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安全管理理念范文
时间:2024-04-09 15:52:0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铁路安全管理理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随着时代的进步,我国铁路运输行业有了显著的进步,无论是在旅客列车运行速度上、还是在服务质量上都力求为旅客提供一个更加舒适、安全的旅途。在这一发展前提下,对旅客列车运行中可能产生的安全隐患进行有效的预防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这是发展铁路旅客运输事业的基础,对于铁路客运部门来说是一项应该始终坚持的基本任务。
一、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铁路客运在发展的过程中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凸显出其问题的。首先铁路运输中,每天来往的客流量较大,尤其是在节假日期间,铁路客运所运输的人次与以往相比要多出一倍或几倍以上,因此,确保旅客人身安全就显得十分重要了,客流量最多的几个位置分别是站台,上车与下车旅客呈现出对流的趋势,如果稍不注意,就极容易发生踩踏的事故。这种情况的发生并不少见,在过去的几年间,就经常会因为类似的事件而造成事故的发生,为人们的生命安全带来了极大的安全隐患。甚至有些旅客会在拥挤的人流中掉下站台,这一情况的发生应该引起铁路客运部门的重视。其次,在候车大厅中,旅客成份混杂,尤其是在安检的环节中,往往是客流量最为明显的环节,在安检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对旅客的行李进行检查,还要对旅客的随身物品进行检查,以防止将危险品带入车站和列车,在检查的过程中是客流最为密集的时刻,这时就会因为相互摩擦而造成过于密集的情况,导致旅客之间发生口角等情况。第三,在客运站中,经常会因为客运站的设施情况不同而造成旅客的安全性受到影响,在天台、地道等位置是经常会出现安全事故的位置,在雨雪天气中,受到天气状况的影响,经常会有旅客在楼梯处摔倒的状况,这就造成了旅客的安全性受到影响,如果不能得到有效的处理,最终就会影响到铁路客运部门的外在形象。除此之外,站车工作人员的个人素质对旅客的安全性具有直接的影响,从事铁路运输事业的工作人员通常是具有多年工作经验的认识,年龄上比较偏大,并且文化程度并不高,在工作的过程中,经常自恃具有多年的工作经验而忽视了规章制度的执行,从而为旅客运输安全埋下了一定的安全风险。从旅客自身素质来讲,这些旅客来自全国各地,思想水平、文化程度等多方面的因素都具有不同之处,在这种情况下,很难达到一致性的原则,这对于站车工作人员的服务质量、服务标准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在大量的事实面前,都向我们告知了同样的一个道理,那就是发展铁路旅客运输事业最主要就是要转变站车工作人员的思想,要始终将旅客的安全性放在第一的位置上,这样才能实现铁路旅客运输事业的大发展。
二、坚持用现代安全管理理念认识
铁路客运安全风险管理为了实现上述的发展目标,本文主要介绍了几点措施,为了有效的提高铁路客运事业的大发展,铁路客运部门要始终做到以现代化的管理理念对安全隐患问题进行有效的管理。首先要做到对安全管理理念具有充分的认识,要想开展安全性的活动,对安全信息进行收集与采集是十分必要的,工作人员只有充分的收集到了安全信息,才能顺利的保证铁路客运的顺利运行。因此,安全信息的重要性也就不言而喻了。通过对安全信息的分析,可以对安全隐患的相关信息进行预防,从中安全方面的漏洞也就因此得以暴露出来,在这种情况下,就可以为旅客的安全提供了更加稳定的保障,由此可见,现代化的管理理念在安全隐患的排查方面具有极高的价值,随着社会的发展与信息技术的应用,相信关于安全隐患的管理工作将会变得更加便捷,成为系统性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于安全管理的问题应该从小事抓起,从细节进行管理,无论是在何种行业中,安全管理都要从细节入手,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系统性的管理,尤其是在铁路客运部门,这一部门的系统十分复杂,经常会在细节部分出现差错,正所谓细节决定成败,在工厂生产中,其中的一个零部件出现问题,那么整台机器就不能得到有效的运行,铁路运输的过程也是如此,如果不能从关键环节抓安全工作,那么一定就会在铁路旅客运输中出现差错,无法做到对安全性进行有效的控制。除此之外,加强安全防御理念也是在铁路安全风险管理中十分重要的理念之一。安全防御理念中包含众多的内容,例如对管理人员的控制、对设备的控制、对环境产生的影响等众多的影响因素,安全事故的发生往往就是因为其中的某项因素管理不到位造成的,因此在这一理念的发展下,在充分考虑到当前的管理工作之外,同时还要对长远的发展做好打算,以实现旅客的安全出行,促进铁路运输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安全防御体系的建立需要在铁路客运部门的监督指导下实行一种管理举措,其中由上至下又分为几个系统性的层次,在这种管理理念的作用下,相信旅客的安全一定能够得到有效的保障,这也是未来我国铁路客运管理部门的发展目标。铁路职工尽职尽责对于铁路客运安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铁路职工的职业技能、社会责任感、安全自觉是长期累积的结果,因此强化铁路职工的安全职责感是一个长期首要的任务。笔者认为,可以通过提高铁路特色文化的建设来强化职工的安全职责意识。铁路方面应该规范职工工作生活中的言行举止,努力将铁路文化深入到职工的日常生活之中,这对于强化职工职责感会起到潜移默化的促进作用。通过铁路文化的教育,可以有效增强和促进了员工的责任感和遵章守纪的自律性,极大的提高了客运安全的可靠性。
结语
随着我国高速铁路的建设和既有线路的大面积改造,今后铁路在我国交通基础设施方面将占据更重要的位置。目前的铁路客运安全形势依然严峻,有关各方应该树立高度的安全意识,从上到下强化责任意识,努力提高铁路客运的安全。
参考文献
[1]刘国鹏.试论铁路安全风险管理[A].第三届铁路安全风险管理及技术装备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12.
篇2
关键词:铁路运输;管理方法;措施
铁路运输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大动脉,并且具有其他运输方式无可比拟的优越性,越来越得到国家的重视。铁路职工作为铁路运输的重要环节,对职工安全教育已经成为铁路运输企业发展的前提,而抓好调车作业安全则是铁路运输企业发展的重要前提。
一、影响铁路运输安全的因素
1.调车作业安全难以控制
调车工作是铁路运输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保证列车正常周转、运行,顺利完成运输任务,因此调车作业安全是铁路安全中的重难点。影响调车安全的因素主要有:①人为因素,包括职工的业务素质、技术水平、安全意识。②现场作业操作卡控,即职工现场作业是由管理者加强作业标准执行力度;③现场条件,包括作业地形、天气、时间。调车作业中常出现的问题有:①调车作业多工种协同完成,中间衔接问题大。②位于中间站,技术设备受到限制。③时间紧张,作业量较大,作业对象复杂,强度大,存在的困难较大[1]。
2.安全管理中,对个体职工的安全行为与安全意识重视不够
纵观大多数安全事故发生原因都是由于个体职工不规范行为造成的,职工安全意识的薄弱直接导致不规范作业。我国长期以来形成的群体安全意识,在铁路运输方面体现得较为明显,因此在处理群体安全意识和个体安全意识上偏重于前者。
3.安全管理的动力机制弱化
政企合一的管理模式,弱化了企业的经济性和积极性。政府强调铁路运输的安全性,企业的经济行为与目的得不到应有的尊重与承认,企业被动开展安全工作,收效甚微。
4.安全管理理念陈旧呆板
铁路运输安全管理侧重于事后管理,淡化了预防为主,事先排除安全隐患的原则;“只要不出事就是安全”的理念根深蒂固;注重硬件设施的配备,而相应的操作技术、安全意识更新缓慢[2]。
5.安全管理手段方法落后
铁路运输依然采取突击式检查,指派工作组、检查组到基层检查的工作方式,而在市场经济中,铁路改革、运输设备、组织方式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这样的管理手段显然跟不上安全需求。
6.不良的工作作风
部分干部工作不踏实,作风漂浮,责任心不强。事故前懈怠工作,事故后互相推诿责任。
7.安全的保障综合体系尚未建成
部门之间管理责任界定不清,职责交接不清。监督检查不规范,检查过程中存在盲目性和随意性。部门岗位之间衔接不完善,影响安全以及工作效率。事故后整改效果较差,事故原因分析停留表面,部门之间互相推诿。
8.难以预测的自然情况或自然灾害
铁路运输属于全天候、开放性的作业,安全因素受到自然条件的影响,包括天气、地形、河流以及山体滑坡、地震、泥石流等[3]。
二、具体防范措施
1.注重员工个人培养机制
从教育着手,强化职工遵章守纪自觉性。对员工进行定期培训,包括技能培训、安全意识培训。提高操作能力及安全意识。重视员工的个体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情绪管理能力等,将安全工作与兴趣结合起来。提升员工个人素质,从思想到行动上,纠正工作作风。
2.完善铁路运输安全管理的考核奖励机制
加强监督检查、严格考核。对遵守安全规范的操作职工进行一定的物质或精神奖励,将各个岗位职工的考核结果与其收入、升迁相关联。
3.更新安全管理理念
不断向各行各业学习可取之处,从企业管理水平高度和整体素质来认识安全问题。预防为主,重视安全隐患。充分利用安全事故的价值,做到防患于未然[4]。
4.推出安全风险管理,实现过程控制、超前控制
超前预测隐患或者自然灾害,制定出应急方案。最大程度减少不可控因素带来的损失。
5.健全和完善我国铁路运输安全管理机制
推行各层次安全负责制,理清部门职责,避免职能交叉和管理漏洞。建立事故追究到底责任制度,对隐瞒事故不报者进行相应惩处。完善预测机制,检测评价铁路运输设备、设施的安全状态、环境因素、作业行为、应急方案、预控对策。
6.完善安全管理手段
采取经济手段、行政手段以及思想手段相结合的模式。经济手段是在职工的个人思想觉悟与个人素质无法达到标准要求时,采用利益分配模式,以外在激励达到铁路运输安全目的。行政手段是依靠领导机关的命令、指示、规定等,干预职工行为,带有权威性、强制性,是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则追究相关人员责任的制度。思想手段是管理运输安全中最常用的工作手段,善于针对新的问题考虑新的对策,通过强有力的思想工作,教育职工将本职工作与铁路运输安全结合起来,提升铁路运输安全性。
三、铁路运输企业发展关键
1.设备对安全的影响
铁路设备包括运输基础设备和运输安全技术设备。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铁路设备的技术含量不断增加,一方面加大了管理难度,因此要求我们不断提升知识管理水平,提升操能力;另一方面,设备的科学性增加,减少了人为因素对铁路运输的影响,增加了其安全性。
2.制度对安全的影响
安全管理制度会影响到铁路运输安全,完善的制度有利于减少安全隐患。激励机制、监督机制、预测机制的完善会提高职工工作的积极性和认真度,及时惩处和纠正违规操作行为;制度上建立监测预警机制,矫正诱发事故发生的因素,保证铁路运输秩序以及运输安全。
3.人员对安全的影响
目前铁路技术设备稳定性不高,时有故障发生,某些情况下需要人工操作,如果职工疏忽极易引发安全事故。因此一线铁路职工必须是高文化、高技能人才。目前我国一线铁路职工总体素质不高,文化水平较低,存在着违规操作、习惯性作业、业务技能差、侥幸心理等,对铁路安全运输产生不利影响。设备、制度、人员这三者的协调与稳定衔接是铁路安全运输的基本保证。设备是前提,制度是保证,人员是环节。
四、人身安全是铁路运输企业发展的要求
1.人性化管理
人性化管理,要求以人为本,把“人的生命”作为安全工作的出发点;理解和尊重职工,尤其是一线铁路职工,关注他们的心理状况、工作条件,多一些人情味,充分进行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充分挖掘职工潜能,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倾听职工的建议和意见。人性化管理并不等同于人情化管理,两者有着本质区别,人情化管理会滋生懒惰、违规操作等不良后果,人性化管理则会提升职工积极性、增加职工的凝聚力。
2.制度化管理
制度化管理要求对每个岗位做出明确的职责规定,按照职位权力的大小形成有序的等级系统,因事设人,管理者拥有执行自己职能的权力,但其权力受到严格限制。制度化管理具有指导性、约束性、鞭策性、激励性,更为重要的是其规范性和程序性。制度为铁路安全运输提供了重要保证。制度化与人性化管理两者相辅相成,并不是非此即彼。制度化管理是人性化管理的前提,两者的有机结合大大增强了铁路运输安全性。
3.加强职工培训,减少“三违”现象
“三违”即违章指挥、违章操作、违反劳动纪律。加强宣传教育,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从思想上杜绝侥幸心理和省能心理,全方位监督监测重点岗位、重点环节,强化职工技能,避免不熟悉操作、经验型操作,提高业务熟悉度和安全生产技能,可有效减少“三违”现象。
五、结束语
铁路运输安全作为运输工作的重中之重,铁路运输安全不仅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也会对社会经济和安全产生重要影响。铁路事故往往是人、机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因此,铁路安全管理应当全面系统,注重事前管理预防,而不是事后救援。在铁路安全管理中,应综合多学科知识,不断提高安全工作的预见性、超前性。安全管理是一个无止境的不断探讨的课题,只有坚持预防隐患、安全第一的原则,完善安全管理体系,培养出一批专业的高素质人才(包括管理者和基层工作人员),铁路运输才会安全高效。由于铁路运输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影响铁路运输安全的因素也一直处于变化状态,所以对于铁路运输安全管理的办法也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不断更新管理理念和管理知识,积极探索和创新管理模式,只有这样,铁路运输安全才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王兴坤.刍议如何加强铁路运输安全管理[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14):244-244.
[2] 张权军.铁路运输安全管理主要问题与铁路货运管理体制改革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9):494-495.
[3] 马俊.对铁路运输安全管理的理性认识[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15):3459-3460.
篇3
【关键词】铁路 客运 安全
中图分类号:F530.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前言
铁路客运事业事关旅客的根本利益,事关客运发展大局。铁路车站客运受种种因素的制约,车站客运要实现安全管理必须采取相应的科学有效的管理方法,安全管理作为一种现代化科学管理方法,通过强化安全、管理意识,有效阻断安全事故发生的因素,对大力提升客运安全管理水平,维护广大旅客利益和安全,必能起到积极有效的作用。
二、铁路客运的主要特点
1、客流乘降集中,影响旅客及作业人员自身安全危险因素多
(1)客车到发时旅客乘降先后发生,造成站台上旅客对流;中间站列车停站时间短,乘车旅客又急于上车,易发生拥挤、冲撞,易发生致旅客掉落站台危险的出现。
(2) 候车区域内、广场处、安检、进站时,人员更是短时密集,在公共场所易出现种种原因导致的人员摩擦及非正常情况。
(3)列车出发和到达时,作业人员在组织旅客和站台上迎送列车作业时,如果不能与列车保持适当间距或其他原因而发生影响人身安全的情况。
2、客运设施状况参差不齐
客运站大多有台阶、天桥、地道等设施,旅客密集及雨雪天气的影响易导致摔伤旅客或工作人员;另则列车乘降梯与所停靠站台之间有一定的间距,车梯窄陡,旅客乘降的危险因素较多。
3、人员素质
(1)职工素质。大多中间客运站客运人员结构性缺员,往往是平均年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思想素质和技能水平也较低,这些都影响到对客运规章的理解和执行。
(2) 旅客状况。由于受到地域文化、收入水平、社会阅历、文化素质、社会角色、生长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不同的旅客群体对安全和客运提供的服务有不同的需求和反响,呈现出“需求多样,众口难调”的特点。
三、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已往的安全管理往往是被动反应, 就事论事。不能注重通过多种方式收集安全信息、案例, 针对信息总结规律, 制定预测事故的措施。
2、已往的安全管理往往是凭经验感觉处理安全问题,评估总结定性结论, 不能注重数据、解剖案例。
3、已往的安全管理往往是侧重追究人的安全过失和责任, 强调遵章守纪、规范行为。不能注重分析产生违章违纪的原因, 将精力放在治理惯性违章违纪的根源上。
4、已往的安全管理往往是强调以管为主, 深入认识用某一因素或办法去解决安全问题, 不能注重把职工视为安全主体和依靠对象, 注重人) 机) 环境的关系和本质安全, 强调通过诸多方法之间的相互配合, 协调统筹解决安全问题。
5、已往的安全管理往往注重外部控制, 使现场少数人管控多数人。不能注重管教结合, 调动职工保安全内动力, 用抓好骨干队伍、提高职工素质的方法, 做到自己控制自己。
事故原理告诉我们, 人的不安全行为是安全管理的缺陷造成的。我们在管理教育上应该给予职工的知识、经验、技术、技能是否都做到了。也就是说抓安全应该更多地在管理教育层面上去思考、去工作。找原因治根本是现代安全管理与已往安全管理的分水岭。
四、坚持用现代安全管理理念认识铁路客运安全
1、信息收集分析的安全预测理念
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 安全信息是安全活动所依赖的资源, 是洞察、预防、控制事故的前提。通过这些信息的收集分析, 就可以预测影响安全的危险行为、隐患来自何方, 暴露出管理环节中存在哪些漏洞, 应采取什么措施, 为安全整治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
2、抓早抓小从点滴做起的安全预防理念
依据墨菲定律: 凡事只要有可能出错, 那就一定会出错。安全工作的本质是防止事故再次发生, 认识危险, 进行危险性预测、预防和控制。其主要内容是: 一方面对现已发生的或者不正常的情况, 尽快地进行处理和控制。另一方面在没有发生什么情况时, 应积极主动地对当前安全情况进行评价和预测, 改进措施以保证在今后的时间不会发生事故。这就必须严格抓好三个环节; 不使标准文件有缺陷、不正确、有隐患; 教育引导到位; 利用行政法律手段强制到位, 做到本质安全。
3、多层安全防御理念
在铁路客运安全工作中, 安全应由自我控制、骨干互控、管理人员管控、制度控制、设备控制、环境影响六个环节组成, 事故往往是在六个环节都出现问题, 并角度一致贯通时才能发生, 事故的发生是偶合因素的集合。从这个意义上说, 控制事故就要防止偶合因素的发生。所以安全管理是一个综合性的工作, 即有长线又有短线, 既要考虑当前又要兼顾长远, 既要有抓现场的管控机制, 又要有抓基础建设的长效机制。抓安全必须充分发扬各级职能部门的作用, 各级组织的优势, 干部职工的潜能, 构筑安全多层防御体系, 这对搞好安全是至关重要的。
4、精细化安全管理理念
细节决定成败, 保安全必做细, 只有做到精细准, 才能使安全万无一失。而这只有具体量化到位, 将量化做为精细化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实施精细化安全管理有三方面重要手段, 第一是将安全责任分解为一系列的数量指标, 做到定责、定时、定点、定量、定人。定责, 负什么样的责任承担什么风险; 定时,什么时间去做; 定点, 什么车次、什么区段; 定量, 做多少、做到什么程度; 定人, 由谁去负责谁去管; 第二是以规定动作的程序为载体落实各项安全责任目标; 第三是坚持用数据分析案例解剖暴露安全问题, 摸索安全规律, 检验改进安全措施。
五、提高铁路运输安全的建议
1、强化职工职责感
铁路职工尽职尽责对于铁路客运安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铁路职工的职业技能、社会责任感、安全自觉是长期累积的结果,因此强化铁路职工的安全职责感是一个长期首要的任务。笔者认为,可以通过提高铁路特色文化的建设来强化职工的安全职责意识。铁路方面应该规范职工工作生活中的言行举止,努力将铁路文化深入到职工的日常生活之中,这对于强化职工职责感会起到潜移默化的促进作用。通过铁路文化的教育,可以有效增强和促进了员工的责任感和遵章守纪的自律性,极大的提高了安全运输的可靠性。
2、完善管理制度
铁路方面应该纠正传统的管理模式中的各种弊端,采用更为先进、科学的管理手段,还要实施与之相适应的管理机制和具体的管理方法作保证。彻底贯彻逐级负责制,指定员工身负其职。同时在管理中不断推陈出新,打破思维禁锢,通过新的理念和措施来调动员工积极性,带动大家集思广益,使安全管理制度可以更实效,更完善。同时铁路客运专线应制定系统的安全制度,规定组织、管理和技术方面的安全要求,使各级管理人员在安全工作中做到有章可循,使安全工作做到统一行动、统一指挥,最大限度的预防各类事故的发生,保证客运专线的正常运行。
3、提高铁路信息化建设
运用安全管理信息技术,可以有效的提高安全预防策略,降低事故的发生,因此迫切需要提高铁路的信息化建设。铁路信息化的建设,可以对铁路线路上的关键路段、易发生安全隐患的危险地段实施有效监控,一旦该地段发生异常情况,驾驶司机能够在第一时间内获取到最新情况,及时作出处理,可以预防由自然原因引起的安全隐患。此外,运用铁路信息化系统,可以对日常运行数据进行收集,通过对数据进行分类管理,向用户提供可靠、及时的统计数据,使工作人员对以往的工作有总结性的认识;另一方面系统运用一定的数学方法对搜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辅助安全部门前瞻性的分析安全形势,及时发现安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前进行预防控制。
结论
随着我国高速铁路的建设和既有线的大面积改造,今后铁路在我国交通基础设施方面将占据更重要的位置。目前的铁路客运安全形势依然严峻,有关各方应该树立高度的安全意识,从上到下强化责任意识,努力提高铁路客运的安全。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铁路运输; 物流成本; 物流管理。
中图分类号:F530.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地位的确立,铁路运输行业改革迫在眉睫。
信息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大大提升了生产效率,现代物流管理理念的运用,使铁路企业物资供应管理工作的内涵和外延也发生了极大改变。制度化的管理模式、先进的技术设备和科学的安全管理理念为铁路安全生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铁路运输企业追求经济效益,必然对铁路企业物流管理提出更高的要求。传统的“采购 - 仓储 - 供应”模式已不能适应运输生产的要求,只有真正树立现代物流理念,全面提升铁路物流管理水平,切实降低铁路物流成本,才能进一步提高铁路运输企业的经营效益。
一、高物流成本影响运输经营效益的提高。
铁路运输生产物资供应传统的做法主要依赖库存供应,通过提前计划上报需求和准备较富裕的安全库存,长此以来形成较大的物资积压浪费和价值损耗,造成铁路物流成本居高不下,铁路运输企业生产经营效益提高困难增大。主要表现为: 铁路物资采购管理权限不明确,分散采购、多头采购现象严重,节约采购成本效果不明显; 物流信息化水平比较低,覆盖面小,不仅与财务系统没有实现有效对接,而且在物流系统内不能实现快速沟通和信息共享; 获取市场信息手段单一,掌握供应商信息资源较少,导致采购供应渠道单一; 计划大于实际需求,导致库存逐年积压,库存结构不合理,占用资金额度大,库存积压造成的物资有形损耗和无形损耗大; 缺乏供应链管理理念,在供应商管理方面存在较大差距; 物流保障在应对防洪抢险等突发事件方面,预案要求不高,响应速度不快,组织供应能力不强。
二、物资集采统供管理模式下物流管理的创新。
为控制物流成本,铁路物资应采用集采统供管理模式,并应该逐步尝试实施一些新的物流管理方法。
1、明确采供职责。
大力推行铁路局直管站,对物流部门进行整合,成立集中的路局直属物资供应站。物资供应站负责全局运输生产所需物资设备的仓储、配送和受路局委托物资的采购供应; 各生产站段由材料科负责提报生产用料计划、领取材料、仓储保管和发料配送及应急用料的采购供应; 物资管理处受路局委托,负责大宗物资和重要设备及关键配件的招议标采购,并对全局物资系统进行专业业务管理。
按规定程序推行物资设备批量采购和集招分供。生产单位按月将物资需求计划在物资信息系统上报后,物资供应段按照管理权限,将需物资处审批的计划进行转报。
物资处对需求物资进行汇总统计,单品种采购资金达到一定金额以上的,集中统一纳入招标采购,选择供应厂商,由其进行分头配送供应。
转贴于 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2、打造现代物流环境下的电子采购体系。
分别以铁路局局域网、互联网为载体,建立和完善物资管理信息系统平台,构建供应商管理、信息、询价采购、招标采购和设备管理 6 大平台组成的电子采购体系,并融入路局整体运输生产,形成市场监督、采购供应和物资使用全过程闭环管理的现代物流管理模式。通过建立和不断提升物资管理信息系统,构建物资管理网络化、信息化工作环境,实现了物资与财务在局域网上的同级信息对接,将各系统的仓库资源和物资消耗在网上进行链接,把物流管理信息从路局物资处向物资供应段业务部门―――站段材料科―――材料使用车间班组 ( 最终用户) 延伸,扩大了信息共享范围。对物流管理的全过程实时跟踪控制,进一步保证各生产单位制定采购计划和物流部门实施采购决策的科学性,减少过量的安全库存,提高物资使用效能。利用互联网优势,通过网络手段提升招标质量。
3、优化物资库存结构。
路局加强物资成本的预算管理,对站段生产用料计划按月提报审批,需求预测按周调整,从而大大缩短了需求提前期。能有效消除了部分生产需要的“牛鞭效应”,物资安全库存得到合理控制。
对重点物资设备供应采取提前介入机制,通过提高物资计划的准确性、及时性,做到合理快速组织物资保障供应,有效压缩物资在库时间,加速全局库存物资周转。
利用社会资源,拓宽可实行零库存物资供应品种范围,推行引厂入段储备模式,选择质量信誉优良的大型企业和区域定点供应商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扩大生产厂商代保管物资品类和数量,对全局物资消耗量相对稳定的产品实行厂家物资代储备保管,压缩自存物资品种和数量。
4、加强合格供应商管理。
培育铁路物流供应链体系利用路局品牌优势,完善外网电子商务功能,建立供应商档案,形成供应商资源库,定期对供应商进行“星级”诚信监测和综合评价等一系列动态管理。
与专业供应厂家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实现直达供应的采供双赢模式。减少中间供应环节,节约成本费用,剔除不具备法人资格、产品生产资质的企业及商,对线路配件、牵引供电设备、接触网配件、通信信号设备等专业技术要求高的重要件,取消供应商,直接与经过评审的生产企业签订协议。
5、建立有效应急机制。
提升应急保障能力。针对铁路突发事件和防洪灾及冰雪等自然灾害,为应对可能对铁路运输生产造成的损害,确保及时抢险恢复,应逐级建立抢险应急预案,以抢险文件命令形式下达防洪物资设备明细。防洪备料除保持必要库存外,当地资源充足或厂商供应保障度高的品类物资,采购单位要与之签订代储协议,建立抢险应急物资供应绿色通道信息库。代储物资协议单位和所有抢险工作人员信息要做到公开,当值人员不得脱离岗位,相关人员手机24 小时处于开机状态,人员随时待命,机械设备预热检查,要求全部处于良好运行状态。
【参考文献】
[1][美]唐纳德 J. 鲍尔索克斯,戴维 J. 克劳斯,M. 比克斯比・库泊。 供应链物流管理[Ml.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
篇5
【关键词】提升,铁路班组,管理水平,思考
一、前言
作为铁路企业最基层和最重要的管理和生产组织,铁路班组承担着铁路企业安全工作的重任。推进铁路班组管理水平的思考是新时代下提升铁路行业整体运营水平的重点内容。
二、铁路现代化迅猛发展,班组管理呈现新的发展趋势
所谓班组管理,是班组自身所进行的计划、组织、协调、控制、激励等系列管理活动,其职能在于对班组的人、财、物进行组织合理利用。随着近几年来铁路高速化、现代化的迅猛发展,新技术、新设备的广泛使用,市场经济对铁路运输提出新的要求,铁路运输企业的班组管理除了已有的行之有效的以安全、服务、生产为重点,以岗位责任制为载体外,还赋予了新的内容,呈现新的发展趋势。
班组长作用更加突出,班组长是班组管理的关键,是班组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和实践者,班组长素质、工作水平高低直接影响班组生产经营任务的完成。
班组和谐管理更加重要,坚持以人为本、尊重职工、依靠职工、充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以民主管理作为班组管理的基本形式,促进职工全面发展。
班组管理和安全风险管理结合更加紧密,随着铁路高速化,铁路推行安全风险管理,班组管理必须和安全风险管理紧密结合。对安全风险的过程控制、安全风险的应急处置、安全风险的管理基础、安全风险的考核评估都要落实到班组,涵盖于班组管理之中。
班组管理与提升铁路服务质量配合更加密,切作为服务行业,铁路运输企业的班组管理必须践行“以服务为宗旨,待旅客如亲人”的服务理念。
三、班组安全管理现状
班组安全员作用不强。班组建制均设有安全员,就是说班组安全员在干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还要协助班组长抓好班组的安全管理工作。这就要求班组安全员不仅要有较高的业务素质,还要具有奉献精神,要经常给自己充电,多学习、掌握一些新的安全知识和技能,要技高一筹,同时,还要具备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能组织大家开展好班组安全活动,组织学习安全文件、安全简报,调查分析班组发生的不安全事件,编制班组安全生产防范措施等。对照以上,班组安全员作用还有一定差距,主要有以下因素。首先,班组安全员的地位没有凸显。在评优评先、奖金分配、培训学习方面毫无倾斜优势,也就是台帐上挂名。无权、无责、无利。如此一来,岂敢奢望班组安全员的作用。其二,班组安全员选用随意性。由于作用发挥不明显,亦无地位和利益,也就没人愿意干,更没人争着干。
班组对“两违”控制较为被动。一些班组安全管理意识不强,主观能动性欠缺,看问题缺乏高度。作业中盲目求快,一般是以牺牲安全性为代价的;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规避检查考核,一般是好人主义的写照。睿智地看待安全和效率,正确地思考“严是爱,宽是害”的辩证关系,不是大多数人可以做到的,也正是安全工作的长期性和艰巨性。因此,班组自查“两违”不力,对违章违纪事件进行分析教育主动性不强,缺乏班组内(根据本身作业特点)横向“两违”分析,对“两违”问题认识不够。
轻规矩,重活动,缺乏长效机制。这里说的规矩,是指规章制度,是机制;所说的活动,是指阶段性,临时性的管理活动。上级对班组层面安全管理的随意性太大,如今的安全活动太多、太繁、太滥。以近几年为例:“二二三安全工作法”、“安全质量专项考核”、“大检查大整治”……没完没了的活动趋于法无定制,无所适从。
适当的安全活动,是长效机制的有力补充,应定位于亡羊补牢的范畴,经过实践的检验,最终应当升华为理论的认识,收归于长效机制之中。只有依据时事的变化而修订和完善长效机制,并着力推行之,方能在职工的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和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这需要长期的贯彻和培养。政治运动似的急风暴雨,可以收到一时的功效,可是人,不能指靠强心针过日子。长效的制度,平和的氛围更加符合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习惯性违章、责任意识差依然是困惑班组安全管理之瓶颈。习惯性违章一般“省心、省力、省事”,其所以积习难改,主要在于能尝到不少“甜头”,在于侥幸心理作怪。班组通常对习惯性违章不指出、不阻止、不敢得罪人,一旦出事就姑息迁就,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信誓旦旦地为当事者开脱。久而久之,纪律日渐松弛,制度形同虚设,管理日益混乱,安全无从谈起。
责任意识较差具体表现形式为:不按规程要求去做,不使用安全工、器具,过分相信目前的保护设施及自身的工作能力,对安全措施没有进行细致的检查。
四、推进铁路班组管理水平的对策措施
1、加强班组长自身管理水平提升
班组长的管理水平是整个铁路班组管理工作作用凸显的核心,更是铁路班组进行生产经营的组织人员、遵章模范、现场作业管理实施人员。提升铁路班组长自身管理水平对于整个班组管理水平的提升起着关键性作用。这就要求铁路班组大力加强班组长的选拔工作和培训工作,确保通过选拔和培训工作之后的铁路班组长能够胜任职责,为铁路现代化和高速化保驾护航。其次,铁路班组应当注重班组长工作环境的构建,尽量赋予铁路班组长应有的权利,构建相应的激励机制,激发班组长的管理工作。最后,大力开展铁路班组长的典型树立活动,利用典型示范的要求不断促进班组长自身管理水平的提升。
2、创新管理机制
创新管理机制首先需要进行铁路班组管理理念的更新。这就要求铁路班组在新时期下积极由传统生产型班组转换为经营开发和经营生产型班组。加强人性化管理和铁路班组自身文化的建设,确保班组管理能够实现信息化、质量化、标准化和人性化。其次,班组的设置上应当充分考虑其班组制度、班组工序以及劳动效率等进行优化,确保其能够实现安全生产的同时满足协调管理。另外,铁路班组应当由铁路局领导,共同构建铁路班组管理的长效机制。从铁路班组管理的整体上提升班组管理和建设工作的服务化、指导化、规范化和规划化。最后,建立健全班组的具体考核管理机制,便于激发出班组所有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确保班组职工能够为铁路相关的生产活动、服务活动和经营活动等尽责尽职。
3、提升素质水平管理
素质水平管理的提升是促进铁路班组管理发展和适应铁路改革的重要途径。只有通过不断的素质培养和管理才能让铁路班组职工适应学习型企业和竞争上岗机制的管理需要,进而保障铁路班组的稳定安全运行。概而言之,提升素质水平管理需要利用学习和管理培训等,确保班组职工能够熟悉各种新设备和新技术的相关原理,了解具体构架;明晰各种班组作业中的故障处理和分析;了解各种相关安全知识;各种相关制度和规章能够烂熟于心。
五、结束语
安全生产是我们每时每刻都在重视的话题。铁路班组的管理作为一项经常性和长期性的工作,其管理水平的加强实质上就是实现铁路行业基层管理的现代化、规范化和标准化,最终促进铁路行业现代化大发展的实现。
参考文献
[1]于桂林.新时期加强铁路企业班组建设若干思考[J].内蒙古石油化工,2010,13:55-57.
篇6
铁路自我总结范文一 自全面推行安全风险管理以来,我站认真贯彻落实部、局及车站安全风险管理有关工作的部署,深刻领悟盛部长问题在现场,原因在管理,根子在干部的讲话内涵。管理人员深入作业现场,积极宣传安全风险管理理念,明确安全风险关键环节并制定对应的卡控措施,对影响运输生产安全的风险进行有效的控制。
一、明确风险管理目标,确定安全风险关键。
铁路安全工作一直以来是最重要的工作,也是最难做好的工作。在血的经验教训面前,只有尊重铁路安全生产规律,树立安全风险意识,从根本上查找安全管理的薄弱环节,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或消除安全风险,从而实现运输安全的长治久安。
1、充分利用各专项整治活动的平台,合理评估在接发列车、调车作业、劳动安全、专用线管理等方面存在的的安全风险,确立值班干部日常检查、添乘及跟班作业检查的安全风险关键点。
2、严格落实接发重点列车、动车组、切割正线调车等特殊情况干部上岗卡控制度,利用十五三对规检查及时发现作业人员在执行作业标准过程中人员忽视的安全风险。
3、定期组织召开站区联劳会,协调组织工务、电务、接触网、公安对站区行车设备进行一次五位一体联合检查,排查设备隐患,同时将隐患及时纳入设备安全风险管理问题库。
二、把握风险管理规律,统筹分析评估风险。
安全风险管理,既是结合铁路安全工作实际,通过风险识别、风险研判和规避风险、转移风险、驾驭风险、监控风险等一系列活动来防范和消除风险。
1、对安全风险管理问题库中的问题,组织业务骨干成立专业小组,按照潜在损失或产生的风险后果分类为,然后映射到表格中进行分析。
2、对发生违线、严重违章问题的职工列为当月安全风险关键人,并由其所在班组的包班干部组织班组长、作业互控人及责任人进行问题分析。通过合理的安全风险评估,从而认识到工作中暴露的安全问题的根源。
3、利用职工日常业务学习、培训的时机,讲解全路的典型事故案例。从第三方的角度对案例进行分析讨论,引导职工对事故原因进行深入思考,把握安全风险点。
三、制定风险防范措施,积极主动应对风险。
实现安全风险的预先控制、超前防范,从源头上化解和降低风险是安全风险管理的首要环节。根据风险的性质、成因、规模、时段、力度及影响大小制定风险防范卡控措施,是强化安全管理基础的关键。
1、加强安全风险管理宣传,树立安全风险意识。利用职工大会、宣讲会与职工进行座谈,通报铁路安全形势,并结合铁路发展状况大力宣传安全风险管理理念。同时将铁路近期事故通报等文件组织干部职工进行学习,使职工充分认识到风险管理对铁路安全的重要性,树立安全风险意识,提高落实作业标准化的自觉性。
2、加强业务理论知识学习,提高风险控制能力。定期组织干部职工进行业务培训,每月进行一次业务理论考试,每周进行一次实作演练。对接发列车、联控作业标准,线路车辆检查、专用线作业安全关键、装载加固要求、危险货物运输等作业的安全风险关键进行培训,提高现场作业的实际操作技能和安全风险控制能力。
3、加强安全风险关键卡控,落实风险管理要求。根据铁路局对安全风险管理的要求,对现场作业、劳动安全、基础管理、专用线管理等方面的安全风险关键逐一制定卡控措施,进一步完善和细化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及措施。对安全风险级别较高的岗位、时间段和作业环节由值班干部进行重点卡控和检查,督促职工执行作业标准,确保各项制度落实到实处。
在安全生产大如天 、安全是铁路的 饭碗工程、牢固树立三点共识,把握好三个重中之重、推行安全风险管理等一系列安全管理新理念的灌输下,引导干部职工树立安全风险意识,通过发现、分析、控制安全风险有力地夯实了安全管理基础,促进安全生产持续稳定。
铁路自我总结范文二 今年是平安铁路示范路段创建的最后一年,按照省、市、县关于铁路护路联防工作的要求和部署,我立足岗位,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积极、主动、创造性地开展了各项工作,认真开展巡逻守护,认真排查处理隐患,广泛开展护路宣传,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尽心尽职,忘我工作,出色完成了各项任务,为过往列车的安全保驾护航,为辖区铁路带来了平安和谐。全年,我所管辖铁路沿线内没有发生重特大行车事故,没有发生盗窃、抢劫铁路物资等刑事、治安案件,没有发生因铁路设施被盗、被破坏而危及铁路行车安全的事件。
一、严格履职,确保线路安全畅通
今年以来,我始终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努力学习业务知识,处处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尤其是中队长以来,以队为家,认真负责,吃苦耐劳,为了做好铁路护路工作,每天都是起早贪黑,奋战在铁路护路一线上。
在日常工作中,我对翼城铁护中队管辖的侯月线63.5公里线路进行了多次徒步巡线,真正掌握了线路治安基础情况,对线路巡护重点做到了底数清、情况明。我坚持每日与翼城车站派出所联系沟通,及时掌握线路治安情况,根据派出所通报和自己日常掌握情况,针对性安排布置次日的线路巡护任务,并亲自到重点区段盯守,对执勤巡护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及时上报的同时,积极想办法帮助解决。在两节、两会、五一、国庆等重要时期,取消轮休,24小时在岗,严格落实县护路办制定的巡护措施,与铁路派出所密切配合,对30km+500m云唐豁口、37km等辖区内重点部位,进行全天候值勤守护以点带面,切实有效地保障了线路安全。同时,我深入到沿线村庄、学校、收购站点,采取面
对面讲课、广播宣传、散发宣传品、张贴宣传画、签订安全协议书等各种有效形式,走村串巷、挨家挨户地对沿线群众进行了面以面地宣传教育,真正把铁路安全常识送到了沿线群众家中,极大地提高了沿线群众、学生的爱路护路意识和安全责任意识。期间,共开展路外宣传教育10余次,散发各类宣传品1000余份,签订各类安全协议书500余份,巡逻巡线100余次,巡线里程达600余公里,发现、解决各类安全隐患20余件,清理各类闲杂人员20余人。
二、增强意识,严格执行规章制度
县护路办文件精神及各种工作制度进行学习,站在讲政治、讲大局、讲责任、讲奉献的高度,从思想上提高对铁护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在行动上不折不扣的执行各项规章制度,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提高组织纪律性,从思想上认识到执勤为民的使命与责任。对执勤巡护工作进行规范,按照上级执勤计划安排,严格要求自己,完成执勤任务,确保不出任何问题。
对个人工作日志、学习会议记录按要求认真记录完整。每天在上路执勤前检查着装,对执勤情况认真记录、汇总、分析。内务整治,每天将衣物、鞋帽、日常用品摆放整齐,以军队的标准来要求,每天对自己的卫生责任区进行清理,保证不留死角,给自己和大家创造一个舒适的生活工作环境,培养个人良好的习惯。如果查找到自身存在的问题,深入剖析原因,针对性的制定整改方案,逐项落实整改。认真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增强自己的工作积极性,为提高队伍整体素质,把我们中队打造成一支正规化、高效率的护路联防队伍做一份贡献。
三、加强学习,努力提高综合素质
为了提高自身素质,我不断地加强对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的学习,坚持学习省、市、县有关文件精神,认真领会上级的意图,学习有关铁路法律法规及铁护工作知识,用理论来指导自己更好的适应铁路护路工作,努力提高自己的政治业务素质,为各项任务的顺利完成打下良好的基础。工作之余,我还虚心向前辈请教,主动对全县铁护工作情况进行调查研究,总结自己几年来的工作感受写了文章《铁护工作有感》、《做好铁路线路治安管控之我见》,今年开展发扬传统、坚定信念、服务大局、护路为民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中,自写演讲稿《坚守,让生命更崇高》,在全市演讲比赛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篇7
关键词:铁路施工;安全管理;对策措施
中图分类号: TU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33-33-2
1 铁路施工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1.1 不严格规范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实际施工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安全生产,保证安全生产的基础是切实做好安全生产责任制。实际进行铁路建设施工的时候,仅仅只是具备书本上安全生产管理知识,没有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进行实践。施工现场相关管理人员不能明确自身的责任和义务,缺少安全知识的实践性。
1.2 施工中不同层次管理人员不能完全展示监督的实际作用
实际施工生产的时候,从高到低的方式来划分安全管理人员的级别,可以分为四个方面,所有层次中存在的管理人员都具备不相同的监督责任和安全管理义务。实际管理监督的时候,因为出现模糊的层次监督管理,检查过程中相关人员把一般危险源当作重点进行检查,但是没有人检查特殊危险源,促使给铁路安全管理留下隐患。
1.3 现阶段铁路施工中不健全的安全指导
实际施工的时候存在指导性比较低、可行性比较低的安全技术措施。目前从实际情况来说,具备不符合情况的安全措施技术,一般情况下都是从理论层次方面来针对施工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制定的技术措施,缺少一定针对性。在设计施工文件方案的时候,相关设计人员不能切实依据施工情况制定安全技术,基本上都是一些没有明显作用的摘录内容。主要就是因为存在变化多端的施工情况,很多施工设计人员没有一定责任识,也有年轻人员管理经验不足的问题,此外,还因为在实际施工中不能对危险源进行及时有效的评价。
1.4 安全防护设计方案随意更改变动
设计安全防护设备的根本作用就是保证安全施工,但是随意更改变动设计,会严重影响施工人员整体安全。此外,不少铁路局不能接受更改设计,还有的为了降低施工建设成本,把安全防护设备当作能够随意改变的工程项目,以此来达到提高建设企业利润的目的。对于安全防护设计随意更改出现的根本因素就是相关企业项目负责人以及安全管理人员没有充分的安全理念和意识,仅仅只是依据自身经验来执行管理监督制度,不能充分发挥安全管理监督的实际作用。
1.5 开放式空中作战
建筑的开放性工作占工作量的70%左右,受春夏秋冬不同气候和强烈的阳光、风、雨、雪和冰、雷电等自然条件和危害;
三是手工劳动和体力劳动多。大多数建筑业仍然是手工操作,容易使人疲劳,注意力分散,容易出错的操作,造成事故的发生;
四是一个三维交叉作业。建筑产品结构复杂,施工工期紧,必须多单位,多类型的工作相互配合,立体交叉施工,如果管理不好,连接不当,保护不严格,有可能造成相互伤害。
1.6 缺乏良好的建筑部门之间的协调
铁路建设是一个复杂而高技能的工作,尤其是那些大型建筑需要时间,人力和物力特别大,而且与施工单位也有许多类型。在施工过程中各施工单位都有联系,只要任何一个单位的问题都会影响到施工质量和施工完成后的正常。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需要制定一个详细的计划,以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在实施过程中,各施工单位的计划要有明确的目标,负责人的监督和统一,必须肩负起自己的责任,并与其他部门进行良好的协调,确保施工的安全。
2 针对铁路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并实施了相应的对策
2.1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意识培训
提高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意识,促进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水平的提升。虽然在建筑施工企业中的铁路工程建设的施工安全管理工作有一定的认识,但传统的施工安全管理和施工安全管理理念,使铁路工程建设在我国粗放管理的现象还很严重。此外,在市场经济环境下的施工企业将如何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视,导致了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管理能力的建设缓慢,在铁路工程建设引起的管理问题。为了减少和避免铁路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现代铁路工程施工企业应转变国有企业的经营理念。通过提高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意识,提高建筑施工企业的管理能力,进而防止铁路工程施工安全管理问题的发生。
2.2 建立完善的铁路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体系
通过建筑安全管理体系的健全和完善,促进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有效开展预防施工安全管理的问题。在铁路建设安全管理体系建设中,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应根据现代铁路工程的特点和铁路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评价体系。了解现代铁路工程施工安全管理要求和施工企业管理的现状,有针对性地进行建筑安全管理体系的完善和完善。同时,结合铁路工程施工企业的组织结构和项目管理结构,使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体系符合项目管理流程。并根据铁路工程建设的复杂性,对系统单位工程施工的多行长期受环境影响的建筑安全管理体系,提高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系统的相关内容。在此基础上,应注意施工安全管理制度和新的铁路建设技术施工安全管理过程中的需求,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为铁路工程建设安全管理的关键系统,铁路的特点,为铁路工程建设安全管理的建设问题预防的基础。
2.3 大力推进隐患排查
一是现场安全管理和监督检查应该以安全生产为重,强调健各项预前检查制度以及现场控制的准备工作,不留盲区、不留死角地进行安全排查隐患整治。
二是从施工地段的危险易发地区进行重点控制,利用人、机、料、法、环等因素确立合理高效的检查周期、检查数量、关键时段检查次数,及时保证发现既处理,防止拖拉现象。
三是现场作业更应该卡控生产环节,务必从安全出发,不冒进,不贪功,制定合理措施,用新增工艺和技术克服危险施工项目,实际操作中要求职工严格执行相关的操作制度和流程,防止出现意外。
2.4 构建安全环境是铁路施工安全的必要措施
首先是干部要坚持围绕职工的需求落实自己“三不让”承诺落实力度的工作,从群众的关心点,需求点满足职工的合理诉求和需要,构建一个想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亲职工、爱职工的心理环境。
其次是从思想方面帮助职工创新,解放思想,从经济上对职工进行补偿,创造效益,从积极性和创造性方面引导职工,努力开拓生产建设的新思路,使得职工能有良好的生活环境。
再次是有计划、有目的地建立安全抽查考核分析制度,推行安全质量标准化,严格日常中的安全生产情况管控。注意帮助和引导干部职工在生产活动过程中多利用机会在岗位培训班中学习技能、熟悉操作,在培训中掌握安全知识、规章制度等。
总之,在铁路施工中想要保障安全必须从自我保护意识出发,提高自我保护能力,从操作角度需要规范操作,还需要职工们多用《安全规程》规范自己的行为,这样才能在相关部门的领导下克服困难做到安全生产无事故,才能在上班时放下心,才能在工作中积极向上,最终实现安全生产和健朗愉快的生活。
参 考 文 献
[1] 宋平.铁路隧道施工安全风险管理研究[D].中南大学,2009.
[2] 李宝明.加强铁路施工安全管理的对策探讨[J].铁道运输与经济,2011,06:72-75.
[3] 杨惠文.铁路建设工程施工安全风险网格化管理及应用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5.
[4] 林坚.风险预警机制在铁路施工安全管理的应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3,05:142-145.
篇8
【关键词】 铁路 电务段 风险管理
一、铁路电务段安全风险管理概述
1、铁路电务段安全风险管理内容。铁路的电务段的安全风险控制就是指对有可能产生人员的伤亡以及经济损失的风险进行识别以及做出评价的过程。对风险进行识别以及评价通过科学的方法进行实现。铁路的电务段安全风险管理包括以下几点基本的内容:风险估计、风险评价、风险监控以及风险的识别,对在铁路电务段可能产生的风险进行分析、测定和识别,并且通过收集到的数据建立起合适的风险控制体系以及监管体系,用来保证铁路电务段的安全、稳定的运营。对于传统风险管理方法都是在意外发生之后才进行风险的控制以及方法的改善。在铁路系统完全实行铁路电务段安全风险管理就是根据实际的铁路安全环境进行结合,并且使用科学方法进行风险的识别、风险的转移、风险的消除、风险的监控等。
2、铁路电务段安全风险管理意义。对于铁路电务段的安全风险控制不仅仅是改变了传统的方法以及只关注结果不注重过程的模式。通过对铁路电务段进行风险的控制可以实现安全工作的预见性、降低人员以及财产的损失。并且在对铁路电务段进行安全风险管理主要有以下几点点重要的意义。首先,通过对铁路电务段进行安全的风险控制可以逐渐地实现全员的、全方位的、全过程的以及全覆盖的管理。其次就是通过铁路电务段安全风险管理体系可以稳稳的掌握工作人员、风险管理、使用设备以及环境等风险要素,从现实角度出发来说铁路电务段的实行可以牢牢把住人员的管控进行分层次和分岗位的措施来进行风险的控制。全体干部职工要明确自身岗位职责及本岗位的安全风险控制点、控制措施和管理标准,以达到解除风险和降低其他有害因素的目标。
二、铁路电务段安全风险的现场控制与规避
1、铁路电务段安全风险的现场控制。铁路电务段在进行安全风险控制的过程中对于现场的控制极为重要。通过科学的方法对电务段进行风险的识别以及控制。在铁路电务段进行安全的风险控制必须完善铁路电务段的安全系统的建设,以达到对出现的各种突况进行及时的现场处理。在电务段还需要设立应急预案领导小组,在现场突况下进行人员伤亡以及经济损失最小化的处理。
2、铁路电务段安全风险的规避。通过铁路电务段的安全风险控制系统下,在通过检查发现风险时必须进行风险的消除以及杜绝隐患的再次发生,在风险管理的重点和难点进行准确的定位,不断地把风险降到最低、健全风险管理系统全面提升应对风险的能力。
三、铁路电务段安全风险管理措施
1、打造安全风险管理文化。通过对安全意识的不断强化,结合乘车人员一起防范风险的发生。因此,铁路总公司需要通过列车广播以及可以用到的手段进行安全意识的宣传教育手段,在车站以及列车广播进行现场的宣传安全教育活动,使安全意识不断的深入人心,使广大干部职工的安全管理理念不断强化。同时要加强路外安全宣传教育,通过列车广播、派发安全宣传册以及车站对旅客进行安全教育,使旅客也能更深入了解铁路电务设备的重要性以及电务工作模式,从而防范由于人为对设备的损害导致危险情况的发生。
2、强化安全风险管理基础。对于安全管理基础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做到对安全风险管理的强化工作的关键,前提是必须建立和完善系统、完整的安全风险管理制度,并且相关的部门需要根据实际的情况进行现实的、稳定的和长远的进行规划。在这套安全风险管理制度的框架下对开始实施直到落实完毕的全过程中不断进行制度的规范以及完善,强烈反对制度与实际情况相分开,用来保证管理工作的过程中没有任何的法律漏洞可以被利用。
3、建立安全风险管理体系。由于在当前阶段铁路电务系统的安全风险管理体系没有完全的完善,这点对于安全风险管理的工作导致很多的负面影响。所以我们需要构建一种构建安全风险管理制度用来弥补体系不足带来的不良影响。这套制度包括:管理层、基础工作层等。通过设立和不断地健全作业的流程,用来实现铁路电务段的安全风险以及保障措施,不断的降低铁路电务系统的安全隐患。
4、提高安全风险应急能力。铁路电务系统需要不断的提高安全风险应急能力,用来化解安全风险隐患,不断完善应急处理能力是铁路电务段提高安全风险应急能力的根本所在。在铁路电务系统面对突发的事件时,不能只靠管理手段进行避免,因此在构建良好的安全风险应急能力显示十分的重要。铁路电务系统在进行增强职工安全风险意识的同时也需要对工作人员的现场处理能力进行培训,以解决面对突发的各种情况。
四、结论
这篇文章浅谈了铁路电务段安全风险管理,通过对铁路电务段的风险管理概述以及铁路电务段的风险管理措施进行了阐述。不断地完善铁路电务段的安全风险管理体系进而避免在面对突发事件时,无法进行及时有效的处理导致的重大伤亡以及财产损失。在铁路技术不断发展的同时,更多的是需要对铁路电务段的安全不断地强化,促进二者的共同发展。
参 考 文 献
[1]代俊德.铁路电务段管理现代化的目标和选择[j].财经科学,2010,(02):
篇9
1.1施工力量分散。
施工力量分散是铁路电气化施工中又一特征。由于铁路线直线分布的基本特征,因此施工人员必须沿铁路线直线分布,这也就导致了施工人员必须分散开来,而且在这样的情况下,一些所需的技术设备也具有很强的分散性特征[1]。这对于人员和设备的安全管理带来极大不便,也是导致施工安全风险产生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
1.2施工项目受行车干扰因素较大。
铁路电气化改造的施工一般都是对既有线路的改造。而这些线路大都是正常运行的线路,施工中随时会有过往车辆,因此电气化改在项目中的电力改造、接触网、通信改造项目时常需要注意行车过往,随时停工让行。这种施工模式不仅对铁路运输造成一定影响,而且也大大增加了施工项目开展中的人员安全风险。
2铁路电气化改造工程施工安全风险特点
铁路电气化改造工程施工存在诸多安全风险,这是施工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同时也是由于铁路施工中的基本特征决定的。
2.1风险不可避免的特点。
铁路电气化改造过程中风险是客观存在的,而且具有很强的普遍性。任何时候施工人员都可能面临这样那样的分享,这是开展该项工作无可避免的一个客观现实。我们在工作中会通过各种先进的理念分析风险、预测风险,同时也会发明各种先进的技术规避风险。但是这些因素不能从根本上消除风险。尤其是在对既有铁路线的电气化改造中,工作人员对原有设备设施的了解程度不深,对于复杂的铁路线环境在较短的时间内无法完全熟悉。而且施工过程中经常受到行车干扰,这些都会导致改造过程中工作人员面临风险。
2.2安全风险因素众多。
铁路电气化改造的对象范围十分复杂、丰富。例如通信、电力、接触网、变电设备等等。每一个项目的技术特征都不仅相同,因此每个项目产生的风险特征也都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因此在这样的背景下,安全风险因素呈现出复杂性、不稳定性、众多性的基本特征。而且在这些项目改造过程中大都是野外作业,施工人员要到完全不熟悉的野外环境中去,地理条件的复杂性,例如崇山峻岭、大漠荒野等。这里的气候条件、生态状况等都会造成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风险。
2.3造成的损失非常严重。
电气化改造中的风险往往会造成重大财产和人身安全损失。随着我国铁路事业的快速发展,对原有线路的改造任务越来越繁重,这不仅是由于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对铁路事业提出的新要求,同时也是各种先进电气技术不断出现,为铁路运输提升效率的内在要求[2]。这些先进技术往往操作施工对人员素质要求较高,同时潜在的风险威胁也相应增大。因此,风险一旦产生不仅会造成更大的财产损失,也会带来难以预测的人身安全风险。
3增强改造项目安全风险管理的措施
3.1树立科学严谨的安全保障理念。
铁路电气化改造工程施工中面临的风险复杂多样,而且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的特征。面对这些风险威胁首先需要施工单位和管理人员以及每一个参与人员都应当具备安全意识。应当以严谨的态度对待工作中每一个细节,时刻将安全问题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具体而言增强人员的安全风险管理意识应当及时开展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通过引入典型案例,详细剖析违规操作、疏忽大意等以上存在的问题导致的安全事故。通过深刻的教育培训让施工人员在思想中树立牢固的“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风险管理理念。另外,还应当结合铁路电气化的新技术和施工特点向大家分析风险产生的根源,以便在工作中更加有针对性的规避。
3.2为安全风险管理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铁路电气化改造工程施工安全应当成立一个具体的组织部门进行统一管理和教育。为此施工单位应当建立一个健全的风险管理组织体系。该组织部门应当以增强风险分析、安全教育、风险预警、风险规避等职能为主要工作原则,具体负责整个施工单位的安全管理。在内部机构和岗位设置上应当明确责任分工,每一项工作都应当由具体的人员承担,工作中应当加强与施工部门和相关人员的沟通交流。及时了解工程进展状况,及时分析预测各种风险的特征。当前在安全风险管理这方面,一些施工单位建立了自己的现场安全管理机构,将国家安全生产法作为指导,对本单位的安全施工进行统一整理。这一做法使得施工单位在应对和规避风险的效果大大增强。
3.3为安全生产提供必要的技术保障。
篇10
【关键词】铁路系统 管理和专业技术人员 安全绩效管理
如何确保路局、路局党委各项部署得到全面落实,全面提升专业技术人员驾驭安全能力和水平,保证运输安全生产持续稳定,成为摆在铁路基层站段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大秦铁路股份有限公司侯马北工务段(以下简称“我段”)借鉴路局领导干部安全绩效考核管理模式,在全段管理和专业技术人员中大力实施运用安全绩效考核管理,促进了干部作风转变,夯实了安全管理基础。
一、基层站段推行安全绩效管理的重要意义
在管理和专业技术人员中推行安全绩效管理是铁路站段实施安全管理的新载体,是发现安全管理工作中的问题和漏洞,有效改进和提升管理和专业技术人员个人的管理能力和管理水平,最终实现全年各项安全目标的新举措,因此,推行安全绩效管理是十分必要的。
自2013年4月,按照路局的安排部署,在管理和专业技术人员中引入安全绩效管理以来,通过大半年的工作实践,安全绩效管理不仅激发干部的能动作用,提高管理和专业技术人员的安全管理效能,而且有力促进了基础管理、业务培训、队伍建设等工作的发展,充分体现了绩效管理在安全中的导向、监管、激励作用。
二、安全绩效管理基本内容和做法
制定安全绩效管理目标计划。一是立足实际,做好绩效管理引入前的准备工作。在实施绩效管理前,我段通过会议、网络、培训等,加大宣传教育力度,使管理和专业技术人员树立起新的绩效管理理念,全面掌握绩效管理的内涵、流程、方法,并使不同层次的人员熟知自身的角色定位,逐步使其理解、接受、并积极主动参与绩效管理。二是层层分解,逐级完善岗位责任。按专业、分科室、车间对管理和专业技术人员岗位职责、工作标准和流程进行了优化,制定完善了不同层级的岗位管理工作标准,为绩效目标的设定及量化提供坚实的基础。三是深入分析,科学界定绩效管理办法。在制定中,我段广泛征求科室、车间层级的意见,深入分析,充分吸取建议,制定了机关按专业和综合分类以及按照科室、车间中层正职、副职、一般干部职务不同的各层级量化指标,做到了人人头上有指标;同时,将定量和定性的指标相结合,确定了各部门、各职位的《安全问题通知书》发放指标,明确制定了配套的考核体系,最终形成了适合我段安全绩效管理的实施办法。
落实安全绩效考核评价。再好的办法,没有考核,难以保证管理效果,我段以考核促管理,按照制定的管理和专业技术人员绩效管理实施办法,坚持客观公正、公开、差异的原则,以月、季、年为时间单位,定期进行绩效考核。此过程中我段注意纠正克服以下几种观念和问题。一是注意纠正考核认知上错误。由于受传统管理思想的影响,人员的绩效意识淡薄,对新的管理思想一时难以接受,认为绩效考核就是给干部“穿小鞋”,干部抵触情绪较大,容易使绩效管理实施效果不明显。我段采取会议、下现场宣讲政策,形势等,提升人员认知度,主动参与绩效管理。二是注意纠正绩效管理是人事部门事的理念。个别科室错误认为绩效管理是人事部门的事情,与己无关。其实,安全绩效管理是各科室、车间全员参与的管理活动,存在于各个管理层级之间,每月站段领导、科室、车间管理者要对分管干部绩效进行评价、审核,对科室人员存在的问题要进行纠正指导,是共同管理行为,必须齐抓共管,形成合力。三是注意克服绩效管理过程不沟通问题。绩效管理是一个双向沟通的过程,在过程中往往部分科室、车间管理者,认为不完成就考核,沟通没必要,浪费时间,或是怕双方面对面谈问题会尴尬,缺乏沟通,进而妨碍了考核的指导帮助作用。我段坚持对管理者每月评价进行审阅检查,督促管理者加强指导。四是注意克服考核中的好人主义。考核是绩效的促进工具,但因为怕得罪人,容易导致绩效考核难落实,势必降低绩效考核的有效度与可信度。我段选取坚持原则、敢于管理责任心强人员组织考核组,解决考核难问题。五是坚决克服结果考核流于形式的问题。在考核评价时,个别科室、车间往往一评了事,致使评与不评一个样,评好评坏一个样,评价流于形式。我段坚持每月安全绩效分析,与被考评对象进行沟通,落实考评结果通报公布制度,逐步使绩效观念深入人心,发挥绩效管理在安全工作中的促进作用。
2013年我段根据日常绩效考核评价结果,对完成任务较好、在施工现场、突发事件处理、《安全问题通知书》发放、整体驾驭工作能力强以及具有较强进取心的6名干部提拔任用,对4名因能力特长突出的干部调整到新的工作岗位;对工作未达标、作用发挥缺失的98名管理和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了通报,并按照考核办法进行了严格考核,有力地促进了绩效管理工作。
适时对绩效管理进行调整和改进。针对人员变动和新设备增加、人员的任务完成情况等,我段掌握实际,适时调整绩效管理指标。引导管理和专业技术人员面对新岗位、新任务、新要求继续积极进取。如在2013年11月份,根据大西客运专线工作的介入,为加强高铁施工监管和安全检查,强化干部履行介入工作职能,对新成立的运城北、临汾西综合维修车间干部的安全绩效量化指标进行了细化制定。再如针对安全绩效管理质量,10月份组织对全段干部的《干部安全检查写实手册》检查调阅,防止绩效弄虚作假,被动应付,提升安全绩效管理质量。
三、取得的阶段性成效
一是提高了干部安全履责的主动性。通过科学合理界定管理和专业技术人员的安全量化指标,开展排队促尾,公开“晾晒”绩效,管理和专业技术人员一改过去的被动检查为主动检查,干部都能扑下身子,沉到一线,查隐患、堵漏洞、纠违章,全面卡控安全关键,现场安全管理得到了进一步加强。
二是有力地推进了安全风险管理。各级管理和专业技术人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大提高,实施前,每月干部检查发现的问题600余件,实施后,每月干部检查发现的问题平均为1500余件;下现场检查的人次也由原来的1900余人次增加到现在的每月3000余人次;《安全问题通知书》月月签发320余张,较以前的每月200余张有了很大的提高。
三是干部在安全管理中的作用进一步凸显。干部讲安全、论绩效、破难题在我段已形成态势,尤其是2013年的3次集中修期间,各级干部深入现场盯控关键、积极解决施工问题,业务科室的多名干部均超额完成了绩效量化指标,为确保施工安全的有序可控发挥了关键作用。在7月份高温时段,全段干部战高温、斗酷暑,深入一线添乘机车,徒步巡线,执行巡热制度,落实检查职责,发挥表率作用,确保了高温黄色预警期间设备安全稳定,在安全关键时期锤炼和检验了干部。
四是增强了干部学业务的积极性。随着安全管理要求的不断提高,干部普遍认为没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和业务实践,就不可能做出好的成绩,就不可能被提级任用,许多干部积极学业务、练技能,掌握新知识,可以说,通过绩效管理的实施起到了鲜明的导向作用。
四、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与难点
绩效管理认识有待提高。受站段对管理和专业技术人员绩效考核大多倾向于结果考核,淡化过程管理的影响,个别人员对绩效管理的认识仍显不足,尤其是个别机关干部在认识上存在疑虑和观望情绪,绩效完成存在应付差事。
绩效考核评价有待完善。目前的绩效考核过于强调安全检查指标的完成,考核结果仅应用于干部职务调整、薪酬奖励方面,对于制度完善、人员素质提高和学习创新、发展潜力等长远或潜在产生效用的指标未能重视和体现;仅把绩效考核作为问题解决的手段,导致绩效评价的短期效应,不利于提高工作质量、实现安全长远目标。
绩效沟通有待得到加强。绩效沟通是绩效管理的灵魂与核心,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绩效考核中缺乏必要的沟通,不少干部仍有抵触情绪,造成对绩效考核工作不理解或误解。另外,考核结束后,与考核对象的沟通做的不够,导致考核结果运用,组织的处理决定没有充分发挥,警示效果不十分明显。
绩效管理过程监管难度大。由于我段管内点多线长,人员多,但绩效管理人员少,没有专业的检查监督队伍,导致过程管控顾此失彼,无法实施绩效的精细化管理。
五、改进和完善我段绩效管理工作的对策
营造管理氛围,深化绩效管理理念。进一步加强对安全绩效管理的宣传力度,在加强对绩效管理重要性认识宣传基础上,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积极探索绩效管理,加强交流与学习,同时,在运用中加强对反面典型的公开曝光。其次,积极营造加强绩效管理的氛围,不定期组织培训,让绩效管理的思想与理念深入人心,让管理和专业技术人员积极参与管理过程。
强化绩效分析,推进绩效管理工作。每月对关键绩效指标完成情况进行评判,对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建立月度绩效指标完成统计制度,按季累计由分管领导评价排队,奖优罚劣,并把此考核评价作为考察识别、培养干部的主要内容,作为奖惩和任用的重要依据,形成干与不干不一样、干好干坏不一样的用人导向,纳入绩效管理制度。
加强绩效沟通,解决存在的不足。加强绩效考核组与科室、车间之间的沟通,以及考核者与被考核人员之间的沟通,通过沟通交流,让干部能全面了解科室对自己工作的真实评价,发现工作中存在的差距和主要问题,听取职工的意见和建议,共同分析原因,制定措施,不断改进和完善绩效管理。
加大过程控制,实现绩效精细管理。充实壮大绩效管理队伍,健全完善绩效检查监督制度,针对阶段重点,制定每周、每月的绩效检查计划,深入现场、岗点,加强绩效过程管控,适时组织开展安全绩效“打假”活动,规范干部绩效行为,提升绩效指标完成质量,进而实现结果考核和过程考核的双赢,提高绩效管理整体化工作水平。
六、对绩效管理的思考和启示
(一)“四必须”:
必须常抓不懈,落实管理人员责任。安全绩效管理虽是一种好的管理模式,但必须严格执行,才能发挥其功效,因此需要将绩效管理形成一种常态的管理机制,明确工作的具体分工与责任,解决好“谁主管、谁负责”的问题。在日常工作中,要加强过程控管,明确管理重点,坚持月、季考核评价,分阶段确保实现安全目标。
必须奖罚分明,有效实施激励引导。绩效管理不只是考核,要必须建立绩效奖励机制。同时,不断拓展奖励的内容,激励干部积极作为,促进安全生产持续稳定。
必须注重调研,做到任务分配有据。制定绩效指标必须加强调研,深入现场了解相关工作的现状,根据掌握的情况和人员配备,合理制定切合实际的安全绩效指标,让干部有完全的信心和决心完成任务,切忌任务过重,指标过高,这样无形地打击干部的进取心。
必须严格考核,确保绩效考核的公正性。要选树责任心强、坚持工作原则的人员组成考核组,对照建立的安全绩效考核制度,每月对量化内容完成情况进行分析、评价,严格落实考核,做到不徇私情。同时,加强对负有考核责任人的监督,保证考核公平、公正。
(二)“四避免”:
避免绩效指标“霸王主义”。避免制定考核目标时硬压高目标,不调研,不依据客观情况,不征求上级和下级的意见,想当然,势必会导致量化指标执行不到位,考核对象消极应付,收效不佳,达不到令人满意的管理效果。
避免绩效考核“秘密主义”。避免考核数据来源不可靠,或没有数据,考核凭印象,不公开考核内容,只是最后简单给出考核结果。这种考核,容易造成大家都不把考核当一回事,难以激发工作积极性。
避免绩效沟通“虚无主义”。避免绩效考核不进行沟通,使干部不认可考核,不能正确导向绩效管理方向,容易使绩效管理成了管理人员的“独角戏”,干部成了“剧外人”,没有形成以结果为导向的管理理念。
避免绩效过程“放任主义”。绩效管理既要关注绩效的结果,更要关注绩效的过程,要避免在绩效实行的过程中,对考核对象不闻不问,不真实掌握干部的表现和状况,只注重结果考核,容易导致规章制度不落实、过程弄虚作假、管理能力得不到提升。
参考文献:
[1]李书成.浅谈如何在企业中应用好绩效管理[J].才智,2011,(24).
[2]李建中.深化企业员工绩效考核之探讨[J].现代商业,2011,(35).
[3]袁玲,胡江娜.企业HRM绩效管理研究综述[J].企业导报. 2011,(21).
- 上一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内容
- 下一篇:农村电商消费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