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课程观范文

时间:2024-04-09 16:56:5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高中语文课程观,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高中语文课程观

篇1

一、高中语文课程研究中的方法论问题

高中语文课程改革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课程研究方法论是否科学。

由于历史原因,受原苏联教育理论的影响,建国以来我国语文课程在研究方法上主要采用的是经验总结、思辨分析模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课程发展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都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在理论研究上,语文课程改革对于以下几个语文教育的基本问题展开了较为深入的讨论:语文教育是以促进社会发展为根本还是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根本;是语文学科的基础知识为本位还是以学生的言语能力、能使用语言进行社会交际为本位;是强调科学主义的语文教育观还是取向人文主义的语文教育观等。

在理论研究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在强调语文教育的现代化、引进国外一些课程理论和流派时,缺乏本土化的过程。对建构主义、后现代课程观这些即使在当代西方社会也是仍有争议的课程理论缺乏应有的理性思考,在当前的语文课程改革中过于强调国际化,忽视了对中国传统语文教育的继承和发扬。另外,如何把握好工具性和人文性之间的“度”也一直困扰着语文教育。

在实践研究层面,语文教育开展了广泛的教改实验,取得了一些成绩,对一些语文教育命题进行了论证,并且激发了广大语文教师的创造性,产生了一定的规模效应,这些都促进了语文课程改革的发展。

高中语文课程改革实验研究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实验的准备不够充分,一个实验方案从出台到实验,显得过于仓促,缺乏充分的论证。教育改革实验需要进行充分的准备和必要的规划,然后从小范围逐步推广到大范围。

这里简要介绍香港即将进行的高中学制与课程改革,或许对我们当前的高中语文课改有所启发。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已决定,2008年9月起升高中的学生,将实施新的学制与课程。香港特区政府教育统筹局的文件称,实施新课程最少需要四年准备时间,有关重点工作的进度表如下:

2004年――就科目的课程目标和设计进行咨询。

2005年――(1)确定所有科目的课程目标及设计;(2)开始编写课本,开发学与教的资源;(3)向学校公布大学招生的具体准则;(4)开发新的高三考试;(5)开始推进与高中新学制配套的教师及校长的专业发展。

2006年――完成所有科目的课程及评估指引。

2007年――8月份向学校下达考试手册。

2008年――(1)2月备妥适用书目表;(2)备妥学与教的资源;(3)9月,第一批修读学制新课程的高一学生入学。①

相比当前我国的高中语文课程改革,实验缺乏整体的系统规划,课程评价方案迟迟未能出台,评价实验改革没有同步进行,使得广大语文教师对高中语文课程改革缺乏全面的认识,对语文改革的方向显得茫然不知;语文课程结构改革必修选修已经开始实施近一年,然而选修课的教材还迟迟没有露面,有关学生如何进行选修、选修课程如何进入评价范畴都是一团雾水;高中课改实验才刚进行,就已经决定从2007年开始在全国推广,这对于高中这样一个敏感而重要的阶段,显得草率,即使改革的方案经过修订,也很难保证方案的成熟与完善;在语文课程改革实验的评估上也较多采用例证法,以局部地区个别学校个别案例来论证整个的实验方案,这从研究方法上说犯了以偏概全的逻辑错误,从科学研究的态度上说是极不负责任的。

二、对语文新课程“新”的理解

新课程实施以来,听得最多的是这次新课改是一次“全新”的改革,是语文教育史上一次“里程碑式的革新”。如何恰当的理解语文课程改革的“新”,对当前课改有很强的现实性。

的确,相对于以往的历次语文课程改革来说,这次课改有许多革新之处,它的“新”体现在教育理念的更新;在对课程与教学的整合中尽可能做到两者的统一;强调学生语文学习中的实践性;对课程目标、课程内容的更新等众多方面。

但是,对语文新课程“新”的理解也要一分为二,不能为了“新”去片面强调“新”、追求“新”。任何教育改革都是对原有教育活动中不合理因素的抛弃,对合理因素的继承,而不是为了改革、为了求新去另立炉灶,以显其“新”、显其“革命”的一面。在我国的语文教育史中任何一次改革都不可能是一次“全新”的。

当前语文课程改革中要警惕这种刻意求新的倾向。我国几千年语文教育有相当多的宝贵经验值得我们不断去挖掘。这次课改中所提出的一些语文课程“新”理念、课程实施的“新”方法其实很多都不是“新”的,只是对传统语文教育经验的总结和继承。例如,学科性质问题,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就是对古代语文教育中“文道统一”的继承和发扬;语文新课改强调“诵读”法,古代语文教育中就提出“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书须成诵”(宋代张载语);新课改提出在作文教学中要提倡学生写真情实感,发挥学生写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传统语文教育中,写作被分为两个阶段,从“放胆文”到“小心文”,其实早已经体现这一语文教育思想,宋代的叶梦得在《石林诗话》中更提出“诗语固忌用巧太过,然缘情体物,自有天然,工妙虽巧而不见刻削之痕……”所说的也是这个道理。诸如此类的新课改中提出来的众多新理念其实不新,是“新”中有“旧”,是对传统语文教育基础上的发展,近些年来我们在课改中的刻意求新,却忽视了求新与继承发展传统语文教育的内在关系。

三、语文课程改革的现实与理想

教育理想的实现要建立在教育现实的基础上,语文课程改革也是如此。

1.关于语文课程目标

以人为本语文教育思想的提出,使语文课程目标中单纯对知识技能的关注,发展到对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目标观。三维目标观试图解决在关注语文知识技能教学的同时,也能够关注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形成语文学习的方法,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高尚人格的形成。应该说,这种使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的目标观是以往知识本位的语文课堂教学难以企及的。但是,由于对三维目标的设计和操作缺乏理论的指导和实践的经验,在实施层面上出现了教学目标的虚化现象。我们应该看到三维目标在语文学科中也是有层次性的,不能将其看成是并行的三个层面。在三维目标中,言语知识与能力的形成是基本的,在这基本目标实现的基础上,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因为学生言语知识与言语能力的形成是语文学科独特的任务,而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是所有基础教育共同的责任与目标,并不能奢望这些目标在语文一个学科中得到全部的实现。企图将三维目标在语文教育中同时全部实现,这既不可能,也不现实,是语文教育改革中的理想主义。当前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已经出现这种语文课不像语文课、文化课不像文化课、伦理道德政治课不像伦理道德政治课的三不像课堂教学的倾向。

2.关于高中语文选修课

这次高中语文课程改革中对课程结构进行了调整,在必修课的基础上设置了选修课(其实,早在1963年教育部颁发的《全日制中小学教学计划(草案)》中就出现了选修课程,只是没有得到很好的实行,故大多数教师对此并不了解)。选修课程的设置,对于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满足社会对不同人才的需求的确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我们是否思考过这样一个问题,早在1963年已经提出的方案为什么得不到实施?当前是否已经具备了实施的条件?设想的美妙不一定在实践中可行。由于我们的文化传统与现实,使得在今后相当长时间里,高考仍然是相当多数的中国青年改变自己命运、争取自身发展机会的一条主要道路。高中学生并不会完全根据自己的兴趣去自主选择课程,他们会更为理智地做出判断,选择有利于高考的课程,这与开设选修课程的初衷却是相背离的。而问题恰恰就出在这里,我们至今还没有一种较为成熟的方案,能够将选修课制度和高考制度较好地结合。

当前我国语文学科的师资力量也是使语文选修课程只能成为理想的一个重要因素。根据教育部最近公布的我国基础教育师资的统计数据显示,在小学、初中和高中各个阶段,教师的学历合格率分别为97.85%、91.9%、75.71%②。在一个教师学历还远没有达标的高中阶段进行选修课的教学,显然对教师来说是很勉为其难的了。语文教师们如果缺乏对选修课的把握能力,很可能就照搬大学的一些课程(这种情形已经在某些中学出现),这样,中学语文的选修课就成了大学中文系学习课程的压缩,而学生为了高考却不得不选。选修课程非但没有起到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却完完全全地成了学生的学习负担,成了语文课程改革目标中高不可攀的理想。

四、语文课程改革中的教师培训

语文教师是新课程的实施者,课程改革各项措施的落实最终都要由教师来完成。如何使语文教师认识新课程、接受新课程、满腔热情地实施新课程,这是目前语文课程培训的主要任务。

新课程改革以来,教师培训备受重视,使大多数语文教师对语文新课程理念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对语文新课程改革也较为关注。

但是,语文教师的培训也有值得我们需要关注的地方。

1.培训的内容

在语文新课程培训的内容上过于注重知识培训、理念培训。就如同长期以来的语文教学一样,对知识的过于关注,忽视了对语文教师对新课程情感态度的形成。据调查,教师对实施新课程很热情的只有9%,较热情的有34%,冷淡的竟达到49%,甚至8%的教师对新课程表示反感③。语文教师对新课程的态度与情感将是课程改革成败的决定性因素之一。

另外,培训中由于对理论知识学习的过于关注,忽视了对语文教师将所掌握的新课程理念转化为教学能力的培训。对语文课程新理念的了解并不等于就能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实施新理念,如何将教师课程理念转化为语文教师的教学行为,是目前语文课程培训中要切实研究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2.培训的方式

当前的语文课程培训方式大多采用专家讲座的方式,这种接受性的培训方式和学生的接受性学习一样,它虽然可以使教师在较短时间内对新课程有更多的了解,但是它的缺陷也非常明显,它忽视对语文教师能力的培养。目前在某些地方出现的案例分析培训、学员专家互动交流培训等方式,是对单纯专家讲座式培训的有效补充,或者说应该成为语文课程培训的主要方式。

另外,目前的语文教师培训主要采用的是集中培训形式,这种形式有其合理的一面,但这种单一的集中培训形式其弊端是显然的:培训时间太紧,培训内容没有时间消化;培训的技能和理论过多,与教师自身的教学实践联系太少;语文教师教学任务重,没有时间参加全程培训等。为此,语文课改培训应该在集中培训的基础上对语文教师采用多种培训形式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例如,进行校本培训、语文教师自行研修等。

当前的高中语文课程改革已经起步,并将进入关键时期,对这一阶段的语文改革我们要慎之又慎,对改革中出现的问题我们要认真关注,否则,延误的不是一批人,将是一代人。

①程材《香港将改革高中学制与课程》,《课程•教材•教法》,2005.5

篇2

关键词: 高中语文教学 课程目标 “听、说、读、写”

高中语文课程目标与日常进行的“听、说、读、写”的关系应当是理论指导实践下的相辅相成关系。“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现创新”是高中语文教学要达到的理性目标,而“听、说、读、写”则是实现高中语文教学目标的具体实践。通过“听、说、读、写”的语文活动或具体实践,学生可以从量变逐步达到质变,“听”,可以进行积累、感受、领悟、拓展,可以培养“发现”的敏感性等;“说”,必须调动梳理、整合、体验、思考、应用、发现与创新等;“读”,既是积累、领悟和鉴赏,又是思考、拓展和创新,更是自我情感价值观的培养和人文精神的自我塑造;“写”,是达成语文课程目标的最重要的综合实践。“听、说、读、写”的日积月累,最后可以逐步实现积累、审美、思考、应用、有所发现和探索的学习目标。

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了语文课程的性质: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我们日常进行的“听、说、读、写”的语文活动其实就是语言课程工具性的体现,它忽略了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如果只是单纯地进行“听、说、读、写”的语文活动,就是把语文课程简单化了。课程标准提出的目标是一个目标体系,而“听、说、读、写”的语文活动把语文课程机械地理解成“语文课”,把语文课程这个有机整体给分割成几个肢块,只靠“知识”和“能力”概括语文水平,这是不够的。

高中语文课程目标的主要内容包括“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现・创新”等五个方面。这就是说,通过高中语文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该在这五个方面获得发展。也就是说,围绕所选择的目标加强语文积累,在积累的过程中注重梳理,根据自己的特点,扬长补短,逐步形成富有个性的语文学习方式,了解学习方法的多样性,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能根据需要,采用适当的方法解决阅读、交流中的问题。并通过对语文知识、能力、学习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要素的融汇整合,切实提高语文素养。

阅读优秀作品,品味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象力和审美力。具有良好的现代汉语语感,努力提高对古诗文语言的感受力。在阅读中,体味大自然和人生的多姿多彩,激发珍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感受艺术和科学中的美,提升审美境界。要通过阅读和鉴赏,深化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陶冶性情,追求高尚情趣,提高道德修养。

根据自己的学习目标,选读经典名著和其他优秀读物,与文本展开对话。即通过阅读和思考,领悟其丰富内涵,探讨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以有利于逐步形成思想、行为准则,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理想,增强为民族振兴而努力的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养成独立思考、质疑探究的习惯,发展思维的严密性、深刻性和批判性,乐于进行交流和思想碰撞,在相互切磋中,加深领悟,共同提高。

要在生活和其他学习领域中,正确、熟练、有效地运用祖国语言文字。即在语文应用中开阔视野,初步认识自己学习语文的潜能和倾向,根据需要和可能,在自己喜爱的领域有所发展,增强文化意识,重视人类文化遗产的传承,尊重和理解多元文化,关注当代文化生活,学习对文化现象的剖析,积极参与先进文化的传播和交流,注重跨领域学习,拓展语文学习的范围,通过广泛的实践,提高语文综合应用能力。

注意观察语言、文学和中外文化现象,学习从习以为常的事实和过程中发现问题,培养探究意识和发现问题的敏感性。对未知世界始终怀有强烈的兴趣和激情,敢于探异求新,走进新的学习领域,尝试新的方法,追求思维的创新、表达的创新。学习多角度、多层次地阅读,对优秀作品能够常读常新,获得新的体验和发现。学习用历史眼光和现代观念审视古代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倾向,提出自己的看法。在探究活动中,勇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尊重他人的成果,不断提高探究能力,逐步养成严谨、求实的学风。

这些语文素养,不仅体现了我们日常进行的“听、说、读、写”的语文“知识和能力”这个维度,而且实现了“课标”提出的“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两个新的维度目标。而这两个维度目标不是仅靠我们日常进行的“听、说、读、写”的语文活动就能够实现的,这就要求我们认真研究《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研究教学对象,从本课程的目标和学生的具体情况出发,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有针对性地组织和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

参考文献:

[1]宋崇鑫,葛大汇主编.为了学生发展的教育.

篇3

据党的十七大关于“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部署,为促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加快社会主义进程,国家制定了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自治区于2010年8月开始实施新课程改革,其中藏语文课程也有了很大的改革与突破。五省区藏语文编写小组编写了一套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共有五本必修与三本选修书。

这套教材的问世给藏语文传统教学很大的冲击,使藏语文课程有了不少的改革。

一 教学理念的改革

1.从传授—接受教学到问题—发现教学

传统的藏语文教学以学习书本知识为主易脱离生活实际,学生感到抽象、枯燥,教师讲的多而学生活动少,出现注入式教学,缺乏教学民主,启发诱导而强迫命令,压抑学生的主动性,而经过教材的改编及教师教学理的改变,目前已采取问题—发现教学,学生作为主体,教师处于辅导地位,激起学生的求知欲,调动主动性,提高独立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从应试教育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适应社会的能力对提高国民素质和培养创新人才具有特殊意义

应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强自立和适应社会的能力,克服应试教育的倾向。高中藏语文课程改革应对此问题,全面落实两位课程方案,创造条件开设丰富多彩的选修课,为学生提供更多选择,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

二 耐心指导,鼓励进步

培养学生的良好作业习惯,是件长期细致的教育工作,特别是对于已经形成脏、乱、差弊病的班级和学生,既要严格要求,又要耐心指导,既要严格要求,又要不断鼓励其进步。不要将“严格”变为“严厉”,简单的“退回重做”,“错一罚十”的行为,或者动辄板起面孔训斥,出示脏乱作业加以羞辱。藏语文又比较难学这样极其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感,产生抵触情绪。经常惩罚还会严重影响师生关系,造成学生厌弃学习。作业脏、乱、差,不符合格式要求,主要是态度问题。对不认真做的,要耐心教育动之以情;对不会做的,要耐心指导晓之以理。要注意发现他们的点滴进步,及时肯定、鼓励。对于信心不足的,可以有意创造条件,给予当众表扬。使其对学习感兴趣,对学习藏语文也就不会排斥了,例如,事先对其差错给予及时指导,帮助其改进,使其作业比较符合要求,然后在同学面前对比他的两次作业,实事求是地肯定他的进步,以提高他的信心。千万不要抛弃那些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只要有爱心,有耐心,帮助得法,他们是可以逐步提高作业水平的。

三 课程内容的改革

1.重视课程内容的理论化与综合化

在藏语文课程中以五本必修书为主三本选修为辅,必修书内容涉及文学、历史、语法、修辞等基础知识,内容由从前的繁杂到简明,理论脉络清晰,注重拓宽知识面,增加一些新知识,注重发展智力,培养能力。选修书中 将文学、语法、口语等知识逐步拓宽,在必修的基础知识上进一步依照个体的差异丰富专业知识。

2.强调知识的系统性,结构化

篇4

1990年,根据国家教委印发的《普通高中教学计划的调整意见》,普通高中物理课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两部分(即“二、一分段”),物理大纲相应地作了调整,这项调整改变了过去的单一课程设置,是建国以来对普通高中物理课程的一项重大改革,在物理课程改革上迈出了一大步。

1990年调整后的物理教学大纲,必修课的内容着眼于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包括比较全面的物理基础知识,注意面向大多数学生,降低了难度和要求,缩小了初、高中的台阶,减小了学习困难。加之会考制度的实施,使大多数学生都能学到比较全面的物理知识,改变了过去学生文理科知识结构的不平衡现象。

但是“二、一分段”这种模式,仍不能适应不同学校的不同情况。必修课与选修课的性质不同,要求不同,侧重点不同。必修课的内容要照顾大多数学生能够学得了,要求不能过高。重点校的师资、生源等条件好,多数学生感到必修课的内容浅,他们学有余力,高中的前两年“吃不饱”,影响他们的学习效率。另一方面,必修课的要求又不能降得过低,否则无法在高三不到一年的时间内完成选修课的教学任务。这样,也还有一部分学生“跟不上”,不能适应必修课的要求。“跟不上”与“吃不饱”的矛盾,一直困扰着高中物理教学。

必修课的内容既要照顾到全体学生都能学到比较全面的物理知识,且学有所得,又要考虑与选修课的衔接,照顾到准备升入理工科院校的学生具有较高的知识和能力,在目前的高考制度和高中分段教学的情况下很难处理。1990年调整后,各地反映了不少意见。

在制定新的教学大纲时,应当继续1990年的改革初衷,总结几年来实施“二、一”分段的经验,充分考虑普通高中的性质、任务以及物理学科的特点,在原有的基础上对课程设置作进一步的改革。

高中是较高层次的基础教育。普通高中要进一步使学生的素质得到更高层次的发展,又要为将来准备升入高等院校的学生打好坚实的基矗在课程设置上要充分考虑社会需求和学生情况的差异,要为有不同发展倾向或发展前途的学生开设不同类型的物理课,明显地分开层次,便于分流,既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又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和特长,解决“跟不上”与“吃不饱”的矛盾,使不同流向的学生都能有效地学习,且学有所得。

物理是系统性较强的学科,物理知识本身的特点决定了高中物理课对学生的能力要求较高,特别是对准备升入理工科高等院校的学生,能力要求较高。物理学是一门基础科学,是现代科学技术的基矗物理知识在现代生活、社会生产、科学技术中有广泛的应用。不论学生将来的流向如何,在高中阶段都需要学到足够的、全面的物理知识,对物理学的概貌有所了解。由物理学形成并发展起来的科学研究方法,对探索自然有普遍意义。在高中阶段学习物理课,使学生受到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的熏陶,是提高科学文化素质的重要方面。这样,对全体学生来说,知识面不宜过窄,程度也不宜过高。如果仍采用分段的办法,则现在所暴露出来的矛盾仍无法解决,不能使不同流向的学生都学有所得。出路何在?与其分段,不如分为两类物理课,以便分开层次,便于在适当的时候分流,这样对高中物理教学可能会更合适些。

从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看,物理课可分为两类。两类物理课的大纲要有不同的要求,各具特色,各有侧重,明显地分开层次。

Ⅰ类物理课属于基本要求的物理课,要学习跟现代生活、现代科学技术关系密切的基本物理知识。知识面应该包括物理知识的主要方面,使学生学到比较全面的物理知识。考虑到现行必修课的内容对全体学生来说要求较高,Ⅰ类物理课的程度要低于现行必修课的程度。定性的内容多些,定量的计算少些。

篇5

关键词:中高职;贯通班级;语文课程;有效衔接

中高职作为我国重要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平台,在课程设计中不仅要考虑到学生的技术培养,还要开展九年制义务教育之后的文化课程。语文作为中高职院校的核心和重点教学科目,采用贯通教学模式,是中高职院校文化课教学的发展趋势。但在中高职贯通模式背景下,语文学科教学存在很多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实现中高职贯通班级语文课程教学的有效性衔接,则成为中高职院校语文课程教学中亟需解决的问题。

一、中高职贯通班级语文课程现状分析

(一)学生语文学习兴趣不高

中职学生大多文化课水平较差,由于其学情限制,导致学生在语文科目学习中会遇到很多困难。加之中职院校语文课教学模式比较传统,导致学生对语文科目学习的兴趣不足,甚至影响了其课堂表现。这意味着中高职贯通班级语文课程教学质量达不到目标要求,影响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其他科目的学习。但语文作为核心教学科目,学生还是有一定的学习欲望的,想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语文课堂参与度,就需要改变教学理念、方法和方式。

(二)个人语文能力不足

中高职贯通班级不仅要学习文化课,还需要完成应用技术教育,这导致中高职学生面临着比较大的课业压力。正因如此,很多学生语文学习能力十分欠缺,语文科目的学习水平也达不到目标要求。但语文作为基础教学科目,学生是有积累和学习的需求的,很多学生明确的表示希望通过语文课来提高其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文化素养,但仍然采用灌输式课堂的教学模式,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从而使中职学生语文科目学习意愿下降,学习质量不达标。

(三)语文科目师资力量参差不齐

中职院校的语文科目教师无论是学历还是教学经验都有所欠缺。由于这些教师教学积极性不足,与其他院校和高职院校沟通交流欠缺,导致其教研能力较弱。这直接导致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其教学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不符合当代学生的学习需求,也不符合中高职贯通班级语文科目的教学要求。

二、中高职贯通班级语文课程有效性衔接

(一)加强对语文基本功教学,夯实学生语文基础

中职学生语文基础知识掌握不牢,是摆在中高职贯通班级语文科目教学面前的难题之一。想要实现语文课程的有效衔接,首先要加强基础知识教学,提高学生的语文知识水平和语文素养。只有通过对字词量积累训练、阅读训练和写作训练的强化教学,才能让学生掌握扎实的语文基本功,从而为语文科目教学的有效开展打好基础。为此,教师在语文课程教学中,要持续、有效的开展基本功训练,开发早自修或自习课的有效时间,开展写字训练、阅读训练和写作训练,从而让学生夯实语文学习基础,树立语文科目学习自信心,激发学生对语文课学习的参与积极性和语文学习兴趣。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外活动,激发学生潜能

教师可以通过开展多彩的语文科目相关的活动,来提高语文课教学质量。通过课本剧排练、朗诵比赛、阅读小组等课外活动的开展,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养成爱学语文、学好语文的良好习惯,从而使中高职贯通班级的语文课程衔接更顺畅。丰富多彩的课外语文活动,不仅有助于提高语文教学质量,还能够释放学生的语文学习潜力,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从而营造更加丰富的贯通班级的人文氛围,实现对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

(三)融入高职元素,实现无缝对接

邀请高职语文教师进入中职课堂,不仅能给中高职贯通班级的学生带来高职院校的最新信息,更能提前感受到高职语文教学的魅力,对中高职贯通班级的学生学好语文无疑能起到较好的促进作用。课堂的参与不可少,同时中职语文的教研活动应积极邀请高职语文教师参加,通过更宏观的把握和指导性的意见,为中高职贯通班级的语文教学提出对接策略,达到真正贯通,无缝对接。

(四)提升教师素养,参与高职教研

想要实现中高职贯通班级语文课程的有效衔接,就一定要提高中职语文教学师资力量。这就要求中职学校能够提高对贯通班级语文教师的重视,通过定期培训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能力。除此以外,还要与高职院校和其他中职院校建立有效的沟通与联系,通过开展多样化的教研交流活动,提升中职贯通班级语文教师的教学水平。这能够使中职教师更好的把握贯通班级语文课程的教学要求,并采取有效的方法,促进中高职贯通班级语文课程的有效衔接。

综上所述,中高职贯通班级模式作为我国中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趋势,实现其教学科目的有效衔接,是保证贯通班级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虽然现如今中高职贯通班级语文科目教学存在很多问题,但相信随着经验的积累和语文科目教学水平的提升,贯通班级语文课将会实现有效衔接,为社会培养更多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

篇6

1、语文课程教学与考试的矛盾

自新课标实施以来,语文课程的结构产生了变化,语文课程分为了选修课和必修课,这种结构上的变化,导致了高中语文课程教学与考试的矛盾明显化。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规定:必修语文课程要求在1.25年的时间内学习完,学生通过必修语文课程的学习提高语文素养,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选修语文课程强调基础性的同时,扩大学生知识面,促进学生个性发展,选修语文课程一般要求在1.75年修完。新课标这样的要求就将关注的重点放在了选修课内容的学习和学生个性化的语文能力上来,这样的课程结构为学生提供了多样化的学习选择,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形成。但是高考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它的地位确实是十分的重要,高考在本质上就与其它考试有着明显的区别,它具有独特的评价形式,让语文的选修课带上了功利性质,造成了必修课与选修课不是从语文本身与学生的发展确定,而是和高考的关系确定,让语文课程的教学和考试之间的矛盾极为突出。

2、高中语文课程的基本性和多样性之间的矛盾

高中语文课程的选修课包含了五个内容: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新闻与传记;语言文字应用;文化论著研读,这种设置让语文课程出现了多样性,这种多样性的发展是课程和学生发展的必然。而基础性就是指“基础教育要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或终身发展打基础”。高中语文课程不管是选修还是必修,都要将基础性作为重点。但是经过实践证明,选修课的内容在学生的需求中,无法达到统一,造成了多样化需求与基础性要求出现客观上的对立。现在大部分学校将选修课程进行规划,并将这些选修课程能实现作为基础性前提,但却处于没有充分调查学生需求的情况下进行,从本质上来讲,还是属于必修课的内容,与新课标开设选修课的最初目的相悖。

二、高中语言课程与教学之间矛盾的解决办法

1、展开核心目标的学习,解决教与考之间的矛盾

核心学习目标就是指各个学科都受到重视的共同培养目标,强调高中生必备的综合技能,具有指导学科课程实施和学习成果评价的功能。事实上,从本质上来看,高中语文课程教学与考试之间不存在矛盾,只是在以往的考试中把学科的基础知识放在了过重的位置上,涉及技能的部分过于简单,而且还存在着过多的限制,考评不够全面,但这些技能却在社会上或学业的深造上属于必备的能力,例如批判式思维,它就可以帮助学生对课堂所教授的知识进行分析,选择性吸收,提高学习的质量,这种知识就是无法在高考中得以考评,这种技能的优势可以让学生的学习更加优化,质量更高,这就需要高中教育阶段制定一个完善的核心学习目标,既“根据未来社会行业所需的共同技能以及升学所需的各项技能制定可操作的核心学习目标”。这个核心的学习目标不需要对学科知识与技能做出硬性规定,而是高中学生所必须具备的跨学科的知识与技能,用这样的学习目标来对各学科进行教学和评价。

2、考虑各种发展需求,解决多样性和基础性的矛盾

语文课程的基础性与多样性矛盾是高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的矛盾。如果对这个矛盾不加以重视,对于语文课程基础性的实现及选修课程的开设都是有害的。要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学校对学生进行充分的调查,了解学生的个性需求做出全面和科学的评估,查找学生的不足,要解决这些问题就不是简单的开展多种多样的语文选修课能解决的,需要从选修课程开设的针对性上入手,不同的教师开设同一门语文选修课程其侧重点不同,在同样的选修课达成语文教学的同时,又可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对自己的知识程度做出评估,根据自己的需要来选择语文的选修课。总之选修课的开设和实施过程都要把学生的自由放在首位,这样才能解决高中教育阶段基础性和多样性之间的矛盾。

三、结语

篇7

【关键词】高中语文 新课标 改革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7-0125-01

前言:

改革就是用新的方式方法取代以往的传统模式,来达到提升效率的目的。同时也会产生大量的问题和矛盾。自新课标提出以来,课程结构的改变给高中语文教学带来了新的改变,提供了新的发展思路,也同样产生了新问题和矛盾。

一、高中语文课程与教学的普遍矛盾

1、语文课程教学与考试的矛盾

自新课标实施以来,语文课程的结构产生了变化,语文课程分为了选修课和必修课,这种结构上的变化,导致了高中语文课程教学与考试的矛盾明显化。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规定:必修语文课程要求在1.25年的时间内学习完,学生通过必修语文课程的学习提高语文素养,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选修语文课程强调基础性的同时,扩大学生知识面,促进学生个性发展,选修语文课程一般要求在1.75年修完。新课标这样的要求就将关注的重点放在了选修课内容的学习和学生个性化的语文能力上来,这样的课程结构为学生提供了多样化的学习选择,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形成。但是高考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它的地位确实是十分的重要,高考在本质上就与其它考试有着明显的区别,它具有独特的评价形式,让语文的选修课带上了功利性质,造成了必修课与选修课不是从语文本身与学生的发展确定,而是和高考的关系确定,让语文课程的教学和考试之间的矛盾极为突出。

2、高中语文课程的基本性和多样性之间的矛盾

高中语文课程的选修课包含了五个内容: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新闻与传记;语言文字应用;文化论著研读,这种设置让语文课程出现了多样性,这种多样性的发展是课程和学生发展的必然。而基础性就是指“基础教育要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或终身发展打基础”。高中语文课程不管是选修还是必修,都要将基础性作为重点。但是经过实践证明,选修课的内容在学生的需求中,无法达到统一,造成了多样化需求与基础性要求出现客观上的对立。现在大部分学校将选修课程进行规划,并将这些选修课程能实现作为基础性前提,但却处于没有充分调查学生需求的情况下进行,从本质上来讲,还是属于必修课的内容,与新课标开设选修课的最初目的相悖。

二、高中语言课程与教学之间矛盾的解决办法

1、展开核心目标的学习,解决教与考之间的矛盾

核心学习目标就是指各个学科都受到重视的共同培养目标,强调高中生必备的综合技能,具有指导学科课程实施和学习成果评价的功能。事实上,从本质上来看,高中语文课程教学与考试之间不存在矛盾,只是在以往的考试中把学科的基础知识放在了过重的位置上,涉及技能的部分过于简单,而且还存在着过多的限制,考评不够全面,但这些技能却在社会上或学业的深造上属于必备的能力,例如批判式思维,它就可以帮助学生对课堂所教授的知识进行分析,选择性吸收,提高学习的质量,这种知识就是无法在高考中得以考评,这种技能的优势可以让学生的学习更加优化,质量更高,这就需要高中教育阶段制定一个完善的核心学习目标,既“根据未来社会行业所需的共同技能以及升学所需的各项技能制定可操作的核心学习目标”。这个核心的学习目标不需要对学科知识与技能做出硬性规定,而是高中学生所必须具备的跨学科的知识与技能,用这样的学习目标来对各学科进行教学和评价。

2、考虑各种发展需求,解决多样性和基础性的矛盾

语文课程的基础性与多样性矛盾是高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的矛盾。如果对这个矛盾不加以重视,对于语文课程基础性的实现及选修课程的开设都是有害的。要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学校对学生进行充分的调查,了解学生的个性需求做出全面和科学的评估,查找学生的不足,要解决这些问题就不是简单的开展多种多样的语文选修课能解决的,需要从选修课程开设的针对性上入手,不同的教师开设同一门语文选修课程其侧重点不同,在同样的选修课达成语文教学的同时,又可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对自己的知识程度做出评估,根据自己的需要来选择语文的选修课。总之选修课的开设和实施过程都要把学生的自由放在首位,这样才能解决高中教育阶段基础性和多样性之间的矛盾。

结语:

新课标的出现,是为了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保障学生的全面发展,使之能够更好的为国家的建设做出贡献,而在教学过程中所产生的矛盾则是阻碍这一目标实现的障碍,只有将这些矛盾进行解决,才能提升高中语文的教学质量,实现学生的全面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

[1]张翠萍.新课程改革下高中的素质教育特色[J].科教文汇(中旬刊).2008(08)

[2]范春娥.新课改下的物理教学[J].才智.2011(11)

篇8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历史知识;渗透

一、前言

语文是人文社会学科中不可或缺的一门学科,是人们互相之间进行思想交流的汉语及汉文工具。语文不仅属于文化艺术的范畴,同时又是规范的语言文字实用工具,更是用来开拓及积累精神财富的重要学问。高中语文教学的目的并非仅仅是强化学生的语文素养,更重要的是以文学素质为前提,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加以培养。时代的迅速进步及发展迫切的要求各个学科间的渗透与交流,语文教学不再是孤立存在的文学世界,语文与历史的有机结合必将为高中语文教学增光添彩。

二、历史知识在语文教学中的意义

1、语文课程资源得以丰富

语文课程资源包括两大方面,即课外学习资源和课堂教学资源,比如教学挂图、教科书、其他图书、工具书、报刊、演讲会、研讨会、辩论会、展览馆、纪念馆、博物馆、电视、电影、网络等等,并且国内外重大事件、风俗民情和自然风光均可成为语文课程资源。由此可知,语文课程资源有着非常宽泛的资源范围,这便要求教师必须具备课程资源意识,对其他学科为语文课程所创设及提供的资源加以高度重视,其中,历史知识内容便将有效的资源提供给语文课程,语文课程资源得以极大的丰富。

2、语文课程性质得以体现

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而作为母语教育的语文教育还与中华民族血脉延续及文明传承有着直接的关系。在人类文化文明的传播过程当中,历史知识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忘却过去就相当于背叛,只有对历史深刻的加以学习,才有助于对源远流长中华文化的理解,才能够真正的做到以史为鉴,切身的感受到历史知识的文化环境冲击,并且培养学生弘扬传统文化的态度和精神以及爱国主义精神,充分的体现出了语文课程性质。

3、语文课程目标得以实现

国家教育部于2001年7月对《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的实验稿加以制订,并于2003年4月正式出台了《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这两个课程标准体颁布实施,意味着课程改革的开始。实施新课程需要对课程标准切当运用及正确解读,而两个课程标准中多次提到“历史”,明确要求以现代观念与历史眼光对古代作品、古代诗文的思想倾向及内容进行学习、审视,表明语文课程标准对历史知识的高度重视。所以,对历史人物知识的研究,在某些方面实现了语文教学的课程目标要求。

三、高中语文教学中历史知识的应用

1、在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就孟子的观点来看,对作者书画诗词的品读,就必须充分了解作者本人,而要想了解作者的写作思想,则需要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只有这样才可以对文章的主要内涵及思想加以准确把握。因此,孟子的“知人论世”便逐渐成为古代文论的观点,并且流传至今。因此,在目前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仍然需要对孟子的“知人论世”提起重视,将理解当时作者的写作背景当成是理解全文的基础。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相当一部分的课文均需要采用“知人论世”的方法加以解读,而对历史背景不了解,均无法正确的理解文章主旨。比如,李商隐的《马嵬》,便需要对唐玄宗后期的政治状况以及社会背景进行全面了解,熟悉在马嵬之地杨玉环被绞事件,以此深刻体会历史氛围与历史背景,站在历史的高度对文章加以理解,这样不但有助于文章思想内涵的理解,而且对现实社会有着一定的启发意义,对学生的思想启发大有裨益。

2、在成语教学中的应用

成语是汉字语言词汇中约定俗成的定型的短句或词组,相当一部分均是由古代逐步沿用下来的,往往在用词上与现代汉语有着较大的差别,它代表着某个典故或者某个故事。在高中语文课文中蕴含着大量的成语,有些学生便是由于不理解某些成语的意义,进而对整篇文章的认识带来直接影响。我们如果知道成语中所涉及的历史事件,便可以理解成语背后隐含的意思,那么就能够更好的解读课文。比如,在《廉颇蔺相如列传》一文中,通过了解历史人物我们理解了蔺相如的“完璧归赵”以及廉颇的“负荆请罪”,明确了用“将相和”形容廉颇与蔺相如二者的关系,这篇文章有着相对较长的自然段,整篇文章的理解较为困难,而如果事先了解蔺相如完璧归赵的历史事件,了解有关和氏璧的历史信息,那么就能够更加简单的解读整篇文章。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鉴于语文教学与历史知识的密切关系,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历史知识就显得尤为重要。所以,在高中语文的日常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将语文教学与历史知识有机加以结合,以此增强教学效果,促进课程教学效率的提高。

参考文献

金力东.运用历史知识,提高中学语文教学效果.中学教学参考,2010(8).

李春华.百年回顾:中学语文教学大纲的发展进程.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1).

篇9

关键词: 语文学科发展史 高中语文新课改 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

以史为鉴,可以避惑。关于“中国教育史”的研究成果现在有不少,然而这些成果对语文课改的介绍却不多,几乎不能帮助我们什么。除此而外,我国的“语文教学史”研究得又究竟如何呢?我们只能说,此类论著尚不够多,且不够专,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在这些论著中的“主线”不甚明了,用于指导高中语文新课改的价值非常有限。

一、教学方法和教学目标

有人说“教学是一门艺术”,言外之意即在方法上没有具体的可操作的“科学”方法,这正如我们经常所说的“教无定法”。“科学”对“艺术”可使用的手段较为有限,如同机器人对艺术品最多是能够“复制”而无法真正地“创作”艺术。我们认为,教学有基本规律,却没有固定的方法。我们说某人“没有艺术细胞”,言外之意是他没有从事艺术的天份,教学应该也是这样:高水平的教学需要天份(即创造),有些人学习一辈子都学不会;只有普通水平或者低水平的教学才不需要天份,谁都可以学会(即复制)。然而,“教学天才”有没有方法可以传授?如果可以传授,那只是“人才”,不再是天才了。当然,在“大众教育”时代到来的今天,过多地、盲目地谈论“天才”,这就有“教育歧视”的嫌疑了。

教学目标决定教学内容。自古至今,“语文”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什么呢?在先秦时代,所谓的“语文”大约就是识字而已。封建时代的语文就是“尊经”,目标应当主要就是“教化”人。然而“教化”有很强的意识形态的味道,类似于我们现阶段的“两课”。但是,现如今已经有了“两课”的课程了,不宜名目重复;于是,就有其他的一些表述了,比如说“要求语文解决人生观的问题、审美的问题、道德的问题、爱国主义”,这就是关于教学目标的议论。

二、只有一个端点决定不了一条直线

高中语文课程为什么要改革呢?因为它不合理,以致被人们称为“误尽苍生是语文”,所以必须改革。在这一点上,可以说以往的语文课程的弊端最多,改革的迫切性远远超过数学、物理、化学、历史等科目。那它又为什么会“不合理”呢?主要症结就在于高中语文课程的教学目标定位不够明确,或者目标游离,或者“可爱而不可行”。大家公认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是没有太大的问题的,即使有问题也是些细枝末节的问题,是些教学方法的问题,不必进行根本性的改革――小学的语文课程教学目标是明确的:读书认字。而大学里边中文系的教学目标是什么呢?不知道,或者说不明确。全国有那么多大学,有那么多中文系,师范大学有中文系,综合性大学有中文系,理工科大学也多设立了中文系,农林水地矿油音体美医等院校都开始设立了中文系,然而对大学中文系的教学目标问题却没有真正统一的认识,甚至认为“中文系=随心所欲”。

根据最简单的几何学知识,两点可以决定一条直线,要想有一个确定的线段至少要首先确立两个端点。高中语文课程(一条线段)就是小学语文课程(可以抽象为端点1)和大学中文系的课程(可以抽象为端点2)的中间部分,由于只有端点1确定而端点2不确定,因此,对于“高中语文课程迷惘”我们也就都能够理解了。

而令人费解的是,人们都在反思高中语文课程问题,却为什么没有人反思大学中文系的教学呢?似乎大学中文系的教学真的没有疑问。但是这并不代表没有问题。举例来说,某大学中文系的学生最喜欢的课程是外国文学课,学生为什么喜欢呢?因为那老师喜欢放“奥斯卡”而不用讲什么“知识”,最多是偶尔让学生看完电影后谈谈感想什么的。如果都是这个样子,那大学中文系是什么?回答只能是“中文系=奥斯卡”,因为学生喜欢而且老师也轻松。但是,如果把这种情形放在高中语文课程上,估计没有人会觉得妥当。于是,高中语文课程的“问题”在这“两点决定一条直线”的简单模型中便得到了解释。

三、教学内容:要丰满还是骨感

就教学内容而言,“语文”课程在历史上屡有变化。夏商周时代,蒙童识字就是语文。在整个封建社会里,基本上可以说“经就是语文”,学语文就是读经,并且强调“一经通而百经通”,必须精读,不可粗枝大叶地随便读读了事。封建时代的“经”就是一切学问,不但包含今天的语文、哲学、历史,包含今天的数学、物理、化学等,学科不分家,总一切学问为一经。到了近代社会,中国科技文化非常落后,于是来了几波“西学东渐”,学科门类渐渐分化多了,“经”也几度瘦身,范围渐缩。清朝末年,新学堂里有了“中国文字”和“中国文学”的课程名称,但看重的还是“经”书时代的书面语,这时又被称为“国文”。再后来,随着“白话文运动”和“歌谣运动”等学术思想的兴起,口语开始受到重视,也就有了“国语”的说法。“国文”和“国语”合二为一,就发展为今天的“语文”。这就是“语文史”轮廓,也是“语文”课程教学内容的历史变迁。可以说,“语文”是不断地瘦身瘦过来的,内容减负一直是一个趋势。现在的高中语文新课程改革提出了要设置种种“模块”,类似大杂烩的“选修课”模块大量增加,这无疑是希望语文回到“无所不包”的经学时代,在学科分化成为一种必要的今天,是注定要失败的,所以,不管什么“模块”七色板多么绚丽多彩,最终还是会“两眼一抹黑”。

瘦身后的语文,“一点决定不了一条直线”的高中语文,出路在哪里?高中语文的问题,并非就是高考的问题,即便没有高考,高中语文照样有问题。试想,如果真的要取消高考中的语文科目,即便硬性规定并能够切实保证语文课程的课时量,那些语文教师恐怕会担心这样一来他们自己就没有“地位”了,不受重视了。这样一来,高中语文教师一方面承认高考是高中语文课程改革的一个暗礁,因为不管怎么改革都绕不过高考,另一方面,他们也不希望语文会被高考取消,他们甚至“爱”这有“问题”的语文高考。

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统一,具体表现为“语文包括‘语言学’和‘文学’两部分,语言学比较接近科学,而文学则是艺术,前者偏重工具性,后者则偏重人文性”(温儒敏)。科学往往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可验证性,表现为可学习性,科学在大多数情况下是可以通过学习得以提高的。而艺术就不同,关于艺术的学习、涵化的问题更为复杂。高考中能够“标准化”的主要是科学知识,而涉及艺术、情感的东西很难通过简单的考试得以评定,所以,高考语文试题中较为客观的题目是有关语言文字的试题,或许正是在这个层面上,许多人认为“取消高考无益于高中语文课改”。对于高中语文中涉及到的审美的、情感的因素,为什么必须通过高考来进行呢?中学里音乐、体育等可以作为必修课却不列为高考必考内容,高中语文课程为什么不能像音乐、体育课一样进行同样的操作呢?如果能够进行同样的操作,那么,语文高考一类的话题就不再是语文课改的一块绊脚石了。“现在我们讨论语文改革,比较多的声音是关于人文性,讲素质教育,培养审美的能力,毫无疑问都是题中应有之义。以前注意不够,现在多讲讲,很有必要。但是不能忘了语文最基本的功能”(温儒敏)。这样一来,我们似乎把高中语文肢解为两部分了:高考只考语言工具性,不考文学人文性;“文学人文性的语文”按照音乐、体育一样的课程来操作。当然,这种肢解是否有利、是否有一定的可行性尚不敢断言。

四、题外话:谁的专利,谁的语文

除了本文的本题之外,还有一点值得我们深思,这就是学科自律性和他律性的问题。

教学研究、教育学在中国国内确实很尴尬,因为这类学科自律性差,专业性不够。就研究者而言,搞古代文学的可以成为语文教学研究大师,搞现代文学的人也是大师,搞语言文字学的还是大师,而恰恰相反,似乎很少有专门从事语文教学研究的人被称为大师。也有个别人小学没毕业错别字连篇而成为“知名”作家,一个小学生跨越中学阶段不读而直接升入大学中文系读书也可能会成为优秀学生。而其他学科却不一样,初中数学没有学习高中数学很难学好,高中数学没有学习高等数学一般也是学不走的,这是学科的问题。高中语文新课改步履维艰,与语文课的自律性差有关,也与研究者的专业性有关。

纵观美国近20余年来的教育改革,“教育界在改革的相当一段时间内可以说是整体缺席”,改革的主体是企业界、NGO、智库、地方政府和民众,但我们不知道美国教育改革是否特别关心人文性、审美能力这类问题。因为“当前中国的教育改革有来自民众的压力,有来自政府的压力,但是恰恰缺少来自企业的压力”,语文课改的问题才是一个问题;如果完全由企业界来主持这场课改,语文课改或许将不再是一个问题,但是这种改革不一定能够得到民众和政府的认可和支持;如果得不到这种支持和认可的话,问题将依然还是问题。

参考文献:

[1]薄守生,赖慧玲.古代汉语教学的困惑与思考[J].中国大学教学,2007.(7).

[2]薄守生,赖慧玲.当代中国语言规划研究――侧重于区域学的视角[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篇10

1.认真研究必修与选修各自的目标、内涵和定位,正确处理必修与选修两者的关系。

新课标指出:“选修课程是在必修课的基础上的拓展与提高。”“不同类型的选修课之间存在着课程目标和教学方法上的差异。有的重在实际操作,需要突出某一方面的专门知识和技能;有的重在发挥想象和联想,注重情感和审美的体验;有的重思辨和推理,强调理性和严谨。所以选修课特别需要注意寻求与课程内容相适应的教学方法。”

高中语文选修课是在必修课程基础上的拓展与提高,有的侧重于实际应用,有的着眼于鉴赏陶冶,有的旨在引导探索研究。我的理解是:语文必修播种的是点,选修是面的扩展。

总的来看,这次高中语文课程设置的必修与选修两者在课程目标层次上不清晰,过于模糊化,必修课程目标分类是一种标准,选修课程目标分类则是另一种标准;选修五个系列的分类也不在同一逻辑层面,缺少理论依据。这里看出,有些问题在改革之初就没有进行充分的理论探讨,即到底应该怎样做才真正体现了高中语文课程建设中继承与创新、基础与发展的关系?这里包括初中与高中的衔接、传统与现代的联系、必修与选修的关系等问题,尤其是高中语文课程必修与选修各自的目标、内涵、定位及两者之间的关系等,更需要我们进行深入的研究。必修与选修之间的理想关系应该是:必修是选修的基础,选修是必修的发展;必修是普及,选修是提高。多数人认为,新一轮高中语文课程改革,虽然把基础性放在选择性的前面,但实际上显然过于强调选择性,基础性重视不够,这样势必头重脚轻,最终影响学生的语文基础能力。

2.选修课并不一定让学生掌握多少具体的知识,更主要的是激发兴趣,提高语文素养介绍方法,拓展视野。语文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要全面提高语文素养,这既包括精神的充实、情感的丰富和人格的提升,也包括读写听说能力的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