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教学的优缺点范文

时间:2024-04-09 16:56:3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案例教学的优缺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案例教学的优缺点

篇1

关键词: 高中政治教学 案例教学法 应用方法和步骤 优缺点 建议

目前高中生学习内容多、学习压力大,在各门功课中,政治课程内容具有较强的理论性、思想性,许多知识点和概念都比较抽象深刻,使得学生对于政治课的有关内容难以理解,久而久之就会丧失学习的兴趣,觉得政治课枯燥无味,于是转向其他学科,造成严重的偏科。在教学过程中,如果老师适时地结合案例,就能使政治课中枯燥的内容趣味化,抽象的内容具体化,从而激发起学生学习政治的积极性,提高政治成绩。

一、案例教学的概念

案例教学法起源于20世纪20年代,由美国哈佛商学院所倡导,当时是采取一种很独特的案例型教学法,这些案例都是来自商业管理的真实情境或事件,采用此种方式,有助于促使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实施之后,颇具绩效。案例教学法在80年代受到师资培育的重视。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法,它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的需要,采用以真实的事件为基础所撰写的案例来组织学生学习、研究,让学生针对案例设身处地地去思考、去分析、去讨论,达到提高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成绩的一种启发式教学方法。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扮演着设计者和激励者的角色,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不像是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是很有学问的人,扮演着传授知识者的角色。

二、案例教学法应用于政治课堂的方法和步骤

1.精选有针对性、趣味型、时效性和当地性的案例。案例是教师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收集的与课本理论知识有着密切联系的典型人物、事件或热点的时政问题,是为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服务的,不能选择陈年往事,不真实的、杜撰出来的、与学生没有关系的案例。案例选择后,教师把精选的案例以恰当的方式展示给学生,激发学生探究案例的热情,让学生带着案例问题探讨课本理论知识,为学生学习原本枯燥的课本理论知识打开思路的大门。

2.学生对案例进行深究,进而系统学习理论知识。学生带着初探案例不能解决的问题对书本的理论知识进行学习,寻找解决案例问题的理论依据。这时,教师可把书本的理论知识系统化、提纲化罗列给学生,让学生记录好学习的疑难点,然后让学生同桌之间进行互学探讨,搞清楚一些简单的知识,把疑难知识反馈给教师。教师深入学生,对学生进行指导引导,并面向全班学生精讲讨论存在的疑难点及重点的理论知识,为学生解决案例问题扫清理论知识的障碍。

3.有效地组织学生讨论案例是案例教学的关键。经过初步讨论和老师初讲,然后组织学生运用教材中刚学的或是以前学过的理论知识、概念对案例展开讨论。小组讨论一般4-6人一组,小组讨论时学生相互发表各自的见解,设有小组发言人,记录发言要点、解题思路及小组讨论中存在的疑难点,做好小组发言的准备并积极发言。学生或教师对案例讨论作总结,针对小组讨论中不能解决的焦点问题在全班讨论,教师加以引导启发。学生在讨论中互相学习并及时总结,在这过程中自然地对教学中的疑难知识点深刻掌握并理解。小组讨论教学比传统的教学更有说服力。

4.教师及时总结归纳点评是案例教学法的归宿。教师要及时总结评价学生讨论案例的优缺点,分析案例问题的疑难点,归纳知识点,有针对性地对案例进行深入的分析。对学生讨论中暴露出来的问题要给予解答和纠正,教师要教会学生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方法来探究解决案例问题,教会学生有效地运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案例或实际问题。教师在总结点评中要有目的地指导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运用,让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社会热点、时政焦点及自身实际问题,把学到的理论知识延伸、应用,内化为自己的具体行动。

三、案件法应用于政治课堂的优缺点

1.案例教学的优点。(1)在纯理论的政治教学中采用案例法能够实现教学相长。一方面,教师是整个教学的主导者,引导学生思考、组织讨论研究,进行总结、归纳。另一方面,在教学中通过共同研讨,不但可以发现自己的弱点,而且从学生那里可以了解到大量感性材料。(2)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教学中,由于不断变换教学形式,注意力能够得到及时调节,有利于学生的精神始终维持最佳状态。(3)案例教学的最大特点是它的真实性。由于教学内容是具体的实例,加之采用形象、直观、生动的形式,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易于学习和理解。

2.案例教学的缺点。(1)案例的来源往往不能满足政治课堂的需要。很多情况下政治就是理论的堆砌,不是每节课都能用案例教学,而且研究和编制一个好的案例需要很长时间,对教师和学生的要求都很高。(2)案例法需要较多时间进行讨论,学习基础好的学生总是主角,学习能力弱的学生一般是旁听,久而久之反而形成两极分化,老师不能兼顾所有的学生个性差异。

四、案例教学应用于政治课堂的建议

1.明确目的性。提出一个或几个独特而又具有代表性的典型事件,让学生在案例的阅读、思考、分析、讨论中,掌握抽象且枯燥的理论知识,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提高政治素质。

2.客观真实性。案例所描述的事件基本上都是真实的,不加入教师的评论和分析,案例的真实性决定了案例教学的真实性,学生根据自己所学的知识,得出自己的结论。

3.突出实践性。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参与进来,深入案例,体验案例角色。学生在校园内就能接触并学习到大量的社会实际问题,实现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化。

4.过程动态性。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着老师个体与学生个体的交往,教师个体与学生群体、学生个体与学生个体、学生群体与学生群体交往,也就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参考文献:

篇2

相对于传统的授课方式,案例教学法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及要求教师有扎实的理论基础,也要求能熟练地运用理论知识;及要求教师在课堂上能够总结学生的观点,又要求教师能够对学生提出的观点进行灵活的应变及恰当的引导,使案例教学能顺利的开展。因此案例教学法能够提高教师的综合能力,提高教学水平。

二、案例教学法在人力资源管理课程中的应用分析

(一)根据教学内容,精心选择案例。能否顺利开展案例教学的关键在于选择恰当的案例。人力资源管理教材上的案例固然是经过筛选的经典案例,但是不同的学生因为知识背景不同,文化背景不同,直接套用国外的案例并不太能够适应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教学。一般来说,恰当的案例是教师自己能够把握的,易于被学生所接受的,同时也是具有代表性的案例。首先,应当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精心选择案例。其次,应当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适合的案例。在选择案例的时候,应当注意案例的时效性,如果选择的案例过于陈旧,内容可能会过时,缺少代表性,降低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如笔者所在的学校在四川绵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会深入走访绵阳的企业,选取贴近现实的,适合学生讨论的案例。通过1-2年的积累,会形成一个比较有针对性的案例库,这样对未来的教学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做好角色扮演。在选好恰当的教学案例后,为了使学生能更好地理解案例,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案例讨论的积极性,在常规理论教学完成后,引导全班学生分为几个个讨论组,每个讨论组包括10个左右学生,让其担任不同的职务,如总经理,人力资源部总监,生产部经理,市场部经理等职务。根据不同的案例背景,学生可以体验到不同角色的地位及重要性。再根据学生讨论的表现情况给予不同的平时成绩,这个成绩与期末总评成绩挂钩,这样有利于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

(三)增加课堂讨论,充分进行交流。各个小组在理解案例背景后,充分地通过角色扮演对案例中提出的问题进行讨论,在课堂讨论结束后,由小组选出代表对问题解决方案进行汇报,各小组汇报完成后,允许其他小组成员对方案进行提问,汇报人可指派小组成员进行回答。这样的课堂交流提高了学生将人力资源理论转化为实际操作的能力。教师在讨论中,应当加以引导,让学生按照较为科学的思路进行讨论,一步一步深入,直到找到更加优化的解决方案。在讨论过程中,要让学生自己发现自己观点中的优缺点,使学生紧紧围绕案例进行讨论,控制好案例讨论的节奏。

(四)点评案例讨论过程。在案例讨论结束后,教师要对学生的讨论及汇报情况进行归纳总结,给出公正的评判。教师不要求对案例所讨论的问题给出标准答案,但是教师应当对案例中涉及到的理论框架进行梳理,指出学生在分析问题过程中的优缺点,提出需要进一步思考的问题,启发学生对这一问题的深入认识。在点评的过程中,教师应当重点考虑学生分析问题的步骤是否合理,思维方式是否科学,能否抓住主要问题和关键问题等。教师的点评过程是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认识进一步深化的过程。因此,教师在总结点评的时候,应当重点讲清楚理由,分析学生观点的独到之处或存在的缺陷,应当给学生进一步思考的余地,引导学生反思讨论过程,是否通过案例讨论学习或掌握了处理问题的方法或思路等。教师应当注重学生的评价与反馈,及时修订教学内容和方式。

(五)案例教学法的效果。在案例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不仅要分析和研究国内外著名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成功得失,而且要分析和研究当前我国企业经营中的实际情况和实际问题,帮助学生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由于这样的授课形式生动活泼,内容丰富多样,极大地促进了学生们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在获得丰富的理论知识的同时,提升了实践技能。

三、结语

篇3

[关键词] 版本控制 高职教育 案例教学

随着各种技术的发展,Web应用已经不仅是一个网站,而是可以作为完整的企业级解决方案。特别是随着Web2.0的各种技术(比如Blog、RSS、Podcasting、SNS和WIKI等)的出现,更加显示出了Web应用的发展潜力。《WEB应用开发――2.0》主要讲解 2.0的相关技术,从最广泛的Web应用原理到具体的技术实现和编程细节。如此庞大的知识体系,如何在一个学期内比较高质量地完成教学?案例教学是比较好的方式。

案例教学具有生动、形象、具体、实效性强的潜在优势,如何把案例教学的潜在优势,变成实实在在的教学效果? 我在《WEB应用开发――2.0》教学实践中有较为深切的体会,这就是:“好案例 + 好教法 = 好效果”。

1案例选择

案例选择要具有代表性,要能吸引学生,同时要能涉及到企业开发使用的较新的技术。电子商务系统(Adventure Works)就是这么一个好案例。一方面,网上销售是比较新的销售理念,学生迫切想了解,提起学生的兴趣,你的授课就已经成功一半了。另一方面,该案例将WEB开发涉及到的较新技术极好地融合,有助于学生通过该案例的了解学到较新的技术。

2版本控制教学法

版本控制(Revision control)是一种软件工程技巧,籍以在开发的过程中,确保由不同人或同一个人不同时期所编辑的同一档案都得到更新。在现代软件开发中,对于大中型软件而言,版本控制已经成为开发团队必不可少的一种协作方法。版本控制能够帮助团队在较长的开发周期中,实现整个项目的可持续性和可迭代性。所谓可持续性,是指在整个开发周期中不会因为一些主观或者客观的因素如人力变更、设备损坏等引起项目的中断,能够保持项目的完整性。而可迭代性,则希望当项目的需求出现变更能够返回较早的版本。

2.1 案例版本设计

Adventure Works案例功能比较大,涉及的知识面很广,因此,将案例进行功能拆分变得十分关键。按照《WEB应用开发――2.0》课程的要求以及WEB2.0的知识结构,将Adventure Works拆分为14个授课版本,依次编号为Adventure Works V1.0~ Adventure Works V14.0。

2.2 进度控制

通过AdventureWorks教师授课版本的介绍,让学生了解到相应的知识点。这样就避免了过多的理论介绍,而是使教学内容应用化,教学目的功能化,能极大地提高老师学生的互动性,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因为学生的层次水平有着比较大的差距,即使已经将案例拆分为比较小的版本,随着知识层次的深入,部分学生还是会跟不上老师的进度,越学越没有信心!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将教师案例版本做了稍微的调整,提供了Adventure Works学生版本。每个教师版本对应一个学生版本,如教师版本AdventureWorks V2.0对应学生版本AdventureWorks V2.0(实际上是教师版本AdventureWorks V1.0),这样就可以有效地解决学生的进度问题。当然,对于能力比较好的学生,学生完全可以抛开老师提供的案例版本,而按照自己做的版本继续完成新的版本。

2.3 实施方法

在了解整个项目的实施流程之后,我们来看如何结合版本控制进行具体的实施。整个实施过程,为了让学生和教师能够同步完成项目,并允许部分比较优秀的学生能够提前完成项目或者进行项目创新改革;同时让进度较慢的学生能够在课后自习当中自我熟悉项目,引入版本控制。具体流程如图1所示。

如图所示,整个项目的版本可以分成两种类型:教师一种、进度较快的学生实施另一种。教师的版本作为授课版本,按照正常流程,实现序列从1到N的进度;而在实施过程中,结合传授相关知识点和技术,实现从易到难的过程。如同我们上面将AdventureWorks项目分为14个版本一样。对于进度较慢的学生,采取模仿同步,与教师版本同步,一旦中间某个版本出现难题,可以迭代返回到之前任何一个版本巩固加强,再进行下一版本的学习。而对于掌握进度较快的学生,可以在教师版本基础上进行扩展,扩展过程中如果出现问题也可以迭代到之前的任何一个版本。

3版本控制教学法优缺点分析

3.1 优点

在课程学习中,学生可以参与从项目最初版本开始,直到项目最后一个版本结束,通过项目的版本学习,能很好地了解课程在项目设计中的地位,以及课程相关知识点在项目中的体现。

案例版本控制解决了各个层次学生的学习问题,优秀的学生可以根据项目版本设计进行适当的扩展,而学习相对有困难的学生则可以依据版本次序,逐层深入。跟不上教学进度的学生,则可以使用教师版本暂时替代,不至于影响下一个版本的学习。

3.2 缺点

一是在授课过程中,因为提供了项目的教师版本,学生容易产生依赖心理。二是在版本控制教学法中,教师版本的提供容易让学生依葫芦画瓢,从而抹杀了学生的自我创新意识。

4版本控制教学法注意事项

上述版本控制教学法存在一定的优缺点,为了更好地发挥版本控制教学法的作用,在使用该教学法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如下几点:

4.1 案例设计要够新颖,要对学生有吸引力,最好是能贴近学生生活的。

4.2 案例设计难易要适中,太难会让学生有挫折感,太简单又不能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同时案例设计中要将课程的重要知识点包含在内,不能完全脱离相关知识点。

4.3案例的版本控制要逐级递进,版本之间功能跳跃不能太大,否则容易让学生迷茫。

4.4教学中分析问题时老师不能将版本代码全盘端出,而应以引导为主,鼓励学生多动手,否则如果学生完全照搬照抄,就失去了教学的意义。

4.5案例设计应该有可扩展性,留给学生创新的空间,这样能让优秀的学生有发挥的空间。

参考文献:

篇4

近来学校要求我们教师能根据黄海潮的要求写教育教学案例,尤其是有效提问与有效教学案例。看了部分教师的教学案例之后,发现有一些案例的写作方法还没有掌握,有必要在此谈谈自己的看法。

问题:

较多教师的教学案例就是教案加分析。

什么是教学案例?

教学案例,应该是教学中的一个个案。是对单一的,典型的对象进行非完全的解剖分析。

特性是什么?

教学案例的第一个特性是具有典型性,是对个别的教学情节或者教学的事件或者教学的行为的剖析,需要剖析教师,剖析学生,剖析环境,剖析方法,剖析问题,剖析行为,剖析理念,剖析影响。是解剖“麻雀”式的,因为案例虽小,但也五脏俱全,案例就是这样。

教学案例的第二个特性是分析性。分析与反思有相同点但也有不同点,相同点是需要进行理性思考,不同点是反思的角度常常单一化,甚至狭隘化,而分析要求将典型性的特性进行相对全面的分析。

第三点,教学案例具有真实性。所谓真实,就是教学案例不是假想,不是预设,而是教学行为的真实再现,可以是实录,可以是回忆,但不能假设。既然是真实的,所以教学案例是优缺点的共同体,不一定是一堂有效教学的成功案例。尤其是有成功又有失败的案例,分析的可能性才更强。所以,案例的基本特性是以事实说话。

第四点,教学案例具有深入性。教学研究需要能进行深入的分析,分析就是透过现象看本质。由表及里,由浅入深。这样的过程就是分析的过程。我在暑期培训讲座中提出的由“想”到“法”的过程,我认为就是案例的深入性过程。对自己的一个案例能深入地去“想”,在“想”之后产生了“法”,这样就能真切的进行分析。

第五点,教学案例具有多样性。所谓的多样性,一是分析的多样性,二是形式的多样性。分析的多样性,是指教学对象和被教育对象的不同,所以,案例的分析是多样的。形式的多样性,是我认为怎样写的关键。

怎么写?

一,叙事追踪法

叙事是这类案例的基本行文格式,追踪是案例叙事的一个过程性,资料性的再现。对一个学生,一种课型,一种文体,一种学法进行系列追踪。假期中在培训中听到的李迪就是这样的成功者。

二,课题研究法

确立研究的课题,在课题的统一引领下进行案例的筛选,然后进行综合的分析。有效提问中可以对课堂问题的确立数量进行研究,可以对问题的提出方式进行研究,可以对问题的呈现方式进行研究,可以对主次问题进行研究。 三,夹叙夹议法

案例分析在课堂案例的叙事过程中及时地进行插入性反思分析,一边叙述案例,一边进行理性分析。这种方法可以利用在课堂实录性案例中。

四,实录反思法

首先进行教学案例实录,在实录过程的最后进行理性反思。注意,不能变成教案加反思这样的形式。应该是课堂教学案例实录,然后进行教学案例的反思。 五,问题引入法

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思维的基本模式来进行写作。在教学中发现了学生思维的迟缓或者思维注意力的涣散等为问题,然后再课堂教学中进行有效提问的探索,最后寻找出有效提问的基本路径。

篇5

【关键词】 翻译记忆库;基于统计的机器翻译;翻译课程;Trados

【中图分类号】G623.3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128(2010)11-0009-02

1 前言

在中国几乎每所大学的外语系均有翻译课程,一些大学也设有翻译专业。目前大学的翻译课程,大都注重对“手工翻译”的训练,即在纸张上手写翻译内容,人工翻阅词典。而在翻译公司,早已普遍使用翻译软件来辅助翻译工作,尤其是进行大量翻译工作时,例如几万字的内容要于几天内翻译完毕,无法在短时间内完成,以及无法单人完成工作时,常常借助翻译软件。目前翻译课程中基本上介绍两种软件“机器(机械)翻译”以及“翻译记忆系统 ”。以下就机器翻译以及翻译记忆系统在实际翻译过程中如何运作功能,探讨其对翻译过程的帮助以及缺点。

2 基于统计的机器翻译

在中国的翻译软件课程大都由教师自行制做讲义,目前为止,没有一本正式出版的关于电脑辅助翻译的教材。例如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大学英语实用翻译教程》共有6章节,只有最后一个章节对计算机辅助翻译进行介绍。在台湾出版了一本史宗玲的"To MT and TM。 A Guidebook Teaching"(2004),出版社为台北的The Bookman Publishing Company。这本书系将作者三年教授翻译软件的内容撰写成教材([1]尹俊史宗玲2004,前言),但是却以研究性专书形式出版。这教材主要处理机器翻译的译文修饰以及教导学生如何使用翻译记忆系统Trados(塔多思),而且仅限于英语翻译成汉语的情况。

现在机器翻译界大概有两个流派,一个是基于规则的翻译[2]。要从源语翻译到目标语,机器先分析两个语言不同的语法,然后定义从某源语的结构到目标语的结构的转换方式,所有这些规则写下来之后,再配合字典词汇的转换达到翻译的目的。机器翻译软件主要例如“金山快译”、 “译典通”翻译软件等等。机器翻译意指软件可以自动将一种语言转换为另一种语言,其优点在于操作非常方便,即将原文输入或复印至翻译的功能格中,按键后立即出现译文。但是由于机器翻译的译文质量不佳,必须将其修改。

第二种流派是基于统计的翻译。这种方法为谷歌翻译和有道翻译所采用。其过程是,利用一些平行的语料对文章进行分析,对比某些源语的句子对应目标语的句子,然后再进行分析。这样可以用统计的方式得到在某一些词组或者某一些句子在某种情况下可以翻译成另外一种语言的句子。 语料的搜集对基于统计的翻译来说非常重要,而谷歌的最强项的是搜索技术。谷歌翻译的语料是通过从一些可信任的网站或者一些材料而搜集得到。举例来说,联合国的一些官方文件是较好的语料。

3 基于统计的机器翻译的优缺点

以下以关于计算机软件应用的一段文章为例探讨基于统计的机器翻译的优缺点。

汉语原文:1、用户添加在软件平台主界面单击“用户” 按钮,弹出“用户”框。

谷歌翻译:1, the software platform for users to add the main interface click the "User" button, pop-up "user" box.

Systran翻译: 1st, user increases in software platform main contact surface one-shot “user” button, springs “user” frame.

优点:

术语翻译的正确率较高。 计算机术语“添加用户”的对应英语术语是 “add user”,而“单击”对应“click”。这两个术语在谷歌翻译中被正确翻译,而在Systran翻译中利用规则翻译成为 “user increase” 和 “one-shot”两个非计算机专业的词汇。由于谷歌翻译对术语翻译的高准确性,初涉翻译者可以省去查阅术语的时间,信心也会大增。

缺点:

作为机器翻译,谷歌翻译也具有机器翻译的一些缺陷,如对某些词的词性的确认不准确。上例中的“完成用户添加”中的添加为名词,但是被谷歌翻译成为动词“to add”。为了使得文章流畅且易于阅读,译者需要修改译文,例如将不定式改成现在分词,调整语序,将长句分为短句。如果由于汉语以及英语的修饰语位置不同,文化的差异等原因造成以目标语为母语的读者无法读懂译文,译者就必须删掉机器翻译的译文,将其重新翻译。

教材编写中可以以案例来解说如何修改机器翻译之译文。应该取原文段落,根据上下文情境修改机器译文。应该归纳修改的步骤,使学生学习过不同案例后,能够掌握修改的技巧。分析机器翻译错误之前,应该先研究机器翻译之译文错误有哪些类型(即哪些错误类型)。由于现行研究机器翻译之译文错误,常常依照研究者所遇的情况而一一分析,常常将“个案”误判为”类型”。由于无法掌握目前分析的类型是否属于常出现的类型,造成所分析结果并不是机器翻译的译文修饰之关键模式,就如以往的语言错误分析,研究者常由下往上分析所遇到的各种个案之语言错误,无法得知目前所分析的错误是否是学生常犯的错误典型,造成常常误将少出现的错误视为常出现的错误典型。

编者在分析译文错误类型之前,可先大量收集机器翻译的译文而建立语料库。首先得出常出现的机器翻译译文错误类型,进而分析,以便所研究结果能帮助实际翻译运作。机器翻译即使修改多次,除非修改机器翻译的模式,仍要修改,导致修改知识无法累积。建议将分析结果提升为修改的模式,以便能改善机器翻译的内部修改模式之机制。再者建议机器翻译能让译者自行做一些修改,以便避免译者一直修改机器翻译重复出现的错误。因此目前机器翻译改善空间很大。

4 翻译记忆系统应用于翻译课程的优点

目前国内常用两大翻译记忆系统(翻译资料库)的电脑辅助翻译软件:Trados产品, 雅信。根据LISA的统计,其中Trados占71%的市场([3]林茂松/陈苹其2006,91),所以本文章专注于Trados的研究。

翻译记忆(TM)技术原理是这样的:用户利用已有的原文和译文,建立起一个或多个翻译记忆库(Translation Memory),在翻译过程中,系统将自动搜索翻译记忆库中相同或相似的翻译资源(如句子、段落),给出参考译文,使用户避免无谓的重复劳动,只需专注于新内容的翻译。翻译记忆库同时在后台不断学习和自动储存新的译文,变得越来越"聪明",效率越来越高。

为了让学生理解这个原理,可以进行案例讲解。选用的案例中包含的文章应有几个重复的句子或者几个相似的句子。例如关于“东莞圣心糕点博物馆”这个案例中的10篇文章(《双面饼模的故事》, 《五子登科饼模》,《状元及第饼模》等),几乎每篇文章都有“饮食文化源远流长”这个句子。这10篇文章简短,每篇约500字,易于讲解翻译技巧和方法,又能在电脑上演示TRADOS的应用,让学生熟悉软件的操作。

5 结论

有些翻译公司已在招聘信息中明确要求会使用Trados。在目前大学传统翻译课程,大都注重手工翻译,而很少对学生进行翻译软件方面的辅导,所以建议在翻译课程中训练学生使用翻译软件,而使学生更有就业竞争力。

要高效率地做好翻译,译者需要具有丰富的外语知识,良好的汉语基本功,以及宽广的知识面。但是现代社会是信息爆炸的时代,新事物快速涌现,好的翻译必须向“即学即用”的方向发展。为了将来能够应付翻译顾客的催稿,学生很有必要熟练应用电脑辅助翻译提高效率。笔者认为初涉翻译者更应将基于统计的翻译软件与翻译记忆系统结合,提高自己的翻译能力和效率。

参考文献

[1] 史宗玲 《TRADOS应用在外语教学及翻译研究之多元功能》,《TRADOS产学应用论文集:翻译记忆、知识管理及外语翻译教学》。台中:畹禾有限公司,2004

篇6

关键词:商务英语;案例教学;以问题为基础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2-0156-02

在现在的高校商务英语教学中,案例教学法已经越来越受到教师的重视,也受到学生的喜爱。像《体验商务英语》这样广泛使用的教材也体现了这一潮流。案例教学法是一种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法,在这种教学法中,教师要编辑和安排真实的或仿真的案例,在教学活动中扮演着设计者和激励者的角色,鼓励学生自己或与其他同学一起,分析从案例情境获得的信息,找出公司可能遇到的问题,讨论问题,找出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尽可能多的解决方案,共同决策并选出最优方案解决问题。

在案例教学中,学生有着较大的自,他们参与讨论与交流是其中重要的一个环节。教师实际上更多地从讲台前站到了学生的背后,这既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可使学生有展示自己能力的机会。案例教学具有高度的实践性,它的着眼点在于学生创造能力以及实际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而不仅仅是获得固定的知识、原理和规则。案例不是简单地告诉学生应该做什么,而是事实是什么。学生需要进入案例所叙述的真实情境中去充当角色,进行模拟实践。这样就有助于高效地促进学生从理论知识到实践能力的转化,使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以问题为基础的案例教学就是案例教学活动以问题为核心,学生的关注点在于怎样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增强知识和能力。

以问题为基础的商务英语案例教学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案例选取及学生准备阶段、课堂教学阶段和课后练习阶段。

首先我们讲一下课前教师选取案例和学生知识准备阶段。现在的一些教材上有一些现成的案例,但有的信息老旧或是同学们平时不太熟悉的或不太关注的公司或行业,导致学生不太感兴趣。所以教师可以从网上和报纸杂志上选取一些典型案例。选取案例首先要有针对性,要和教学内容密切相关,这样学生才能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其次选取的案例要真实可靠。教师要经过实际的调查研究,确保案例中的事例都是研究对象的公司中真实发生的事情。再者案例材料可以生动多样,既可以有书面材料,也要想办法收集一些视频或音频的材料,特别是对公司高层的采访或公司的新闻会,等等,让学生有机会了解公司管理人员自己对问题的看法和理解,对未来发展的展望。最后案例的编写还要考虑学生的英语水平。不能只是简单地把报纸或网站上的相关英语文章或视频材料剪辑使用到案例中,因为有的原版文章学生在理解上可能会遇到困难。这就需要教师对书面材料进行一些改编,更换原文中的超纲词汇,用较简单易懂的句子来代替复杂的句子结构。

在某个案例教学正式开始前一周左右就可以把案例发给学生。案例通常只告诉学生问题是什么或者关于公司的一些数据或专家的讨论,不要给学生提示问题的产生原因或解决办法,要让学生根据得到的案例情境或信息形成自己的看法。学生可以到网上或报纸、杂志上寻找有用的信息,利用这些信息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形成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教师也应该鼓励学生从多个不同的角度去分析问题,分清产生问题原因的主次地位,找出更全面、适宜的解决办法。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得理解案例,教师可以指定需要参考的文章或材料,让学生有一个明确的方向,得到一些必要的信息,然后在这个基础上根据自己的观点和要求再寻找其他信息。为了帮助学生打开思路,教师也可以提出一些问题供学生思考和回答,帮助他们对案例有更好的理解。

在学生收集材料形成观点的过程中,应鼓励他们从尽可能多的角度去分析问题,形成自己独到的看法。例如,要做一个关于创新提高公司竞争力的案例教学,我们可以用大家熟悉的手机通讯业的公司作为我们的案例。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创新能力强的公司的例子,包括这些公司的销售业绩增长、市场份额的变化、净利润的提高、新闻或专家的评价等各方面的信息。同时也提供一些没有创新或创新缓慢的公司的例子,包括这些公司各方面数据的变化趋势。还可以找一些创新能力不太强但对市场变化趋势敏感,对市场需求变化积极应对的公司的例子。问题可以是:假如我们公司是一家中国手机行业公司,我们应该怎样提高公司的创新能力,并提升公司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学生可以根据这些案例分析创新能给公司带来什么好处,创新的产品怎样影响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并提高品牌忠诚度,公司怎样做能提高公司的创新能力,怎样做到创新的持续性,公司领导者个人对创新的关注怎样影响公司创新能力的发展等;或者有同学会从市场规范度的角度分析发展创新能力有可能会给公司带来什么样的负面影响。对于那些没有创新或创新缓慢的公司,学生可以分析没有创新的原因有哪些,是领导层满足于当前的销售业绩而忽视产品创新,还是对创新产品对市场未来趋势的影响认识不够,或者可能是公司缺少创新人才或设计创新产品所需要的技术。对于那些创新能力不太强但对市场需求变化积极应对的公司,学生可以分析一下他们成功的因素是哪些,他们怎样迅速跟进或退出自己的新产品,在没有创新优势的情况下怎样吸引消费者注意,争取更多的市场份额,怎样逐步提高对创新的投入,并在未来逐渐提高公司的创新能力。在各种分析结果中,有的同学强调管理层的意识和资金投入对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有的同学看重员工培训和团队建设的必要性。所有这些观点和看法都需要学生做大量的资料收集和分析处理工作,形成自己的观点和解决问题的办法,并在正式的案例教学活动中把自己的看法清楚地用英语表达出来。对自己在语言组织方面遇到的问题学生也可以相互请教或寻求教师的帮助。

学生准备阶段还包括学生任务小组的组成。学生可以自由组合成任务小组,并自行分配扮演的角色,决定每个人的任务。为了培养团队精神及和不同的人合作的能力,有时也可以由教师根据学生的语言和组织能力对学生进行不同的组合,让一些同学尝试自己不太熟悉或不太擅长的角色。

第二个阶段是课堂教学阶段。课堂教学阶段包括案例介绍、个人表达观点阶段、小组讨论阶段及小组汇报阶段。尽管事先已经把案例发给大家,在案例介绍时教师还是应给学生一些时间通读案例。读完之后学生可以提出一些语言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可以由教师或其他学生给出答案。教师也可以补充讲解学生没有问到的语言知识点。然后教师要简单介绍一下案例中公司的背景知识和重要信息,以便学生对案例有更好的理解。接下来是学生个人表达观点阶段,在这个阶段学生要争取机会锻炼自己的语言表达和分析问题能力。教师也要积极鼓励学生找出案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产生问题的可能的原因有哪些,哪些是主要原因,哪些是次要因素。通过学生自由公开的交流,大家可以相互学习,相互借鉴,补充并修正自己的观点,有助于大家对问题有更深入的了解。如果大家形成一致意见或有几个不同的见解,教师可以对这些意见进行总结,使它们变得更清楚,更有条理。之后就是小组讨论阶段了。

小组讨论阶段通常采用会议的形式,可以锻炼学生的开会技巧。每个小组选出一个小组领导主持会议,其他成员根据任务要求担当相应的角色。小组讨论的目的是根据前面找到的问题和产生的原因,从自己角色的角度提出可能的解决办法。大家一起决定几个备选方案,讨论每个方案的优缺点,在对比、分析、权衡之后一致选出公认的一个或多个最佳解决方案。之后大家按照分配的角色准备小组汇报,遇到语言上的障碍大家可以讨论解决或向老师求助。在正式的小组汇报前最好先进行小组内排练,在排练中大家能更好地配合,找出并解决内容和语言上的问题,争取在正式的口头汇报中有较好的表现。

口头汇报是案例教学中最重要的环节。它是对学生问题分析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活动组织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的综合检验。如果班级不大,就让每个小组每个人都有机会登台汇报。在一个小组汇报期间,教师可让其他同学在听的同时做些记录,以便在一个汇报结束后大家一起分析评价小组成员的优点和缺点。汇报前小组内要确定汇报时大家的站位、发言顺序、衔接,甚至外表。教师在听每一组汇报时也要认真做记录,对每个成员的汇报内容做出评价。同时教师还要注意每个成员发音是否标准,用词是否准确,以及肢体语言的运用是否合理。教师可以以小组为单位打分,并作为考试分数的一部分,也可以给每个成员按照个人表现单独打分。每个小组汇报结束后,教师要给予及时的反馈,可以公开宣布小组得分或成员平均分数;对小组整体表现做简单评价,指出突出的优点供其他同学借鉴,显著的缺点让大家注意避免。为了鼓励学生积极大胆的参与到活动中来,还是要多给大家正面的评价,多强调优点。也可在评价前让全班同学包括做汇报的同学公开谈论一下已做汇报的优缺点。在全班同学做完汇报后教师还要做一个全面总结,对学生表现做整体评价。

最后是课后练习阶段。这个阶段主要是布置书面作业,提高学生商务英语写作能力。教师可安排将案例分析中的部分内容作为写作内容。

以问题为基础的商务英语案例教学形式灵活,内容充实,着重培养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运用英语知识和能力的兴趣,促进知识向能力的转化。但是案例教学也有它的局限性,需要我们教师合理地安排和设计课堂教学,扬长避短,进一步增强案例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蒋秀娟.案例教学法与商务英语课堂[J].国际商务研究,2004,(6):57-60.

篇7

一、现阶段我国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写作单元的各类优缺点细节论述

(一)写作训练功能的优势性

首先,更加自然、生动地进行语文课程人文和工具性舒展。语文教学的核心特征,便是凸显人文性,长此以往,才可以将各类思想情感和优质化语言文化要素成功地灌输到知识技能教学情景之中。而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的写作训练专题,便是语文课程人文、工具特性有机融合最为成功的案例,包括注重凸显人性光芒、督促学生亲近自然等引导理念的交叉,目的都是保证高中生在日常写作训练中投入更加丰富的情感,尽量从现实生活中赢取真善美感知成就。

其次,同步提升高中生文章阅读理解和写作延伸技能水准。阅读理解和写作在源头上是紧密关联的,可现实中,大部分教师为了赶超教学进度而盲目地进行写作知识单方鸭架式灌输,至此写作、阅读教学被全面割裂,加上学生感知积极性骤降,最终教学成果自然不够理想。但是人教版主张进行写作、阅读专题自然融合改造,如在写人记事等课文阅读教学完毕过后,都会在写作专题中设置学生记叙文写作能力、技巧培养任务,这样才能保证高中生写作、阅读技能的同步提升结果。

最后,力求令广大高中生顺利养成自主合作式探究的学习习惯。人教版高中语文创新式课程,在学生主体、独立性,学习活动探究、合作性等控制细节上关注度极高,包括长期设置沿用的话题探讨、写作手法借鉴、写作训练拓展等工序环节,整体上都为新时期高中生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技能舒展,提供合理保障条件。

(二)写作教学应用过程中的限制问题

第一,教材编排结构样式不够健全灵活。新时代下我国高中语文人教版教材,都是依照话题探讨-写法借鉴-写作真实性训练这类原理,进行高中生写作知识灌输,整体工序流程未免显得过于单调乏味,学生主观能动性无法被顺利激活,日后写作模式自然不够生动灵活。

第二,文本选择性上需要加以更深层次地优化改造。透过客观角度观察界定,高中生群体语言综合式表达能力较强,已经足以辅助其进行各类文体写作训练。如人教版必修一、二,注重强化学生记叙和散文写作能力,而必修三、四则偏重于学生议论文写作技能系统化舒展结果,如此一来,高中语文写作教学便只能按部就班,深刻限制学生多元化写作训练要求。

二、提升人教版高中语文写作单元综合式教学应用水平的措施内容解析

透过以上教材写作单元优缺点问题提炼整理,笔者决定全程以教材作为核心指导媒介,针对日后高中语文写作教学工作,进行更深层次地改革调试。

(一)利用多元化教学辅助手段提升高中生综合式写作应用技能

主要就是利用大、小作文训练途径,令学生既有写作思维、写作类型变得愈加丰富多元。首先,在大作文训练中,主要依照教材规范要求督促学生参与各类专题考察事务中,保证写作内容的针对性。其次,小作文训练方式则相对比较灵活,且涉猎不同类型文种,要求学生彼此合作和探究,并且写作格式上不存在严格的叙述、说明、议论等规范要求。另外,教师仍有必要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进行自由写作,切实地将该类群体写作兴趣和综合式掌控能力,提升至更高的等级层次。

(二)创设愈加生动灵活的写作实践交流情境,维持学生写作兴趣的高涨

目前高中写作教学往往不存在严谨的格式要求,大多数都是对前人优质化文种和写作模式的延续。而素质化教育方针成功覆盖落实之后,希望透过形式和内容上令既有写作题材内容获得全方位突破,同时在相对开放、和谐的实践指导平台作用下,令单位学生都能够进行自主创新,进一步维持写作结果的鲜活生命力。首先,在写作内容上要求学生主动摆脱课堂限制,逐渐地向社会生活方向靠拢,保证阶段化写作对象观察的精确性;其次,督促学生日常写作训练中主动尝试不同文体,全数发挥自身想象和创造力,最终成功拥有写作的自主权。

篇8

1.教师层面。

(1)教学理念把握不准。由于部分教师对案例教学的盲从,以案例教学贯穿整个“管理学”的授课过程。这些教师完全颠倒了理论教学与案例教学的主次地位,教学的效果可想而知,学生对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掌握不牢,起不到应有的效果。(2)案例选择不当。案例是案例教学法的首要条件和关键所在。它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理论作用于实践的载体,它既是案例分析的出发点,又是案例分析的归宿。如果案例选择得不恰当,相关因素处理得不好,就会降低案例教学的质量,直接影响案例教学的整体效果。授课教师应结合课程所讲授内容及学生受众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案例来开展教学。既有助于学生对基本知识与基本理论的应用与掌握,又有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案例教学的目的。(3)教师素养欠缺。案例教学是管理学一个实践性很强的教学环节,不同于传统的理论教学,对授课教师有较高的要求。要求授课教师既要具备坚实的理论功底和较高的学术水平,又要具备丰富的教学经验和企业实践经验。但部分教师因为受传统“师道尊严”的思想的影响,害怕授课过程中出错,从思想上不乐于接受案例教学方法。另外,案例教学法从西方发达国家引入我国时间尚短,高校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积累的经验不足。再加上目前高校从事管理学教学的教师多为经济与管理类相关专业的毕业的硕士与博士研究生,且其中有相当一部分人都是从学校毕业即到学校工作。他们虽拥有较高的学历和学位,从事过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工作,但普遍缺乏企业管理的实践经验和丰富的教学经验,难以采用创造性的方式开展案例教学。

2.设施层面。

(1)案例资源有限。案例教学的顺利开展依赖于丰富的案例资源。目前管理学教学案例主要来源于部分高校教师和科研工作者编写的相关案例教材。案例内容涉及国内外企业,国外企业主要是美国、加拿大等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国内企业主要是一些知名的大企业。虽然利用国外现成的案例资料有利于学生将所学管理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但国外企业文化背景与中国差异较大,不利于学生的案例讨论。而国内企业案例又主要是国内知名的大企业比如海尔、华为等,普遍缺少中小型企业的案例。总之,国内现有的管理学案例资源不能很好地满足管理学案例教学的需要,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2)教学设施落后。一般而言,硬件设施主要包括专用的案例教学场所、幻灯片演示设施、电视录像演示设施和多媒体演示设施等;软件设施包括多媒体教学软件、数据库、定量分析软件等。然而,目前许多高校扩招后,因建设新校区等原因,导致“负债”运营。因而在各方面都投入不足,教学设施的落后,影响到案例教学的开展和最终的教学效果。(3)激励制度不全。有效的激励,能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从而实现既定目标。管理学案例教学的激励制度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学校制定相关制度以提高教师进行案例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另一方面是教师制定合理的考核制度以提高学生参与案例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但从目前许多高校的现状看,这两方面的制度都很不健全。最终导致教师不愿意主动进行案例教学,即使进行了案例教学,积极性也不高。

二、本科管理学案例教学困境突破

1.建立健全案例教学相关制度。

(1)激励制度。激励机制是否合理,直接会影响到教师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案例教学需要授课老师比理论讲授投入更多的精力,编写或选择案例、备课、组织开展案例教学等。因此学校要制定合理的激励制度,以体现对教师劳动的尊重,从而激发教师进行案例教学的积极性与主动性。(2)教学评价制度。案例教学不同于一般的理论教学,因而从评价体系上应区别于理论教学。因此,从学校层面上要制定与之相适应的教学评价体系,形成相应制度。从事案例教学的教师可以在该制度的引导下有效开展教学活动。(3)考核与考试制度。案例教学是一种体验式教学,主要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因而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不能完全依赖于最终的考试成绩,而更多地应关注和评价学生在案例分析过程的参与主动性、发言积极性和团队合作性等方面。因此,应该制定与之相适应的考核与考试制度,采取灵活的考核方式,加大考核成绩在最终考试成绩中的比重等措施,以提高学生参与案例教学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2.加大投入完善教学基础设施。

(1)软硬件设施。软硬件设施是教学的媒介,直接关系到教学的顺利开展与效果。目前,大多数高校软硬件设施比较薄弱,因此应该多方筹集资金,加大投入力度,尽快完善教学的软硬件环境。有条件的高校应建立专用的案例教学场所,比如“管理学案例教学实验室“”管理学模拟实验室”或“管理仿真模拟室”等,同时完善和更新多媒体演示设备、录像演示设备、幻灯片演示设备和案例教学用具等。软件方面购买或鼓励教师编制多媒体授课软件,购买管理定量分析软件、企业管理相关数据库等。有了良好的软硬件设施的支持,就能使学生不出学校,模拟仿真企业的运营过程,将抽象、复杂的理论具体化、直观化,从而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案例教学的效果。(2)教学案例库。案例是实现案例教学的重要媒介,其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教学的直接效果。因此,鼓励授课教师根据授课内容选择合适的案例构建教学案例库是一项必要而紧迫的工作。案例库可以是电子形式,也可以编写案例教材。目前寻找的案例来源于三个方面:第一种从国外引进管理案例,第二种是近年来国内编写的案例教材,第三种是新闻报道、报纸、杂志摘录改写的实例。这三种案例,各自有优缺点。国外案例比较成熟、比较经典,但有文化环境不同的缺点;国内案例大多来自于北京大学管理案例研究中心、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案例中心和大连理工大学管理学院案例研究中心三大中国案例研究中心,但存在数量不足、质量不高的缺点;第三类案例在兼具紧跟时代,把握管理学实践与理论前沿的优点的同时,也具有因时间紧、编撰不全面的缺点。因此,教师在构建案例库选择案例时要考虑案例的本土性、时效性、典型性、针对性、实用性、适应性、理论性和启发性等特点,以使所选择的案例能够发挥最大的效能。

3.加强培训提升教师教学水平。

教师是案例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其案例教学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着案例教学成败。但高校绝大多数教师都是走出校园就走上讲台,成了授课教师。学历虽然很高,但缺乏企业实践经验。而且许多讲授管理学的教师大多数是经济、管理类研究生毕业,不同于正规师范院校毕业生接受过教学法等方面的培训,在授课经验方面也比较欠缺。因此,学校应该创造条件,多途径培训教师,以提高其教学水平。可以组织进行教学观摩活动,向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学习;可以选送优秀教师到国内知名院校进行短期的培训学习;可以聘请企业管理人员共同来开展案例教学活动;还可以选派教师到企业,在管理的实践中收集典型案例以丰富管理案例教学内容,提高案例教学质量,达到教师与企业管理人员的双向沟通、优势互补,以丰富教学经验。

4.创造条件提高学生适应能力。

篇9

1.1案例教学法

对实验组的学生进行为期一学期(共18周,每周3节课)的英文案例教学,每次课提前1周将下次课将要教授药物的英文临床案例布置下去,让学生先通过字典查找英文案例当中的专业词汇尤其是药物的词汇,要求他们通过查找资料后对案例当中的病情进行分析并且根据病情及诊断选择合理的治疗药物和给药方案,列出可以选用的各种药物,并对这些药物的优缺点进行评价.学生可以自由组合每组6~7名学生,每次上课先用10min时间让小组内的学生进行讨论然后由每组选出一位同学代表该组陈述讨论结果及理由,如果有疑问其他组的同学可以进行辩论.最后授课老师对这些同学的观点进行评价与总结以及结合课本的相关知识解释其理由,全面梳理教学内容,使之本小节中的各种药物的体内过程,药理作用,作用机制,临床应用以及不良反应等内容成思路清晰、结构完整的知识网络体系.

1.2传统教学法

根据教学大纲,教师课前准备讲义,课堂上运用媒体教学,以教师讲授重点知识为主,学生集体听课,课后不止作业,让学生独立完成课堂内容相关练习.统计学方法数据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SPPSS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为期一学期的课程结束后,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分别同时进行期末测验,题目完全相同,题型包括是非题、选择题、填空题和问答题.考试成绩见表1、表2.从表1可以看出,为期一学期的药理学授课完毕后,期末成绩比较,实验组各种题型以及平均成绩较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表2成绩的分布结果可以看出实验组不及格人数低于对照组,成绩在80分以上的人数实验组也高于对照组,总平均成绩实验组也远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篇10

案例教学是一种动态的、开放的教学方式。在案例教学中,学生处于特定的案例情境中,要对复杂多变的形势做出判断和决策,无形中提高了综合运用各种知识和经验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现在,案例教学法已被我国高校多种学科应用于教学中。本人经过多年对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的教学研究,发现对水污染控制工程这类实践性、系统性很强的课程,采用许多单独的案例并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因此根据该门课程的特点,提出了一种适合该课程特点的案例教学法――“一例通”。那么,如何更好地实施“一例通”教学法呢?本文分别从“一例通”教学法的作用、研究内容和需解决的关键问题进行分析。

一、“一例通”教学法对促进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作用和意义

1.“一例通”教学模式,所采用的案例取自实际的污水处理厂的设计项目,实现了理论教学与工程实践的对接,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理论教学内容的理解,而且还可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通过这一教学环节,可以使学生学到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方式方法,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早完成步入社会后的角色转变。

2.由于“一例通”教学法所采用的案例来源于实际工程,并根据理论教学的要求,对案例按分项工程的顺序进行分解和组织教学,案例完整,内容衔接紧密,使学生轻松容易地掌握《水污染控制工程》完整的理论体系和污水处理厂的系统设计方法。

3.“一例通”教学模式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对水污染控制工程这类实践性和系统性强的课程教学具有重要示范意义和推广价值。

二、具体研究内容

1.教学模式的研究。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对现有的教学内容进行“一例通”教学模式的设计,通过反复实践验证“一例通”教学模式的合理性,并根据理论教学的要求,对案例按分项工程的顺序进行分解和组织教学。作为完善和补充,在运用“一例通”教学的同时还可选用其他工程的典型实例作为辅助手段,以解决一些案例没有涉及的内容和问题,使教学内容不但整体脉络清晰,而且深入透彻。

2.教学内容的研究。精心选择典型案例,所选案例应包含理论教学内容的绝大部分知识点,并介绍工程项目的多种比选方案,以及各方案的优缺点,并思考如何采取一些工程措施来弥补不足,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比较,以提高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综合类比能力、多重思维能力、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积极探索多种教学方法。在“一例通”教学法的设计过程中,以及在反复的实践验证中,注重结合其他教学手段,如课堂讨论、开展环境科技创新实验等,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使学习成为一种积极、主动的探索过程,从而养成独立思考和积极进取的科学精神,以实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需解决的关键问题

1.如何对案例进行分解和组织教学。综合案例选好后,还必须根据教学大纲的理论教学内容要求,对综合案例进行分解,分解成若干个子案例,使其适应课堂教学要求。子案例的分解必须与建筑工程的分部、分项工程相对应,尽量做到每个典型的分项工程都有子案例。分解后的子案例按教学进度要求汇编在一起,形成案例集。

2.如何更好地实现理论教学与工程实践的对接。“一例通”教学法所采用的案例必须取自实际建筑工程,并保持实际工程原貌,子案例中不仅要有文字描述,还要有相应分部、分项工程图纸,以便更好地实现理论教学与工程实践的对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