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知识范文

时间:2024-04-09 16:56:5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高中历史知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高中历史知识

篇1

关键词:高中; 历史;知识;拥有;现代元素

人们总是愿意思索身边问题出现的原因以及生活问题解决的方法。通过不断地观察我们可以发现,历史知识中,很多“经验”可以让我们应用于生活实际之中。这也是我们学习历史知识的原因。历史知识的学习,对于我们掌握自身发展方向、适应社会发展方向有极大的帮助。不过,历史毕竟是历史,没有生活气息的历史知识,不会让学生感兴趣。所以在高中历史知识教学中,教师要实现历史知识与现代元素的融合。

一、融入生活内容

高中历史知识的学习是理论化的、专业化的,但是,历史知识中并不是没有“现代生活内容”的。关于历史课堂教学联系社会生活,新《历史课程标准》有明确规定:“中学历史课程要从社会发展和学生个性成长的特点出发,突破认知识记为目的的面面俱到的框架,要尊重中学生的认知和情感规律,纠正急功近利、被动接受的简单化做法。”因此,历史课堂教学内容选择时,教师要注意灵活掌握,要以教材文本为主要教学材料,结合社会生活相关实际,创造性引入社会生活内容,对教材内容进行调整改编,这样才能提升学生关注度。教师对教材进行微调并非是脱离教材,而是增强历史生活化内容,给学生提供更多学习切入角度,促使学生思维多元启动,形成重要教学突破。在学习《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时,教师让学生讨论一个问题:秦始皇统一六国,实现大一统后,主要采取了哪些统治措施。学生讨论后得出结果:建立皇权、中央集权官制、全国实行郡县制。教师让学生联系当今社会,还保留哪些秦汉政治样式。学生讨论认为,现在的郡县制和中央集权依然保留,这些政治措施对稳定国家统治,制定社会秩序都有重要作用。教师让学生联系社会现实学习历史,学生认知更为生活深刻,学习效果显著。

二、创新课堂教学

传统教育教学中,知识就是“纯知识”,知识往往脱离生活,课堂教学与学生生活往往出现分离化。所以,历史课堂教学形式生活化,这是历史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传统历史教学中,教师一支粉笔一本书,一张挂图一根教鞭,教师完全是唱“独角戏”,“一言堂”成为教学常态。新课改要求课堂教学要引入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模式,教师要将课堂学习权力完全交给学生,凸显学生学习主体性地位。教学形式联系生活进行设计,教师面临更多选择。课堂合作学习中的讨论、辩论、检测、质疑,还有课堂中的演绎活动、实践操作活动等等,都可以将课堂教学引向生活化,学生对这样的历史学习充满热情,教师教学引导也会变得丰富多彩,课堂教学进入多元、灵活、热烈、高效境界。在学习《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时,教师让学生阅读文本,指出朱元璋加强中央集权采取了哪些措施?并让学生课堂演绎朱元璋颁布政令的场景。学生大多不好意思演绎,教师首先利用多媒体播放相关影视剪辑,然后找性格比较活泼的学生进行展示。很快,学生都找到了“当皇帝的感觉”,很威严地宣布:“今后,我的子孙,不管谁做了皇帝,都不许设立丞相这个职位……”课堂呈现一片笑声。教师引入影视情节,让学生找到了思维启动点,很快就进入历史学习节奏之中。

三、使用时尚语言

高中学科教学中,专业化强是其普遍特点,教师语言要具有专业性也是必须的。但是,这并不与教师在课堂中应用“时尚语言”教学相冲突。教师讲解历史需要用历史学科语言,但学科学术语言常常更抽象更呆板,有些学生不仅听不懂,而且很容易产生审美疲劳。如果教师讲得津津有味,学生听得昏昏欲睡,这样的课堂教学自然是低效的。因此,教师要注意调整课堂教学语言,适当引入带有生活气息的时尚语言,自然能够激发学生兴趣。易中天、纪连海讲述历史为什么有众多听众,正是因为他们运用了最通俗的语言讲解历史,可以将历史活化了。学生一旦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这样的历史课堂教学自然是最成功的。《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学习时,教师讲解列强侵略的根本原因:“帝国主义列强为什么敢这样明火执仗地掠夺我们呢?因为当时的中国太衰败,不仅是闭关自守,还满足现状。这些老外更是坏透了,弄些鸦片来麻醉国人,很短时间中国人都成为了他们眼中的‘东亚病夫’,我们的文化教育制度也不争气,让女人都裹脚,搞自我摧残。男人吸鸦片,女儿裹小脚。怎能不落后,落后会怎么样?当然是要挨打。”教师的语言赋予生活化,学生听得真切明白,学习过程自然和谐高效。

四、应用信息技术

篇2

关键词:高中学生;历史;整理;能力

高中生正处于理性思维形成时期,注重质疑,注重理性分析,已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但是要能系统地掌握某一学科的知识,还需要教师有意识地培养。高中历史学科的课程标准包含了课程目标、模块目标和内容目标。而每一课的内容目标又包含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领域。第一领域固然以知识为主,其余两个领域目标的达成也要以知识为依托。掌握学科知识是学好一门学科的首要目标。然而,高中历史学科的知识纷繁复杂,学生如何掌握?培养高中学生整理历史知识的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笔者在此就这个问题提出一些建议。

一、按专题整理

高中历史课文以专题呈现,从专题这个角度整理知识,既可以帮助学生学好历史,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分析与综合能力。

1.以同一问题为核心进行系统性整合

高中历史教材以专题为编写单位,但专题与专题之间又有着纵横交错的关系,故学生学习时常常顾此失彼。若以同一问题进行整合,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刻地把握并理解所学知识。如,以人教版为例,按“中国政治制度的产生与发展”为问题核心,可以把必修一的“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现代

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等单元进行整合,这三个单元分别涉及中国古代、近代与现代的政治制度,整合后可以给学生一个清晰的发展脉络。

2.以相关主题进行中外横向对比的相关性整合

普通高中的历史教材,不仅涉及中国史,还涉及世界史。进行中外对比,可培养学生横向分析问题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也可更全面地了解历史。依然以人教版教材为例,教师可以先把必修二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和“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等单元进行整合归纳出若干主题,其中之一可确定为“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然后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等单元整合归纳成“社会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这样就可形成有关于经济政策调整变动的横向对比。不同社会性质的国家是如何看待和处理政治制度和经济手段的关系?可以得出哪些启示?同属于社会主义国家经济政策的调整,中苏又有哪些异同?为什么产生了不同的结果?这样对比,这样设问,不仅可以解决教学中的难点与重点,帮助学生提高整理历史知识的能力,还能提高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按社会形态特征进行多角度整理

1.以同一历史时期为单位将某一社会的不同领域的内容进行整合

普通高中历史学科教科书必修部分有三大模块。必修一为政治及政治制度史;必修二为经济及经济政策史;必修三为思想文化科技史。在同一时期,社会历史现象表现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许多领域,而必修模块的知识呈专题体分布,这给学生掌握历史学科的知识及培养综合思维能力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所以教师需要把同一时期的社会不同领域的历史知识进行整合。例如,宋朝是一个争议较大的朝代,教科书涉及宋朝的知识点也不少,但是都零散分布在三本必修教科书中,教师可以引导把宋朝在政治上加强中央集权和推进君主专制的措施,经济上商品经济的发展,思想上理学的兴起,文化上宋词的繁荣按各个领域汇集起来,总结出一个比较完整的体系,这样学生既可全面了解宋朝,又可锻炼到多角度观察历史现象的学科素养。

2.以同一时期中外不同的社会形态特征为对比参照进行整合

例如,17、18世纪,中外的社会形态差异就较大。17、18世纪,中国处于明清时期,就整个社会形态而言,已是封建社会晚期;在政治方面,君主专制一步步强化;在经济方面,自然经济占据主导地位,商品经济有所发展;在思想方面,理学是官方哲学,文化专制,但也出现了短暂的清新之风,即产生了活跃的儒家思想;在文学艺术方面,明清时期小说繁荣,文人画兴盛。而同时期的西方,社会形态就大不相同了。在经济方面,资本主义经济已有一定程度的发展;在思想方面,西方掀起了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等一波又一波的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同时,自然科学也发展起来。这样进行对比整合,学生可以对同一时期,不同的社会形态有更深入的了解。而且,学生也易于理解这些不同的社会形态后面所隐藏的本质问题。

三、要善于构建单元知识结构,把零散的知识变得井然有序

这种办法适用于每一单元的学习,教师利用单元主题、课题及课文中每一目的主题帮助学生构建科学的知识结构,也就加深了学生的认知和理解能力,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当然,整理知识的方法还有很多,只要我们教育工作者愿意钻研,热心于教学,并鼓励学生多多交流,就可以把高中学生整理知识的能力提高到一个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篇3

一、材料解析能够提高学生的历史知识和技能基础

新课程高中历史教学在“知识与能力”目标中明确提出“在掌握基本历史知识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针对上述要求,我们可认为材料解析是历史信息储存的集中体现,为培养学生的历史知识理解感悟能力准备了丰富的史料和认知材料。这种材料解析的教学,一方面,能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鼓励学生尝试和探索运用多元化的学习方法来获取历史知识;另一方面,培养了学生正确的历史学习思维方式,从而促使学生获得更多的内在知识结构和内容,提高了学习效率。

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材料解析教学在学生知识与技能目标中具有一定价值意义:①为学生在解析的过程中获得真实的历史情况准备了第一手资料,为他们知识的掌握奠定了基础;②为学生能够深入理解、感悟历史发展过程创造了条件,激发了学生学习历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③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主动探究提供了充分的材料基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探究能力。

二、材料解析是历史学习过程和方法的具体体现

新课程高中历史教学在“过程与方法”目标中明确提出“学习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努力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注重探究学习,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等。历史的学习“过程与方法”无疑源于一定的背景材料知识的分析,正是基于以上的认识,笔者以为新课程历史教学突出了材料解析的重要地位:一方面,为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社会唯物主义观提供了必要的理论和条件支持;另一方面,能够保证学生的历史学习过程和方法有一个更为细化的训练模式。

笔者以为,要引导学生在学习历史过程中掌握学习方法,就必须重视材料解析在教学中的运用,鼓励学生在材料解析的过程中加深对文本知识的理解,获取更多的学习方法。在材料解析教学中应该注意把握以下几方面:①培养学生阅读理解史料的能力,特别是一些文言材料;②注重培养学生抓住史料“文眼”的能力;③培养学生的问题探究能力,即鼓励学生从史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学会运用多种思维进行思考探究。从教学实践来看,学生的正确唯物历史观的形成离不开对一定史料的分析探究。

三、材料解析能够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目标

在历史教学的三维目标设计中,对材料解析的学习目标都有一定的教学要求。该教学目标认为,学生应学会搜集历史上有关政治活动方面的资料,并能对其进行初步的归纳与分析。对此,笔者以为学生学会搜集、整理和运用人类经济活动和社会生活方面的相关资料,理解历史上不同国家与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模式,就是对历史学习的一种积累和综合评价。通过以上的学习目标要求分析,我们不难得出:学生通过材料解析,不仅能够掌握必备的历史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还能够培养他们发现问题和探究问题的能力。

这些历史教学目标给我们提供了三点教学信息:一是依据教材文本中的材料作学习、归纳、理解,是一种直接经验的体现;二是探寻某一历史阶段的历史资料,科学地理解、评价其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价值;三是运用辩证的历史观分析对比历史发展进程中各历史事件的相似点与不同点。材料解析教学正是基于以上的教学目标要求来进一步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的能力。

四、材料解析是考查学生综合学习能力的重要评价依据

新课程高中历史在“评价建议”中提出了三条与材料教学直接相关的建议:①鼓励学生撰写历史习作,重点考查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文字表达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等;②鼓励学生尝试实践制作,以此来提高学生的技能;③鼓励学生在文本内容学习的基础上进行历史实践调查,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

篇4

关键词:提高教学质量;高中历史;措施

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在有限的教育时间内,对学生的全面综合素质进行提高。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学生的素质和观念早已不断更新,全面综合素质的内容也与以往较为陈旧的旧式教育思想有所不同,陈旧的教育形式显然已经无法满足现代新式教育的各种要求,更加无法吸引学生学习。因此,对教育形式进行创新改造的行动刻不容缓。

一、创新教育理念,建设科学而高效的教育形式

(1)对教育方式进行创新,增添多种教育方式,让历史的教育方式更为多元化,更为科学高效,用多种教育方式把历史教学的内容精彩地呈现在学生面前,从而加强学生的学习历史的兴趣。要增添历史教育方式,让历史教育方式更为多元化,必须要一改旧式的教育方式,让课堂上的教育不再是单纯是“教师讲,学生听”的枯燥无味的传统的历史教学方式,而是利用发达的科学,充分发挥发达的信息技术,把信息技术高效的运用到历史教学形式中,进而推广对新媒体的使用。教师们对电子课件的制造和使用,再融合先进的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复原历史事件,从而提高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并且有利于学生对历史事件的深刻记忆。而且必须要把教育方式向科学高效的方向更新,把历史的史实和历史理论结合教学,不再单单地强迫式的规定学生生硬地背诵记忆历史理论,而是更加生动形象地引导学生使用史论结合的方式进行记忆。这样,不但能够增添学生对历史的兴趣,而且能加大学生自主学习历史的自觉性和主观能动性。

(1)对课堂上的教育互动方式进行改革创新,从根本上改变学生对历史学习的态度,从被迫式学习转变为主动式学习。在以前的旧式教育中,学生往往处于被动的状态,对于历史等需要记忆的科目,更是机械式的死记硬背。因此,必须要从历史课堂上的师生互动开始转变学生的学习态度。面对史实,教师要尽量用不带有主观意识的陈述的语句将其表达出来,对历史保留一定的想象空间和争议,让学生们带着问题和好奇对历史问题进行充分地想象、讨论和思考,提升学生反思历史、评判历史的能力,为学生提供一个缺乏教师压力的轻松的学习环境,从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2)对教育方式的改变最为重要的就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习惯。而改变学生方式的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对教育的方式进行更新改革,要改变陈旧的只对学生传授理论知识的教育方式,并从多个方面对学生进行教育,从而增添学生对历史科目的兴趣,让其自主发掘、探讨、钻研历史问题,对历史进行探索和讨论,不断地增添他们对历史的钻研精神和创新精神。让学生自主收集相关的历史资料进行历史论文的撰写,让学生自动选择感兴趣的历史人物进行人物扮演,让学生自主制作历史课件等多种教育方式都能提高学生对历史兴趣,从而主动学习。

二、提高学生对历史的兴趣是重点

提高学生对历史的兴趣是教育学生历史知识的重中之重,只要对历史感兴趣了,学生学起来也就更得心应手。现今的学生对历史的学习的兴趣不大,积极性不高。而学生对历史感到无趣,则是由这么几个原因构成:一是学生们对于历史的理解尚不严谨,对历史尚未形成理性评判的思考方式,对历史的兴趣只停留于层次较低的范畴,许多学生只把历史当作小说或者小故事来看,对野史的兴趣比正史的兴趣还要浓烈,从而忽略了历史的真实性和严谨性。而有一些运用新的教学方式的教师则把学生带入了学习历史的氛围,激发了学生对历史的好奇感和新鲜感。而这些感觉却都是短暂而停留在表面的,学生只被历史故事情节所吸引,并非对历史产生真正的兴趣。而有些历史知识十分枯燥,其理论又十分难以理解,一旦学生对历史感到了阻力和乏味,其仅剩的兴趣将会被磨灭。因此,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是提高高中历史教学质量的重中之重。

(1)把历史融入实践中,提高历史在学习中的实用性,带动学习历史的氛围。教师可以从历史作业和历史考试上进行改革,不再把历史的作业和考试停留在书面文字表述上,可以用历史小论文代替考试,让学生们从历史生活和现实生活进行比较,联系当今的社会,运用带有评判性、严谨性的历史分析方式对现今的社会进行评判,进而让学生对当今社会的新形势更为了解。教师还可以运用鼓励学生进行历史人物传记编写和扮演的活动、开展历史讲座、开展相关历史的小活动等方式增添学生对历史的兴趣。

(2)要增添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就必须要增添学生在历史科目上取得的成就感。教师传授历史知识时,必须要从浅到深,让学生有一个适应期,不能让学生出现“不管怎么学都不会”的心理,一旦出现这种“怕”的心理,学生就会在历史上学习感到吃力。因此,讲授知识时必须逐步教授,并且在适当的时候鼓励和支持学生,给学生增添学习历史的自信心,最终保持着对历史稳定的兴趣。

结语:历史学习是一种学生对世界进行了解的过程,也是一种自我教育的过程。学习历史不仅需要教师锐意创新,还需要学生的全身心投入。因此,在提高高中历史教学质量时,必须要提高教师的教育质量,创新改革教师的教育方式方法,让学生更好地融入学习历史的氛围中;也必须要增添学生对学习历史的兴趣,学习的主体是学生,只要学生有了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就能积极地参与学习的活动,从而提高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张小平.试论建构主义与历史新课标教学[J].现代教育科学,

2005(2).

[2]刘立明.国外有效教育研究述评[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3(12).

[3]柳延东.以建构主义为指导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培养创造性思

篇5

关键词:高中历史课堂 知识迁移理论 运用方法

当前,在新课程改革理念的引领下,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理论和教学模式层出不穷。但是无论怎样,帮助学生提高对历史知识的认识,准确把握和应用迁移能力还是当前形势下高中历史教学的重中之重。从心理学的角度讲,知识的迁移,又称为学习的迁移,在学生学习历史过程中必然会应用对历史知识的迁移。下面笔者就知识迁移理论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谈几点看法。

一、什么是知识的迁移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否做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能否运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这些知识的应用过程从本质上来讲就是知识的迁移,也是学习的迁移。学习迁移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如学生学习了汉语拼音,就能更好地去认字;擅长跳舞的学生学习体操项目会比其他学生更快等。学生学会和掌握了知识的迁移,不仅有利于增加和丰富他们的学习内容,而且还有利于提高学生适应新环境、解决新问题的能力。从这种意义上来讲,教师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让学生学会知识的迁移。关于所要迁移的知识,张大均在其著作《教育心理学》中,根据知识在解决实际问题时的功能不同,把知识分为描述性知识(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操作性知识)。见下表:

从上表内容可知,就历史学科而言,陈述性知识就是指基础的历史概念,而程序性知识就是辨别和比较历史现象和原理的智慧技能。接下来就根据教学实例从这两个角度探讨一下知识迁移的具体应用措施。

二、如何运用知识的迁移

1.立足于基础的陈述性知识迁移

关于陈述性知识迁移的理论,主要有奥苏伯尔的认知结构迁移理论、贾德的概括化理论和桑代克的共同要素说理论。根据他们的理论,要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陈述性知识迁移,教师应从以下几个角度着手。

(1)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科学合理地编排和呈现教材知识体系,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

根据奥苏伯尔的认知结构迁移理论,学生的认知结构是从教材的知识结构中转化而来的。好的教材结构能够简化知识,促进知识的迁移。因此,教材的呈现顺序要合理,教师在课堂上要尽量在回忆旧知识的基础上引出新知识,体现不断分化和融会贯通的原则,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已知到未知,适合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比如,在学习人教版历史必修3的时候,我们完全可以把教材进行再编排后呈现给学生,再编排后的目录如下:

第一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第二单元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第三单元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第四单元 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

第五单元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第六单元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第七单元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这样一来,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可以根据中国和世界的不同发展阶段一步步地加以深入,一环紧扣一环,教材知识的逻辑结构清晰,学生的知识迁移也更为方便和迅速。

(2)教师应该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提高学生的概括水平

根据贾德的概括化理论,学生一旦掌握了有关的知识原理并加以概括化,就很容易产生广泛的迁移。因此,教师要重视历史基本概念和原理的教学,并采取多种教学措施,帮助学生学会概括的方法,提高概括的水平。与此同时,要在此基础上进行复习和练习,以达到熟练记忆和运用的目的。

(3)教师应该注意学习材料的共通性,促进学生对知识的融会贯通

根据桑代克的共同要素说理论,两种学习之间要产生迁移,关键在于发现它们之间的共通性或相似性。这要求学生要具备一定的辨别能力,而要培养学生的这种能力,教师应该给学生创设适当的机会,使学生形成归纳思维,从而善于发现历史事件的共通性,学以致用。比如,在学习19世纪末康梁维新变法思想的时候,教师会讲到维新派宣传维新变法思想的特点及分析出现这一特点的原因:维新派把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和中国传统儒家思想相结合,借孔子的思想来宣传维新变法。原因是中国的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导致资产阶级力量弱小。讲到这里的时候,教师可以适时引导学生联想近代西方思想解放过程中的相似事件――文艺复兴的相关内容,它们确实有很多共同之处,通过这样的联想和比较,学生对这两个知识点就会掌握得更透彻、更明白。

2.基于能力和智慧的程序性知识迁移

(1)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形成条件化知识,从而掌握产生式规则

我们可以通过这样一条途径帮助学生形成条件化知识:进行产生式样例学习,即建立一套通向问题解决的解题程序。学生通过学习或阅读样例,从中找出解决问题的条件,并且根据条件采取行动,最终形成解决问题的产生式系统。比如,在学习历史必修3第一单元第一课“百家争鸣”的时候,学生要分析这一局面产生的背景,在这里教师可以先给学生以提示和点拨,得出“一定时期的思想文化是这一时期社会政治、经济的客观反映”的结论,这就是样例。那么在接下来的学习过程中就可以触类旁通,如后面分析明清之际启蒙思想产生的背景、古希腊人文主义思想形成的背景、中国维新变法思想发展的背景等的时候,学生就可以把一些无关的信息排除在知觉范围之外,从而减轻认知的负担,促使学生形成一定的认知和概括能力,最终掌握分析和解题的规则,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教师应该帮助学生促进产生式知识的自动化,从而能够熟练地解决问题

在学生学会和掌握条件化知识后,我们还必须通过训练才能实现他们产生式知识的自动化,从而让知识变成一种心智技能。通过各种各样的练习,使学生对已形成的规则异常的熟悉,可以看到题目即不假思索,立即做出相应的操作,进一步提高他们的解题效率。

(3)教师应该加强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从而促使学生的智慧内化

很多学者通过研究发现,语言活动能体现人们的内在思维水平,可以减少思维的盲目性,进而提高解决问题的速度和知识迁移水平。因此,教师应该为学生创造一个宽松的、民主的课堂环境,如可以让学生大声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见解,鼓励学生之间相互讨论、争论、辩论等。这样可以使学生的智慧活动得以内化,促进其提高思维水平。

三、结语

虽然课改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但是我们高中历史的教学现状还是学生“习得了知识,没有习得技能”,学生只能背诵一些概念,却不会使用。要避免这些问题的出现,教师就应该积极引导学生把习得的知识加以迁移和融会贯通,教师在上课时应该突出重点、难点,讲关键、讲主干、讲方法,从而增加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机会。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 高中历史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

【中图分类号】 G4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2)08(b)-0088-01

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对高中历史教学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在高中历史教学大纲中明确规定:高中历史教学不仅强调学生对史学方法的了解和运用,还要同时重视态度、情感、价值观的培养[1]。由此可见,掌握历史知识并不是高中历史教学的唯一目标,更重要的是在对学生能力训练的同时,使学生形成较高的人文素养。因此,当前高中教学中情感价值观的培养已经越来越受到教师的关注。

1 运用生动语言,促进学生正确情感价值观的形成

高中历史教材偏重基础知识的传播,常用简洁性、概括性的语言陈述史实,而如果历史教师只是按照教学大纲进行照本宣科,以阅读的形式为学生解释概念、原因、过程、影响等历史内容,就会使性格鲜明、有血有肉的历史人物以及丰富多彩、百转千回的历史事件变为呆板、僵硬、无趣的文字,学生定会觉得历史知识枯燥乏味。相反,如果教师善于运用生动、形象的教学语言,将教学内容按照特殊的语调和节奏讲述给学生听,学生必然会觉得整个课堂充满丰富的色彩,对历史知识充满浓厚的兴趣,教学效果也就随之提升了。

首先,在向学生介绍历史人物时,可以为学生详细陈述人物的生平经历,这样使学生深层次的了解人物,在头脑中形成更真实、更自然的人物形象,例如,在学习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第一节《“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时,讲解孔子的“修身为本,主张为己之学要独慎”时[2],可结合孔子的生平经历以及孔子的著作《论语》,来拉近学生与历史人物的距离,使他们更容易的理解儒家思想中“礼”和“仁”;再如学习必修二第八单元第23课《美术的辉煌》时,可让学生体会一生穷困潦倒的文森特·凡高对艺术的热爱,使学生明白无论条件多么困难,我们都不能放弃自己的梦想和追求。

其次,当前高中的历史教材对于历史事件的描述都过于简单和片面,将原本生动活泼的历史事件浓缩成抽象的概念,这不仅增加了教学的难度,更重要的是学生经常面对这种枯燥的文字会对历史学习渐渐失去兴趣。那么,作为教学组织者和引导者的教师责无旁贷的肩负起转换课本表述的重任,教师要学会使用真实、客观且充满情感色彩的语言,将抽象枯燥的历史语言转变为学生易于理解的生活实例,这样才能提高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关注度。例如,在学习必修三第四单元第13课《从蒸汽机到互联网》时,先让学生从生活实际思考,电力为人们带来了那些方便,然后由此向学生介绍在电力没有诞生时,工业发展的主要动力便是蒸汽机,之后再向学生介绍瓦特发明蒸汽机的过程,以及蒸汽机对人类生产、生活带来的巨大影响,使学生体会到,是科学家们坚持不懈的探索精神,才促进了今天科技发达社会的诞生。

2 探索多种教学方法,加强学生情感价值观的培养

教师在教学中,可合理的安排教学内容,尽量将一些可比性鲜明的内容进行比较性讲解,这样不仅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兴趣,更重要的是可在引导学生思维拓展的同时,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不仅提高了学生的知识结构,同时发展了学生的智力。例如将张居正与商鞅两位古代改革家放在一起比较,使学生明白要实现自己的理想,必须要具备坚忍不拔的精神以及破釜沉舟的决心;通过比较司马光和司马迁两位史学家记录史书情况的比较,使学生受到他们勤奋严谨的精神感染,进而形成了积极健康的学习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对鉴真与玄奘的比较,学生一定会被他们不畏艰险、坚持不懈的执着进取精神所感动。

新课改后的高中教材编写已经有了很大的改进,选编的内容也更适合学生的实际认知需求了,但是受到课时和篇幅等因素的影响,有些内容避免不了的比较抽象难懂,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要积极探索创新的教学手段,尽量的将浓缩的书面历史语言拓展为更宽广的历史空间,不断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联想力。而实现这一目标的基础就是师生之间有效的情感沟通和交流。情感是人类特有的心理表现,它是推动学生展开想象和联想的重要催化剂,同时,当学生的联想和想象发挥到一定高度时,又会反过来促进情感的提升。因此,教学中教师要在教学方法和技巧中渗透自身的情感,使学生自愿的参与到学习中,针对教学的留白处充分运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展开想象和联想,使自己“穿越”回去,走入历史,面对面的观察历史、触摸历史,进而了解和掌握历史,最大程度的释放自己的情感。例如在学习战争与和平的内容时,让学生针对当前我国与日本关于的问题展开想象,说一说你觉得我国应该以怎样的态度去面对问题才是最好的?或者你认为我国应该与日本建立怎样的外交关系?等等,虽然这些不是学生能解决的问题,但这样让学生由教材联想到实际,不仅能使课堂气氛得到活跃,同时激发了学生关心国家、热爱国家的内在感情,在讨论中师生的距离拉近了,学生也更容易理解历史中的战争与和平的发展情况,历史教学课堂的效率自然而然的提高了。

3 结束语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有很多有效的途径来加强学生情感价值观的培养,这就需要历史教师应时刻立足新课程的教学标准和教学大纲的具体要求,认真解读教材,不断探索教学方法,为学生营造一个利于情感价值观培养的课堂,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互动关系,以实现高中历史教学水平的进步和发展。

参考文献

篇7

1.历史教师要提高自身素质。

1.1语言表达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是历史教师不可或缺的学科能力之一。教师良好的语言素质能使学生清晰地了解和掌握史实,获得科学的历史知识和真实情感。因此,教学的成败,以语言为先。

1.2书面表达能力。对于历史教师来说,书面表达能力主要是指教学研究能力,撰写教学研究方面论文的能力。积极参与教研活动,深入研究教学大纲、学科指导意见和教材,有利于提高知识水平和教学能力,有利于提高研究水平和总结能力,也有利于提高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此外,历史教师应该在教学之余进行一些学术方面的研究,选择适合自己的专题,不断搜集与所选专题有关的资料,掌握学术动态,撰写学术论文,探索教学规律,总结教学经验,丰富教学理论,提高教学质量。

1.3史学。对历史教师的史学要求,主要是指系统的、扎实的、渊博的历史知识和与历史有关的其他知识。系统的历史知识是指能把课本知识系统化、整体化和简约化,能对课本知识进行横向、纵向、古今中外的分析、综合、对比。扎实的历史知识是指对课本知识做到“懂”、“精”、“深”。渊博的历史知识是指在知识的量和质上要广于和高于教材,要站到历史学科和史学专著的高度研究教材。另外,还要经常了解史学研究的新信息和新成果,不断更新历史知识。同时,我们要具备一定的地方史知识、历史文献知识和史学理论。历史教师只有具备了上述史学方面的素养,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做到居高临下、旁征博引、厚积薄发和深入浅出。

2.要注重情感教育。

情感教育的主体是学生,情感不是灌输的,应该是体验性的。教师既是知识的传播者,又是学习的促进者。那么,教师如何实施情感教育呢?

2.1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有利于情感培养。学习产生于某些特定的情境中,良好的教学环境是顺利实施教学的前提条件。我们在教学中离不开必要的硬件环境,需要关注教学的心理环境,平静的心境、愉悦的情感、师生融洽的关系都会生成良好的心理环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同接触的各种情境发生交互作用,并不断地进行调整,同化各种感觉经验,从而达到教学目标。良好的教学环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需要,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对学生的行为具有指导和控制作用。

2.2采用强化学生情感体验的教学策略,是实施情感教学的途径。当前,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网络迅速普及。信息技术具有信息量大、虚拟性、交互性、延伸性等特点,深刻改变着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并在教学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现代信息技术在创设情境方面,有着巨大的优势。在职业高中历史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集中使用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媒体等手段为教学服务,创设教学情境,使学生产生情感体验,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认识,从而实现预定的教学目标。

可以采用角色扮演的方式直接体验情感。历史学习中的角色扮演就是以历史人物的特定身份出现,再现当时的历史场景,从而体验历史人物当时的情感,模拟历史人物当时的表现,加深对历史问题的理解。通过角色扮演这种途径,学生可以学习情感、态度、价值观念及解决问题的策略。例如在讲授“”一课时,为了使学生体验谭嗣同为崇高理想献身的思想感情,我采用了以下教学策略: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的方法体验历史人物的高尚情操。让学生设计狱中谭嗣同的内心独白,并在课堂上为学生表演。在角色扮演中,学生的情感体验得到了升华。通过角色的体验,学生的知、情、意得到了发展。

3.重视运用历史图片。

历史图片作为历史知识的有机组成部分,既是文字信息的重要补充,又有文字形式无可比拟的优势,尤其是具有高度灵活和对信息高度浓缩等特点。历史图片在历史教学中有着重要价值。

3.1借助文物类、想象类图片,如:照片、遗迹、漫画等,真实、形象、有趣性强,可让学生更形象、贴切地感受历史。既在视觉上给予学生强有力的冲击,又在心理上带来似切肤般的震撼。

3.2.借助历史图片可帮助学生将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相结合,减轻抽象思维的负担。比如,在《文艺复兴》一课的教学中,让学生单纯理解人文主义的“人文”何在是很有难度的。若引导学生将拉斐尔的《西斯廷圣母》图片中富有人性的、慈祥的圣母与文艺复兴前呆板的、无感情的圣母作比较,学生很容易就会理解“人文”的根本就是重视人的价值和崇尚人性。

3.3历史图片教学可帮助学生巩固基础知识。

3.3.1历史图片以形象直观的视觉冲击让学生对某事、某人的印象形成长期印象,效果往往比文字信息带来的印象持久。在教师点拨下,效果更好。

3.3.2有的图片对历史知识高度概括。教学生掌握一幅图片往往意味着掌握了需要几段甚至几页才能讲述的大量知识。如《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迅速发展》一课中“对外开放地区示意图”,将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形成的基本过程、四大基本构成清晰完整、一目了然地呈现出来,且空间感强,有利于学生巩固这部分基础知识。

3.3.3历史图片与有关知识广泛联系。教师可据此将其与有关历史知识结合,引导学生回忆、联系有关历史知识,让学生对有关历史知识进行“发掘”和再整理。这必将使记忆更加深刻,从而较好地巩固基础知识。

篇8

【关键词】高中历史心理素质培养

一、对高中生进行心理素质教育的必要性

在素质教育大力推广的今天,很多学校已经将素质教育付诸行动,切实加强了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对此,我们应该鼓掌叫好。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作为素质教育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心理素质的教育却被忽视了。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加强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已经刻不容缓。对学生进行心理素质教育主要就是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教育部在《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中小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其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教育,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生德育工作、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中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各方面都在不断发生着变化,尤其是面对社会上、生活上、学习上的压力时,就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扰。所以,对高中生进行心理素质教育,是促使他们健康成长、全面落实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

二、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心理素质教育的优势

对学生进行心理素质的教育不能单单依赖专门的心理课程,而是需要所有的教师密切配合,将心理素质教育渗透进各学科的教学之中,这样才能增强心理素质教育的有效性。因为课堂教学中蕴含着巨大的心理素质教育因素,学科教师可以根据本学科教学内容的特点科学合理地将心理素质教育渗透进去,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状态。教育部在《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在学科教学中,应注意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这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所以,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心理素质教育也有其自身的优势。人类的漫长发展历程中,包含着丰富多彩的历史知识,对学生的教育意义也十分巨大。而这些知识中就蕴含着各种各样的心理素质教育素材,所以,高中历史学科为教师对学生进行的心理素质教育提供了取之不尽的教学资源,而且这些资源的感染力和说服力也不容小觑。另外,我们应该知道,历史是在一定历史观指导下叙述和阐释人类历史进程及其规律的学科,因而这些历史中揭示的人类发展规律教师也可以加以利用,引导学生对过去和现实进行思考,汲取历史的经验教训,从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历史观。

三、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

(一)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培养学生的坚强意志

毫无疑问,抗挫折能力是学生心理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实中可以使学生受挫的方面有很多,如学业、人际交往、情感等,但是最主要的还是在应试教育的压力下学生所承受的学业挫折。近年来,由于学生遭受挫折而最终酿成的悲剧不在少数,令无数人悲痛。因此,教师要特别重视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纵观历史,古今中外都有许许多多的历史人物,无论是战国时期的屈原、西汉时期的张骞和司马迁,还是唐朝时期的高僧玄奘,等等,他们虽然都遭受了各种挫折,但是他们却不向命运低头,依然不屈不挠,顽强地进行抗争。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些历史伟人的事迹来教育学生。比如,在学习战国时期的历史时,教师可以给学生讲“卧薪尝胆”的故事:越国被吴国打败以后,越王勾践和他的夫人就到了吴国为吴王夫差养马,忍受各种屈辱。但是,勾践却并没有就此堕落,而是卧薪尝胆、立志报仇,最终消灭了吴国,成就了霸业。另外,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中国近代史是绝对不能忽视的一部分教育素材。从以后,中国就遭受了各种各样的侵略,直至再到的胜利,中国人民一直不屈不挠,从未放弃反抗,而且愈挫愈勇。所以说,中国近代史是一部中国的屈辱史,更是中华民族不惧挫折的抗争史。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挖掘历史中的心理素质教育素材,培养学生勇于面对挫折的勇气和敢于对抗挫折的信心。通过历史素材对学生进行抗挫折教育,不仅使学生能够有勇气、有信心去战胜人生道路上难免会遇到的挫折,还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创新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丰富情感

心理专家指出,情感是教学过程发展的一种动力,所以,教师要通过调节课堂教学的气氛,指导学生利用适当的方法来增强自己控制不良情绪的能力,使学生能够快乐地学习。只有当学生将目光放得长远,能够看到更伟大的爱时,才不会计较自己的得失,从而才可以更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那么,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不失为一个有效的途径,所以,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了解我国的历史发展进程以及目前的国情,感受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灿烂文化、明确自己的使命感,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以及为社会主义建设做贡献的人生理想。在传统的历史教学中,教师在滔滔不绝地讲,学生只是在被动地听,因此,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尊重,自主学习能力也没有能够发挥出来。在这种情况下,通过教师激情澎湃的讲述,学生的情感其实已经产生,但也正是由于没有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所以情感没有得到巩固,教育的目的也就没有达到。所以,教师要创新教学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实现教学的有效性。比如,在学习“”这一课时,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一段历史图片以及影像资料,然后再结合创设问题情境,让同学在融入情境之后进行积极的讨论,最后使学生明确:中国失败的原因是由于清政府的腐败和落后,这说明落后就要挨打。这时候,教师就可以适时地进行提问:“那么作为现代社会的青年学生,我们应该怎么办?”学生自然而然就会回答:“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笔者认为,讨论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通过学生自主的讨论,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才能加深学生爱国情感的升华,最终内化成他们自己的爱国理想。

篇9

【关键词】先学后教;前置性学习;高中历史;课堂教学

“先学后教”,是对传统的“先教后学”的教学模式的改革,一堂课总要从“先学后教”的“学”字开始,这里的“学”指的是自学,是指学生带着老师所布置的任务,进行有既定目标的学习。这种课堂最大的特点就是,学生的自学成为课堂上的一个新起点。这样一来,不但能突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与能动性,也会使教师的课堂教学具有目的性与针对性,从而达成课堂教学的最佳效果。

一、历史课堂教学中的问题

学校教育实施的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在一定程度上说,学校的改革只有以课堂改革为中心,才会取得最佳效果。因此,在当前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改革中最迫切的任务便是对传统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通过对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以及实践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整合,可以发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这一部分,主要包括:对知识的要求具体化、对能力的要求泛化、对情感目标的缺乏等问题。《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由教育部颁布,从过程与方法、知识与能力、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角度对高中历史教育的基本目标进行了规定。它的特点是将知识、能力互相结合,将过程与方法作为目标,与此同时,把思想教育拓展为价值观的教育。从而使学生们不但收获了历史知识,更是学会了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这一部分,主要包括:以本为本,以教师为中心,备课较为模式化等问题。

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大多数学校仍然采用传统的五段教学法,即组织教学—复习旧课—讲授新课—巩固新课—布置作业。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就会处于一种被动的学习状态,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二、设置问题

要想通过“先学后教”的前置性学习方式来加强学生在历史课堂上的学习效果,首要任务就是需要认真研究所要设置的问题。因为问题设置的精准与否,直接关系到学生是否能在前置性学习的过程中进行有效的学习。下面我们可以通过一个教学实践中出现的例子,对前置性学习的问题设置进行分析。

当前学习中,许多同学对高中历史课本中出现的中国古代军机处、皇权方面的知识了解甚少,经过研究表明,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包括:初中的历史学习质量较低,没能形成良好的知识体系,导致高中学习阶段没有坚实的知识基础;一些同学对相关的历史内容提不起兴趣。面对这样的情况,在历史课堂上运用“先教后学”的方式就要求教师对问题的设置要有技巧。例如,教师在教授到乾隆与和珅等知识的时候,可以结合翻拍后的电视剧《张居正》进行提问:张居正作为一名内阁首辅,他的职责是什么?和珅这个名字大家都听说过,那么他作为一名军机大臣,他的职责是什么?内阁首辅与军机大臣这两个职务有哪些不同?通过这些问题,调动起学生对知识的求知欲,使他们能够带着问题去学习,并且对所学的内容形成比较完整的结构框架。

三、突出重难点

为了有效的避免学生对重复学习的历史知识产生厌烦感,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就要通过对课堂上的一些重点、难点知识进行梳理,使学生清楚的明白应该向着什么方向学习,这样有利于落实重点并且突破难点。

在上面提到的这节内容中,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内容需要在学习中注意。例如,君主专制统治的空前加强;清朝成功的解决了边疆的民族问题,从而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基础;清朝君主专制制度的消极影响。在课堂上,学生需要掌握的重点内容是,明朝的内阁、清朝的军机处以及君主专制制度的强化。而整个课堂中的难点是,使学生理解明清时期权力机构的变更过程,以及在那个时期君主专制制度对中国社会存在怎样的影响。

四、适时指导

“先学后教”前置性学习是一种自主的学习能力。为了让学生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掌握这种学习要领,教师应该从一开始就进行认真的培养与指导,要采用循序渐进的原则来完成。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举一反三的学习,同时也要注重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正确培养。在课堂上,多增加一些相关的历史资料,将学生编成小组进行讨论,通过这样的方式使学生在遇到学习困难的时候能够互帮互助,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利于学生学习思路的拓展,从而增强学生的前置性学习能力。在历史课堂上,教师对学生的指导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方向,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即时评价

高中历史教学评价在课堂教学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而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则是学生的学习评价,它不但能够反馈教学,也能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即时评价,是课堂教学过程中按照一定的评价标准对教学现象进行的一种评估,能够有效的促进教学目标的成功实现。

即时评价,不单单包括教师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情况,也包括调动学生进行自评、互评的积极性。这样一来,能够积极评价学生对历史课堂的充分准备,从而引导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提升他们自身的学习能力,最终达到教学的最佳效果。

结语:

综上所述,“先学后教”前置性学习在高中历史课堂上的应用对学生历史知识的学习具有深远影响,成功的前置性学习可以让学生在更加深刻的层次上了解并掌握历史知识,使他们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从而达到教学的最佳效果,也能使他们成为高中历史课堂上真正的主人。

参考文献

[1]孔宏伟.“先学后教”前置性学习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尝试[J].中国校外教育

[2]王海洪.试论探究性学习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应用[D].首都师范大学

[3]丁翔羽.高中历史探究性学习初探[D].首都师范大学

篇10

关键词: 高中历史教学 心智品质教育 高中生

高中生的价值观、人生观关系到国家未来发展兴衰,而高中历史教育本质上是一种有着丰富价值内涵和精神情趣的教学活动,它的任务是唤醒和捍卫学生的尊严,关注并提升学生作为人的价值和意义。因此它对高中生价值观的正确引导与培养是高中历史教学必须担当的责任。那么如何使高中历史知识学得清、听得进、用得上呢?

一、丰富学生的心智品质教育是对高中历史传统教学的反思

长期以来,高中历史教学存在的重要缺陷是:教学偏重于对历史知识的传授,史实梳理的痕迹重,过于强化教材和教师的主体性,学生缺乏对历史过程及结论的兴趣,检验和质疑问题的精神明显不够。这种教学黯淡了历史教育的理想之光,浅化甚至忽视了历史教育的人文内涵。自推进新课程改革以来,这种现象明显淡化,但出于升学的压力、教师的自身认知及教学惯性等各种原因,仍有不少教师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采用这种灌输教学的最大后果是无视学生的主体性,限制学生的思想自由与心智培育。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可能掌握的理论知识很丰富,但明显缺少创新活力,导致思维能力不强和对社会的认知、判断能力降低。

二、丰富学生的心智品质教育对高中历史教学改革有重要意义

丰富学生的心智品质教育是循序渐进的过程。根据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教学要求,我们可以将高中历史教学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知识奠基阶段,通过教与学让学生对高中历史新课程教学标准规定的学科基础知识有一个较清晰的认知。在这个阶段学生获取知识主要在课堂教学中完成,主要做的事情包括读(泛读与精读)、听、写、说(探究、讨论)等,课后要完成教师布置的阅读任务和作业,形成简化知识网络。值得注意的是,这个过程要建立在师生相互尊重与信任的基础上,要有宽容与乐观的氛围。

第二阶段是能力培养阶段,重点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及人物的认识,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学生能力提升主要通过课堂自学、质疑、互动,社会调查、历史与现实结合的鲜活案例分析和点评等方式,在参与、合作、反思的理性过程中实现。

例如,在论述工业革命影响之一保护环境的重要性问题时,可以让学生走出校园,领略大自然的奇妙景观。即使是平平淡淡的一方晴空,一场罕见的瑞雪,一片绿油油的菜地等,都可能给孩子们以绵密的人文思考、感人的艺术灵光,通过现实无限的风光,自然领悟自然界的多样与和谐,丰富与自然亲和与共处的心智品质。

第三阶段是心智品质的丰富阶段,在前两个阶段的基础上,进一步帮助学生塑造和丰富心智品质,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创新思维,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克服未来成长过程中可能带来的各种问题。有一则“偷斧子”的故事,讲的是在确信邻居偷了斧头后,丢斧子的人感觉到邻居从里到外都非常像偷斧子的人。这个例子告诉我们,人是透过自己的心智品质去观察、评判面临世界的,是有目的有选择的结果的。心智品质影响人们的认知,认知又影响人们的行为,一个人一生中最基本的道德判断在于潜在的心智品质。因此,当人们的心智品质与认知事物发展的状况相符合,心智品质就能有效指导行动;反之,当人们的心智品质与认知事物发展的情况不相符,其固有的心智品质就会使好的想法无法实现。长期的心智品质偏差,会对周边的人和事物产生扭曲,甚至产生攻击,从而造成严重后果。

三、丰富学生的心智品质教育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途径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心智品质的丰富虽显得尤为重要,但在操作层面上有难度。根据高中历史教学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结合目前的教学实践,需要在课堂中引入历史典型案例,采用点拨式、讨论式、启发式、问题式、图表式等多种教学形式,以启迪学生的心智品质,将价值引导与学生个体的自主构建活动有机统一。

1.转变教学观念,以生为本。高中历史教学新课程改革理念是以学生为核心的活动,其需求是分层次的,教师应深入研究学生的学习心理、心理需求,其心智品质才能达到教学所担负的有效教学目标,进而促进高中历史教学的创新和发展。因此,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了解学生的心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这样才能肩负起帮助学生增强自我价值感和追求成功感等责任。

2.帮助学生转变观念,认识自我。课堂非“讲堂”,教师看似天衣无缝的讲授,往往缺乏生命的活力。大力采用历史典型案例分析式、互动探究和质疑、问题观点多元化等教学新方式,不仅有利于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促进运用能力的提高,而且可发现在理论学习中的缺陷。当然,这种教学方法是在民主、平等、轻松的情境中应用的,这种情境有利于学生敞开心扉,乐于分享,勇于承担,敢于创新,并有机会聆听别人的见解,进行反思和“自悟”。通过比较、学习、反思、升华,每一名参与的学生都可看清自己内在的心智品质对自己行为所带来的影响。这样历史课堂就成为师生生命相遇、心灵相约的场所,成为质疑问难的场所,通过交流感悟探寻真理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