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教学法国外研究现状范文

时间:2024-04-09 16:56:3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案例教学法国外研究现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案例教学法国外研究现状

篇1

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内容不仅涉及众多领域学科,并且既包含理论知识类,也包含实践技能类,使得旅游专业具有综合性和实践性等特点,这就必然会造成知识信息的碎片化。而本科院校的旅游管理专业在学生培养方面,若想在与其他专业竞争中获得比较优势,并区别于职业技术院校,就要寻求一条宽基础有专攻,能综合有实践的专业特色之路,而案例教学法是达成这一目标的重要手段之一。

关键词:

旅游管理专业;信息碎片化;案例教学法

一、前言

20世纪80年代开始,旅游管理专业经过近40年的发展,从当初的几所专职院校的培训,发展到如今的专科、职业、本科、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等多层次协调发展的旅游教育体系,使得旅游管理专业被正式纳入教育部管理与指导范围,并在中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确立了不可动摇的重要地位。但是目前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难,转专业就业以及硕士、博士招生时导师不愿意接收旅游专业毕业生等问题普遍存在。究其原因,一方面导游、服务生、前台等职位不具备高等学历或理论知识的人也可以胜任,并且旅游专业的毕业生虽然在大学学习了不少理论知识,但在实际管理实务与操作技能方面,却又不如高职高专院校培养的毕业生。另一方面,旅游专业毕业生大学四年的课程虽然涵盖了管理、经济、政治、文化、历史、社会、中文、外语、传播,网络、市场、营销、策划等非常广泛的领域,但是到了具体某个岗位竞聘的时候,以上各专业的毕业生在各自的专业领域又比相对“略懂”的旅游专业毕业生具有明显优势,这也是硕博导师组建研究团队时淘汰科班出身考生的重要原因之一。另外,旅游行业中需要深厚的专业功底和丰富的实践经验的高级管理和策划岗位,一般本科生又是无法企及的。由此种种致使旅游管理本科生就业选择范围日渐狭窄,长远来说必然会使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及教师失去信心,最终影响学科发展的后劲。作为朝阳产业的一门热门学科,本科院校的旅游专业急需一条摆脱目前困境的道路,而想寻求这条出路则必须要从了解自身专业特征出发,明确专业目标与社会需求的关系,进而确定下一步的发展方向。

二、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科与教学特征

总的来说,旅游专业具有综合性、交叉性、实践性和时效性等学科特点。由于旅游产业包含了诸如旅行社、景区、交通、运输、饭店、宾馆等多种行业,因此从事旅游服务行业的专业人才的知识体系就必然要涉及经济学、政治学、历史学、法律学、地理学、文化学、心理学、社会学、统计学等多种学科,以便使旅游从业者或研究者在实际的业务操作实践或研究中能够以跨行业、跨学科的横向视野综合考虑相关因素来思考和处理问题并找到最优的解决方案。从纵向来说,旅游专业不仅需要不断地随着社会及旅游产业的发展更新自身专业体系与理论,而且需要积极吸收多种相关学科专业的最新发展为我所用,从而促进自身的进步与完善。这就要求旅游管理专业在知识理论体系以及教材方面进行不断的更新换代。而且随着全球化与行业多样化的发展,本科院校培养的旅游人才要适应市场就必然需要具备多学科交叉思维应用和与时俱进的能力。与自身专业特点相对应,旅游专业的教学方法也就具有了多学科性,方式多样性,实践性等特征。一般来说旅游专业课程包括旅游学、旅行社经营管理、景区经营管理、旅游英语、政策法规、旅游规划与开发、饭店管理、心理学、经济学、市场营销学、信息系统管理、高数、企业会计、餐饮经营管理、导游业务、地理学、旅游文化学等必修课程以及美学、历史、礼仪,计算机、摄影等辅修课程。其中,诸如旅行社管理、景区经营管理、导游业务、饭店管理、旅游规划与开发等课程不仅需要理论学习,还要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像前厅与客房管理、餐饮管理、旅游服务礼仪等课程讲求很强的实践操作技能的培养。课程的多样性就使得旅游专业教学方式从课堂理论讲解,课堂讨论、课程论文、实训室模拟等,到实地考察体验、现场实践、工作实习等不一而足,以实现学生对多个学科知识的多层次、多视角的比较与分析,能够以开阔的视野,全面而且深入地理解和运用所学相关专业知识。由此,本科院校的做法是一方面向学生讲授多种学科的基本理论,另一方面对学生进行旅游服务所需的各种实践技能的训练。目前很多院校建立的各种实训室、实习基地、校企合作等,甚至有些大学在校内进行产业化的半学习,半工作的办学模式,比如国内的上海师范大学大学旅游学院、美国的由希尔顿饭店集团创始人康拉德•希尔顿捐资创办的得克萨斯州休斯敦大学希尔顿饭店学院。教师和学生同处在饭店运营的环境中进行教学和学习[1]。在这样的专业特性和教育体系下培养的本科生应该是既有广博的理论基础以及比其他专业学生更广阔的跨学科视野,又有很强的实践操作技能。但是,由于知识信息的碎片化,旅游专业学生普遍存在“样样通”而“样样松”的现象,使其在人才市场上却不具有明显优势。原因很简单,一个人的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的,在同样的大学四年内,学习十个学科知识想达到甚至超过其他人只学一个学科掌握程度,还要对各个学科融会贯通,同时具备较强的实践技能,其结果是不言而喻的。然而对于本科旅游专业来说,一方面,多学科理论与实践技能缺一不可;另一方面,如果走技能培训的道路则失去了与专职院校的差异性。在如此内外交困的情况下,能够保持本科院校旅游学科特点的出路似乎只有一条,即宽基础+专攻+综合+实践能力。也就是说,在学生培养上努力做到使旅游专业的学生在宽泛的多学科知识的基础上对某一领域具备突出的专业能力和实践技能,同时具备别的专业学生所不具备的跨学科和符合社会实际的综合交叉分析判断能力。只有这样才能解决“样样通”往往“样样松”的困境,旅游专业毕业生才会具有比较优势。为实现这一转变需要教学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多方面的改进与努力,而在教学方式上对上述目标具有极大促进作用的手段之一无疑就是案例教学法。

三、案例教学法及其优势

案例教学法是指以案例为素材,在教师指导下运用多种方式启发学生思考,对案例的实际问题进行分析,提出见解,做出判断,从而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启发式教学方式[2]。美国的哈佛法学院院长ChristopherColumbusLangdell(克里斯托弗•哥伦姆布斯•朗戴尔)于1870年创立了判例教学法,即案例教学法[3]。直至20世纪40年代,案例教学才初具规模,形成了包括选题、编写、应用等环节在内的完整的案例系统[4]。到了20世纪的60年代初,美国就开始在旅游专业教学过程中使用案例教学方法,并对案例教学方法进行了全面的研究分析与梳理。之后,国外有许多国家的旅游院校例如法国、加拿大、瑞士、英国以及澳大利亚等相继将案例教学法全面引入到旅游教学与实践之中[3]。由于案例法教学不仅能够促进教师与学生的互动,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在课堂上提高学生与教师的积极性与参与度,而且使学生把理论与实际社会联系起来,通过实际运用来巩固和深入理解所学知识,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后经多年的发展,案例教学法广泛应用于经济、管理、教育、医疗、法律等学科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建立了很多相关的案例资源库。良好教学效果的取得是由于案例教学法具有传统教学法所不具备的一些优势。首先,从教学形式上来说,案例法教学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方式更加具体,对知识点的呈现更加直观而生动,使抽象晦涩的理论和规程变得简明易懂,使学生对授课内容更加容易记忆和灵活掌握。正如著名实验心理学家赤瑞特拉(Treicher)发现:“一般人能记忆自己阅读内容的10%,自己听到内容的20%,自己看到内容的30%,自己听到和看到内容的50%,在交流中自己所说内容的70%”[5]。其次,从课堂气氛上来说,案例法教学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方式更加有利于促进师生的互动,形成活跃的课堂氛围,从而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与参与欲望。最后,从教学效果上来说,案例教学法通过让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案例,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能够真正获得思考、判断和处理现实问题的能力,学以致用。这里需要补充的是,实践性的教学也是一种案例教学,比如做床、摆台等,因此案例的本质是直观具体应用操作演习。总的来说,案例教学法的直观性、参与性、启发性以及实践性等特点不仅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而且能够培养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团队合作、协调沟通、表达应变、综合决策、心理素质等多方面能力;同时,可以使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了解学生知识掌握情况并发现存在的问题,从而能够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刚好符合了旅游专业的学科特征和培养目标。

四、本科院校旅游专业案例教学法的实践方向

我国高校的旅游管理专业已普遍采用案例教学法,也取得了相当成绩和效果,但是由于存在一些诸如旅游案例研究不深入,没有建立系统化的旅游案例库,案例本土化不够,案例更新不快,案例来源渠道狭窄,案例的加工不足等问题,教学效果不佳。实际上案例的搜集,整理,加工很多都是一线教师在做,本身时间精力不充裕,加之力量分散,而且既有专业知识,又具有丰富的专业实践操作经验的“双师型”教师又比较缺乏,使得课堂上使用的案例质量很难得到保障。同时,案例教学法在实际应用当中部分教师习惯于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对案例教学认识不清。课堂教学方法手段陈旧单一,与传统“填鸭式”的授课差别不大,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不足而无法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6]。显然,为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就要从案例本身以及案例应用两个方面入手来解决以上问题。第一个方面要提高案例质量。整合学科与社会力量,建立一个科学、系统、全面的案例库。该案例库首先要涵盖所有旅游专业课程,并在每一个领域和知识点上做到数量充足,同时既要有单个知识点的案例也要有多个知识点的综合运用的案例。以便教师在实际应用当中能够拥有较大选择余地,从而提高针对性。案例在搜集、整理和归类以后还要进行适当的“再加工”,即将现实案例通过一定的改编,去掉不相关的内容,增加必要内容,使之更加适合课堂教学,提供可操作性。案例库除了要涵盖国际国内的典型案例,还要适当提供一些具有本土性的地方案例。这样会使学生更加有共鸣,更加容易接受和更加具有实践参考意义。案例库要做到适时更新,以跟上时代和专业发展的步伐。另外,案例库可以以网站或出版物等商业模式进行运作,以达到保证质量和可持续发展的目的。第二个方面要提高案例利用质量。首先为了使案例真正起到应有的作用,要根据培养目标和教学内容的不同,以及学生的特点和接受程度选择不同的案例。区分使用以理解和巩固某一知识点为主的案例和综合运用多个知识点的案例。前者类似于举例,后者可拓展为结合现实社会现状与实际问题的案例分析与讨论。其次为了让学生有切身的参与感、真实感,使其能真正面对现实问题,并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和团队协调掌握如何周全地解决实际问题,案例教学的方法手段要多样化。课堂上的小组讨论、辩论比赛、角色扮演到课外的参观座谈,实践调研、项目策划等方式都可以尝试。另外,案例展示方式的多样性,如文字、图片、视频、演讲等也很重要。再次为了提高每个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及其在语言表达、思考创新、团队协作、应变与实践等能力,要将案例参与方面的成绩纳入总评成绩并加大比重。同时合理划分个人与小组成绩比重并鼓励和尽可能保证每个学生都有所展示,避免形成某几个人的个人展示。最后为了提高一线教师利用案例的能力,要建立教师培训制度。除了以专题讲座、集中学习等形式使教师掌握科学的案例使用方法,还要让教师走出去,即让一线教师到景区,饭店,旅行社等进行实地调研,或直接在相关行业挂职。从而能够更好的深入理解案例,利用案例来理论联系实际,进行交叉与拓展。

五、结语

旅游管理专业知识信息的碎片化,使得学生的知识结构庞杂而不精深。而走出“样样通样样松”困境的出路是广博的知识面基础上的专攻以及综合运用和实践操作能力。也就是说旅游人才的知识结构应该是“T”字型结构,“T”字型的“I”主要是指纵向知识,指旅游专业理论和技术应用,而“T”字型的“一”主要是指旅游专业理论和应用[7]。而案例教学法能够对专业理论知识进行深度和广度的全面考虑,是实现“T”字型人才培养结构这一目标不可或缺的环节。

参考文献

[1]谷慧敏.世界旅游饭店教育名校之美国篇[J].饭店现代化,2005(3):45-47.

[2]马永青,张志鹏.市场营销案例教学法的实践研究[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08,10(2):178-180.

[3]江文龙.案例教学法在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课教学中的优化对策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5.

[4]王丽.案例教学法在《旅游法规》教学中的应用[J].管理学刊,2010,23(4):97-99.

[5]全国高等学校教育技术协作委员会.教育技术理论导读———信息时代的教学与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10.

[6]鲍富元,陈卉.《旅游市场营销》案例教学的应用问题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4,(52):217-218.

篇2

随着经济全球化与审计国际化,现代审计教育创新成为知识经济时代审计人才培养的关键。笔者通过对目前国内外审计教育现状和特点分析,指出我国在审计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对如何实现审计教育模式创新有针对性地提出意见和建议,以期对我国审计教育工作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全球化进程将世界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铸就了一个合作与竞争并存的大舞台,经济一体化成就了审计国际化的发展趋势,加强审计教育是培养适应知识经济时代所需审计人才的关键。目前审计理论体系经历了巨大的演变:审计对象从会计账簿转向财务报表;审计职能从查错防弊转向审核鉴证;审计性质从批判性转向防护性;审计方法技术用抽样审计代替详细审计,并强调对内部控制制度的研究与评价,审计手段趋于计算机化。这种转型与发展,使审计教育必须适应新的形势需要,对此我们需从创新角度来重新审视审计教育。

一、我国审计教育主体及缺陷

我国审计教育起步较晚,其模式在较大程度上沿用财会教育体系的模式,但尚未形成具有我国特色的审计教育体系。目前我国审计教育主体是:a.高等院校和中等专科院校承担的审计和其他财经学科的普通学历教育和成人学历教育。b.各审计厅局培训中心及社会其他办学力量承担的审计人员后续教育。

(一)高校学历教育中存在的缺陷

1.教学方式落后。教学中主要以教师依照教材讲授知识为主,学生记录密密麻麻的笔记应付考试,课堂教学枯燥、乏味,课堂气氛沉闷,这种“填鸭式”的教育抑制了学生的思维空间。表现为:应试教育与能力教育、实务操作脱节,应试答案的唯一性与实务中诸多模糊性相矛盾,应试答案的个人行为与实务中多人行为相矛盾,思维模式呆板性与实务判断灵活性相矛盾。

2.教学形式单一。高校审计教育注重课本上规范性的内容,教师参与实践的机会不多,实践经验不足,不能广泛搜集资料、灵活引导,只是纸上谈兵;学生强记硬背规范性专业知识,缺乏实习基地进行现场学习,缺乏对具体审计项目的分析思路和审计方法的应用技巧。

3.教育内容陈旧滞后。1998年教育部对本科专业进行调整,审计学专业被并入会计学专业,目前审计学是一个《专业目录》外的专业,出版的审计教材许多与时展不相协调。如与国际审计准则和惯例接轨的内容教材中并不存在,体现了严重的滞后现象;虽有一些教材撰写了案例分析,但多数为审计过程及结果的叙述,考虑教学要求和教学规律不够,整体缺乏系统性。

(二)后续教育培训中存在的缺陷

虽然培训中心与高校联合举办各类中短期培训对审计人员更快掌握不断更新的审计和会计准则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但也存在着不利因素,如教育资源过多地投入到审计、注册会计师考试培训中,而这种考试针对性和适用性差,受审计人员所在地域、经济条件、所学专业等因素的限制,反映掌握的新信息、新准则的水准不一;许多培训机构的办学力量薄弱,存在着师资缺乏、设备陈旧、管理经验不足等现象,甚至有些短期培训中心为了一些经济效益而带来负面影响。

二、国外审计教育特点

以美英德法为代表的经济发达国家,对审计教育非常重视,归纳起来具有如下特点:

(一)对审计人员素质要求高。法国审计人员主要来自法国国立行政管理学院,限制审计人员的招收范围,强化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德国审计人员要求有大学以上学历,熟练掌握1~2门外语和计算机技术,熟悉两国以上的法律和文化及计算机系统,具备专业知识和领导才能。

(二)职业培训规定严格,形式多样。美国审计机构规定,所有在职人员两年内必须完成80小时的继续职业教育,培训中重视对可能遇到的重大偏离事项处理能力的培养,特别是识别潜在问题能力和协调能力的培养;英国国家审计署内部每年举办100多期培训,还要求审计人员参加外部相关的培训活动,促进审计人员全面熟悉各行业的业务;德国内部审计师协会每年均组织120~130次研讨会,实现信息共享和经验交流。

(三)设置教育基地,实行“双元制”教育。德国审计培训机构与企业和会计公司合作,一方作为培训基地;另一方作为实习基地,实行“双元制”教育,开展广泛的专业培训,帮助成员更好地适应不断变化的审计要求,适应实际工作需要;英国鼓励与外单位进行人员借调和交换,交流的对象包括政府部门和各大会计公司,以保证审计人员获得广泛的实践经验,掌握配套技术。

三、现代审计教育创新模式

各国审计教育特点给我们以启迪,有选择地吸收和借鉴,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审计教育模式,对我国审计教育在教学和培训方面的改进将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一)案例教学是审计教育创新的方式

案例教学法(Case Study)于1921年首创于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HBS),主要强调教学的实践性,强调对学生能力的培养,20世纪80年代我国引入案例教学法。审计学是综合会计、税法、经济法、财务管理等实用性课程的学科,技术性和实践性很强。案例教学法在审计教学中的运用就是通过剖析审计案例,让学生把所学的理论知识用于实践,增加教学中的认知及感悟水平,加强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判断力、表达力和协调力,变抽象空洞为真实具体。对此我们提倡以审计案例讲授为主,将审计理论融入审计案例中,通过对审计案例的分析和讨论,总结归纳审计理论,启发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培养学生高超的专业胜任能力和敏锐的职业判断能力。如香港会计师推行的《专业资格课程》考试计划(the HKSA new Qualification Programme)“并不侧重考生知道些什么。我们所设计的考试程序最重要的目标是测试考生如何运用他们所掌握的知识”。

(二)建立高校与会计师事务所联合培训基地是审计教育的创新形式

审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审计教学创新关键在于教师本身所具备的实际操作素质,没有一定的社会实践经验,很难把课讲活,德国的“双元制”教育给了我们很好的启迪。学校企业联合办学,学校可以以企业、会计师事务所为实习基地,允许教师兼职在企业、会计师事务所从事审计工作,提高教师的专业业务素质和实际操作能力,还可以帮助教师将实践中总结出的经验融于教学之中。例如教师可以根据会计师事务所的工作程序编制教学进程,设计被审计单位的背景资料、审计工作底稿和审计报告等。按照审计准则规定的程序进行指导性操作,做到理论和实际充分结合,开阔学生视野,增强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理解和判断力。目前国内外专家学者的教学研究及实践表明,扎实的理论加上实践及研究的训练等于创新。

(三)国际认证考试与高校审计教学相联系是审计教育内容创新

目前我国政府与各国政府间的教育合作项目日渐增多,许多国外审计资格考试也在国内进行,如1993年加拿大政府与我国多所大学合作培养加拿大注册会计师(CGA);1998年中国引入世界各国唯一共同认证的国际注册内部审计师(CIA)以及内部控制评估师(CSA)和国际信息系统审计师(CISA)的职业资格认证,这也是我国培养国际复合型审计人才的重要措施。在此大环境下,我国应借鉴并吸收国外成熟的教育方法,及时调整审计专业的教学内容,改变我国审计教育在内容上的闭塞、呆板、单一,将国外成熟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和教育水平融入我国审计教学之中,体现我国审计专业教育的特色和知识经济时代的新要求。目前清华大学会计系本科教学的必修课中已选用了CGA的12门课程,并成为清华大学会计课的核心课程。因此,国际认证考试与高校审计教学有机地联系起来,不仅可以促进国内外教育上的相互融合,而且可以让学生更多地了解国际审计状况,掌握先进的审计技术和技能。

(四)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审计教育的创新措施

素质教育是现代教育的基本特征,也是现代审计教育的根本目标,具有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是知识经济条件下我国审计人员应有的素质。

1.创新思维。它包括适应能力、抽象概括能力、判断推理能力和综合理解力。在教学中可采用模拟演示的方式,开发学生潜意识中的推断力,培养实战经验,对不同审计对象的特殊情况做出合理的自主判断。

2.创新能力。创新能力培养是现代审计的关键,但它是基于对审计准则的了解和把握,对此可以在审计课程的设置上融入对国际审计准则和惯例的讲解分析,提出题目让学生独立思考,以渐进的方式进行教导,使其形成自己的见解,培养应对全球经济条件下解决复杂经济事件的创新能力。

3.严谨的表述力。审计结果最终以报告的形式表述,规范性的语言表达、准确的数理计算、正确的结论可以充分显现审计人员的能力水准以及适应复杂的审计环境、处理特殊事件、驾驭审计全局的能力。

(五)加强后续教育培训管理是审计教育创新的保证

篇3

一、国外会计硕士教育实践概况

会计硕士专业学位最早出现在20世纪40年代美国德克萨斯-奥斯丁大学。资料显示,美国所有硕士学位中,具有专业应用方向的硕士学位高达85%,仅有15%是学术型。2003-2008年间,英国每年授予的课程型研究生(类似我国专业学位)学位数占授予研究生学位总数的比重平均为75%。以上数据都直接说明了国外对会计硕士教育培养的重视程度。本文主要从培养目标、考核方式、教学方法、教师评价模式四大角度,分析总结国外会计硕士教育的实践情况。

(一)培养目标 在美国,很多学科以培养应用性人才为目标。美国科学院科学工程与公共政策委员会1995年的《重塑科学家与工程师们的研究生教育》中指出,在很多领域的博士都是从事学术领域以外的商业、政府和非盈利组织,用经济学中的理论就是市场需求决定供给,因此美国研究生教育特别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事实上,学术并不能局限在“象牙塔”里进行,它需要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才能从中得到滋养。教育学家威廉・比根曾指出,“学术并不会因为其对普通生活的直接关注而贬值,它提供了对于人类生活更为深刻,并且很有希望的是更有条理的洞察。学术与现实世界的联系意味着理论已基于实践之上了”。在日本,文部科学省在1999年发表的《关于以科学技术创造国为目标的学术研究综合推进》报告指出,大学不仅要培养研究者,还要培养高度专业化的职业人,更要培养能够马上产生经济效益的“技术人才”,即“战力型人才”。

(二)教学方法 在教学方法上,西方教育发达国家针对应用型硕士往往采用多种教学手段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到情景中去体会实际工作的真实状态。

(1)案例教学。案例教学最早起源于哈佛商学院,如今被广泛地应用于研究生教学,尤其是专业学位的研究生课堂上,会计硕士也不例外。通过著名高校或者本校教师同知名企业间合作编写出的案例,在课堂上以讨论分析的形式交流学习,既能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情况融为一体,又能锻炼学生思辨、口才、逻辑、演讲等作为一名高素质人才必不可少的综合能力。

(2)“习明纳”研讨课。罗尧成的《研究生教育课程体系研究》一书表明我国的研究生教学方式仍然是以“讲授式”为主。在西方,早已形成了一种称之为“习明纳”的研讨式教学模式,每一位研究生必须参加,是一种硬性要求。从课程结构上讲,第一部分是教师全面介绍学科的历史发展脉络,展示学科的前沿背景,让学生了解该领域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观点。第二部分为课程交流的主干,在这一部分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兴趣,确定某一主题,并成为主讲报告人,作充分准备。于此同时,要求报告人提前将自己的发言稿打印分发给每一位课程参与者,参与者和教师可以对不明白的地方提问,让学生充分体验实践式教学。

(3)网络课程。网络课程是通过因特网或者其他数字化手段实施的各学科及相关教育、教学活动的总称。网络课程不仅能提供十分便捷的学习工具,还能保障学生学习的选择权利。它具有“超文本”特性,网络教育的学习者具有“高自主选择性、高主动性和高速度性”的特点。在西方的课堂中,网络课程作为一种课下补充的学习方式,被广泛的运用在研究生教育中。

(4)学术沙龙。 “沙龙”一词最初发源于17世纪法国的文学沙龙,它的基本特征是:一定的学术性和思想性、无参与者身份限制、思想和言论自由。主要有“讲座式”、“师徒式”、“论文式”、“自由式”四种。“讲座式”由知名学者主持并进行学术报告,每次报告有相对固定的主题。“师徒式”由具有较高的学术声望的学科带头人发起和组织,主持者与参与者的关系基本为师生关系。“论文式”主要特征是比较注重沙龙内容的学术性,但沙龙活动并不需要名人的组织或者参与。“自由式”没有固定的讨论内容,无须明确具体的组织者和主持人,参与者的讨论主题具有极大自由度。

(三)考核方式 对研究生学习成绩和效果的评价是一项至关重要的事。良好的考核方式有利于学生全身心投入学习,引导学生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但对于研究生的学习成果是一件较为复杂的事情,单一的评价模式已经不能满足这一评价的要求,不能像本科那样过多的重视期末成绩。斯塔克提出的“全貌模式”为研究生的考核评价提供了一个分析的框架。他将影响教育结果的所有因素列出来进行评价,提出了“先在因素”、“实施因素”、和“结果因素”三个概念。“先在因素”是指研究生在学习该课程之前的已有经验和知识;“实施因素”是指考察学生在课程学习中的全过程,包括在课堂上的师生、同学间交流,该门课程课外的相关阅读等;“结果因素”是指教学产生的长远影响,包括品质、态度、综合能力等。建立在这样的评价观和考核观下才能全方位的评价一个学生的学习产出。如美国的高校专业硕士研究生学习的最终评定分为3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课堂的参与,一般占总成绩的20%;第二部分是平时的作业或者其中考试,一般占30%;第三部分是期末考试,一般占总成绩的50%。

(四)评价方式 笔者采用斯克里文提出的“教师职责评价模式”来论述对教师评价的内容框架。根据他的研究,教师基本的专业职责包括九个方面:对职责的了解、对学校及社区的了解、对教师的了解、教学设计、学生学习信息的收集、学生学习信息的提供、课堂技能、专业服务、个性特征。

二、国外会计硕士教育对我国的启示

从国外会计硕士教育的经验总结,提出以下几点启示:

(一)基于市场培养适应企业高层次需求的人才 企业看重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实践应用能力,包括专业素养、人际沟通、团队协作、外语交流、组织领导力等,以前高校的教学方法也应作适当调整。全日硕士研究生的定位是培养适应企业需求的高层次会计专门人才,要帮助企业实现国际化、成本领先、质量管理等全方位的财务管理规划。因此重点应放在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上,同时具备与人沟通、领导、组织等多项能力。应该继续加大对全日制会计硕士在内的专业硕士在研究生人数中的比重,尽快达到能适应我国经济发展需求的层次。

(二)加大讨论课程的比重,缩减传统的教师主导型课程 现行的案例教学法可以让学生从企业的实际情景出发去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笔者建议加强此类课程的比重。前面分析的国外的习明纳教学法,是一种体系完整良好的案例教学框架。教师在上课前准备好该课程需探讨的主题,根据人数划分到各组,通过学生自己去专研该课题,查阅资料,搜集信息得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其中最关键的环节是任课教师需对每一组讲得内容从形式到实质上,从逻辑到细节上一一进行评价,让学生认识到自己在讨论这个话题时没有注意到的,有失偏颇的地方,这样的锻炼能提高学生的团队组织、协作、沟通以及专业技能,甚至组织研究一个课题的逻辑,是一种综合素质的锻炼,能提高学生适应企业实践工作的能力。

(三)建立双导师制,构建广泛的校企合作 对于会计专业硕士的导师制,应改变现在学术型研究生单一导师制,在校内导师指导专业知识的基础上,还应建立校外导师制度。校外导师不仅拥有丰富的实战经验,而且凭借一定的社会职务地位,能为学生找到适合的实习机会。开设全日制MPAcc的单位主要是拥有会计学博士点的重点高校和科研院所,它们有较好的社会声誉和社会资源。必须将其利用起来,通过学校、教师、校外导师等各种渠道与企业建立广泛的合作联系,为本校的学生提供实习、调研的场所。联系的实习单位最好是涉及多个行业,这样有利于学生毕业后的就业选择,因为在前期调查发现,实习经历对毕业就业选择是有较大影响的。并且,这种校企合作的方式是一种长期的、稳定的,至少能提供半年以上的实习期,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了解和适应一个岗位。

三、结论

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中国社会正经历巨大变革,经济得到了飞速发展。我国研究生教育也从以前单一的学术型学位结构转为学术型与专业型学位并重,并逐步扩大了专业型研究生的招生比例。截止2012年,我国共有105家会计硕士(MPAcc)培养单位。同时,鉴于我国企业经济业务的复杂化和企业及其环境不确定性程度的增加,如何从发展已经成熟的国外会计硕士教育实践情况中进行反思和借鉴,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推动我国会计硕士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将是一个永恒的议题。

参考文献:

篇4

《统计学》是经济管理类各专业本科生的学科基础课,我校经济管理等专业均开设这门课程,学分为3学分。财经类专业学生掌握一定的统计方法,具备基本的统计素质对于参与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是不可缺少的。教育部明确规定统计学为高等院校财经类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凸现出统计知识在财经类专业学生知识体系中的重要地位。目前在我国,人们对统计学的认识还不全面,在高校,财会、金融、国际贸易等专业都很“火”,而统计专业却在萎缩。这与国外有很大不同,在一些发达国家如法国等,统计学是大学里最受重视的学科之一,统计学发展得如何是衡量某一大学学术水平的标志。

统计学是一门应用性极强的方法论科学,它的产生和发展始终与实践紧密联系在一起,故统计教学一定要突出和强调 “用”这一特点,即学生学习这门课程的关键是要会应用。也就是说,学生在学习这门课后应具备一定的统计素质,能够适应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经济对人才统计素质的要求,故高等教育阶段开设的统计课程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统计思维能力,应当将这一思想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高校统计教育应该为社会培养的是应用性、实用性人才,而不是理论性人才,高校统计教学要突出学而有用、学而能用、学而致用的特点。

当今财经类非统计专业统计教学现状却不容乐观。目前我国高校统计教学普遍采用的是“粉笔加黑板”简单的课堂教学模式进行统计教学。在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往往侧重于对统计理论和方法的讲授,对统计方法的应用和统计思维能力的培养重视不够。在课堂上,教师关注得较多的是学生能否记住统计的有关概念、计算公式、方法、意义及应用条件,能否利用这些知识完成所设问题的正确计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普遍感到课程枯燥难懂、学习兴趣不高,学生对所学到的统计知识和统计方法的应用能力较差。现传统的统计教学方式已造成了学生对统计知识、统计方法的应用能力不强,且创新能力的发挥受到很大限制的局面,这种现状表明统计教学在财经类学生中没有充分发挥基础性作用。这些问题的存在已经严重影响了非统计专业统计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长此以往,甚至会使人们对统计学的专业基础课地位认识模糊。为此,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统计教学工作实践,对非统计专业统计学课程改革提出一些思考和建议。

二、教学内容的改革

财经类非统计专业统计教学内容的改革是近年来统计教育界讨论的一个热点问题,有关教学内容的改革可从以下方面进行思考。

1、课堂讲授内容详略要得当

在高校统计教学普遍周课时为3节/周,学期总学时数只达51学时,且在教材内容较多而课时量又很有限的情况下,授课教师在教学中既要完成教学计划又要突出重点地讲授,即授课教师课堂授课内容要安排得详略得当。有些内容可详讲,如第一章绪论部分,可向学生详细介绍统计的发展简史,其目的是让学生了解统计渊源的历史,从而增加对统计的认识及提高对这门课程学习的积极性,还有统计学的基本问题也要详讲;有些容易理解的内容可略讲,可引导学生自学,如第二章的统计资料的搜集以及第三章的部分内容;有的可以将课堂内容转变为实践教学,比如实践性很强的问卷调查,可要求学生课后设计一份调查问卷表。问卷设计任课教师应引导学生从他们的所关心的、熟悉的或感兴趣的问题入手,最好采取积极鼓励或启发学生自己提出选题,因为只有学生最了解自己最关心的问题、最感兴趣的问题是什么。学生只有对他感兴趣的问题才愿意去进行调查。这样一方面保证了统计教学内容的相对完整,有助于学生建立正确的统计思想,培养统计思维能力,同时锻炼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动手能力。

2、加强对推断统计方法及应用的讲授

统计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探索数据内在的数量规律性,描述统计和推断统计都能实现这一目的。但是描述统计是通过获取总体数据来实现这一目的的,这种情况在实际工作中并不多见。大多数情况下我们能够获取的是样本数据,如何利用样本数据探索总体的数量规律性是更需要经常面对的问题。基于此,掌握一定的推断统计方法就显得尤为必要,从某种意义上说更能提高学生的市场竞争能力。非统计专业的统计教学要真正突出其实用性,在教学内容上就应当加大推断统计方法及应用的讲授。从理论体系来看,推断统计是以概率论为基础,以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为主要内容。主要将参数估计内容在原有基础上加深,并将假设检验、方差分析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给学生们进行讲授。此外相关与回归分析、时间数列分析、指数这三种方法是经济管理中常用的统计方法,在原来的教学中也是重点讲述的部分。为了体现实用性这个基本思想,上述三种方法的教学角度也需要进行调整。相关与回归分析要加入实用性强的多元线性回归的内容,并且要讲深一点,讲透一点;时间数列分析要把教学重点转到对长期趋势分析和季节变动分析等问题,动态分析指标只进行有选择性的讲授;指数讲授综合指数编制的基本原理即可,重点转向指数实际应用的讲解,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股票价格指数等。

三、教学方法的改革

统计教学要达到对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目标,在教学方法的改革上就应当遵循现代教育思想即以学生为主体,并以教师为主导且强调把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结合起来。具体说就是要改变原来在教学中过分偏重讲授的教学方法,积极实施案例教学、提问式教学、实践教学。

1、实施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是以案例为基本教学材料,将学习者引入教育实践的情境中,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多向互动、平等对话和积极研究等形式,提高学习者面对复杂教育情境的决策能力和行动能力的一系列教学方式的总和。教师可选取一些紧密结合实际,并具有一定代表性且生动有趣的实际案例进行剖析,阐述统计方法运用的条件、背景及其分析研究过程。其目的是训练学生思维能力,提高教学效率,增强教学效果。教师在采用案例教学时要注意,不要把案例教学当成是举例教学,案例教学与举例教学既有相同点又有区别。相同点是二者都要通过一定的事例来说明一定的道理,都是为一定的教学目的服务的。不同点即案例教学是把学生放在实际的环境中,让其通过对周围环境和事件本身的分析、讨论、交流,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案例教学是组织学生进行自我学习、锻炼能力的一种手段,在案例教学中,学生属于主要地位;而举例是使一个较难理解的理论通俗易懂,举例则是辅助教师说明问题的一种手段,在举例教学中,教师属于主要地位。

2、实施提问式教学

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现在更多的教师在崇尚运用启发式教学,借此激活学生的潜能,引领学生对所学问题进行思考和探究。教师在运用启发式教学时,对所提出的问题的设置要注意讲求质量和层次,要能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并能激发学生去思考探究,从而提高学生思考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问的形式可以灵活多样,既可以采用在课堂上提问、由学生即席回答的传统形式,也可以采用把问题布置下去,由学生经过独立思考和分组讨论后,再以书面结果回答的形式。在运用后一种提问形式时,可以选择原有的课后习题,但更应该注重选择一些实践性强的开放型问题。让学生解决开放型问题,更有利于培养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加强实践教学

如果说案例教学主要是以教师讲授为主,则实践教学更多的需要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实践教学包括两个部分,即课内实验课教学和课外项目教学。通过实践教学使学生在掌握了基本统计理论、方法的基础上,达到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巩固和消化,并能具体的运用所学的知识来实践课程的内容。《统计学》实践教学与理论课穿行。实践教学以学生自己动手为主,教师辅助指导。课内实验课的训练,要求学生达到完成一个以学生有关问题调查问卷的设计并进行问卷调查。掌握Excel及SPSS软件的实际操作,借助于Excel及SPSS软件,掌握对采集的信息录入、整理、分析(包括综合指标分析、时间序列分析、指数分析、量表分析、相关与回归分析)以及统计图表的绘制。学生在参加实践教学项目时,通过上机把所学Excel功能运用到数据整理分析之中,使实践教学更具体更有针对性。最后要求学生写出3000字以上的统计调查报告,要求根据处理后的数据信息,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等。

项目教学法就是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在统计教学中实施项目教学法是由任课教师有计划地组织和引导学生独立地去做一个项目,并让学生亲自感受一个项目是如何进行调查研究的全过程。即从教学项目的提出―一个完整的统计调查方案的制订―统计数据的具体收集―对原始数据进行加工处理―对整理好的统计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统计结论―撰写项目分析报告的一系列统计实践活动过程。

在统计教学中实施项目教学法是为了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社会,使理论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充分发掘他们的创造潜能,提高他们应用统计知识、统计方法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综合能力。一般每学期每班分组作1-2个实践项目较为合适。大多数项目适宜直接在校内收集资料,然后利用统计软件在计算机房进行整理分析直至得出结论。也可以利用暑假安排学生到实践基地,如到大型调查公司参与一些更大规模的调查项目,让学生切实感受到统计方法在实践中究竟是怎么用的。

篇5

关键词:工程管理;实践教学;改革;探讨

中图分类号:TL372+.3文献标识码:A

工程管理专业是教育部1998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设置的一个新专业,它整合了原专业目录中的建筑工程管理、国际工程管理、房地产开发与经营管理等专业,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和较大的专业覆盖范围[1]。许多高校看到了该专业良好的发展前景, 纷纷开设工程管理专业。截至2003年末, 我国设置工程管理类专业的学校共有255 所[2], 至2010年已达307所。这种快速发展势头说明我国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和国家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步伐加快, 对于懂管理、有技术、善经营的复合型高级管理人才需求与日俱增。如何办好这一新专业,更有效地为社会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高素质的工程管理人才,是摆在高校面前一项具体而又艰巨的任务。

1 加强工程管理专业实践教育的必要性分析

因为各种原因,我国高校工程管理专业的实践场所和条件受环境限制, 导致实践性教学环节没能得到认真、有效地落实, 普遍存在“走过场”的现象。由于过于注重传授理论知识而缺乏教学实践环节, 使学生缺少对实际问题的真切体验, 妨碍了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对于工程管理这种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专业来说,进行实践环节的教学改革研究对加强工程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非常必要。

(1)加强实践教育是工程管理人才培养的必然要求

工程管理属于实践性极强的交叉学科,其专业特征要求大力开展实践教育。同时, 随着社会节奏的加快和市场竞争的激烈, 用人单位越来越要求工程管理专业毕业生“上手快”,不但考察其学习成绩, 更注重其工作实践经验等相关能力。通过实践训练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表达能力、应变能力、沟通能力、协作等能力, 使学生“工程化”、“社会化”, 实现同实际工作的接轨[3]。

(2)实践教育有利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创新能力、巩固课堂教学效果

创新型人才的特征是高度的责任感、个性化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具备合作精神和合作能力。在实践教育中,学生学习更为主动、方式更为灵活、思维训练更为开放,既能锻炼对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又能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对提高综合素质、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有特殊作用,还可通过实践的感性认识加深对理性知识的理解,巩固课堂教学效果。

2工程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我国兴办各个层次的工程管理教育,培养了大批人才,在各条战线发挥了并且正在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国内高校的工程管理专业办学水平逐步提高、专业覆盖面逐步扩大、社会认可程度不断提高,但是发展中也暴露出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认识上重视不够,实践性教学内容偏少

一定程度上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重课堂,轻课外”的倾向。调查显示“实践性教学内容偏少”是工程管理教育中普遍而突出的问题。优秀层次的学校实践结构安排合理、内容丰富,涵盖了课程设计、课程实习、认识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和课题研究等内容;而有待提高的学校实践环节开设的结构比较单一、实践层次比较肤浅,只有认识实习、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等,缺乏足够的综合实践能力培养[4]。

(2)校外实习难度大,实习基地难找

工程管理专业实习工地难找已成为一个普遍而又突出的问题,多数企业对学生实习热情不高。企业管理者基于安全考虑,经常不安排学生具体的工作,甚至不让学生去施工现场,安排学生在办公室内看图纸或整理资料。由于学生没有承担任务,无工作压力,每天去工地只是走马观花,根本不能真正融入到现场工作氛围中去。加之施工工期较长,实习时间有限,实习内容不够全面、深度不够。

(3)教师实践经验不足,学生主动参与不够,教学质量难以保证

实践教学人员中缺乏 “双师型”专、兼职实践教学师资力量。部分专职实践教学人员没有经历过系统的工程实践和实际应用锻炼,缺乏科研实践,实际经验不足。另外学生对实践教学的意义认识不足,主动参与不够,导致实践教学效果不佳。

(4)实践教学综合性、系统性欠缺

目前大部分高校工程管理专业缺乏对实践教学系统性、开放性、动态性的设计,缺乏对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实践教学的重视与指导。各实践环节安排各自独立,学生得不到一个综合训练,也缺乏贯穿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全过程实践教育的整体设计。同时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结合还不到位,工程管理专业的案例库还未建立。

(5)人才知识结构和人才类型与企业实际需求不适应,综合素质亟待提高

我国现有的工程管理人员现状是: 技术素质较强,基本素质、尤其是国际化素质较为缺乏。管理综合素质普遍不高,责任心欠缺、流动性过大、国际化程度较低;技术素质“精而不广”;管理素质方面,协调沟通能力欠缺,缺乏系统性、综合性、全局性观念、团队协作精神、资本运作能力[2]。

3工程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措施探讨

以上所述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需要尽快采取措施加以解决,以使工程管理教育得到有序、有效和稳定的发展。参考国内外成功经验,提出改革措施如下:

(1)注重实践教学与社会实践的结合,进一步加强专业实习

我国高校的工程管理专业实践课程一般占总课时的10-20%,而国外一般为35%左右,国内实践教学的课程相对太少[5]。应进一步加强专业实习,把专业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工程管理专业应与业界建立起广泛的联系,注重加强与相关房地产企业、施工企业、建筑设计院、工程管理咨询公司、建设单位及工程造价咨询事务所的协作。采用化整为零、渗透型的整合教学模式, 通过在各学期把实践环节有机地渗透到相应课程中去, 使学生在职业环境中顶岗训练,获得真正的职业训练和工作体验。

(2)完善工程管理专业课程实践教学体系

可通过适当加大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各类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课程学时比重, 缩小课程教学与职业实践的距离, 增强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另外,可以真实的工程项目为背景,学习《建筑制图与CAD》、《房屋建筑学》、《工程估价》、《工程结构》、《招投标与合同管理》等专业课程。这种教学方式可使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工程实际相结合,提高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3)加强师资队伍实践教学能力的培养

积极培养本土教师的实践能力,鼓励并支持工程管理专业教师工作之余参加国家注册专业人员执业资格考试(注册造价师、建造师等)、国际认可的工程管理专业执业资格考试[6]。教师通过在相应的专业执业,专业实践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将得到极大提高,对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将起到非常积极的促进作用。此外还可以引进具有丰富的实践经历的优秀人才充实工程管理专业师资队伍。

(4)教学内容与主要执业资格考试衔接

在实践教学安排上可以有意识地围绕国家执业资格要求,使本科学生在学习阶段,就能对国家相应工程管理类执业资格要求有所了解。课程体系内容以及课内实践教学活动应与国内主要执业资格考试相衔接,以满足学生就业、从业需要。

(5)推广案例教学

由于案例教学在管理人才培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从20 世纪50 年代开始,加拿大、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日本以及东南亚国家都陆续在管理教育中引入案例教学法[7]。工程管理教学的案例库是开展案例教学的基础, 目前我国绝大部分高校尚未进行案例库建设,应选择实践性强、综合性强、趣味性强、挑战性强的工程案例,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构建并推广案例教学法。

(6)毕业论文与毕业设计并存,逐步推行毕业设计

以往工程管理专业毕业设计往往以论文为主、毕业设计很少,教学改革中应提高毕业设计所占比重,向毕业论文与毕业设计并存、逐步推行毕业设计发展。首先,提倡毕业设计实际选题:以真实的工程建设项目作为毕业设计背景资料;其次,应重点强调毕业设计内容的综合性、模拟真实性和对毕业生专业综合能力的训练强度,培养毕业生基本的实践能力、创造意识。

(7)实践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

工程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还应加强人文教育和素质教育。应鼓励学生参加各种社团、竞赛和社会活动,如创业大赛、科技创新大赛、讲座、学生论坛等,这些活动可以弥补课堂教育的不足,在更高层次上实现知识获取,同时可锻炼领导能力与协调能力、团队协作精神,提高职业选择能力和岗位适应能力。

4结语

篇6

关键词:5M1E 会计课程 会计课程教学 会计课程教学过程

一、引言

会计课程教学是理论界普遍探讨的热点问题。纵观近年的研究成果,一类是从会计教学体系、会计教育等方面做出的系统性研究,如“会计教育改革:理论探讨与经验研究”、“会计教学体系研究:来自英国大学的借鉴”、“我国会计教育及会计教育研究的现状及对策”、“二十一世纪的会计和会计教育”等;另一类是从具体教学方法或结合具体会计课程做出的针对性研究,如“会计教学中批判性思维教学法运用策略分析”、“《基础会计》课程项目化教学的探讨”、“《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沙盘模式教学情景设计与实践”、“《高级财务会计》的研究性教学实践探讨”、“《管理会计》课程教学模式探讨”、“图示教学法在《成本会计》教学中的应用”、“经管类本科《会计学》课程教学改革思考”、“《初级会计学》课程教学思考”等。本文对这两大类中涉及到的与会计课程教学相关内容:会计课程教学的目标及理念、会计课程的课程设置、会计课程的教学过程及考核方式方面进行了总结。

二、会计课程教学研究现状综述

(一)会计课程教学的目标及理念 潘煜双等(2009)认为,会计教育应当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根据各学校的办学定位和特色,分层次确定各校会计学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其中会计学专业本科生教育应定位于培养一般的应用型会计人才。只有这样才能凝练专业特色,创建专业品牌,提高专业的适用性。认为高职高专会计专业的培养目标是技术实务型,学术型高校会计专业的培养目标是综合素质型,培养学生具有研究和继续学习的能力,研究生教育更要强调学术研究能力,地方本科会计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应用复合型,具有一定的职业判断能力,能较快适应岗位需求,解决工作实际问题。孟焰(2008)认为,教学目标决定了教学内容安排和教学方法设计。美、英国家的会计教育目标,与社会对会计人才的需求密切相关,并随时根据社会需求的变化进行调整。寻找我国高等会计教育存在问题的根源,要从目标设定这个视角加以审视,即会计人才的供求双方需要及时有效的沟通。美、英大学会计教育之所以广受欢迎并在全球范围内享有盛誉,是与其对会计职业界的需求的了解程度息息相关。大学的会计教学能够培养出会计职业界需要的人才,会计教育事业才能兴旺发达。李长青认为,会计教育要契合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符合职业技能要求,找准学校专业定位,确立“因材施教、个性化培养”的教育教学理念,变静止的教育观为动态的教育观,应从满足通识教育、突出特色教育、完善专业知识体系等角度来调整课程体系构成,整合课程内容。栾甫贵提出了会计学专业中要坚持的哲学思维、比较教学、解惑教育、整体理解、经济后果、产权维护、管理思维、服务管理、道德教育、政治协调等十种教学理念;王爱国教授认为,30年来我国会计教育理念可分为专才教育理念和通才教育理念阶段。他倾向于通识教育理念,赞成通识教育理念下的专业教育。综合以上专家的观点,对于会计课程教学的目标及理念,不管各位学者是从教育的层次出发,还是从国内外的比较出发,还是从学校的定位出发,甚而至于从思维的逻辑角度和方式出发,基本都本着通过会计课程教学培养出来的会计专业人才,正如美国会计学会(AAA)的会计教育委员会明确指出的:“学校会计教育的目的不在于训练学生在毕业时即成为一个专业人员,而在于培养为未来成为专业人员应当具备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使其终身学习”。成为社会所认可的、工作所需要的能学以致用的实战家。

(二)会计课程教学的课程设置 李秀莲提出了构建“柔性”课程体系、加强系列课程建设、优化教学内容的对策。曲吉林认为,要对课程进行整合、优化,构建“通识教育课+学科基础课+专业课+实践课”的课程体系。朱莲美提出了一套以财务报表为核心,旨在培养管理型会计专业本科人才的课程体系。戴新民教授根据CPA专业的素质要求,提出应该设置通识教育基础课、学科基础课、专业课、学科选修课、集中实践教学环节等五大模块课程体系。王华认为,要以培养应用性和创新性人才作为导向来设计和设置课程体系和知识结构,要从专业能力培养向综合素质培养转变,要淡化专业学科界限,改变专业课程过多,专业课时大的现状,要通过各种活动提升学生的创新和应用能力。孟焰(2008)认为,目前我国高等学校的本科会计教育在课程设置方面与改革开放的前十年相比已经有了巨大的变化。专业课程的设置结构已经非常接近于发达国家,但是问题仍然存在。在一些高校中,教学计划更新速度比较慢,已经发现了不合理的教学结构,却迟迟不肯做出变更;此外,因人设课的情况仍然存在,有些必要的课程可能因为师资的缺乏而最终被放弃;再者,开设课程的先导课程规定不够明确,或者干脆没有强制的规定。李晓慧(2009)认为,会计课程体系应当打破传统的学科知识结构,将相近的学科知识内容重新进行整合,形成新的课程体系,既突出学科本身的完整性,又不过分强调学科与学科之间的界限,从而让学生最大限度从社会、经济、生活大背景中学习和掌握会计专业知识。纵观以上专家的观点,会计课程的设置应紧紧围绕上文各位专家提到的目标和理念,同时,考虑会计课程本身的学习特点:具有较强的专业性,是一种重要的商业语言和工具,服务的行业较多较杂,即会计课程的学习是为社会政治经济生活服务的,但又不能脱离社会政治经济生活,有“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之感,因此,要将会计课程与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等结合起来,与时俱进,不断调整和完善。

(三)会计课程教学的教学方法 刘永泽(2004)系统阐述了实现会计教学内容、会计模式、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国际化的途径和对策,强调会计教育要通过互动式教学、情景式教学、案例教学、开放式教学等国际化的教学方法来实现。李晓慧(2009)认为,会计课程教学应以“教师课堂授课”为主转变为以“学生自学和体验”为主。减少老师课堂讲授知识和概念的时间,留出更多的时间利用“课堂圆桌会议”、学生演讲、案例讨论、做试验或实操等方式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思考以及动手操作。老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利用各种手段和方法,传授学生如何学习会计,如何思考和分析问题,如何利用获取的知识来合理配置资源及动手分析和决策,提升学生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技能,培养和激发学生的自学能力。利用计算机作为辅助教学工具,通过老师和学生在计算机网络上的互动和反馈,鼓励学生及时提出问题、讨论问题,并不断进行演练和实践。孟焰(2008)提出,启发式教学在很大程度上没有在技术层面落实,灌输式的教学方法仍大行其道。常说重要的是给学生捕鱼的网,而不只是那条鱼,但问题在于教师可能也没有那张网。这完全不能归咎于教师个人,因为案例教学、课堂讨论、小组课题、课堂讲演、分组辅导、校外实习等丰富教学方法的采纳必须有一系列配套的制度作为实施的保障,现有的课时安排、考核方法和评分标准等都要重新设计。启发式教学无疑有助于学生能力和素质的提高,有助于激发个人的创造力。所以我国高校会计教学方法必须改革。国际会计师职业教育标准指出,职业会计师所需要的技能包括智利能力、技术和功能技能、个人能力、交际和交流技能、组织和商业管理技能五个方面。这些技能的培养与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都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而《国际教育准则》明确提出了鼓励会计职业教育者“使用一种广泛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其中就包括发达国家的会计教育目前所采用的案例教学、研究计划、小组学习等启发式教学方法。综合以上专家观点,可以看到,会计课程教学的教学方法理论界已经总结的较全面了,并且相应具体方法也有许多学者的研究成果,关键问题是长期以来的教学观念和习惯,这些方法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是否均得到有效实施,在实施中的瓶颈是什么?值得探讨和研究。

(四)会计课程教学的考核方式 李晓慧(2009)通过对英国大学的实地考察,发现英国大学会计专业课程的考评其实也是与他们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紧密联系的,由课程论文、小组作业及期末考试三部分构成,其中,课程论文和小组作业成绩占总考核成绩的百分之三十到五十。课程论文的评价主要通过参考文献的数量及其对文献的评述和引用、研究方法设计的可行性与合理性。小组作业的评价主要通过小组演讲的结构和内容、每个成员演讲的语言表达、观点阐述、证据与观点。孟焰(2008)认为,我国本科会计教学的考核方式也存在不少弊病。很多课程的成绩是由期末一次考试的成绩决定的,如果不按试卷成绩上报教务部门会有麻烦。考核标准绝对单一,这不但有失公允,也助长了学生的投机心态,即使平时不用功(甚至不上课),考试也能过。美、英国家商学院将平时成绩纳入总成绩的方法很值得推广,但要注意避免平时成绩评定的随意性,力求按学生的努力程度加以区别。刘永泽(2004)认为,我国目前在评价学生时,都是以学校为主导,但学校在进行评价时过分强调全面发展以及评价目标与用人单位目标不关联,学校对成绩的考察仅限于必修的分数,导致其他能力包括实践能力强的学生处于下风,然而这些知识面广、实践能力强的学生又深受用人单位欢迎。学校对必修分数的考察又只注重卷面成绩不重视实际能力,只注重期末成绩不重视平时成绩。学生对知识掌握的程度仅凭考试来定夺,知识掌握不很扎实的学生往往靠临时抱佛脚能取得好成绩。因此,需要改变学生评价方法,应将学校主导型转变为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应该调查市场对会计人才的需求状况,考察用人单位对会计人才的要求。这种调查是改革考试评价制度的首要选择。综合以上专家观点,会计课程教学的考核方式首先是跟前面提到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息息相关的;其次会计课程教学的考核方式有一定的灵活度,受主观因素影响较大,目前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人为操纵、不客观、不好量化的弊端;再有就是刘教授提到的可以结合市场这把尺子来衡量,因为学生最终都是要走向社会,接受市场的考验的,这种观念可以理解,但具体怎么落实、可操作性如何?总之,考核学生其实也是在考核教师,具体怎样有效的考核学生,需要我们教师结合实际情况摸索出一套切实可行的考评办法。

三、基于5M1E理论的会计课程教学应用研究

(一)人(Man) 教学过程中“人”的因素包括教师和学生,两者都影响了最终的教学质量。下面就从这两方面加以分析。会计课程本身的特点是理论和实务联系较为紧密。会计理论:是会计实务的基础,抽象、晦涩难懂;会计实务:会计理论的运用,操作性强。与此同时,要想提高会计课程教学质量,那么对会计教师的要求就比较高。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本文作者认为会计教师应主要具备如下这些能力:第一,会计教师首先应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这专业知识不单指狭义的会计知识,而应是广义的专业知识,即除了会计外,还应精通与会计相关的财务管理、成本管理、税法、经济法等专业知识,这样才能在授课中做到触类旁通;第二,会计教师不仅应具备上述专业的理论知识,还应具备专业的实践操作能力,也就是说不能只会纸上谈兵,这也是会计课程自身特点所决定的,这样才能在授课中做到游刃有余;第三,会计教师还应具备除专业知识之外的广博的其他知识,比如文学修养、历史、地理、哲学、艺术等等,这些都可以使授课锦上添花。因为做教师必须有较强的表达能力,尤其是在讲授会计课程时,更要求教师能将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枯燥的问题形象化…这种讲解能力与教师广博的知识面是分不开的。至于学生这个因素,虽然也是影响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直接因素,但不同层次的院校,学生的素质相应也有差别,在此无需展开描述。

(二)法(Method) 教学过程不同于生产过程的另外一个主要方面,就是方法。生产过程的方法相对比较固定、程序化,而教学方法由于教学对象的特殊性所以比较灵活。如果说“人”的因素是教学质量的根基,那“法”就是教学质量的灵魂。会计课程的教学方法应该是一个宽泛的大概念,我将其划分为教学理念和教学的具体方法两大方面。教学理念方面,我们应摒弃以往一堂课,一本教材,教师按大纲将内容讲解完就走人,学生上完课就万事大吉、大功告成,学生和教师互动很少的方式,而应本着在教师讲解的基础上,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教师恰如其分的引导,学生作为主体充分发挥其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即在本科阶段的会计课程教学中,适当引入研究生的教学模式。也就是说,教师不仅要按照教材将大纲要求的知识点进行讲解,还要给学生指定几本与所讲知识点相关的其他版本的教材让学生去看,让学生自己去发现不同编者对同一知识点的诠释,这个过程也是学生对老师所讲知识点进行复习、深刻理解的过程,比单纯布置一两道题目的效果要好。除教材外,还应指定一些跟专业相关的期刊杂志让学生看,这些杂志既应包括与会计相关的学术性的杂志,也应包括与企业、管理等相关的杂志,这样既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增加学生的一些感性认识,也可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并有助于学生日后科研方面的发展。这样,最终使学生感觉到,上完课只是他学习的开始,形成学生自主看书钻研,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良好局面。首先,最重要的就是备课,由于会计准则的不断更新、知识点的微妙变化、相互关联,备课时都要把课上要讲的内容再看一遍,保证自己确实搞懂了。然后再考虑怎样讲解,以使这些晦涩的理论比较容易的被学生接受和理解,这也是备课的主要内容和核心,不能照本宣科,教师就要充分调动自己掌握的其他知识,梳理讲课思路,组织授课语言,将所讲的这些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抽象的理论通俗形象化。其次,谓厚积薄发,也是最重要的环节。讲课顾名思义,讲解课程,语言方面的运用在上述备课过程已经提及,除此之外,教师讲课还会利用相应的辅助工具。当今,教师的教学工具不仅有黑板(粉笔),还有电脑(投影仪),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可以使用板书,还可以使用PPT。教学过程中电脑的引入确实给传统的板书教学注入了新鲜的元素,但同时,PPT教学方式的便利、生动也给传统板书教学带来了竞争和挑战。因此,有的教师理所当然、顺其自然的丢弃了粉笔,以此摆脱一堂课下来满手、满脸、满身粉笔灰的“白粉佳人”时代。但笔者认为,尤其对于会计课程,这种完全依靠PPT讲课的方式还是不可取的,会计教师应当将板书和PPT两种方式结合使用,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比如,在需要用T形账户演示账户之间的关系或其他需要画图画表画线的逻辑性比较强、理解起来较困难的内容时,教师就必须在黑板上写写画画,即所谓手把手的教。而对于一些讲课的提纲,讲课需要的辅助练习题、会计分录等内容,PPT的方式既省时又形象美观。此外,在讲课过程中,教师不应只顾自说自话,而应兼顾学生的反应,这个在下文也会提到,从而适时调整自己讲课的速度、方式等。总之,教师精心的备课,两种教学工具的结合使用,学生反应、课堂气氛的整体把握和灵活控制,均是提高会计课程教学质量的良“法”。

(三)测(Measurement) 教学过程的测量,也与生产过程的测量有很大差异。生产过程的测量通常都有一定的标准,易操作。而教学过程的测量,有弹性、灵活性,没有标准,难操作。传统的教学过程的测量方式主要是课程结束时的期末考试,以分数来衡量。本文认为,传统的考核方式并不是理想和实用的方式,学生通过期末突击考个高分,结果过个一年半载又统统把学的东西还给老师的现象并非不存在,而会计课程又是本专业的核心课程,是学生们的饭碗,因此,传统期末考试的方式只能作为考核教学过程的一种辅助手段,而非主要方式。我们应该本着当前与立足长远相结合的原则,重在平时,动态的对教学效果、学生学习结果进行监督和测评。具体而言,“本着当前”,即采用随堂提问的方式动态了解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同时也可了解前文教学理念中提到的所布置课外内容的完成情况。“立足长远”,即平时就要给学生树立考会计证、初级会计师、中级会计师、注册会计师的观念和信心。因为在校期间专业课程的学时毕竟有限,这样学生的眼光就不会只局限于应付期末的考试,从而树立持续不断学习的态度。那么学生拥有扎实的专业知识,通过上述某种考试,甚至找到理想满意的工作,并且如果在工作中做的游刃有余,同时得到领导和社会的认可,不都是对教师教学过程很给力的一种“测”吗?

(四)机(Machine)、料(Material)、环(Environment) 会计课程教学中,“机”可以指教学的工具,如黑板,电脑等;“料”可以指教材、相关辅助资料等;“环”可以指校园及周围的环境、教室的设施和条件、上课的时间等。这三方面,笔者将其统称为“硬件”方面,这些因素灵活性不大,并且在“软件”方面的三个因素分析里也曾提到,所以在此就不再展开描述。

本文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将工业企业质量控制的5M1E分析法运用于此,从这一独特视角对会计课程教学进行了全新的分析研究。会计课程教学过程的把握,以至于会计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都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仍需我们持续不断的研究和探讨。

参考文献:

[1]杨有红:《二十一世纪的会计和会计教育》,《会计研究》2000年第8期。

[2]刘永泽:《我国会计教育及会计教育研究的现状及对策》,《会计研究》2004年第2期。

[3]孟焰:《国外大学会计学本科教育的特点及对我国的启示》,《中国大学教学》2008年第2期。

[4]李晓慧:《会计教学体系研究:来自英国大学的借鉴》,《会计研究》2009年第10期。

[5]潘煜双:《会计教育改革:理论探讨与经验研究》,《会计研究》2009年第12期。

[6]钟念:《图示教学法在成本会计教学中的应用》,《财会通讯》2011年第25期。

[7]时军:《基于新会计准则的基础会计课程教学改革思考》,《财会通讯》2011年第27期。

篇7

一、法学实践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的内涵

多年来,中国的教育模式一直奉行学院式法律教育,教师是绝对的教学主体,学生只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客体,教师教什么学生便学什么。然而,这样的教学模式已经很难适应当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尤其是对法学人才的需求。法学专业的学生将来踏入社会后所面对的是一个个鲜活的法律事件,由于我国属于成文法国家,绝大多数的法律事件都很难找到现成的教科书指导模式及处理路径。这就需要法律工作者整合法律知识,灵活的运用法律知识处理法律事件。这一能力的培养需要在木科教育阶段就贯彻,即本科的实践教学中就要培养学生独立或团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成为有担当、有责任的实践教学主体,而不是依靠教师机械的灌输处理问题的程序。

二、学生主体性法学实践教学的意义解读

法学是一门应用性、实践性的社会科学,法学教育的生命力在于其实践性。因此,在法学教育中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成为实践教学的主体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法学学生主体性实践教学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必由之路

如果说法学教育在基础知识的教育阶段还遵循教师单向传授的传统教学模式是厚基础的必然要求,那么在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之后运用其解决现实法律问题的实践教学阶段就应该贯彻宽口径的培养方针。所谓宽口径是由法学学科适用领域决定的。法学是一门涉及面很广的学科,学生们需要运用法律知识解决纷繁复杂的生活事件,这些事件涉及建筑、医疗、保险、生物、科技等领域,因此资深的律师或法官往往具有非常广博的知识。学生在实践训练中,写作、演讲、思辨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同时,学生还需博览群书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面(这也是为什么国家近十年来培养本科为非法律专业的法律硕士的原因)。在某一领域业绩突出的律师,往往除了具备法律知识以外还具备该领域的专业知识,如医事法律人才、建筑法律人才、金融法律人才。因此,法学实践教学对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具有积极的作用。

(二)法学学生主体性实践教学能让法学专业具有更强的社会适应力

从目前国内的专业就业排名来看,法学专业并不理想。因此,法学专业的招生、就业都面临巨大的市场挑战。在如此严峻的社会背景下,不断提升学生的能力是当务之急。法学实践教学就是在促进学生学习法律专业知识的前提下,培养学生的管理协调、人际沟通、口语表达等各方面的能力,为拓宽就业的领域打下基础。据笔者的教学经验,法学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完全从事法律工作的人数占应届总人数的三分之二或者二分之一,其余学生或进入政府部分,或进入金融、保险、管理等部门,就业的渠道在不断向相关领域延伸。因此,学生主体性的实践教学就为这一延伸奠定了综合素质的基础,为学生自由发展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以应对艰难的就业环境做好充分的准备。

(三)契合了法治社会对法律人才的需求模式

进入21世纪以来,法律职业队伍建设成为影响法学教育的最为重要的因素之一。法学教育必须根据特定时期法律职业发展的程度和水平,结合社会对法律服务和立法、司法提出的人才需求,通过目标设计、内容细化、方法创新和过程监督,充分发挥法学教育的作用,实现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和法学研究、法治建设的互动。对此,我们必须看到法学实践教育在法律人才建设中发挥的作用。通过法学实践教学,在木科教学中就可以向学生灌输法律职业道德、职业规范、职业技能、职业纪律。通过法学实践训练的学生,能从容的从事接待当事人、送达传票、会见当事人、庭审排期、调解前期沟通等工作,毕业后进入司法部门就能胜任法官助理、检察官助理的工作,大大缩短就业培训的时间,满足司法部门人员短缺的现状。

三、国外法学实践教学模式的启发

如何的在专业教育中较好融合理论与实践的问题成为世界各地法学教育的热门话题。尽管法学教育具有民族性,但对世界各地各种各样的法学教育模式进行理解有助于我们对各个体系背后的相应观念进行思考。法律和教育体系的差异是如此之大,以至于移植基本是不可能的。但理念的传播要比制度来得容易。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借鉴国外先进实践教学模式将对我国的法学教学改革具有事半功倍的意义。

纵观世界三大主要法律教育体系,即美国、德国、日本,他们在法学实践教学方面都极具特色。这三个国家的法学实践要素一直以来都占据了法学教育的很大比重:在日本半个世纪,在美国将近一个世纪,而在德国则超过了一个半世纪。这三个国家之所以如此重视法学实践教学,是因为他们深深的认识到法律职业共同体中除了需要法律知识,职业技能同样是不可或缺的,而职业技能的获取一定要通过实践训练。

在美国,所有希望成为法律职业者的人(无论是成为律师、法官还是其他职业人士)都被训练成律师,律师辩护人的形象是法律职业者的理想原型《麦考利特被告》中列举了10项律师基本技巧,即解决问题、法律分析、法学研究、事实调查、沟通、提供齐询、谈判、提起诉讼与替代性纠纷解决机制、组织与运作法律程序的操作技巧、辨别与解决伦理困境。法学院培养学生的主要目标是训练思维,即训练他们像法律家那样进行思考。主要方式是案例教学法,通过案例来提高学生的分析和解决法律事务问题的能力。

前文所述,在德国法学教育中的实践要素同样浓厚。学生的法学教育要经过基础教育及见习教育两部分的学习,且每一部分都需要通过国家统一的考核。通过了基础教育部分的考核后,学生进入见习阶段的学习,旨在深化学生的基础理论知识,培养独立工作、独立判断的能力和社会责任意识,为今后进入司法实践创造条件。只有进一步通过见习阶段的国家考核后才能真正步入法律职业共同体。

日本的法学教育在注重实践性的同时还注重开放性。日本的法学学生在结束木科教育后,也需要参加司法考试,考试合格后进入司法研修所接受一年半的职务技巧培训。经过民事、刑事律师业务的全面、系统培训后才能从司法研修所毕业,进入法官、检察官、律师队伍。同时,日本为了拓展法学领域的涵盖范围,还在本科阶段开设政治学科,为法学学生提供更为广阔的科目选择空间。

四、我国法学实践教学模式的选择

通过以上分析得知,法学实践教学的地位在各国法学教育中都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那么中国的法律教育也应该在现有的基础上进行更大胆、更深入、更务实、更具成效的探索。学徒制、案例教学、法律诊所、实习等等实践教学模式都是目前世界各国比较青睐的实践方式,但从学生主体性角度的考量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我们应让不同的方式具有不同的实践训练意义。

由于本文旨在探讨法律实践教学中学生主体性地位的培养,从而培养法学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社会担当精神,因此,拟将重点讨论诊所是法律教育这一实践教学模式。因为笔者认为,在目前盛行的实践教学模式中,学生在诊所式实践教学中是最具主动性的,学生能切实的将要我学变成我要学。美国人本主义心里学家马斯洛提出了著名的需要层次理论,处于该理论的最高层次便是自我实现的需要,他是指人希望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能,不断完善自己,完成与自己能力相称的一切事情,实现自己理想的需要。法律诊所教学的推行,通过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能很好的促进法学学生自我实现,为社会培养优秀的法律人才。

诊所式法律教育起源于美国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它借鉴了医学院学生在医疗诊所临床实习的做法,倡导在实践和经验中学习法律和律师的执业技能。在中国,诊所法律教育是指:法学院学生在一个真实或虚拟的法律诊所中,在有律师执业资格的教师的指导下为处于困境中的受援人提供法律咨询诊断他们的法律问题,开出处方,为他们提供解决法律问题的方法,并亲自为他们提供无偿的法律援助服务。笔者认为,诊所式法律教育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实践模式,而是一个集写作、交际、谈判、分析、实战为一体的综合实践模式,特别适合于中国目前法律资源匮乏且不均衡的现状。正如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市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甄贞所述诊所法律教育是以学生为主的,通过办案来对法律条文加深理解,来对法律的适用加深理解具有非常强的操作性。这样的一种教育模式是对我们现在的传统的教育模式的一种很好的补充。在这种实践教学中,教师传授知识的功能只是次要的,重要的是充当推动者、协作者、启发者,鼓励和引导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真正体现教学中的学生主体地位。

在我国推行诊所式法律教育行最有效的方式是将法律诊所推向社会,只有走进真实的社会生活,学生才能拥有大量的操练机会。具体而言可以采纳以下方式:

(一)与本地法律援助中心挂钩,带领学生分组接诊、会诊

这可能是诊所式教育中比较稳定、有效的方式。将学生进行3 -4人的分组后,由拥有法律执业资格证的教师带领学生到法律援助中心坐诊、接诊。针对前来齐询的当事人所提出的现实的法律问题进行诊断,由学生开出处方。此过程能培养学生与当事人会谈的能力,培养学生归纳问题的能力。之后的问题处方则由学生自行查阅相关资料,进行分析、鉴别、筛选而制作。制作过程又是对学生写作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的训练。同时,学生针对援助中心的常见案件,如工伤赔偿、劳动纠纷、应当予以法律援助的刑事案件就拥有了实践训练的机会。

(二)走进社区进行义务法律咨询

结合中国司法资源相对匮乏、人民法律意识淡薄的现状,带领学生走进社区开展普法、送法活动也能满足诊所式教育的需求。学生针对社区居民的法律问题现场解答,能很好的训练其应变能力、思辨能力。同时也能构建良性互动的长期齐询法律关系,让学生能接触更多类型的案件,如继承、相邻、抚养、婚姻,而不是局限于教师有限案例教学的模式。

(三)送法下乡,感受中国特色的纠纷解决机制

带领学生走进乡上中国,让学生感受在中国法律资源分布不均衡的现状下具有中国特色的民间纠纷解决机制,体会书本和课堂以外的社会状况。

总之,笔者推崇诊所式法律教育,是因为其融合了分组学习、案例教学、师徒互动等诸多法律实践形式,在此过程中学生的多种法律职业素养得以锻炼,而且这样的锻炼过程是以学生为主体的主动探索式锻炼,具有积极的意义。

篇8

关键词:建筑遗产; 遗产保护; 学校教育; 社会培训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2909(2013)01-0013-04

建筑遗产作为历史的载体,对漫长而宝贵的历史起到了“保鲜”作用,拉近了现代生活与历史的距离,在日新月异的现代生活中为人们留住了共同的记忆,为一个地方披上了独特的风貌特征。建筑遗产的区域特色价值、旅游价值、历史研究价值、地域文化认同感等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但从安徽千年释迦寺被拆,江苏宋代粮仓被毁等一系列建筑遗产破坏事件中,折射出国内建筑遗产保护意识淡薄的尴尬现状。究其原因,高校建筑遗产教育落后是重要的因素之一。

高校既作为教育机构为社会输出各类管理和技术人才,又作为社会发展的智囊团为社会出谋划策。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受教育程度越来越高,高校对社会的影响力也在不断加强。所以,加强高校的建筑遗产保护教育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一、发达国家遗产保护教育体制对中国高校教育的启示

西方国家的建筑遗产保护成效,得益于专业人才培养、普及性教育和培训性教育的完美结合。

(一)建筑遗产保护的普及性教育

法国于20世纪80年代以来,率先举行每年一次的“法国文化遗产日”活动,为民众了解历史文化提供了机会。受此影响和启发欧洲各国相继掀起了遗产保护的。意大利从1987年起每年举办“意大利文化遗产周”。欧洲事务理事会也确定了一年一度的“欧洲文化遗产日”。活动期间,通过开放博物馆、举办专题展览、互动体验等形式增进国民对文化遗产的认识,从而增强社会的整体保护意识[1]。

(二)建筑遗产保护的技术培训教育及职业资格认定

欧美及日本等发达国家对建筑遗产的重视度非常高,高校中的遗产保护研

究机构众多。这些研究机构既承担着遗产保护的理论研究工作,也承担着文化遗产管理人员、相关从业人员的理论和技术培训工作。例如,英国建筑遗产保护教育一项重要的内容是面向社会的短期培训,培训的内容主要是某一类建筑保护和砖、石、木等具体材料的运用与修复工艺,面向对象为国家公务员、企业、技工和业余爱好者[2]。

同时,各国也非常重视遗产保护从业人员的再培训和资质管理,如英国的“注册保护建筑师”制度,法国的 “国家建筑师”制度。

(三)遗产保护专门教育体系

20世纪60年代,英国IRBA设置建筑保护训练会,1978年美国成立国家保护教育委员会,其职责是为高校及培训团体的遗产保护教学体系建设提供指导。这一措施成功并有力地推动了遗产保护教育的快速发展[1]。

英国目前有近30所大学开设遗产保护教育课程,其中开设本科生课程的有8所,开设研究生课程的有12所、开设学位课程的有10所[1]。美国从1964年至2010年共有24所高校成立建筑历史及其理论研究生专业,1977年至2010年有10所大学成立了历史建筑保护本科专业。这些专业开设的基础课程有物理、化学、材料等,专业课程有建筑历史理论、建筑诊断学、历史建筑的规划与设计等。课程体系从微观的研究和宏观的设计来设置课程,以培养历史建筑遗产保护的专门人才[3]。意大利保护专业学生毕业后按照成绩等级颁发“修复师” 或“修复工”资格证书。

二、国内高校遗产保护教育落后因素探析

中国高校建筑遗产保护教育的落后同时表现在保护意识的培养和保护技术的培养两个方面。原因有如下两点。

(一)建筑学科起步晚,课程体系陈旧

首先,建筑学科起步较晚。中国建筑学专业以美国建筑教育为模板于20世纪20年代成立苏州工业专门学校,进入起步期。1949年后全盘仿照苏联模式,并于20世纪60年代进入较快发展期。随后因受重创陷入低谷,改革开放后进入恢复期。到20世纪90年代建筑学专业由原来的8所增加到60多所[4]。截至2010年建筑学专业增加到近300个,建筑教育规模进入了快速膨胀期。然而,目前国内只有30多所高校成立了建筑历史及其理论的硕士专业,每年硕士的招生规模不到300人,且多数从事建筑历史理论研究,从事历史建筑遗产修复与保护具体技术研究及规划设计实践的甚少。由于硕士年限短,课程体系不完善,学生不可能系统地学习保护技术。2003年同济大学成立了中国第一个,也是迄今为止唯一的一个历史建筑保护工程本科专业[2]。从发展历程来看,中国建筑教育起步晚,发展过程曲折,但近期发展速度过快,教学质量不高。

其次,课程体系设置落后。建筑教育长期以来受重形式轻技术思想的影响,将设计课程地位过分拔高,教学体系中的其他各个课程与设计课程之间衔接不紧密。另外,基础知识课程以灌输方式为主,设计课程则以“师徒式”的教学方式为主,缺少课堂互动,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最后,缺少全国统一的教育指导机构进行学科建设引导,学科内容与方向不明确。

(二)高校对建筑遗产保护意识的普及性教育重视不够

建筑遗产保护意识的培养有赖于历史课、思政课等公共课和选修课中的文化遗产保护内容。然而,在国内高校中,这些课程对历史遗产保护的内容重视不够,使毕业生成了缺少文化素养,视野狭窄的“专业”人才,极大地限制了保护力量的发展。

三、加强高校的建筑保护普及性教育,深化社会职能

(一)加大高校学生建筑遗产保护意识的普及教育力度

目前,很多高校的公共课程偏重于“叙述”理论、事件、现象,缺少学生参与,难以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因而显得空洞,缺乏吸引力。例如,历史课程大多是以时间为线索、事件为节点讲述,已逝的时间和事件在物质极度发达的今天显得虚无飘渺,难以将历史和现实联系,学生只能想象却无法体验。然而,建筑却可穿越历史,给人以真实的历史体验,同时更容易在历史和现实、历史与国家、历史与城市、个人和城市之间找到联系,从而增强人的归属感,达到心灵的升华和素质的提高。高校将文化遗产作为大学生的素质教育内容,结合高校中的思想政治课、历史课、社会实践和其他公共必修课,普及建筑遗产保护教育,对增强这些社会未来的管理及技术人才的建筑遗产

保护意识意义重大。

(二)发挥高校社会教育及参与社会管理的职能

充分发挥高校的社会教育职能,以开放课堂、举办学习班等形式让更多的社会管理人才得到“充电”的机会。另外,高校可以积极参与社会管理,加强建筑遗产保护研究,加大建筑遗产保护的宣传力度,当好社会管理智囊团的作用。目前,全国有近300所开设建筑学专业的高校,虽然教学水平参差不齐,但若发挥得当却是一股强大的保护力量。

四、建筑保护教学体系的完善和提高

(一)在国家层面设立建筑遗产保护专业指导机构

针对高校建筑遗产保护专业的发展现状,在国家层面设立建筑遗产保护专业指导机构有三方面现实意义:一是可以对高校遗产保护专业的建设进行质量控制,指明建设方向。二是联同教育主管部门合理规划全国高校的遗产保护专业,同时采取教学交流、人员互派等方式平衡教育资源。三是引导遗产保护的研究方向和内容均衡发展。

(二)增加建筑遗产保护本科专业

很多高校已经具备了开设建筑遗产保护专业的实力,但因担心学生就业问题而搁置。关于这个问题,同济大学作了有益探索:经过4年的学习,建筑遗产保护专业的学生可直接获得学士学位,也可继续读一年建筑学课程而获得建筑学学士学位。这样在历史建筑保护市场相对较小的情况下,可以最大限度地保护学生利益,继而保证人才培养目标的完成。建议有实力的高校,尤其是建筑教育界的“老八校”, 尽早开设建筑遗产保护专业,并以同济大学的探索为基础,参考西方国家的有益做法,结合中国国情和建筑遗产特点建立独具特色的教学体系,系统地培养建筑遗产保护设计与技术

人才,以满足市场需求。

(三)建筑学相关专业遗产保护教学体系的强化建设

1.以建筑历史课程体系为基础,建立完整的建筑遗产保护课程子体系

目前,中国高校建筑相关专业的建筑遗产保护相关知识,主要来源于建筑历史课程体系。然而,建筑历史教育又偏重于历史形式演变过程的理论教学,属于“叙述”性教育,学生难以深入学习各个时期的建筑种类、形式、构建等方面的知识。同时,设计课程中大多也不涉及这部分内容,这部分知识无用武之地。

华中科技大学的刘晓峰老师将历史课程和设计课程结合,广州大学的吴薇老师通过专题研究的形式在设计课中研究历史保护。从实验效果看建筑相关专业可以建筑历史课程为基础,结合专业设计课程和实践课程,在建筑学相关专业教学体系内,建立建筑遗产保护课程子体系。将该课程子体系再细分为“理论基础部分” “历史建筑的设计研究部分”,以及“建构与保护技术部分”。以“历史建筑的设计研究部分”为关联点将建筑历史课程体系和设计课程体系有机联系。

2.建筑保护课程体系各部分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的完善

(1)理论基础部分。以建筑历史理论部分为例,由于该课程文字叙述较多、内容庞杂,易使人产生枯燥感。为解决这一问题,可以特定时期建筑形成和变迁的社会及历史背景为主线,侧重“叙事”方式,增强知识的故事性和逻辑性。同时注重采用新的教学手段和方式,避免教学过程乏味、呆板,引起学生注意,增加学生兴趣。

采用PowerPoint等多媒体教学手段。采用PPT教学可以结合授课内容展示大量的图片信息,增添教学的生动性。

采用虚拟建筑技术教学手段。虚拟建筑技术如同电影一般,动态地展现历史建筑的变迁,使学生真实感受到三维历史建筑的魅力。

采用研讨教学方式。通过布置研究内容,组织学生围绕专题完成资料收集、研究分析、讨论研究等课堂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课堂积极性,使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改变建筑历史课堂讲和听严格区分的“填鸭式”教学法。

(2)历史建筑建构与保护技术部分。建筑历史构建部分的讲解目的是让学生掌握构建原理。中国古建筑虽历经长期发展,但各时期的构建体系雷同,只需讲解几个重要时期的典型建筑即可,无需一一讲解。同时将授课地点从教室移至实验室或模型制作室,通过成比例模型的搭建揭示建构与形式、建构与结构、建构与历史的关系,从而使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构建原理。

历史建筑保护技术的教学更应注重历史建筑材料的选择和损毁部件的修复技术等内容,使学生不只了解历史建筑形式等宏观内容,也掌握历史建筑的建构和保护技术等微观内容,从而实现建筑历史课程从理论到实践过渡。授课方式主要采取案例讲解,施工实践等方式。

(3)历史建筑的设计研究部分。通过重建、新建、改造、修复等不同类型的历史建筑设计训练,使学生掌握历史建筑独特的保护理念和设计方法。将历史建筑的设计和设计课程渗透融合,实现建筑历史课程与专业课程紧密衔接。

五、结语

高校教育应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发动机,当高校教育水平低于国家经济与文化发展需求时,将不能起到应有的引领、推动作用。现阶段,高校建筑遗产保护教育落后,严重影响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导致大量极具经济文化价值的建筑遗产不断消亡。从高校教育的社会作用和影响出发,研究中国高校建筑遗产保护的普及性教育、社会技能培训教育、专业体系教育,对高校遗产保护教育的发展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 陈蔚. 我国建筑遗产保护理论和方法研究[D]. 重庆: 重庆大学建筑学院, 2006: 70-72.

[2] 朱晓明. 英国历史建筑保护执业资格与教育体系[J]. 建筑, 2005, 24(6):25-27.

[3] 王柠. 美国历史建筑保护教育对我国相关学科建设的几点启发[J]. 装饰, 2011, 31(2):32-35.

[4] 陈静. 探索具有地域特色的建筑教育之路[J]. 建筑与文化, 2007, 27(6):57.

Comparative study of architectural heritage protection education in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GE Yi-peng, YE Ping, LI Nan

(College of Planning and Architectural Engineering, He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uoyang 471003, P. R. China)

篇9

关键词:ESP;教学需求;职业需求

中图分类号:H319.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5795(2012)02 0061-0004

我国大学英语教学长期以来重视语言基础,偏重人文素质的培养,轻视甚至反对专业英语教学,结果是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和交际能力得不到有效的培养。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各行各业对既精通专业又有较强的外语能力的复合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社会对外语能力的需要已呈多元化、专业化趋势,比如要求商务管理专业的毕业生能直接用英语参加商贸谈判,新闻专业的毕业生能够直接用英语采访,法律专业的毕业生能用英语出席法庭,其他专业的毕业生能用英语和外国同行交流,充分体现外语的工具性和应用性。

1 ESP需求分析研究综述

ESP即专门用途英语(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是一个多元的教学理念。国外对ESP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对ESP的研究已建立了完整的体系。其发展历经五个阶段:语域分析、语篇分析、目标情景分析、语言技能与学习策略分析和以学习为中心(Brennan M.&Naerssen,1989)。ESP教学首先是建立在需求分析(needs analysis)的基础上。需求分析即获取对特定学习者需求信息的详尽分析方法(Coffey B.,1984)。需求分析最早出现在ESP教学发展的第三阶段――目标情景阶段。在这个阶段,ESP课程的设计首先放在对学习者目标环境的分析,将语言分析与学习者的学习目的紧密联系在一起,以满足不同学习者的不同需要。至第五阶段即以学习为中心阶段,需求分析在ESP教学中的作用己经无可替代。关于需求分析的重要经典解释是John Munby的“交际需求处理”和TomHutchinson&Alam Waters(1987)的“目标需求与学习需求”。目标需求分析是外语课程结束后对学生的个人学习情况、学习目的和外语水平开展的分析。学习需求分析主要是为了了解学生在学习外语课程前的语言水平,调查学生的语言优势和欠缺以及学习态度、学习偏爱、需求与期望等。这些分析法的目标是外在的客观因素,没有注意到学生和教育环境等内在因素。为了弥补这一不足,后来出现了“教学需求分析法”(West。1998)具体内容见表1。

国内对ESP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对于学习者的需求分析主要有王斌华、刘辉(2006)、刘延秀、姚孝军(2004)、潘之欣(2006)等。然而有关社会需求分析的文章较少,近30年只有2篇,即李萌涛、龚立(1994)展开的一次科技界英语需求调查和傅政、庞继贤、周星(2001)对浙江省5个地、市的120家外贸、金融等单位进行了问卷调查和访谈,就“入世”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2 ESP教学情况调查

本文结合国内外研究成果主要从职业发展角度,通过对福建省一所二本院校学生的问卷调查及访谈进一步探讨ESP需求,以明确ESP教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教育部(2001)要求在国际性相对强的六个专业率先实行双语教学,该院校的金融、法学、信息技术和国贸等4个专业位列其中。该校的ESP教学主要以法律系、信息系和金融系为试点。在大学英语教学的基础上增加ESP教学,教师分别选择长期接触该专业领域知识的英语教师,其中有2位是法律英语专业,2位第2学位是金融专业。调查目的:从职业需求角度了解现阶段ESP课程开设的必要性以及已开设ESP课程的教学效果。

调查对象:ESP教学的主要参与者(大外教师47位)和接受ESP教学的大学一年级学生128名(来自法律系、信息系和金融系)以及业内人士(毕业生)15名。

调查方式:本调查采取问卷和访谈相结合、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定性研究采用了探究性访谈,对有关的业内人士、教师、相关专业辅导员、毕业生及用人单位的相关负责人进行访谈,另外通过相关信息和资料查阅:人才市场报、大学校园网、校园布告栏,确定社会需求的具体范围和所需程度,以期与定量研究中获得的数据互为参照和佐证。定量研究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进行,调查问卷以纸质和电子文档形式向调查对象发放。

教学需求问卷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①个人简况;②ESP学习需求问卷,共25个问题,包括学习动机、学习现状、ESP学习需求、对ESP课程看法等方面的问题。

本调查共发放问卷200份,回收有效问卷共190份,其中教师问卷47份,大学一年级学生128份,毕业生15份。根据调查结果主要从职业需求角度对ESP进行分析。

3 调查结果与分析

3.1 学生需求

调查显示学习动机是ESP课程学习中的重要因素。66.39%的学生进入大学后英语学习目标是通过四六级考试,16.81%是为了考研做准备,5.88%为了能够顺利毕业,10,92%为了就业。就学习ESP的学习动机而言,47.9%的学生学习ESP是为了更好的就业,26.89%出于兴趣爱好,4.2%为了出国,21.01%为了毕业。

教育研究已经表明,学生的学习动机与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他们的学习效果。Rod Ellis(1997)在Gardner和Lambert动机研究的基础上将动机描写为工具型动机、融入型动机、结果型动机和内在型动机四种。工具型动机指的是学习者获取语言的功能需求,其目的是为了适应某种目的,如找一份可靠的工作。从调查看,专门用途英语学习者的工具型动机比较强烈。

从调查情况来看,学生普遍反映目前的大学英语教学与中学英语教学内容上存在重复,大学英语对于英语基础较好的新生没有太大挑战,对于通过四级水平考试的大二学生,课堂教学内容更是缺乏吸引力;其次,大学英语教学仍以普通基础英语作为主要教学内容,其知识与学生的专业和职业需求关系不大,挫伤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再次,如果学生由基础英语直接过渡到双语教学,其外语水平和基本专业知识未达到开展双语教学所需要的水平,可能使学生陷入语言能力没提高、专业知识没掌握好的窘境。

调查结果显示受试者中92.44%认为开设ESP很有必要,其中81.51%受试者认为ESP教学对其就业、89.92%认为对其职业发展空间、91.6%认为对其未来工作中专业知识提升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本项为多选题)。

对于ESP教学方法,68.07%的学生希望在听说方面有所侧重。究其原因,课题组认为听说教学和ESP目标一致:二者都是以实际应用为目的,都是使学习者能够更好地运用外语在本专业领域进行交流。听说教学中简单化、专业化的词汇能够提高学生对ESP的兴趣,听说教学设计的情景与任务的真实性

与ESP不谋而合,比如《金融英语》的听说教学大量借助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办事情景,而《法律英语》以律师取证和法律辩护情景为依托等;听说教学中词汇的更新更能体现ESP的时代性,这主要体现在信息英语和科技英语中,另外通过听说教学认知习得专业词汇比阅读记忆更容易且深刻;听说教学过程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开展的师生互动,体现了ESP培养专业人才的直接目标与任务。18.49%的学生认为应侧重专业知识,11.76%的学生认为应侧重读,1.68%的学生认为应侧重写。在课堂形式方面,56.3%的学生希望教师在ESP课堂中通过模拟职业从业活动等形式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与职业相关的英语的平台。若举办与职业相关的英语活动,54.62%的学生喜欢外出活动,如相关的实践演练等。

课题组根据社会调查统计数据,发现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英语听说读写译要求因工作内容而有所差异。其中用人单位认为毕业生英语听说技能在“援外施王”和“接待外事”这两项工作中相对比重大。而读写译技能则体现在“会议通知、产品说明书、设备说明书、合同文件、工程项目书和协议书等书面文件中(白静等,2009)。课题组教师在课堂实践中发现以上几点均为学生欠缺方面,学生也期待在这几方面进一步提高,以缩小目标情景对专业知识的要求和学生英语知识技能之间的差距。

实践证明ESP教学方式使一些学生改变了对英语的看法,之前认为学习英语与其职业无关,只是为了应付考试,而通过ESP教学很多学生意识到英语与其今后的职业发展和职业拓展空间密切相关,因此对英语的重视程度明显提高,除了积极地参与课堂活动,自主学习意识也加强了,同时相关的专业课程成绩也有所提高,因此可以看出,ESP教学与专业课程可以相互促进。

3.2 社会需求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社会对于既精通专业又具有较强外语能力的复合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主编的《2005年中国人才报告》预计,未来几年我国专业技术人才将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其中一些涉外人才需求很大,如涉外信息技术交流、涉外律师、涉外人力资源管理等人才缺口预计在325万人。

基于ESP实际运用性的特征以及时代背景,它的价值也逐渐在职场中得到体现,被各种单位和企业认可。以博思(BULATS-Business Language Testing Service)、托业(TOEIC)、托业桥和商务英语考试为代表的职业英语测试被很多用人单位认可。其中TOEIC(托业)考试在我国影响最大。托业考试也被称为“职场托福”,测量考生在国际工作环境中使用英语交流的能力,要求考生熟悉日常工作、生活与职场活动中所需的英语,如在办公环境中常用应用文体及各职场类文章的阅读能力,在实际工作中口头交际和书面交际的能力。正因为如此,托业考试目前已在意大利、法国、日本、韩国等100多个非英语国家和地区的公司和政府机构中广泛使用。目前中国大陆地区就有六十多家像耐克、宝洁、百事食品等全球知名外资企业把托业考试作为公司招聘、培训等环节的语言测试工具。ESP还被列入公务员外语考评和招录的必备项目。国家人事部考试中心早就在全国13省市共同举办职业英语个人综合化考试。可以看出中国人力市场和社会各部门对ESP的认识和接受程度。

课题组对我国以2011年托业成绩为基础的校园招聘筛选标准以及同一职务不同岗位对托业成绩的要求分别做了调查,见表2及表3。

托业考试的意义是针对不同企业、不同岗位提出不同的职场英语要求,以不同的分数段区分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也可以说托业考试是企业选人、用人的量化标准。通过了解托业考试,我们的专门用途英语教学可以有的放矢,根据企业的标准培养学生各方面的素质。

课题组还对行业内人士进行了结构访谈(其中5位来自律师事务所,5位银行业人士,5位IT业人士)。课题组设计的15个问题涉及行业英语知识的应用,行业在听说读写译各方面的不同需求,以及行业英语综合能力对个人发展的作用等。

调查数据显示,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英语听力、阅读、口语、写作和翻译能力的要求分别为30.9%、51.5%、38.2%、36.8%和54.5%。

用人单位认为毕业生英语听说技能的要求包括日常交际外商谈判、签订合同、接待外事和援外施工,所占比例分别为:30.90%、35.30%、32.40%、39.70%和41.20%。多数用人单位认为毕业生英语技能中阅读技能重要,这包括产品说明书、设备说明书、合同文件、工程项目书、协议书和会议通知等,所占比例分别是48.50%、44.1%、48.5%、44.1%、47.1%和58.8%。与阅读相对应的这几方面的写作要求分别是42.60%、39.70%、48.50%、45.60%、48.50%、50.00%。与阅读相对应的各个方面的翻译要求分别是51.50%、52.90%、55.90%、52.90%、51.50%。

被调查的用人单位认为技术岗位,即研发型岗位对英语技能的需求值最高,达52.90%,技术性人才需要较多地接触国外先进的技术,并且经常要阅读外文资料,所以技术型岗位对英语技能需求最高;用人单位对后勤岗位,即服务型岗位提出英语技能要求的只占27.90%,其他如操作岗位、行政岗位和第三产业岗位则相差不大,都在51%左右。

对于毕业生的调查问卷,共发出20份,回收15份。第一部分是考察在校期间所学的ESP课程知识和技能培训是否在实际工作中得到运用、ESP课程对个人发展是否有所帮助。关于ESP课程在实际工作中的效用,80%的被调查者认为在目前工作中,很多需要运用到行业英语的知识;20%认为有运用到相关知识,但不多,但ESP课程对于提高语言技能有所帮助。对于必备的ESP课程知识,40%的被调查者认为是行业词汇;30%认为是语言技能;30%认为是专业知识。关于ESP课程对于个人发展有否帮助的问题,36.8%的被调查者认为会有很大的帮助,52.6%的人选择有所帮助,但不多,10.5%认为没有帮助,但对提高语言技能有所帮助;关于ESP课程对于个人发展有所帮助的知识,38.9%的被调查者认为是语言技能,33.3%认为是专业知识,27.8%认为是行业词汇。

第二部分是关于ESP教学应如何调整以适应实际工作需要。47.4%的被调查者对ESP课程的教学效果表示不满意,31.6%表示比较满意,仅有21.1%表示满意;63.6%的被调查者认为现有ESP教学中只注重语言点的解释,缺乏口语的训练和交际能力的培养,18.2%认为师资缺乏,9.1%认为教学方法单一,9.1%认为听力需要加强。由此可见,ESP教学应注重交际能力的培养和听说的训练,改变传统的语法翻译法的单一使用。

4 关于ESP教学的思考

根据调查情况和该院校的ESP教学现状,笔者对于ESP教学的思考如下:

(1)对学习任务的真实性的重视。这要求学生在处理课

文时应采取现实生活相同情景中应采取的技能和策略。在教学方面应采用如案例分析、角色扮演、问题解决等一些再现或模拟现实情景的方法。教师要改变以往的教学观念,积极学习并运用新的教学理论,要了解对特定学生最有效的学习方法和目标情景,以便使ESP教学发挥更大的作用。

(2)ESP教学与专业知识学习形成良好的互动。ESP教学应致力于加强英语与专业发展和职业拓展之间的密切联系,在英语课堂中经常引入一些与学生专业紧密相关的外语知识,促进学生积极地参与课堂活动,并在课后搜集与专业相关的英语材料进行研读分析,进一步促进相关的专业课程成绩的提高,对知识的延展性起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充分利用现有条件和各种方式努力使深奥的专业知识变得简单有趣,这对于ESP教师来说是一种极大的挑战。

(3)处理好客观需求和主观需求的关系,即要关注学习者学习的必要性、对知识点的缺乏和个人需要。必要性是指目标情境所决定的一种需求,也就是说学习者需要学习什么内容才能在目标情境中应用自如,是专业知识还是语言表达?个人需要是指学习者的观点很有可能与课程设计者观点产生冲突,比如,A是一个工程师,他日常需要的是与海外的同事交流诸如每年的计划会议等。这样他的需求必要性是阅读。但他个人觉得他需要通过流利的口语交流彰显他的才能。在阅读时可以查字典,阅读快慢是自己的事,但一旦开口说话,他的英语能力,或者说他的薄弱环节就会展现在他人面前,因此他个人强烈需要提高自己的口语水平。客观需求和主观需求可能相辅相成,也可能互相冲突,重要的是课程设计者或教师应该意识到之间的差异,在教学材料和教学法上给予足够的重视。

(4)建立ESP教学体系,规划和协调课程的教学目标、课程设计、师资培养、教学模式、教材开发、大纲制定,以及完善课程评价和图书资料建设等。因为ESP课程的跨学科性质,它的专业方向各异,所以长期以来一个统一的ESP教学模式就难以建立,没有可以采用的统一的教材和评价方式。ESP课程的教学目标、师资选择、教学方法等等在培养计划中还需完善并做规划和协调。不同行业之间对毕业生英语能力的要求差异很大。如从本次调查的学校的专业设置看,从事经贸、商务、涉外法律、会计、人力资源、IT产业等行业的毕业生需要具备较高的英语应用能力,方可胜任工作。此外,针对同行业不同专业所涉及的岗位群对英语能力的要求的差异,我们的ESP课程要做到职业岗位群、典型工作任务与英语专业知识的有效结合。这就要求听说读写译五项技能应根据学生需要,有不同的侧重点,教学方法上也相应地有所不同。社会对不同的人的外语技能需求有不同的侧重,每个人学习外语也都有不同的目的,因此不应该对所有人提出统一的技能要求,而应该尽量为学生提供多种选择。

我们认为ESP+EGP+X教学模式应为首选,可把x理解为听、说、读、写、译五项技能中的某一项或几项,是英语学习者五项技能中的特长项,或者叫特色项。另外就各个不同专业课程的分支课程,根据其涉外交流的程度选择开设ESP教学,比如法律系可以根据需要先后开设合同法、商法、经济法、国际经济法、知识产权法、世贸组织法、英美司法制度、法律文书写作。其次,民法(因英美法系法律部分划分不同),单设侵权法、合同法和亲属法等。ESP教学紧紧跟随专业知识分支细化的步伐,才能把个人需求和社会需求紧密结合。

(5)学生需求与参与程度值得关注

虽然目前“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深入人心,学习者是ESP教学的直接参与者和受益人,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学习者却往往处于被动的地位,他们的需求往往被忽视。在国内的ESP教学中,教材的取舍和教学方式的选择都由教师负责,而具体的教学时间、教授课时、教学目标的制订更不是为学习者所控制,我们总是关注学习者学什么而往往忽视学习者怎么学,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仍没有得到发挥。因此需要改变教学观念,只有师生互动才能创造出良性的教学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