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古文教学范文

时间:2024-04-09 16:56:3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高中语文古文教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高中语文古文教学

篇1

古诗文一直是高中语文课程中的重要内容,受各方面原因的影响,教学中存在的许多的问题。教学中,我们教师应清楚认识问题所在,积极的采取教学措施,灵活运用各种教学策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教学效率。以下是笔者的几点教学浅见:

一、现阶段高中古文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分析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们的高中语文古文教学都是采用传统教学的老方法和老策略,注重知识的灌输而轻视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和进一步深入,虽然教学现状有所改变,但碍于传统教学观念的深入人心,使得我们的教学依然问题重重,有待我们教师进一步的解决和提高。其主要问题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教师方面。受传统教学观念和升学考试压力的影响,现如今的高中古文教学中,很多教师都是打着新课程改革的旗号搞传统式的教育。教师只注重自身课堂的讲授,不注重学生的理解,或是只注重学生的考试,不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部分教师则过于注重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带领学生进行全文翻译,这样造成了学生对教师很大的依赖性,和新课改的自主学习的理念相悖,同样也不合适。其次,学生方面。首先,学生不感兴趣。在高中语文的整个教学阶段中,古文由于特有的时代特征,一直都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内容之一。很多语文基础不是很牢靠的学生对于白话文的内容尚能勉强应付,对于古文学习其就显得很为难。这就使得很多学生对古文的学习缺乏热情和兴趣,学习仅仅是为了应付老师或者是考试而已。其次,学生的学习方法欠缺科学性。很多高中学生在学习古文的时候往往喜欢采取的方法都是死记硬背,死记硬背的效果好像短时间内看上去比较明显,但是时间一长,没有经过学生真正领会和消化的内容很快就会被一一忘记。学习方法欠缺科学性,无法实现高效学习,学生容易产生厌倦情绪。各方面原因的综合制约,严重的阻碍了教学效率的进一步提高,急需我们教师解决,以提高教学效率,引导学生科学学习,快乐成长。

二、提高高中语文古文教学效率的有效策略分析

1、采用灵活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最好的老师,是学生积极参与古文学习的潜在动力和前提。古语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说的就兴趣对于学习的重要性。因此,在高中语文古文教学过程中,作为教师的我们,要想提高教学效率,我们就应积极的从学生的性格、爱好等各方面入手,结合教学实际,充分挖掘教学中存在的趣味因素,灵活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性参与其中,使其变“苦学”为“乐学”,提高教学效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式有许多,例如,教师在进行《鸿门宴》这篇古文教学的时候,在新课导入的环节中,可以让学生解释文中的“竖子”到底为何意。学生带着问题进行了第一遍粗浅的阅读,并在阅读中结合课后的注解明白了文中的“竖子”指的是项羽本人。在解决这一问题之后,教师接着向学生又抛出另外一个问题,为什么项羽之前被称之为“竖子”, 后面又被称之为“项王”呢?这样,通过根据古文的实际情境创设相应的问题,让这些题目成为学生和教师进行相互沟通交流的桥梁。通过提问和回答问题的方式,教学变得更轻松,在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也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学落在实处。

2、注重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提高教学效率

自主探究学习是在兴趣的基础上为了提升学生的整体古文水平而采取的学习方式。新课标提倡探究性学习,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帮助学生养成科学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在高中语文古文教学中,我们教师在教学一些较简单的古文内容的时候,应积极的为学生创设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引导学生积极进行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之实现由“学会”向“会学”转变,从而提高教学效率。为此,教学中,我们教师应积极的转变教学观念,积极的学习新课程改革指导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积极在教学过程中突出学生的主体性,教师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敢于质疑,善于释疑,培养学生的研究意识,营造探究意境,通过交流与合作,学生在亲身实践中,获取直接经验,从而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养成科学的学习态度。这样,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了,学生的阅读和感知水平也会得到相应的提高。

3、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语文素养

篇2

高中古文教学对学生意志力进行培养,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执着追求与自主选择目标,从而树立应对困难的坚强品质。一方面,学生要执着追求目标。高中古文中对意志力的阐述数不胜数,一些作者的人生经历就是一个很好的写照,为古文心理健康方面的教学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比如司马迁不畏强权,为了完成父亲的遗志,甘愿遭受宫刑,写下了史诗般巨作《史记》。其中的一些名篇也体现出文章主人公的坚强意志,像《廉颇蔺相如列传》、《项羽本纪》等。再如屈原在逆境中不怕困苦,忧国忧民,写下了著名的《离骚》。教师可以在古文教学中重点强调这些人物的坚韧毅力和顽强品格,用屈原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提振学生的信心与勇气,进一步激发他们敢于在逆境中同困难抗争。另一方面,学生要自主选择目标。目标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生学习的成绩和心理健康的发展状况。

但很多高中生缺少正确的目标意识,无法挑选适合自己的目标。因此,教师要在古文教学中充分挖掘教材资源,使学生具备良好的目标意识,从而选择正确的目标。比如李密《陈情表》当中的“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作者处于两难的境地,一方面要照顾卧病在床的祖母,一方面又要考虑国家的安危。教师在讲解这句话时,不仅要让学生明白李密对祖母的“孝”,还要让学生明白李密对国家的“忠”。此外,教师还要让学生积极应对困难,迎难而上,正如孟子所说“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高中生在学习古文时,要勇敢面对难题和挫折,不逃避现实,并采取合理有效的对策战胜困难。

二、塑造良好的人格

在高中古文教学中,学生既要学会求知,也要学会做人,智育和德育同等重要。良好的德育方式可以促进高中生心理健康发育,使学生具备健全的人格。针对高中古文的特点,教师可以从以下两点入手。

篇3

选修只是为学生提供学习和发展的一个平台,师生不是教材的奴隶,应坚持以学定教,灵活自主地用好选修教材。根据新课标的要求:“高中语文选修课程是在必修课程基础上的拓展与提高,有的侧重于实际应用,有的着眼于鉴赏陶冶,有的旨在引导探索研究”。笔者所在的湖北省选定的是《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和《外国小说欣赏》这两本选修教材,在此便以《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为例谈谈具体想法。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共有六个单元,每个单元有一个主题,并且由“赏析指导”、“赏析示例”、“自主赏析”、“推荐作品”四个部分组成。如果像必修课文那样篇篇都讲,时间上不允许,也违背了选修课的原则。和必修课课程比起来,选修课程的学习更应当放开思路,发展个性,更加需要学生主动学习。学生从小学到高中,已经学习了很多古诗词和散文,背诵了许多名句甚至许多篇章,也领略了许多作品的文采和意境,但《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这本选修教材着重点是从文学鉴赏角度进一步引导学生阅读古代诗文的,通过鉴赏探究,感受古诗文的思想和艺术魅力,发展想象力和审美力,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增进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关于这门选修课的教学方法应注重以下几点。

一、突出一点,品味交流

古诗文中有很多“点”,这些“点”可以结合高考的考点来交流探讨,达到既提高鉴赏能力,又能提高解题能力的一石二鸟的效用。古诗词中有很多涉及到人物形象,如杜甫的《旅夜书怀》、柳永的《甘草子》(秋暮乱洒衰荷)等。教师可以据此结合高考古诗词鉴赏中的“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考点进行互动探讨,分析这些诗词中人物形象的特点,品味交流。当然就单独的一首诗而言,鉴赏点可能很多,我们教学时大可让学生在已经读通文意的基础上就某一点来讨论交流,然后通过练习巩固,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如王维《积雨辋川庄作》可以从意境美的角度进行鉴赏,苏轼《新城道中》(其一)可以从修辞手法的角度探讨交流,杜甫《登岳阳楼》可以从炼字的角度去分析,李煜《虞美人》可以从情感的角度去把握等。

二、线式展开,纵横挖掘

古诗文教材本身是按照一个个主题来编排课文的,有时还涉及到一个作家的多篇作品。在具体教学时,我们可以打破章节的限制,就同一作家不同时期的作品或不同作家同一主题的作品进行线式展开教学,分析它们的异同,弄清它们的特点。如学清照的《一剪梅》时,我们可以比照《声声慢》来解读,纵向分析李清照南渡前后作品风格的变化,运用“知人论世”的方法,将对词人的理解深入化。在学习《阿房宫赋》时,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可以结合《过秦论》来对比分析指出对秦亡原因的不同理解,也可以来谈“赋”与“论”两种体裁的不同写作手法。讲授《项脊轩志》的时候,也可以让学生对比阅读课本中刘基的《苦斋记》,掌握古文中作者借物来记人以及抒志的写法。还比如《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既可以与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从横向来比较作家的人生观和精神气质,也可以从纵向比较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探讨诗仙的浪漫情怀与狂放性格。《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材里还有一些登楼诗、闺情词、人物传记,虽编者并未刻意将它们归为一类,但教师具体教学时,可以布置任务让学生自己归类探讨、分析鉴赏,最后得出结论,将知识内化、系统化。

三、面式研究,拓展提高

语文学习接触的不仅是具体的“点”和纵横交错的“线“,它还涉及到大的“面”。“面”是切入角度,又是范围。在学习古诗文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在掌握课文基础内容的前提下来进行“面”的分析。如婉约词,柳永的《雨霖铃》、晏殊的《浣溪纱》、欧阳修的《蝶恋花》、姜夔的《扬州慢》、李清照《醉花阴》等,我们可以从它们的思想内容和语言风格方面来总结婉约词派的风格共性。从屈原的《湘夫人》,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将进酒》,李贺的《李凭箜篌引》来品味浪漫主义诗风的精神内核。还可以从鲍照《拟行路难》、阮籍《咏怀八十二首》(其一)、陶渊明《杂诗十二首》(其二)这些诗篇来探寻魏晋南北朝时期知识分子内心的矛盾与痛苦、苦闷与彷徨,在解读的过程中拉近自己与仁人志士的距离,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进行心灵的对话,从而充实自己的精神家园,提升个人的人格品质。

四、丰富形式,激发兴趣

前面所述是从内容方面进行的尝试,在形式上教师也可以大胆开展一系列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兴趣,就能发挥出主观能动性,就能参与进来,从而有所得、有所悟。《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有的重在实际操作,需要突出某一方面的专门知识和技能;有的重在发挥想象和联想,注重情感与审美的体验;有的重在思辨和推理,强调理性和严谨。所以选修课特别需要注意寻求与课程内容相适应的教学方法”。针对不同的学习文本,教师可以采取不同的方法。如讲授《项羽之死》时,可以回顾必修课中的《鸿门宴》以及《项羽之死》课后五首后人咏项羽的诗作来辩论“项羽该不该过江东”,按正方反方“开篇陈词——自由辩论——总结陈词”的程序来进行,最后由双方队长写成论文,形成结论。当然也可以“我看项羽”为话题来举行一次班级演讲会,加深学生对这个历史人物、艺术形象的认识。还可以以写作读后感的方式,鼓励学生动笔将自己的观点看法写成文字,教师批阅后选择有代表性的文章在全班宣读。此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对某一作家感兴趣的同学开展主题讲座或主题报告,如“诗圣杜甫研究报告会”、“东坡其人与其文”、“纳兰词品读会”等等。另外,编排课本剧也是一种激发学生兴趣的有效方式。如《项羽之死》、《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等情节性较强的作品,可以让学生自己策划编排课本剧,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与创新力。

五、以读促教,搞活课堂

古诗文学习离不开“读”。“读”是关键,教师讲再多再细,设计的活动再新再奇,如果不能让学生自己去读,去大声地读,去反复地读,那效果也不会好。因此,教师还应针对“读”开展丰富的活动。“以读促教”应该成为教学的一种常规手段。缺少了“读”的环节,古诗文教学就少了活力,就不能称其为“语文”。没有朗朗读书声的语文课堂,就是没有生命力的语文课堂。在选修课的教学上,更应加强“读”的比重,让学生读出文意、读出见解、读出感悟。如在学习《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诗歌朗诵会”,可以人人参加或自愿报名,可以配乐朗诵也可以谱曲唱诵,选出优秀选手,然后再在班级之间开展“诗歌擂台赛”进行比拼,这样既可以强化学生的记忆与背诵,又可以增强班级的凝聚力和集体荣誉感。教师还可以在课堂上开展“我爱记诗词”或“名句接龙”等检查背诵的活动,根据检查结果评选出每月的“记忆之星”并加以奖励。教师作为活动的引导者要充分做好指导的工作,让新课改后的新课堂充满着生机与活力。

篇4

关键词:大学语文 古文 注解 教学

由于我国的历史悠久,文学遗产丰富,教材中古代文学的作品占较大的比重。因此,教好这一部分,对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非常重要。尤其是许多邻国如日本、朝鲜、新加坡、泰国等,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崇仰备致,更增加了我们古代文学教学者的肩头重任。笔者根据长期实践所得,想就古文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以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近代学者黄侃云:“训话者,用语言解释语言之谓。”又云:“话,故也,即本来之谓;训,顺也,即引申之谓。”这是说,话是推求词的本义,训是说明词的引申义。如不明古代文学中词义,又不能掌握古词义的引申应用,那就完全失去了古代文学教学的重要作用和意义。针对这一问题略述数端草见于后:

一、 古代文学要不要讲古音古义

语言是社会的产物,是人类社会交际的工具,社会不断发展,语言适应交际的需要,也不断发展变化。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当然不会一成不变。不但语言内部要素词义、语音、语法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且语言所反映的外部事物如生活习惯、文物制度等等,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因此,后人读前人的书,会碰到语言文字的障碍,产生隔阂。这种隔阂不消除,对古今音义乏差别不加以沟通,则今人该如何了解古人,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又从何谈起?

在《大学语文》古典文学的注释中,常遇到一些问题:教材中有的篇目某些字注古音,有的则不注。例如《诗经・氓》“将子无怒”的“将”字,教材注音为“qiang(枪)”;“其水汤汤”的“汤”字,教材注音为“shang(商)”。老师在教学中若讲古音,一些学生迷惑不解,认为若读古音,书上为何不注?若不讲古音,读来不顺口,不协韵。有不少学生问:“为什么先秦的一些作品(特别是《诗经》)字难读,音拗口?”这固然有学生不熟悉作品的原因,但也不能否认,这是古今音的不同所造成的。时有古今,地有南北,人有雅俗,因而语言文字上的隔阂是必然的现象。作为古典文学的教师,有责任消除学生这些疑惑。在教授古代作品时,我们不能把现代汉语的规范化套在古人的头上。古人已矣,套之何用?教古文就是要使今人知古。学生“知古不知今”不好,“知今不知古”也不好。学习古文,不明古音,就不明古义,就失去了学习古代文化的意义。因此,笔者主张,教学以现代规范的语言为主,同时还兼教学生些古音古义知识,以提高学生掌握古今字源词性的衍变,以及组词成句和分析词义句义的能力。语言学家吕淑湘、王力等,在教学中非常注意此类问题。

二、教学时注意上下文

凡从上下文察看,照旧注有矛盾或重复之处,不可轻易放过,其中很可能存在问题。如《诗经・氓》中“言笑晏晏”与“信誓旦旦”。前句朱东润本注:“晏晏,和柔貌。”《大学语文》注:“晏晏:柔和的样子。”

古文“晏、宴、晏”声象义统一,都源于“晏”形,都含“安”义。“和柔”、“柔和”、“温和”是引申义。朱注与徐注虽有根据,但并未与上下文的语境尽合。“言笑”已是欢乐、和悦之意,“晏晏”又是柔和之意,这岂不是重复了吗?《尔雅・广言》云:“晏,晚也。”《淮南子・夭文》曰:“日至于桑野是谓晏食。”《秦策》:“‘一口晏驾。’注:日暮而驾归太阴也。”可见“晏”字还可作时间词,与“晚、迟”同义。“信誓旦旦”,“旦旦”朱东润注“诚恳貌”,《大学语文》注“明白”。“信誓”亦为“诚恳”之意,“旦旦”若也是“诚恳”,此句不就成了“诚恳加诚恳”吗?这显然与上句一样,犯了重复的毛病。

《甲骨文字典》:“旦,从日从口,口即日之影。……以日与影相接之形表初升之时。”即日出之时也。日出为一天之始,故引申为“天”。《孟子・告子上》:“犹斧斤之于木也,旦旦而伐之。”这里“旦旦”为“天天”。由此推论,“信誓旦旦,天天申誓(信作申解),也就是天天发誓。与上句“言笑晏晏”合在一起解释,是说氓与女主人公恋爱之时,天天寻欢作乐,甜言蜜语,山盟海誓,都是女主人公婚变后回忆悔恨之词。这样解释既符合上下文意,语言与竟境,毫无牵强之感,学生也容易接受。

注解古人之文,切忌就字论字,拘泥一义。这种注法,以一字之义而言,虽然可通;但纵观上下文与全篇之义,则往往不能尽如人意,故不可不审慎从事。

三、与“大义”相违背者要多多推敲

古文的注有利于今人的阅读,又为初学者入门之阶。但注者毕竟不是作者,审义核实,合者固多,而推己及人,间有不合原作之意,也势所必然。因此难免盲从犯跟别人一样的毛病。类注文之病,在于从一句看,似觉可通,但追索一家之学说大义,则矛盾显然可见,故不宜轻信。

如《论语・子路、曾哲、冉有、公西华侍坐章》中的“春服既成”。宋人朱熹在《四书集注》中释“春服”为“单拾之衣”,对“既成”未言及。宋人邢在《十三经・论语注疏》中云:“春服既成,衣单拾之时也。”今人杨伯峻在《论语译注》中云:“成”,“定也”。“春服既成”,即“春天的衣服都穿定了”。北京大学中国文学史教研室《先秦文学史参考资料》亦云:“初春时寒暖无常,故衣服亦须常换,至暮春三月,气候稳定,所以说‘拾衣服已经穿得住了’。”古今注释基本大同小异。笔者认为此解与孔子立言之旨“微言大义”学风相去甚远。一是穿拾衣与下文的修楔之事没有必然的联系;二是穿单衣或拾衣,纯属个人穿衣小事。孔子以礼治天下,主张定名分,明等级来评论世事。曾子是孔子的得意门生,他所言“春服既成”之事,深得先生青睐,可见“春服既成”一事放在修楔之事之前,其中定有缘由,决非偶然掇合之作。

“服”字在甲骨文和《尚书》中是“事”的意思。或与祭祀的大事有关,或与服事天子有关。“春服”即“祭服”。古代社会的头等大事是春祈秋报的祭祀。天子在一年当中,不仅每季甚至每月都有相应的祭祀活动,而且春祈秋报之祭都有专门的祭服。《礼说・月令》记载:春季“载青,衣青衣,服仓玉”;夏季“载赤,衣朱衣,服赤玉”;秋季“载白,衣白衣,服白玉”;冬季“载玄,衣黑衣,服玄玉”。由于不同的季节有不同的服饰要求,故春天一到,缝制春祭服的事,便成了国家头等重要的大事,在任务未完成之时,朝延内外之人绝对不可懈怠。《周礼注疏》上云:“中春,诏后帅外内命妇始蚕于北郊。以为祭服。岁终则会内人之稍食,稽其功事。”文中的祭服,指的就是祭祀时所穿的衣服。暮春时节,春夭祭服的制作任务已完成,曾子才“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零,咏而归。”孔子因而为之赞叹。因为君主春祭求一国之福,青年人春楔求一身之福,先言国事、大事,再言个人小事,等级次序井然,这正是孔子“微言大义”的一贯学风。

又如《论语・学而篇》中的“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古今不少注家作“不怕人家不了解自己,只怕自己不了解别人。”杨伯峻先生还增字以就注面成其说,“别人不了解我,我不急;我急的是自己不了解别人。”殊不知这样解释与孔门“君子反求诸己,然后求诸人”的大旨相违背,与儒家“诚意正心”的一贯原则相违背,实不足取。

其实此语根据杨树达的《古书疑义举例续补・施受同词例》,已早揭明此文本义。

“施受同词例”夕云:古人美恶不嫌同辞,……乃同一事也,一为主事,一为受事,且又同时连用,此宜有别白矣。而古人亦不加区别,读者往往以此迷惑,则读古书者所不可不知也。……《史记・范唯蔡泽列传》云:“人固不易知,知人亦未易也。”人固不易知者,谓贤者不易见知于人,此“知”字受事之辞也;知人固不易也之“知”,则主事之辞。

“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的“知”字与“人固不易知,知人亦未易也”的“知”字一样,有受事与主事之分。前“知”为受事之词,后“知”为主事词。全句的意思应为:不要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而应担心自己没有东西让别人了解。孔子一贯主张“克己复礼”即克制、约束自己,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礼”的规范,也就是要修身修己,加强自身的修养。从这个观点来看,孔子认为了解别人不是最重要最难的事,故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最难的是“但患己之无能知也。”(王肃语)自己没有东西值得别人来了解,这种思想与孔子的“内圣外王”精神才是一致的。

孟柯是继孔子之后的儒家一代传人,史称亚圣,他在《离娄章句上》说:“……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把君子一切应映“求诸己”的精神说得斩钉截铁。哪有半点“患不知道别人”的思想存在。由此观之,我们在学习古人的文章时,既要注意对字、词、句的推敲理解,又要总观大义所在。由于古汉字比较复杂,有些字在某篇某段中可以这样解释,但总体来看却又与大义相去甚远,则应加以怀疑和探究。语

参考文献

[1]黄悼.训话说丛[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2]陈绂.古文的“互文见义”[J].语文建设,1995(06).

[3]倪怀庆.“隧”字补注[J].语文建设,2006(05).

[4](清)郑玄注,(唐)贾公彦疏,彭林整理.周礼注疏[M].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

篇5

关键词:语文;古诗词教学;学生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3-244-01

古诗词语言精练,形象生动、意蕴幽远。在学生人格的塑造、情感的陶冶、语文能力的培养、文化素养的形成等诸多方面,起着不可估量的潜移默化的作用。但是,由于时代相隔的久远,生活环境的迥异,古诗词教学现状不容乐观。本文笔者拟就对古诗词教学存在问题进行思考,并尝试提出有效教学策略。

一、高中古诗词教学的问题

对于高中古诗词教学,教师每学期都要花大量的时间,但教学效果却往往不尽如人意。反思不难发现,我们一直花大量时间的古诗词教学,存在不少问题。

1、忽视诵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激发学生诵读的兴趣,培养学生诵读的习惯。”诵读是我国古代最传统的读书方法,也是最有效的读书方法。但在实际教学中,我们的老师却往往忽视诵读这种学习古诗词最重要的方法,而是让学生通篇翻译和老师自己干巴巴的解释课文,把古诗词含蓄、凝练的美全部消解了,学生上这样的课如同嚼蜡。

2、忽视背诵

学习文学作品最重要的方法之一就是通过读来达到背诵的目的,特别是学习古诗词,教材中大部分古诗词都要求学生能够背诵。但在实际教学中,我们老师大多忽视对古诗词作品的背诵。在高考指挥棒的刺激下,老师大多只要求学生背诵每篇作品中那些名言警句。但如果学生学了那么多年的古诗词,仅仅只是会背诵其中的那么几句,对整首作品的理解会完整吗,会有一个整体的思想感情的感悟吗?

3、忽视文本

文本是教师进行教学的最基本的工具,也是教师教学基本的要求。阅读古诗词作品,要求学生能够从整体上把握文本内容,理解文本所表达的作者思想、观点和感情,对文本能够做出自己的理解。但是,我们的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却往往忽视文本,如有老师在执教《卫风.氓》的时候,把课本抛开,所有的教学内容都在课件上,整堂课学生都没有翻开过课本。教师的这种教学设计会给学生们一种意识,文本不重要,我们的老师上课都不用,那我们还要文本干什么呢?

二、解决古诗词教学问题的对策

1、营造氛围,重视切入

与其他体裁的课文比较,古典诗词更简练、含蓄、深刻,学生学起来颇有难度,如果教学方法不当,学生很容易对古典诗词的学习产生枯燥感,进而影响学生学习古典诗词的兴趣和积极性。众所周知,阅读跟主体所处环境、主体情绪密切相关。时代相隔的久远,生活环境的迥异,使如今的中学生容易对古典诗词产生隔膜。因此,教师通过情境营造氛围,重视切入,让中学生对古典诗词产生“亲切感”,是古典诗词学习的理想开始。

2、口诵心惟,诵读涵咏

“读”是学生获得知识的基本途径,它是学习之母,智慧之源。高中语文诗词教学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能力,它同样离不开“读”,学生只有通过读,才能体会出诗的意境之美,才有可能自己去驾驭语言,理解诗意。“读”的形式多种多样,主要有:

默读――默读的过程是把诗词语言转化为内在的口头语言的过程,“此时无声胜声”。

朗读――朗读是诗词教学中的一个常用的重要策略所谓朗读,就是清清楚楚地高声读诵,使诗词语气连贯而见情意。朗读在诗词教学中是最常用和最基本的方法,其心理过程特点是多种感官通道被利用起来了,能充分发挥感知的积极功能,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3、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加强学生与文本的互动

朱光潜说:“诗本是趣味性情中事,谈到究竟,只能凭灵心妙悟,别人和我不同意时,我只能说是趣味的不同,很难以口舌争。”即使是相同的诗词,不同的读者也会产生不同的感受、认识和体验。在上课时,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加强学生与文本的互动。

(1)领悟古典诗词的意境

意境是以直接的形式体现在诗词中,具有情景交融的艺术形态。意境是作者的思想感情和作品的景象和谐统一的表现:画内,是诗人所闻所见;画外,是诗人所感所发。教师要鼓励学生站在诗人的角度来领悟诗词的意境,用自己的语言把自己的想象表达出来。

(2)领悟古典诗词的主题

古典诗词所表现出的主题,有的比较明显,一读便可知晓;有的比较含蓄,需经过一番探究才能体会到它的言外之意。教师就得进一步要求学生联系作者写作的时代背景和生平际遇来理解,即把对作者写作背景材料的了解和对作品的具体理解紧密结合起来。

陆游的《临安春雨出霁》深刻理解诗意:作者实是国事家愁在心头,不能入睡,故“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来感慨自己有抱负却不能建功,只能写书、品茶的心理。

(3)领悟古典诗词的表达技巧

众所周知,古典诗词的表达技巧包括修辞方法、典故运用、表达方式、表现手法等。而表现手法,又包括托物言志、动静结合、直抒胸臆、比兴、情景交融等方法。

篇6

关键词:高中语文;故事法内涵;故事法优势;故事法主角

中图分类号:G623.2?摇 文献标识码:A?摇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3-0057-02

众所周知,语文学科具有人文性。中外五千年的文化材料可谓丰富至极,而在这些材料中也有很多精彩的故事,而学生又对故事有着独特的情结,从小就喜欢听故事,所以,作为高中语文教师,不妨从这一点出发,将故事法运用于自身的教学,这将有利于提高学生对高中语文的学习兴趣,也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笔者对此法进行了几年的教学实践,现总结如下,仅供各位同仁参考。

一、故事法的内涵

故事法,就是针对自己所讲授的内容,选择与之相关的故事来进行生动形象的讲授的教学法。

二、故事法的优势所在

1.高中语文运用故事法可以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随着高中生年级的增高,年龄的增长,科目的加深,他们的学习日渐呈现理性、逻辑和推理等特性,这也就让我们的语文课堂变得沉闷而缺少快乐。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笔者特意在课上、课中或课后安排一个小小的故事情节,以缓解这种沉闷的气氛,渐渐地笔者发现,每当讲故事的时候,学生的兴致特别高涨,有时候甚至还会出现共鸣,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今年夏天,我在上下午的作文课时,布置好作文题目“爱如网”让大家写作,结果很多学生精神不振,昏昏欲睡,于是,笔者灵机一动,随口说道:“这个作文题包含故事特别多,老师为大家先讲个故事再写作吧!”一听要讲故事,学生们马上来了兴致。笔者就讲了一个自己的父母爱自己的故事。大家都发出了感慨,很多学生由此受到启发,拿起笔开始迅速作文。有时在讲单元练习之前,学生总是以为这些题简单至极,但又极容易出错,所以,笔者就用一些“细节决定成败”的故事来提醒他们,越简单的越要细心,这在某种程度上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培养了其良好的做题习惯。

2.高中语文运用故事法可以提高教学效率。笔者在上高中语文课的时候,总会讲到一些文学常识,课本上没有,学生一时也难以找到。此时,笔者就会用故事法来帮助其解除疑惑。比如在讲《鸿门宴》时,有大量的背景需要学生去了解,从而才能明白课文所节选的内容。于是,我把秦统一六国和楚汉战争的前因后果通过多媒体课件的形式娓娓道来,学生听得是津津有味,对一些人物的性格也有了一定了解之后,再来看“鸿门宴”这个故事,一波三折,迭起,学生更透彻地理解了本文中心思想,提高了当堂课的教学效率。

3.高中语文运用故事法要为引导学生的阅读方向而讲授。班主任总是会在上课时,没收一些学生偷偷看的“课外书”。课外书值得读吗?当然值得读,但是要看读什么书了。如果读得太滥、太杂,就必须要有教师的合理引导。刚开始时,笔者把没收的书翻看一遍,为其中的暴力倾向和低俗场景所震惊,所以会经常跟学生说这些书的坏处,提醒他们要少看或别看,最好是能看看中外经典。但是话是说了不少遍,但效果却非常不好。后来,当笔者讲课时,总是从课本中引申一些名著来推荐,并把其中的精彩故事放在课堂上讲,结果倒是有不少学生借阅来读。尤其是一些才子的书较受欢迎,如苏轼、徐志摩等。

4.高中语文课运用故事法可以扩充学生的课外知识。高中语文的课外阅读量是150万字以上,这样大的阅读量,怎样来完成呢?笔者就作了一个除法。150万字,看似庞大,其实算起来并不那么吓人。高中三年,我们用两年时间来计算(高一、高二),两年共4个学期,按每学期按20周计算,150万字的课外阅读量每周只需完成18750字即可。意味着每天的课外阅读量只不过是2679字。如果以每分钟600字的阅读速度来算,每天只要四五分钟即可。所以,为了循序渐进地完成课外阅读任务,笔者就引导学生养成每天阅读的好习惯,还经常为学生印发一些经典作品,把一些作品写作的小故事讲给他们听。这样,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了,阅读习惯养成了,课外阅读量完成起来也不再非常困难。

5.高中语文课运用故事法可以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新课标对学生情感教育作了如下阐述:我们要进一步重视阅读和写作教学,阅读教学是语文情感教育的重要途径,写作教学是语文情感教育的落脚点;最后,尽快建立明确的中学语文情感教育评价体系,这是语文情感教育实施的保障。

由此可见,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是非常必要的。笔者在授课时,经常结合所讲授的内容为学生讲一些陶冶性情的小故事,或是告诉其为人处事的道理,或是帮助其培养良好的品格。如在讲授《劝学》时,笔者给学生讲了苏秦头悬粱的故事,以此来勉励其刻苦学习;笔者在讲授韩愈的《师说》时,用程门立雪的故事来告诉学生要尊师重道……经过大量的故事的渗透,学生的情感受到了很深的触动,他们也比以前懂事了很多。另外,讲授这些故事,也大大提高了笔者的阅读量和表达水平,每一次讲故事,笔者都力求生动而不失科学,让学生自己去感悟一个故事。

三、故事法的主角所在

既然故事法是教师上课的一种教学方法,那么,故事法的主角肯定是高中语文教师。怎样讲也比较灵活,但要掌握一个度,过犹不及,虽然讲故事对高中语文教学有着很大的影响,但是如果故事讲得太多,或者不分时间、场合来讲的话,那只能让学生迷恋于故事,而忽视对语文课本的学习。另外,故事可以是复述古今中外已有的素材,也可以原创一些哲理深刻的故事来启迪学生。

篇7

1、 课文中的某些注释虽无大错,但推敲起来总觉得有些勉强,这时,利用训诂学的知识,可以帮助我们弄清课文中的词语的确切意义。

如:如:庄子《逍遥游》(人教版 必修五 第34页):“腹犹果然”,课本注“果然”为:“吃饱的样子。”为什么果然会是“吃饱的样子”,这很难理解。据吴昌莹《经词衍释》:“果,若也。”“《庄子》:‘腹犹果然。’然,是也。谓腹尚如此是也。故注云:饱貌。”如此,我们弄清了该词注释的来龙去脉,理解就没问题了。

2、在中学语文课本中,有些课文的词语虽然貌似普通,其实意义相当特殊,本当加以注释,可是偏偏未注,留给语文教师自己去思考解决。如能发挥训诂学的职能,则可以帮助我们求得正确的答案,以弥补课文在注释方面的疏略。

如:苏轼《赤壁赋》(人教版 必修二 第32页)):“如怨如慕,如泣如诉”,课文没有对“慕”作解释,大概以为简单而不解释,而老师们在上课时很多把它解释为“爱慕”,也有解释为“眷恋”或“怀爱”的。而事实上从前后文看,整段文字都渲染了一个“悲”字。考证一下发现“慕”确有“悲”义。

又如:李白《蜀道难》(人教版 必修三 第36页)):“猿猱欲度愁攀援”,“攀援”课文失注,从后文解释“猱”时说它“善攀援”来看,大概是把它作为“攀爬”来讲了。

3、课文中某些注释常常有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的解释,这说明注释者也不能抉择,故列而并陈之,需要语文教师自己来判断。在这种情况下,运用训诂学的方法则能帮助我们在众说纷纭中作出正确选择。

如:《鸿门宴》(人教版 必修一 第24页):“哙曰:’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注释说:“与之同命,和他们拼命。之,指项羽等。同命,死在一块儿、拼命。一说,‘之’指沛公,与沛公同生死,也通。”或取前一说,“之,指项羽等。同命,死在一块儿,拼命”或注释说:“之,指项庄。”比较三种说法,汪维辉先生认为当以“一说”为胜。因为“同命”本义是“同生死,共命运”。古书里并没有表示“拼命”的意思,而是指一块死、共同死在一起的意思。其说可信。“同命”,表示一块死,古书里确有其证。如,《淮南子・真训》:“夫历阳之都,一夕反而为湖,勇、力、圣、知与罢怯、不肖者同命。”高诱注:“勇怯同命,无遗脱也。”

4、课文注释非出自一人之手,难免会有这样或那样的不足。对于其中的差错,语文教师需要有一定的辨别是非的能力,不能以讹传讹。为此那就应该加强训诂学方面的修养,对课文中出现注释之误必须时时加以订正。

如:王勃《滕王阁序》(人教版 必修五 第29页) “控蛮荆而引瓯越”,课文注:“控制楚地,连接瓯越。”即把“控”释为“控制”,此为误注,不看前后文,盲目地把现在的意思加到文章中去了,《说文》:“控,引也。”此处控与引对文,意义互训。又《水经注・漯水》:“其水控引众泉,以成一川。”此处控引连用都表连接之意。《文言文实用词典》援引此例,释为:“接引,连接”正确。

再如:《陈情表》(人教版 必修五 第36页):“行年四岁,舅夺母志。”注释说:“舅父强行改变了母亲守节的意志。” “夺”也是改的意思。

5、语文教师对出现于古文中的字形普通而意义特殊的词语,不能满足于知其然,而要明其之所以然。只有这样,才能做到举一反三,得心应手。这就更需要加强训诂学的学习了。

篇8

【关键词】高中语文;语文教学;古代诗歌

古代诗歌可谓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之精髓,其包含了传统文化底蕴,审美情趣,精神感受等。在高中语文教学中需要将古代诗歌的魅力传递给学生,以创新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品味古代诗歌的精美。

一、炼字识古义

古代诗歌之韵味隐藏于字词以及文字之间,只有将诗歌中的关键字、关键词和关键句深读与思考,才能够体会是个涵义,以及诗人用字的技巧。

古代诗歌用字讲解精、准,每个字都是诗人严加推敲后生成的,其中不仅包含了字义本身,也将诗人的感情溶于其中,这就要引导学生,认真把握住诗歌的精炼之字,通过咬文嚼字,仔细推敲来体会文义以及作者的心境。如在杜甫《登高》中“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中,教师就要引导学生抓住“急”、“高”、“清”、“白”这几个关键词,进而让学生分析字义,通过字义分析,我们知道这句话,以修饰性的字,写出了杜甫登高闻见,指明了节序和环境,通过对凄清的秋景的描写,渲染了浓郁的秋意,抒发了诗人年迈多病、感时伤世和寄寓异乡的悲苦。再如马致远的《秋思》中,“枯藤老树昏鸦”,用“老”修饰树木、用“昏”修饰乌鸦,教师若将“老树”变为“古树”,“昏鸦”直接说成乌鸦,让学生对其讨论,并指出哪个用得好,通过学生分析指出原文力度强,这就使学生增添了对字的把握,加深学生对文章含义理解。

许多文章通过一字引读全文,这就要求将其字读深,读透。例如《蜀道难》一个“难”字将全文连接起来。全文篇幅长,陌生字词多,语句长,这就给学生的增加了学习的困难,是很多学生一看到就感到“难”。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用“一字引全文”的形式进行教学,将“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一句贯穿全文,通过对“蜀道之路难,官道之路难”的分析,使学生在文中找出相关句子,这就把握住了整篇文章的切入点,将长变为短,再有短变为一个“难”字,从而理解诗人感情。

二、诵读深体味

诗歌是借助于有节奏感和音乐美的之举,选择审美意象,来表达诗人感情的,这就要求诵读教学贯穿于整个课堂,在组织学生诵读时,一要诵读有顺序。一般按照自读、泛读、精读的顺序进行,通过泛读使学生读顺句子,对课初步感知;在泛读中,教师对学生的声调、速度、停顿、轻重等诵读方式做一一指点,使学生感受到诗歌之趣味;在精读中,以品味为目的,通过学生有感情的诵读,体味诗人情怀。

诗歌创作往往是“感其哀乐,缘事而发”,由于是人的生活背景,思想追求,文学素养等不相同,这就形成了风格化的诗人,如李白诗格飘逸洒脱,李清照诗格委婉清新,杜甫诗格深思悠长等,这就使不同风格的诗歌呈现出不同的诵读方式,同时不同作品的风格不一样,诵读方式也不一样,教师引导学生比较诵读,能更好的体会不同风格的古诗文所独具的韵味。如杜甫《秋兴八首·其一》“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在这样一幅清幽凄冷的自然画面中,学生要用舒缓的语调进行诵读,并配之忧愁的背景音乐,就更容易理解宋人的阴柔忧郁的气质。而李白的《蜀道难》“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则要用惊叹的语气才能读出蜀道的高险难攀。读杜甫的《登高》,要将心融入其中,读出雄浑的感觉。

三、触景生真情

素质教育关注于人的全面化发展,注重学生的人本教育,诗可以兴、观、群、怨,学习古代诗歌不仅有利于学生知识面的扩展,而且能使学生吸取中国古代文化中的精华,享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增强自身的人文素养。古代诗歌作为中国最原始的精神产品,其中包涵了深厚的人文情怀,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积极引入情景教学法,促使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文中之真情。

由于古诗文的语言比较简洁、凝练,尤其是古诗,用极少的字数表达丰富的感情和深刻的内涵,学生必须展开丰富的想象才能进入诗人的意境,体会诗中留下的空白。例如在《诗经·卫风·氓》中,前两章追述恋爱生活。女主人公“送子涉淇”,又劝氓“无怒”;“既见复关,载笑载言”,这就要求学生对其中的难舍难分的情景展开想象,通过学生场景的描述,或是学生间的协作表演,来使学生感受到女主人公的细腻、热情与温柔。顺着“恋爱——婚变——决绝”的情节展开,让学生以“喜悦——痛苦——平淡”的心理感怀来描述全文,同时,展开学生间的对白讨论,激发学生的心中怒火,还可以让学生通过写首小诗的形式将每段的感情变现出来,使学生走进女主人公的心灵世界。

简练的文字浓缩深厚的情韵,这是古代诗歌最为显著地特征,其中意象是诗歌中浸染了作者感情的事物,这就要求在学习诗歌时抓住意象,融情入景。古代诗歌中意象很多,如梅兰竹菊象征君子之高洁,梧桐雨表示凄凉,杜鹃代表乡愁等,这就要求在教学中将意象溶入感情,使学生通过意象分析来了解全文。例如在杜甫《秋兴八首·其一》中处处有景,处处有情,这就要求在学习中展开意象分析,将萧冷之秋景展示出来。教师通过对萧森、波浪、风云、丛菊、孤舟等等意象的分析,让学生展开想象,将萧瑟的秋景在脑海中映现,这就为感情的渗出做出了烘托,若有条件,教师可以将景物一一呈现在多媒体上,使孤舟之形象呈现出来,帮助学生理解古人想念家乡之情。

总结:

古代诗歌被引进语文教学,是提升学生审美能力,想象能力,情感素养的需求,是实现人文教育的需要。高中语文教学要以学生能力目标、人文目标的实现为出发点,通过咬文嚼字,引导诵读、寓情于景、体味意象、情景再现等教学方式展开诗歌教学,使学生真正实现审美能力、情感能力以及人文素养等全面化提升。

参考文献:

[1]王凌. 试论语文诗歌教学的创新方法[J]. 科学大众(科学教育), 2012,(07) .

篇9

古诗词是数千年的历史文化积淀,更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瑰宝,古诗词以其凝练的语言、丰富的想象、优美的旋律、真挚的情感被一代代人传承下来,千古流传,成为我国文化史上一道亮丽的风景。面对如此优秀的文化遗产,该如何引导学生学习呢?《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这是语文古诗词教学应达到的标准。但是古诗词的产生时代久远,学生在语言方面存在着理解障碍,再加上学生深入领悟其内涵,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是非常不易的。本人认为应该从以下三方面入手,提高诗词教学的效率。

一、激发学生的兴趣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有了兴趣,学生就有了学习的动力。由于初中生文学素养有限,对凝练、含蓄的古诗词很难产生直接的兴趣。同时古诗词距离现在较远,用语方面与现在有差异,要深入理解这些诗词,对初中生来说,不是一件易事,因此,教师必须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激发学生兴趣的方法,比如有音乐、画面、故事等。

学习古诗前,先不要让学生接触课文,而是让学生听歌曲《涛声依旧》,让学生思考歌的内容与哪一首古诗相关,学生通过回想,大都能说出张继的《枫桥夜泊》。然后教师可以再举一些学生熟悉的歌曲中的歌词,告诉学生只是一些诗句做了改动而已。引导学生明白古诗词与我们的生活离的很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古诗词教学中介绍诗词涉及的典故、诗人轶事、故事等,有助于拓宽学生视野,满足学生好奇心。如教学李清照的《醉花阴》时,教师可以讲述词人创作的故事:李清照是宋代著名的女词人,她出身书香门第,从小就遍览群书,思维敏捷,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特别擅长写诗。18岁时嫁给了赵明诚,郎才美貌,志趣相投,生活十分美满。但赵明诚由于职务所限很快离京而去,从此分居两地。没有丈夫的陪伴,李清照感到寂寞,她经常独坐高楼,思念丈夫。这年的重阳节,庭院里飘来了阵阵菊香,她想到往昔丈夫的陪伴,可如今只能独守空房,心情黯淡下来。夜间翻来覆去无法入眠,披衣到窗前,看到了在风中摇曳的,形如自己瘦弱的身影,触景生情,挥笔写下了《醉花阴》。这样的故事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注重诵读

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读书破万卷,下笔有犹如神”。由此可见,诵读在学习古诗词中的重要性。我国的传统文化以含蓄为美,其诗词虽然言简意赅,但寓意深远,不熟读更是不能够领悟到其中的真谛。自有诗歌起,诗就与音韵、节奏结下了不解之缘,富于音乐美,通过音韵、节奏来传达情感是它的主要特征。可以说,欣赏古诗词最基本的方法就是诵读,在反复的朗读、吟诵中读出诗的节奏、韵律,感受其音乐美,体味诗人的情感,感知诗的内容。因此,在高中古诗词教学过程中应该特别注重和强调对学生的朗读训练,可通过各种手段来引导学生朗读古诗词,如通过声音的高低、情感的悲喜、节奏的缓急或播放高水平的朗读录音或配乐朗读等诸多形式来引导学生深入其境地去感受和领悟作者创作时的情感和寄托,让学生在享受听觉美感的氛围中自觉融入到诗词所描述的场景中,在朗读中获取情感共鸣,在朗读中得到审美愉悦。其次,在充分熟练朗读的情况下需要引导学生背诵一些古诗词,以此更好地去已W知识和艺术感知,从而进一步体验作者的情感,并让其审美感受升华。

三、品味意境

诗歌美,常常表现在诗歌的意境美。中国古诗词贵在意境。“意”就是诗人主观的思想感情,是诗人理解和认识生活的基础上典型感受;“境”就是诗人所描绘的客观事物,即鲜明的生活图画,是从大量生活现实中提炼出来的富有特征的艺术形象;“意境”即诗人的思想感情和他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有机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而能否引导学生进入这个境界,就意味着能否使学生体味到古诗词的美,这也可以说是古诗词教学成败的关键之所在。体会意境,把握古诗词的情感,是古诗词鉴赏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即深入挖掘诗词所选取的意象和抓住含有“诗眼”的词句。

篇10

“文本细读”的含义是立足于文本的阅读,要尊重文本,立足于仔细地、反复地阅读文本,从文本的语言、结构、意象及文本背后的情感入手,进行仔细地多次地品读。文本细读要求将文本读准确,读出古代诗歌的题材特点,落实到高中古代诗歌阅读教学上就是要以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审美活动为主,在教师的引领和带动下让学生准确把握诗词的形象,准确品味诗歌的语言,准确领悟诗歌丰富的人文内涵,立足文本积极建构诗歌文本的意义,充分感受诗歌的节奏、情感、意境,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探究能力。

一、文本细读:用“诗”的眼光来读诗

长期以来古代诗歌的鉴赏教学一向处于边缘地位,教师教学时混淆了古代诗歌与其它文体的教学方法,诗歌鉴赏课没有很好地突出古代诗歌的文体特点。笔者认为把握文体特点进行教学可以从以下步骤入手:

1.理解格律,吟咏诗歌

细读的前提是多读,诗歌必须反复读,甚至要吟咏。吟咏诗歌是开启欣赏诗歌大门的金钥匙,培养学生学习古代诗歌的第一要领是反复吟咏诗歌,教会学生如何吟咏诗歌。例如,教学《诗经》时,由于《诗经》大多数是四言体的民歌歌词,是“二二”节拍,读每句诗,要两字一停顿。而且《诗经》中的作品大多用复沓回环的方式来组织章节,读的时候要注意这种回环反复的韵律美。唐代以前的五言古诗、七言古诗平仄用韵还不是很严,但并不是说古体诗全无格律,只是用韵比律诗宽,教学时重点指导学生读好节拍和句末韵脚。例如:五言古诗一般读做“二二一”或“二一二”;七言诗一般读成四个节拍,“二二二一”或“二二一二”。古典律诗讲究严格的格律,押韵、平仄与对仗都很讲究。有“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严格的平仄格式和押韵规定。律诗每首八句,四韵,一二句叫首联,三四句叫颔联,五六句叫颈联,七八句叫尾联。每联的上句叫出句,下句叫对句。中间两联必须对仗,首尾两联可对仗,也可不对仗。对仗的目的是为了利于诗歌内容的表达,形成诗歌的整齐美。古代诗歌的格律知识学生比较难懂,在吟咏诗歌时需要教师巧妙地通过平仄、押韵、对仗等格律知识引导学生反复吟咏。

在朗读诗歌作品时除了应该掌握声律特点外,更要细心揣摩诗句的情感色彩和作者情绪的变化,借助音韵在诵读中融入自己的感情,还原作者当时的心理感受。例如,教学《将进酒》时,要充分把握诗中句式的长短变化,韵脚的疏密转换,在有感情、得法的诵读中,体会诗人借着酒兴,淋漓尽致抒发出来的不平之气。教师指导朗读要充分,有些细节要指导到位。例如,要读出大河之来,势不可挡的气势,读出诗人感叹岁月,人生易老,读出诗人由欢转悲到积聚成高亢、嘹亮到狂放的感情,又由狂放转为愤懑、激越的情感反差。只有一遍一遍地吟咏,一边吟咏一边思考,直到读得豁然贯通,才会有新的发现,这是古代诗歌审美鉴赏的要求,也是细读立足文本,进入文本的重要保证。

2.细读诗歌,进行语义分析

诗歌语言特点是高度凝练。对诗歌语言的表现力的分析,有助于更加深入地领会诗歌,读出诗歌语义后面蕴藏着丰富的内涵。在诗歌鉴赏当中文本细读的语义分析包括:

(1)品味诗歌语言,揣摩语言中所蕴含的丰富的内蕴

文本细读要求教师在指导学生鉴赏时要抓住诗句的每一个字、每一个词,或对运用非常精妙的语言进行深入挖掘。尤其对一些具有丰富内涵的诗句可以进行多次重复地读,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进行语义分析,力求找到最符合作者原意的解读,将诗歌语义读准确而且深刻。例如,杜甫的《登岳阳楼》“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月浮”。单看这两句,诗歌意境很简单。我们继续往下读“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于是我们回到开头两句,就能在杜甫平平的叙述中

出诗人要表达的不是喜悦之情而是沉郁之感,是漂泊天涯,怀才不遇,沧海桑田的许多感触;再来“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再回头读前两句,我们就能感受到杜甫早年的抱负,哪料到政治生活坎坷,人生不得意,昔日的抱负现在都成泡影,那么开头“昔”和“今”的深意也就解读出来,这才是真正地复原了作者的经验。

(2)仔细揣摩诗句的“反面”所隐含的丰富、深刻的含义

古代诗歌除了立足文本揣摩诗句的丰富内涵外,我们还需要反复琢磨诗句从诗句的“反面”,仔细挖掘隐含在词句中的丰富而深刻的意义。例如,杜甫的《旅夜书怀》:“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细读本诗就会发觉这是反话。我们熟悉杜甫都知道诗人早年就有远大的政治抱负,但长期被压抑而不能施展,因此名声因为文章而著不是他的心愿,休官不是年老多病而是被排挤。这样我们就体会到诗人要表达的是的愤懑、无奈的情感。“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则是杜甫的自况,一只漂泊天涯、无处安身的“沙鸥”,这不就是诗人颠沛流离生活的写照,这寂寞与凄楚才显得特别沉重,特别渺茫。所以,细读诗歌要注意立足诗歌,仔细琢磨诗人“说的是什么”,“要说什么”,注意诗歌语言中隐含的意思,要注意诗歌语言和字面意思的统一的一面,也要注意诗歌语言和字面意思对立的一面。

(3)遵循文本细读的原则,从字词句入手,细读诗歌的语句。例如,李贺的《马诗》:“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其中的“钩”不是“月如钩”而是一种弯刀,这种弯刀是武器,“金络脑”是贵重的鞍具,象征马受到重用,再来明月当空,“沙如雪”“燕山”,是英雄用武之地,说明诗人渴望建功立业。“何当”一句意思,什么时候才能披上贵重的鞍具,在秋高气爽的疆场上建立功勋。通过细读得出结论:作者渴望建立功业又不被赏识而发出嘶鸣。 3.细读意境,感悟意境

细读就是要进入文本,沉浸在文本中,所以细读就要欣赏诗歌的意境。深邃悠远的意境美是古代诗歌最突出的特点,是其他文学体裁所无法比拟、无法企及的。感悟意境是古代诗歌鉴赏教学最突出的特点。

(1)鉴赏诗人的意境。细读诗歌鉴赏意境要准确捕捉诗歌客观物象的内蕴,从而准确把握作者的情感。细读诗人的意境要求:讨论学生对意境的感受,也就要讨论赏析诗歌给学生带来的思考和感悟,这需要师生双方准确把握作品,教师充当准确情感的引领角色,而不是教师将自己对诗词的解读强加给学生,更不能将教参的专家的解读灌输给学生。教师需要运用多变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懂得自觉主动地欣赏诗词美,领悟诗歌的意境美。

如杜甫的《秋兴八首》诗句用丛菊、孤舟、寒衣、白帝城四个意象,组成了一个统一的意境——阴沉萧深,动荡不安的心境。又如柳永的《雨霖铃》,诗人平列了“长亭”“寒蝉”“骤雨”“兰舟”“柳”“风”“月”等秋天意象,形成一种萧瑟凄凉、缠绵悱恻的意境。教师启发学生一起品味这些意境,进而体会作者流露出的真切感受,就能提高诗词的鉴赏力。

(2)品味诗歌的意境。从诗人的意境到诗歌的意境,这是细读过程中对诗歌意境更深一层次的理解和把握,深入品味诗歌的意境属于鉴赏诗歌再创造过程,需要师生借助联想和想象重现诗歌的画面情境,达到心与物共鸣,感情和景物浑然一体。如杜甫的《春望》,教学这首诗师生能够很快地找出意象“山河”“草木”“花”“鸟”“烽火”“家书”等,这些意象为我们再现了一幅国都沦陷、城池残破的惨淡画面。在引导学生通过联想和想象,可以看到,在这一幅悲怆惨淡的画面中有的学生读出,战乱时叛军焚烧留下的残破,触目惊心的画面;有的学生读出草木丛生,失去往日锦绣皇城的睹物伤情;这首诗有悲怆溅泪的风雨鲜花、有凄凉婉转,表达离别之恨的孤鸟,更有一位白发苍苍热爱国家、眷念家人的诗人形象。杜甫将长安城被叛军攻破之后,满目萧条的景物与具体的事物相结合,达到情景交融的境界,形成了感情沉着蕴藉、情景凄凉惨淡、饱含悲怆之美的开阔意境。实践证明:诗歌的意境空间要通过师生联想与想象的填充才更为丰满。

4.抓“诗眼”,细读诗歌

古人写诗善设“诗眼”,这是我国古代特有的文化现象。只有抓住“诗眼”才能领略诗歌的“秘妙”。有的诗歌题目就能找到“诗眼”,如杜甫的《春夜喜雨》的“喜”;有的在诗句中,如白居易《长相

思》上阕:“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愁。”诗句中“愁”就是这几句诗的“诗眼”。细读诗歌,析“诗眼”是进入诗歌的关键一步。细读诗歌的诗眼,能让师生很快把握全诗的意蕴,让学生体会到古代诗歌语言凝练之美。如崔淦的《孤雁》题目中“孤”字就是“题眼”,这是理解全诗的关键。全诗每联紧扣“孤”字展开,首联为了突出孤雁写了离群的背景,颔联写离群的原因,失群后仓皇的表现,颈联写孤雁穿云随月,振翅奋飞只影无依、凄凉寂寞。其中“冷”透露出形成艰险、心境凄凉。尾联写孤雁未必会遭暗箭,但孤飞总会使人易生疑惧。全诗写诗人异乡漂泊,世路峻险,孤凄忧虑的羁旅之情。细读诗眼还能进入诗的意境,如陶渊明“白日沦西河,素月出东岭”的“白”“素”两字,从诗歌意境考虑,传神地表现出日月更迭,万里辉煌的景象。

5.细读诗歌,把握诗歌的表现手法

由于诗人常常不是“直白”地将自己的意思表达出来,而是要借助象征、借代、拟人、比喻、夸张、烘托、典故等手法来表达。鉴赏诗歌自然也要注意从这些“艺术表现手法”入手,深入细致的读懂这些“表现手法”所隐藏的丰富的内涵。例如,李商隐的《锦瑟》是一首晚年回忆之作,虽然有些朦胧,却历来为人传诵,那是因为诗歌本身用典很丰富,诗通过庄生梦蝶、望帝化鹃、沧海月明、鲛人泣泪、蓝田日暖等典故,表达了诗人复杂的悲剧性的人生感受,具有了浓重的凄幻色彩,这首诗在艺术上极富个性,运用了典故、比兴、象征手法,诗中蝴蝶、杜鹃是象征,珠、玉属比兴,它们创造出明朗清丽、幽婉哀怆的艺术意境,如果不从艺术表现手法入手细读诗歌,很难读懂这首诗。

二、情境还原:在诗人写作的情境中细读诗歌

诗人创作常常是在特定的情境,特定的写作机缘,特定的心情下,所以诗歌的内容和情感也是特定的。细读诗歌要能够“情境还原”,进入诗人写作的特定情境和诗人的内心世界,感受诗人的情感脉搏和思想的跳动。这样的细读才会更为真实和深刻,也才能将诗歌读得准确。所以平时教学要注意,将诗人所表现的生活“复现”出来。我们学过很多送别的诗词,不同诗人的人生境遇,使“离别”这一主题的诗词内容情感表现得多姿多彩。有李白“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写得飘逸洒脱;“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是伤感同病相怜的离别;“十年生死两茫茫”这是与亡妻的生离死别;柳永的《雨霖铃》是诗人仕途失意,不得不离开汴京去各地漂泊,归期难料与红颜知己的生离死别,人生境遇的悲苦与失去爱情的慰藉的痛苦交织在一起,谱成这首词的主旋律,格调尤其低沉。情境还原与“以意逆志,知人论世”很相通。也就是细读诗歌时,师生双方都要尽量准确深入地去探究诗人的生平和为人,了解创作的生活环境和时代,知人论世,准确地推测作者的本意。

三、裸眼读诗: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阅读鉴赏经验去解读

“裸眼读诗”与我们提倡的“原汁原味地阅读”很相通,即排除外界的干扰,不受参考资料影响,不迷信专家权威,甚至提倡读到“审美自失”、如痴如醉的程度,独立思考读出自己的疑问和体会。

1.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去读诗

“细读”,就是“充分阅读”。“‘充分阅读’就是对诗歌进行‘反复阅读’。‘反复阅读’就是不断挖掘出诗歌的新意。例如,《春江花月夜》这首诗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春江月夜的美丽画图,表现了一种迥绝的宇宙意识,一个更深沉、更寥廓、更宁静的境界。师生读这样一首诗,不同的人生经历就会读出不同的感受:有的读出人生苦短的伤感;有的读出对生命的依恋,对青春的珍惜;以及明月长久相伴的欣慰;有的读出游子思妇,亲人的离别等。一个人的生活经历和阅读情境对于文本细读具有不可忽视的、具体的影响。教学时,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充分参与到诗歌文本当中来,对文本的语言、结构、意象及文本背后的情感进行仔细的品读,读出个人独特的情感体验。

2.结合自己的阅读经验细读诗歌

细读诗歌,常常需要将已经读过的诗歌与刚读的诗歌结合起来,融会贯通,以诗解诗,用旧的经验来引发新的经验,特别是对晦涩难懂的诗歌,最好联系已经读过的与之有关的诗歌来解读。例如,《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诗人正流寓梓州过着飘泊生活,听到这个消息,以饱含激情的笔墨,写下了这篇名作。师生在解读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