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教育培训案例教学范文

时间:2024-04-09 16:56:3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干部教育培训案例教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干部教育培训案例教学

篇1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客观、准确、全面、公开的原则,对全市干部参加学习培训情况进行量化考核。通过学分制考核,激发干部参加学习培训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进一步提升培训效果,为推动全市转型发展、全面发展、科学发展提供人才智力支持。

二、考核范围

我市干部教育培训学分制考核试点阶段考核对象为市委党校、市交通运输局、市商务局、市审计局、市粮食局等5家单位参加全市干部在线学习的全体学员。

三、阶段安排

(一)前期准备阶段(11月24日至12月9日)。重点做好方案制定、动员部署和学员信息采集、完善等基础工作。各试点单位要对此项工作高度重视、精心部署,及时准确上报相关材料。

(二)试运行阶段(12月10日至28日)。重点做好试点单位管理员账户分配、授权、管理人员培训和管理系统试运行工作。市委组织部组织试点单位人事教育科负责同志进行专项培训,以熟悉操作流程,明确权责分工。各单位在工作中要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市委组织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将做好指导和服务工作。

(三)总结完善阶段(12月29日至31日)。认真总结我市干部教育培训学分制考核管理试点阶段取得的经验和成效,对工作中行之有效的做法加以推广,形成我市干部教育培训学分制考核管理工作总结,上报省委组织部。

(四)推广实施阶段(20__年1月起)。在总结我市干部教育培训学分制考核管理试点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召开全市干部教育培训学分制考核工作会议,在全市推广实施。

四、考核权限设置与学分要求

全市干部教育培训学分制考核管理,在市委统一领导下,由市委组织部主管,市委和市政府有关部门分工负责,各级党委分级管理。市委组织部履行对全市干部教育培训学分制考核管理的宏观指导、协调服务、督促检查、制度规范的职能,负责市管干部和市人大、政协机关,市法院、检察院,市直党群部门,市派机关科级及以下干部学分考核的审核、评定、登记等日常管理工作。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负责市直政府部门科级及以下干部学分考核的审核、评定、登记等日常管理与监督检查工作。市直单位组织人事部门在党委(党组)领导下,负责本系统、本单位干部学分考核的初审、评定、登记等日常管理工作。

县处级干部年度学分不得低于60学分。其中:年度考核得分在100学分以上的为优秀,100—60学分为合格,60学分以下为不合格。

科级及以下干部年度学分不得低于50学分。其中:年度考核得分在90学分以上的为优秀,90—50学分为合格,50学分以下为不合格。

五、工作要求

(一)要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各试点单位要充分认识开展此项工作的重要性,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明确专人负责,细化任务分工。

篇2

关键词:高校;科级干部;培训;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35-0251-02

高等学校肩负培养人才、知识创新、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的重任,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事业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高校干部是高校办学理念的主要确定者,办学方针的执行者,建设发展的主导者和管理者,开展好高校干部的培训工作,提升其办学治校能力,对于促进高校科学发展,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建设人力资源强国都具有重要意义[1]。高校科级干部是高校干部队伍中数量上的主体,以苏州大学为例,占65.1%,因此,认真分析高校科级干部教育培训的现状,在培训理念、体制、模式上与时俱进,培养一支善经营、会管理的科级干部队伍,是做好高校干部培训工作的重要保障。

一、高校科级干部的特点、类型及教育培训需求分析

高校科级干部主要特点是人数多,年纪轻,类型多,是最基层的干部。他们是具体业务的操作者。以苏州大学为例,科级干部主要有以下三种类型。

(一)机关部门科级干部

高校机关科级干部,作为学校机关的一个重要群体,肩负着重要责任,可以说学校每一项工作的开展,都有机关某个或某些科室的参与,也就离不开科级干部的参与,机关干部的整体水平对学校的各项工作的开展至关重要,尤其在具体工作的落实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作为机关科级干部,要有较强的大局观和执行力、娴熟的业务知识,一般需要有多年甚至多岗位的工作经验。因此,机关部门科级干部培训需求是要打造一支具备宽广的视野、精湛的业务技能、较强的人际沟通能力的科级干部队伍。

(二)专职辅导员

十六号文件配套文件《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指出:“辅导员班主任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学校从事德育工作,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所以辅导员是高校干部中具有干部和教师“双重身份”的特殊群体。辅导员承担着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班级管理、辅导咨询。因此,辅导员的培训需求是打造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创新思维灵活、思想潮流前卫;德才兼备,乐于奉献,潜心教书育人,热爱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事业;具备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具备思政教育、就业指导、学业规划、心理辅导等基本职业能力的干部队伍。

(三)院系、科研教辅机构部门的科级干部

各院系、科研教辅机构一般设办公室主任、教务秘书、科研秘书、组织人事秘书等部分科级岗位,担负着办公室日常事务处理、教学科研管理等工作。他们和学校机关部门机构对接,成为学院师生与学校沟通的桥梁,例如,教务秘书一般与学校教务部门对接,科研秘书一般与学校科研部门对接等。要做到学校的政策及时下达,学院师生的意见要及时反馈。他们的作用举足轻重,就拿科研秘书来说,众所周知,对于高校来说,科研已经成为决定其竞争发展的重要指标。出不了科研精品的高校,是缺乏竞争力的。科研要搞上去,管理必须跟上。一个学院科研活动开展得如何,是对该学院科研管理水平的检验。而在具体的科研管理实践中,院系科研秘书能否明确认识到自身工作的意义和角色定位,是做好科研管理的前提之一。因此,院系、科研教辅机构部门的科级干部的培训需求是培训一支沟通协调能力强,以师生为本的办公室行政管理、服务、协调、监督队伍。

二、高校科级干部培训现状

(一)领导重视程度不够

认为科级干部只需要培训基本业务知识,能完成工作任务就可以的观念在部分高校领导中依然存在,导致部分高校科职干部培训经费紧张、场地受限、人员配备不齐、教学资源紧缺等现象。长期以来科级干部形成了“只管埋头做事,无须抬头看路”的心态模式,导致科级干部认为工作是硬任务,培训是软任务,存在着“说起来重要,忙起来不需要”的现象。

(二)培训形式单一,针对性不强

高校科级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存在理论性较多,在实用性、实效性、针对性方面较为薄弱的现象。简单穿插到其他干部培训班、满堂灌、“填鸭式”教学等成为主要形式,缺少分组分类、具有针对性的实践案例培训[2]。

(三)缺少监督评估和激励约束机制

和处级干部培训统一组织管理(一般由组织部负责)相比,高校科级干部培训一般由各自分管部门自行组织实施,培训效果参差不齐,缺少归口部门去监督评估和后续的跟踪管理,导致高校在科级干部培训、考核与使用上缺乏衔接性。对单位选调科级干部参加培训缺乏调控手段,对学员管理缺乏激励约束机制,干部教育培训与选拔任用缺乏有机结合,造成“学与不学一个样”的现象。

三、加强和改进高校科级干部的教育培训路径选择

(一)创新理念、加强领导

高校干部的思想素质、业务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学校各项事业的发展。从工作实践上看,科级干部素质直接决定了基层工作水平;从发展角度来看,科级干部是高校事业的未来,其中相当一部分年富力强的科级干部也是中层干部的后备力量。这就要求学校主要领导干部和干部培训部门必须解放思想,从观念上重视科级干部队伍的建设和管理。牢固树立终身教育的观念,确立全员培训的目标,克服把科级培训作为间断的知识技能培训的短期行为,着眼于科级干部培训工作的经常化、长期化、系统化,并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强化科级干部终身学习意识,使之树立深化学习、接受培训不单是自己应尽的义务,同时也是自己应享有的权利的观念,努力营造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氛围。

(二)集中与分散相结合,解决“工学矛盾”

“工学矛盾”在高校科级干部培训中尤为突出。高校科级干部作为高校的基层力量,承担着较为繁重的工作任务,基本是“一个萝卜一个坑”,如果采取全集中培训的方式,难以保证出勤率。采取分期、分主题,各部门根据需求,分批选送培训对象,集中和分散学习相结合等形式是解决“工学矛盾”的有效途径。学校通过制定相关政策,适当固定每期培训的时间段,各部门单位可以根据计划,适当调整参训人员的工作安排,做到脱产参加培训,保证培训质量。

(三)通识培训课程和专业培训课程相结合,提高教育培训针对性

培训课程的设置,以“缺什么,补什么,需要什么,培训什么”为原则,开展针对性培训。“缺什么,补什么”,要求我们努力把握学校发展对干部素质的基本要求,把它落实到具体的培训过程中;“需要什么,培训什么”,要求我们加强对科级干部教育培训需求的调查,根据不同类型科级干部的特点和成长规律,立足培训对象的需要,多形式、多层次、多规格、有针对性地开展政治理论、业务知识与岗位技能、现代知识培训,从而实现干部培训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根本转变。因此,科级培训必须做到通识培训与专业培训相结合,才能提高教育培训的针对性。通识培训主要包括思想政治教育、沟通技能、行为规范、公文写作等共性内容;专业培训必须结合科级干部工作岗位内容,开展专业技能培训,例如针对财务人员的财务知识培训等[3]。通识课程,主要有学校培训部门组织实施;专业培训课程主要由相关部门组织实施,但是学校培训部门要负责监督管理,同时确保经费保障等。

(四)创新培训形式,增强培训效果

一是注重现场体验式培训。可以采取分组分类到不同岗位现场体验教学、案例分享等方式。传统的说教式的教学,学习成果仅限于学识范围的智力层面。这教学法是以“杯与壶”的学习理论为基础,简而言之,听课者就像空杯子等着授课者从知识之源,也就是“壶”,将知识注入杯子里。这是一种被动的学习方式,针对主题内容,学员不会被要求去检视他们自己的感觉、想法和领悟情形。他们可以保持个人完全的不自觉或对于主题内容引发自己或他人的情绪反应保持缄默。体验式培训致力于一个不同于说教式教学方式的学习训练,体验式培训拥有不同的质量与特质,在于它牵涉参与者本身是否准备好在各方面来投入整个学习过程,所以培训者是在以能动式的方法接受训练。

二是注重研究式培训。教无定法,贵在得法。研究式培训体现了以学员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研究为主线的教学原则,积极运用了案例、启发讨论、课题研究等多种方法,不断鼓励学员进行研究性学习,增强培训的吸引力,较好地满足培训学员的需求。以苏州大学为例,科级干部可以申报包括“党建研究”,“思政教育”等各类课题,引导科级干部研究破解工作中的实际难题。在培训过程中凝练学习成果,以论文或报告的形式反映出开展某项对策性或学术性的研究成果。

三是以赛促训。可以举办有针对性的比赛,在比赛中达到培训效果,例如,由教育部思政司主办、全国高校辅导员工作研究会承办的“辅导员职业技能大赛”,就是很好的以赛促训的形式。通过竞赛,重在引导辅导员走职业化、专业化的道路,帮助辅导员强化职业意识,促进工作,增强科学性,提高时效性。

(五)完善科级干部教育培训制度,保障教育培训的长效性

学校必须完善科级干部教育培训的制度规范,形成培训质量评估、学习情况考核、干部激励约束三位一体的制度体系,才能保障科级干部培训的长效性。通过组织学员座谈或发放教学效果评测表等方式,详细收集参训干部对于课程内容、授课教师、授课形式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做好培训质量评估;把教育培训期间的学习态度、党性锻炼等真实情况记入个人培训档案,认真做好学习情况考核;在干部选拔考察中,必须把科级干部培训情况作为参考指标之一,形成激励约束机制。

综上所述,高校科级干部培训是一项重要又复杂的干部培训内容。高校应该从学校发展的战略高度上重视科级干部培训管理工作,培养建设一支高素质、有作为的高校干部后备力量。

参考文献:

[1]李华,杨国梁.高校干部教育培训现状及对策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1(4).

[2]陈萃光,陈莉华,盛新风,潘靖之.高校中层管理干部能力本位培训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继续教育,2013(5).

[3]张忠福.课程模式与能力本位的课程模式述评[J].陇东学院学报,2011(5).

收稿日期:2014-10-22

篇3

1.1案例教学的理论依据

案例教学是一种科学有效的教育培训方法,当代西方成人学习理论及学习动机的研究都支撑了案例教学法的合理性、可行性和科学性。

1.1.1诺尔斯成人教育理论的主要观点第一,随着个体的不断成熟,个体的自我概念将从依赖型人格向独立型人格转化。诺尔斯认为成熟的成人学习者在多数情况下有能力自己选择学习内容,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很大的自主性和独立性。第二,成人在社会生活中积累的经验为学习提供了丰富的资源。诺尔斯认为对于基本完成社会化过程的成人学习者,学习活动更多地借助于自己的经验来理解和掌握知识,而不是以教师的传授为主要途径。第三,随着个体的不断成熟,学习目的逐渐从知识准备向知识应用转变,学习内容也从“课程为中心”向“问题为中心”转化,教育活动对成人是一个十分明确的学以致用的过程。诺尔斯的理论带有浓厚的人本主义色彩,主要表现在:教学活动要以学员(成人)为中心,强调重视成人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主动性;教师在教学中只是引导者;教学设计应充分重视发挥学员经验在教学活动中的作用,加强教学与实际工作生活环境的联系;教学要学以致用、学用结合,要帮助学员解决实际社会生活工作问题,因此强调以问题为中心组织教学。案例教学符合了诺尔斯的成人教育理论。

1.1.2麦基罗知觉转换理论的主要观点知觉转换理论是由美国成人教育学家麦基罗于1977年提出的。该理论借助认知心理学的基本原理,从认知发展及个体与社会交互作用的角度探讨成人学习的基本过程以及成人学习动机的形成和发展规律。麦基罗认为,每个成人对其所处的现实生活都有一种解释,而这种解释是因人而异的。它在成人所处的环境中逐渐形成并不断发展变化,麦基罗把它称之为“知觉系统”。当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产生的新经验与原有的知觉相背离,并最终导致原有知觉难以“合理”解释新的经验时,知觉系统不再保持稳定,个体将对经验及知觉进行反思。这种反思的结果是对原有知觉系统进行修改,使之重新适应新经验。麦基罗称这一过程为“知觉转换”(即学习的发生)。成人学习知觉转换理论从学习动机的角度支撑了案例教学的合理性和可行性。案例正是为这种学习的发生提供了载体——特定的场景或“新的经验”,学员在新的经验、背景以及冲突中重新构建自己的认知。

1.1.3霍尔成人学习动机理论的主要观点在20世纪60年代初,美国学者霍尔利用谈话法调查成人学习动机,提出了定向理论。他认为参与任何一种教育活动都是由不同动机促成的,而且这些动机之间会相互强化。他把这些动机分成三类:第一类为目标指向,为完成个人目标而学习;第二类为活动指向,认为学习是一种社交活动;第三类是学习指向,为求知而学习。成人学习动机具有社会性、经验型、实用功利性、自我实现性的特点,案例教学能够全面深入地满足成人学习的动机。

1.2案例教学的有益探索

1.2.1哈佛大学的案例教学哈佛大学法学院最早倡导案例教学的方法。1870年,兰德尔被任命为哈佛大学法学院院长,他针对当时法学院学生实践能力差、被动学习、无法处理复杂案件的状况,决定运用法院判例作为学生学习的原始材料,通过解剖案例发现法律是如何运作的,并通过班级讨论的方式使学生参与到整个发现的过程。此后案例教学从法学院向外扩展并历经百年发展,成为一种完整的教学体系,并成为哈佛大学的教学特色。哈佛大学案例教学的实施没有统一的模式和固定的流程,通常教师会根据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来制定相应的案例教学计划。哈佛案例教学的实施在时间上可分为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每个阶段教师和学生分别承担不同的任务,如表1所示。哈佛大学的案例教学以现实中发生的事情为背景,使学员切身感受到复杂多变的矛盾冲突和多维多重分析抉择的艰难性和挑战性。它强调师生互动,需要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是一种“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方法”。具体来讲,有以下特点:第一,哈佛的案例教学建立在美国的经济和文化基础之上,植根于美国的土壤并发展繁荣。第二,案例教学在哈佛大学之所以取得成功,其重要原因就是注重案例的编写。哈佛大学的案例库收藏了大量的供教学使用的案例,而且为了跟上不断变化发展的社会,体现时代特点,案例的更新非常快。第三,强调互动与主动学习,教师只是促进者与催化者,更多的是学生主动学习和互动学习。第四,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包括阅读能力、辨析能力、决策能力等。第五,案例教学的评估方式多样化。在案例教学中,没有唯一的所谓正确答案,因此对学生的评价更加注重课前准备、发言情况、案例分析撰写成绩以及出勤率等。而对教师的评价更多的注重教师对学生的激发程度。

1.2.2英国文官学院的案例教学英国文官学院成立于1970年,其宗旨是提升文官管理技能并研究英国文官制度改革。学院开设行政与管理方面的训练课程和各种各样的短期课程,同时承担行政管理方面的研究任务;将启发式、讨论式、互动式的教学方式作为主要培训方式,积极发挥学员的主动性,提升学习的效果。它的案例教学主要特点为:第一,把现实中的问题带到课堂,把教学的双方带到矛盾的冲突之中。第二,把枯燥单调的理论章节,变成解决真实问题的公开讨论,把教师的单向教授变为师生之间的教学相长。第三,把个人的思路变为集体的智慧。第四,把一个战略性的束之高阁的理论框架,变为解决公共管理现实问题的可操作的实践。

2目前干部教育培训中案例教学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国内干部教育领域对案例教学有了全新的认识,案例教学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但也存在许多问题。

2.1教师对案例教学的不适应第一,案例教学对教师的教学理念提出了很大的挑战。案例教学的目的不是“传授真理”,而是通过一个个具体现实情境的讨论和思考,诱发学员的创造潜能。它不在乎能不能得出正确的答案,而是得出答案的思考过程。第二,教师对案例教学的内涵理解还不够透彻。案例教学不是简单的举例子,一个出色的案例教学,是以实际生活情境中肯定会出现的事实为基础所展开的课堂讨论,因此好的案例就是将教师与学员紧密结合,相互作用的载体。第三,教师对案例教学的热情不够。现实的干部教育培训中,很多教师还是习惯于“填鸭式”的教学方式,这样的方式风险小,可控程度高,因此很多教师不愿意付出更多的努力去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同时也担心自己的知识结构不能完全驾驭整个案例的研讨与分析。第四,教师缺乏案例教学的实践经历,限制了案例教学的有效实施。主要表现为对案例教学不熟悉,控制课堂的能力弱,思考题不具体,教学的感染力不够,不能提供理论分析工具。不会运用催化的技巧引导学员,让学员说真话,控制把握课堂的能力不足等。

2.2学员对案例教学的不适应在我国的干部教育培训中,学员更习惯于教师的满堂灌,习惯于被动接受,不习惯与别人分享自己的见解和经验。这与案例教学是背道而驰的。离开了学习者的主动参与和创新,案例教学将寸步难行。第一,学员被动接受知识的习惯导致对案例教学缺乏热情和吸引力。哈佛大学的案例教学之所以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那些来自全球各地、具有不同人生经历和生活背景的学员,他们善于探索、主动学习、积极参与和表达的愿望非常强烈,这是案例教学成功的基础。我国干部总体风格上偏于保守,大家往往怕承担说错话的风险,宁愿观望、等待和附和。第二,学员的知识结构导致案例分析难度加大。第三,学员投入案例教学的时间和精力不足。案例教学成功的关键在于前期的准备。其中最重要的环节是学员阅读大量的资料和文献,而我们的学员学习时间短,工学矛盾突出,很难投入足够的精力和时间进行课前准备和课后消化,影响了案例教学的实施效果。

2.3高质量的案例匮乏哈佛大学的各个学院都有案例教研室,有专门的队伍负责收集、整理和编写案例。相比之下,我们的案例编写水平要逊色很多。第一,案例的选择上,多从国外教科书中翻译和引进,符合我国发展实际、企业实际的案例少。第二,案例教学目的不明确,案例大而不当,缺乏争议性、真实性。第三,适合干部教育培训需求的案例搜集难度大。干部教育培训中往往需要层次高、涉及面广、矛盾突出复杂的案例,这种案例教师很难接触到,也很难通过调研来自己编写。

2.4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案例教学需要进行案例搜集、筛选、撰写教学计划等过程,工作量非常大,需要教师承担很多风险。由于没有足够完善的激励措施,教师采用案例教学的积极性受到很大影响。而且教学所需工作量与报酬极不对称,挫伤了教师使用案例教学方法的积极性。

3提高案例教学有效性的措施与途径

3.1确立“以学员为中心”的培训理念“以学员为中心”是哈佛案例教学的精髓,学员需要在课前、课中、课后积极投入地参与。“以学员为中心”就是要求教师结合学生的特性、经验、观点、背景、资质、兴趣、能力和需求,在教学上最大地激起学员的学习动机。案例教学要求教师角色发生根本性的转变: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灵感而不是抓着备课本不放,学员获取知识以在课堂上讨论生成为主,而不是以教师课前预设的为主;整个教学过程是以学员自主构建和亲身体验为主而不是以教师讲授为主。

3.2正确处理与其他教学方式的关系形式为内容服务,方法为目标服务。案例教学并不能适应所有的课程和专题,更不能代替理论学习。因此在教学中要根据不同课程特点有区别地采用相应的教学方法;要根据培训对象的特点和需求设计不同的培训内容和方法。因此,倡导案例教学并不能一概而论,要根据干部教育培训的实际,研究干部教育培训的规律和特点,在不断总结经验的基础上稳步推进案例教学。要给案例教学准确与适当的定位,使案例教学和其他教学方式相互配合,增强干部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3.3重视教学过程的设计与组织案例教学要有一个非常具体的教学目的和教学计划,这是安排案例教学活动的依据,也是评估案例教学效果的依据。首先,要作好准备工作。上课前,教师要根据教学目的的需要和教学内容的要求选择适合的案例,拟定讨论案例的要求。第二,精心设计讨论方式。教师作为催化师,要为学员营造出良好的自由讨论气氛,启发学生积极参与;同时要进行必要的引导,使讨论紧紧围绕主题展开;教师要及时发现分歧意见,引起辩论,促进讨论的深化。第三,做好案例的讲评。案例讨论完或讨论过程中教师必须作好讲评。指出讨论中的优点与不足,肯定新颖的分析及独到的见解。同时教师也应将自己的分析思路或实际操作情况介绍给学生,让他们从中受到启发。

3.4重视案例库建设首先要有充足的优秀案例。好的案例既不能是现象的堆积,也不应该是故事的陈述。它必须具备真实性,来源于工作和生活;要有一定的冲突性,这也是案例能够促进学员研讨和争论的前提;要有启发性,发人深省;要有普遍性而不是特例;要有可读性,引人入胜。其次,案例库的建设要有一套科学的案例库维护机制。包括案例的修改、更新、淘汰、补充、使用等。最后,案例库的建设要有一支专业团队作为保障。

3.5加强教师的培训与激励培养一支理论水平高,同时又与企业实际紧密联系的教师队伍,才能保证案例教学的成功。首先要优化教师的知识结构,更新教师的培训理念;其次要建立固定的案例研发队伍并有适当的激励机制保障;最后要树立团队合作的意识,使案例的研发与实施工作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篇4

有鉴于此,坚持节约和合理利用资源的基本国策,有必要在全社会范围内开展一次国土资源法律知识的普及活动。这就是为期一年的“宣传教育培训活动”开展的背景。

土地违规违法已危害到粮食安全

有土斯有粮。经历过年代的中国人,非常清楚土地的价值。而近来的国内粮价上涨,除了国际市场的影响,主要还是我国违法用地大幅上升带来的,耕地减少,粮食产量得不到保障,粮食价格上涨引起了农副产品、以及其他产品的上涨。人们要问:我们的18亿亩耕地的生命线能否守得住?这是上到总理、下到普通百姓都关注的问题。

据专家测算,现在18亿亩耕地提供了中国人所需要的85%的食品,“十一五”规划要求,“十一五”期间,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要达到1万亿斤,随着人口增加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需求的增长,到我国的人口高峰年时,我们必须有1.4万亿斤的粮食。考虑到提高粮食单产、提高耕地复种指数等因素,专家认为,我们要做到粮食基本自给,耕地数量绝不能少于18亿亩。

就在这次会议上,徐绍史部长说,目前基层违规违法用地的问题非常突出, “百日行动”中发现的违规违法用地正在向基层蔓延。这次“百日行动”清理出来的“以租代征”案就有两万件,涉及土地面积37万亩,一部分村利用农用地或者集体建设用地搞非农建设,搞住宅,搞标准厂房配套设施出租,甚至出售。

令人担心的是,所有这些违规违法用地都规避了农地转用和土地审批,而且根本不讲耕地占补平衡,所以对18亿亩耕地红线的威胁非常大,直至危害到粮食安全。

要改变国土资源“一家管多家用”的局面

据国土资源部人事教育司副巡视员孙喜华介绍,这次培训活动在规模上、时间上都是空前的,说它“规模大”,是因为,这次受训的对象是3000多个县市、5万多个乡镇、70多万村的主要负责人,人数超过百万;说它“时间长”,是因为我们将用2008年一年的时间开展宣传培训活动,这样有利于各地灵活地安排生产和培训。

这次活动预期要达到什么效果?孙喜华说,我们希望通过这次活动,提高县(市)领导干部依法行政水平,增强广大基层干部依法依规处理与国土资源相关的各项工作的能力;提高基层干部群众保护耕地、节约集约开发利用国土资源的意识,使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成为广大基层干部群众的自觉性行动。

如何保证这个目标的实现?国土资源部的思路是:从主要靠监督管理转到既抓管理又抓教育的“两手抓”上来,从国土资源部门单枪匹马地执法,转到着眼于调动广大基层干部群众守法、依法的积极性上来,改变国土资源“一家管多家用”的局面,相关的产业部门、建设部门和各级政府一起来做好国土资源管理工作。出于这样的考虑,国土资源部联系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司法部、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用2008年一年的时间开展国土资源法律法规宣传、教育和培训活动,得到五部门的积极响应。六个部门一致认为:开展“宣传教育培训活动”,是贯彻十七大精神、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落实基本国策的具体举措,是六个部门的共同责任。去年12月25日电视电话会议,标志着“宣传教育培训活动”正式启动。

宣传培训对象是基层负责人

按照实施方案,“宣传教育培训活动”从2008年1月开始到12月结束,历时一年。整个活动分为组织动员、教育培训、总结验收三个阶段。

在1月至2月组织动员阶段。各省(区、市)要确定相关部门分管领导、联络员,并在国土资源厅(局)设立省级“宣传教育培训活动办公室”,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开展调查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本省“宣传教育培训活动实施方案”,同时全面动员部署省、自治区、直辖市开展宣传教育培训活动。

在3月至10月教育培训阶段。各地要按照本地的实施方案开展工作,中央有关部门组织的“国土资源法律知识宣讲团”将分赴各地宣讲。在这期间,“全国培训活动办公室”将根据宣传教育培训的具体情况,适时组织经验交流。

在11月至12月总结验收阶段。各省要完成这次活动的总结验收工作。2009年1月中旬进行“宣传教育培训活动”总结。

为了保证活动切实取得实效,国土资源部对这次培训活动的时间和人员均作了具体规定,要求:县(市)主要领导干部脱产培训时间不少于2天,培训人数不少于应训人数的90%,主要采取专题讲座和研讨交流的方式,通读《国土资源法律法规汇编》并认真做笔记,基本掌握国土资源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基层乡(镇)、村级干部脱产培训时间不少于3天,培训人数不少于应训人数的80%,主要采取集中授课和研讨交流的方式,以学习培训《乡(镇)村干部国土资源知识读本》和其他辅助讲义为基本要求。

有人问,为什么这次宣传教育培训的主要对象是基层负责人?孙喜华说:将宣传教育的主要对象放在县(市)、乡(镇)、村级主要负责人身上,是因为基层是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前沿阵地,也是工作的难点。国土资源部门的工作都是围绕土地、矿产等自然资源的规划、管理、保护和利用展开的,这些自然资源特别是土地资源遍布城乡,这就需要我们把国土资源管理的重点放在基层。基层负责人知法守法了,工作就好做了。

但从实际情况看,基层违规违法的现象还非常突出,举个例子来说,当前违规违法用地突出表示形式之一“以租代征”基本发生在乡(镇)和村级组织,成为违法转用农地、撬动土地调控闸门的一股“暗流”,查处和解决起来难度是很大的。与此相对应的是,许多基层干部的国土资源法律知识比较少,法律意识不高,法治观念不强,缺乏依法办事的自觉性。个别的基层干部甚至认为,土地和资源在我这里,我想怎么用就怎么用,根本不知道用地还要有规划和计划。从这个意义上说,这次宣传培训活动的开展是非常紧迫和必要的。

通过案例教学增加学习效果

为使这次活动能够顺利实施,六部门将在创新培训形式上下功夫,把多种教育形式结合起来,确保“宣传教育培训活动”取得实效。在宣传教育培训中实行中央宣讲团和省级宣讲团相结合,法律法规知识和各地实际相结合,专题讲座和以会代训相结合,通过开展座谈交流、案例讨论、专家讲座、现场考察等多种形式,增强培训的吸引力。

在动员大会开过的第二天,12月27日,国土资源部门户网站进行在线访谈,受到网民广泛关注。有网民反映,法律知识条文很多,学起来比较枯燥。对此,国土资源部政策法规司副司长魏莉华说:法律说白了就是规定我们的权利和义务的,如果跟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结合起来学习,就不会觉得枯燥。为了保持大家学习的积极性,我们这次特别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中央宣讲团和地方宣讲团将特别注重案例教学,把法律条文和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实际问题相结合,通过案例教学来提高学法的积极性。比如说:农民会关心,如果我申请建房用一块宅基地如何审批,土地相关法律法规会有所规定。再比如:如果我的土地被征收了,政府应该给我什么样的补偿,应该履行什么样的程序。所以,我们在宣传培训中要选择很多案例,把案例跟大家生活中、工作中相关的一些条款结合起来,通过案例教学增加学习效果。

篇5

一、指导思想、工作目标和指导原则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为根本,广泛开展应急教育培训,不断提高应急队伍政治、业务素质,为我县科学应对突发事件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二)工作目标。建立健全应急队伍教育培训制度,完善工作机制,落实保障措施,不断提高培训质量,对全县应急队伍进行系统的教育培训,促进应急队伍教育培训工作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增强应急队伍抢险救援能力。

(三)指导原则。坚持联系实际、学以致用,整合教育资源、创新培训方式,规范教学管理、保障教育质量的指导原则,结合实际,统筹规划,有序进行应急队伍教育培训,提高整体素质和应对处置能力。

二、对象、内容、方式和时间安排

(一)教育培训的对象。教育培训的对象为各乡镇、各部门为应对突发事件而组建的应急队伍,包括应急管理干部队伍、综合应急队伍、专业应急队伍、应急管理专家队伍、企业和学校应急队伍等。

(二)教育培训的内容。应急队伍教育培训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共同科目、专业训练和战术训练三类。

1.共同科目。共同科目是应急队伍的基本培训内容之一,是确保完成各种应急救援任务的前提基础。共同科目主要进行队列训练、体能训练、自救互救训练等内容,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等法律法规培训。训练的目的是使应急人员熟悉应急处置的相关知识和一般程序,具备良好的战斗意志和作风,熟练掌握应急基本技能和自救互救常识等。

2.专业训练。即各类应急队伍围绕所担负的应急救援任务开展的专门训练。专业技能训练关系应急队伍的实战能力,是能否顺利执行应急救援任务的关键,也是训练的主要内容。主要进行专业知识教育、设备使用训练、现场应急处置等技术训练。通过训练,应急队伍应具备一定的专业救援技能,有效地发挥救援作用。

3.战术训练。主要开展指挥训练、快速集结与机动训练等。战术训练是应急队伍综合训练的重要内容和各项专业技术的综合运用,是强化协同指挥,提高应急队伍实战能力的必要措施。通过训练,使各级指挥员和应急队员具备良好的组织指挥能力和实际应变能力。

(三)教育培训的方式。各类应急队伍的教育培训工作由各牵头组建单位负责,组建单位具体实施。训练方式可采取自训与互训相结合、岗位训练与脱产训练相结合、分散训练与集中训练相结合的方法。为保证训练效果,在训练前应制定训练计划,训练中应组织考核、验收和评比。

1.授课启发。针对不同的受训对象,制定不同的训练计划,力求授课内容丰富,授课形式多样,知识性、趣味性融为一体。围绕应对突发事件的重点、难点问题认真思考,展开讨论,增强授课效果。联系实际,安排有处置突发事件经验的领导干部或专家进行现身说法,请当事人讲述突发事件发生的过程和应急处置情况,让应急队员从中得到感性认识,增加教育培训的实际效果。

2.案例分析。广泛搜集和编写近年来突发事件案例,开设公共危机管理案例课。通过分析不同类型的突发事件案例,让应急队员从中找出突发事件发生、发展的规律,找到处置突发事件的有效方法,提高分析判断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应急演习。组织适度规模的突发事件演习活动,让应急队员充当应对突发事件中的不同角色,演练如何应对突发事件,提高实战能力。

4.电教指导。将应急队伍教育培训项目制成录像带或光盘,通过播放录像的形式进行教育培训,使应急队员受到直观教育。此外,还可以通过电脑提供练习和应对突发事件情景模拟,让受训对象得到训练。

(四)时间安排。各级各类应急队伍要根据所承担任务的特点,合理安排年度训练时间。

各类应急队伍每年用于共同科目训练的时间不少于3个训练日;用于专业训练的时间不少于5个训练日;用于战术训练的时间不少于2个训练日。各类应急队伍每年至少开展1次应急演习或演练。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各乡镇、各部门应重视教育培训师资的培养,建立相应的教育培训师资档案,为应急队伍教育培训提供有力的师资保障。结合教育培训工作的需要,县人社局、司法局、法制办要将应急知识培训纳入公务员培训的重要内容。

(二)编写教育培训教材。有关部门要根据实际情况,结合各类突发事件特点和应急队伍建设要求,本着“少而精”、“能管用”的原则,确定应急队伍教育培训课程设置,明确教育培训内容和标准。组织编写相关专业的应急队伍教育培训教材和辅助资料,逐步建立起科学合理的应急队伍教育培训教材体系和教育培训案例库。

(三)推进教育培训手段现代化。要充分利用各类培训教育资源和广播、电视、远程教学等手段,尽量依托和整合现有培训资源,加强合作,确保教育培训质量;加强训练场地功能建设,改善教学条件,适应情景模拟、应急演练等教育培训要求;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等手段,积极借鉴各地应急队伍教育培训先进经验做法,拓宽教育培训渠道。

(四)保障培训工作经费投入。要按照政府补助、组建单位自筹、社会捐赠相结合等方式,建立多元化的应急队伍教育培训经费保障渠道。各乡镇,各部门要加强教育培训经费管理,保障经费投入,提高经费使用效益。

四、组织领导

篇6

一、指导思想

规范市场主体行为、整顿规范市场秩序的任务是长期的、艰巨的,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市场经济固有的缺陷在市场秩序方面逐步显现,计划体制遗留问题在市场秩序中逐渐暴露,金融危机的蔓延使工商机关维护市场秩序面临更复杂的任务,网络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市场秩序外延进一步扩大。解决这些问题,把市场监管执法推向更高层次和水平,迫切需要我们加强干部教育培训,全面建设高素质的干部队伍。全区工商系统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针对工商干部队伍自身存在的问题,切合实际地开展教育培训工作。

二、培训内容

教育培训的内容要贴近当前的经济社会环境,要具有科学性、针对性、适用性,要有一定的前瞻性。在思想政治方面,要紧密结合落实十七大精神,践行科学发展观,认真学习党关于经济社会发展的理论知识。要学习先锋模范人物的事迹,继续深入开展向系统内外先进楷模学习活动,努力增强干部职工爱岗敬业、执法为民、无私奉献的自觉性。在业务技能方面,要紧密结合“十大员”资格考试,以市场经济知识、经济管理知识、法律法规知识为重点,学习新的经济理论,增强发现、认识、分析、解决当前市场经济环境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的能力。要以案例分析培训等形式研究探讨法律法规实施以及执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集思广益,寻找好的执法方式,提高执法水平,增强执法办案能力。要继续深化岗位练兵比武竞赛活动,重点抓好公文,计算机等方面的培训。

三、培训方式

各单位要根据自身工作特点和工作发展的需要,积极探索科学有效的培训方式方法,保证培训工作有效开展。

1、充分发挥科室职能作用,加强教育培训工作。充分利用职能科室在各自工作领域的优势,认真做好调查研究,及时了解与本科室职能相关的理论和工作发展情况,深入研究探讨理论问题和做好实际工作的有效方法。并通过开展教育培训工作,将先进科学的理论、经验、方法传授给对口科室及一线工作人员,从而有效的提高业务工作水平,促进工作健康、深入开展。

2、采取多种方式,灵活多样的开展教育培训,切实提高教育培训的有效性和针对性。要灵活运用案例教学、情景模拟、对策研究、岗位练兵、岗位比武等方式,提高职工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断创新教育培训工作方式方法,确保教育培训工作及时、高效。大力推进教育培训信息化和教学手段的现代化,运用现代网络技术,在网上开辟干部教育培训栏目和网络教室,开设业务培训论坛,提高培训效率。积极拓宽干部教育培训渠道,根据本单位人员素质和能力方面存在的问题,组织人员参加人事部门、党校等机构组织开展的相关培训。

3、坚持集中培训与个人自学相结合。充分调动每位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树立自觉学习、终身学习的理念,既抓好集中培训;又要坚持个人自学。引导干部职工养成勤于学习,善于思考的习惯,通过扎扎实实的自觉学习,切实把理论问题学深学透,把工作方法掌握到位,真正达到提高素质、促进工作的目的。

4、坚持理论学习与实践锻炼相结合,培训学习与考试考核相结合。实践出真知。全系统干部职工要在加强理论学习的同时,注重用科学的理论指导工作实践,在实践中接受锻炼,增长才干。通过在工作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这一有效途径,达到提高执法服务能力;促进工作开展的目的。分局将全面推行年度培训考试制度,建立健全教育培训考核考试档案,增强教育培训的刚性约束。

四、保障措施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各单位要从工商行政管理事业长远发展的战略高度重视教育培训工作,充分认识教育培训工作在提高队伍素质和工商行政管理水平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切实加强对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领导。分局成立原金亭同志任组长;其他领导班子成员为副组长,各科室、直属单位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干部培训工作领导小组,由人事政工科牵头,统筹规划,协调组织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各科室、所也要明确组织分工,健全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组织体系,牢固树立“培训出效率,教育出成绩”的理念,强化对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检查、督促、总结,确保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任务的按时完成。

2、明确分工,协调合作。各单位要根据《实施意见》认真负责的组织好学习教育。人事政工科要综合协调好干部任职培训和政治学习培训;法制科要统筹安排好对执法人员的法律法规和执法技能培训。分局各职能科室要做好基层工商所各项业务的培训工作,加强协作、互相交流好的工作经验,努力提高教育培训工作效率和质量。

篇7

关键词:档案;档案专业人员;档案继续教育;实施策略

2018年12月24日国家档案局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了《档案专业人员继续教育规定》(以下简称《规定》),为档案教育培训机构实施继续教育提供了参考标准,也为档案专业人员参加继续教育学习提供了依据。继续教育是指已经脱离正规教育,已参加工作和负有成人责任的人所接受的各种各样的教育,是对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知识更新、补充、拓展和能力提高的一种高层次的追加教育。《规定》提出“档案专业人员继续教育是建设高素质档案人才队伍的基础性、战略性工作”。“档案专业人员继续教育要培养造就有理想信念、有职业操守、有创新意识、有专业能力的档案专业人员,为档案事业发展提供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前期的调研结果显示,档案专业人员继续教育仍存在缺乏统一的线上教育平台、课程与教材资源开发不足、教学形式单一等问题,基于此,文章立足现状对未来的建设策略进行探究。

一、继续教育平台

(一)档案继续教育机构基本情况分析

《规定》中明确“国家档案局档案干部教育中心、省级档案干部培训机构是实施档案专业人员继续教育的主要力量”。作者从国家档案局官方网站的教育培训版中了解到,目前国家级、省级档案教育培训机构共有16家(详见表1)。国家档案局官方网站显示有国家级档案教育培训机构1家,省级档案培训机构15家,笔者通过百度搜索,找到两个档案培训机构官网:国家档案局档案干部教育中心,网站设置中心概况、档案要闻、培训信息、培训动态、培训剪影、政策法规、学员天地及培训报名等版块。培训信息版块针对不同的培训对象开设了个性化培训班,譬如,建设项目档案管理培训班、金融企业档案基础业务培训班、农业农村档案工作培训班等。网站还设有在线报名系统,用户可以以个人或团体名义进行注册和报名,为档案专业人员参与档案培训提供了便利。浙江省档案干部教育培训中心,网站设有培训通知、培训报名、网络课程、教材资料、职称考试、培训动态、单位概况、开放课程等版块,设置合理,资源丰富,开放课程可供学员自主选择免费学习。

(二)建立统一的继续教育培训平台

统一的继续教育平台建设应着力解决三大问题:建设主体。统一的培训平台,涉及范围广,建议以国家档案局或国家档案局档案干部教育中心为建设主体,对平台的整体建设和运行机制进行宏观规划和部署,研究出台相关制度,为线上培训提供制度支撑。平台版块。培训平台可以设置五大版块:一是在线报名版块。全国范围内的档案专业人员以个人或团体名义进行注册并设置报名入口,报名成功后方可开展后续学习。二是培训通知版块。集中各类培训信息,明确培训时间。三是课程资源版块。主要包括系列专题网络课程,根据课程时长设定1-6学时,学员可以自主选择课程,达到《规定》要求学时数。四是师资库版块。建立高校档案学专家、档案行政管理部门档案专家以及经验丰富的企业档案专家师资数据库。五是考试中心版块。课程结束后通过考试检测学员的学习反馈效果。学时认定。当前,各省份针对档案专业人员继续教育存在一定的差异,学时认定是学员关注的核心问题,平台建成后,如何在全国范围内形成统一的学时认定标准至关重要。一方面需要从制度层面进行界定,另一方面,构建“国家—省(市)”两级运行机制,国家档案行政管理部门进行顶层设计,各省(市)档案行政管理部门负责具体执行。

二、课程资源

(一)档案继续教育课程分析

各单位的档案专业人员储备的档案专业知识参差不齐,课程内容难以契合所有人的需求。2019年,国家档案局档案干部教育中心针对不同的用户群体开展了系列培训课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类别:一是对标准规定解读。如《机关档案管理规定》《归档文件整理规则》《机关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文书档案保管期限规定》等。二是档案信息化建设。如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与档案编研、机关事业单位数字档案馆建设暨电子档案管理、档案实体与信息安全等。三是基础业务培训。如第二期档案馆基础业务工作培训、金融企业基础业务培训、会计档案管理培训、企业档案基础业务培训等。浙江省干部教育培训中心设有网络课程、开放课程两个版块,网络课程版块共有188个视频供学员选择,课程主题丰富,涉及广泛,如城建档案管理、档案基础知识、会计档案管理等等;开放课程版块推出14个视频,可实现在线学习,课程契合时展主题,如《疫情防控档案管理(上)》《疫情防控档案管理(下)》等。此外,各省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积极探索符合区域档案工作需求的课程主题。如湖南省档案局2019年组织的继续教育聚焦“新时期档案信息化建设和标准化建设发展趋势研究”,并结合湖南省的具体实际对档案职称评审工作政策法规进行了系统解读;长沙市档案局2020年组织全市档案业务培训,邀请高校著名学者对近些年颁布的标准规范进行深度解读;湖北省档案科技推广中心组织档案业务培训,培训内容包括“企业档案工作规范、湖北省机关档案工作业务建设规范、电子公文归档管理暂行办法、湖北省直机关电子文件在线归档管理规范(试行)、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等系列文件解读”。

(二)构建“共性+个性”的课程体系

一是满足公共需求的普适性档案课程资源。在全国范围内,档案工作的基础性业务具有共性,如文书档案管理、人事档案管理、会计档案管理等,都有对应的推荐性标准,可以在线开放这些课程在全国范围内推行。此外,国家档案局的标准规范其条款具有相对稳定性,同样可以采取在线开放课程的学习形式。譬如,浙江省档案干部教育培训中心开发的《归档文件整理规则》《档案虫霉防治一般规则》等标准解读课程,对所有的单位均具有借鉴意义,可以打造为全国范围推广的课程。二是满足个性化需求档案课程资源。开发个性化档案课程资源主要基于两个原因:一方面是不同系统的档案管理存在差异。如高校档案管理参照标准主要为《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公检法系统的档案主要为诉讼档案,其管理方式参照标准又有所不同。另一方面是不同地域档案工作存在差异。各省档案工作的思路和重点不同,以档案信息化建设为例,经济发达的省份信息化程度相对较高,而经济落后的省份其信息化建设相对滞后。因此,需要以省为单位,分系统开发符合本省档案工作实际需求的系列个性化课程。三是单位内训课程资源定制。每个单位的发展规模以及遇到的困惑不尽相同,需要深入调研,了解单位档案工作当前面临的问题,制定有针对性的课程体系,解决单位档案工作发展的瓶颈。

三、教材资源

(一)档案继续教育教材基本情况分析

从网络调研结果来看,国家档案局从2010年至今陆续组织编写了15本“档案专业人员培训多媒体教材”;浙江省档案干部教育培训中心组织编写了7本培训教材;此外,还包括其他省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组织编写的部分教材(详见表2)。通过教材将档案专业知识系统梳理、呈现,对于提升档案专业人员,特别是缺乏档案学专业背景人员的理论素养起到重要作用。为推动档案专业人员继续教育发展,各培训中心、省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出版了一批符合教学需求的培训教材,对于提升继续教育效果具有重要意义。但教材出版周期长、更新速度慢的特点难以满足学员知识更新需求;此外,各省教材出版“各自为政”容易造成资源的重复开发,利用效率低。档案教育培训机构应考虑资源整合,合作开发档案类培训教材,进一步丰富教材形式,编写一批在全国范围内通用的“公需”教材和一批展示地方特色的“个性”教材。

(二)开发“理论+实践”的教材资源

教材是课程知识的载体,教材资源的开发可从两个角度着手:理论类教材。前文的调研数据显示,不具备档案专业背景的人员达到252人,占比将近70%,在实践领域,非专业人员从事档案工作的现象也较为普遍,这些人员未经过系统地档案基础理论学习,缺乏必要的档案专业知识储备。可以将档案专业人员必备的基础知识,如档案管理制度、档案管理流程、电子文件管理等内容进行系统梳理,编写档案专业人员入门简易版教材,帮助非档案专业人员迅速掌握档案工作的必备知识,快速适应岗位需求。实践类教材。此类教材以实践案例为主体,搜集实践领域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问题,并对系列问题进行“精加工”,最终以案例的形式呈现,使其变为教学案例用于培训课堂或用于档案专业人员自学资料。此外,教材还可以融入档案行业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及解读类文件、文章,使条文化的文字和专业术语更加通俗易懂,帮助学员领悟。此外,档案教育培训机构应创新教材形式,打造“纸质+电子”的立体教材体系,通过手机APP或小程序即时观看视频,为档案专业人员提供更为便捷的随时学习方式。

四、教学形式

(一)继续教育形式分析

《档案专业人员继续教育规定》明确了档案专业人员可计入继续教育学时的五大形式,即档案培训班、研修班或者进修班学习,档案业务实践活动,档案远程教育,档案学术会议、学术讲座、学术访问等活动,以及省级以上档案行政管理部门或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认可的其他方式。档案专业人员继续教育仍以面授为主,直播和录播辅助结合的方式进行。2020年在疫情影响下,线上教学模式优势明显,逐渐被公众所接受。

(二)推行“线上+线下”的教学形式

继续教育的具体实施,可以采取面授、直播、录播组合式教学模式,以公需科目和专业科目为划分,合理选择教学形式。公需科目采用线上录播教学,通过在线观看课程视频,掌握相关的政治理论、法律法规、职业道德等知识。目前,线上公需课程相对丰富,一般与国家和省市发展战略紧密相关,譬如,湖南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网2019年公需科目主题为《一带一路与开放强省》,2020年公需科目主题为《专业技术人员在新时代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中的担当作为》。专业科目以线下面授教学为主,四川省档案干部教育培训基地每年面授培训达5000人次。一般集中面授课程以3-4天为主,无法达到60学时的要求,可通过参加档案学术会议、各级档案学会年会、、出版专著、出版教材、申报课题等形式抵扣学时。此外,可通过参加线上直播教学来补充学时,还可通过专业档案培训网站学习录播视频抵扣学时。各级档案干部教育中心可以整合优质资源,开发一些普适性在线学习课程。根据课程时长设定学时,全国范围内的档案专业人员均可选修,使资源得以优化配置。总之,依托国家档案局以及各省(市)档案行政管理部门进行资源整合,以《规定》为依据,联合企业发挥其技术优势建设培训平台以及开发创新型教材,建立完善的师资库资源,确立学时认定机制,最终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当前,档案专业人员继续教育得到了重视,《“十四五”全国档案事业发展规划》中明确“加强继续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推动继续教育形式多样化,完善继续教育学时制度,优化继续教育课程和教材,强化数字课程开发,推进教育资源共享,促进档案教育培训和互联网融合发展。”可以预见的是,档案领域未来将构建完善的档案专业人员继续教育资源体系,为档案事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参考文献]

[1]鄢嫦,王巍巍.档案专业人员继续教育调研分析[J].浙江档案,2021(04).

篇8

为贯彻落实局党组提出的“以提高审计能力为根本,着力打造一支审计铁军”的基本要求,根据《审计署__年度培训项目计划》和《__年__市行政机关公务员培训规划》,结合我局审计工作和干部队伍实际,制定本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密围绕年度审计工作重点和着力加强审计信息化建设、着力推动审计工作转型、着力推进全市审计工作共同发展等基本要求,坚持从审计创新转型和提高审计能力需要出发,整合教育培训资源,拓宽教育培训方式,全面提升审计干部职业胜任能力和综合素质,为推动我市审计工作质量和水平的不断提升,更好地发挥审计“免疫系统”功能提供有力支持。

二、培训内容及安排

__年,安排领导能力培训、知识技能补充和更新培训、审计业务培训、境外培训、初任和任职培训共5大类21项培训。分别通过技能强化、网络培训、案例教学、专题讲座、技能比武和理论研讨等方式进行。

(一)领导能力培训。

1.厅局级正职领导干部研究班。7月,市局局长参加审计署组织的为期5天的“省级审计机关厅(局)级正职领导干部研究班”。围绕专题内容进行研讨,促进厅(局)级正职领导干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精神,运用科学审计理念指导审计工作实践,积极有效地履行审计职责,推动审计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完善国家治理中更好地发挥“免疫系统”功能。(责任单位:人事教育处)

2.司局级干部专题研究班。5月,选派市局局级干部参加审计署组织的为期5天的“司(厅、局)级干部专题研究班”。围绕党的十精神、审计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相关政策法规与改革进展等内容进行研讨,并进行工作交流,促进司(厅、局)级干部运用科学审计理念指导审计工作实践,推动相关工作发展。(责任单位:人事教育处)

3.正处级领导干部培训班。5月,选派市局有关处室处长参加审计署组织的为期5天的“省级审计机关正处级领导干部培训班”。培训内容主要包括党的十精神学习、科学审计理念、审计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审计项目管理、审计技术方法、创新思维,以及工作经验交流等,促进省级审计机关正处级领导干牢固树立科学审计理念,把握审计工作重点和工作思路,提高审计管理能力。(责任单位:人事教育处)

4.地县级审计局长培训班。5至8月,分4期组织我市未参加审计署统一培训的区、县审计局长(含主持工作的副局长),参加审计署举办的“地县级审计局长培训班”,每期10天。培训内容分为宏观思维、领导能力和审计业务最新发展3个教学单元,主要包括科学审计理念、审计工作面临的形势与任务、审计领导能力建设、地县级审计机关主要审计业务发展情况和优秀项目展示,以及工作经验交流等,促进地县级审计局长进一步学习领会党的十精神,树立科学审计理念,提高领导审计工作的能力,更好地履行审计职责。(责任单位:人事教育处、各区县审计局)

5.各级党校政治理论培训。根据市委组织部、市委党校和市级机关工委年度安排,选派市局机关局、处级干部,党支部书记和青年干部参加各级党校集中调训和专项培训,充实政治理论、管理理论、党建理论以及新知识、新方法,开阔视野,更新观念,提高政治理论水平和能力。(责任单位:人事教育处、机关党办)

(二)技能补充和知识更新培训。

6.市局机关全员集中培训。培训时间为8月和*月。培训内容主要有联网审计技术方法与管理制度、审计法规规章、审计经验交流、审计案例分析、廉政专题教育、保密宣传教育等。通过培训,使审计人员达到提高计算机审计能力,熟悉运用联网审计技术方法,充实和积累有关法律法规以及政策,提高综合素质的目的。(责任单位:人事教育处、联网审计处筹备组、信息化处、法规处、驻局纪检监察室、办公室和相关处室)

7.计算机审计中级培训班。根据审计 署计算机考试安排,2月、3月和8月分三期进行。第一期选派2名计算机审计骨干参加审计署为期1个半月的培训,培养计算机审计培训师资力量;第二、三期分别为期5个半月,由市局组织市局机关和区县审计局60名左右审计人员进行培训并参加审计署计算机中级考试。培训主要包括计算机基础、网络应用技术、数据库应用技术、程序设计基础及应用、会计信息系统、ERP基础与审计、审计数据采集与分析等。通过培训,拓宽计算机专业知识,强化计算机应用能力和技术方法,提高运用计算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效果,为全市开展联网实时审计工作培养业务骨干。(责任单位:信息化处、人事教育处、各区县审计局)

8.公务员必备知识培训。全年,按照市人力社保局、市公务员局要求,对全体公务员进行职业道德建设和依法行政必备知识培训。通过培训,进一步增强公务员事业心、责任感,树立大局意识、服务意识,践行职业道德,促进公务员依法行政、依规办事的自觉性,严格履行审计职能和岗位职责,形成良好的机关作风和审计形象。(责任单位:人事教育处)

9.中高级审计师研究能力培训班。全市审计机关取得中高级审计师和相应资格人员自愿报名参加。学员先行自学审计署在审计管理系统网上培训平台提供的相关课件,按照选题指导确定选题并撰写研究论文,年底提交研究论文。在市局评选基础上,推荐优秀论文参加审计署评选。通过专题研究,加强中高级审计师的后续教育,引导和推动我市审计机关、审计人员不断学习、深入研究和不断探索的自觉性,不断提高理论研究、实践归纳和科学总结能力,促进审计理论研究探索。(责任单位:人事教育处、科培中心、信息化处、各区县审计局)

10.审计案例培训班。按照审计署安排,选派市局机关有关人员参加“案例教学培训班”。培训内容主要包括:案例教学理论与实践、审计案例教学演练、审计案例编写等。借鉴国内外案例教学实践经验,研讨如何编写审计案例、实施案例教学;编写一批高质量的契合培训需求的审计案例,培养一支能够掌握和应用审计案例教学的师资队伍。(责任单位:人事教育处、信息化处)

11.建设项目审计培训班。按照审计署要求,选派市局机关或区县审计局从事审计工作3年以上、非工程类专业背景的审计人员,参加“建设项目审计培训班”。通过培训,促进非工程类专业背景审计人员基本掌握工程识图和造价及工程建设管理等专业知识与实务技能,完善知识结构,提高从事建设项目审计工作的专业能力。(责任单位:人事教育处、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处)

(三)审计业务培训。

12.审计专题研究。根据审计署安排,市局机关选派部分处级业务骨干,参加审计署组织的“审计计划立项研究专题研讨班”,“审计法规和审理工作专题研讨班”,“深化部门预算执行审计和教育、科技、医疗卫生等领域审计专题研讨班”,“金融审计创新专题研讨班”,“社会保障政策执行效果评价数据分析模型专题研讨班”、“外资审计发展规划暨深化国外贷援款项目审计”等6个专题研讨班。(责任单位:综合处、法规处、金融与外资运用审计处、财政审计处、社会保障审计处、人事教育处)

13.审计专业培训。根据审计署要求,市局机关、区县审计局选派部分业务骨干参加审计署组织的“财务会计培训班”和“造价工程师培训班”。(责任单位:区县审计局、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处、人事教育处)

14.管理培训。根据审计署要求,市局机关选派对口部门专业人员,分别参加审计署组织的“审计机关廉政建设研讨班”,“审计机关人力资源管理培训班”,“审计计划工作培训班”,“审计统计工作培训班”,“审计干部培训管理研讨班”和“全国审计科研所长研讨班”等6项培训。(责任单位:驻局纪检监察室、人事教育处、综合处、办公室、科培中心)

15.审计项目培训。根据审计署要求,选派市局机关相关部门人员,参加“经济责任审计指南及两办《规定》实施细则培训班”。培训内容主要包括讲解经济责任审计指南及两办《规定》实施细则等。进一步掌握经济责任审计发展规律,提高对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认识,规范使用经济责任审计指南指导审计实践,加深对两办《规定》实施细则条款的理解,提高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质量。(责任单位:经济责任审计处、人事教育处)

16.岗位练兵。5月至9月,组织全市审计干部开展以审计法、审计准则和审计案例为主要内容的岗位练兵活动。通过岗位练兵,推动全市审计人员学习掌握审计有关法律法规制度,强化审计能力和技术方法,提高业务素质,加强学习型机关建设。(责任单位:科培中心、法规处、信息化处、人事教育处)

17. 中高级审计师技术资格考试培训。7月至9月,利用业余时间,组织进行中高级审计师技术资格考试辅导,主要以全市报名参加__年中高级审计师考试人员以及拟准备参加考试人员为辅导对象。拟通过辅导,帮助参加人员梳理考试内容,突出重点,夯实参加考试基础,扩大审计宣传和影响,促进全市审计人员队伍建设。(责任单位:科培中心、人事教育处)

(四)境外培训。

18. 香港政府绩效预算管理和评审高级研讨班。*月份,选派市局机关审计业务骨干赴香港,进行18天培训。培训对象为市局机关部分处级干部和业务骨干以及岗位练兵优秀人员。重点是充分了解香特的经济管理体制和绩效审计工作的特点,学习和借鉴香港先进的 公共财政、金融和绩效审计的新方法、新技术,开阔眼界、拓宽思路,创新审计技术方法,提高我市审计工作质量和水平,更好地为我市社会经济发展服务。(责任单位:人事教育处)

19.参加市委组织的境外培训项目。根据市委组织部2013年重点培训项目安排,选派市局机关局、处级以上部分领导干部,参加市委组织部举办的相关境外短期专业培训。(责任单位:人事教育处)

(五)初任和任职培训。

20.新任处级干部任职培训。按照市委组织部、市人力社保局、市公务员局要求,选派市局机关新任职处级领导参加行政学院处级领导干部任职培训。除此之外,局机关对其他新任职的处级干部进行任职培训。培训重点围绕领导理念与职责、领导方法与技能、领导职责与能力要求等内容进行培训,促进新任处级干部转变角色,明确应履行的职责和应具备的能力,增强责任意识、大局意识和创新意识,加强自身修养,掌握领导方法与艺术,提升领导能力。(责任单位:人事教育处)

21.新录用公务员初任和入局培训。按照市人力社保局、市公务员局要求,安排局机关2013年新招录的公务员参加行政学院的初任培训,使新招录公务员熟悉掌握国家公务员制度和相关知识,树立正确的公务员职业道德;通过入局培训初步了解审计概况,尽快熟悉工作岗位需求和审计职业特点,了解机关工作程序、规范和纪律要求,顺利完成角色转换,促其树立正确的国家审计人员意识,增强投身审计事业的责任感和荣誉感,适应岗位要求。(责任单位:人事教育处)

三、培训要求

(一)加强领导,分工负责。人事教育处负责教育培训工作计划的制定、组织实施和考核,并将考核结果计入局机关各部门年度考核。各单位、各部门要统筹安排、处理好培训与审计工作的关系,积极组织干部按时参加相应培训,确保培训计划的全面落实。各责任单位和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相互协调,相互配合,保证培训计划在规定时限内落实。

篇9

论文摘要:推进税务系统教育培训工作,是落实人才强国计谋、实现人才兴税的主要内容。全力培养高素质的税务队伍,必须把教育培训作为税收人才培养的“重中之重”,必须提高税务系统培训教学管理专业化。

专业化的教学管理是培训工作的重要环节,特别是对于税务系统而言,专业化的教学管理工作尤为重要。培训教学管理,是指按照一定的培训教学目标,在相应的教学思想指导下,通过一定的教学组织形式和机构,对教学资源进行合理调配和使用,对教学活动进行规范安排,以保证良好的培训教学质量的系列活动。

如何优化教学管理工作,在税务系统培训中实现教学管理的专业化?笔者认为,可从强化常规教务管理、优化教学过程管理以及加强教学质量管理这三方面入手。

一、强化常规教务管理

教务常规管理是税务系统培训教学管理的重要环节,是稳定教学秩序的重要保证。税务系统培训工作有专业化、常态化的特点,因此教务常规管理应由专业的教务管理部门负责。对于税务系统的培训管理来说,常规教务管理主要包括日常教务管理、教学秩序管理以及教材和教学档案管理。

在进行常规教务管理时,有两点尤其值得注意。首先,应加强计算机系统在教务管理中的应用,即教学管理专业化的信息化建设。税务系统培训是一项学员人数多、范围广,且培训工作常态化的工作,这就更需要计算机的辅助以提高常规教务管理的科学化。其次,应完善教育事故处理。教育事故是任何培训中都可能面对的突况,能否正确处理好教育事故是考验教学管理是否专业化的重要环节。教学事故包括教学活动和管理工作方面的事故,一般分三个级别:一般教学事故、重大教学事故、严重教学事故。出现教学事故后,应弄清情况,分清责任,及时处理。在处理事故过程中区别情节轻重并进行教学事故登记,提出处理意见报教务管理部门。如果教学事故由于培训学校的失误而引发,则应及时向培训学员致歉。

二、优化教学过程管理

税务系统培训与一般的培训不同,它的培训目的是提高税务干部的业务能力,因此应更注重理论和实际结合。因此税务系统培训教学过程管理中应坚持学员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教与学双方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税务系统培训是职业培训的一种,主要分初任培训、任职培训、业务培训等,因此应体现职业教育特点,重视创新能力培养,强化职业技能训练。优化教学过程管理必须从编制培训项目授课计划、编写教案、上课等细节实现专业化。

优化教学过程管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首先是注重能力,这是税务系统培训的主要指导方针。培训项目的设置要使学员获得全方位成长的理念,以学员的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业务能力素质,从而学员可以以坚定的理想信念、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扎实的专业技能投入到各项税收工作中去。因此要将税务干部的能力培育贯串到教育培训的全过程,实现教育培训由知识教授向能力培养的改变。

其次,要联系具体实践,学以至用。在教学过程中应紧密联系税收工作现实,围绕推进依法治税及税收工作重点,更好地为税收事业服务。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针对性地确定培训内容,选择典型培训案例,有的放矢地开展教育培训工作。要把税务培训工作的着眼点放在提高学员运用理论指导实践、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上,做到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

最后,是完善机制。要税务系统培训教学管理的工作机制,使培训工作更科学规范和富有成效。应发扬税务系统培训的有益经验,借鉴国内外教育培训的先进做法,使税务系统培训工作更好地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三、教学质量管理

教学质量管理的主要任务是根据学校专业化培训设置的培养目标,实施教学质量的控制即教学计划的编制过程、教学计划与课程实施以及各个教学环节的控制。教学质量管理的措施是要健全各项教学质量管理的工作规范和对教学质量检查、评价的系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系统收集、处理和反馈教学各个环节的信息,实现教学质量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和制度化。

教学质量管理分为教学质量管理和课程质量管理。教学质量是税务系统培训教学管理的核心,它的主要任务是按照培训的目标和要求,根据教学客观规律把好教学过程中各个环节的质量关,以达到培训的质量要求。课程质量管理是根据培训班教学计划的要求和教学的客观规律,统筹安排好课程讲授、习题、实验、实习、调查、考试等教学环节,以达到全面提高质量的目的。

提高教学质量,应特别注重教学评估工作和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教学评估工作是教学质量管理的重中之重,是宏观调控教学工作,促进教学管理规范,提高教学质量、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率的重要手段。因此应把教学评估工作作为税务系统培训的一项经常性工作来抓,要与日常教学管理工作相结合。开展教学评估工作要建立科学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体系,按照“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发展”的要求,与教师的约束机制和激励机制相结合。提高教学质量还应依靠现代科技,提高培训的科技含量,在培训的思惟性、实用性上下功夫,在吸引力、感染力、影响力上做文章;通过情景模拟互动式教学、案例式教学、行动学习法、研讨法等现代教育培训方式,实现培训教学的形象化。

四、强化职业道德培养

税务系统教学管理还必须紧密联系税务系统的实际及税收工作重点,通过提高培训师的职业道德素质,培养一支思想素质好、业务知识过硬、培训教学创新能力强的师资队伍。强化职业道德培养,可从增强培训教师的全局观、强化教学中的使命感、责任感,在教学中增强对学员的职业道德素养考核等手段,把职业道德教育融入到税务系统教育培训的方方面面。

当前,我们面临着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经济的高度发展给税收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对税务干部的能力素质要求越来越高。税收作为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涉及社会经济的各个方面,税务干部熟练掌握税收业务技能,是应对经济迅猛发展的必然要求。税务系统干部培训院校应从培养高素质税收专业化队伍的高度出发,明确人才培育方针,确定培训内容,为我国税收事业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参考文献

[1]辛继湘.课堂教学策略[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篇10

更为现实地还是应该从外部因素着手,加强外部驱动,提供优质的教学资源和合理的教学设计,创新教学方式方法,构建积极、和谐、奋进、向上的“学习共同体”,促进基层气象干部学习有效发生。以下是我们在承担培训工作中的一些具体做法。(一)加强正确的价值导向,促进学员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具体说就是要有正确的干部教育观,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是做人的工作的,培训承担机构要以人为主体,要把基层气象干部综合素质能力的提高和基层气象干部的全面发展作为教育培训工作的出发点。要有明确而崇高的教育观念和目的。从事教学管理、教学设计、教学资源研发、课程开发和学习活动的设计等都应有明确的促进基层气象干部知识技能的获得和有利于综合素质的提高。(二)整合区域内优质的教学资源,并进行合理的教学设计保障教学效果在承担全国气象部门县局长综合素质轮训整个教学流程中我们安排了全国新农村建设气象示范县“德清模式”《气象为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案例教学,让学员了解了“以人为本、无微不至、无所不在”的气象新理念,并开展了关于“德清模式”学得到和学不到的大辩论。安排了被专家称作是农村信息化值得推介的“安徽模式”《安徽农网的兴办与发展》,让学员了解到安徽省近年来以安徽农村综合经济信息网(简称安徽农网)为载体,建立起政府省心、农民开心的农业农村综合信息服务体系,成为千家万户农户对接千变万化大市场的重要平台与纽带。安徽省萧县气象局局长给学员做《依托农网助推地方政府信息化建设》的案例教学过程中产生非常激动人心的共鸣和碰撞,安徽省萧县气象局坐落的区域安徽省萧县经济发展较为落后,但作为全国文明单位的安徽省萧县气象局的气象事业却一枝独秀,这让来自很多区域经济不是很发达的基层气象局长感受到在经济不发达地区气象事业一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授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内容进行创新,以具体工作实际解读中国气象局领导要求,大量案例研讨、区域特色教学内容进入课堂教学,激发了学员学习的热情,营造了热烈的学习氛围,多角度拓展了学员的思维空间。

把握体验式教学“三个要素”,认真做好“四个环节”,深入挖掘教学资源内涵在体验式教学过程中我们认真把握体验式教学的三个关键要素:案例研究、实地调查和互动研讨。努力认真做好体验式教学的四个环节:有针对的设计、有个性的教材、有互动的授课、有启发的点评。在整体设计“气象部门县局长综合素质轮训”体验式教学的过程中,我们按照《全国基层气象台站建设指导标准》选取了气象综合观测、公共气象服务、领导干部队伍和人才队伍建设、基层气象文化建设等体验式教学内容,并围绕此内容选取了相关的体验式教学点。这也是基层气象局长所密切关注和希望解决的热点问题。在整个体验式教学过程中,我们能充分感受到基层气象局长学习中的踊跃性和主动性,很多学员在参加体验式教学之后撰写了学习心得和体会。例如对小岗村的学习和考察,学员体会颇深,对一个单位一个地方的发展路在什么地方,采取什么途径,有较深刻的认识和感想(有专题观后感)。从小岗村的发展学员感悟到,解放思想是一个永恒的过程和课题。过去解放思想不等于现在解放思想,现在解放思想不等于未来也解放思想。解放思想不能仅靠生存本能适应调整地解放思想,更要不断的认识社会和事物,加强学习与知识积累,以此产生认识(或认知)的突破或突变,达到解放思想的目的。同时围绕小岗体验式教学形成了“永远的小岗村精神,永远的沈浩书记,永远的气象为农服务”的教学理念。积极应用集体式、探究式、发现式的学习方法,提升培训效果按照现代培训理念的要求,学员在积极参与的情况下学习效果更好。案例教学、体验式教学、学员论坛、研讨与交流等集体式、探究式、发现式的学习成为最具创造性的一种学习方式。在《气象预报预测》课程中,授课教师针对参加培训的学员来自全国各地,有针对性地编写了典型案例资料,并精心设置了“案例问题情景编写”、“组织研讨”、“点评总结”三个有序链接,围绕着四个研讨题目,以研讨案例作为引发新问题的起点,立足于如何做好一名县气象局长,通过案例问题情景再设、身份模拟、案例分析,围绕着如何做好决策服务,公众服务以及针对重大气象服务技巧和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积极引导和研讨交流,激发了学员参与研讨的热情,搭建了授课者与学员的多维沟通平台,营造了气氛热烈的研讨氛围,多角度拓展了学员的思维空间。在《基层气象部门党风廉政建设》的课程教学中,授课教师与学员开展了“关于县(市、区)气象局党风廉政建设几个具体问题”(“公务社交问题”、“收入分配问题”、“公车使用问题”、“财务监管问题”、“民主作风问题”、“纪委领导问题”等六个方面)的讨论,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构建积极、和谐、奋进、向上的“学习共同体”,开展协作学习学员在总结发言中说“二十多天的培训学习,学员们互相学习启发,互相研讨交流,互相借鉴释疑,共同进步成长。每位县局长都将自己的工作亮点、成功经验和好的做法毫无保留地讲出来,大家相互学习借鉴;同时,也把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困难、困惑、教训讲出来,大家共同探讨破解。二十多天的培训生活,学员之间、学员与老师之间、学员与授课领导之间结下了深厚友谊,留下了联系方式,建立了QQ群,虽然我们来自自然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地区,但“全国气象是一家”,我们气象人的心灵是相通的,一心一意谋发展的愿望是一致的。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还可以通过电话、网络长期联络和交流。可以说,是培训为我们搭建了互相交流的平台和联系的纽带。安徽培训点,不仅是我们每个人一生中的一个重要节点,也是我们今后互相交流经验和联络感情的起点。”这一点在整个培训活动过程中得到充分体现,班委建立了自己的QQ群,学员组织了联欢会,开展了联谊活动,并编写了班委自己的《班级风采》。通过各种途径的有机整合,积极开展协作学习,使学习者获取学习支助,解除学习的孤独感,有效提高学习效果。

本文作者:薛忠民孙钢黄祚伟工作单位:安徽省气象培训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