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行业范文
时间:2023-03-28 08:00:0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投资行业,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FDI投资撤退隐形撤资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发达国家对外直接投资不断扩大,随着跨国生产经营的不断扩大和发展,跨国公司从国外撤资的现象也更加频繁。从近年的情况来看,国际直接投资撤退的数额和规模仍高居不下。
国际直接投资撤退是一种客观存在,其影响重大。因此,研究撤资所具有的重要性不亚于研究投资。
关于撤资的基本情况,如国别、成因、规律、影响等,国内外有关学者有过相应研究。但总体而言,系统的研究成果和相对成熟的研究结论不多。本文拟就近年来的外商对华直接投资撤退问题,做进一步分析、论证,用以丰富此研究领域的相关内容。
外商对华直接投资撤退原因分析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2005年4月20日向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05年会提交的一份题为《世界经济格局中的中国》的主题报告显示,截至2003年底,中国累计实际使用外资金额5621亿美元,但如果考虑外商投资企业的终止运营、资产折旧和撤资等因素,2003年底中国吸收外商直接投资存量为2600亿美元,相当于当年GDP的18%左右,低于27%的世界平均水平。至2003年底,在累计批准设立的46万多家外商投资企业中,已终止或已停止运营的企业逾23万家,约占累计设立外商投资企业的50%,现存注册运营外商投资企业约23万家。即:在已批准设立的外商投资企业中,失败、中止、撤退的比例高达50%。这其中,由于跨国公司撤资引起的企业终止或停止运营占了一定的比重。详细情况如表1所示。
典型行业撤资原因分析
乳业。导致国际乳业跨国公司撤离中国市场的原因大致有如下几个方面:国际乳业跨国公司过高和过于乐观地估计了中国奶品市场的培育与发展速度,短期内即形成消费市场尚不具备充分的条件;产品多走高价位路线,与中国百姓的实际收入水平相差甚远;中国的奶品市场发育还不成熟,市场秩序较为混乱尚未完全理顺。无序的多发的价格战、造假等,使外商无可适从;对中国的饮食文化、消费习惯、消费能力、消费选择、消费对象、消费特点等不甚清楚,经营理念未完全迎合中国人的消费观念和习惯;缺失奶源优势及对奶源的控制权。大部分的国际乳业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后,多把精力和资本都投放在奶品加工、奶品市场销售这两个环节上,对奶源往往掌握不了主动权,缺失奶源优势;管理成本过重,有人曾作过成本分析,认为外资的产品成本中的管理成本普遍高出中国国内企业的20-30%;公司选址和产品市场定位偏差;国际乳业跨国公司巨头,其中大部分在刚进入中国之时,落脚点都选择在中国的北部,而中国的北部恰恰是奶源的高度集中点和牛奶消费的冷点。
电力行业。导致电子行业撤资的原因主要有:超国民待遇的取消,上世纪90年代初期,中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将电力生产领域对外国直接投资(FDI)大幅度开放。由于电力需求强劲,中央和地方政府为了鼓励和吸引外资进入中国电力工业领域,对投资发电行业的外资实行“三保”政策,即保电量,保电价,保回报,承诺高达15%到20%的固定回报率。2002年中国电力体制改革确定了竞价上网的基本方向,随着优惠政策的逐步取消,外资回报率明显下降。2004年下降到5%。
煤价上涨影响电力利润。从2003年开始,新一轮电力紧缺所导致的发电用煤供应紧张使外资发电厂面临更大的困境,众多的外资和民营电厂都只能到市场上去购买高价燃煤,由于煤炭价格大幅度上扬但电价由于管制而几乎未有变动,令外资发电企业损失惨重。
电力体制改革进程缓慢。中国电力投资领域市场准入程序复杂,审批周期较长,而正处在改革过程中的电力市场却随时都可能发生变化,即中国电力体制改革走向不明,以及当前电力领域的低市场化程度和对未来电力市场前景的谨慎态度,导致了外国电力资本撤离中国或止步不前。
电力投资政策变化频繁。电力投资大,回收期长,其间可以发生很多情况。在中国的现有体制下,其经济政策投资政策常常不能正确预判,因而造成“政策多变”。外商普遍认为中国电力投资环境依然存在一些不明朗因素。
投资方母国电力市场诱人。自2003年8月美国发生大面积停电事件以来,民众要求政府增加电力投资的呼声日益高涨。美国联邦能源监管委员会提议对电力行业结构进行重组改造,要求电力公司整修电网,对输电网升级改造。这对跨国企业的抽回资金形成了直接的影响。为了大规模参与美国电力建设新,筹集电网升级改造所需资金,出售海外非核心资产就成为许多美国电力企业的必然选择。
典型国别撤资原因分析
韩国。韩国与中国建交于1992年,当年韩国对中国直接投资额为1.19亿美元,此后逐年增加。至1997年达21.4亿美元。但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后,韩国对中国的直接投资连续三年出现下降,2000年后开始回升,2001年基本回至金融危机前的水平。1992年至2001年间,韩国对中国的总投资额为123.4亿美元,占同期中国FDI总额的3.32%。
导致韩国撤资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之一包括韩国人的性格。韩国人的性格造成了韩国企业投资轻率,只是靠一时冲动,而不是仔细研究市场前景和当地消费水平。另外,由于中国在很多方面技术水平提升很快,韩国的技术优势越来越不明显,失去了收益的基础。
韩国经济的不景气则是直接原因。韩国2000年GDP增长率是8.8%,2001年的增长率只有4%,这使得韩国企业国内总公司遇到资金困难,周转不济,对外投资能力下降,收缩对外投资成难免之势。
韩国对中国的投资受投资地域限制的影响较大。投资地大多集中于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东、北京、天津等东北部地区和环渤海地区,从数量上看,投资于该地区的数额占到了韩国对华投资总件数的83.2%,占到了总投资额的66。2%,从产业分布上看,则主要集中于纺织、服饰、玩具、皮革等劳动密集型,其主要是出于对中国廉价劳动力的考虑,另外则是由于东北地区,特别是朝鲜族聚集区语言沟通便利。但对投资的经济发展状况及投资环境考虑较小,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为韩资企业的经营带来了困难。
最后就是由于经营成本的逆转。亚洲金融危机发生后,韩国经济大受影响,韩国国内资本不足问题日益突出,各企业纷纷缩减对外投资。此外,金融危机后,韩国国内劳动力成本大幅降低,中国劳动力成本优势下降,再者,随着中国加入WTO,关税下调,部分韩国商品可自由进入中国,也进一步促使部分韩国国内产品的生产成本反低于在中国制造。
日本。日本经产省直属的日本贸易振兴会2002年的一项调查显示:在中国的日本三资企业6—7成为盈利,2成左右收支平衡,1成多为赤字或撤退。可见,日本在华投资企业的撤退比例是偏低的。以1995年为例,日本企业从中国撤资总数为8家,居日本海外撤资排序的第9位,占其当年全部撤资比例的3.1%。详细情况见表2。
尽管日本对华投资撤退的比例相对偏低,但从我国的角度分析,日本对华投资确实还存在相当的问题,这些问题对中国所造成的影响,在某种程度上不亚于撤退资所造成的影响,甚至可能还更为严重。这些问题主要包括:
日本对中国的投资与欧美国家相比,项目平均规模偏小。尽管日本对华直接投资中的大中型项目在不断扩大,但是同欧美国家比起来,平均单项数额仍然偏小。根据日本财务省统计,日本对华投资项目平均规模仅相当于对世界投资平均规模的34%,而面向亚洲、北美洲、欧洲投资的平均规模分别相当于对世界平均水平的46%、152%和118%,这说明日商对中国市场尚存疑虑。另外,企业当地收益再投资比较多,来自日本本土的新项目投资增长并不明显。除此之外,投资企业在人才、零部件采购本地化和技术转移方面的进展落后于欧美企业。
中国在日本对外直接投资对象国中的地位没有明显提高。按照日本财务省报告、申报额统计,2000-2004年日本对华直接投资只占同期日本对外直接投资总额的6.2%,其中2000年仅占2.0%,2004年才提高到12.8%,分别在日本对外直接投资对象国中列第6、第3位。从整个情况看,2004年末日本对华直接投资的资产余额为202亿美元,只占日本对外直接投资资产总额的6.0%,居对美国(1430亿美元、38.5%)、荷兰(365亿美元、9.8%)和英国(268亿美元、7.2%)的投资之后,在日本对外直接投资对象国中列第4位。
日本垄断性产业的投资落后。如前所述,包括汽车、家用电器和计算机、手机等部分高新技术产业在内,凡是日本与欧美各国激烈竞争的领域,日本企业都迅速扩大了对华投资。然而,在日本高度垄断国际市场和中国市场的领域,日本企业仍继续实行扩大出口的战略,在当地生产方面几乎没有什么进展,其典型是数码家电产业。
投资仍高度集中于沿海地区。根据日本三菱综合研究所2004年7月的统计:日本对华直接投资主要集中在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其次是广东、北京、大连和青岛;2003年末,在华日资企业的42.8%集中在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地区。
外商撤资所引发的思考
客观地分析中国区位优势
跨国公司“兵退”中国,带给我们的思考是多方面的。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中国居民的收入水平仍普遍较低,相应地,消费水平也不高。而且,就许多行业而言,虽然中国是最有潜力的市场之一,但市场的培育和发展尚需时日,短期内市场需求规模不会有想象中那么大;中国的低成本优势正在消失。跨国公司在中国的运作成本(包括生产成本、管理费用、销售和促销费用、税收等)并没有他们想象的那么低;受以上两个因素的影响,许多跨国公司在中国的投资回报率都低于预期水平,也低于在其它亚洲国家的投资回报。这也是为什么欧美跨国公司在增加对华投资的同时,采取的态度越来越谨慎的原因。
冷静地审视引资政策
我国外商投资领域存在两大怪现象:独资企业比例增长的同时,合资企业逐渐减少;吸引新的外资的同时,已投项目大量流产。
目前,在国际上,外商投资的主流模式是并购,90%以上的投资采取的这种模式,但在我国目前这一比例还非常低。近两年来,外商独资企业的比例不断提高,以中外合资、合作形式投资的比例逐渐降低。这反映了大量的外商新增投资与我国现存的国有企业资产并未实现最有效的结合,外资没选择并购而是另起炉灶,致使规模巨大的国有资产闲置。多年来,我国对潜在投资者的挖掘过程中,忽视了对存量资产的盘活问题,更没有过多考虑新增外商投资与国有资产存量的结合问题。
另外一个怪现象是,在引资的同时,又丢掉了一些已经投资的大项目。根源在于,只重视前期招商的环节,忽视了后续服务工作的跟进,最终导致不断增加新项目,但已投资项目没有服务保障而流产。
对撤资的防范策略
对于跨国公司的撤资,既要冷静分析其深层原因,又要采取必要的手段和措施,确保我国引进外资目标的实现。
应进一步调整外资政策,保持外资流入、流出量的稳定性,使之成为国民经济良性循环和运转的较确定性的因素。同时,调整过度集中的外资来源国结构,避免资本流入量因为某国或某一地区的经济波动受到较大影响。
要进行必要的事前控制。由于东道国事后难以采取有效的措施和政策遏制已经蔓延的撤资行为,因此,加强对外资流动的事前控制就成为我们防止跨国公司撤资以及由此带来突发的负面影响的重要手段。
在管理方面要做好如下工作:为外商提供更完全、更真实的投资信息,减少由于信息不对称而造成的撤资;利用中国产业多层次并存的特点,采取明确的产业优惠政策,变外资撤退为外资在中国境内的产业转移;考虑到外资制度安排的国际竞争,中国在外资制度安排上要保持一定的国际区位比较优势,建立和巩固新的区位优势,防止外资撤退。
保持吸引外资政策的连续性,继续改善投资环境。必须始终坚持积极吸引外资的基本方针。调查表明,尽管我国已经在完善基础设施等“硬件”环境方面取得明显效果,但是诸如政策制定缺乏透明度、变动频繁,政策执行不尽统
一、具有随意性,政府工作效率低、缺乏服务意识,市场监管不力、假冒伪劣商品泛滥、乱收费严重等等外商关于“软”环境方面的批评依然强烈。
从现在起,我们应逐步形成一种不仅依靠优惠政策吸引外资的基本格局,在市场准入和政策软环境方面下工夫,并通过大量工作使外资认知这一思路。只有这样,才可能进一步稳定外资的进入与留存。否则,过份依赖优惠政策的外资,一旦优惠政策取消或减少,更易形成撤资事件。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医药;政策;效益
中图分类号:F83文献标识码:A
一、行业介绍
医药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统产业和现代产业相结合、一二三产业为一体的产业。上游产业主要包括种植业、化工、能源、电子元器件、金属元器件等。下游产业主要包括医疗卫生事业、医药流通、社会福利事业、保险业等。从狭义来看,医药行业仅包括医药产品的生产环节,它的上游行业包括种植业、化工、能源等,下游行业包括医药流通、居民和动物的健康、保险等行业。
二、高速增长的中国医药工业
近年来,我国医药行业消费保持高速增长,销售收入增速保持在17%以上,平均增速为21.4%。2006年医药行业销售收入达到4,737亿元,2007年1~11月达到了5,207亿元,同比增长了24.56%,预计年底时将接近6,000亿元。
行业快速的发展与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密切相关。五年来,我国GDP已连续四年增速保持在10%或以上了,并且呈现出逐年加快的趋势,2006年达11.1%,2007年达11.4%,而居民收入增速也一直保持高速增长。2006年底,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759元,农村居民纯收入为3,587元,同比分别增长10.4%和7.4%,2007年居民收入进一步增加,增速进一步加快。收入的增加直接使得居民在医药方面的支出增加,进而带动了医药行业的发展。
同时,医药行业快速发展离不开医疗保障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它极大地促进医疗需求的释放。1998年国务院决定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2002年开始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2003年又着手建立城乡医疗救助制度。2007年实行的城镇医疗保障制度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大幅度扩大了医保的覆盖人群。目前,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参保人数已超过1.6亿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人群已达7亿人。
三、国内供给与需求
近年来,我国医药行业消费保持高速增长,销售收入增速保持在17%以上,平均增速为21.4%。2006年医药行业销售收入达到4,737亿元,2007年1~11月份达到了5,207亿元,同比增长了24.56%,年底接近6,000亿元。
行业的快速发展与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密切相关。我国GDP已连续五年增速保持在10%或以上了,并且呈现出逐年加快的趋势,2006年达11.1%,2007年达11.4%,而居民收入增速也一直保持高速增长。收入的增加直接使得居民在医药方面的支出增加,进而带动了医药行业的发展。同时,医药行业快速发展离不开医疗保障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它极大促进医疗需求的释放。
对于我国医药市场的快速发展,主要是由于以下几个因素所导致的:
1、人口老龄化促进医药市场发展。目前,中国老龄化趋势日益严重,这必将导致对医药的需求逐渐增加。专家预测,到2015年老龄人口将超过2亿,2025年将增加到2.66亿,占总人口的16.44%;到2051年将达到4.37亿,占总人口的31%,并达到顶峰。老年人口的持续增长将带动我国药品消费量的增加。
2、医疗保健投入增加。2005年全国卫生总费用达8,659.9亿元,比2004年增加1,069.6亿元(未扣除物价因素影响,下同)。卫生总费用构成:政府预算卫生支出占17.9%,社会卫生支出占29.9%,居民个人卫生支出占52.2%;城市卫生费用占卫生总费用的72.6%,农村占27.4%。人均卫生费用662.3元,比2004年增加78.4元。
3、城镇化进程稳步推进。随着经济的发展,城镇化在全国范围逐步展开。至2006年底,我国城市人口为5.77亿,农村人口为7.37亿,城镇化水平为44%;2009年城镇人口与农村人口约比4.4∶5.6;若平均以每年1.2%的速度推进城镇化进程,到2020年将达到6∶4。从历年的城乡用药费用对比来看,城镇药品人均消费能力是农村药品人均消费能力的7倍,城市卫生费用是农村的4倍,且这一水平仍呈现逐步上升的趋势。而城镇用药本身也以快于农村用药的增长速度增长。根据初步测算,城镇化将给我国医药行业每年带来约3.6%的增长。
4、居民医疗支出提升空间巨大。1998年美国人均年医疗消费已达4,080美元,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3.9%,2003年更达到18.69%。无论是绝对值还是相对值,我国与其的差距都非常明显。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医疗费用支出的差距也比较大。同样,我国香港和台湾地区的发展历程也说明,随着经济的发展,医疗卫生条件会不断提高,同时医疗支出也会增加,相比之下,内地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5、疾病发病率上升使得用药需求扩大。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和我国过去20 年疾病谱的变化,可以预知,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疾病发病率将持续上升,而传染病等原来处于前列的疾病位次将下移。由于发病率增加的病种多属于慢性病、常见病、“富贵病”,病程长,并发症多,须长期、持续、规范用药,而且诊断和治疗手段不断进步,因此可以预见,医疗总需求势必不断扩大。
四、药物进出口
2007年我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保持了快速增长,进出口总额达385.9亿美元,同比增长25.6%,增速高于医药行业销售收入增速1个百分点,可见进出口发展势头良好。其中,进出口总额分别为140.0亿美元和245.9亿美元,增速分别为26.6%和25.1%,进口增速稍快于出口增速,但出口总额远大于进口,贸易顺差达106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加了20亿美元。可见,我国医药产品出口速度较快,贸易顺差在不断加大。
随着国际市场对我国化学原料药的需求逐年增加,世界化学原料药的生产转移效应越来越明显。而不断发展的国内医药市场,也拉动了医药商品进口高速的增长。国内西药类商品产量虽然增长很快,但由于中低端产品占有较大比例,尚难满足国内市场对高端产品快速增长的需求。此外,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鼓励进口的措施,也调动了企业扩大进口的积极性。
五、行业规模与效益分析
1、行业规模。医药行业资产保持稳定的发展态势,近年来,增速在12%左右,2006年时总资产规模超过了6,000亿元,2007年1~11月,总资产同比增长11.86%,达到6,690.58亿元。行业的旺盛需求推动了资产快速稳定增长。
2、收入和利润变化分析。医药行业利润增速2003~2006年之间一直低于收入增速7个百分点左右,2006年产品降价、反医疗贿赂等医疗体制改革的进行,使得行业销售收入和利润增速明显放缓。到了2007年,政策的影响逐渐消失,行业利润大幅度增长,1~11月份利润同比增长了51.07%,达到499.21亿元,增速比收入增速高1倍多。
从2006年下半年开始,利润指数不断上升,而且上升速度很快,2007年底达到了近几年的最高点,达1.6,而在2006年下半年,处于近几年的最低点。2006年由于药品降价以及国家出台的一系列政策,大大影响了行业的利润。其后企业开始寻找发展策略,变被动为主动,提高企业运行效率,减少三费支出,降低成本,使得行业利润大幅度增加。
3、行业效益分析。医药行业销售毛利率2004~2006年来不断下降,进入2007年又开始回升,销售利润率和资产报酬率四年来不断上升,这主要是由于行业发展日益成熟,规模扩大,运行效率提高,而各项费用降低。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三费所占比重为不断下降趋势,从2004年到2007年11月份,所占销售收入的比重下降了4个多百分点。
从发展能力看,利润总额在2007年发生了飞跃性增长,增速达到了51.07%,而2006年时仅为9.62%,收入增速也大幅度提高,资产保持了平稳发展,应收账款增长率小幅增长,运营状况良好。行业在2007年开始快速发展,主要是由于2006年国家颁布了一系列政策,药品降价、反商业贿赂等对行业产生了较大影响,使得发展速度减缓,2007年后政策的短期影响消失,取而代之的是行业及时调整了发展策略,积极应对政策变化,使得行业重新恢复了快速发展。总体看,行业在政策的推动下,发展能力大幅度增强。
六、结论
篇3
2006年,美国高盛集团、德国安联集团及美国运通公司出资37.8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295亿)入股工商银行,收购工行10%的股份,收购价格1.16元。上市后,按照2007年1月4日盘中价格6.77元计算,市值最高达到2755亿元,三家外资公司净赚2460亿元人民币,不到一年时间投资收益9.3倍,世界罕见。
苏格兰皇家银行、新加坡淡马锡控股、瑞银集团和亚洲开发银行投资51.7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约403亿)给中国银行,收购价格1.22元。上市后,按照2007年5月10日盘中价格6.26元计算,市值最高达到2822亿元,四家外资公司净赚2419亿元人民币,不到一年时间投资收益6.6倍。
粮油
在粮油界,风头最劲的是美国ADM和新加坡郭氏兄弟的丰益国际合资的益海嘉里,他旗下的品牌有:金龙鱼、口福、胡姬花食用油,还有香满园面粉、香宴、香满园、金元宝大米。在鲁花有25%参股。
孟山都在广西种植转基因玉米1026万亩,在河北种转基因棉花3000多万亩。
杜邦先锋是中国玉米最大的股东,有两个公司:甘肃敦煌先锋和山东登海先锋。主要的种植在东三省。
高盛控制了双汇21.19%的股份和6.4%的雨润股份,完全控制了太子奶,在福建、广西、海南、贵州、江苏、浙江、湖南养猪,其旗下的艾格菲有百世腾、汇杰、禾杰饲料。
以色列海泽拉和瑞士先正达在山东寿光的蔬菜种子。
郎咸平说,如今一盘简单的青椒肉丝,价格都已经被华尔街控制。
自来水
法国威立雅控制了自来水的城市:昆明、上海浦东、深圳、常州、宝鸡、兰州、西安、海口、天津、银川、柳州、遵义、渭南、呼和浩特,还在重庆成立了重庆威立雅公交控股公司。中国的水也是受制于法国威立雅集团导致威立雅集团逼迫中国政府涨价30%。最近法国威立雅集团各处收购中国公交系统。
零售业
苏宁电器2011年12月30日的公告显示,斯坦福大学基金以3.13亿元认购了1818万股苏宁电器的股票。斯坦福大学基金QFII管理人润晖投资表示,长期看好中国零售业,认为中国零售行业的增长将显著快于GDP的增长速度,苏宁凭借强大的后台信息和物流系统,会进一步巩固、扩大在中国家电零售行业中的市场地位。外资投资机构对中国的零售业始终看好,此前在国美电器的股东中,包括贝恩投资、摩根大通、大摩、华平基金等在内的多家外资机构已经占据了超过30%的股权,此外在香港上市的物美等零售巨头的股权结构中也出现了很多外资机构的身影。
造纸业
我国造纸企业约3600家,产量5600万吨,近10年来,生产和消费均以10%以上速度增长,产能占世界10%,消费占世界14%,位居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多数企业资金短缺、技术装备和原料均严重依赖国外,低档产能过剩,高档纸供不应求。
从上世纪90年代起,国际纸业巨头如芬欧汇川、斯道拉恩索、印尼金光集团等,纷纷以合资或直接投资的方式进入中国市场。如2005年,国际纸业和太阳纸业在兖州共建合资公司,投资1.6亿美元上30万吨液体包装纸生产线,华泰集团2006年与芬兰斯道拉恩索在山东东营合资建设年产20万吨的高级超压纸项目等。
洗涤品
全国4大年产8万吨以上的洗衣粉企业,3家被外资收购。
美国宝洁利用其品牌优势和税收优惠,基本上挤垮了国内洗涤品企业,国内十大民用洗涤剂品牌几乎全军覆没。仅飘柔、海飞丝、潘婷、沙宣四个品牌,就占有60%以上的国内市场,超过了国际公认的垄断线。宝洁每招收一名员工,就意味着中国原洗涤剂企业有2~3名员工下岗。
篇4
林业:非洲有一个巨大的绿色宝库,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使它成为世界上热带木材的重要产区之一。
汽车:非洲汽车市场的巨大潜力越来越为中国的企业关注。中国目前也有很多汽车产品开始销往非洲,并以其价格优势占据一定的市场份额。
农业:非洲是一个农业大国,有广袤肥沃的土地,但是粮食生产比较落后,大多数非洲国家粮食不能自给。因其双方在农业上的互补性,中非之间农业合作将成为历史的必然。
电脑业:非洲的电脑行业现处于起步阶段,由于距离和运输问题,电脑的成本比美国市场高出50%-100%。在非洲上网包月平均价格为200美元/月,如此高昂的网络费用,仍然拥有很庞大的用户体系。
皮革业:非洲许多国家盛产牛羊皮。但非洲皮革加工业比较落后。中国企业应该到非洲考察有关皮革原料和加工业,在非洲建立皮革加工厂。
造纸业:非洲在造纸业行业的发展处于起步阶段,在技术和设备上也比较落后且目前在环保上要求也不高。
医药业:非洲是一个缺医少药的大陆,整个制药行业还很落后。当地传统草药医也较普遍,但无系统医学知识,实际医疗水平较低。中国可以成熟的中医药技术,前往非洲开拓非洲市场。
印刷业:非洲印刷业总体比较落后,到非洲投资印刷业市场潜力巨大。中国印刷行业日新月异,设备更新换代很快,每年有大量的设备淘汰。我们可将淘汰的设备转移到非洲,发展非洲印刷业。
钢铁业:南非的钢铁行业很发达,基础设施良好。钢铁基础工业包括从原矿冶炼到半成品阶段。中国每年从南非进口大量特种钢等产品,中国企业可以探讨与南非企业在钢铁生产和制造等方面的合作。
电信业:非洲电信业市场十分巨大。目前已经有十及个国家开放了通讯市场,今后将有更多的国家放开。非洲卫星电视相当发达,但收费极其昂贵,手机市场基本要全面开放。
家电行业:非洲家电产品的需求量每年以5.5%的速度增长,而许多非洲国家家电产品自给率不足,大部分依赖要进口。空调、冰箱、电扇需求很大,市场售价很贵。中国家电产品价廉物美,在非洲很有市场。
家禽饲养:非洲家禽饲养有以下3个特点:一是生产周期短、资金回收快;二是以较少的投入获得较多的产品;三是低值饲料变为高质产品。中国拥有成熟的家禽饲养经验,可以在这个领域上带动非洲农副业经济的发展。
渔业捕捞:非洲海岸线很长,渔业资源丰富,此外还有大量内湖资源,但由于缺乏设备几乎没有捕鱼业,渔业资源得不到很好的开发。中国的捕捞船已经在非洲开展相关业务。
建筑工程:工程主要集中在交通,电力和通讯设施的建设上,工业项目也逐步增多。非洲房地产的利润在50%左右,这里的开发商很少,每年只能满足30%。
建材市场:非洲需要大量的建材产品,但其本地生产能力十分有限。
农产品加工:目前,非洲农产品加工一片空白,从新产品开发、技术设备创新到产品包装、运输及销售都蕴藏着无限商机。
水产养殖加工:非洲水产养殖加工业落后,但发展的前景很广阔。非洲人希望与中国在水产养殖加工方面进行合作。
纺织服装业:非洲纺织服装业不发达。中国的纺织品质量和价格均有优势,在非洲很受欢迎。
家具生产和销售:非洲盛产木材,但家具厂却很少。生产和经销家具往往利润可观。
篇5
关键词:电气行业;股票;投资分析
中图分类号:F83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6-0-01
2012年5月30日,《“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对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等七大产业“十二五”期间的发展做出总体部署。其中节能减排《规划》要求:发展高效节能、先进环保和资源循环利用的新装备和新产品,推行清洁生产和低碳技术,加快形成支柱产业。节能方面的投资重点是智能电网,而“环保”方面重点是三废治理,因此,电气行业是节能减排的重要组成部分。消息一出,电气行业各股均有所上涨,行业涨幅达到1.28%,总成交12.1亿元,市盈率56.68。
本文选取了电气行业的13支股票,包括许继电气、东方电子、银河科技、国电南自、国电南瑞、特变电工、东方电气、长园集团、积成电子、北京科瑞、思源电气、金智科技和四方股份,对其营业收入、净利润、净资产、总资产等财务数据做出分析对比,也对每股盈余进行分析,根据计划投资金额,选取适当的股票组合,做出投资选择。
一、营业收入分析
各上市公司的营业收入差距较大,但2007年以来增长趋势基本一致。在13家上市公司中,东方电气的营业收入远远高出其它各公司,东方电气的业务以机械制造和清洁高效发电设备为主,占主营业务的80%以上,新能源也是其主要的营业范围,营业收入逐年大幅上升。特变电工的主营业务以变压器产品和电线电缆产品为主,占营业收入的79%以上,太阳能硅片和太阳能系统业务发展较快,营业收入逐年大幅上升。许继电器、北海银河、国电南自、国电南瑞紧随其后,但较东方电气和特变电工有较大差距。东方电子、长园集团、思源电气和四方继保的销售收入处于中等水平,销售收入稳步上升。
2009年、2010年,2011年,电力市场形势多变。13家上市公司的营业收入增长率变化各具特色,但具有共同特点。2009年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部分公司销售收入增长率有所下降,只有国电南瑞独树一帜,营业收入增长率大幅提高,2010年经济复苏,营业收入增长率也大幅提高,国电南瑞的营业收入增长率小幅度下降,思源电气、北京科锐配电也有小幅下降;2010年,受到日本地震和福岛核电站的影响,我国电力发展速度放缓,各公司营业收入增长率小幅度下降,只有国电南瑞和许继电气的营业收入增长率稳定上升,北海银河的营业收入情况有所好转。
二、净利润分析
同业上市国内公司的净利润和营业收入的趋势较为一致。东方电气和特变电工的营业收入居一、二位,北海银河的营业收入不低,但是净利润较低,部分时间处于亏损状态。东方电子营业收入表现一般,但净利润水平不稳定,起伏较大。积成电子长期处于亏损状态。四方继保表现较好,一直保持较为稳定的增长势头,公司净利润持续上升。
13家的上市公司的净利润增长率变化趋势基本保持一致,增长速度普遍不高,保持稳定上升,但幅度不大的状态。东方电子的净利润增长率变化较大,2011年达到46.6%。积成电子的净利润增长率一直处于负值,赢利状况较差。四方继保净利润增长在2009年有所下降,2010年稳定上升,与其他上市公司趋势有异,2011年也保持了稳定的上升势头。
三、净资产分析
同业上市公司净资产的增长趋势基本一致,特变电工的数额较大,净资产处于稳定增长状态。东方电气净资产增长飞速,其他公司基本保持稳定,略有上升状态。四方继保一直保持了较为稳定的上升势头,特别是2010年公司上市,公司净资产大幅上升。
东方电气、积成电子、北京科锐、国电南瑞、国电南自的净资产增长率变化较大,其中四方继保与东方电气变化最大。积成电子、北京科锐、国电南瑞、国电南自的净资产增长率变化趋势较为一致。积成电子的净资产增长率一直处于负值,但是变化不大。四方继保在2010年净资产增长率达到279.26%,是同业上市公司净资产增长率最高的企业。
四、总资产分析
上市公司资本雄厚,13家上市公司2011年末总资产均超过10亿人民币。各上市公司中,总资产基本保持持续增长趋势,部分企业存在部分年份总资产略有下降现象,下降幅度较小。东方电气资本雄厚,2011年末总资产达到82,442,725,917.98,非其他企业可比;特变电工总资产居第二位,2011年末总资产达到33,612,466,401.24;许继电气、国电南自、国电南瑞总资产水平相当,2011年末总资产均超过60亿;四方继保与长园集团、思源电气总资产水平相当,2011年末总资产均超过30亿。
东方电子、许继电气、国电南瑞、国电南自、积成电子、四方继保、北京科瑞配电的总资产增长率发展波动趋势基本一致,2009、2011年有所下降,2010年则有所提高;东方电气具有独特特点,总资产增长率持续下降。
五、各公司发展评述
从综合营业收入、净资产、净利润、总资产的平均增长率可以看出,国电南自、国电南瑞、特变电工和北京科瑞配电表现较好,位列第一阵营。国电南自表现最好,营业收入增长率居同业第2,总资产增长率居同业第一;国电南瑞仅次于国电南自,营业收入增长率居同业第一,净利润增长率和总资产增长率均位列第四;特变电工净资产增长率和净利润增长率达到同业第二;北京科锐配电营业收入增长率和总资产增长率达到同业第三。
积成电子、长园集团、四方继保各有优势,位列第二阵营。积成电子的净利润增长率表现很差,但营业收入增长率表现居中等水平;总资产增长率和净资产增长率分别位列二、三;长园集团营业收入增长率居同业第四,净资产增长率居第三;四方继保净资产增长率居同业第一。东方电子总体表现一般,但净利润增长率居同业第一。
其他企业的营业收入、净资产、净利润、总资产的平均增长率表现一般,公司发展稳定,增长幅度较小。
六、每股盈余分析
同业上市公司的每股收益变化趋势较为一致,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2008开始每股收益略有下降。东方电气和思源电气的每股盈余平均水平较高,但是波动幅度较大;其他公司保持了较为稳定的水平,起伏波动不大;只有积成电子和四方继保保持每股收益稳定上升趋势,但上升幅度不大。
篇6
我国商业银行目前属于分业经营下的业务交叉,既非严格意义上的分业经营,又非发达国家商业银行的混业经营,而是从“分业”经营向“混业”经营过度的中间阶段,即“兼业”经营阶段。从近年商业银行披露的信息看,其目前发展的投行业务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1.投行业务对传统业务依赖度较高。目前,我国商业银行长久以来与各类企事业单位保持良好的业务联系,众多客户也是商业银行最大资源所在,投行业务的客户基础相当庞大,这为商业银行投行业务的发展提供了广泛的客户基础。目前商业银行投行业务收入以投融资顾问和常年财务顾问业务收入为主,而这两类业务本质是深入了解其自身客户需求,为其设计融资方案,其发展与传统信贷业务紧密联系在一起,从目前实际经营状况来说,该类业务仅仅是传统信贷业务的一个附属产品,与客户融资成功与否相关度极高,如果客户没有信贷需求,该类业务也难以开展。
2.商业银行投行业务目前有一定发展基础及规模,但核心业务发展迟缓。经营主要在项目融资特别是银团贷款方面发展较快,这一方面是由于国家政策的支持,另一方面也是商业银行自身实力较强,但对银团贷款的构成再作分析的话,银团银行客户中更多的是政府平台、大型国企,对优质民营企业支持还远远不够。特别是商业银行是基层行,受到多种限制,在证券发行、重组兼并等投行核心业务的发展上未有进展,在目前竞争较为激烈的企业债领域,一方面券商在这一领域特别是企业债方面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商业银行仅能作为联合承销商参与,另一方面受到上级行对企业行业、规模等方面的限制仅能够支持政府平台、大型国企为主。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及市场的变化,商业银行开始涉足企业并购,但由于限制较多,成功的案例或业务发展不多见。这一方面表明商业银行在投行业务还远远未达到成熟,另一方面也说明随着市场的发展,政策的放宽,未来商业银行投行业务的前景广阔,大有作为。
3.投资银行从业人员特别是基层行配备不足,制约的业务的发展。目前基层商业银行主要接受上级行领导,从事一些项目前期的尽职调查,材料申请填报工作,由于投行业务的特殊性,其对从业人员的要求比较高。目前基层商业银行基本没有独立设置的投行业务部门或专业从事投行业务人员,结果可想而知。投行业务与传统的信贷业务有所不同,并购重组、企业上市等业务不仅需要传统的信贷技能,更需要对国家法律、证券业务、相关行业分析等方面有较高的要求,投资银行业务与传统银行业务相比更强调从业人员的智慧与技能,具有“智力”密集性特征,这就对信贷从业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目前商业银行在人员设置方面存在结构性缺员,对投行业务的发展十分不利。
二、我国商业银行投行业务未来发展的思考
丰富的客户资源,大量的客户信息,多层次、全方位的服务网点,雄厚的资金实力,与政府部门良好的关系为我国商业银行开展投资银行业务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另一方面,国内商业银行开展投资银行业务受到法律制约,且自身缺乏从事投资银行业务的资源和产品,同时还面临国内券商和国外优秀投资银行及综合性商业银行的有力竞争,发展面临诸多困难。因此商业银行必须根据自身优劣势和外部资源条件,具体来说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依托市场,立足现实,全力拓展现有优质客户。作为商业银行,良好的客户基础是相对证券、基金机构的最大优势所在。投资银行业务的开展同样需要依托优质客户的有效需求,投行业务的一大特点在于:投资银行业务的机会是需要创造的,大部分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对于投资银行专业产品和服务理念并不熟悉,需要从业人员加以引导,而传统信贷客户的需求是易见的,客户对资金的需求强烈,金融机构满足其资金需求,双方互惠互利。在目前传统信贷市场开展方面商业银行成效明显,而在投行领域的市场开拓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一方面商业银行拥有众多客户,另一方面客户全方位的需求远未发掘完毕,投行业务的拓展目前仅仅依靠为数不多的政府平台、大型国企的融资需求来支撑,大量的市场需求远未充分挖掘,这就决定了商业银行投行业务客户的拓展更应该是以现有客户需求的发掘为主。需要商业银行充分利用现有丰富的网络优势及资源库把握业务发展机遇,在众多客户中拓展行业中规模、技术领先、优势明显、产权明晰、法人治理结构完善、盈利性成长性较好的民营企业、国有企业,深入了解企业状况,发掘企业潜在需求,设计服务方案。
2.转变观念,主动发掘,推动投行业务加速发展。投资银行业务的最大特点是需求要站在客户的角度,从客户实际利益出发,提出解决方案,而传统的信贷业务更多的是站在银行经营角度上,考虑客户融资需求能否通过审批,两者在思维方式上的区别造成了商业银行在从事投资银行业务过程中思路不是特别清晰。受此影响,商业银行目前开展的投行业务往往依托于传统信贷业务,只是作为贷款投放的附加产品收取“息转费”收入,这与投行对顾问类产品主动发掘客户需求,有效引导客户实践,并以此带动发债上市、并购重组直到商业银行各项业务发展的要求是不符的。必须转变观念,变被动为主动,一要加强从业人员的培训,使他们切实从客户的角度思考问题;二是学会融资增值服务,将智力服务融入贷款发放当中,将贷款的单向服务转变为融资的双向服;三是要在认真分析现有客户资源金融需求的基础上,对症施策,差异化服务,对于部分发展潜力有限,贡献度不高的客户仅以“息转费”的方式发掘贡献度,而对于行业发展前景良好的现金牛企业,需要上下联动以高附加值的产品增强银企合作,提高投资银行业务综合贡献度。
3.树立品牌,打造精品,提升投行业务影响力。目前商业银行投行业务处于初级发展阶段,主要依赖于信贷业务的“息转费”收入,在激烈的同业竞争中并不处于优势,必须以长远眼光看待业务的发展,以项目的拓展来打造投行品牌,提升投行业务影响力。(1)紧抓拳头产品,做强银团、信托业务。从目前情况看,信托与银团项目是商业银行目前的拳头产品,在投行市场上占有重要地位,所以商业银行要在投行市场上继续保持份额与影响力,必须紧紧抓住拳头产品,以此来巩固和进一步打开投行市场。一是要依托当前国家经济结构调整的契机,拓展实现产业结构调整的制造业、新兴产业、文化产业等优质项目,充分利用商业银行现有声誉和经验,加强行内外各层级、各机构的密切联系,参与商业谈判,制定金融方案,力争牵头行地位,扩大影响力;二是加强与外部非银行金融机构的联系,通过信托平台拓展信托理财业务,以此来优化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结构,丰富产品线,在业务过程中不仅要关注项目的顺利实施,更要着眼于与企业、基金、证券、保险等非金融机构的合作,提升影响力,为今后各项业务的全面合作打好基础。(2)把握市场动态,推动重组并购业务的拓展。国际金融危机造成了企业生产经营的分化,部分暂时性经营困难但远景良好的企业往往成为某些龙头企业的并购对象,部分经营不良的企业也有强烈的债务重组需求,在此契机之下并购贷款有较大市场需求,商业银行充分发挥自身渠道优势,立足于市场拓展,以财务顾问业务为抓手,通过猎手公司寻找兼并与收购的对象,帮助制定并购计划等协助企业制定收购策略等,为今后的发展奠定基础。并把解决企业短贷长用作为重组业务的另一个出发点,增强债务市场上的影响力,以此来发掘需求,引导客户,推动并购且业务的发展。(3)做好项目储备,寻找业务增长点。抓住当前中国股市调整及发展,企业直接融资加速的契机,深挖技术领先、治理结构完善、盈利性成长性较好的民营企业作为股权融资业务拓展的目标客户,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库,通过与企业签订上市顾问协议,担任股权私募投资顾问,设计转让方式、提供方案等,为客户引进战略投资者提供顾问服务,促成企业私募成功,为企业今后上市搭建平台,寻找新的业务增长点。
篇7
关键词:投资性房地产;会计准则;会计处理;影响;研究
目前,投资性房地产准则是房地产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占据着重要的社会地位,尤其对房地产行业会计处理产生了极其深远而持久的影响。投资性房地产是房地产行业领域中重要的投资经营模式,对于房地产行业的良好运作具有极其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要加大新会计准则在投资性房地产会计处理工作中的应用,并且扩大其影响范围,进而实现房地产行业领域的发展目标。
一、投资性房地产准则对房地产行业会计处理概述
(一)投资性房地产的含义主要是指房地产开发商赚取并扩大租金和资本增值,为了获取较多的经济利润而进行的一种地产开发型活动,目的性和商业性比较明确,不断实现利益最大化的开发目标。
(二)投资性房地产相关会计处理分析1.确定环节根据新会计准则的出台,投资性房地产主要是为了获取大量的经济租金,主要包括已经出租出去的土地使用权和已经出租的建筑物等。投资性房地产旨在通过投资市场的渠道来获取相应的租金收入,并不重视在出租过程中赢取的额外效益或者利润。判断投资性房地产的方法,重点是要分析此类房地产是否为可出售的房地产,如果符合则可以认定为商品性房地产,根据制定的相关准则可以进行会计处理。2.计量环节初始计量和后续计量是计量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初始计量主要侧重于成本计量的模式,而且要想充分获取房地产的初始计量,可以通过外购和自行建造等方式,是比较可行的方法;而对于后续计量而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成本计量模式和公允价值模式,而且模式的确定不能轻易进行变更。
二、投资性房地产准则对房地产行业会计处理的影响分析
(一)成本模式和公允价值模式对投资型房地产行业的影响1.新会计准则的出台和颁布,针对自用房地产和出租房地产的区别做出了明确地规范和说明。具体要求成本模式和公允价值模式均可以对投资性房地产行业进行会计处理,对企业的资产结构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而将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在整个资产中保持合理、适当的比值。2.在新会计准则的制定中,投资性房地产行业的评价主要是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市场环境的不断发展变化,房地产行业的市场价格也在普遍升温。基于此,如果房地产行业一直沿用公允价值模式,一定程度上会增加投资性房地产的账面价值,有效提升了资产的净值,进而推动房地产行业偿债能力的提升。3.计量方式与所产生的利润有着紧密的联系,计量方式的不同,也会影响到所产生的利润。其中,成本模式比较稳定,主要是由于成本模式有着固定的会计时间,便于对成本费用进行预计和控制。在特殊的情况下,成本模式可以为房地产行业带来广阔的发展前景。根据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影响进行分析,所得利润的不确定性比较明显,不用像成本计量模式进行折旧计提、累计摊销,成本费用会随着市场价格的变动而发生变动。基于房地产的发展前景来分析,房地产行业具有广阔的发展潜力,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更有助于房地产企业的长远发展,利润空间更大。
(二)新会计准则对投资性房地产行业纳税的影响1.获取时纳税的影响根据税法来分析,并没有过多对投资性房地产和非投资性房地产来进行区分,而是将其转化为固定资产或者无形资产。同时,在会计处理中,对于本月所增加的固定资产不用进行折旧计量,因此固定资产在两种计量模式下的账面价值是相同的。2.后续计量的纳税影响(1)在成本计量模式中的后续计量方面,税法和会计的不同之处就体现在投资性房地产的折旧、摊销以及减值准备等。(2)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后续计量方面,投资性房地产行业的计量标准就是去掉实际收入成本减去按税法规定的抵扣金额。由此可见,针对计量方式的影响,房地产行业要进行纳税的调整和变更。3.处置过程的纳税影响税法已经明确规定了投资性房地产的处置方式,在公允价值模式的计量下,应纳税的所得税额就是由于处置收入减去历史成本而产生的差价。但是在会计处理中,要将累计公允价值和已经计入所有者权益的金额一并归为处置资产的当期损益。基于此,会计和税法在处置资产的损益中具有较明显的区别,因此要适当地进行纳税调整。通过上述的分析可以看出,两种计量模式下当期所交纳的税额基本一致。其区别就在于,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在会计处理的过程中会因其变动而发生变动,进而使投资性房地产的计税基础和账面价值金额出现了较大的差异。针对资产的投资过程来分析,成本计量模式和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具有相同的现金流量计算方式。
三、投资性房地产准则
对房地产行业会计处理影响的具体建议
(一)建立健全会计管理制度投资性房地产行业要以新会计准则作为行业的指导,要充分结合国家出台的相关法律法规来贯彻实施,并且要坚持实施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进而建立健全房地产行业的会计管理制度体系,要体现出一定的科学性、规范性以及合理性。对于制度建设的内容,要加大对财务管理制度、物资采购制度、会计核算制度以及考核评价制度等方面的建设力度,而且会计管理制度要与投资性房地产行业的发展情况和目标相互统一、相互协调。
(二)加大新会计准则的应用力度1.要及时调整会计处理工作,不断适用于新会计准则的发展需要。要适度改革以往传统的会计编制制度,新会计准则中已经明确规定了投资性房地产企业的计量方式,建立起完善的企业会计制度体系。2.新会计准则中的公允价值计量方式并不能有效地减缓税收,但是更有利于资产的管理。加大新会计准则的执行力度,对于投资性房地产企业来说影响深远。3.房地产会计处理人员要加强对于新会计准则的学习,予以高度的重视,定期进行业务培训与指导工作,从而不断提升相关人员的岗位意识、专业水平以及技能涵养等,将新会计准则的工作落到实处。
(三)确保投资性房地产会计管理工作较高的经济利润投资性房地产企业在不断的发展进程中,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提升是重要的管理保障。在新会计准则中,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运用,就是要将投资性房地产体现在企业的各个层面,进而不断符合资产投资市场的发展需要。投资性房地产企业要在新会计准则的引领下开展房地产投资收益分析活动,扩大并增长资本投资运作效率和回报率。
(四)简化投资性房地产准则的会计处理程序在新会计准则中,对于符合条件的投资性房地产企业可以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进行后续计量工作。因此,对于效益的盈利或是亏损,都要及时反映在当期利润中,进而在整体上把握好投资性房地产行业的投资效益情况。对于在投资性房地产准则中出现的相同问题,要进行统一、规划地管理,降低企业会计处理工作的难度性与复杂性,强化信息的对比程度。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加强投资性房地产准则对房地产行业会计处理影响的分析势在必行,可以不断顺应投资性房地产行业的发展步伐,提高房地产行业的市场竞争地位,在激烈的行业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开拓房地产行业崭新的发展空间。因此,投资性房地产行业的建设任重而道远,要善于抓住机遇,勇敢地迎接挑战,不断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要严格遵守新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科学合理地选择科学合理的计量模式,以便于会计处理工作的正常进行。同时,投资性房地产企业要结合企业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综合对比和考量,进一步规范投资性房地产企业的市场行为,实现房地产行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需求。
参考文献:
[1]由敏.新会计准则下公允价值应用对企业投资性房地产的影响[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5(22):144-145.
[2]李丹.浅析投资性房地产处置时的会计处理及对财务报表的影响[J].财会研究,2013(05):51-52.
篇8
关键词:FDI 投资撤退 隐形撤资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发达国家对外直接投资不断扩大,随着跨国生产经营的不断扩大和发展,跨国公司从国外撤资的现象也更加频繁。从近年的情况来看,国际直接投资撤退的数额和规模仍高居不下。
国际直接投资撤退是一种客观存在,其影响重大。因此,研究撤资所具有的重要性不亚于研究投资。
关于撤资的基本情况,如国别、成因、规律、影响等,国内外有关学者有过相应研究。但总体而言,系统的研究成果和相对成熟的研究结论不多。本文拟就近年来的外商对华直接投资撤退问题,做进一步分析、论证,用以丰富此研究领域的相关内容。
外商对华直接投资撤退原因分析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2005年4月20日向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05年会提交的一份题为《世界经济格局中的中国》的主题报告显示,截至2003年底,中国累计实际使用外资金额5621亿美元,但如果考虑外商投资企业的终止运营、资产折旧和撤资等因素,2003年底中国吸收外商直接投资存量为2600亿美元,相当于当年GDP的18%左右,低于27%的世界平均水平。至2003年底,在累计批准设立的46万多家外商投资企业中,已终止或已停止运营的企业逾23万家,约占累计设立外商投资企业的50%,现存注册运营外商投资企业约23万家。即:在已批准设立的外商投资企业中,失败、中止、撤退的比例高达50%。这其中,由于跨国公司撤资引起的企业终止或停止运营占了一定的比重。详细情况如表1所示。
典型行业撤资原因分析
乳业。导致国际乳业跨国公司撤离中国市场的原因大致有如下几个方面:国际乳业跨国公司过高和过于乐观地估计了中国奶品市场的培育与发展速度,短期内即形成消费市场尚不具备充分的条件;产品多走高价位路线,与中国百姓的实际收入水平相差甚远;中国的奶品市场发育还不成熟,市场秩序较为混乱尚未完全理顺。无序的多发的价格战、造假等,使外商无可适从;对中国的饮食文化、消费习惯、消费能力、消费选择、消费对象、消费特点等不甚清楚,经营理念未完全迎合中国人的消费观念和习惯;缺失奶源优势及对奶源的控制权。大部分的国际乳业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后,多把精力和资本都投放在奶品加工、奶品市场销售这两个环节上,对奶源往往掌握不了主动权,缺失奶源优势;管理成本过重,有人曾作过成本分析,认为外资的产品成本中的管理成本普遍高出中国国内企业的20-30%;公司选址和产品市场定位偏差;国际乳业跨国公司巨头,其中大部分在刚进入中国之时,落脚点都选择在中国的北部,而中国的北部恰恰是奶源的高度集中点和牛奶消费的冷点。
电力行业。导致电子行业撤资的原因主要有:超国民待遇的取消,上世纪90年代初期,中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将电力生产领域对外国直接投资(FDI)大幅度开放。由于电力需求强劲,中央和地方政府为了鼓励和吸引外资进入中国电力工业领域,对投资发电行业的外资实行“三保”政策,即保电量,保电价,保回报,承诺高达15%到20%的固定回报率。2002年中国电力体制改革确定了竞价上网的基本方向,随着优惠政策的逐步取消,外资回报率明显下降。2004年下降到5%。
煤价上涨影响电力利润。从2003年开始,新一轮电力紧缺所导致的发电用煤供应紧张使外资发电厂面临更大的困境,众多的外资和民营电厂都只能到市场上去购买高价燃煤,由于煤炭价格大幅度上扬但电价由于管制而几乎未有变动,令外资发电企业损失惨重。
电力体制改革进程缓慢。中国电力投资领域市场准入程序复杂,审批周期较长,而正处在改革过程中的电力市场却随时都可能发生变化,即中国电力体制改革走向不明,以及当前电力领域的低市场化程度和对未来电力市场前景的谨慎态度,导致了外国电力资本撤离中国或止步不前。
电力投资政策变化频繁。电力投资大,回收期长,其间可以发生很多情况。在中国的现有体制下,其经济政策投资政策常常不能正确预判,因而造成“政策多变”。外商普遍认为中国电力投资环境依然存在一些不明朗因素。
投资方母国电力市场诱人。自2003年8月美国发生大面积停电事件以来,民众要求政府增加电力投资的呼声日益高涨。美国联邦能源监管委员会提议对电力行业结构进行重组改造,要求电力公司整修电网,对输电网升级改造。这对跨国企业的抽回资金形成了直接的影响。为了大规模参与美国电力建设新,筹集电网升级改造所需资金,出售海外非核心资产就成为许多美国电力企业的必然选择。
典型国别撤资原因分析
韩国。韩国与中国建交于1992年,当年韩国对中国直接投资额为1.19亿美元,此后逐年增加。至1997年达21.4亿美元。但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后,韩国对中国的直接投资连续三年出现下降,2000年后开始回升,2001年基本回至金融危机前的水平。1992年至2001年间,韩国对中国的总投资额为123.4亿美元,占同期中国FDI总额的3.32%。
导致韩国撤资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之一包括韩国人的性格。韩国人的性格造成了韩国企业投资轻率,只是靠一时冲动,而不是仔细研究市场前景和当地消费水平。另外,由于中国在很多方面技术水平提升很快,韩国的技术优势越来越不明显,失去了收益的基础。
韩国经济的不景气则是直接原因。韩国2000年GDP增长率是8.8%,2001年的增长率只有4%,这使得韩国企业国内总公司遇到资金困难,周转不济,对外投资能力下降,收缩对外投资成难免之势。
韩国对中国的投资受投资地域限制的影响较大。投资地大多集中于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东、北京、天津等东北部地区和环渤海地区,从数量上看,投资于该地区的数额占到了韩国对华投资总件数的83.2%,占到了总投资额的66。2%,从产业分布上看,则主要集中于纺织、服饰、玩具、皮革等劳动密集型,其主要是出于对中国廉价劳动力的考虑,另外则是由于东北地区,特别是朝鲜族聚集区语言沟通便利。但对投资的经济发展状况及投资环境考虑较小,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为韩资企业的经营带来了困难。
最后就是由于经营成本的逆转。亚洲金融危机发生后,韩国经济大受影响,韩国国内资本不足问题日益突出,各企业纷纷缩减对外投资。此外,金融危机后,韩国国内劳动力成本大幅降低,中国劳动力成本优势下降,再者,随着中国加入WTO,关税下调,部分韩国商品可自由进入中国,也进一步促使部分韩国国内产品的生产成本反低于在中国制造。
日本。日本经产省直属的日本贸易振兴会2002年的一项调查显示:在中国的日本三资企业6―7成为盈利,2成左右收支平衡,1成多为赤字或撤退。可见,日本在华投资企业的撤退比例是偏低的。以1995年为例,日本企业从中国撤资总数为8家,居日本海外撤资排序的第9位,占其当年全部撤资比例的3.1%。详细情况见表2。
尽管日本对华投资撤退的比例相对偏低,但从我国的角度分析,日本对华投资确实还存在相当的问题,这些问题对中国所造成的影响,在某种程度上不亚于撤退资所造成的影响,甚至可能还更为严重。这些问题主要包括:
日本对中国的投资与欧美国家相比,项目平均规模偏小。尽管日本对华直接投资中的大中型项目在不断扩大,但是同欧美国家比起来,平均单项数额仍然偏小。根据日本财务省统计,日本对华投资项目平均规模仅相当于对世界投资平均规模的34%,而面向亚洲、北美洲、欧洲投资的平均规模分别相当于对世界平均水平的46%、152%和118%,这说明日商对中国市场尚存疑虑。另外,企业当地收益再投资比较多,来自日本本土的新项目投资增长并不明显。除此之外,投资企业在人才、零部件采购本地化和技术转移方面的进展落后于欧美企业。
中国在日本对外直接投资对象国中的地位没有明显提高。按照日本财务省报告、申报额统计,2000-2004年日本对华直接投资只占同期日本对外直接投资总额的6.2%,其中2000年仅占2.0%,2004年才提高到12.8%,分别在日本对外直接投资对象国中列第6、第3位。从整个情况看,2004年末日本对华直接投资的资产余额为202亿美元,只占日本对外直接投资资产总额的6.0%,居对美国(1430亿美元、38.5%)、荷兰(365亿美元、9.8%)和英国(268亿美元、7.2%)的投资之后,在日本对外直接投资对象国中列第4位。
日本垄断性产业的投资落后。如前所述,包括汽车、家用电器和计算机、手机等部分高新技术产业在内,凡是日本与欧美各国激烈竞争的领域,日本企业都迅速扩大了对华投资。然而,在日本高度垄断国际市场和中国市场的领域,日本企业仍继续实行扩大出口的战略,在当地生产方面几乎没有什么进展,其典型是数码家电产业。
投资仍高度集中于沿海地区。根据日本三菱综合研究所2004年7月的统计:日本对华直接投资主要集中在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其次是广东、北京、大连和青岛;2003年末,在华日资企业的42.8%集中在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地区。
外商撤资所引发的思考
客观地分析中国区位优势
跨国公司“兵退”中国,带给我们的思考是多方面的。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中国居民的收入水平仍普遍较低,相应地,消费水平也不高。而且,就许多行业而言,虽然中国是最有潜力的市场之一,但市场的培育和发展尚需时日,短期内市场需求规模不会有想象中那么大;中国的低成本优势正在消失。跨国公司在中国的运作成本(包括生产成本、管理费用、销售和促销费用、税收等)并没有他们想象的那么低;受以上两个因素的影响,许多跨国公司在中国的投资回报率都低于预期水平,也低于在其它亚洲国家的投资回报。这也是为什么欧美跨国公司在增加对华投资的同时,采取的态度越来越谨慎的原因。
冷静地审视引资政策
我国外商投资领域存在两大怪现象:独资企业比例增长的同时,合资企业逐渐减少;吸引新的外资的同时,已投项目大量流产。
目前,在国际上,外商投资的主流模式是并购,90%以上的投资采取的这种模式,但在我国目前这一比例还非常低。近两年来,外商独资企业的比例不断提高,以中外合资、合作形式投资的比例逐渐降低。这反映了大量的外商新增投资与我国现存的国有企业资产并未实现最有效的结合,外资没选择并购而是另起炉灶,致使规模巨大的国有资产闲置。多年来,我国对潜在投资者的挖掘过程中,忽视了对存量资产的盘活问题,更没有过多考虑新增外商投资与国有资产存量的结合问题。
另外一个怪现象是,在引资的同时,又丢掉了一些已经投资的大项目。根源在于,只重视前期招商的环节,忽视了后续服务工作的跟进,最终导致不断增加新项目,但已投资项目没有服务保障而流产。
对撤资的防范策略
对于跨国公司的撤资,既要冷静分析其深层原因,又要采取必要的手段和措施,确保我国引进外资目标的实现。
应进一步调整外资政策,保持外资流入、流出量的稳定性,使之成为国民经济良性循环和运转的较确定性的因素。同时,调整过度集中的外资来源国结构,避免资本流入量因为某国或某一地区的经济波动受到较大影响。
要进行必要的事前控制。由于东道国事后难以采取有效的措施和政策遏制已经蔓延的撤资行为,因此,加强对外资流动的事前控制就成为我们防止跨国公司撤资以及由此带来突发的负面影响的重要手段。
在管理方面要做好如下工作:为外商提供更完全、更真实的投资信息,减少由于信息不对称而造成的撤资;利用中国产业多层次并存的特点,采取明确的产业优惠政策,变外资撤退为外资在中国境内的产业转移;考虑到外资制度安排的国际竞争,中国在外资制度安排上要保持一定的国际区位比较优势,建立和巩固新的区位优势,防止外资撤退。
保持吸引外资政策的连续性,继续改善投资环境。必须始终坚持积极吸引外资的基本方针。调查表明,尽管我国已经在完善基础设施等“硬件”环境方面取得明显效果,但是诸如政策制定缺乏透明度、变动频繁,政策执行不尽统一、具有随意性,政府工作效率低、缺乏服务意识,市场监管不力、假冒伪劣商品泛滥、乱收费严重等等外商关于“软”环境方面的批评依然强烈。
从现在起,我们应逐步形成一种不仅依靠优惠政策吸引外资的基本格局,在市场准入和政策软环境方面下工夫,并通过大量工作使外资认知这一思路。只有这样,才可能进一步稳定外资的进入与留存。否则,过份依赖优惠政策的外资,一旦优惠政策取消或减少,更易形成撤资事件。
参考文献:
篇9
>> 金砖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特征比较 金砖国家对外直接投资发展水平比较 外商直接投资对就业的影响研究综述 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就业总量的影响 对外直接投资对母国就业的影响 中国对美直接投资的美国反应 美国对华直接投资对中美贸易的影响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国内就业效应:基于投资主体和行业分析 中国对中亚国家直接投资区位与行业选择 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对中国在发达国家投资的解释 主要发展中国家对美国直接投资现状分析及此现状对中国企业的启示 外商直接投资对就业影响研究综述 中国对美直接投资逆转考验美国决策 外商直接投资对湖北的就业和工资水平的影响 外商直接投资对河北省就业的影响的综述 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区域就业的影响分析 外商直接投资对促进区域劳动力就业的贡献分析 外商直接投资对苏州就业和劳动者素质的影响研究 外商直接投资对浙江省就业效应的影响分析 跨国直接投资对东道国就业的影响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2]林勤跃.金砖四国:经济转型与持续增长.经济学动态,2010(10).
作者简介
篇10
经验与政策
《沪港经济》:上海与香港一直是重要的贸易伙伴。请问署长先生,就目前来说,两地的经贸往来以及相互的投资情况如何?
贾沛年:我可以提供一些数字给你参考:截止2011年底,香港是上海最大的海外投资来源地区,投资额超过690亿美元,涉及1.9万个项目。与此同时,香港投资推广署也协助上海的许多企业来港投资发展,截至2011年底,上海在香港的投资项目总数为1448个,主要投资者包括上海实业、东方航空、上海航空、上海锦江国际、上海浦东发展银行、海通证券等。当然,除了投资,两地在很多领域都有很多合作的空间。
《沪港经济》:拿去年来说,香港投资推广署和上海企业有没有成功合作的项目?
贾沛年:在去年,投资推广署协助来自中国内地的投资,成功完成了118个项目,其中有70个来自上海。比如太平洋资产管理公司,还有春秋航空、吉祥航空等。
《沪港经济》:针对上海企业经营和发展的具体情况,香港投资推广署有没有因地制宜,推出新的优惠政策?
贾沛年:我们希望与上海企业的决策层分享香港营商环境的信息,尤其在消费产品行业领域,鼓励他们充分利用香港在如下几方面的优势:一是优越的战略地理位置;二是独立法制和高度自治;三是筹集资金、品牌推广、研发设施和国际网络上的优势;四是税负低廉、税制简单的优势。香港政府的基本立场,就是希望保持本地公平的营商环境和税负的低廉,让所有企业可以有最好的条件来发挥长处,进一步发展壮大。拿税收来说,在香港的税负很低,企业的所得税税率是16.5%,这是协助、支持企业发展壮大的基本因素。而且,对于某些领域,政府还制定了鼓励企业发展的优惠政策,比如科技研发方面,港府会提供有利的支持、资助,来协助企业进行科技上的研发工作。
行业与前景
《沪港经济》:香港在内地企业“走出去”战略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内地企业赴香港投资有没有行业限制?哪些行业会优先考虑?
贾沛年:赴港投资没有门槛,香港政府对所有投资者一视同仁,平等地为他们提供利于营商的各种服务。我们欢迎上海企业到香港发展。一直以来,金融、贸易、物流和旅游是香港的四大传统支柱产业。赴港投资的企业大多从事进出口、批发零售、金融银行、航运物流业,证明海外投资者对香港的这些领域青睐有加。如今,香港还鼓励发展六项具有优势的产业:创新科技、检测及认证、医疗服务、文化创意、环境保护、教育服务。根据投资推广署的经验,来自上海的成功项目,大多属于金融行业和运输行业。不过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们希望进一步加强引进其他行业的投资,有两个重点行业:一是科技研发,二是消费产品行业。
《沪港经济》:关于两个重点的行业,政府用怎样的政策来辅助它们来港发展呢?
贾沛年:对于消费产品行业,投资推广署有一支针对消费行业的企业服务团队,这一支团队能针对性地协助产品在香港物色到有利于销售的地点,同时协助企业和本地的商界沟通;科技和创新的方面,港府成立了五所研发中心,提供相应的资助,来支持外地企业在港开展研发工作。
《沪港经济》:如果到香港去发展,哪些行业的发展前景较好?
贾沛年:我个人认为,销售高档品牌的公司在香港会较有前景。香港是一个重要的旅游中心,去年接待的外地游客超过4200万人,这些旅客来港大多是为了购物。有一个现象可以表明这一点的,很多国际名牌比如古驰、巴宝莉,它们在香港的零售量比本国还要多,而且这些国际名牌在香港的商店,比其他的地方都要大!零售商在香港展开业务,还有一个优势就是,本地不设消费税,也不设进口的关税,一切的产品进出香港都比较方便。
优势与便利
《沪港经济》:针对那些准备“走出去”投资发展的上海企业,在面临众多投资目的地邀请的时候,香港如何能够脱颖而出?
贾沛年:的确,要论低廉的土地、人力资源,内地比香港具有优势。不过,要是企业需要清楚地掌握合理的税率制度;或者需要一个完整的、完善的法律制度来保障他们的权益;或者需要一个经营平台来为他们提供对外联系的话,这些企业就比较适合在香港发展。
香港能吸引上海的企业,也在于它是国际金融中心,有一个强大的国际化的金融服务业。全世界最大的100家银行当中,有70家在香港有业务。截止2012年6月,1519家内地企业(占总上市公司46%)已在港交所上市,市值占总市场份额的58%,约合18.4万亿港币。同时,香港也是中国内地以外的最重要的人民币业务中心,能让企业找到一个优秀、有效的集资平台。香港还有一个优势就是强大的服务业,能提供商业服务业、专业服务业的公司和人才,从业人员非常理解内地投资者的需要,对于如何协助内地的企业很有经验,而且,大家都能以共同的语言进行沟通。
此外,香港政府向来高效、廉洁,为个人和企业提供公平的竞争机会。香港还拥有严密的知识产权法例保护企业的权益。香港在产品研发、生产策划、市场推广和品牌打造等高增值环节上都极具经验,内地企业到港,可以先行熟悉国际企业的运作方式,提升企业的管治能力。
《沪港经济》:香港投资推广署主要提供哪些服务?能为上海企业赴港投资提供哪些便利?
贾沛年:香港投资推广署成立于2000年7月,是港府属下部门,专责为香港促进外来直接投资。投资推广署为有意进军香港市场的企业所提供的服务分为三个阶段,包括前期向企业提供最新营商环境信息及商机、建立关系网络,使其作出明智决定;中期提供实际支持服务,如介绍中介机构、安排与香港特区政府有关部门会面、支持公共关系及媒体宣传;后期提供持续服务,保持联系、听取意见、协助扩充业务、组织研讨会及联谊活动。而这些服务的一大特色就是费用全免、一对一且过程保密。
免费为投资者提供的信息,包括香港经济数据、法律条例、税务与会计制度、雇佣条例、租金与工资水平、行业分析等。我们还特别为投资者量身订造《投资香港锦囊》和《手把手助内地企业投资香港》小册子。截至2012年6月,投资推广署完成了2600个投资项目,有关企业在开业或扩展的首年内,共为本地经济创造超过3万个新职位,总投资额逾670亿港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