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服务劳动实践总结范文

时间:2024-04-09 16:56:5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社会服务劳动实践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社会服务劳动实践总结

篇1

[论文关键词]高职教育 社会服务 研究综述

高职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联系非常紧密,其宗旨和生命力在于主动并有效地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我国比较重视高职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研究,特别是2006年教育部、财政部启动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项目对高职院校“增强社会服务能力”提出了明确要求以来,高职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研究成为国内职教界的热点论题,很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此提出了许多极具价值的观点。本文通过对这些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我国高职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借鉴。

一、高职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性研究

我国《高等教育法》第三十一条明确规定:高等学校具有教学、科学研究和为社会服务的功能。《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号)明确提出:职业教育要“以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宗旨”。《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强调高等职业教育要“以服务为宗旨”。高职教育具有高教性、职教性、地域性三大特征,立足和服务于所在区域是其重要的价值取向。杨虹认为,高职院校开展社会服务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是院校自身生存发展的需要。杜祥培认为,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是地方高职院校的神圣使命。他从三个方面来解读:一是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是地方高职院校存在价值之所在;二是服务地方经济是高职院校发展动力之所在;三是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是地方高职院校的办学质量标志之所在。

二、高职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定位与内容研究

1 高职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职能定位。高校社会服务职能的内涵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社会服务,是指高校的社会功能和角色,包括培养人才、发展科学技术以及直接为社会服务等。狭义的社会服务,是指高校以各种形式为社会发展所做的经常的、具体的、服务性质的活动。学者们对于高职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职能定位的论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服务功能定位。廖惠卿认为,社会服务在高职院校发展中的功能定位为:学校对接社会的纽带,教师水平提升的途径,学生成长成才的平台。高维峰从高职院校与社会有效互动的角度,认为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功能可分为实现基于资源互补的社会服务、扩展至校外教学的社会服务、推动人才养成的社会服务。(2)服务区域定位。霍丽娟认为,高等职业院校的社会服务主要任务是向区域和行业提供技术应用型和高技能型的人才培训与培养,提供技术创新、推广和服务,实施先进文化的传播和辐射,具有鲜明的区域性和行业性特征。张效民认为,普通高职院校的服务区域,或只为本地区服务,或最多在以服务本地区为主的同时兼顾全省;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社会服务的区域则要广泛得多,大多在以服务本地区为主的同时还面向全国。(3)服务层次定位。以技术服务为例,在低层次技术、中间技术、高新技术三个层次技术中,普通高职院校通常以提供中间技术服务和较低层次的技术服务为主;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应可开展高新技术的开发和转化工作。(4)服务形式定位。霍丽娟认为,高等职业院校的社会服务主要任务是使学校成为区域的技术技能培训中心、新技术的研发推广中心、区域学习型社会中心。张效民认为,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功能除了成为上述“三个中心”之外,《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又赋予了新的内涵:一是超越了区域性的空间范畴,要求增强高职院校向区域外的辐射力;二是增加了新的社会服务内容,明确了高职院校要积极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承担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开展对口支援与交流,提供师资培训和促进区域内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等内容。

2 高职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容。国务院的有关文件对高职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容阐述得非常明确:“为经济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服务,为促进就业和再就业服务,为农业、农村和农民服务,为推进西部大开发服务”“为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增长方式服务”“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服务”“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为提高劳动者素质特别是职业能力服务。”学界据此进行了更广泛却也更具体的多元性阐释,归纳起来大致可以分为四种观点:(1)三元说。邱开金认为,高职院校社会服务的内容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文化服务,二是技术服务,三是科研服务。杨光宇认为,示范性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职能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满足行业、企业的人力资源开发和各类岗前、职后、转岗培训需求,为行业、社会开展各类培训服务;二是满足区域或行业的技术创新、技术开发需求,为行业、企业提供各类应用技术服务;三是满足周边院校、中西部院校的发展需求,以自身优势资源开展交流、服务,达到资源共享。(2)四元说。吴一鸣、哈满林认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高职院校的要求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提供人才支撑;二是提供技术支持;三是参与新农村建设;四是促进地方教育协调健康发展。张琼、桑雷认为,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责任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服务企业发展;二是服务社区建设;三是服务区域文化发展;四是服务新农村建设。仇雅莉认为,高等职业院校社会服务的内涵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社会需要的高技能人才;二是开展职业培训,为社会、行业、企业提高劳动者的素质;三是开展技术服务,为行业和企业解决应用技术难题;四是对口支援与交流,促进区域职业教育的发展。(3)五元说。苏文锦认为,高职教育社会服务职责的内涵应包含以下五个方面:一是培养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二是技术传播;三是技术推广;四是技术培训;五是技术服务。周世青认为,高职院校社会服务应该突出“五个重点”:一是专业服务,以调整学院专业结构,重组专业体系为重点;二是科技服务,以参与行业、企业的课题研发为重点;三是培训服务,以具有突出优势的岗位培训为重点;四是志愿服务,以顶岗实习、社会实践、行业或社区志愿服务活动为重点;五是文化服务,以参与所在社区、区域的文化建设活动为重点。

三、高职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路径与模式研究

1 高职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路径。刘志范认为,高职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路径主要有七种:一是明确服务理念;二是调整专业结构;三是丰富办学模式;四是拓展服务内容;五是理顺运行机制;六是参与高新技术攻关;七是提供送教下乡服务。王一群对高职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路径进行了更详细的阐述:一是高职院校要形成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共识;二是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为区域发展提供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三是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应与区域经济发展相适应;四是推进高职院校与地方企业深度合作;五是服务区域经济,实现教育培训资源社会共享。

2 高职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模式。刘锡奇、崔承刚认为,高职院校社会服务的模式主要包括:中小企业服务中心模式、职业技能培训与开发模式、国内外交流与合作模式、校企合作联合研发模式。邱开金认为,高职院校社会服务的范式主要有:一是基地式服务型,就是以基地共建为平台,着眼新兴行业和高新技术产业,通过与共建行业或企业的合作,实现服务社会之目的;二是项目式服务型,这是依据行业或企业的生产、研发之需要,学校发挥学科和专业人才的优势所开展的互助活动;三是教育集团式服务型,这是社会教育资源和高校教育资源高度整合并优化重组机制下的服务模式;四是活动式服务型,这是动态化、高灵活性的一种借助“活动”完成的服务方式。黄生文、张文波、张小平认为,职业教育为地方经济服务的运作可采用:一是跨越式发展模式;二是集团化、规模化、连锁化发展模式;三是企业办学或企业管理学校的发展模式;四是职业教育与区域特点相结合的发展模式;五是社会力量办学的发展模式。 转贴于

四、高职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与问题研究

随着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政府的大力推动,我国高职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不断增强,影响力逐步提升,但也存在诸多问题和不足。王一群认为,当前高职教育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的意识不强,高职教育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效果并不明显,职业院校的教育资源没能充分利用,课程内容陈旧、科技含量低、不能满足区域经济发展的需求,没有突出实践教学,高职教育的培训方式过于单一。叶华认为,高职院校服务能力缺失的现象主要表现在:一是高职院校服务方向的游离;二是高职院校服务群体和目的单一;三是高职院校服务深度和能力不足。周世青认为,高职院在社会服务方面还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发展不够平衡;二是工作不够主动;三是联系不够紧密;四是服务不成系统。任君庆、王义认为,近几年示范院校的社会服务大多停留在技能鉴定培训和企业职工培训上,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的项目不多。周世青认为,这些问题的产生既有主观方面的原因,也有客观方面的因素,原因一是认识上的不到位,二是能力上的不适应,三是机制上的不完善。

五、提升高职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能力的对策与途径研究

提升社会服务能力既是高职教育服务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高职院校自身发展的内在动力。方美君认为,提升我国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的措施主要有四条:一是转变服务观念,建立激励机制,提高服务的主动性;二是明确服务定位,突出服务特点,提高服务的针对性;三是加强内涵建设,培育服务能力,提升服务的有效性;四是加强法制建设,争取政府、企业支持,强化服务的规范性。祖天明认为,提升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的途径主要有四条:一是明确培养目标,理清办学理念,树立为社会服务的办学思想;二是构建科学的课程和培训体系,打造为社会服务的办学环境;三是进行“双师”素质的师资队伍建设,提供为社会服务的人力资源;四是进一步完善校企共育人才的有效机制,成为社会服务的基地。顾丹霞从六个方面对提升社会服务能力进行了阐释:一是主动对接产业和行业需求,增强专业办学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二是创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人才培养与社会服务零距离对接;三是利用优质教学资源,加大社会培训力度;四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促进广大教师在科研中提升社会服务能力;五是牢记社会责任,努力促进社会和谐;六是构建辐射网络,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六、高职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案例研究

1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贺修炎、欧阳培城总结和阐释了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有高职院校特色的社会服务模式,包括以校内实践教学基地为平台的“三位一体”模式、校企合作的科技服务模式、对口支援社会服务的“贵州模式”、课程班形式的职业技能培训模式和以社会实践基地为依托的学生社会服务模式等。

2 南宁职业技术学院。陈建新等以南宁职业技术学院为案例,探讨了高职教育如何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南宁职业技术学院通过“四个适应”即办学方向适应经济发展需求、人才培养适应市场变化需求、专业设置适应区域发展需求、教学改革适应就业转型需求,“三个联动”即学院发展与区域发展联动、学院发展与城市建设联动、学院发展与新农村建设联动,“两个承接”即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承接区域工业化发展的科技创新重任,实现“一个打造”即打造高水平示范院校促进地方高职教育的跨越式发展。

3 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廖惠卿等以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为案例,阐释了高职院校要走颇具自身内涵特色的服务社会之路。文中总结了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主动服务社会的实践经验和办学思想,“主动更新观念,树立为社会服务的办学理念”“改善办学条件,提高为社会服务的保障能力”“建立服务机制,营造为社会服务的内部环境”“拓宽服务内容,构建为社会服务的开放模式”,科学构建了“一依托三适应”即依托行业,适应学生、适应社会、适应政府的开放办学模式,探索和实践了“产教一体、寓学于工”的人才培养模式,闯出了一条从订单培养到“教学工厂”颇有自身内涵特色的服务社会之路。

篇2

关键词:新制度经济学;人性假设;高职院校教师;激励机制

一、新制度经济学人性假设的概述

1.双重动机

与倾向于最大化自身效用的理性人不同,新制度经济学认为现实世界中人的需要和动机是复杂的,人们除了有追求财富最大化的动机,也有非财富最大化的动机,为了获得最大程度的满足,人们不断寻求两者之间的均衡以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并在这一动机驱使下采取各种行动。

2.有限理性假定

新制度经济学认为人是有限理性的,由于外部环境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交易双方认识能力有限,所以双方所收获的信息是不完全的,人的决策和行为不仅受外部环境限制也受人们认识限制。

3.机会主义行为倾向

机会主义行为倾向是指在双方所拥有的信息不对等的情况下,具有机会主义倾向的个人通过微妙的不合理手段谋取为自己谋取更大利益。

二、高职院校教师激励存在的问题

随着高职院校的发展,高职院校教师数量也进一步扩大,高职院校教师基本上分两类人员,一是教课为主兼做班主任的教学型教师,二是为学校和个人出标志性成果的科研和社会服务型教师。根据文献阅读并结合新制度经济学人性假设相关理论,发现高职院校教师激励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1.物质激励不对等且忽视精神激励

教课为主兼做班主任的教师,不仅要完成规定的课时量也要关注学生各方面的成长与发展,人才培养工作的成效往往要等学生走上工作岗位才能显现出来,工作的周期性决定了其成果难以衡量,大多数高职院校现有的薪酬水平并不能反映教师的劳动成果,财富最大化动机得不到满足;高职院校以为社会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为目标,重教学轻科研,为学校和个人出标志性成果的科研和社会服务型教师认同度得不到提高,教师劳动的艰苦性及精神需要的层次性被不同程度地忽略,物质激励不对等且忽略精神激励。

2.忽视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的“有限理性”

在激励因素强烈程度和需要得到满足程度不同的情况下,在处理现实所得与内心需要时,教师们会形成自己的价值判断以形成自有的需要层次,同时随着时间和环境的变化不断修正自身需要形成新的需要,面对高职院校复杂的环境,由于人力资源的有限理性,高职院校管理者很难获取重要信息,在掌握信息不完全的情况下,忽略不同类型教师需求的动态性和差异性。

3.机会主义倾向约束机制弱

机会主义制约机制弱体现在高职院校教师的考核过于注重量化。教学型教师考评离不开课时量和所带学生数量,工作量化标准不一以及凭主观印象打分的考评方式随意性太大,教师所得与付出不成正比而偷懒;科研服务型教师考评看教师科研和社会服务成果,高职院校教师教学任务繁重且要花费时间、精力对学生职业技能大赛进行指导,很难有充足的时间投入科研和社会服务,高质量科研和社会服务成果并不简单,以论文数量多少和发表的刊物等级来评定教师能力的考评方式很容易让教师陷入学术不端的陷阱。

三、新制度经济学人性假设视角下的高职院校教师激励机制探索

1.物质激励精神激励相结合,满足教师双重动机

第一,重视物质基础,满足财富最大化。高职院校教师财富最大化动机更多地体现在工资薪酬上,建立合理的工资收入分配制度,让教师所获得的薪资报酬与各自的劳动付出成正比,在合理领域增加“绩效奖励金”预算,提高教师物质待遇。以学生人数为基数明确教学型教师的课时量计算办法,对于指导学生参加竞赛并获得奖项名次的教师按奖项等级和名次为教师进行奖励。第二,重视精神性激励,激发非财富最大化。为满足教师的自我实现需要,高职院校管理者应该尊重教师个性,针对不同类型教师制定专业、实用的培训计划,延续终身学习和继续教育,以激发教师潜能,推动教师和学校稳步向前发展,为教学实践型教师提供多元培训平台,建立以高职院校当前和未来发展需求为中心的培训机制,为科研和社会服务型教师打造科研团队,在良好的科研环境中培养教师的科研和社会服务能力。

2.以人为本,减少有限理性

在有限理性背景下实现高效的教师激励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寻找合适时机定期与教师交流座谈,了解不同类型教师不同时期的需求,尽可能地考虑到教师差异诉求和动态需求,针对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教师提供不同的自我实现途径,鼓励科研型教师参与自己感兴趣的课题,给予学术交流的支持;为学生提供实践平台、技能大赛等软硬环境的支持,以学生专业发展促教学实践型教师成就。

3.建立合理考评机制,减少机会主义倾向

对教师机会主义倾向进行制约,从建立和完善教师绩效考评机制出发。形式上,按照工作岗位的不同选择合理指标,注重考评的多样化、全面性、动态化,考核不局限于学术成果的数量,考核优秀达成质量结合的硬性标准;态度上,为科研和社会服务型教师树立学术规范意识,一旦发现抄袭剽窃应该严格处理,贴近现实在校企合作中开展横向课题培养科研和社会服务型教师的兴趣,以兴趣削弱机会主义倾向,端正教学型教师态度,考评不只是走过场,必须严肃对待,定期总结阶段性任务,明确自己的贡献;结果上,注意考评过程的公正性和结果的反馈,了解问题并解决。

篇3

关键词: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生活化

传统教学观念认为师生之间有着“位差”,教学往往从教的角度切入,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师生之间是不平等的关系。要想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师必须转变角色和行为,原先在教学中师生授受的关系随之要转变为师生互教互学的关系,教师应与学生建立新型的、民主的、平等的师生关系。这就要求教师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必须将学生课堂学习课本理论知识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将课堂学习与生活实践结合起来,构建学生感兴趣的生活课堂,把生活世界提供给学生去体验,让学生在体验生活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发展能力,即让思想品德课教学生活化。

思想品德课教学生活化是促进学生认知发展,加深知识理解的需要。人的发展是理性认识不断深化和感性认识不断丰富的过程。思想品德课程中的理性知识即课本理论知识是学生的间接经验,这种间接经验的正确性、深刻性以及它的存在价值,只有在学生的自我生活实践中真正转化为直接感受时,才能使学生去深刻认识,去真正接受,从而促进学生对理性知识的巩固和理解。同时,从人的认识规律和认知特点来看,感性认识又是理性认识形成的前提和基础,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掌握丰富的感性材料,形成直接经验,再通过教学过程加以归纳和升华,形成理性知识,从而不断促进课程目标生成和发展。

所谓生活化课堂教学是指将社会生活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师生在教学活动中运用生活实例理解知识,并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社会生活的实际问题。它要求将学生融入现实生活中去,在生活中学习,把理论知识和生活实际更好地结合起来。课程教学与生活的有机联系,有助于教学内容通俗化、具体化、生动化;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学习兴趣以及参与精神、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利于学生获得真切的情感体验,形成正确的学习生活态度,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思想品德课堂生活化教学的方式也可以多样化,不仅仅局限于课堂内的教学,也可以走出去作社会实践:

一是参观访问。参观的场所主要有工厂、农村、矿山、商业单位、部队、法院、展览会、纪念馆、革命遗址等;可以访问无产阶级革命家、劳动模范、专家学者、烈军属等。学生通过亲自参观各类场所,不仅能获得视觉上的信息,还能有所体验和有所感悟。访问活动可以使学生通过与优秀人物的谈话中,习得爱国主义、劳动创造财富的教育以及知识改变命运等教育。这种教育不仅是生动具体的,更能引起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的重视度,改变以往对思想政治课枯燥乏味印象的教育。另外,学生能把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通过交谈访问的方式转移到以他人为中心上,打开心扉去了解他人、学习他人,从而完善自我。

二是社会调查。社会调查以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增强能力,提高思想政治觉悟的一种实践活动。政治课堂应该是开放的,通过社会调查可以让学生亲临现场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第一手资料,并获得深切的体会,产生积极的情感,有助于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为最终融入社会做好充分的准备。而且,社会调查的过程也是锻炼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制定调查计划能培养学生规划活动流程的逻辑能力;走访调查可以为学生培养探求问题的能力;总结调查就是强化学生分析问题,从实践中获取体验知识的能力。例如,在学习农业问题后,可组织学生对附近农民的收入情况进行调查,了解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因素;根据存在的问题,思考增加农民收入的措施,并向有关部门提出建议。又如,在讲“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时,可针对拖欠、克扣农民工工资而引起的矛盾问题,组织学生对周围的农民工进行调查走访,深刻理解国家出台的保护农民工合法权益的政策,并思考作为未来的劳动者今后应如何依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三是社会服务。社会服务包括帮助老弱病残或慰问烈军属,进行卫生宣传、法制宣传、交通宣传,维护交通秩序,植树造林,参加公益劳动等。这些社会服务的多样就决定了学生们可以从各个不同方面来了解社会、体味生活。总是被困于学校和书本之中的学生,如果不通过社会服务等活动,很难培养他们高尚的道德情操和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品质。人是社会的人,人不能脱离社会而存在,中学生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家庭、学校和社会。只有通过与外界交流,才能使自己了解社会的需要,才能使自己成为有社会价值的人。对于思想政治课来说,理论教育和社会实践是不可偏废的两条途径,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培养和提高学生政治道德素质。

要使思想品德课生活化,教师的角色也很重要:一是在教学过程中要始终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将教学内容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旁征博引,让学习的内容取之于生活,用之于生活,才能使学生的知、情、意、行得到主动、和谐的发展;二是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就政治学科来说,涉及的理论知识很多,重点、难点比较难把握,这就需要教师具备较高的专业技能。

篇4

关键词:《推拿学》;课程改革;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24-0308-02

推拿是利用手、身体其他部位或借助器械作用于人体体表的特定部位,通过不同的手法作用,以调节机体的生理、病理状况,从而达到保健、治疗效果的方法[1]。推拿疗法没有药物治疗的毒副作用,也没有针灸对皮肤及表皮组织的损伤作用,对许多疾病具有独特的不可替代的疗效。加上手法简单易学,深受学校广大师生的喜爱。《推拿学》属于体育保健康复方向选修课程。课程的重点在推拿手法的实践性教学,通过《推拿学》课程学习,要求学生能了解推拿对人体的生理作用和推拿时的注意事项,掌握推拿按摩的基本手法和穴位按摩,以及在体育运动、养生保健和治疗运动损伤中的作用。自2005年开设《推拿学》课程以来,我院积极推进课程的改革,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联合社会力量举办保健按摩师职业技能培训活动,同时开展社会服务,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成果和社会声誉。本文拟对《推拿学》课程的改革进行探讨,以供同行参考。

一、联合社会力量进行保健按摩师职业技能培训

2006年,在学校支持下,我院正式与云南省康健保健按摩师培训站签定协议,成立云南农业大学分站,可面向社会举办初、中级保健师职业技能培训。至今,云南农业大学分站已为社会培养该类人才约180人。职业技能培训是《推拿学》课堂教学的延伸,是学生学习的再继续。从此,我院体育教育和社会体育专业学生在校期间便可取得按摩初、中级职业资格证书,具有合法的按摩师职业资格。为学生提供了新的就业机会,在竞争中占得先机。争取社会力量,联合举办保健师职业技能培训的动机主要分为以下几种原因。

1.当前体育专业学生就业形式严峻。学生在校期间便已感受到巨大的就业压力,迫切希望学习有用的职业技能,以增加就业机会。

2.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身体健康的关注度日益提高。推拿由于其独特的功效和应用时的舒适感,使社会掀起了一股推拿按摩热潮。

3.扩大学院影响力的需要。通过社会招生,可以起到良好的宣传作用,使更多的人能够了解我院的办学,扩大社会影响力。

4.通过培训活动,可以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按摩技能。

二、挖掘课程的道德教育功能

学习推拿可以为家人、亲朋和同学服务,也可以为父母尽点孝心。我院在开展推拿学课程宣传及社会服务活动时,不失时机的向学生进行品德教育。希望学生多想想父母抚养子女成人的艰辛,为子女能够成才所付出的努力,再苦再累也毫无怨言,可是对此我们作了什么?我们是否有尝试着去理解他们?理解他们历尽的沧桑、饱含的深情?作为学生,我们能做什么?通过问题,鼓励学生学习一些简单的推拿手法,放假后能回家为父母尽点孝心。品德教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体育专业的部分学生回家后主动要求给父母作推拿,父母深感宽慰,觉得子女终于懂事了,长大成人了。从父母喜悦的眼神中,学生体会到了责任,在迷失中找到了前进的方向。同时“孝心”的宣传,也使学生在推拿学习过程中更加投入,更加愿意参加社会实践。

三、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

(一)调整教学内容

以往体育专业的《推拿学》教学内容,主要依托于《体育保健学》中的按摩章节,内容较少,主要介绍按摩对人体的生理作用,常用的二十种按摩手法,按摩的应用和一些常用的穴位,整个教学过程大约占12学时。我院在独立开设《推拿学》课程,并取得初、中级保健师职业技能培训资格后,相继对原有的教学内容作了调整。现课程内容主要是:基本手法的动作构成和操作要领、运动按摩、保健按摩、治疗按摩。手法主要按照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颁发的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选修课课程的性质和任务不变,教学以教授实用技术为主,主要是为普及推拿知识和扩大影响。鼓励学生学完继续参加提高班学习,争取获得中级按摩师职业资格。提高班学习要求结合云南省教学实际,按照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出版的保健按摩师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规定的教学内容进行。

(二)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推拿学》课程的重点在推拿手法的实践性教学,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因此实践教学是学习推拿的主要方法,实践教学贯穿整个课程教学过程的始终。利用在校资源开展各种形式的实践教学活动,以巩固、提高《推拿学》课程的教学效果。

1.加强多媒体教学。将学生分组后,要求学生边看多媒体边练习,操作过程要求认真体会手感,注意被按摩者的舒适感。教师在课堂上要作好总结、讲解及示范工作,指出学生在操作过程中的不足或错误之处。学生在不断的感受、纠正中得到提高。多媒体教学比较直观,不乏味,教师有了更多时间来逐个指点学生,纠正错误,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2.体育保健室实习。体育保健室在实验室的基础上建立,主要是进行常见运动损伤的治疗。安排学生在体育保健室实习的目的主要是实践伤科推拿手法,能有针对性的选择推拿手法,进行常见运动损伤部位的推拿,达到治愈伤病的目的,为将来成为合格体育教师或体育锻炼指导员打下良好的基础。

3.开展社会服务。由于推拿不受环境条件限制,操作简便,适应症广,疗效显著且无副作用,故深受人们喜爱。人们都愿意接受推拿作为保健祛病的手段。因此推拿是开展社会服务的良好载体。我院在开展推拿教学以来,一直重视发挥推拿的社会服务功能,多次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在校园内为辛勤工作的老师们作服务,放松头部、肩颈部及腰部等部位的疲劳;为周围的老人作保健按摩。活动影响巨大,得到学院领导的鼓励,受到学校老师及周围社区老人的一致好评。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也得到了锻炼。

4.加强运动按摩实践。运用按摩是可以在比赛前、中、后进行,起到有效的调节运动员生理机能,消除疲劳、改善运动能力和预防运动损伤等作用,在体育实践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在每年的校运会期间,学院均组织了学生参加为运动员推拿的志愿者活动。通过实践,学生进一步熟练掌握了的按摩的基本技巧,熟悉了运动前、运动中、运动后实施按摩的手法和步骤、动作要领及操作时间,能为以后的体育实践服务。

四、严格考核

考核分两部分,实验考核和笔试。实验考核占课程成绩的80%。实验考核分为基本手法和手法应用两部分,学生随机抽题,并当场操作抽到的手法,依操作手法的准确性评分,以百分制计算。手法应用考核要求学生随机抽取身体的某个部位进行按摩,手法自行选择,以一定的顺序进行,同时对正在操作的各种按摩手法的特点边讲解边操作。

五、结束语

面队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出真正能够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体育专业人才的问题,我院在教学上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创新。《推拿学》的课程改革是一种尝试,但这种尝试已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课程的教学将不再只是在课堂内完成,选修课的结束并不代表学生推拿学习的结束。真正做到转变教学观念,深化教学改革,努力探索教学的新途径,才能担负起培养学生的责任。

篇5

关键词:高校 社会工作 人才队伍

根据《民政部关于开展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试点示范创建活动的通知》(民函200987号)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民政工作的意见》(桂政发200913号)要求,自治区决定将贺州市八步区列为4个广西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试点县(区)之一。

贺州学院位于贺州市八步区,是当地唯一的一所本科院校,其中文系开设了“社会工作”这一专科专业,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直接输送科班出身的专业人才。本着高校的三大职能,学院必然要在当地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八步区社会工作者分布现状调查及分析

㈠人才现状

1.人才分布。八步区目前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主要以民政部门工作人员为主,劳动保障、卫生、教育、司法、扶贫、共青团、妇联、工会、社区工作人员等有关人员组成。主要分布于党政机关、行政和事业单位以及社区。

2.人才结构。在社会工作人才结构方面,大部分现职的民政工作人员基本都是来自于其他的相关领域,并不具备社会工作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学历上以大中专居多。2009年开始,八步区民政局首次组织了13名民政工作人员参加了自治区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目前全区有1人获得社会工作师职称。

㈡不足分析

现职人员的社会工作专业素质不高。目前八步区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主要是由民政、人事、公安、社保、教育、卫生、工青妇等行政部门或有政府背景的各种社会团体的在职工作人员组成,他们几乎包揽了社会工作各种服务领域。而社会工作的某一服务领域的专业人才几乎空白,没有专业人才的带动,难以有效开展社会工作。

缺乏规范的社会工作岗位设置。由于没有取得政府的支持,无法明确界定社会工作岗位,更没有形成社会工作者的从业标准。各级各类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部门未能配备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和设置社会工作岗位,存在定员定编问题。民办的社会服务机构也存在类似的问题。社会工作岗位设置得不到解决,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的发展。

地方高校参与社工人才队伍建设的路径探索

高校的三大职能分别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笔者认为,从三大职能入手,来讨论不同职能层面的参与路径,可以避免角色不明,目标冲突等问题的产生。

㈠人才培养【1】

在课程设计方面,专业教师要以人与社会的理论为基础,以专业介入理论为桥梁,以专业方法与技巧为实施手段,建立完整的专业知识技能体系。同时,不断进行课程评估,可以通过专业教材的编写,更好地促进教学目的的实现。课程设置要注意动态性,发现问题后要及时进行调整。

在教学结构方面,应针对社会工作专业的实务性来设计。选取教学方法时要注意考察课程的特点、内容、形式和重要程度,采用如开放式讲授、角色扮演法、讨论、辩论等方法来提高学生思考、动手能力。

加快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 提供一个真实的操作平台,让学生去验证所学理论,提高实际工作水平。社会工作专业意在培养应用型专业人才, 因为社会工作是一个职业化了的专业,知识、技巧、实务模式的学习,都是为了能更好地进行社会工作实务活动。

㈡科学研究

学院应参与到相关机构的专业岗位设计过程中,通过深入调查研究,明确社会工作岗位的设置领域和配备要求,推进岗位设置工作。用调查研究来推进科研项目的发掘和建立,一方面可以为政策的制度提出建议和参考,另一方面,以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来推进教学改革,为自身的学术水平提升带来了契机。

除了进行理论研究提出新的理念,建议和参考,还可以直接将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衔接起来。通过各种合作方式,建立实践性的科研项目,项目的成果又可以直接服务于社会,达到一种双赢的状态。

㈢社会服务

在人才培育环节上, 实现“ 双转化”, 【2】 即从事实务工作的人员向专业化和专业毕业学生向职业化的转化。这样高校和服务机构可以在合作前提下实现双赢。

1.高校――输送专业人才

学院应按照社会工作岗位的要求,培养合格的专业毕业生。由于是专科学制,学制较短,更应该在课程设置上,努力把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结合起来,培养动手能力强,理论扎实的毕业生,缩短毕业生向专业社会工作者过渡的时间。为学生提供一定的辅导,鼓励学生参加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争取在毕业时拿到双证,即毕业证和职业水平证书。

2.高校――培训在职人员

因为目前大量的从业人员并不具备社会工作的教育背景,所以要建立针对非专业在岗社会工作者的培训制度,以及与之对应的培训基地。学院一方面应该整合专业师资优势,邀请专家和学者,通过继续教育、脱产培训、在职学习、联合培养等多种方式,不断更新从业人员技能知识;另一方面,要加强自身师资建设,专业教师应接受督导技能的培训,研究在岗非专业人员的特点,更好完成专业培训。

总结

高校与地方机构建立发展型的互惠关系, 通过教学相长、教学与实际工作相互促进,达到建设当地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目标。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人才市场;社会保障专业;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7602(2016)01-0161-03

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培养出专业的社会保障人才,我国于1998年开始设立社会保障专业。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开设社会保障专业的院校由最初的8所发展到170多所,办学规模还有不断扩大的趋势。社会保障专业在迅速发展的同时,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即社会保障专业做大后如何做强、做精、做出特色。而能否做强、做精、做出专业特色,人才市场是试金石。毕业学生能够适应人才市场需要,得到人才市场的认可和接纳,那么专业的办学无疑是成功的,否则专业发展将面临严峻困境。因此,以人才市场为视角,对社会保障专业培养模式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人才市场视角下社会保障专业的发展机遇

中国社会服务事业发展长期滞后于经济的发展,导致社会与经济发展严重不协调,影响着社会的长治久安。21世纪初,国家意识到社会服务业的重要性,加大了对其支持力度,使社会服务事业有了长足进步。社会保障专业的建立正是基于这一背景产生的,对我国社会服务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社会保障专业相对其他专业更具时代性,也更具有生命力。

(一)国家支持社会保障发展,重视社会保障专业办学

为使公民更加公平地分享社会经济发展成果,维护社会稳定,我国正在积极构建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要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离不开专业的技术人才。几年来,国家为社会保障专业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支持。我国社会保障专业发展虽起步较晚,但如果把握好发展机遇,利用好国家对专业发展的支持,社会保障专业一定能够很快成长起来,形成完善的学科体系。

(二)社会转型需要为社会保障专业发展创造很大的空间

中国正处于社会的转型时期,个人、家庭等风险逐渐转变成社会风险,当社会风险积累到一定程度,社会将出现动荡或混乱,损害社会持续发展。“艰难和复杂的社会转型,使中国社会面临更大的压力和更多的不确定性因素,并造成广泛、复杂和突出的种种社会风险。”[1]处在急剧转型期的中国需要建立制度化的风险化解机制,而社会保障制度通常被认为是最有效的手段之一。然而,我国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尚且不足,导致社会保障事业发展滞后,日益凸显的劳资、医疗、失业、工伤等社会风险得不到及时化解,劳动者合法权益没有得到保护,积累了大量的社会矛盾。因此,社会保障制度虽面临人才困境的制约,却也为专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就业空间。在就业竞争激烈的当今社会,广阔的就业空间成为吸引优秀生源的重要条件,成为社会保障专业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

(三)社会保障成为现代公民的基本权利,专业发展受到广泛关注

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不仅关系到国家稳定,而且关系到每个公民的生存安全及切身利益,从而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一方面,社会保障制度能够有效地保护公民生存权利,为公民提供基本的养老、医疗、生育等服务,保证劳动者在劳动时期和退出劳动领域后获得基本收入。另一方面,社会保障制度能够为公民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优质的社会服务,把公民生命中遇到的个人风险转移给社会,解除了公民养老、医疗、失业等后顾之忧。因此,社会保障专业发展越来越受到重视,这为其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四)西方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为社会保障专业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

西方发达国家为了培养专业的技术人才,更好地开展社会保障工作,在社会保障专业的办学方面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值得我们参考。我们可以通过文献收集和阅读,精准把握西方发达国家社会保障专业研究的先进理论,系统地考察发达国家社会保障专业办学的具体思路、方法等,总结、分析其经验与教训,得出规律性的结论,为我国社会保障专业的发展提供借鉴。

二、人才市场视角下社会保障专业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虽然社会保障专业在我国发展比较迅速,专业办学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传统优势学科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发展还面临较多阻碍。

(一)社会保障专业对传统优势学科依赖较深,专业特色尚未完全形成

目前,大部分高校在社会保障专业培养方面还处于探索阶段。多数高校的社会保障专业是在传统优势学科基础上建立的,师资也多是从相关学科抽调而来,在办学理念和思路上对传统优势学科产生了深深的依赖。在专业建立之初,通过借助优势学科资源快速促进专业的发展是必要的,但如果不能进行有效的转型,过度地依赖传统优势学科,将会导致专业发展缺乏独立性、系统性,使专业人才培养失去自身特色。因此,社会保障专业要发展成一个有特色的学科,必须打破对传统优势学科的依赖,以人才市场需求为导向,构建专业发展理念和培养模式。

(二)社会保障专业的社会认可度不够,专业生源稳定性较差

社会保障专业的学生普遍对专业学习缺乏兴趣,学习效果较差。用人单位在做用人计划时,也经常把社会保障专业排除在外,导致该专业毕业生在人才市场上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在这些因素影响下,学生往往会选择其他专业,造成社会保障专业优质生源不足。

(三)社会保障专业培养方案与人才市场要求存在差距,学生就业存在障碍

社会保障专业涵盖管理学、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等多学科知识,这对专业培养方案制定提出了较高要求。“在我国高校专业的发展中,特别是新兴学科普遍存在着人才培养模式与社会发展需求脱节的问题。”[2]因此,社会保障专业培养方案应结合人才市场需求,突出专业特色,尝试在优势学科基础上制定出特色的培养方案。

(四)社会保障专业师资团队建设相对滞后,培养理念还较落后

合理的师资队伍是实现专业稳定发展的关键,也是培养专业人才的基础。目前我国社会保障专业师资队伍实力还比较弱,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专业教学团队的学历层次偏低。专业发展起步晚,专业博士点较少,社会保障专业博士生相对稀缺,造成了专业教学团队师资学历层次较其他学科偏低。其次,专业教学团队知识结构体系不合理。一些高校在招聘会保障专业师资的过程中,往往招聘相近学科的博士毕业生组成师资团队,团队成员大多来自其他专业,知识结构很难满足专业发展需要。最后,师资队伍职称结构偏低。师资队伍基本由青年教师组成,职称一般较低,在校内外的影响力不足。在社会保障专业的培养理念方面,许多高校还不能结合人才市场的需求来进行培养,培养理念与人才市场脱节。

三、人才市场视角下社会保障专业培养模式探索

目前,我国的社会保障专业发展正处于黄金时期。高校应抓住这一历史机遇,以人才市场需要为视角,不断创新发展思路,开拓发展空间,加快专业建设步伐,办出专业应有的特色。

(一)打破对传统优势学科专业的过度依赖,形成自己的特色

社会保障专业应尽快打破对传统优势学科的依赖,结合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制定出合理的发展战略,形成自己的专业特色。首先,专业建设者应担当起专业创新责任,进行积极探索,超越传统优势学科办学思维,强化专业本身应有特色。其次,认真思考国家建立社会保障专业目的,调查人才市场对专业人才的要求,在此基础上建立起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最后,借助传统学科优势,加快专业发展。打破对传统优势学科依赖,不是放弃本来具有的优势,而是在传统优势基础上进行创新,形成社会保障专业独有的、新的专业优势,培养出合格的专门人才。

(二)加大社会保障专业的宣传,提升社会认可度

社会保障专业社会认同高低关系到专业生源是否稳定。因此,学校要注重社会保障专业认可度宣传。如在新生入学时主动、认真向学生和家长介绍专业性质、办学理念、办学优势、发展方向等,让学生和家长能够认识到专业发展潜力。

(三)结合人才市场制定新的培养方案,明确专业发展方向

专业培养方案应结合人才市场需求,尝试在优势学科的基础上制定出方向明确的方案,找到专业发展的突破口。“高等教育只有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才能获得持续发展的生命力,脱离社会而固守‘象牙塔’,必然要被社会所抛弃。”[3]培养方案既要重视专业课程的理论教学,充分体现出专业性;又要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力。高校在社会保障新培养方案制定中,应重视专业核心课程的开设,把握好专业发展的方向,克服脱离实际的现象。

(四)加强社会保障专业师资队伍资建设,转变培养理念

合理的师资团队和先进的培养理念,是专业培养优秀人才的前提,也是未来专业持续发展的动力。显然,目前社会保障专业的师资团队构成和培养理念还不能满足专业发展的需要,需要进一步完善。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要加强优秀人才的引进,通过优秀人才引领学科发展。同时加大师资队伍的投入,通过进修、交流等方式提升师资队伍的素质。在培养理念上,要打破传统优势学科培养理念束缚,以人才市场需求为导向来进行课程设置,把学生培养成适合社会需求的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吴忠民.走向公正的中国社会[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2008:228.

[2]李波.按培养模式重构地方高校课程体系[J].教育研究,2011(8):59.

篇7

关键词: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启示

在长期的职业教育实践活动中,黄炎培认真总结清末以来我国兴办学堂的经验教训,批判地借鉴了欧美等发达国家的有关理论、制度,逐步形成了自己的一套颇具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理论,主要包括职业教育的目的论、职业教育的办学方针、职业教育的教学原则和职业道德教育的基本规范。

一、黄炎培的职业教育思想

1.职业教育的目的是“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

1918年6月,在中华职业教育社成立一周年之际,黄炎培提出职业教育的目的是:为个人谋生之预备;为个人服务社会之预备;为个人服务社会之预备;为国家及世界增进生产力之预备。20年代后又提出把“某个性之发展”列为职业教育的目的之一,并概括为“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此后几十年里,在不同的场合,从不同的角度,他对职业教育的定义、目的做过许多说明,但总是把概括之话作为职业教育的最终目标。这一概括,集中反映了他的世界观、社会政治观点和对教育本质的认识。

黄炎培认为,人类最基本的需求是“求生”,即求得自身的生存和发展;而“孤生不能,生亦寡趣”。为了求生,就要具备维持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能力、知识、技能,由此而产生求知的欲望。“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作为职业教育的终极目标。也体现了黄炎培对教育本质的认识。黄炎培说:“余向论教育之旨,归本人生。其义惟何?一曰治生,二曰乐生。”他认为,教育是一种前人将所学的知识和经验传授给后人;后人在仿效中获得改进,或进而有所发明的社会活动。

2.职业教育的办学方针是“社会化、科学化”

黄炎培十分重视职业教育的社会化、科学化。他认为这是办理职业教育机构应遵循的基本方针。他看到职业教育比普通教育与社会有着更紧密的联系,更严格地受到社会经济发展的制约。所谓社会化,在他看来就是“办理职业教育,并须注意时代趋势与应走之途径,社会需要某种人才,即办理某种学校”。“职业教育的原则,着重在社会需要”。1926年,他曾把这种思想概括为“大职业教育思想”,提出:“办职业学校的,须同时和一切教育界、职业界努力地沟通联系。提倡职业教育的同时须分一部分精神,参加全社会运动。”

所谓科学化,是指“用科学来解决职业教育问题”。黄炎培试图将职业教育建立在职业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的基础之上,指出要“因职业的各种不同,与人的天性、天才、兴趣、环境的各个不同,替它分别种类,谁则宜某种,谁则不宜某种”。黄炎培力求把中华职业教育社的工作纳入科学化的轨道,注重调查,注重实验,勤于总结,逐步推广,在长期的实践的基础上,借鉴国外经验而形成一套从职业陶冶、职业训练到职业指导、职业补习系统的理论和灵活多样的职业指导,力争做到“人尽其才”、“事得其人”、“工作重效能”。以后中华职业教育社专门设立研究科学管理问题的机构组织事务管理委员会。他自己先后写成《机关管理一得》、《民主化的机关管理》两书,“实欲将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合一炉而冶之。”

黄炎培提出职业教育社会化、科学化的命题和在实践中所做的一些努力,表现出他可贵的探索精神,在中国职业教育史上具有开创性的意义。

3.职业教育的教学原则是“手脑并用、做学合一”

黄炎培曾认真总结清末以来开办实业学堂的经验教训。他说:过去的“所谓实业教育,非教以农工商也,乃教其读农工商之书耳”。其弊端在于学校功课设置重理论而轻视实习,学生富于欲望而贫于能力。他认为,“职业教育的目的乃在养成实际的、有效的生产能力,欲达此中境界,须要手脑并用”。反复强调,“单靠读书,欲求得实用飞知识和技能……是万万学不成的”,提出“手脑并用、做学合一”、“理论与实际并行”、“知识与技能并重”作为职业教育最基本的教学原则。

在实践中,他力图通过各种制度保证上述原则的贯彻实施。中华职业学校在章程中明确规定:本校特重实习,生徒半日授课,半日工作,务期各种技能达与熟练。在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理论和实际的关系这样一些重大的教育原则上,他在当时能达到上述的认识,并身体力行,努力贯彻于自己的教育实践活动中,确实是难能可贵的。作为直接为农工商各界输入从业人员的职业教育,强调动手能力的培养和基本技能的训练,显然比普通教育有更强烈的现实性。黄炎培提出以“手脑并用、做学合一”作为职业教育的最基本的教学原则,显然是符合职业教育规律的。

4.职业教育的基本规范是“敬业乐群”

注重职业道德的培养训练,是黄炎培职业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他认为,职业教育的概念,从内涵上讲,应该包括职业技能的教授学习和职业道德的培养训练,二者缺一不可。离开职业道德的培养训练,职业教育也就失去了真义。因此,他反复强调:“有人认为职业教育就是为个己谋生活,这种误会,不可不注意。职业教育……不仅是个人谋生的,并且是为社会服务的。”职业教育训练,第一要务即“为群服务”。他把职业道德教育的基本规范概括为“敬业乐群”四个字。所谓“敬业”,是指“对所习之职业具好心,所任之事业具责任心”;所谓“乐群,是指“具优美和乐之情操及共同协作精神”。

黄炎培重视职业道德的培养训练,是与他对职业教育社会职能的认识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由此看出,职业教育是增加社会物质财富的,调整人们相互关系的重要手段。而人们对自己职业的理解、热爱和强烈的兴趣,是激发其事业心、创造力和积极性的重要动力;个人道德情操的健全发展,人们之间相互关系的和谐一致,不仅是个人生存发展的需要,而且是消除人类社会“惨变”的先决条件。总之,黄炎培强调社会服务、提倡敬业乐群的价值观,培养一批又一批有一技之长、有服务精神、创造精神的人才,以解决国家社会最重要最困难的生计问题。

二、对发展我国职业教育的启示

1.职业教育要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

在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中,在其指导的中华职业学校实施的“普通学科+职业学科+实践教学环节”的课程体系中,充分体现了他对实践的重视。教学模式的创新、多样化地对学生进行考核评价是目前提高职业能力的有效途径。西方发达国家的职业教育打破了陈旧的学科授课模式,大多采用分模块的教学方式,重视教学和实践两方面的均衡发展,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严格要求学生的毕业的质量关,全面评估学生的综合素质。这是值得我国向西方发达国家学习的,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基本是严进宽出,职业教育也是这种模式。逐步改革传统的大班级授课方式,设计适合本校实际的模块式教学;在制定评价方案时,改变传统的考试为开放式的测评方式,逐渐探索出具有中国特色的考核评价体系。

2.职业教育要重视培养学生的个性发展

黄炎培批判“人不能尽其才”、“才不能尽其用”的社会现象,他将“谋个性之发展”作为其职业教育培养要求等各个方面形成的人才培养模式化、划一化弊病的根源,批评忽视人的个性差异性、多样性的倾向,强调教育要重视人的个性,为人的个性和全面发展而努力。目前,职业教育要重视人的全面发展,重视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的发展,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综合素质是劳动者的职业素质、职业能力的集中与表现,是在实践的基础上,经过劳动者个人综合素质和各项能力的有机组合而形成的素质与能力,是各项具体职业素质与能力的基础与核心。

篇8

关键词:家庭农场 涵义 特征 管理方式

自中央提出“家庭农场”的概念,家庭农场的政策指导、制度建设等成为研究的重点领域。在现实中,国外很早就有家庭农场的农业生产经营模式和发展路径,在我国许多经济较发达的地区,早在21世纪初就存在家庭农场的形式,比如:上海松江、吉林延边、安徽郎溪、湖北武汉等。从目前我国家庭农场的发展来看,还处于起步阶段,在这个领域还有很多需要研究的课题,比如:家庭农场的性质和登记制度,家庭农场的制度建设,家庭农场的经营方针及管理模式等。目前,国内对家庭农场的研究较多集中在外部环境和政策制定上,比如:补贴扶持、体制创新、创造良好法律环境等等,这些主要是从宏观方面培育和引导家庭农场的成长。本文从家庭农场的微观视角出发,辨析家庭农场的涵义和特征,在此基础上,本文着重探索了我国家庭农场的管理方式。家庭农场丰富了我国农业经营体系,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新路径,本文通过探索家庭农场的管理方式,期望可以启发家庭农场主建立科学的管理体系,使农场主和家庭农场更好地发展。

一、家庭农场的涵义

农业部对家庭农场的涵义阐述为:家庭农场是以家庭的成员为主要劳动力,达到农业的规模化、集约化和商品化生产经营,同时以农业收益为家庭主要收入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凌永建(2012)在进行家庭农场调研是对其涵义阐述为:家庭农场是现代农业家庭经营组织,以农户家庭为基本单位,以市场为导向,以利润为目标,专业从事规模适中的农业生产、加工及销售,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农业经营主体。

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对家庭农场的定义有所不同,但对家庭农场这样一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研究对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了能够清晰地理解家庭农场的实质,下文辨析了家庭农场与专业大户等其他农业经营主体的区别,以便进一步析出家庭农场的特征。

二、家庭农场的特征辨析

(一)农业经营主体类型

要清楚地理解家庭农场这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涵义,需要首先理清我国目前农业经营主体的多种类型,再对这些类型进行辨析,从中析出家庭农场的主要特征。

目前,我国农业经营主体主要有(见图1):农村家庭联产承包(传统农户)、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家庭农场。

图1:我国农业经营主体类型

以下就传统农户、专业大户等农业经营主体与家庭农场的区别阐述本文观点:

1、传统农户与家庭农场的区别

传统农户的土地规模非常小,对农民只能起到最基础的保障作用,但对于现代农业的发展有一定局限性。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城镇化进程,农民为了更好地生存和发展,进入城市工作,其对土地的经营也逐渐变成半工半农的兼业化和副业化生产状态,有的甚至成为完全不从事农业生产的非农农户。

家庭农场相比传统农户而言,其土地规模适度,对农户家庭起到保障和发展作用,职业农民的人力资源方式,是一种组织形式。

2、专业大户与家庭农场的区别

专业大户租用土地时,主要以个人名义签订合同,专业大户主要强调在土地规模适度的情况下,拥有专业化的种养殖技术,提高生产效率。

家庭农场相比专业大户而言,其租用土地时,主要以家庭组织名称签订合同,租地期限较长,农业机械化达到一定水平;家庭农场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合理分工,灵活协调,由于存在组织形式的专业化分工,因此职业化程度和劳动效率进一步提高,经营能力有所提高,土地经营的适度规模主要取决于家庭成员的数量和劳动效率水平;家庭农场的收入能够对家庭经济产生支撑作用,同时能够逐步满足农业投入和扩大再生产的资金需求。

3、农民合作社与家庭农场的区别

农业合作社是指同类型农产品的生产经营者或同类型农业生产经营服务的提供者、利用者,其自愿联合、民主管理的互助经济组织。农业合作社的生产模式是松散的,采购、销售、物流、技术和市场等服务是集约型、共享型的。农民合作社通过登记,具有法人地位,主要从事与农产品有关的服务和经济活动。农业合作社收入分配按照成员与其交易量比例计算。农民合作社可以为专业大户解决众多后顾之忧,可以在市场活动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保护农民的收益。但是农民合作社对于单个农户生产规模的扩大并不起直接推动作用。简单地说,农民合作社是同类农产品或服务的大中型商务平台。

家庭农场相比农民合作社而言,其是一种生产经营兼顾的中小型组织,也可以具有法人地位,只是目前我国家庭农场还没有相关的法律制度可循。家庭成员关系稳定,没有特殊原因不会产生太大的变化,因此,家庭农场的生产经营相对更加稳定,土地规模在稳定发展的基础上适度扩张。同时,家庭农场的生产经营模式,改变了农户单一生产的枯燥工作模式,工作的多元化和丰富化可以稳定职业农民的队伍,造就职业成就感。

4、农业企业与家庭农场的区别

本文认为广义的农业企业包括家庭农场、农业合作社等,经营范围包括多种农场品、农业服务等。这里所指的农业企业是指具有较大规模,具有现代化科学企业管理模式的农业企业。

目前,我国家庭农场之所以单独提出以促进其发展,是因为我国家庭农场刚刚起步,各种科学化的组织管理方式有待探索和逐步建立,因此,家庭农场和农业企业最大的区别,第一,是土地生产经营规模的区别;第二,是人力和财力的区别;第三,是科学管理程度的区别。

(二)家庭农场的特征

家庭农场,作为一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其主要特征主要有以下几点:

1、家庭农场的土地规模适度,土地租期较长。本文认为,家庭农场的土地规模,主要取决于家庭成员的劳动效率、合作协调能力和经营管理能力,不同的家庭农场情况不尽相同,因此最优土地规模也不一样。为了保障家庭农场长期稳定发展,激发家庭农场经营者的积极性,首先要重点关注的问题是:土地在适度集中的基础上,保证土地经营者的相对稳定性,也就是签订土地租赁合同时,应考虑土地承租期、经营周期以及投资回收期的问题,这就要求土地租期较长。

2、家庭农场农业机械化达到一定水平。本文认为,机械化可以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实现农业生产的规模经济。原始的小农经济生产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农业的发展,机械化水平的提升也是现代农业的特征之一,只有通过机械化实现经济效益提升,农业收入才能代替其他产业收入,成为农村家庭的主要收入来源。

3、家庭农场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家庭农场是一种灵活的农业经营主体,没有过多的劳动力付酬负担,主要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可以减少利益分配的一些矛盾,同时可以同心协力地促使家庭农场朝着更好目标发展。

4、家庭成员成为职业化农民。本文认为,正如众多产业的发展都离不开优秀的产业工人,家庭农场的发展也离不开具有生产经营技能的职业农民。这些农民将运营家庭农场当作职业,会促使其主动学习农业生产技术,不断提高农场经营管理能力,不断提高农场收入,这样有利于农业生产的稳定和将中青年吸引到农业发展中。

三、我国家庭农场的管理方式探索 (一)市场导向的营销管理

家庭农场作为一种新的农业经营主体,同时也是一种新型经济组织,要让家庭农场组织持续生存和发展,必须以利润创造为核心,让农场主清晰地明白市场需求,以市场带动生产。首先,结合土地适应种植种类和供需缺口较大的农产品,确定家庭农场的生产经营种类。第二,熟悉并掌握家庭农场农产品的主要销售市场分布,比如:大型批发市场、中转地以及运输情况。第三,及时掌握各大农场品批发市场的价格波动情况,以做出适当调整。虽然农产品不像工业生产那样便于生产调控,但是了解市场价格反馈出的供需情况,掌握市场动向,按照市场规则生产经营对于家庭农场的发展十分重要。第四,通过市场导向作用,加强品牌建设,逐步打响家庭农场在市场上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增加家庭农场品牌价值,这样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普通农产品价格波动较大的风险,增加市场议价能力。我国目前已经出现了多个注册登记品牌的家庭农场,但消费者耳熟能详的知名品牌基本还没树立,品牌推广是家庭农场下一步重要工作。第五,家庭农场在农产品营销上关注绿色农产品营销、体验式农场营销和整合营销等多种方式,让家庭农场特色鲜明,提高家庭农产的市场竞争力。

(二)技术进步的生产管理

家庭农场产生规模效益的前提是生产效率的提高,相对于小农经济而言,生产效率的提高主要依赖于农业科学技术的进步,比如:农业机械化水平,种养殖技术的先进性等。因此,家庭农场必须不断学习先进的农业技术,不断提升技术水平,进行科学生产管理。家庭农场在进行生产管理时应当注意:第一,生产前进行任务分析,以及种养殖技术分析;第二,生产过程中加大机械化应用程度,同时,注重全过程管理,降低生产过程中的风险。在生产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时向技术人员学习、解决,逐步积累生产技术经验。第三,以信息技术的发展带动家庭农场的标准化生产和农产品可追溯性。这种可追溯性对农场品生产过程和产成品质量严格要求,促使生产管理以质量为核心,为家庭农场的生产经营打造良好的质量基础。第四,家庭农场经营者在技术学习的积累上,从生产实践出发,主动研发生产技术、注重绿色生产和生态生产,探索引入新品种、病虫害防治技术经验总结等,真正用技术提高效率和实现更高的效益。

(三)融入社会服务体系

家庭农场主要以家庭成员为劳动力,从管理幅度来讲,家庭成员不可能把农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管理职能都完全实现自我服务,完全不用依赖社会服务体系是不现实的也是不科学的。目前,我国存在多种社会服务体系能够帮助家庭农场实现更好的管理,比如:第一方面,以政府为主导的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农场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防疫机构、农业信息机构以及农业行政执法部门等;第二方面,公益性农业服务组织;第三方面;一些大型的农业龙头企业和公司也承担着部分农业服务的功能。这些都可以为家庭农场的生产经营活动提供全方位的专业服务。因此,家庭农场应当积极利用外部资源,主动了解和融入社会服务体系中去,集中力量于家庭农场的生产经营优势,不断创造家庭农场的核心资源,不断提升竞争能力,使家庭农场长期良好地发展。

(四)培训升级的人力资源管理

要建设现代化的家庭农场,首先需要培养具有综合胜任力的农场主,农场主不是传统意义的农民都可以胜任的,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管理技能和熟悉相关的法律法规,需要培训其综合素质。其次,对职业农民的职业性进行培训升级,目前,我国很多地方农业发展都面临农无传人的情况,职业能力较强的农民大都去从事非农产业或到城市就业,因此,培训一批职业农民,提高其职业性非常重要。职业性培训可以采取职业教育的形式,社会服务机构指导的形式,甚至是职业农民出于自身的需求主动寻求培训机会。总之,现代化的家庭农场,需要有体系的人力资源管理培训,以促进家庭农场的管理水平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徐会苹.德国家庭农场发展对中国发展家庭农场的启示[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40(4):70-73.

[2]张美春,程根祥.家庭农场发展面临的问题与对策建议――东台市家庭农场调查[J].江苏农村经济,2013,(7):24-25.

[3]袁赛男.家庭农场: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路径选择――基于家庭农场与传统小农户、雇工农场的比较[J].南方农村,2013,29(4):4-9,15.

[4]林玲.发达国家家庭农场对中国家庭农场发展的启示[J].农产品市场周刊,2013,(23):44-45.

[5]许莹.简论家庭农场[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4(5):85-87.

[6]李志远,李尚红.美国的家庭农场制给予的启示与我国农业生产组织形式的创新[J].经济问题探索,2006,(9):64-68.

篇9

关键词:产业结构;高职教育;服务化

高职教育与产业经济紧密相关,产业经济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引擎动力。高职教育作为现代服务业的一部分,应跟随经济发展步伐,与时俱进。未来高职教育应保证教育公益性前提下,增强服务功能。通过培养产业升级所需的应用技术人才,完善劳动力结构,服务经济发展。怎样推进高职教育服务化水平,是职教界所关心的议题。

产业结构升级

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影响

职业教育的发展与经济发展联系紧密,经济发展又主要决定于产业发展水平。根据配第―克拉克定理,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当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便向第三产业移动。我国长三角地区的人均GDP早已超过5000美元,第三产业在长三角已成为重要部门。高职教育作为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属于第三产业,因此,高职教育在目前产业结构升级中首先应抓住机遇发展自己。其次,未来三十年中国人口仍保持增长,第三产业有很强的吸纳劳动力的特性,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应发挥服务功能,灵活适应经济发展对人才结构提出的要求,提供第三产业所需的服务型劳动力。

1.产业结构升级决定高职教育树立服务化办学理念

在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起步和推进阶段,城市“硬件”建设带动了第二产业即工业的发展,服务业在各区域和内部产业之间发展不均衡。中国虽积极参与了国际分工和竞争,但主要依靠低技术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制造和出口。在经济发展一般的地区,酒店服务、饮食、修理和医疗卫生等传统服务行业在服务业总体结构中占据主导地位,人力资源市场需要熟练简单技术的劳动力而对中高型技术人才需求较低。这就导致了之前高职教育培养目标是为市场提供技术能力普通,职业素养一般的劳动力。

伴随产业结构升级,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其经济贡献随着经济发展也必将超过农业和工业。恩格尔定理认为,伴随国民收入的提高及大规模商品消费和人口增长,人们花费在食物的钱将减少,其边际的增加首先用于耐用品(衣服、住户、汽车),然后用于奢侈品、休闲之类。因此,产业服务业和服务业的发展势头将越来越猛,制造业将成为服务业的支流,劳动力市场迫切需求高职教育升级办学理念,以培养服务型人才,置于个人服务业,家庭服务业,交通通讯,公共设施服务业,金融保险咨询业以及休闲服务业等服务产业之中。

2.产业结构升级决定高职教育更新服务化专业

高职教育孕育于产业发展的需要,是产业结构变化与调整的结果。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1世纪的高等教育:展望和行动世界宣言》提出:“作为专业培训、知识更新和进修的终身源泉,高等院校应该系统地考虑职业界及科学和经济部门的发展趋势。”产业结构升级中肯定会淘汰原有的一些职业岗位,需求新一批的职业岗位。“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提出,必然要求高职教育的专业结构设置要与产业结构适应,不能再缺乏科学论证和市场调研,闭门造车或亦步亦趋地设置“热门”专业。高职教育专业结构要适应新型工业化道路要求,满足现代服务业对岗位人才的需求,否则会造成教育资源和人力资源的双重浪费――消耗大量教育资源却得不到经济回报,学生就业不对口造成结构性失业问题或造成大学生与农民工抢饭碗的难堪局面。反之,若高职教育的专业结构设置能快速响应产业结构升级,满足现代服务业对人才的需求,高职毕业生就能找到对口工作,高职专业的吸引力就大,高职教育品牌就硬。

3.产业结构升级决定高职教育服务化层次和规模

长三角地区第三产业比重已超过50%,许多发达国家大城市服务业的增加值在GDP中比重已达到85%以上。无论是纽约、东京等国际中心城市,还是香港、新加坡等区域经济中心城市,第三产业均已在经济总量中占据70%以上,香港已达到85%。保险业、咨询业、广告设计等服务业的附加价值高、聚集度高,知识技能要求高,专科层次的高职教育越来越经受不住知识密集型社会的考验,亟待建立本科层次的高职教育。同时,办学规模要适应产业升级,招生规模要与服务业就业容量匹配,低碳社会倡导学校建筑规模要合理,教学设施要环保。

4.产业结构升级决定高职教育师资服务化升级

现代服务业是劳动分工演进的结果,专业分工的发展,生产链条拉长,交易环节的增多,大量新知识技能需求因此应运而生。产业结构升级必然要求高职师资队伍质量的提升和师资队伍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更新。第三产业所需的知识技能需通过高职教师传教于学生。《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高等职业(高专)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意见》指出:“教师队伍的质量,是办好职业教育的关键。当前,要以提高教师实践技能水平和师德建设为重点,加快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目前,我国高职师资人数不足,质量不高,学历层次低,服务业专业的“双师型”教师数量少,质量不高,欠缺市场信息,进修渠道不畅,导致他们知识结构陈旧,工作责任感较低,跟不上现代服务业发展,从而影响高职学生质量。

产业结构升级下高职教育必须走服务化道路

高职教育服务化道路有两层含义。一是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要发挥其为社会服务的功能,在产业结构升级下应充分利用其技术研发和人力资源优势。二是在产业结构升级下,服务产业势必将成为主导产业,高职教育应直接为社会培养大量的高层次服务业人才。具体来说,高职教育应遵循以下发展方向:

1.高职教育以服务劳动力市场和教育消费市场为办学理念

1992年,《中国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决定》指出,教育事业是对国民经济发展具有全局性、先导性的行业,属于第三产业。高职教育是连接教育与社会的先导性产业,要服务于两个市场,即劳动力市场和教育消费市场。高职学生也有两个身份:产业发展的潜在劳动力和高职教育服务的消费者。《教育规划纲要》指出:“职业教育,到2020年,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满足经济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高职教育一方面要根据产业结构升级下行业和企业岗位人才需求,针对性培养潜在劳动力,这是高职教育成功的关键;另一方面要遵循教育规律,满足高职教育对象的要求,因材施教,发挥他们的特长,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使高职教育做到“公益性”和“市场性”相结合。

2.高职教育要顺应产业结构升级,更新学科专业设置

产业升级调整下,高职教育的专业也随之变化。专业从“热”变“冷”,或从“冷”变“热”,新专业不断产生,旧专业不断被更新淘汰。高职院校应主动召集研究员根据市场发展做出学科发展规划。随着第三产业的崛起,高职专业设置应开设、更新服务业专业,从设置传统服务业专业,如饮食服务、零售服务扩大到现代服务业,如信息咨询服务和技术咨询服务。服务型专业较于工业技术专业,既消耗较少的设备投资,与工业技术专业相比,又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迁移性,更适应于设计成“宽基础,活模块”的课程模式。随着全球经济结构的调整,制造业的利润越来越少,微笑曲线两端的产业附加值高,是中国经济的转型方向。对于职校生,理应在微笑曲线右端的产品设计和服务业有所发展。

3.高职院校要利用规模效益,优化办学模式

高职院校要利用关联效益和聚集效应,发挥自身的规模效益。一方面,可通过建立聚合化的“职校集团”,集合不同层次和特色的职业院校,实现学分互认制度和弹性学制,扩大教育资源的社会效益,实现集团内部资源共享,制定与区域产业和产业集群相对应的专业,成为地方劳动资源的首要提供地;另一方面,高职院校要有自身的办学特色,精细发展某一行业技能,做出品牌。如南京莫愁中等专业学校,该校小而精,其文物古籍修复专业办出了行业特色,该专业毕业生在业内很抢手,该校不仅在国家教育部、文化部及全国各大图书馆中有口皆碑,在教育消费市场上也很有名气。

4.扩大高职办学自,增强社会服务功能

一是高职教育要争取更大的办学自。政府的无形之手应加强宏观管理指导,简政放权,使高职教育获得更好的政策环境和发展空间。二是高职教育,要充分利用自身的技术研发和人力资源优势,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建立与产业结构相适应的多渠道筹资办学机制,最终实现高职教育办学主体多元化、社会化,提高高职教育社会服务水平。

篇10

在班集体建设过程中适时组织适当的活动,能够增强班集体生活的吸引力,同时能够为学生释放过剩精力找到正当途径,增强班集体的稳定。活动能使学生看到自己的能力,得到集体的认可,找到自己的位置,使班集体显得更有吸引力,班集体的荣誉和利益成为大家共同的追求,凝心聚力,增强了集体的归属感。而活动策略还能帮助班主任树立能力威信和情感威信,增加教师的亲和力。

二、实施活动策略的方式

1.组织竞赛类活动,满足学生的成就感。

学生对竞赛类活动情有独钟,知识竞赛、体育竞赛、才艺竞赛等都可以。竞赛类活动有助于班集体积极向上的风气的形成。笔者尝试过“歇后语接龙”、“古诗擂台赛”、“卫生知识知多少”、“奥运知识抢答”等比赛,争强好胜的天性使学生主动涉猎多方面的知识领域,比强调一百遍知识的重要性更有效。

2.组织节庆类活动,开发生活中的资源。

在每个节庆日到来的时候,开展相关的活动,是挖掘生活资源实施教育影响的可为之举。比如:9月可以开展“名人和他的老师”故事会、“假如我是老师”演讲、敬师卡制作比赛、“唱给老师的歌”演唱会等;10月可以开展“我爱祖国山河美”图片展、我最喜欢的风景名胜手抄报展览、共和国建设者的风采、家长讲述自己的工作报告会等;中秋节前后,可以开展天文知识竞赛、“月亮的传说”故事会、家庭中秋联欢会……这样可以丰富学生的生活,愉悦其身心,陶冶其情操,提高其素质,促进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增强历史使命感,激发其爱学校、爱家乡、爱祖国的美好情感。

3.组织社会实践类活动,引领学生在实践中体验。

可以面向社会、面向他人、面向家庭,寻找服务的项目与岗位,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公益活动。笔者实践过的活动有“校园文明督导队”、“学当一天家”、“低碳生活宣传员”等。我们还多次带学生去福利院给孩子、老人表演节目,为他们募捐、做好事。这些活动培养了学生的劳动意识,学习了劳动技能,更有助于学生增进对社会生活的了解,增强交往沟通能力、团结协作能力,树立为集体、为家乡、为社会服务的意识。

4.重视开展主题系列活动。

围绕学校中心工作、结合传统教育、联系心理健康教育等可以确定多样的主题活动的选题。活动的形式很多,如故事式、展览式、竞赛式、表演式、演讲式、辩论式、游戏式、参观访问式、调查式,还可融入小制作、小实验、小发明……

三、实施活动策略的原则

1.适宜性原则,不盲目追求活动规模。

活动不在于规模的大小,并不是只有主题班队活动才是活动。在班主任的字典里,活动无处不在。活动只是班主任工作的一种形式和手段,而且是更受学生欢迎、活泼生动的形式和手段。

2.生本性原则,树立正确的活动观。

活动不是目的,不是成果,是过程,是手段,是契机。学生才是活动的主体,要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占主要地位。刚开始尝试活动育人的时候,我未免有些急功近利,希望活动搞得热闹、漂亮,有时不惜亲自代劳,赤膊上阵,忽视了学生在活动中的主体性。我的第一次活动是“敬礼,五星红旗”,是爱国主义教育专题。为此,我找故事、做幻灯片、编舞蹈、排诗朗诵、写剧本,还带领学生一遍又一遍地排练,学生教师都累得要死,最后,活动在全校观摩,热闹、漂亮。表面看来,这次活动很成功,其实,这样的活动和如今盛行的演课式的公开课作秀一样,只是表演,对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作用不大。同专题的另一次活动就不同了,我把全班学生按照居住地分组,让学生通过寻找老照片、寻找家里的老古董、走访楼道各家的故事等途径展开调查,然后指导每组制作一份手抄报,准备一个演讲,集中汇报交流。这次活动学生参与面广,活动空间大,教师只是指导协调,轻松多了,还达到了教育的目的。有一组同学找到的老照片上,有爷爷住过的泥墙草顶的房子,有爸爸结婚时的简易平房,还有后来的套房,讲述了祖国的发展,在活动中孩子锻炼了能力,受到了教育,这样活动才达到了目的。

3.无痕性原则,避免生硬的教育印记。

活动的教育意义要能巧妙自然地渗透在活动中。当受教育者在教育活动开始之前就明白地知道“我在受教育”,这样的教育就已失去了一半成功的机会。为了让学生学会合理地分配时间、做时间的主人,笔者做过一次模拟拍卖活动。给每个孩子发24张小纸条,每张纸条代表一个小时,到生命商店购买以活动命名的商品,如睡眠、游戏、劳动、学习、饮食等,买好后请学生介绍购买的结果以及这样购买的原因,合理分配时间的教育就在游戏活动中完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