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法管理法全文范文

时间:2024-04-09 16:56:4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土地法管理法全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土地法管理法全文

篇1

关键词:土地开发整理;权属管理;农村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推进,为了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推动农业竞争力,促进农村发展,土地开发整理越来越受到重视,尤其是其中的权属管理问题。土地开发整理是目前实现耕地总量的平衡、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的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动态平衡,能够有效解决三农问题。而权属管理主要是指在土地开发整理中的权属重新调整与登记的管理行为。

1我国土地开发整理权属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土地开发整理权属管理立法不完善

目前来说,在进行土地开发之前与开发之后,耕地的各方面属性都会发生变化,例如耕地的数量等,因此相关的土地利益也就发生了改变,甚至土地的所有权也会发生变化。土地的权属管理直接关系到我国的土地制度问题,会对我国的土地权属、土地使用权属等造成影响。但是我国对于土地权属的相关问题在法律上并没有明确的界定,尤其是因此土地开发整理当中的权属管理也属于近些年新产生的问题之一,目前法律还未针对性地作出相关的法律制度限定,对于土地权属的权限内容、调整方式、审核检查等问题都缺乏法律的监督和管理,因此土地权属管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缺乏相关的法规支持,给实际的工作带来了许多不便之处。

1.2农村集体土地产权划分不明确,土地权属管理标准不统一

土地土地权属管理当中的土地登记主要是为了解决目前土地产权发生变化时所产生的安全问题。从我国当前的农村集体土地产权的登记情况来看,存在有多个部门能够进行土地产权的登记,例如农村集体土地是由土地管理部门进行登记,林区林地是由林业主管部门登记,同时县级以上的地方政府也有权登记土地承包与林权证等。同时许多部门虽然有登记权利,但是却并未对其具体的登记内容、登记程序进行规定。由于登记部门众多,土地权属管理标准难以统一,且各个部门之间登记的程序不同、登记的方法也不同,在实际的操作中很容易出现登记混乱的情况,甚至引发争端和冲突。

1.3土地权属管理工作不明确,缺乏指导性

首先,由于我国的土地权属划分不明确,从根本上就导致了土地权属管理工作混乱,路线不明的现象。同时由于许多地方的土地所有权的登记工作开展缓慢,或者开展不规范,导致土地权属界限划分不明确,甚至没有完整的地籍图。其次,土地权属的混淆问题也非常严重,尤其是将土地所有权、土地使用权、以及土地承包经营权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弄混,从而难以理清土地权属管理工作,导致管理工作难以进行。最后是权属的争议问题,该问题主要是指在土地权属管理中的历史遗留问题,例如一些权属界限划分不明确的区域,或者池塘、河流等容易引发争议的地区,一旦涉及到权属问题就会引发争议,引起矛盾,从而为土地权属管理工作带来困难。

2解决土地权属管理中的问题的措施

2.1规范具体操作程序,完善相关法律制度

对于规范化的权属管理应当首先要做到对于土地权属的明确划分,要做到土地面积的准确划分,并且明确土地的权利主体以及土地的界限范围。在进行权属管理的调查时,应当保证做到三点:第一,所调查的土地以及土地权利主体基数不乱,能够进行准确、规范的调查;第二,在对土地进行开发整理以后需要进行土地的分配,要严格遵循相关的分配原则,保证分配公平、公正,不混乱;第三,对土地进行重新分配以后要对土地进行合理地利用,加强监督和管理,避免出现浪费的现象。另外,要在现有的《土地管理法》的基础上对土地权属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进行规范完善,明确土地权属管理中的权利与责任体系,规范土地权属登记制度,尤其是完善当前我国农村的集体土地登记制度等,从而解决最重要的三农问题。

2.2明确土地权属管理中各个阶段的工作重心

主要将土地权属管理划分为四个阶段:第一是土地的选址阶段,要对待开发的土地区域的相关项目进行现场研究调查,对其土地权属范围、界限、以及权利主体进行划分,如果有权属争议问题无法解决,就应当暂时将其移出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第二是对于土地的项目建立阶段,要对所需开发的土地的权属以及现状进行复查,尤其是要对土地的权利主体进行开发意愿的调查,只有超过三分之二的权利主体通过才能够使项目通过。第三是土地的规划设计阶段,要根据土地的权属现状以及界限范围等对土地进行科学的规划设计,要重点处理权属关系问题,并制定相关的土地开发整理方案,将方案进行公开,并交由相关部门审核。第四是土地项目的验收阶段,要对土地项目方案进行研究,并根据实际情况提出局部的调整意见,根据调整意见对土地的权属进行定界,然后进行登记造册。

3结束语

土地开发整理是土地产权调整、促进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保护生态环境的一项综合性的土地调整治理措施。其中的权属管理问题切实地关系着农民群体的根本利益,因此在进行土地开发整理的权属管理工作时必须提起重视,要树立高度的责任意识,要使工作能够体现出以人为本的工作原则,从而保证土地开发整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赵谦.我国土地整理权属设置的宪法依据论[J].法商研究,2014(02):58-66.

[2]王艳梅.土地开发整理及权属调整问题研究[J].科技致富向导,2015(02):275.

篇2

关键词:举证 地籍调查 思路 变革

中图分类号:P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2(a)-0233-02

土地登记自我举证是土地登记申请时由土地权利人自我提交登记资料和宗地调查成果的一项制度,是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符合国际惯例土地登记制度的重要内容,也是转变政府职能,提高土地登记效率和社会化服务水平的重要措施。这意味着,土地登记必需的相关资料必须由申请者自我提供,从而土地登记的程序相应调整为申请权属审核注册登记核发证书。地籍调查则因为土地登记自我举证制度的实行,而变为申请之前的必要过程,其成果则成为申请登记的必需要件。实践中,土地登记制度建设的滞后、地籍信息化系统应用的普及等,对于许多基层国土资源部门同志都是极大的考验,尤其是土地登记一线的老同志,对土地登记自我举证制度还不能准确把握,从而影响了自我举证制度作用的正确发挥。如何更好的实施自我举证制度,对此,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把握。

1 土地登记自我举证制度和土地登记制度的区别

自我举证制度是《物权法》规定的不动产登记重要制度之一,是指土地登记申请时由土地权利人自我提交登记资料和宗地调查成果。谈到自我举证制度,与之相似、紧密相连的两个概念不能回避:地籍调查前置和土地登记制度。所谓地籍调查前置就是指在集体土地征收、农用地或未利用地转用、签订《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核发《国有土地划拨决定书》前,需对批准用地进行勘测定界,先行完成地籍调查工作,出具地籍调查前置成果。地籍调查前置是土地管理工作实践创新的结果,地籍调查前置后土地登记的程序就变为:地籍调查申请权属审核注册登记颁发或更换证书。需要注意的是,地籍调查前置,仅仅是将过去土地登记的程序中地籍调查环节的顺序进行了调整,提前至整个登记程序的最先,地籍调查仍然是土地登记程序的重要环节,而且仍然由国土资源部门负责组织实施。

土地登记是指土地登记机构在受托权限内,为委托人提供土地登记咨询、等业务服务,并由委托人直接承担相应法律责任的经营活动。由于土地登记是法律性、政策性和技术性很强的工作,普通老百姓不可能、也没必要了解那么多与土地登记有关的法律、政策和技术,因此,必须委托土地登记人来完成。

通过上述分析,很明显土地登记自我举证制度必然要求地籍调查前置,但地籍调查不再是包含于土地登记程序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同时,自我举证制度的实施必然要求有成熟的土地登记制度作为支撑,必须有一定数量的土地登记人员及机构来服务土地登记市场。而地籍调查前置和土地登记制度不受自我举证制度的必然影响,无论是否实施自我举证制度,都可以实行地籍调查前置和土地登记制度。

2 积极推进自我举证制度的优势

实行土地登记自我举证制度是转变政府职能、提高土地登记效率和社会化服务水平的重要措施,可以进一步优化土地登记程序,以减少政府部门工作量,提高办事效率和质量。一是更加便民,体现了土地权利人的主体地位。过去土地登记的地籍调查等事务性工作只能是全部由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包揽,这样一方面土地登记申请人没有自主选择的余地;另一方面,“一对多”的供需关系使得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疲于事务性工作,不能全心依法行政,降低了工作效率。自我举证制度让土地权利人成为自主维权的主角,在办理土地登记中,根据相关中介的信誉、价格等市场综合情况自主选择中介进行地籍调查、土地登记,土地权利人不再是被动接受政府要求登记的对象,而是主动请求政府给予合法权益保护,大大方便了土地权利人。二是优化了土地登记程序,提高了土地登记工作效率和质量。土地登记自我举证后,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将从地籍测绘等沉重的事务性工作中解脱出来,专心于土地登记行政工作,更有利于政企分开、依法行政,同时避免了因地籍测绘等事务性工作引起的相关土地登记诉讼、赔偿等责任,提高了土地登记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3 地籍测量和权属调查全权委托给中介机构的可行性分析

受委托开展包括土地权属调查在内的地籍调查工作是土地登记机构及人员的合法职能和业务。根据《关于印发〈土地登记人职业资格制度暂行规定〉和〈土地登记人职业资格考试实施办法〉的通知》的规定,土地登记机构及人的业务范围包括七项(如图1所示):一是办理土地登记申请、指界、地籍调查、领取土地证书等;二是收集、整理土地权属来源证明材料等与土地登记有关的资料;三是帮助土地权利人办理解决土地权属纠纷的相关手续;四是查询土地登记资料;五是查证土地产权;六是提供土地登记及地籍管理相关法律咨询;七是与土地登记业务相关的其他事项。第一项明确规定可以受委托开展地籍调查工作,而地籍调查的概念是指国家采用科学方法,依照有关土地法律程序,通过权属调查和地籍测量,查清每一宗土地的位置、权属、界线、面积和用途等基本情况,用于满足土地登记的需要。地籍调查本身就包括了权属调查和地籍测量。

4 自我举证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措施

4.1 存在的问题

按照《土地登记办法》规定:地籍调查表、宗地图及宗地界址坐标,可以委托有资质的专业技术单位进行地籍调查获得。按照此规定,土地登记是一种自愿行为,实行自我举证,地籍调查成果应由申请人自我提供,即通过自主选择有资质的中介机构办理。在执行此项规定时,实际工作中碰到很多问题,如:(1)由于土地登记机构是有偿服务的,对于贫困户等弱势群体,由于经济困难,没能力委托机构进行地籍调查,如何进行自我举证?(2)由于政府原因造成的更正登记,如果还是让申请者委托机构进行地籍调查也不妥,申请者也无法接受。(3)按照《关于完善征地补偿安置制度的指导意见》中规定在征收土地前,要确认征地调查结果,即当地国土资源部门应对拟征土地的权属、地类、面积以及地上附着物权属、种类、数量等现状进行调查,调查结果应与被征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户和地上附着物产权人共同确认。建设项目用地的勘测定界成果上报前,须经地籍管理业务机构对有关内容进行复核。也就是说,新增建设用地,在报批前,界址已是很清晰了,已相当于进行过地籍调查。用地批准后,在土地登记时是否有必要再委托中介机构进行重复地籍调查?

4.2 对策措施

为解决自我举证制度下宗地地籍调查引发的主要问题,尽快尽好的推行土地自我举证制度,应及时针对问题制定相应措施。

4.2.1 修改《地籍调查规程》中不适合《物权法》和《土地登记办法》部分

(1)重新设计土地地籍调查表。

按《土地登记办法》,针对工作中碰到的问题重新设计地籍调查表,把地籍调查员改为参加国家统一考试获得土地登记资格的人,地籍调查结果由土地登记机构审核,负相应的法律责任。地籍调查单元宗地要考虑空间概念,修改平面地籍调查指界,需要对地表、地上、地下分别进行地籍调查指界的要制定相应的地籍调查表。

(2)改行政行为的指界规定为平等的民事行为规定。

自我举证制度下的指界系指界双方平等的民事行为,既然是举证,当然证据说明问题,不能通过下违约指界通知书强制性定界。建议定界时,充分考虑证据。建议修改认界规定如下:双方对相邻的界限达不成协议的,可以根据不同情况按下述办法处理:1)指界双方有下列材料的,按提供的证据直接定界,定界后将定界结果(地籍调查表)送达给对方。①相邻指界方有土地证的,其宗地界限以已发证的界限定界;②双方若一方有用地批复和勘测定界图或能证明自已界限的用地文件,以合法的用地界线直接定界;③若申请者已办理房产证,其用地界限不超过房屋占地界限,申请者同意以房产界限为界定界的,可以直接定界;④对于法院判决的按判决书指定的范围指界。2)双方对相邻的界限均拿不出依据,可以按下列办法办理:①经双方协商同意,可以对有异议的界限暂不定界,只对无争议的界限定界,将争议界限划出,在地籍调查表中注明,待双方对争议界限达成协议后,凭协议办理变更地籍调查。②若双方对界线达不成认同,又不同意将争议界限划出,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十六条的规定处理。3)对于指界一方长期无人居住找不到户主,而造成不能指界的,应采取在宗地附近张贴公告形式通知相邻一方5天内来指界,并照片取证,若规定时间不到场指界,可以在当地居委会或村委会配合下指界,中介机构根据现状和申请者提供的资料及当地基层组织的书面意见合理定界,然后将定界结果在报纸上公告和住户附近张贴公告,此举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受送达人下落不明,或者用规定的其他方式无法送达的,公告送达。自发出公告之日起,经过六十日,即视为送达。公告送达,应当在案卷中记明原因和经过”的规定,60日内无异议,定界结果生效,由人在地籍调查表中注明定界经过。若60日内有异议,按1)、2)两款处理。

4.2.2 实行多机构地籍调查

《土地登记办法》中规定地籍调查表、宗地图及宗地界址坐标,可以委托有资质的专业技术单位进行地籍调查获得,并没规定必须由有资质的专业技术单位办理,鉴于中介机构地籍调查不能满足所有情况的土地登记地籍调查。建议地籍调查分下列情况办理:(1)对于贫困户等弱势群体,应由国土资源部门具有土地登记人资质的人员或国土资源部门指定中介机构免费进行地籍调查。(2)对于新增建设用地,由于地籍调查征地时前置,该项工作由国土资源部门办理,所以在界址确认时可以由国土资源部门中有土地登记资质的人员进行界址确认,同时填制地籍调查表。土地登记时,直接提供成果。

《土地登记办法》和《物权法》实施不久,在实际工作中,需要对如何进行自我举证制度下的宗地地籍调查不断进行探索、完善、规范,制定出符合新规定的《地籍调查规程》。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