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工作报告范文

时间:2024-04-09 11:41:4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职业教育工作报告,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职业教育工作报告

篇1

五年前,他父亲因病去世,留下她妈妈和四个年幼的孩子。**在家中是老大,下面还有三个年幼的弟妹。他家境并不富裕,弟弟妹妹又多,父亲的不幸去世,让这个勉强维持生计的家庭雪上加霜,顿时陷入困境,家庭的重担一下子落在他母亲一个单薄的女人身上。为了生活,为了养活四个年幼的孩子,万般无奈之下,**同学妈妈不得不暂时放下孩子,把他们全都寄养在**同学唯一的直系亲属的姑姑家,外出打工挣钱,贴补家用。幸运的是,四个孩子都很争气,特别是作为老大的**,更是在家庭里树立了榜样。在姑姑家里经常洗衣做饭,照顾年幼的弟弟妹妹,里里外外都是姑姑的好帮手;在学校,他志向远大,学习勤奋。在2020年的高职院校单招考试中,**同学以我校最高分顺利地被我省全国性示范高职院校—**职业技术学院录取,就读其中的王牌专业之一的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成为了很多同学羡慕的对象,也完成了自己人生的一大跨越。

从带了**同学三年的班主任杨老师那里了解到,**同学刚来班上比较胆怯和腼腆,甚至有点自卑,对未来看不到什么希望。但是在入学初的一次班干部竞选会上,杨老师敏锐地看到了他一个欲言又止的细小举动,鼓励他大胆说出自己的愿望,结果在全班同学的信任下,成功竞选为2017级数控(1)班班长,从此点燃了他自信的火苗,迅速成长起来。在班上,他工作认真负责,团结带领同学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积极参加文体活动,为创造文明和谐的班级做成了很大贡献。在班主任的推荐下,**同学顺利加入了校学生会组织,并通过自己不断的努力,成功当选校学生会主席,工作态度和工作能力进一步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一致认可。由于表现突出,2018年,**同学光荣地被评为江西省“三好学生”,成为校园里同学们学习的榜样。

每一次成功的背后,都有杨老师默默的付出。杨老师经常找他谈话、聊天,及时了解他的思想动态,更多的是给予他更多的鼓励和关注,帮助他跳出自我封闭的圈子,树立远大的目标。学校考虑到他的实际困难,也尽可能帮他减免一些学杂费。**同学肯吃苦,组织纪律性也强,很有大局意识。2019年暑假,他在市经开区美智光电进行了三个月的社会实践,由于能吃苦,手脚勤快,头脑活络,有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很快被企业看中,并很快晋升为班组长,负责一条流水线的生产与管理。公司有时订单多,需要加班加点,**同学总是忙到最后一个才离开。有时候,人刚刚到宿舍休息,手机又响了,有时是公司需要突击生产,有时是其他同学的产品检验不过关,需要重新校验,**同学总是二话没说,立即组织带领几个同学跑回车间,一头扎进工作中,毫无怨言。社会实践结束时,公司领导再三挽留他留下来,并承诺把他作为后备干部重点培养。但是,**同学有他自己的想法,他明白自己的学历偏低,专业技术能力也需要进一步提升,所以他选择了继续求学深造,婉拒了公司的好意。

篇2

关键词:政府工作报告;职业教育体系;体制机制改革;发展路径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1422(2016)01-0029-02

2015年3月5日,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促进教育公平发展和质量提升。教育是今天的事业、明天的希望”“全面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引导部分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通过对口支援等方式支持中西部高等教育发展……”这一纲领性的文件对今后我国的职业教育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对于全面推进职业教育现代化、指导高等院校尤其是职业院校宏观改革、中观上提高服务产业的能力、微观上转变教育教学方法有前瞻性的指导作用。各职业院校准备乘国家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东风,迎难而上、开拓创新、实现现代职业教育跨越式的大发展。

一、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关于现代职业教育政策的原因

(一)传统产业结构升级呼唤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更新

为什么总理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全面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同样这在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能找到答案:“大力调整产业结构。着力培育新的增长点,促进服务业加快发展,支持发展移动互联网、集成电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互联网金融异军突起,电子商务、物流快递等新业态快速成长,众多‘创客’脱颖而出……”进入21世纪10年代,我国之前原有的经济发展模式已逐渐不能适应新的政治、经济、文化、环境保护的要求。随着现代产业体系的构建、新行业、新兴态、经济新模式的发展,呼唤新型的职业技能型人才,而技能型人力资源的培养呼唤倒逼职业教育改革。

包括应用本科在内,我国已经初步构建较为完备的职业教育机制,每年培养数以百万计的技能型人才,但仍不能适应形势的发展、无法满足产业结构调整与发展的需要。李总理在工作报告中指出:“推动产业结构迈向中高端。制造业是我们的优势产业。要实施‘中国制造2025’,坚持创新驱动、智能转型、强化基础、绿色发展,加快从制造大国转向制造强国。”为适应“中国制造2025”,原有的产业结构有的要调整,有的要升级,而从事该项工作的劳动者所需的技能也要与时俱进地更新,这就倒逼职业教育面向产业进行革新。

(二)用人单位的需求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市场选择

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针对束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我们通过全面深化改革,以释放市场活力对冲经济下行压力……改革方向是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通俗地说,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要暨市场对人力资源的要求迫使职业教育体系改革。由于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我国学校教育办学思想、职业定位、专业设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等存在不同程度的与生产实际脱节的现象。

之所以出现上述情况,有中央政府及各级地方政府没有给予明确引领的因素,为此,教育部发文“专业设置与产业发展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

(三)解决职业院校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需要借助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改革

总理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群众对……教育……等还有不少不满意的地方。”群众的不满主要是由于目前职业院校地发展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各职业院校自身的发展水平与美国、欧洲等发展国家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教育层次结构尚未理顺,创新发展模式尚未完全清晰,人才的培养尚未系统化……,而这一切都需要职业院校借助国家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改革的浪潮。建设适应现代产业体系要求的专业体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提高人口素质、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重大举措。

二、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对职业院校的引领作用

认真贯彻领会总理的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关于职业教育改革的精神,对职业院校与职业教育改革有引领作用。

(一)企业主导的产学研协同创新

总理在政府报告中指出:“支持企业更多参与重大科技项目实施、科研平台建设,推进企业主导的产学研协同创新。”过去职业教育的办学模式单一、校企合作不稳定,制约职业教育的发展。按照总理的部署,接下来由企业主导生产、教学、科研协同创新,在企业设置企业、学校共管共赢、良性运转的生产性实训基地,建立校企合作的新平台,使学校和企业共同受益,达到企业与学校的深度合作。

(二)推进科技资源开放共享

总理在政府报告中指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力打通科技成果转化通道,扩大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试点政策实施范围,推进科技资源开放共享,科技人员创新活力不断释放。”整合应用本科、高职高专、中等职业教育等各种职业教育资源,以用人单位的需要为导向,各职业院校之间资源相互衔接,用人单位与职业院校之间的资源融通共享。用人单位的优秀员工可以到职业院校任教,职业院校的老师和学生到用人单位工作现场实践性教学,科技资源开放共享,形成工学结合的新模式。

(三)拓展区域发展新空间

“大职业教育理念是一种强调职业教育的开放性、多样性和包容性的教育理念。基于大职业教育的视角,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要体现职业教育的现代性、类型特性和系统性等特点。可以围绕教育功能的全面性、教育对象的全民性、教育过程的全程性、办学形式的全方位性、教育学制的全贯性、教育体系的全套性和各级各类教育的全通性等几个方面,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我国现代职业教育新体系,不仅要注重国内的职业院校,也应放眼全球,将目光投射到国外优质的职业教育资源。一是走出去,去学习德国、英国、美国等发达国家职业教育的经验与模式。二是通过国际合作办学的方式将国外的职业教育引进来,拓展职业教育发展的新领域、新空间。

三、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发展路径

(一)现代职业教育对接现代产业体系

历史已进入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随意后工业化的来临、全面市场化、信息化、国际化悄然改变着现代产业体系。职业教育是服务于产业结构,服务于国民经济,为经济建设培养人才的。培植现代职教体系必须认真研究国民经济的调整,产业结构的升级,以“互联网+”新业态、“中国制造2025”等对人力资源的新需要为导向,职业教育紧贴产业结构,使现代职教体系对接现代产业体系。

(二)社会服务能力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良性互动

贯彻落实总理的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重要宗旨就是要有效整合政校企资源,提升职业院校的社会服务能力,“新兴产业和新兴业态是竞争高地。要实施高端装备、信息网络、集成电路、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航空发动机、燃气轮机等重大项目,把一批新兴产业培育成主导产业。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引导互联网企业拓展国际市场。国家已设立400亿元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要整合筹措更多资金,为产业创新加油助力。”现代职教体系建设需要健全职业院校的社会服务激励机制,由政府主导或由NGO建设产学研结合的交流机构,微观上为职业院校与用人单位牵线搭桥,宏观上为国民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三)中职、高职、应用本科、研究生教育无缝衔接

“构建适应国家现代产业体系建设要求的有机衔接、多元立交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统筹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已明确成为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战略任务。”贯彻落实总理的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职业院校应进行招生制度改革,由上往下依次贯穿研究生职业教育(包括博士和硕士)、本科职教教育(应用本科)、高职高专、中等职业教育等,打通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与选拔上升通道,实现中职、高职、应用本科、研究生教育无缝衔接。

“让每个人都有机会通过教育改变自身命运。”职业教育同样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尤其是来自农村地区的生源。“技术、技能和创意是产业和职业创新的三大驱动轮。而职业教育是三大驱动轮的发动机和原动力。在创业型经济时代,职业教育有了全新的理念和功能。”全面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职业院校教职工的号角、是用人单位的冲锋号、是青年学子的福音、更是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动力火车。

参考文献:

[1]唐高华.基于大职业教育理念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J].职业技术教育,2012,22(2):19-22.

篇3

薄绍晔:关注民生仍然是本次政府工作报告的重点,总理指出要加快完善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特别强调加强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落实好扶残助残的各项政策,为他们平等参与社会生活创造更好的环境。建议报告中增加以下内容:一是国家在推行医疗卫生事业改革过程中,关注农村残疾人的医疗难问题,开展残疾人医疗救助试点工作。二是办好广州亚运会、亚残运会,以亚残运会为平台,展示我国残疾人人权保障和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新成就。三是政府应当引导、培育慈善事业发展,促进社会公益事业建设。

张明园:希望将报告提到的加强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体系建设作为政府的既定政策和工作任务予以制度化,最好是法制化,并且确保落实到位。

于兵:建议严格落实现有政策法规,注重落实质量;重视特殊教育,将学前教育纳入基础教育体系,将学生成绩与教师绩效考核脱钩,发展职业教育,加大对社会教育的投入;拓展残疾人就业渠道,建立适合残疾人就业的保护性岗位;鼓励和发展公益事业,让慈善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提高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的使用质量,让广大残疾人受益;严厉打击利用残疾人牟利的利益掠夺行为,确保社会和谐健康地发展。

李丕钧:政府工作报告提到了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体现了党和政府对残疾人的关爱。希望社会各方面对“两个体系”建设给予支持,切实为残疾人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建议对于全国特殊教育工作会议提出的人口30万以上的县要建设一所特教学校的要求,应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根据需求合理开展建设,避免一哄而上、重复投资。

胡志斌:报告别提出要使人活得有尊严,这必将使包括残疾人在内的广大社会弱势群体受益。国家目前非常重视特殊教育,正在大力推进中、西部地区特殊教育学校建设。建议特殊教育学校建设不要一哄而上,应当多建一些特教班,倡导回归式教育,促进残疾人融入社会。

篇4

新年伊始,市政府就决定召开20__年度全市教育工作会议,充分体现了对教育工作的高度重视。刚才,昭华同志代表市教育局作了工作报告,对全市教育工作进行了全面总结,对今年的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我完全同意。会议表彰了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借此机会,我代表市政府对受表彰的单位表示热烈的祝贺,对全市广大教育工作者以及长期关心支持教育工作的社会各界表示衷心的感谢!为全面做好新学年度的教育工作,我再谈三点意见。

一、提高认识,抢抓机遇,进一步增强教育发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刚刚过去的一年,我(文秘站:)市教育工作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以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为取向,以学校标准化建设为抓手,以抓教育质量为中心,科学谋划,强势推进,开拓进取,扎实工作,全市教育工作取得了阶段性的突破和历史性的成就,受到了省、市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和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突出表现在:教育民生工程成绩显著,教育投入力度进一步加大,教育事业得到了较大发展,城区义务教育办学条件继续改善,师资力量进一步充实,高中招生规模进一步扩大,中等职业教育取得长足进步,亳州职业技术学院收归国有公办,亳州师专新校区、亳州一中南校区建设加速推进。可以说,是我市教育投入最多、条件改善最快、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

这些成绩,为实现全市教育又好又快发展奠定了十分重要的基础,有力地支持了全市改革发展和谐稳定的大局,为我市经济社会整体工作在全省争先进位作出了积极贡献。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全市各级党委、政府正确领导和高度重视的结果,是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积极进取、团结奋斗的结果,是广大教育工作者开拓创新、奋力拼搏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市政府向在座的各位和全市教育战线的干部职工,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面对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特别是广大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新期盼,我市教育工作还有很大差距,教育改革和发展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加快教育整体发展的任务还十分繁重。我省平均受教育年限为7.6年,我市仅为6.99年;每十万人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全省4577人,我市仅为2887人,相差1690人;每十万人高中、中专文化程度全省10655人,我市仅为6956人,相差3699人。尤其需要引起高度重视的是,目前我市高中阶段毛入学率仅为60.06%,与全省72%平均水平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大班额现象、初中辍学现象依然存在,在有些地方还比较严重。具体地讲:一是优质教育资源还相对短缺,教育质量和结构不协调的问题比较突出,教育整体发展水平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还不相适应;二是教育发展还不够平衡,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学校之间教育发展还不够协调,学校布局和管理体制机制还不能完全适应;三是部分县区对教育的重视程度有待进一步提高,保障教育优先发展的政策措施还需进一步落实;四是教师队伍建设需要加强,教师结构性缺编现象还未得到根本解决,特别是农村教师素质和水平仍需提高。这些问题,都需要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高度重视,切实认真加以研究解决,以推动我市教育事业在新的起点上再创新业绩。

我们已跨入20__年,新的一年,新的机遇,新的希望。教育部在20__年度工作会议上决定将20__年作为教育改革年。在今年我省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谋划教育发展时,第一句话就是“深化教育改革”。在今年的全省经济工作会议上,王金山书记指出:“社会建设与人民群众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事业的发展。要优先发展教育,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深化职业教育大省建设,推进高教强省建设”。在刚刚闭幕的省人代会上,王三运省长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重申了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对今年的教育工作作了十分具体的部署和要求。在全市庆祝教师节大会上,方春明书记在讲话中指出:“加速亳州崛起,必须优先发展教育”。可见国家教育主管部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对教育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要抢抓机遇,争先进位,敢于创新,努力开创教育各项工作新局面。

二、突出重点,克难攻坚,争创教育发展再上新台阶

20__年是实现我市教育“十一五”规划的关键决战之年,从( )宏观上看 ,国家和省在部署社会事业发展时,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省政府还出台了关于加快皖北发展的实施意见,省教育厅还要求全省教育系统鼎力支持沿淮三市六县教育发展。去年11月20日,支持皖北和沿淮三市六县教育发展工作推进会在阜阳召开,副省长谢广祥要求全省教育系统对沿淮三市六县教育发展在投入上倾斜,在项目上支持,在师资上加强,在资源上共享,在管理上提升,不断开创高质量管理、高效益发展的新局面。三市六县要立足自身,着力推进教育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激发内生动力和发展活力。具体到我市而言,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教育工作,抢抓机遇,突出重点,扎实推进亳州教育大发展,大跨越,大提升。当前要着力做好如下工作:

一要进一步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加快推进教育发展。我们亳州落后,最根本的落后,不是gdp的落后,也不是居民收入和财政收入的落后,是教育的落后,是人才的落后。缺乏创新人才作支撑,就无gdp的快速提升。实现亳州崛起,最大的问题,不是缺乏自然资源,也不是缺少资金,是人口众多、人才太少。我市有600多万人口,实现奋力崛起,就必须优先发展教育、大力发展教育,不断提高劳动者的科学文化素质,切实把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为巨大的人力资源优势。面对危机,如何提升经济,需要大量有知识有能力的优秀人才作支撑。优秀人才,不能光靠外面引进,产业工人,不能都指望别人去培训。归根结底发展亳州最终要靠我们自己,必须立足于把自己的学校办好,把自己的孩子教育成人、培养成才。因此说,讲教育的重要性怎么讲都不为过,抓教育的力度再大都不算大。在教育问题上,全市广大党

员干部必须统一思想、形成共识。

要实现“科教兴亳,人才强市”战略,必须首先发展教育。各县区党委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要切实把推进教育优先发展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把教育事业摆在社会事业发展的首位。当前,要着重解决以下三个方面问题:一是要进一步依法保障教育投入。各地财政越是困难时期,越要保证教育经费的投入,要依法落实教育经费“三个增长”,为教育发展提供有力的资金保障。要积极争取国家有关部门支持,要项目要资金;要加强与政府及省教育厅等省直部门的联系,积极争取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皖北和沿淮地区发展,支持教育发展的项目、资金、优惠政策。二是营造教育优先发展氛围。各级政府要认真帮助教育部门解决事业发展中遇到的难点问题,要以自身的良好行动带动全社会关心支持教育,营造教育优先发展的良好氛围,以教育的优先发展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要做好对接工作,抓好项目建设,要充分利用我省芜湖市等南部发达地市教育管理部门、高校、中等职业学校对我市帮扶的机遇,学习和借鉴他们先进的办学经验和管理措施,取长补短,也可采取联合办学等形式,做大做强我市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等。目前,亳州华佗药业技师学院选址已定,计划用地300亩,今年上半年开工,争取明年建好。加强校企合作办学,帮助企业培养合格人才,实现互利共赢;要广泛宣传我市招商引资优惠政策,积极争取社会各界开展教育投资,扩大教育发展规模。三是结合我市教育实际,研究制定我市教育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要认真总结“十一五”规划的执行情况,结合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布局,认真贯彻《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为亳州教育优先发展,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各有关部门要在认真梳理我市教育发展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充分发扬民主、集思广益,广泛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力争制定出一个体现时展要求、符合地方实际、让人民群众满意的高水平、高质量的规划。

二要以实施教育民生工程为重点,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推进教育公平,确保人人享有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是政府为民办实事办好事的重要内容。大力推进“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家庭贫困学生资助体系建设”、建设“留守儿童之家”和“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四项民生工程。一是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要进一步修订完善各县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方案,市教育局要指导各县区进一步完善中小学校布局规划,积极配合新农村建设搞好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及教育资源配置,继续推动城区学校建设,合理规划学前教育发展。要整合各类教育建设项目,继续实施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建设等工程,改善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努力办好每一所学校。加强对县区教师队伍建设的指导,充实数量,提高质量。加强对县区义务教育教学管理的指导,建立健全学校管理制度,提升中小学管理内涵与水平。二是认真执行免费义务教育政策,强化教育经费保障,完善城乡义务教育经费监督检查机制,确保各项资金落实到位,分配使用规范、安全。三是精心组织实施教育民生工程。我市教育民生工程自实施以来,成绩显著,位居全省第一。今年省政府实施的民生工程中,教育方面由去年的2项增至4项,即:在继续完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充实高校和中职困难学生资助2项内容基础上,新增农村“留守儿童之家”建设和校舍安全工程2项内容。我市校舍安全工程正在快速推进中,在全省处于领先位次。

关爱留守儿童,既是一项爱心工程,是一种社会义务,更是一种教育责任。各县区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尤其教育、关工委、共青团、妇联、文化、 公安等相关部门要共同编织关爱留守儿童的组织体系。尤其要充分发挥学校在留守儿童教育中的主导作用,建立留守儿童档案,设立亲情电话,加强师生、家长之间的沟通和交流。

三要进一步落实教育质量中心战略,全面深化素质教育。全市教育系统要切实坚持内涵发展、质量提升,尊重教育规律,自觉将素质教育思想贯穿各级各类教育,尊重学生个性发展,抓好素质教育的深化。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农村义务教育学校要加强管理,市里今天召开会议后,市教育局要提前开展工作,制定出台相关意见。要努力办好高中教育学校,考大学、考好大学仍是家长和学生最关心的利益、最现实的期望。要以优质教育资源为依托,鼓励实施名校带动战略,扎实推进名校集团化办学模式,充分发挥名校的示范辐射效应,着力打造一批硬件好、软件强、升学率高的亳州名校,辐射、带动全市教育质量上台阶、上水平。今年,市教育局要加快亳州一中南校区和亳州九中的建设速度,按照“亳州最好、全省一流”的标准设计、施工、筹备、管理,确保今年9月投入使用。各县区也要重点建设1—2所高中学校,形成自己的教育品牌。加快亳州师专新校区建设施工进度,保证今年秋季新生入学。

四要进一步落实建设职教大省决策,提高职业教育发展水平。要把职业教育的发展作为促进我市经济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大事来抓,切实提升职教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一是强化政府行为,进一步加大投入,多形式推进县级职教中心建设。要努力办好职业教育学校。大力提升职业技术学院办学规模和水平,积极筹建亳州华佗药业技师学院。各县区要以职教中心建设为突破口,重点建好2—3所职业学校,扩大招生规模,创新办学模式,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培育输送大量高素质、易就业的劳动者。二是面向市场抓培养。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围绕市场需求,灵活设置专业,注重实习实训能力的培养,盯住“酒乡、药都、能源、旅游”等我市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开放办学、多元办学、灵活办学,努力培养更多更好的技能型和专业技术人才。各职业教育学校要主动开展校企合作,加强与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的联系,搭建校企共建资源共享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帮助企业开展技能型人员培训,大力推进订单式委培,开展形式多样、长短结合的职业教育,提升我市职业教育学生的就业率,同时认真做好返乡农民工职业教育工作。三是加大中职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改善学校办学条件。近年来,我市各职业学校不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亳州中药科技学校、亳州工业学校等一批职业学校实训楼、实训基地相继落成并投入使用,同时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工程,规划用地面积300亩的亳州华佗药业技师学院正在积极筹建之中。我们要进一步争取国家、省级实训基地项目资金,加快建设一批装备水平较高、资源共享的综合实训基地,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供重要载体和有力支撑。

五要进一步切实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教育振兴,寄予教师。教师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者、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者,有好的教师,才能有好的教育;有好的校长,才会有好的学校。首先,要坚持把师德建设置于教师队伍建设的首位,贯彻落实《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建立健全具有针对性、时效性和可操作性的师德教育、师德考核以及奖惩、监督等制度,努力使全体教师成为受学生爱戴、家长欢迎、社会尊重的人。二是努力促进教师资源的均衡配置。进一步完善“以县为主”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依法落实教育行政部门统筹管理区域内教师资格认定、招聘录用、培养培训、调配交流和考核等职能,均衡配置区域内学校师资力量,组织校长、教师的合理流动。加强对农村教师年龄老化和结构性缺编问题的研究,探索农村学校教师交流补充新机制。三是深化教育人事制度改革,确保义务教育绩效工资实施工作的平稳进行。首先,要切实做好新一轮教师核编工作,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吸引优秀人才长期从教,终身从教。二是要落实好绩效工资政策,充分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一定要把这件好事办好,落到实处。三是以规范办学行为为重点,提高各类教育的满意度。要坚决制止各类教育乱收费,规范各种办学行为。深入开展创建平安和谐校园活动,切实维护学校的安全稳定。要继续实行阳光招生录取制度的改革。对社会关注的重大问题,以“人民满意”为基本出发点,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听取意见,提高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在全社会营造良好教育新形象。

三、真抓实干,强化创新,努力开创教育工作新局面

当前,我市教育改革发展迈入新的发展阶段,各级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创新发展的理念,以改革创新精神作为强大动力,凝心聚力,锐意进取,努力推动我市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一是继承创新,开拓进取。日前,安徽省设立《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正式获国务院批准,在服务承接转移示范区建设和发展中需要大量创新型人才,我们要创新教育工作思路,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满足承接产业发展的需要。要围绕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关于教育发展的总体部署及省教育厅20__年度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要求,从全市实际出发,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科学化水平。近年来我市教育工作的成功经验表明,教育事业要取得跨越发展,必须依靠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国家促进教育发展的系列优惠政策、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等外部条件;但是,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本,内因是事物发展的决定因素。要实现亳州教育事业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需要进一步发挥教育系统的自身主观能动性。在现有条件下,我们要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要在提升内涵上下功夫。要凝心聚力,团结奋进,把教育系统的潜力和活力充分调动和激发出来。我市教育要实现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实现教育均衡发展的目标,必须大胆突破,勇于创新,冲破传统观念和体制束缚;必须以强烈的进取精神、敢闯敢干的探索精神和心无旁骛的务实精神,加快改革步伐;必须继续加大改革力度,创新体制机制,真正用改革来促发展、促提高。

篇5

2011年,全市教育系统出色完成了年度工作任务,各项工作都有了新的起色。刚才,迟振军同志、单余岱同志所作的工作报告,我完全同意。下面,我就做好当年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市教育工作,讲三点意见:

一、认清形势,切实增强加快教育强市建设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加快教育强市建设,是市委、市政府对全市教育工作提出的新要求,也是我市应对金融危机挑战,推动产业结构升级,提高经济运行质量,迎接下一轮经济腾飞所做的必要准备。当前,我市教育已经进入一个体系不断完善、结构不断优化、规模不断壮大的快速成长期,加快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深化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任务还相当繁重,特别是人民群众对教育工作的要求和期望值越来越高,这就要求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牢牢树立全局观念和服务意识,按照教育自身发展规律和更好地服务经济发展的总体要求,不断创新思维,开拓进取,团结协作,攻坚克难,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满意率,为促进地方经济发展贡献更大的力量。

二、强化措施,促进教育又好又快发展

(一)加大工作力度,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当前,我市城乡间、区域间、校际间义务教育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由此引发的矛盾和问题也比较多,特别是城乡中小学办学差距的不断拉大,已严重动摇农村义务教育基础。采取必要措施,努力改善农村学校办学条件,加强农村学校师资力量,提高农村学校教学质量,已成为当前全市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首先,各地政府必须认清形势,找准问题,采取必要措施,促进本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一是要把农村教育发展摆上重要位置。在教育投入、教师聘用、教师待遇、师资培训等方面,必须给予农村学校必要倾斜,并形成一种常态机制。二是要建立农村教师补员机制。我市农村教师队伍年龄老化、中青年教师严重短缺的问题十分突出,同时现有农村教师队伍的学历层次、学科结构、师资数量都难以满足教学要求。各地政府要在摸清情况的基础上,适当增加农村学校教师编制,有计划地择优选聘具有教育资格的高校毕业生,充实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其次,各级教育部门要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和驾驭全局工作的能力,制定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政策措施。一是要建立城乡教师交流机制。以鼓励城镇优秀教师到农村任教为重点,开展多形式的送教下乡、对口支援活动。同时,要有计划地抽调农村教师到城里进修学习、实践锻炼,以提高农村教师的业务素质、实践能力。二是要统筹城区学校均衡发展。对办学条件相对差的城区学校要适当增加投入,努力改善落后校办学条件、提高办学质量和社会声誉。要严格控制城区中小学的办学规模,特别是解决好先进校班额过大问题。教育部门要加强管理,坚决做到按政策招生、按计划招生、按学区招生。

(二)积极转变观念,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职业教育是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大力发展好职业教育,有利于改善人才培养结构,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就业。几年来,我市职业教育有了较快发展,特别是职业技术学院成立以后,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发展势头十分强劲。电大的在籍生数量也在大幅增加。但中等职业教育发展仍较缓慢,在全省处于落后位置,明显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2011年,各县职教中心主体工程基本建成,2012年,要全力抓好配套建设和专业师资队伍建设。专业师资可以采取专职和兼职相结合的办法解决,实习基地有条件可以自建,也可以与企业联建或以企业为实习基地。配备实习实训设备既要立足自身财力分期分批购置,又要积极向上争取专项资金和设备。要拓宽思路,创新思维,跟上经济发展要求,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积极探索建立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多元办学模式和“半工半读、顶岗实习”的灵活培训机制,发挥职业教育的优势,努力把职业教育办出特色、办出水平。要深入实施新型农民培训工程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继续实施“支持中等职业教育‘百强校’建设专项计划”,扩大办学规模,努力增强为县域经济服务的能力。要协调各县职教中心与职业技术学院共同发展,优化校际间专业设置,避免专业重叠无序竞争,力求做到优势互补,努力打造职业教育的整体品牌。要加大对职业教育的宣传力度,主要是教育和引导家长积极转变观念,让“行行出状元”的新型人才观逐步深入人心,营造有利于职业教育发展的良好社会环境。

(三)积极稳妥地推进中小学教师工资制度和职称制度改革。国务院决定在全国义务教育学校推行绩效工资制度,同时我市被国家和省确定为全国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试点城市。实行新的工资制度和职称制度,对于吸引和鼓励优秀人才长期从教,终身从教,促进教育事业优先发展、科学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和深远影响。各地要认真学习贯彻上级文件精神,落实相关工作部署,及时研究改革中遇到的矛盾和问题,确保改革与教学两不误。要把实施绩效工资与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结合起来,引导优质师资在城乡间、校际间合理流动,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不断提高教学教育质量。

(四)加强高考管理,整肃考风考纪。大家都很清楚近年来我市在高考中出现的问题及处理结果,也都很清楚政府及教育部门严肃考风考纪的态度和所采取的措施。2012年的高考形势仍不容乐观,大家必须对此有足够清醒的认识,对高考可能出现的问题要有充分的预判。各县(区)政府是本地高考组织管理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对本地高考考风考纪负总责,要杜绝地方保护主义思想和侥幸心理,认真总结本地历年高考工作,查找不足,严密高考组织管理制度和工作程序。各地要认真执行高考政策规定和工作纪律,继续加大违纪舞弊案件的查处力度,重点查处考务人员参与舞弊、组织替考、利用高科技手段等严重违纪违法行为,无论什么人违法违纪都要一查到底,严肃处理。在评选推荐高中省优秀学生问题上,我们一定要吸取教训,无论是教育部门还是各高中都要严格按照评选条件、规定程序组织推选,划清责任,逐级把关,真正做到择优、透明、公开。今后,哪个地方再出现问题,将严肃追究哪个地方教育部门的责任。

(五)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努力改善办学条件。2012年,国家安排的国债项目资金比较多,我们要抓住机遇,全力做好项目申报工作,与上级有关部门保持经常性沟通,随时掌握项目申报、审批相关信息,争取有更多的教育项目落户,加快我市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改善各级各类学校办学条件。对于有希望落到我市的教育项目,要跟踪协调,确保项目落实、资金到位。职业技术学院新校区建设项目还要积极争取开行贷款,多渠道筹措资金,确保工程如期建成使用。市特殊学校建设项目资金已经到位,市教育局要与有关部门积极协调,争取尽早开工建设。

三、加强领导,努力开创全市教育工作新局面

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是我们共同的奋斗目标,不仅需要各级教育部门深化改革、大胆创新、加强管理,更需要各级党委、政府及相关部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各县(区)党委和政府的主要领导要经常调度掌握本地教育的发展实际情况,及时研究解决教育发展遇到的实际问题,在资金上加大投入,在政策上给予倾斜,努力营造党委、政府重视教育,部门支持教育、社会各界关心教育的良好氛围。

(一)加大财政投入,提高教育经费保障水平。我市由于历史欠账较多,“普九”的总体标准仍然较低。增加教育投入,改善中小学办学条件,仍然是我市教育发展的一项长期工作任务。一是要理顺教育转移支付资金管理机制,保证资金由教育部门归口管理,统筹使用。二是要将解决拖欠教师工资的配套资金纳入财政预算,保证及时拨付,我市已经层层签订了责任书,必须履行承诺。三是要着力化解农村义务教育债务,要摸清底数,制定还款计划,兑现还欠资金,积极争取国家奖励资金。四是认真执行省里统一规定,切实提高农村义务教育生均公用经费标准,落实地方配套资金,公用经费落实问题关系到农村学校生存和发展,一定要保证及时足额拨付到位。五是要加强对教育资金的使用管理,建立完善的审计制度,定期对资金的管理和使用情况进行审计监督。

篇6

作者:臧玉 娄自强

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空前,职业教育如何发挥自身优势在保障经费来源的前提下,着力提高办学质量,提升毕业生的就业创业能力是其必须认真面对的现实问题。面对职业教育深化发展的新形势、新问题,职业教育引入集团化发展的理念,吸收社会资本参与到职业教育中来,把职业教育推向市场,一方面,有利于提高职业教育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能力,提高自身办学效益;另一方面,有利于解决职业教育市场适应能力不足的问题,开创职业教育发展的新局面。可以说,从我国职业教育本身所面临的问题来看,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是在职业教育领域进行的符合职业教育办学规律的创新,是实现职业教育“第二次飞跃”的迫切需要,同时,也是突破职业教育发展瓶颈,实现职业教育跨越式发展的现实要求。

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离不开宏观环境支撑,政府政策的支持引导,职业教育集团自身的积极实践探索和成功经验的借鉴和吸收。从目前职业教育发展的现状来考察,我国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的宏观环境、政策导向、实践探索和经验借鉴等条件已经基本具备,并逐步走向成熟。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的宏观环境世界经济发展的经验表明,职业教育在一国经济崛起,掌握经济发展主动权方面具有重要的地位。以德国为例,大学毕业生占同龄人比例仅为20%,有近80%的年轻人接受的是职业教育,德国甚至自称职业技术教育是其发展经济的“秘密武器”。我国政府高度重视职业教育的发展,总理2011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以及《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都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凸显了职业教育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位置。目前,我国经济正处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这一转变对职业教育人才的数量、质量和层次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可以说,政府的高度重视,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为我国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宏观环境。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的政策导向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推进职业教育又好又快发展的政策文件,主要包括:《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发[2002]16号)、《教育部关于加快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的意见》(教职成[2005]1号)和《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号)等,有力推动了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2009年年初,原教育部长周济在海口主持召开了“2009年度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工作会议暨全国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经验交流会”,重点研究和部署了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工作,会上发表了题为《用科学发展观指导中等职业教育又好又快发展》的讲话,明确指出:“大力推进集团化办学,创新职业教育发展模式”,“大力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切实发挥职业教育集团的效益”。随后,教育部颁布了《教育部关于加快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若干意见》,职教集团建设在全国范围蓬勃兴起。此外,教育部年内将研究制定《关于加快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意见》,出台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扶持细则。创造有利政策条件实现学校和企业合作,必将对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起到有力助推作用。正是在国家政策的引导和推动下,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获得空前的发展机遇。

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的积极实践与探索,一方面取得了明显的实践成效;另一方面又实现了理论上的突破和创新,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成熟的理论总结为职业教育集团化的深入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的经验借鉴国外职业教育集团最早出现于20世纪60年代,有资料显示,巴西的大型私立学校连锁机构Objec-tive/UNIP成立于60年代中期;Pitagoras学校集团诞生于1966年;津巴布韦的Speciss前身NCA建立于1965年;美国的阿波罗教育集团创始于1973年;巴基斯坦的私立教育网络Beaconhous学校系统创建于1975年。这一时期的教育集团数量不多,且多为私立学校连锁网络,也局限于一个国家和教育系统内部。进入60年代以后,早期建立的教育集团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教育集团的数量急剧增多。如,美国的职业生涯教育公司、阿波罗集团;德国的双元制、跨企业培训中心、技术转移中心;荷兰的农业职业教育集团、鹿特丹航运中心(STC.Group)等等。国外职业教育集团发展的经验、教训为我国职业教育集团的发展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宝贵经验。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社会的发展、教育改革的需要和职业教育自身的改革对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提出了客观要求;而宏观环境的支持、政策的导向、职教集团的实践探索以及对国外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经验教训的有益借鉴,为我国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提供了现实可行性。可以说,我国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是客观必要性与现实可能性的辩证统一。

篇7

主要任务是两基”工作顺利通过“国检”新起点上,县委、县政府决定召开2010年全县教育工作会。谋划、安排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教育事业发展的各项任务,推进全县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稍后,方贵同志将作工作报告;贵林同志、方贵同志还将分别与各乡镇、中心校签订目标责任书。下面,讲四点意见:

一、进一步增强抓好教育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近几年来,总的来看。全县教育事业取得长足的进步和发展,一年一个台阶,可以说,已经走在全区的前列,成果是有目共睹的特别是刚刚过去的2009年,两基”工作扎实推进,各项指标全部达到国家验收规范。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高考上线率名列全区第二名。学前教育、职业教育、特殊教育协调发展。民办教育办学质量、办学效益走在全省前列。这些成果,座各位艰苦努力的结果,更凝聚着全县广大教师、尤其是农村和遥远地区教师的心血。借此机会,代表县委、县政府,向你并通过你向仍然在第一线默默耕耘的广大教职工表示最衷心的感谢!

但全县教育事业存在问题还比较突出,尽管取得一定的成果。发展的任务依然繁重。仅就义务教育来讲,虽然“两基”工作通过了国检”但我实现的两基”还是低水平的实现“两基”只是一个新的起点。同时,义务教育特别是农村义务教育基础还比较薄弱,发展还不均衡,城乡差别仍然较大;城关学校大班额现象严重;优质教育资源匮乏;教师队伍素质还有待进一步提高,职业教育、学前教育、特殊教育发展相对滞后等等,必需重新审视和对待,认真加以解决。

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要实现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教育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石。教育事业涉及千家万户。离不开提高全民素质,离不开教育优先发展这个基础。将毫不动摇地坚持科教兴县、人才强县战略,毫不动摇地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率先发展、加快发展、科学发展,以满足群众的期望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

教育工作的重点,当前和今后一个阶段。要一手抓巩固,一手抓发展和提高,要千方百计在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上取得真正的突破,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努力成为全省的教育强县。希望大家认清形势,坚定信心,进一步增强做好教育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使命感,深刻分析当前全县教育工作中存在主要矛盾和问题,认真研究,科学谋划,不时推进教育改革和创新,推动教育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更大的发展。

二、牢牢掌握教育工作的两个基本原则

满足人民群众根本教育需求。教育工作做得好不好,第一。关键是要看是否真正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教育需求。当前,广大人民群众最根本的教育需求,主要是对更加公平、更高质量、更为多样教育的需求。随着知识、技能的价值越来越充分显现,教育对改变个人命运、发明幸福生活越来越重要,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渴望日益强烈;随着社会经济、文化和群众生活的日益丰富,人民群众对多样化、个性化教育的需求更加迫切。新形势下,必需满足人民群众的根本教育需求。

遵循教育基本规律。尊重教育规律、教学规律才干抓好教育工作。一是尊重教育活动的特殊性。十年树木,第二。百年树人”与其他活动相比,教育周期长、见效慢。二是尊重教育对象的特殊性。教育工作的对象是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工作必需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牢固树立全面发展、人人成才的观念,注重因材施教。三是尊重教师工作的特殊性。教书育人是一项专业性、探索性、发明性极强的工作,要求教育者必需先受教育,具有高度的使命感、责任心,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因此,一方面,要千方百计改善教师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条件,为教师解除后顾之忧,让广大教师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去;另一方面,要努力改进教师管理制度,严格教师资格准入制度,健全教师考核评价机制,使每位教师都能够成为爱岗敬业的模范、教书育人的模范、终身学习的模范,成为受学生爱戴、让人民满意的教师。

三、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教育工作的重点

(一)巩固“两基”效果。

提高义务教育质量。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一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要抓好教育内容、教学方式、评价制度的改革,主动适应社会发展进步的需要。从义务教育阶段,就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以及终身学习的能力,真正把素质教育有机地融入学校教育的全过程,使适龄儿童少年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成为思想道德素质良好的人,具有适应社会发展能力的人和身心健康的人。

加大资源优化配置力度。继续完善、二是以均衡发展为目标。

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落实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证机制。通过师资调配、加强农村单薄学校建设、积极组织实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强力推进城关地区规划学校的建设等。改善办学条件,为教育发展进一步夯实基础。特别是对城关地区规划建设的几所中小学,必需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尽快完成征地拆迁工作,尽快动工建设,解决大班额的问题。城关镇、相关部门要全力配合共同做好工作。

(二)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打造具有特色的教育品牌

必需把职业教育摆到更加突出、更加重要的位置。这样,整个教育结构和教育布局当中。才有利于缓解当前技能型、应用型人才紧缺的矛盾,也有利于农村劳动力转移和扩大社会就业。从今年起,将以政府投入为主,采取多渠道、多形式融资的方式加快职业学校建设步伐。一是全力做好县职中申报国家级重点职业中学的各项准备工作。对照“申重”规范,认真查缺补漏,逐项梳理加以解决落实,实现“申重”目标,县教协办、县教育局要加强指导和督促。同时,为提高办学效益,县职中要采取校校联合、校企联合等有效的办学模式,坚持面向市场、面向就业,科学合理设置专业,提升教学质量,满足社会需求;二是大力支持树立中学转制成第二职中。积极鼓励和扶持树立中学走职业教育发展路子,推动职业教育更好地为经济发展服务;三是抓好中职招生工作。建立职业教育“进普通中学、进班级、进课堂、进家庭”宣传机制,行政和教育两条线,要通力协作共同做好宣传工作,正确引导初中毕业生就读职业中学。各乡镇要依照目标责任,努力完成招生任务,确保今年完成中职招生5000人以上;四是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整合县内负有培训职能的各单位的各类培训。今后,县内各部门不再单独举办各种培训班,所有的培训一律在县职中进行,促进职业中学的可持续发展。

已成为全县教育事业的重要力量,民办教育经过近几年的努力。极大缓解了政府办学的压力。继续实行积极鼓励、大力支持、正确引导、依法管理的方针,维护民办学校的合法权益,规范民办学校办学行为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教师聘用等方面给予更多优惠,稳步推进民办教育的健康发展;民办学校要扩大办学规模,走规模化、品牌型、内涵式发展道路,使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再上新台阶。

(三)加快优质高中建设步伐。

引导优质高中进一步挖掘潜力,积极推进高中新课程改革。实行优质高中与单薄高中捆绑发展,促进优质资源共享,实现普通高中教育提质和增量并举。正确处置好普通高中发展速度与质量、普通高中教育与九年义务教育、普通高中与职业教育之间的关系,促进普通高中教育继续、健康发展。

积极发明条件,大力引导社会力量投资兴办普通高中。整合优质资源,推进高中学校逐步向县城集中,不时提升高中教育的整体水平和竞争实力。

加强对高考复习指导,加大高考备考力度。通过召开高考备考会、高考研讨会等方式,认真做好每年度全县高考情况比较分析,交流备考经验、方法、战略,努力提高全县高考质量。

(四)加强队伍建设。

才干有好的教育。有好的校长,有好的老师。才干有好的学校。

建立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一是抓好教师队伍建设。高度重视师德建设。引导广大教师坚定献身教育、甘为人师、奉献社会的理想信念,培养广大教师为人师表、淡泊名利的高尚品格;加强教师培训,着重抓好“骨干教师”和“名师”培养培训工作,并在各级各类学校广泛开展“传、帮、带”活动。把县财政每年布置的教育培训经费切实用在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上并真正落到实处;优化师资配置,继续统筹做好教师队伍的招聘、调剂、支教”等方面的工作,优化学校教师队伍结构,逐步解决好教师配置地域不均、局部学科专任教师欠缺的矛盾。以事业单位设岗定职为契机,消化好历史遗留问题、确保稳定的基础上,依照岗随人走、岗变薪变的原则,结合绩效工资的发放,制定调动教师积极性的措施,改变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现状;完善激励机制,建立重能力、重实绩、重贡献的激励机制,对教育教学效果好、师德高尚的教师在评优评先、职称评聘等方面给予优先考虑,要通过对“名教师”物质与精神的鼓励、工作条件的改善,引导广大教师静下心来教书育人,充分调动广大教师工作的积极性。

采取“请进来、走出去”培训和实施“名校长”工程等方式,二是培养一支综合素质优良的校长队伍。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校长选拔、培训、任用、交流以及后备人才贮藏等措施。建立起一支德才兼备,懂教育、善管理的学校校长队伍。每一个校长,对办什么样的学校、怎样办好学校,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等问题,都应进行深入思考。要认真审视办学过程中是否把握了正确办学方向、否明确了办学目标、否全面贯彻落实了党的教育方针等;要以身作则,深入一线研究教情、分析学情;要通过依法治校、制度管教,认真落实教育法规,严格依法办事,狠抓惯例管理制度的落实;着力抓好校风、班风、教风和学风建设,努力营造学校的良好校风。

三是选好配强学校领导班子。形成开拓进取、真诚合作、务实的团队。

让尊师重教的激进美德蔚然成风。尊师重教是一项传统美德,四是发明良好的社会氛围。教育是一项崇高的社会公益事业,应当受到全社会的重视和支持。要尊重教师的劳动,关心教师疾苦,积极为教师办好事、办实事,努力为教师排忧解难,大力宣传优秀教师先进事迹,最大限度地调动教师积极性。努力在全社会形成“党以重教为先,政以兴教为本,民以支教为荣”良好风尚。

(五)统筹兼顾。

大力发展普通高中教育,一是坚持普及与提高、规模与效益相统一的原则。建立政府投入和学校收取相结合的经费保证机制,着力创新学校管理体制,加大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力度,切实加强教育教学研究和校际交流与协作,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进一步加快乡镇中心幼儿园的建设步伐;支持和鼓励具有经济实力和热心学前教育事业的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兴办幼儿园;提高民办幼儿园办学规范,二是继续推行“地方负责、分级管理、分工负责”幼儿教育管理体制。规范民办幼儿园办学行为,巩固发展多元化办学格局,努力提高学前教育的普及水平和质量。

集中力量办好特殊教育学校,三是把特殊教育纳入全县教育发展的总体布置。采取县城集中办学、乡镇随班就读等方式,着力解决更多残疾儿童少年的就读问题。

(六)科学制定“十二五”教育规划。

不预则废”要认真总结“十一五”期间教育工作取得的胜利经验和不足,今年是谋划“十二五”规划的重要之年。凡事预则立。超前谋划,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编制符合县情、符合实际的十二五”教育发展规划。规划既要对2015年前教育改革和发展做出战略性、全面性、前瞻性的规划和部署;又要对均衡发展义务教育、大力发展普通高中教育和学前教育、强力推进职业教育等工作做一次全面的规划。要按照“三集中”农村小学向村所在地集中,初中向乡镇所在地集中、高中向县城集中)要求,对乡、村生源情况作一次全面的调查。根据各阶段适龄儿童少年人数,认真做好校点布局规划调整。积极争取中央、省、地教育项目、资金和扶持政策的支持,合理整合教育资源。防止不切合实际的撤并校点和重复建设造成的浪费。

积极解决遥远山区学校教师住房难问题。今年,要将遥远山区学校教师周转房的建设纳入“十二五”教育规划。可采取财政投入一点、教育局补助一点、学校支持一点、教师自筹一点的筹资方式,局部遥远山区学校开展教师周转房试点建设工作。探索出胜利经验后,教师周转房建设可在全县各中小学校推开。

四、为教育事业的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坚强保证,加强对教育工作的领导

篇8

一、 职业学校数学教育的现状

1.学生存在的问题情况。对于进入职业学校的学生来讲,大多数都是在考试中失利才进入职业学校的,他们在学习数学知识时几乎都存在这样的通病。一是知我学习意识差,没有主动学习的欲望。在学习的目标上不明确,没有一种进取的心,导致在学习态度上不认真,学习数学感到厌倦,适应能力力差,学习情感脆弱、一旦遇到困难或者是挫折往往就退缩不前,丧失信心。二是学习方法不当,跟不上学习进度。很多学生上数学课不能专心听课,在概念模糊,公式、性质、定理不清,各个知识点存在互相孤立,处于似懂非懂的状态。作业上马虎、抄袭,应付教师为目的,解题不够准确,步骤不完整,轻视基本知识、基 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学习与训练学习,对于不懂的问题也不钻也不问,学习显得很被动,久而久之,在思维上呆板,缺乏联想,抓不住问题的实质与要害课前没有预习,课后又不能及时巩固、复习、寻找知识间的联系。只会简单识记、机械模仿。最终产生厌恶的学习。

2.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存在的问题。很多职业学校为了自身利益,以低价价格去聘请一些不合格的数学教师进行教学。很多教师只知道些基本的数学知识,在职业数学教育时,只是简单的讲解,或者是直接照本宣科,导致很多学生学习数学同样很吃力。而不管是任何阶段的数学教育应该明白数学是源于现实,也必须扎根于现实,并且应用于现实”。数学教师应把数学教学与数学应用有机地结合起来,就需要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生活实际以及已有知识来设计富有情趣的数学活动。这样才能把学生教育好,而职业学校的这些教师是无法达到的。

二、 加强职业学校数学教育的策略

1.加强职业学校数学教师队伍培训。教学是职业学校的中心工作,是教学工作的井然有序给学校其它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打好基础。教师又是我们国家人才队伍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育事业发展的关键在教师,必须紧紧依靠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所以提高职业学校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成为了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客观要求与必然一种趋势。一方面职业学校要做好教师的聘用工作,把好聘用关,根据国家和地区有关法律法规,结合职业学校教育系统实际情况,职业学校可以采取公开招考的办法聘用新教师方法来吸纳优秀的数学人才。另一方面,加强在职教师的培训工作,需要教师善于发现学生学习数学的问题,反思研究,进而解决问题,并做好工作报告,以便于学校及时发现问题并及时采取措施。同时学校应做好实地考察,不定期的进行教师的评价考核工作,对于培训不合格的需要继续培训,不合格的不能上岗,直到合格才能上岗。

2.加强职业学校数学教育的的趣味性。俗话说:兴趣是人学习最好的老师,教师在数学的教学中,一定要注重学生的兴趣培养。一是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通过运用幽默、生动、具有感染力的语言以及一些与课堂教学有关的生动有趣的例子来进行讲解,这样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如讲“等比数列前n项和”时,教师可以引用印度国王奖励国际象棋发明者而拿不出奖品的故事,以引起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集中注意力,激发学生探求答案的兴趣。另一方面学校可以开始各种数学兴趣活动,如兴趣班、特长班,对于优秀的学生给予足够的奖励,以激发他们的积极性。从而为职业学校真正的培养学生的多种技能的学生,实现应用型人才。

3.注重数学的理论教学方法。教师应该根据职业学校的学生特点进行优秀的数学教学方式。可以采取由易而难进行,因为职业学校学生的数学成绩差距更大,学习困难的学生的学生也很多。而数学又是一门系统性很强的学科,在教学中,教师如果单纯地让学生为应用而死记硬背公式,将会使得学生一知半解、知其一而不知其二。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坚持既讲好公式、定理的应用,并且还要注重数学中重要公式,定理的推导证明,使学生全面而又系统地理解、掌握数学知识。如在讲不等式的性质与证明时,教师应该做到讲中有练,练中有讲,讲练结合的原则,使他们动脑、动口、动手,做到学有所用。并且从具体数字入手,并过渡到一般字母的证明,进而解决有关不等式的证明问题。从而达到整体培养学生的效果。

篇9

关键词:职业教育 用工荒 就业难

一、现象分析

近年来,用工荒和就业难这两个看似矛盾的现象一直交织存在,一方面是高端岗位人满为患,应届毕业生对待遇的期望值一降再降,另一方面是低端岗位招不到人,“高不成低不就”。这可以说是目前我国劳动力市场的真实写照。实际上,这一“荒”一“难”也恰恰反映出目前劳动力的结构的不尽合理:大学生多、农民工多、技能型人才少,高技能人才就更缺乏,这正是我国教育结构不合理的表现。

长期以来,我们存在着重学历教育、轻职业教育的倾向,似乎只有上大学才有出路,大学生们瞧不上“体力活”,农民工又达不到企业所需的技能水平,用工荒,也就是“技工荒”,就成了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过程中的大难题。而一些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更注重视野是否开阔、人脉是否广泛、晋升渠道是否顺畅等附加因素,导致挑肥拣瘦、越找越难。同时,伴随着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步向内陆地区转移,越来越多的农民工在本地就业,从而使东部地区用工荒更为突出。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特别是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和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以劳动密集型为特点的粗放型经济开始向以知识密集型的集约型转化,经济结构的调整必将带来职业结构的调整,过去不得不背起行囊、跋山涉水到东部打工的农民工们,如今在省内甚至在自家门口就可以实现就业,于是,东部沿海地区的劳动力密集型企业出现招工难就在所难免。道理很简单,这些企业如果想招到人,就要拿出比内地企业更好的薪酬、待遇、福利来吸引员工。

另一方面,东部低端加工业企业一旦失去了劳动力低成本优势,竞争力也就会随之下降甚至完全丧失,企业迟早会碰上用工难的问题。

二、对策建议

1.加快产业结构升级

从某种角度看,用工荒和就业难,最后都指向一个问题,那就是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步伐。企业要想保持和巩固先发优势,根本出路也只有靠加快产业升级,迅速从劳动力密集的加工业跨越到资金、技术、人才密集的新兴产业。

只有进入利润空间更大的新兴产业,企业才能有实力去吸引技能人才和高技能人才,让成千上万的应届毕业生留在工业园区,这样,用工荒和就业难两大难题才能同时破解,从而形成真正的双赢局面。

所以,从促进产业结构加快调整的角度看,目前出现的用工荒和就业难,或许正是高新园区加快产业升级的推动力。

2.校企充分对接

不久前,一家金属制品加工企业人力资源部主管透露,该企业今年用工量很大,除了按照企业发展计划扩充生产线外,许多流程还要进行技术改造,对电子机械方面的技术含量要求也有所提高,这就需要招收一批具有一定机械操作技能,又懂得电子基础知识的员工。企业里技术要求低的岗位基本招到人了,但是这方面有技能的工人缺口一直很大。由于不参与市场竟争,技工学校的培训计划滞后于市场需求,学校的毕业生达不到企业岗位要求,以往校企浅层面的合作已越来越不适应当今的用工和就业需求,学校培养的人不一定是企业需要的人。从这一点来说,只有校企深度合作,通过企业、学校共同制订教育计划,共同实施教育计划,才能反映企业一线用工需求。只有企业参与人才的培养,提供一流设备,一流技术人员来指导,让学生素质与市场零距离,毕业生才能适应企业的要求,才能培养出实用型人才。

3.提升劳动者综合素质

在目前国家提出产业结构升级、企业产业升级的同时,对劳动者素质要求的提升也迫在眉睫,企业对技工需求量大增,而市场提供的成熟技工量却停滞不前,现在来看,最该升级的是人才升级、培训升级、就业升级。随着经济转暖,技工荒已经成为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从珠三角到长三角不断凸显出来,江西省高新产业园区也同样存在这样的困难。现代社会对人的各种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工作的变化要求从业人员具有更高的专业技能。因此,技工教育应注意培养劳动者的各种能力,这包括创业能力、综合职业能力及加强自身技能的培养。同时企业要提升产业结构,发展高新产业提供附加值,这才是破解“用工荒”和“就业难”的根本办法。

篇10

还有,我国当代著名的教育家朱永新,一直为设立“读书节”而奔走呼号并结合自身的成功体验撰写了大量推崇阅读的文章。陈村为让读书走进人们的生活、真正成为人们的精神享受,曾发表文章《读书啊读书》。这篇文章,从题目看,便可感受到作者让更多的人养成阅读习惯的迫不急待的心情。

高尔基的“我扑在书上好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一样”和古人说的“一日不读书,心源如废井”的警句格言,更是激励了更多的人终身发愤读书。

我也曾于2002年和2006年分别在《天津教育报》和《天津教育》杂志上把自己的读书心得写成文章,与读者交流。题目分别是《我喜欢读书》和《读书,是一种享受》。但文章的内容,大多在讲读书的意义和美好的享受,很少涉及读书的内容及方法。如《我喜欢读书》一文的开头是这样写的:我喜欢读书,因为好书是空气,阳光,水源,食粮,布匹;是健康,思想,方法,力量,效益;是欣赏不尽的春、夏、秋、冬;是领略不尽的南、北、西、东;是品尝不尽的苦、辣、酸、甜;是关爱有加的姊、妹、弟、兄……

今天,我想结合自己的读书所得,重点和读者交流一下。我认为,教师不仅要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而且还要让读书在自己专业发展过程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我生于1958年,1978年考取了宝坻师范学校,而且有幸在我参加工作的第七年,也就是1987年的11月份,从家乡附近的一所初中,被借调到了教育局。在教育科当过科员、副科长、科长,之后被任命为分管业务的副局长。特别是在当副局长的十四年中,不仅按照市、区领导的要求、历届局党委的思路,和全区的广大教育工作者一道,不同程度地见证着宝坻教育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