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医学技术专业方向范文

时间:2024-04-09 16:56:4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口腔医学技术专业方向,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口腔医学技术专业方向

篇1

关键词:口腔医学;学科交叉;教学改革

学科交叉发展的新常态下,学科之间相互交叉渗透是实现学科自身发展解决重大问题的必然选择[1]。随着这些交叉学科所产生的研究成果在口腔临床医学和口腔工艺技术领域中应用,一方面显著改变了口腔医学的面貌,引起口腔医学革命性巨变与发展;另一方面对口腔医疗从业者的专业能力要求更广。由于当前院校口腔医学本科培养方向与社会需求的错位,以致口腔医学本科毕业生普遍存在专业前沿不掌握、专业背景不清晰、岗位适应不灵活、知识结构不适宜的问题,学生的能力体系明显不能满足职业发展的节奏和要求。如何协调口腔专业相关的交叉学科与口腔医学本科教育协调发展业已成为实现学生个人价值和满足社会发展需求不可规避的技术瓶颈。

一、学科交叉融合对口腔医学专业的影响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学科门类间壁垒日益消融、不同学科间的融合,口腔医疗行业技术不断更新与进步,多门类科学的交叉融合为口腔医学深入发展提供了强劲的动力和广阔的空间。口腔医学的跨学科发展主要体现在与数学、电子学、信息学、材料学、机械工程学等多种学科交叉融合,在此背景下催生出一系列口腔医学新技术。以融合口腔医学与数学、电子学以及信息学形成的跨学科领域———数字化口腔医学为例,该领域以数字化影像技术、口内3D图像采集技术、CAD/CAM、3D牙齿打印等近年广泛应用的口腔医学领域的新技术为代表[2],对口腔医疗的模式和手段提供了革命性的改变,以致中华口腔医学会在2015年举办的第17次全国口腔医学学术会议(CDS2015)上采用“数字化口腔医学”为主题。无独有偶,随着口腔医学与其他门类学科的深入的融合渗透,各种理论研究、技术发展与临床应用实践已经成为业界研究与实验的热点,并形成许多发展快、应用广的新交叉学科,涌现出一批先进的诊疗技术,带动相关产业的迅猛开发、极大地推动口腔医学科研和教学的发展,成为引导口腔医学发展的有力推手和导航员。

二、学科交叉融合对口腔医学本科教育的挑战

交叉学科的迅猛发展,对科研、教育、经济和生活等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而当前交叉学科的建设和发展主要依赖于国家政策的推动和促进,学科和专业发展的诉求得不到及时反馈和有力支持[3],导致作为高科技人才培养基地的本科院校对于交叉学科的教育体制改革和研究机制建立处于缺失和滞后。具体对于口腔医学本科教育领域,存在以下两点问题。

(一)口腔医学专业就业率长期徘徊不前

口腔医学专业是一门十分重视临床操作性的学科,对学生的学科发展前沿的专业视野、解决临床问题的专业素养,职业涉及领域的实践能力都要求更高的专业标准和资格设置。如图1所示:根据全国高校学生信息咨询与专业指导中心的《全国普通高校本科部分专业就业率区间分布》可以看出,就业率始终在80%左右徘徊,虽然在2007年开始有所回升,但是始终处于区间等级A等以下。我国的高校专业设置培养目标为“培养社会需要的专门人才”,但是社会的需要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不同学科的交叉融合,社会的职业分工产生了显著变化,如果执拗于口腔医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只能从事口腔医生,无异于固步自封画地为牢。而提高口腔医学专业本科学生的就业率,必须从口腔医学专业培养目标的改革做起。

(二)口腔医学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专业结构性矛盾凸显

毕业生就业的专业结构性矛盾指高等院校毕业人员的数量和专业结构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不统一而产生的人才的供求矛盾。具体在口腔医学领域表现为:社会上增加了许多口腔医学学科交叉领域的职业,本科生就业方向也发生的显著分化。分析湖北科技学院口腔本科毕业生的就业方向可知,经过五年的本科学习最后从事医生职业的不过半数,且整体比重呈现出逐年下降的趋势,反而是与机械电子密切相关的医疗器械领域、与材料科学领域密切相关的牙体材料领域、与化工行业密切联系的牙膏牙具领域的就业率逐年攀高。随着口腔医学相关的交叉学科领域的职业成为口腔医学本科毕业生的主要就业方向,新的职业对于人才的标准提出新的标准,要求本科毕业生具有更加宽广的专业视界。这种要求需要高校对口腔专业的本科教育模式做出相应的变革,增强学校的办学自主性和灵活性。

三、学科交叉背景下如何做好口腔医学本科教育

口腔医学作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确定的一级学科,要实现健康长足的发展,面临的首要问题便是探索一条适应学科交叉发展,具有口腔医学特色的学科建设与学科发展思路。

(一)结合社会需求,及时修订培养目标

我国口腔医学交叉学科发展迅猛,但教育模式转变的滞后性导致相应的院校培养目标未能及时修订,尚未建立涵盖基础学科、技术学科和应用学科的三足鼎立的交叉学科体系。教育模式建立在学科分类的基础之上,教学拘囿于专业限制,科研局限于学科壁垒,院系学科间缺乏融合合作,未能形成开放包容的学术生态。培养出来的本科毕业生大多为知识背景单一的“专才”,不能应对学科交叉趋势下的就业环境多元化环境,最终表现为学生的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存在偏差[4]。现有培养目标制约了口腔医学交叉学科的引进和推广,严重影响教学的效果。在口腔医学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中增加相关交叉学科的内容,一方面可以促进不同学科之间范式的融合,整合学科资源,应对口腔医学领域的复杂问题,提升口腔医学的社会服务能力;另一方面有助于打破学科间的壁垒,拓宽学科内涵与外延,促进学生在今后的继续教育中重视口腔医学交叉学科知识,实现口腔医学的可持续性发展,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口腔医学人才。

(二)打破专业壁垒,合理调整课程组合

调整课程组合首先要做到教学内容重心下移,增加基础课比重,延展基础课的知识面,开拓学生的专业视界;口腔医学作为医疗卫生领域的重点学科和基础学科,必然与其他医学学科、工学学科广泛进行交叉渗透;摆脱传统的专业化观念束缚,将以往的纵向深入型思想向横向宽广型思想转变,积极寻求与不同学科、不同领域的耦合点,开展跨学科、多背景的研究,充分利用交叉学科对象整合、概念移植、理论渗透、方法互补、功能融合等特点,设置与口腔医学相交叉学科的相关内容,适应学科高度综合发展的趋势。此外,在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内容修订中,应该突出学科应用性和沟通性,尽快更新与完善课程中口腔医学交叉学科的理论与实践知识;摒弃呆板单一的封闭性结构,增添引导学生深入研究的专题课程;在口腔医学统编教材中增录口腔医学交叉学科的相关内容,关注诸如数字打印、记忆金属等新兴、高新技术在口腔医学中的应用的理论与实践。

(三)积极探索交叉学科,实现教研一体化

交叉学科领域多涉及前沿学科,与传统学科相比具有发展猛、更新快、不可预知的特性,因此对于交叉学科的学习和研究是一个不断探索和长期实践的过程[5]。在教学过程中增加交叉学科内容对教师专业理论的深度和广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必须具备新老科学转换融合的能力,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教师必须及时关注相关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发展动态,拓宽自身专业视角;教师必须不断学习和积极探索,尽快尽多的消化相关知识;教师必须对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思考和探讨,激发学生学习交叉学科相关内容的积极性,以期达到良好的授课效果。另一方面要求教师必须参与相关交叉学科领域的研究,积极申请相关科研项目,真正做到教学相长。

参考文献

[1]杨雪超,赵世勇.数字化口腔医学教育内容及形式探讨[J].高教学刊,2016,7(4):47-48.

[2]王根顺,汤方霄.基于交叉学科的研究型大学创新人才培养研究[J].教学研究,2011,34(1):16-20.

篇2

1、学生自身的原因

(1)主要表现为口腔医学技术专业的学生择业观念陈旧,就业期望值偏高。最近几年的医学发展较快,口腔医学技术专业的学生对于本专业的就业期望比较高,而对于口腔医学技术的认识还局限于“技术”二字上,从而在心底对于口腔医学技术这个专业没有真正的重视,更多的注重于更高学历的追求。

(2)学生本身不能长时间的忍受口腔医学技术的技术工作。社会的发展导致了现在的学生越来越娇气的性格,他们不能吃苦。大多数的学生在看到口腔技术工人的工作条件之后就萌生了退意,他们认为条件太艰苦,不适合自己。因而不能摆正自己的心态,更多的人认为,上了大学就不应该再进入工厂,下车间。

2、社会方面的原因

(1)大医院抬高就业门槛,学历要求提高。大学生毕业后,大多数都希望得到更好的就业单位,所以大多数的毕业生更倾向于大医院,或者是知名度较高的医院等。当医院的需求人员数量达到一定程度后,它们更注重的就变为质量,高文凭则成为了他们录取的第一凭证。因此在这种情况下,追求更高的学历就成为了大多数医学生的首要目标,这其中当然也包括了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尤其是,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在实际上是属于技术范畴,因此更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向上追求更高学历的欲望。

(2)工作环境的影响。作为口腔医学技术专业方面的学生,以后工作的地点大多数是工厂,而工厂的工作环境与医院或者是诊所相比恐怕是天差地别。首先,工厂的工作环境没有医院或者诊所的宁静,太过嘈杂的环境对于人的心理是一种负担,大多数人更喜欢相对安静一些的工作环境;其次,工厂的强制性比较强,没有医院或者诊所相对的自由。

3、学校方面的原因

目前有很多学校更注重于升学率的提高,想凭借升学率来提高知名度,以此获得更大的生源,因此对于学生忽视了自身专业不太重视,更注重于专升本相关科目的讲解,导致学生对于这一相关科目也变得轻视起来。对于本专业的认识也不够,甚至可以说是落后。

二、解决现状的对策

1、改变学生就业观念,加强对于口腔医学技术的了解,提高自身素质学校在招生宣传及新生报到时要向考生详细讲解口腔医学技术和口腔医学是不同的专业,在课程设置、培养目标、就业方向等有很大的区别,对口腔医学技术真正感兴趣的同学招收进来,而不是对不明情况的学生及其家长避而不谈,这就等于学生是稀里糊涂的来上学,等到明白了一些情况就错过了转专业的时机。对于招收的同学加强对于口腔医学技术专业的学习,开阔视野,加强各种基本能力的锻炼,掌握各种基本理论知识。吃苦耐劳,实事求是。对于工作充满信心,使自己充满昂扬的斗志。

2、学校应完善教学模式老师一定程度上要改变教学方式。开设相关课程加强学生对于专业的认识,引领他们树立起就业的信心。端正态度,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提高就业竞争力。开阔学生的视野,树立学生积极地就业心理,并向学生的就业提供一定的帮助。

篇3

关键词口腔;医学实验室;开放模式;能力

在我国高等教育改革推进的过程中,对于众多高校教学水平的评估标准也有了新的要求,需要在高校教育中加入更多的实践活动,在日常的课程设计中提升开放性、综合性实验所占比例,给学生们构建一种开放式的自由口腔医学实验模式,让学生们能够比较轻松地接近实践项目,在提升动手能力的同时也加强了综合素质。口腔医学专业的学生们更需要把口腔医学实验的理论与临床治疗实践相互结合,在未来从事口腔医学专业工作的时候也能更为从容。接下来,笔者将从3个方面简单介绍如何在现有的口腔医学教学模式的基础上进行改革,加入开放实验室管理模式。

加强实验仪器设备管理,健全开放式实验室管理制度

在如今的高校实验教学计划中,由于实验室设备的成本高昂以及耗材的采购难度等问题而淡化学生们的实验活动,让学生们主要通过教师的讲解和演示来进行相关知识的讲解。但是很多专业就是要进行大量的实验来进行知识的掌握和技能的提升,例如口腔医学学科。由于口腔医学专业需要大量的临床实验来帮助学生们消化相关知识,将理论知识真正运用到实践中来。为了让学生们可以感受到真实的口腔医学手术环境,在实验中用到的器材和人体有高度的相似之处,对于实验中的器材和设备的要求极高,必须要严格按照临床标准来进行实验模拟。这就要求口腔医学实验室对资金的投入有严格的管理,对于设备的管理也有着严格的要求,健全实验室的管理制度,提升开放式实验模式的推进速度。

因此,教师们要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关的符合条件的管理制度,力求掌控实验室仪器管理的每一个环节。并且要加强对于设备更换维修、实验用具、耗材采购以及设备的外借等规章的严格执行,保证在口腔医学实验过程中,学生们能够严格按照实验室规章制度进行实验,这对于口腔医学实验室开放管理模式的普及也有着不言而喻的重要作用。

高校对于符合实验管理的人员可以建立相应的实验室仪器和设备的管理系统,借助互联网技术来辅助口腔医学实验室的管理。基于实验室实际情况建立数据库,给实验室中的每一台仪器和设备都进行编号和登记,做到设备的全面管理,学生有进行口腔医学实验需求的时候要跟实验室管理的相关负责人进行申请,在经过实验室管理人员的授权和登记以后才能将相关的口腔医学实验室开放,这样也能激发学生们在实验过程中对于实验室设备的重视,严格按照实验规章制度进行实验,提升学生们的实践能力。

创设实验室开放性气氛,健全开放式实验室管理制度

在我国,高校的实验课程中往往是通过以班为单位来进行教学,学生们往往在意识上仍然将改革以后的开放式实验室模式当作是平时所参与的实验课的形式,在实验室中往往抱着保证完成课堂实验目标的想法投入到实践中去。因此教师们要在开展开放式实验室教学的同时,给学生们灌输相关的开放实验室模式的概念,让学生们认识到开放式实验模式与实验课的不同之处,进而在平时的实验中也能有更浓厚的兴趣,逐渐适应开放式口腔医学实验模式,提升口腔医学实验的主动性和探究性,对于在课堂上所学的相关口腔医学知识点进行探索与消化,能够在今后的工作中应用上所学知识,提升动手能力。

实验室管理中心可以让学生们组建成创新实验小组来进行实验,在实验中以创新教学理念作为核心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口腔医学实验,适应合作实验模式。教师们需要不断完善在小组合作口腔医学实验中出现纰漏的地方,大胆实践,寻找出最适合我同高校相关口腔医学专业的学生们的合作实验特点的开放式实验方式,提升临床口腔医学实验效果,同时也能让学生们感受到互相合作在口腔医学实验中的重要性,在临床实践中与其他学生互帮互助,吸取其他同学思想中的优点,提升自我合作意识,在实验室中营造一种积极向上的开放合作实践气氛。需要注意的是,中心基础实践教学平台可以选择不同专业不同研究方向的学生们组成实验小组,让学生们的合作更具开放性特色。

提升实验管理人员素养,健全开放式实验室管理制度

实验室技术人员专业素养的提升也是实验室开放式管理模式建立的重要因素,只有相关的实验技术人员有过硬的口腔医学知识,才能保证实验室团队有更宽阔的发展前景。在提升实验室技术人员专业素养的过程中,可以让全体实验室技术人员跟踪学生们一起进行实验,针对学生们在口腔醫学实验中所出现的问题进行纠正和指导,从而帮助学生们提升口腔医学实验的效果。同时也要组织实验室技术人员进行定期的专业知识技能培训,保证他们在实验室教学工作不断提升实验教学能力,提升专业技能水平,这也有利于提升实验室技术人员的管理效果。

由于实验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因此实验室管理中心可以让实验室技术人员组织学生们在实验前进行注意事项培训,将学生们在实验中可能由于误操作而导致的后果以及相应的处理方式进行仔细讲解,并让学生们重视实验中的规范性,在进行实验的时候能够注意实验耗材和仪器的保护,避免浪费,并且对于学生们对相关注意事项掌握情况进行测试,只有安全意识和操作规章都正确的学生才可以得到口腔医学实验室开放实验的权限,而且此后要进行定期考核,避免出现设备操作规章制度淡忘的情况。

篇4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口腔医学技术 正畸技工学 学生问卷

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培养具有一定的现代口腔医学基础知识与较强的口腔修复体制作能力,能从事各种类型口腔修复体制作及其从事口腔预防保健等相关工作的高级应用型口腔医学技术专门人才。毕业生主要在各级医院口腔技工室或齿科技术加工企业从事各种口腔用修复体和矫正器制作的工作,服务于口腔临床[1]。

口腔正畸技工学作为该专业的一门专业选修课程,有重要的教学价值。另外,近年来口腔正畸临床学科的巨大发展也给该专业提供了更多的机遇与挑战。当今的口腔技师不仅要会制作传统哈雷保持器和牙合垫平导,而且要会制作很多复杂的、新型的正畸矫正器,如sanderⅡ,固定式Twin-block,甚至还要掌握与现代正畸新型临床技术相配合的技工室技术,比如舌侧间接黏结技术等。学生能否顺应社会需求,掌握较高的实践操作技能,就要求我们在教育中适当调整课程设置,使教学更加适应快速发展的时代需要,让学生在社会上更具竞争力。

我在口腔正畸技工学课程的教学实践工作中进行了认真的思考,尝试从学生角度了解口腔正畸技工学课程现状,采用自编“高职学校口腔正畸课程学生问卷”,以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2008级,2010级所有修习过口腔正畸技工学课程的学生为总样本,通过分层随机抽样,进行问卷调查。经过差异性对比,得到学生在学习这门课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从而进行相应的实践教学改革。

一、调查对象与方法

(一)对象

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2008级、2010级所有修习过口腔正畸技工学这门课程的口腔工艺技术的学生163名,其中男生36人(占22.08%),女生127人(占77.92%)。

(二)方法

问卷调查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进行调查,内容包括调查学生对课程的感兴趣程度、学习遇到的困难及对等方面。问卷调查采用无记名方式进行,调查前用统一的指导语解释问卷内容,被调查学生在20分钟内完成。发放问卷163份,收回163份,问卷回收率100%;其中有效问卷163份,问卷有效率为100%。

二、调查结果

三、调查结果分析

(一)对课程的感兴趣程度喜人而对课程的理解程度不尽如人意

口腔正畸学一直以来都是一个略带神秘的学科,一来在于它神奇的美容魔力,能使一个人的外貌发生非常大的变化,甚至可以改变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所以在接触之初,尤其是口腔专业的学生,都对正畸学很感兴趣,看到病人矫治前后的照片对比都会惊叹,不禁问“这到底是怎么做到的呢?”表1显示同学们对正畸技工学这门课程的学习热情还是很高的。二来在于它的可望而不可即,口腔正畸学通常为毕业后教育[2],在学校期间,只能学习正畸学的一些基本知识和理论,对错畸形初步了解,无法对其诊断和治疗有足够的认识,也无法掌握其复杂矫治器的制作工艺。但是授课计划要求用短短的28学时来讲授近两百页的教科书及相关实践操作内容,同学们对课程的理解程度自然会有些不尽如人意,表5显示的结果就可以理解了。而且表2显示同学们普遍认为任课老师的讲授还是比较清晰的,主要是讲授的很多内容因为课时的原因而删减,使整个正畸的内容体系缺乏连贯性,理解困难。

(二)课程地位改革的必要性

口腔正畸技工学在口腔技工学这个专业中,虽是一直都是常规课程,但仍是选修科目。这似乎已经不能满足该门课程的教学需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美的追求让口腔正畸这门学科这几年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各大口腔医院的正畸科门庭若市,爱美人士都来寻求帮助。如何健康、高效、稳定、优质地矫正成了该门学科的发展方向。这也大大地带动了口腔正畸技工学这门子学科的发展。各个齿科加工中心,各式新型矫治器的订单越来越多。因此,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必须“依托行业、对接产业、锁定职业、服务就业”,作为技术培养基地的学校也应该因时而变,提高口腔正畸技工学课程的地位,丰富课程内容,加大课时量,真正实现专业教学与实际工作岗位的有效接轨,便于学生学到更多适应市场需求的新技术。增强学生就业、创业的竞争力[3]。

(三)课程设置改革的重要性

问卷中的3、4项问题是针对课程设置方面提出的。表3显示绝大多数人认为口腔正畸技工学这门课程的总课时应该增加。表4显示大部分人认为课程设置中理论课的比例要不少于实验课的比例。口腔正畸技工学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学科,若只在课堂上讲授学生是很难理解的。所以我院的课程设置基本上都是实验课多于或等于理论课的配比。但是正畸课可以稍有不同,首先正畸矫正器以活动矫正器为主,在制作上有很多类似于修复的活动义齿,但是其作用机理却完全不同,学生如果不能很好地理解矫治器的作用原理,实际制作中就会遇到很多问题,最后矫治器自然也就很难做好。

(四)人才培养理念的新方向

首先,现行的教学相对注重实际操作能力,相比之下就没那么重视理论知识的培养,职业技术学院一直是以培养实用型人才为指导思想,非常重视学生的动手能力的培养,但现在的社会竞争日益激烈,光有实干精神、没有理论知识及相应的表达能力,很多机会也会失去。其次,现在培养出来的学生将是与临床配合的医技人员,与临床一线的医生交流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矫治器制作中遇到的问题,彼此沟通都建立在理论知识的基础上,笔者认为:教育要以人为本,立足于学生的成长与成才,将学生培养成高素质高技能的口腔医学技术人才[4],教师必须把理论知识及表达能力的培养与技能操作能力的培养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

四、结语

本文通过对我院在口腔正畸技工学专业的学生对课程的感兴趣程度、理解力、遇到的困难及课程设置的问卷调查及结果分析。全面阐述了我校在实施口腔正畸技工学教学改革过程中,可以借鉴的一些建议,比如更加注重课程地位,增加课时,引入新的培养理念,既保障达到较好学习效果和基本学习要求,又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腔正畸技工学,从而提高我校口腔工艺技术专业学生专业技能的综合实力。

参考文献:

[1]蒋菁,王莹,吴佩玉,等.口腔医学技术专业教学改革初探.中国成人教育,2008,(18):166-167.

[2]周彦恒,许天民,张兴中,等.口腔正畸学进修教学总结与分析.医学教育,2003,(1):55-56:

篇5

一、形成有效的校企合作机制

校企合作办学是职业学校提高办学水平、培养合格人才的必由之路,也是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战略。尽管目前高职学校校企合作开展的较早,但效果却不理想,总的来说是学校有热情,但企业不积极。其主要原因是未建立有效的合作机制,国家没有出台对企业的督导和监控机制,没有建立专门的校企合作协调机构,负责设计、监督、考核和推行校企合作。因此院校与行业企业能否长期合作,取决于双方利益平衡点的寻找与把握,而能否使合作产生最大效益,则取决于长期合作中双方逐步探索建立的各种保障机制。首先要科学定位培养规格,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规格与区域行业企业人才需求的吻合度;要以为企业提供优秀人才为着力点,增强对企业的吸引力,通过技术咨询服务、技术改造、技术引进及推广、调整优化工艺结构等方式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依托合作企业,在服务过程中寻找科研内容,在生产一线中捕捉项目难题,解决企业技术中遇到的困难;针对不同岗位的要求,制订员工培训计划,为企业员工提供培训,以解决企业技术难题和提高员工素质为切入点,增强对企业的服务力。通过学校网络媒体和校企合作网站,积极宣传企业文化及企业信息,实现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的深度融合。成立校企合作科技研发与转化中心,校企双方共同组成科研项目组,发挥各自在科技研发中的优势,促进校企双方共同参与科技研发,促进科研成果的形成与转化。采取科研成果企业购买、投资入股、利润或产品分成等多种形式,共享科研成果。校企双方可互相投入设备或资金,互聘工作人员,建立“校中厂”、“厂中校”,使学校与企业间的人力、物力资源形成有机的整合,产生更大的效益。校企共同组建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管理委员会、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委员会,制订和完善各种管理制度,由企业派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负责生产管理和学生技能训练管理,学生在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和校内专业教师的指导下开展顶岗实习工作,使校内实训基地具备生产功能。校企双方共同管理、共同参与教学质量评价,实现人才共育、生产共管、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合作格局。

二、加大师资队伍建设力度

目前高职学校担任口腔工艺技术专业教学的教师中,以口腔医学专业毕业的教师为主,具备了相关学科的专业理论知识与教学能力,但直接接触生产、管理和服务第一线的经历较少,对最新的生产技术应用、管理理念和服务规范了解也有限,学校普遍缺乏能胜任理论与实验实训一体化教学的教师,而外聘教师虽然可以补充在实际生产中使用率高的知识和技能,但教学基本能力还有待及一步加强。因此应注重“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建设,应加大师资培训力度,保证专任教师参加生产实践的时间,整体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应建设科学、准确的人才考核评价体系和目标管理体系,完善人事管理和薪酬分配制度及激励机制,强化人才的竞争、激励和约束机制,完善师资引进、培养、进修制度,形成规范的专业教师双师素质建设机制。积极创造条件鼓励教师参加各种执业资格证书和职业技能考试,提高持有专业技术资格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教师比例。通过派送青年教师参加口腔医学技术专业短期技能培训班及到义齿加工企业及医疗机构进行实践锻炼和进修学习等途径,对中青年教师进行培训,增加教师企业一线工作经历,提高教师职业教学能力和专业实践能力,培养在行业内具有一定知名度,具有较强业务能力与开拓创新能力的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加大校企深度合作,建立兼职教师人才库,聘任具有行业影响力的专家作为专业带头人,引进企业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技术能手作为兼职教师,进行课程教学及指导学生实训工作,使兼职教师的承担的专业课时比例达到50%,形成专兼结合、结构合理、技能精良的高素质的“双师结构”教学团队。

三、大力推进专业课程改革

近几年,随着职业教育的发展,各学校对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口腔工艺技术方向)教学都进行了一定的探索,并在课程设置上作了一些调整或改革,但这些学校在以就业为导向的改革深度上还存在一定的差异。有些学校已对专业课程的结构和课程设置进行了先期的改革,在课程设置上加大了实验实训技能培训的力度。但许多学校还沿袭着传统的教学模式,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口腔工艺技术方向)的课程设置与工作实际、就业岗位技能要求吻合得还不够紧密。课程设置上仍存在着课程总数多,注重理论教学的学科体系,忽略实践教学的主体体系的倾向,职业岗位和任务的能力要求在教学中也未得到充分的体现。学生在校期间,实训室中各项基本训练不够,学生动手能力不强的现象较为普遍。而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口腔工艺技术方向)与工科专业有着十分相近的特点,因此各高职院校应借鉴工科院校较成熟的课程开发经验,校企合作进行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开发,以更好的适应口腔修复行业的岗位需求。

四、反映一线需求的教学内容应及时进入教材

在教材使用上,大多采用正式出版的传统教材。这些教材内容,通常自成体系且结构庞大,理论性较强,难度较大。教师反映学时不够,学生反映较难,不易听懂。同时,还存在教学内容滞后的现象,对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在教材中体现不够,不能贴近口腔工艺技术行业的实际需要。因此应对生产实际进行调查研究和深入了解,对职业岗位(群)所需的专业知识和专项能力的科学分析,使教材内容与职业核心能力培养很好的结合起来。根据口腔医学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规格的要求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教学体系,校企合作进行教材建设,合作技术开发校本实训教材,教材中引入行业企业标准,教材内容适应职业岗位能力需求并与行业技术发展同步。

篇6

[关键词]3D打印;口腔医学;材料

1材料种类

1.1金属材料

口腔医用金属产品要求金属材料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化学特性,生物相容性和耐腐蚀性等等。对原料的要求也很高,包括纯度高、含氧量低、粉末粒度细、可塑性好、流动性好等特点。目前主要应用于口腔医学领域的3D打印金属粉末材料包括:钛、钛合金、钴铬合金、不锈钢等。其中,钛及钛合金材料具有密度小、精确度高、强度大的优点,并且该种材料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被口腔医学领域视为比较理想的3D打印金属材料。尤其是在口腔颌面部位的修复、牙体组织的修复以及有关种植体制造[6]等领域广泛使用。由于纯钛的一些性能的缺陷,例如纯钛的强度不如钛合金大,而且纯钛的弹性模量比骨组织的要高,很容易导致钛种植体和骨组织两者产生不相融和的机械应力。对于此,很多研究者都试图采用各种方式来改善纯钛的性能,例如在其表面增加涂层或者氧化纯钛的表面等[7]。3D打印的钴铬合金也是口腔医学领域常用的修复材料。利用3D打印技术制造出,再采用修复技术将人工牙添加上去,这样的修复体进入口腔后便具有良好的密合性。由于使用的钴铬合金义齿支架与添加的人工牙采用了不同的材料,根据现阶段的技术设施,基本上不可能一次性打印出完整修复体。Traini等[8]成型了梯度化Ti-6Al-4V钛合金多孔牙科种植体,具有更加优化的理化性能,抗拉强度、断面收缩率及延伸率均达AMs4999(美国材料协会的关于3D打印钛合金的相关标准)。Figliuzzi等[9]使用激光烧结个性化钛合金(Ti-6Al-4V)种植体,拔除患牙后即刻种植修复,随访显示个性化种植体及美观效果良好。Traini等[8]激光烧结钛合金试件,然后分别测量试件表面多孔层和内部致密层的弹性模量,前者接近骨皮质,后者接近机械加工的钛金属,表明这种方法加工钛合金种植体能减小表面应力,有利于种植体的长期稳定。Mangano等[10]将激光烧结的窄直径种植体用于患者的后牙种植修复治疗,37例种植体随访2年后存留率为100.0%,成功率为94.6%。在物理机械性能、生物抗腐蚀性及相容性等方面,需要深入研究3D打印的有关金属产品是否与传统工艺制造的产品相同,是否按照国家的标准。目前,新兴金属材料在口腔医学领域依然处在体外研究的状态,尤其作为口腔植入材料的性能仍有很大的研究空间[11]。目前,3D打印技术不断发展,不断优化的设备性能和多样的金属打印材料,金属3D打印技术也会更加广泛的运用到口腔医学的各个领域中。

1.2高分子材料

高分子材料已成为目前3D打印领域中基本的成熟的打印材料,塑料作为高分子材料的代表,具有较好的热塑性、流动性与快速冷却粘接性以及其迅速固化的性能[12-14]。另外,由于高分子材料具有良好的粘接性,可以使其能够与陶瓷、玻璃、纤维、无机粉末、金属粉末等形成新的复合材料[15,16],在口腔医学中,聚乳酸、聚己内酯、聚富马酸二羟丙酯等属于比较常见的3D打印材料。聚乳酸(PLA)是一种具有良好的生物可降解性的环保材料,能在特定条件下被自然界中微生物完全降解,最终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不会造成环境污染,对环境保护非常有利,是公认的环境友好材料。其还具有半透明性和光泽质感,是口腔医学领域3D打印的理想材料。聚醚醚酮(PEEK)是一种热塑性聚合物,目前用于制作3D打印卫星、3D打印汽车零件,开始在3D打印行业发挥真正的影响。PEEK材料的优点包括,①PEEK材料弹性模量和人体骨骼相近,修复后颅骨的应力完整;②X射线透过性能好,不会产生金属伪影,不影响医学影像,方便检测术后恢复情况;③使用3D打印PEKK材料制成的结构比用传统的PEEK具有更好的抗菌性能,可以高温消毒再用;④PEEK本身具有很强的惰性,对头皮刺激非常小,排斥性低,稳定性高。目前用于制造义齿零件。从3D打印技术的发展状况而言,光固化立体成形属于发展最早也是最成熟的技术,并且得到了广泛的运用。3D打印光敏树脂即光固化树脂、UV树脂,是口腔医学领域应用广泛的高分子材料。对于口腔医学领域而言,液态树脂材料需要有优良的稳定性、较低的黏度、固化迅速且程度高等[17]。有研究发现[18],液态光敏树脂可以打印成可生物降解组织工程支架,利用光固化快速成型技术制造形成的支架与人松质骨有比较相同的机械性能,并且具有促进成纤维细胞黏附与分化的作用。迅速发展的光固化树脂材料不断促进口腔医学的进步,有利于口腔医学更加个性化和精准化。

1.3陶瓷材料

口腔医学领域的陶瓷材料要求具有良好的美观性和生物相容性,具有低密度、高强度、高硬度、耐高温、耐腐蚀、化学稳定性好等优良的物理化学特性,其广泛应用于机械制造、航空航天、生物医疗等行业。因其优良的机械性能和美观性能,目前也用作口腔修复材料。氧化锆陶瓷用切削技术进行加工时会有很多材料被切除掉,造成浪费,导致全瓷冠的价格昂贵,而且还可能在义齿中有切削力造成的内裂。3D打印氧化锆陶瓷义齿对材料利用率可达90%以上,相对来说成本较低。3D打印氧化锆可减少材料浪费和环境污染,并可通过打印特殊内部结构来实现硬度等力学性能的仿生性。早期的氧化锆3D打印制造主要以激光烧结的方法为主,但存在制件致密度及成形效率低,表面粗糙和裂纹等问题[19,20]。光固化成形陶瓷具有良好的表面质量和结构精度可控性[21],并迅速成为研究热点。目前,氧化锆材料3D打印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如内部应力大、烧结后容易产生裂纹以及体积收缩大等,这些可能会影响其机械性能和临床适合性,陶瓷材料及其加工工艺仍需进一步研究。

1.4生物组织材料

使用3D打印材料和技术生产具有良好生物性功能的人体细胞、组织以及器官等,是众多学者一直的追求。学者们不断探索3D打印技术,并且紧密结合了生物组织工程技术,制造具有生物功能性的人造细胞、组织和器官来替代需要修复的人体缺损组织。水凝胶是一种水溶性的高分子聚合物,其利用化学或物理的交联而产生,是一种3D网络结构[22,23]。水凝胶有优良的生物相容性,可以构建组织工程支架,并且可以加工形成可控型释放药物的载体[24,25]。但目前,3D绘图生物写入制造的水凝胶具有较低的硬度,可能导致结构崩溃或限制形状的复杂性,因此3D打印生物材料的最新进展将推进3D打印生物材料领域的进步和发展[26,27]。在口腔医学领域中,不论是患者个性化定制的生物组织材料,还是现有的成品,3D打印产品在牙科和口腔手术[28,29]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3D打印技术基本上实现人牙髓细胞(humandentalpulpcells,hDPCs)的生物打印,这奠定了3D生物打印技术更广泛的应用于牙体组织的基础。再者,人工骨材料羟基磷灰石与光敏高分子相融合可以用于制造含生物活性的骨组织工程支架。在种植学方面,3D打印个性化种植体成为即刻种植的趋势,对钛种植体表面进行修饰,可促进成骨细胞的生长分化,种植体具有更优良的特性。由于3D打印技术生成的微米表面的粗糙程度更容易被特定的细胞识别出来。具有微纳复合结构的种植体促进了细胞的增殖和延展,同时更利于细胞向成骨方向分化。在微纳复合结构提供的生理三维的仿生环境中,更利于细胞的伸展,从而更好地增殖与分化。

篇7

“理论知识够用,实践技能较强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是高职高专口腔医学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在专业课程设置方面,除了国家规定设置公共基础课程外,主要是专业基础和专业课程。在讲授专业基础和专业课程必时须以实践操作为前提,但高职高专教师具有较强的理论功底,而专业实践能力相对较差,此时可将传统学徒制培养模式与职业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以课程为纽带,以学生为中心,采用校企合作和工学结合的方式,通过教师和师傅的共同努力传授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是为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这一人才培养模式适合包括高职高专口腔医学技术在内的所有技术类专业。

1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内容

1.1 学校企业联合,制定培养方案

为培养合格口腔医学技术专业人才,学校应联系技术力量雄厚的相关企业并进行合作,根据口腔医学技术和企业发展的需求,共同培养人才。在此过程中,双方应协商成立校企合作人才培养领导小组,通过调查社会对口腔医学技术人才需求情况,强化专业建设,合理设置和确定专业招生人数,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通过工学结合、顶岗实习、就业实习等方式有针对性地培养人才,使之符合社会需求。

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过程中,一要注重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和培养工作,校内教师要深入企业进行实践,使之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要加强企业技术骨干师傅的聘用和培训,使之巧妙运用理论知识指导实践,不能成为实践操作的机器人。二要加强专业建设与课程体系改革,设置并编写适合招工企业和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发展的课程,使之满足岗位需要。三要制定并不断完善考核与评价体系,合理确定理论考核和实践考核所占比例,增加近期和远期口腔医学技术发展实践能力的考核内容和占分比,以此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建立科学合理的“需求-培养-供给”的口腔医学技术人力资源平台,通过供给侧改革输送所需要的合格人才,满足企业和社会发展需求。

1.2 优化课程体系,重组课程内容

口腔医学技术专业教学过程中,应做到融合并交替进行理论和实践课程教学,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为一体,在理论教学时数足够的前提下,应尽量提高实践课程所占教学时数比例,使学生在教师和师傅的指导切实掌握实践操作技能。在课程设计时,应根据职业情景将课程进行模块化处理,根据岗位需求和发展适当增减课程内容。要邀请企业管理人员和技术骨干共同探讨口腔医学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参与到课程和教学内容增减以及教学方式等教育教学的研讨之中,在不违背国家专业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的前提下,切实优化课程体系,重组课程内容,为培养应用型口腔医学技术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1.3 教师师傅合作,完成教学任务

毋庸置疑,课堂不是理论教学的唯一场所,实训室和企业车间也是理论教学的重要场所;同理,实践教学不仅可在实训室和企业车间,也可将师傅请到课堂,通过教师师傅的努力共同完成理论和实践教学任务。在此过程中,高职高专专业课教师与企业技术骨干师傅相互之间必须做到深度密切配合,各司其职,这是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在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实施的关键。

第一,学校和企业要培训拟承担教学任务的技术骨干师傅,使之了解口腔医学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及其教学时数等;第二,由教学经验丰富的高职称教师指导带教师傅掌握适宜的教学方法、教学技巧和教学艺术,使其掌握高职高专口腔医学技术专业教育教学理念和教师职业素养,不断提高其教育教学能力,适应教学岗位需求;第三,口腔医学技术专业理论教师在课余时间要深入实训室和企业进行实践锻炼和操作,不断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较好地完成理论教学;第四,可通过一带一、一带多和传帮带等多种形式,使教师和带教师傅之间相互交流教学和实践经验,实现共同提高共同进步,不断提高口腔医学技术专业教学团队的整体水平;第五,在教学过程中,要通过沟通交流?术,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运用合理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教师、带教师傅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以问题为导向,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完成专业培养目标。

1.4 建立评价体系,培养合格人才

要培养合格医学口腔技术专业人才,为序有相应的教学评价体系作保证。这一体系的监控和评价应以学校-学生-企业三位一体为基本原则:学校和企业应建立健全教学质量联合监控和评价小组并切实落实主体监管责任,制定教学质量评价标准,实时监控和评价教师理论授课、学生学习和师傅带教情况,及时发现并解决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良现象;要建立奖励机制,由第三方评价机构客观评价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以及教师授课和师傅带教质量,通过奖优罚劣,促使学生努力学习专业知识,鼓励教师和带教师傅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人才培养之中。

2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优点

2.1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对于符合职业教育教学规律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来说,可以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思维能力,有利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首先,在实训室或企业学习期间,通过实际操作操作和反复练习,在“做中学、学中做”,可以较好地掌握基本实践技能,为适应岗位需求奠定基础。其次,学生在具体的工作环境下掌握口腔医学技术知识和技能,其学习目的和学习意义更加明确,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学习意识,促进有效掌握专业知识与技能并运用到具体工作之中。另外,带教师傅通过运用各种个别化教学方式,可以在规定的时限内根据学生实际自主设置学习进度,有利于开展针对性的因材施教,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2.2 提供企业所需的高质量技能型人才

如前所述,由于学校和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双方以实际需求为导向确定招生数量;企业和学校共同选拔技术骨干作为带教师傅,企业和带教师傅直接参与人才培养过程,人力资源素质可以满足企业的基本需求;通过带教师傅与学生积极沟通和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学生可以不断认同企业价值观,学生以企业为荣,不断提高学生对企业的忠诚度,切实解决企业招工质量不高的难题。

2.2 提高学生就业质量和就业率

篇8

口腔医学教育是医学教育的一部分,同时口腔医学教育相对于临床医学有着更为突出的特点:一方面,由于高端口腔医疗治疗费用高,治疗群体多为中高水平收入人群,患者多是为了提高生活质量接受口腔疾病的治疗,对医疗服务及质量的要求相对更高。另一方面,口腔医学是一项操作性很强的医疗项目,需要大量的临床操作训练才能达到熟练精湛的水平。这就造成了口腔医学生临床实习与患者就医高要求的矛盾。这一矛盾不仅在中国存在,在许多发达国家同样也存在。2006年8月,哈佛大学口腔医学院院长布鲁斯•多诺夫在美国口腔教育学会学报上发表文章,表明自己的立场:“我认为传统牙科教育的弊端将会导致口腔医学院的关闭,而且使国内最需要口腔健康服务的民众一直无法得到应得的诊治”(3)。如何解决大量患者口腔疾病的医疗问题,同时又解决口腔医学生临床实习医患关系的矛盾,开展口腔医疗社区实习是一个可行的途径。积极分流实习生进入社区,下到基层,从最基本的东西学起,一方面满足学生的学习愿望,提高教学效果,另一方面也缓解了矛盾,社会效益极大,潜在的经济效益更大。医学生社区临床实习在临床医疗中已广泛开展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我国学者曾诚等在《中国高等医学教育发展的改革比较研究》中提出:全球医学教育改革的一个明显趋势是面向社区进行教学改革(4)。在我国,临床医学教育已逐步向社区教育推进。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自1997年建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近年不断推行以社区为基础的临床教学实习改革,实践证明,临床医学生到社区实习,既是实习者,也是社区卫生服务的参与者;既是实践者,也是改革者。做好社区实习教学工作是中心和学习的共同目的。学校、学生、社区三方面都认为社区医学纳入医学实习教学是必要的,可行的,有效的(5)。关于口腔医疗社区实习方面,美国已开展了有益的探索,其中最为成功的是将社区医疗融入传统口腔教育的教学模式。2002年,罗伯特•伍兹•约翰逊基金会发起了“走进口腔健康”的改革项目,资助哈佛大学口腔医学院等15个口腔医学院进行为期五年的教学改革。在教学实践中,一些口腔医学院让学生进入社区卫生中心、退伍军人医院管理部门、印第安人卫生服务组织等机构实习。实践证明,社区模式可以降低口腔教育的成本。哈佛大学口腔医学院院长布鲁斯•多诺夫在他的文章中对该学院的做法给予积极的肯定。2008年3月,罗伯特•伍兹•约翰逊基金会再次宣布资助包括马里兰大学在内的八所大学进行口腔医学教学改革,以期在全美推广社区口腔教学模式。我国社区医疗与口腔医学生的临床实习结合的优势有:

1.为更广泛的人群提供基本的口腔医疗服务,同时也为口腔医学生的临床实习提供更多学习和实践的机会(6)。口腔医疗一向被认为是富贵医疗,原因在于:①口腔疾病不威胁人的生命安全,病情可以拖延,因而对于中低收入人群该治疗不列入家庭医疗支出中。②口腔治疗医疗费用特别是材料费较高,部分治疗方法不在医保范围,中高水平收入人群才能接受自费治疗。在我国口腔疾病的发病率非常高且得不到广泛而足够的重视。《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报告》,我国35岁~44岁年龄段人群患龋率为88.1%,龋均为4.5颗,仅8.4%的龋齿进行了治疗;65岁~74岁老年人患龋率为98.4%,龋均为14.65颗,仅1.9%的龋齿进行了治疗。如此多的口腔疾患需要大量的口腔医生对症治疗。口腔实习生社区医疗的建立将有利于建立新型的医患关系,缓解医疗服务的供需矛盾,最大限度地利用卫生资源。

2.加强口腔专科医学院对社区口腔医疗的指导与帮助,有助于提高社区口腔医疗水平。目前我国的社区口腔医疗水平非常落后,有些基层社区尚未开展口腔医疗,使得许多低收入人群进入不正规甚至无证的口腔诊所就医,不能达到口腔基本医疗目的。口腔医学专业学生进入社区实习能将正确的口腔专业知识及口腔卫生保健理论带入社区,提高社区口腔医疗水平;同时社区口腔医生在临床教学活动中能与专科带教教师及实习生广泛交流,教学相长,不断提高医疗水平和预防保健能力。

3.加强口腔健康教育,提高广大群众口腔健康保健意识,为预防口腔疾病的发生起积极作用。社区医疗卫生服务基地的建设强调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既有利于将预防保健落实到社区、家庭和个人,又有利于加深医学生预防为主的思想,并将其贯穿于整个医疗行为的始终(7)。

4.口腔医学学生早日接触社区医疗的运作,了解社区医疗的服务性质与特点,积累一定的经验,以便毕业后能更快更好地服务于社会。社区卫生服务可以将广大居民的多数基本健康问题解决在基层。学生在此实习,可以尽早地了解广大居民最迫切、最基本的需求,认清现阶段卫生服务供需的基本矛盾。社区医生不仅有良好的医疗、预防、保健、康复的技巧,还要有良好的人际沟通技巧和群众关系。因此,切实要求学生做到从单纯的治疗向预防保健服务扩大,从生理扩大到心理服务,从医院扩大到家庭和社区服务,从单纯的医疗技术措施扩大到综合性的服务。

篇9

1口腔医学生具备信息素养和科研能力的必要性

随着计算机和网络等技术的高速发展,信息素养已经成为衡量学生综合素质的标准之一。因为在知识爆炸的时代,海量信息在给人们带来便捷的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许多不便,如怎样有效快速的获取信息,和准确的判断获取信息质量的高低等等,错误的信息非常可能导致错误的结果。对于口腔医学专业来说,不当的结果往往是以牺牲患者的健康作为代价,显然后果更为严重。因此在学习阶段,口腔医学生应该象重视专业课程的学习一样,积极主动的提高自身信息素养能力。口腔医学属于医学的分支学科,患者的病情因人而异,相应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并不是严格一对一的关系,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应用。而在学生学习阶段,由于实际工作的缺乏,学生并不能很好的加以了解和体会,使许多学生养成了读死书的缺陷。因此学生要通过提高自身科研能力,尽可能的对所学知识进行扩展,并以此为途径,了解口腔临床工作实际的需求和未来发展方向。

2口腔医学专业学生信息能力的养成

2.1认真学习文献检索课程医学文献检索课是为了有效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能力,因此学生要认真学习。同时,在课堂之外,学生也应该通过撰写综述等方式,将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实践。

2.2积极参加图书馆组织的培训文献检索课程能够系统有效的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能力,但具有一定的时间局限性和知识内容的局限性。近年来,许多高校图书馆为了弥补这一不足,纷纷开展了与检索能力相关的讲座。这就需要学生对图书馆的各类宣传海报加以关注,通过积极参与以上培训,与时俱进的掌握资源更丰富、检索更便捷的数据库使用方法。

3口腔医学专业学生科研能力的养成

3.1主动参加校内外组织科研讲座高等学校针对学生开展的科研培训讲座较少,但外针对教师开展的培训活动却非常丰富,如优秀课题汇报、科研学术年会等等。因此有科研学习兴趣的学生应该主动的参与到各种培训中,拓展科研和学习的范围和眼界,吸取优秀专家的科研经验,提升自我科研能力。

3.2力所能及的参与到各项科研工作之中高校教师承担大量的科研课题,因此有许多科研任务需要有人为之分担,而学生则中适合的群体。有科研兴趣的学生可以参与教师科研工作,从事基础的调研、文献检索等工作,力所能及的融入到科研工作中,从点滴做起,逐渐培养科研能力。

3.3主动申报各类大学生科研项目国家教育部门十分注重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每年均有各个层次和数量的大学生科研项目供学生申报,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参与科研工作的热情,也是对学生科研能力的一种检验。其弊端主要在于成功立项的比例过低,降低了学生申报的积极性。笔者认为无论是否申报成功,都给予学生一次难得的学习和提高机会。因为首先从申报过程分析,在申报指南上已经明确列举了近期医学研究的难点和热点问题,学生在申报时能够直接的进行了解和掌握,即使本次没有申报成功,对未来科研工作的开展也指明了方向;其次申报书规范的撰写格式,有利于学生养成规范的科研工作习惯,使之终生受益。

3.4独立组织科研小组与以上几种方法比较,独立组成科研小组更具有普遍性和可行性。如同一寝室或有相同科研兴趣同学,彼此间通过知识的讨论和交流,可以对知识加以提炼和升华,同样也可以提高自身的科研能力。

4对学校开展信息素养和科研能力教育方面的建议

4.1信息素养方面提前文献检索课的开课时间。建议将文献检索课程提前,最好能够在大一阶段开展,使学生及早受益。同时由于文献检索课的开展是以计算机课程为基础,因此首先需要有针对性开展计算机基本操作短期教育,然后再开展文献检索课程教学。建议图书馆组织的各种培训形成体系。图书馆组织的关于信息素养方面的培训往往都是独立开展,由于时间较短,如一般只有1个小时左右的培训时间,无法使学生很好的了解和掌握,且各个培训在内容上往往相互孤立,没有进行很好的扩展和关联。建议图书馆能够将日常组织的培训规模化、系统化。如可以以月份为一个培训周期,围绕同一主题开展培训,以便于学生更好的提高信息素养能力。

4.2科研能力培养方面开设科研能力培养课程。学生科研能力基础都非常薄弱,若直接参与到教师的科研工作中,或直接申报各级别的课题,绝大部分学生会觉得无从下手。因此当口腔医学生的理论知识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如在大三阶段,可以以选修课的形式,向学生开展科研能力的基础培训,主要内容如论文格式、数学统计软件的使用等等。同时以组织论文竞赛和模拟组织课题申报的方法,使更多的同学参与到科研工作中。将科研能力纳入衡量学生综合能力的标准。现阶段衡量学生能力的标准主要是学习成绩,即学生的好坏与分数的高低相对应,显然不利于学生主观上科研能力的培养。建议高校要充分发挥“创新教育激励机制”的正面引导作用,建立完善的科研创新体系及科研活动评奖评优制度。有条件的高校可设立各种科研创新专项基金,支持和奖励从事科研创新活动的学生,并根据科研成果的不同给予奖励,使医学生的科研创新活动得到资金保证,保护和激发学生参与科研活动的积极性。

篇10

1 口腔美学知识与牙体缺损修复的关系牙齿各种类型的缺损或缺失都会不同程度地影响患者的美观、发音和咀嚼等功能,尤其前牙的缺损和缺失,若长期未得到修复,会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心理状态造成影响[3]。口腔牙体缺损修复教学中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知识传授,其一在于口腔基础知识,即口腔解剖的生理学知识,它是容貌美的基础。通过对正常人体口腔解剖形态的医学研究,可以让学生了解容貌美的解剖生理特征,找出容貌美的形态学规律,例如面部黄金比例、牙体牙根的形态特点等,从而进一步掌握口腔颌面部的美学标准,以此让学生对面部美有一个基础的认识;其二在于口腔美学知识的教授,这部分要求学生充分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提高审美能力。口腔美学知识与口腔医学专业技术的联系紧密而广泛。授课内容包括美学、医学美学、口腔美学、牙齿美容学的基础知识和口腔美学的临床应用等,通过对人的头、面部的组成结构进行观察,发掘构成美学的主要范围和特征,从而寻找到使人的口腔呈现完美状态的最佳表现形式。要想提升对于口腔美学的评价标准,必须通过实际感知的手段来实施。如在对牙体缺损修复教学的过程中,通过相关的教具、模型以及实物等,使学生形成具象的认识,同时鼓励学生之间相互讨论、彼此评价,从而有助于学生更好的把握课堂知识,巩固对于美学的认知水平。教师在教学中实现美学知识与口腔专业知识的有机结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4]。

2 前牙修复中的口腔美学知识前牙处于面部十分突出的位置,若出现缺损或缺失会对患者的心理状态造成影响,因此在修复过程中不仅需要关注前牙功能的恢复还需要注意美观。牙体本身的形态和牙的排列都会影响面容外观,下颌姿势位时、微笑时、大笑时上下前牙外露量也是容貌美的重要参数[5]。教师在进行前牙修复知识的讲解需充分结合口腔美学知识,使学生从前牙缺损原因出发,观察患牙的形态、大小、排列、比例、颜色,以及牙龈的位置、形态、颜色等,根据患者脸型、下颌骨的形态等综合考虑前牙修复的方案,确保在修复完成后能够进一步提升整体的美观度。此外,前牙和后牙的设计具有一定的差异,在临床实践中,教师应指导学生全面了解二者之间的区别。在对前牙的修复中,要充分运用自身的口腔知识和美学修养,借助各种高科技的仪器,全面的对患者的牙齿结构进行分析,寻找最佳的修复方案。将患者现有的牙齿结构与符合美学标准的牙齿结构进行对比,找出二者之间的不同或不足之处,提出既符合美学审美又能实现患者前牙修复的方案。当然在实施的过程中一定要尊重患者本人的意愿,以追求自然为前提,达到最佳的修复效果。

3 义齿比色中的口腔美学知识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牙齿的颜色是带给人的首要直观印象,也是牙齿美学的外在具象化,而不同的人种、不同的地区之间对于牙齿的颜色追求不同,如何寻找最符合大众审美的齿色,是口腔修复领域一直关注的问题。在试验课的模拟训练中,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进行小组活动,互相之间观察不同牙位、不同性别牙齿颜色的差别,对天然牙齿的颜色变化规律进行了解与掌握,对同一牙位上的彩度、色相的差异进行分析。除此之外,学生还需要掌握基础的美学知识如视觉原理、色彩学原理,其中色彩学原理的知识主要包括色彩、视觉的基本原理、视错觉在美容牙科中的作用、前牙审美的视觉规律和义齿形式美的视觉特征等[6]。上述的基础知识学习完毕后,教师可以采用比色板指导学生进行义齿比色训练,要求学生根据学习到的口腔美学知识,在自然光条件下,于明亮的可视环境下进行,使学生在实践中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4 发育畸形牙体缺损修复中的口腔美学知识导致牙体缺损的牙齿发育畸形是在牙齿的发育、形成过程中牙体形态、结构出现异常所致。临床常见的由于发育畸形造成的牙体缺损包括四环素染色牙、牙本质发育不全、釉质发育不全等情况[7]。发育畸形造成的牙体缺损一般是长期伴随患者存在,过度的畸形会导致患者产生心理上的自卑与抵触,对于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严重的影响,因此患者对于修复后的美观重视程度更高,必须提高从医者的口腔美学审美,增加相关的美学知识,才能帮助患者更好地修复牙齿。因此教师在发育畸形牙体缺损修复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指导学生在实际操作中,需充分考虑患者的美观意见。并在教学实践中对发育畸形造成的牙体缺损修复后进行颌面部检查、美学和微笑评价,使学生能够进一步加强对口腔美学知识的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