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与高中历史的区别范文

时间:2024-04-09 11:35:2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初中历史与高中历史的区别,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初中历史与高中历史的区别

篇1

关键词:历史教育;教学衔接;教学方法;教师素质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2-286-01

初高中历史教育教学是一个系统的有机整体,既有阶段性又有连续性,这就要求必须实现两者的科学衔接。但在现实的初高中历史教育教学实践中,初高中的教育教学衔接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笔者就初高中历史教育教学衔接存在的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由于历史教师对初高中历史课标研读力度不够,课程目标把握不准而形成的衔接问题

总体把握初高中历史课的课程目标是搞好本学科教育教学的一个重要前提。初高中的课程目标有共性,也有区别,需要历史教师去研读、去比较、去应用。初高中历史课程目标虽然在课程性质,基本理念等方面保持一致,但在课程具体目标,能力要求,实践操作等方面的要求有较大的差别。初中课程目标在设计上重基础,重视学生参与和体验、实践、思考。高中课程目标则注重学生的思维,学生的能力。这就造成了初高中历史教育教学的差异,也使得初高中在教育教学上存在着衔接的问题。

二、由于初高中历史教育教学在中考、高考中的地位而形成衔接问题

高中历史教育教学在高考中占重要地位,它要求学生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时间、人物、事件、原因、内容、措施、影响、意义、作用等等),建立知识的立体架构,掌握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还要透过现象分析其本质,对能力要求特别高,分析能力,概括能力,综合能力,运用历史发展规律的能力,从材料提取有效思想的能力,比较能力等等。

高考要求高,中考要求低,这就造成了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中的问题。学生进入高一年级,历史知识几乎一片空白,再加上学文学理犹豫不决,进入高二年级(由于学不懂理科,才下决心学文科),才开始认真学习历史,为时有些晚矣。有些知难而退而放弃,不放弃也在问老师:“老师,历史怎么这么难,这么苦”。老师只好摇头叹息,无奈之余对他说:“何其难,何其苦矣”。

三、由于初高中历史教育教学的容量,知识深度,能力要求,教学节奏的变化而形成了衔接问题

初中历史教学容量小,要求不高,老师慢慢讲,学生慢慢学。而高中历史教学容量翻倍,能力要求大幅度提高。教学讲快了,学生不理解,老师讲透了,学生懂了,但进度却慢了,教学任务又完不成。这就必然造成课堂教学任务基本不能完成,学科教学很难达到高考对学生的能力要求。

初中历史教育是基础,高中历史教育是初中历史教育的升华和提高。基础不牢、难以构建历史的高楼大厦。

初中历史着重于素质教育,让学生参与、讨论、实践。而高中历史着重于应试教育,虽然大家都高喊要进行素质教育,但回到高考中,无不重视应试教育。

四、初高中历史教育教学方法的差异而形成的衔接问题

教学方法的差异是决定学生由一个学习环境转换到另一个学习环境适应与否的重要因素之一。初中历史教材在设计上重视学生参与、思考。而高中教材在设计上注重学生的思维,大胆质疑、求异、敢于争辩。这些特点导致初高中历史老师在教学方法上的不同。初中老师重在讲清事实,要求学生记忆。而高中教师则重分析,强调理解。教学方法不同,使学生进入高中后,不知从哪里着手分析问题。

在教学的设计中,最能体现课堂教学的一个途径就是教学问题情景创设与活跃的氛围,创设教育情景的目的,主要是激发兴趣和启发思维。兴趣是构成学习心理的动力系统中的最活的因素,思维是能力的核心。启发思维是历史教学中培养能力,发展智力,进而提高学生素质关键的一步。让学生带着有兴趣的问题下课,在活跃的氛围中启发思维,在快乐中接受知识和健康的成长。

历史的功能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我们初高中的历史老师都应贯彻这一原则,充分发挥历史的这一功能。

五、由于初高中学生身心变化,学习习惯与学习方式不同等因素而形成的衔接问题

由于年龄特征和心理上的差异,初中生的学习心理、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及学科素养还有许多不适应高中学习之处。初中生身心发展特点决定了大多数初中生的学习上存在被动性的特点,而不少教师使用传统的教育教法又加剧了初中生学习的被动性。而高中教育则需要更大的主动性,仅靠老师在课堂上传授的知识还远远不够,需要学生去主动掌握和理解。初中生进入高中学习后,由于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需要一个转化过程,这就影响了学习效率。

六、教师素质差异而形成的衔接问题

教师在教学中地位是不言而喻的。教师素质的高低,决定着教育的成败。当一个老师容易,当一个好老师难,当一个优秀的历史教师就更难。

篇2

【关键词】高中 艺术生 历史教学 方法

引言

新课程改革要求改变过去过于强调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状况,创新教学方法,倡导学生积极参与、勤于探究,提高学生处理信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高中艺术生是区别于普通文、理科学生的特殊学生群体,他们一方面文化课基础相对薄弱,并且对历史学科的学习动机普遍不强;另一方面专业技能训练要占用大量的学习时间,历史教学在时间上难以得到保证。因此,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如何做好高中艺术生历史教学成为当前一个备受关注的课题。本文分析了当前高中艺术生历史教学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做好高中艺术生历史教学的方法。

一、当前高中艺术生历史教学存在的问题

1.学生自身存在的问题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态度以及学习方法等都会对教学产生重要的影响。高中艺术生需要有一技之长,因此高中阶段重点任务是学习音乐、体育或者美术等特长,这就使得学习文化课的时间大大减少。同时,历史课作为文化课中的非主干课程,本身得不到学生的重视,艺术生大都认为学习历史毫无用处、可学可不学,等高考前两个月再来学习和背诵还为时不晚,所以说无论从时间上还是学生的学习态度上,都很难保证历史教学的效果。另外,高中艺术生以艺术技能见长,文化课基础相对薄弱,历史知识掌握程度也很一般。高中历史相对于初中历史来说更具有深度和逻辑性,艺术生学起来往往感到很吃力。例如高中历史在讲述各朝生的重大事件时,往往会依照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必修Ⅰ、必修Ⅱ、必修Ⅲ)顺序对其做横向梳理,许多艺术生本来就对各朝代的先后顺序都掌握不清,高中课本把各朝代政治、经济、文化知识进行的这种横向梳理,他们学起来更是云里雾里,就这样艺术生薄弱的历史基础给历史教学制造了很大的困难。

2.教师教学存在的问题

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主导者,在历史教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当前高中艺术生历史教学的效果一般,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历史教师造成的。一方面,许多高中历史教师的教学态度存在问题。一些高中历史教师对艺术生历史教学不够重视,认为所有的艺术生都只重视艺术技能而不在乎文化课的学习,所以这些教师在历史教学中往往都是应付了事,这样的教学态度很难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另一方面,学校给高中艺术生所配备的历史教师的质量一般不高。正所谓“要想给学生一杯水,自己首先要有一桶水”,教师的知识储备情况将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的质量。由于当前学校和师生都对历史课不够重视,因此学校为艺术生所配备的历史教师大都质量一般,这就使得历史课堂往往鲜有生动、枯燥无味,于是很难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就更谈不上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了。

二、做好高中艺术生历史教学的方法

1.提升教师业务素质,发挥主导性作用

教师是教学中的主导者,肩负着编写学案、课堂教学、课后辅导等一系列重任,所以教师业务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高中艺术生历史教学的效果。因此,要想改善高中艺术生历史教学的效果,首先要提升历史教师的知识储备和师德素质,切实发挥教师的主导性作用。为此,高中历史教师要加强学习和培训,努力拓宽自己的知识面,为做好历史教学不断地积蓄资本。例如高中历史《古代中国的发明与发现》中提到“郭守敬创制了简仪”,历史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明确这一知识点,而且还要了解“什么是简仪”、“简仪的用途是什么”等相关知识并将其讲解给学生,帮助学生理解记忆。其次,要培养“民主型”教师,努力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学校要让历史教师主动与学生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加强与学生的互动交流,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历史课上多与学生展开讨论,让学生发散思维、积极发言,真正融入到历史教学之中,课后帮助学生解决疑难和巩固所学,从而达到历史教学的理想效果。

2.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高中艺术生学习时间严重不足,历史教师要想对其开展好历史教学,首先需要提高历史课堂的效率。为此,教师必须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充分了解学生的历史基础和兴趣需要,并在了解了学生学情的基础上努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讲授“诸子百家”这部分内容时,一位历史教师为了培养艺术生学习历史知识的兴趣、帮助艺术生加深记忆,精心设置了一个场景:“在一条很有名(名家)的大道(道家)上有一位儒(儒家)者,他左手拿着一瓶墨(墨家)水,右手拿着一本法(法家)学著作,这本法学著作里既不讲述玄妙的阴阳(阴阳家)之气,也没有高深的纵横(纵横家)之说,而是记载了一个农家(农家)中所发生的杂七杂八(杂家)的小事”。历史教师利用历史知识创设出这样一个情境,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而且能够让学生享受到学习历史的乐趣,在快乐中好学历史。

3.优化历史教学手段,夯实艺术生基础知识

“授课―接受”式教学是传统的历史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死板单一,往往由教师一人主导课堂,学生则参与甚少。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一味地强调历史基础知识的灌输,忽视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学生对这种理论灌输式教学大都存在抵触心理,缺乏学习热情。新课改背景下要想优化历史教学效果,就要努力丰富历史教学的手段,重视和运用多媒体技术。多媒体技术可以将教师的课件以电子版形式保存,且易于对课件进行修改,这将大大减少教师的工作量,而且借助多媒体技术可以利用图片、视频等材料展开教学,增强历史课堂的直观性和生动性。此外,高中历史教师在为艺术生授课时,还要注重对历史基础知识的讲解,帮助学生做好由初中历史到高中历史的过渡与衔接,夯实学生的历史基础,方便于以后的进一步教学。

三、结语

总之,虽然高中艺术生在历史学习中面临诸多困难,但是只要历史教师积极创新教学方法,勇于应对教学中的难题,历史教学的效果就一定能得到改善。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历史教学;衔接;高中课改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0)11-0070-01

谈到初高中历史教学的衔接,这似乎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了。每当高一新生入学之时,每个学校每门学科都会安排一定数量的课时数来进行初高中阶段的衔接教学。但自此以后,初高中教学就开始分道扬镳了,变成两个互不相属的独立体系了。在此,笔者想结合自己曾在初中阶段实施新课改的经验,从课改的角度来谈如何实现初高中历史教学的衔接。

一、加强初高中历史教学在课程理念上的衔接

高中新课程改革是在初中课程改革基础上的进一步拓展,是与初中新课程改革一脉相承的课改体系,都是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导下实施的课程改革,初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在课程的性质、课程的理念、课程目标、实施建议等部分的表述上有着诸多的一致,这就说明了初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并不是截然不同的两个概念。它们之间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是在初中阶段原有基础上的提升,它们之间是一个继承与发展的关系。为了避免初高中学习内容的简单重复,因而初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在学习内容的安排上侧重点有所不同。初中阶段是以主题呈现的方式,主要是让学生去认识和了解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的重大历史事件;而高中阶段则采用专题呈现的方式,把古今中外所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按照不同的专题组合到一起,加强了历史事件的纵向与横向之间的比较与联系,进一步阐明人类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及其发展趋势和发展规律。在能力要求方面,初中注重的是对历史学科基础知识的考查,而高中则注重的是对学生基础学力的考查,更加注重的是学生学习历史的综合能力(尤其是历史思维能力)的考查。正是基于初高中课程改革中的联系与区别,因此,我们首先应当关注的是初高中历史课程改革理念之间的衔接教学,以便于高中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开展与实施,更好地推动高中新课程改革向纵深方向发展。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目前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已出现了很大的变化,课堂教学的形式活泼多样,学生参与意识明显增强,师生关系变得十分融洽。那么在高中历史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应如何实现初高中历史课程理念间的衔接呢?这就要求我们广大高中历史教师首先要加强学习,更新观念。平时要多花一些时间去学习与新课程改革有关的文件和理论著作,了解新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不断加深对新课程改革理念的理解。其次要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地摸索与创新。实现初高中历史课程理念的衔接,就是要在新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关注学生的发展需要,关注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成长,关注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文化素质的全面提升等基本理念。

二、加强初高中历史教学在课程内容上的衔接

加强初高中教学内容的衔接应当贯穿于高中新课程教学的整个过程之中,而不仅仅局限于开学初的短短几周内的时间里。虽然初高中历史课程的内容及其呈现方式有所不同,但并不意味着初高中历史学习内容间没有任何联系。相反,我们高中阶段所学的许多内容都是以初中阶段所学内容为依托的,有些内容对学生来说并不完全是陌生的,而是似曾相识甚至是非常熟悉的,只不过初高中阶段对某一历史事件学习的侧重点有所不同而已。

怎样才能做好初高中内容的衔接呢?首先我们的教师要了解熟悉初高中历史教材。其次要了解初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对某一历史知识的教学要求,了解以前历史教学中对学生所学历史知识要求掌握的程度,以便于教师在具体教学中把握好分寸,正确地分析和处理好学生的学习水平与学习要求之间的关系,以免课堂教学中出现所谓的“冷场”现象。第三,教学之前要了解学生对以前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以便于在学生原有知识经验基础上对新知识教学进行适时与适当地补充,为学生下一步对新知识的学习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同时也为了避免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产生脱节现象。

三、加强初高中历史教学在教学方式上的衔接

“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是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能否实现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的转变直接关系新课程改革的成与败,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素质教育能否深入推进的关键因素。

加强初高中教学方式上的衔接,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加强对高中历史教师的新课程培训。二是加强高中新课程教学的交流。三是高中历史教师要有大胆改革和不断创新的精神。

篇4

关键词:课外读物;高中历史

高中历史新课标,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提出了新的要求。这是一个全新的教学目标,它即包括教师教的过程与方法,也包括学生学的过程与方法。此项研究就是在此过程中希望通过教师的有效引导,使学生掌握课外阅读的方法,从而使学生的学习从课堂延伸到课外,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开阔学生的思维,这对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高中历史新课改目标的实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学习课外读物的必要性

(一)高中历史教学的独特性

1.高中历史教学与初中历史教学的区别

首先,新课程标准对于初高中历史课程目标的要求不同。从初高中历史教学目标上来看,初中生的历史学习重在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兴趣,教学过程侧重学生的感性认识与学习热情的培养,从而为以后历史学习打下基础。高中历史教学目标,除了要求掌握基本知识以外,还对学生能力培养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如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查询、搜索资料的能力,阅读分析、理解材料的能力,运用所学知识迁移运用历史知识的历史学科能力。

2.高中文科科目学习的特殊性

高中历史的学习已经不能仅限于死记硬背了,测量与评价侧重的是能力的考查。在文科考题中有许多是考查学生的理解记忆能力与知识迁移与运用的能力。对于高中历史教学来说,概念教学非常重要,历史概念、基本理论是理解记忆的前提。而知识的迁移运用,则需要利用昕学知识与课识的补充才能更好地理解运用。把学到的知识串起来,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思维和理解。

(二)高中历史教学的迫切性

1.历史教学内容的深入理解

历史课外读物在教学实践中的运用,最直接的作用就是史料的形式,作为教科书内容的补充。历史教师对历史课外读物的阅读过程既是历史课程资源的开发过程,也是努力实现历史教学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课程目标的过程。不论是多媒体辅助教学,还是导学案教学都是以史料阅读、分析来突破课堂教学内容的重难点。在史料运用与历史测量、评价中,材料主体则是课外读物的章节片段,所以历史教学内容的深入理解是离不开历史课外读物的。教师选择并推荐学生阅读课外历史读物,其实就是课堂历史教学向课外的拓展。

2.历史高考改革的迫切需求

近几年高考考试说明中多次强调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读能力。历史考试中也多以材料的形式出现,考查学生判断、分析材料的能力、阅读理解能力以及运用材料及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但这种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依靠一星半点的教科书材料就能解决问题的。近年来的高考试题中经常会出现一些古诗、对联、名言警句、古人的论断、专家学者的经典论断等,没有相应的阅读能力,对考题中出现的这些材料理解就成问题,最终的结果不言而喻。因此,高中历史与阅读是密切相关的,但这不能仅靠语文阅读水平的提高来解决问题。

二、历史课外阅读指导的目标

教师在历史教学中实施课外阅读指导,就是要引导学生在历史学习中进行课外阅读,是学生在获取历史知识、提高阅读能力掌握史论结合分析问题的过程中,逐步地改变传统的、被动的学习方式,进入一种自主的、探究的、体验的历史学习状态。

(一)激发学习兴趣,塑造自主学习的意识

在历史教学中,教师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首先就是要激发学生“想学’’历史的强烈愿望。就是要使学生在课外阅读的过程中,通过接触大量的历史读物,既达到扩展历史知识的目的,又可以是材料中原本县的枯燥的内容精彩定格回放,从而增加历史学习的感性认识和趣味性。

另一方面,历史教师指导课外阅读的过程,也是对学生进行历史学习方法指导的过程。在持续进行的历史课外阅读中,学生必然要不断地获取历史信息、掌握历史信息、并运用历史信息解决实际问题,这个不断地对历史信息进行处理的过程,恰恰体现的是历史学科学法指导的主要内容和目标。@学生只有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才可能进入自主学习的状态。

(二)培养问题意识,塑造研究学习的能力

与自主学习一样,探究学习也是信息时代所倡导的一种非常重要的学习方式。探究学习具有强烈的问题性、实践性、参与性和开放性。哪问题是探究学习的起点和主线,也是探究学习的归宿,没有问题,就没有学生探究学习的动机。

学生在探究学习中问题的产生和解决,都是建立在一定的知识背景之上的。尤其是历史这门所谓“学问与思考的学科",面对问题的提出和解决,它永远也不可能摆脱自身固有的规律:论从史出,离开历史材料而进行的探究学习是根本不存在。在实际的历史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广泛地进行课外阅读,就是要使学生在接触大量丰富的历史读物的过程中,提取大量的历史信息,同时不断地生成新的问题,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不断地塑造具有一定深度和广度的历史思维能力。

(三)体现人文色彩,增加历史学习的体验

历史教育的本质属性是人文教育,成功的历史教育应当体现的是对健康的人的塑造。新的《历史课程标准》充分地体现了历史教育人文本质的回归,强调历史学习中塑造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与传授知识、技能并重,而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是塑造上,新课程又强调了体验和内化。

结语:

历史课外读物是教师自身专业成长的基石,也是史料教学在课外的继续拓展运用,更是学生历史学科知识积累的桥梁。新课程要求学生提高阅读的能力和提取材料信息的能力,高考改革的趋势更加强调学生阅读、理解材料的能力以及迁移运用的学科能力。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成为历史学习的关键。历史课外读物给历史学习提供了新的途径,但课外历史读物种类繁多,图书质量也层次不齐,如何使学生在课外能够最大限度的获取历史资源,促进学生知识积累,这就需要教师对课外历史读物进行仔细甄别。从学生不同程度的阅读水平来看,又需要教师因材施教,有选择性地推荐最适合学生发展的历史读物。

参考文献:

[1]王飞翔 新课标下的高中历史需强化学生课外阅读 [期刊论文] -新课程(教育学术)2011(5)

[2]中国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 2003

篇5

【关键词】 高一学生 辨析史料 依据 策略

1 引言

史料的运用,即是确立史料与历史之间的关系,也就是去认识各种历史材料如何被运用于对过去的重建。由于史料只是一种间接性的媒介,运用史料以重建过去的问题也较为复杂,因此,学校历史课堂教学中要求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培养学生运用史料、分析史料的能力。因为唯有透过运用史料的实际经验,学生才能真正掌握探究历史知识的方式。高一新教材增加了大量的史料、内容丰富、针对性强、重点突出,是逐步培养学生运用史料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最佳素材。怎样才能培养学生辨析史料的能力呢?本文结合课堂教学实践谈点粗浅的看法。

2 史料运用的理论依据

学习历史离不开史料。什么是史料呢?它指的是人类在自己的社会实践活动中,保留下来的各种痕迹、实物和文字资料。从中学历史教学的角度来看,史料是指历史教学活动中的一切素材和手段,即历史教学的材料,根据中学教学实践,大致可分为图像史料和文字史料两大类。史料的运用,确立了史料与历史之间的关系,如果缺少史料,学生对历史知识只能死记硬背来应付考试,而不能把它运用于实际,更不用说培养探究能力。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高考历史题目中,史料题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学生分析和运用史料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历史高考的成败。

3 培养学生辨析史料的策略

3.1 充分利用历史材料,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高中教材增加了大量历史的原始材料,要充分利用教材里的材料,以典型习题为范例,仔细讲解,教给学生解题方法。正确解题分四步:第一步,先看该题设问,明白该题提问的角度、内容和解答要求。这样做的目的是使考生对题目的要求做到心中有数,然后带着问题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去阅读,减少盲目性,提高解题效率。第二步,读材料,对材料所涉及的历史事件及相关时间、地点、人物、观点等基本要素有个初步了解,对材料出处、按语、说明等情况绝不能遗漏,以便从中发现蛛丝马迹。对与设问有关的材料,找出关键字词句,最大限度地获取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必要时对有关材料进行重点阅读,根据自己的理解,判断材料中与设问有关的基本史实、基本观点。第三步,回归教材,分析材料与课本某一内容的联系。一般来说,许多材料高于教材,但其承载的信息总是显性或隐性的地表现出与课本知识的联系。第四步, 提炼答案。材料解析题答案有个基本原则,即论从材料中出。答案是在对材料的理解、概括、分析后得出的,有些题目还需结合所学知识或个人的认识去解答,这类题目答案有一定的开放性。学生可根据材料提供的中心课题,结合时政观点和的有关基本原理进行分析、归纳,得出与材料中心话题相联系的结论。在教学上,培养学生对材料的兴趣并不是最终目的,而是要在此基础上教会学生学会动脑动口动手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笔者在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从高一阶段就重视史料的运用,结合历史知识的内容,通过史料创设情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意识,进而培养学生的历史唯物辩证地对待现实问题。如笔者在讲授岳麓版高一历史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中的第二课《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时,笔者首先问学生是否听说过“一言九鼎”,然后出示幻灯——鼎,一种用来煮肉的烹饪器。接着,介绍史料,“传说夏禹曾收九牧之金铸九鼎于荆山之下,以象征九州,并在上面镌刻魑魅魍魉的图形,让人们警惕,防止被其伤害。自从有了禹铸九鼎的传说,鼎就从一般的炊器而发展为传国重器。国灭则鼎迁,夏朝灭,商朝兴,九鼎迁于商都亳京;商朝灭,周朝兴,九鼎又迁于周都镐京。历商至周,都把定都或建立王朝称为‘定鼎’,所以鼎是天子权威的象征”。通过史料引发学生的兴趣对天子集权做出深刻的了解。

3.2 史料教学中应遵循的原则和方法。史料是历史教学的必要前提和基础。在运用史料进行教学时,一方面要激发学生对史料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辨析史料的能力;另一方面,还应遵循以下的原则和方法:①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新教材引用的史料很多,一般地可分为文字史料和图片史料两大类。教师对史料的运用一要有所选择,二要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起来。所选史料或所提问题必须符合客观的认知规律,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无论是一段式还是多段式的史料,所设计的问题应该有一定的启发性,由浅入深、由易到难;无论是一题多问还是几题几问,问题之间要相互联系,又彼此区别,角度应有所不同,层次有深有浅,形成立体结构。 ②适当补充,加深理解。在教学上,充分利用新教材的史料是非常必要的,但也不是说,就只能完全局限于课本的史料。教师应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并结合学生的实际能力适当补充相关史料和提出不同层次的问题,从而逐步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普遍对图画感兴趣,笔者借此激发学生对史料进行全方位分析的能力,帮助学生实现脑、口、手的协调参与。如新教材下册《20 年代的国际关系》笔者先是引导学生观看第32页和第33页的插图,激发学生发挥想象,然后进行小组的合作讨论,通过眼、口的并用,实现学生对图的深刻理解并得出共识——经济是社会发展的基础,经济基础将影响到社会的政治、法律、哲学和宗教等。并与政治课的内容相结合,为以后的文科综合做下结合的铺垫。对于材料,包括图中的漫画,笔者都会让学生全方位分析,有时学生就只是观看图中的信息,而对于图下面的文字信息却不怎么关注,导致对图理解的欠缺和片面。在读懂材料后,笔者教给学生知识回位的方法。学会根据材料自己就能提出问题,结合教材的知识自己就能够全面地回答问题,培养了学生的动口和动手能力,拓展了学生的思维。

综上所述,培养学生运用史料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应该从高一年级开始,立足于课本,以兴趣引路,激活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动脑动口动手能力,把选取和能力培养有机结合起来,并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和一定的方法,决不能一蹴而就。

参考文献

1 冯富仙.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J].新课程(中学),

2010(06)

2 徐盛前.浅谈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史料运用[J].中学课程辅导(江

苏教师), 2011(01)

篇6

[关键词] 课改 历史教学 困惑 对策

课改之风吹遍祖国大地,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领导对新课改给予高度重视,伴随高中历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暑期我们通过网上“师培”和聆听全国名师到黔东南实地讲学的形式等,学习了不少新课程教学理念,并在高一历史教学中付诸实施,力图使教学得到全面改革和突破。

本学期通过两个月的教学实践,我有所感悟,也存在许多困惑。现结合教学实际,我谈一些自己的教学体会。

困惑一:高中历史教材从内容到结构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师怎么才能在现有的条件下,尽快的适应课改后的教学,使自己迅速成长?

本人认为我们有必要群策群力,加强集体教研,当然,最好是每节课都能集体备课,通过集体备课,从教学内容到学生情况,从教材整合到教学设计,从教学手段到习题的选取,都进行集体探讨,打造出一份操作性强的教学案例,然后各人再根据自己所教班级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修改、使用。真能如此,当然很好,但这极不现实,我们的工作性质、工作时间都不允许这样做。每周能有一次集体备课就已经很不容易了。

对策:那么如何利用集体的力量来推动教学?目前我们采取两种做法:一是师徒结对子,充分利用骨干教师的丰富教学经验和教学优势,发挥其对青年教师的教学指导作用,促进青年教师迅速成长,增进教师间的业务交流,使老教师的经验和年轻教师的活力有机结合,实现相互学习、共同促进的目标,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二是同事间,尤其是本学科的同事间,经常性的相互听课和评课以及课后交流。通过听课、评课,发现在备课和上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不足的地方再进行修正,为以后的教学提供借鉴。

例如:《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一课,我通过制作多媒体课件采取案例分析的形式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先给结论,再让学生找依据。我感觉这样做,既能使学生发散思维,又能巩固基础知识。(展示《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课件)。

本校的王治琴老师则以传统课的形式,把案例的相关资料事先印发给学生,对课文的子目进行改动,对知识点重新组合,效果也很不错。

教与学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没有一个人的方法是一劳永逸的,需要我们通过不断的学习与实践,通过集体教研,同伴互助,互相交流,共同进步。

困惑二:课文内容以专题的形式出现,这就要求学生要有扎实的历史基础知识,即初中历史的知识要好。可是,我们大多数学生在初中时并不重视历史学习,中考又是开卷考试,对基础都不重视。进入高中,学起历史来相当吃力,常常出现一问三不知,事件和时间颠倒,人物及事件张冠李戴等情况。引导基础知识不足的学生走上新课改的轨道,成为新时期历史教学亟待解决的事。

对策:①上课中重视线索的理清;②通过提问或临时测试了解学生不清楚的知识点和相关的线索和内容;③根据学生的现状指导学生理清知识线索,并逐课消化知识;④课后复习强调学生要自己理清线索。

例如: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包括四课:第一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第二课――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第三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第四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弄不清中国古代朝代顺序,因此,在上这一单元时就很有必要给学生理清中国古代朝代顺序和中央集权制度形成和发展的几个重要阶段。又如,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把整个近代史浓缩为八课(旧教材占一本半书的空间),不给学生理清近代中国的分期,能行吗?

困惑三:上课进度紧,课时少,课堂上无法补充太多的内容。旧教材采用通史体例,而且高一年级每周三课时,比较容易完成教学任务,新课程采用专题史体例,每周只安排两课时,而必修一政治专题史的容量大,涉及古今中外,很多内容学生一点基础都没有,实在很难完成教学任务,例如《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一课,内容这么多,跨度这么大,一节课怎么解决?

对策:①紧扣课标,重点内容的确定以课标为依据,大胆的取舍;例如:《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一课,要求老师先了解课标的要求,严格按课标识记、理解、运用等的相关要求讲解,不必刻意展开。充分利用课文的三个子目(一、中央集权的发展;二、君主专制的演进;三、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进行归纳,因为这三个子目即涵盖了从汉至元的政治制度的主要内容,也概括了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又如:我上《古代希腊民主政治》一课时,用奥运会导入,给学生讲奥运来历、鸟巢、马拉松来历,学生很感兴趣,热情高涨,整节课都在轻松愉快中度过。但教学任务没完成。(展示《古代希腊民主政治》课件)既要使学生感兴趣,又要完成教学任务,的确很难。

②课后练习处理。一是将课后练习作为线索融入课文相关知识点进行讲解,例如,《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中的《本课测评》题――从汉至元皇权不断加强,请用宰相职能变化的史实加以说明一题,就可以作为本课第二个子目的线索,教师只要把这一问题讲清,第二个子目就迎刃而解了。二是把课后练习答案印给学生,让学生课后慢慢消化,课堂上只给学生一些简单的提示。

③以知识体系图解的形式作为板书,可以帮助学生快速掌握课文的基本线索和主干知识,省时且高效。例如,《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用下面这种形式板书,可以收到很好的效果。

④利用学生现有的资料让学生自主学习,然后教师释疑。例如:上《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一课时,让学生按学生现有资料《金太阳导学案――历史必修1》上面的要求完成作业,课文的基础知识就已基本掌握,然后教师给学生释疑。学生往往搞不清邦联、联邦、总统制、共和制、君主立宪制、两党制、多党制、代议制等概念,不明白国家结构、国体、政体的区别,因此有必要在这一单元的相应的知识点中交代清楚。(展示《金太阳导学案――历史必修1》课件)。又如:上第9课《资本主义制度在欧洲大陆的扩展》也是让学生按《金太阳导学案――历史必修1》上面的要求完成作业,然后教师以提问的形式进行检查,让我惊奇的是,不少学生竟然能用曲线的形式表示法兰西艰难的共和之路。把原本抽象的东西变得如此直观。

其实有很多时候学生的创造性往往出乎教师的意料。(展示部分学生自画的曲线图课件)。在学生完成资料作业的基础上,我要求学生通过比较回答:英国和德国的君主立宪制、法兰西和美国的共和制等政体,哪一个更好?学生的答案五花八门,为数不少的学生认为中国的体制最好。我以人们的着装为例,引导学生认识“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学生立刻领会,不管哪个国家的政体都应适应本国的国情,从而加深学生对课文知识的理解。

困惑四:新课改强调课堂发挥学生主体地位,“课堂讨论”便是课堂发挥学生主体地位,凸现学生能力,显现学生个性等方面的主要表现形式,然而平时的课堂讨论很难达到预想的目的,学生太拘束,欠主动,尚未养成主动发言的习惯。如何使课堂更好地体现学生主体地位,也是执教者应该思考的问题。

对策:①精心设计课堂讨论的问题;首先,先易后难的让学生发言,设计问题一定要考虑到学生的总体水平,难易要适中。虽然有些问题过于浅显,学生不需要熟读深思,就可以轻易地从书中找到答案,但在课改刚实施、学生对课堂讨论还不适应的初期阶段,用浅显的问题,引导学生学会讨论,敢于讨论,让学生们有成就感,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参与讨论的兴趣和热情。其次,讨论的问题要紧扣教材,既有利于解决教材的重点、难点,又能引起学生浓厚的兴趣。第三,讨论的问题要具有争议性、开放性,有利于拓展学生的思维。例如,在上《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一课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如今我们生活在一个法制的社会里,请同学们结合自身实际谈一谈学习《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对我们的现实生活有怎样的指导意义。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很高,答案也是丰富多彩的。

②注意把握问题提出的时机。在教学过程中,当学生有了充足的感性材料,有了想讨论的欲望时,才是问题提出的最佳时机。例如,在上《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一课时,在学生掌握了罗马法对世界影响之深刻而广泛的大量资料的基础上,及时提出问题――罗马法为什么影响如此深远?

③善于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活动。首先让学生看书分析第一子目,为什么遥远的古希腊能实行民主政治?同时提醒学生:从政治、经济、文化三方面考虑,然后指出地理环境对古代希腊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突出地理的作用。其次,分组让一学生分别扮演梭伦改革时期、克利斯提尼改革时期、伯利克里改革时期的公民,对改革作一简介,并以自己一天的行程为主线把梭伦改革时的社会状况串联起来。一开始学生无从着手,我便把从网上下载的课件取出其中一段《伊阿宋的一天》展示给学生,学生不仅有了答题的方向,而且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马上就调动起来了,尤其是男生十分激动,纷纷要求表演。(展示《伊阿宋的一天》课件)。最后,教师根据学生的情况进行补充说明,解决一些相关的问题。例如:古希腊公民的概念、三次改革在古希腊民主政治中的地位和作用,(画出楼梯形状并依次标明奠基、确立、高峰字样),古希腊民主政治的特点和实质等。

当然也可以尝试让学生讨论一些他们自己提出的问题。学生讨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更能激发探究的积极性,讨论的效果更好。例如,在上《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一课时,女同学就问,为什么在罗马法和1787年美国宪法中,妇女都没有享有和男子平等的权利?当然这个问题我是叫同学们自己去查资料,然后利用晚自习解决的。

④营造课堂讨论氛围。首先,仔聆听学生的发言,用非言的方式如点头和面部表情,表达你对学生的发言感兴趣。第二,以激励为主,讲错了也不正面批评,讲不出来的让其留有余地;第三,平时注意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愿与老师象朋友一样交谈。第四,允许学生们一起说,甚至坐着说。

困惑五:对考试的迷惑和忧虑。 会考、高考改革方案没有确定,教师教学心中没底。虽然我们反对“怎么考,我们就怎么教”的教法,但不容否认,会考、高考的导向作用还是比较明显的,而且现在对教师的考核标准主要还是看学生的考试成绩,很多学校每学期的期末统考、会考、高考成绩直接与老师的奖金挂钩,虽说奖金不多,但也关系到老师的切身利益。教学能不以考试为中心吗?可是,目前为止还没听说贵州省有一个关于会考和高考的完整方案。这就给历史教师的教学带来了很多不确定的因素。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行,新教材的使用,会考、高考的考试模式也一定会随之变化。那么,会考、高考到底会怎么改呢?会不会增加新题型呢?对学生的要求会不会提高?或者提高到什么程度?

对策:以课标的精神为中心。按课标要求对点讲课,认真体会课标的精神所及;课标之外的内容以以前的小字体一样的方法处理;考试内容也以课标为依据,课标以外的内容尽量少考,有的干脆不考。

困惑六:教学资源不足,难以满足教师需求。教师不可能拥有许多课外资料,对教材内容补充、理解,也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备每节课都查那么多资料。在许多地方电脑并不普及,多数学校目前也达不到人手一台电脑,根本不能满足教师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