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境儿童调研方案范文
时间:2024-04-09 11:35:0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困境儿童调研方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近年来,__市妇联高度重视以留守流动儿童、监护缺失儿童为主的困境儿童关爱工作,建立部门联动机制,积极争取政策资源,广泛发动社会力量,实事化、载体化、社会化开展关爱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三个一”推进困境儿童关爱工作取得成效。一以贯之做好实事化帮扶。走村入户、调查摸底,更新和建立困境儿童档案,目前全市登记在册1366名困境儿童、1757名春蕾儿童、54144名留守流动儿童信息档案。对监护缺失、低保家庭儿童,列入困境儿童助学帮扶计划,2015年发放助学金273.2万元,受益1366人;对低保边缘家庭儿童,列入春蕾计划,2015年发放助学金126.7万元,受益1193人。一丝不苟推进载体化服务。在农村社区建立110家儿童快乐家园,实现有儿童教育辅导、有家长学校,有亲子实践活动,有亲情视频电话,有少儿图书室,有体育活动设施的“六有”目标;联合文明办、教育局建成蒲公英关爱行动网站,建立了留守流动儿童、困境儿童、春蕾儿童、爱心妈妈志愿者数据库,实现在线申请、在线更新、在线结对等功能。一个是儿童身边的家园,一个是网上虚拟空间,已经成为关爱困境儿童工作的两大服务载体。一心一意开展社会化关爱。开展寻找十佳“自强不息好儿童”、“手拉手、交朋友”、微公益行动等亲子实践活动,鼓励儿童树立积极乐观、克服困难、自信自强的阳光心态。对2559名困境儿童和春蕾儿童,落实校内有老师结对,校外有爱心妈妈帮扶,对孩子的学习、心理、成长、生活等方面给予关爱帮扶。一批社会组织和爱心妈妈加入到关爱队伍中来,如__事务所用社会工作法关爱失足少年,帮助他们健康成长,__青少年事务中心实施“逆风飞扬”项目,帮助孩子增强抗逆能力等。
二、“四行动”启动家庭监护缺失社会干预试点工作。2月,__省民政厅、省妇联联合下发《关于在全省开展儿童家庭监护缺失社会干预工作试点的通知》,__将试点社会干预儿童家庭监护缺失,农村留守儿童被列为主要对象,__为首批儿童家庭监护缺失社会干预工作试点地区之一。作为试点地区,__市积极开展“四行动”:一是联动协作,争取项目支持。与民政部门商量工作思路,争取公益创投项目支持,争取市委组织部的支持,把困境儿童帮扶作为社区党员关爱基金的项目之一,作为“两学一做”的内容之一。二是开展调研,确定试点乡镇。奔赴__、__等地开展调研,对困境儿童进行了初步摸排,并自我加压,确定留守儿童较为集中的__区__镇、__县__镇两个乡镇为省级试点,鼓励其他各县市区自行确定一个试点。三是建立队伍,夯实人才保障。在市级层面,建立文明办、民政、妇联、教育、公安、高校教师、社会组织负责人等组成的家庭监护缺失社会干预工作专家组,并确定市心理协会、律师协会、家教研究会、__社工事务所、立智微教育等作为智力支持单位;在试点乡镇,分别建立工作领导小组、评估干预专家组和爱心妈妈三支队伍。四是顶层设计,细化工作方案。按照国务院、省妇联、省民政厅、__市政府有关文件精神,对照试点工作要求,细化工作方案,着手制定评估干预体系、精准帮扶办法和转介工作流程等。
三、“五举措”建立家庭监护干预机制,促进儿童健康快乐成长。按照试点工作要求,__市积极探索,勇于创新,扎实谋划工作。一是部门联动协作,完善工作机制。建议市政府出台相关文件,建立健全关爱保护工作的强制报告、应急处置、评估帮扶、监护干预、舆情应对等机制,进一步明确责任主体和工作路径;把试点工作和困境儿童分类保障、扶贫开发两项工作结合起来,实现信息共享、资源共用、工作共联;通过购买公共服务鼓励专业化社会组织和爱心志愿者参与,从而完善“政府托底、社会参与、家庭尽责”的良好格局。二是建立信息档案,开展动态监测。按照孤儿、监护缺失、权益受侵、家庭贫困留守流动儿童等8种类型进行全面排查,确保一个都不能少,实现一人一档,动态监测;建立爱心妈妈和专家志愿者信息库,了解帮扶资源和专家特长,为精准帮扶干预夯实基础。三是进行评估分析,实施精准干预。在调查的基础上,组织专家对孩子面临困境的状况开展评估分析,将8类困境儿童分为帮扶、干预、监测三大类,综合施策、量身定制包括助学帮扶、教育辅导、心理疏导、安全引导、行为矫治、医疗救治、临时照料、法律服务、法律援助等服务;同时对监护人家庭提供困难救助、监护指导、就业创业指导等服务。四是整合各方资源,夯实干预基础。整合困境儿童分类保障、困境儿童助学帮扶、春蕾计划、扶贫开发等项目,解决帮扶的资金问题;通过学校老师、爱心妈妈“2+1
”帮扶,专家、社会工作者“2+1”干预,确保困境儿童得到妥善照料,困境状况得到有效改善;组织专家对试点乡镇开展家庭教育、儿童心理、社会工作方法等专题培训,提高家庭监护社会干预工作水平。五是开展教育巡讲,引导家庭履责。通过空中讲堂、网络讲堂、送讲座下乡、家庭情景剧、模拟法庭等形式开展亲子大讲堂百场公益巡讲,传播科学家教、法制知识、安全守护、女童保护等知识,引导外出务工父母回乡就近创业就业,履行家庭监护的主体责任。
篇2
【关键词】课程;课程建构;影响因素;策略
【基金项目】本文系黑龙江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6年度备案课题“构建农村幼儿园课程体系的策略研究”(课题编号:JJC1316026)的阶段性成果;黑龙江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6年度备案课题“城镇化进程中幼儿园对家庭教育指导的策略研究”(课题编号:JJC1316056)的阶段性成果;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幼儿家庭教育策略研究”扶持共建项目(项目编号:15EDE21)的阶段性成果。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7)03-0020-03
一、农村幼儿园课程现状
在无统一的省编教材情况下,农村幼儿园通过园本研究,在课程建构上取得了一些实践成果。例如某幼儿园在课程建设中,强调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整体性,把五大领域内容细化为适合幼儿具体学习与发展的十二个学习方面,形成独具特色的园本教育活动资源库。某农村幼儿园因地制宜,探索农村幼教发展之路,构建了快乐游戏科学活动方案。
虽然在课程建构上有体现自己优势的园本课程,但同时也存在严重的“拼凑课程”现象。例如,在教材的选择上五花八门,随意借用现象时有发生;幼儿园无园本课程的实施方案,班级各自为政,班本课程缺乏专业的指导与评价。
以下是农村幼儿园比较典型的课程现状,既有取得的成就,也存在需要调整和研究的问题。
1. 优质资源的结合与无效利用
近几年,安吉游戏火遍全国,一些乡镇幼儿园通过到安吉学习,将安吉游虻木验与本园的原有资源相整合,创设了以游戏为价值取向的课程体系。提倡课程观念上的改变,但是也考虑课程构建的整体要素,依据本地区幼儿的实际情况,具有明确的课程目标、完整的课程内容、灵活的教学方法、适当的组织形式和科学的课程评价。目前,农村幼儿园在课程建构上,形式感强,内涵挖掘不够,缺乏经验提升,没有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完整的课程体系。
2. 整合课程的曲解与实践
调研中发现,很多幼儿园在没有省编教材的情况下,各自选择市场上的幼儿园课程参考书,类别五花八门,质量参差不齐,一般具备教师好用、教案齐全、材料丰富的特点。幼儿园甄别能力有限,导致选用的教材有时不适用于本地区或者本园的幼儿,也有一些教师不知道要根据幼儿特点和经验准备活动,一味照搬书上的教案,难以实现教学目标。当前,我国农村不少幼儿园课程和教材内容与要求超出了幼儿实际能力水平,“小学化” 倾向严重。还有一些幼儿园选择两套甚至更多的教材,然后拼凑在一起,没有统筹的方案和评价,难以保证质量,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3. 家长工作的突破与转型
在农村幼儿园,家长工作一直较难开展。由于一些家长对幼儿园课程不了解,导致成为幼儿园“小学化”的推手之一。调研中也发现了一些值得推广的做法,一些幼儿园在家长工作方面积极思考,巧设对策,用事实和家长对话,让家长从理解开始,逐渐走向配合。例如,在家长会时,用孩子的游戏故事、学习故事作为案例,展示孩子在活动过程中的变化;教师用专业的语言、真实的图片讲述游戏的重要性和孩子在游戏过程中得到的经验。在家长开放日时,家长的表现也被照片记录下来,家长是支持孩子发展还是阻碍了孩子发展,教师也给予了专业的分析。从过去给家长讲大道理到用事实告诉家长,让家长自己改变观念和行为,这种做法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4. 各级培训的成效与缺陷
近几年,学前教育开展了大量培训活动,从十天的短期培训,到几个月的顶岗实践,培训规模前所未有,受益教师遍布全国。从高端公办幼儿园,到一线发达城市示范园,均成了培训实践基地,受训教师开阔了眼界,汲取了先进的理念,基础性知识和专业技能基本得到了提高。但是,目前的培训还停留在大而全的层面上,缺乏系统性、纵深式的主题培训,如专门进行关于幼儿园课程建构的内容,让园长、教师系统掌握课程理论与在实践中的应用。
5. 特色课程的乱象与管理
特色课程在幼儿园中普遍存在,例如创意美术、乐享阅读、户外体育、生活实践课程、科学探索等。特色课程可以作为幼儿园主体课程的补充,依托幼儿园自身的优势和资源开展特色活动,以满足幼儿不同发展的需要。但是,有些幼儿园将特色等同于特长,以招揽生源为目的,课程开设没有逻辑关系,各种特长类课程占据大量时间,无法保证幼儿全面发展的要求。尤其是私立幼儿园,缺乏整体管理和科学指导。
二、幼儿园课程构建的影响因素
1. 主体人员的复杂与矛盾
(1)幼儿教师的生存困境。农村幼儿园教师主要存在的问题是专业教师没有编制,转岗教师较多。这部分教师从中小学转到幼儿园任教,但是职称仍然按照中小学教师职称评聘制度执行,因此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没有竞争能力,在各方面条件上远远落后于中小学教师。职称评聘难度的加大,导致有些教师一旦有机会随时都可以离岗,转去中小学任教,增加了幼儿园教师队伍的不稳定性。缺少编制、待遇低下、转岗教师过多、专业发展困境等原因,导致了幼儿教师队伍的不专业、不稳定。教师队伍的问题与困境,直接导致幼儿园园本课程建设的质量无法保证。
(2)家庭教育的过度缺失。农村幼儿园的留守儿童占据很大比例,在家园共育方面难以做到共同协作、教育互补。隔代看护现象在县城极为普遍,教育观念、自身能力、年龄偏大、区域环境等因素,都使隔代看护只重看,不重教。家园沟通困难重重,家长学校有量无质。幼儿园课程的实施在很大程度上需要得到家长的认同和配合,需要家长共同参与进来,为幼儿园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支持。双方共同努力,目标一致,才能建设具有园本特色的高质量课程。
2. 外部因素的调适与冲突
(1)偏远地区的地域劣势。以黑龙江省为例,偏远的地域条件,陈旧的教育观念,封闭的思想状态,导致好老师不愿意去,教育资源缺乏,幼儿园课程随意性大。
(2)走向城市的资源取舍。随着“两期三年”行动计划的开展,学前教育发展成就显著,尤其是一些县级农村幼儿园加大了投入,按照示范性幼儿园的要求建设了标准化的幼儿园,硬件、软件都有了很大改善。在课程选择上,也接近于城市幼儿园,舍弃了农村幼儿园特有的广大资源,一些优质的乡土资源在渐渐消失。如何利用当地资源,如何将当地资源纳入园本课程,建设独特的、适合当地幼儿的课程体系,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3. 质量把握的标准与难度
(1)课程意识的模糊淡薄。调研过程中,发现一些幼儿园没有课程总体框架和方案,只是选择几本认为比较好的参考书,自行组合课程。有些幼儿园教师照搬照抄参考书上的教案,没有根据本班幼儿的特点加以改变,活动效果大打折扣。部分教学园长不了解本园课程整体情况,对教学质量无从把握,缺乏整体课程意识。
(2)专业支持的保障困难。走访调研过程中,大部分幼儿园都提出需要课程专家给予帮助和专业指导,尤其在课程建设方面。如果没有系统的理论支撑,很难做出完整、完善的园本课程。但是,一些偏远城市或农村,不具备专家长期、系统跟进指导的条件,只能自己摸索前进。
三、农村幼儿园课程方案建构对策
1. 深入有效的园本背景分析
r村幼儿园的课程实施不能照搬他人模式,而是要立足于当地的实际情况,构建当地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独特模式。课程建构之初,要对幼儿园的实际情况进行具体分析,包括硬件条件、家长资源、教师情况、幼儿特点、园所历史、区域环境、课程特点等。只有分析充分、深入,从课程要素角度出发,才能够确定幼儿园课程建构的方向和目标,找到本园课程建设的优势和问题。
2. 构建整体的课程观
建立整体的课程观,就要了解幼儿园课程结构。幼儿园课程结构是指幼儿园在国家、地方课程方案的指导下,根据自身的课程理念和课程目标,整合幼儿园资源优势,将课程组织在一起所建构的一套适合本园实际的有机统一的课程体系形态。课程领导者和决策者要科学认识幼儿园课程结构,根据自身情况确立适宜的目标,在目标引领下,组织资源和素材,完善课程,做到整体规划、目标明确、儿童为重、评价到位、科学完善。
3. 可行的管理和评价机制
课程管理能够实现课程的整体规划,保证课程的科学设计,并在执行过程中高效高质。如果没有课程管理制度,课程内容就会随意杂乱,无法保证课程资源的合理利用,不能保证幼儿的全面科学发展,等等。因此,幼儿园要建立科学的课程管理和评价制度。首先,园长要有整体课程的领导力,在民主管理的基础上,发动全园教师集思广益,引导课程走向科学化、规范化。其次,园长、教学园长要心怀大目标,落实小目标,通过管理和评价,让教师更具有课程执行力。
4. 切实提高教师待遇
在教育过程中,幼儿园课程是实施教育教学的最基本的途径和手段,教师是课程实施的主体,教师的待遇直接关系到课程实施的效果。因此,要切实提高农村幼儿教师待遇问题,以便更加稳定师资队伍,提高教育质量,提升教师素质。各级各地政府应该重视学前教育的发展,加大对农村幼儿园的投入力度,增加幼儿教师编制名额,鼓励农村生源的毕业生回乡就业。
5. 建立长效的专业支持保障
专业支持机制需要行政、教研、科研等几个方面的力量合力支持。教育行政部门可以制定相关政策,将省内专家库专家按照自身优势进行分类,建立专家与幼儿园的网络衔接。教研部门通过培训和教研活动,将专家与幼儿园进行实地衔接,科研部门可以通过科研项目、课题研究,将专家与幼儿园进行项目衔接,多方位、创条件,为幼儿园课程构建提供长期有效的专业支持。
参考文献:
[1] 焦晓玲,谷忠玉.浅谈农村幼儿园园本课程构建模式[J].学前教育研究,2007,(10):48.
[2] 邓红红.农村幼儿教师信息素养的缺失与提高策略[J].教育探索,2013,(7):146.
篇3
一、理论阐释:“三圈理论”的核心思想和分析框架
针对民族地区特殊教育教师所处的职业发展困境,达奇•莱昂纳德(Dutch.Leonard)的“三圈理论”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三圈理论”为准确剖析民族地区特殊教育教师所处的职业发展困境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分析工具,并对民族地区特殊教育教师走出其职业发展困境具有启发意义。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马克•莫尔(Mark.H.Moore)教授在1995年首创了战略分析三概念:价值、能力和支持.提出在决策过程中要充分考虑这三个因素的有机统一,积极提升能力并获得外部支持,以期实现社会公共价值[1](P23)。哈佛商学院、政府学院达奇•莱昂纳德(Dutch.Leonard)教授将马克•莫尔的战略分析三概念发展为“三圈理论”分析框架。该理论认为,在制定公共政策时,首先,必须考虑价值问题,即该政策方案的目标能否体现公共价值;其次,必须考虑能力问题,即政策方案实施与执行中的约束条件是否具备;第三,必须考虑支持问题,即政策方案所涉及的利益关系者的态度与意见;最后还必须考虑是否实现了价值最大化、能力最大化和支持最大化,以及这三个方面是否协调均衡。如果把能力、支持和价值各用一个圈表示,那么这三圈重叠的部分就是能力、支持和价值都具备的最佳决策或实施区[2](P37)。如图一所示,三圈相交形成的区域,呈现以下几种类型:区域一,耐克区:价值圈、能力圈和支持圈相互重叠的部分。在这种情况下,能力、支持和价值都具备,最有可能获得成功,应果断实施或扩大,只需要放手去做就行了。因“放手去做”是耐克公司的口号,故将这一区域称为耐克区。区域二,我有一个梦想区:价值圈与能力圈和支持圈不相交的部分。在这种情况下,个人判断虽具有价值战略,但因既无足够的能力推行,又缺乏公众的支持,所以只能停留在梦想阶段,不能被实施。区域三,梦想项目区:价值圈与能力圈相交的部分,不含耐克区。在这种情况下,虽然具有一定的战略价值,并且也有足够的能力去实施,但因缺乏广泛的支持,所以仍然不能马上实施,只能展示模型,分享这个梦想。区域四,风险项目区:价值圈和支持圈相交的部分,不含耐克区。在这种情况下,虽然具有一定的战略价值,也能得到广泛支持,但是由于组织能力欠缺,实施该战略仍具有一定的风险性。区域五,他们的梦想区:支持圆圈与价值圈、能力圈不相交的部分。在这种情况下,因为公众的认同出现偏差,虽然战略受到广泛支持,但因缺乏价值,且无能力实施,所以仍然只是公众的梦想,而不能成为组织的行动。区域六,噩梦区:能力圈和支持圈相交的部分,不含耐克区。在这种情况下,虽然战略获得广泛支持,又有足够能力完成,但因毫无价值,所以一旦实施将浪费大量的资源,造成很大损失。这个区域是三圈互动形成的不同决策模式,阐明了价值、能力、支持三者的关系,强调了实现公共价值的重要性。只有实现价值圈、能力圈和支持圈的最大重合,即进入耐克区才是公共决策的最佳目标。因此,在分析民族地区特殊教育教师的职业发展困境,探寻民族地区特殊教育教师的职业发展之路、构建特殊教育教师能力体系、支持体系,实现其价值最大化时,透过“三圈理论”的视角分析,对于解决现实问题具有很强的理论指导作用。
二、困境透视:民族地区特殊教育教师职业发展困境的“三圈”分析
(一)民族地区特殊教育教师职业发展困境的“价值圈”分析
“价值”是指客观事物本身所具有的某种实际用途和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它包括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民族地区的特殊教育教师作为特殊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和民族教育事业发展的主力军,他们在传授残疾儿童知识、技能,使其融入主流社会成为“残而不废”的建设者方面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同时,在传承民族文化,发展民族经济,促进民族教育,推动和谐社会发展方面也发挥了积极作用。然而,在调研中发现,一方面民族地区的特殊教育教师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自我价值认同不高,常有一种职业自卑感;另一方面,社会上对民族地区特殊教育教师的“特殊职业”也存在忽视、歧视和漠视现象,导致民族地区特殊教育教师的社会地位不高,教师流失严重,影响了特殊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三圈理论”所展示的“他们的梦想区(区域5)”对民族地区特殊教育教师的上述困境进行了形象的分析:因为公众的认同出现偏差,虽然战略受到广泛支持,但因缺乏价值,且无能力实施,所以仍然只是公众的梦想,而不能成为组织的行动。当然,导致民族地区特殊教育教师职业发展价值认同困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现借助“三圈理论”对其剖析如下:1.特殊的生存环境制约了民族地区特殊教育教师的职业发展环境。民族地区特殊教育教师大多生活和工作在经济发展落后、贫困人口分布广、贫困程度深、脱贫能力弱、残疾流行率高的“老、少、边、穷、山、库、漠”等地区,其所在的场域所占有的权力资本、社会资本、教育资本、经济资本等资本量都很有限,这就决定了其生存和职业发展的空间非常有限,从而影响了其职业价值的更好发挥。2“.特殊的身份”固着使民族地区特殊教育教师也成为了一种“特殊的弱势群体”。由于特殊教育教师所面对的教育对象是儿童中最为脆弱的群体,也是残疾人殊而又困难的群体,这也决定了特教教师职业的“特殊性”,使他们同这些“特殊儿童”一样,无论是在社会场域,还是在教育场域,都被看做了“局外人”,也成为了一种特殊的“弱势群体”。因此,“局外生存”形象地勾勒出了民族地区特殊教育教师被遗忘、被贬损、被误读的尴尬困境:渴望进场,却被排除在场外;虽在场内,却不被接纳;表面在场,实际并不在场;物理场的在场,意义场的不在场[3](P3)。调研发现,尽管民族地区的特殊教育教师中绝大多数教师比较喜欢特殊教育这项工作,很希望自己能够成为一个优秀的特殊教育工作者,并且90%以上的教师愿意永远忠于特殊教育工作。他们在处理与学生、同事、领导与学生家长的关系中满意度都较高,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评价也较高,其工作效能感、情感幸福感、身心愉悦感和职业高尚感都较好,认为在特殊教育学校这个特定的“场域”中生活得比较开心。但是,由于特殊教育教师这个“特殊”的身份固着,却又多角度多方位地真真切切地提醒着身处学校场域和社会场域交织着的这群特殊的“弱势群体”在“此时此地”无助与无奈、屈服与顺从、抵制与颠覆、悬置与冷漠的生存境遇[4](P33)。3.社会地位不高和经济待遇偏低是民族地区特殊教育教师职业发展价值认同偏低的重要因素。一方面,由于社会上有些人对特殊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以致对从事特殊教育工作的教师社会价值认可度不高,认为只有“三流”的教师才会从事特殊教育工作,从而使他们产生了强烈的挫折感、失落感和自卑感;另一方面,由社会比较产生的自我价值认同偏低。与普通教育学校教师相比,特殊教育教师的工作量更大更辛苦,工作环境更差,所教学生的前途渺茫,工资待遇与工作量不成比例,这些都使得特殊教育教师感到一种潜在的压力。此外,在与家长的交往过程中,不可理喻的家长或漠不关心的家长也会让他们产生职业倦怠感。[5](P160)这些因素不仅给这群特殊的“弱势群体”带来了巨大的生存压力,也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健康压力和职业发展压力,更容易造成巨大的职业倦怠感,从而使许多高素质的特殊教育教师纷纷跳出了特殊教育的职业圈子另谋出路,以致影响了整个民族地区特殊教育教师队伍的可持续发展。
(二)民族地区特殊教育教师职业发展困境的“能力圈”分析
在民族地区,特殊教育教师的角色具有“多重性”。他们既要针对教育对象的“差异性”进行特殊的“个别化教学”,又要成为学生的安全卫士、健康医师、生活护士、学习良师和人生导师;既要成为学生特殊教育需要的诊断者和评估者、学生个体缺陷的补偿者和潜能的开发者、学生差异教学的设计者和实施者,又要成为更富有同情心和更具有合作意识与能力的组织者。此外,作为民族地区的民族教育工作者,还要尊重民族文化差异,正确对待文化冲突,增强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感,以促进学生全面协调发展。因此,特殊教育教师角色的“多重性”决定了其能力的“多样性”。他们不仅要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和职业素质,还要具备特殊的专业教育教学能力和科学的创新实践能力。“三圈理论”中所展示的风险项目区(区域4)对民族地区特殊教育教师因能力缺乏而导致的困境进行了形象描述:虽然战略具有价值,也能得到广泛支持,但是由于组织能力不足,所以实施该战略仍具有一定的风险性。结合“三圈理论”,对民族地区特殊教育教师职业发展的能力困境及原因分析如下:1.思想素质参差不齐,影响了整个民族地区特殊教育教师队伍形象。民族地区特殊教育教师的政治觉悟和思想素质大多数都较高,在为人师表,以身示范、以身示教,真心关爱学生、真情对待学生,帮助残疾学生学到生存的知识和技能,学到做人和谋生的本领,成为“残而不废”的有用人才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然而,在调研中发现,在民族地区的特殊教育过程中仍然存在体罚、辱骂残疾学生的现象。有些学校还出现教师智障女学生及教唆聋哑学生偷窃的可耻行径。这些师德低下的教师的言行不仅影响了其自身的职业形象,也影响了民族地区特殊教育教师队伍的整体形象。2.专业素质普遍偏低,影响了民族地区的特殊教育教师职业的可持续发展。我国民族地区的特殊教育由于起步较晚,发展相对落后,师资培养机构缺乏,导致特殊教育教师的专业素质普遍偏低。尤其是既受过特殊教育专业训练,又受过康复医疗技术训练的人数几乎为零,这些都极大地影响了教师职业的可持续发展。3.学历水平不高,影响了民族地区特殊教育教师教育质量和水平的提升。调研发现,在民族地区特殊学校中专任教师学历层次普遍较低,且学历进修的积极性都不高。起点学历为专业本科的极少,起点学历为大专学历的人也只占少数,而且在已有的特殊教育教师中,受过特殊教育专业化培养的人数更少。调研还发现,学历与专业两者之间存在明显的脱节。在民族地区,大多数特殊教育教师是普通师范院校的毕业生,或者是从一些普通学校转行过来的,只有少数教师是特殊教育师范专业的毕业生,而且这些特殊教育专业毕业生的学历层次又太低。学历水平偏低和特殊教育专业素质不高不仅影响了教师本人能力素质的提升,也影响了民族地区特殊教育教育整体质量和水平的提高。4.职业培训不够,影响了民族地区特殊教育教师整体素质的提升。在培训方面,由于社会对民族地区特殊教育发展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及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制约,以致对特殊教育教师继续教育培训的重视度和支持度不高。民族地区特殊教育教师因职前培养的缺乏和职后培训的不足,使之在特殊教育实践过程中因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和实践经验的借鉴,以致其难以承担教育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更谈不上专业发展和个人的职业发展。
(三)民族地区特殊教育教师职业发展困境的“支持圈”分析
在民族地区,特殊教育教师要得到良性发展,不仅需要加强自身素质和能力的提升,更需要社会、学校和家庭等各方的大力支持。然而,现实中,正是由于支持层面的“缺位”和“失位”才导致了民族地区特殊教育教师的职业发展困境。这种困境就是“三圈理论”中梦想项目区(区域3)所展示的现状。1.政策支持的缺位,导致了民族地区特殊教育教师职业发展的政策保障的缺失。为了保障特殊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特殊教育教师的健康成长,国家制定了一系列相关的法律法规。例如:教育部的教师[2012]12号文件《关于加强特殊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国务院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国发〔2012〕41号)、《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等都对保障特殊教育教师的职业发展作出了明确规定。但是,由于各种主观或客观原因,在执行过程中经常出现政策执行不力,落实不到位等问题,从而影响了特殊教育教师的职业发展。2.社会支持的失位,影响了民族地区特殊教育教师职业发展的社会美誉度。一是社会各界的关注度不高。社会各界对民族地区特殊教育及特殊教育教师的关注关爱及支持力度不够,影响了其社会地位的提高和可持续发展;二是经费投入不足。民族地区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不高,特殊教育经费投入不足,民族地区特殊教育教师所应享受的津贴、住房、医疗及特岗补贴等相关待遇得不到有效保障,从而影响了其职业发展的积极性;三是各类媒体舆论支持不够。各类媒体对民族地区特殊教育及特殊教育教师的典型事迹宣传不够,以致社会对这个“特殊群体”认知、理解和支持不够,影响了其职业发展的社会认可度和支持度。3.学校支持的不到位,制约了民族地区特殊教育教师职业发展的动力和活力。特殊教育教师能否获取内部支持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取决于所在学校对其发展的支持度、培养重视度及生活关怀度;二是学校是否具有保证其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班级管理、特殊教育资源等顺利实施的财力物力保障;三是学校是否具备有利于特殊教育教师可持续发展的制度保障及学校、家庭、社会、学生等四方联动的良好氛围。但是,在调研中发现,民族地区的一些特殊教育学校在这三个方面都或多或少地存在重视不够、关怀不够和支持不够的现象。
三、困境破解:拓展并优化民族地区特殊教育
教师职业发展的耐克区“三圈理论”对于民族地区特殊教育教师走出职业发展困境,寻求职业发展的耐克区,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只有借助“三圈理论”对民族地区特殊教育教师职业发展的价值、能力、支持等层面的深入分析,才能正确剖析其面临的问题,积极探索通往“耐克区”的有效路径,实现其价值圈、能力圈和支持圈三圈交集的最大化最优化,从而确保民族地区特殊教育教师职业发展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一)积极营造发展环境,优化职业发展的价值认同圈,着力实现民族地区特殊教育教师的职业价值
1.价值认同是民族地区的特殊教育教师超越困境的重要因素。民族地区的特殊教育教师虽然工作和生活在处境不利地区,因其工作的特殊性而在社会上处于去权和无权的特殊弱势地位,使其常有一种职业倦怠感,但是“教师”的神圣职责和崇高使命仍是民族地区的特殊教育教师超越困境,实现人生价值,提升职业幸福感的力量源泉。民族地区的特殊教育教师在传授残疾儿童知识、技能,使其融入主流社会成为“残而不废”的建设者方面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同时,在传承民族文化,发展民族经济,推动和谐社会发展方面也发挥了积极作用。他们在以“特殊儿童”为教育对象的教育过程中,其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能够得到很好实现,从而实现了自我超越,赢得了学生、家长及社会的价值认同。因此,作为特殊教育教师,只有明确自己肩负的神圣使命与崇高的社会责任,积极地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继承和发扬传统的“敬业”“乐业”“勤业”和“精业”精神,全身心地投入到特殊儿童的教育事业中,在奉献中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才能真正超越其生存与发展困境。2.积极营造良好的社会发展环境,努力提升民族地区特殊教育教师的社会认同。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对于残疾儿童的教育发展更是如此。要提高特殊教育教学质量,教师队伍建设是基础保障,也是帮助残疾孩子实现求知梦的前提。因此,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特殊措施,努力提高特殊教育工作者的政治待遇和社会地位,为其更好地教书育人提供良好的氛围和环境。一是国家要积极落实推动民族教育和特殊教育发展的相关政策,切实维护和保障民族地区特殊教育教师的根本利益;二是在民族地区,在推荐地方人大、政协委员的人选时,应适当考虑特殊教育界的代表,使他们在参政议政的过程中更有效地推动特殊教育事业的发展;三是民族地区的教育行政部门要充分考虑民族地区特殊教育学校办学体系的特殊性,合理制定特殊教育学校教师评优晋级的政策条件,增强民族地区特殊教育教师的从业吸引力。3.积极营造良好的职业发展环境,努力提升民族地区特殊教育教师的职业认同。民族地区的特殊教育学校要为特殊教育教师创造一个良好的职业发展环境。一是学校需要改进现行管理制度,实施更加人本化的管理,切实做到“以教师为本”,为教师创设良性的工作环境和良好的专业发展条件。二是学校要转变管理理念,不再以管理作为约束或管制教师的手段,而是要真正树立起以管理促进教师发展的理念。三是学校要构建优质的、自由、民主的校园文化,为教师生存实践的顺利开展营造宽松、自由的发展环境。四是学校要充分尊重教师职业的专业地位,积极创设有利于教师专业成长的条件,不断变革封闭、孤立型的特殊教育传统的教师文化,构建开放、自然合作性教师文化。
(二)积极培养职业能力,优化职业发展的能力圈,着力提高民族地区特殊教育教师的素质和水平
民族地区特殊教育教师职业能力的高低不仅关系着教师本人的素质和能力的提高,也关系着民族地区特殊教育质量和水平的提高,更关系着整个特殊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因此,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不断提高民族地区特殊教育教师的职业能力,积极优化其职业发展的能力圈,以确保民族地区的特殊教育教师队伍可持续发展。1.加强民族地区特殊教育教师职业能力的源头培养。充分发挥各级各类特殊教育师范院校特殊教育师资培养培训的工作母机作用,有计划、有步骤地对民族地区的特殊教育教师进行特殊教育专业培养和培训,从而在数量和质量上满足民族地区特殊教育专业师资队伍发展需要[6](P71)。2.加强民族地区特殊教育教师职业能力发展的制度建设。加强特殊教育师资培养和培训的制度保障是民族地区培养高素质高水平特殊教育教师队伍的前提和基础。一方面对现有的保障特殊教育教师师资培养和培训的法律法规要狠抓落实,努力提升其职业能力;另一方面要狠抓特殊教育教师资格准入制度建设,对尚未接受特殊教育核心知识与技能训练、不具有专业经验的特殊教育从业人员进行再培训与资格核准,从而有效地提高特教教师的专业素养。3.建立科学的评估和考核机制。建立科学的评估和考核机制,将培训的质量与教师的职称晋升、年度考核、评先表模等有机结合起来进行评估考核,不仅能有效提高特殊学校教师参加职后培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更好地提高民族地区特殊教育师资质量,积极推动民族地区特殊教育师资队伍的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
(三)积极争取支持,优化职业发展的支持圈,着力提升民族地区特殊教育教师的职业幸福感
篇4
邛崃是地处成都平原西南部的县级市,域内特殊教育起步于1990年。通过二十多年的努力,构建了以特殊教育学校为龙头,以资源教室(特教班)为骨干,以随班就读为主体的特殊教育格局。2015年1月,邛崃市成为教育部遴选的37个国家特殊教育改革实验区之一。当时面对的突出问题主要有:投入经费不能满足特殊教育发展需要;特殊儿童分布广,就学难,送教难;专业师资队伍缺乏;特殊教育需要的专业教育资源缺乏,整合难度很大;部分业内外人士的特殊教育观念落后。针对上述问题,邛崃市通过科学的顶层设计、强有力的政府保障和专家团队引领的科学实验系统,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水平,切实提高特殊教育质量,促进特殊教育的持续发展。通过实验,目前,全市有特殊教育学校1所,31个资源教室(特教班),以及20个随班就读校点,基本能满足不同类型和程度的特殊儿童的入学需求。全市有436个特殊儿童在校接受义务教育,另对40个重度残疾儿童实施送教上门,适龄残疾儿童入学率达99%。
二、实验区的工作探索
(一)顶层设计
通过自上而下的政府支持系统的建设完善与自下而上的一线特殊教育活动实践,建立区域性的特殊教育需要的儿童教康整合服务支持网络,解决随班就读和送教上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高本地区特殊教育质量,并总结在此过程中的经验和模式,以供其他相似条件地区发展特殊教育借鉴。
(二)建设和完善行政支持体系
1.建立稳定的投入机制,推动区域特殊教育发展政府通过出台一系列的政策如《关于建立困境儿童分类保障制度的实施意见》《邛崃市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年)实施方案》《邛崃市残疾儿童少年到宅服务工作实施方案》等,确保所有在校和送教上门残疾学生生均公用经费执行6000元/生/年标准,落实送教上门人员交通和误餐补贴100元/天/人,按需要配置特殊教育学校和资源教室专用设备,特殊教育专项经费逐年提高;全市89名资源教师全部同特校教师一样享受特殊教育津贴,将随班就读工作纳入普通学校教师绩效考核,新招聘8名特教专业本科毕业在编教师;通过购买服务,引进专家团队,指导特殊教育的专业发展。2.建立四级评估机制,实现特殊教育分级管理建立政府对部门工作的评估机制,通过联席会议制度明确部门年度工作目标,由项目督办进行考核;完善教育局对学校的评估,将特殊教育发展指标体系尤其是残疾儿童发展作为普通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纳入对普通学校的绩效考核;将残疾儿童的发展纳入学校对特殊教育专任教师和随班就读老师的工作考核指标;落实对特殊学生的发展评估,这是前三级评估的基础内容。3.充分发挥资源中心的作用2016年4月,邛崃市特殊教育资源中心成立,确立了“全人教育,全力支持,全心服务”的宗旨,明确了培训和咨询、教育科研和教学指导、督导和评估、转介和安置、转衔服务、教学资源服务的职能。其中为区域内的教师提供培训、开展特殊教育相关的教育科研和教学指导、协助教育局进行督导和评估工作是目前主要的职能。特殊教育资源中心的运行由一个动力体系、一个管理体系和一个合作载体组成,动力体系是我市的特殊教育四级评估体系,管理体系是资源中心的运行机制,合作载体是跨部门的微平台。政府对部门的特殊教育目标督查由资源中心提供基础数据,教育局对普通学校的特殊教育工作评估由资源中心制定指标体系并实施,普通学校对教师的特殊教育工作评估以及对残疾学生的发展评估由资源中心指导进行。通过建立“邛崃特教中心”企业微信平台,将家长、学校、政府相关部门、各镇乡残疾人专干和卫生院医生、康复机构、专家团队全部纳入,实现了及时政策和信息、沟通和合作、在线培训、对全市学校开展特殊教育工作评估、记录其他部门特殊教育相关工作情况等功能。
(三)随班就读及送教上门的改革实验
1.跨专业团队整合模式下的随班就读两年来,通过随班就读支持保障体系的建设,学校特殊教育管理机制的研究,区域内特殊教育工作队伍的建设,对随班就读重难点问题的突破,有效提高了随班就读的质量。一是建设资源网络,完善管理机制。全市增设16个资源教室,使资源教室覆盖全市24个镇乡及偏远地区。对资源教室采取分级发展,重点建设发展有困难的二级资源教室,促进三级资源教室的建设和发展。二是通过健全学校特殊教育管理机制,资源教室的课程调整,特教班的职能扩展,支持随班就读。三是培训专业师资,提高队伍素质。采取分层式菜单培训:针对教师实施内涵式的长期培训,以“进入一个学校,研究一个个案,成熟一个团队”的培训宗旨和“理论+实践+反思+分享+再行动”和“种子班”的培训模式,快速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针对管理人员和相关部门人员开展了普适性的培训,针对家长开展了和其子女相关的个别化培训。四是与一所高校和多个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建立专家指导团队。五是根据区域内随班就读发展的重难点问题,申报了省级课题《跨专业团队合作模式下融合教育支持系统建设和运行的现场研究———以邛崃市为例》,确定了6个子课题,通过针对性的行动研究,解决问题,带动整体发展。2.跨专业团队整合模式下的送教上门我市送教上门工作面临幅员面积大,地形相对复杂,送教上门服务对象分散,医疗和康复专业人员不足的难题。通过实践研究,提出了以下几种做法。一是落实送教上门方案。在充分调研和评估的基础上,确定了工作原则,设计了工作模式,制定了工作方案,培训相关人员,在整体展开的基础上开展送教上门个案研究。教育局负责整体规划,特殊教育资源中心具体负责组织实施,根据就近原则,以距离送教上门对象最近的学校为主体,会同其他专业人员,针对服务对象组成个性化的服务团队,通过合作制定IEP并实施开展工作。二是按照《邛崃市残疾儿童少年到宅服务工作实施方案》,落实部门责任,指定每个部门、镇乡具体负责人。由服务对象所在地学校资源教师牵头,针对服务对象情况,联系各部门、所在镇乡负责人,开展工作。三是针对送教上门人员开展专门培训,申报了省级课题《跨专业团队模式下的送教上门现场研究———以邛崃市为例》,确定了6个点位,分别以《跨专业团队模式下的送教上门的个案研究》为子课题,研究送教上门工作中需要解决和突破的问题:怎样构建送教上门的支持保障体系,怎样整合部门资源开展跨专业的送教上门服务,怎样培养教康整合的教师队伍,怎样对大龄送教上门对象开展职业重建,怎样将送教上门对象安置到隔离程度更低的环境,怎样整合自然资源为送教上门对象服务。
三、实验区的工作经验
(一)建立与完善行政支持系统,推动特殊教育常态发展
邛崃市建立政府牵头、目标导向、督导保障、教育局协调、部门合作、资源中心为载体的自上而下的行政支持体系,保障了区域内特殊教育工作系统开展和常态推进。如建立了稳定的投入机制,保障特殊教育专项经费和公用经费按发展需要逐年增长;招聘专业教师,引进专家团队,建设教师队伍;建设了资源中心,31个资源教室,24个残联服务点,24个镇乡卫生院联动的特殊教育服务网络;通过特殊教育工作目标督查制度,将各项工作以目标任务的形式下达到各部门,作为刚性要求强制执行,特殊教育资源中心将各部门的工作情况反馈到市政府目标督查办公室,实现对各部门的督导和评估等。
(二)以“复合式资源教室”发展支持随班就读
为满足重度残疾儿童的教育需求,邛崃市设置了“特教班”,在发展的过程中又将这部分“特教班”建设成为了“复合式资源教室”,支持随班就读和送教上门。“复合式资源教室”综合了特教班和资源教室的功能,能根据需要开展中重度残疾儿童的班级教学,同时发挥资源教室的功能,是一个随时根据服务对象的需求灵活工作的综合体。学校建立校内的特殊教育支持保障体系,制定和完善相关制度,从教务、德育、后勤等方面全盘规划,发展其满足特殊教育需要儿童灵活安置的功能。“复合式资源教室”的建设丰富了区域内特殊教育安置层次,实现了“隔离程度最低”的“动态安置”,使特教班的职能得到了扩展,资源教室支持随班就读的能力进一步提高。
(三)以“跨专业团队合作的送教上门模式”满足学生需求
1.“能进全进”的送教上门原则送教上门的起点应该考虑怎样避免让孩子成为送教上门的对象。邛崃市确定了“能不送尽量不送,能进校全部进校”的原则,通过三个途径让孩子进入隔离程度更低的环境:一是“纠错型”———通过有关专家评估确保送教上门对象是确实不能到校就读、不得不送的适龄儿童少年;二是“创造条件型”———通过创造条件、协调资源,尽可能让更多重度残疾儿童到校就读;三是“发展型”———通过送教上门工作,转变家长思想观念,提高送教上门对象的能力,使其能到学校就读。2.跨专业团队合作为主的送教模式(1)跨部门合作教育、卫计、残联、民政、财政在政府督导下,根据联席会议规定的任务,由各部门服务对象所在区域内的责任人组成团队,由学籍所在地学校教师为个案负责人,跨部门团队合作提供送教上门服务。(2)“外促内生”的专家指导模式通过聘请高校、康复机构、医疗机构专家,保障送教上门工作的专业性和有效性。专家主要通过两种方式实现合作:一是直接加入送教团队服务难点个案;二是培训指导送教人员。制定送教上门指导培训方案,教师在实际工作中发展自身专业,构建能够提供跨专业服务的教师队伍。(3)教康整合的送教上门课程建设教师在和康复治疗师合作送教过程中,将不同的康复训练内容和其他领域的学习结合起来,开发教康整合的课程,让孩子在康复训练的同时进行其他领域的学习,提高学习的效率。
(四)“任务单式科研”突破课题研究难点
通过三级任务单开展课题研究。第一级任务单明确区域内特殊教育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确定课题,以子课题的形式进行课题研究。特殊教育资源中心以“任务单”的形式指导学校开展课题研究工作,保证课题研究的方向,解决教师科研能力不足的问题。制定二级任务单,明确某一阶段内子课题研究的内容和成果形式、实践的途径和方法。子课题学校根据二级任务单制定三级任务单,规定学校课题组教师的具体任务。
四、需思考解决的问题
篇5
一、历史回顾: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发展历程
(一)专业发展缘起
建国初期,我国师范教育的培养结构是:中师培养小学师资,大专培养初级中学师资,本科培养高级中学师资。90年代末,我国对师范教育的结构作出调整,将逐渐减少中等师范学校的数量,从而将小学教师的培养规格整体提高。
(二)从专业的事实性存在到专业的官方认同
全国逐步取消中等师范教育以后,小学教师的培养任务落在了各大高校手中,使其规格开始高等教育化[1]。1998年,小学教育本科专业首先在南京师范大学晓庄学院试点开办,随后,各级师范院校开始设置小学教育专科,部分部属师范院校也陆续开始设置小学教育专业本科。2002年,小学教育本科专业正式被列入了教育部公布的本科专业目录。
(三)探索性的专业发展
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的小学教育纳入高等教育范畴的时间是最晚的,发展时间也是最短的。在这十多年里,我们不断地修正小学教育本科的专业发展方向,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适应我国社会发展的小学教师的培养方案。在这十多年里,各大高校各显神通,根据其不同的办学理念和社会在不同时期对小学教师的需求,探索出不同的培养模式,修订出各具特色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二、当下困顿: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发展掣肘
(一)难以辩护的专业合法性立场
小学教育本科专业虽然专门针对小学教育培养专门人才,但是由于该专业主要不是从中等师范逐步升本,而更多的是从原教育学专业逐步演变而来,所以迄今为止该专业尚处于探索完善期,还没有形成比较成熟而完备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安排。面临的主要问题有:
第一,人才培养规格定位多样。目前,我国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呈现出三种培养方式:一是单科型,即将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分为若干方向,例如小学语文、小学数学、小学英语等;二是多科型(复合型),例如211,培养能够教授两门主干课程,教授一门艺体类课程,教授一门社会性课程;三是全科型,培养各门功课都可以胜任的小学教师。
第二,课程群设置的混乱。由于大多数高校的小学教育本科专业都是由“教育学”专业演变而来,因此,其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中的课程群的设置较为混乱。其中主要是专业素养类课程和教师教育类课程的设置混乱而重复。
第三,专业本位与学科本位冲突。小学教育本科专业的专业目标是为社会培养合格的小学教师;其学科目标是形成小学教育的学科知识体系;专业是在一定的学科知识体系的基础上构成的[2]。两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但目前,究竟是培养专业能力强的小学教师重要,还是形成良好的知识体系重要?两者在孰轻孰重的较量中冲突不断,严重制约了其专业化的发展。
(二)难以弥合的师范性与学术性“张力”
增设小学教育本科专业的高等院校将小学教育本科专业的学生培养成以专业本位为主的“专家型”“学科型”小学教师,而忽视了其“师范性”,即忽略了小学教师相关技能的培养;由中等师范院校改制成功后而转型的高等院校则沿用原来中师对小学教师技能的训练,学生的“师范性”水平较高,学科性强,面试求职容易录取,但其后劲不足,学术性较差,张力不够。因此,如何在师范性和学科性之间找到一个契合点,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三)难以迎合的市场尴尬需求
1门槛准入的尴尬。无论是省级、地级城市的小学,还是一些偏远山区小学,小学教师的准入门槛一律都是本科及以上学历,省级城市、发达地区的小学教师的招聘要求更高,要求六所部属师范院校毕业、或者硕士研究生及以上才有报名资格。这就造成许多大专毕业生虽然相关专业技能水平较强,但却无资格参加公招公考,而大多高学历、高层次人才虽然参加公招公考考入小学教师编制,但仅仅将此作为人生的跳板。这就造成了诸多农村小学却因地理位置偏远、生活条件艰苦等原因,本科学生不愿意报名报考,专科学生愿意报却无资格报考的尴尬情况,城市诸多高层次人才考入后,但工作热情不够,想方设法转行。
2多元化的竞争尴尬。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无论以前的学科背景如何,凡是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考生只要通过各省规定的教师教育相关专业课程的考试,均可以申请教师资格证,申请到教师资格证就可以参加公招公考。而这一类型的考生虽然其理论水平已经过关,但其专业技能方面无疑是相当欠缺的。然后是我国教师资格证的“大管小”原则,取得中学教师资格证的可以从事小学教育和幼儿教育,因此,许多其他专业的学生因为中学不容易考进或者缺乏竞争力,从而转向开始竞争小学教师岗位,这就使小学教育专业成为了师范专业中的“弱势”专业之一。
三、发展构想: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建设前瞻
因此,要想使小学教育本科专业的发展专业性强,市场竞争力强,必须制定出能够适应社会需求的专业发展路线,将其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至能完全满足目前小学教育的需求,明确目标定位,才能使其正确地发展。
(一)基于实践需求的专业发展方法路线
1利用地方优势,积极参与。在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学生的培养过程中,要不断地与实习基地结合,利用地方优势,与高校周边的小学互动,积极组织实习和见习活动,学生不断地参与,了解目前小学对小学教师的要求,经过总结和反思,明确自己的实践取向和发展目标,从而朝着该方向努力,优化学习资源,打造学习品质。
2注重实践能力的训练。在全方位训练学生教师教育的相关能力的同时,以专业为本,注重专业性实践能力的训练。在相关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如微格教室和小组学习的模式来强化学生的相关实践能力。学生在主动学习的过程中通过进行自我剖析,小组讨论、集体学习等方式,来找到问题的关键所在,提高基本能力。
3利用培训资源,了解最新需求,提高实践能力,促进专业发展。利用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国家级培训(以下简称国培)、省培等相关培训活动,增加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学生与一线教师接触的机会,利用国培计划中有诸多顶岗置换项目,本科学生还有机会到一线小学去顶岗实习,在“实战”中锻炼自己,查缺补漏。
(二)探索全科型人才培养模式
通过走访调研和相关考察我们发现:目前小学校对小学教师的需求不是单一的,而是需求不仅能胜任主干课程,而且能担任相关班级管理工作的“全能型”的小学教师。在具体做法上,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第一,注重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学生思想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培养。小学时期的儿童正处在智慧潜力逐步显现并迅速发展的时期,他们对什么都好奇,对什么都感兴趣,模仿力也特别强。而且也是小学生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因此,作为小孩子最易模仿小学教师。
第二,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学生全面教学技能和管理方法的培养。小学教师的教学技能和专业知识的传授内容不能太过于“单一”,要使其“一专多能”。根据走访调研发现,目前,大多数小学对小学教师的要求很广泛,不仅仅只是完成单一学科的教学工作,还要从事相关的班级管理、班会活动课程、艺术类课程等的教学工作。因此,我们在进行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学生培养时不仅要求掌握专业知识,还应具备弹琴、唱歌、儿童游戏、形体基训、手工制作等多种知识和多重技能,使其知识面涉及到历史、人文、地理、社会、自然……把其培养成相当于百科全书似的全科型人才[3]。
第三,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学生相关教育理论的掌握和科研能力的培养。在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还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教育理论,使其具有较强的教育科研意识和能力,不仅能教好书,当好班任,而且能对教学过程和成果进行反思,及时改进,并形成理论,推动小学教育的发展。
(三)以学科建设为抓手推进专业课程群的丰富与成熟
在进行小学教育本科专业的课程体系设置的时侯,要注重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丰富课程形式,深化课程内容。2012—2014年,我们通过走访调研,深入小学教育一线、基层教育部门,了解到最基层对小学教师的基本需求。因此,我们的课程设置在以学科建设为龙头的基础上,根据基层对小学教师的专业需求,优化课程群,丰富课程形式。
1优化课程群。首先要整合相关课程。例如:小学教育专业本科教育类课程可能会开设中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中国教育学、教育心理学、儿童心理学、普通教育学等。把相关的课程整合成一至两门课程。其次是删减掉一些内容陈旧的、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课程,增开学生感兴趣、适用性强的相关课程。
2丰富课程形式。为使小学教育本科专业的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和技能,在课程内容上我们更多地增设班级管理类课程、活动类课程、适用性强的技能性课程等。让学生多听、多学、多观摩,多练。在教学过程中,更多地采用参与式教学,增强学生的动手性,强化理论基础性和实践有效性,强化对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的改革。
篇6
关键词:农村 公共卫生管理 职能优化
中图分类号:R 197 文献标识码:A
农业、农村、农民一直以来都是关系着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农村的公共卫生管理是指对农村的防疫、医疗、保健等方面工作管理的总和。我国有九亿多人口在农村,农村的公共卫生管理工作搞得如何,不仅关系到我们在遇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能否有效地控制其在广大农村的蔓延,把危害降到最低程度,而且还关系到农村两个文明建设的成败。但近些年来各种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凸显了我国农村公共卫生管理体系的不足。公共卫生管理属于公共管理的范畴,具有非竞争性、非排他性、正外部性、投入――产出性价比高等特点,这也决定了其责任主体必须是各级政府。本文从农村公共卫生管理职能着手,对公共卫生部门的职能界定进行了分析,并就如何优化公共卫生管理职能进行了探索。
一、我国农村公共卫生管理职能的界定
本文采用现场调研方法,对调研结果进行统计,选取支持率超过80%的项目,作为公共卫生基本管理职能。据此,明确了县卫生局、卫生监督所、疾病预控中心、人民医院四大公共卫生管理机构,并就其管理职能进行了界定。
(一)县卫生局
就县卫生局而言,从公共卫生管理职能视角出发,其主要负责如下:对食品、学校、职业、放射、环境卫生,以及化妆品、饮用水等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宣传、教育和全面贯彻;重大疾病的防治措施、规划方案的制定;卫生执法与监督工作;社会公共卫生审批、准入;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应对措施,应急预案的组织、制定;五大卫生、传染病预防、治疗监督与管理;妇幼卫生工作规划方案的制定、组织、实施;健康类产品认证、监督、抽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治协调工作;医疗机构服务质量监督;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知识宣传、技能培训、演练组织;辖区卫生技术力量的组织及突发事件的紧急处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协调、组织;大型公共卫生、医疗服务工作的组织;综合政策的调研与组织;传染病、慢性非传染病、寄生虫病、地方病的管理与防治;不明或新发疾病调研工作的组织、指导;公共卫生人力资源的规划、制定、组织、实施;对县直单位、乡镇卫生院财务工作进行监督、管理、指导。
(二)卫生监督所
就卫生监督所而言,基本管理职能包括七大项,分别为:食品卫生的监督、管理;化妆品卫生的监督与管理;饮用水、涉水产品的监督与管理;学校卫生监督管理;公共场所卫生的监督与管理;打击非法行医;法定卫生行政审批项目的审批与发证。此外,还有三项职能分别划转给了其他机构,其中,职业卫生监督与管理划转给了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环境卫生监督与管理、放射卫生监督与管理两项职能军划转给了环保局。当然,卫生监督所还负责五项非基本管理职能:消毒产品卫生监督与管理;违法医疗广告的监督与管理;非法采供血、母婴保健机构的专项整治;医学美容、镶牙洁齿机构的专项检查;宾馆、娱乐场所、饭店等传染病防治措施落实情况的监督与管理。这五项虽然属于非基本管理职能,但并非不重要,只是由于经费受限,因而不属于优先考虑的范畴。
(三)疾病防控中心
对于疾病预控中心而言,其基本管理职能包括11项:传染病的检测、报告;慢性非传染病检测与报告;寄生虫病检测与报告;地方病检测与报告;食品、职业、环境、放射卫生健康危害因素的检测;计划免疫、非计划免疫的监测;预防接种工作的管理;预防疫苗的管理;辖区疫情、公共卫生信息的管理;群众控制病媒生物的组织;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危险因素的调研、控制措施的制定与实施。疾病防控中心的非基本职能包括健康教育、促进,公共卫生从业者、职业人群健康体检等工作的组织。
(四)县人民医院
兼并县妇幼保健院后,县人民医院公共卫生管理职能共包括8项:孕产妇的死亡检测;出生缺陷检测;儿童保健监督指导;生殖保健监督指导;妇女保健监督指导;妇幼信息的统计;妇幼健康教育工作的组织、开展;5岁以下儿童的死亡检测。
二、优化农村公共卫生管理职能的建议
由于我国农村人口众多,公共卫生管理涉及农民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因此,属于一项系统性工程,在如今这个体制变革过渡时期,公共卫生管理难免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因此,应注重优化公共卫生管理职能。具体而言,应从如下几个方面出发:
(一)加快建设三级预防保健网络,切实提升公共卫生服务能力
服务工作是农村公共卫生工作的核心与重点,为了实现农村公共卫生管理目标,必须提供完善、全面的服务,切实履行公共卫生功能,而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是提供各项服务的基本载体,因此,必须加强县、乡、村公共卫生体系的建设,切实确保公共卫生服务能力的提升。为了建设农村三级预防保健网络,应先构建防保网络,这是农村公共卫生体系的核心,也是重点。应注意的是,防保网并非单层网状结构,而是由县、乡、村等多层体系构成,属于一个十分复杂的立体网络结构,为了确保系统运行的科学性、高效性,应确保公共卫生管理职能分工的合理性、明确性、科学性。公共卫生部门应结合自身的业务能力和地方卫生需要,承担相应的管理、服务功能,促进各部门之间的合作。应加快构建完善的农村三级预防保健网,全面推行垂直管理、逐级负责制,由县政府对公共卫生工作全面负责。增强疾病防控中心、县人民医院的地位,赋予其乡、村两级部分业务管理职能,防止三级防保网衔接不当等问题,优化资源配置,提升公共卫生管理效率。此外,应注重进一步加强乡镇预防保健组织的建设,可以将预防保健职能从卫生监督所剥离出来,根据不同区域成立相应的保健所,并定为全额拨款单位。
(二)加强公共卫生队伍建设
当前,我国农村公共卫生人力资源配置水平仅为美国的22.6%。当前人力资源所存在的问题,并非人员过多,而是素质过低。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必须加强公共卫生队伍建设。一方面,对劳动人事制度进行改革,以便更好地吸引高素质优秀人才,逐步改善其工资待遇,提升公共卫生岗位的吸引力,通过竞争工资、福利制度等一系列有效的措施,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对于乡镇卫生监督所,应确保防保人员与医务人员工资水平相当;对于村卫生室,财政应给予村医一定的补偿,提升其开展公共卫生工作的热情。另一方面,应注重提高公共卫生从业者的准入门槛、考核机制,对不满足要求的人员应予以清退。此外,还应构建同收入、分配相挂钩的绩效考核机制,对从业者的服务数量、质量等全面进行考核,构建有效的激励机制,防止人浮于事的情况出现。加强公共卫生队伍的培训,为其提供继续教育、业务培训等机会,逐步提升队伍综合素质。
(三)全面推行政府筹资责任制
对于农村公共卫生管理工作而言,筹资难的问题一直都是阻碍公共卫生事业发展的重要因素。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政府的投资不足,导致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不得不创收,因而存在着地区差异大、结构有欠合理、重硬件轻软件等情况。从我国农村公共卫生投入情况来看,投入水平较城市而言极低,投入资金多源自于农民,政府投入的增长十分缓慢,仅仅足够维持机构的运转。由于收入比重越来越低,导致业务收入成为公共卫生机构的主要收入途径,导致公共卫生机构缺乏内部动力。为此,应明确政府作为农村公共卫生筹资的主体角色,构建筹资制度保障机制,对与之相关的规章制度进行制定、完善,对各级各类卫生机构的职责、工作内容及范
围进行明确。同时,明确公共卫生的投入标准,结合农村公共卫生业务开展要求,对投入的预算进行明确规定,确保各级政府在这方面的拨款额足够、并及时到位,落实各级政府筹资责任制。此外,政府在公共卫生领域的投入,应随着时代的发展及财政收入的增加而增加。以农民群众的利益为出发点,而非部门利益,加快完善服务补偿制,提升资金的使用率、服务率。
(四)促进医疗、预防保健之间的有效衔接
一直以来,国内农村医疗机制体系、疾控体系之间各自发展,两大体系脱节严重,缺乏应有的联系、协作。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应促进农村公共卫生与临床的有机结合,推动医疗、预防保健的有效衔接,促进临床医疗、预防保健之间的信息共享,充分利用各自优势,推动功能互补,达到协同作战的目的。此外,预防保健机构应同医疗机构之间构建起密切的协作机制,制定合作计划、运行机制、突发事件处理预案,继而提升农村公共卫生管理的整体水平。
三、结束语
当前,关于农村公共卫生管理的研究日趋深入,但在农村公共卫生管理职能研究方面依然较少,虽然存在部分研究,但多数是关于个别地区农村公共卫生管理现状,从宏观角度分析我国农村公共卫生管理职能的并不多。因此,研究国内农村公共卫生管理职能与优化很有必要。当然,我国农村公共卫生管理与服务操作性如何,仍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 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关于印发《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与发展规划》的通知 (卫规则发[2006]340号)[DB/OL],2006:7.
[2] 雷海潮,葛延风,黄佳玮,等.对中国公共卫生体制建设和有关改革的反思与建议[J].中国发展评论,2011,17(01):247- 248.
篇7
关键词:一带一路;普惠金融;市场;政府
中图分类号:F830.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0017-2015(11)-0036-05
一、引言
“一带一路”战略是我国着眼国际战略格局深刻调整、加快推进欧亚一体化、打造我国深度参与全球治理改革、提升全球竞争优势的重要举措。西北地区处于与中亚、西亚的交汇带,自古就是“丝绸之路”的西大门,凭借得天独厚的地理、文化优势以及建国以来逐步建立壮大的工业、农业基础,必将在“一带一路”战略中的发挥愈来愈重要的作用。
“实业兴国、金融造血”――“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离不开金融强有力的支持。尤其对于西北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中小微企业融资比较困难的现状,普惠金融的发展就显得尤为关键。笔者通过甘肃、青海两地调研,对当地普惠金融的发展及“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有了更为直观的感受。
分析发展普惠金融和实施“一带一路”战略之间的作用,必须要剖析两者的内涵,理清彼此之间的联系。
普惠金融基本含义是:一个能有效、全方位为社会所有阶层和群体――尤其是贫困、低收入人口――提供服务的金融体系。普惠金融的“普”体现的是平等,无论是居民个体还是中小微企业,或者是贫困、偏远的地区,都理应享受平等的金融服务。而普惠金融的“惠”折射出的是“通过金融服务改善状况”、“有效地进行”和“商业的可持续”。从这个层面上,普惠金融可以理解为让所有老百姓享受更多的金融服务,更好地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并且这种力量是有效率和可持续的。
而“一带一路”的意义在于:着眼于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工业化初期和市场吸收空间巨大的现状,借助政治、经济、文化等多边领域的合作,拓展新的出口路径,推动国内产业升级,提升中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既需要实力雄厚的国有大型企业,也离不开充满活力的中小微企业,甚至个体经营者。这些对象从生产到出口再到市场维护等等,都离不开资金这一要素。同时,作为“一带一路”上的一个个节点,无论是城市,还是乡镇、农村,无论在“走出去”,还是在“引进来”环节中,必须不断完善自身的基础建设(既要互联互通的交通建设,也少不了惠民助民的民生工程)――其金融需求也是巨大的。
综上分析,我们可以发现普惠金融发展与“一带一路”建设至少在以下三个方面是紧密相连的。
第一,两者所坚持的原则是一致的。首先是广泛的包容性,两者均涵盖了政府、企业、家庭三种角色,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提高人民的福利。其次是坚持市场化运作的原则,两者都不是简单的“输血”,也不是“一锤子买卖”的短期行为,而是通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等途径提升地区、企业、家庭的竞争力,使之具备长期“造血”的能力。最后是互利共赢的原则,两者都不以牺牲一些群体的代价换取另一些群体的利益,而是促进资源的合理分配,实现可持续性共同发展。
第二,两者的金融需求是一致的。一方面是从产业发展上看,“一带一路”建设不仅有基础设施的金融服务需求,还有围绕产业转移、产业链聚集而产生的大量中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需求。另一方面从区域的发展上看,“一带一路”建设涉及地域非常广,其中不仅有城市金融需求,还有大量农村地区“三农”的金融需求。这些金融需求与普惠金融的金融需求很大程度上讲是重叠的。
第三,两者具有互相推动的作用。普惠金融的发展能够直接或间接地推动“一带一路”建设:提高中小微企业的融资能力;缩小城市和农村地区金融服务水平的差距;刺激移动支付等新兴金融服务的发展,进而提高“一带一路”贸易等环节的效率等等。另一方面,“一带一路”的发展可以助力产业升级,提高企业竞争力、增加居民收入,这也是为普惠金融的长期发展注入了持久的动力。
在实地调研的过程中,我们有意识地将普惠金融发展和“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两个概念进行一并考虑,特别是在和当地政府、企业,乃至普通市民的交流中,初步了解他们对这两个概念之间联系的认识。我们发现,在政府工作人员这个群体中,已经有人认识到“一带一路”建设离不开普惠金融的发展。对于企业(企业家、工人)和普通市民而言,他们认识的“一带一路”更倾向于“效率”这个层面(即创造效益,提高收入),而普惠金融在他们看来更侧重于“公平”这个层面(最普遍的认识是扶贫)。
二、普惠金融在甘青两省的发展现状概要
甘肃、青海两省均处于西北地区,地域广阔,自然条件相对恶劣,经济发展滞后,农牧业生产条件差,农牧民收入水平依然偏低,且地区发展不平衡,差异性较大。在这两个地区大力发展普惠金融事业,不仅有利于消除贫困、改善教育、提高妇女儿童的健康水平、改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而且有助于推动中小微企业的发展,助力“一带一路”建设。
(一)两省普惠金融发展取得的成绩
近十年来,甘肃、青海两省普惠金融的发展在政策力度支持、服务覆盖面、金融产品创新和信用环境优化等方面均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第一,在政策支持方面,甘肃省出台了《甘肃省普惠金融发展规划(2014-2018)》,从总量目标、体系目标、综合目标和生态目标四个方面做了详细的规划,其别提出了为低收入人群、小微企业等弱势群体和社会薄弱环节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促进区域经济转型升级和全面小康社会建设。青海省也制定了一系列普惠金融的发展规划,其中2015年青海银监局印发《关于发展普惠金融的指导意见》,提出要大力实施金融扶持“三农三牧、小微企业、创业助学、扶贫攻坚”四大工程,力争用3到5年时间,使全省所有薄弱领域的金融服务得到加强,使难以享受传统金融服务的偏远农区、牧区、小微企业和特殊人群,都能够以平等的机会、合理的价格、适当的方式享受到最基础的金融服务。
第二,在覆盖范围方面,两省通过延伸金融服务触角,有效缓解了少数民族地区和偏远落后地区部分乡镇金融服务网点和支付终端少、支付渠道不畅等问题。例如甘肃省督促农信社网点积极加入支付系统,扩大全省农村地区ATM、POS、银行卡覆盖面。至2014 年末,全省农民工银行卡特色服务交易164.52 万笔、金额13.38 亿元,电话银行、手机银行和网上银行的用户数量分别达到263 万户、219 万户和349 万户。又例如,青海省农信社已实现全省113 个金融服务空白乡和4 个金融服务薄弱县、行委的惠农金融服务点布设工作,实现了金融服务空白“双百”覆盖目标(即县乡两级金融服务百分之百全覆盖),构建了青海省农牧区基础金融覆盖乡镇的服务体系。
第三,在金融产品创新方面,两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在金融产品的创新上加大力度。以甘肃为例,陆续推出了双联惠农贷款、双业贷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等一批有特色的金融惠农产品。在对中小微企业的支持上,甘肃出台了商标权质押贷款、股权质押贷款办法,制定了科技金融结合试点方案,积极推动抵押担保方式创新,努力扩大小微企业融资种类和融资总量。而青海省以农信社为主的农村金融机构,立足区域经济特点,围绕地方支柱行业、特色产业及其核心企业,开发符合农村、牧区经济特点和农牧户消费习惯的多样化有特色的金融产品(包括在信贷种类、担保方式等多方面的创新),基本实现一业一策、一乡一色、一县一品的金融产品格局。
第四,在信用环境优化方面,两省都在尝试通过多渠道推进小微企业和农户信用信息征集与应用,拓展征信系统覆盖面。甘肃在这方面成绩比较突出。到2014年末,甘肃已建立省级中小企业和农村信用体系试验区5个,市(州)级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试验区11个,农村信用体系建设试验区10 个,累计为4.21 万户小微企业和409.59 万农户建立了信用档案,为金融机构、政府相关部门了解中小企业和农户的信用状况提供了可靠依据。
(二)两省普惠金融发展存在的问题
受经济发展、地广人稀、市场化程度低等多种因素的制约,甘肃、青海两省在普惠金融发展上面临着不少问题。我们知道普惠金融的发展离不开金融产品的提供者、需求者和政府的力量,本文从这三个主体出发,来分析问题所在。
对于金融产品的提供者而言,两省推动普惠金融发展的金融主体均以地方法人金融机构为主(如农村信用社),实力普遍偏弱,且难以发挥不同金融机构的比较优势,支持作用有限。此外,受政策限制、风险补偿机制、机会成本等因素的影响,目前看来,新的供给者进入市场虽有意愿但实际动作并不十分明显。
对于金融产品的需求者而言,无论是迫切需要资金维持生计的低收入者,还是面临市场激励竞争谋求转型的中小微企业,都面临着本身收益的不稳定性、发展潜力弱、抵质押物缺乏的困境,或者就是自身金融意识薄弱(甚至对新兴金融服务有担忧、抵触的情绪),加剧了普惠金融的供需矛盾。
对于政府的力量而言,两省在普惠金融制度建设上主要集中在宏观“规范、监管”层面和微观“金融服务提供者”层面上(即集中在“三农”和扶贫领域的助推政策和以银行信贷类服务等方面)。而对于中观层面金融基础设施的建设相对落后,特别是以移动支付为代表的新兴移动金融方式,两省的发展状况比较落后。中观层面相关制度和机制的欠缺,不利于普惠金融领域交易成本的降低和服务范围的扩大,阻碍了金融资源向普惠领域的流动。
三、“一带一路”建设中面临的困境
在实地调研中,通过访谈和资料收集,我们发现甘青两省在“一带一路”战略推进过程中涉及普惠金融的两个困难。
(一)困境一:中小微企业融资难
1、企业A:甘肃某乳制品生产企业
该企业由农村专业合作社转变而来,投资资金基本来源于当地农民集资。经过7年时间的发展,已建成9个标准化养殖场,2014年奶牛存栏共计17000头,日产鲜奶100吨,拥有员工586人,8亿元的资产,2亿元的年收入。调研中,企业反映;“现在国内奶制品市场受到各方冲击很大,单纯走低端奶制品路线,产品就可能被认为是质量差――特别是在大城市里,这样的产品竞争力会很弱。但要打造高端奶制品,从奶牛养殖(奶牛的品种)到取奶、制造、包装、销售、售后等一系列环节都要保持同步的高端定位,这是需要很大一笔资金投入的――关键不是一次性投入,还需要稳定的流动现金支持。这笔钱从哪来,靠村民再融资肯定不够。虽然我们扩大生产的热情很高,但是资金的问题却是一道坎。”
无论是过去,还是在当前,农业和畜牧业企业的贷款难问题一直比较普遍。究其原因,包括行业本身风险较高、贷款抵押物种类偏少、抵押物定价困难等。像乳制品这样的畜牧业产品是市场化程度较高的产品,唯有走规模化、集约化的发展路径,才有可能站稳市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有不少传统畜牧业国家,这既是国内乳制品企业的潜在市场,更是“羽翼已丰满”的竞争者。像企业A这样已经在西北地区有一定知名度的企业,如希望借助“一带一路”的东风走出去,首先要解决的就是金融支持问题。
2、企业B:青海某藏毯制造企业
该企业是一家集产、供、销、研、教为一体的综合性藏毯生产经营的民营企业,目前拥有全资和控股公司8家,其产品在、青海、新疆等国内地区和中西亚、欧美部分地区有一定的市场份额和知名度。
调研过程中,企业的负责人对企业的发展以及对当前的市场形势(特别是互联网+的兴起)有着独特的见解,当问及企业是否存在贷款难的问题时,企业负责人指出:“我们的企业因为受到政府支持力度很大,加上效益好,一直以来贷款还是相对比较容易的。但这个容易只是说能贷到钱,而贷款的环节还是很复杂,贷款的流程耗时也比较长。虽然利率不高,但算上时间成本就厉害了。近年来,受外国市场需求萎缩,我们企业的效益也面临着很大的挑战,流动现金的支持尤为关键。如果在能贷到钱的基础上更进一步,能更快地贷到钱,那么我们完全有信心在海外市场和伊朗、土耳其的地毯上一争高下,把咱们民族的好东西发扬光大。”
在谈及是否考虑上市融资的问题,这位企业家一方面表示一直在考虑上市中小板的问题,另一方面又表露出对上市过程中涉及诸多复杂问题的担忧(如对引入股权投资者的顾虑)。
3、企业A和企业B融资难的异同点
对比来看,两家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都面临着资金的制约,当然这几乎也是所有中小微企业面临的问题。但是对于融资困难的问题,两者又有不同。
企业A融资难在于“借不到钱”。这也反映了大多数农村合作社演变的中小微企业的融资现状。企业B融资难在于“借钱过程复杂且时间长”。对于像B这样既有当地政府大力支持,本身效益又强的民营企业,通常拿到银行贷款的概率也较高。但是受制于当前银行发放贷款流程上的限制,时间成本就不得不纳入考虑。此外,这类企业的融资难还体现在融资渠道单一,如何消除这类企业拓宽融资渠道的顾虑,也是一个迫切的问题。
(二)困境二:家庭型特色旅游业发展困难
甘肃省和青海省都有非常丰富且具有特色的旅游资源,包括数量众多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无论从经济层面还是文化层面,这些旅游资源将成为“一带一路”建设中“走出去、引进来”的重要抓手。通过发展特色旅游产业,带动当地居民致富,已经在我国很多地区实现。调研中,我们发现甘肃、青海不少地区的农民也正在利用当地旅游资源开办农家乐等方式增加收入,但也存在一些现实的困境。
1、供电设施落后
青海湖周边的农村家家户户基本都办起了住宿、餐饮一体的农家乐,但农家乐入住率并不高。农家乐主人反映:
“不是没有客源,相反每天都有人打电话来预订房间――而是我们不敢满员接客。原因就是电力供应不上。就像现在店里的客房住了一半,但到了晚上遇到用电高峰,全村的电压就上不去,空调用不了,电热水器用不了,甚至电灯也不敢全亮上。”
当问起为什么不自行购买发电设备时,答案非常简单――“没钱”。
“我们也想购买发电设备,但是投入成本很大,运行起来更需要钱。像我这样信用程度高、还款能力较强的农户,在当地信用社一般最多只能贷款5万元,而且贷款期限很短。就算能顺利贷到5万元,还要投入农家乐运营,根本不可能去买发电设备――如果买了发电设备,农家乐赚不到钱,银行贷款还不上,麻烦就大了。”
人们常说“要想富,先修路”。像“电”这样早已进入千家万户的东西,在一些地区还是那么匮乏。
2、信息设备建设的落后
西北地区地广人稀,特别是在农业、畜牧业发达的地区,无论是企业和农户的贷款需求,还是支付需求都是比较大的。如果能在这些环节上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无疑对企业的发展、居民的增收,乃至“一带一路”建设都是有推动作用的。
在这些地区能否通过利用移动金融助推普惠金融,在调查中作者访谈了相关人员。结论比较遗憾,目前在大部分偏远地区还难以实现移动金融服务。原因除了文化因素(如藏区少数民族对现金支付的粘性)以外,最重要的还是信息设备建设的落后。调研过程中,在不少地区手机信号显著变弱甚至中断,这样的困境确实是存在的。
四、结论与政策建议
(一)结论:普惠金融助力“一带一路”
通过调研,我们得以实地了解甘肃、青海两省的普惠金融发展现状和“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情况。当地政府、企业正在契合“一带一路”的黄金机遇,着手多方位的发展规划。这其中也包括了如何利用金融更好地支持实业发展,更好地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普惠金融基于“全方位、更深入”的惠民金融服务,对于发展相对落后、但充满机遇的西北地区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虽然只是经过初步的调研,但可以肯定的是普惠金融的发展正在助力“一带一路”建设。
扩展来看,我们认为普惠金融的发展至少在以下三个方面助力“一带一路”建设。
第一,普惠金融发展有助于消除贫困,改善低收入者经济福利。低收入者往往缺乏资金购买生产资料或接受培训教育,这样也就失去了提高收入的可能性,造成了恶性循环。普惠金融的发展有助于他们借助金融服务的力量捕捉商机或是填补现金流的缺口,从而保护和增加他们多元化的收入来源。
第二,普惠金融发展能支持中小微企业的发展,助推其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中小微企业虽然体量小、敏感脆弱、市场竞争力小,但同时却具备灵活、生产成本低等优势。调研中发现,很多像藏毯、高原夏菜等有一定特色和竞争力的中小微企业,由于缺乏资金无法扩大生产经营,进而也就失去了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机会。普惠金融的发展可以开拓多条中小微企业的融资渠道,不仅仅是银行贷款,包括上市融资、甚至股权众筹这样的新型融资方式都可以进行尝试。
第三,普惠金融发展可以改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助力当地特色资源的输出。许多微型金融项目提供专门用于修建公共基础设施的金融支持,如印度的SEWA项目。对于西北地区,这样的金融服务需求同样是迫切的。一般的观点是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有助于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但当前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对经济的推动作用也愈发明显。特别是希望通过旅游业来提振当地经济的西北地区,落后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难以打开“走出去、引进来”的局面。
(二)政策建议
篇8
[关键词]贫困乡村 岗村对接 帮扶模式 扶贫机制
中图分类号:F3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46-0348-02
面对贫困地区资源紧缺、生态环境脆弱,发展相对滞后的困境,如何让贫困乡村群众解放思想、政企联动参与扶贫开发,实现贫困地区经济、社会的协调可持续发展,是当前建设新农村建设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背景
沿着渝宜高速,经长寿向渝东北进发,便是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连接城市发展新区的“门户”――重庆垫江。垫江县永平镇罐石村是垫江南部一个典型的高台地区,海拔370米,距县城35公里,地理位置非常偏僻,信息闭塞,人称“三蹬坡”。该村青壮年大多外出务工,留守老人儿童居多,特别是孤寡、高龄老人、单亲家庭尤为突出,村民生活拮据,脱贫举步维艰。村民安全意识淡薄用电极不规范、触电伤人风险极高,“家电下乡”的拉动和特色产业的蓬勃发展让原先一、二期农网改造的配网现状不能满足发展需要,凸显出对供电服务很高的依赖度。
针对垫江县此类偏远贫困乡村现状,国网垫江县供电公司于2013年初创新实施标兵岗结对帮扶贫困村的“岗村对接”新模式,以建设生态涵养区为核心的温暖扶贫开发为突破口,开展“点对点”结对帮扶行动,激励供电员工立足岗位建功立业,积极实施“新农村、新电力、新服务”的“三新”农电发展战略,以此行动帮助贫困乡村脱贫致富。
二、创新举措
“岗村对接”模式即:坚持“经济要发展、电力需先行”理念,以巾帼岗结对帮扶贫困乡村为龙头,充分发挥国家电网女职工“半边天”作用,扩展到文明岗、标兵岗、青年文明号、工人先锋号的部室或班组对口帮扶贫困乡村,开展“点对点、1+X结对帮扶”行动。
对接方式实行公司工会搭桥、班组唱戏、专业部门支撑的帮扶方式,包括资金赞助、技术扶贫、智力支持、爱心互助。对象涵盖留守老人、留守儿童、贫困学生、务工人员以及创业人士。范围涉及配网规划建设,工农业用电保障,产业和信息技术支持,微企用电绿色通道,家禽蜜柚农副产品推销。
(一)以“岗”为平台广对接
与垫江县妇联搭建对接平台,签署帮扶目标责任书,制定详细帮扶方案。公司工会迅速行动、精密部署,将荣获2013年重庆市“巾帼文明岗”、“五一巾帼标兵岗”的电力调控班与罐石村结成对子,带领其他青年志愿者在全县率先开展多渠道的“岗-村”对口帮扶。组织党员服务队和青年志愿者服务队走进社区、乡村、学校、敬老院,走向社会延伸志愿服务。开展夏季安全用电宣传、银行代扣业务办理、检修开关线路、维修电动机抽水机等帮扶行动。
(二)以“电”为媒细实施
1. 建设坚强的农村配网。充分发挥国家电网自身优势,开展以“电”为基础的帮扶行动,超前规划建设乡村电网,将村社薄弱的配电台区纳入优先改造;积极与当地政府沟通、向村民宣传,化解农网工程阻工矛盾。调控班两次协调公司运检部、营销部,促成罐石村3组、5组低电压整治工程的优先实施,让村民群众用上舒心电。
近年来,永平镇政府在该村扶持g溪蜜柚及林下养殖,2012年,重庆市人大代表陈良玉又在该村3组创办了九牧养殖场,用电负荷大增。为了提高罐石村用电质量,电力调控班协调为罐石村增容1台160千伏安变压器,将配电容量增大2倍,破解了困扰九牧养殖场扩大再生产的用电难题。
2.开展技术扶贫和智力帮扶。“岗-村”联动,与村支书、主任建立定期沟通机制,建立自然灾害供电抢险应急预案;开展“一对一”报修服务,提高抢修效率,缩短故障处理恢复时间;寓教于乐宣传安全用电常识,传授电器维修技术,使村民都会排除简单的用电故障。
调控班组织巾帼志愿者结对帮扶1户或X户困难家庭,为特殊群体捐助生活必需品、赠送农具、电器免费维修等;捐建农家书屋,普及用电知识、农业技术,畅通信息渠道;给农户送去杀虫用喷雾器,为特色农产品g溪蜜柚销售出谋划策;将罐石村纳入“协议用户”进行调度管理,向该村公开班长电话,告知各种停电信息,不定期到现场进行用电咨询答疑。
3.实施温暖工程长效帮扶。每年春节前、开学前,调控班自发捐款购买学习用具、图书等资助贫困儿童、学生,定期家访给他们讲故事、谈人生,增强战胜困难的信心;春节、重阳节慰问孤寡、高龄老人,购置生活用品,每年形成惯例。
在村办公点建立“国家电网罐石村图书室”,捐赠科普、养生、种养殖、教育等种类齐全的图书,为4家贫困儿童送去了学习用具和助学金、为6家留守老人送去了菜油、大米、糖果以及慰问金。2013年,共资助6名留守儿童,定期家访让2名高中生顺利考上大学,继续资助2名大学生完成学业。
(三)以“网络”为纽带增值服务
协助建设通信网络及互联网,为招商引资、农副产品推销等提供增值服务。针对罐石村建立的全国村级网站集群“村易通”, 定期上门或远程提供网站维护指导,为该村网站负责人提供特色产业推广内容、资料、图片上传,适时更新。巾帼标兵、青年志愿者主动为村民义务维修电器设备,通过网络以及商家帮助罐石村推销柚子。
去年金秋时节,针对罐石村大量柚子无法脱手的问题,积极出谋划策,制定推销方案,帮该村的柚子卖了个好价钱,解决了村里两万斤柚子积压销售不出的难题。
三、工作成效
“岗村对接”以来,为该村用电安全夯实了基础,激发了特色产业发展活力,营造了隆厚的扶贫济困帮扶氛围,激励员工成长岗位建功:
1、破解了村民用电难题,低电压问题得到彻底解决,电压合格率98.44%,提高了0.5个百分点,配电容量增加一倍,供电可靠率99.87%,提高了1个百分点。村民用电安全意识大大提高,没有发生电器设备漏电和触电伤人事件。增容变压器助力九牧养殖场扩大生产,每年给村民提供20余万元的务工收入。
2、用电和调度信息的畅通化解了村民与入驻企业间的矛盾,消除了村民和用电大户的用电纷争,没有发生一起电力设施被偷盗事件;帮扶事迹感染更多的社会人士,营造了爱心互助隆厚氛围。2013年,罐石村人均收入达到6500元,增长20%,全村生产总值增长25%,购置空调、冰箱、彩电的农户比去年增长13.5%。村容村貌发生了很大变化,蜜柚销售渠道的扩大带动了该村快速脱贫致富。目前,罐石村成为全县闻名的g溪蜜柚生产基地和优质黄金黎科技示范园。
3、巾帼岗员工身临其境感受乡村艰苦生活环境,激励工作热情,涌现出一批“巾帼标兵”、“女职工建工立业标兵”。调控班荣获县级和市级“先进班组”、“巾帼文明岗”、“五一巾帼标兵岗”,“5.6”风灾供电抢险先进班组,开展“QC”科技创新经济调度使垫江县中压网损降低2个百分点。“岗村对接”实现了电网、员工、乡村共同发展、互惠双赢。
四、下一步计划
紧紧围绕建设“绿色电网 和谐企业”目标,跟进电气化新农村建设步伐,细化“岗村对接”措施着实为美丽乡村建设奉献力量。
一是完善提升“岗村对接”帮扶履责行动工作思路和创新做法,将工作做细做实,探索“点带面”帮扶推广新模式,公司凡是荣获重庆市、垫江县总工会(妇联)荣誉的“巾帼岗”、“文明岗”、“标兵岗”,均给予政策和资金支持,创新开展此类帮扶行动,让“岗村对接”覆盖全县所有乡村,真正让“国家电网”品牌根植千家万户。
二是立足“你用电、我用心”,缩短乡村配网故障抢修时间。重点帮扶1-2家特困儿童和孤寡老人,让儿童健康成长,帮助贫困子女完成学业,为特困孤寡老人解决后顾之忧、安享晚年。
三是对村办企业、党代表、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创业实施电力绿色通道,加强农村特色产业电力帮扶,多渠道为农民创收。
民生无小事,关键抓落实。垫江县供电公司将以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始终贯彻关注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这条主线,明确目标、细化措施和时间节点,把实事办好,把好事办实,切切实实让城乡分享“绿色电网 清洁能源”带来的红利,感受来自国家电网的温暖。
五、行动思考
篇9
关键词:农村小规模学校;同步课堂;实证研究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7)08-0064-05
一、问题的提出
分布在经济落后、交通不便、人口稀疏农村地区的村级小学和教学点,因学生人数少,被统称为小规模学校。[1] 截至2014年,全国共有128,703所乡村小学和88,967个教学点。[2]是否真正促进了教育公平,最简单的评价就是要看是否为处于最不利地位的人群提供了帮助。[3]沉淀在农村底层“后20%”的农民家庭,他们难以供子女进城上学。农村小规模学校满足了他们就近入学的需求,保障了他们接受义务教育的基本权利。农村小规模学校的发展对教育公平具有“托底”的至关重要的意义。[4]
教育质量提升的关键在于师资条件的改善,但农村小规模学校由于地处偏远、条件艰苦,很难吸引到优秀的教师。农村小规模学校现有教师年龄老化、学历偏低、知识陈旧。农村中小学教师普遍短缺,且小规模学校处于最差的境地。[5]目前农村小学教师编制的标准是生师比23:1,农村小规模学校的生师比实际约为15:1[5],表面上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超编。但由于小规模学校学生人数少,教学缺乏规模效应,所以现有的“看似超编”的师资队伍仍无法完成国家规定的全部课程的教学任务。
农村小规模学校师资短缺长期得不到补充,迫使很多地方聘请“代课教师”,代课教师多为当地落榜的初中、高中毕业生,他们没有受过正规严格的师范训练,薪酬较低,半耕半教,教学质量难以保证。有的地区采取“下点支教”的办法,要求中心学校教师必须到小规模学校支教1年以上才准许晋升职务,或者要求免费师范毕业生必须先到小规模学校任教2年以上才能获得正式工作岗位,这些“流动”的教师在小规模学校难以兢兢业业地工作。有的地区采取“联校走教”的办法,安排中心学校的教师到各教学点上课,但中心学校的师资本身并不充足,加上山路崎岖漫长,遇恶劣天气走教中断,小规模学校的教学计划常常未能完成。有的地区采取“复式教学”的方法,几个年级的学生在一间教室,由一名教师执教,这对教师的素养要求极高,小规模学校的教师往往难以胜任。有的地区采取“包点上课”,把一个教学点的教学任务全部包干给一位教师,这位教师必须教所有年级所有科目的课程,音乐、美术、科学、信息技术、英语等科目常常只能被“省略”。有的地区采用“学生寄宿”的办法,但小学一、二年级学生年幼,生活自理能力有限,本来就薄弱的学科教师还要兼任保育员,雪上加霜。[5]
短时期内,为农村小规模学校补给大量优质教师资源不可能实现。上述办法又难以长效地解决农村小规模学校师资短缺问题。在信息技术空前快速发展的时代,是否有新的办法破解这一瓶颈呢?目前,湖北省恩施市龙凤镇在中心学校与小规模学校之间建立“同步课堂”,使小规模学校的学生远程加入到中心学校的班级授课中去。“同步课堂”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是指在远程开放教育理论指导下,利用网络视频技术,将中心学校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活动及课件画面传输到小规模学校,将小规模学校班级的场景也传输到中心学校,从而实现两地班级同步互动教学的课堂教学模式。[6]通过“同步课堂”,扩大中心学校优质教师的服务范围,缓解小规模学校师资短缺的压力。偏远地区的学龄儿童得以就近入学,共享中心学校相对优质的教师资源。这样的同步课堂,环境如何构建?教学活动如何开展?教学效果和发展前景如何?
二、农村小规模学校同步课堂环境构建
农村同步课堂环境的构建,必须同时考虑教学支持性、技术可行性以及建设与维护的经济性。
1.同步课堂环境的教学性
把小规模学校的学生远程纳入到中心学校的班级授课中去,该教学环境必须满足班级授课的需求,比如:使中心学校的师生与小规模学校的师生相互看见听见,使小规模学校的学生能参与班级授课中听讲、答问等基本教学环节。[7]湖北恩施武商小学(中心学校)主播教室的场景如图1所示,店子槽教学点(小规模学校)同步教室场景如图1中的①所示。课堂观察发现,武商小学教师讲课的声音,在店子槽教学点听起来纯净洪亮;武商小学主讲教师的影像,在店子槽教学点显示得清晰流畅;武商小学主讲教师播放的课件,在店子槽教学点高清同步播放;店子槽教学点的学生参与武商小学的听课环节完全没有问题。在上课的过程中,武商小学的主讲教师时常从液晶屏上看看店子槽教学点学生的学习状态,有时点店子槽教学点举手的学生回答问题,展开远程会话,会话过程中能感觉到大约1秒钟的延时,但不影响交流。在武商小学主播教室听店子槽教学点同步班级的学生说话也很清晰,店子槽教学点的学生参与问答环节基本顺畅。恩施以视频双向直播为核心技术构建的同步课堂教学环境,能够使中心学校与小规模学校之间的同步课堂成为常规的教学方式。
2.同步课堂环境的技术性
恩施目前采用的同步课堂建设方案为:在中心学校主播教室的后端安装摄像头,对着讲台方向,采集主播教室教学实况,这一路视频通过因特网传输到小规模学校同步教室,显示在教室前端左边的液晶显示器上,画面细节可辨、清晰靓丽。主讲教师用头戴式拾音器拾音,主播班级学生用吸顶式话筒拾音,这两路音频信号与来自计算机(课件)的声音都输入调音台,混音以后通过因特网传输到小规模同步教室播放。中心学校主播教室计算机输出的VGA信号被编码为流视频格式,传输到小规模学校同步教室显示在教室前端右的液晶屏幕上。小规模学校同步教室前端装有摄像头,采用固定机位景别采集小规模学校同步教室内的实况,这路视频信号通过因特网传输到中心学校主播教室显示在教室前端及中部的液晶显示屏上(参看图1中的①和②),画面清晰流畅。小规模学校同步教室讲台上放置有圆盘式话筒,拾取同步教室里的声音即时传输到主播教室。可见,同步课堂用到的技术主要有光纤通信、视频直播、音频直播和VGA流式传输,这些技术都成熟、可靠。
3.同步课堂环境的经济性
除开光纤网络不计,中心学校把原有的多媒体教室改造为主讲教室,只需添加:摄像头1个(固定机位拍摄教师),头戴式拾音器1个(拾取教师讲课的声音),吸顶式拾音器1个(拾取全体学生的声音),液晶显示器2台(显示小规模学校同步班实况),功放音箱1套(播放小规模学校同步教室内的声音)。小规模学校教室升级为同步教室,只需添加:摄像头一个(固定机位拍摄全体学生),圆盘式拾音器一个(拾取全体学生的声音),液晶显示器2台(分别显示中心学校主播班级实况和主讲教师呈现的多媒体课件),音响一套(播放中心学校主讲教室内的声音)。建设一对这样的同步教室,成本约6万元,这些设备可服务期限约6~8年,平均每年约合将近1万元,费用低廉。小规模学校只需每个年级拥有1套这样的设备,就可以基本实现开齐、开足、开好国家规定课程的目标,小规模学校的师资短缺所带来的压力得到很大缓解。
三、农村小规模学校同步课堂运行机制
1.硬件设备维护
同步课堂的运行对网络和设备的依赖程度很高。如果网络中断,或者视频音频系统出故障,都将使同步课堂无法进行。为了提高同步课堂教学硬件系统正常运行的概率,建设该环境时必须选择高可靠性的光纤网络路径,必须采用高可靠性的视频与音频设备,把硬件故障降到最低程度。同时,加强对中心学校主讲教师和小规模学校助课教师的技术培训,使他们熟练掌握设备的操作技能以及基本的维护技能。同步课堂环境建成以后,应该预算专门的经费用于硬件设备的检修,可外包给信息技术公司,把常规检修与应急抢修相结合,公司安排专人负责,把学生没有课的一个半天定为常规检修时间,每个星期由技术人员上门对设备做全面检查、修复。如果在上课过程中出现硬件故障,主讲教师和助课教师应立即报告同步课堂管理中心,通知技术人员立即抢修,把同步课堂不能正常工作的时间减到最少。
2.教学信息共享
同步课堂除了强调课堂现场的共享,也强调数字化教学信息的共享。结为同步课堂的两个班级,应该共享数字化教学资源。中心学校主讲教师每周应提前把教案、课件、作业等教学资源上传,使小规模学校同步班助课教师能提前了解教学内容,以便在上课的过程中及时、准确地对小规模学校同步班级的学生进行辅导。如果万一同步课堂教学硬件系统出现故障,小规模学校的教师能以教案、课件等为基本依据,立即“亲自”执行教学任务,确保小规模学校的同步班总是跟上中心学校的教学进度。一所小规模学校应该至少拥有一网的计算机和打印机,使教师能够访问同步教学资源,打印教案、测验试题等教学材料,与主讲教师联络。结为同步课堂的两个班级共用的存储空间可选用云存储公共服务,比如360云盘,无需任何费用,中心学校主播班级各科目的主讲教师及小规模学校的同步教师都可登录该云盘,存储、查看学期教学计划、课时教学计划、课件、作业、测验与教学反馈等教学信息。
3.教师协同工作
为了降低成本,恩施农村小规模学校同步课堂环境建设方案中,没有包含两间教室之间板书的相互传输,只能把主讲教师演示的多媒体课件传输到同步教室。由于传统黑板的共享性差,所以同步课堂最好不用黑板,而是尽量全程使用多媒体教学,主讲教师尽量把需要显示给学生看的信息预置在课件中。中心学校应挑选信息技术教学应用能力强、普通话过关、讲课声音洪亮的教师担任同步课堂的主讲教师。
同步课堂环境建成以后,小规模学校依然是需要教师的,如果能保持每个年级有1名教师最好,这名教师全程跟踪这个年级所有的课程教学。在本研究中我们把这位教师称为助课教师。每天晚上,助课教师都需要备课,他备课的方式与一般学科教师备课的方式不同。助课教师需要登录同步课堂云盘,浏览中心学校各科主讲教师为第二天的教学准备的教案和课件,以便对第二天的教学内容心中有数。中心学校主播班级各学科主讲教师也应加强与小规模学校同步教师的沟通,除了上传教案、课件之外,还应该通过SNS、电话等方式与同步教师共商细节。白天,如果同步教学设备运行正常,则小规模学校的同步教师观摩中心学校主讲教师的授课,并为小规模学校的学生提供必要的辅导。如果同步课堂设备出现故障,同步课堂无法进行,则小规模学校的教师必须依照中心学校的课时计划,教授小规模学校的学生完成当日学习任务。
访谈中,研究人员了解到,很多教学点只有1名教师,从早到晚,唯一的教师困在教室,守着几个学生,长期封闭在教学点,极少有机会与同行接触、交流,中心学校、教育局管理人员一年也难得来一次。开了同步课堂以后,教学点每天与中心学校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同步课堂本身也是一个教研系统,助课教师在大量的同步课上观摩中心学校教师的教学,巩固学科知识、增长教学技能。中心学校、教育局的管理人员也可以时常从同步课堂的视频中看到教学点的状况。教学点不再是被遗忘的角落。
在湖北省恩施州龙凤镇所建设的4对同步教室中,主播教室的学生演板在黑板上完成。黑板上的书写不能清晰地传输到小规模学校去。小规模学校同步教室唯一的摄像头对着学生方向,没有摄像头拍摄黑板,所以小规模学校同步教室黑板上的书写也无法传输到中心学校主播教室去。课堂观察发现,在演板的环节上,武商小学主播班级和店子槽教学点同步班级是分别完成的。当武商小学的主讲教师在组织主播班级的学生演板时,店子槽教学点同步班级的学生在各自的草稿纸上演算,助课教师一一查看指点。由于小规模学校同步班学生人数少,学生每人平均获得的教师的个别指导比主播班级的学生多。所以,同步教学环境在支持两地学生演板环节上所存在的局限,并不对同步班级学生的学习效果造成影响。
4.教学活动连贯
为了使中心学校主播班级与小规模学校同步班级教学活动总是同步连贯,这两个班必须使用相同的教材,执行相同的课表和授课计划;中心学校与小规模学校之间必须保持网络畅通、同步课堂设备正常;网络中断、设备故障时小规模学校同步教师及时“顶上”。但有的课程,小规模学校教师确实无法胜任,比如英语、音乐等,该如何保持小规模学校教学活动的连贯,跟上中心学校的教学进度呢?恩施的做法是把“走教”作为保障小规模学校教学进度的最后一道防线。即当小规模学校的学习任务落下时,中心学校的主讲教师当日或当周,来到小规模学校为同步班的学生补课。即使同步课堂教学设备一直运行良好,中心学校的主讲教师每个月到小规模学校去一次,与同步班的教师和学生面对面交流,了解同步班师生的意见和建议,络感情,以便进一步搞好同步课堂的教学工作。中心学校和教学点的教师都表示,同步课堂,最好是“一拖一”,即一个主播班级只带一个同步班级,不仅视频连接方便,教学设备出故障的概率小,而且主讲教师与同步教师之间沟通方便,教学进度更容易保持一致。上课的过程中,主讲教师如果需要关注两个同步班,就显得注意力不够用,教学效果不好。如果万一碰上网络不通或设备故障,主讲教师需要课后“走教”补课的话,有两个同步班,主讲教师就更忙不过来了。
5.教学效果良好
在湖北恩施调研过程中,研究者问小规模学校同步课堂的学生,“喜欢这儿(小规模学校)的老师上课,还是喜欢电视上(中心学校)的老师上课?”孩子们一致表示喜欢电视上的老师上课,当问及原因时,他们说“因为电视上的老师讲得好些”。可见,小规模学校的学生对同步课堂持赞同态度。据小规模学校的助课教师介绍,期中和期末考试,小规模学校与中心学校使用相同的试卷,在两个班级学生的整体排名中,小规模学校的学生处于中等的位置。中心学校的主讲教师在同步课堂中感受如何呢?对此,研究者也进行了访谈。主讲教师表示,“在上课的过程中,要比较频繁的关照小规模学校的学生,经常要看看他们,有时要点他们回答问题,以便保持他们对课堂的兴趣和注意。比带单一班级多了一桩事。不过熟练之后倒也不觉得增添了很大负担。跟‘走教’比起来,同步课堂轻松多了。”而小规模学校的助课教师则表示,“由于大部分的课时通过同步课堂完成,所以我们备课、讲课的任务减轻了很多,能够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个别指导上,对提升小规模学校教学质量很有帮助。中心学校的教师有时到小规模学校来一下,有些交流,比‘包点上课’时的封闭状态要好。”可见,小规模学校的教师对同步课堂也持欢迎态度。
四、农村小规模学校同步课堂前景展望
1.对改进同步课堂环境设计方案的建议
笔者认为湖北省恩施市龙凤镇试点的4对同步课堂,其环境设计有一项可考虑改进。中心学校主播教室前端用来显示同步班级实况的液晶屏如果放置到教室后端去可能更好。按目前的设计,这块屏前置,引起的问题是:此屏显示的内容容易引起主播班级学生的无意注意,对学习活动产生一定干扰。如果把这块液晶屏放置到教室的后端,学生需要回头才能看到这块屏,引起学生无意注意的几率会减小很多。设计这个方案时,把这块屏放在教室前端,是为了使主讲教师走下讲台时也便于查看同步班级的学生,但实际上,把这块液晶屏安装到教室后端去,也方便教师走下讲台时查看同步班级的学生。所以,把主播教室原本前置的液晶屏改为后置,有益而无害。
2.有助于农村小规模学校开齐课程
当小规模学校的班级成为中心学校的同步班级时,就意味着小规模学校的这个班级在开齐、开足、开好国家规定课程方面几乎达到了与中心学校同等的水平。从笔者在恩施调研的情况来看,小规模学校的同步班的学生在同步课堂中受到主讲教师关照的程度与中心学校主播班级的学生是基本相同的,听课、参与互动的效果都不错。未实行同步课堂的区域,小规模学校开设的课程约占国家规定课程的五成左右,实行同步课堂的区域约为九成左右。可见,同步课堂当前有望成为实现农村小规模学校开齐、开足、开好国家规定课程这一目标的最短路径。这需要国家解决好农村小规模学校光纤通信、视音频设备等基础设施问题。有少部分课程无法通过同步课堂完成,比如,信息技术上机课、体育室外活动课等,这是同步课堂的局限所在。
3.建议执行小规模学校教师特岗计划
随着国家计划生育政策的调整,农村学龄儿童数量呈现上升趋势。[5]农村小规模学校将会长期存在,为农村小规模学校补充师资力量也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在同步互动课堂模式下,小规模学校教师的工作方式与一般教师的工作方法并不相同,再加上小规模学校地域上的偏远性,国家有必要拟定并执行专门的“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特岗计划”,在招生环节上,注重生源与小规模学校的地缘性,放宽录取条件,增加生活补贴,签订回乡下点任教协议;在培养环节上,注重适应农村小规模学校的特殊性,执行专门培养计划,注重同步教学、全科教学、复试教学、信息化教学等知识与技能,加大实习实践力度;在分配环节上,注重落实协议,落实待遇,严禁协议之外的任何单位以任何形式接受“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特岗计划”人才任职,使“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特岗计划”人才到小规模学校下得去、干得好、留得住。农村小规模学校的教师编制方面,国家应进行相应调整,比如,小规模学校一个年级学生达到10人,应为这个年级核算教师编制1人;一个年级学生不足10人,应该为两个年级核算教师编制1人。确实必须保留的教学点,即使学生总人数不足10人,也应为其核算教师编制1人,确保每个教学点至少有1个教师编制。农村小规模学校的生师比应远远小于一般标准23:1,农村小规模学校义务教育成本高于人口稠密地区,这是不可规避的,国家应纳入财政预算。
参考文献:
[1]靳晓燕.不撤并,“小”学校如何坚守[N].光明日报,2014-12-15(5).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发展规划司.中国教育统计年鉴[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512-522.
[3]阚枫.农村小规模学校困境重重 专家吁为教育公平“托底”[EB/OL].http:///edu/2014/11-16/6781494.shtml,2014-11-16.
[4]李新玲.小规模学校重返乡村[N].中国青年报,2013-12-14(3).
[5]郭清扬,赵丹,范先佐.中小学布局调整与教学点建设研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 104,130,141, 165.
篇10
笔者认为,中国医药营销要摆脱发展困境,主要应该从突破和创新两个方面进行突围:第一是从思想上进行自我突破,只有思想上有飞跃,行动上才会有突破;第二是从营销上进行创新,创新是时代的主流更是医药营销跳出困境的利器,主要包括产品创新、策略创新和管理创新三个方面。
思想上的突围
企业发展的主要瓶颈来自于企业核心领导的思想局限,企业只有不断的变革和创新能发展,然而变革与创新是艰难的,但是真正难的不是变革与创新,而是思想上的自我束缚。中国医药企业要图谋发展,首先应该在思想上进行自我突破,摆脱思想上的束缚和传统思维的惯性。"突破,从超常规思维开始!”"思路决定出路”,只有思想上有了飞跃,行动上才会有突破。突破四大障碍,具备二个意识,跳出一个陷阱,是中国医药企业营销突围的关键!
1、变革与创新,突破四大障碍 企业的变革与创新不是一句容易的话,虽然大家都意识到变革与创新将是企业的未来,但是要将创新与变革的思想付诸于实践是十分艰难的,因为它将改变既得利益和固有惯性现况,所以它必须突破四大障碍:
认知障碍:如何唤起企业管理层的认同,让大家真正意识到变革与创新的必要性?
资源障碍:变革与创新幅度越大,需要的资源也就越多,但是企业的资源有限,怎么办?
动力障碍:如何和凭什么去鼓动和保证关键人物的快速并执着的行动?
政治障碍:管理层是否认可和支持你变革?还是把你赶出管理层?
上述的每一个障碍都有可能消磨或阻止你的创新和变革意志的出现和实践,并吓退很多意志不强的变革者。对于目前以传统营销为主的大部分医药企业来说,这个束缚就显得更加难以突破。所以,企业高管是否有足够的决心和能力突破这四个障碍是变革与创新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
问题是,如何去突破这四大障碍?蓝海战略提出了克服关键组织障碍的引爆点领导法,提倡让行动引领变革,这里的关键是要运用变革的试点,正所谓"眼见为实”,只要让人们一传十十传百地行动起来,当数量达到临界规模的人们以信心和能量感染了整个组织而行动起来去实现一个创意时,根本性的变化就会发生。认知障碍的突破也就顺理成章了;将有限的资源从冷点调出,重新分配在你的热点上,互通有无,助你突破资源障碍;而跨越动力障碍的关键在于对准中央瓶,将最具影响力的关键任务退到前台示意和影响组织的变革;跨越政治上的障碍则不要孤军奋战,需要请个谋士,"借助你的天使,让魔鬼闭嘴。”
2、具备第二套预算和试点市场二个意识
医药企业的变革和创新,需要冒风险,而这个风险是不可预知和揣测的。企业在突破了四大障碍之后,需要将思想化为实践,接受现实的考验,如何将这个风险降到最低呢?这就需要我们具备试点市场和第二套预算这二个意识。
正如德鲁克所说,"我们无法左右变革,我们只能走在变革时代的前面。惟一可能取得成功的原则是努力创造未来。努力创造未来是要冒很大风险的。然而,它的风险比被动地接受未来小得多。”因此,主动变革比被动接受要安全的多,试点市场去验证比一开始要全国推广要安全的多,拥有为应对未来风险的第二套预算比没有要安全的多。
何为试点市场变革市场呢?我们知道创新抑或是改革的先驱者总是不可避免的陷入三种陷阱:第一种是不符合战略现实的创新机会;第二种是混淆"新奇”与"创新”之间的界限;第三是混淆具体的动作与行动计划之间的界限。要避免落入这些陷阱就要有组织试验,这就是变革或试点市场。无论是在设计上,还是在市场上,或是在服务上,试点市场变革的风险通常是相当小的。
什么是第二套预算呢?创新和变革者要做两套预算:第一套是营业收支预算,它显示出维持现有业务所需要的费用,一般大约占全部费用的80%—90%;第二套是需要为未来制定第二套独立预算。不管企业的变革和创新处在困难时期还是繁荣时期,第二套套预算应保持稳定,一般在10%—12%。除非企业受灾难性的打击,企业的生存面临危机。对待未来的预算上,企业应提出这样的问题:"若要取得最理想的效果,这个行动最多需要多少费用?”重视未来的第二套预算,是企业决心创造未来和走在变革者前面的承诺。
3、突破唯指标论的陷阱
营销业绩是需要用数字来说话的,但营销决不能只讲销售指标。只讲销售指标的营销至少会带来两个严重的问题:一是会导致维持性的庸俗营销,扼杀了创新营销的一切可能。新产品开发、新营销模式建设、新市场开发、费用预算等一切创新、变革无从谈起;二是唯指标论,会导致大家都对指标不负责任,看似最务实、最保险的方案,其实风险最大。从近处看:没有产品和广告战略的支持、没有先进的运营模式和优秀销售队伍的支持,到底能完成多少销售指标谁心里也没底,"脚踏西瓜皮,滑到那里算那里”,年初定指标,年中改指标,一改再改,一降再降,这是很多医药企业近年来的惯性;从远处看:唯指标论不能为未来打算,只是被动接受变革,这是要冒很大风险的。
(二)营销上的突破
医药营销相对于快速消费品来讲是相对滞后的、不成熟的,而且正面临狭谷里作战的困境。由于产品特性和政策的限制,无法充分展开营销的攻势,渠道会越走越窄:一方面是由于医药营销渠道单一,只有医院、药店两个常规渠道,第三终端、第四终端初露头角,还需要医药企业和营销界人士的不断探索;另一方面,由于医药产品关系消费者的生命安危,国家政策对其生产、宣传、销售都有一定的限制,从而局限了医药营销。很多企业营销乏力,眼巴巴的等待国家政策的放开来获得更多的利润,这是不正确的想法。医药企业应该在国家政策许可的范围内充分发挥营销的作用,从产品创新、营销策略、营销管理创新去思考,探索出一条崭新的、能让中国医药营销走上健康、快速发展的广阔之路。
1、 产品创新
新药开发投入大、周期长、上市推广难度高是现实的问题,这就制约了医药产品的创新,导致医药产品同质化程度高、低水平竞争激烈、仿制药充斥市场。从这个角度说,医药产品创新势在必行,但客观上又有一定困难,怎么办?
笔者认为,药品关系消费者的生命安危,有着特殊性,但它也是商品,要经过市场竞争的历练和选择。新药的研发必不可少,它需要的大量资源除了企业还应该由国家承担部分这个关系国计民生的大课题,但就目前来说,短期内,医药企业可以避开这个难题,采取逆向产品创新的方法来更新产品,获得市场瞩目。
逆向产品创新与"一药多名”和"仿制药”现象是有着本质区别的,后者是新瓶装老酒,而前者则是价值创新,以市场调研和消费者心理探测(尚阳咨询特有调研分析工具)为基础,遵循市场需求和满足消费者价值、心理诉求的原则,以营销手段主导而非技术主导的产品创新。具体来说,逆向产品创新可以从概念创新、渠道创新、包装创新、产品形态创新、利益诉求创新、传播途径传新等几个方面思考研发新产品。
如著名的感冒药"白加黑”就是针对市场上的感冒药配方陈旧、服后易打瞌睡等不足,在国内第一次采取日夜分开的给药方式。广告词"消除感冒,日夜分明”、"白天吃白片不瞌睡,晚上吃黑片睡得香”,这一差异化的产品创新使其在感冒药的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
再如著名医药企业武汉健民,二十年不变的龙牡壮骨颗粒,虽有很高的美誉度,但产品老化的事实不可避免的失去了许多的消费者,笔者运用消费者心理探测等一系列工具的运用,深入准确的把握了解消费者心理真正的所需,协助制定了产品战略三步曲,一方面将龙牡壮骨颗粒重新定位为宝宝的钙,收缩为婴幼儿补钙的第一品牌;另一方面,进一步开发果味、无糖、巧克力、维C、IGG系列免疫因子、AA/DHA益智的咀嚼片、泡腾片、口服液等差异化的新产品,赋予了龙牡品牌新的概念,把消费群体从儿童扩展到中成药骨健康的特色产品系列,从而开辟出了一片新天地。
产品是贯穿企业一切经营活动从始至终的核心,也是一切营销的出发点。产品战略是营销战略的基础,也是品牌战略、产品创新的基点。企业必须注重产品战略的制定。产品创新必然带动其产品策略、渠道规划、品牌传播、终端变革等一系列的创新探索。作为营销管理者一定要思考产品是否具备核心竞争力?如何赋予产品核心竞争力?开发有差异化、有独特卖点、有溢价能力的新产品,以满足消费者喜新厌旧、标新立异、追求时尚,对体现消费、感受消费、个性化消费日益提高的需求是企业营销创新的三大基本点之一,是大有可为的!
2、营销策略
医药营销在营销策略上的困境表现在:产品宣传受限,传播手段经久不变;渠道推力不足,终端促销乏力,兑费等手段不合市场也不合法理人情;市场突围战术简单,过于倚重广告的作用。在国家政策和行业整合的关口,如果医药企业不能改变传统的营销策略,不采用先进的创新的策略去整合营销,走出一片新天地,其命运前途堪忧。
思路决定出路,这是一个策略先行的年代。营销策略创新在今天的市场营销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以快销品为例,超女的一炮走红,蒙牛利用神五事件的品牌提升,娃哈哈非常可乐"中国人自己的可乐”,营销策划成功的案例比比皆是;就医药行业而言,白加黑、感叹号等也都是经典案例。然而,营销策略创新不仅仅是广告策略创新,还有品牌策略创新、渠道策略创新、战略性区域市场(变革试点)创新、市场突围策划创新等等。
以渠道策略创新为例。分销渠道是营销管理的主体,而目前中国医药企业渠道整合的不足和渠道重心的错位是制约其营销发展的主要问题。很多医药企业以招商为主,完全把市场交给了经销商,缺乏对市场的掌控力度,这对一些无力营销的中小企业来说是合适的,但市场必然不能自主,利润必然不足;另外一些具备自营市场的企业,其市场运作重心也在企业本部而非区域市场,这就导致企业在终端的推动力不足,其利润不足以支撑整个营销体系,一方面市场助推效果不明显,另一方面也是典型的赔钱做买卖。如何从渠道策略上解决这个问题呢?笔者认为渠道创新是必然趋势,创新的二个方向:一个是改造传统渠道,推进经销商进步,充分发挥经销商的作应;第二个渠道多元化建设,以可行可控、以我为主、与时俱进、创新制胜、增减有度、因地制宜、虚实相济、借船出海、不进则退(定期整顿)等九项策略为指导整合渠道,另外以拓宽通路、缩短通路、到有市场的地方建渠道、增加通路、职能分解组合、产品分解组合、 "托管”经营等方式创新渠道,以为经销商提供和保证利益为核心理念,重塑渠道价值链。
以市场突围策划创新为例。面对同质化的市场,面对被动应战的策略,如何形成突围?笔者认为从点、线、面、高、中、低、里、外、虚、实上思考策划点,结合市场现况和企业资源,一定能够寻找到有效的突破方案。在地理上从点、线、面角度考虑,战略性区域市场的建立,局部市场的突破,打通一线连成一个面,在产品上从点、线、面角度考虑,核心产品或潜力产品的深入挖掘研发将一品做大,填充产品线的不足形成系列产品,由点到线由线连成面逐步形成在某产业领域的优势。在宣传促销上从高、中、低角度考虑,高空宣传造势、媒体传播;中空渠道推广、渠道创新;低空地面推进、终端促销。在资源上从里、外角度考虑,里整合企业内部资源;外利用外部社会资源。在出奇制胜的策划与实践上从虚、实结合角度考虑,虚,请营销专家策划出奇制胜的策略;实,企业要选择样板市场组织实施,形成突破。如,如何完善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的联动?如何抢占先机开辟第三终端(除农村市场之外的城市社区医疗服务体系)?如何率先建立第四终端(消费者联谊会)?如何在严打医药回扣的形势下率先转换处方药的传统销售模式,快速找到并形成新的合法而互惠营销方式?
"以正和,以奇胜”,只要医药企业用心去思考、策划,必要时可借助外脑,对企业资源和市场状况进行穷尽思考和分析,重整元素(3+1聚合跃变思维),一定能够形成创新的营销策略,在激烈的竞争中立足并顺利发展。
3、营销管理
如果说营销是中国医药企业的短板,那么管理就是医药营销的短板。目前不少企业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都很好,销量也很好,但就是市场混乱,窜货严重,利润不足,几个亿的销售额,利润不足2000万,为什么?这就是管理出了问题。如果能够及时、正确运用先进的在营销有的理念和方法,一定能帮助这些医药企业走出困境。
在现有的企业管理和营销管理体系中,我们是否可以用系统的思考,结合企业的发展战略和市场被动、惯性运作的现况,以检讨、审查的目光,分析营销管理是否与企业发展战略相吻合?营销管控体系是否健全?管理制度与销售政策是否合理?营销费用和预算管理是否正确?销售指标管理是否合理?有没有动态的过程管理?业务流程是合理、规范、高效?营销培训系统是否真正发挥了"第二生产力”的作用?绩效考核是否能刺激和调动体系的积极性?经销商管理体系是否完善等?从这些角度去反思营销管理,一定能够发现并锁定关键问题进而得出调整或完善方案,提升系统效率。
以营销管控体系为例。许多市场一线的经销商、销售人员常觉得企业的系统市场支持不够,有许多应对市场竞争的好建议难以被企业采纳,企业的市场反应迟钝,总觉得有力无处使。反之,许多企业的老总常觉得有许多愿意和好主意难以在现有的营销体系中得以实施。问题出在营销管控体系不健全。笔者成功研究出一种适合中小型企业的二元三角管控体系。所谓二元,一元是企业的正确决策、贯彻执行,二元是市场的快速反应,这是营销管理体系建设的两个基本目的;所谓三角,即营销组织的岗位职责、制度政策和业务流程,这是营销管理体系的三个基本要素和支柱。整个系统通过岗位、职责的有效设置和落实来简化组织管理体系的建设;通过政策、制度的制定和实施来支持岗位职责的有效发挥;通过业务管理流程的优化来提高管理效率;通过三角的良性循环才能确保二元目标的达成,通过三角的有效实施使领导的决策更准确、更及时,使正确的决策能更好的得以贯彻执行,根据市场的竞争需要,该体系给予市场以系统而快速的支持。
而其内在的精髓就是通过这些管理单元和流程的规范化,达成精益化管理的目的。通过设计适合企业现状的二元三角管控体系,企业不仅可以达成决策的贯彻执行和市场的快速反应,还能通过优化体系,规范流程,合理销售政策从而确保最合理的营销费率,避免不必要的资源浪费。笔者给某上市公司做营销管理体系咨询时,充分运用二元三角管控理论的精髓,通过对区域市场职能的调整、出差路线的重新设计、售后服务体系的政策调整等措施,优化了营销体系的结构,提高了单位销售贡献。减少了30%的销售人员,降低了差旅费、降低了售后服务费用,提高了市场掌控能力、完善了售后服务体系建设,节省了386万元百营销费用。
以渠道管理与控制为例。药品窜货是令每个营销经理都头痛的问题,但是不能因为窜货问题就不做市场,就要严格控制货流,或者干脆放任自流。要解决窜货的根本就要加强渠道的管理与控制,制定合适的价差体系,系统、合理和主动,注重细节和方法才是渠道管控的要诀。对待渠道问题关键要把握好:"防大于治”、"理”管和"控”管。首先,要从流通管理、成员管理、部门管理这三个方面进行系统管理,使它们相互之间具有循环作用。其二,要加强渠道管理中报酬力、强制力、法律力、专家力、相关力的运用。其三,经销商管理要有三步曲(布局和选择、引导和培养、管理和控制)。其四,对经销商要有远景控制、服务控制、投资控制、人员控制、协议(合同)控制、冲突控制、价格控制、评估控制、利益掌控、激励控制等十大控制。
- 上一篇:骨科理论知识内容
- 下一篇:企业信息化系统集成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