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消费方式范文
时间:2024-04-09 16:59:2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新型消费方式,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随着国内疫情的緩和,部分地区学校已经确定了开学日期,准备开学。但是,疫情战斗毕竟还没有完全結束,而且国际疫情还在蔓延扩散。在这个特殊时期开学,学校就更要加强防护,一丝也不能松懈。下面说说开学以后食堂要如何进行防控的措施。
方法/步骤1对每一位食堂从业人员进行疫情防控知识培训,穿戴门罩、工作服和工作帽,确保具备基础防护技能;加强对食堂工作人员的健康管理,若出现发热、乏力、干咳、鼻塞、鼻涕、咽痛和腹泻等症状,应立即停工并及时就诊,杜绝带病上岗。
2禁止采购、饲养、宰杀活禽、野生动物及其制品,对肉及肉制品、蔬菜等做好索证索票工作,确保食材来源可追溯。
3食品加工、包装、贮存等场所环境整洁、确保食材不受污染。生、熟食应分开存储和加工,加工流程合理,防止待加工食品与直接入口食品、原料与成品交叉污染。供应的食品应烧熟煮透,确保熟制食品的中心温度不低于70°C。疫情防控期间,提倡不供应冷食类、生食类等高风险食品。
4在食堂入口、卫生间出入口处配备洗手消毒设施及清洗消毒指引。售卖人员一律使用经消毒的专用工具并佩戴ロ罩和手套,更换经消毒过的工作服,销售中少用语言交流,与对方保持1米以上安全距离。
5延长食堂开放时间,倡议师生错峰用餐。学校根据自身情況,可通过分时段就餐、送餐到班、取餐后分散用餐等方式,降低集中就餐带来的人员交叉感染风险。
6进入食堂人员要佩戴ロ罩并进行体温检测,体温异常者不得入内用餐。排队取餐和就餐时人员间距要在1米以上。建议尽量带餐返回住处或办公室就餐。在食堂就餐时,尽量单人单桌,且朝ー个方向就坐,保持1米以上距离,有条件的要安装防护隔断,避免人员聚集,減少不必要的交流谈话。用餐前后均应洗手消毒。鼓励制作方便易取的套餐,方便即取即走,減少人员等餐排队的时间。
7每天对加工售卖区域、就餐区域、保洁设施、人员通道等进行消毒。保持加工区域和就餐区域的空气流通,定期开窗通风,并对空气过滤装置进行清洁消毒。疫情解除前停止使用集中空调通风系統,重新开启使用前应规范清洗和消毒。加强餐(饮)具的消毒,餐(饮)具去残渣、清洗后,煮沸或流通蒸汽消毒15分钟;或采用热力消毒柜等消毒方式;或采用有效氯含量为250mg/L溶液,浸泡消毒30分钟,消毒后应将残留消毒剂冲净。
8出现疑似病例或确诊病例就餐过的食堂,应及时与属地疾控机构联系,开展随时消毒和终末消毒。
疫情期间开学后学校食堂如何制定防控措施?
1、建立疫情防控小组,做好疫情防控方案(预案)。确保食堂的每个员工都要知晓本市相关防疫规定和要求,外地返回的员工在“健康码”等手机平台上填报健康信息表,领取相应的健康码。
2、准备好测温计及提供够所用员工使用十天的口罩、消毒水等防疫物资。
3、做好从业人员健康管理。从业人员健康证齐全,每天落实餐饮服务时段前的体温检查并进行健康登记,发现有发热、咳嗽等呼吸道症状的人员要立即停止上班,引导其到就近的发热门诊就诊。
4、强化学校食堂内部员工卫生防疫知识宣传教育,提高员工的自我卫生管理能力。从业人员制备餐食前、加工生食或熟食之后、餐前便后、接触废弃物后,要用流动水和皂液洗手消毒。
5、明确相关标识。要在醒目位置对本校食堂防控措施和师生用餐须知进行书面公示。在入口处、取餐区域、收银台等处设置1.5米间隔线,安排专人引导人流,避免人员集聚。
6、规范就餐安排。减少桌椅摆放,增加餐桌间距,餐厅就餐人员避免面对面而坐。
7、复工前对食堂全部场所、设备设施、餐饮用具等进行彻底的全面消毒和安全检查。对食品和食品原料贮存的场所、设施进行清理,防止过期、变质的食品及食品原料混入食品加工制售过程。
8、按照《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的各项要求,规范食品加工制作过程,不同类型的食品原料要分开储存、分开加工。烹任过程要做到生熟分开、烧熟煮透。食品处理区应设置足够数量的洗手设施,加大食品加工设施设备的清洁频次,保障设施设备洁净并运转正常。
9、所有员工要戴口罩上岗,服务过程中与师生要保持间距,尽量减少与师生的近距离接触。
10、若有需要外送至班级的食物,要采用密封盛放或使用“食安封签“防止配送过程污染并且要对外送食品的保温箱、运输工具及周转用具进行清洁消毒。人员在送餐、取餐时,应采取不接触的方式。
11、及时消毒清洁。每桌就餐人员用餐后,应立即对相关桌椅进行消毒10分钟后再安排下一批次就餐人员就餐。为就餐人员提供公共洗手液、消毒酒精,提醒就餐人员餐前洗手。
12、确保室内通风。定期开门、开窗。使用壁挂式空调、立柜式空调的学校,应定期对空调过滤网进行消毒;不得使用没有空气净化消毒装置的中央空调。
13、加强电梯管理。三层以下餐厅禁用公共电梯。对于必须开放使用的电梯,应增加消毒频次,并酌情限乘电梯人数,降低集聚风险。
14、严格落实进货查验及索证索票制度。做好采购验收及台账登记工作,不得采购无来源或不符合要求的食品和食品原料、严禁采购使用病死或死因不明以及检疫不合格的肉类及其制品。
15、不得食用野生动物,不得圈养、宰杀活禽。
16、加强餐具、厨具及场所清洗消毒并保存消毒记录。
篇2
针对目前辖区金融机构多,实施假币兑换、小额人民币兑换难、管理难的实际状况,迁安支行创新管理方式,实行微信群“定期指导+飞行检查”方式对辖区假人民币、小额人民币兑换进行有效管理。
具体管理方式:一是通过辖区金融机构主管假币对换、小额人民币兑换经办人员、主管领导建立微信群,微信群将人民银行有关政策法规向辖内金融机构进行广泛宣传,督促金融机构在职责范围内、机构范围内将宣传落实到位。二是人民银行对辖区金融机构在有关政策、规章制度落实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实时解答,确保政策法规解释到位。三是加大“飞行检查力度”,定期或不定期随机对辖区金融机构执行情况进行1至2次“飞行检查”,查看制度执行是否到位,有无违规等;四是对举报金融机构在假人民币兑换、小额人民币兑换中存在的问题鼓励客户实行现场举报,确保人民银行处罚到位,同时督促辖区金融机构避免因违规违纪酿成风险。
篇3
【关键词】金融 消费 网络
一、当前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工作的基本格局
加强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工作是我国金融改革和发展的重要工作任务之一,贯彻落实党的十精神就要把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工作放到突出的位置。为此,中央及“一行三会”高层领导均高度重视。实践中,“一行三会”金融消费权益保护模式各具特色、各有重点、区别较大。
(一)从工作范畴上看,体现出“宏观范畴”和“微观管理”的区别
人民银行主要从金融稳定和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层面上,促进整个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工作机制的建立与完善。“三会”则分别从防范和化解监管对象风险,促进其健康发展的角度出发,对各自监管对象的具体金融消费者投诉问题进行处理。
(二)从工作路径上看,表现为“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两种模式
人民银行实行的是“先基层、后推广”的“自下而上”推动模式。 “三会”采取的是统一开展的“自上而下”推动模式,在各自监管职责内,制定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工作要求和文件。
(三)从工作机制上看,反映出“提倡创新”与“统一推进”两种方式
人民银行提倡试点地区自主创新和探索工作模式。“三会”则是建立全国统一的工作平台。
(四)从工作思路上看,显示出“引导全局”和“主导全盘”两种取向
人民银行是总行制定原则,引导分支行确定工作思路和方法。 “三会”对各自监管范围的金融消费权益保护提出统一要求,主导具体工作的开展。
二、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工作面临的网络形势及主要挑战
(一)新型网络时代,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工作面临的网络形势
一是新型网络的迅猛发展成为公众活动的重要场所。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6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5.9亿,其中手机网民规模达4.64亿,较2012年底增加4379万人,69.5%的网民通过台式电脑上网,78.5%的网民通过手机上网。另外,国家还相继出台了一系列互联网扶持和管理政策。在这样的背景下,互联网的发展以及与公众生活的关联程度会进一步深化。
二是网络社会和金融社会的融合成为消费者参与的重要平台。随着互联网的进一步深入,人类社会正在由工业社会迈向网络社会。另一方面,经济和金融的发展加深了自然人对金融服务的依赖程度,现代社会已然成为金融社会。在这种“网络社会”和“金融社会”的共同作用下,网络用户和金融消费者的重合度不断提高。
当前,党的群众路线核心就是公众参与,公众参与的前提就是信息公开。我国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工作刚起步就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消费者通过网络表达诉求及获取信息的意愿不断加强。但是,当前消费者参与途径的发展远落后于消费者参与意识的提高,这也导致金融消费权益保护机构的管理意志引导不足。
(二)新型网络时代,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工作面临的主要挑战
我国互联网的实践已经表明,新型网络一是可以为金融消费权益保护机构营造行政意志的舆论氛围。二是可以为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协调机制搭建高效运转平台。三是可以构建消费者对金融消费权益保护的认同。这种新型网络力量形成和培育得越早,就越容易实现规范和有序,真正让新型网络成为既是金融消费权益保护机构的喉舌,又是反映消费者诉求的新型管理工具。但当前的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工作仍面临三个主要挑战。
一是面临政策制定方式和途径需要创新的挑战。只有消费者广泛地参与政策制定,才能保证消费者意志在政策和管理中体现。金融消费权益保护政策的生命力,在于制定者对消费者意志与实施效果情况的对等掌握,只有这样,制定者在制定和完善政策时,才能有的放矢。传统形式下,政策生命周期所处的环境是相对封闭的,对于政策执行效果,缺少有效和快捷的检验方式和途经。另一方面,普通消费者不具备发表高水准文章的能力,而难以通过传统媒体刊登的方式来表达诉求。这样很容易使金融消费权益保护政策制定者与消费者的交流失真。
新型网络时代,消费者不需要具备很高的理论水平,就可以通过电子方式表达诉求和获取信息。除此之外,还增强了消费者不同群体与阶层之间的互相交流,并形成其较为稳定的政策观念。消费者还可以通过网络公开表达政策诉求和意见,使得金融消费权益保护机构能够及时得到对公共决策和行政行为的反馈。如果出现失误,纠正成本也相对较低。
二是面临打破协调机制构架和模式过于传统的挑战。新型网络时代,我国实施金融消费权益保护以来,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迄今为止,尚未通过新型网络平台建立协调机制,这使得我国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工作的有效开展遇到了不同程度的困难和制约。
新型网络时代,虽然要真正发挥协调机制作用,妥善处理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工作,还受到多种原因的限制。但由于新型网络平台已经不再是被动式的转发工具,而是具有相互影响、精确传导、互动交流等“资本逐利性”特征的信息中转站,在其无形的疏导作用下,所有信息都会自动地、准确地流向迫切需要该信息的机构或消费者。在互联网技术的催化下,协调机制将显示出高效和低成本的优势。
三是面临解决信息共享手段和实效不够充分的挑战。新型网络时代,信息不能有效、全面和快捷共享是最大的缺陷,它一直被看作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工作要解决的重要问题。而当前的信息宣传方式,无疑不能从根源上解决问题。原因在于,没有互动的单向分享,不过是一次简单的信息公开,并不能满足消费者、金融机构和金融消费权益保护机构的需求。
新型网络时代,互动永远是实现信息共享的最有效方式和信息形式,它是需求信息与公开信息的匹配,匹配就是要给予需求者所需要的信息。网络与传统宣传媒体最大的区别是起点低、渗透高、传播快、互动强、成本低,并使信息传播从单向变成互动,从封闭走向开放,彻底改变信息掌握者对信息的垄断与控制。这种特点,清除了信息共享的障碍。
三、信息不对称是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工作要解决的核心问题
在当前信息海量生产的时代,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信息不对称,这导致难以打开金融消费权益保护的工作局面。要从本质上改变当前局面,关键还是需要以“市场经济”的思维,宏观把控信息洪流,建立信息中转平台,通过互动,实现信息的放大。
(一)什么是信息不对称
信息不对称理论是由三位美国经济学家——约瑟夫·斯蒂格利茨、乔治·阿克尔洛夫和迈克尔·斯彭斯,在上世纪70年代提出的。该理论认为:市场中卖方比买方更了解有关商品的各种信息,掌握更多信息的一方可以通过向信息贫乏的一方传递可靠信息而在市场中获益,买卖双方中拥有信息较少的一方会努力从另一方获取信息。
(二)信息放大是解决信息不对称的有效手段
近年来,随着消费者互联网参与度的纵深推进,信息不对称的矛盾逐渐显现,这将不利于我国金融市场秩序及经济发展需要。信息放大从本质上讲是一种信息与能量的传播以及社会对此的反应过程。信息的社会处理、制度结构以及个人(群体)的反应等诸多因素共同影响着信息放大的结果。将其抽象为一个高度简化的信息放大模型如下:
(三)新型网络是实现信息放大的高效平台
新型网络因其内容微型化、传播碎片化、便捷易操作以及与移动新媒体的结合,成为人们日常获取信息和信息的重要互动平台,放大了信息生产流通的各个环节,提升了每一个人在网络上的话语权,深化了每一个人的知情权,信息在新型网络中变得更加公开。利用信息放大功能的机制,新型网络与社交有机结合,成为公共舆论的新空间,这将重构金融消费权益保护生态的各个层面,也填充了金融消费权益保护体系中每一个元素在信息传播中的网络关系图谱。
四、利用新型网络开展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工作的建议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法》、国务院明确的央行“新三定”及金融消费权益保护的工作职责,人民银行应站在顶层设计的高度,长远规划,逐步建立起一个适应市场环境、体制环境、信息化环境乃至全球化环境的金融消费权益保护体系。要探讨人民银行利用先进信息技术,发挥政策制定者、管理协调者和信息宣传者角色作用的有效手段和工作平台,就要创新工作模式,整合政策资源、协调监管力量,共享价值信息。
在此背景下,人民银行利用与生俱来的行政优势,通过官方网站、新型社交平台及手机客户端三种新型网络手段,搭建管理平台,推广给上亿消费者,减少宣传成本,提高消费者对金融消费权益保护的认知度,打造更具影响力的权威平台,有效实施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工作。
(一)建议设立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官方网站
《中国政府网站互联网影响力评估报告(2013)》指出,政府网站未来发展趋势将从“知晓式”被动信息向“回应式”主动公开转变,从“单向式”互动表达向“融入式”参与决策转变,从“形式化”在线服务向“实质性”网上独立办事转变。新型网络时代,官方网站作为推进信息公开的重要载体,是保障公众参与权、知情权、监督权的有效方式,更是信息化社会对行政工作提出的客观要求。虽然新兴交流渠道逐渐普及开来,但在网上政务信息公开中,官方网站发挥着基础性作用,为消费者、金融机构、金融消费权益保护机构之间的互动提供了一个简单的、不受时间限制的接口。
(二)建议搭建金融消费权益保护新型社交平台
20世纪60年代,互联网诞生,为人类社会编织了一个广阔的电子信息网。此后,网络经历了从站点的中心传播模式到大众参与的网络平台变革,再到现在趋于“微模式”的新型社交平台,如微博、微信、易信、来往。新型社交平台操作的便捷性、交流的高时效性、内容推送的丰富性、消息推送的精准性等特点,符合当前人民银行的履职定位需要,而金融消费者逐步顺应了互联网金融的消费理念、习惯、方式、渠道的转型,使得新型社交平台在金融消费者保护领域推广奠定了良好的群众基础,具有广阔的应用潜力。
(三)建议开发金融消费权益保护手机客户端
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第31次统计报告显示,80%的智能手机用户安装了手机应用。来自互联网的数据显示,每一个苹果操作系统终端平均安装48个应用,每一个安卓系统终端平均安装36个应用。邦傲数据2013年的数据显示,苹果App Store的应用数量实际上已经接近50万,谷歌Android Market的软件应用数量为25至35万。苹果iOS软件高级副总裁Scott Forstall宣称App Store软件下载量超过140亿次。在当前监管模式下,手机客户端作为一种隐形宣传手段,它既降低了金融消费权益保护的宣传成本,也降低了用户查询信息的时间成本,它是金融消费权益保护政策的最好传播者,用户下载使用该软件之后就会成为金融消费权益保护的潜在宣传点。
总之,在新型网络时代,一个国家性规划,如果不能打通需求和信息的匹配通道,不能把来自各方的信息和资源整合利用起来,是很可惜的。与之相反,在开放产生的大环境下,掌握整个社会的金融消费权益保护资源,并根据管理者的规划及意图实施有效分配,可以产生有利于管理意愿的化学变化,让金融消费权益保护体系中的每一个自然人、每一个机构甚至每一个国家都履行好各自合理的职责,这是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工作的最终目标。新型网络打通了共享和协调的闭环,让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工作直接跨越到互动与管理相结合的时代,并为其提供一个准确的信息公开、查询平台,为相关机构建立一个信息共享、民意征集的窗口,从而实现人民银行政策制定者、管理协调者及信息共享者的角色定位。
参考文献
[1]长平.“网络民意不容轻视”.《中国意见书》,中国发展出版社,2011.
[2]周兼明.“良性互动来之不易,弥足珍贵”.《中国意见书》,中国发展出版社,2011.
[3]周兼明.“网络政治参与不可削减”.《中国意见书》,中国发展出版社,2011.
[4]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13年7月.
[5]何煜雪.“微信传播”.《快乐阅读》,2012(15).
[6]徐瑾,梁宵.“银行激战手机客户端”.《中国经营报》,2011年5月9日.
[7]3GPP TR 22.801:“T Study on non-MTC Mobile Data Applications impacts”[S/OL].
[8]H.Falaki,R.Mahajan,S.Kandula,et.al.“Diversity in Smartphone Usage”[J].MobiSys’10,2010.
[9]吴盛光.“金融消费者保护:后危机时代金融监管的新主题”.《上海金融学院学报》,2011(01).
[10]陆敬筠,仲伟俊,梅姝娥.“中国政府网站功能建设现状的实证分析”.TN915.85,2004.
篇4
一、新型城镇化有利于促进绿色能源消费
(一)新型城镇化与绿色能源消费
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本,以新型工业化为动力,注重城镇发展内涵,强调城镇发展质量;注重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强调可持续发展;注重城乡统筹发展,强调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注重生态文明,强调绿色低碳发展。
狭义的绿色能源消费是指对生物质能、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水能等可再生能源的消费;广义的绿色能源消费是指能源在生产、消费过程中遵循节能、减排、低耗、低碳的绿色消费方式。
(二)新型城镇化有利于调整能源消费结构
新型城镇化可以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从而引起能源消费结构的调整。研究表明,工业与服务业以及工业轻重结构的变化是导致能源消费结构及其能源效率变化的主要因素。目前我国城镇化率已经超过50%,服务业比重达到47%,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产业结构将由“二、三、一”向“三、二、一”转变,预计到2020年,我国城镇化率将达到58%,现代服务业比重将超过50%,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将占据主导地位,传统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将降低,绿色能源消费的比重提升,单位GDP碳排放量能下降40—45%。
能源消费弹性反映了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的内在关系。当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大于1时,能源消费的增长速度快于经济增长速度,反之,当能源消费弹性小于1时,能源消费的增长速度慢于经济增长速度。
(三)新型城镇化有利于促进绿色能源消费
新型城镇化的动力在于新型工业化。所谓新型工业化,就是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就是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工业化。新型工业化推动绿色能源消费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依靠新技术、新工艺、新流程、新管理改造传统“高耗能、高污染、高排放”产业,从而降低能耗,节能减排,提高产品附加值。二是发展循环经济,使物质资源在生产过程中低能耗、低物耗、少污染、高效率、多循环得以充分利用,把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三是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主要是指新能源产业,创新发展可再生能源技术、节能减排技术、清洁煤技术及核能技术,大力推进节能环保和资源循环利用,加快构建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工业、建筑、交通体系。
新型城镇化的关键在于可持续发展。绿色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在转向后金融危机时代、后化石燃料时代和后工业化时代的过程中,我国如何克服人口多、能源消耗大、经济增长方式粗放等种种不利因素,加快向生态文明转型的步伐,必须依靠绿色发展,扩大绿色能源消费,尽管太阳能、风能在世界能源总量中的比例不到2%,但过去几年中,太阳能和风能连续每年以40%的速度递增。在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矛盾日益突出的情况下,绿色发展更具有现实紧迫性,有利于我国转变增长方式,从以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产出为特征的粗放型、数量型、速度型,转变为集约型、效益型、质量型的方式上来,有利于充分利用资源扩大市场需求,有利于发展新能源产业,创造新的就业机会。
二、我国快速城镇化过程中的能源问题
(一)快速城镇化带来巨大的能源需求量
我国用30多年的改革开放走完了发达国家200—300年的工业化过程,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一系列能源问题。从生活能源消费角度来看,2008年我国生活消费能源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10%左右,其中城镇消费能源量占生活消费量的61%,城镇人均生活用能量是农村地区的1.83倍。从工业能源消费角度来看,2008年我国工业能源消费占能源消费总量的71.8%,且呈逐年递增趋势。从能源自给角度来看,我国能源自给率已由2001年的95%下降到2009年的89%,2009年我国原油对外依存度达51.3%,石油消费对外依存度达到52%。从城镇建设角度来看,基础设施、房屋建筑、交通等方面建设的快速增加,必将消耗大量水泥、钢铁、煤炭等高能耗产品,中国能源消费总量和碳排放绝对量,仍将保持增长态势。预计到2020年,我国城市常住人口达到8.5亿,必将消耗大量能源并对环境构成巨大的压力。
(二)粗放型城镇发展模式导致能耗高
从城市发展空间的集约度来看,城镇发展有粗放型和紧凑型两种模式。美国是粗放型城镇发展模式的典型代表,建立在能源资源获取低成本的基础上,城镇蔓延式发展,以私人轿车机动化出行为主,占世界5%的人口消耗全世界1/4的能源。日本是紧凑型城镇化发展模式的代表,由于能源资源有限获取成本较高,城镇发展呈现紧凑型布局的特征,以TOD交通模式为主,公共交通发达,单位GDP能耗仅为美国的1/2,交通能耗仅美国的1/3。
我国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存在“摊大饼”现象,一方面导致土地利用效率不高、人口密度过低、城郊化超前,引起交通、住宅、办公场所等能耗大幅度增加,另一方面城市功能设施不健全、居民区设计不合理以及居民节能减排观念淡薄也是导致能耗增加的重要因素。一些城市在发展过程中盲目提出建设国际化大都市,搞大广场、宽马路、人造山水景观等形象工程,严重脱离我国资源与能源实际情况,造成能耗高。另外城市较低的能源利用率也是我国能源消耗居高不下的一个重要原因。根据中国能源研究会公布的数字显示,2010年中国能源消耗强度仍偏高,是美国的3倍、日本的5倍。
(三)产业结构不合理导致能源利用率低
2008年我国三次产业结构比为10.7∶47.4∶41.8,按一二三产业分能源消费总量结构比为2∶71∶25,工业能源消费总量约是服务业能源消耗总量的5倍左右。我国重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由2000年的60%上升到2009年的71%,重工业快速发展造成了巨大的能源需求,其中低端的资金密集型产业,如矿产采选及冶炼加工、化工、能源等占地区工业能耗的50%以上,加剧了城镇能源短缺。另外产业布局不合理,重化工业都布局在东部沿海等能源缺乏地区,要靠“北煤南运”、“西气东输”等长途运输方式解决,无形中也造成了能源的浪费。
工业向园区集中,从根本上有利于节能减排。但大规模工业园区建设依靠征用农业用地,减少了“碳汇源”增加了“碳汇量”和“碳排放”。众多的国家级开发区、省市县开发区乃至镇工业园区,良莠不齐。2005年,各类开发区规划面积达到3.86万hm2,是全国城市建成区面积的1.5倍,经过清理整顿,但总规模仍然超过1万hm2。各类工业园在产业结构上趋同,在企业引进上竞争,加之地方政府的地方利益保护,一些高污染高耗能、工艺和设备比较落后的企业无法及时关闭,致使部分地区的生产仍存在突出的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率的问题,要彻底关停并转这些企业,转变其生产技术,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尚需时日。
(四)农村能源生产与利用问题突出
近年来,随着新农村建设、农业现代化发展和农民收入水平提高,农村居民在能源消费总量上稳步增加,但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一半以上的农村生活能源消费以秸秆、薪柴为主,优质能源比例低。由于技术、设备、投入等方面的原因,农村能源存在用能方式粗放、利用效率低、城乡差距较大、能源基础设施薄弱、能源供给能力不足、服务体系不健全、市场化和产业化水平低、商品能源消费水平低等突出问题。
农村居民能源消费水平、类型和结构存在着较大的区域差异。东部沿海、大城市周边、城市郊区、城乡结合部的农村地区接近或达到城市能源消费水平和类型。中西部平原的农业地区主要使用水稻、玉米等秸秆物,牧区主要使用牲畜粪便,山地和林区主要使用薪柴。太阳能、风能、水能等可再生能源开发程度低。农村能源缺乏地区,大都是生态环境的脆弱区,经济薄弱的贫困区。
三、以新型城镇化促进绿色能源消费的建议
(一)创新城镇发展模式,走紧凑型低碳化发展道路
新型城镇化不仅促使人口进城,改变人口空间分布,更重要的是要创新城镇发展模式,走公平共享、紧凑低碳、可持续的城镇化道路。优化城镇化布局和形态,以大城市为依托,以中小城市为重点,逐步形成辐射作用大的城市群,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加强城市群之间的能源基础设施共享,避免重复投资、重复建设。提高特大城市和大城市的中心城区密度,倡导公交出行,减少私人机动车出行,为服务业大发展提供空间,从而降低交通、办公、生活等消费领域的能耗和“碳排放”。科学制订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规划,按照节能减排的要求,优化城市布局、建设低碳生态城镇、完善居民小区功能、提高资源循环利用和新能源利用。
(二)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大力发展绿色低碳城市
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大力倡导绿色能源消费,加快绿色城市、低碳城市、生态城市建设。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贯彻生态文明理念,着力推进交通、建筑和照明节能。鼓励使用新能源汽车,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和轨道交通,推行城市慢行系统、步行系统、绿色交通等。推广太阳能光热一体化建筑,推广绿色建筑。加强城市智能电网和分布式能源建设。以工业园区为载体,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绿色经济。探索绿色GDP考核机制,转变政绩观和发展观,承担起保护环境和节约能源的责任,使经济社会发展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统筹城乡发展,加快绿色能源示范县建设
统筹城乡发展,以绿色能源示范县建设为龙头,带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切实解决农村能源生产和消费问题。通过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设备资源,建立农村能源产业服务体系,加强农村能源建设和管理等措施,扩大农村绿色能源工程,大力发展生物质气化工程、沼气工程、太阳能工程、风能工程,为农村居民生活提供现代化的绿色能源、清洁能源,改善农村生活生产条件。将农村能源纳入能源规划,提高农村清洁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比例,并积极推进太阳能利用、新型省柴节煤炉灶、秸秆能源化利用等新能源、新技术的开发利用,构建一个多能互补、综合利用的新格局。
(四)转变消费观念,调整能源结构,促进绿色能源消费
篇5
【关键词】民族地区;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作者】钟海燕,西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经济学博士。成都,610041
【中图分类号】FO6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54X(2013)02-0134-008
民族地区城镇化、工业化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城镇化是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一个必然过程,它推动着经济发展重心从乡村向城市转移,促进城市在数量上急剧扩张,在质量上不断提高,从而改变了经济发展的空间格局,也伴随着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本文进行了城镇化、工业化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理论分析,以及民族地区的实证分析,探索新型城镇化与新型工业化协调推动民族地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一、城镇化、工业化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理论分析
所谓城镇化就是由社会生产力的变革、城市经济的发展所引起的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居住方式由乡村向城镇转化的社会经济变化过程,其本身就是经济发展方式的一种转变。这种社会经济变化过程表现为农村人口向城镇人口转化,城乡两大空间载体中城镇规模和数量不断扩大,非农经济活动和非农就业比重不断增加,消费结构中城镇人口消费群体显著增加,农村景观逐步演化成城市景观,农村空间向城镇空间转化,以及城市文化、生活方式和价值观不断向广大农村渗透和传播,成为社会文化主体。可见,城镇化是一种影响深远的社会经济变化过程,包含经济、社会、文化、地理等全方位的变化,是多要素动态地相互作用的结果,城镇化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之间存在密切联系。
经济发展方式要转变,在空间结构上必须经历城镇化,在产业结构上必须经历工业化,二者存在密切联系、相互促进。按照城镇化与工业化、经济发展相伴随关系,城镇化分为三种类型:城镇化和工业化及经济发展趋于一致的同步城镇化;城镇化水平超越了工业化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是超前城镇化;城镇化水平远远落后于工业化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的滞后型城镇化。经济学中大量文献揭示,在工业化时期,工业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是一致的,城镇化与经济发展之间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关于城镇化、工业化与经济发展关系研究,最著名的当属发展经济学家霍利斯·钱纳里(Hol-lis Chenery)和莫伊思·赛尔昆(Moises Syrquin)在1975年做出的模型,他们在《发展的格局1950—1970》一书中,根据战后20年间100个经济增长程度不同的国家的统计资料,通过对与发展密切相关的27个变量与人均GNP的关系的分析,建立了多元回归模型,并以人均GNP为纲,将经济发展分成9个阶段,考察不同阶段经济结构在10个方面体现出的变化。他们的回归分析证明了在一定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水平上,有一定的生产结构、劳动力配置结构和城镇化水平相对应。根据他们的研究,人均收入超过500美元(1964年美元)时,城镇人口在总人口中占主导地位;超过700美元时,工业就业人口超过初级生产部门;当收入水平超过2000美元时,这些过渡过程才告结束。
可见,城镇化和工业化演变的关系具有阶段l生特点。在工业化初期,城镇化率会伴随着工业就业比重增长而上升;进人工业化中期,产业结构优化和消费结构升级的作用将超过集聚效应,城镇中第三产业就业比重上升。钱纳里的研究解释了城镇化不同阶段与产业转型的关联性,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工业化时期城镇化、工业化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对应关系。
空间经济则揭示了城镇空间集聚和产业空间集聚之间的关系。以克鲁格曼(Krugman)为代表人物的空间经济学针对区域经济学中规模报酬不变和完全竞争的前提假设,试图通过建立不完全竞争市场结构下的规模报酬递增模型,弥补主流经济学对空间研究的不足。克氏提出了3个模型,即:“中心-”模型、城市体系模型和国际模型。
中心模型是一个两部门经济模型(农业和制造业),认为两个对称的区域会分别发展成为核心和区域,从而揭示了城镇集聚和产业聚集的内在运行机制。城市层级演化模型中定义城市为制造业的集聚地,周围被农业腹地包围。如果经济中有大量规模各异和运输成本不同的行业,经济将形成层级结构,而城市结构的未来趋势取决于“市场潜力”参数,拥有不同制造业部门的经济体演化出一个包含“高等级城市”和“低等级城市”的城市层级体系。国际贸易模型将空间经济理论运用到关注国际间专业化分工和贸易所得的传统国际贸易研究中。国际贸易可以导致内部经济地理的重新组织,既在总体上促使制造业活动变得更加分散,同时又促使某些产业发生集聚。空间经济学的研究解释了城镇空间集聚与产业集聚的内在关联性,以及制造业发展对城镇等级序列形成的作用机制。
近年来,国内学者逐步引入西方经济理论进行民族地区城镇化、工业化与经济发展的研究。王晓君(2006)以第一产业产值、农业人口比重、人均GDP、第一产业就业比重、城镇人口食品支出比重为自变量,工业化水平为因变量进行了时间序列数据的回归分析,结果证明了人均GDP与工业化之间的显著正相关性。曲丹婷、蔡果兰(2011)选取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500元以上民族城市,通过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等方法构建坐标四分法下民族地区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协调度分析模型,研究结果显示大部分地区二者不协调。该领域的代表著作为郑长德的《中国西部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2009),该书分别论证了西部民族地区工业化、城镇化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其中进行了1979—2004年西部民族11个省区1979—2004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率和工业增加值增长率的面板回归分析,证实了该区域符合卡尔多增长规律;1978—2005年数据分析结果显示西部民族地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是城镇化率格兰杰意义上的原因。相关研究成果中大都采用规范分析方法,实证分析的成果较少,且实证分析中时间序列分析多、面板数据分析少,实证分析中大都分别进行城镇化与经济增长、工业化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回归分析,缺乏构建模型同时对三方面变量进行分析的成果,引入空间经济理论进行民族地区实证分析的成果较少。
二、民族地区的实证分析
(一)指标选择与数据来源
本文以民族地区2000—2010年数据进行城镇化、工业化与经济发展的实证分析。建立以城镇化率和工业化率为自变量,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因变量的回归模型,借以分析工业化和城镇化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探讨民族地区城镇化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本文采用人口城镇化率指标反映城镇化水平,即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采用工业化率的产值结构指标衡量工业化水平,即工业产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采用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以2000年不变价计)反映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本文所指的民族地区系民族八省区范畴,包括内蒙古、、新疆、宁夏、青海、云南、广西、贵州。数据来源于《2011中国统计年鉴》和民族八省区的地方统计年鉴。
(二)民族地区城镇化与经济发展的时间序列分析
2000—2010年间,无论是从城镇化率、工业化率还是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指标看,民族地区均滞后于全国平均水平(如图1)。发展中呈现两个“扩大的差距”和一个“缩小的差距”。十年间民族地区生产总值与全国人均GDP均呈上升趋势,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发展中的差距不断扩大。民族地区历年工业化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差距在不断缩小,2010年接近全国平均水平,原因有两个:一方面,民族地区历年工业化率基本呈上升趋势,民族八省区的产业结构除了、贵州为三二一型外(并非产业结构更优,而是工业增长乏力),其它省区均为二三一型,近年来在内蒙古、宁夏、云南等省区的带动下,第三产业比重上升,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另一方面,全国工业化率自2005年起开始下降,第三产业比重上升。相反的,2000至2010年间,民族地区同全国一样,城镇化率呈上升趋势,但民族地区与全国平均水平差距不断拉大。
近年来,全国整体状况呈现工业化推动经济增长到城镇化带动经济增长的转折迹象,仅从时间序列分析看民族地区这一趋势并不明显。按照诺瑟姆(Northa)提出的城镇化演进“S”型曲线,城镇化率达到30%左右进入城镇化的加速阶段,人口和经济活动迅速向城镇集聚,非农经济活动增加,城镇规模迅速扩张,第一产业比重下降,第二、第三产业比重上升。全国平均水平处于城镇化加速阶段,民族地区刚进入这一阶段的初期。
通过图2中2000—2010年民族地区城镇化率和工业化率对比,发现民族地区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水平,呈现滞后型城镇化特征,但这十年期间民族地区进入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城镇化与工业化差距逐步缩小。改革开放之前,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起步于重工业为核心的工业化战略,城镇化严重滞后于工业化。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拉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也造成了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中二元经济结构现象。工业为动力的城镇发展以牺牲农业为代价,是违背了工业化规律的城镇化模式。改革开放以来,民族地区城镇化进程大大加快,但城镇化滞后的现象没有彻底改善,和全国平均水平相比仍存在很大差距。和全国平均水平相比,民族地区工业化程度低,造成经济发展和城镇化的动力不足,难以形成空间集聚、规模经济。而民族地区城镇布局分散与城镇化水平较低,又影响到该区域产业集聚发展。前期相关文献显示,民族地区工业化对经济拉动作用大于城镇化。近十年来,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呈现出新趋势,需要进一步进行模型分析。
(三)民族地区的模型分析
考虑到民族地区城镇化率和工业化率之间的相关性,为了避免多重共线性问题,本文未建立多元模型,而是利用统计分析软件SPSS分别建立民族地区城镇化率与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工业化率与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之间的一元线性模型。其中,Y为民族地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ε是随机误差,β0、β1为系数,X分别为民族地区工业化率和城镇化率。
Y=β0+β1X+e
(1)
SPSS分析结果显示,两组变量均显著正相关,并且通过了回归方程的显著性检验和回归系数的显著性检验,说明民族地区城镇化和工业化有利于促进该地区经济发展。工业化率的回归系数(7.006)小于城镇化率的回归系数(16.813),表明2000-2010年间民族地区城镇化发展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高于工业化对经济发展的作用。以往的研究大多表明,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主要靠工业化带动,本文的模型分析结果显示:近10年来,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依靠城镇化拉动的趋势明显。
(四)民族地区的空间面板分析
为减少多重共线性影响,本文利用统计分析软件Eviews建立2000-2010民族八省区面板数据的计量模型。首先进行面板单位根检验,确认面板数据的平稳性,避免伪回归现象。本文运用LLC检验,发现民族地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民族地区工业化率和民族地区城镇化率三个变量的面板数据水平值不平稳,而其一阶差分序列是平稳的,满足了面板协整检验的前提条件,因此对各变量取自然对数后进一步分析。接着进行协整检验,检验变量问的长期均衡关系。检验结果显示相关变量在5%的显著性水平上存在协整关系,因此可以直接进行回归分析。构建模型如下:
Yikαik+βikXik+εik
(2)
上式中,Yik代表民族八省区中第i个省区(依次为1-内蒙古、2-宁夏、3-青海、4-、5-新疆、6-广西、7-贵州、8-云南)第k年(2000-2010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的自然对数,αβik是常数项,βik代表历年各省区相关变量的回归系数,Xik=(lnINDik,lnURBik)表示民族地区第i个省区第k年的工业化率、城镇化率的自然对数,其中,IND代表民族地区工业化率,URB代表民族地区城镇化率。
本文进行Hausman检验,通过hausman统计量检测的P值,选择用Eviews6.0建立变截距固定效应模型估计,模型分析结果如下表。同上文的结论一致,高判定系数显示模型拟合优度较高,各回归变量均通过了显著性检验,F检验和t检验的相伴概率均为0,说明了民族地区城镇化率、工业化率对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的推动效应,因而在民族地区,工业化和城镇化都为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面板分析的结果同样显示民族地区2000—2010年城镇化率对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的正效应大于工业化率的作用。下表截面固定值差异较大,说明各省份经济发展情况不同。
三、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互动,推动民族地区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新模式
(一)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重点
目前正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拐点和结构转型的机遇期,将从生存型阶段进入发展型阶段。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包括三个方面的转变:一是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二是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三产协同带动转变;三是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这一时期也是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阶段。从消费角度看,改变经济增长主要靠国家投资需求驱动的特征,提高消费需求;针对民族地区公共产品短缺和公共服务供给不足的情况,从注重满足个人消费需求到注重满足社会公共需求。从生产角度看,将从靠高投入、高能耗,自然资源、土地成本、劳动投入到提升产业素质转型,有效提升科技创新和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经济发展将从主要靠低端初级加工业,特别是资源型工业转向三产协调带动,向高附加值、高科技产业转变。
(二)城镇化推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民族地区与国内其它地区相比城镇化率较低,城镇化蕴含着巨大的发展空间,将成为创造内需空间的重要力量。城镇化是从民族地区区情出发的生产主导型转向消费主导型的发展方式。民族地区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而且存在较大的城乡差异。城镇化意味着大量农村人口进入城镇居住和生活,农民消费转变为市民消费,由于收入增加所带来的基本生活、住房、教育、卫生和对其他消费品的直接消费需求,将大幅度增加消费支出。与全国公共服务的整体发展水平相比,民族地区公共服务发展速度缓慢,发展水平长期滞后。城镇化有助于改善民生,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供给,提高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带来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和升级和总量扩张,拉动最终消费增长。城镇化发展中城市改造和建设,将推动交通、通讯、供电、供气、供水等基础设施建设带来投资增长。而城市的发展和城市经济的繁荣,又可以有效带动全社会的消费和生产。民族地区开始进入城镇化加速阶段,消费和投资具备巨大的增长潜力,有助于消费需求与投资需求协调发展,形成经济发展的内需驱动力。
特殊的资源要素禀赋决定了民族地区在全国地域分工中资源供给地和初级产品供给地的角色,城镇化有助于民族地区产业结构调整、技术进步、人力资源积累和地域分工角色的改善。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城镇化中的主要新产业集中于第三产业部门,不仅能够推动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的发展,还能推动旅游、餐饮、娱乐、金融等服务业的发展,具有低碳、低能耗特点。同时,城镇化的发展能有效优化城乡结构,推动经济发展主要靠资源性工业带动转向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城镇化促进人口、产业的集聚,其规模效应会大幅度减少物质资源的消耗。同时,城镇是产业发展的空间载体,城镇也是知识和创新人才的集聚地,城镇化有利于民族地区有效提升科技创新和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发展高附加值、高科技产业。此外,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到市民的转变也为其提供了更好的知识积累条件,加之城镇化发展中先进生产技术和管理方式向农村扩散、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从而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三)新型城镇化与新型工业化协调推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通过上述实证分析可以看出,民族地区处于经济发展的转折期,进入城镇化加速发展阶段。如果说过去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主要依靠工业化推进,近十年来城镇化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越来越大。新型城镇化道路不是简单的将农村人口变成城镇人口,而是经济社会结构的全面转型,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新时期民族地区城镇化具有独特的时代特征,要走出一条以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协调互动,共同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新路。有几个方面值得注意:
第一,新型城镇化与新型工业化协调推动产业优化转型。民族地区正处于工业化阶段和城镇化加速期,工业化仍然是城镇发展的重要任务。西方经济学理论一般认为工业化带来城镇化,城镇化反过来又促进工业化。传统城镇化的根本动力来自传统工业化,而新型城镇化的动力主要来自城市服务业的发展、新型产业的创新以及信息化,以新型工业化和新型产业化为核心动力。民族地区城镇化道路必须与新型工业化道路相适应,走向一条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城镇化与工业化协调推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新型城镇化道路。新型工业化发展应发挥民族地区人力资源优势,发展以信息化和高新技术为代表的新型业态,用高新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为新型城镇化提业载体。新型城镇化也会从市场和消费需求等方面提升现代工业、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同步发展。现代城镇与产业互融联动,对于拓展产业空间、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发挥重要作用。
第二,新型城镇化与新型工业化协调推动城乡统筹。从城市与区域空间结构看,城乡结构是随城镇发展自然形成的,面对城镇和乡村这两大空间载体,应当逐步消除城乡差距,而城乡差距的缩小,有赖于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改善城乡分离的空间结构状态。民族地区传统的重工业优先发展的经济发展模式导致该区域典型的城乡二元结构,这也是阻碍扩大内需战略的重要原因。在民族地区实现城乡一体化的步骤中,当前的主要任务是城乡统筹。通过新型城镇化与新型工业化协调,调整城乡产业布局,促进三次产业互动发展,构筑城乡现代产业体系,有利于推动民族地区城乡统筹发展。
第三,新型城镇化与新型工业化协调推动经济空间集聚。民族地区空间结构分散,城镇和产业布局密度低,需要通过优化资源空间配置,进行适度集聚,促进社会经济集约发展。空间经济学认为经济发展促进经济要素在一定地域范围的快速集聚,产业和经济活动由于在空间位置上的临近性可以带来产业成本的节约,即报酬递增,产业或经济活动由于聚集所带来的成本节约能使产业或经济活动趋于集中,形成城镇或城镇近郊产业的空间集聚,且这种先发优势能够形成某种经济活动的长期聚集过程。城镇不仅是区域人口的高度集聚区,而且是区域产业的高度集聚区,城镇化伴随着人口与经济活动的空间集聚,城镇具有集聚经济效益,能促进经济以更高速度发展。因此,新型城镇布局和新型工业布局协调,围绕工业发展需求优化城镇功能,以产业发展促进城镇扩张,优化城镇空间布局,打造产业聚集平台,可以实现“产城一体”,有利于发挥集聚经济效应。
第四,新型城镇化与新型工业化协调推动城镇等级序列协调和城市群发展。民族地区正走在新型工业化道路之上,在工业化进程中必然出现各种新型城市景观和新型城市地域空间组织形式,应当积极培育城市群。其次,城市群是科技进步、规模经济效益促使经济、产业与人口在空间上集聚与扩散运动的结果,是城镇化发展到成熟阶段的新型城市地域空间组织形式。同时,按照空间经济学的理论,民族地区新型工业化发展也有利于形成更合理的城镇等级结构。
第五,新型城镇化与新型工业化协调推动低碳经济发展。在全球气候变暖和能源资源短缺的背景下,发展低碳经济成为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从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发展低碳经济要求将低碳理念贯穿到城镇化进程中,实现城镇发展方式从传统的粗放型外延发展方式转向速度与质量并重,从高污染、高能耗、高排放向低消耗、低排放转变,其中发展低碳产业是重要环节。传统工业的生态危机,归根结底是由于传统工业化的高碳经济模型造成的,只有加速新型工业化进程,发展先进制造业、节能环保业、节能建筑、新能源产业等低碳产业,才能打造低碳产业、低碳能源、低碳消费和谐统一的低碳城镇。
参考文献:
[1]霍利斯·钱纳里,莫尔塞斯·塞尔昆.发展的格局1950—1970[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9.
[2]郭克莎.工业化与城市化关系的经济学分析[J].中国社会科学,2002(2).
[3]段学军,虞孝感,陆大道.克鲁格曼的新经济地理研究及其意义[J].地理学报,2010(2).
篇6
关键词:跨境电商 英语语言 经济价值
跨境电商作为一种新型的交易方式出现在世界各国使用者的面前,不仅为使用者带来了便利,也为企业带来了合作的机会。因为跨境电商交易的平台聚集了国际上知名的大企业,所以对语言水平就有了很大的要求,同时英语作为世界上使用最为广泛的一种语言,自然而然就成为了一种最具有经济价值的语言。如果一个企业具有许多会说英语的新型人才,这个企业不仅可以提高知名度,而且也为自己争取到了许多跨国合作的机会。
一、跨境电商发展现状与机遇
随着电子技术在我国的高速发展,电子商务行业也在不断地崛起。电子商务从早期针对企业的传统交易方式,发展成为现在直接针对消费者的新型交易方式。这样不仅提高了消费者的生活质量,同时也带动网上购物经济收入持续地上涨。直接针对消费者的交易方式发展迅速,像京东、天猫以及苏宁易购等平台逐渐被大众所使用。随后,因为越来越多的人热衷于网上购物,电子商务又研究出一种消费者可以和商家进行议价的交易方式,比如美团和百度糯米等团购平台。这些平台的出现大大地减少了消费者的购物时间,提高了效率,同时也能享受到商家推出的各种活动。最后,随着二维码的出现以及广泛使用,电子商务又推出了线上线下的交易模式,这种模式是先在线上支付费用,然后去线下商家进行消费,比如在餐饮、美容、旅游以及交通等方面的应用。
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跨境电子商务逐渐崛起。各个国家的商家和消费者借助跨境商务这个平台对商品进行交易,最后通过跨境物流到达消费者的手中。这样不仅让商家得到了巨大的利润,也让消费者得到了实惠。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世界各国的交流次数日渐增多,越来越多的合作机会出现在各大商家的面前,所以跨境电商的发展是必然的。
二、跨境电商背景下英语语言经济价值的体现
(一)提高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
跨境电商作为一种国际上的交易方式,和语言文化的交流是分不开的,而英语作为现在世界上使用最为广泛的一种语言,掌握它无疑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好处。当国际上的商家进行合作时,往往因为语言不通阻碍了合作,这样企业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和竞争力也会大大地降低。所以,一个企业具有大量会英语的新型人才,就会提高这个企业的成功率和国际企业合作的可靠性,同时也会提高这个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核心竞争能力。
(二)确保交易顺利进行
消费者在面对外国的商品时,因为语言的不通,对这个商品的信任度机会大打折扣,同时自己不敢进行操作,只能找中间商进行代购,这样不仅降低了商品的可信度,而且增加了消费额度。然后是在交易过程中,因为语言不通,没有办法将自己的需求说明白,这样就阻碍了交易的进行。最后是不可避免的交易失败问题的出现,这时候如果没有会英语的专业人员进行沟通,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甚至影响到消费者和商家的再次合作。所以英语语言在跨境电商交易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体现了巨大的经济价值。
三、基于跨境电商背景下促进英语经济价值体现的措施
(一)转变人才培养模式
首先,现在大多数的学校更注重英语的应试教育,这样就致使学生在毕业之后出现想说英语却张不开嘴的情况,严重阻碍了学生外语能力的形成。所以学校教师也应该采用新型的方法进行教学,给学生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是非常重要的。其次,企业对人才的培养也尤为重要。企业要培养跨境电子商务的人才,着重人才在英语知识上的提高。一个企业如果聘用了大批会英语的新型人才,这样不仅会提高企业自身的信赖度,同时也会为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价值。
(二)宣传英语语言在跨境电商中的重要性
英语语言作为国际上一门重要的语言,它的作用不仅仅能为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价值,同时也能提升其在电子商务中的地位。但是大部分人不知道英语在跨境电商中的重要性,这样就减缓了跨境电商发展的步伐,所以各个企业应该宣传英语语言在跨境电商中的重要性,让更多的人认识到英语语言所能带来的巨大经济价值,这样就可以吸引更多的人重视并学习英语知识。
四、结语
综上所述,跨境电商作为一种新型的交易方式,正逐渐成为一种影响经济发展的重要形式。目前,我国电子商务已经成为一种时代性的标志。所以,新型的英语语言人才的培养越来越重要。同时,在跨境电商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培养更多的英语人才融入国际市场中,不仅可以创造更多的经济收益,而且可以提高其国际地位。
参考文献:
[1]冯娜.试论跨境电商的发展现状与机遇[J].商鱿执化,2016,(23).
[2]朱杨琼.跨境电商背景下商务英语人才需求与教学模式研究[J].中国科技博览,2015,(25).
篇7
服装护理标签是向消费者提供有用的信息,可为消费者节约时间和金钱,甚至它可为消费者提供选择依据。当消费者在寻求方便洗涤的产品时,他们总是要注意产品上的商标,此时经济节约的可洗涤产品往往成为首选。不管决定购买哪一种款式,谁也不愿意在无意间损坏自己的衣物。
近年来,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自身都有一套完整的纺织服装技术法规和标准的市场准入制度,如纤维组分标签、护理标签等等,产品若达不到要求就不能进入市场。
纺织服装护理标签的技术法规是各国设置的技术性措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欧盟、美国、日本、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国家都对纺织品和服装的护理标签制定了详细具体的规定,但各国的规定各不相同,如护理标签的基本要求、护理图形符号、图形符号的应用方法和要求、洗涤方式和温度、警示说明和所用文字描述等存在差异。例如,美国是世界上技术法规最为健全和完善的国家,对纺织品和服装的进口同样也制定了很多法规条例。对于护理标签的规定,美国国会为了保护消费者的利益,让消费者知道如何来护理衣物,早在1971年就颁布了《服装与纺织品类护理标签条例》。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虽然是一家专门为世界上所有生产企业单位提供标准的大型机构,在过去却没有专门的纺织服装护理标签标准。ISO 3758则是随着世界技术纺织物的出现应运而生的。这类新型纺织物是随着新技术、新材料、新纤维和新要求不断出现,服装的洗涤和护理变得越来越困难,洗涤与护理方式已远不是仅凭感官就能确定的,因此在这一领域的新型国际化标准消费需求日显重要。
基于国际纺织工业的一致要求,ISO纺织服装的护理标签具有可识别性,统一性,简单易懂,符合全世界所有消费者的需要,而且标识不具有语言障碍。
篇8
(一)新型城镇化
党的十提出了我国“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战略,“新型城镇化”其在人口集聚、非农产业扩大、城镇空间扩张和城镇观念意识转化四个方面与“传统的”城镇化概念并无显著差异,但在实现这种过程的内涵、目标、内容与方式上却有所区别。“新型城镇化”的战略重点是“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同时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加快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推动各地区严格按照主体功能定位发展,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因此,“新型城镇化”的“新”,涵盖了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等内容,把生态文明理念和原则全面融入城镇化过程,实现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的协调发展,实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城镇化。推行“新型城镇化”,一是顺应世界各国实现现代化的普遍规律,加快我国的现代化进程;二是推动国民经济健康持续发展,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三是解决高速城镇化带来的弊端,最大限度地将改革开放成果惠及广大人民;四是建设包容性、和谐式城镇,实现中国城乡的可持续发展。
(二)城市生态安全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社会分工分业的扩大,人类逐步创建了城市并建立起现代城市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消费模式。在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对交通、能源、建筑、信息等方面的需求迅速扩张的同时,城市对大气环境、水环境影响凸显,城市自身的可持续发展面临着日益严峻的风险,人类在享受现代城市为自己带来幸福生活的同时,也伴生出越来越多的生态安全问题,日趋严重的城市生态安全已经极大地妨碍了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生态安全,是指城市环境和生态条件(如食物、居室、大气、水环境、交通及生物环境)对市民的身心健康、生命支持系统的繁衍、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威胁程度和风险大小。典型的环境问题为城市的“五色效应”,即红色的热岛效应、绿色的水华效应、灰色的雾霾效应、黄色的沙尘效应、白色的秃斑效应。此外,大多数城市的“生命线”缺乏自我保障能力,遇到自然灾害,抗灾、减灾能力差的公共设施往往无能为力。更有人口疏导布局缺失、产业布局不当造成交通拥堵引发额外化石能源消耗,停车困难出现的“人与车争地”现象,由此而来的焦虑进一步造成公众的身心伤害。城市生态安全受到的影响不仅表现在经济方面,在社会发展发面也表现突出。如盲目的城市人口扩展使城市中的中低产阶级迅速壮大,中低端的医疗教育服务建设难以跟上。城镇人口存在生态健康危机,包括环境病加剧、适应能力降低、心态脆弱与心理亚健康。城市生态风险和生态危机加剧,城市生态安全维护的形势极其严峻。为改善人居环境,建设宜居城市,提高城市生态质量,维护城市生态安全刻不容缓。
二、生态安全格局构建的必要性
“生态安全格局构建”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十报告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应该增强生态系统稳定性,以明显改善人居环境为核心目标;以构建国土生态安全格局为主要途径,并强调生态保护应该“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和“顺应自然”。因此,构建生态安全格局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一)传统的城市用地布局规划对生态安全极为不利
我国传统的城市用地布局规划方法主要是:在“预测城市人口规模并根据人均用地指标确定用地规模”的基础上,编制土地利用规划以及空间功能布局。经过多年的城市化发展,实践证明,这种传统的规划方法不能有效地解决城市生态问题,而且逐渐暴露出了诸多弊端。
(1)传统规划用明确的规划界限人为地划分出城市、各个功能区块的用地界线,对生态绿地景观系统的整体性与有机联系性考虑欠缺,造成了区域、城市及单元地块间的联系不足。
(2)城市是复杂的人工生态系统,确定城市用地规模和功能布局的自变量(如人口等)通常较难预测,从而导致规划的滞后和被动,或因“超前”规划而造成大量土地闲置。不管是“滞后”还是“超前”,这都会造成城市扩张的无序和土地资源的闲置浪费等问题。
(3)绿地系统、环境保护等规划在我国传统的城市规划中仅仅是后续的“点缀”,传统规划的本质其实是城市建设用地配置。这样的规划方法与理念下,自然环境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和保障,也忽略了它的区域特性、功能连通性、空间易达性等生态功能。
(二)生态安全格局构建是城镇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目前,我国大多数的城镇建设在经济发展的利益驱动下不断向无序扩张。各种形式蔓延的土地开发和建设,不考虑环境与道路体系,不仅带来了许多城市问题,还造成了城市以及周边生态环境严重受损,生物多样性面临危机。城市的生态安全格局正由于城市的无序发展而遭到严重破坏。如今,人们逐渐意识生态环境对于社会、经济以及人类自身的重要意义,“变粗放为集约式经济、变掠夺为调控式资源开发”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已成为现今乃至未来指导城市发展的重要原则之一。过去“以经济优先原则的城镇建设”和“以交通优先原则的城镇建设”两种规划模式存在的共同问题是“缺乏对生态环境的关注和尊重,忽视了人居环境的建设”。未来城镇的发展,决策者和规划师必须注重人与自然的生态和谐,制定正确的、生态化的城市化发展战略,发挥人为因素在城市人工复合生态系统中的正面效应,加强城市生态安全的建设,以减少“切碎斑块、异化廊道、蚕食基质”等破坏原有生态格局的开发行为,加强城市各层次、各系统和各要素之间的建设和联系,改变以往城市的无序蔓延,这才是今后城镇发展的必由之路。
三、成都市天府新区生态安全格局构建的思考
(一)天府新区概述
建设天府新区是实施《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落实成渝经济区发展国家战略的关键内容之一,按照“再造一个产业成都”的目标,新区建设确定了“以现代制造业为主、高端服务业集聚、宜业宜商宜居的国际化现代新城区”的总体定位。新区位于成都市主城区东南,规划范围1578平方公里,其中建设用地面积650平方公里,规划人口600万~650万人,届时成都市主城区总人口将超过1100万人。
(二)天府新区生态基础与城市格局
成都平原地处我国青藏高原———中部丘陵区的大生态过渡带,而天府新区处于山地———成都平原的生态过渡区,具有典型的生态过渡带环境,生态要素丰富多样,相互融合。成都天府新区范围内拥有森林、湖泊、河流、平原农耕等多种生态系统,生态资源丰富,囊括了龙泉山、牧马山、彭祖山、龙泉湖、锦江、鹿溪河等多种生态要素,各要素交错联通,山水相融。《四川省成都天府新区总体规划(2010~2030)》确定的城市空间拓展方式为“中心集聚,走廊拓展”。城市空间格局以成都“一核、两区、双中心”的整体结构为前提,按照组合型城市理念,构建“一带两翼、一城六区”的新区空间结构。这样的空间结构体现了以资源约束和生态保护为前提,防止城市粘连发展的组团式布局理念。
(三)城市生态安全构建模式和实现
1.带———楔式格局。
《成都市生态系统控制规划(2011~2030)》确定的市域生态系统格局为“两带五楔、双环多廊、九园十湖”,其中涉及天府新区的重要要素有龙泉山生态屏障带和三圣乡———龙泉山绿楔。《四川省成都天府新区总体规划(2010~2030)》提出建设“一区两楔八带”的生态绿地系统,其中一区指龙泉山生态服务区,两楔指三圣乡———龙泉山绿楔与彭祖山绿楔。上述两个规划把握了天府新区内的核心生态要素和资源,将龙泉山生态屏障、三圣乡———龙泉山绿楔与彭祖山绿楔等大型生态空间确定下来,但是缺乏对绿隔地区与城市之间关系的考虑,带和楔之间缺乏联系和协调。
2.掌———指式格局。
1947年哥本哈根提出了手指形态规划,城市新区开发沿着几条狭窄的放射状走廊,走廊间被森林、农田和开发绿地组成的绿楔所分隔。这种间隔式的布局,使城市的人工生态系统与乡村的自然生态系统交错而临,蜿蜒曲折的空间肌理与自然开敞的生态环境协调共存。通过对成都天府新区生态本底和核心资源的梳理,可以发现存在两只“手掌”,龙泉山现状自然资源丰富、植被茂密,具有突出的空气净化和气候调节作用,可以作为绿色生态源。龙泉山近年来存在生态环境的逆向发展趋势,长期的人为活动导致自然原始森林植被被破坏,代之而起的是天然次生林和人工栽培的乔木林、果树林和竹林,因此更应该进行生态修复和生态保护,发挥其生态涵养区的功能。彭祖山具有稀有的原生态之美,彭祖山风景区是国内独有、世界唯一以长寿养生为特色的文化旅游风景名胜区,有“成都南后长寿宫”之称,是天府新区周边重要的生态资源,是天府新区的绿色生态“后花园”。分别以龙泉山和彭祖山作为生态源,可以构建生态廊道手指状深入城市组团,形成掌———指式生态格局。成都市生态系统控制规划将龙泉山生态源和彭祖山生态源组织多条生态绿楔和生态廊道,并在生态源之间以及廊道之间构建有机的联系,将生态环境引入了城市组团,构建一个有机、稳定的生态系统网络,形成“双屏藏源,多廊融城”宏观生态格局。
四、结论与建议
(一)基本结论
生态安全格局构建中的生态系统,不是一个单纯的量的问题,最重要的是质的问题。为构建高品质的生态安全格局,在“新型城镇化”和宏观城市空间结构下,成都天府新区的生态建设主要包含两大举措:一是对大型的自然植被斑块、水面等发挥物种生存和水源涵养功能的区域进行保护和建设,促进区域生态系统稳定发展;二是通过生态绿楔、生态廊道和生态节点的建设,以水平方向的链接强化城镇发展空间与生态源的有机联系,拓展生态源的服务功能,缓解经济开发活动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影响和破坏,增加城镇发展空间内部的景观异质性。基于此,生态建设主要考虑从水系和林地两个方面加以推进,生态保护则通过划定生态控制线和控制生态绿隔地区内的建设用地来实现。在新型城镇化战略的引导下,成都天府新区未来城镇发展将应注重生态规划的运用,考虑将生态安全格局构建引入传统土地利用规划中,共同促进新型城镇生态基础设施用地和城市发展用地布局的合理性和生态性。在基于生态安全格局的城市发展框架基础上,从功能布局、产业、交通等多个方面着手构建生态安全格局。城镇建设和转型将脱离原本功能单一、服务滞后的发展模式,着力构建“产业集聚化、功能多元化、环境生态化、区域协调化”的新型城镇。
(二)对策建议
1.建设城市生态安全下的生产方式、产业结构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对经济结构实现战略性调整是成都天府新区城市建设的重点。国际经验表明,保护环境不会必然减缓经济发展,而快速的经济发展并非一定要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最有效的节能减排是结构性节能减排,即对城市的经济结构实行战略性调整,把城市生态安全要求贯穿到生产活动的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对高耗能、高污染的传统产业进行升级改造,对传统产业中落后的生产方式和生产工艺进行淘汰、鼓励企业采用更为先进的设备和技术手段,把传统产业对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的影响降低到最低限度。由重化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转变为以现代服务业为主的产业结构,推进天府新区区域经济增长与高能耗、高污染“脱钩”发展。
2.倡导城市生态安全下的的生活方式、消费观念
生态安全下的城市既包括了城市的生产方式的转变,也包括了消费观念和生活方式的转变,必须把生态安全要求贯穿到城市生活、消费的各个环节。消费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性活动,是社会再生产过程的重要环节,是市场经济赖以存在和发展的重要基础。消费需求决定社会生产,消费模式的变化将引导社会生产方式的改变。一方面“居民消费结构优化,衣食住行用水平不断提高,享有的公共服务明显增强”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另一方面盲目消费、挥霍浪费却让我国城市消费观念、生活方式偏离了可持续发展的轨道,导致经济发展与能源资源供应矛盾尖锐,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城市人居的生活质量下降。因此,唤起市民的生态安全意识,转变城市的消费观念、生活方式,代之以节约能源、适度消费、降低污染的观念。促进城市居民从自己做起,从生活细节做起,推广“低碳生活方式”,使“理性消费、绿色消费、低碳消费”由概念变为每个公民的自觉行动。
3.树立生态文明的新观念,追求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
成都天府新区建设应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观念,由只要“金山银山”不要“绿水青山”转变为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再上升为“绿水青山”也可以转化为“金山银山”。用生态经济化推动成都天府新区城市建设,不仅包括了生态环境的改善有利于提高城市的软实力,改善投资环境,提高城市的市场竞争力,还包括了生态建设、生态产品的供给为新兴产业、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增长点。
4.强化和改善政府对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职能
篇9
关键词:传统销售;营销模式;发展
一、传统的销售方式
我国企业传统的销售一般都是,企业包揽了太多不属于自身的业务。太多流通产业包揽了一些功能,主要包括仓储、配送、终端建设和产品的售后服务。在过去,由于商品的流通不是很发达,这种销售模式确实发挥了十分积极的作用。然而,随着新经济时代的到来,市场竞争的不断升级,产品和技术都是在一些高层次的竞争,消费者显得越来越理性,这样就会给企业核心竞争力带来了新的挑战。特别是,近年来一些国际大公司踏步进入中国的市场,在业内发生了领先的革命性的变化,中国国内的国美、苏宁等企业都在蓬勃发展,与物流相关产业走向大型化,流通产业的营销能力就会有了很大提高,并且越来越强大。因此,企业对营销策略需要作出一定的调整。随着市场功能适度收缩,专注于制造和一些研发,销售过渡到真正的零库存,从而建立企业的竞争优势,促进企业的盈利能力。然而,在企业的市场功能该怎样进行循环分离和分配,一些明显的多阶段分布和分散的小规模传统零售已不能适应现代经济的发展。企业需要凭借自己的优势,管理好自己的企业,使得销售行业的生命力越来越强大,掀起了国销售企业的一股新的创新的大潮。
二、传统销售的劣势以及探索新型营销模式的必要性
(一)企业的销售手段比较落后
目前,我国的大部分企业仍采用传统的生产和销售的方式,产品销售和市场营销的意识还很低,组织性能低,销售的成本就会变高。大多数的企业需要通过一些硬性指标和规章制度,不断加强销售管理,一些企业不从事市场调研和专业的市场营销顾问,营销管理的效率不高。采取一些传统的销售方法,基于传统的销售方向,从而忽略了订单营销、网络营销等一些营销观念,还忽视品牌营销和创新营销模式。这样就会没有计划和没有目标,这样销售的产品,不仅浪费了营销资源,还不能获得良好的营销业绩。
(二)企业的营销管理缺乏,没有整体规划
市场营销的绝大多数的企业是采取随机部署以市场为导向,缺乏全面系统的战略规划。受到传统的营销观念的影响,企业缺乏协调的营销管理,而不是内部和外部营销管理有机地结合起来,只有短期对营销进行努力追求,采取快速的行动取得一些表面的现象,没有市场研究和营销策略的整体规划,这样就不知道现象背后存在的真正原因。大多数企业只有通过一个简单的营销组织和一些营销人员,有限公司投资和产品包装设计只是确定营销目标和定价标准,利用传统媒体来做广告,没有采取正规的销售形式和销售渠道,这样会使得产品失去竞争力。
(三)企业的营销模式单一
许多企业缺乏有效的销售模式,他们采取的营销模式主要是采用价格低的促销形式。这种销售方式比较简单,应用也很广泛,可持续使得销售增长。营销步入社会营销阶段,许多企业还坚持原来的生产和市场营销和一些产品营销理念,这种营销理念就会导致企业不能够顺应时展的要求,不能适应市场的发展趋势。更多的企业没有自己的独特的营销模式,而只是模仿一些成功企业或大型企业的营销模式,由于条件的限制和一些认知偏差,采用别人的营销理念,这样不仅不能够实现营销的目的,这可能会产生事与愿违的结果吗,会严重影响到企业的稳定发展。
三、新型营销模式的产生和发展
随着新经济的快速发展,新的营销模式随之出现了。主要有四种类型:一种是服务营销,第二种是网络营销,第三种是整合营销,第四是概念营销。新的营销模式和传统营销的最大区别在于利用不同的市场主导地位。前者是根据消费导向的理念,产品销售以消费者为中心,以市场为业务过程的起点,首先需要进行市场调查,了解客户的实际需求,提供适销的对路来生产需要的产品;后者主要以生产理念为导向,以产品的生产为中心,然后把产品推入市场,企业的责任就是直接将产品投入市场。新的市场经济的创新不仅对传统营销模式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使得原有的焦点已经被击中,但也给企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四、新营销模式分析
(一)建立个性化的营销模式
当今社会是一个追求个性化的时代,产品需要融入个人的元素是目前非常流行的观念,潜在的市场十分广阔。由于大企业的一些生产线都是程式化的生产,都是十分僵硬的,不能添加个性化,不能够满足不同需要的元素,所以不容易在市场上有所作为。中小企业的生产方法就会比较灵活,也有自己的独立和专业的技术,能够满足客户个性化的设计和使用的需求,并进行个性化营销的概念,这样就能够开拓一个需求量大和利润丰厚的市场。
(二)树立优质品牌
企业需要建立和完善自身的品牌,就是要不断改善和提高自身品牌的各种元素的作用,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和一些内部因素的概念引入,如注重绿色环保,为品牌做一些安全和服务的宣传,这样就会不断提高品牌的知名度,使消费者能够认识到其产品的使用价值和优点,这样就能够吸引更多的消费者的需求。建立营销的概念,如品牌本身的环保、科技、时尚或精神。让消费者觉得买的不只是一种产品,更是一种理念和精神。以市场营销观念为指导思想,能够从根本上提高产品的价值。
(三)联合营销的模式的应用
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建立整合的销售模式有利于市场的竞争,实现互利双赢。许多的企业可以采取联合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企业之间可以建立联盟关系,根据合同为纽带,在各方面进行营销合作,这样能够使得企业的资源得到合理配置,以较少的资本形成更大的销售能力,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二是与消费者形成联合。让消费者加盟到企业的联盟中,实现互利互惠,消费者可以采用贴现利息收益的方式来进行合作。三是可以和运营商进行联合。这种组合是和垂直营销系统的生产商、批发商和零售商形成合作的关系,并实现生产和销售相结合,扩大营销的网络,能够有效减少销售资金流。四是和一些大企业进行联盟。这种企业之间的联盟,企业在进行生产的时候,大型企业能够进行技术指导,其产品还能够以大企业的品牌进入市场,这样就会有更大的优势。企业进行产品的生产和销售需要合理利用销售网络,采用有效的营销模式来进行操作,实现企业的最大效益。
五、结论
总的来说,中国许多的企业还是在采用一些传统的销售方式,不能够适应时代的发展。所以,在新型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企业需要利用创新的营销模式,摆脱传统的竞争方式,一些企业需要尝试和体验营销新模式,这样能够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还能够促进企业快速发展。因此,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在经济背景下需要合理运用新的营销模式,这样能够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很大的帮助。
参考文献
[1]姜海峰. 传统销售业务流程的缺陷控制[J]. 当代经济.2007(04).
[2]陈彩萍. 浅谈市场营销与企业经营管理[J]. 机械管理开发.2008(06).
篇10
【关键词】按压瓶 双剂瓶 结构设计 包装
包装能够在流通过程中起到保护产品、方便贮运、促进销售的目的,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商品包装的要求也越来越挑剔。著名的杜邦定律指出,63%的消费者是根据商品的包装来选购商品的。而现在市场上的按压包装瓶类目虽已能够满足人们的日常需求,但在人性化和新颖性上却略有欠缺,因此,研究设计新型按压双剂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新型按压双剂瓶的设计基础
1.1 包装在市场营销中的作用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者购买商品时越来越重视商品的外观。从建国初期商品种类有限到现今消费者选择范围的极大增加,商品的包装设计也在不断更新发展。在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的今天,消费者在琳琅满目的商场购物时,商品的包装担负起“无声的推销员”的责任。设计精良的包装能够迅速吸引消费者目光,增加消费者的购买欲望,促使消费者做出购买决定。因此可以说,包装设计能够决定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同时一个成功的包装设计创新能够使商品在市场中长盛不衰。
1.2 新型按压双剂瓶的创新特点
现在市场上按压瓶按瓶嘴类型可分为鸭嘴瓶和喷雾瓶,而这两种按压瓶均仅能在瓶身内容纳一种产品,而新型按压双剂瓶的创新点在于能够在同一按压瓶内容纳两种不同产品,同时两种产品仍能够从同一按压嘴按压出来。可容纳多种产品的包装瓶能够给使用者带来很大的方便,如将洗发水和护发素同时容纳于同一瓶内,使用者携带时仅需要原空间的一半,这会为经常出差的顾客提供较大便利。
新型按压双剂瓶的使用方法为:旋转按压头,使得通液管A与通液管B@处于同一直线,向下按压按压头使得容腔C@中产品沿通液管上升至出口处;若欲按压C中产品则仅需旋转按压头使A与通液管B相联接即可。
2 按压双剂瓶的结构设计
2.1 双剂瓶的瓶身设计
为使旋转选择式新型按压双剂瓶能够在同一包装瓶内容纳两种不同产品,需要在瓶腔内分隔出两个独立容腔,并在两个容腔内各自设置其按压结构(如图所示)。两容腔内按压结构完全相同,在包装瓶容腔的中部设置一个隔板,隔板下部以及侧部均与包装瓶相接,而上部略高于瓶身螺纹口。为防止包装瓶在水平放置时两产品出现混合,因此在瓶上螺纹口底部设置一个软片,当螺纹旋紧时容腔内高出的隔板能够压入软片中。
在瓶身的螺纹口处,将上螺纹设置于上螺纹壳中,上螺纹壳卡在瓶壁卡槽中可自由旋转,因此拧紧螺纹时并不会带动瓶体的旋转。这样解决了传统包装瓶拧紧螺纹时出现的导管随之一同旋转的问题。
2.2 双剂瓶的按压垫片设计
旋转选择式按压双剂瓶瓶身内容纳两种不同产品而同时却能够从同一按压出口按压出来,因此,设计该结构时需要一个能够将按压通液管与两分通液管相连通的装置。
在新型双剂瓶按压头内部安置一个较厚的垫片。垫片高度从软片上部至通液管A底部边缘,在垫片对称位置设置两个通路,使得通液管B@和B的上边缘稍低于垫片高度,通液管A下边缘恰好与垫片高度平齐。
在使用新型双剂瓶时,向下按压按压头使得通液管A恰好进入垫片当中与通液管B@相连接形成完整的按压结构,此时容腔C@中产品即可从完整的按压结构中被按压出来。
2.3 倒置防漏液阻塞头设计
使用者在日常使用按压瓶时会将其竖直放置,以方便我们的使用,但是我们在旅途中携带按压瓶时会出现将其水平放置,甚至倒置按压瓶的情况。由于两分通液管上方无任何阻挡装置,会导致瓶身内产品从该处流出至按压头内,并造成瓶体污染。因此,设置阻塞头于按压头内部,通过弹簧将其与按压头相连接,且阻塞头下边缘与垫片相平齐。阻塞头为圆柱体形状,直径稍大于通液管B@及B。弹簧的作用在于将阻塞头与按压头相连接,同时在按压头向下按压时不会对按压过程造成妨碍。
3 新型按压双剂瓶的应用展望
随着人们需求的不断变化以及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市场上商品的外包装设计和包装造型也在不断更新和替换。新型按压双剂瓶是在传统的按压瓶基础上更新得来,具有很多传统按压瓶不具备的优势。在双剂瓶内同时容纳洗发水和护发素,使用者需携带时则仅需携带一只包装瓶,有效地节省了使用者背包内的空间。商家使用新型双剂瓶容装产品销售时,不仅能够同时出售两种不同的产品,而且新颖的产品包装造型能够吸引消费者的目光,并增加其购买欲望。
在现今“看脸的时代”,越来越多的人因他人面容姣好而给予更多关心。同样,人们也在对包装精美、设计新颖的产品给予更多关注。新颖的包装结构设计和使用方法能够引起消费者的好奇,进而激起其隐性消费意识。包装是人们生活方式的一种体现,按压双剂包装的设计也是对新的生活方式的探索与展望。
参考文献
[1]郝星光.产品包装在市场营销中的作用[J].江西食品工业,2004(03).
[2]潜铁宇,陶洁,裘以斌.包装设计的创新[J].包装工程,2007(10).
[3]何巧红.产品包装与包装营销策略[J].包装工程,2002(06).
[4]孙菲菲.论产品包装的功能化设[J].企业科技与发展,2009(04).
[5]李建华,赵楠,王显云.包装设计发展趋势浅析[J].包装工程,2006(04).
[6]周家乐.包装结构设计新思维[J].包装工程,20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