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案例教学范文
时间:2024-04-09 11:35:1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加强案例教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08)09(a)-0249-01
法学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应用性学科,不但要求从业人员必须具有扎实的法学理论功底,广博的知识结构;而且必须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较高的驾御运用法律的能力。我国是一个成文法国家,传统的法学教育是以讲授法学原理和法条注释为主,不太重视实践教学环节。在授课时只能就理论而理论,就法条而法条,缺乏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致使一部分教师感到教之枯燥,学生则感到学之乏味。
如何才能改变这种状况呢?笔者认为应借鉴国外法学教育案例教学的成功经验,有条件的开展案例教学。通过案例讨论这种实践教学方式,有利于学生尽快掌握抽象的法学原理并能灵活运用,这是刻板的“灌输式”教学方式难以达到的效果。通过对案例的学习,不仅使学生能够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而且还能够启发学生的思维,变被动听课为主动参与,从而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和创造性。下面笔者从案例的选择,课堂案例教学的组织以及实施案例教学中应当注意的几个问题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望达到实现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目的。
1 案例的选择是组织实施好案例教学的关键
在案例的选择上应本着“新颖、典型、真实、全面”的原则,为学生们提供丰富、灵活、适用的实例,通过这些有代表的案例使他们加深对法律的理念、价值、作用的理解,增强他们对法律的感性认识。具体的选择标准如下:
1.1 具有典型性、系统性和趣味性
案例不在大小,内容不在繁简,关键是要看所选案例能否解释一个或数个法律规则的内涵及其运用。所谓典型性在于案情与法律规则的联系性以及是否具有代表性。所谓系统性是指案例的编排能够在总体上系统阐述法律的规则体系。所谓趣味性就是所选的案例要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寓知识性实践性和趣味性于一体。
1.2 具有一定程度的疑难性和争议性
换言之,即使是情节非常简单的案例,也可能出现多种结论性意见;而各种处理意见、方案及理由均应提供出来,给学生一个广阔的思维空间,避免采取单一化和模式化思维方式。
1.3 具有一定的超前性和可预见性,不应完全拘泥于现行法的框架
现实生活是极其丰富复杂和多样性的,许多案例的处理必然在现行法上难以找到现实依据和现成答案。这就要运用法律的基本原则,通过法理分析和其他研究分析方法的导入找到对案件的最佳解决方案,这将进一步增强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案例教学的组织实施及具体的方法、步骤
2.1 准备阶段
从教师方面而言:(1)要选择合适的案例。笔者在《金融法学》课程教学中所选取的案例主要从两个方面获得:一是相关资料。如《最高人民法院案例选编》、中央电视台的《以案说法》等法制节目中播出的典型案例,这些案例真人真事且内容详实,还有法学名家的点评,稍加整理即可作为教学案例。二是司法实践。笔者亲自参与办理的一些典型案例,对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有较深的体会,讲解起来得心应手。(2)编写案例教案。案例教案的编写没有固定的格式,教师可以根据资料自行设计。(3)制作多媒体课件。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可以将案情介绍、主要证据和思考题制作成多媒体课件进行演示。(4)预先将案例打印出来发给学生,使之有一个熟悉的过程。
从学生方面而言:(1)预习教材的理论部分;(2)找到案例中所涉及的法律、法规;(3)尝试自己分析案例,以便以后和教师的分析方法进行比较。
2.2 讲授阶段
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带着问题听课。教师应有选择的重点讲授教学大纲所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以及重点和难点,使学生构筑起理论的基本框架,为下一步实施案例教学、课堂讨论奠定坚实的基础。
2.3 讨论阶段
课堂案例讨论以学生为主,开展互动式教学。在讨论过程中可以根据案情中的角色,把学生分为若干组,指定负责人,每组站在不同角色的立场上进行讨论,由小组长归纳发表本组的意见,其他同学补充。再有不同意见的同学自由发言陈述自己的观点和理由。在这样的讨论过程中,打破原有的学生被动听课模式,变为主动参与,在讨论和发言中锻炼与提高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应变能力。
教师充当配角,鼓励学生大胆发言,正确引导课堂讨论。在课堂讨论阶段,教师只是充当主持人的角色,不宜过早的曝露自己的观点,可将学生的不同观点归纳罗列在黑板上并不做判断和评价。针对曝露出来的问题,在总结阶段时再指出,这样有助于加深学生的印象,掌握分析具体问题的方法和技巧。
2.4 总结阶段
在恰当的时候教师应及时终止课堂讨论,进入点评和总结阶段。总结不一定是讲出标准答案,教师关键是看学生讨论的思路是否对头;解决问题的途径是否正确。教师对讨论中所提到的观点要逐一进行点评和分析,对一些好的思路和独到见解应及时予以肯定,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同时指出在讨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促使学生思路开阔,找到症结所在,这对于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和锻炼是大有裨益的。
要求学生将分析过的案例运用书面语言和专业术语总结出来,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严谨的工作作风,另一方面又能锻炼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和综合归纳能力,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3 在案例教学中应当注意的问题
案例教学具有生动、具体、形象的特点,有利于调动教与学两个方面的积极性。尤其适合法学、经济学、管理等应用性学科的教学。
3.1 要正确处理好理论讲授与案例教学的关系
众所周知,理论讲授是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教师应对本堂课所涉及的理论问题的重点和难点讲深、讲透。在此基础上,组织案例讨论,将理论讲授与案例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不能因使用案例教学方式而忽视了理论的讲授,也不能只注重理论讲授而忽视案例教学,二者都是不可取的。正确的做法是将两种教学方式的优点发挥出来――即理论讲授具有系统性和逻辑性强的优点,案例教学是有启发性和实践性强的优点,只有将理论讲授寓于案例教学之中,才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3.2 案例教学应注重推理过程
所谓推理,既包括事实的推理,也包括法律适用的推理。案件的处理结论应当是正确推理的结果,也只有通过缜密推理所推导出的结论,才具有说服力。学生也只有掌握了这样的推理手段之后,才真正掌握了法律思维的素养以及正确适用法律的能力。
3.3 案例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把握案件关键点
区分事实问题和法律问题,以及综合运用法律的各种规则的能力,找出对实际问题的最佳解决方案,增强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4 案例教学时机的选择
篇2
一、构建学校安全工作保障体系,全面落实安全工作责任制和事故责任追究制,保障学校安全工作规范、有序进行
关注人本,确立安全意识是校园安全的前提与保障。校园安全以人为本,注重校园安全的制度化,以制度促安全习惯的养成,把以人为本抓安全的理念施诸于学校生活的每一时段,贯穿于校园的每一个角落。
1. 细化学校的校规校纪,学生不能早到校,放学时班主任和辅导员老师一前一后组织学生站好排,有序回家。有的家长因为工作忙或有事,不能及时接孩子的,班主任老师要马上与家长电话联系,一定要把每个孩子安全地交送到家长手中。
2. 窗台是危险区域,不要让孩子靠近,以免发生坠楼事件。上下楼梯时要轻声慢步,一步一个台阶,不要滑行,更不要推搡打闹,避免踩踏事件。
3. 注意上下学的安全教育。通过班队会、晨会、班级的墙报等舆论阵地宣传交通安全知识,认识红绿灯和斑马线,并告知学生12岁以下不许骑自行车,过马路注意力要集中,不能玩耍。
4. 定期给全体教师开展安全知识讲座,通过看视频、新闻等,提高教师的安全意识。及时把讲座中学到的安全知识及时传递给学生,把校园安全当成头等大事来抓。
5. 定期开展安全消防演练,让学生学会在火灾、地震中的自救方法,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二、健全学校安全预警机制,制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完善事故预防措施,及时排除安全隐患,不断提高学校安全工作管理水平
1. 学校门卫设立安全保障制度,来访人登记制度。家长等非本校职工或学生一律不准入校。家长有事要到校的,请与班主任老师电话沟通后,方可入内。
2. 住宿生接送登记制度,接送住宿生时家长必须到舍务办公室签字,保证孩子的安全。
3. 中午看护的学生和住宿生有食物过敏的,请班主任老师及时统计好,上报舍务老师,避免孩子因食物过敏造成伤害。
4. 对于生病的学生教师要及时与家长取得联系,让孩子及时就医,并对生病的学生进行跟踪回访,如果是传染病,与家长沟通好,在隔离治疗期满后方可入学。
5. 定期或不定期的进行安全排查,包括各个教研室、教室的安全,学生是否带管制刀具和棍棒等不安全因素,并写出调查报告,对出现的问题及时解决,防患于未然。
三、建立校园周边整治协调工作机制,维护校园及周边环境安全
1. 与学校所在辖区的派出所取得联系,共同搞好学校的治安工作。
2. 与交通部门取得联系,在上学、放学时间段派交警维持交通秩序,确保学生安全。
3. 对学校的警务人员进行培训,加强学校安全管理。
四、加强安全宣传教育培训,提高师生安全意识和防护能力
1. 要定期组织“安全”专题宣传栏、广播、墙报,让学生投稿、编撰,在活动中培育他们的安全意识。
2. 通过开讲座、播专题影片等学生感兴趣的活动,传授各种自救措施,如火中自救、触电救护、饮食中毒抢救,特别是遇到犯罪行为如何处理以及消防知识等,提高师生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护自救能力。
3. 推行“安全教育周”,举办丰富多彩的安全主题活动;举行消防、安全知识竞赛以及安全主题的作文竞赛;组织教师为校园安全工作进言献策,并对有价值、有创意建议予以奖励;组织学生为校园安全拟警示语。
五、家校联合,确保学生安全
1. 学校定期开家长座谈会,向家长宣传安全防护知识,让家长配合学校搞好学生的安全教育工作,提高孩子自救自护能力。
篇3
关键词:教学档案;管理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6-151-01
教学档案是学校师生在进行教学活动、教学管理过程中的历史记录和真实反映。教学档案由文字材料、图表、音像、照片等材料汇总而成,是教学活动和教学管理的客观反映和具体总结。建立完整的教学档案,对于提高教学质量、推进教学研究、提升教学管理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教学档案管理的意义
教学档案是衡量教学质量和教学管理水平的重要标识之一,加强教学档案的管理,对推进教学管理工作的科学化和制度化,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第一,它是提高教学质量和提高教学管理水平的重要依据。教学档案是教学活动和教学管理工作的具体体现,同时,它又会反过来促进教学质量和教学管理水平的提高。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各种工作的不足和问题都会在相关的教学记录上有所体现,因此,分析、研究、总结这些教学记录上的内容,可以直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进而推动教学质量和教学管理水平的提升。
第二,它是进行教学改革和教学研究的重要依据。作为教学工作情况的重要记录,教学档案记载了长期的教学活动情况、科研情况,以及教学管理工作中的经验和教训等,当教学活动或教学管理需要作出新的决策时,教学档案可以提供针对性的参考和以往所总结出的各种经验,从而促进管理部门及时有效制定出符合本单位实际的相关决策。比如,教学大纲的完善和修订,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学改革的进行,都可以借鉴教学档案所提供的具体材料。
第三,它是支撑教学评估工作的重要依据。在教学评估过程中,教学档案是支撑教学评估工作最直接、最坚实的方面,教学档案的管理和利用水平直接反映了学校的办学水平和能力。在教学评估环节,专家主要通过查阅和阅读档案资料,尤其是教学档案的资料来掌握相关的具体情况,如果没有完整、真实和相应的教学档案,将无从佐证教学活动和管理的水平,从而缺乏说服力和实证性。因此,从教学评估的角度来看,教学档案的管理尤为重要。
综上所述,正确认识教学档案的重要作用,努力提升教学档案的管理水平,是当前学校建设和发展的必然。
二、教学档案管理工作的具体展开
教学档案管理工作涉及到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提高教学档案管理工作各个环节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将规范具体教学教务工作的展开。
1、教学档案的搜集。教学档案的搜集是教学档案管理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教师、学生和教务管理人员在日常的教学活动、教学建设、教学管理等活动中,形成了诸多具有保存价值的文件资料,如文字、图片、图表、录音、录像等。作为教学档案的管理人员,必须对这些资料进行积极的搜集、整理、分类、归档等,从而做好教学档案的管理工作。同时,作为教学档案管理的相关人员,应合理把握教学文件材料归档的范围,制定相应的教学档案管理计划,力争做到对教学档案的搜集有计划性和实效性。
此外,由于教学档案的来源相对分散,从而使得教学材料的搜集相对难度较大。同时,因为教学活动学年性的特点,使得教学档案的归档与其他档案的归档工作不能同步进行,从而容易产生漏档的情况。这些问题都是我们在教学档案的搜集环节中应该着力注意和避免的问题。
2、教学档案的归档。在教学档案的管理过程中,应尤其重视教学档案的归档工作。教学档案的整理是一项复杂并细致的工作,同时,在教学档案整理的过程中必须按照严格的标准和要求进行。每份教学档案材料从最初的形成到最后的立卷归档,都需要经过十几项具体的内容,如分类、拟写案卷标题、卷内文件排列、编页码、抄写卷内目录等等。
3、教学档案的保管。教学档案的保管,包括教学档案的保存、借阅、返还等各个环节,因此,必须要根据学校和学院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完善的教学档案管理制度,从而使得具体工作有制度可依、有制度可循。同时,对于教学档案的保管应有专人负责,应尽量挑选政治素质好,且具备一定的教学管理经验的人员从事这项工作。
另外,随着教学档案资料越来越多,教学档案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和应用具有现实性和高效性,以电子档案代替纸质档案的工作已势在必行。因此,对于档案教务管理人员来说,应掌握计算机多媒体等先进技术,同时可采用相关的档案信息管理软件对教学档案进行管理,进而快速、便捷、直接地对教学档案进行处理。
三、加强教学档案管理工作的具体举措
第一,建立健全教学档案管理制度。科学的教学档案管理制度,对加强教学档案管理工作意义重大。具体来说,一方面要根据学校的相关规定和标准,并结合本院系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各项具体管理制度,如学院的教学档案管理实施细则等。另一方面,要确立档案管理人员的岗位管理制度,如档案的搜集、保管、利用等要有专人负责,明确工作人物和职责范围,做到责权明确。当然,教学档案管理工作较为复杂,不能只靠制度,还应有其他相应的管理手段为补充,如通过宣传教学档案归档的重要性,使教职工和学生充分认识档案工作的重要性,进而自觉参加这项工作。这些都可以使教学档案的管理工作朝着更加标准、更加科学的方向发展。
第二,加强服务意识,配合教师积极做好归档查档工作。在教学档案管理的过程中,要积极配合教师做好归档、查档的工作。对于处在教学一线的教师来说,他们提供着教学档案的一手材料,这些材料直接反映教学情况,如让他们切实体会到归档的好处和价值,可以直接提升教学档案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如,优秀教师讲稿的汇编、教学经验的总结、教学研究论文的汇总等,都直接反映了教学工作的情况和进展。总之,应充分调动档案管理人员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档案管理,从而充分发挥教学档案在教学科研中的重要作用。
篇4
求学网小编为您整理了加强教学档案管理工作的思考,网站内容每天更新,欢迎大家时时关注哦!
教学档案是高校师生在进行教学活动、教学管理过程中的历史记录和真实反映。教学档案由文字材料、图表、音像、照片等材料汇总而成,是教学活动和教学管理的客观反映和具体总结。建立完整的教学档案,对于提高教学质量、推进教学研究、提升教学管理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教学档案管理的意义
教学档案是衡量教学质量和教学管理水平的重要标识之一,加强教学档案的管理,对推进教学管理工作的科学化和制度化,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第一,它是提高教学质量和提高教学管理水平的重要依据。
教学档案是教学活动和教学管理工作的具体体现,同时,它又会反过来促进教学质量和教学管理水平的提高。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各种工作的不足和问题都会在相关的教学记录上有所体现,因此,分析、研究、总结这些教学记录上的内容,可以直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进而推动教学质量和教学管理水平的提升。
第二,它是进行教学改革和教学研究的重要依据。
作为教学工作情况的重要记录,教学档案记载了长期的教学活动情况、科研情况,以及教学管理工作中的经验和教训等,当教学活动或教学管理需要作出新的决策时,教学档案可以提供针对性的参考和以往所总结出的各种经验,从而促进管理部门及时有效制定出符合本单位实际的相关决策。比如,教学大纲的完善和修订,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学改革的进行,都可以借鉴教学档案所提供的具体材料。
第三,它是支撑教学评估工作的重要依据。
在教学评估过程中,教学档案是支撑教学评估工作最直接、最坚实的方面,教学档案的管理和利用水平直接反映了学校的办学水平和能力。在教学评估环节,专家主要通过查阅和阅读档案资料,尤其是教学档案的资料来掌握相关的具体情况,如果没有完整、真实和相应的教学档案,将无从佐证教学活动和管理的水平,从而缺乏说服力和实证性。因此,从教学评估的角度来看,教学档案的管理尤为重要。
综上所述,正确认识教学档案的重要作用,努力提升教学档案的管理水平,是当前高校建设和发展的必然。
二、教学档案管理工作的具体展开
教学档案管理工作涉及到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提高教学档案管理工作各个环节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将规范具体教学教务工作的展开。
1.教学档案的搜集
教学档案的搜集是教学档案管理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教师、学生和教务管理人员在日常的教学活动、教学建设、教学管理等活动中,形成了诸多具有保存价值的文件资料,如文字、图片、图表、录音、录像等。作为教学档案的管理人员,必须对这些资料进行积极的搜集、整理、分类、归档等,从而做好教学档案的管理工作。同时,作为教学档案管理的相关人员,应合理把握教学文件材料归档的范围,制定相应的教学档案管理计划,力争做到对教学档案的搜集有计划性和实效性。
此外,由于教学档案的来源相对分散,从而使得教学材料的搜集相对难度较大。同时,因为教学活动学年性的特点,使得教学档案的归档与其他档案的归档工作不能同步进行,从而容易产生漏档的情况。这些问题都是我们在教学档案的搜集环节中应该着力注意和避免的问题。
2.教学档案的归档
在教学档案的管理过程中,应尤其重视教学档案的归档工作。教学档案的整理是一项复杂并细致的工作,同时,在教学档案整理的过程中必须按照严格的标准和要求进行。每份教学档案材料从最初的形成到最后的立卷归档,都需要经过十几项具体的内容,如分类、拟写案卷标题、卷内文件排列、编页码、抄写卷内目录等等。
此外,在教学档案归档的过程中,应格外注意教学档案的归档材料,应反映出教学实践活动和教学管理的全过程,尤其在归档的过程中,应按照教学、科研、管理等活动的各个阶段来搜集材料,具体来说,一方面,要把需存档的所有资料补齐、补全,使得相关材料合理连贯、清晰全面。另一方面,要把搜集到的教学档案材料进行鉴别,去伪存真、去杂存整、去劣存优,从而确保教学档案材料的准确性和有序性。
3.教学档案的保管
教学档案的保管,包括教学档案的保存、借阅、返还等各个环节,因此,必须要根据学校和学院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完善的教学档案管理制度,从而使得具体工作有制度可依、有制度可循。同时,对于教学档案的保管应有专人负责,应尽量挑选政治素质好,且具备一定的教学管理经验的人员从事这项工作。
另外,随着教学档案资料越来越多,教学档案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和应用具有现实性和高效性,以电子档案代替纸质档案的工作已势在必行。因此,对于档案教务管理人员来说,应掌握计算机多媒体等先进技术,同时可采用相关的档案信息管理软件对教学档案进行管理,进而快速、便捷、直接地对教学档案进行处理。
总之,对于教学档案材料的管理,必须如实反映教学工作和教学管理过程中的各个重要环节,同时应从具体的实际工作出发,遵循其自然规律和逻辑联系,客观体现教学活动自身的特点。
三、加强教学档案管理工作的具体举措
第一,建立健全教学档案管理制度。
科学的教学档案管理制度,对加强教学档案管理工作意义重大。具体来说,一方面要根据学校的相关规定和标准,并结合本院系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各项具体管理制度,如学院的教学档案管理实施细则等。另一方面,要确立档案管理人员的岗位管理制度,如档案的搜集、保管、利用等要有专人负责,明确工作人物和职责范围,做到责权明确。当然,教学档案管理工作较为复杂,不能只靠制度,还应有其他相应的管理手段为补充,如通过宣传教学档案归档的重要性,使教职工和学生充分认识档案工作的重要性,进而自觉参加这项工作。这些都可以使教学档案的管理工作朝着更加标准、更加科学的方向发展。
第二,加强服务意识,配合教师积极做好归档查档工作。
在教学档案管理的过程中,要积极配合教师做好归档、查档的工作。对于处在教学一线的教师来说,他们提供着教学档案的一手材料,这些材料直接反映教学情况,如让他们切实体会到归档的好处和价值,可以直接提升教学档案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如,优秀教师讲稿的汇编、教学经验的总结、教学研究论文的汇总等,都直接反映了教学工作的情况和进展。总之,应充分调动档案管理人员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档案管理,从而充分发挥教学档案在教学科研中的重要作用。
第三,提升教学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能力。
教学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和业务能力直接关系到教学档案管理工作的水平,因此,要尽可能采取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方法,对档案管理人员进行教学档案管理知识的相关培训,进而提升他们的业务水平,如案卷的整理、归档的内容和范围、编研的质量等。同时,档案管理人员应具有责任精神和敬业精神,在工作中应树立超前意识,主动摸索教学档案管理工作的规律,从而优化具体的教学档案管理工作。这些对于提升教学档案管理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四,提高教学档案管理工作的现代化水平。
篇5
关键词: 学院档案; 教学档案; 档案管理
中图分类号: G2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1)01-0100-01
一、院系教学档案管理的重要性
教学活动中产生的材料是评估的重点,这些材料收集是否齐全完整,整理是否科学规范,是学院开展评估工作的重要基础。学院的教学档案都是随着的专业教学活动而形成的,备课、授课、实验等教学工作中产生的看似零星的材料,它们之间由于产生的时间、范围、学生对象等特征而形成有机联系,具有明显的成套性和系统性。若把这些文件材料有机的联系起来,就能重现整个教学流程。院校教学规模不断扩大,学科建设逐渐健全,教学档案内容更加丰富,材料来源更加广泛。在内容上,教学档案是在教学准备、教学实施、教学评估和教学总结中形成的教学文件;在管理上,教学档案是在上级部门和本校颁发的有关教学管理方面的指示、规定、办法等教学文件;在对象上,教学档案是一线教师个人手中的自编教材、讲义、教案等,加之学生的优秀论文、毕业设计、实验报告等。这些教学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教学档案材料形式多样本的,有照片、纸张、光盘、手稿、簿册、磁带、和图纸等,其复杂程度还在不断增加。学院的教学档案不仅带动整个高校档案的建设,推动教学工作建设的进程;而且在教学评估中起到凭证作用。
二、目前学院教学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学院档案管理制度不健全
目前由于许多院(系)不重视教学档案管理这项工作,使得档案资料收集的内容、整理的范围、分类的标准、移交手续、查询登记等都没有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全凭管理人员的随意性来完成。从而出现资料归档不及时,借阅时不登记,需要查阅的资料找不到,借阅的资料也不按时归还,重要的文档资料丢失时有发生,致使档案资料残缺不全,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改革及教学评估的质量,同时,严重影响了档案管理的规范性和完整性。以上这些问题的出现,充分说明了健全教学档案管理制度的重要性。
(二)教学档案管理水平跟不上教学管理工作的发展
新时期高等教育越来越呈现信息化、网络化的态势,许多学院在教育部教学水平评估影响下,开展了诸多的教学管理改革,启用计算机学籍管理系统,启用教务网络办公系统,教师授课评比网络等。直接反映了学校教学工作本身的教学档案管理并没有与时俱进的变化,仅满足于传统档案的接收,并不正视其管理对象的变化,导致教学档案管理没有真正体现教学管理的真实状况和发展水平。主要表现在各高校档案信息化还停留在使用计算机档案管理系统进行案卷级目录及部分文件级目录的录入与检索,建立全文数据库尚在规划中。从目前看,许多院校教学档案部门缺乏技术人才,其中档案、信息处理复合型人才就更奇缺,大部分档案人员现代技术水平偏低,不能完全适应现代化管理技术。
(三)现存纸质档案资料数字化过程难度大
现存纸质化教学资料要转换为数字化信息进行归档,目前主要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由于数字化工作非常繁重,量也非常大,且档案人员操作电脑的技能不够娴熟,主观认为不如从事纸质立卷工作驾轻就熟,容易产生畏难情绪;二是院校领导对教学档案工作不够重视或因经费问题不愿意增加投入;三是教师、教辅人员对教学资料收集工作处在被动状态,往往是凭借个人的态度在做,做好做坏一个样,缺乏激励机制。
三、优化教学档案的管理措施,增强学院教学档案建设的有效性建设
(一)加强教学档案管理制度的建设
学院的领导应高度重视各部门教学档案的管理工作,把档案建设工作列入学院的工作计划;要划拨教学档案管理投入专项经费,为其配备档案用房、相应设备及档案管理的专兼职队伍,并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和监督管理。学院的教学管理部门应根据国家的有关档案法规和学院的实际情况,建立健全教学档案管理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如档案工作规范、档案实体分类办法、部门归档与立卷制度、电子档案的归档管理办法等;并在教学档案管理工作中严格执行“三纳入”、“四同步”制度,逐渐夯实档案管理的基础。“三纳入”即纳入教学计划、规划,纳入教学管理制度,纳入各级管理人员岗位责任,作为考核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的标准之一。“四同步”教学管理的各环节必须做到下达教学任务与提出教学文件材料的归档要求同步;检查教学工作与教学文件材料形成积累情况同步;评审、鉴定教学质量、教材、毕业论文、优秀教学成果与审查、验收档案材料同步;毕业分配、上报评审材料、教师晋升与档案部门出具归档证明同步。总之,教学档案是教学实践活动的真实记录,是进行教学研究必不可少的素材,只有依据可靠的教学档案作为研究依据,才能对教学的特点进行定量和定性的分析,挖掘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质量。
(二)加强教学档案管理队伍建设
教学档案人员作为档案工作的主体,对教学档案事业的持续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教学档案人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教学档案信息化的进程。因此,院校要加强教学档案管理队伍建设,培养一批有档案专业知识,有现代化管理技术,有开拓精神的管理人员来从事教学档案信息的管理和开发工作。档案管理者要适应现代化社会发展的要求,与时俱进,努力学习计算机知识和电子档案管理技术,更快地推动教学档案管理现代化的进程。积极创造条件,鼓励和支持教学档案管理人员参加专业培训、进修、攻读学位等,以提高业务素质、掌握现代化管理技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一方面宣传国家有关高校档案工作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宣传教学文件材料归档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使他们深入了解教学档案工作的重要性和资料归档的优越性,认识档案工作者的岗位价值,从而热爱档案工作,增强责任感和事业心,主动钻研业务,恪尽职守。一方面每年有重点的讲授档案管理知识和本年度归档要求,帮助他们掌握档案管理工作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巧,掌握现代化管理技术,掌握教学档案的内容、特点、运行规律,不断提高综合素质,做好教学文件材料的形成、收集、整理和保管利用等工作。
(三)加强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
院校的各级领导干部应转变观念,提高对教学档案数字化建设的认识,增加经费投入,购置数字化建设所需要的硬件和软件设备,提供必要的数字档案安全保护设施。切实搞好总体设计,确定信息网络的基本功能、总体思路、组网模式和发展规划等,按计划分步实施,逐步推进档案信息网络化建设。其次是搞好档案馆(室)局域网终端建设,组成信息网络,实现归档的便捷化、经常化和常态化,夯实教学档案数字化建设的坚实物质基础。
参考文献:
[1] 刘亚超,杨剑云,刘英.加强教学档案建设做好本科教学评估[J].管理观察,2009(08):102-106.
[2] 唐卫新.加强高校院系教学档案建设[J].浙江教育院学报,2003(3).
篇6
关键词:教学档案 管理 归档 制度
教学档案是学校师生在进行教学活动、教学管理过程中的历史记录和真实反映。教学档案由文字材料、图表、音像、照片等材料汇总而成,是教学活动和教学管理的客观反映和具体总结。建立完整的教学档案,对于提高教学质量、推进教学研究、提升教学管理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教学档案管理的意义
教学档案是衡量教学质量和教学管理水平的重要标识之一,加强教学档案的管理,对推进教学管理工作的科学化和制度化,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1.它是提高教学质量和提高教学管理水平的重要依据。
教学档案是教学活动和教学管理工作的具体体现,同时,它又会反过来促进教学质量和教学管理水平的提高。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各种工作的不足和问题都会在相关的教学记录上有所体现,因此,分析、研究、总结这些教学记录上的内容,可以直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进而推动教学质量和教学管理水平的提升。
2.它是进行教学改革和教学研究的重要依据。
作为教学工作情况的重要记录,教学档案记载了长期的教学活动情况、科研情况,以及教学管理工作中的经验和教训等,当教学活动或教学管理需要做出新的决策时,教学档案可以提供针对性的参考和以往所总结出的各种经验,从而促进管理部门及时有效制定出符合本单位实际的相关决策。
3.它是支撑教学评估工作的重要依据。
在教学评估过程中,教学档案是支撑教学评估工作最直接、最坚实的方面,教学档案的管理和利用水平直接反映了学校的办学水平和能力。在教学评估环节,专家主要通过查阅和阅读档案资料,尤其是教学档案的资料来掌握相关的具体情况,如果没有完整、真实和相应的教学档案,将无从佐证教学活动和管理的水平,从而缺乏说服力和实证性。因此,从教学评估的角度来看,教学档案的管理尤为重要。
综上所述,正确认识教学档案的重要作用,努力提升教学档案的管理水平,是当前学校建设和发展的必然。
二、教学档案管理工作的具体展开
教学档案管理工作涉及到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提高教学档案管理工作各个环节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将规范具体教学教务工作的展开。
1.教学档案的搜集
教学档案的搜集是教学档案管理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教师、学生和教务管理人员在日常的教学活动、教学建设、教学管理等活动中,形成了诸多具有保存价值的文件资料,如文字、图片、图表、录音、录像等。作为教学档案的管理人员,必须对这些资料进行积极的搜集、整理、分类、归档等,从而做好教学档案的管理工作。同时,作为教学档案管理的相关人员,应合理把握教学文件材料归档的范围,制定相应的教学档案管理计划,力争做到对教学档案的搜集有计划性和实效性。
2.教学档案的归档
在教学档案的管理过程中,应尤其重视教学档案的归档工作。教学档案的整理是一项复杂并细致的工作,同时,在教学档案整理的过程中必须按照严格的标准和要求进行。每份教学档案材料从最初的形成到最后的立卷归档,都需要经过十几项具体的内容,如分类、拟写案卷标题、卷内文件排列、编页码、抄写卷内目录等等。
3.教学档案的保管
教学档案的保管,包括教学档案的保存、借阅、返还等各个环节,因此,必须要根据学校和学院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完善的教学档案管理制度,从而使得具体工作有制度可依、有制度可循。同时,对于教学档案的保管应有专人负责,应尽量挑选政治素质好,且具备一定的教学管理经验的人员从事这项工作。
总之,对于教学档案材料的管理,必须如实反映教学工作和教学管理过程中的各个重要环节,同时应从具体的实际工作出发,遵循其自然规律和逻辑联系,客观体现教学活动自身的特点。
三、加强教学档案管理工作的具体举措
1.建立健全教学档案管理制度。
科学的教学档案管理制度,对加强教学档案管理工作意义重大。具体来说,一方面要根据学校的相关规定和标准,并结合本院系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各项具体管理制度,如学院的教学档案管理实施细则等。另一方面,要确立档案管理人员的岗位管理制度,如档案的搜集、保管、利用等要有专人负责,明确工作人物和职责范围,做到责权明确。当然,教学档案管理工作较为复杂,不能只靠制度,还应有其他相应的管理手段为补充,如通过宣传教学档案归档的重要性,使教职工和学生充分认识档案工作的重要性,进而自觉参加这项工作。这些都可以使教学档案的管理工作朝着更加标准、更加科学的方向发展。
2.加强服务意识,配合教师积极做好归档查档工作。
在教学档案管理的过程中,要积极配合教师做好归档、查档的工作。对于处在教学一线的教师来说,他们提供着教学档案的一手材料,这些材料直接反映教学情况,如让他们切实体会到归档的好处和价值,可以直接提升教学档案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如,优秀教师讲稿的汇编、教学经验的总结、教学研究论文的汇总等,都直接反映了教学工作的情况和进展。总之,应充分调动档案管理人员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档案管理,从而充分发挥教学档案在教学科研中的重要作用。
3.提升教学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能力。
教学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和业务能力直接关系到教学档案管理工作的水平,因此,要尽可能采取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方法,对档案管理人员进行教学档案管理知识的相关培训,进而提升他们的业务水平,如案卷的整理、归档的内容和范围、编研的质量等。同时,档案管理人员应具有责任精神和敬业精神,在工作中应树立超前意识,主动摸索教学档案管理工作的规律,从而优化具体的教学档案管理工作。这些对于提升教学档案管理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4.提高教学档案管理工作的现代化水平。
篇7
论文关键词:教学档案;档案管理;高职院校;高职
高职院校教学档案管理急需科学、规范的管理,是教学管理工作中的一项十分重要内容,它涉及教学工作的方方面面。教学档案的规范、完善程度,与各级评估指标体系的评价标准密切相关。档案管理的科学与否,直接影响到整个高职院校教学工作能否合理有序地进行,同时也是衡量高职院校教学管理工作的一把标尺。
一、高职院校教学档案的分类
高职院校教学档案种类繁多,内容庞杂,按类划分为四大类。
(一)教学管理类。上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下达的课程设置,教学大纲、教学质量检查、教学评估等资料,学籍档案、招生计划;各系部根据上级的精神制定的适合本系部的教学制度、办法、规定、条例、守则等文件;各系部结合具体情况制定的专业建设规划;各专业教学计划;各课程的教学大纲;教师工作量的规定与课时计算规定;各学期的课程安排等。
(二)教师业务类档案。主要内容有教师的个人学历、学位证书和相关证明记录材料,教师培训方面的材料,教师晋升专业技术职务评审材料和聘任材料,教师教研情况,包括教学科研成果、成果转化及获奖情况,发表的学术论文、论著、编撰的教材、教学计划、教案等。
(三)实验室建设类。实验室建设的材料及实验室的论证、评估、申报及审批材料,仪器设备的购置计划,报告、安装调试、保修单、移交文件、检修使用的故障记录、使用情况统计等。
(四)教学辅助材料类。1、教学辅助设备:语音设备、多媒体教学设备、录像、投影、复制扫描设备的购置计划,审批报告、购置过程记录、安装调试记录、维修记录、使用情况记录材料、保管移交转换记录等;2、教学管理设备:计算机、打印机、复印机、橱柜档案存放等设备的购置、使用、管理存放等原始资料和记录材料等。
二、高职院校教学档案的特点
高职院校教学档案是教学活动的客观反映和总结,它不同于一般的文书档案,它有如下特点:
(一)内容广泛,多样。一方面学校办学规模越来越大,招生形式越来越多样化,办学领域不断拓宽。新学科、新专业不断涌现,使得教学档案的内容也越来越广泛,教学内容越来越丰富。随着专业的增多,多学科互相渗透,交差不断加强,使得教学内容多学科越来明显,与之相适应,档案材料也越来越丰富。
(二)材料来源分散。高职院校教学档案信息来源于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和教学活动的全过程,也包括来自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对教学工作、教学改革和人才方面的培养等方面的指令、规定、条例。同时还有在日常教学活有关领导动中形成的教学档案。信息涉及的部门分散,既上级领导部门、本单位教研室、实验室和教学管理部门等。
(三)归档时间不同。教学档案在年度划分上与其它档案不同。其它档案按年度归档,而教学档案是按学年度进行归档的,归档时间从上一年的9月1日到当年的8月31日结束。
三、教学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档案意识不强。很多高职的教师员工档案意识比较淡薄,对档案的重要性没有充分的认识,特别是大多数教学和教辅人员对教学档案工作认识不足,甚至于对教学档案归档持抵触态度。有的专家、教师认为,教学科研成果是他们自已的心血的结晶,自我保存得相当好,没必要归档;有的教师认为,材料放在自己手中,用起来方便。还有档案管理部门服务意识淡薄,墨守成规。坐等别人上门交档案,很少深入到教学单位去宣传教学档案。应让大家明确档案在学校工作中的重要意义,唤醒教师的档案意识,积极主动的变等收上门指导与催收。
(二)管理体制不完善。在管理体制上,部分高校院系档案机构不健全,人员安排不到位,经费投入不足,从而导致教学资料管理处于无序状态。在部门规划和工作制度中,很少提及档案工作,既使形成一些文件材料,也因为没有相应的管理制度,缺少统一可执行的标准,从而导致教学档案的分类、整理处于混乱状态。
(三)教学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力度不够。教学管理内容的信息化程度不高。传统的高校教学档案基本上都是以纸质档案为主,占用了大量的库房空间,管理成本高。另外,教学日常管理的材料存档不全,各院系之间的档案难以进行交流。这些导致了教学档案信息资源难以实现共享。
四、高职院校教学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发建设
(一)加强高职教学档案管理制度的开发建设
高职的教学管理部门应根据国家的有关档案法规和学院的实际情况,建立健全教学档案管理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把档案建设工作列入学校工作计划,并建立有效的监督管理和激励机制。逐步做到“三纳入”、“四同步”,即把档案管理纳入院系工作计划、管理制度和教师的职责范围,在布置、检查、总结和验收各项工作的同时,也布置检查总结和验收档案工作。教学档案是教学实践活动的真实纪录,是进行教学研究必不可少的素材,只有依据可靠的教学档案作为研究依据,才能对教学的特点进行定量和定性的分析,挖据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质量。
(二)加强高职教学档案编研工作开发
加强教学档案的编研工作,有利于开发档案资源,发掘档案的潜在功能。学院档案管理人员应重视发掘教学档案内容的工作,及时对教学档案信息进行分析、研究、筛选、加工、编篆,把原始的、分散的、零碎的、静态档案变成专指的、系统的、活的档案信息,并及时准确地传递出去,以供学校师生和社会使用。此外,科学系统地做好编研工作,还可使档案充分发挥其潜在的价值,为撰写校史,调整专业设置,分析学生毕业分配形势,丰富教学和教研活动等提供有力依据。
(三)高职教学档案管理队伍建设
从当前形势来看,拥有一支既懂档案知识,又懂教学管理并能运用现代化手段的教学档案管理队伍是做好教学档案管理工作的关键,高职应当配备专职的教学档案管理人员,并对其进行档案专业知识培训,使他们掌握档案工作的基本知识和专业技能,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知识培训。同时,档案工作者在实践中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
(四)实现高职教学档案管理现代化
篇8
随着中小学校取消早晚自习课教改措施的实施,虽然学生在校的时间少了,但是出现了“三多”:就是学生校外自由活动的时间多了;个人或结伴参与道路交通活动的机会多了;道路交通对学生构成的危险增多了。从心理学角度讲,做为中小学生,老师讲的话要比家长说的话更具有权威性;在校的班集体生活,对学生有一种自然而然的约束性。因此,取消早晚自习课后,学生离开学校,离开老师,离开班集体的时间延长了,学生分散活动的自由度增加了,单独或结伴上街,外出活动的机会增多了。加之中小学生所独具的好奇、好动、好强等特点。在路上行驶时,见什么都新鲜,总要多看上几眼,极易造成精力分散,而且一旦结伴而行,极可能因玩兴大发而忽视了交通安全,一旦在公路上因争强好胜比起车技、赛起车速、追逐打闹起来,更会险象环生。针对中小学生取消早晚自习课后,对学生在道路交通安全畅通方面派生出来的“三多”问题,笔者认为应注重发挥好学校、家庭、社会三个方面的作用,采取三抓之策,才能使学生校外活动期间的道路交通安全教育管理水平得到有效的提高。
一是抓源头,学校要强化中小学生的交通法制教育。《道路交通安全法》是规范人们道路交通行为的法律依据。做为学校一是认真按照唐山市政府在20__年创建平安畅通县区活动方案中提出的,关于在全市中小学校每一周或两周要上一节道路交通安全法律知识课的要求。对中小学生实行正规化、系统化、经常化的道路交通安全法律知识教育。法治教育到了位,学生的道路交通安全法律知识水平提高了,依法行路的自觉性增强了,就等于抓住了对学生道路交通安全教育管理的根本。同时学校还应在每周给学生安排一定的社会活动,在有组织,有安全保障措施的前提下,让学生接触社会,开阔视野,增长知识,满足学生的心理和健康成长的需要。只要抓好了上述两点,无论学生校外活动的时间多长,其自身的道路交通安全必定得到有效的保障。
二是抓引导,家长要妥善安排学生的校外活动内容。好奇、好动、好强是青少年的天性。一味的严管,放学后就把学生封在家中与世隔绝。就会背离了中小学校取消早晚自习课教改措施的初衷,磨灭了青少年的天性,使他们由书呆子变家呆子,不利于中小学生的身心健康。为此,做为学生家长,就要针对学生的性格特点,结合取消早自习课后,学生在家中的时间变长的实际,科学安排学生的校外活动内容。更要特别注意经常安排自己或成人亲属、亲友带孩子出门购物、串门、郊游或一些有益孩子身心健康的社交活动。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满足孩子好奇、好动、好强的心理需要,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
篇9
【关键词】企业管理;案例教学;应用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常见的教学方法,可以提高教学的质量,因此被广泛应用在教学中。企业管理作为学生学习的一门重要课程,其教学质量与学生的的实践能力具有直接关系,所以在企业管理教学中,必须合理采用案例教学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促进学生全面的发展。
1.案例教学的概述
案例教学法最早应用于美国哈佛商学院,在教学过程中,案例教学法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所以逐渐被人们所熟知,并广泛应用在管理类教学中。案例教学法也可以称作为哈佛教学法或者案例研究法,是一种较为先进的教育方法。案例教学法是指学生通过对典型案例的讨论分析,利用学生所学的知识分析和解决案例中的问题,以此完成教学目标,因此案例教学法可以加强学生对管理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案例教学法可以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有效结合,同时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案例教学法更加重于教学实践,师生关系更加和谐、平等,而且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对企业管理课程学习的兴趣,保证学生学习效果,进而为学生走向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2.案例教学法在企业管理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2.1合理运用案例教学
在企业管理教学中,教师应根据不同阶段的实际情况,结合教学内容,合理运用案例教学法,最大程度发挥案例教学在企业管理教学中的作用。案例主要包括六个方面,即标题、背景、问题、解决策略以及反思和讨论,对于案例的选取,教师应该注意案例是否具有针对性,是否具有问题性,同时应重点注意对问题的编制,保证问题与案例相符,进而满足教学要求。
2.2展开分析讨论
在案例教学过程中,必须做好分析讨论环节,否则会影响案例教学的效果,而且不利于学生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所以在企业管理教学中,首先教师应将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保持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创造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其次教师应加强对学生的鼓励,使学生能够勇于说出自己的想法,向教师提出质疑,并且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展开分析讨论,这样能够大大提高学生对企业管理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成就感,实现企业管理教学质量的有效提升。例如许多学校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将学生的课堂表现纳入到总成绩中,特别是是展开分析讨论环节占总成绩的很大比例,这样学生为了提高自己的成绩,通常在课堂上积极展开分析讨论,进而加强企业管理的案例教学效果。
2.3强调讨论的质量
课堂讨论对企业管理的案例教学效果具有重要影响,所以必须注重课堂讨论的质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创设模拟情境,首先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行合理分组,并选出小组组长;其次由小组组长为小组成员分配角色,每个角色都应担任不同职务,同时还代表不同利益;再次由教师为每组设计利益来源,学生可以通过讨论分析,确定保证自身利益的方案,同时教师也可以为每组成员制定不同的相关方案,学生可以针对不同的方案进行分析讨论,最终选出可以实现自身最大利益的方案;最后由小组代表向全班通学生阐述方案以及思路,其他同学可以针对该小组方案提出问题,并由该小组代表进行解答。另外各组方案讨论完毕之后,应编写总结报告,梳理自己的学习过程,及时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反思。通过对总结报告的编写,可以进一步加强学生企业管理知识的理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完善自身的不足之处,从而督促自己不断发展进步。
3.案例教学法应注意的问题
3.1准确定位
为了保证案例教学法的效果,教师必须树立良好、先进的教学观念,认清自己在管理教学中位置,这样才能保证企业管理教学水平。在企业管理教学中,应将学生作为主体,教师主要起辅助作用,帮助学生进行学习,避免一切以教师为中心,同时教师应积极主动的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机会,加强对学生的鼓励,使其能够在课堂上大胆的提出问题、质疑问题,并且采取正确的方式,引导学生开展课堂讨论,保障学生的思考空间。
3.2选择合适案例
在企业管理案例教学中,必须选择合适的案例,以此保证案例教学的效果。因此在编制案例时,应充分了解影响案例编制的因素,同时还要考虑案例是否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是否满足教学要求,是否能够实现教学目标等等。同时教师在收集案例时,可以通过多种渠道进行收集,如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上网搜索新闻事件等,同时也可以根据一些具体事件,结合教学内容进行改编,保证案例编制科学、合理,符合企业管理教学需求。
3.3掌握相关理论的知识
首先必须保证教师能够充分掌握企业管理的专业以及其它相关理论知识,同时还应加强学生专业理论知识基础,除此之外学生还应了解与企业管理有关的课外知识,以此保证企业管理案例教学的顺利开展。因此为了丰富学生的相关理论知识,教师可以相应的开展课外活动,为学生布置相应的任务,学生可以上网查询相关资料进行学习,同时也可以参加相关讲座,之后在课堂上与其它学生互相进行交流,以此提高自身的基础理论知识水平,充分发挥案例教学法在管理教学中的应用。
4.总结
总之,案例教学法在企业管理教学中能够发挥积极有效的作用,它能够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保证企业管理的教学效果。所以开展企业管理案例教学,必须加强对学生的鼓励,正确引导学生开展课堂讨论,并且努力丰富学生的企业管理专业理论知识,以此促进企业管理案例教学的顺利开展,实现企业管理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国际经济;贸易;经济学;教学案例
一、引言
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中国在世界经济格局中所占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中国与世界经济之间的融合度越来越高,而且中国逐渐变成一个开放的市场经济国家,在世界经济格局中,各种经济关系也越来越复杂。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我国的教育质量有了很大的提升,很多传统的教学方法不断被新的教学方法所取代,高校教育是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重要阶段,当前高校的专业设置越来越全面,为社会各个行业的发展输送专业化人才。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中,经济学教学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在国际经济贸易专业教学过程中,要对经济学的教学内容进行细化,引导学生加强对各种经济案例的分析,从而加深对经济学知识的理解。通过科学合理地设置教学案例和应用案例,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学水平。
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教学常见问题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国际经济贸易专业在高校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经济学作为该专业的重要内容,是高校教育过程中的重要内容。经济学的研究内容也越来越广泛,传统的经济学内容已经不能解释当前的经济现象,因此,为了提高经济学的适应性,使其更好地适应经济发展趋势,必须要加强对高校国际经济贸易专业以及经济学教学模式的转变。尽管当前高校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重视程度较高,但是在教学过程中还是存在一些问题。(一)教学模式单一传统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教学过程中,由于理论知识较多,教师教学过程中也十分注重对理论知识的讲解,例如经济学中有很多关于市场经济、经济发展等方面的理论知识,是经济学教学中的重点,教师只是按照传统的方式方法,对各种理论知识进行讲解,一味地进行理论教育,导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下降。(二)学生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认知比较片面很多学生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认知不清楚,比较片面,认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就是从事国际贸易的,国际贸易该专业学生毕业之后从事的主要行业,但并不是唯一的行业,国际经济贸易专业也不只是进行国际贸易,而更多的是要对国际经济形势进行掌握,促进我国经济水平在世界经济格局中得到提升,提高我国的经济实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该专业的认知不全面,也会导致学习效率受到影响。
三、国际经贸专业经济学教学案例设计
经济学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中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之一,也是该专业中的主要课程之一,在教学过程中,一些复杂深奥的理论知识是学生学习过程中面临的难点问题,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加深对经济学知识的内涵与本质的了解,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要加强对教学案例的设计和应用,在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上进行创新,以新颖的教学手段以及灵活多变的教学形式对学生进行经济思维的启蒙,为其他课程的学习奠定坚实基础。(一)合理地选择案例案例教学法是一种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方法,在经济学教学过程中选择的案例一般都是经济社会中的真实事件,在这些经济事件中往往融合了很多经济学理论知识,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对案例地分析,可以帮助学生理解经济学理论知识。在选择案例的时候要保证时代性和典型性,例如在分析市场失灵以及带来的各种问题的时候要选择时间比较近的案例,以1997年至今,尤其是2008与2009年的世界经济危机,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可以作为经济失灵分析的主要题材,通过实际案例的分析,可以强化学生的感受,激发他们加强对现实经济危机的理解,并且激发他们思考如何解决经济危机。另外,在选择案例的时候应该要具有典型性,现实的经济社会中有很多复杂的案例,各种经济事件也层出不穷,但不是所有的经济事件都可以用于经济学教学过程,例如在经济学教学过程中涉及供求理论中的支持价格和最高限价,就可以以我国政府的农产品收购政策以及政府当前对药品价格的强制管理政策等作为分析的对象,能够很好地对经济学中的供求理论进行诠释,而且结合了学生生活中的实际情况,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相关性和兴趣。(二)加强案例分析与讨论在经济学教学过程中,选择了合适的案例之后还应该要真正发挥出案例的作用,要引导学生加强对各种案例的分析和讨论。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将案例作为讨论的主要话题,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对经济事件中涉及的经济学理论知识进行分析,并且要探讨得出解决方案,然后再以小组为单位对讨论成果进行分享,在全班范围内加强学生之间的相互沟通与联系,帮助学生拓展思维和眼界,提高学习水平。
四、结语
综合上述,随着我国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的地位不断提升,国际经济贸易专业教学受到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教学过程中,经济学是一门十分基础、重要的课程,在经济学教学过程中可以加强对案例教学法的应用,结合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实际案例,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帮助学生加强对各种经济事件的理解,从而加深对经济学知识的理解,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张坤.提高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中经济学课堂教学质量的对策[J].中文信息,2016(03).
[2]谭丽涛.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中案例教学的问题分析[J].时代报告:学术版,2015(06).
- 上一篇:基层工会经费审计报告
- 下一篇:口腔医学技术的相关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