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消费情况范文

时间:2024-04-09 16:59:2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农村消费情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农村消费情况

篇1

一、农村生产情况

当前农村生产主要呈现以下五个特点:

1、粮食种植面积稳中有增。由于近年国家每年都较大幅度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保护价格,粮价的提高给粮农带来的收益显而易见,调查户中,有40%的粮食作物种植面积比去年增加;有26.7﹪的农户粮食作物种植面积与去年持平,其中只有13.3%的农户小农产品种植面积比去年减少。

2、农户种植意向更倾向于种植粮食。从我区农村所在的生产条件和农产品市场情况看,53.3%的农户倾向于种植粮食;6.7%的农户倾向于种植蔬菜;20﹪的农户倾向于种植其他经济作物。

3、农资价格与去年同期比价格下降,种子价格上涨。目前我区农村农资市场尿素价格与去年同期相比基本持平。调查户中有60%的农户认为尿素价格特平。还有20%的农户认为尿素价格下降,只有6.7﹪的农户认为尿素价格上升。目前我区农村春耕生产种子价格与去年同期相比价格上涨,调查户中有46.7%的农户认为价格上涨,有26.7%的农户认为价格特平,只有6.7﹪的农户认为价格下降。据监测显示,目前我区农村市场尿素价格平均每50公斤125元,比去年同期下跌了10.7%;我区早稻常规稻湘早籼24号种子价格平均每公斤4.4元,与去年同期相比上涨10%,种子价格已连续四年上涨。

4、春耕生产用水价格与去年同期比价格上涨。今年春耕生产中水价与去年同期比,60%的农户认为水价格上涨,40%的农户认为水价没变化。

5、外出务工人员数量同比增加。据调查15户农户,有53.3﹪的农户认为今年外出务工人员数量增加,有26.7﹪农户认为今年外出务工人员数量减少,有20﹪农户认为今年外出务工人员数量没有变化。在外务工人员随着工作经验增加、工作技能增强,逐渐适应并融入务工地的生活,有的甚至在当地购房安家,今年部分待业青年和农民工加入外出务工队伍中,因而今年我区外出务工人员数量相比去年有所增加。

二、当前农村居民消费情况

1、我区农村大多数家庭主要的收入来源是农业种植,其次是外出打工,少数是养殖业或农村工副业。绝大部分农户对于今年家庭收入增长充满信心。15份问卷中46.7%的农户家庭收入来源是农业种植,外出务工,养殖业、农村工副业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的农户分别占26.7%、20%和6.6%。随着整个宏观经济的企稳回升和国家对“三农”工作的愈发重视,农民收入逐年增加,有86.7%的调查户认为去年的家庭收入比前年有所增加,并且他们对今年家庭增收普遍持乐观态度,有53.3%的农户预计今年家庭收入将有明显增加。

2、从目前形势看来,有30%的农户担心外出打工困难将影响今年的家庭收入,有30%的农户担心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将影响今年的家庭收入;担心种植养殖因受天灾病疫减产和农产品市场价格下降而影响家庭收入的农户分别占25%和15%。

3、农村家庭开支主要集中在婚丧嫁娶及人情往来与购买农业生产资料、孩子上学、修建房屋、日常生活用品等五个方面,、其他依次是就医看病、购买食品及文化娱乐。近年来,随着农资费用和非义务教育收费的上涨,农业生产成本和子女教育费用成了农民朋友无法规避的两项重大支出。加上“婚丧嫁娶及人情往来”、“购买日用”及“修建房屋”以上五项支出集中系数之和高达86.6%。当前这些现状说明我区农民朋友的硬性支出比例过重,文化娱乐等其它消费需求依然受限。各级政府应高度重视以上情况并及早出台相关措施予以妥善解决,否则没有增加农村可支配收入而指望扩大农村消费只能是纸上谈兵。因此,只有让农民收入迈上新的台阶,农村消费才能跨入新阶段。

三、加强农业生产和促进农村消费的几点建议:

1、拓展农民增收渠道。促进农民消费,根本出路就是要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一是积极抓好农业龙头企业和生产基地建设提高农副产品的商品率和农产品的附加值,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大土地流转、成立各种专业合作社或组织指导农民种植经济效益高的农产品,提高农民收入水平;二是加强劳动力技能培训的力度和宽度,着力培育劳动力市场,搞好劳务输出,提高农民收入;三是加大信贷保险力度,政府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解决农民贷款难、高风险农业生产领域如养殖业参保难等方面的问题提高农业生产能力。

2、高度重视新农村建设,着力优化农村消费环境。各级政府要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做好农田水利、道路、农业用电线路改造规划,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确保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加强对新农村的政策引导和税费优惠政策,着力提高农业生产生活条件和农村消费水平。

3、建立规范的农资质量监督体系和合理的价格调控机制。政府要加大农产品生产、供求信息的工作帮助农民合理调整产业结构;工商部门要对不具备农资经营条件的门店坚决停止其经营活动,对无照经营的,坚决予以取缔,严厉打击制销假、劣农资坑农害农行为;物价部门要进一步稳定农资价格,控制生产资料价格的不合理上涨,确保农民稳定增收,避免由于生产成本增加而带来的“增产不增收”的现象发生。

篇2

[关键词] 农村居民消费;流通环境;有序probit模型

[中图分类号] F7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0037(2017)3-23-3

Study on the Influence of Circulation Environment on Rural Residents' Consumption

――Based on the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f Rural Areas in Henan

Ding Chaoxun

(School of Management, He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uoyang Henan 471023)

Abstract: Taking some rural areas in Henan Province as the objects of study, the paper analyzes the impacts of rural circulation environment on rural residents' consumption intention and consumption enthusiasm through field investigation. Ordered Probit probability model quantitative analysis shows that one of the important reasons for the difficulty of improving rural residents' consumption level in Henan province is that the circulation system of rural areas is not perfect. The article suggests to promote the rural residents' consumption growth by greatly developing new rural circulation industry, improving the rural logistics system, improving the rural circulation service industry and other effective measures to improve the rural circulation environment and rural circulation system.

Key words: rural residents' consumption; circulation environment; ordered probit model

家“十三五”规划和“互联网+流通”指导意见等文件都明确提出了健全流通体系和扩大居民消费需求的问题。消费品流通体系的健全是扩大居民消费需求的重要条件和保障。河南省是中部地区人口大省和农业大省,全省常住人口中,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5 039万人,占53.15% ,而农村居民的消费规模却只占全省总消费量的1/5左右,这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河南省农村居民的消费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农村流通体系的不健全,加深了河南省农村和城市消费水平之间的差距[1]。为此,我们深入调研河南省农村流通环境和农民消费的现状,通过计量模型探讨二者之间的关系,以期得到有意义的结论,为促进农村消费和经济增长献策。1 农村流通环境影响居民消费的问卷调查过程

基于对“流通环境对农村居民消费行为的影响”的研究,研究小组历时约两个月时间调查了包括洛阳市孟津县的朝阳乡、白鹤镇,信阳市的平桥区,商丘市的梁园区等在内的河南省部分农村地区。调查采用结构化访谈和问卷结合进行。同时,我们对当地道路交通和流通体系等与农民消费有关的基础设施建设情况观察和分析,大致了解到了河南省农村流通体系的建设情况和农村居民的消费情况。我们调查了400户农户,回收了380份问卷,形成了有效问卷320份。

2 流通环境对农村居民消费影响的调查结果

2.1 流通体系的完善情况对消费的影响程度分析

对河南省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在平均水平以上的家庭进行分析不难看出,有大约91%的居民其住所附近的流通体系都处于基本完善或完善的程度,而对于平均水平及以上的其他9%的居民,其消费结构和其他居民有所不同,这导致虽然其住所附近的流通体系不完善但是其消费水平依然很高,这说明消费水平高的居民其居住地流通体系的建设水平也高。调查还得到:对于平均消费水平以下的居民,大约有82%的居民其住所附近的流通体系都处于基本完善或者极其不完善状态。居民有消费意愿但是没有可供消费的场所。可见,排除消费结构和收入水平影响外,居民消费状况与附近的流通体系的建设有着很大的关系,村庄的便利店的建设和集镇的大型商场的建设以及一些其他流通体系越完善,居民的消费水平就越高,农村流通体系的完善情况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河南省农村居民的消费状况。

2.2 流通基础设施(水、电、交通等)对农村消费的影响

由图2中可以发现,对于平均消费水平以上的居民,有80%的居民其所在地的基础设施建设已经达到了较好或相对较好的程度。从实地调研的情况来看,河南省基础设施建设中的道路、水、电设施建设已经达到了相当完善的程度。但是由于在购物路程上花费的时间超过整个过程的一半,居民因此尽量减少消费或者避免消费。由此可见,对于河南省农村来说,要想提高居民消费水平,那么与消费有着很大关系的基础设施建设就必须紧跟其发展的步伐,建设符合居民消费需求的基础设施。

3 流通业的发展对农村居民消费影响的理论分析

流通体系是国民经济各部门的桥梁和纽带,是引导生产、消费和经济运行的先导性力量。对农村居民的生活消费而言,乡镇的超市、农贸市场、便利店及夫妻店等流通组织作为农村消费品的流通渠道,所提供的商品不仅可以节约农村居民对消费品购买的搜索成本,而且代行了农村居民对商品的储存和保管的职能,这无形中对丰富农村居民的消费选择、刺激农村居民消费起着非常大的作用[2]。从流通环境来看,流通组织的地点远近、规模大小和购物环境的好坏,不仅影响农村居民的时间和空间成本,也会影响到农村居民的消费行为。

从经济学的角度看,对于农村消费来说,流通体系的完善可以节约消费的各项成本。流通体系的存在可以通过规模经济和搜索经济等创造出节约交易成本的机会[3]。通过各种形式、途径提高现代流通业的组织化程度,流通组织化程度提高而使商业活动的效率提高,有利于降低商品流通的交易费用,进而可以刺激居民的消费欲望,满足居民的消费需求。

4 流通环境对农村居民消费影响的实证分析

4.1 变量的选取和数据来源

本文用流通交易方式、流通服务业建设、流通基础设施建设、流通业态状况这几个方面的指标对流通体系进行衡量。在此用农民购买商品的主要途径作为流通交易方式的具体内容,用城乡产品价格/质量差别、假冒伪劣商品等反映流通服务状况,用农村的水电交通设施的建设情况来反映基础设施建设情况,用城镇和农村是否有一些便利店、大型商场和邮政快递配送系统来体现农村流通业态状况。农村消费指标变量用农村居民家庭年支出来衡量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表示。本文数据采用团队实地调查数据,并通过整理、归纳和分析得到。

4.2 模型选择

本文实证分析是以农村消费水平数据为主的离散数据,在选取数据和分析的过程中离散因变量模型是理想的方法。由于因变量农村居民年消费支出是一个有序的等级,所以本研究采用有序Probit模型进行建模。模型中,采用农村居民家庭平均年消费支出作为被解释变量Y(去除支出严重偏高或者偏低的异常数据),农村家庭平均年收入(Z)作为控制变量,其他流通环境作为解释变量来分析农村居民消费行为受流通体系的各项指标的影响程度。本文把流通环境解释变量分成四组,各项内容为:

第一组为X1,是流通交易方式。按照农民日常购物的主要途径,将其分成四类,分别是超市、附近便利店、农贸市场、批发市场。这四类显示了在农村流通体系中,农民习惯于以何种方式进行消费。第二组为X2―X6,是流通服务业建设。城市和乡村的商品价格、质量的差别,流通体系中的假冒伪劣商品的情况,流通体系的建设能否满足消费需求等方面反映了当地流通服务业的建设情况。第三组为X7―X8,是流通基础设施建设,选取水电和交通来反映农村流通基础设施建设情况。所在乡村交通是否方便反映了农民是否愿意更多地出门消费的意愿,所在乡村水电设施是否齐全反映农民是否愿意更多地购买家电类产品。第四组为X9―X10,是流通业态变量,农民在家是否网购过、所在农村是否有淘宝代购点,所在乡村设有城乡邮政物流分等配送服务机构,体现了流通业在农村的发展状况,反映了农民对于消费品的方便选择程度。

4.3 实证分析结果

4.3.1 变量的描述性分析。被解释变量Y是分类变量(均值是2.500 0),即农村居民年平均消费支出在15 000元左右。农民购买消费品的主要途径的均值为1.789 4,说明大部分居民选择附近的便利店或者村里的超市作为平时消费的主要场所。根据郝爱民(2010)[1]的研究,居民主要消费途径是传统集市贸易。

4.3.2 模型估计结果及其分析。分析对农村居民消费意愿及热情的影响,进行有序probit模型估计,估计结果如表1所示。

对居民消费模型进行分项解释:

第一,根据表1可以清楚地看出,抛开流通体系的影响因素,农村居民年收入仍然是影响居民消费水平最主要的一个因素,收入对农户家庭消费有正向的推动作用。

第二,闹副曛胁荒芽闯觯农民消费意愿及热情与所在地的流通业的发展呈现正相关,且所在乡村或镇政府所在地是否有大型商场对消费的影响在流通业的种类中最大,现代流通业的建立可以明显促进农村消费。

第三,从表中可以看出,用水用电不便,交通不便对农户的消费影响呈现负相关关系。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依然是影响农村居民消费的关键因素,并抑制居民消费。水电交通设施越不完善,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越低。

5 结论与对策

通过本次研究调查结果表明:农村流通基础设施的完善情况,农村流通业态,流通组织配套设施、服务质量等因素对农村消费都表现出显著的影响。

第一,农村流通交易方式对农村消费有着显著的影响。表1中,农民购买消费品的主要途径的系数为0.065,对农户消费的影响呈正相关关系,在统计学的意义上有着显著的影响。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已经不能刺激农民的消费意愿和消费热情,种类齐全、任意挑选的超市更能有效刺激农民消费,对农民的消费意愿和消费热情有着积极的影响。因此,要加快农村现代流通方式的推广,建立符合现代化的流通体系,农民生活消费向多样化发展,如此才能促进农民消费,拉动经济的增长。

第二,农村流通服务业建设对农民消费意愿与热情有重要影响。村里的同类商品价格与城里的价格相比较的系数为负数,说明价格对农民消费有负面的影响。“购买商品地点种类齐全”“商品质量好”等都是影响居民消费的重要因素”。由此可见,要想提高农民消费,就要根据国家相关政策制定拉动内需的商品价格,同时不断提高产品质量。通过对流通服务业的完善来加大对流通体系的建设,以此来满足用户消费需求。

第三,流通基础设施的建设对农民的消费意愿及消费热情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一些地区的供水、用电、道路和电视信号等问题仍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无法使用家电产品,有了水、电等基础设施,但收费太高,降低了农民的消费积极性。为此,通过政府来努力打造符合农村居民现代消费的公共基础条件,加大在道路交通、农村电网、农村电视、广播、通讯设施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与管理力度,是促进农村居民产生更多消费的重要手段。

参考文献:

[1] 郝爱民.农村流通体系建设对农民消费的影响[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2010(5):22-26.

篇3

关键词:农村;信贷;消费;需求;制约;建议措施

中图分类号:F832.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4428(2012)03-68 -03

一、农村消费信贷发展基本情况

江苏仪征农村合作银行作为仪征市农村金融主力军担负着该市90%以上的农村消费贷款需求的支持重任。2010年该行各项存款余额为59.76亿元,各项贷款为40.9亿元,其中农户贷款余额为13.6亿元,全年累计投放农户贷款22.37亿元,占全市农户贷款投放的90%以上。

(一)居民消费的主要特征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到2020年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大幅提升的目标。为此,围绕农村消费信贷问题,现以仪征农村合作银行数据为依据对仪征农村消费信贷自2008年到2010年以来的发展情况进行了调查。从该市农村居民消费的主要特征总体看,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呈现支出较快增长、结构进一步优化、质量明显提高等特点。这也与该市人均约7000美元的GDP相吻合,农村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不断增加,消费结构升级速度不断加快,农村居民消费水平不断提高,可以说农村消费已经成为全市居民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农村居民消费贷款的客观经济形势

1、国家政策的强有力支持,消费性贷款的强有力增加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2009年以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消费的政策。一是国家投资4万亿元加大各项基础设施建设,通过扩大投资和刺激内需来拉动经济增长;二是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三是实施宽松的货币政策,通过大幅下调存贷款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的措施来增加信贷投放量,推动金融对经济发展的支持。国家政策的相继出台,增加了广大农户的消费积极性,为消费性贷款的增长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

2、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及农户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为消费性贷款提供了客观条件。近年来,仪征县域经济呈现快速发展态势,形成了以特大支柱型企业及民营中小企业为主的新型经济格局。“十一五”期间,仪征市按照“地处滨江,借势沪宁,加快崛起”的新定位要求,坚持“在科学发展道路上推进仪征全面崛起”的主题,以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发展为统揽,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广大农户消费能力对物质生活需求呈现出层次化和多样化特点,这为消费性贷款的增长提供了有力的外部条件。

二、仪征农村合作银行支持辖内农村居民消费贷款的实际情况

截止2010年末,全市农村合作银行累计发放各类农户消费性贷款4850户22.37亿元,其中:个人住房按揭贷款1870户3800万元,其他消费性贷款860户490万元,主要包括大额耐用品消费贷款、购置房屋贷款、购置车辆贷款和其他消费性贷款等。今年以来,全市农合行新发放农户消费性贷款1213户、金额5.98亿元,一方面逐步拓展了贷款投放渠道,另一方面满足了广大农户生产生活发展资金需求。在消费性贷款发放过程中,针对不同层次农户的实际需要,全市农合行通过多种方式,有针对性的发放不同类型的消费性贷款:

(一)积极满足农户改善生活的需求

随着当前农户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改善生活条件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如铜山村农户吴某,长期经营肉类运输生意,该户在农村有住房,同时自有一套门脸楼,现因改善家庭生活条件,欲购置一套楼房,因资金不足以门市做抵押向农合行贷款30万元,经调查后银行给其发放抵押贷款30万元,解决了其改善生活条件的需要。

(二)满足农户经营发展的需求

当前农户购置生活消费性贷款,一般是将生产和生活结合起来,针对这一情况,农合行将消费性贷款向农户生产性领域拓展,即满足了农户生产经营的需要,又方便了日常生活。新城镇农户陈某,经营钢材运输生意,该户信用程度好,年收入较高,现因购置客货两用车,向农合行贷款3万元,这即解决了家庭日常生活的需要,也解决了经营发展的需要,把农户生活生产较好的结合了起来,调动了农户购置消费品的积极性。

(三)针对农户不同层次的消费需求,有选择性的给予支持

如大仪镇香沟村陈某,在本地一玩具加工厂担任副厂长,因该户经常需外出洽谈联系业务,因此向农合行申请贷款5万元购置商务轿车,经银行调查后给其发放贷款5万元,即满足了该户业务联系的需求,又满足了其改善生活品质、追求生活质量的需要,真正使消费性贷款起到帮助农户生产、改善生活品质、提高生活质量的多重社会效果。

三、农村消费信贷发展的制约因素

(一)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如何,农村居民收入高低水平,是决定农村消费层次、消费规模的重要因素。农村居民生活起居、子女入学、生病治病等客观上都需要消费,有些消费甚至是被动的,但是农民的消费能力完全决定着消费。消费能力不足的农民只能面对现实,选择被动应付,甚至无奈放弃。就仪征地区而言,南部沿江地区农民综合消费水平远高于北部丘陵山区农民消费水平。因此,区域经济均衡发展,引导农民共同致富,切实增强相对落后地区农民的经济收入,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任务,也是拉动农村消费市场、改善农村民生的重要措施。

(二)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影响

国家宏观经济政策不仅影响着区域经济的发展,而且对农村居民消费有着直接的指导作用。近年来,国家对农村的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出台对增加农民收入、拉动农村消费、改善农民生活起到了较大推动作用,造就了农村消费前所未有的新格局。如鼓励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务工、农村电力改造、新农村建设措施、家电下乡、种粮补贴等。农民期待这些政策措施更给力、更持久、更完善。

(三)农村传统消费理念的影响

中国农民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深刻。传统的观念来自农村传统的文化。长期的文化影响形成了保守甚至落后的消费理念。加上中国现阶段社会保障体系尚未建立,农民消费理念难以有大的突破。在消费领域,农民普遍不愿意举债或负债等,这点很大程度影响着农民的消费需求、消费层次和消费规模。城市居民购房办理按揭贷款是正常选择,而农村由于建房、子女婚事、购置家电等而借债还认为是“不光彩”、“自不量力”或“死要面子活受罪”,这些传统的理念在农村还有一定的普遍性,也严重制约着农村的消费。

(四)农村金融机构信贷支持环节的影响

当前农村金融机构信贷支持农村消费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也制约着农村消费市场的发展。主要是:(1)金融机构支持农民消费在认识上仍有待突破,更多地停留在支持农副业生产;(2)金融机构支持农民消费作为一种新的服务产品,在满足农民实际消费需求上存在较大差距。表现为:期限短、金额小、担保难;(3)金融机构作为商业化的市场主体,在农村消费贷款发放上利率水平较高,在国家财政没有相应补贴的情况下,银行业难以对农村消费贷款实行优惠利率。

四、加快农村居民消费贷款发展的措施建议

(一)因地制宜扩大农村消费信贷市场

建议根据地区消费市场发育程度、农民支付能力、消费观念等确定各地消费信贷市场发展重点。一类地区经济发展较快,中高收入农民群体大,消费信贷发展水平较高。今后在继续扩大住房、汽车、家电贷款的同时,应加快发展教育、文化、旅游等服务性消费贷款。二类地区居民收入虽不及一类地区,但具备一定的承贷能力。且调查显示,二类地区消费信贷发展缓慢主要受居民贷款意识约束。建议加大政策宣传力度,从理财角度引导农村居民。三类地区经济发展落后,少数民族人口居多,居民收入普遍较低,尚不完全具备发展消费信贷的市场和经济环境。今后应着力于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增强农民消费支付能力。金融机构可重点发展与农民增收相关的生产性及教育消费类小额贷款,支持居民在扩大生产的同时提高消费水平和承贷能力。

(二)加大政策导向和利益调节,引导金融机构对农村消费信贷资金的倾斜

对农村消费信贷实行利差补贴,尤其是对低收入家庭购房、农用车等消费政府可通过财政贴息、税收减免等措施,提高金融机构开办贷款的积极性。加大对农村信用社等相关金融机构的政策扶持力度,考虑拨付一定的地方和中央财政资金注入农村信用社用于提高资本充足率,适当延长农信社税收优惠时限,将支农再贷款的适用范围扩大到消费贷款。加快建立以财政资金为主的农村贷款担保中心,缓解个人消费贷款担保不足问题。

(三)鼓励和支持金融机构加大信贷产品创新

受人才、资金、管理权限等制约,农村地区金融机构信贷产品创新能力及其有限,建议在原有产品的基础上进行简单创新,提高产品的适应性。如考虑多数农村居民还贷能力有限,适当延长期限;根据农村居民收入季节性的特点,实行分期或一次性还款;适当放宽贷款审批权限,充分利用个人征信系统简化贷款手续,积极推广信用贷款方式。

(四)改善农村消费信贷发展环境,加快配套机制建设

1、尽快完善消费信贷立法或行业法规。以法规的形式明确相关农村消费、农村消费市场、农村消费金融服务、农村消费主体的权利义务等。

2、加快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实现个人征信系统在农村的联网覆盖。一方面,建议由人民银行率头,各相关金融机构、农村各级组织、政府相关部门参与,全面开展农村个人征信数据采集、评估、录入,确认农民家庭信息数据库,并据此作为农户家庭信用等级和授信额度的依据。同时对发生消费信贷关系的农民,及时登录个人征信系统,并实现一定范围的联网。各相关金融机构可享受共同资源,增强提供信贷服务的针对性和可靠性。另一方面,通过农村个人征信系统反映的信息,考量农村信贷借贷主体的信用状况,教育广大农户树立诚信光荣、失信可耻的信用观念,改善农村消费信贷环境,增强金融机构投放贷款的信心。

3、完善社会保障机制,建立统一的公共财政、社会公积金、城乡居民共同参与的社会保障体制,将农村居民潜在的消费需求转化为现实购买力。在让广大农民享受改革开放、社会进步成果的同时,在真正意义上缩小城乡差距,构建和谐社会。

如果能实现以上目标,将是农村居民潜在的消费需求快速转化为现实购买力的最强有力的释放,也将是农村消费信贷大有可为的时候。

参考文献:

[1]仪征市统计年鉴[M].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

[2]杂志编写组.经济师[J].浙江出版社,2010.

[3]李日华.如何推动农村消费信贷的持续发展[J].金融出版社,2008.

[4]动农村消费信贷的难点及对策[M].中国金融界出版社,2010.

[5]仪征市委,仪征市志.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

[6]江苏仪征农村合作银行.江苏仪征农村合作银行年报[J].江苏仪征农村合作银行.

篇4

关键词:农村青年;消费;消费主义

中图分类号:F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4)07008202

1问题提出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城乡流动的加快以及农村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村社会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城市的文化模式、生活方式也逐渐影响着农村社会。在这种背景下,城市的消费文化逐渐侵入乡村社会,改变着农村居民的消费行为与消费理念。农村青年作为农村社会中最活跃的群体,他们乐于接受新鲜事物,城市务工的经历也大大开阔了他们的视野,这一群体成为农村时尚的引领者。在消费行为与消费观念方面,农村青年逐渐脱离传统,呈现出新的特征,这对农村未来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因此从某种角度讲,探讨农村青年的消费行为特征,对于了解中国农村消费的未来走势有着一定价值与意义。

从目前来看,对农村青年消费行为的关注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消费观。这方面的研究发现,城市化伴随着工业化、市场化,加之在外见过“世面”的青年们追求城市化生活,这无疑大大地缩短了农村与城市生活的空间距离。生活讲营养,服装、住房讲高档。在消费观念上,总体上他们既追求时尚,又崇尚节俭,绝大多数的农村青年既赞成“勤俭持家”,又赞成“能挣会花”。二是具体的消费行为。关于这方面的研究更多的关注对农村青年婚姻消费的实践。有关农村青年婚姻消费中呈现出消费能力超前性、消费方式的奢侈性、消费结构的失衡性。从目前的研究来看,缺乏对农村青年日常商品消费行为的研究。本研究从消费主义的视野出发,探讨农村青年消费行为的特征,并从消费主义与农村社会变迁的角度给予分析。

2农村青年消费行为的特征分析

2.1消费结构中,满足基本生存需要的消费比例减少,享受型消费项目增加

消费行为中经常以消费结构来勾勒消费行为的变迁历程与实际状态。消费结构是指各类消费支出在消费总支出中的比例及其相互关系,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得到不同的消费结构。传统农业社会以农业生产为主要生存方式,在传统时代,生产力水平比较低,农村的消费习惯是“量入为出”、“节约型消费”,消费的主要目的是满足吃、穿等基本需要。其中食物消费的比例占全部消费的80%以上。而现代农村社会,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逐年增加。尤其是农村青年,一些有过在外务工经历,城市的消费方式对这一群体也产生了重要影响。从目前的消费结构来看,农村青年用于食物消费的比重逐渐减少,由于生活享受、休闲娱乐的费用在逐渐增加。对于大部分农村青年来说,通讯费用在所有的消费中是必不可缺的,由于购买手机、通讯联系等的费用是十分重要的一项开支。其次是服装费用,农村青年的着装消费不再是简单的满足有衣穿,而是要讲求服装的样式、是否跟上潮流、彰显个性,甚至一部分农村青年的在购买服装时在意服装的品牌。很多农村青年的服装随着潮流不断地变换样式,在服装打扮上,已经无法看出农村青年与城市青年的差别。在农村青年的消费结构中,还有非常重要的一项是人情消费。新时代的农村青年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地缘、血缘关系,与同学、朋友交往成为他们人际交往的重要内容,很多农村青年经常与同学一起聚会,通过吃饭、喝酒的形式加深同学、朋友之间的情谊,同时由于关系网络的增加,生日聚会、婚丧嫁娶等大大增加了农村青年人情消费的费用。

目前的农村青年的消费结构正在向享受型的方向改变,在购买商品时,一些青年不仅要求产品实用,而且要上档次。电视、手机、电脑进入了农村青年的日常生活。沙发、洗衣机、空调等家用产品早已经成为农村青年的消费品。出门休闲、娱乐对于农村青年来说也成为正常的消费项目。

2.2消费行为中关注商品的使用价值,也关注商品的符号价值

在当代社会,日常生活用品与消费者的关系、产品对于其使用者的功能与意义已经发生了令人瞩目的变化。从功能的角度看,商品表现出非功能化的趋向,即商品实用功能的弱化乃至隐退。从产品内涵的角度看,产品中符号内涵即社会文化内涵的日益凸显,这常常被表述为当代产品的符号化。所谓符号即是通过某种介质对某种意义的指代。当代消费产品的符号化趋向是消费文化的一种表现,当代消费在需求指向、选择、感受和满足方式上都表现出符号化的特点。当代消费者对产品的消费与满足往往指向对产品符号价值的消费与感受;消费者对产品的废弃,也往往并不在于产品实用功能的丧失,而在于其符号价值的衰减与耗尽。

当代农村青年是时尚、潮流的践行者,通过外出务工的经历,农村青年被色彩斑澜的城市文化所吸引,极力模仿城市社会的消费方式。同时作为生活在当代商品社会、消费经济中的青年群体,他们被各式各样的消费产品所包围,电视广告、网络广告等也令他们目不暇接,在这种情况下,农村青年被现代消费所熏染,不由自主的成为消费产品的符号功能所吸引。最终在消费行为中不仅在意产品的使用功能,也在意产品的符号功能。例如,对于大多数农村青年使用的手机来说,很多农村青年的手机是使用其打电话、发短信的功能。随着手机型号的更新换代,一些农村青年宁可节约其他项目的开支,也要买一部时尚的手机。他们认为,用落后款式的手机就代表“土气”、跟不上潮流。从服饰的角度看,很多农村青年都在意服装的符号功能。甚至一部分农村青年也认为使用某种高档产品就意味着社会地位的上升。

2.3在消费习惯上,节约型消费在弱化、超前消费有上升的趋势

传统中国社会的美德是“勤俭节约”,由于农村社会的生产、生活特点,传统农民视“节约”为安身立命之本。因此大多数传统农民在生活中践行着“节约、不浪费”的消费习惯。很多家用产品、器具等等都是使用一生,甚至代代相传。与上一代不同,生活在消费时代的农村青年,受当代市场经济的影响,消费习惯在慢慢的发生改变。虽然很多农村青年仍然认同“勤俭节约”的美德,但是在消费习惯上,在潜移默化的发生变化。由于商品经济下,国家也一再倡导用“刺激消费”来促进经济发展。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农村青年也逐渐认同“能挣会花”,“钱就是用来消费的”,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农村青年在自己挣得收入以后,也开始大胆消费,面对自己喜欢的商品,毫不犹豫的去购买。在生活中,愿意尝试新产品带来的生活享受。甚至一部分农村青年开始有了“超前消费”的意识。

3消费主义视野下,农村青年消费特征的原因分析

人类的消费不仅仅是一种社会行为,也是一种文化。消费主义产生的社会背景,是西方社会普遍完成工业化和现代化,开始进入后工业化和后现代化的时代。到20世纪西方发达国家进入大众消费社会以后,消费在背离使用价值上走向了一个极致,即表现为消费主义的流行。一方面,由于商品的大量生产,如何把商品销售出去成为西方资本主义所要面对的一个主要问题;另一方面,经济的繁荣带来了各种新型的消费品,促进了社会生活的变迁并使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当大多数人变得相对富裕的时候,消费模式就从主要考虑基本物质需要,转向了所购物品的象征意义。同时,资产阶级利用各种现代传媒极力倡导消费,一种不以使用价值为目的,追求炫耀、奢侈、时尚的消费思潮应运而生。它追求无节制的物质享受和消遣,并以此作为生活目标,甚至形成当下流行的一种生活方式,这就是消费主义的诞生。进入消费社会以后,人们在消费商品时,看重的是商品所表达或标志的生活风格、社会身份、文化修养。人们的消费要求突出商品的符号价值,即商品的文化内涵,以表现自己的个性和品味,这就是所谓的符号消费。

随着中国市场转型的推进,商品经济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经济形式,在这种情况下,消费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密切起来。为了促进生产与经济的繁荣,中国政府也采取了很多促进消费的政策,同时由于西方文化的影响,基于消费主义的消费文化在中国城市社会开始蔓延开来。近年来,城乡流动加快,商品经济进入农村社会,农村青年大量外出务工,在这种背景下,农村青年来往于城乡之间,受到城市消费文化的熏染,不可避免的存在消费主义的行为特征。但是作为也生活在农村场域中农村青年,他们仍然受到传统乡村文化的束缚与农村经济条件的限制,因此在消费习惯上,兼具现代消费文化的特征与传统消费习俗的特点。在消费行为上,首先满足生活的基本需要,兼具享受型、生活提高型消费。在消费产品上,既注重产品的实用功能,在显示出对产品符号功能的要求。在金钱使用上,既考虑到“量入为出”也呈现出敢于尝试“超前消费”的特征。

4结论与思考

随着农村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村进入了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阶段,随着城乡壁垒的打破,大量农村青年外出务工,开启了城乡文化交流的征程。在这种背景下,农村居民的消费理念与消费行为既受到商品经济的影响,也受到城市消费文化的熏染。农村青年作为来往于城乡之间的主要群体,他们的消费行为与传统农民有一些差异,呈现出一些新的特征。消费结构中,满足基本生存需要的消费比例减少,享受型消费项目增加;消费行为中关注商品的使用价值,也关注商品的符号价值;在消费习惯上,节约型消费在弱化、超前消费也能被农村青年所接受。农村青年的消费行为呈现出多种因素的影响,一方面作为城市文化的模仿着与崇拜者,农村青年的消费行为体现了城市文化中消费主义的侵染;另一方面,作为生活在农村场域中的行动者,消费行为也体现了传统文化对农村青年消费行为的塑造。

参考文献

[1]张文树,练庆伟.冲突与重塑:新时期农村青年价值观的实证分析[J].青年探索,2007,(1):12.

[2]疏仁华.当代青年农民婚姻消费的特点及原因探析[J].消费经济,2006,(4):5657.

[3]汪国华.第三方群体的出现:新生代农民工生活方式的变异性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11,(1):68.

[4]龚小凡.消费文化与当代产品的符号化[J].中州学刊,2010,(1):238240.

[5]张筱薏,李勤.消费・消费文化・消费主义―――从使用价值消费到符号消费的演变逻辑[J].学术论坛,2006,(9):37.

篇5

(一)计量经济模型设定基于上述分析,构建了如下形式的计量经济模型来反映农村人口结构、农业经济与农村居民消费行为的关系。其中,α4表示少儿抚养系数与农业经济增长交互项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系数,α5表示老人抚养系数与农业经济增长交互项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系数。其他符号同上。为克服因遗漏变量造成的内生性问题,在模型(2)中引入了对消费存在影响的其他控制变量:(1)农村居民收入Incoit,在凯恩斯消费函数中,收入被认为是消费的最主要决定因素;(2)通货膨胀率Infit,其反映了价格波动或宏观经济不确定性对居民消费的影响,其对消费的影响方向并不确定;(3)城乡消费比Ratit,其反映了城乡居民消费份额变化对农村居民消费行为的影响。于是,模型(3)可进一步拓展为如下形式。

(二)变量选取本文选取了中国31个省(市、区)2001至2012年的面板数据,其中各地区少儿抚养系数、老人抚养系数、家庭规模和性别比数据取自2002至2006年的《中国人口统计年鉴》和2007至2013年的《中国人口和就业统计年鉴》,其余数据来自《中国统计年鉴》。各变量的定义说明如下:农村居民消费用农村居民家庭人均消费支出对数值表示;少儿抚养系数用少年儿童(0~14岁)与劳动年龄(15~64岁)人口数之比表示;老人抚养系数用老年(65岁以上)人口与劳动年龄(15~64岁)人口数的比例表示;农业经济增长以人均第一产业产值的对数值表示;农村居民收入以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对数值表示;通货膨胀以各地区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变化率(消费物价指数-100)表示;城乡消费比以城镇与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之比来表示。表1给出了各变量数据的描述性统计。

二、估计方法与结果分析

(一)估计方法与模型估计由于在估计静态面板模型时,通常考虑固定效应(FE)和随机效应(RE)方法,故本文将采用固定效应和随机效应方法来识别模型(1)至(3);考虑到可能存在的异方差情形,在模型估计过程中,使用了以省份为聚类变量的稳健标准差,相关估计结果如表2所示。从表2可以发现,固定效应和随机效应系数的显著性和大小并不存在明显差异,由模型(1)至(3)可知,F统计量及Wald统计量整体依次增大,说明引入控制变量后,模型显著性有所改善,并且F统计量及Wald统计量的P值均为00000,表明模型整体拟合效果较好,模型设定较为合理。因此,本文的分析将根据拓展模型(3)的估计结果展开。至于依据模型(3)的固定效应还是随机效应估计结果进行分析,则需要通过相关检验来进行取舍,传统的做法是进行Hausman检验,其假定在原假设成立的情况下,随机效应模型是最有效率的,这意味着模型中的复合扰动项是独立同分布的。考虑到可能存在的异方差因素,本文在模型估计过程中使用了聚类稳健标准差,这时便无法进行Hausman检验,于是,我们采用了与Hausman检验等价的Xtoverid检验来验证固定和随机效应模型,Xtoverid检验显著拒绝了随机效应的原假设,认为应该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分析。相应地,本文还将在控制其他因素的条件下,给出少儿抚养系数、老年抚养系数及农业经济增长等与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的散点图(图2至图5),从图上可以发现,老人抚养系数、人均农业经济增长与居民消费支出存在正向关系,而少儿抚养系数和总抚养系数与农村居民消费支出具有反向的变动特征,有关它们间的相关关系,本文接下来将结合模型识别结果进行详细论述。

(二)实证结果分析第一,少儿抚养系数对农村居民消费支出具有负向影响。具体来看,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农村少儿抚养比每下降1%将导致农村居民消费上升00466%,随着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子女的教育更加受到重视,从而使得家庭少儿总抚养支出对家庭抚养孩子数量的弹性增大。长期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使得中国农村居民家庭抚养的孩子数量出现了显著下降,在抚养的孩子较少时,父母往往倾向于给子女提供更好的教育、生活环境。加之子女教育成本的不断增加,希望子女“跳出农门”的农户家庭,需要将更多的资源用于子女的人力资本投资,以数量换取质量。也就是说,随着少儿抚养比的下降,农村居民的消费水而上升了,这一结论与生命周期理论不一致,生命周期理论认为少儿抚养系数与居民储蓄水平负相关,而与消费水平正相关,但是生命周期理论的假设条件,并不适用于中国农村的实际情况。生命周期理论中,居民要以一生为跨度做出消费和储蓄决策,据统计,2012年底中国农村仍有9899万贫困人口①,如果加上刚刚摆脱贫困的农村居民,这一数字将大大增加,对于这些居民而言,暂时性收入是其当期消费的主要来源,较低的收入使居民没有足够储蓄来实现消费在不同年龄段的优化调整。同时,在面临传统的自然风险、家庭内部风险,以及宏观经济波动引发的市场风险时,农村居民往往难以准确预测未来收入与支出状况,只能依据现期收入与财产状况进行“阶段性”决策,其消费和储蓄行为具有典型的“短视性”特征。第二,老人抚养系数对农村居民消费支出具有不显著正向影响。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农村老人抚养比每上升1%将引起农村居民消费上升00439%。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会逐渐部分或全部丧失劳动能力,农村老年人便无法从事高强度的农业劳动,其只能获取微薄的收入或者没有任何收入来源,农村老人将成为净产出为负的消费群体,并需要成年劳动力为其提供食品、医疗等消费品。一方面,老年人口比例的增加会加大农村居民家庭的抚养负担,另一方面,在农业技术条件不发生改变或进步缓慢的情形下,还会引起社会总产出水平的下降,这两方面的作用会使消费在社会总产出中的比例上升。在中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健全的情况下,农村居民并不会将储蓄存款作为其养老的保障以应对未来的不时之需,因为现阶段家庭养老依然是农村老年人的主要(也许是唯一)选择,老年人的生活、医疗等消费需求,可以依靠子女和自己来满足。同时,中国老年人比较关心下一代的生活,往往会选择节衣缩食来减少当前消费,以便能为子女遗赠更多的财产,减轻家庭的养老负担。因而,在农村居民较弱的谨慎的养老动机和较强的关心子女的遗赠动机共同作用下,农村老人抚养比将对农村居民消费具有不显著的正向影响。目前中国农村少儿抚养系数呈现不断下降态势,而老人抚养系数在逐步上升,少儿抚养系数下降幅度超过老人抚养系数上升的幅度,从而人口总抚养系数呈现出下降趋势。少儿抚养比和老人抚养比的共同作用将使总抚养比与农村居民消费表现为负相关关系(如图4),从而农村人口结构转变即人口总抚养比的下降将有助于提升农村居民消费。第三,人均农业产值与消费支出显著正相关。农村居民家庭作为生产单位和消费单位的统一体,农业经济增长将对农村居民消费产生直接和间接效应。作为主要收入来源之一,农业经济的增长一方面会提高农户家庭的农业经营性收入,从而引致农户通过市场购买来满足其消费需求;另一方面,农业经济增长将会产生更多的剩余农产品,农户可将剩余农产品转化、加工后进行消费,从而提高农户消费水平,而不是将仅有的农产品进行出售以换取生活补贴,或作为来年的生产资料储备起来。第四,首先从少儿抚养系数与农业经济增长交互项和农村居民消费间关系来看,模型(2)中两者的交互作用对居民消费存在不显著的负向影响,但其在模型(3)中具有高度显著的负向影响;同时,老人抚养系数与农业经济增长交互项和农村居民消费的关系,在模型(2)与(3)中均表现为不显著的负向影响;农业经济增长对消费的偏效应为α3+α4Youthit+α5Oldit,表明农业经济增长对居民消费上升的贡献随着少儿抚养比的下降而被强化,而随着老人抚养比的上升逐步被弱化,其中,少儿抚养比的强化作用更为明显。少儿抚养比和老人抚养比对居民消费贡献的偏效应分别为α3+α4Agriit和α3+α5Agriit,表明随着农业经济的不断增长,少儿抚养比下降对农村居民消费提升的贡献被强化,而老人抚养比上升对居民消费的贡献被弱化。第五,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对居民消费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其系数远大于农业经济增长。通货膨胀率与居民消费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负相关,说明宏观经济不确定性对农村居民消费具有负向影响。城乡消费比对农村居民消费具有显著负向影响,城乡消费差距越大,表明全社会居民最终消费支出中,农村居民消费所占份额越小,而其根本原因在于农村居民在国民经济增长过程中,所占分配份额过低,农村居民消费需求不足将直接制约我国居民整体的消费需求,进而影响内需的扩大。

三、主要结论和启示

本文利用2001至2012年中国农村省级面板数据,考察了农村人口结构转变与农业经济增长及其交互作用对中国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并在控制农村居民收入、通货膨胀率及城乡消费比的条件下,检验结果依旧稳健。实证分析发现,少儿抚养比下降对农村居民消费产生显著负向影响,而老人抚养系数升高对农村居民消费具有不显著的正向影响,现阶段中国农村少儿抚养比的下降和老人抚养比的上升将有助于提升农村居民消费;农业经济的增长将有利于提升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农业经济增长对居民消费上升的贡献随着少儿抚养比的下降而被强化,而随着老人抚养比的上升逐步被弱化;此外,控制变量农村居民收入对居民消费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而通货膨胀和城乡消费差距制约了农村居民消费需求。

篇6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导致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越来越大,直接影响了农村居民的消费,为此,必须建立完善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以促进农村消费增长,通过这一举措,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严重落后的局面得到了一定的改善,农村的消费水平也有了一定的增长,然而,农村社会保障建设落后是长期存在的,我们无法一步解决所有的问题,也不能立刻将农村的消费水平推到理想的水平,因此,在当前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仍不完善和农村消费增长仍然不足的现状下,对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立与农村消费增长关系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对农村消费增长关系分析

1.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立是提高农村居民消费意愿的主要因素。当前,我国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仍然很低,农民收入结构单一,从政府获得的二次分配转移性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也很低,因此对于农村居民而言,他们需要面对市场和自然这两重风险,再加上收入增速跟不上支出增速,使得农村居民未来的收入不确定性和风险更大,这些都导致了农村居民消费水平一直处于较低的水平。

影响当前居民消费行为的因素主要包括消费能力以及消费意愿,两种共同决定居民的消费行为。其中消费能力是居民消费行为的决定性因素,消费能力的高低取决于居民收入的多少,而消费意愿则是影响的重要因素,其要受到经济形势、消费环境、收支预期、社会保障等的作用,其中社会保障是影响居民消费意愿的主要原因。对于居民而言,当具备了足够的消费收入的情况下,其仅仅具有了潜在的消费需求,只有当具备足够的消费意愿时才能将这种潜在的消费需求转变为实际行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不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农村居民的收入来源,提升他们的消费能力,而且还可以降低农村居民未来收入的不确定性和生存风险,促进农村居民消费心理的转变,有效地提升农村居民的消费意愿。

2.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影响农村居民消费的途径。农村社会保障是国家调节农村居民收入的一个重要政策,其主要构成包括救助部分、保险部分以及福利部分,通过救助部分的实施可以达到增加农村居民的收入的目的,通过保险部分的实施则可以为农村居民未来的养老提供一定的经济保障,因此,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必然可以影响农村居民的当前消费和未来消费,其影响的途径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

第一,农村社会保障制度通过收入分配效应影响农村居民消费心理。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根本目的在于给那些中低收入水平的人群提高最低的经济保障,通过收入的再分配,使得一部分的国民收入流向中低收入人群,促进国民的收入分配结构更加平衡。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下,我国国民的贫富差距越来越大,根据收入对消费水平的影响可以得知,对于那些高收入人群,增加的那部分收入只有极少的部分用于消费,对于那些中低收入人群,在收入减少的情况下,其通常会将储蓄减少而用于消费。农村居民在这种收入水平较低的情况下,再加上缺少基本的保障,会大大抑制他们的消费倾向,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立以后,通过收入再分配的功能,可以从一定程度上增加他们的收入,减少城乡贫富差距,从而使农村居民的消费心理逐渐发生变化,刺激他们的消费欲望。

第二,农村社会保障制度通过增加农村居民收入影响农村居民消费能力。主要的方式有两种:其一,通过政府救助功能可以直接增加农村居民的收入,比如在实行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以后,农村年满60周岁的老人在参保以后,其每月都可以领取养老金,政府对于基础要老金部分全额支持,标准是每月不得低于55元,这部分的政府补助成为农村老人的一部分收入;其二,通过多样化就业方式增加农村居民收入,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彻底打破城乡二元格局,为农村居民提供了必要的基础保障,减少他们的担忧,从而加速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并且还能加快农村产业化的进程,这些都可以给农村居民带来增收。收入是影响农村居民消费的决定性因素,因此随着农村居民的收入增加,其消费能力必然增强。

第三,农村社会保障制度通过减少不确定性影响农村居民消费的意愿。农村居民未来的不确定性来源有三个部分:其一是收入来源单一,收入具有不确定性,其二,未来支出不确定,农村居民需要应对未来的医疗、生存问题,其三是未来环境和制度的不确定性,这些不确定性使得农村居民不得不做长远的打算,对现有的收入进行储蓄以备自己在未来失去劳动能力时的需要,这必然会使得他们的现阶段支出减少。农村社会保障制度通过自身的保险部分可以为农村居民的未来生活的经济来源提供保障,因此农村居民的收支预期得以改善,未来生活面临的不确定性以及风险都得以降低,从而去除了他们的流动约束,减少了他们的预防性储蓄,大大激发了他们的消费意愿。

第四,农村社会保障制度通过收入分配效应影响农村居民消费结构。通过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引发收入再分配,使得农村居民的收入得以增加,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优化农村居民消费的结构空间。在生存得以保障之后,人们的消费要求就不会仅仅限制于温饱,在收入增加的情况下,人们将对生活的质量提出更高的期盼。由于当前我国的农村居民还处于刚刚解决温饱的状态下,因此他们的消费结构还能得到巨大的优化。通过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毫无疑问我们能偶将一部分的低收入人群推进中等收入的队伍,从而推动农村居民消费方式发生改变和消费结构进一步优化。

二、当前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的农村社会保障主要分为以下三类: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以及最低生活保障。从一九九一年开始推行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开始,国家和政府对“三农”问题给与了重要的关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发展到现在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就目前的实施情况来看,仍然存在不少的问题。

1.政府对农村社会保障的支持力度不够。和城市社会保障制度相比较,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比较晚,政府对农村的社会保障的支持力度较较小,这里的政府支持主要是指资金方面的支持,由于农村经济的落后,因此对于政府支持的需求就更加急切。而根据资料表明,政府对农村的社会保障资金的投入仅仅是城镇的八分之一,人均占有社会保障额度农村只有城镇人口的三十分之一。一旦缺少可靠的政府资金的支持,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必然无法持续发展下去,这对于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必然产生严重的阻碍。

2.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覆盖面太小。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覆盖面小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内容:第一是我国的农村社会保障项目区域覆盖面小,除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参与率高于96.4%,其余的农村社会保障项目的覆盖率很窄,尤其是农村养老保险;其次,农村社会保障的对象选择小,其保障对象只是局限于没有劳动能力、没有工作的人群,然而农村人口中有许多的贫困户,他们的生活、医疗、子女教育等问题都无法得到有效解决。

3.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管理不健全。管理不健全包括以下几点内容:一是,管理部门处于分割状态,当前我国的农村社会保障管理机构包括民政、卫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等众多的部门在内,各个管理机构之间处于分割状态,缺乏统一管理,从而导致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无法实现统一、科学、合理的构建。二是,城乡保障处于分割状态,当前的社会保障制度没有相应的城乡统筹规划,导致城乡社会保障制度无法很好地进行衔接,直接导致的后果是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回到农村以后,之前的城镇社会保障无法与农村社会保障进行对接转移,或者是农村人群更换工作城市以后社会保障项目不能对接转移。毫无疑问,这些都将造成农村社会保障工作效率低下,农村居民的合法权益不能得到很好的保障。

4.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法制不完善。完善和健全的法律制度是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事业不断向前发展的有力保障,然而,当前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没有相应的健全的法律体系进行支撑,我国对于社会保障的法律制定问题缺乏足够的重视,存在立法主体不明确、相应法律体系不健全、立法层次偏低等问题,使得各层各部门之间的工作职责模糊,项目实施缺少法律依据,除此以外,还缺少必要的法律监管机制,到目前为止,我国还没有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专门立法,造成已经建立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无法实现稳定、可持续的发展,阻碍了农村居民的福利获得。

三、促进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与农村消费的改善建议

1.提高农村社会保障水平。政府应当加大对农村社会保障的支持,增加资金投入,提高农村居民的社会保障水平,比如,对现有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的每个月55元的补贴进行适当的提高,将更多的疾病治疗和医疗保健纳入到现在的医疗保险报销制度中去,或者增加农村最低保障水平的投入。要进一步采取措施对城乡社会保障资金投入失衡问题加以解决,增加农村社会保障的支出比重,拓宽资金筹集途径,以提高我国农村居民的收入和消费能力。

2.扩大农村社会保障的覆盖面。针对农村社会保障覆盖面太小的现状,建议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一方面以政府为主导推动各个社会保障项目的覆盖人群和区域,扩大农村社会保障的对象,应当做到应保尽保,比如,对于医疗保险项目,除了大病头筹以外,适当将一些小病纳入到医保报销的范围之内,建立一个多层次、多项目的社会保障体系;另一方面,加强农村居民对社会保障的认识,激发群众的参与社保的热情,可以通过多种手段,如借助媒体向农村居民进行宣传,确保农村居民能够正确地理解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各个相关内容、政策、措施等,引导群众自觉参保。

3.建立统一协调的农村社会保障管理体制。第一,对于当前社会保障管理体系混乱的情况,应当基于各个相关的机构部门,建立起统一协调、健全有效的管理机构,负责各个区域、各大部门之间工作的统筹安排,保证给类决策能够得到有效的执行;第二,要坚持城乡统筹理念,打破城乡界限,建立一个全民共享的社会保障体系,为农村居民跨城市、或城乡的社会保障创造有利条件。

4.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法制体系。当前,农村社会保障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中最薄弱的一个方面,因此必须从立法角度对其加以保护。建立和完善相关法律制度体系,从根本上给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实行提供强有力的保证。完善健全的法律体系应当包括对农村社会保障的内容、形式的明确规定,制定有效的管理以及监督机制,依级建立农村社会保障管理机构以及多方监管机制等,通过这种立法的方式鼓励农村居民参与,为保障金支付风险防范打好基础。

篇7

【关键词】对策研究 抽样调查 农村能源

【中图分类号】 F323 【文献标识码】A

【DOI】 10.16619/ki.rmltxsqy.2017.10.012

前言

2016年中国能源消费为34.8亿吨标准煤,其中煤炭消费占全国能源消费的比例为68.4%,占世界能源消费的比例为49.4%。随着产业能源利用效率的提高以及政府对高能耗、高污染产业的管理与规制,全球能源需求和碳排放增长如今主要来自于家庭能源消费(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 2010)。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中国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能源消费需求大幅增加,能源消费结构正在从传统的非商品能源消费过渡到商品能源消费。①从人均用能上看,农村居民生活用能大幅增加,从2000年的88kgce增加到2013年311kgce②,而同期城市居民用能从213kgce增加到357kgce,增幅仅为67%;从结构上看,农村传统生物质能源消费从1979年的71%下降到2005年的34%,商品能源消费从17%增加到44%,其中主要是煤炭(Zhang et al, 2009),而煤炭一直被认为是加速环境污染的主要因素。事实上,中国的CO2、SO2、氧化氮以及悬浮颗粒物的排放主要来源于煤炭以及农村可再生能源的消费(Zhang and Kotani, 2012)。

长期以来,中国政府将注意力集中于能源供求和国家能源安全问题上,相对忽视了农村能源消费问题。以北京市为例,近几年,频现的雾霾天气给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首都的社会形象带来巨大负面影响。为控制雾霾、改善空气质量,北京市连续出台了《北京市2013~2017年加快压减燃煤和清洁能源建设工作方案》等文件③,以期缓解空气质量等问题。

农村能源④是首都能源体系重要的组成部分,据《北京统计年鉴2016》显示,2015年农村生活煤炭消费171.81万吨,占2012年全市煤炭消费总量1153.57万吨的14.89%。农村地区的劣质散煤对首都的大气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在当前农村经济日益发展、城镇化进程加快的大背景下,针对农村煤炭消费比例高、能源结构不合理的现实情况,开展农村能源结构调整研究,摸清农村能源消费现状并提出针对性的调整措施,实现农村用能向清洁、低碳、舒适、便利的方向转变,对于减轻资源环境压力,改善农民清洁用能的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基于此,本研究于2014~2015年在北京市13个涉农区县进行了典型农户能源消费问题调查,以期通过调查摸清城镇化背景下北京农村家庭能源消M现状、消费行为以及能源政策的影响,为后续研究及北京农村能源发展战略、节能减碳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北京市农村能源消费调查统计

调查抽样方案。本文数据来源于2014年10月至2015年1月开展的农村能源消费情况调查。通过入户问卷,与农户、村干部座谈,问卷审核、录入,数据分析,专家讨论等形式,形成基本数据。

调查对象为北京市除东、西城和石景山区外的13个涉农区县。从全市3938个行政村中抽选214个村,占村庄总数的5.4%,在统计学上具有代表性。村庄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选取,按照行政区划、地形特征、地理位置、收入水平等因素分层。首先按各区县村庄总数的5%确定区县抽样村庄数,再根据各区县平原、山区、半山区村庄比例,从各区县抽取相应比例的村庄。在抽样时,根据村庄是否分布在六环以内,是否为生态村,适当调整每个区县的村庄数。样本村确定后,根据每个村农户收入高、中、低水平各选择3户共9个样本户,总样本户数为1866户。共调查1866农户,回收问卷1866份,问卷回收率100%,有效问卷1866份。由于全部采用入户实地调查,问卷回收率和有效率较高。

调查内容及方法。问卷设计⑤包括五个部分:一是家庭能源消费情况,包括种类、用途、数量、价格等。二是家庭采暖基本情况,包括房屋结构、围护结构、保温水平、采暖方式、面积、能耗等。三是热舒适水平,主要是农户对室内冷热度的主观感受。四是对各种新能源、可再生能源认知与了解程度和使用意向。五是样本户的基本特征,包括人口、收入来源、收入水平和能源费用支出等。

样本特征统计。第一,样本村地形、区域特征。全部样本中六环以内村庄占23.6%,六环以外占76.4%;生态村23.5%,非生态村占76.5%。样本村中山区村庄占19.4%、半山区村庄占21.3%,平原区村庄占59.3%;而北京市农村地区全部村庄中,相应的比例分别是23.2%、18.7%和58%,样本分布特征与实际情况比较接近。

第二,家庭年收入分布情况。全部样本户家庭全年收入分6个档次,5000元以下占5.2%,0.5万~1万元占9%,1万~2万元占19%,2万~4万元占26.8%,4万~6万元占21%,6万元以上占19%。

第三,家庭收入来源。全部样本户中,以对外劳务为主要收入来源的农户占样本总数的53.8%,其次是种植业,占29.3%,以不动产出租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占10.6%,以商业经营、养殖为主的农户占比较低,为6.3%。 北京市农村生活用能现状及特点

农户能源消费结构。输入性能源与本地能源结合、多种能源互补是农村居民用能的主要特点。所有调查农户中,使用电力、煤炭、液化气用户数量排前三位,占总样本的比重分别为100%、71.8%和73.4%;太阳能热水器用户比重41.6%,薪柴用户比重37.4%。

户均能源消费量及费用。全部样本用户户均(指能源消费量按1866户进行平均)煤炭、电力、薪柴、液化气、天然气实物消费量分别为2.58吨、3106度、0.97吨、98公斤、64.8立方米;能源用户户均(指能源消费量按照实际使用该种能源的用户数进行平均)煤炭、电力、薪柴、液化气、天然气实物消费量分别为3.55吨、3106度、2.6吨、133公斤、510立方米。全部样本户均年能源总费用为4497元,其中煤炭为2033元、电力为1840元,二者合计占总消费费用的86%,液化气和天然气费用分别为492元和132元,分别占总消费费用的11%和2.9%。

分区县能源消费情况。总体来看,近郊区煤炭、电、天然气用户的户均消费量均高于远郊区县,薪柴使用量低于远郊区县。

从煤炭消费量来看,昌平、朝阳、丰台、海淀、通州农户年用煤量较高,均达到4吨以上,其中丰台和海淀用煤量超过5吨,密云和平谷的农户户均煤炭消费量最低,不到3,其他区县在3到4吨之间。从电的消费量来看,大兴、丰台和顺义户均用量较高,年用电量在4000度以上,延庆用电量最低,为1841度,其他地区在2000度~4000度之间。怀柔、延庆的农户户均薪柴消费量较高,超过3吨,其次是昌平、房山、密云、平谷和顺义,户均消费量达到2吨~2.5吨,朝阳和丰台薪柴消费量为零。户均天然气用量较多的是朝阳、大兴、丰台、海淀和顺义,门头沟和平谷户均天然气用量很少,怀柔为零。液化气的户均年用量昌平、朝阳、门头沟和通州较高,达到130公斤以上,延庆的最低(75公斤),其他区县大部分都在100公斤~120公斤之间,差别不大。

分区域能源消费情况。煤炭用户户均消费量在山区、半山区差别不大,但平原区明显高于山区(高出0.4吨),六环以内明显高于六环以外(高出1.6吨),生态村和非生态村差别不明显。电力用户的户均消费量在山区、半山区和平原差别明显,平原区为3771度,分别高出山区和半山区1600度和1000度;在六环内外差别较大,六环内户均年电力消费量4776度,是六环外的1.7倍;生态村与非生态村的差别不明显。液化气户均用量在不同类型的村庄中差别均不明显。平原区、六环以内的天然气户均消费量明显高于其他类型的地区。 农村能源消费主要特点

煤炭、薪柴等非清洁能源占比较大。根据调查结果估算,2014年北京农村年度煤炭实物消费248万吨,折合标煤176.5万吨,占农村能源消费总量的60.4%;薪柴实物消费92万吨,折合标煤52.76万吨,占农村能源消费总量的17.9%。二者累计占农村能源消费总量的78.3%。

分户自主采暖是农村采暖的主要方式。与城市居民集中采暖不同,农村绝大多数住户采取分户自主采暖方式,如煤炉、小锅炉、户用燃气壁挂炉、户用太阳能或热泵等。

围护结构保温性能不好,加大了能源消耗。北京市2006年开始农村住宅节能保温改造,提出改造房屋基本满足《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建筑部分)》(DBJ/01-602-97)中围护结构保温做法。根据农村住宅围护结构水平,未改造建筑单位面积采暖季累计热负荷241kWh/m2,按要求改造后应达到106kWh/m2。调查发现农村住宅围护结构保温不完整,这类房屋单位面积采暖季累计热负荷约为174kWh/m2,仅比改造前节能27%左右。

当地可再生能源资源丰富,但开发利用度较低。农村地区人均太阳能、生物质能和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资源占有量比城区居民要大很多。据推算,农村人均屋顶面积是城区居民22倍以上。2012年,全市农业可用生物质资源总量108.5万吨,折合标煤54万吨。近年来,随着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农村可再生能源利用开始起步,但应用规模和利用水平较低。 问题及调整对策

为完成《北京市2013~2017年清洁空气行动计划重点任务分解的通知》提出的农村地区消减燃煤100万吨的目标任务⑥,农村能源结构调整必须围绕农村能源消费主体、农村采暖方式和减少能源消耗三方面展开。

推进城乡一体化改造。城乡接合部是城市建成区和城市广大农村相连接的一个部位,城乡接合部村庄改造,农民实现“农转非、农转居”,减少了农村户籍人口,改善了农民居住环境,推动了用能方式转变,散煤取暖、薪柴做饭转变为集中供暖、燃气做饭的新型用能模式,减少了非清洁能源消费。

继续推进山区搬迁工程。自2004年实施山区搬迁工程以来,北京市共搬迁农民3.4万户,共计8.4万人。2014年,北京市提出计划2014~2017年完成2.9万农民搬迁,平均每年搬迁2935户。村民搬迁住进新建住宅,采用集中供暖或分户采暖。

推进农网改造,促进煤改电实施。根据《北京电网中长期发展规划》(2014~2020年),北京市计划2014~2017年,完成25万户农村居民电采暖工程。煤改电首先应进一步加大农村电网升级改造,提升电力供应能力,由当前平均每户电力容量4千瓦,扩容至空气源热泵、土壤源热泵采暖每户增加电力容量4千瓦,达到8千瓦;电锅炉、电热膜、低温电缆或碳晶板、太阳能+电采暖方式每户增加电力容量9千瓦,达到13千瓦。其次,进一步理顺电力收费价格体系,降低谷电价格,延长谷电时间,降低农户电采暖费用。最后,将煤改电与节能环保型电采暖技术相结合。

推进农村煤改气和炊事气化。煤改气是农村替代燃煤比较经济合理的方式,其户内投资、运行费用较低,农民接受度高。农村燃气供应有市政管网、CNG(压缩天然气)和LNG(液化天然气)三种方式。对于这三种方式均不能覆盖的地区,继续推进炊事气化工程,减少炊事用煤用柴,在提升农民生活便利的同时,降低污染排放。

注释

史清华、彭小辉、张锐:《中国农村能源消费的田野调查――以晋黔浙三省2253个农户调查为例》,《管理世界》,2014年第5期,第80~92页。

稻堇丛矗骸吨泄能源统计年鉴2014》。

李云燕、王静:《北京市节能减排政策目标与潜力分析》,《经济研究参考》,2014年第64期,第89~96页。

农村能源指农村地区的能源供应与消费,是发展农村生产、改善人民生活所必需的能量来源。农村消耗的能源分为生产用能和生活用能两部分。生活用能主要用于炊事、照明、采暖和家用电器。本文的研究内容是农村生活用能(不包含燃油),不涉及农村生产用能。

王效华、郝先荣、金玲:《基于典型县入户调查的中国农村家庭能源消费研究》,《农业工程学报》,2014年第14期,第206~212页。

何佳艳:《“煤改气”攻坚战》,《投资北京》,2014年第11期,第14~21页。

责 编M戴雨洁

篇8

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的过程中绝大部分都是靠投资拉动的增长,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微乎其微,想要发挥居民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优化居民消费结构的问题就亟待解决,而我国农村居民占据总人口的重要比例,所以应该通过优化农村居民消费结构来实现推动经济增长,而农村公共物品的供给存在种种问题又对农村居民消费结构有着重大的影响。

一、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现状

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对于农业生产、农村居民生活、新农村的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甚至是全国的经济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由于我国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以及自上而下的公共物品供给体系,导致了在我国城市的公共物品的供给无论从质量上还是数量上都远远地高于农村。农村公共物品的有效供给是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

我国大部分农村多位于地方比较偏僻的农牧区、山区,交通不便利,经济发展缓慢,公共物品供给总量严重不足,主要表现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明显不足。虽然政府一直努力建设农村,但与城市的基础设施相比,农村的设施条件依然与其相差甚远,严重制约着农村生产的发展、农民收入的增加以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脚步。主要体现在农村的交通、电力、水利、邮政、通讯等方面的设施比较缺乏。义务教育、医疗卫生等资源短缺。

二、公共物品供给对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影响分析

农村公共物品的供给既能满足农村居民对公共物品的需求,也能作为资产存量或是固定资产储存。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的完善与否将会从各方面直接或间接的对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进行影响,下面就分别从直接和间接两方面进行分析。

1.公共物品供给对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间接影响

1.1通过影响农村居民对未来消费的心理预期影响其消费结构

消费者会很据自己本期的收入和预期未来的收入来决定自己的消费行为。由于社会生活、自然灾害、政治以及经济等各方面的不确定性因素的增加,农村居民就会产生强烈的心理预期。

收入预期的不确定性增大。第一,由于生态环境,自然灾害频繁发生,这会直接影响到农民在农业生产上的经营性收入,内蒙古现在还有很多农村的种植完全是靠天吃饭,公共物品的不完善使得他们对于农业生产上的收入预期很低。如果农村的公共物品供给完善,就会为农村居民的农业生产提供便利与保障,增加农村居民的预期收入。第二,由于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经济衰退造成了农村富余劳动力在非农业生产上就业的困难性加大,使得农村居民的非农业就业稳定性下降,再就业困难,农村道路、交通、通讯等方面的基础设施完善的话,以为农村的土地较为便宜,富余劳动力较多,所以会有很多厂商愿意到农村建厂投资,这样就会增加农村居民的再就业,从而就会增加农村居民的预期收入。持久收入假说理论认为预期持久收入上升,居民必然增加当期消费。

支出预期的不确定性增大。农村居民由于对自己享有的社会保障以及社会福利预期不明确,医疗、养老以及子女的教育都会增加农村居民的消费支出预期。根据生命周期假说理论,每个人都将根据他一生的全部预期收入来安排他的消费支出,如果预期将来的消费支出增加,就会增加当期储蓄,减少当期消费。由于农村居民的这种心理,使得他们在消费支出上非常谨慎,久而久之,形成了省吃俭用的生活作风。他们的收入仅仅会用于能够满足生活基本需求的消费上,对于享受型消费的支出会大大减少,这种情况会严重阻碍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优化升级。

农村用于农民进行农业生产的公共物品可以直接运用于农村居民的生产、生活中,改善农村的生产条件,并可以为农村居民有效的节流开源。而农村的非生产性公共物品的供给如社会保障类的公共物品的有效供给能够降低农村居民消费的不确定性,增加消费。所以,有效的公共物品供给将会优化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

1.2通过影响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影响其消费结构

首先,农村公共物品的供给不足会对农村居民的消费产生挤出效应。农村公共物品的供给对于改善农民生产设施、生活条件有很大的作用,良好的公共物品供给情况会改善农村居民的消费环境,提高其消费水平,从而产生了消费效应。同理,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不足就会对农村居民消费产生挤出效应。因为农村的公共物品供给不足的话,就会使农村居民被迫自行提供他们生产生活需要的公共物品,这就会降低农村居民当期消费的有效需求。还有就是一定时期内,消费需求的总规模是一定的,居民个人对公共物品的被迫私人供给肯定会挤占掉原本可以投向私人物品领域的有效需求,因此对刺激消费、拉动内需产生负面作用。

其次,一些农村公共物品的供给可以改善农村的消费环境和消费条件,从而促进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例如农村的交通条件就会限制农村居民的消费,减弱农村居民的消费欲望。我国很多农牧区没有通车或者几天只有一趟通往外界的车,这样使得当居民想买的东西不是迫切需要的话,就不会特意去。据了解,这些地方的居民平均每人每年外出两次,对于他们的消费自然可想而知。

消费水平有所提升的话,水涨船高,消费结构自然会得到一定程度的优化。农村公共物品的供给会影响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也就自然会受之影响。

1.3通过影响农村居民的收入影响其消费结构

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影响农村居民的收入进而影响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完善农村的公共物品供给水平,尤其是农业生产的基础设施类公共物品,会为农村居民的农业生产带来很多便利,而且高科技的投入会增加农产品的产出,这些都会使得农村居民的农业生产性收入增加,而这部分收入恰恰是农村居民的家庭主要收入。收入增加了,自然会提升家庭的消费支出。

公共物品的供给会增加农村居民的非农收入。公共物品的完善使得农村的在各方面的条件都有所提升,这样会为农村带来很多招商引资的机会,农村居民就会拥有很多再就业的机会,这样就会增加农村居民的非农收入。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公共物品的完善会为农村居民的农业生产提供很多便利,节约他们的农业生产所需时间,这样就会空出很多额外时间,这样也会增加他们的再就业机会,从而增加农村居民的非农收入。

2.公共物品供给对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直接影响

首先,基础设施类公共物品与多种私人物品间存在着高度的互补性, 前者的有效供给是后者消费的前提条件, 因而这一类公共物品的供给不足会制约个人对某些私人物品的消费。例如, 有线广播电视的传播干线的覆盖率直接影响着这个地区居民对于电视机的消费量,供电情况直接影响着农村居民对于各种电器的消费量,公路的修建情况直接影响着农村居民对于汽车的消费量……这些都存在着互补的关系。随着农村公共物品的供给逐渐完善,农村居民对于这些商品的需求也就日益增加,消费结构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

其次,从长远发展考虑,居民消费结构的升级优化必须依靠国民综合素质的提高,而综合素质又依赖于教育的普及与发展,尤其是基础教育的提供。教育这类公共物品的收益人不仅是接受教育本人,社会的其他人也会因为某一人接受教育而收益,而且随着教育的程度的提高,教育的公共性会下降。扫盲作为一种公共物品来说,公共性就很强,一个社会的文盲少了,这个社会的整体就会向前迈进一大步。大家都有一定的文化水平,对于手机、电脑等这些需要一定文化水平的商品的需求就会增加。而高等教育的公共性就远远低于基础教育。所以对于教育类公共物品,我们不仅需要增加供给,而且需要有效合理的供给,对于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的投入比例要做详细的考究,合理进行安排。我们不仅仅得提供教育的供给,还得提供相应的思想教育,现在在农村中教育的普及程度不高也不完全由于投入不足的原因,还有一部分原因就是农村居民对教育的重视性不强,这是农村形成的传统思想。因此由政府主要提供初级教育和由个人主要承担高等教育是教育类公共物品较为有效的供给模式, 在继续增加对教育投人总量的同时, 改变目前政府教育投人的结构, 加大对基础教育的投人比例, 也是有效增加我国教育类公共物品供给的重要途径。

三、加大农村公共物品供给,推动农村居民消费

从上述的分析来看,农村公共物品的供给对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升级有很深的影响,所以就我国农村目前公共物品的供给以及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的特征来说,我们应当采取一些措施去加大农村公共物品的供给,从而推动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升级,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具体建议如下。

1.加大财政支农的力度,调整财政支农的结构

要改善现在农村公共物品总量严重短缺的状况,保证财政的充足投入至关重要。从我国建国后,有很长一段时间都是走着以农补工、农村支持城市的战略路线,这种牺牲农村发展城市的路线为我国发展经济和建设国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改革开放之后,城市已有了相当大的进步,我国国力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提升,总体上进入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战略路线。

1.1进一步加强支农的财政投入

各级政府必须积极转变“重城市,轻农村”的传统思想,打破现有的各个产品供给差异大的格局,严格执行政策上、标准上、待遇上的统筹供给。政府以及相关部门需不断加强支农的财政投入来弥补农村该物品总量严重短缺的问题。首先,政府应当加大农村公共物品的支出在财政支出的比例,出台相关政策规范财政资金的审核、使用,使得财政的充分利用。

1.2调整财政支农的结构

公共物品的供给存在结构失衡的问题,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非生产性公共物品的供给明显不足,所以调整财政支农结构也至关重要。

政府应加强阻碍农村发展的基础建设的供给。基础建设的缺失严重制约着农村居民的消费行为,更影响着建设新农村、改善农民生活水平、促进农业发展的步伐。

政府还应加大对农村教育、医疗等消费性公共物品的投入。保障义务教育的配套资金供给充足,提高农村的办学条件和办学质量,解决农村义务教育短缺的问题,保证农村的孩子们学有所教。另一方面,政府应着力提高农村医疗条件以及医务人员的专业技能,使得农村居民病有所医。这些公共物品的合理供给都会降低农村居民的生活负担,进而促进农民消费结构合理化。

政府应增大农村社会保障的投入。农村养老保险、农村医疗合作以及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虽然这些社会保障制度在农村已经普及,但其参与率与实施情况却还是不尽人意,据了解,农村居民对于一般的医疗花费报销率极低,因为他们认为去办报销所需的花费以及时间成本太大。所以政府应当在这方面加大财政投入,确保这些社会保障制度有效地实施。

2.构建多元化公共物品供给机制

财政支农资金的短缺是公共物品供给不足的关键所在,要想改善这一问题,就必须打破原有的公共物品供给机制,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多元化供给机制。

2.1拓宽农村公共物品的供给渠道

供给主体单一是造成目前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不足的重要原因之一,农村公共物品供给需要政府和农民合作主体、民营经济主体共同参与。根据农村公共物品的不同属性和层次,应该是多元化供给主体、以及不同主体间的相互合作形成的供给体系。农村大型水利工程,农业基础科学研究、气象、农村道路建设、电网改造以及区域性的病虫害防治、农业技术推广等纯公共物品供给,应当完全由政府提供。对全村居民均受益的项目,农民合作主体也是一个理想的供给主体。通常既有不较强的社会效益,又有生产者个人受益特点的准公共物品的范畴,可以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市场原则,鼓励私人经济参与农村公共物品的供给,形成多元的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主体。美国著名民营化专家萨瓦斯认为,对于公共服务,生产者可以是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提供者也可以是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因此,应采取多种形式如通过签约外包、租赁、托管等方式在政府和私人或企业之间签订合同,让私人或企业按照政府的意图或合同来提供公共物品,以最大限度的提高公共物品的供给效用。

2.2建立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供给决策机制

改变目前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的“自上而下”决策机制,建立一套科学、民主、法制的公共决策机制,加强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法制化是保证农村公共物品有效供给的重要手段。

目前,农村公共物品供给还是政府决策,基本上是政府供给什么,农民就接受什么,没有充分考虑农民的自身需求,农民在这个问题上没有选择权,因此,应该建立一套“自下而上”的需求表达机制,了解农村和农民对公共物品的真实需求,实现农村公共物品的“按需提供”。该体制的建立就要求各级领导在制订决策时需要认真的调查研究,采取科学的抽样调查,对农民的意愿进行统计分析,从而真正解决农村和农民对公共物品的实际需求;另外也可以通过现代信息手段互联网,在互联网上了解农民的真实意愿,以保证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的有的放矢和物尽其用,避免供给的结构失衡。政府应结合农民的需求制定合理有效的农村公共物品供给方案。

3.完善公共物品供给的执行与监管机制

篇9

内容摘要:农村是拉动内需的主战场,针对农村公共品供给和农民收入这两个主要影响农民消费的因素,本文利用协整分析具体研究农村公共品供给和农民消费支出的长期稳定关系,同时通过误差修正模型分析农村公共品供给和农民收入对农民消费支出长期效应和短期效应,并进行相应的比较。

关键词:农村公共供给品 协整分析 误差修正模型 效应

在当前金融危机影响还未消退的背景下,国家采取了一系列的“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惠民生”的政策措施。我国农村公共品供给不足问题较为严重,在很大程度上,农村公共品供给影响农民消费结构和消费规模。我国目前仍是农业大国,基于农民人口基数大、农民收入水平低这一基本事实,公共品供给仍然是影响农民消费最主要因素之一。本文主要以农村公共品供给和农民收入这两个影响农民消费的因素为研究对象,通过实证分析,具体比较农村公共品供给和农民收入这两个因素对农民消费的长期效应和短期效应,为政策措施制定提供相应的实证依据。

农村公共品供给对农民消费影响的一致性分析

(一)数据选取与说明

通过《中国统计年鉴》选取1985-2008年人均财政支出(x1)、人均现金消费支出(yc)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x2)指标。需要说明的是:首先,关于农民消费支出,本文采用农民人均现金消费支出指标,主要原因是:农民消费支出包括生活消费总支出和生活消费现金支出,在生活消费总支出中,较多消费部分是自足自给的,这种消费对于拉动内需效应不大,因此,本文采取生活消费现金支出指标。其次,本文采用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代替农民收入,主要是考虑与农民消费支出水平指标的统计口径一致性以及数据可获得性。最后,关于农村公共品供给的数据较难以整理,同时考虑与前两个指标的统计口径一致性,因此本文采用人均财政支出作为农村公共品供给指标。

(二)变量变化趋势描述及其分析

根据1990-2008年人均财政支出(x1)、人均现金消费支出(yc)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x2)的相关指标,作出图1和图2的变化趋势图。

由图1可以看出,自1985年,我国人均现金消费支出整体处于不断上升趋势,在1999年之后,更以加速度上升。相比之下,人均财政支出整体上虽处于不断上升趋势,但上升幅度较小。从二者变化趋势来看,人均现金消费支出和人均财政支出具有一致变化趋势,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二者具有一致相关性,农村公共品供给影响农民消费支出。但是,从各自的上升幅度来看,人均财政支出的上升幅度不及人均现金消费支出的上升幅度,这说明,一方面,我国的农村公共品供给处于发展缓慢状态,农村公共品供给不足。另一方面,影响农民消费支出的因素不仅仅是农村公共品供给,还有其他因素。或者是因为农村公共品供给是间接地影响农民消费支出。

根据图2的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和人均现金消费支出变化情况来看,二者具有一致变化趋势,这说明,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和人均现金消费支出具有一致相关性,农民收入影响着农民消费。同时,从图2可以看出,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大于农民人均现金消费支出,这说明,我国农村居民收入不完全用于消费支出。因此,农村公共品供给对农民消费的影响具有间接性和不完全性。所谓不完全性是指,一单位公共品供给带动少于一单位消费支出。所谓间接性是指,农村公共品供给可以通过影响农民收入、农民消费习惯以及其他因素来影响农民消费。

农村公共品供给的农民消费效应

(一)数据平稳性检验

对于时间序列数据要进行平稳性检验,本文采用最常用的ADF检验法。在Eviews环境下,检验结果见表1。从表1显示来看,这些变量在二阶5%的显著水平下是平稳的。

(二)Granger因果检验

要具体研究变量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必须进行因果检验,其主要目的是具体知道每个变量在相互依存关系中的地位,即哪个变量是因,哪个变量是果,一旦知道了因果关系,就可以对本质因素进行分析。本文采用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结果如表2所示。

由表2可以看出,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X1 是 YC的原因,X2 是 YC的原因,X1 是 X2的原因。即农村公共品供给引起农民消费支出变化,农民收入引起农民消费支出变化,农村公共品供给引起农民收入变化。农村公共品供给和农民收入是农民消费支出的原因,农村公共品供给是农民收入变化的原因。

(三)协整分析

协整分析是检验变量是否具有长期稳定的关系,由表2可知,人均财政支出(x1)、人均现金消费支出(yc)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x2)的对数的二阶差分是平稳的,即log(yc)~I(2),log(x1) ~I(2), log(x2) ~I(2)。由于这些变量是同阶平稳的,因此可以继续做协整分析。具体分析如下:

首先,协整回归:

log(yct)=0.212.8log(x1t)+0.792269log(x2t)

et=log(yct)-log(yct)

其次,检验et的单整性:非均衡误差项et的单整性检验如表3所示,表3显示表明,非均衡误差项et在5%的显著水平下是平稳的。

因此,变量log(yc)、log(x1) 、log(x2)是协整,他们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为接下来的分析奠定基础。

(四)效应分析

为了具体明确log(x1)、log(x2)对log(yc)的影响情况以及它们之间的长期和短期效应关系,同时有上面的协整分析,因此本文可以建立如下误差修正模型:

在Eviews环境下的回归结果如下:

log(yct)=0.634554log(x1t)-0.332041

(5.78934)(4.98754) D.W=1.8

[log(yct-1)-1.366096-0.789609log(x1t-1)(1)

R2=0.937

log(yct)=1.115537log(x2t)-0.143370

(6.78912) (3.24971)D.W=1.8

[log(yct-1)+0.439786-1.06355log(x2t-1)(2)

R2=0.937

根据方程(1)表明,x1对yc影响的短期弹性(0.634554)小于x1对yc影响的长期弹性(0.789609),因此,农村公共品供给对农民消费影响的短期效应小于其长期效应。

方程(2)表明x2对yc影响的短期弹性(1.115537)大于x2对yc影响的长期弹性(1.06355)。这说明农民收入对农民消费支出影响的短期效应大于其长期效应。因此,农民收入能立即带动消费,而公共品供给长期消费效应比其短期效应更大。

为了具体比较农村公共品供给和农民收入对农民消费支出的效应。由于人均财政支出(x1)、人均现金消费支出(yc)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x2)具有协整性,它们具有长期稳定关系,因此可以得出以下回归方程:

log(yct)=0.191449log(x1t)+0.807953log(x2t)+

(3.704564) (4.12146)(4.0317) D.W=1.79

0.542815AR(1) (3)

R2=0.9937

由方程(3)可知,在x1和x2共同对yc的影响情况下,x1对yc影响的弹性(0.191449)小于x2对yc影响的弹性(0.807953)。这表明,从长期来说,如果考虑到公共品供给和农民收入相互影响,农村公共品供给对农民消费支出的效应小于农民收入对农民消费支出的效应。这个结论似乎与实际不符合,但是,如果考虑到农民收入和农村公共品供给之间的关系就明白其中原因。有以上分析可知,公共品供给是农民收入的原因,农民收入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农村公共品供给。

从图3可以看出:由图3(a)农村公共品供给可以直接带动农民消费支出,也可以通过影响农民收入间接带动农民消费支出。图3(b)表明,农民收入直接带动农民消费支出。之所以从长期来说农村公共品供给对农民消费支出的效应小于农民收入对农民消费支出的效应,其根本原因是因为农村公共品供给影响农民收入,进而进一步影响农民消费支出。从表面来看,影响农民消费支出的因素来自于农村公共品供给和农民收入,实际上,农民消费支出来自于通过农村公共品供给带来的收入。因此,农民消费支出的收入效应来自于农民其他收入和农村公共品供给带来的收入,而农民消费支出的农村公共品供给效应仅来自于农村公共品供给。所以农民收入对农民消费支出的长期效应大于农村公共品供给对农民消费支出的长期效应。

但是,具体到农民收入对农民消费支出的短期效应小于农民收入对农民消费支出的长期效应,其原因是农民消费是非理性的,这符合Scott的思想,Scott认为农民的经济行为奉行“生计第一”和“安全第一”的原则,而不是理性经济人的收益最大化原则。而农村公共品的短期效应大于其长期效应,这是由于农村公共品供给带动农民的即期消费支出,林毅夫认为农民在外部条件限制下,会按照传统惯例作出消费行为,但在外部条件变化的情况下,会改变自己的行为方式。因此,农村公共品供给的变化可以改变农民的消费支出。

综上所述,农村公共品供给不仅能立即改变农民的消费习惯产生即时效应,而且能影响农民收入,进而影响农民消费支出,产生长期效应。按照消费者的消费习惯,收入是改变消费习惯最方便、最灵活的因素,但是这种习惯的改变是建立在农村公共品供给这个外在条件之上的。因此,农村公共品供给在影响农民消费支出上不仅具有直接效应而且可起到间接“桥梁”作用。

参考文献:

1.罗光强.农村公共品供给的双效应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2.8

2.黎东升,何蒲明.我国农村公共品供给对农民消费影响的实证研究[J].农业技术经济,2009.6

3.李燕凌.农村公共品供给对农民消费指数的影响[J].四川大学学报,2005.5

4.楚永生,丁子信.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与消费水平相关性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2004.7

5.屈小博等.收入分配对不发达地区农户消费需求影响的实证分析[J].商业研究,2007.2

篇10

从湖北省统计年鉴统计中可以看出,湖北省农村拥有2877万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50.27%,但在社会消费市场份额中,农村家庭所占比例却不到40%。显然,与城市消费市场相比,农村消费市场蕴藏着巨大的潜力。农村消费市场迟迟难以启动,其影响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农村人均收入水平偏低,农民消费能力不足凯恩斯的绝对收入假说认为收入对消费起决定作用,认为消费是收入的函数,故农民收入增长慢、增收难仍是制约农民扩大消费的最大障碍。2010年,湖北省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832元,仅相当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36.31%,与城镇居民2000年的收入水平相当;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同比增长15.82%,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高4个百分点。近年来,湖北省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速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之间的差距虽有所缩小,但两者之间绝对量的差距仍在逐年拉大。

(二)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消费预期较弱教育、医疗、养老是居民消费支出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与之相配套的农村现代社会保障体系建立时间较短,各项配套政策执行效应有一定的滞后期,农民消费预期较弱。如教育改革使更多学生能够接受高层次的教育,但教育成本的增加造成了农民群体的负担加重,特别是接受中、高等教育的农村家庭,负担更重,使农民在消费时有很大的顾虑。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虽然实现了全覆盖,但报销的额度较小,农民不得不把有限的收入积蓄起来以备失去劳动能力或生病时的生活消费,即使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也有意识地克制消费。农村市场保险机制缺失。农业是弱质行业,其典型特征是产出低、风险高,经常发生自然灾害,由于缺乏相应保险补偿机制,农业生产经营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

(三)消费环境差,基础设施落后近年来,在中央出台的扩大内需政策中,改善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的项目很多。但国家对农村的投入中,立项门槛太高,农民惠及面太窄,农民能得到实实在在的实惠项目少之又少。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部分农村地区电网老化、电压不稳、价格偏高,制约了农民家电消费的积极性;自来水普及率低,洗衣机在许多农村不具备使用条件;农村地区网络接入条件差,影响了电脑等产品的使用。农村市场供给结构不合理,部分厂家忽视农民的实际需求,只是把农村市场作为城市市场的简单延伸,甚至是作为处理积压滞销产品的场所。农村地区缺乏维修服务网点,售后服务无法保证。农村消费观念趋于保守。“量入为出、勤俭持家”是农民的生活准则,“收支相抵,略有节余”是农民传统的理财原则,省吃俭用几十年就是为了给子女置房子、办婚事,这种消费观念大大削弱了农民对消费的需求。

(四)支出负担重制约了农民的消费能力尽管近几年农民收入持续增长,但农民支出负担依然较重,成为消费增长的主要障碍之一。农民收入除了维持日常生活必需品开支外,建房、农资、人情往来和各种费用支出占其收入的相当比重。在对湖北中部某村调查时发现,2010年的房屋修建、农资、人情和各种费用支出分别占其总支出的9.1%、17.3%、7.9%和13.6%,合计占47.9%。在农村,建房、儿女嫁娶、子女教育是农民过度储蓄的主要原因。一般情况下,儿女的住房、婚姻耗资十万元以上,目前湖北省农民人均年收入5800元左右,以一家三口人计算,每年收入在17500元,扣除必要开支,每年积累6000元,需要农民家庭积蓄15年。另外,高额教育费支出也影响了农民消费能力。随着物价的持续走高,农民小孩在高中、大学的花费是一笔较大的开支,甚至需要农民家庭多年积蓄。在收入有限和消费信贷需求无法满足的情况下,农村家庭的大额支出只能依靠长年的积蓄和举债,长期的储蓄意愿抑制了消费需求。此外,我国农村流通市场不发达、产业化水平低,农产品价格波动性强,经常发生“增产不增收、低产没得收”现象。

(五)金融资源匮乏,农村地区信贷支持不足农村金融机构单一,农民消费信贷需求难以满足,致使其消费能力不足。目前,湖北省涉农银行业金融机构主要是以农村信用社、农发行、农行、邮储和村镇银行为主,但由于受服务网点少、信贷产品管理成本高、农村金融产品创新滞后、抵押品缺乏等因素影响,农村金融机构的服务手段和技术水平较低,银行“嫌贫爱富”现象严重,农民信贷需求得不到充分满足,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阻碍了农村消费市场的启动。

破解农村居民消费难题的有效途径

(一)强化宣传引导,提升农村居民消费观念要通过多种电视、网络等形式媒体和形式,在农民中开展合理消费提高生活质量的宣传活动,帮助农村居民树立适应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匹配的现代消费观。要引导农民合理消费,使他们逐步抛弃养儿防老、攒钱医病以及婚丧嫁娶大操大办等不良消费习惯,做到适度合理消费,提升生活质量和水平。

(二)稳定增加农民收入,增强农民消费信心一要完善农村市场价格机制。通过实行农产品保护价格政策与建立生产风险基金、价格调节基金和农产品储备制度,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格,提高农资综合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补贴等标准,增加农民经营性收入。二要积极推进农业结构调整。要结合湖北省农业特点,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增加农民的有效投入。在发展农村产业化过程中,将产品优势转化为市场优势。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提高农业生产的技术含量和农产品附加值,增加农民经营收益。三要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积极扶持龙头企业发展,延伸农业产业链,大力发展农产品的精加工产业,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四是稳步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制度改革,创新土地流转模式,让农民通过土地流转得到实际利益。积极引入资金和技术,鼓励有资金有技术的人到农村,按照土地流转制度依法取得土地经营权,创办各类高科技的农业种养或加工公司,加大农产品开发力度,提高农产品精深加工水平。五是健全各级农业科研机构,做好技术推广工作,开展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的科技水平和素质,实现农业生产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

(三)优化农村消费环境,促进农村消费市场稳健发展一是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在教育、卫生、通讯、水电、交通等方面的投资力度,将城市供水、供电、道路建设、电信、广播电视等服务延伸到农村,为大量家电产品下乡创造条件。兴修水利,实行科学用水,扩大农田灌溉面积,实现户户通自来水;兴修道路,在实现村村通公路的基础上,再适当拓宽,为大量汽车下乡创造条件。二是优化农村消费市场,针对农民不同种类的消费需求,适时调整产品结构,改善产品设计,设计各种消费品的款式和功能等,建立和完善产品售后服务,提升农村居民消费积极性。加大对农村消费市场的整治力度,保护农村消费者利益,降低市场交易成本和风险。三是引导农户转变消费观念和消费方式,提升农村居民消费品质。

(四)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及福利体系,增强农村居民消费信心一是加大财政补贴力度。根据国民经济的发展适时调整农民粮补贴标准、农业机械补贴,保护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并让农民从财政转移支付中得到更多实惠,增加农民收入。二是加强农村养老保险体系建设。建立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立农村居民低收入者和贫困人口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加大中央和省级财政补助力度,保障农村贫困人口的基本生存权利,提高农民整体消费水平、消减贫富差距。将进城务工农民纳入到地方社保范畴和工伤保险范围,并为农民工免费提供法律政策咨询、就业信息、就业指导和职业介绍。三是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加快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步伐,解决农村“老有所养”的老龄化问题。有条件的地方可进一步增加投入,提高财政补助标准和水平,强化县、乡、村医疗卫生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为农村低收入者和贫困人口提供最基本的生活和医疗保障。四是优化农村义务教育的管理体制,进一步加大经费投入,通过减免特困农村家庭子女学杂费、建立教育资助基金、无息助学贷款等形式,为农户子女受教育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