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劳动实践计划范文

时间:2024-04-09 16:56:3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大学生劳动实践计划,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大学生劳动实践计划

篇1

【关键词】大学生;暑期实践;共性问题;对策

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社会对大学毕业生实际工作能力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许多大学生改变了“等毕业实习”的传统做法,纷纷在暑期里自发进行有意义的社会实践活动,以便尽早积累工作经验,提升自己的社会适应能力。但是,在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中,也凸显了一些实践成效不佳、劳动权益缺乏保障等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如果不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将使大学生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难以达到预定的目标,甚至使它失去了原有的意义。本文就这些共性问题及其对策展开探讨,期待能够给有关各方予以参考和借鉴。

一、当前大学生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主要方式

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具有多方面的意义,它是引导学生走出校门、接触社会了解国情,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良好形式,是大学生投身改革发展实践,向人民群众学习,培养锻炼才干的重要渠道,也是提高思想觉悟、增强大学生服务社会意识,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有效途径。通过社会实践,可以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锻炼学生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目前,我国大学生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主要以自愿参加为主。大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的主要方式有:

一是通过父母、亲戚或朋友介绍到一些机关、事业单位见习。

二是由所在院校统一组织,学生自愿参加,到一些企业、乡镇进行考察,到敬老院和孤儿院等社会福利机构担任短期的自愿者。

三是由所在院校推荐,学生自愿参加,到学校实训基地和其他一些大企业顶岗实习。

四是学生通过阅读各种媒体上的招工信息,前往应聘工作。

五是学生在家族企业实习或在家分担一些生产和家务劳动。

六是參加Q群组织的旅游活动或自愿者活动。

七是留在学校参加一些暑期校园建设工作。

统计显示,通过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许多学生受益匪浅。大部分学生充分地体会到父母担当社会工作和家庭责任的不易,对自身的不足也有了一定的客观认识。这些实践活动使他们在职业素养和个人品格意志等方面得到了一定的培养。不少学生还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修正了自己未来职业发展规划,这在一定程度上为以后的就业做了一些前期心理准备。

二、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凸显的共性问题

大量事实表明,大学生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普遍受到社会、学校和家长的肯定。但是,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也凸显一些共性问题,这些问题已经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集中起来,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1.不同专业的大学生实习、见习机会不均等。受到各种因素制约,学生到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和国营企业实习的机会很少,尤其是行政管理、法律、文学、艺术等文史类专业的学生,基本找不到对口的实习单位。

2.学生的暑假实践活动主要以顶岗实习为主。许多大学生因为家庭经济的关系,参与社会服务和旅行等实践活动的机会不多。大部分学生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是在企业顶岗实习,他们的社会实践活动几乎等同于暑期打工。

3.学生劳动权益得不到保障。由于我国存在着的国营、集体、个体、中外合资、外资等企业,各种企业的内部管理体制各异,导致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条件良莠不齐。其中,在私营和外资企业顶岗实习,普遍存在工作时间长,劳动强度大,节假日安排加班的现象,劳动安全得不到保障,学生在实习劳动中,普遍感到身心疲惫,体质下降。有的企业还延迟一个月发工资,致使学生假期结束还没拿到的报酬。这类实践活动给学生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使他们对就业产生了畏惧,身心的过度疲劳使他们难以集中精力投入新学期的学习生活。

4.实习专业不对口,劳动报酬低。在校大学生还未完成专业课程的学习,无法独立担当相关专业的技术工作,致使许多学生的假期社会实践活动与所学专业不对口,致使他们的专业理论实践基本流于形式。尤其是参加顶岗实习的学生,在企业基本没有选择实践内容、方法的机会,他们多数从事简单、机械的体力劳动,如在工厂流水线上组装零件、在餐馆打扫卫生、上菜,在酒店前台收银等,这些工作不但劳动报酬低,而且工作的技术含量也不高,没能使大学生发挥知识与技术上的优势,造成人才资源的浪费。

5.假期实践活动时间过长,学生没有条件学习和进行自我提升。许多用人单位要求学生在企业的工作时间不少于一个半月,以致顶岗实习的学生大部分假期都在企业里劳动,基本没有时间进行系统的文化学习,学生失去了认真思考、沉淀知识和提升自我的机会,更没有坚持增长知识、开拓思路、创新能力的初衷。

6.盲目择业,过于看重报酬,忽略实践活动的意义。一些大学生急于摆脱学校和家长的束缚,尝试独立自主地生活,将社会实践活动视为暑假打工。在选择实践活动单位时,他们只看报酬,不关注工作内容和环境,盲目择业,被一些不良企业雇佣,人身安全和劳动安全得不到保障,有的甚至误入歧途。还有一些学生在不正当的娱乐场所就职,总日耳濡目染一些社会不良习气,心灵受到严重的污染,滋生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思想,丧失了大学生应有的浩然正气。

三、解决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共性问题的对策

大学生是国家多年培养而逐渐成长起来的社会接班人,是我国各行各业的新鲜血液。在大学毕业后,他们将很快成为国家建设的主力军。他们能力的高低关系到国家未来的兴衰。因此,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应该采取一些有效的措施,齐抓共管,为他们创造良好的社会实践活动条件。

首先,社会各界要正确认识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当前,不少人认为,大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就应该自己去面对一个真实地社会,去亲身体会社会优胜略汰的自然法则。他们应该象其他就业者一样,依靠自身努力,学会立足于社会。然而,这些将在读大学生等同与普通就业者的想法,忽略了在读大学生这个群体的特殊性,即1.大学生刚刚迈入成年人的行列,无论在身体和心理上,可塑性很大。因此,大学时代是他们成长为社会有用之才的关键时期,家长、学校和社会各界为他们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在思想道德、学习、工作等方面予以他们正面的教育,可以使他们抵制不良思想、行为的影响,保持身心健康,避免走弯路,错失成才的机会。2.在读大学生基本没有兼职工作,是没有固定经济收入的成年人。他们当前的主要任务是学习知识和技术,为未来的工作做好知识和技术储备。他们的暑期生活还需要家庭供给。人们不能要求他们象其他的就业者一样,就业赚钱。他们选择实践活动的方式不应以劳动报酬的多少为依据,而是以发展自我、完善自我为的机遇为依据。

其次,国家相关机构,应将保障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有效开展纳入工作内容,采取相关措施,使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制度化、正常化、正规化,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暑期实践活动的安全性和实效性问题。

实行实习单位资格审批制度,对工作内容、工作环境、管理体制和安全措施符合规定的单位进行考核,要求接受单位在大学生见习、实习的岗位、技术专业培训、实习内容和待遇等方面达到一定标准,并给予合格的单位予以注册,由劳动就业部门向社会公布,供大学生自主选择。由此解决学生实习、见习机会不均,专业不对口、人身和劳动安全无保障的问题。

鼓励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和国营企业积极协助大学生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适当安排一些部门,接待学生参观、见习。如,法院有计划地开放申述厅,安排前来见习的法律专业的学生参与上访人员的接待工作。医院可以安排护士学校的学生或医学院的学生在前台服务区工作,为病人测量血压、填写病历等。汽车制造厂安排汽车设计专业的学生到生产流水线去观摩。使管理、设计、法律、文学、艺术等专业的学生也有机会实地考察和接触未来的工作,激发他们担当社会责任的热情。

充分利用现有的公共资源,有计划地对大学生免费开放公园、著名大学、博物馆、图书馆、红色旅游区、风景名胜区和体育场馆,使经济能力有限的大学生群体也有机会领略祖国的大好山河、悠久的历史文化和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他们开阔眼界,陶冶情操、增长知识,在人生观、道德观、文化修养等方面得到正确的指导,从而培养他们报国之志。

第三、高等院校担负着培養大学生的主要责任,应全面支持大学生暑期的社会实践活动。高等学校要将学生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纳入教育教学计划,将它并入就业指导课程。学校要根据学生的专业学习和学生未来职业发展的需要,制定实践活动指导纲要,在实践单位、实践目标、内容、方式等方面给予学生必要的指导。如,开设实践活动培训课程,帮助学生做好实践活动的知识、心理等方面的准备,使学生带着问题去实践,有能力去探索、去创新。

学校辅导员要随时掌握学生的动态,做好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的检查和监督工作,及时协助学生解决难题。监督学生自觉遵守国家法律、社会秩序和社会公德,引导他们在思想上锤炼自己,自觉抵制不良风气和行为的影响。

学校要设法减轻贫困学生的经济负担,在假期里适当开放食堂、图书馆和部分学生宿舍,让学生有机会留校工作、学习和研究,有机会在本地参加短期的社会实践活动。如,考察本地的风土人情、到科技馆和博物馆调研,到本地企业、事业单位见习等。

第四、学生家长要关心大学生的身心健康,为学生做好后勤保障和思想教育工作。家长要关心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在经济上予以大学生必要的支持,不能简单地让学生打工挣钱,自己解决生计问题。要避免学生盲目顶岗劳动,以免影响身体健康和学业进步。家长要鼓励大学生,因地制宜,就近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为家乡服务,回馈父老乡亲的抚育之恩。在暑假时间的安排上,家长要引导学生纵览全局,做到工作、学习、生活都兼顾,既要进行有效的实践活动,又要预留时间与家人团聚,增进与家人、家乡的情感,还要注意锻炼身体,坚持文化学习,积极进取,培养创新能力。

作者:沈永新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大学生;实习;法律性质

由于我国立法滞后,对于什么是实习、实习期间大学生身份界定等问题没有准确的定位,致使实习期间大学生合法权益被侵害的现象屡见不鲜。因此,分析大学生实习的法律性质,对于保护大学生实习期间的合法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一、实习的概念

“实习”,《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把学到的理论知识,拿到实际工作中去运用和检验,以锻炼工作能力。”有学者认为,学生实习就是学生在教师或实际工作者的指导下,参加一定的实际工作,把学到的书本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以取得实践经验、提高理论水平、锻炼工作能力。还有学者认为,大学生实习,就是指在校或毕业大学生到用人单位参加社会实践,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在实际工作中加以运用和检验,以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增强就业能力的学习过程。而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制定的、于2010年3月1日实施的地方法规《广东省高等学校学生实习与毕业生就业见习条例》规定,本条例所称实习,是指高等学校按照专业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组织学生到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及其他社会组织进行与专业相关的实践性教学活动。上述关于实习概念的区别在于,实习的组织者是高等学校、高等学校的教师还是其他人员或者机构(包括实习单位);实习活动的参与者是在校大学生还是包括大学毕业生。笔者认为,实习原本的含义是实践性学习,是学生理论学习的延伸。学校对学生的教学类型有两大类,一类是文化知识、理论知识的系统教学,即理论教学,主要表现形式为课堂讲授。另一类则更加关注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将理论运用于实践,即实践性教学,主要表现形式为实习。在传统上我国大多数院校在教学安排时,更重视理论教学,学校一般都是将理论教学放在前面,而将实习环节安排在最后,时间不长,有时仅仅具有象征性意义。传统实习模式下学生或者在校内实训基地进行实习,或者由学校指导教师直接带队去企业实习。学生的角色是学习者,受到学校的直接管理,只是学习的地点不在教室而在企业。企业常常安排实习学生在一些非重要的岗位实习,安排的工作是一些辅工作。学生在企业中不能实际做出贡献,有时还需要企业派员指导学习,占用企业资源,因而这种实习模式往往学校需要向企业支付实习费用。但是,随着近些年来高校的发展,学生实习模式已经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出现了不同于传统实习形式的一些新的实习形式。

学生实习属于学校正常教学的一部分,学生在实习期间与学校的关系属教育与被教育的关系,这一过程将一直延续到学生从学校毕业,这也就意味着进行实习的学生仍属在校学生,这一主体性质并未因学生到企事业单位实习而有丝毫改变;从另一个层面上来讲,学生实习主要是为了让自己获得更多的实际工作经验和技能。虽然在实习过程中为实习单位提供了一定的劳动,但那也只是进行实际学习的一种必需手段。因此,学生实习是教学的一个环节(属实践教学),其目的是为了让自己获得经验和技能,更好地开始自己的职业生涯。综上,实习的概念应当以广东省的规定为准,是指高等学校按照专业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组织学生到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及其他社会组织进行与专业相关的实践性教学活动。

二、实习学生的法律身份分析

1.大学实习生不是实习单位的劳动者。关于“劳动者”,在我国作为劳动关系一方当事人的“劳动者”是为用人单位提供劳动力的自然人,“劳动法中的劳动者,是指达到法定年龄,具有劳动能力,以从事某种社会劳动获取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自然人”。我国《劳动法》第二条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以下统称用人单位)和与之形成劳动关系的劳动者,适用本法。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和与之建立劳动合同关系的劳动者,依照本法执行。”《劳动法》第十六条规定:“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劳动合同。”从以上条文可以看出,自然人之所以能成为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关键是与用人单位之间建立了“劳动关系”、签订了“劳动合同”,否则,就不能成为用人单位的“劳动者”,不受《劳动法》的保护。从法律层面上来看,“劳动关系兼有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的双重性质及平等关系和隶属关系相互交错的特征”。劳动关系是由当事人双方按照平等协商的原则建立的,双方当事人各自有平等的相互协商的权利;但“劳动关系一经建立,劳动者则必须听从用人单位的指挥,把劳动力的支配权交给用人单位,服从用人单位的管理”。与此同时,“劳动者劳动的过程即劳动力的消耗过程与劳动者的人身是紧密联系的,因此劳动关系毫无疑问地具有人身性,是一种人身关系”;“从现实的经济意义上来说,劳动者将劳动力的支配权交给用人单位是为了换取生活资料,用人单位因为劳动者的劳动而予以其对等的给付,从而显示出劳动关系的财产性”。

(下转第272页)

(上接第187页)劳动关系的这一特征表明,劳动者对用人单位不仅仅是服从,而且还具有依附性。因此,“劳动者的许多正常需要也应当依靠用人单位来解决。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从事实际劳动,既是劳动者行使劳动权的具体表现,也是劳动者及其家人赖以生存的保障”。在校生参加实习是为了积累实践经验,不是以实习劳动作为自己谋生的手段,而实习单位也没有为实习生付出的劳动支付报酬的意思,有的实习单位会在实习中发给实习生一定数额的费用,但是这种费用只是一种补偿性的报酬而不是劳动关系意义上的工资实习生在实习期间虽然要服从实习单位的实习管理,但是对实习单位并不具有依附性。因此,学生在实习期间与用人单位建立的不是劳动关系,在身份认定上实习生并不是劳动者。另外,劳动部《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十二条也有类似规定:“在校生利用业余时间勤工助学,不视为就业,未建立劳动关系,可以不签订劳动合同。”参与社会实践和企业培训的全日制在校学生和实习单位之间建立的关系不具有劳动关系的特征,不属劳动关系。

2.实习学生是实习单位的教育管理者。大学生实习期间的实习单位无论是经由学校安排还是通过学生自己寻找获得的,实习单位都应当与实习生所在学校而不应是与学生本人签订实习合同,因为实习合同是指学校与用人单位签订的、约定学生到用人单位实习期间双方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在实习合同中,双方当事人是实习单位和学校,学生是作为关系人而非独立的合同当事人存在。根据规定,实习合同应当明确实习期限、时间安排、双方的管理职责、津贴和伤亡事故的处理办法等。实习合同的签订是建立在学校与实习单位双方平等协商的基础上的,它本身是具有法律效力的,学校与实习单位之间的关系是一种民事意义上的平等主体之间的合同关系。实习生所在学校、实习单位双方应当签订书面实习协议,如双方没有签订书面实习协议,口头约定同样也不影响合同的成立。实习是学校正常教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学校通过与实习单位之间签订实习合同将学生实践教学的场所转移到实习单位,当然,学校与学生之间的教育管理关系的性质并没有随着实践教学场所的转移而改变。实习单位作为实习学生的接收者,也并非对自己所接纳的实习学生无任何管理职责,它应当按照实习合同的要求,同实习生所在学校一样,认真履行好自己的职责。实习生与实习单位之间的关系同样也是一种教育管理关系,只不过这种关系是建立在实习生所在学校与实习单位签订的实习合同基础之上的,它是一种以实习合同为依托的教育管理关系。

参考文献

[1]现代汉语词典[Z].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

[2]李弋强.大学生实习期身份的法律分析[J].法制与社会.2009(10)

[3]张勇.基于促进就业理念的大学生实习立法问题研究[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

[4]广东省高等学校学生实习与毕业生就业见习条例[J]

篇3

大学生就业,尤其是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已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焦点。本文在分析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基础上,分类剖析了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就业能力存在的不足,探讨了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就业能力的途径。

关键词:

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就业能力;研究

一、高校毕业生就业难成为社会关注焦点

教育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15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总数749万人,比被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季”的2014年增加22万人,创下历史新高,对大学毕业生就业带来新的挑战,高校毕业生就业已成为社会难点问题之一,其中的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就业更是难上加难。研究证明,由于无法有效找到合适工作,许多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蜗居在城市的城乡结合部,在蚁族群体中的比例接近7成。他们不能在城市里得到好的安置,容易形成各种社会问题。与大学生就业难相对应的是企业大量存在的用工荒。有些地方大学生的平均工资已低于农民工群体,就业结构性矛盾日益彰显。说明我国的经济结构与当代社会发展趋势没有适当匹配,企业生产仍集中在劳动密集型老模式,可供高校毕业生选择的企业数量和岗位并不多;也说明大学生就业能力亟待提高。

二、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内涵

高校大学生就业能力最初是人力资源研究热点,随着时代的发展,其概念和构成要素的界定发生变化。比较有代表性的是英国学者彼得•奈特(PeterKnight)和曼兹•约克(MantzYorke)从认知和社会心理学角度构建的就业能力USEM模型。该模型将就业能力结构分为专业知识理解力、通用和专业技能、自我效能和元认知四大要素。国内研究中,学者陈勇认为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由四个要素构成:专业能力、通用技能、个人品质、职业规划能力,该理论对研究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大学生就业能力是指大学生毕业时所具备的能获得职业、保持职业和取得职业发展成功的知识、技能和态度,是一种个人能力。大学生就业能力不仅指其获得工作的能力,还有保持与其学历相符、令人满意的职业能力。全球一体化、产业不断更新升级、工作环境和性质的变化,促使大学生必须拥有较强的就业能力,才能满足当今职业的需求,对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改善就业境遇也是关键。

三、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就业能力现状及影响因素

1.专业能力有待提升专业能力包括:专业理论知识、实际动手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等。大学生通过四年在校期间系统的专业理论学习和实践练习,应能全面系统掌握专业基本理论和方法,并在实际工作中熟练运用。一些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专业能力不强,主要是由认知和实践上的偏差造成的。①认知上的偏差。调查表明,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与高校以及企业对就业能力培养的认知存在差异。大部分贫困生都认为,学习好专业理论知识、英语、计算机能力,比责任心、口头表达、人际交往很重要。而事实上,学校和企业有与之不同的想法。这种认知上的差异,导致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学习规划和学习方法不科学,所掌握的专业能力与高校培养目标及企业需求存在偏差。②实践上的偏差。由于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对就业能力认知上的偏差,思维不够开阔,没有将全面提升自身专业综合素质作为学习目标,而是以考试拿高分为学习目标。他们注重理论学习,而对实际操作和专业实践则表现得不够积极。由于不能将理论知识与实践较好结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够,导致创新能力不足,专业能力不强。表现为不能熟练运用所学专业理论和方法执行岗位任务。

2.通用技能和个人品质有待提升通用技能是指适用于任何专业的学习,能在不同情境中转移的技能。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通用技能维度而言,是指学习和工作中的转移能力,包括沟通能力、团队合作与领导能力、信息管理能力、创新与创业能力、独立识别问题能力等子维度通用技能。个人品质是指能识别自身情绪或情感,进而激发自身,较好地管理或调整自身情绪或情感。研究表明,有自信、主动性强、乐于经历、愉快的心情和乐于交际的人更能获得高薪水工作。而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这方面能力相对较弱。值得肯定的是,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更具有吃苦耐劳、坚持不懈的品质。但普遍缺乏自信,主动性差,不能较好表达和控制情绪,沟通和领导能力较弱,人际交往能力不强,使得个人品质不能很好地发挥,影响了工作的获取和保持。

3.职业生涯规划能力有待提升随着国家就业政策的调整,劳动力市场的变化,找到一份稳定的终身职业的机会越来越少。大学生要适应未来职业选择和发展变化,并取得职业发展的成功,必须拥有职业生涯的管理能力。好的职业规划建立在对内外环境有较清楚认识基础上。完成认知需具备的能力有:对劳动力市场状况、未来可能从事的行业的认知能力,对未来职业生涯不同职业角色的预期规划能力,对新职业机会或职业提升机会的识别能力,包括社会关系网络构建能力等。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前的学习生活环境闭塞,家庭成员及周围人员受制于对社会认知上的局限,不能给予相关的指导。他们在了解社会和职场过程中,还会受制于了解方式、了解成本、企业相关人士的配合度、自信心不足等因素的影响。调查发现,很多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方式是去麦当劳打工或在街头发报纸,涉及与专业相关的社会实践很少。大部分学生真正的实习(与所学专业相关的工作实践)是从大四快毕业时开始。而此时若要调整大学四年的规划过于仓促。因此导致他们对社会的认识、对职场的了解,甚至对自己的认知不够深入,职业规划能力普遍较弱。他们中的部分人毕业时有自己的规划和想法,但由于对社会实际存在的问题不够了解,想法和现实差距太远,容易受到一系列打击。此外,找工作中也存在相互攀比心理,大多纠结于工资待遇、工作环境,没有把每一份工作当成长期规划的一部分。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因为一直找不到明确的就业方向和目标,就按工资多少确定就业行业和岗位,不断跳槽,毕业好几年了还在试用期内徘徊。

四、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的路径研究

1.政府应从政策法规层面给予支持和保障首先政府应优化经济结构,改善就业大环境。我国目前就业的地区和行业结构差异,及大量存在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都是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客观原因。应加快促进行业结构改革,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知识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产业,提升企业对高校毕业生等高层次人才的吸收力。其次,应根据市场变化及时指导学校调整人才培养方案。中国长期计划经济时代产生的计划教育和培训,对外部环境变化适应能力不强,不能随产业结构变动迅速调整,导致大学生素质和能力不能满足经济发展要求。为此,政府应组织人员及时了解人才市场需求动态,指导各学校科学合理调整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结构,更改课程规划。

2.企业应转变意识、设置人才培养计划、加强校企合作高校培养大学生所需要的能力结构,不是针对特定岗位培养人才,高校毕业生不能马上适应岗位需求符合情理,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与企业需求之间存在适当缺口是合理的。企业把培养人才的任务完全交给高校,希望高校通过四年本科教育培养出一个完全符合各种岗位要求的毕业生是不现实的。任何因此而抱怨或批评当代高校教育的企业应进行反思。企业应通过设立自己的人才培训计划,对招收的毕业生进行培训和指导。比如,“入职前培训”“为初入职的毕业生配备师傅”“干中学”“传帮带”等,帮助毕业生尽快熟悉企业环境和岗位职责。其次、企业应加强与高校的合作,积极参与学校的专业设置,协助学校根据市场需求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配合学校做好实习和实训工作,以此全面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

3.高校应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重视实践教育环节及职业规划教育一是高校应多方面了解人才市场需求,听取企业意见,明确各专业学生就业能力的开发目标,在构建各专业就业能力模型结构基础上,设计课程体系。并从课程设置、培养目标、实践教育以及就业指导各方面进行统筹。二是高校要重视实践教学环节,提升大学生实习效果。针对企业不太情愿接纳实习生、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寻找对口的实习岗位存在困难的情况,积极为他们搭建诸如暑假、寒假、周末实习平台,提升实习效果。三是高校应注重提升本校教师实践能力,创设条件安排教师参与企业建设、策划、实践,减少双方在就业能力结构认知上存在的差异,提升教师自身实践能力,避免教师从学校到学校,空对空的对学生进行实践教育。四是高校要加强在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设立贯穿大学四年的就业指导体制,注重全程指导。高校任课教师应全面了解所教专业学生的就业能力模型结构。在编写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时,应将课程所包含的理论及实践知识列入在内同时,考虑如何提升学生能力和素质,并向学生进行说明,以充分的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其中,达到良好的效果。

篇4

一、研究回顾

传统的经济理论表明,一国或地区的经济增长有赖于技术进步、劳动力增加和资本积累等因素,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应该是互动和正相关的。经济的较快增长会扩大对劳动力的需求,增加就业、降低失业。世界各国经济增长的进程也证明了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人数之间的这种互动机制。

北京师范大学赖德胜在《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现象、原因及对策》一文中对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现象分析指出,解决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既要依赖经济发展,也要进行体制的改革。河南城建学院樊铮钰《论金融危机下大学生的就业问题》,简要概述了金融危机下大学生的就业形势,分析了金融危机下大学生就业问题对社会、经济、政治稳定造成的负面影响,并从不同层面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应对措施。中北大学王晋光《金融危机下大学生就业困境的对策分析》中指出:造成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主要不是由于大学扩招,而是与我国的产业结构不合理和人才培养结构不合理有关,解决金融危机下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相关对策。唐山学院代冬芳、王金明在《金融危机对我国大学生就业的影响与对策研究》中提出了金融危机对大学生就业产生极大的影响,在金融危机背景下分析了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因素,并提出从就业政策、热点调整、职业规划等六个方面做好大学生就业工作的对策建议。

二、金融危机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国家的相关就业政策不完善

劳动力需求是引致性需求,它取决于产品需求,而产品需求又因金融危机引发的消费和投资的下降而下降,因此,金融危机下的劳动力需求不足很难由供给条件的改善来调整。而在此背景下,由于劳动力市场管制以及员工技能上的差异,企业将首先取消新增的劳动力需求。因此,如果没有专项的大学生就业政策,将很难有效解决大学生就业的问题。

(二)大学生就业热点已经被重新调整

随着金融危机影响的日益扩散,大学生就业热点已经被重新调整,而农业、教育、医药、行政等行业受金融危机影响较小,IT行业尚未受到显著影响。此外,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生活消费品行业也是金融危机中受影响较小的行业,就业形势较好。根据历年调查统计,国家各级机关及事业单位是吸纳大学生就业的大户,这一就业市场也是相对稳定的。

(三)大学生选择就业的区域差异

由于我国经济发展的地区间与城乡间差异,经济欠发达地区特别是西部地区很难对大学生形成有效需求。而大城市则对大学生有着强劲的需求,但是一些地方性的需求抑制(显性的指标限制与隐性的行政限制)与对中小企业或非正规部门的需求抑制(户口、社会保障、流动等),导致了大学生就业市场的人为分割。

(四)劳动力市场难以短时间吸纳毕业大学生

在时间结构上,大学毕业生供给超量增长在短期内超出了需求的增长,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在寻找工作,劳动力市场还需要时间逐步调整,逐步消化大学毕业生在短期内的超量供给。

(五)学生就业能力突显不足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劳动力市场的结构性变化,用人单位的需求模式也发生了显著变化,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并不是基于职业路径的需要进行建构与培养,难以满足人力资源市场的需求。

三、金融危机对大学生就业影响的实证分析

本文首先将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所选的指标进行降维处理,将这些指标归纳为少数不相关的重要指标,从而简化计算和消除指标之间的相关性。接下来,对相关指标进行线性分析,建立线性回归模型;最后对模型进行检验并进行分析得出结论。该模型的结论不仅能对2010届毕业生就业提出建设性的意见,而且对今后毕业生就业工作有针对性的开展有着借鉴之意义。

(一)模型建立

我们首先考虑对货币供应量、存款、贷款、国内信贷、外汇、金融债券、储备货币七个金融指标采用因子分析方法来减少变量个数,之后再用得出的主成分与大学生就业率进行线性回归方法解出模型和综合评价。

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步:首先考察收集到的原有变量之间是否存在一定的线性关系,是否适合采用因子分析提取因子。这里借助巴特利特球度检验和KMO检验方法进行分析。通过SPSS操作后,得出结果,从中巴特利特球度检验统计量的观测值为215.88,相应的概率P接近0。如果显著性水平α为0.05,由于概率P小于显著性水平α,应拒绝零假设,认为相关系数矩阵与单位阵有显著差异。同时,KMO值为0.768,根据Kaiser给出了KMO度量标准可知原有变量适合进行因子分析。

第二步: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因子并选取特征根值大于1的特征值。操作后得出公因子方差,货币供应量为0.980,存款为0.992,贷款为0.982,国内信贷为0.981,外汇为0.996,金融债券为0.927。由此可知,此时所有变量的共同度均较高,各个变量的信息丢失都较少。因此,本次因子提取的总体效果较理想。

第一组数据项描述了初始因子解的情况。可以看到,第1个因子的特征根值为5.857,解释原有的6个变量总方差的97.609%(5.857/6*100%),累计方差贡献率为97.609%;第2个因子的特征根值为0.135,解释原有6个变量总方差2.246%(0.135/6*100%),其余数据均类似。在初始解中由于提取了6个因子,因此,原有变量的总方差均被解释。

第二组数据项描述了因子解的情况。可以看到,国内信贷的相关系数为0.998,货币供应量的相关系数为0.996,存款的相关系数为0.991,贷款的相关系数为0.990,外汇的相关系数为0.990,金融债券的相关系数为0.963。由于提取的因子,都接近1,总体上,原有变量的信息丢失较少,因子分析效果较理想。

(二)模型求解

第一步:前面建立了一个主成分模型,在计算主成分的步骤中将出现因子载荷矩阵,我们可以取得每个主成分的方差,即特征根,它的大小表示了对应主成分能够描述原来所有信息的多少(更多情况下是由方差贡献率来反映)。对七个变量进行提取了一个主成分变量,故主成分的模型可以为:

F1=r11S1+r12S2+r13S3+r14S4+r15S5+r16S6

由相关数据可知主成分的线性方程模型为:

F1=0.998S1+0.996S2+0.991S3+0.990S4+0.990S5+0.963S6

第二步:求出了主成分的线性方程后就再与大学生就业率进行线性分析(方法:做完第一步后就可以得出F的值,然后将该值与大学生就业率进行线性回归分析),得出调整的判定系数R=0.854较接近于1,拟合优度较好。

同时,被解释变量的总离差平方和为0.389,回归平方和及均方均为0.365,F检验统计量的观测值为58.368,对应的概率P值为0.000,依据该表可进行回归方程的显著性检验。如果显著水平α为0.05,该模型的回归系数显著性检验的概率P值小于显著水平α,应拒绝原假设,认为主成分F与被解释变量间(大学生就业率Y)的线性关系显著,由此表可以得出线性回归方程的常量α、β系数分别为-1.444、1.009E-06,将其代入线性回归方程y=α+βF得最终的回归方程。

大学生就业率为:

y=-1.444+(1.009E-06)F

(三)模型的检验

成对样本统计量检验后表明,实际就业率与模型检验就业率样本的平均值分别为0.18015和0.18817,无较大差异,实际就业率略低于模型检验就业率。实际就业率与模型检验就业率两组样本的简单相关系数为0.971,它表明,在显著水平α为0.05时,样本二者的线性相关程度很强。由成对样本检验也表明,t检验统计量观测值对应的双尾概率p值接近于1,在显著水平α为0.05时,由于概率p值大于显著水平α,应接受零假设,即认为总体上就业率的平均值与0无显著差异。

四、对策建议

基于以上的实证分析,应对金融危机下的大学毕业生就业危机,必须整合政府、学校和大学生个人的资源,通过制定各种有效的政策、制度、措施,创造各种有利条件,引导大学生合理定位,找准方向,促进大学生就业。

第一,政府方面。建立政府统一的大学生就业市场,取消户籍、档案等因素对大学生就业的限制,实现就业自由流通。举行针对性较强的应届大学生就业洽谈会,开展免费政策咨询、就业指导和就业推荐等服务。广泛建立政府投入的高校毕业生技能培训和见习基地,提升毕业生实践能力和工作经验。继续组织实施好“到村任职”、“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三支一扶计划”、“特岗教师计划”等项目,加大对大学生下基层工作的支持力度。应制定更切实可行的创业扶持政策,加大对大学生创业的支持和宣传力度。

篇5

关键词:大学生实习;权益保障;法律

中图分类号:D92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35-0161-02

近几年,我国的普通高校毕业生每年都有五百多万人,如果加上大中专学生数字更为可观,就业压力十分严峻,毕业前的实习阶段是毕业生就业之前适应社会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学生锻炼实际动手能力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企业劳动力短暂补充的一个渠道。但现有的法律对学生实习期间的相关规定不完善,出现实习期的法律“真空”地带,作为弱势群体的实习生的基本权益经常受到侵害而无法保障。笔者试从对大学生实习权益被侵害的现状与处理方法的分析入手,探讨大学生实习权益保障的可行性路径。

一、大学生实习权益被侵害的现状

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实习是:“把学到的理论知识,拿到实际工作中去运用和检验,以锻炼工作能力。”毕业实习对于大学生知识的外化、知识水平的运用有着重要的作用,大学生实力也被认为是走向社会的前奏与实践能力提升的关键时期。然而大学生实习在法律上却存在较大漏洞,不少实例不难看出大学生实习阶段权益的受损无法得到保障。大学生在权益受到损害的情况下往往是选择忍气吞声,其中既有维权意识不足的原因,也有法律法规不足的因素。根据2011年前程无忧网就学生和企业安全和权益维护情况的调查显示,90%以上的学生在明知权益受损的情况下“忍气吞声”。同时也有超过半数(55%)的人力资源经理表示,对管理实习生感到困难。根据笔者调查收集的材料,大学生在实习期被侵权的情况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形。

(一)实习求职时权益易被侵犯

黑中介常以高薪为诱饵骗得求职学生交纳中介费、体检费等等,由于大学生缺乏对人才市场和社会的了解,极易误入黑中介的圈套。另外,最近传销活动仍然较为普遍,大部分学生由于一直在校园中社会经验不足,当刚步入社会面对“传销”或“直销”的诱惑或煽动,容易陷入迷途,从而走上错误的道路或者钱财的损失,然而对于这类事件的发生,没有相应的法律法规予以监护与补救。

(二)实习权益无保障

1.实习待遇难保障

实习作为一个特殊的阶段,依据我国现行《劳动法》规定,在校大学生在实习期间的劳动没有明确的规定,由此实习期间的待遇也就难以保障。在实习期间有些单位采取生活补贴的方式,有些单位承诺后可能出现拖欠、克扣工资,任意延长工时屡见不鲜。然而,对于实习待遇难保障现象的发生,在校大学生也无法依据现行的法律以维护自我的权益。

2.实习受伤难索赔

学生在实习中发生工伤事故,有关单位及劳动部门不认定为工伤。所以一旦学生在实习期间受伤,由于没有明文的法律作为依据予以支持,就面临着赔偿责任不明、企业推诿、自身权益很难保障的困境。

3.实习效果难体现

目前很多企业对大学实习生的使用不够重视,大学生去了就像是“打杂”的,将大学生当做廉价劳动力来使用。有的实习单位自身没有一套健全的实习生管理培训制度,对于实习生采取的是任其自由发展的培养态度。由此,大学生实习很难达到预期的教学实习效果。

二、现有大学生实习权益保护的制度与法律缺位

(一)实习管理的制度化缺失

现今国外用人单位普遍实行“实习生制度”,这是一种对用人单位和实习生都有益的人力资源制度安排。它主要是指用人单位有计划、有目的地安置即将毕业的学生,以及那些不具备专业背景或行业经验,但有工作愿望和热情的大学毕业生,给他们提供“实习工作”、“尝试工作”的机会。它不是个体随机行为,不是学校和企业之间一种简单的“对口实习”任务,而是涉及政府、学校、用人单位、大学生,乃至家庭的一种规范、系统的常规化制度行为。但我国由于传统观念的惯性作用、企业人才培养战略不明晰等原因,“实习生制度”在国内尚未成型,也未被大多数中国企业所接受,这就为大学生实习权益被侵犯埋下了隐患。

(二)实习权益的法律制度缺位

劳动部文件规定:“在校生利用业余时间勤工俭学,不视为就业,可以不签订劳动合同。”在司法实践中,劳动行政管理部门、仲裁机构和法院也不把学生实习视为事实劳动关系,大学生在身份上也不是劳动者。因此实习期间被侵权,不适用《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等相关法律。但是国家有关部门未能及时出台保护大学生实习期间权益的规范性文件,以致出现了法律的“真空”。大学生实习的组织展开、劳动条件、劳动保护、生活补贴、违约责任以及实习的解除、变更与终止等无“法”可依。大学生实习期间的人身伤害也不会被认定为工伤。原劳动部1996年《企业职工工伤保险实行办法》规定,实习学生发生伤亡事故的,由当地工伤保险经办机构参照工伤标准发给一次性待遇。但国务院2003年《工伤保险条例》删除了此项内容。

三、构建大学生实习权益保护的法律制度体系

鉴于大学生实习的法律保护的“真空状态”,近期有很多学者和专家呼吁完善大学生实习权益保护的相关立法。笔者认为大学生实习的权益保障有赖于国家政策、法律制度的健全,其中法律作为国家强制力保障实行的手段,是最为关键的一环。因此,构建保障大学生实习权益的法律制度体系,对维护实学生的合法权益尤为必要。

(一)大学生实习法律关系分析

大学生实习主要由学生、实习单位、学校三方参与,因此主要涉及三种法律关系:学生与学校之间的法律关系、学校与实习单位之间的法律关系和学生与实习单位之间的法律关系。

实习学生与学校的民事法律关系是“平等主体间的教育服务合同关系”,具有行政管理性质。学生实习是在学校的组织与管理下为完成自己实践课程而到实习单位实习。虽然学生实践的地点发生了变化,但是学生与学校之间的教育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没变。

学校与实习单位之间的法律关系是建立在实习协议基础上产生的平等的委托合同法律关系。目前由于我国高校实习基地建设的相对落后,学校无法满足所有大学生的实习要求,因此现在有“集中实习”和“分散实习”两类。“集中实习”中,学生由学校统一派出,学校和实习单位是委托关系;“分散实习”中,学生是完成学校的教学环节,因此学校和实习单位是隐性的委托关系。

实习学生与实习单位之间是一种平等的民事法律关系——实习合同关系。由于实习学生的身份仍是学生,不是实习单位的劳动者,因此两者之间不适用于《劳动法》所调整的劳动者关系。另一方面,从制度管理层面看,实习单位起到了辅助学校对大学生教育管理的作用,实习单位与实习学生之间是准教育与被教育、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

(二)构建大学生实习权益保护的法律制度体系

1.国家直接建立法律法规

在其他法律法规中规定以《劳动法》、《劳动合同法》上的某些制度为参照,吸纳国际上健全的大学生实习的法律规范,进行参照性立法。

通过法律条例的正式规定,来建立大学生实习制度,并明确责任承担制。目前我国2008年1月1日正式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旨在促进大学生就业,但应着重增设强化大学生实习制度建设的必要性的相关规定。

逐渐建立完善实学生人身权益保障法律制度。大学生在实习期间,如果人身受到伤害,目前现在可以适用的法律法规主要有:《民法通则》、《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等,主要由《民法通则》第106条第2款来认定责任。没有任何一部法律规范是专门作为大学生实习期间人身权益保护的法律法规,应完善《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并建立实学生人身权益保障法律法规,明确人身损害赔偿责任。

2.地方结合实际出台地方性的实习生权益保护现行条例或规定

各省级人大、政府制定在本行政区域内适用的相关规定。例如广东省正出台《广东省高等学校学生实习与毕业见习条例(草案)》,广泛地征求各方面的意见。对关于人身伤害的赔偿标准、实习规范与管理、法律责任等进行结合实际情况的细则规定。

3.协议优先原则为关键

实习协议是保障实习学生合法权益的重要依据。要通过大学生实习法律法规将实习协议的法律作用确定下来,规范由学校、实习单位、实学生三方签订实习协议。在法律规范中规定的实习协议必须包含诸如以下内容:大学生实习的内容、岗位、工作职责、实习的时间、地点、实习单位的指导、培训实习生的具体计划、学校、实习单位、实习学生三方的权利、义务、违约的责任承担等具体内容。

参考文献:

[1]胡建淼,祝亮,严洪广.学生到企业实习发生人身伤害的归责思考[J].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12).

[2]张志成.大学生实习权益的维护初探[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09,(2).

[3]崔玉隆.大学生实习相关法律问题的探讨[J].法制与社会,2008,(14).

[4]赵强.高校学生实习中可能涉及的两个法律问题[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8,(10).

[5]刘惠芹.高校学生校外实习伤害事故的法律救济[J].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1).

篇6

关键词:劳动力市场;本科毕业生;就业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1-0219-02

根据麦可思的2013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2012届本科生毕业半年后就业率最高的学科门类是管理学,达到92.9%。然而,作为文理兼收的经济学专业,普通院校经济学毕业生的就业状况比较严峻。我国现阶段无论从经济管理类本科毕业生失业的数量还是结构分析,都存在事实上的就业难问题。产生此种情形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大部分比较理想的职位对学历要求较高,或者是经济学虽然课程设置“广”,但存在专业技能不“专”的弊端。总体来说,最主要原因是大学人才培养模式与劳动力市场需求的不匹配,尤其是高校经济管理类人才培养质量与用人单位的要求存在一定差距。基于此,培养经济管理类本科毕业生的就业能力,提升毕业生就业优势已成为我国高校经济管理类本科人才培养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经济管理类本科毕业生就业能力的特征分析

目前,国内外学者关于就业能力的研究有着不同的观点。在20世纪初期,就业能力通常被认为是获得和保持工作的能力。然而,到20世纪末,就业能力却被大多数学者定义为实现就业的能力。本文中的就业能力是指个体在劳动力市场获得和保持工作,在工作中不断进步,实现潜能,以及应对工作变化的能力。经济管理类本科毕业生就业能力是指普通高校经济管理类本科毕业生通过在校知识的学习和综合素质的开发能顺利就业,实现就业理想,满足社会需求,并在经济管理相关领域保持工作机会、持续发展的职业能力。目前国企和外资企业所偏好的经济管理类本科毕业生的就业能力集中体现在:“道德力”、“思考力”、“学习力”、“执行力”、“决策力”、“组织力”和“创造力”,这些能力通常构成用人单位评判经济管理类人员就业能力的核心指标。

二、基于劳动力市场需求的经济管理类本科毕业生就业能力的设计

从劳动力市场来看,知识创新是用人单位特别是企业保持其持续发展的源动力。只有员工不断进行知识创新,企业才有可能实现知识创新,才能在行业中保持优势地位。员工的创新行为集中体现在善于学习、发现和创造新知识的就业能力。对于经济管理类本科毕业生而言,通常他们所从事的职位要求他们不仅具备单一的经济管理专业知识,而且应具备相对广博的知识,还要有整合、转化和更新知识的能力,即具有跨学科性,更好地满足用人单位的需要。调查数据显示,劳动力市场中一半以上的用人单位最看重经济管理类本科毕业生的知识广博度,其次才是专业知识,占42.5%。由此看来,用人单位更偏好复合型人才。因此,普通高校在提升经济管理类本科毕业生的就业能力方面,应注重培养他们将来在工作中具备良好的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创新能力,使毕业生具备对知识进行横向联系和纵向拓展,将原有的或其他相关的知识有机融合,形成自身新的知识体系,能够将知识转化为创新技术和创新行为,并不断更新知识,使自己所在的企业保持持久的竞争力的能力。

三、加强经济管理类本科毕业生就业能力培养的对策

提升经济管理类本科毕业生就业能力需要学校、政府、用人单位和大学生的共同努力才能实现。因此,本文提出如下具体的对策与建议。

1.高校应深化教学改革,适应劳动力市场需求。根据调查显示,56%的用人单位认为当前大学教育中的课程设置不合理是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高校应以劳动力市场需求为导向,按照劳动力市场需求的变化来调整高校的专业、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式。普通高校经济管理类本科人才的培养可确立“劳动力市场需求导向”战略,将学生所学专业与劳动力市场人才需求的符合程度、学生所学课程与劳动力市场就业岗位的符合程度,作为经济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的基本原则。实现高校经济管理类本科专业设置与劳动力市场的职业发展需求的高度关联,学生的就业能力与劳动力市场人才聘任标准的高度匹配,甚至每年对其毕业后的学生进行跟踪调查,了解学生的就业发展变化以及对自己的基本能力、职业能力的评估。此外,作为实践性较强的经济管理专业,应注重加强实践模拟训练,让学生具备较强的环境适应和社会应变能力、组织管理与决策分析能力等。

2.政府应优化配置,创造就业环境。解决本科毕业生就业问题,政府应该发挥其主导作用,介入大学毕业生的配置和安排活动中。通过借鉴国外成功的经验,宏观干预经济管理类本科生就业能力提升的建设,高度重视学生就业能力的开发和培养,把它作为高校专业评估的重要指标;优化配置各种资源、创造公平公正的就业环境,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拓宽各类就业渠道,健全完善各类法规体系和就业制度,维护毕业生权益,为大学生就业提供便利。当前,各省市实施的大学生志愿者西部计划、大学生村官及大学生创业等一系列计划都是缓解就业压力、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有效措施。此外,政府还应出台优惠政策,鼓励企事业单位积极配合学生社会实践。

3.用人单位应加强校企合作,提供实践平台。用人单位是本科毕业生的需求者,是学生毕业能否顺利走向工作岗位的就业能力高低的最终评价者。因此,用人单位也应积极参与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用人单位可以根据阶段发展计划和实际需求,确定人才类型和工作胜任能力条件,参与课程计划的制定,帮助高校开发学生专业核心技能,使课程内容总体上与行业发展需求相吻合。此外,企业应积极配合高校经济管理类本科毕业生的实习需要,建立毕业生就业实习基地。

4.大学生应转变就业观念,加强自身建设。为提升自身就业能力,大学生应增强学习动力,刻苦钻研专业知识,自觉把学习作为一种生活方式;要大胆投入社会实践,最求卓越,提前适应社会,把自己培养为基础扎实、知识面较宽、能力强、素质高的经济管理类专门人才;在就业选择上,应保持良好的就业心态,多考虑个人发展空间和锻炼机会,正确处理理想与现实、自身才能与社会需要的关系。

参考文献:

[1]马廷奇.人才培养模式、劳动力市场与大学生就业[J].高等教育研究,2013,(03).

[2]黄超,王雅林.大学跨学科合作关系的界面规则与治理机制[J].高教探索,2012,(03).

[3]余静.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思考[J].交通职业教育,2011,(1).

[4]王均平.基于用人单位需求的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的选择与设计[J].高等教育研究,2013,(05).

[5]李洁.国外企业培养和提升大学毕业生就业能力探究[J].管理现代化,2006,(02).

[6]夏阳.浅析大学生的就业能力[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6,(10).

篇7

张春荣 黑龙江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基金项目:本文为黑龙江省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点专项项目。项目编号:JGZ201202438。项目名称:《师范生农村顶岗支教工

作研究》。

摘要: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跻身在顶岗支教的洪流当中。他们走出校园,克服种种困难,以自己的

实际行动,扎扎实实开展教育教学,积极踊跃投身到新农村建设中,为传播先进教育理念、推动当地教育事业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他们用聪明才智和满腔热情给当地的教育注入了新鲜血液和活力,用知识与真情树立了当代大学生情系山区,服务农村的良好形象,

用爱心与责任心赢得了学生们由衷的爱戴和人们的交口称赞。本文将根据实习指导教师的调查、了解,就大学生顶岗支教中思想变化

进行进一步的分析思考。

关键词:顶岗支教思想;政治素质;道德情操;人际关系;价值观;世界观

一、顶岗支教的含义

顶岗支教也称顶岗实习支教,同时又不同于顶岗实习,在《教

育实习概论》中刘初生指出:“顶岗实习是指实习生到实习学校

顶替那些需要到师范院校进修的老师,进行‘顶岗置换’实习。

顶岗实习的特点是‘双向培训、双向受益’。”更有学者明确指

出师范院校学生顶岗实习支教的内涵是:“是指在学校的组织和

教师的指导下,依据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学生在实习学校通过

顶岗任课的方式来完成教学实习任务的教学实践活动。”这个定

义没有提到顶岗支教的重要特性。笔者认为可以将顶岗支教分开

来讲,“顶岗”就是师范学生顶替原有教师进行全职工作,“支

教”指的是支援落后地区乡镇中小学校教育和教学管理工作。合

起来就是指师范学生在学校的组织与领导下,在完成相关专业学

习与教育教学技能培训后,到落后地区农村中小学进行时间较

长、全职顶岗、扶贫支教的教学实践活动。

二、顶岗支教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提高具备重要意义

一所地处山老贫困地区的地方性高等院校,由谁来培养和承

担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养成的教育,怎样来培养?高校的教师教

书育人,干部管理育人,职工服务育人,但这种在校园围墙内部

的育人方式,脱离了现实社会的发展要求和形势发展变化的要

求,大大制约了大学生思想道德养成的途径和空间,影响了大学

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和效果。党的教育方针强调教育必须与生

产劳动相结合,就是要使大学生以社会实践为载体,与劳动人民

广泛接触,增进与劳动人民的感情,走与劳动人民相结合的道路。

通过大学生虚心向社会学,向劳动人民学,向实践学,不断培养

中华民族勤劳勇敢的美德和吃苦耐劳、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树

立热爱人民、热爱祖国、热爱民族的奉献精神,坚定社会主义信

念,在实践在掌握现代化建设本领。扶贫顶岗实习支教较好解决

了地方性高校怎样培养思想道德素质较高的人才的问题。

(一)顶岗支教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由被动转为主动

在大学校园里,说教式的方法只能是你说我听的被动教育,

在顶岗支教以后,大学生是顶岗实习支教的老师,角色发生了质

的变化,他们更好地理解了社会,了解了身边一个个有血有肉的

人们在做什么,每个人的事迹都能令自己自省,使他们一下子感

到肩上的担子重了,责任感有了,使命感强了,在自我教育的同

时还要教育他的学生,形成一种相互要求,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的教育格局。由此大学生从被动教育变为主动接受教育,在实践

中受教育,在工作中长才干,做贡献、受锻炼。

(二)在艰苦环境下大学生提升了思想道德情操

顶岗支教的地点,大多数安排在山区、贫困的农村地区,在

那里条件艰苦,教学设备简陋,特别有利于独生子女的大学生锻

炼意志,提高觉悟。在家中他们或许很少有机会学习独立自主并

享受劳动的快乐,但在山区的人们淳朴勤劳的影响下,大学生一

方面要自己动手生火、做饭、洗衣安排生活,亲身体验山区农村

生活的艰苦。另一方面他们感受到了山里娃对知识的渴望,农民

对他们的关心,爱护和照顾。还有的因陋就简自制教学道具,自

制体育活动器材,编写黑板报,为农村搞宣传、搞社会调查;有

的大学生开始省吃俭用,把节约下来的钱捐赠给山村困难学生;

有的做学生的思想工作,帮助辍学学生重返校园;有的大学生走

访家长,访贫问苦,帮他们出主意,想办法,脱贫致富。在这一

系列的过程中,他们的政治道德不断提高,思想也愈发成熟。

(三)在顶岗支教中重新定位自己,建立和谐人际关系

受多重因素影响,当代大学生的和谐精神和集体主义合作精

神日趋弱化。部分大学生身上的个人主义思想表现比较突出。人

际关系上,部分大学生中也出现了不和谐因素,过分强调竞争、

排斥,甚至你争我夺,忽视合作,造成人际关系紧张。团队精神

是集体主义在当代的表现形式。通过顶岗支教的磨练,很多大学

生懂得了团结友爱、互助合作的团队精神;他们齐心合力克服困

难,努力培养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

(四)理论联系实际,重审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

当代大学生常常表现出对人生的态度、理想和前途极为迷茫

的状态,因为他们正处于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

期,对该选择什么样的生活方式、树立什么样的道德观念和价值

观念都渴望得到满意的答案。通过顶岗支教这个现实的生活历

练,学生获得了大量的信息,目睹耳闻到更加真实鲜活的社会层

面,不但印证并丰富了课本中比较抽象的理论条文,还进行了行

为的规范训练,在各项社会实践活动中履行道德规范。

结语

综上所述,顶岗支教实践不仅提高了大学生的思想觉悟、陶

冶了良好的道德情操,而且是大学生把所获得的思想认识转化为

相应的行为习惯的必不可少的环节,引导学生通过支教实习,进

一步在实践中理解和运用理论知识。增强学生对理论知识学习的

积极性、针对性和有效性。同时,要求学生在教与学的实践过程

中,发现并弥补自身的差距和不足,全面提高思想素质和教育教

学技能,增强对教师职业的责任感和认同感,为大学生的成长成

才奠定坚实的基础。顶岗支教工作作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

治教育的一个新的途径、内容和载体,必将在实践中愈来愈显现

出强大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刘初生.教育实习概论[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1:12.

[2]刘茗,王鑫.顶岗实习支教——师范生成长的必由之路[J].

辽宁教育研究,2008,(10):81-84.

[3]吴伟松.当代大学生思想教育研究[M].成都科技大学出版

社,1997.

[4]赵凤全.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发展走向[J].长春大学学报,

2002(2).

篇8

[关键词] 大学生;实习;劳动者身份

[中图分类号] G64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5918(2016) 01-0022-02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6.01.012

[本刊网址] http://

一、大学生实习的分类及其特点

(一)学生利用业余时间的勤工俭学,分为勤工助学和兼职。《关于进一步做好大学生勤工助学工作的意见》和《高等学校学生勤工助学管理办法》中对勤工助学进行了明确规定,即大学生在学校相关部门的组织下,利用其课余时间,为了提升学习及生活条件,通过自己的劳动取得合法的报酬。而兼职,则是学生的个人行为,出于增加收入,积累一定社会经验的目的,不受学校的统一管理。但两者都是以自己的劳动成果赚取一定的薪酬。

(二)短期专业实习。此阶段往往有专门的老师进行相应的指导,学生在实习岗位上主要是起辅助作用,帮助在职工作人员完成一些琐碎的小事。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完成学业计划,将专业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但此类短期专业认识实习或者毕业实习一般是不给予相关报酬的。

(三)顶岗实习。近些年,以“工学结合”为主导的教学培养模式逐渐形成,许多院校将教学任务与用人单位的职位要求相结合,使学生的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锻炼紧密联系。而顶岗实习便是高职学生在临近毕业时到实习单位中经实际工作者的指导,从事具体的工作,以取得实际经验和技能,锻炼工作能力。他们往往是持有学校颁发的就业推荐表到用人单位应聘,通过一定的招聘程序进入单位中进行劳动以取得报酬。

二、大学生实习身份的分类定位

(一)劳动者资格应具备的条件

1.劳动者的主体资格条件

大学生在实习期间劳动者身份的认定对其自身权益的保障与维护至关重要,而如何成为一名符合法律规定的劳动者,则是对劳动者的主体资格考量,一般指劳动权利能力及劳动行为能力。

首先,劳动权利能力。依据《宪法》四十二条及《民法通则》第九条、第十条的规定可知,每位公民都应当平等地享有劳动权利能力。

其次,劳动行为能力。包括以下几项:

(1)法定年龄标准。《劳动法》第十五条规定,只要是年满十六周岁的人都具有作为劳动者主体的资格,都可能成为劳动者。同时,《民法通则》第十一条也指出已满十六周岁的人,可以用自己的劳动换取生活来源的,等同于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对于依照自己真实意思作出的行为,有能力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

(2)身体健康状况。《劳动法》第六到八章对于从事一般劳动、特殊劳动及女职工的健康要求予以相应的规定。可见,用人单位在招聘职员时有权利规定应聘者的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其应征岗位的性质,即不得患有此岗位禁止或者不宜患有的疾病。

(3)智力正常。在我国《刑法》第十八条中规定,对于无法辨认或不能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不负刑事责任。《民法通则》第十三条中亦说明对于无法辨控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属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即精神病人因其智力问题是不具有劳动行为能力的,无法从事任何工作。

(4)人身自由。依照《宪法》和其他法律的相关规定,每位公民都可以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自由的、自主的和独立的行为,不受他人的任意干涉。而作为一名劳动者,在具有相应劳动能力的同时,也需要行使的自由,通过自身的行为去展现赋予的劳动权利,并履行相应的劳动义务。

因此,对于即将毕业的大学生,其平均年龄一般在23到24岁之间,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具备劳动权利能力。同时,他们的智力水平是毫无疑问的。换言之,对众多的大学生而言,其充分满足成为一名劳动者时对健康状况、智力水平、行为自由等要求,享有劳动行为能力,符合成为一名劳动者的所有条件。

2.劳动者资格的客观条件

对于如何认定劳动者在学界大致有以下几种学说:

(1)控制说。即在认定劳动者时,其核心标准是“控制”,一个商业结构对自然人的工作情况可以进行控制或者有权力进行控制,那么就认定存在劳动关系。这种“控制”是有效的、普遍的,不仅仅包括工作的结果,还有工作的过程。控制说在英美法系国家中普遍存在,更加倾向于控制性、整体性和全方位性。

(2)从属说。包括人格的从属性和经济的从属性。“人格从属性”主要是德国学界认定劳动者身份的标准,一般认为雇员是基于私法上的劳动合同为获取工资而有义务处于从属地位为他人(雇主)提供劳动给付的人,更强调劳动者对于用人单位的人身依附性。而“经济从属性”则在日本学界被普遍认可。劳动者为维持现实的基本生活,必须为经济上、社会地位中明显处于优势的用人单位从事具有从属性的劳动,而劳动中的从属性不仅仅是人身从属性,还包括经济上的从属性,即劳动者处于相对弱势的境地,其经济地位也往往是被决定的状态。

(3)劳动关系说。劳动关系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双方基于合意,因含有对价的贡献劳动并使用劳动,而在双方之间产生的权利与义务关系。既明确了劳动对象也彰显出有偿给付是其核心要素。劳动关系的存在是双向选择的过程,只以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为当事人。但是劳动者对自己的劳动成果的处分却是单向的,有价的,当劳动者向用人单位交付了劳动处分权,亲自履行义务,完成相应的工作时,用人单位必须向劳动者支付相应的报酬,并且受到法律的保护。即劳动关系说中包含了控制性、人身性和亲自性等特征。

综上,笔者认为,在认定劳动者时应结合从属性说和劳动关系说,即劳动者在自己真实意思的支配下向用人单位让渡自身的劳动权利以获得相应的报酬,受用人单位规范的制约。当大学生在实习期间从事的劳动符合上述标准时,则可以将其认定为劳动者。

(二)大学生实习中的劳动者身份

虽然大学生具备了成为劳动者的主体资格,但在实践中由于大学生实习的种类不同,因此,在认定实习生的劳动者身份时则应当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1.大学生兼职期间可以但并非均属于劳动者。在大学生兼职中有时受雇于个人,例如家教,发生在平等主体之间时一般属于劳务行为,受民法规范的调整。而当大学生受雇于用人单位时,笔者认为其应属于劳动者:(1)大学生与用人单位之间属于从属关系,听从单位安排并受单位规范的制约,具有隶属性;(2)大学生贡献自己的劳动成果换取相应的劳动报酬,产生劳动关系。

2.大学生顶岗实习期间应属于劳动者。顶岗实习主要是由大学实习生顶替先前职工完成具体工作,先前职工可以进行必要的教导并对工作过程监督。此时大学实习生则需要遵守用人单位的规章体制,在规定的工作时间内完成自己取代的职工的工作,并获取相应的劳动报酬,其完全符合劳动者的从属性,并与用人单位之间形成了事实上的劳动关系。

(三)大学生实习中的非劳动者身份

1.大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勤工助学不属于劳动者。“在校生利用业余时间勤工助学不视为就业,未建立劳动关系,可以不签订劳动合同”,即勤工助学是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在学校有关部门的统一管理下进行“工作”的,其主要是国家对贫困学生的一种优抚措施,往往时间不长,不视为就业,学生也不视为劳动者。

2.大学生短期专业实习期间不属于劳动者。专业实习一般属于教学计划中的一部分,是大学生毕业前必须完成的一项学分任务,只是由实习单位的老师取代学校教师指导学生完成并给出评鉴意见。此时学生的身份并未发生变化,而其主要的任务也是为了学习、毕业,与单位之间不存在从属关系,没有形成劳动关系,则不认为是劳动者。

三、大学生实习身份定位的法律建议

由于我国劳动法律制度中并未将大学实习生列入劳动者的保护范畴,但也未直接将其排除在外,况且大学生作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也享有劳动权。

篇9

Abstract: Employability is an important factor affecting the employment Students currently part of the employability of students is not strong, mainly for the knowledge structure is irrational, less able to practice, applicants not strong, because there are social factors, educational factors and personal factors. To enhance the employability of students, should be based on demand, based on career planning, social practice as a platform for the secondary pre-employment training, employment counseling as a guarantee.

关键词:就业 就业能力 大学生

Key words: employment;employability; college students

作者简介:陈惠娟,女,(1972.12),广西灵山人,钦州学院,助理研究员,在读广西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

基金项目:本文系钦州学院校级科研课题(项目编号2007XJ50)研究成果之一

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依然严峻。人社部部长尹蔚民表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今年中国新增就业任务为900万人。今年仅应届生就有630万人,去年未就业的大学生约80万人,每年还有数百万的中专毕业生和高中毕业的就业者,以及农村转移劳动力,据此预计今年劳动力供求缺口在千万以上。

在这种形势下,要促进大学生就业,关键是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就业能力,简言之是一种与职业相关的综合能力,是获得和保持工作的能力。大学生就业能力是大学生在校期间通过学习和实践获得的能够实现就业理想、满足社会需求、在社会生活中实现自身价值的综合能力,是知识、方法和技能等的综合。 大学生要成功就业,就必须有足够的实力和能力从众多的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以找到适合自己发挥才能和实现自身价值的工作岗位。就业能力是影响大学生就业的重要因素。

一、当前部分大学生就业能力不强的主要表现及其原因

(一)知识结构不合理。当前,部分大学生掌握的知识不能适应就业市场需求,大学生就业市场存在“供”“需”脱节的现象,部分大学生难以找到合适的工作岗位,同时部分企业难以招到合适的大学生。这折射出高校的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脱节。主要原因在于不少高校的专业和课程设置严重滞后,专业课程设置面过窄,十几年来基本不变,有的已陈旧,脱离现实;有的缺乏前沿性、发展性,不能涵盖当今行业发展的实际内容。还有一个不容回避的事实,高校有的教师知识的更新能力跟不上专业发展要求,素质不能满足学生素质教育的要求。

(二)实践能力较差。实践能力主要是指大学生操作能力和动手能力,也包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当前,用人单位希望招聘来的大学生能马上胜任工作,但现实并非如此。部分大学生在校期间除了参加学校要求的实习,没有参加其它任何形式的社会实践。用人单位反映,约一半以上应届大学毕业生实践能力较差。有些大学生在校期间专业知识成绩出色,但他们的成绩与工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是不相称的。这其中原因有社会的因素也有教育的因素。如社会公共培训机构不足、校企合作的缺乏等。高校一些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专业,虽然有计划安排实习,但实际实施实习、技能操作课流于形式,存在重理论教学,轻技能实习的现象。另外,很多企业缺乏社会责任感,不愿意为大学生提供实践机会等,这些都是造成大学生实践能力较差的原因。

(三)应聘能力不强。应聘能力指大学生筛选就业信息、面试应聘的技巧和技能。大学生应聘能力不强的具体表现,首先是“就业迷茫”,面对各种渠道的招聘信息,不少大学生不知所措,不懂得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其次是应聘时不注意礼仪和缺少应变能力、面试怯场和应聘简历制作粗糙等,大学生因为应聘能力不强而错失良机的比比皆是。原因有就业指导方面的也有大学生个人因素。有的高校就业指导还是大班形式,对大学生的应聘技巧缺乏指导和训练。另外,有的大学生缺乏生涯规划,就业定位模糊,不知道自己适合干什么和能干什么,没有围绕明确的目标做好就业的充分准备。还有大学生的就业心态,对就业的恐惧、不良的择业心理、不正确的价值观、过高评价自我、盲目的从众心理、对学校和家长的依赖心理等等,这些都会影响大学生的应聘能力。

二、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对策

(一)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要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高校人才培养必须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大学生作为贴着学校“商标”的“产品,”“就业能力”是产品的质量。只有大学生的质量“就业能力”是就业市场所需要的,达到市场要求,高校生产出的产品“大学生”才不会过剩。知识结构是就业能力的核心,为此高校要及时调整专业结构,专业课程设置要与时具进,地方院校自觉为地方建设与经济发展服务,确保人才培养方向与社会需求一致。如钦州学院坚持立足北部湾、服务广西、面向全国、辐射东盟的办学方向, 开设海洋科学、轮机工程、现代陶艺与装饰雕塑设计等多种特色专业,为北部湾经济区的开放开发培养了大量创新型应用人才。

(二)以职业生涯规划为基础。职业生涯规划,是指个人在对自己决定一个人职业生涯的主观因素和客观环境进行测定、分析总结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职业倾向,结合时代特点,确定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做出行之有效的安排。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可以帮助大学生目标明确、扬长避短地发展自己。高校应加大力度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和落实规划的检查。指导大学生规划出最佳的职业生涯目标和职业发展路线,引导大学生尽可能利用多种学校、社会环境中的有利因素,有目的、有计划地依据生涯目标规划积极准备相关事宜,依据生涯规划指导自己的学习和实践。在这方面,英国的高校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经验。21世纪初,英国高等教育质量局开始在各高校倡导大学生制订个人发展规划,并要求建立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档案,明确要求毕业生都必须具有个人发展规划和成长记录档案,以作为用人单位招聘大学生的参考。这一举措对于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发展起了巨大的促进作用,是值得借鉴的。

(三)以社会实践为平台。要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必须提高大学生实践能力。大学生的社会实践经历和经验是用人单位越来越注重的,同时社会实践也是大学生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学校和社会是有差距的,大学阶段专业知识成绩的出色与其社会适应能力、工作能力并不直接相关。因此,在校期间受过较多实践锻炼的大学生更受企业青睐。西方发达国家,著名跨国公司,对人才标准的界定早已走出了“唯学历”、“唯学位”的误区,主要强调实践能力。我国劳动力市场也呈现出了类似的趋势。高校要加大校企合作的步伐,为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提供更多的基地;同时高校要鼓励大学生充分利用课外时间和假日,参加大学校园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各级各类的社会实践工作等,这些都是提高大学生实践能力、积累工作经验、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和应变能力的实践平台。此外,我们应向国外高校借鉴。如英国大学的三明治年项目(也称三明治课程)。学生在校学习期间,通常是在第三年到企业带薪工作一年并将工作结果记入学分,如学生工作报告占40%,学生日志10%,辅导员报告20%和雇主报告30%。该项目的益处是使大学生工作期间课本知识与实践知识相联系,懂得如何在团队有效工作,知识、技能、能力和态度有了很大的改变。简言之,借助社会实践平台,提高大学生实践能力,可使大学生走入社会后能尽快胜任工作,取得职业成功。

(四)以职前培训为辅助。大学生从“学校人”成为“职业人”,应聘是重要的途径,而应聘是用人单位对大学生进行考核,自然是按照用人单位的标准去要求,而学校和社会是有差距的,无形中大学生就与企业形成了“就业鸿沟”。因此,开设形式灵活的职前培训,是提高大学生应聘能力的捷径。大学生职前培训内容一般有社交礼仪、职场沟通、公文写作、主动性、责任心、团队协作、客户意识、质量意识、人脉开发、销售基础等。培训形式可以是就业指导课、讲座、“实战”等。如礼仪、团队协作等知识可在就业指导课中进行;“实战”可以是以班为单位举行模拟应聘,由就业指导教师现场指导;还可在大学生中开展跨专业、多形式、高水平的技能培训,如面向全校开设公文写作培训系列讲座,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五)以就业心理辅导为保证。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干扰,大学生中存在一些就业心理问题。常见的就业心理问题有择业期望值过高、就业忧虑和恐惧、消极自卑、就业盲从、盲目追求享受、过分依赖等心理。因此,要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必须加强大学生的就业心理辅导。在近二三十年里,不少国家和地区已将就业心理辅导列为大学教育计划的组成部分。例如我国港台地区,注重自我了解,以提高决策能力;强调自我观念的发展,以求得最佳的人生定位;重视个人价值观的建立,以构建良好的生活方式。

大学生就业心理辅导的内容主要有强化择业的自主意识,坦然承受毕业的心理压力;树立职业的长远意识,调整择业的价值取向;帮助大学生正确地了解自己;强化择业中的价值观等。辅导的方式可以为以讲授为主的有关课程、就业心理辅导活动课、在班级和团体活动中开展就业心理辅导、个别辅导、组织大学生参加各种就业训练活动等。如模拟招聘活动、创业设计大赛、参加就业实践活动,使大学生对就业的过程有一个感性认识,以利于更好地做好就业准备,提高就业能力。

参考文献:

[1]杨华云.今年大学生就业形势仍严峻 630万应届生创新高news.省略/20100123/n269780162.shtml. 2010年01月23日

[2]郑晓明.就业能力论[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2(5):91-92.

[3]王玉辉,王恒根. 谈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J]. 湖南冶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9):267-269.

[4]钦州学院. 快速发展中的钦州学院. 省略/Web/Content/OutLine.aspx. 2008年3月.

[5]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组织编写.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127.

[6]朱新秤.论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J].高教探索,2009(4):124-127.

[7]熊书银,黄登婕. 大学生就业与就业能力培养[J]. 重庆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1):108-109.

篇10

摘 要: 1999年我国高等教育体制开始改革,高等教育招生规模的扩大,随之而来的是大学生数量的持续增长,大学生出现就业难。如何引导大学生就业,实现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成为提高就业率的重要保障。促进就业涉及到政府、劳动者、高校和企业四方,作为政府最需要做的是依法保障大学生的就业权益,建立相应的保障机制,创造健康的就业环境。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权益保障;就业能力

中图分类号: 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4)17003502

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迅猛发展,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2013年高校毕业生人数699万人,当时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年”,2014年毕业生人数达到727万人,毕业生总量的压力进一步加大,大学生就业问题日益突出起来。高校是学生从学校到社会,从学习者到劳动者转变的中间环节,也是学生社会化重要的一环,目前各高校为了帮助学生实现这样一个重要变身,在提高大学生的个人的就业能力上下足了功夫,从知识、技能、面试技巧、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心理等等方面做过许许多多的研究与实践。但是,大学生就业不仅仅关乎学生、高校与用人单位三者的关系,作为高等教育体制从属于政府,作为政府如何积极扩大就业的公共职能?如何建立机制保障大学生的就业权益?本文以从服务型政府为视角来谈大学生就业权益的保障机制。

1 我国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就业法律制度不够完善。2008年《就业促进法》的正式实施,该法加大了国家和政府关于就业的扶持、就业救助制度,明确了国家和政府在促进就业工作中的责任和义务,保障了劳动者公平就业,是一部专门促进充分就业、保证劳动关系协调发展的法律制度。但是在就业权益保障这一点上,《就业促进法》没有充分体现,没有处理好就业权和国家义务的关系,具有临时性对策的性质,尤其在程序性权利和救济制度上乏善可陈。

(2)大学生就业权益法律意识淡薄。大学生对于就业过程中涉及到的法律文本(如协议书和劳动合同之间的关系等)不够深入了解,对签订的法律文书在出现争议时该如何解决比较模糊。在就业权益受到侵害时,较少的大学生走法律途径解决问题,一个方面是对法律的程序不太了解,不知道如何正确操作;另一方面对法律的信任度不高,法律制度没有提供给大学生足够的公平,法律的执行与大学生的法律期望值不相匹配。

(3)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有所局限。目前大部分高校拘泥于人才培养计划,注重大学生专业知识积累、技能本身、个人品质、面试技巧、简历书写等静态能力的培养,而对如何创造更适应这个社会的培养模式,如何培养知识和技能的动态运用方面的能力有所欠缺,大学生缺乏相应的操作能力和实践能力,学生的静态能力与行动和活动的动态能力结合不够,由此,高校培养出的成品(精品)与社会的就业机制环境是割裂的,大学生就业后不能达到人职相匹配。

高校的就业指导模式问题也较明显,虽然各高校在大学二年级开始就业指导课,课堂内容理论说教性过强,主要是围绕国家和地区的就业政策、面试技巧、劳动者的权利与义务等,授课教师来自于学校从事于学生管理工作的辅导员,大多数教师没有实践经验,纸上谈兵,学生没兴趣,老师也是完成教学任务,这种就业指导意义甚微。

(4)政府就业服务不到位。经济结构不合理与劳动者技能机构不合理导致就业率走低。大学生就业市场的运行机制是市场机制,政府作为主要的参与者,缺乏公共就业服务和社会保障机制,就业市场、劳动力市场中的供求趋势、结构变化情况缺乏科学的方法和手段进行测算,就业服务的科学化水平不高;国家的经济形势、政府的相关政策对学生的专业类型和专业发展势头推进较少;学生和用人单位的就业信息不对称,各高校毕业前夕的双选会,企业和学生之间互不了解,匆匆走个过场,双选会等于双盲会。

2 国外大学生就业保障制度研究的梳理与分析

(1)日本大学生就业体系分析。日本原来的两项就业制度为新毕业生一齐录用制度和终身雇佣制,终身雇佣体系确立的几十年来,日本人也已经习惯了从一而终、企业大包大揽的就业方式、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随着就业体制和雇佣方式的急剧转型,社会的贫富差距对人们的价值观念带来了极大的冲击和影响。日本大学生就业体制进行了现代转型,转向了雇佣方式多元化,市场就业模式,自由就业制度。政府的就业援助、就业支持,高校的就业指导,加强对国家经济活动和教育活动的干预,将劳动力培养计划纳入经济计划。实行国家主导型的积极就业政策,发挥就业政策的宏观调控作用,积极推动相关就业政策的法律化,政策法律化高度明确大学生就业的权利及政府和社会的义务。另外,宽松的社会心理环境和宽容的社会态度也促进了日本大学生就业观念的理性化。

(2)美国大学生就业体系分析。美国已经形成了以法律为保障、以高校为中心、以联邦政府为依托、以中介机构为辅助、用人单位积极参与的较为完善的框架体系。政府、社会和高校三位一体,共同促进就业服务工作的进行。政府主要提供就业信息,制定促进就业的政策和法律;高校是就业指导和培训工作的主要承担者,并且根据社会的需要积极主动地调整专业和课程设置;社会上的中介组织是连接政府、学校和学生的桥梁与纽带,沟通三者之间的信息,就业服务人员的专业化。

(3)德国大学生就业体系分析。德国立法机构在大学生就业方面主要制定相关就业法律《职业教育法》《就业促进法》《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基本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规范就业环境;政府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提供政策与法规引导及就业信息与培训等服务;德国中央联邦劳工总署与各地方的劳动局是主管就业的政府机构,主要负责制定全国的就业政策,促进大学生就业,创造更多的工作机会,提供优惠政策鼓励企业雇佣失业人员等,强化劳动部门服务职能,提供就业信息统计、就业培训等服务。

(4)法国大学生就业体系分析。法国的政府、学校和企业对高校的大学生职业指导服务中发挥各自的职能和责任。作为政府,提供充分的就业服务,出台多项政策对聘用应届和失业大学生的企业进行一定期限的减免其社会福利分摊及部分税收,并按聘用大学毕业生人数给予一定补贴;创建个性化教育小组,为劳动者提供有针对性的培训;鼓励青年创新创业。作为高校,重视大学的专业指导和今后职业规划;帮助大学生联系实习单位,为就业打下基础;提供就业前互补性专业培训和综合能力培训课程;关注学生的第一份工作。作为企业,重视与政府和高校的合作,帮助高校解决实习难题,企业管理人员介入学校的决策层提出相应的课程设计和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

3 对大学生就业权益保障机制的几点思考

以服务型政府的视角来看,政府在促进和保障就业方面责无旁贷,在大学生就业市场中应发挥“纽带”和“推手”的作用,积极沟通和协调各相关部门,发挥就业服务的整体效能,提高就业服务的科学性。

(1)完善就业法律制度,维护大学生就业权益。

首先,明确《就业促进法》中政府的义务主体和责任主体的地位。保障大学生就业群体的权利,如就业市场信息知情权、就业竞争权、就业平等权、就业公平待遇权、违约求偿权、公共就业保障权、自由择业权等;降低维权周期,简化劳动争议解决程序,加强对就业权益维护的实效性;维护试用期权益,限制用人单位在试用期内随意解除劳动合同;扩大受教育权内容,把学生的学业和职业方向的指导与信息纳入受教育权中,学校、教师或职业方向师应帮助学生确定其学业和职业方向,并为学生完成学业和学业结束后的就业提供方便。

其次,推动相关就业促进政策的法律化。在国家促进就业、市场调节就业、劳动者自主择业的市场就业新机制下,注重各项公共政策的相互配套性和体系化,如户籍、社会保障政策等;成立大学生维权、服务的职能部门,可以邀请或聘请高校从事法律研究和实务的双师型教师来为大学生就业服务,更好地保护大学生的权益。

政府要通过进一步完善劳动法律、法规和政策,规范人力资源供求双方在就业市场上的“交易行为”以及职业介绍机构的中介行为,加大对企业用工行为的监督检查力度,实现就业市场的规范化管理建,最终建立公平公正的劳动力市场秩序,保障劳动者的平等就业权利,更好地促进就业,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

(2)提高政府服务能力,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

开展就业市场调研,积极推进教育改革。在经济调整过程中就业率不高,结构性失业现象严重,这就需要政府提高公共政策服务能力,保持劳动者的就业能力与社会需求的衔接,政府应对就业市场及做出时反应,宏观调控我国高等教育专业的设置,在稳定基础学科的同时,促进高校靠社应用型学科及新兴专业,及时调整对学生专业素质的培养,使劳动者个体环境和劳动力市场环境有效交互,完成职业导向和求职自我效能,促使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为市场所接受,促使良好的就业环境得建成。

实行就业扶持和保障制度,帮助应届大学生解决就业问题。目前政府购买大学生就业服务岗位能有效提高大学生就业率,这种就业援助制度要明确服务对象,服务职责,否则会让部分大学生产生等靠要的心理。政府有责任给予大学生提供多层次的工作环境和机会,不断开发劳动力资源,发展和完善职业介绍、失业保障等公共服务体系,通过服务提供机制的创新,引入市场机制和合作机制,不断提升政府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率,最终把学生扶上马送一程。

(3)充分运用高校社会资本,为学生和企业搭建就业桥梁。

高校经过与企业、事业单位、研究所、私企等多方面机构的长期的校企合作等积累下来的社会资源和关系的综合体,是完全能够为高校所利用。一方面,扩大学校的社会资本的范畴,增加就业信息总量,保证学生求职和用人单位招聘人才的基本需求,减少大学生就业的盲目性,提升大学生就业层次和针对性,同时,降低信息获取的不对等性,保证信息利用高效率。另一方面,保障大学生学习期间的见习和实习工作,搭建毕业生和实习岗位的市场化运行,进行就业前的体验。

(4)政府成立就业指导署,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

国家可以在各行政区域设立就业指导中心,安排全职工作人员,或者聘请专家、企业人力资源部门的经理、优秀校友担任兼职,服务所在地的高校学生。政府免费为学生提供就业政策法规的咨询、职业供求信息、市场工资指导价位信息和职业培训信息、职业指导和职业介绍、办理失业登记、就业登记事务,引导就业工作健康发展。尤其对于应届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应予以直接帮助,可以设立职业咨询处、实习机会咨询处,安排职业咨询师帮助学生制作修改简历、指导他们如何展示自己的能力,鼓励他们拓展个人的交际圈,用市场化运作方式引导大学生顺利就业,这样可以减轻政府的压力,缓解社会矛盾。

参考文献

[1]刘和忠.德国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启示[J].外国教育研究,2001,(5).

[2]张文强.关于完善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的探讨[J].河南社会科学,2008,(7).

[3]杨国军.从欧美经验看我国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的完善与创新[J].职业教育研究,2008,(6).

[4]杨艳红.政府促进大学生就业政策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7.

[5]王欢,桂玉婧,李松平等.经济学视角下的大学生就业成本研究[J].中国市场,2012,(4).

[6]徐莉,郭砚君.大学生就业质量与社会资本关系研究―以武汉高校为例[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