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作文教学范文
时间:2023-04-06 11:04:2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初中作文教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利用作文这个平台将学生的创新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结合起来,将课堂内容丰富化,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词汇应用能力以及遣词造句的能力。但是作为初中生,相关语文教师对于初中语文的作文教学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一、作文素材选材范围比较狭窄,不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作文素材,应该结合大纲的要求以及初中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进行搜集和编排,以便将学生的作文创作能力发挥到最优水平,同时甄选一些开放性的题目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逆向思维能力。但是就目前语文作文教学来说,这类的作文素材的选择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例如许多老师在作文素材选择上多依靠课文单元的作文题目以及中考作文题目,素材也较为老旧,不能够反映当代初中生的思维特点。针对这类情况,首先老师在作文素材的选择过程中,应该将旧题材和新题材结合起来,课内知识与社会热点话题结合起来,看图作文与命题作文以及半命题作文结合起来,题材要尽量新颖,能够折射出当代初中生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二、作文教学形式比较单一
初中作文教学的形式比较单一,这也是许多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质量提升不上去的一个原因。教学形式的单一表现在:作文的形式趋向于学生习作,而对于技巧性的讲解则很少;作文的形式趋向于课堂教学,而对于课外练习和观察则很少;课堂内容展示多以板书的展现形式为主,多媒体展示很少等。对于这类问题,语文老师首先应该创新教学形式,将课内与课外相结合,一方面给予学生创作的空间,另一方面让学生走出课堂,从生活入手进行作文教学;而对于课堂展示,要结合板书和多媒体的形式共同展开,对于优秀作文可以模拟成动画,从听、触、视等感官刺激让学生进行多方面的训练,丰富学生的表达技巧等。
总而言之,初中语文的作文教学和阅读教学、诗词赏析教学等,都是初中语文教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只有教师努力创新教学方法,才能让语文真正走入学生的心里,将语文的作用发挥到最优。
篇2
怎样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怎样使学生兴趣为文,这是初中写作课一直探讨的重要问题。我认为解决这个问题的重点,就在于作文课一定要激发学生的真情,才能让学生写出文、理、情并茂的文章。如今,新的课程标准对写作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强调“学生说真话、实话、心理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情体验。”这确实是明智之举和疗疾之药。为此,我对作文教学进行了如下初探。
一、重视日记(周记)训练,打磨学生的情感积淀
心理探究表明:宽松、民主、和谐的气氛,能使学生产生新和力和积极的情感。日记、周记,顾名思义是一日记事,一周记事,是学生个体情感和体验的表达,是学生与教师沟通的渠道。一般来说写作处于自由状态,这种状态如果受到一点干涉,就会敏感的关闭。通过日记(周记)谈心就不一样,因为谈心时大家都处于同一种放松状态,它能创设一个宽松民主的氛围,让学生自由的表达真情。
只要心灵之窗打开了,你就可以用潜移默化的方式诱发学生对生活的感受,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较为稳定的情感素质,形成体验——积累——打磨——升华——再体验——再积累——再打磨——再升华的良性循环,促使学生作文能力的提高,并有意识地用丰富的感情去唤起、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这是“双赢”的:一方面可以了解学生心理,接近学生,培养与学生之间的感情;同时学生个体方式的成长的愉快和满足,会积沉下来,在作文时随时表露。例如:我2007任教的三(1)班,在开学上第一节“启蒙课”时,就倡导学生每天写日记,其中一位学生在一学期内竟写了150多篇。该生在一则日记结尾时这样写道:“……敬爱的老师,你在教育教学这块园地里不辞劳苦,辛勤耕耘,为我们流尽了滴滴汗水,献出了份份爱心,我们谢谢您!”这不正是学生向老师倾吐的一片真情么?
实践证明:素材的日积月累。情感的不断打磨和持之以恒的练笔对学生作文确有不小的作用。
二、每天一句名言(一则谚语或一个小故事),增加学生的人文素养
悠久的文明,灿烂的文化,丰满的伟人形象,无不拨动学生的心弦,使他们产生多方面的情感体验。
文化的沉淀,是几千年来中华文明历史长河里流淌至今依旧熠熠发光的金子,是一个民族情感的长廊:如明月、霜露、白发、杜鹃等融合的乡愁;如春天、阳光、莺啼、燕语等组成的希望;如梅、竹、兰、菊等体现的气节……这些传统氤氲、美妙的意境对于积累学生情感作用甚大。除此之外,一位古人名垂至今,也为我们提供了教材。那一个个鲜活的学习楷模:如婉约中透出英气的李清照,料事如神又知恩图报的孔明,身经乱世仍关心天下寒士的杜甫……不仅可以增加学生的人文素养,而且可以丰富学生的情感,让历史文化来影响学生的认识规律。
三、精心创设情境,采取多种途径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
全方位地对学生进行尽可能多的情感教育,就能丰富学生内心的情感体验,有利于情感的积淀,从而达到积多于内而后能发于外,直至流于笔端的良好效果。
首先,利用教材进行情感教育。初中语文教材中就包含有丰富的情感个案:如《强项令》中的董宣“不畏权势,秉公执法”所表现的超然的人格魅力令人敬佩;《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的辛弃疾“梦寐杀敌”的爱国情怀让人赞叹;《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诗人表达出朋友之间的真挚情感,传为千古佳话,让今人常常引以为鉴。
其次,引导学生走进大自然,走进社会,在实践中进行情感教育。如带领学生到公园参观游览,用美妙的花草、树木、青山、绿水来勾起他们对大自然、对伟大祖国壮丽河山的热爱;如组织学生观看禁毒影片,用社会中黑暗的一面让他们理解正义,激发他们对光明的渴望。当然这些景观、影片也不仅仅为了看而看,尔后还须对学生作指导讲评,让学生加深对内容的正确理解,从中吸收更丰富的营养。
篇3
关键词:初中语文;作文教学;问题及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09)09-0128-01
作文是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部分,是语文综合素质的集中体现,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是师生双方的,现列举如下:
一、农村教师自身知识和视野的局限性。这一点在农村中学中非常明显的。教师知识的单一和视野的局限很容易使得老师在教学生写作的时候,套用一些固定的模式,这些所谓的模式逐渐使学生依靠,从而丧失了原本很好养成的创新的习惯。现在我们看到的很多的作文都立意不新,缺乏独创之风。学生作文能力的高低是语文综合素质的体现, 是教师知识、思想、智慧的输出。
二、学生知识面不广,阅读面狭窄。多数学生在写作的时候都感觉到腹中空乏,笔头苦涩,内容贫乏单薄。农村学生从小就因条件所限,接触不到报刊、杂志和电视,长期信息的闭塞和阅读资料的空乏使学生接受的知识相当单一, 从而造成学生只能依赖课本的沉闷局面, 学生在作文是也只能生搬硬套,无病,结果使学生的作文内容空洞, 毫无可读性。
三、作文与课文严重分离。这种读写分离,各自为政的局面是作文教学效率底下的另一主要原因。课文是学生写作的范本, 通过课文教学固然是为了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正确的世界观。但通过阅读, 学习借鉴别人写文章的方法,注重从别人的文章中汲取写作的技巧和方法, 学习写作的意识。以指导自己的写作更是课文教学的重要目标。但在目前的课文教学中,许多教师只是就课文讲课文,而不注意联系学生作文的实际情况让学生动一动手进行必要的摹写, 以致给学生一种误导, 使学生以为读课文就是学课文、理解课文, 读课文与写作文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回事, 这样就造成了读写的脱节, 使作文课成了无根之苗、无源之水。
四、缺乏习作题材,没有感情投入,抓不住事物的特点。很多学生由于成长环境、启蒙教育和知识层面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对习作题材的把握比较迟钝,观察能力很差,很不容易抓住事物的特点,对事、对物的描述也就显得机械、僵硬,不够细腻,读起来似乎无感情投入可言,且学生自己在写作的时候也饱受搜肠刮肚之苦。
五、学校对作文教学的重视不够。很多的农村中学并没有给与作文教学足够的重视,有些学校领导不给作文教学以适当的课时、合理的工作量, 甚至将“作文”当作语文作业, 可见作文在教学中的地位很不受重视。有些教师虽然能保证作文时间, 但并没有认识到作文对提高语文能力的作用, 只是为了使学生在课堂上有事干, 随意捏个题, 让学生在那里皱眉头。这样的作文题既不结合讲读课所学内容, 也不考虑学生兴趣, 教师不昭昭, 学生更昏昏, 使作文教学流于形式。
针对以上作文教学的种种问题,本人认为应采取以下对策:
(一)教师也应该“与时俱进”,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和视野,不能原地踏步。有丰富知识修养和广阔视野的教师才能更好的打破传统模式的禁锢,激活学生的思想,才能有针对性的去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二)引导学生广泛获取信息, 拓展知识面。要让学生加强课外阅读, 改变学生读课外书是“ 读闲书”的错误认识, 学校要建立完善图书室、阅览室, 并使其充分发挥作用。条件不具备的学校, 教师要提倡引导学生交流阅读, 比如在一个50 多名学生的班级, 每个学生一学期有一本书, 开展交流阅读, 每个学生一学期就可读到50 本书, 相当于向学生开放了一个小型图书室, 同时教师要多搜集好的文章读给学生听, 并向学生作浅显的点评。鼓励学生剪报并加以收集, 将报纸上的好文章剪贴在自己的笔记本上, 并在同学中交流阅读。
(三)认识到读写结合的重要性。老师在讲解每篇课文的时候,应鼓励让学生自己去分析课文的结构安排、故事梗概和中心思想等,鼓励学生仔细揣摩课文中文字运用,并结合学生自身的作文,让其在对比中了解不足,以期提高。另外,在作文评讲时, 时时将课文作参照物, 引导学生认识作为范文的课文对于作文的意义, 努力从课文中汲取写作的技巧, 着意通过将自己的作文与范文加以比较, 这样的比较,往往能使学生对作文中的错误认识得更具体、更明了。
(四)培养学生对写作的兴趣。兴趣是干一切事情的重中之重,没了兴趣,一切都是白搭。古人说的好: “教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就清楚地告诉我们: 要上好作文课, 必须培养学生对作文的兴趣, 要使学生感到上作文课是一种享受。教师在作文命题的时候就应该给学生尽可能多的讲一些与学生自己的生活及环境想关的事情,才能激发他们积极思维, 使他们有表现的欲望, 产生如鲠在喉,不吐不快之感。
总之,初中作文教学是一个复杂的科目,不仅要求学生和教师都有良好的知识面,还得讲究方法,只有两者很好的结合才能取得较好的成绩。
参考文献
[1] 王文强.浅谈提高作文教学效率的因素[J].教育革新, 2007,(04).
篇4
关键词: 初中作文教学 教学方法 技巧策略
写作对初中生来说,是一个难度很大的问题,我从事语文教学十几年,对此深有感触。他们大多数写作水平较差,低年级学生更是这样。像用词不当,内容空洞,条理不清,主题不明,甚至文不对题等现象普遍存在。更为严重的是,有些学生在写作课上写不成作文,他们感到“无从下笔”、“无话可写”。面对这些问题,怎样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呢?在这几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中,我逐渐摸索出了一些作文教学方法,望与大家共同探讨,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一、激发兴趣,充分调动积极性
语文学科是一门工具学科,它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都有广泛而重要的应用。这些道理可通过正反两方面的典型事例进行说明。像高考、中考中,因写作失分而名落孙山的,应用文中闹出笑话的,或造成严重损失的等典型事例,都会引起他们的重视。要营造一种良好的写作氛围。在一定意义上说,环境可以起到导向和动力的作用,可以使人受到感染,产生兴趣,产生力量,从而努力进取。可从以下几方面去做,除了可让学生坚持正常的课外写作活动外,还可让学生坚持写日记、读书笔记,创办写作园地,定期开展写作比赛等。
二、广积素材,奠定写作的物质基础
材料是写作的物质基础,学生作文“内容空洞”、“无语可写”,就是缺乏材料的明证。因此,要写好作文,就必须先具备广泛的素材。怎样才能丰富学生的素材呢?这就要求学生经常积累。主要可通过两种渠道:一种是多观察体验生活,如组织春游、观日出、学雷锋、做好事、义务劳动等,从中获取生活素材,通过写日记来实现。另一种是多读典范文章,摘抄精彩片段和写体会,通过写读书笔记来实现。“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劳于读书,逸于作文”,这是前人在读写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读书是吸收、积累的过程,思想、素材、感受及语言的表达方法都在不知不觉中储存起来,一旦需要,这些储存就会“蜂拥而至”,跳出来供你应用。你可以很自然地随手拈来,不费思索而顺理成章,进而推陈出新,把自己的情意表达得生动、完美,多读的确是一条通向学好写作的成功之路。
三、多读范文,揣摩写作技巧
1.讲评好课文。在讲课文时,应有所侧重地讲些相应的写作技巧,并随时让学生模仿训练,做到读与写两种能力同时培养,同时提高,一举两得。像朱自清的《春》和老舍的《济南的冬天》的语言技巧,陈群的《理想的阶梯》的结构技巧,华罗庚的《统筹方法》的说明技巧等,都让学生领会并训练掌握,对他们写作技能的提高很有帮助。
2.选讲好课外作文。平时让学生多读一结课外读物,特别是优秀作文,使其汲取收营养。在写作课上,讲一些典范作文,让学生从中得到启发和借鉴,并随时让学生模仿,这样既能提高写作技能,又能丰富知识。
3.选讲好学生作文。学生的作文与他们的实际联系紧密,他们最乐意评议和模仿,对他们的影响也最大。因此多数写作课上,要讲评两三篇学生生作文,其中既有正面的优秀作文,又有反面的问题作文,对优秀的要给予肯定和表彰,对有问题的要指出不足,提出建议。同时选出一些优秀的习作让学生轮番评议并模仿。这样直接而具体地指导写作,学生的写作技能会迅速提高。
四、加强训练,将知识转化为能力
训练要讲究一定的方式方法。一般地说,初中生课外时间有限,要求写整篇文章,会让他们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因此,平时可以多练笔,多写日记。我强调每位学生每天至少练笔一次,大至对时政国事的抨击,小至遣词造句。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笔头熟练了,素材也丰富了,但有些内容还运用到作文中去,就应降低写作难度。而随笔,就是给学生以充分的自由:选材自由、命题自由、文体自由、字数自由,只写自己最熟悉、最感兴趣、印象最深的人或事。可议论,可抒情,可记叙、随心所欲。有话则长,无话可短,尽兴而写,随意而止,这样就能培养学生观察事物的兴趣和能力。他们写的内容起初比较简单,渐渐地,观察视野不断扩大,就从身边的小事写开去,写社会、写人生。在随笔里,我感觉到学生的写作欲望,感受到学生因创作热情而引发的观察兴趣,不仅有话可写,而且更真实,更贴近生活,收到显著的效果。对写作训练老师要给予适当的批阅,老师批或学生批,写作园地主要通过征稿和轮番写稿两种形式进行登载,每周更换一次。每学期开展两次写作比赛,评出优秀者,给予表彰和鼓励。这样每学期都连续不断地训练,学生的写作水平会得到逐步提高。
五、开放评改方式,自评与互评相结合
在传统教学模式中,语文教师是学生作文的唯一阅读者和评价者,教师主观性强,不利于学生对自己作文的正确认识。新课标指出:“实施评价,应注意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学生间互相评价相结合。”我们在习作评改教学实践中,要将师评、自评、互评相结合,使全体学生参与评价别人、评价自己和被别人评价的活动,使每一位学生既是评价者,又是被评价者。他们在学习活动中始终处于主体地位。如把自己的作文读给全班同学或组内同学或同桌同学听,请同学打分或评价,并谈谈为什么得分、为什么扣分。在班内举行作文展览,让学生阅读自己的,欣赏他人的等,并且让学生人人办自己的文学小报,把自己的作文发在上面,然后全班进行交流,达到充分共赏共评的效果。这样,学生通过自我诊断、共赏互评,清楚地看到自己的不足,学习别人的长处,使写作能力不断提高。
总之,作文教学应该“授之以渔”,而非“授之以鱼”,学生一旦掌握了这些知识,就会通过这些知识增强自己的感性认识,并把它们迅速地组织起来。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别致新颖、匠心独运的文章就会脱颖而出,作文教学的预期目的也就达到了。
参考文献:
[1]徐风兰.如何上好初中语文作文课.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2011.8.
篇5
关键词: 初中作文教学兴趣积累
初中生思维活跃、富有创意、追求独立。表现在作文上,也爱好“风头”,心中有许多“心绪”需要表达。因此,教师要因地制宜、因势利导,为学生创造发挥、表现的机会,有效促使学生爱作文、爱生活,鼓励学生主动观察生活、自觉积累素材、有效进行思考,并形成一种能力和习惯,为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调动真情实感,激发写作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使学生对作文感兴趣,才能让学生轻轻松松、快快乐乐地作文,这是实施语文素质教育的理想境界,也是新课程改革的探索之路。只有调动学生的真实情感、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才能有效解决初中生的作文普遍存在的假、大、空和词不达意、矫情做作、空洞无物的现象。因此,语文教师要唤起学生的写作欲望。
1.美文美读,激发兴趣。阅读、模仿和学习优秀范文是初中生提升写作水平的必由之路,教师应有目的、有针对性地选取篇幅短小、生动感人的文章(当然也包括课文)给学生朗读和模仿。笔者在教授朱自清的《背影》这一课时,就用深情而低沉的语调朗读课文,学生被这样的氛围所吸引,于是,笔者就鼓励学生写写自己的父亲,将心里最想表达的话语写出来。果然,这次作文涌现了很多内容丰富、感情真挚的力作。
2.深入观察,勇于体验。生活是进行创作的源泉,不论写什么文章都离不开生活的素材。初中生社会阅历少,更应该扎根生活,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不断捕捉事物的特征,亲身体会事态万物、人生百态。语文教师应该不断地引导学生观物、察人、品事,要“做生活的有心人”。
3.独立思考,显现个性。平时,引导学生多读范文,多念一些个性化的作文和不同风格的作文,启发学生多样化的思考,再选择适合自己的风格,独立思考,显现自己的个性作文。引导学生说实话、道真情,把自己亲眼所见、亲耳所闻、心里所想、亲身经历的,用自己的语言实实在在地表达出来,让真挚的感情从心灵深处自然流淌出来。
二、鼓励以情动人,承载真实情怀
1.在参与活动中体验。组织学生开展有意义、有趣的活动,之后,再让学生记录活动过程和活动感受。这种形式的优点,就是通过活动带动作文,再通过作文表现活动,两者相互促进、相得益彰。比如:让学生记录拔河比赛或在电视上看到的某个节目;开展课前三分钟演讲比赛,可以说新闻、讲笑话、道趣事和自我介绍等;举办诗文朗诵比赛、表演小品相声等。这些活动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又可以为学生写作文提供丰富的素材。
2.在具体情境中体验。具体形象的情境可以调动学生的亲切感、新鲜感,伴随着情境,学生会主动地参与、积极地投身创作之中,达到触景生情,真情流露。比如:教师在教学中可以用看图作文的方式来演示具体情境,让学生认真观察、大胆想象,把图片上的人、事、物再还原到生活中去,由此引发他们独特的情感体验,也不失为一种训练的好方法。
3.在充分想象中体验。文贵于新。在初中生中开展想象作文,可以给学生更为广阔的思维空间,让学生想怎么写就怎么写。想象作文的具体细节由学生自己虚拟,原始材料也是由学生再创造,如续编故事、改写结局、听音乐写画面等。也可以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创作剧本,利用表演的形式,展示学生的想象成果,这种形式学生喜闻乐见,是陶冶学生情操、真实表达内心感受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
三、注重多样积累,确保写作实效
只有“胸藏万汇凭吞吐”,才能“笔力千钧任翕张”。要想让初中生“下笔如有神”,有效提升初中生的写作能力和写作水平,就必须增加学生的积累,特别要加强阅读方面的积累,因为阅读是拓展学生语文积累的基础,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积累。
1.积累美句精段。优美语句、精彩片段是初中生写作借鉴的首选素材。应该讲,读得多才能写得好,必须充分利用好教材中的优美语句、精彩片断,这也是提高写作水平的一条重要途径。教师应该要求每个学生都要有剪贴本,强化语言基本材料的搜集,平时注意收集优美语句、精彩片段。而且要注意积累众多不同风格的语言和事例,以适应多种不同的作文题材。
2.借鉴写作技巧。任何学生要想提升写作水平,不能仅仅掌握一些零零碎碎的材料,而要把这些材料根据文章的需要改造成题材所需要的形式,然后组合成一件崭新、精致的文学作品。这就需要借鉴写作技巧,在新版初中教材中可以学到很多写作技巧。教师要有效地指导学生通过思考和实践,通过相互之间的讨论,把不同类型的文章的写作手法都要借鉴和积累下来,经过有针对性的、反复的、有目的的练习,慢慢地形成属于自己的一种习惯,完成知识消化、吸收过程。
3.收集故事传说。在初中语文课本中有不少是名人佳作,主人翁的奋斗经历、处世哲学、崇高境界、感人事迹等,都会在课文展现出来。对于这些典型内容应该多多记忆、多多运用,而且还要在课外,有针对性地阅读这些名人的传记,深入地了解具体历史,全面理解课文内容,进一步开阔学生眼界,丰富学生知识,为写作文打下良好的素材基础。
(四)丰富生活经历。对于普通的初中学生来说,要想提高作文水平,丰富作文内涵,提升作文层次和品位,就必须在阅读和积累的基础上,深入生活,感受生活,丰富自己的生活积累。只有对社会、人生有一定的感悟和思考,对人类的情感有一定的体察,才能更好地参与生活,改造生活,描写生活,才能真正表现真、善、美,才能真正做到表达准确、言而有物、言之有理。
参考文献:
[1]薛颖.中学语文教学中的素质教育[J].甘肃教育,2003,(09).
篇6
语句的基本构成单位是词汇,其实,在英语写作中需要用到的词汇是不太多的,而且这些词汇大部分是课文中经常出现的词语,只要学生能够掌握课文中出现的英语单词,就可以满足日常写作和考试作文的要求了。由此可见,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并重视学生词汇积累的训练,帮助学生扩大词汇量。
在课堂上我总是让学生多读多写,熟悉课文中的单词和句子。平时多进行一些小测验小训练,督促学生养成背诵和积累单词的好习惯,让学生为英语写作掌握足够的单词量。
二、多鼓励、多表扬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要想教学有效果,就必须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学生辛辛苦苦的一次写作,总希望成功,总希望得到赏识。从一个精彩的构思到一个优美的句子,甚或一个确当的词组,我们教师都要去用心发现,或圈或点,给以批注及表扬。教师对学生的肯定和鼓励不仅能改出错误而且能改出学生的自信,尤其对于那些写作有困难、惧怕写作的学生尤为重要。多一句鼓励、多一句表扬能带给学生许多的信心和动力。“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要求就是渴望背肯定。因此,教师在训练学生写作时要给予鼓励和表扬。
三、加强语法教学
现在的许多教师,不再让学生死记硬背语法,而是通过多读多说让学生自然地掌握英语语法,但是这样就会产生一个问题,学生对语法的掌握没有以前那么透彻,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从而导致了学生语法水平的下降。因此在我的课堂上依然把语法教学作为教学中的一个重点,不是要求死背,而是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在写作中自己找出错误并改正,通过这种方法会使学生对语法的记忆加深。我在教学过程中,时常强调一些重点词汇的用法、词语的固定搭配、基本的句型等,对五种简单句基本句型的掌握尤其重视。其实,一般的英语句子都是由五种简单句基本句型引申和变化的。在日常的教学中,对于课本中出现的重点动词和词组,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联系五种简单句基本句型造句,培养学生善于使用英语思维的良好习惯,进而写出地道、准确的英语句子。
四、课堂上即写即改,有效指导、及时反馈。
新课标要求教师创造条件让学生能够探究他们感兴趣的问题,并且自主解决问题。课堂上即写即改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他们在作文训练和评改中受到启迪、思维得到锻炼,由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探究。从而提高作文教学的效率。具体操作如下:
①课堂上限时完成作文。学生限时完成作文的同时,可挑选两名学生到黑板上写例文,从中发现他们写作当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②例文修改。在学生写完作文后,教师可从单词拼写、短语搭配、语法运用、内容涵盖、过渡自然以及书写规范等方面来指导学生对黑板上的两篇例文进行评改。在课堂上修改作文时不能只把眼光只盯住错误的地方,而应尽量发掘文章中的闪光点并适当地给予鼓励和表扬,否则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而且让其他学生怕到黑板上写例文从而产生消极的影响。
③自我修改作文。要求学生修改自己的文章,让学生自己发现错误,改正错误。在这期间教师通过巡视了解学生的情况并给予一些帮助。同时教师也能尽快得到反馈信息。
五、鼓励训练,激发兴趣
教学中,学生学习了很多好的范文,掌握了一些写作技能,只有勤于动笔,反复训练才能够学以致用,不断提高。除了每一单元必写作文外,每周要求学生写随笔,即使几句话也可以。记下身边所发生的事情,或对某事的感受,或对某现象发表自己的看法等等。教师在批改时要给以准确的评价和热情的鼓励,比如说,学生作文那个词用的好,那句话写的精妙,文章整个情况如何,都一一做出详细的批注,在作文讲评课上,充分展现好的方面,给以表扬,并把优秀作文收集起来,在班级英语作文展上和其他班级交流。对不太好的学生,个别辅导,指出不足,勉励他们及时弥补,让每位学生都充满信心,觉得自己能够写的好,不断增强写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六、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书写干净整洁
篇7
关键词:作文教学;指导;批改;评价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500(2012)09-0160-01
初中作文教学是整个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听说读写等几种语文能力中,写作能力是最为重要也是最能反映出一个学生的整体语文能力的。那么如何才能有效提高初中学生的写作水平呢?在多年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我除了指导学生在多读多练多观察等几个方面的训练之外,也常常从自身的作文教学方面来提炼自己的教法。下面我就从作文指导、作文批改、作文评价几个层面入手,认真分析一下作文方法的教学技巧,不足之处,请广大语文教学同仁批评指正。
一、指导学生如何提高作文水平。
初中生还处于学习写作的初级阶段,尚缺乏独立写作能力,下笔前没有教师的指导,很难正确领会作文要求。那么如果在作文前给予充分的指导,就会使学生初步弄清楚为什么写,如何写,就会使他们受到鼓舞,提高作文的积极性。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对学生加强指导:
1.从课本中选择写作范文,研究写作技巧。课本中所选的文章,都是优秀作品,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本着“以读带写,读为写引路”的原则,充分发挥对写作的指导作用,紧扣课文立意、构思、谋篇、布局、遣词、行文、款式等方面指导学生的写作,让学生通过课文去初步感知应该怎样写,而不应怎样写。
2.精研例文,学习作者谋篇、立意的技巧和语言表达方法。俗话说得好:“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这些讲的就是学习和模仿。教师要指导学生扩大阅读量,从优秀作品中获取有益营养以作为已有知识的补充,借以拓宽学生的视野,积累和丰富写作材料。同时,引导学生模仿例文的立意、构思、布局谋篇和表达手法,掌握作文的规矩,进而在借鉴、模仿的基础上写出有新意的习作来。
3.学会观察,从生活中挖掘写作素材。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只有熟悉生活,积累生活,挖掘生活,才能写出好的作文。教师要创造条件,让学生有机会去多接触社会,多接触人,多观察生活,并指导他们在此基础上去了解生活中的真善美与假丑恶。让学生的大脑中储存一定量的生活材料,扩大“进口”,作起文章来才不至于有“无米之炊”的烦恼。
4.练习打腹稿的能力,加强“说文”训练。有的学生一看到老师布置的作文题,就会急于下笔去写,在写的过程中又往往是水到渠成,想到哪里就写到哪里。作文之前根本就没有确定明确的写作思路。其实在具体的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告诫学生不能急于求成,要培养一种打腹稿的能力,只有在胸有成竹的情况下,作文才会才思敏捷,行文流畅。这种能力可以通过长期的说文方法来培养和训练。说文指的是学生针对作文题目和作文要求而进行的口头发言。长期的说文训练,能有助于学生打腹稿能力的培养。安排“说文”这一环节,既便于学生之间相互启发,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又便于老师发现问题,现场指导;既利于开拓学生的视野,拓展学生的思路,又利于培养学生敏捷的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进而为“初作”创造条件。
二、指导学生养成认真修改作文的习惯
“文章不厌千回改。”修改是整个写作训练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方面。教师要在平时的作文训练中培养学生修改文章的习惯和能力,要把修改初作作为不可缺少的步骤,并及时检查。修改时,可采用学生自改、学生互改、教师批改等方式,我们主要采用学生互改和教师批改相结合的方式。不论采取哪种方式,都要让学生做到“十查”:一查观点是否明确;二点是否突出;三查内容是否充实;四查扣题是否紧密;五查详略是否得当;六查结构是否完整;七查文笔是否简练;八查句子是否流畅;九查用词是否确切;十查标点是否准确。在“十查”的基础上,要求学生进行修改。修改之后,还应让学生写出简短的批语,谈出自己修改作文的意见或感想。通过自我修改,能让学生充分明白自己作文中存在的毛病,对进一步提高作文水平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三、教师要认真批改学生的作文,作文评语要有明确的针对性
批改作文是做好评估工作很重要的一环。它要求教师能深入到作者的内心世界,了解作者心灵最细微的运动,以巧妙的语言激发作者的写作积极性,并明确自己的成功和不足,明确改进的方向。作文评语必须把握这几点要求:1、针对性。作文评语如果求其全面,会不得要领。在评改时要抓住习作中的主要问题进行点评,指明方向。2、鉴赏性。评语要落在一个“赏”字上:赏其取材新,赏其立意深,赏其见解独到,赏其构思巧妙,赏其态度认真等等,使学生感受到自己的成功并品赏成功的喜悦。3、文学性。一条好的评语应该具有文学色彩,具有生动活泼的语言和耐人寻味的含意,让学生带着欣赏的态度去阅读领会。4、幽默性。枯燥无味,僵硬刻板的评语,学生必不乐意看,也就起不到导向的作用。一句深刻幽默的评语,可创造愉快的学习环境――即使是批评,学生也乐于接受。5、情感性。评语要有真情实感。学生一旦从评语中品出了鼓励和希望,他们会马上感奋起来,振作起来,花费数倍于教师的心血投入到作文中去。
四、优秀作文和跑题作文都要进行点评,让学生取长补短
学生在完成初作之后,不仅急于知道自己写得怎样,而且迫切希望知道成功与失败的原因,因此一般都爱听评讲。教师应善于抓住学生的这种心理,采取生动活泼的方式进行讲评。评讲作文是每个语文教师在修改学生作文后必须做的事。目的是通过评讲,肯定学生的长处,指出学生作文中的通病,以便扬长避短,不断进步。评讲可概括为:“概说全局,肯定成功,分析不足,指津引路”。这样评讲起来,有点有面,有正有反,材料丰富充足,内容具体贴切,通过讲评,使学生明确自己习作中的优缺点,进而获得理性认识,为“再创作”铺平道路。
总之,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一蹴而就。我们广大语文教师只要用爱心和良好的敬业精神去感染学生,就一定会改变学生写作难的问题,作文将真正成为他们表达生活、体验生活的一部分。
篇8
一、自由作文与统一作文相结合
很多老师都喜欢让学生按自己的统一要求作文,我以前也是如此。认为这样利于批改,便于评讲,能更好地发现学生的问题,也可以使作文教学具有一定的系统性。但在作文教学实践中我发现这样做对学生是不公平的,也不符合写作的基本规律。从我们自己的写作体会看,要按照一个比较狭隘的固定的要求作文,如果不是凑巧这一方面恰好有所积累,要写出好的文章是不容易甚至是不可能的。学生的情况各不一样,我们有什么理由要求他们写自己并无积累并不想写的文章呢?当然,也许有的教师会说,考试都是统一要求的作文啊。不错,考试作文总有一个统一的要求,但我们必须要弄清楚考试作文与平时作文的区别。我个人认为:考试作文的目的是为了测量学生的作文水平和写作能力,而平时作文是为了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和写作能力。考试作文是看结果,平时作文是重过程。如果学生根本不想写、无法写,又怎么能达到提高写作能力的目的呢?因此,保证学生的写作自由,倡导自由作文是非常必要也是十分有意义的。如果我们再联系近几年来的中考作文命题,不难发现近年来中考作文都尽可能地给学生更大的选择自由和写作空间。
二、课内作文与课外作文相结合
语文老师,一般都会在注重课内作文的同时,对学生的课外作文提出一些要求。因为课内作文虽然对于培养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按照一定的要求作文的能力很有效,但学生在整个写作过程中始终是被动的,思想受到限制,思维受到限制,因而很难有佳作出现。况且初中作文教学不仅仅是为了应付中考,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感悟能力。所以,我在作文教学中就注重了课内作文与课外作文相结合,侧重于课外作文训练。。事实证明学生的课外习作往往比课内作文质量更高,内容更充实。
篇9
【关键词】初中作文;教学模式
“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一段话提出了理想化语文教学的三个要求。即教学手段应当是全方位,分层次的;教学的方向应该是激发好奇心,增进求知欲;教学成功的途径应当是学习方式的点播指导。体现在作文教学中,就是要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自主地探察,从而使被动作文变成主动写作文。这就是我们所倡导的“情境――反射”式作文教学的基本内容。
一、“情境――反射”式作文教学是组合创新的产物
(1)情境的基本类型
要熟练运用“情境――反射”作文教学模式,还要了解情境的基本类型。“情境”是一个历史悠久,内涵复杂的概念,因此,它的类型也不可能从一个角度就可以全部含盖。从不同的角度划分,情境具有不同的类型,但它们的一个共同特点是都具有二元性。如从形式上有动静之分,从内容上看,有虚实之辩,从性质上看有乐苦之别,从时间上看有远近之变等等。
(2)“情境――发射”的组合方式
“情境――反射”式作文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将各种情境类型进行有机地组合,而这种组合又经常需要学生的参与,这种组合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创新的过程。更确切地说“情境――反射”式作文教学创新意义就在于对于情境的不断组合变化。这种组合有以下几种类型:
1.转化。即将原来的情境类型经过学生的自我反射加工,使之发生质变,由甲种类型向乙种类型转变,通过转化,即可以丰富学生的体验,又能显示出学生的思维流变。
2.并联。本来一种情境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可从属多种情境类型,但这里所说的并联,是指在原情境的基础上,记入其它情境因素,使情境变得丰富复杂起来。例如可以在一个悲剧式的情境中,把喜剧的因素加入其中,使之由悲转喜悲喜交加。
3.升华。各种情境就其类型的角度来说是没有高下优劣之分的,例如我们不能说动境的境界就比静境界高,或者说苦的境界就一定比乐境低。但是,任何情境,它们的情境又确实有一定的甚至是本质的差异,因此,如果能将原来的情境重新予以改组,削减扬弃其中的消极因素,充实其中的积极因素,那么,原来的情境就能得到升华,使之更具有情感发动力。
二、“情境――反射”式作文教学是人化的教学
(1)两种情境教学的主要区别
情境教学是目前流行较为广泛的教学模式,但它一般用于课堂阅读教学。其基本定义是:运用各种教学媒体创设渗透教学目的、充满美感和智慧的情境,并利用暗示、移情的原理帮助学生感知具体形象,形成表象,掌握知识,并且通过具体场景的体验,激发起积极的情感。
由此可见,我们现在所说的情境教学是一种以学生的情绪意识为主体,以场景体验为主要手段,以情感激发为主要通道的现代化教学模式。但是在具体的实践中,我们发现,由于教师过分注重了情境的设计以及学生的表面情绪,忽略了情境对知识目标达成的效度和信度,忽略了学生对情境的认识与理解的深刻度以及情境与学生心理的吻合度,忽略了学生对情境的能动性,结果一些所谓的情境教学流于形式主义,细细品味,真实和空洞。为此,我们将情境教学模式引入作文教学时,做了适当的加工制造,并将之命名为“情境――反射”作文教学。
(2)“情境――反射”式作文教学包含的三个内容
1.“情境――反射”式作文教学所强调的是学生的整个写作过程是在人化的环境中完成的。学生的写作欲望是独特的情境激发而产生的,并通过反射,不断更新情境,从而引动欲望转换为写作的过程,情景是反射的基础,反射是情境的升华。
2.在“情境――反射”式作文教学中,教师的主要作用在于以情造境,并通过各种途径,为学生展现一个仿真的写作情境。教师还要进行巧妙地点拨,使学生能够在特定的情境中,感悟体验,并将自己的情感融入情境中,从而造出新的情境。
3.“情境――反射”式作文教学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引情造境都是为了学生的自身的情感体验与情感发展,当然,它重视学生的感受,也不忽视学生的认识,它将情趣与理趣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避免学生的写作活动走向极端,使学生比较容易地写出真情。
三、“情境――反射”在作文教学中的三大功能
1.以境引思,反射入题
教师先设置一个情境,这个情境的主要作用不在于让学生根据此境行文,而在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引起学生的思考。学生对教师设置的情境进行一番体验感悟与思考后,提出自己的看法,对原情境进行改组,并由此入题。这一步的目的在于给学生充分的写作自,使他们完全放松情绪,专注地投入到写作中。
2.以境移情,反射明理
无论是教师设置的情境,还是由学生反射改组后的情境,他们的最初的功能在于煽情,引起学生的表达欲望。但是“情境――反射”的功能并不在于此,而是进一步通过学生的反射,使他们深入到情境的内核,从情境中悟出深邃的人生哲理。这一步的目的在于使学生的观察、体验与写作不会流于表面。可以说“情境――反射”具有一种深刻的内省的作用。
3.以境行文,反射修正
篇10
舒伯特说过,教科书中所编的课文是语言现象的展示厅,是语法规则的剖析室,是文章体裁的示范本。初中生对于词汇已经有了一定的掌握,尤其是在课文背诵方面,随着各方面的积累,学生已经能够流畅自如地用简单的英语组织语句表达自己的想法。而教师在指导学生英语作文的时候,完全可以依托于教材,而且新的教材在编写过程中也很注意课文在写作当中的作用。例如,在课文以对话形式出现的时候,课后的练习题总是以议论或描述的方式要求学生重复课文,这对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另外,在平时的练习当中,还存在着与教材课文紧密连接的作文练习。教师可以多鼓励学生利用这类的教学资源,让学生养成改写课文的习惯,用精炼简洁的表达,化这类资源为己用。例如,在“English?D?Dthe international language”一文中,我提出了”the best way to learn English well”的作文题目,学生积极讨论,反应强烈。让写作训练与教材教学紧密结合,使得每个学生都能有自己独到的想法,并通过英语作文将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
但是教师也要注意不要被教材所提供的素材所限制,应当进行适当的拓展训练,将能够接触到的作文都往学过的课文内容上引导,毕竟课文才是学生掌握知识的最好、最有效的武器。
二、开展多种形式的写作训练
听说读写相辅相成,密不可分;听说读写互为目的,互为手段。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是英语课程的主要任务之一。写作也是如此,教师要有意识地加强对学生写作策略的指导,从分析范文、模仿范文开始,从写作的“措词、选句、组段、谋篇”等几方面进行有效的指导,允许学生借用文章中的部分词汇和表达形式,并且指导他们准确地运用语法知识,注意单词的大小写,动词的时态、语态,主谓一致,名词的单复数形式,形容词的比较,句子的平衡及时态呼应等,让他们在学习和运用英语的过程中逐步学会如何写作。听、说、读、写四种技能是相互依赖的,说的能力有赖于听的能力,进而有助于写作。听是理解和吸收口头信息的手段,听和读是输入,只有达到足够的输入量,才能保证学生具有较好的说和写的输出能力。因此,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应当从多方面寻找对策,有目的地采用各种教学手段来加强写作训练,特别是重视听、说、读、写四技能的互补作用,开展多种多样的训练。
三、加强作文范例教学
英语范文对学生有很大的借鉴作用,它在格式、内容、语法、重点、表达习惯等方面都是非常优秀的,是学生学习和参考的典型。因此,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教师可以先为学生选择一些优秀的英语范例,如参考书、报刊中的优秀文章,以及学生的优秀作品等,让学生分析后进行仿写。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就会不自觉地运用和借鉴范例中的优秀语句,进而使自己的写作水平有所提高。
另外,抄写和背诵范文也是帮助学生提高写作能力的方法,这种方式可以让学生形成英语语感。因此,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安排学生背诵一些比较简单且优秀的课文,学生背的多了,积累就多了,在写作时一些精美的语句自然而然地会运用在作文中,同时可以为自己的文章增添一些“文采”。
四、立足课堂,培养英语写作语感
当下英语教学中,往往能发现很多人把英语课堂与应付考试相结合,在英语课堂上往往只注重英语知识点的讲解,很少会让学生仔细的朗读文章,品味课文中的精彩的句子,而在上写作课时,又会专门去找课外材料让学生进行恶补记忆,其实,牛津版初中英语的课文都是经过精挑细选的,其中也不乏精彩的句子,教师可以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多多发现和记忆文中的一些美句,可将其用到自己的作文中。
例如在牛津版初中英语8BUnit 6 “A charity walk”中, It is necessary for you to support and help each other before and during the event.(it’s +adj+forsb to do sth的结构)就非常适合运用到作文中去。对于Bring an umbrella if necessary. (祈使句+if形容词结构),也能让学生活学活用地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以增强语气。教师在平时要增强学生对于课文知识点的运用情况,在课堂上多让学生进行一些仿句和造句的练习,培养他们对于词汇语法的组织能力。同时,多锻炼学生朗读的能力,增强他们的语感,避免出现Chinglish,从平时的课堂训练开始培养学生英式思维和英语语感,让学生作文时有话可说。
五、拓展眼界,汲取课外写作营养
古人云:“读书破外卷,下笔如有神”。不论是中式作文还是英式作文,写作的基础必定是大量的阅读。只有积累了一定的素材,在学作文时才能娓娓道来。当然,素材的积累是一个长期且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操之过急,这便要求教师在英语教学中重视平时写作素材的灌输,避免临时抱佛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