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理论知识内容范文

时间:2024-04-09 11:35:0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骨科理论知识内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骨科理论知识内容

篇1

【关键词】护理程序;骨科护理教学;查房;应用现对

2016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在骨科实习的60名本科生进行分组实验,旨在探讨护理程序在骨科护理教学查房中的应用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遵循随机抽样的原则,选取2016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在骨科实习的60名本科生当作研究对象,按照学号的先后顺序,将60名护士实习生分为对照组、实验组2组,各30例。实验组:男5名,女25名,年龄18~22岁,平均(20.14±0.28)岁。对照组:男4名,女26名,年龄18~21岁,平均(19.98±0.31)岁。对比分析对照组、实验组2组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2组有良好的可比性。

1.2方法

2组带教教师的职称、资历、教学水平以及综合素质相当,无明显差异。对照组的30名护士实习生应用传统教学查房模式来实施临床骨科护理教学查房。而实验组30名护士实习生则应用护理程序教学查房,具体如下:第一,提前制定骨科护理教学查房计划。参考骨科护理教学特点,根据教学大纲中的相关要求,充分考虑骨科的实际情况,来制定科学合理的查房计划[1]。第二,安排护理教学查房人员。组织专门的骨科护理教学带教小组,小组组长为主管护师,监督与指导职责由护士长承担,资深护师负责带教实习生,从而建立完善的骨科护理教学结构。第三,骨科护理教学查房的实施。首先,做好骨科护理教学查房的相关准备,主要是进行充分的备课,通过问诊、翻阅病历以及查体等的方法,让主查人员熟悉疾病,责任组长、带教教师以及实习生,均要进一步熟悉病例,对疾病相关知识进行复习;其次,选择合适的查房病例。应优先选择教学意义较高的病例,如病情危重患者、多发伤患者、大手术患者或出现严重术后并发症的患者等,确定查房病例后,还要取得患者及家属的支持才能实施教学查房[2];再次,确定合适的查房方式,较为常用的查房方式主要包括预告式与随机式结合的方式、个案整体护理查房方式等;然后,强调教学查房的内容。通常情况下是7~14天进行一次查房,每次半小时到1个小时,查房前做好相应的安排,查房过程中,带教教师应结合患者的临床资料给实习生讲解疾病相关知识与护理知识,重点介绍术后功能训练计划等内容;最后,查房结束后,做好小结。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由实习生总结相关护理内容、护理诊断等,之后由带教教师予以补充,实现带教教师与实习生之间的有效互动,使带教教师全面掌握实习生的学习动态,以及时发现、纠正实习生的不足。第四,实习结束前2天,对实验组、对照组的理论知识、实践能力进行考核评估,比较2组的考核评估成绩。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采取t检验。

2结果

实验组的理论知识考核评估成绩、实践能力考核评估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

3讨论

护理教学查房是护理质量评价的一种常用方式,骨科护理教学查房的主要目标是使实习生了解并掌握骨科护理的基础知识与操作技能、常见疾病的临床表现特征与诊断方法以及发生原因、常见病症的护理要点与注意事项,通过体验护理教学查房流程,实现教学相长的目标[3]。护理程序指的是计划性、系统性的临床护理程序,在骨科护理教学查房中应用护理程序,主要是通过有机结合骨科科室护理教学的重点内容与护理程序,来实施临床骨科护理教学查房,有利于骨科护理教学效率与质量的提高。本研究中,对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在骨科实习的60名本科生进行分组实验,实验组应用护理程序教学查房,对照组应用传统教学查房。根据本研究结果:实验组的理论知识考核评估成绩、实践能力考核评估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笔者得出如下结论:在骨科护理教学查房中应用护理程序,有利于提高护士实习生的理论知识掌握程度与实践能力,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黄素坤 单位: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参考文献

[1]魏国光.护理程序在骨科护理教学查房中的实践探析[J].中国职工教育,2014,(16):180.

篇2

一、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选取2009年7月-2010年6月于本院进行实习的32名护生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带教组)16名和观察组(责任制带教组)16名。对照组的16名学生中,均为女性,年龄17-23岁,平均年龄(18.9±0.6)岁,学历:中专7例,大专9例。观察组的16名学生中,均为女性,年龄17-22岁,平均年龄(18.8±0.7)岁,学历:中专8例,大专8例。两组学生的年龄、性别及学历等基本资料比较,P均>0.05,具有可比性。

2.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带教模式进行带教,由指定的带教老师进行实习内容的理论知识的带教及温习等,然后再进行临床操作实践,将理论知识融合在实践当中。观察组采用责任制带教,一名有经验的护师带教一名学生,在临床实践操作中将各个操作的过程中进行边讲解边实践,使学生对于本项操作有更为直观的了解和更为深刻的掌握,并在带教的过程中对于学生不理解的内容进行操作与理论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整合带教,引导学生自主解决问题,使其增强学习积极性的同时也提高了其综合能力。后将两组学生带教前后的理论知识、操作知识、实践操作及实习积极性进行统计及比较。

3.评价标准。理论知识和操作知识均采用试卷的形式进行考核,考核内容涉及发散性问题,使学生能通过自主的思维进行问题的解决,试卷总分100分为满分,0分为最低分,60分为及格分数;实践操作采用多名带教教师进行抽签考核的方式进行考核,每个细节的评分均提前进行指定,然后进行综合评分,总分100分为满分,0分为最低分,60分为及格分数;实习积极性由所有科室人员进行功能评估,结合学生平时的表现进行评估,评估结果分为良好、一般及较差。

4.统计学处理。统计学软件选用SPSS14.0,计量资料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进行卡方检验,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

二、结果

1.两组带教前后的理论知识、操作知识、实践操作评分比较。将两组学生带教前后的理论知识、操作知识、实践操作评分进行统计及比较,具体比较结果见表1。由表1可见,带教前两组学生的理论知识、操作知识、实践操作评分比较,P均>0.05,均无显著性差异,带教后观察组的理论知识、操作知识、实践操作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均有显著性差异。

2.两组带教前后实习积极性比较。将两组学生带教前后的实习积极性进行统计及比较,具体比较结果见表2。由表2可见,带教前两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良好者所占比例比较,P>0.05,无显著性差异,带教后观察组的学习积极性良好者所占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有显著性差异。

篇3

关键词:骨科教学 LBL-PBL-LBL 医学 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R6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7)02(a)-0226-02

在外科临床教学中,骨科不仅是一门基础性学科,更是培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的重点学科。传统骨科教学模式与现代医学教育教学观念严重背离,教学效果差强人意。加拿大大学提出的PBL模式以问题为中心,主张教师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式学习。但是,这种教学模式在我国骨科教学实践中显得有些“水土不服”。基于以上原因,我院对PBL模式进行了“本土化”改造,提出适合我国骨科教学实际情况的LBL-PBL-LBL模式,在教学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以下内容是该院在骨科教学中实施LBL-PBL-LBL教学的报告。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5年我院骨科专业的学生100人,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平均分为A、B两组,每组50人。A组为对照组,男生23人、女生27人,年龄21~25,平均年龄22.3;B组为观察组,男生26人,女生24人,年龄20~25,平均年龄21.9岁。由以上数据可知,两组学生在年龄、性别等基本情况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1.2 课时分配

A组接受LBL-PBL模式,课时配置为2学时LBL课,2学时PBL课。

B组接受LBL-PBL-LBL模式,课时配置分为两期,前期2学时LBL课,1学时PBL课,后期1学时LBL课为增加课。具体授课方法如下。

A组的LBL课主要根据骨科学教学大纲的要求,讲授骨折概论、开放性骨折的特点及常规治疗方法,采用教师口述讲解的形式,学生课上记录要点,课下自主复习、发现问题。LBL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完整地掌握骨折概论和开放性骨折的基本概念。PBL课上教师主要负责启发学生,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通常情况下,教师都是以临床实践中开放性骨折病例为例,就治疗方法的选择引导学生展开交流和讨论。

B组前期2学时的LBL课和1学时PBL课与A组LBL课和PBL课教授的内容基本一致。不同之处在于,B组后期增加了1学时的LBL课。LBL课上,教师以学生在PBL课上出现的问题为依据讲解一些骨科重点知识,培养学生基本的临床思维能力以及解决具体的临床问题的方法。比如,骨折的病因、临床表现、术后护理以及一些具体的临床对策等。

1.3 评价方法

评价方法有两种:一种以成绩单中4个等级成绩的数量及平均分为依据;一种以学生的反馈评分表为依据。

将学生的出科考试成绩单的成绩划分为4个等级,分别是100~90分、89~75分、75~60分、60分以下。分别统计两个组50人4个等级的数量,并计算出两组的平均分。

学生反馈评分表评价内容分为5个方面:一是学生对授课内容的感兴趣程度;二是学生对教学大纲中骨科知识要点的掌握程度;三是学生对具体的骨科临床病例的应对和处理能力;四是学生对骨科中一些常规性操作的掌握程度;五是考试结果是否能真实反映学生知识和能力的掌握程度。这五个选项,每项0~5分,满分为25分。对两组各50名学生的教学反馈评分表进行统计,计算出两组的各项评分及总分。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6.0软件对两组的出科考试成绩和学生教学反馈评分进行统计学分析。对连续数据进行Student检验,P

2 调查结果与分析

2.1 出科考试成绩比较

调查结果显示,AB两组的出科考试成绩P>0.05,这表示出科考试成绩比较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体数据结果见表1。

2.2 学生反馈评分表比较

学生反馈评分结果显示,B组学生的各项反馈评分及总评分明显高于A组。且两组评分P

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AB两组之间存在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对骨科具体病例的处理能力和对常规操作的掌握程度这3个方面。另外两个方面,AB两组的差异不是太明显。

3 讨论

在医学外科教学中,骨科是一项重要的教学内容。不仅与解剖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等基础学科有着紧密的联系,而且骨科专业本身教学内容有着很强的理论性、操作性,教学过程中存在着较大的难度。传统的骨科教学采用LBL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沿袭传统的“三中心”教学理念,一股脑地将相关理论知识灌输给学生,忽略了学生的学习需求及兴趣。而且基于LBL的教学评价不注重与学生的互动和来自学生的反馈,并不能有效反映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对相关理论知识的掌握只停留在死记硬背的层面,并不能与临床实际操作结合起来,很容易遗忘。这样学生在日后的临床实际操作中用到某个知识点时不得不重新学习,在实践中强化理解和运用。但是需要学生花费较多的时间和精力。PBL教学模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在教育教学领域得到广泛的认可和推崇。但是,通过骨科教学实践证明,单一的PBL教学模式并不适用于骨科教学。基于PBL的骨科教学模式下,学生能够把课堂教学及自学主动学习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带入PBL教学中,确保PBL教学有的放矢。但是,学生已经习惯了“被动式”学习,在PBL教学中积极性不足。教师的教学工作也有些“吃力”,不得要领。另外,根据学生反映,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更透彻、记忆更牢固,且能够掌握一定的临床问题解决能力。但是,这种教学模式有一个严重的弊端,就是学生对具体临床问题的解决过于呆板、程序化,不能灵活应对、有效解决。这主要是由于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并不能掌握实际的临床经验,只是生硬地套用理论知识。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循证医学;骨科学;临床见习

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Medicine,EBM)即遵循证据的医学,是国际临床领域近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医学模式,其核心理念是:任何医疗决策的确定都必须基于客观的临床科学研究依据;任何临床的诊治决策,必须建立在当前最好的研究证据与临床专业知识和患者的价值相结合的基础上[1]。随着当代医学从经验医学向循证医学的转变,传统医学教育向循证医学的教育方式转化已经作为一个崭新的课题摆在带教医师面前[2]。临床见习是临床医学生从事临床工作前的重要学习阶段,是学生实现理论知识向实践能力转化必不可少的过程,是培养学生临床思维、职业道德和综合能力的关键环节,临床教学质量的高低关系着整体临床医疗水平的发展。骨科学是重要的临床学科之一,具有内容繁多,概念抽象,专业性强,涉及面广等特点,特别是近些年来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骨科学的新理论、新技术、新业务也在不断的发展中。骨科临床教学主要包括骨科理论教学和骨科实习教学两个过程,而临床见习在骨科的临床医学教育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如何让学生在骨科短短几周的见习时间里较好的熟悉和掌握骨科基本疾病的诊治是我们一直探索的问题。为此,本文将循证医学教育模式运用于我校2011级本科生的骨科临床见习中,同时与传统见习教学法进行比较,观察循证医学教育应用于临床见习的效果,为提高骨科临床见习质量和培养优秀的高素质医学人才进行初步探索和尝试。

1对象与方法

1.1观察对象

选择广州医科大学98名进入我院骨外科见习的2011级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作为教学对象,在实施本教学法前,所有学生已系统学习了骨科学及相关基础医学课程,将所有学生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9名。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包括男26名,女23名;年龄21~24岁。实验组采用EBM教学法,包括男28名,女21名;年龄21~24岁。两组均使用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第7版《骨科学》教材,两组在教学总课时、大小课比例及师资配备上均一致,两组在性别、年龄、入学考试成绩及已修课程成绩上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中心,课堂讲授为主,按照骨科学教学大纲要求,选择相应病种典型案例进行示教,从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表现、检查方法、诊治思路、手术方式等方面进行讲解,要求学生课前预习,课后复习。

1.2.2实验组采用EBM教学法,以学生为中心,学生以5人为一学习小组,利用科室的病案库资料、典型病例及图书馆互联网,让学生完成循证医学教学模式的各个步骤,着重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循证医学思维。循证医学具体方法:首先课前重点向学生讲解如何应用中国知网、万方、维普、PubMed,medline,Cochrane图书馆等数据库查阅文献,利用百度学术、googleschooler等搜素引擎搜索文献,以及如何利用丁香园等专业网站获取文献,指导学生快速准确地获取自己所需文献,掌握阅读和评价医学文献价值的原则和方法。其次针对某实际病例,引导每组学生进行全面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必要的诊断及鉴别诊断,获得诊断依据,查询文献资料,找到最佳证据,结合患者情况,运用所获得的证据进行诊断并制定诊疗方案,总结临床经验;最后带教医师组织学生进行病例讨论及点评,同时酌情增加学生动手操作机会,在参观洗手、穿脱隔离衣、手术衣及铺单时讲解规范技术,在带教过程中指导学生完成正规的骨科拆线、换药,在模型上进行外科缝合等技术。

1.3教学效果评价

在临床见习完成后,通过骨科学相关理论知识考试(100分)以及临床实践技能考核(100分)来评估教学效果。理论知识考试试题随机提取自学校试题题库;临床实践技能考核考察学生的医疗病历的书写以及病史采集、骨科查体、影像学资料的阅读、基本技能操作以及病例讨论等方面的能力。最后对两组学生进行无记名问卷调查。调查问卷系自行设计,调查内容包括对循证医学的基本认识、医学数据库的使用情况、医学文献的评价、临床技能的掌握、自学能力和临床思维的开拓,学习兴趣的激发、学习效率的提升以及对教学方式的评价等8个问题,问题全部为单选。问卷回收率100%。

1.4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8.0将统计资料进行分析,计数资料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考核成绩比较

实验组学生骨科理论知识掌握情况及临床技能掌握情况均优于对照组。理论考试中,实验组得分为(90.24±4.66)分,对照组得分为(84.53±6.80)分,经t检验,成绩差异有显著性(P<0.05)。临床实践技能考核中,实验组学生在医疗病历的书写及病史采集、骨科查体、影像学资料的阅读、基本技能操作以及病例讨论等几部分考核中的表现明显优于对照组,实验组得分为(91.16±4.75)分,对照组得分为(83.67±5.75)分,经t检验,成绩差异有显著性(P<0.05)。

2.2调查问卷结果

通过问卷调查发现,95%以上的实验组学生对循证医学的有了基本认识、会基本应用医学数据库进行文献检索并对相关医学文献进行评价,认为循证医学教学模式有利于临床技能的掌握,有利于提升自学能力及加强临床思维的开拓,有利于学习兴趣的激发及学习效率的提升。而对照组学生在对调查问卷问题回答时,对传统的教学法认可度一般。

3讨论

在外科临床教学中,骨科学占有重要的地位,在临床见习教学中骨科学以涉及内容多、概念较抽象,专业性强,专科检查复杂,并且新理论、新技术、新业务发展迅速等特点,一直是学生学习的难点,也是临床带教老师教学的难点。传统的骨科临床教学是以经验医学思想为指导的,突出教师、课堂、教材的重要性,以培养知识经验和技能型人才为目标,使学生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去积累知识,缺少创造性实践。授课教师或医生则以顺序性、灌输式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强调教师的主导型,忽视学生的创造性和主体性,从而使得骨科见习生在学习过程中被动的学习,虽然基础理论扎实,基本技能训练的较好,但是创新性和创造能力较差,缺乏自我学习的能力。EBM被称为“21世纪临床医学新思维”。EBM的核心思想是在医疗决策中将临床证据、个人经验与患者的实际情况和意愿三者相结合。EBM的出现也使临床医学研究及临床实践的概念发生了巨大转变,为现代医学教育提供了新的教育模式,对培养新世纪高素质医学人才产生了重大影响[3]。在我国当前的临床教育中,EBM教学模式已广泛的应用于各学科的教学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4,5]。因此从实际出发,将EBM教学模式引入我校临床骨科教学中势在必行。EBM与现代骨科相结合形成了循证骨科学,骨科医生可以通过互联网技术高效率地寻求解决问题的科学依据,并利用Cochrane数据库进行Meta统计分析,对证据的真实性和可行性进行严格评价。在学生进入临床见习时候就给学生引入EBM思维,具有重要的意义,为当前的教学改革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EBM可以教会医学生如何去学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更好的提出问题、寻求证据、分析问题、归纳总结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的能力。在本文中,笔者首次把EBM教学法应用到我院骨科学临床教学中,在教学中,引导和要求学生从我院骨外科既往典型的病例以及日常的真实病例出发,提出问题,包括病因、临床症状、体征、辅助检查,查阅资料寻找证据,明确诊治思路等,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最后的考核结果表明,在骨科学临床见习时候,运用EBM教学法,深受学生的欢迎,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理论结合实践能力,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临床综合能力,从而提高了骨科学临床见习教学质量,为学生以后的学习和临床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为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和创新性能力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DavidL,Sackett.Evidencebasedmedicine:howtopracticeandteachEBM〔M〕.ChurchillLivingstone,NewYork,2000.

[2]MaggioLA,TenCateO,ChenHC,etal.ChallengestoLearn-ingEvidence-BasedMedicineandEducationalApproachestoMeetTheseChallenges:AQualitativeStudyofSelectedEBMCurriculainU.S.andCanadianMedicalSchools〔J〕.AcadMed,2016,91(1):101-106.

[3]王家良.循证医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92-205.

[4]林继宗,孟丽丽,陈署贤,等.循证医学教育在胆石症外科见习带教中的实践与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5,9(39):76.

篇5

 

随着骨科专业迅速发展,骨科已升级为二级学科,在骨科系统中,涉及面广,包括脊柱骨盆、关节、四肢创伤、骨病肿瘤、足踝外科、运动医学、血管神经、手外科、儿童骨科及软组织创伤等,专业性较强,疑难问题多。临床带教老师临床工作量大,如何应用有限的时间做好规培医师教学,现将我在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四肢关节外科任职教学秘书一年关于四肢关节外科教学经验总结如下。

 

一、医德医风培养

 

各行各业良好的职业道德是每一个工作人的重要前提,医学是生命相托,健康所系的高尚职业。每一位医务人员必须认真贯彻党和国家方针政策,遵纪守法,加强医德医风建设,强化规培医师的职业素养。牢固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具有良好的医德医风。尊重生命,甘心吃苦,勇于奉献,精医尚德、爱患如亲、恪守医道[1]。遵守医院各项规章制度,服从科室领导。带教老师应言传身教,以身作则,努力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一代医务工作者。

 

二、理论知识的培养

 

经过医学院校3年半的系统理论学习和1年的临床实践,规培医师已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和实践能力,对于临床医师来讲,只有这些是远远不够的。首先,自我学习,除了再巩固和熟练掌握本科教材《外科学》总论和骨科学章节外,还应阅读骨科相关的专业书籍,比如《实用骨科学》,《骨关节损伤》等一些专业的骨科书籍。其次,科室授课,组织科室的副主任医师副教授以上职称的专家授课。内容包括人工关节,四肢骨折,运动医学,骨病肿瘤和足踝专业,除掌握系统知识以外,还应该掌握各亚专业知识[2]。再次,教学查房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除了教授查房讲解骨科领域的前缘新知识以外,还将学到知识难点、临床工作的陷阱和失误等重要的宝贵知识,同时通过对规培医师采取提问的方式,检验自我学习的结果和深度。

 

三、临床工作能力的培养

 

每一位临床医师都必须能较好的胜任临床工作的能力,也是每位临床医师必须具备的能力。规培医师在高年资具备执业资质带教老师带领和指导下参与一线临床值班,亲自收治新病人,询问病史,根据医院病历书写规范书写病历,根据自身所学知识对我科常见病查体、诊断及依据、鉴别诊断和诊疗意见提出自己的看法[3],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下达医嘱进行诊疗。充分认识每种疾病的特点,诊断和提出处理意见是每位医师必须最先、最需掌握的本领,“五年手术,十年适应症”,说明认识疾病是一个最艰难的过程。带教老师对该病的难点、注意事项、可能的并发症和最新进展进行深入剖析讲解。规培医师还应随时观察病人病情,比如骨科常见的肢端感觉血运活动情况,比如出现感觉、血运和活动出现异常,提示合并血管神经损伤,如合并不能忍受的疼痛加剧提示骨筋膜室的早期,如出现呼吸困难和意识丧失警惕脂肪栓塞综合征,长期久卧和术后肢体肿胀明显应怀疑静脉血栓的形成,发现后应及时向带教老师汇报,轻者做简单处理,重者需紧急手术和先关科室会诊。每日查看病人化验单和检查结果,异常者应先考虑什么原因,向上老师汇报,请示处理意见,参与处理。参与专家门诊,协助完成病历书写,开具门诊处方,熟悉各种检查开单,熟悉门诊病人诊治流程。门诊病人病种复杂多样,一般经验的医师不能胜任,门诊能力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四、临床操作能力的培养

 

作为规范化培训的一名外科医师,不仅需要对疾病能做出准确的诊断,还要有过硬的实际操作的能力。规培医师应做助手参与择期手术,掌握刷手、穿无菌手术衣、消毒铺单,掌握该手术的入路、术中手术技巧、注意事项,避免损伤重要组织,配合术者完成手术,在老师的带领下参与缝合皮肤等基本操作。值班参与急诊手术,熟悉掌握急症清创的流程,清创术既是初学者提升实际操作能力的好机会,但同时也是相对较难把握的,只有通过做助手多参与观察,掌握技巧和注意事项,边学边做才能提升自己。规培医师必须掌握各科基本操作,骨骼牵引、石膏夹板固定术、手法复位术、关节腔穿刺术等,这些操作作为出科考核的必考项目。除临床操作以外,还应布置规培医生自购少量手术器械,业余自我培训切开缝合猪皮训练,培训外科医师手感。

 

五、培养教学科研的能力

 

现代医学发展日新月异,人才高度密集的的领域,8小时之外不学习,很快就会被淘汰,医疗行业的特殊性、高风险性,不容一丝疏忽。作为即将一名合格优秀的外科医师,应该培养规培医师获取知识的手段和途径,带领规培医师参与医学文献的查询,获取需要的文献。定期安排规培医师查阅某方面的最新进展,制作PPT汇报,既培养其查阅文献获取知识的能力,又培养其交流授课的能力,医学行业是科学性和传承性极强的领域,必须要求规培医师掌握授课教学的能力,医学的发展才能一代代传承下去,在临床工作中让其参与本科生临床实习和见习的教学。临床工作中,教会规培医师怎样收集临床资料和撰写论文,参与本科室研究生的试验、读书报告和实验设计。学会收集临床资料、撰写科研论文和科研项目申请书是一名临床医师必须掌握的本领。

 

六、良好工作习惯的培养

 

一名优秀的临床医师是一个有责任心、良好工作习惯的的医师。考勤方面应严格执行考勤制度,要求规培医师提前半小时到病房查看病人,询问病人病情变化,做好查房准备。要求早晚查房、周末查房巡视病人。多巡视病人,多与病人沟通,目前医疗环境复杂,所有医务工作者必须坚持以患者为中心,培养规培医师成为细心的观察患者、耐心的倾听者及机敏的交谈者,培养严谨的工作态度和提高他们的共同能力非常重要[4]。勤恳负责认真的工作态度,和谐愉快的沟通,能够给予病人安全感和满意感。工作上尽管我们努力了,但也会存在不足,只要我们实实在在为病人工作,和谐的医患关系,这些不足也会得到病人的理解。

 

七、规培医师考试制度

 

尽管考试不是检验学习成绩的最好手段,但是唯一的手段,规培医师培训也应该通过考试的手段以考促学,以考试检验学习效果。设置方式以出科考试为主,分理论考试和操作考试。考试以《外科学》总论和骨科学章节内容为主,内容偏重执业医师和研究生入学考试的热点、难点和常考点为主;操作考试内容涉及骨科基本操作,骨骼牵引术、石膏夹板固定术、简单整复术、关节腔穿刺术,手术消毒铺单,穿无菌手术衣和手套考试。考试涉及内容涉及执业医师资质和研究生入学考试内容为主,出科考试相当于两大考试的平时演练,刺激规培医师学习,避免学习枯燥。还应参入小部分亚专业知识,提高小量难度,体现不同规培医师的能力层次。

 

综上所述,规培医师有别于本科临床实习医师,不只是学会临床简单换药、书写病历,而是需要培养他们具有良好的医德医风,正确的道德观和优良的职业道德,进一步提升他们的系统理论知识和骨科亚专科知识,通过规范化培训基本能胜任临床值班,熟悉骨科常见病和多发病的诊治,具备一定的临床操作能力和科研教学能力,形成良好的工作习惯。规范化医师培训势在必行,但仍处于起步阶段,应因材施教,理论结合临床才能培养出一名优秀的规培医师。

篇6

1骨科临床实习教学的特点

骨科专业性强,涉及的疾病内容多、范围广,涉及感染、创伤、肿瘤、畸形等各方面,有创伤、关节、脊柱等亚专业,病种有数千种。其治疗方法丰富多样,手术方式多且更新较快,培养一个合格的骨科医生至少需要10年时间。而医学生在骨科的实习时间并不充裕,往往只有3~4周。骨科实习时,很多实习生即使已经掌握了切开、缝合、结扎、止血等基本功,仍感觉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领域,无论是理论还是动手实践,短期内难以熟悉、掌握。

2骨科临床实习教学存在的问题

教学医院的带教老师往往是基层医院的进修医生,具有水平参差不齐、流动性大、队伍不稳定等特点。本院带教医生往往同时承担医教研三大任务,忙碌的日常工作影响教学时间和精力,且临床医师未接受过系统化的师范教育,缺乏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和技巧,主要表现在内容的讲解上不够详细,容易出现实习生对所讲内容难以理解的状况。除部分实习生工作态度消极外,其余更多的实习生在临床工作中扮演着带教老师助手的角色,缺乏主人翁意识。临床实习是医学生正式参加临床工作前的重要学习环节,是初步完成医学生向临床医生转变的过程,这不仅要求实习生在认真协助带教老师管理病患之余,更应注重主动了解病情、分析思考、查阅资料以及自身临床思维的培养[2]。随着人们的法律意识、维权意识的增强以及某些媒体不负责任的报道,很多患者不愿成为实习生的练习对象,而带教医生为了避免医疗纠纷、矛盾,更倾向于满足患者的意愿,这有可能让实习生错过一些难得的机会去观摩经典病例,由此产生的心理落差,容易在失落感中失去对实习的热情[3]。

3对解决办法的思考

篇7

传统的教学方式是教师通过理解准备教材内容,然后用语言系统地、有计划地、有步骤地向学生传授知识。学生则通过听讲,把讲授的知识加以理解,在大脑中形成自己的认识并保存起来。这种方法是我国各级各类医学院校最常用的教学方法,在教育教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当前这个注重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的时代,在知识内容飞速更新与膨胀的时代,这种教学方法的弊端与不足显而易见。教师单向输送知识,学生的主动性不被调动;提供结论性知识,学生独立思考则少,因此学生记忆效果差。我们在教学中应使用现代化医学教学手段,应用投影仪、幻灯片、微视频、录像等多媒体技术将庞大、复杂的医学知识,直观地介绍给学生。解剖学是学好骨伤科最基本的课程,通过现代化数字技术,可以将人体骨骼的形状、位置;肌肉的起止、作用;血管、神经的走形清晰地显现出来,这种直观教学法图文并茂、声形兼备,有利于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创造力的培养。有时教科书上大量繁琐的文字只需几张简单的彩色图片或是一个简短的视频就可以清晰地呈现,这对学生理解复杂深奥的医学理论与运用实践技能十分有利。通过多媒体教学还提高了知识的灌输效率,使捉襟见肘的学时得到高效的利用。我在教学中还常常使用情景教学法。临床骨科经常遇到危急的患者,在步入临床前思想和技术上的准备对学生来说非常重要。所谓情景教学就是根据计划好的教材内容,有针对性地模拟在某种情景中出现某种状况,造成某种疾病,然后根据所学知识恰当处理。这种模拟可以分两种方式,一种是教师模拟某种疾病,然后让学生们来诊治;另一种是提前将学生分组,每组模拟一个情景和一种疾病。这样的方法不仅可以让学生积极地预习将要学习的内容,还可以将学习者引入医学实践,通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多向互动来探讨医学知识,提高学生面对真实临床情境的决策能力和行动能力。这种方法一定程度上转变了教师和学生的角色,无形中锻炼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情景模拟更接近临床,学生除了体会医生的感觉还能体会病人面对医生的感觉,解决了理论与现实脱节,使实践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2对学生医德的培养

医德的重要性在我国医学发展史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中最典型的体现就“大医精诚”。所谓大医精诚,就是出色的医生必须具备精湛的医术和高尚的品德,精指医术,而诚指医德。早在《黄帝内经》就有“天覆地载,万物备悉,莫贵于人”的记载,肖纲《劝医论》写道:“天地之中,惟人最灵。人之所重,莫过于命。”药王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有:“人命至重,有贵千金”的记述。这些古文都告诉我们一个道理:生命是天地万物最珍贵的东西。从古至今对人、对生命的高度尊重就是医德的最基本体现;除了尊重生命,我国医务人员医德规范还对医生提出:时刻为病人着想,千方百计为病人解除病痛;尊重病人的人格与权利,对待病人,一视同仁;文明礼貌服务,态度和蔼,同情、关心和体贴病人。廉洁奉公,不以医谋私;为病人保守秘密;互学互尊,团结协作;钻研医术,精益求精等要求。可见一个高尚的医生,不仅要遵循我国社会所有道德标准,还应该对自己有更高水平的要求。然而,目前我国医学院校的课程安排中,没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医德方面的教育。医学生们将来面对的是患病的人群,所以医德、医术对于一个合格的医生来说同等重要。成为一个好医生,先要学会做一个品格高尚的人。我们在日常教学中,教师首先应把医德教育始终铭记在心,时刻提醒和教导学生们对医德的重视,让学生们感觉到医生这个职业的社会责任感、使命感和自豪感。在这样潜移默化的培养中,医学生们的医德和素养自然会得到提高。

3临床实习

临床实习对于教育教学来说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我们秉承的宗旨是:在基础理论的教学中充分融入实践,在临床实践时用规范的理论知识做指导,加强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强化基本功训练,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奉献精神,保持较高水准的教学质量。有些学校把教育必须为经济建设服务作为教学观念之一,我认为这在医学教育上并不可取。我们应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医疗服务不应该和经济收入挂钩,这样才能保持医疗本身的纯洁性和高尚性。我们在临床教学中将学生分为几组,然后分配给临床带教医师,采取看病与讲授同时进行的方法,通过对临床的典型病例讲解,强化课堂基础理论知识,并尽可能弥补书本上的不足。课后我们分别与临床教师和学生进行讨论,从临床带教医师我们可以了解到基础理论教学存在哪些不足及与临床不符或脱节的地方;从学生那里我们可以了解临床带教医师是否应用了规范化理论进行教学,然后对临床带教医师有针对性的指导,以便为今后的临床教学提高质量。这种方法不仅使学生对患者、对疾病有了直观的认识,也让基础理论课教师从带教老师那里了解了学生理论知识掌握的情况,还从学生那里提高了临床带教的理论规范化,可谓是一箭三雕。

4考核

以往采取的考核方式有不合理之处,即理论考核、平时成绩以7∶3的比例分配,而对临床实践及课堂模拟实践的考核往往忽略,这种重理论轻实践的考试方式,会让学生学习的重点偏向书本理论,结果可能出现学生基本理论知识掌握得好,但是临床动手能力很弱这种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现象。骨骼、关节、肌肉等运动系统疾病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作为一名医学学生,不论内科还是外科都应对骨科的基本知识及常见疾病有一定程度的掌握,这才是我们教学的最终目的。因此,笔者认为,对该课程的考核应分为理论和实践考核两部分,各占50%的比重。理论考试即采用传统期末答卷考试方法,包括单选、多选、简答、论述等题型。实践技能考核则重点考察学生的基本技能和动手能力,以课堂模拟实践和临床实践的表现综合评分。最后这两个分数相加得到该门课程最后的成绩,这样即能考核理论学习的成果,又能提高同学们对实践的重视程度。

5结语

篇8

    医护人员的技术水平不合格是我国在医疗方面发生纠纷的主要因素之一。主要原因是我国大部分的医疗人员还比较年轻,在骨科护理方面还没有熟练的技术操作和相应的临床经验。一旦发生紧急事件,医护人员就变得手忙脚乱,不知道该用什么措施对患者进行应急处理;而当发生复杂的情况时,医护人员又不知道该如何制定科学有效的护理方案。另外,一些医护人员的业务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方面还不过关,在实际的护理工作中,不能用相应的专业服务对患者进行相应的护理;而一部分医护人员在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方面掌握还可以,但是不能把它们与实际的护理工作良好的结合在一起,依然不能做好护理工作。对于此种情况,各个医院应该对医护人员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有更高的要求,对她们进行集中的培训。同时在医院内部营造一些模拟的护理环境,以增加骨科护理人员的实际临床经验,并且对于特殊的护理知识和技巧进行深入的指导,从而增强医院医护人员的技术水平。同时医院应该根据自身的医护人员的水平,构建骨科护理的人才梯队建设。在人才梯队建设中,帮助护士进行职业规划,保障护士的成长及职业的满意度。在工作环境方面,为护士提供发展的机会,鼓励护士进行中高级职称考试。创立与专业技能挂钩的薪酬制度,激励专业技能的提升。根据相关的培训及人才建设,构建学习型的护士制度,促进护士专业知识的学习,专业技能共同提升的良好氛围。

    2、医院制度方面

    就我国目前的医院制度方面,许多医院的制度还不是很完善,这就造成了很多医院在护理监控系统方面有很多的漏洞,致使医护人员无法完成必要的护理工作。不仅如此,一些医护人员在实际的护理工作中,经常对自己护理工作中出现的失误进行隐瞒,并且其护理工作也不符合医院在骨科护理方面的规章。对于此种情况,医院应该先对护理方面的规章制度进行深入的了解和探究,找出整个制度的漏洞并加以完善,使相关的医护人员在进行护理工作的时候严格的按照相关的规章进行工作。此外,在实际的护理工作中,要严格的贯彻监督工作,把监督检测放在整个护理工作的重要位置,对医护人员护理工作中的失误进行及时的整改,综合提高整个骨科护理的水平。

    3、医护人员责任心方面

    骨科护理工作相较于其他类型的护理,其患者的突况、治疗后遗症、收口感染等方面的问题都比较多,这就使得骨科护理工作更加的繁重,需要更多的专业技术和技巧。但是在实际的骨科护理中,一部分医护人员没有足够的责任心,对骨科患者的病情随意观察;病情信息的记录也不全,大部分的护理记录在内容上和形式上都非常相似,而且在书写方面也不能满足相关的标准;在对待患者和其家属态度上也不够热情,对患者心中的问题和疑惑视而不见,和患者之间只存在基本的交流,没有更深层次的交流。对于此种情况,各个医院在以后的骨科护理工作中,应该先对相应的医护人员进行必要的教导,让她们深刻的认识到医护人员拥有责任心的重要性。并且在护理工作进行中,应尽可能的对患者及其家属热情,耐心的解决他们心中的各种疑惑;其次,医护人员应该密切的关注患者病情的发展情况,并做好日常的巡查工作,详细的记录患者病情。一旦患者的病情发生突变,先进行应急处理,然后立刻上报;最后,医护人员应该在护理记录的填写方面,尽量的进行规范操作,并且根据相关的法律法规要求,做好骨科护理的在记录方面的管理工作。对于医院来说,应该组织相应的医护人员集中的学习相应的法律法规,以提升全体医护人员工作的规范性和合法性。在此基础上,还要加强对护理工作的监督,定期的检查和不定期的抽查医护人员的护理记录,端正所有医护人员的工作态度。在工作的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要加强医护、护患沟通,护士多与医生沟通,保持病历书写的一致性,加强护患沟通,提高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度,以便掌握与病情有关的第一手资料。提高收集患者资料的准确性,对护理文件书写及维护医患双方合法权益具有重要作用。

    4、患者健康教育方面

    对于患者的健康教育主要是给患者的康复训练做铺垫的。但是在目前的骨科护理中,对于健康教育方面的工作还不完善。相应的医护人员一味引导骨科患者进行康复训练,而忽视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使得患者在康复训练中不可避免的产生了一定的抵触心理,不利于康复训练的开展。对于此种情况,相关的医护人员应该对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有深刻的认知,积极的对患者灌输健康教育方面的知识,让患者了解到康复训练的必要性和核心内容,增加患者的心理素质和对抗自身病患的勇气。医护人员在进行护理工作的时候,应该结合患者骨科疾病的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方式对患者进行合适的健康教育。不仅要注重健康教育的教导情况,还要注重患者自我护理的能力。

篇9

关键词:驱动式案例教学;考研医学生;骨科临床实习;应用效果

临床实习是每个医学生在成为正式医生前必须经历的重要过程,其目在于理论结合实际,使学生在进一步获取临床各专业学科理论知识的同时,进行临床基本技能训练,培养学生获取、分析和处理疾病信息的能力,病历书写和诊疗操作能力以及接触社会与病人、护理交答流的表达能力等,加深每个医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其实践能力,帮助其成为合格的医生[1]。骨科临床实习是临床医学中比较重要科目之一,涉及到的病种较繁多而且知识也比较复杂,在临床实习中难度较大[2]。而作为考研的医学生,大部分的实习生因时间不足等原因会出现经常请假、迟到、早退的现象,对临床实习的积极性不高,不把老师的实习任务放在心上,严重影响到实习的质量,导致临床实习失去其作用,甚至会降低未来医生治病救人的能力。随着我国医疗环境和技术的不断进步,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没办法适应当代实习生的需求,因此需要通过学习新的教学方法来帮助考研实习生更快更好的完成临床实习。在本次研究中将驱动式案例教学的方法应用在考研医学生的临床实习中,分析其应用效果。具体报告如下。

1一般资料与教学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为2015年6月到2019年6月在我院进行临床实习的考研医学生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实习生中男女比例为27:23,年龄为21岁—25岁。平均年龄为23.5±1.3岁;观察组实习生中男女比例为26:24,年龄为20岁—24岁,平均年龄为22.8±1.5岁。所有实习生均处于考研中,两组实习生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结果无统计学意义。

1.2教学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具体包括:由老师根据教学大纲对相关知识点进行讲解、每周进行集中授课、带领学生参与患者日常治疗以及集体查房等。观察组采用驱动式案例教学方法,具体包括:①首先将所有的学生以五人为一组,共分十组。由老师按照教学大纲的目标和内容,选取合适的案例。让学生根据实际情况,对相关的知识点进行分析和总结。对提出的问题进行查阅和解答。由小组进行讨论和分析,对于不理解或无法解决的问题进行记录等;②在老师对相关的知识点进行统一讲解后,每个小组将不理解或无法解决的问题进行阐述,由老师进行回答,由学生进行记录,最后以小组的方式对本次案例进行总结,老师对其出现的问题进行指出和纠正,帮助学生调整学习过程中的误区;③由老师针对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安排临床实践和诊疗任务,比如由学生接诊患者,对学生诊疗的结果、依据以及治疗方法等进行分析后,指出问题和解决办法,提升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另外还要组织学生到病房进行床旁见习与理论知识相结合,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实习生教学结束后的考核成绩和满意度情况。两组实习生教学结束后的考核成绩包括理论知识成绩、临床实践成绩、以及教师评价成绩。理论知识成绩采用开卷问答的方式进行考核;临床实践成绩由老师对学生的换药、查体、病情分析以及汇报等实践能力进行考核和评分;教师评价成绩,由老师对实习生过程进行评价和打分。三项成绩满分皆为100分。两组实习生满意度情况,根据本院自制的满意度表进行调查,满分100分,90分以上为非常满意,70-90分为满意,60-70分为一般,60分以下为不满意。总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xˉ±s)来表示,计数资料用n(%)来表示,用T检验和卡方检验的方法进行统计学分析。若P0.05,则说明两组数据对比结果有统计学意义。

篇10

关键词:骨科;无痛病房;护理工作模式

疼痛是骨科临床中患者最常见的一种症状反应,术后固定、手术操作以及创伤等诸多因素均会产生疼痛[1]。在临床疼痛强度的评估中,一般骨科疼痛的强度级别比较高。有效、合理的镇痛能避免或降低疼痛对患者生理、心理造成的负面影响,有助于机体的及早康复。现择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在我院骨科接受治疗的44例患者,进一步了解骨科无痛病房护理模式的现况及应用进展,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择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在我院骨科接受治疗的44例患者,其中包括女性患者21例,男性患者23例。年龄均在14~63岁,平均年龄(44.63±4.32)岁。并与2012年5月~2013年5月未接受无痛病房护理工作模式干预的44例患者进行对比,其中包括女性患者20例,男性患者24例。年龄均在13~61岁,平均年龄(45.29±5.18)岁。两组患者的临床各项基本资料显示,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具备可比性。我院骨科病床共设45张,护理人员16名。

1.2方法

1.2.1职责分工 无痛病房的护理工作一般由骨科主任、临床医生、护理人员、患者以及其家属共同协调管理[2]。①临床医生与护理人员一起为患者进行疼痛评估。医护人员必须掌握有关疼痛的知识,评估的方法,同时定期对临床疼痛理念、知识开展学习培训,以便及时更新。②主管护理人员把疼痛评估的结果,患者的具体情况,有关治疗方法及效果切实记录在疼痛评估表中。治疗疼痛前,提前告诉鹿可能发生的情况,制定治疗方案时尽量考虑、结合患者或其家属的要求。③没有得到注册资格的护理人员可以作为助理护士,帮助主管护理人员完成临床基础护理工作。

1.2.2组织培训及考核 专业知识的培训、学习应该贯穿整个骨科无痛病房的建立、应用实践过程中。①开展前明确医护人员对手术治疗后疼痛的认知情况、态度。②结合护理人员的技能水平、需求之间差异,强化护理专业知识的学习,定期组织相关培训,每个月开展有计划的学习疾病观察及处理的新方法或知识。理论知识学习讲座可邀请疼痛治疗护理经验丰富的专家,学习了解疼痛发生的机制,围术期镇痛的有效方法,疼痛的评价,患者或其家属教育、咨询,疼痛控制理论,及药物可能产生的不良反应等有关内容。③通过多种形式增强护理人员工作的实践能力,可采取情景模拟演练、病例讨论、角色扮演以及实践指导等。护理人员考核一定要把定期考核与日常工作督导相结合,全方位评价护理人员对患者疼痛的控制能力。

1.2.3无痛病房的工作内容 在患者入院开始填写疼痛评分记录单,具体内容包括评估时间、疼痛的部位、持续时间、镇痛不良反应、患者睡眠质量以及护理人员签名。医生按照护理人员评估的结果数据,调整患者的用药情况,并将疼痛情况、用药方法如实记录在病历中。每周护士长应对疼痛护理工作管理进行统计总结及信息反馈,主要是护理人员执行无痛护理工作行为是否满足工作程序的标准化,组织管理方面,患者对疼痛控制的满意情况。

1.3统计学分析 选用统计学软件SPSS 13.0对试验数据实施系统化处理,通过均数±平均数(x±s)表示计量数据,运用χ2对试验所得计数数据进行检验,运用t对所得计量数据进行检验。当对比差异P

2结果

骨科无痛病房护理工作模式的实施,护理人员在药物镇痛知识、疼痛评估能力、一般知识以及综合应用知识等方面均显著性优于未实施前,差异P

3讨论

骨科无痛病房反映了新时代医务工作人员更加完善的技术水平[3],及对患者更多的人文关怀。本次研究结果体现了,开展骨科无痛病房可以明显缓解患者的疼痛反应,并提高了护理人员的疼痛管理技能、知识。现阶段,因为我国医疗卫生事业仍然处于缓慢发展状态,技术方面仍有很多不足,致使我国护理人员疼痛知识水平、实践工作欠缺,还需进一步改善。我们应该借鉴发达国家医疗卫生事业对疼痛治疗的评价方法,增强国内疼痛护理的基础教育,医务人员的在职培训,储备专业创新型人才,促进疼痛专业护理的发展前行,制定统一化、规范化的国家标准,以便医疗卫生的发展、技术改进,从而使疼痛管理水平得到整体提高。

参考文献:

[1]黄天雯,何翠环,陈晓玲,等.骨科无痛病房护理工作模式的建立[J].中华护理杂志,2011,46(3):22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