题,所以这一阶段食品和衣着消费占到居民消费支出的70% ― 80%。自行车、手表和缝纫机是该时期的主要消费热点或标志性商品。

一般耐用消费品普及阶段(1985 ―1991 年)。这一阶段是我国城镇居民在解决温饱之后,随着收入水平的上升而进行的第二次消费结构升级过程免费论文下载。在这次升级过程中,城镇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呈明显的上升趋势毕业论文题目,彩色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是该时期的主要消费热点。城镇居民消费从千元级迈向万元级,形成了以家用电器普及为代表的耐用消费品热潮。

以居住、家庭设备等为重点的优化生活品质阶段(1992 ― 2000 年)。在这一阶段,我国正式确立了市场经济体制,商品市场化程度迅速提高,劳动力等要素的市场化也逐步展开,城镇居民收入水平迈上新的台阶,家庭消费呈现出新的变化趋势:居民的住房消费支出增加,居住条件得到明显改善;空调、大容量冰箱、影碟机、组合音响、家庭影院、高清晰度彩电、中高档乐器(如钢琴)、健身器材、手机、个人电脑等多种新一代消费热点产品大量进入寻常百姓家庭;城镇居民用于通讯、旅游和健康的支出增加。

以住房、汽车、教育文化、旅游等为重点的享受型和发展型阶段(从2001 年起)。新一轮消费结构升级是指本阶段的完成过程。这一阶段,家用汽车、住房至今等十万元至几十万元的大型耐用消费品成为城镇居民关注和消费的热点,以教育为龙头的教育、通信、文化娱乐、旅游等服务类消费大幅攀升。对我国城镇居民而言,新一轮消费结构升级的本质是生活质量从小康向富裕的过渡和转变。

(二)、目前我国所处的消费结构升级阶段是“住行消费革命”,顾名思义,与住行直接关联的产业面临大力度的改革和发展。那么,这些产业即现阶段培育出的市场热点,已经具备了主流商品的市场。但这些商品在现有的市场运行和操作中,亟待解决的一些问题成为其发展的瓶颈。住房,截至2008年底,我国已竣工的通过房地产开发商经营的积压房为9124万M2,市值大约为2000亿元。而我国的住房消费支出使用恩格尔系数计算不足5%,与国际标准的20%相差甚远。房屋的价格畸高,需要住房的人绝非少数,却没有足够的支付能力,只能表明这个市场还不够发达,市场化程度低。在这种情况下毕业论文题目,住房信用贷款就可以缓解供需矛盾,从2000年起个人按揭贷款购房已经成为市场主流。有资料表明,个人购买商品住房占商品房销售总量的90%,而且代表着未来的发展趋势。同时,商业银行也向消费者以自有产权的房屋为抵押申请用于装修房屋、购置家家电支出发放的一次性贷款。这些新的贷款办法的出台,在一定程度上也将这些商品的需求能量逐渐释放,不失为一个一举两得的好方法。同等道理也适用于我国的轿车行业,我国目前人均保有量为20辆/万人,与世界平均水平的1辆/11人的差距是巨大的。当然,也从另一个角度反映出中国轿车市场潜力的巨大。

二、分析方法

扩展线性支出系统模型(Extend Linear Expenditure System,ELES)是经济学家Luch于1973年在美国经济计量经济学家Stone的线性支出系统模型的基础上推出的一种需求函数系统免费论文下载。目前被广泛用于对消费结构的研究中,本文也将采取这一分析定量实证研究方法,用数据说明消费结构升级问题及亟待解决的消费信贷问题。 该系统假定某一时期人们对各种商品(服务)的需求量取决于人们的收入和各种商品的价格,而且人们对各种商品的需求分为基本需求和超过基本需求之外的需求两部分,并且认为基本需求与收入水平无关,居民在基本需求得到满足之后才将剩余收入按照某种边际消费倾向安排各种非基本消费支出。

假设将人们的消费支出具体划分为I类,则各类商品的消费支出可以用模型表示为:

Vi=Piqi+βi(Y-V0) (1)

其中,Vi是对第I类商品的消费支出, Pi和qi分别为第I类商品的价格和基本需求量,βi为边际消费倾向,V0为基本需求总支出,Y为收入水平。该模型即为“扩展线性支出系统模型”(ELES模型)。

如果样本数据为横截面数据,可用最小二乘法对模型进行估计毕业论文题目,则可以设:

αi=Piqi-βiV0 (2)

则模型(1)可以表示为:Vi=αi+βiY (3)

对公式(2)两端求和得:V0=Σαi/(1-Σβi) (4)

由公式(2)也可以得出:

Piqi=αi +βiV0 (i=1,2,3,...m)(5)

然后利用弹性公式计算相关系数

收入弹性= βiI/Vi 其中,I取平均收入

自价格弹性=-βi(1- V0+ Piqi)/ Vi

互价格弹性=-βiPjqj/ Vi (i≠j)

本文以2001~2008年的中国城镇居民的收入与消费支出情况(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并2001年为基年进行了处理,(表略),对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及其变化进行定量分析。

三、消费支出构成分析及边际消费倾向实证分析

(一)、消费支出构成

表1 城镇居民家庭平均全年消费性支出的构成(%)

 

年份

食品

衣着

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

医疗保健

交通通讯

娱乐教育文化服务

居住

杂项商品及服务

2000

39.18

10.01

8.79

6.36

7.9

12.56

10.01

5.17

2005

36.69

10.08

5.62

7.56

12.55

13.82

10.18

3.5

2007

36.29

10.42

6.02

6.99

13.58

13.09

篇4

关键词 商业银行 消费信贷业务 个人信用制度

中图分类号:F830.5 文献标识码:A

消费信贷是指银行、其他金融机构或商业企业向消费者个人提供主要用来购买劳务、房屋和各种耐用消费品的信贷。消费者能够通过消费信贷的方式预支远期的消费能力,提升即期消费水平。1985年,中国建设银行深圳市分行发放全国首笔个人住房抵押贷款,在之后十年发展缓慢、品种单一。中国人民银行于1999年3月《关于开展个人消费信贷的指导意见》的颁布,消费信贷业务在我国才开始蓬勃发展。同时,消费信贷业务品种也由之前的单一品种发展到如今的个人住房按揭贷款、汽车消费贷款、教育助学贷款、住房装修贷款、大额耐用消费品贷款等多种形式。

1我国商业银行消费信贷业务发展面临的问题

1.1健全完善个人信用制度

个人信用制度,是指在对个人信用信息的收集、利用、提供与维护管理活动中所必须遵循的规则和准则。它包括个人信用登记制度、个人信用评估制度等。由于我国征信收据的使用机构覆盖面窄,只有少数大型商业银行才能分享这些数据,外资银行、保险公司、地方银行等金融机构目前仍无法参与数据库的共享。目前我国征信系统中只涉及到很少的信用内容,只有一些最基本的个人资料,使得数据不能够全面有效地反映个人资信状况,数据更新比较缓慢,银行在授信时无法完全信任这些数据。

1.2城乡差距大,发展不平衡

消费信贷业务在我国各地区之间的发展不均衡,导致这种差距的主要原因是受到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和银行设置较高的业务门槛,且倾向于那些收入较高的客户群,而忽视了经济不发达却对当地经济有带动作用的人群。在农村地区,消费信贷业务的发展更为缓慢,金融机构在农村地区设立的网点少、借贷不便、流通渠道不畅、消费信贷观念薄弱等特点。

1.3缺乏有效的风险防范机制

我国商业银行一直致力于加强制度建设,但是内部管理体系始终存在着缺陷。再加上激励与约束机制的不完善,使得商业银行在开展消费信贷业务时面临较大的操作风险,从而无法有效地加以防范与控制。信用担保制度不完善,缺乏有效的抵押品变现市场,商业银行在发放消费贷款时,往往要求借款人提供抵押品以降低银行受损时的损失程度,一旦消费贷款发生风险,银行通常会把贷款的抵押物作为第二还款来源。

1.4产品同质化现象突出

现阶段我国消费信贷市场上充斥着大量相似的产品,拥有鲜明特色的产品较少,产品同质化现象比较突出。这是因为我国商业银行在进行消费信贷业务品种研发与推广时不重视市场营销策略,缺乏有效的市场定位,从而不能为最有价值的客户提供其最需要、性价比最高的服务,并且导致商业银行在研发消费信贷产品时缺乏创新力。

2我国商业银行消费信贷业务发展对策

2.1完善个人征信体系

以目前央行的个人征信系统为基础,尽快建立一个覆盖全国各类金融机构的个人征信系统,利用现代电子网络技术实现同业间的数据共享。同时联合各相关政府部门与商业机构,信息互通,充实系统内信用内容记录,使之能够全面、真实地反映个人资信状况。

2.2大力发展农村消费信贷

农村消费信贷的发展不仅能够为商业银行带来新的利润增长点,还是解决三农问题,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缩小城乡差距以及扩大内需的有效途径。为了使消费信贷业务在广大农村地区健康快速地发展,应该适当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鼓励金融机构加强与信用协会或信用合作社等信用共同体的合作,积极探索发展联合信用贷款

2.3建立和完善风险防范与风险转移机制

银行内部建立消费信贷风险管理体系。银行应加强相关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和业务素质教育,从贷前调查、贷时审查、贷后管理三个环节入手,建立健全贷款管理责任制度、审贷分离制度和贷款检查制度,并将商业银行的利益与职员个人的利益捆绑起来,建立多层次的激励和监督约束机制。

2.4改进商业银行消费信贷业务市场营销手段

商业银行在经营战略上应该重视合理的市场细分与目标定位,并针对不同的细分市场与目标定位推出各种特色化产品,实行差别服务战略,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需求。树立品牌意识,打造信誉优良的消费贷款品牌,必要时可以尝试异业结合与品牌联合,选择合适的行销渠道拉近与消费者的距离,正确地运用4P―产品、价格、渠道和促销战略,能够有力地推动商业银行消费信贷业务的发展。

2.5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使人们转变消费观念

要消除老百姓消费的后顾之忧,让老百姓放心消费,就必须依赖于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与完善,包括医疗、失业、教育及养老保障等各方面。同时,要使人们充分认识到合理消费有利于经济的发展,居民消费的适度增长,是经济规模扩展与经济向更高层次进化的根本动力。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中小城市;商业银行;消费信贷;信贷业务

Abstract: Compared to corporate business credit, consumer credit has a broad customer base, market potential, a lot of advantages, such as small risk, for which, in recent years commercial banks have to develop unique consumer credit business, and has a certain Scale. However, statistics show that the consumer line of credit has not yet exceeded the size of its credit 10% of the total scale, some small and medium-sized city commercial banks and even less than 1%. However, in developed countries, the scale of consumer credit in general commercial bank credit accounted for more than 30% of the total, China's Hong Kong consumer credit accounts for about 40% of the total amount of credit -50%, which shows China's commercial banks consumer credit is still in the initial stages of development .

Key words: small and medium-sized cities; commercial banks; consumer credit; credit business

一、制约中小城市消费信贷业务快速发展的客观障碍

一是根深蒂固的传统消费观念是制约中小城市商业银行消费信贷业务发展的障碍之一。勤俭节约,量入为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要在短短几年时间内改变几千年的传统,让全社会接受借贷消费的观念,并不是一件十分容易的事。特别是我国目前的政治经济体制改革使原来的固定工变成了合同工,越来越多长期依赖单位生活的“单位人”变成了“社会人”,失去了心理依靠的“社会人”失落心理较严重,预期收入下降;社会保障体系改革让居民把积累子女教育基金、医疗养老保险基金等提到议事日程。人们对远期收入下降、消费增加的预期,导致部分居民在潜意识里排斥消费信贷,阻碍了消费信贷的发展。

二是理财能力欠佳、个人收入有限的消费群体是制约消费信贷业务发展的又一障碍。中小城市,特别是中西部地区的中小城市多属经济欠发达地区,居民收入普遍偏低,能完全符合消费信贷条件的客户数量有限。同时,由于多种原因,中小城市居民的理财能力欠佳,投资渠道单一,合理配置组合家庭资产的意识不强,让许多人不愿、不敢或不能借贷消费。

二、制约中小城市商业银行消费信贷业务发展的主观因素

一是商业银行现行的个人消费信贷业务发展与体制之间的矛盾,成为制约业务发展的瓶颈。由于个人消费信贷业务特别是汽车消费贷款和住房按揭贷款是目前公认的低风险业务,因此成为各商业银行分支机构争抢的“香饽饽”。在同一城区,不同商业银行之间、同一商业银行不同分支机构之间都存在竞争。同一地区同一商业银行不同分支机构内部相互竞争的个人消费信贷业务发展模式目前已不能适应个人消费信贷业务规模化发展的要求:(1)不能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分散经营的模式必然导致系统内的分支行之间、甚至支行内的部门之间激烈竞争,不但无法形成合力,反而会因此产生内耗,从全局的角度来看是不经济的,甚至可能会因争抢客户违规经营造成风险。(2)不能适应规模化发展的需要。个人消费信贷业务是一种单户金额较小的零售业务,手续办理环节较多,贷款办理成本相对公司业务较高,因此业务效益状况与贷款规模密切相关。分散经营的模式要求各分支机构、各部门安排专门的机构和人员来从事个人消费信贷业务,在业务规模相对较小的情况下,贷款固定成本居高不下,降低了贷款的实际收益率。而且由于贷款规模的限制不能设立专门的机构和人员,导致由客户经理兼任个人消费信贷工作,这样的结果必然是效率低下且风险隐患大。(3)不能适应业务创新的需要。在现有体制下,大多数个人消费信贷客户经理和管理人员均属兼职,市场调查、业务创新乏力,在个人信贷产品的开发上只能适应市场,无法引导市场潮流,稍有不慎就会在同业竞争中处于被动。

二是业务发展与风险防范之间的矛盾,成为银行快速发展个人消费信贷业务的心理障碍。在个人消费信贷业务发展和风险防范的博弈中,各经办行往往担心“顾此失彼”。个人消费信贷业务的风险因素很多,经办行在具体办理过程中面临的风险主要集中在贷前调查和贷后管理这两个环节中,具体表现为个人信用风险和贷款管理风险。个人消费信贷业务的服务对象是数额众多的单个贷款人,情况千差万别。而目前个人信用制度尚未完全建立,个人账户体系也未建立,在个人收入状况不明晰的情况下,个人资信状况和个人还款能力的审查是一项难度较大的贷前工作,它需要经办人员丰富的实践经验、敏锐的洞察力和详细的调查;贷后管理也面临同样的问题。在现行分散经营、分散管理的体制下,以上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都与个人消费信贷业务的发展存在一定的矛盾,也是各经办行自身很难解决的。因此经常出现因噎废食的情况。

三是个人消费信贷业务品牌与现行服务质量、服务效率之间的矛盾。经过近几年的努力,个人住房按揭贷款和汽车消费贷款已成为我行的拳头个人消费信贷产品, “金钥匙”个贷品牌已具有较高的知名度。然而面对同行及系统内不惜代价的竞争,如何进一步巩固我行“金钥匙”个贷业务的领先地位,确立业务的品牌形象,是当前必须考虑的问题。然而,目前体制下的服务质量是不容乐观的,借款人普遍认为,到银行办理按揭贷款并不是一件让人轻松的事情。目前基本的办理流程是:申请人收集全资料后送到开发商(经销商)处并由开发商(经销商)代交经办行——经办行受理申请并进行贷前调查、审查——审查通过并通知借款人办理各种手续 ——借款人到有权部门办理抵押备案手续、到公证处办理公证——借款人前来领取合同和储蓄卡。

从以上流程看,为办理一笔贷款,借款人需在开发商(经销商)、经办行、房(交)管局及公证部门之间往返数次。如果个人资料不齐,则需耗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而从经办行的角度来说,贷款的审批涉及客户经理、客户部主任、信贷部主任和分管行长等多个环节,若干个签字和盖章,再加上每个环节的责任人都是兼职,都还有其他工作需要完成,因而一笔贷款审批的时间也就较长,服务的效率比较低,离“优质高效”尚有很大差距。

三、加快发展消费信贷的几点对策

1.商业银行要加强对客户经理的培训,尽快组建一支专家型的个人消费信贷客户经理队伍。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人才是决定竞争胜负的决定性因素。各商业银行应对客户经理进行系统培训,特别是理财知识与营销技巧的培训,提高客户经理的理财能力,让客户经理在实际工作中能根据不同客户的实际量身定制理财方案,满足客户多层次需求。要把个人业务客户经理培养成了解国家的金融政策、掌握国际上通行的理财方法与趋势、熟知银行的各种金融产品及操作规程、具有较强的理财能力及人际沟通能力的专家型人才。通过客户经理帮助客户理财,引导客户使用银行的消费信贷产品,不断扩大消费信贷群体,确保消费信贷持续快速发展。

2.教育营销,培育市场。

目前我国消费信贷市场还很不成熟,有待进一步培育。对此,商业银行不能坐等市场成熟后再办理业务,要抢占先机,通过教育来培育市场。要改变过去 “用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的简单营销宣传,否则只会给广大消费者 “寅吃卯粮” 这一不恰当的心理暗示。要通过系统介绍消费信贷知识、从理财的角度告诉消费者消费信贷把“明天”的钱拿到“今天”来消费,既可改善“今天”的家庭环境,又可合理配置家庭资产,创造更多财富。另一方面,客户经理在营销过程别要注意引导消费者转变观念,要针对许多消费者从“单位人”变成“社会人”后不稳定、不安全的心态,用具体事实告诉消费者,随着社会保障体系的健全,“社会人”比过去的“单位人”更有依靠,随着经济的发展,预期收入也会越来越高。

3.成立个人消费信贷中心,实现个人消费信贷集约化经营,促进个人消费信贷业务持续快速发展。

篇6

关键词:国外高校 创新实践活动 浮空器 现状 特点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19.029

1 引言

高等教育承担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四大任务,其中,人才培养是核心。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是人才培养的重中之重,是衡量人才培养质量和教育教学改革效果的重要指标。2011年4月,同志在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指出,高等学校要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最核心最紧迫的任务,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形成人才培养新优势[1]。建立创新实践基地,开展创新实践活动,是提高高校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有效方式。国外的剑桥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多伦多大学、普度大学、波士顿大学等很早就已积极探索本科生、研究生创新实践活动组织形式,开设了形形的创新实践项目。

浮空飞行器是指依靠浮力升空的无动力飞行器,包括高空科学气球、飞艇等。浮空飞行器具有可快速部署、操作使用方便、经济性好等诸多优点,无论在军事领域,还是在民用领域,都具有广阔应用前景。尤其随着世界各国对临近空间开发利用的高度重视,平流层浮空器的研究和发展更是受到极度青睐[2]。

近年来,在国外高校开展的学生创新实践活动中,浮空飞行器类项目占有重要地位。据不完全统计,全世界目前有50余所大学组织开展以高空气球为工具的临近空间探测等研究,其中,绝大多数项目都有本科生。本文对国外高校浮空器类学生创新实践活动的开展现状进行系统总结,对其特点进行深入分析,对国内高校开展学生创新实践活动,充分发挥创新实践活动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重要现实意义。

2 国外高校浮空飞行器学生创新实践项目概况

据不完全统计,国外目前有50余所大学组织开展以高空气球为代表的学生创新实践活动,本节选取实践项目特色鲜明、实践内容丰富、较具代表性的典型大学开展的典型项目进行详细介绍。

2.1 高空学生平台(HASP)

高空学生平台(High Altitude Students Platform ,HASP)是首个专为单次飞行搭载多个有效载荷而设计的高空气球平台项目,由Louisiana州立大学、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气球项目组(BPO)、哥伦比亚科学气球站(CSBF)等共同发起,Louisiana州立大学主导[3]。项目旨在为学生提供在临近空间实现较长时间飞行的实验机会,培养新一代航空航天科学家和工程师,以解决美国目前空天领域专业人才紧缺的危机。

HASP可用零压聚乙烯薄膜气球将12个学生有效载荷搭载至36km的高空,航时可达15-20小时。项目首次飞行是在2006年9月4日,平台共搭载了8个学生有效载荷。在HASP项目实施过程中,学生将完成整个气球相关的所有分系统设计、制造、测试、发射等活动。自2006-2012年,HASP项目每年至少安排一次飞行试验活动。多年来,参与HASP项目的学生人数稳步上升,美国国内共计有27个独立机构将HASP作为学生培训项目的一部分。从2011年开始,HASP开始向国际学生团队开放,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在2011年作为首个国际团队参与其中。

2.2 Montana州立大学高空气球学生实践项目

BOREALIS高空气球项目是美国Montana州政府支持的学生创新实践项目[4]。在项目中,来自不同专业的学生一起构想,设计和制造自己的有效载荷并放飞至30km的高空。BOREALIS在Montana州立大学和Montana大学有两个独立完整的气球项目,其余规模较小的学校则仅负责开发有效载荷,并与这两所大学进行合作飞行。

在2011年BOREALIS项目中,由6名工程专业的学生组成一个跨学科项目团队设计高空气球有效载荷。有效载荷携带一个由Montana州立大学研发的辐射传感器。有效载荷的设计和原型制作作为一个为期8周的暑期项目,于6-8月份进行,项目预算约450美元,所有参与此项目的学生在这个跨学科项目团队中遵循系统工程的原则进行合作,开展包括方案设计、分系统设计、项目风险评估、半实物仿真等内容的所有工程流程研究。

2.3 Alberta大学高空气球计划

加拿大Alberta大学的高空气球计划是学校组织的、以学生为主体的科技创新实践活动,旨在通过学生参与活动,使其获得相应的科学研究、工程项目方面的经验。Alberta大学高空气球计划(UAHAB)启动于2009年秋季,2010年秋季得到加拿大航天局的资金支持,同时其成员被选派参加了高空学生平台(HASP)项目,开发了“枫叶粒子探测器”,成功的组织和完成了相关任务[5]。UAH队对2011年HASP的成功参与,极大地鼓舞了周围的学生,激发了Alberta大学学生对于高空气球计划的热情。UAHAB迄今已经进行了十多次相关试验,形成了UAHABXX系列,项目最近一次放飞试验是在2012年3月25日,有效载荷重量为15kg(包括相机和加速度计),最大飞行高度28km,飞行时间1小时56分钟,飞行距离约130km。

3 国外高校浮空飞行器学生创新实践项目的启示

3.1 注重通过创新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知识运用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是高等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的关键内容,也是国内外高校开展学生创新实践活动最直接的目的。纵观国外高校开展的浮空类创新实践项目,无不将上述三种能力培养摆在极其突出的地位,鼓励学生充分利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通过动手实践,将创新性设想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强化知识运用能力,提高动手实践能力,培养创新思维,培育创新素养。除本文第二节提到的项目外,Louisiana州立大学的学生航空促进计划,提出所谓“爬,走,跑,飞”循序渐进飞行器实践教学方法,首先将广泛学科内容知识和亲身体验教授给学生,然后让学生应用这些知识进行小型气球有效载荷的设计,制造,测试和操作,学生在实践活动实施过程中,可大胆设想创新,提出新概念、新思想并进行应用。

3.2 注重通过创新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人类科技史表明,绝大多数成功的科学家都具有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6]。大力协同、合力攻关的团队协作精神,是从事现代重大基础科研项目、大型工程项目等必备的科研素养。国外高校充分利用浮空飞行器创新实践项目系统性强、分系统众多(包括蒙皮、结构、能源、控制、载荷、推进等若干子系统)、参与学生多的特点,在创新实践活动实施中,安排多名学生共同完成实践项目,集智创新,合力攻关,很多大学甚至采用了校校合作方式,让学生与很多新面孔开展合作,如第二节提到的众多高校参与的高空学生平台计划,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3.3 注重通过创新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工程素养

在校期间所学知识技能与工程实际脱钩,缺乏工程素养,毕业后无法很快适应岗位要求,在很长一段时期内都是国内外高校人才培养共同面临的问题[7],因此,国外高校在浮空器创新实践活动实施过程别注重引发学生对工程项目的兴趣,借鉴工程模式组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工程素养。如Louisiana州立大学的学生航空促进计划的一个很重要的目的就是,吸引更多学生参与航空相关工程项目,为学生提供项目管理、数据的收集、分析和解释等工程经验。

3.4 注重实践项目设置规划,由简到繁,持续发展,形成系列

实践项目设置是学生创新实践活动别关键的内容,直接关系到创新实践活动的效果。国外高校特别注重创新实践项目长远规划和持续发展,按照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原则,建立项目系列,一脉相承,逐年逐步有序推进。本文第二节中介绍的高空学生平台项目,无论是气球,还是有效载荷,都形成了系列化,按照飞行试验开展年份,命名为“HASP+发射年”,如HASP2010。

参考文献:

[1].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1-4-25(2).

[2]姚伟,李勇,王文隽.美国平流层飞艇发展计划和研制进展[J].航天器工程,2008,(2):69-75.

[3]T G Guzik, J P Wefel. Student Ballooning and the High Altitude Student Platform [C]. NSG Directors Meeting, Baton Rouge, 2009.

[4]Montana Space Grant Consortium. The Montana Space Grant Consortium Ballooning Program Handbook [Z]. Bozeman: Montana State University, 2004.

[5]The Auburn University Student Space Program [Z]. Auburn University, 2007.

[6]武小梅,王星华,刘艺.基于实训教学的工程素养和创新能力培养[J].中国电力教育,2010,(30):133-134.

作者简介:杨希祥(1982-),男,河北阜城人,博士,讲师,研究室副主任,从事浮空飞行器技术方向的教学科研工作,国防科学技术大学航天科学与工程学院,湖南长沙 410073

篇7

在几种新兴旅游方式中休闲旅游、农家乐,主题公园,乡村度假都被40%以上的消费者接受,但商务会展,休闲房产游,医疗旅游的认知率都比较低,还需要大力推广和深度开发。在国外特别是医疗旅游,比如泰国、印度、印尼等地,已经是大力发展的新产品。走向“十二五”,发展旅游与休闲产业正在成为各地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一个重要途径和战略重点。休闲消费必将进入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4)挖掘休闲健身消费的潜力需提起高重视度。笔者对湖北市民的调查发现,从不健身和每周一次健身活动的人数占受调查总人数的56%,这说明休闲健身活动在广大市民中并不普及。其中能主动进行健身的人数还不到一半,工作繁忙、照顾家人已让人没有精力和心情从事体育锻炼。(5)老年化趋势明显,需拓宽养老方式单一的局面。湖北省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11月1日,全省60岁以上老年人口797万,占总人口的13.93%;65岁以上老年人口520.19万,占总人口的9.09%。预计到2015年,全省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达994.2万,占总人口的16%左右。到2033年,全省老年人口将达1896万,占总人口30%以上,平均每3个人中就有1位老人。我国传统的养老观念即是上一代完成对下一代的抚养与教育,等下一代长大成人,再对上一代进行反哺照料。现阶段居民的主要养老方式以居家养老为主,包括老人单独居住以及与子女共同居住。但由于人口老龄化加速和独生子女政策的实施,逐渐与这种代际关系形成尴尬局面,“四二一”家庭格局使赡养关系面临考验。年轻的一代既要面对激烈的社会竞争压力,又要肩负照顾哺育下一代的责任,对于老人的照料难免有所疏忽。并且受现在夫妻异地分居等社会环境的影响,“空巢老人”逐渐增多,养儿防老的赡养关系就显得十分脆弱。

湖北省新型消费业态发展的条件分析

(1)消费观念。受中国传统的量入为出、勤俭节约的思想影响,消费者对休闲消费的看法普遍是看菜吃饭、量体裁衣。湖北市民每年外出旅游1次至2次的人占大多数,频繁出游的人数极少。由于长期的劳动至上的观念,市民出游频率并不高,还是有计划和节制性的,普遍在节日长假进行。激烈的社会竞争环境和机械的“两点一线”生活模式(单位、家),让消费者在休闲消费上趋于被动状态。这一消费观念在老年人身上体现尤其明显,老年人的消费观存在三个层面,即“一般消费观”、“习惯性消费观”、“居家养老消费观”。老年人特殊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使他们认可的消费重点在医疗保健和饮食穿着,但又因为他们的日常开支不愿意总依靠儿女提供,所以想节省更多的钱“以备不时之需”。另一方面,由于中国的亲情伦理的存在,他们也想为子女留下一笔钱。(2)消费环境。数据显示,55.7%的市民在旅游接待能力的认可方面觉得一般,甚至有9.5%的市民不认可,认为服务质量亟待提高。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休闲消费的需求会逐渐增加。由于休闲行业具有较优的经济回报率与广阔的发展前景,越来越多的资本进入,一些企业通过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这就不可避免地降低了消费的质量。服务行业质量是关键,尤其节假日期间,供给不足,需求旺盛,一些企业的服务质量就大打折扣。(3)年龄结构和收入差距。笔者针对不同年龄段的消费者做调查,分析出消费者每月在网上花费小于500元的占被调查对象的68.3%,501-1000元的占总人数的21%,1001-1500元的占总人数的8.2%,1500元以上的消费者相对较小,占总人数的比重均不足2%。再进一步分析得出每月网上消费额为500元以下的消费者主要由学生、事业单位和公司职员(69.3%),年龄为30岁以内的年轻人(50%以上),月收入小于3000元(65.4%),这说明年轻人是网上购物的主要消费人群,但可能会受到收入的限制。随着他们的成长和职业生涯的提升,所带来的消费潜力也是巨大的。(4)政策法规政府政策及行为在新型消费业态的发展规模、态势及规范等方面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但我省目前在支持新型消费产业方面的政策还不完善。现阶段我省新型消费产业主要是自筹资金,但是,大部分新型消费产业一次投入都比较大,收益短期也不明显,这就需要政府引导金融机构的扶持。另外,我国法律对新型消费的标准还缺乏统一标准,如何创造绿色消费、文明消费的环境,排除低层次、低文化的消费行为,同样需要政府的正确引导。

篇8

关键词 新能源汽车 绿色节能 汽车推广 模式研究

一、前言

就目前情况而言,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我国乃至全世界汽车发展行业的发展趋势。发展新型能源汽车能够有效地缓解汽车尾气排放对环境污染的压力,提高可再生资源的能量利用效率。我国汽车生产的数量繁多,但是在汽车的口碑以及销售效果上与其他国家的产品相比有很大的差距。对于我国的汽车生产领域而言,很多企业不是缺乏新型技术,而是缺乏有效的推广策略,需要我们不断完善与发展。

二、我国目前新能源汽车推广的现状

(一)新能源汽车在我国推广具有的分析

1.国家政策优势。国家行政机关为扶持新能源产业,并且使其健康全面的发展,特别是以新能源汽车为代表,并且为了扎实推进汽车行业能源和排放双节省工作,对新能源汽车的消费税特别制定了优惠政策,当前消费税的税收征缴将把新能源汽车排除在这个范围之外,包括了电动汽车。这个减免政策的推出帮助消费者大大地降低了购车成本,并且使新能源汽车价格在市场中的竞争优势有了大幅度的提升。

2.广大消费者的消费习惯更转变简单。我国汽车消费总量增长过程与那些已经普及汽车消费的发达国家相比,还处于消费爆发期。虽然发达国家推出了大量的激励政策来推动新能源汽车的营销,但是由于我国汽车工业发展速度迟缓,原始动力汽车工业规模不成熟和覆盖面较窄,这为我国新能源汽车营销事业的发展提供了竞争优势。

(二)新能源汽车在我国推广的主要缺点

1.既有优惠政策没有足够的执行力度。很多地方政府对新能源汽车税收政策的落实不到位,目的是为了保护地方传统汽车产业,这就致使中央政府机关的优惠税务政策难以深入贯彻,新能源汽车的价格竞争优势不能充分体现,使新能源汽车的营销推广受阻。

2.营销花费较大。中央政府对新能源汽车的免税政策虽然减少了消费者的部分负担,但是目前汽车市场上新能源汽车售价仍然居高不下。新能源汽车与传统汽车的市场价格比例依然未变,这样就会对新能源汽车的销售工作造成不能被战胜的阻碍。

三、关于推广新能源汽车的几点建议

(一)创新新能源汽车营销推广新理念

新能源汽车营销工作的重心是绿色消费,营销者应该积极的提倡。随着目前新能源汽车技术不断发展,新能源汽车突出的优势是节能环保,并且是当今社会所独有并且越来越有优势,因此带来了明显的社会生态环境保护效果。别具一格的市场竞争优势使新能源汽车为广大消费者所接受和支持,可是新能源汽车的销售价格居高不下也是销售者不能逃避必须面对的事实。所以,新能源汽车营销团队应该在确定和实行营销方案时,把新能源汽车别具一格的绿色环保理念充分彰显出来,为了加深不同阶层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生态友好环境保护以及低碳等功能的印象,营销团队可以举办多种类型的营销介绍会,从而对消费者产生积极刺激,使他们产生积极的消费行为。

(二)积极推广体验型消费理念

指引新能源汽车的潜在消费者开始提前的试用消费,是新能源汽车体验型消费理念的本质,而后通过消费者对这次使用的满意程度来决定是否消费。新能源汽车营销者可以举办向潜在用户群体提供的免费试用活动,来吸引更多消费者参与体验型消费活动,使新能源汽车的隐藏销售空间快速增大。为了避免一些客户没有能力购买新能源汽车或者没有想法购买新能源汽车参加免费试用活动,营销者可以采取以旧换新的营销方法,让有指定价位的旧车主来参加免费试用活动。这个举动可以使免费试用体验活动成本不至于过高,同时可以将有消费能力也有消费意向的潜在客户群体归入到营销团队的目标消费者群体中。

(三)充分利用网络平台

在现在的新能源汽车的销售和宣传手段可谓是多姿多彩,最早采用直接设计现实中的平面广告来营销新能源汽车,后来,因为电视的出现,通过电视传媒来推广新能源汽车成了主要手段,现今社会网络速度不断提升,计算机使用的基本普及,直接导致网络成了新能源汽车的主要推广手段。通络网络来传播新能源汽车的销售和其他传统销售途径相比,具有自己独特销售特点,这些特点也直接推动了销售工作的进行。现今电脑和网络的安装对于多数家庭来说都成了十分简单的事情,不需要大量的资金和条件,而且在广告的制作方法和宣传方面的建设资金也很少,所以可以用很少的消费来达到销售者满意的效果。还有一点优势,就是充分运用了网络可以相互交流的功能,这样一来在家便可以进行消费者和销售者的沟通,让消费者更加深入的了解新能源汽车的最新情况,销售者也可以切实地了解到每一位消费者的真正需要,通过这种相互了解,增加双方自身的利益。而且,根据经验和现实结论来判断,现今长期存在于网络环境中多半都是年龄比较年轻的群体,他们对于新事物的接受能力比较好,并且能够相信和理解这些新生事物,这两种条件也间接地促进了新能源汽车的推广。网络推广新能源汽车还有一个优点,就是不受时间的限制,在使用网络的同时就能够弹出广告,这一特点避免了传统推广渠道的局限性,这种局限性包括时间和地点两个方面,这样一来能够很大程度的提高新能源汽车的推广程度和推广效率。

(四)增加信贷模式

信贷购物营销模式是当今营销推广的主流方式,已经逐渐应用到很多个营销领域了。为了推广新型能源型汽车,可以适当加大信贷优惠力度,增加消费者的购买能力,加快能源汽车的发展速度。当今新型能源汽车的主要购买群体便是年轻人,而懂得应用信贷方式的人群正式年轻人这一大群体,应用一定的手段,可以使二者相互契合,通过信贷服务促进年轻人购买新型能源汽车的能力,达到营销推广的效果。另外营销者还可以应用汽车租赁的形式,来增加新型能源汽车的流动性,其中电池的租赁工作尤为重要。新型能源汽车的生产企业在进行营销推广的时候,可以为消费者提供能源电池的便利条件。在这个过程之中,可以对新型能源汽车电池的营销活动进行进一步的推广,增加消费者对新型能源汽车的信任程度以及购买的动力,推进能源汽车的使用,起到保护环境的作用。

四、结语

新型能源汽车是汽车行业发展的新方向,为了使消费者能够认可新型能源汽车,需要进行一系列的营销推广工作。要通过创新推广理念、改革消费理念、充分利用网络手段以及改变营销模式等几个主要的方面。并且要在逐渐的发展过程中,不断探索创新,为新型能源汽车发展的推广工作作出贡献。

(作者单位为沈阳大学)

参考文献

[1] 王丰超.我国新能源汽车营销模式分析[J].中国科技纵横,2014(21).

[2] 林雯.上汽集团新能源汽车市场营销战略分析[J].上海企业,2013(12).

[3] 吕洪兵.新能源汽车网络营销的优势与策略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0(26).

[4] 张芳.我国新能源汽车推广策略研究――基于特斯拉推广模式的借鉴[J].价格理论与实践,2015(03).

篇9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 产业转型升级 影响机理 发展对策

一、新型城镇化的内涵

城镇化是指农村人口转化为城镇人口的过程。城镇化是人口持续向城镇集聚的过程,是工业化进程中必然经历的历史阶段。目前,耕地、淡水、能源和重要矿产资源相对不足,生态环境比较脆弱,劳动力素质偏低,因此,转变城镇发展方式,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集约紧凑的新型城镇化道路,是“两型社会”建设的必然选择。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促共进的城镇化。

二、城镇化与产业转型升级相互影响的机理分析

区域经济发展离不开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与城镇化发展,产业结构与城镇化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配第―克拉克定理和库兹涅茨的产业结构演变理论告诉我们,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产业结构的重心将沿着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顺序逐步转移,通过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必然使得各种生产要素,尤其是劳动力,从农业产业部门转向非农产业部门,最终表现为城镇化发展。同时,城镇化进程实质上是人力资本、资金、土地等生产要素在空间上向城镇集聚,生产要素的集聚必然促使物流、科技、金融等生产服务性行业发展,从而推动第二、三产业和整个社会的产业结构升级。因此,产业结构升级优化与城镇化进程是双向的互动关系,二者具有内在的联系。

(一)产业转型升级对城镇化发展的影响

产业转型升级是指产业结构的转型和技术水平的提升。产业转型通过供给和需求效应影响城镇化进程。

产业转型升级引起城镇化供给增加。地区产业的转型升级增加了城镇化发展所需要的要素服务供给,如就业、财税收入和居民收入。地区产业转型升级一方面增加了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地方政府能提供更多的财力推进城镇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城镇化进程;另一方面,可以促进社会就业质量的提升,改善就业结构和提升居民收入水平,从而提升城镇消费水平。

产业转型升级引起城镇化需求增加。产业转型升级意味着第一产业的比重不断下降,第二、第三产业的比重不断增加,特别是第二产业中的高端制造业比重不断增加以及第三产业中的现代服务业比重的不断增加,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意味着对知识、技术、信息、人力资本等高端要素的需求和交易市场的需求也将增长,客观上需要推进城镇化进程。

(二)城镇化对产业转型升级的影响

城镇化主要通过空间、要素和服务供给和需求导向对产业转型升级产生作用。

城镇化对产业转型升级的供给效应。城镇化水平提高,有利于促进城镇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城镇中完善的交通运输条件、专业化的市场,发达的信息网络结构促使城镇成为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集散地,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人才、资金、技术等高端要素支持。同时要素、产业集聚效应和累积循环效应的存在,进一步吸引着人力、资本、技术等高端要素的集聚,促进地区高端产业在本地区发展,高端产业发展集聚必然推动城镇。

城镇化对产业转型升级的需求效应。城镇化发展带来人口集聚、就业结构的调整以及人们生活、消费行为的改变,而伴随着就业转型、劳动力结构转型,引发对人居空间、产品质量、生活服务设施、交通、环境等的高需求,从而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三、株洲城镇化发展与产业发展统计描述

(一)株洲城镇化发展水平

城镇化发展水平衡量的主要指标是城镇化率。本文选取株洲市2007-2014年的统计数据,数据显示株洲市2007年城镇化率为47.4%,2014年提高到61%,株洲的城镇化水平不断提升。(见表1)

表1 株洲市2007-2014年城镇化率

年度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城镇化率(%) 47.4 48.8 50.3 55.5 57.5 59.1 60.1 61

(二)株洲产业发展水平

株洲产业发展一方面表现在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另一方面表现在产业层次不断提升,即产业升级。衡量产业升级的主要指标是第二、第三产业比重不断提高。本文选取株洲市2007-2014年的统计数据可以发现,株洲市2007年第二、第三产业比重为87.1%,2014年提高到92.1%,表明株洲产业层次在不断提升。(见表2)

表2 株洲市2007-2014年第一、二、三产业比重

年度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第一产业(%) 12.9 12.1 10.5 9.7 8.5 8.2 8.0 7.9

第二产业(%) 52.9 54.6 54.8 58.5 60.5 60.3 60.0 59.3

第三产业(%) 34.2 33.3 34.7 31.8 31.0 31.5 32.0 32.8

四、株洲新型城镇化建设现状

(一)城镇化加速推进

随着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的全面展开,以新型城镇化引领“四化两型”协调发展战略的实施,株洲城镇化进程处于加速阶段,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力。2014年株洲城镇化水平达到61%,比2007年提高13.6%。

(二)城镇体系进一步完善

全市城镇的空间布局和规模结构进一步合理化,形成了以株洲城区为核心,县级市和县城为节点,特色中心镇和农村社区为基础,相互联系的城镇体系。城市功能日趋完善,城市品位明显提升,株洲成功创建为国家文明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全国交通管理模范城市。

(三) 城镇龙头作用日益显现

随着城镇化速度的加快,人口以及各种生产要素逐步向城镇集中,城镇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对全市经济贡献率不断提高,城镇龙头作用日益显现。2014年,株洲城镇工业增加值达到1138亿元,占全市88.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城镇零售额达到694.4亿元,占全市的93.4%。

(四)城镇综合承载能力明显提升

近年来,株洲不断加大投资力度,大力推进云龙示范区、武广新城和园区建设,强力实施“五改”工程,大力推进“四创四化”,加快“城中村”和旧城区改造,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加强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得到明显提升。2014年,全市城镇投资1487.2亿元,占全市的80.95%。完成城市基础设施投资278.9亿元,占全市的15.18%。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235.3亿元,占全市的12.81%。此外,株洲加快廉租房、经济适用房、公共租赁房等各类保障性住房建设,大力推进城市和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多层次的城镇住房保障体系初步建立。

(五)城镇居民生活质量进一步改善

随着株洲城乡居民收入较快增长,城乡居民消费支出持续增长,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2014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1338元,同比增长9.2%。城乡居民收入比缩小至2.18:1。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9906元,同比增长12.4%。

五、株洲新型城镇化对株洲产业升级的影响

新型城镇化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引擎,是支撑经济发展的强大内在动力。新型城镇化发展带动投资增长、引发消费需求、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一)创造投资需求,推动产业发展

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可以通过城镇化带动基础设施投资、房地产投资和城镇相关产业投资,产生持续、巨大的投资需求。一是加快了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新型城镇化可以带动基础设施和市政工程建设。2014年,株洲市完成城镇基础设施投资278.9亿元,是2007年4.44倍。二是直接扩大了对第二产业的投资需求。2014年,全市工业投资947.4亿元,是2007年的6.78倍。三是扩大了对房地产等第三产业的需求。2014年全市完成房地产业投资235.3亿元,是2007年的4.06倍。

(二)刺激消费需求,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一是促进消费升级。从农村转移到城镇来的居民,进入城镇生活后,随着收入增长,在基本生活消费之外也会大量增加耐用消费品的购买,促进消费升级从而创造消费需求。2014年与2007年比,株洲市每百户城镇居民拥有家用汽车、空调、家用电脑和洗衣机均出现成倍增长。

二是改善消费结构。消费观念的差异以及城镇居民的消费环境优于农村居民。随着进城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其消费结构发生变化。2014年全市城镇居民食品消费支出占消费支出比重为36.1%,比农村居民低5.6%。城镇居民衣着支出占消费支出的11.6%,比农村居民高5.8%。体现享受和发展的交通通讯、文教娱乐服务、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等支出城镇高于农村。城镇居民交通通讯支出占消费支出的11.3%,高于农村居民2.5%;文教娱乐服务支出占消费支出的12.6%,比农村居民高6.2%;城镇居民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支出占消费支出的8.8%,比农村居民高0.5%。

三是扩充市场需求。随着城镇人口数量的增加,对衣食住行、教育、医疗、社保、就业等的需求将不断扩张,有效地刺激了以商贸、餐饮、旅游等为主要内容的消费型服务业的发展,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产生大量的就业机会,扩充市场需求。2014年株洲三次产业就业人员的中非农就业比重比2007年上升了7.1%。

六、株洲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科学规划,加快构建新型城镇体系

坚持规划引领,立足“两型”理念、战略思维,科学编制城乡一体的城镇发展规划。致力形成城镇相连、交通便捷、生态宜居的“两型”城镇体系,打造绿色株洲。以株洲市区为主中心,以醴陵市区、攸县县城为次中心,沿106国道、S211省道完善城镇体系,突出抓好县城和中心镇建设,提高县城在县域经济中的首位度,增强中心镇的辐射带动效应,打造一批工业强镇、商贸重镇、文化古镇、旅游名镇。

(二)完善城镇设施,改善消费环境

城镇基础设施是城镇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良好的环境是城镇持续发展的基础,也是改善消费环境的重要基础。一是改善城镇环境,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完善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城镇环境治理,强化生态保护,创造良好的生态宜居环境。二是完善商业配套设施。鼓励各类投资主体投资城镇商业设施建设,支持流通企业向中小城镇延伸经营网络。鼓励发展超市、连锁经营等多种业态。三是提供均等化的教育。加强新型城镇教学设施的建设,提高学校师资力量水平,让进城人员的小孩能在新型城镇中,享受良好的教育。四是优化医疗卫生条件。加强新型城镇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进城人员优化提供,满足进城人员基本医疗卫生需求。

(三)加大制度创新,促进人口向城镇聚集

以扩大内需特别是增加居民消费需求为重点,以制度创新为依托,推动农民市民化。逐步放开对农民进城落户的限制,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政府在中小城镇搭建创业平台,鼓励和支持有资金、有技术的农民创业从而向中小城镇聚集。让进城农民拥有与城市人口平等的发展机会和权益,逐步改变农民工生活方式。只有让进城农民在城市“安居乐业”,他们才会愿意在城镇消费,提高消费水平。

(四)创造就业机会,吸引人员进入城镇

一是结合株洲自身产业特点和资源优势,以工业园区为载体,扶持和鼓励中小企业发展,延长产品链条,加快企业的集聚,努力形成专业化分工、社会化协作的新格局。二是加强第三产业发展,第三产业行业分布广,是城镇扩大就业、吸纳劳动力的重要领域。三是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结合自身产业发展特点,加强工人技能培训,增强居民就业技能,扩大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的规模。四是通过提供公益岗位、企业优先安排、优惠政策扶持、社会援助、鼓励创业等多种形式,为下岗、失业人员和贫困群体提供更多的就业空间。只有居民收入提高了,居民消费的增长才有承载的基础。

(五)完善社保体系,改善消费预期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改善居民消费预期,解除居民的后顾之忧,是扩大居民消费的重要方面。一是加大财政对社会保障的投入,调整支出结构,提高社会保障支出的比重。二是扩大社会保障体系的覆盖面。结合株洲人口老龄化、就业方式多样化、城镇化加快的特点,完善现有的保障制度。三是加快完善城镇医疗保障体系,针对不同人群医疗保障需求建立保障制度多模式、保障方式多样化、保障水平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体系,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参考文献:

[1] 林秋玲.福建省城镇化与产业结构升级的发展协调研究[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2):10-15.

篇10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农村商贸流通业;二者关系

一、引言

为加快我国城市发展水平,相关政府部门积极研究探索,发现新型城镇化可以充分的促进我国的城市建设。而农村商贸流通业对我国新型城镇化关系密切,可以通过农村商贸流通业的发展促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同时新型城镇化的快速建设也会促进我国农村商贸流通业的发展。所以二者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共进关系。

二、新型城镇化与农村商贸流通业的概括

1.新型城镇化的意义。新型城镇化作为一种新的城镇发展方式,与传统的城镇发展相比具有节约集约、城乡统筹、和谐发展及适宜的生态环境,同时还具备城市与农村共同发展进步等优点。新型城镇化还注重农村的发展,在保证不影响农民的日常生产生活及保障良好的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将城镇化覆盖农村,实现乡镇平等,共同发展进步的良好建设目的。新型城镇化建设中“新”是指新的城镇建设理念,采用新的建设技术及新的工业化等等。“型”是指产业结构、交通系统及施工场地等的转型。可以说新型城镇化的建设包括的环境、服务、农村建设的多方面内容,将成为我国城镇建设的主要形式。

2.农村商贸流通业的内涵。商贸流通业是商品之间的流通。商贸流通业不接包括农村商贸流通业,海还包括餐饮、物流及日常零售店等。农村商贸流通业就是指农村生产的农业产品与生活服务之间进行流通的一种经营形式。农村商贸流通业目前作为连接城市与农村经济的一种产业。发展情况受到国家有关部门的重点关注,特别是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农村商贸流通业作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因此必须建立良好的农村商贸流通业体系,才能保证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快速发展,促进我国城市发展水平。

三、新型城镇化和农村商贸流通业之间的关系

1.新型城镇化的建设为农村商贸流通业发展提供内在源力。新型城镇化在建设过程中会大大提高人们对生活的需求。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会带动基础设施的建设水平,在保证良好的基础设施建设情况下,为农村商贸流通业的发展奠定物质基础。方便城乡之间的商品流通,促进农村商贸流通业的发展。另外新型城镇的建设还会为农带来更多的生产性需求,促使农村改善生产的产业结构。不断产生新形式的生产方式。使农村富余来动力加入到生产规模中。保障农村商贸流通业发展的劳动力及原材料充足。促进农村商贸流通业发展。

2.新型城镇化的建设集中人口的能力,存进农村商贸流通业的商品流通。新型城镇化的建设工作。可以达到农村人口的市民化,增加城市人口数量。增加城市人口对商品的需求,还可以改善农民的生活环境、教育环境等。为农村商贸流通业的发展提供相关的工作者。因为农民的工资待遇相对来说较低,可以为农村商贸流通业发展减少资金的投入。使其有足够的资金支持发展。

四、提升新型城镇化与农村流通业的具体探究

1.重视新型城镇化建设水平。新型城市建设为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建设过程中要保证建设的质量,符合相关规定,要根据实际情况及城镇人们的消费状况,选择合适的发展机会,进行新型城镇化建设。我国新城城镇化与农村商贸流通业的关系表现为,新型城镇化占据主导地位,新型城镇化能充分促进农村商贸流通业的发展,因此在具体建设是,要先进行新型城镇化的建设,建设过程中要将人口问题、户籍制度、交通问题、环境问题及人们生活质量作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主要问题。充分刺激城镇人们的消费,提高其对消费的需要,进一步提高关于消费的服务。促进农村流通业的发展。

2.提高农村商贸流通业的经营能力。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农村商贸流通业开展工作还存在一些弊端,例如产业结构单一、发展方式不足等。因此,在进行农村商贸流通业的经营时。良好的经营环境及基础设备建设水平与农村商贸流通业发展关系密切。要积极改善与农村商贸流通业相关的基础建设设备及市场经营环境,才能促进农村商贸流通业的发展。另外相关部门要积极探究,发现符合实际生活的农村商贸流通业产业结构,促进其全面发展。最后政府要对农村商贸流通业发展给予政策支持,如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持、资金投入及交通方面的管理等。

3.运用新型城镇化与农村商贸流通业的关系,促进共同进步。

在进行新城城镇化建设胡农村商贸流通业的发展时,要充分利用两者间的促进关系,实现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带动农村商贸流通业的发展;在农村商贸流通业发展的同时完善新型城镇化建设。主要方式有通过农村商贸流通业的建立,如建设大型农村产品交易市场、建立连锁超市等扩充农产品的销售渠道、将城市和农村链接起来。促进城乡共同发展。

五、结束语

新型城镇化建设对于我国城市发展十分重要。是一项可行性城市建设方式,而农村商贸流通业能够良好的将城乡发展结合起来。促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实施,因此在实际建设是要注意新型城镇化建设与农村商贸流通业的关系。做到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