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实践的好处范文
时间:2024-04-09 16:36:5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劳动实践的好处,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丰台区劳动局:
你局丰劳仲字(91)33号《关于在缓刑期间工作表现不好的,期满后是否可以开除的请示》收悉,经请示劳动部劳动力管理和就业司,现答复如下:
企业职工被司法机关判刑宣告缓刑者,在缓刑期间表现不好或重犯错误,缓刑期满,企业可连同其判刑前的表现,视其错误程度,按《企业职工奖惩条例》的有关规定给予行政处分,直至开除。需开除的应经职代会讨论通过。
篇2
在薪酬策略上不可持续性表现有:薪酬过高导致财务难以支撑,薪酬过低导致人才流失;薪酬不与绩效挂钩,失去激励功能;薪酬不与技能挂钩,员工服务技能低,没有事业心,导致服务质量低,顾客不断流失;总之,薪酬策略是否具有可持续性直接关系到一个酒店的收入高低乃至生死存亡。“薪酬”即“直接经济报酬是指个人获得的以工资、薪水、资金及佣金形式的全部报酬”。间接经济报酬是指所有直接经济报酬以外的其他各种经济回报,也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福利”。
一、薪酬策略内容及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地位:
1.典型的规范化薪酬策略内容:(1)组织内的工资水平是高于低于还是正好处在普遍接受的水平;(2)工资水平能够获得员工的认同,同时激励员工发挥他们的最大潜力;(3)员工的起薪以及新员工与资深员工的工资相差幅度;(4)调薪的间隔期以及员工绩效与资历对加薪的影响;(5)工资水平是否能对实现好的财务状况以及产品或服务有所推进;
2.它是公司战略和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
薪酬体系体现的是组织内部的一整套全新的价值观和实践方法,而且薪酬体系并不是存在于真空中,它是公司战略和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只有良好设计和管理的薪酬体系才是有效的,这样的薪酬体系,不但能够帮助组织吸引和留住成功必需的人才,还能够影响员工的责任感和他们为企业付出努力的程度。
所以“工资是推动企业战略目标实现的一个强有力工具”。薪酬能够帮助建立一种任何对手都不可能复制的精神和文化。它们都看重企业文化,因为企业文化能够使它们界定自己在市场上的独特性。
3.它是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个主要课题
对于总经理来说,设计与管理报酬制度是一项最困难的人力资源管理任务。在人力资源管理的四个主要政策领域中该领域的理论与实践的矛盾是最显著的,因此,支付多少薪资便成为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个主要课题,因为他是对员工给公司提供服务的一项有形的回报,同时又是一种对员工的承认与生活保障。
二、薪酬对于雇主和员工有着不同的影响
1.从雇主的观点来看
首先,工资是推动企业战略目标得以实现的一个强有力的工具。
其次,雇员的薪酬是一个典型企业的重要成本项目,因此需要对其给予特别仔细的关注。
另外,薪酬不只是对员工贡献的承认或回报,它还是一套把公司的战略目标和价值观转化成个体行动方案,以及支持员工实施这些行动的管理流程。这能够在公司内形成上下统一的局面。薪酬体系关注的是行动及其结果。它包括工资计划,激励或奖金办法,以及多种形式的对个人贡献的承认方案。在组织内,它以管理体系和实践的方式存在。
2.从员工的观点来看
员工则更重视薪酬公平:根据马斯洛的理论,工作和挣钱是大多数人的生存需要,所以,从雇员的观点来看,与工资、薪水及其他劳动报酬有关的政策对于他们的总收入及生活水平有着极大的影响,而且工资常常还会被看成地位和成功的标志,从工作中得到的报酬对大数寻找工作的人来说都是一个主要的考虑因素。报酬不光是一种谋生的手段和让人们获取物质及休闲需要的手段,它还能满足人们的自我或自尊需要。
总之,不公平的感觉可能会引起雇员采取行动来摆平。遗憾的是,这类摆平行为中的有些行为(比如辞职或者缺乏合作精神)对于企业可能是不利的。
三、薪酬与劳动力成本关系
酒店业属于服务行业,是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劳动力成本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每位雇员的平均人工成本。劳动力成本的第二个主要组成部分是人员使用水平(即雇员人数)。人们都认识到“可能没有一种商业成本比劳动力成本更可控制和对利润有更大影响”。积极的管理者趋向于认为经济报酬既是费用又是资产。经济报酬在反映劳动力成本意义上,他是费用。报酬方案对员工的工作态度和行为有很大的潜在影响,他们报酬实践的目标是帮助组织以某种负担得起的成本建立和维持一支胜任和忠诚的劳动力队伍。
另一类管理者则将劳动力成本单纯看作是与利润相对立的“费用”,他们想尽可能地减少固定成本,工资总额也就成为自然而然的目标。因此,毫不奇怪的是,在财务上陷入困境的企业常常着眼于上面所说的两大劳动力成本构成要素之一或同时兼顾两者的办法来降低成本。裁减员工、停止雇用、冻结工资以及与雇员分摊福利成本等是几种用来提高企业在产品市场上的竞争力的最常见途径。实际上,人工成本也许是最不可靠和最不易保持的竞争优势。更好的是在客户服务、产品、流程、服务创新或者在技术上领先。当然,具备这些竞争优势比光削减成本要难得多。
四、薪酬水平与竞争优势
薪酬体系以自己特有的方式改变了组织的精神面貌,改变了雇主与员工的关系以及企业的竞争力和活力。一个组织的报酬实践对竞争优势有长远的影响。确定薪酬政策在设计薪酬系统方面是关键性的一步。如果工资比率设得太低,公司有可能会经历招聘和流动的问题。然而,如果薪金比率设得太高,公司又可能经历预算问题,最终导致价格较高、薪金冻结、解雇等等。实际上,劳动力市场上的竞争给企业的工资水平确定了一个下限,任何组织也不能低于这个限度付给超低水平工资,许多企业宁愿付给高工资:工资高于市场所要求的工资(即比竞争者所付的工资还要高)。高工资倾向于吸引更加合格的求职者,使流动较少可能发生,并且发出一个信息:公司珍视它的雇员。:
综上所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酒店业各主要营业部门的管理实践都已基本上同国际酒店业接轨,人力资源管理领域因与国外社会制度不同,文化背景不同而成为离国际酒店业实践最远的一个管理领域,可以说中国酒店业与国际酒店业管理经营差距最大的就是人力资源管理领域。薪酬策略则是人力资源管理领域中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其是否具有可持续性直接关系到一个酒店的收入高低乃至生死存亡。
参考文献:
[1]孙健敏.人力资源管理(5).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篇3
一、教育的普及程度不够
社区教育在实践中存在的首要问题便是教育的普及程度不高,这和很多农村居民的思想意识落后有着直接关联。不少人都认为,接受教育是孩子们的事,与大人没什么关系。其实不然,在一项统计中表明,在我国农村4.97亿的农村劳动力中,具有高中或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仅占37%左右,而接受过技能培训的比例更低,仅为1%。而农村社区教育立足农村,针对农村所需开展各类有关的讲座,通过这些讲座的学习,可以使更多的劳动者掌握从事劳动所必需的技能,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提高自身的经济水平。另外则是老年人。对于老年人来说,饮食、医疗、保健,这些都是生活所必须注意的问题。人一旦过了六十岁,随着身体机能的衰减,很多病症便随之而来。然而,多注意日常的饮食保健,一些疾病便可避免。农村的老年人,大多对自身的健康水平并不重视,在农村一句广为流传的俗语便足可表明他们的观念,即“不干不净,吃了没病”。甚至这个原因,农村的老年人群体健康水平较低。然而,很多老年人却不愿意接受相应的社区教育,由于思想的固化使得他们对于这些内容甚至存在抵触心理。因此,在社区教育实践的过程中,首先需要做的就是改变人们的观念,要让各个层面、各个年龄段的社区居民都意识到接受相应的教育可以带来的好处,以及对于自己的生活所带来的改善,这样才能够提升农村社区教育的渗透力度。
二、教育的形式过于单一
农村社区教育中存在的另一个典型问题便是教育的形式过于单一,这也使得很多需要传播的内容得不到良好扩散。现在的很多农村地区在进行社区教育时采取的教育方法与教育模式还十分陈旧,不少农村地区的社区教育仅仅局限于讲座的形式,这会让很多农村居民都提不起兴趣。应当在这一点上有针对性的进行完善,并且要结合不同类型、不同年龄层次以及不同观念的居民创设不一样的教育模式。对于老年人可以增设一些他们感兴趣的养生课堂,可以聘请一些专业教师来教授老年群体一些生活中的容易实践的养生技巧;对于小孩,则可以根据他们的兴趣设置一些趣味性的课堂,也可以给孩子们普及一些基本的法律常规以及行为规范等。社区教育在形式上一定要多样,并且要针对不同的群体进行教育模式与教育内容的区分。这样才能够让社区教育的辐射面更广,这也是发挥社区教育功效的基础所在。
三、教育管理体制不够健全
农村社区教育中在教育管理的体制建设上也不够完善,这也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不少农村干部认识不到发展农村教育的重要性,一味地把目光投入到招商引资,兴建土木之上,而对于社区教育却少有对策。从根本上改善农村社区的教育,必须先改变广大农村干部的思想观念,鼓励农民主动参与到农村社区教育建设中来,然后选出专人负责本地农村社区教育的运行管理。建立健全的管理体制是农村社区教育得以顺利进行的前提,只有如此方可促进农村教育的发展,并且能够让更多农村居民在社区教育中有所收获。
四、教育资金投入不足
篇4
社会实践,是对学生“养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注重对学生进行训练、帮助学生认识自我的有效途径。引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能有益补偿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在引导学生学以致用、言行一致方面的不足,通过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看、用自己的耳朵去听、用自己的头脑去分析,动手动脑,增强感性认知,把外在教育要求内化为自我发展动力,自我发现,自我提高,培养良好的情操和意志。
要让学生参与社会实践,人们思想上有认识,行动上却不够重视。家长关心的是孩子的学习成绩,学校追求的是升学率,社会注重的是经济效率,社会实践仍然是可有可无的东西。教育的重点应该放在哪里?到底什么是教育?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这本书里说:"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集。"光教给孩子知识,只重视孩子的文化学习,这不是完全的教育。完全的教育,是把孩子作为一个完整的人来培养的工作。作为一个人,孩子不仅需要知识,他更需要灵魂!他还有情感、意志、信仰、交往、行为规范等方面需要培养和发展。为避免我们的教育变成没有灵魂的教育,就要重视孩子的需要,不仅让孩子学,更要让孩子在实践中用,学用相长,才能最终达到教育的目的。对社会实践需要有一个再认识的过程,摆正它在教育中的位置,才能充分发挥社会实践对于教育的推动作用,在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使三者形成教育的合力,才能使教育真正为人服务,对人有帮助,使我们的学生成长为社会所需要的全面发展的人才。
一、社会实践是对家庭、学校、社会教育的有效沟通
1.从教育目的来讲,三者追求的目标一致
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素质提高的教育目的,成为现时代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共同追求的目标。人的全面发展有一个基本特征,就是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相结合,怎样使两者结合呢?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途径。当前,实践的活动方式使三种教育力量为了共同的愿望和目的结合起来,从不同的角度向学生进行一致的教育。
2.从学生本身发展的需要来讲,他们的才能、个性和潜能急待有发挥的场所
传统的教育形式重知识的传授,选拔人才的方式也是重知识的考核,造成的缺陷之一是中国缺少有创造力、有开拓精神的人才,才能的发挥、个性的培养、潜能的挖掘受到了限制。呼唤个性与能力、鼓励独创有思维,迫切需要给学生提供自我发展的机会,自我教育的场所。从学生本身发展的需要来讲,他们缺乏锻炼,渴望自主自立,在掌握一定理论的基础上,有必要开辟除课堂教学以外的其它的教育途径。我们的家庭、学校与社会只有共同创造学生参与的环境,才能形成一个新的教育资源,解决学生的燃眉之急。实践作为一种可行的方式,必会成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关心的焦点,成为沟通三者的剂。
3.从教育过程来讲,发挥双主体作用,必须为学生创造发展能力的情境
教育说到底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它担负着塑造人的完满人格和高尚精神世界的基本职责。社会越发展,文明越进步,教育对人本身的关注就越显著。近半个世纪以来,教育在世界范围内大致经历了一个由知识本位到能力本位,再到人本位的发展历程。教育过程就是将社会本质和社会要求"内化"于受教育者主体的过程,教师是教育、教学活动的主体,学生是学习、创造活动的主体,学生不仅要学习知识,而且要发展能力,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社会实践能力为学生提供最丰富的生活情景,让学生去面对各种各样的实际问题,分析、思考和解决,检验自己的水平,认识自己的不足,激发学习的内在需求,自觉自动地完善自我。忽略学生的主体性,很容易使教育成为一种外部的说教,缺乏亲和性和说服力。实践活动能使教育隐藏起灌输的痕迹,时刻赋予学生活动主体的角色,在潜移默化中学生养成良好的品行,把理论知识变成实际技能,活学活用,增长见识,促进教育由量变到质变,使教育内容转成学生自身稳固的东西,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转贴于
4.从三者沟通的手段来讲,以往的形式与方法存在局限
学校是教育教学的组织者,教育教学的成功离不开家庭与社会的教育配合,以往三者在联系方面仍然重外部教育、轻学生参与。实践的沟通方式,它所具备的优点在于能焕发出三者教育的活力,组成同一教育目标中的不同的教育层次,各司其职,避免重复教育,构成强有力的教育联合体。
二、充分发挥实践的作用,形成整合向上的教育合力
1.家庭教育中父母正确意识的树立首先重视对孩子的劳动教育。劳动是中华民族的美德,现代中国人的劳动意识淡漠,劳动能力、自理能力差。生活中有许多本该由孩子自己承担的责任,被家长包办代替了,使得孩子在这个年龄阶段应当具备的劳动能力减弱或丧失。这是因为我们的家长没有意识到劳动是孩子应尽的义务,家庭是由家庭成员组成的,每个家庭成员在享有家庭权利的同时,也应承担家庭义务,孩子即使年幼即使未成年,他也是家庭成员,他也应尽义务干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因为这是他应尽的义务之一。从另一角度来说,劳动是儿童生活的基本权利,因为孩子在劳动中学到知识,获得乐趣,因此,父母不要剥夺孩子参加劳动的权利。劳动教育是家庭教育的重要部分,对孩子今后的成长大有好处。
其次,注重与孩子的思想、情感交流,鼓励孩子参加实践。父母是儿童的启蒙者,家庭是儿童、青少年生活、学习的主要场所,经济上的联系,生活上的依赖,使学生和家长形成了极为密切的关系,极易接受家庭的教育和影响。家长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对学生进行思想上的动员和引导,使学生产生积极的参与态度,这是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取得良好效果的关键。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是父母与孩子互动的过程。孩子在参加社会实践之后,父母一定要倾听孩子的感受,与孩子进行思想、情感的交流,帮助孩子总结和提高。父母对孩子进行教育,一定要注意与孩子建立良性的积极的双向沟通关系,这样才能有利于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使教育活动能在父母、子女之间顺利进行。
2.学校教育要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在学校、家庭和社会三方面的联系中,学校起主导作用,实践活动在学校教育中不是没有得到开展,而是存在形式单一、内容不广、影响不深的缺陷,这源于社会支持的不够、学校改革的力度不够、家庭渴求的愿望不够。学校在办学思想上重视社会实践,在活动组织上做到求实创新,做到排除万难,坚定信心,开拓新颖、简单可行的实践方式,才能争取到社会、家庭更多的信任,把培养学生的任务扎扎实实落到实处。
篇5
价值,是一个非常重要、涵盖非常广泛的概念,由于研究对象不一样,各种科学领域的价值观是很不相同的。然而,只要仔细分析,除去某些肤浅之论,各种学说的价值概念还是存在着共通之处。文化经济学无暇顾及历史上和现实中关于价值问题的争论,而将注意力集中在寻找不同价值观的交汇之点。
文化经济学认为,价值是客观对象对于人的生存和发展所具有的意义。这个价值概念是普适的,不仅在商品社会中适用,其他社会中也适用;不仅在经济学领域适用,在伦理学、哲学、美学等领域也适用;不仅适用于人类发展的各个历史阶段,也适用于同一历史时期不同的人类生活领域。
这个价值概念是一个阴阳统一体,一面是主体(人),另一面是客体(客观对象),主体和客体通过“意义”联合为一,构成一个价值形态。
价值形态的主体是人,为了自己的生存和发展,人对价值形态的客体,即客观对象有某种需求;客体身上内含着某种属性,也可以满足主体的需求。
价值形态表明,价值是主客统一之物。其中,作为主体的人处于中心位置。如果没有人,没有主体的需求,那就无所谓价值。只有当主体的某种需求同客体的某种属性相互吻合、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时候,才有意义、才有价值。
价值形态也表明,价值是一个矛盾之物。按照辩证法的规律,价值形态存在着对立统一的关系,矛盾的双方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而且在一定的条件下相互转化;价值是一个文化之物。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人创造的物质的和精神的东西,都是文化,价值从根源上说天生是一个文化之物。
在价值形态中,客体对人的生存和发展所具有的意义,是客体身上存在着的,同时又是主体感受到、认识到的,这本身就是一个文化现象。实际上,价值是文化的内在特性。任何文化,对人的生存和发展都是有意义的。这种文化涵义在价值的展开中显露得更清楚。
经济科学家的大师们,从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到马克思,都在劳动价值论的研究中作出了重大贡献,取得了伟大成就,使后世之人对他们一直怀着崇高的敬意。
但是,我们必须正视这样一个事实:两百年来,劳动价值论始终不能成为贯通经济学的基础理论,也不能指导经济政策的制定和市场机制的运行,而且在各派经济学家之间争论不休,莫衷一是。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一个例外,它使劳动价值论的研究登上很高的境界,并且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影响。
但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没有终结价值科学的真理,而只是为后人打开了深入认识商品价值的科学之门。
文化经济学认为,商品的两重性不是使用价值和价值,而是价值和价格(交换价值)。
商品,包括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因为对人的生存和发展有意义,因而有价值;因为能够满足人的生存和发展的某种需要而在市场上被交换,因而有价格。价值是商品内在的,价格的是价值的表现。价值和价格构成商品的两重性。
商品的价值从何而来?是社会的人生产出来,“生产”这两个字在新的价值论中具有枢纽的意义。文化经济学将直接用“生产价值论”代替“劳动价值论”。
用“生产”代替“劳动”,用“生产价值论”代替“劳动价值论”有几个好处:继承劳动价值论的传统,高度肯定价值创造者的崇高地位;可以把经济理论和经济实践贯通起来;使价值理论变得相当简明,文化经济学主张的生产价值论,只保留生产、价值、价格、货币等很少的几个概念;克服了劳动价值论遇到的难题;突出了价值理论对经济实践的引导作用。
篇6
一、电力拖动课程教学现状
电力拖动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电工电子专业的一门专业课,它的应用性和实践性要求都很高。由于新知识的不断积累增加、课时的相对减少,以前的教学方法不太适用现在的素质教育的要求。以前的教学方式存在的主要弊端有:第一理论学习内容乏味,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对理论知识只是死记硬背,很难达到活学活用的要求,难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第二,学生做理论习题不能达到提高专业水平的目的。学生做作业没有实践操作的机会,缺乏实际感受,很难提高思维和实践创新能力;第三,实习教学落伍,使理论与实践的脱节。传统教学方法是理论教学和实习教学要独立自主进行,学生理论学习不全面,到实习时不能很好利用理论知识,也就不可能用理论来辅助实习训练。
二、对口单招电力拖动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1.在课堂教学中,加强与学生的互动
实施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关键。需要做到以下几方面:第一,确立上课要点。上课时,教师将所授课教学要点,采取适当方式传达给学生,使学生带着明确的学习任务有目的地听课;第二,引导学生达标。这是教学目标实施的关键。首先要能完整地将教学目标具体化、情境化。然后对教学重点知识点,教师精讲,安排学生多练,并引导学生质疑,增强反馈信息能力。
2.通过实践操作,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教学活动中的做也要适当利用讨论、练习等方法。只是要把这些方法结合到实践上来,要求教和学要与实践相辅相成,要与实际生活有联系。在具体措施上,我们鼓励激发学生的兴趣,主张学生多提问题,注重教学中的讨论,让学生积极学习,多给学生自己动手的机会。学生一般具有猎奇心理,奇特的东西、生活中常出现的自己又不能理解的问题,经过老师适当引导后,往往会引发其强烈求知欲,这就要求教师挖掘教学内容的创新点、寻找相关课题的例题,使之有新鲜感。
三、对口单招电力拖动课程的复习要点
首先为学生做好心理调节,重视教学的生动性。非智力因素对学生电力拖动课程的学习以及考试影响非常大,故需老师极其重视学生的心理调节。不同时期,学生所蕴含的心情是不相同的:复习伊始,学生满怀热情,自信满满,尽力约束自己的行为,向自己提出了较苛刻目标。维持学生的学习热情被视为第一阶段心理调节的关键点。一直到中期,学生踏进了学习上的“高原状态”, 学习热情在一定程度上衰退,疲劳感渐渐增强。这个阶段需增加危机意识的说教;而逢后期,高考近在眼前,学生的心理压力增加,忧虑、焦躁、不安的心态表现出来。此时需尽早进行心理疏导,尽力使学生放下包袱,令他们能轻松走上考场。
而说到课堂教学,假如能从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着眼,明确方向,建立目标,完全可以得到较好的成绩。伴随素质教育的改革,教学方式不应该被“填鸭式” 的讲课所约束,还需有自学、习题、辅导、讨论这些不同的教学形式。
四、结语
实践—理论—再实践一体化教学方针的设计符合自然辩证法的准则,也符合学生的普遍认识。在教学过程中, 可根据具体问题,对此一体化教学方法进行改变和增加,以达到最优化的教学结果。通过教学实践,本人认为实践—理论—再实践一体化教学方针具有以下好处:一是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二是用来加强理论与实践的联系,强调了操作训练,使学生能掌握扎实的书本知识; 三是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关键地位,使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得到大幅度的提升, 真正使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能。教育,特别是职业教育应以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为重点目标,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在教学中要完全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做到实际意义上的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
篇7
低保政策是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政策的简称。自城乡低保政策实施以来,已使7400多万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得到保障,充分凸显出低保政策“雪中送炭”、扶危济贫的重要作用。自2007年开始,农村低保政策在全国农村全面铺开,经过十几年的探索和发展,农村低保制度取得了明显成效:覆盖面不断扩大,贫困人口减少;资金投入规模不断加大,保障标准逐年提高,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1]不仅解决农村困难居民的燃眉之急,维护了社会稳定和社会秩序,而且有力地巩固了党在农村的群众基础。然而现实的情况是媒体曝光农村低保发放特别是低保对象的选择过程中存在“乱象丛生”和“情况严重”的现象时有发生,作为“社会最后一道安全网”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在实践过程中脱离了“应保尽保”的政策意图和
目标。
S县属西安市辖县,距西安市区68公里,是关中平原著名的大县。域内西南高,东北低,山区占76.4%。全县总面积2974平方公里,辖22镇376个行政村,截至2012年总人口67.2万(农业人口60.8万人)。2007 年,低保刚开始在z农村推行。为讨论低保指标的分配问题,Z村开了一次“两委会”(党支部会议、村委会),但会议的重点没有放在低保指标应该在村民之间如何分配,而是放在了这些指标在“两委会”成员之间如何分配。根据笔者对当事人的回忆记录,与会成员争执的焦点是如何在保证“两委会”成员都能分到指标的前提下,向村书记和主任适当地倾斜,最终达成的方案是总体上平均,同时向村书记和主任倾斜一两个名额,“两委会”成员可以手持指标寻找合适的人选,因而最终拿到指标的人有一个共同点:与“两委会”成员之间,都有或亲戚或朋友的关系。而村上那些真正贫困的人,却被排除在这个名单之外。从2007年至2013年被举报案发期间,Z村自有一套确定低保对象的高效做法,这在当地已是公然的“秘密”。
2 政策微效:低保政策的瞄准机制发生偏差
所谓“政策微效”即政策与预期目标存在较大的偏差。《国务院关于在全国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通知》规定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是“家庭年人均纯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农村居民”,特别是因病残、年老体弱、丧失劳动能力以及生存条件恶劣等原因造成生活常年困难的农村居民。按照《通知》规定的标准,显然Z村的做法与低保政策的政策意图相去甚远,低保政策没有保障到目标群体的权益,在农村社区当权者的操控之下,低保政策的实践过程深深打上了人为强行推行的烙印,低保政策的实践结果产生了截然不同的目标群体,低保政策的瞄准机制发生偏差,Z村本该享受低保金的村民得不到低保资源,而与村干部沾亲带故且不愁吃穿的村民却被保障了。低保“政策微效”势必会剥夺那些处于救助边缘的急需低保帮助的农村居民的最基本权利。
3 影响低保政策对象甑选的机制研究
按照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政策的规定,低保政策的对象确定都要进行一个选择的过程,申请低保的具体过程是户主本人首先向户籍所在地的乡(镇)人民政府提出申请,经过乡(镇)人民政府审核后,报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审批,乡(镇)人民政府和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在核查申请人的家庭收入,了解其家庭财产、劳动力状况和实际生活水平,并结合村民民主评议的基础上提出审核、审批意见确定低保对象候选人,然后村民委员会、乡(镇)人民政府以及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向社会公布有关信息,进行民主公示,接受群众监督无其他意见的情况下确定低保对象候选人为最终低保对象。
通过对农村低保对象合法性资格的分析和讨论,我们不难看出Z村低保对象规范化确定程序被人为篡改了,低保政策在实践的过程中重塑了不一般化的新道路,政策执行过程呈现曲折多变性和非线性特征,政策在实践的过程中重塑与再生产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根据访谈资料,笔者发现外部资源流入和以此产生的利益分割是影响z村低保政策实践的主要力量,正是利益机制和人情机制的双重驱动深刻地影响着z村低保政策对象甄选的过程。
3.1 利益机制 政策的制定者即是权力的享有者,也是利益的受益者。政策执行过程就是把把政策的理想目标转化为政策现实的活动,本身就是一种利益分配方案的实现过程,因此无法避免地与利益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Z村在执行低保政策过程中,就出现了利益得失的考量过程。在针对低保指标如何分配的问题上,为了强化自身在基层管理事务中具有足够的话语权,以“两委会”成员、村书记和村主任为代表的当权者对低保指标进行争夺,博弈的结果是没有把普通民众考虑进去,而是在好处均分的理念下达成一致方案,即两委会成员人人都有指标,同时向村书记和主任倾斜一两个名额,“两委会”成员可以手持指标寻找合适的人选。因而最终拿到指标的人都与“两委会”成员之间存在或亲戚或朋友的关系,形成了“迁就型共赢”的分配格局。在这场利益争夺战过程中,低保政策操作规则被改变,在实施的过程中出现再生产机制。低保政策文本所定义的标的发生悄无声息的置换,而事实上部分最迫切需要资助的对象被“踢出局”。
3.2 人情机制 人情(也叫世情),是人与人之间相互联系的一种生存关系。按照著名社会学家先生在《乡土中国》中对于农村基本生存关系的理解,即是以个体为中心的同心圆以及庞大的宗亲体系共同构成的关系网络。从本质上讲,这种生存关系就是一种情感关系。村民在乡土社会中有着两类不同的情感关系:第一种是成就型人情;第二种是先赋型人情(有学者将其称为继受型人情)。村庄社会是一个处处彰显人情的社会,它由人情这个结点将村民紧紧串在一起,因此在农村社区要想生活的畅快,人与人必须缔结保持着紧密的情感联系。首先必须中规中矩的维系好先赋型人情,当家庭和家族有事相求时,为了自己在家族中的威望和名声着想,就必须毫不犹豫地给予相助,从而形成了个体遭遇困难无法解决时就向家人和亲戚的求助的问题解决路径,在这里人情是一种维护社会团结的机制。其次,个体除了维系好基于宗亲血缘关系上的先赋型关系,还要努力经营好类似于“朋友圈”的成就型人情,这既是弥补继受型人情在解决个人问题时资源不足的需要,也是规避各种社会风险的需要。Z村在对低保这一稀有物质资源进行分配时,没有按照国家规章制度的正式安排,而是采取分指标指定对象的做法,使得最终拿到低保指标的人都与“两委会”成员之间存在或亲戚或朋友的关系。主要是因为两委会在摊派指标时,考虑的不是社会政策的公平和社会保护的原则,而是将低保当作一种馈赠、好处和补偿,去构建一种所谓的人情关系(网),从而扭曲了低保政策实践的结果,产生了人情低保
现象。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我国社会保障制度体系中最后一道安全线,这种政策所折射出来的社会福利模式是一种剩余模式,其主要目的就是帮助处于物质困境边缘的人群摆脱贫困能够正常生活。人情低保的产生既影响了低保政策的社会交代问题,质疑了受保对象的合法性,又使得我国低保政策过程中应该体现社会关照和社会责任的价值理念发生了转变。
篇8
这些残疾朋友的兴趣、爱好、特长、性格等各不相同,之所以盲目跟风,其中有一个非常关键的原因,就是他们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他们不能正确认识劳动制度改革、产业结构调整等国家政策对就业带来的影响,缺乏长远的职业发展计划,他们也不是很了解自己,不知道什么样的就业岗位才适合自己,对今后就业市场的发展趋势也没有做一定程度的了解,只求眼前效益,常常急于求成,频繁改行,人云亦云,而这些都对他们自己是没有好处的。
面对严峻的就业压力,残疾朋友如果希望有一个好的选择,在未来职业生涯中充分实现自我价值,必须和个人的学业专长、爱好、学习体验结合起来考虑,及时确定职业发展方向,并据此制定具体实施方案。
好的计划是成功的开始。古人讲“谋定而后动”、“多算胜,少算不胜”,就是这个道理。就业是每个人所面临的重大抉择,尤其对于残疾朋友来说,是人生的重大转折。选择一个就业岗位不能跟着感觉走,不能“随大流”,更不能“撞大运”,而要进行职业目标的规划与准备。职业目标的规划与准备是一个系统、持续的工程,它能帮助我们提高综合素质,避免学习的盲目性和被动性,让职业目标和实施策略了然于心,使我们在职业探索和发展中少走弯路,节省时间和精力,起到内在的激励作用,产生学习、实践的动力,激发自己不断为实现各阶段目标和终极目标而进取。因为有了清晰的认识、明确的目标,我们才能为未来一生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事业发展的道路才会走得顺畅。
篇9
【关键词】素质教育;创新精神
一、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能有效解决“应试教育”的种种弊端
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我国的传统教育束缚了创新和实践的培养。有人对中国的教育做出了这样的评价:我们有两个不足,学生的文化基础知识比较扎实,学生的应试能力较强;但实践和创新能力较差,这与时展的要求很不适应,没有哪个时代能比知识经济时代对创新人才的呼唤更迫切!
二、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
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亟待加强。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的接班人。从个体的素质结构来讲,创新能力是个体能力结构中的一种最高级、最复杂的综合能力。在一个人的素质结构中,如果缺乏创新能力,那么就不可能达到最高水平和境界,创新能力应该是素质教育在能力方面追求的最高目标。
三、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是实现全面发展目标的重要途径
创新活动不是一种具体的行为和单纯的心理活动,而是以萌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情感为基础的学习活动,它是涉及知、情、意、行诸方面的一种协同活动。它对创新者的整个精神状态、人格特征、认知能力、思维方法和行为习惯都有相应的要求。创新教育要培养的创新素质,其实是一种综合素质。一个人是否能够创新,能有多大的创新,至少取决于以下几方面素质的状况:第一,创新的意识和相应的人格。包括求知欲、好奇心、问题意识、创新的冲动,以及有信心、勇气、毅力等。第二,一定的知识结构和创新能力。创新能力是一种以智慧为核心的高级的综合能力。它需要所有基本特征,如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表现力、操作能力等的支撑,同时它特别要求个体最主要的智慧能力――思维能力具有独立、变通和流畅的特征。没有事实上的知识结构和创新能力,一个人即使有创新的意识和人格,也会心有余而力不足。因此,所谓创新素质其实是对一个人的德、智、体等方面都有一定的要求,创新素质的高度发展需要以个体素质的全面发展为基础。怎样在教学中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呢?
1.实施创新教育,教师是关键
作为一名新时代的语文教师必须做研究型的教师,永远把语文教学工作作为研究的对象,针对不同的学生,修订教学方案,“不重复过去的教学”是教师工作的一个准则。
(1)创新方法,尊重个性。教师首先是一个不断实现教学创新的劳动者。我们的课堂永远对学生有一种魅力才能体现它的生命力。语文教学,应不断激发兴趣。读文,应变抽象为形象,让学生有滋有味地读。
(2)落实主体,积极评价。要培养创新精神,必须真正还给学生以学习主人的地位,让学生去读书、去思考、去动笔、去实践。另外,课堂气氛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情绪,宽松和生动活泼的气氛,可以使情绪具有动机和知觉作用的积极力量,它组织维持并指导行为。因此,教师要更新教育观念,牢固学生主体,确立“服务意识”,把微笑带进课堂,善意而恰到好处的激励,不断地在学生心中燃起求知的火花。
2.以课堂教学为阵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战场,也是实施创新教育的主渠道。转变教育观念,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习惯,培养学生的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力求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使活动成为课堂的中心。因此,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构建学生积极参与,主动实践的新型创新教育的课堂教学模式,成为开展创新教育的重要环节。
3.设疑、激疑,驰骋想象
篇10
论文摘要:文章通过对我国当前存在的大学生就业难、农村落后现状对中国现代化建设进程形成制约,以及当代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管理者自身还存有若干缺陷等相关因素的分析,论述了优秀大学生到西部去、到乡村去参与社会实践对缓解当前就业难、改变我国农村落后面貌及大学生自我完善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我们将近年来大学毕业生支援西部、到农村任村干部的行为称之为大学生乡村实践。大学生乡村实践是缓解我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相关矛盾的需要,是改变我国农村落后面貌的需要,是当代大学生自身成长的需要。对于这一新生事物,本文试图从三个方面予以简述,以期进一步廓清这一行动的现实意义及历史意义。
一、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需要解决
大学生就业难和城乡收入差距呈扩大趋势,是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1.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需要另辟径。近两年毕业的大学生,大多出生于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该时期为我国第三次人口出生的高峰期。必将导致未来阶段性集中就业,而就业的实质是国家经济发展与人才资源之间合理配置的问题。当劳动供给与需求呈基本均衡态势的时候,无论对社会还是劳动者个体都是幸运的。但是,分析我国现阶段经济增长与劳动就业增长相关系数可知:GDP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带动就业增长的百分点,已由上世纪80年代的0.33降至本世纪初前五年的0.105。劳动供给集中释放,但劳动需求相对不足,过剩的劳动力就需要寻求新的就业渠道。大学生毕业生是劳动力的一部分,面对如此就业形势,也就产生了寻求新的就业渠道的问题。
2.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城乡差距不断扩大的问题必须解决。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也是一个农业大国,经济总量虽然已居世界前列,但城乡差别近年呈扩大趋势。据统计,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已由1978年的1.8:1扩大为2006年的3.3:1,而且预计未来十年收入增长率每年农村至多7%,城市则不会低于9%。城乡原有经济基础数据存有差异,加上增长率高低的不同,时间愈久差距就会越大。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迈入现代化发达国家需要时间和过程,假如时间延续带来的城乡差别不是日趋缩小而是不断扩大,则中国的现代化就不能称为严格意义上的现代化。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是我国发展中不可回避的必须解决的问题。
3.社会公平问题,已成为我国当前不容忽视的问题。我国改革开放已近30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已经由改革开放之初的效率优先兼顾公平、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到今天的关注民生、关注弱势群体、建立公平正义和谐的社会。关注点和着眼点的转移是经济增长、社会发展及历史变迁的必然,是时代的需要,同时也是当今社会的新的课题,是当代青年的伟大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
二、改变我国农村落后面貌的需要
农民和农村问题必须关注,农村的发展要立足农村。城市离不开农村,社会分工不能没有农民;中国离不开粮食,中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的粮食问题永远不可能完全依赖于国际贸易;中国耕地面积相对较少,加之国土面积中山地丘陵多,平原盆地少,使得多数耕地不适合大型机械化集约耕作,而有效地利用分散的坡耕地、沟坝滩地仍离不开小农户;农民主要以生产粮食参与社会分工,就离不开土地,土地仍然是农民的生存之本,也是赖以参与社会分工的生产资料。
1.立足当地因地制宜地谋求农村的发展。由于现阶段我国农民不可能全部或大部分转移到城市,而城市化的进程是渐进的,城市的容纳率也是有限的;还有城市就业结构的制约和农村劳动力转换角色中自身人力资本的制约。所以,现阶段农村的问题还应当通过农村的发展中去解决。
2.农村物质基础条件差和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的面貌需要改变。农村需要科学技术,无论发展乡村工业,还是发展现代意义上的农业,都离不开科学管理和科学技术指导。再者,农业生产、科学种田、农村生活改善中秸杆还田、测土配方施肥、改良土壤、沼气利用等同样需要科学组织与技术指导,而农村中这样的人才相对稀缺或者说是空缺。
3.农村教育、文化水平相对落后的局面需要改变。农村文化教育水平落后具有普遍性,虽然文化教育受经济基础决定和制约,但也有着不平衡性。实践证明,由于文化形成的渐进性,有些地方经济快速增长了,但文化教育水平却不能随之相应地同比例提高。同时超稳定的文化氛围所形成的传统观念,也需要通过外力来打破,需要新思想和新思维来置换。
三、当代大学生自身成长的需求
1.乡村实践是大学毕业生精神成人的重要过程。人从出生到读完大学,是一个物质成人到精神成人的过程,但精神成人的路程才刚开始,路漫漫其修远兮,以中国古人的“而立”“不惑”“知天命”之论,还需要长期的过程和艰苦的修炼。乡村实践是磨练更是提高的过程,对练就宏观的全局性的着眼点,形成辩证全面的而不是静止片面的思维方式极有好处。乡村实践是大学生改造自己主观世界的过程。近年毕业的大学生,俗称“80后”,出生和成长于改革开放的年代,社会中竞争意识和个人成就思想一直引领其成长。牺牲童年的快乐参加音体美特长班,多数是为着未来的社会竞争做准备;成长中一路受到“精英”“名人”的感召,又进一步强化了竞争意识。这一代人与前代人相比较,其自我角色意识强而社会角色意识相对差。一个社会,既需要各类学有专长的专门家或精英一族,又需要具有公正意识、责任意识的社会管理者。大学生乡村经历,可以使其看到繁荣的另一面,看到同一片蓝天下不同的生存状态,使其在此比较中产生新认识,形成新观念,同时对激发其人性本能中善良、公正、人文关怀的潜意识有着极大的好处。
2.乡村实践可以修正大学生头脑中理想与实践之间的差距,通过思想上艰苦的磨合实现二者的对接。成长于崇尚精英、名人时代的青年,理想远大、定位标准高,这有其好的一面,但客观上也有回避社会矛盾和不理解社会现实的一面。眼高手低、操作能力欠缺、预期高远而根基脆弱,某种程度成为当代青年大学生的通病。农村落后的客观现实,以及改造落后现实所遭遇的艰难,加之中国农民世代相传的不屈服于自然的抗争力和面对如此生存状态所具有的韧性,都可以对缺少社会经验的大学生产生强烈的冲击,使其在实践的冲撞与磨合之中修正自己的理想座标和完成自己阶段性人生修炼。
3.乡村实践是大学生未来担当社会管理者的重要一课。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新一代的社会成员,由于其生存的基础条件和社会环境不同,当其独立地构成一个完整的社会群体后,相对于前辈而言,缺乏的不是拥有各种技艺的专门家,而是治国理政的管理者;缺少的不是作为个体生存发展的竞争意识,而是管理团队和统筹社会事物的协调能力;缺少的不是向上搏击的锐气,而是社会成员间和谐相处的宽容度和妥协精神。着眼现实,实事求是,而不是脱离实际好高鹜远;应当做什么和能够做什么;理喻客观事物的复杂性、特殊性及成就任何事物均需具有坚忍不拔和持之以恒的精神意志等,均能在乡村实践中予以感悟和磨砺。
综上所述,由于大学生自身具备人力资本中科学技术、教育文化储备,由于现阶段我国农村仍存在诸多与现代化进程中不合拍的落后因素,加之大学生自身也有自我完善和走向社会的需求,所以有组织地选派优秀大学毕业生到西部去、到乡村去参与社会实践,是中国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是中国落后的农村面貌亟待改变的需要;同时更是当代大学生经受锻炼、完善自我的需要,也更是成就中国未来社会管理者的需要。
- 上一篇:工程投标管理细则
- 下一篇:安全员工作总结与工作计划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劳动实践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