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市场竞争范文
时间:2024-04-09 11:34:5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医药市场竞争,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编者按: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将是从根本上影响21世纪人类发展的重大领域,将对改变消耗自然资源的传统发展模式、构建绿色可再生产业体系、促进人类健康产生革命性影响。――这些内容,是国家发改委对2010年10月国务院公布的“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生物产业的发展解读。
为加快生物产业的发展进程,有效解决所面临的资源短缺、能源紧张、环境恶化、食品安全等问题,尤其是人类的健康发展,我国通过各方面加强了对生物医药科技优势项目的支持,逐渐缩小了我国生物医药技术与国外的差距。
地方政府的支持、生物医药产品外包的逐渐兴起、国内外风险投资的增长,几方面原因促使大量跨国生物医药企业进驻中国。尤其是近15年间,国内也涌现出大批的技术实力较强的企业,生物医药产业大致增长了近100倍。我国的生物医药产业结构日趋合理,产业发展速度远远超过了其他行业。
据相关机构数据显示,2008年中国生物技术产业总产值突破8000亿元,未来的生物产业将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型产业。
发达国家生物产业方面的增长速度,近些年已达到25%-30%,占了整个经济增长平均数的8-10倍左右。生物产业已经成为全球战略性新兴产业与发展的重要领域。
2011年光谷生物城生物医药项目投资促进会
2011年1月7日上午8点50,记者走进位于武汉市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的“2011年光谷生物城生物医药项目投资促进会”的现场,不大的会议室座无虚席。
除商务部投资促进事务局、卫生部医药卫生科技发展研究中心、科技部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抗体药物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国内机构,来自世界各国的300多家机构中,有海外商务机构、百余家风投、医药产业研发机构,如英国贸易投资总署、英国国家医学研究院科技部、苏格兰国际发展局、法国政府投资部、美国北卡罗来纳州商务厅、美国中西部与中国战略经济发展委员会、美国圣路易斯地方商会和经济发展协会、瑞士联合银行集团、Rodman Renshaw投资银行、浦发银行、美国硅谷银行、德勤华永会计师事务所、亚商资本、北京信宇资本、美国纳斯达克股票市场股份有限公司、红杉资本(中国)基金等。
会议在中国商务部投资促进事务局和武汉国家生物产业基地的主导下,以及上海新生源医药集团、武汉光谷新药孵化公共服务平台有限公司的积极配合下,以“投资促进、加快生物医药产业化、资本化、国际化”为主题,重点讨论了建设中国国际投资促进中心生物医药产业基金联盟,在合作、开放、集约、共享的模式下,形成政府基金引导、地方园区配套、专业基金和社会资本构成的多元化投融资平台。
各方力量,助力中国生物医药产业的大踏步迈进!
武汉市副市长邵为民在开幕式上代表湖北省武汉市人民政府向到会的各位领导和嘉宾表示了欢迎,同时表示了对生物医药产业:“21世纪是生命科学开花结果的季节。近十年来,全球生物产业保持每年15%以上的增长速度,平均5年翻一番,呈现了巨大的生机与活力。湖北省武汉市将生物产业作为新兴战略产业的增长点和突破口,举全省之力、全市之力推进光谷生物城的建设。”
商务部投资促进事务局于华副局长作为本次会议主办方向与会嘉宾表示:“CIPA作为中国商务部直属机构和投资政策执行机构,依托中国政府庞大网络资源,运用“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引资”与“引智”相结合的投资促进理念,致力于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投资促进服务体系。生物产业已成为当今世界最为活跃的战略性金融产业,CIPA一直在全力支持、重点推动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因此,CIPA力邀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和企业家关注本次会议,通过互动交流生物产业发展经验,进一步加快生物产业的发展”。
卫生部医药卫生科技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李青积极动员社会各资本方大力推动、发展健康服务业!
科技部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副主任马宏建说:“国家对中医药产业的发展是给予了极大的支持。最近,大家都在讨论哪些产业投资最多?除前些年的房地产的投资热潮,下一个投资热潮将是生物医药产业。”
法国政府投资部首席代表孔士嘉表示,法国一直致力于生物产业的世界创新研究与合作!
德国勃林格殷格翰集团高级副总裁Rolf G.Werner认为:“鉴于中国的快速增长趋势,我们认为中国将在2015年-2018年成为全球最大的代加工的生产基地之一。建议中国高度重视生物医药产业的过程控制与生产过程控制,将创新产业带到真正的国际市场中去获利”。
新生源首席战略官荫俊为现场嘉宾特别介绍了武汉光谷新药孵化公共服务平台为新药开发提供的全面解决方案和一站式服务,将推进我国创新药物的产业化、市场化进程。
现场的其他专家表示:“2010年10月之后,生物产业被列入国家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后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国家政策、海内外的资金快速地进入了中国的生物医药市场”。
部分国外投融资企业反馈:“除了技术优势,中国生物医药产业的其他市场优势不容小觑”!
地方政府,助力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
随着生命科学研究和生物技术不断突破,现代生物技术发展已经开始进入大规模产业化阶段,生物产业将成为继信息产业之后世界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湖北省抓住了这一机遇,掀起了高新区“二次创业”的又一波新浪潮。武汉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即“光谷生物城”,是继成功创办国家光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后,东湖国家高新区重点建设的第二个国家级产业基地。
据相关资料显示,光谷生物城总规划面积16平方公里,基本建设投资约153亿,目前已建成完善的配套设施。光谷生物城对项目的快速推进建设及自主创新招商引资,实现了产业和研发创新两者的优势互补,使园区形成了较强的产业承载能力。丰富的人才资源、雄厚的科研实力和时刻服务的“保姆精神”,使光谷生物城成为一个全国领先、国际知名的生物产业创新中心和产业基地。
截至2010年底,一批包括国际知名的生物企业,如全球最大的制药企业――辉瑞制药;世界知名、亚洲第一的基因组研究机构――华大基因;亚洲排名第一的临床前新药研发外包商、全球排名第一的小分子化合物新药研发企业――药明康德;国内前列、中部地区第一的生物技术联合研究机构――武汉生物技术研究院等,都已签约入驻了光谷生物城。
湖北省政府高度重视生物产业发展和基础建设,省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罗清泉等省委、市委的领导曾多次考察、指导光谷生物城的规划建设、招商工作。
市场“无形之手”与政府“有形之手”聚合,创造出光谷速度新纪录,其发展速度让国内同行颇感压力!
截止2010年底,光谷生物城实现整个生物产业收入超过140亿,生物企业近400家,规模以上企业80家,跨国企业10家,吸引高级人才超过500人。预计至2015年,光谷生物城整个生物产业收入超过1300亿。
产业规模快速增长的原始基础
武汉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光谷生物城”美好而可预见性的前景,来自对湖北省有条件发展生物产业的自信。
湖北省属亚热带季风气候,生物多样性显著,生物资源丰富。9000多种植物资源,893种野生脊椎动物,441种湿地野生脊椎动物,是我国重要的种质资源中心,有承载生物技术研发和产业发展的良好基础。
在生物农业方面,动植物新品种培育与良种产业化位居全国前列,是我国最大的兽用和鱼用药研发和产业化基地、最大的生物农药基地。
在生物技术领域,武汉东湖高新区拥有国内外一流研究开发机构30多家,聚集了生物技术领域的两院院士11名,“十五”以来申报生物技术方面专利200多项,其中化学原料药类专利、化学药品制剂类专利、生物制品类专项申请数量,均居全国前5名。
机会总会留给有所准备的一方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高新区创新服务国内外的生物产业,最大化的发挥区域优势,着力将光谷生物城打造成国际一流的生物产业集聚地,在国内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为行业提供了可借鉴的产业运行模式,对推动我国生物产业发展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为社会各界如何加快生物技术创新与绿色经济的发展促进,对全球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具有深远的作用和意义!
对“光谷生物城”的发展前景及本次会议的召开,武汉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建设管理办公室投资服务中心主任鲍俊华介绍:“适合生物产业创新、创业的集聚地光谷生物城,打造了生物技术研究院、公共服务平台、企业孵化平台、信息资源共享平台、投融资平台、人才引进等六大平台,以支撑国际前沿先导产业及入驻企业的快速发展。入园的企业足不出园就可以同时满足研发、生产、流通等方面的高水平、高标准的产业化需求。聚首光谷生物城的国际、国内一流的行业翘楚,已开始或将要开始分享光谷生物城高速发展的盛宴!希望本次会议成为为国内外的生物医药产业搭建的一个“国际生物产业资本化发展的综合宣传、互动平台”,让关注生物产业发展的各界人士的智慧碰撞产生更多的合作交流!”
商业互动平台、产业基金平台的搭建
在商务部投资促进事务局的支持下,2011年1月8日的“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基金联盟专题研讨会”中,武汉国家生物产业基地、上海张江国家生物医药产业基地、成都高新区、大连经济开发区、沈阳棋盘山经济开发区、上海新生源医药集团、武汉光谷创业投资有限公司、武汉中部创投、武汉光谷基金、武汉科技创新投资有限公司、北京中关村天作创新孵化中心、信宇资本、上海张江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博润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上海科技投资公司、亚商管理投资公司、纪源资本、上海汇科创业投资有限公司、金马集团等近三十家机构、基金、资本公司,共同签订了“中国国际投资促进中心生物产业基金联盟”倡议书。
各方在合作、开放、集约、共享的模式下,共同搭建了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基金联盟,形成了政府基金引导、地方园区配套、专业基金和社会资本构成的生物产业项目的国内外多元化资本对接,为未来的生物医药产业聚群发展、蓬勃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至本次会议结束,会议各方共达成合作协议50余项,签约总金额约1.6亿元。
编者手记:国家的经济十年持续高速发展,到2010年底GDP达到40万亿。
篇2
中国医药商业协会会长朱长浩说,目前医药流通业已经告别群雄割据的战国时代进入全面竞争阶段,2004年加快了整合步伐,全行业呈现出积极迎接挑战的态势。
并购、重组分抢优势资源
2004年医药行业的并购、重组呈现出抢占市场优势资源的特点,无论是年初的国药控股有限公司控股深圳一致药业还是中国医药工业有限公司入主云药集团、华源入主北京医药集团,其目的都是大集团、大企业已经不满足于作为区域霸主的地位,而想把更多的市场资源收入囊中.从统计数据来看,目前医药流通业的集中度越来越高。医药流通排名前10家的企业占全国医药市场的比重已经从2000年的18.76%上升到2003年的26.14%,2004年预计达到30%。与此同时,随着医药企业规模扩大,其所占市场份额也越来越大。2003年年销售额超过50亿元的企业有6家,超过20亿元的有17家,在个别区域商业垄断趋势已经非常明显。
朱长浩说,在抢占医药市场优势资源的过程中,进入的资本既有国有资本,也有业外和国外资本,还有民营资本,其中民营资本是医药商业购并、重组的亮点。
政策、市场环境因素加速医药商业进入全面竞争阶段--去年12月11日医药分销市场的全面放开;GMP、GSP大限的到来;"限售令"、"限价令"、"打击带金销售"和药品集中招标采购的扩大等市场、政策因素迫使医药企业整合医药市场资源,用好渠道,发展医药供应链,完善供应链管理,建立新型的医药工、商、卫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同时,随着微利时代的到来,降费增效成为企业的重要工作,而降低物流费用是降成本的重中之重。顺应这一市场环境,国内医药流通领域涌现出了九州通"快批"、配送、零售连锁、现代物流配送等新型的商业模式,并成为现代物流建设的重要内容,这些新型商业模式非常引人注目并有着很强的生命力。
农村医药市场的开发成为医药销售新的增长点--开发农村用药市场成为医药流通企业新的工作重点,延伸农村供应网点成为医药零售连锁企业新的发展方向,虽然目前农村市场投资大效益不明显,但是农村人均医疗费只有25元,远远低于全国135元的平均水平,农村市场潜力巨大。
零售终端的争夺战愈演愈烈--2004年进一步印证了"谁掌握了终端,谁就掌握了市场",零售终端的争夺战日趋激烈,贴牌是零售终端发展的最高阶段。值得注意的是购并、重组同样是医药零售领域提高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医药流通整体素质有了很大提高,但是距离现代医药流通仍然有差距--朱长浩认为,从2000年开始医药流通领域的改革力度很大,收效明显,尤其是GSP的实施加快了医药流通业改革进程,但是医药现代物流模式仍需摸索。
医药市场平稳增长是主旋律--据统计,2004年1-9月,全国医药商业总销售达到1709.6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0.19%,全年预计超过2100亿元。朱长浩说,2004年医药行业整体经济效益虽然有所下降,但整体仍是平稳上升的态势,预计工业的销售利润率在8%左右,医药商业的销售利润率在0.7%左右。
2005年整合资源是重头戏
篇3
关键词:医药市场营销教学
医药市场被人们称为朝阳行业,行业的利润增长很快。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体制的不断改革深化,医药分家趋势的明朗化,再加上外资巨头的纷纷涌入,使得我国医药市场营销竞争愈演愈烈。所以医药企业越来越意识到高素质的营销人员在市场竞争中的重要性。由于我国的医药代表与国际一般的医药代表群体不同,国内的医药代表医学,药学的专业人员以外,还有很多都是毕业于其它毫不相关的专业,甚至还有一些医药代表的文化素质相对偏低。面对这样的现状,如何培养既懂医药专业知识又懂营销技巧的复合型人才也就成为了一个难题。《医药市场营销》的课程,就是为了能够培养这样的人才,能够满足社会和市场对医药市场营销专业的需求。同时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发现在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上仍然有许多地方急需提高。
一.《医药市场营销》教学的现状
鉴于医药行业本身专业的特殊性,普通的营销专业课程不能培养出适合市场的医药企业的营销人才。由此《医药市场营销》作为培养洞悉医药企业市场营销的活动规律,讨论医药市场如何满足市场需求以便在市场竞争中获胜的应用型课程也就应运而生。虽然是作为市场营销的一个分支,但是其内容都是跨学科的综合知识,因此这门课程的教学具有自身的特点。而目前的课堂教学仍然是被动式教学,教学手段单一,教学观念陈旧,不重视学生实践等等一系列的问题。这样培养出的学生往往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因此,我们有必要对目前的教学方式进行反思,找到适合市场的培养方式进行教学改进,才能培养出满足市场需求的医药营销人才。
二.对《医药市场营销》教学改进的几点建议
1. 构建完善合理的课程体系
由于《医药市场营销学》并不是单独存在的,它需要一些其他学科的相关知识,大体分为前修课程和专业课程两大部分。前修课程主要包括公共关系、高等数学、计算机科学、统计学营销学、企业管理等课程,专业课程主要包括医学、药学、医药基础学、解剖生理学、医药商品学等课程。前修课程是学生学习这门课程的必备前提,而且这些都是今后学生从事医药营销具体工作中会用到的知识。
2.丰富教学材料与教学手段
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的黑板板书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的教学需求,特别是这门课程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好的教学活动包括合理的教学计划,精心编排的教材,丰富的教学案例和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应用。因此学校可以建立相应的教学案例库,行业数据库,还需要借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进行多媒体教学,用ppt来展示具体的图标信息,让学生有比较直观的感受,由于今后学生工作会用到特殊的软件来进行市场问卷的设计和海量数据的处理,还要教会他们使用营销实训软件等等课本以外的知识。近几年国家正在大力改善高校的教学设备,这是一个难得的契机。还有一点也要改变,由于课程的教学并不是属于理论研究方向的,所以传统的让学生死记硬背课本上的知识已经不再适用,取而代之的是通过教学教会学生解决具体问题的思路和方法,让学生可以在考虑问题的时候从营销的角度出发,分析和解决问题。在具体的考核方式上,也可以采取市场分析,营销策划,案例讨论和模拟实战的方法促进学生的培养。
3.认识到案例教学的重要性
案例教学法是把案例当做教学工具,通过营销市场的真实案例所呈现的营销行情,引导、鼓励和要求学生从复杂的医药市场表现中,运用所学的营销知识,在案例的启发下,学到通过书本难以讲授的市场营销思维和实际运用技能,锻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作为案例总结的时候还可以锻炼学生的口头沟通和表达能力。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站在药企和医院的角度来考虑和解决问题。介绍民营的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通过对医疗市场针对性的营销,在心血管疾病的治疗领域取得巨大成功,其市场竞争力毫不亚于部省级的公立医院;在讲授品牌策略时,介绍河南宛西制药―一个曾经既无区位优势,又无地域品牌优势的企业―通过河南的道地药材“怀地黄”,以及医圣张仲景这一中医名人的品牌效应,伴随着“药材好,药才好”的口号,将仲景牌六味地黄丸一举打造成了六味地黄丸的第一品牌。通过案例教学可以把学生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让他们关注和留心生活中的成功的医药营销案例,进行分析和总结,形成积极思考的思维习惯,对今后的工作是有很大帮助的。
4.改进教学内容,贴近实际
当前各大院校在进行《医药市场营销》教学的时候,大多把药与营销分开,没有从本质上认识到它们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由于医药行业的特殊性,在实际工作中除了要求具备营销的技巧以外,还要具备完整的医药知识和健康的心理知识,才能向医生和患者提供完整的作用原理,副作用和用药禁忌,为医生和患者提供更加完善的服务从而有利于打开市场,所以具体教学的时候尽量穿插知识进行讲解,比如讲授新产品的营销策略时,可以介绍现代化的药物剂型如控释制剂、缓释制剂、透皮吸收制剂以及现代化的制药工艺等;讲授品牌策略可以结合“地道药材”等,知识的交叉讲解有利于学生的灵活运用。随着近些年医药市场的放开,大量民间资本的进入,为医药市场的营销注入了新的活力,比如通过开展社区营销,会议营销,演讲营销等方式,许多民营医疗机构在专科医疗市场上取得了很大的市场份额,民营企业的发展壮大也给相应的市场营销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学校在教学的过程中,要让学生明白自己将会面对的是一个怎样的市场环境,让学生明白,从上游产品的生产到终端的医疗服务的营销整合,才能最大化市场。
5.加强校企合作,强调实战
《医药市场营销》的教学要服务于实际的市场,需要培养的是复合型的人才。学校要积极利用自身的资源,比如与社会上的企业进行合作,为学生提供实习的机会,并要求学生写实习报告,加深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还可以邀请往届的毕业生在工作中做的比较好的佼佼者回学校做主题报告,为学生的职业发展做出建议;企业也可以与学校进行合作开展订单班,通过学生自己报名,企业考试选拔的双向培养模式,使理论与实践同步进行,尽量培养那种出了校门就可以上岗进行工作的复合型的人才。
三.总结
总之,只要付诸行动,同时充分发挥广大教职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不管有多大的困难,最终肯定会获得成功。也正是所有的理论工作者与实际工作者共同的需要,也是培养中国医药营销人才的需要。
参考文献:
[1]雷朝阳.论市场营销教学案例来源的模式创新[J].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02)
[2]周筱莲.大学本科市场营销专业案例教学现状研究[J].西安邮电学院学报.2006(06)
[3]史保金.普通高等学校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探讨[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6(05)
篇4
摘要:目前项目管理在企业运营管理中发挥着重大的作用,为此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与认可,医药行业也不例外。此外时代的发展对传统的市场营销方式提出了新的挑战,为了顺应现代药品市场竞争的需要,企业必须转变营销观念,进行营销管理的创新。本文从医药市场营销的实施项目化管理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及其医药市场营销项目化管理的操作过程进行论述,提高营销管理的创新能力和资源整合能力,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项目管理;营销管理;医药市场营销
1 、医药市场营销概述
(1) 医药市场营销
市场营销是个人和组织(集体)通过创造,提供出售,并同别人自由交换产品和价值,以获得其所欲之物的一种社会过程(菲利普.科特勒)[1]。医药市场营销是个人和医药组织(集体)通过创造,提供出售,并同别人自由交换产品和价值,以获得其所需所欲之物的一种社会过程[ 2] 。其主体是个人或医药组织,客体是医药产品和价值,核心是交换,是一个社会过程,最终目的是有利益地满足需求。
医药市场与传统行业不同,涉及到民生问题、市场比较集中、相关群体主导性比较强、非主动性消费现象突出、市场需求波动大、需求缺乏弹性、需求结构多样化、营销人员的专业化、市场环境受国家政策的影响较大。
(2) 医药市场营销管理
医药市场营销管理的实质就是需求管理,达到为人类之健康服务的宗旨;其任务从大的方面来讲分为:扭转性营销、刺激性营销、开发性营销、恢复性营销、协调性营销、维持性营销、限制性营销和抵制性营销;医药市场营销管理过程主要表现在:分析市场机会、选择目标市场、制定营销组合、实施市场营销活动。
2、项目化医药市场营销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1)项目化医药市场营销管理的必要性
医药市场营销管理是以需求管理为核心的管理,上至企业战略规划到营销策略组合下至医药市场营销活动行为,是一个完整的管理运作过程。具体来讲,传统的营销管理模式存在组织结构不灵活、营销策略往往是凭经验和感觉,缺乏时空上的系统性和科学性、营销利润管理中心过于粗放、长期战略规划和短期行为互相脱节、营销管理方法过于偏重定性研究忽视定量方法、营销活动虽然具有短期性,但是营销管理经验和技术没有遗传性。
在进行医药市场营销管理时,相关工作人员,包括营销管理决策者都不知道下一分钟将有什么样的事情出现,什么样的工作任务和任务目标。在市场营销环境中有时候决策速度和执行速度都从一定意义上代表着利润。然而反观来看,传统的营销管理模式,结构臃肿,部门协调困难、业务流程支离破碎、职能重叠或者职能空缺造成管理上的重叠失真等问题,如果应对如今众多同质化的产品竞争、新医改下的新市场环境、管理先进的外企和中外合资企业显然是力不从心。以“项目”为中心的医药市场营销管理,具有组织结构灵活、反应速度快、把握市场动态准确及时等特点。
(2)项目化医药市场营销管理的可行性
1) 医药市场营销活动,营销策划、市场调研、渠道建设、市场推广、攻关、促销等大量的医药市场营销活动具有目的性、一次性、独特性、周期性的特点。所不同的是市场营销工作琐碎灵活,目标多样,根据市场环境变化营销管理决策比较随机。
2) 医药市场营销活动和项目管理过程的相似性,所不同的是,医药市场营销活动操作不规范造成不必要的资源浪费,甚至不能达到企业的预期目标 。
3) 具体来讲我们也可以把医药市场营销管理活动划分成五大过程。营销项目的启动、计划、实施、控制和收尾。
A、营销项目启动
市场营销项目的启动阶段主要有,项目发起人产品立项、总公司或者营销委员会任命或遴选项目负责人及项目经理、分析市场机会和确定营销目标。所要具备的基本文件工作说明书(SOW)、产品说明书、岗位说明书。根据营销目标,分析企业内部资源,熟悉企业文化,评估优势和劣势;进行市场调研,研究行业竞争动向,收集统计信息数据,识别可能风险、潜在风险并记录在案,确定营销项目章程并取得正式授权,确定里程碑事件,确定初步的范围说明书。初步细分市场,以消费群体划分,地区差异划分还是产品特质划分,并说明详细原因并记录在案。设计具体的分销渠道,构建集中不同的营销渠道结构以备遴选,评估渠道可能风险因素,及风险应对并记录在案。
B、营销项目的计划
营销项目计划阶段的主要工作有:一份比较详细的营销项目执行计划,包括可能需要的营销管理资源,项目活动期限以及预期达到的项目成果,并且构建项目网络图。具体来讲招募或选拨成员、组建本营销项目的团队、设计和制定市场营销组合方案和行动方案。研究政府政策、完善前期全国招投标工作、收集营销项目需求、定义营销项目范围、创建工作分解结构(WBS)、定义活动、排列该营销项目的活动顺序、估算营销项目资源持续时间和成本、制定进度计划、制定营销项目预算、制定人力资源规划等。制定子项目的营销计划。
C、营销项目的实施
营销项目的执行包括:营销思路构建、团队组建、投标工作、构建商业渠道、铺货工作、产品上量工作、商业合同管理工作、终端网络建设工作、货款回笼工作、终端维护工作、广告投放工作、市场信息收集反馈工作等。
D、营销项目的监控
信息收集统计工作、信息过滤分析工作、项目计划不符的纠偏工作。主要能应用的工具和方法有挣得值分析、里程碑事件控制、网络计划评审技术、甘特图等。
E、营销项目收尾
市场营销的特点是以利润为导向的“产品”,没有现成的产品生产出来,但是有可衡量的和可评价的成果。市场营销的成果具体来讲包括企业的品牌价值提高了,市场渠道成形稳定、利润可观、涉及到本公司的产品在相应的地区秩序井然(具体来讲无窜货和商业倒卖现象)、良好的消费者反馈。
在最后一阶段主要工作任务是对各个营销项目进行评审和评估,结合营销项目生命周期的延伸,存档项目相关资料和文件,信息;建立经验和知识管理档案库,以利于营销管理持续有效的开展。
3.项目化医药市场营销的客观价值
项目化医药市场营销管理,是一种以“项目”为中心的组织管理方式,是从战略角度出发“按项目进行管理”,此为其一。以“项目”为中心的营销管理方式,冲破传统的管理方式和界限,体现在营销管理组织结构的柔性化扁平化,扁平结构是指管理幅度大,管理层次少,可以较快而准确的信息传递;信息流通实现高效敏捷,真正体现出市场营销管理的速度与效率。
传统的医药市场营销管理是企业运营管理所派系出来的,其遵旨是强调横向分工和纵向分工,横向分工产生职能部门,纵向分工产生的等级管理层,因此管理层级较多往往造成组织结构臃肿,目标指令传达误差率较大,信息上下传递不畅。项目化市场营销管理强调横向分工与横向协作,形成以项目经理为核心的团队管理模式,实现信息充分共享、责任共担、信任合作、相互交流的一个学习型组织,有利于组织目标的实现,为企业长期占据市场地位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4.结语
市场导向的本质是包含行为要素的整合,制药企业要通过以市场为导向来对企业营销加以创新,实现营销资源的有效利用和优势互补,突破资源瓶颈。建立规范化的医药市场营销项目化管理体系,毋庸置疑促使医药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相应的优势地位,从而从整体上促进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作者单位:重庆交通大学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医药 成本控制 对策
目前,我国的制药企业生产的药物多是仿冒品,生产统一药物的企业多达几十家或数百家。自从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国外制药企业借助其资本和技术的优势,大举“入侵”我国的药物市场,使我国制药企业在国际上与国外制药企业的竞争渐趋白热化。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医药制造业如何加强成本管控,是必须第一时间解决的问题。本文将就此问题为切入点,罗列出医药制造业成本控制出现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为医药制造业的同行提供一些参考依据。
一、中医药制造业成本管控存在的问题
近些年来,我国中医药制造企业呈现出缓慢上升的势头,但是国内中医药价格的持续降低,使得许多中医药制造企业的获利水平变得较低,而与全球高盈利企业对比,仍存在不小的差距。我国中医药制造企业成本较高的原因有两个:第一,产品营销成本逐渐提升,这与中医药制造业处于下游加工业以及行业限制有密切的联系;第二,由中医药行业的行业特征决定,中医药行业集中程度不高、批量生产但达不到规模利益,导致固定成本逐渐升高,进而导致我国中医药制造业的营销成本增多。
(一)成本观念未与时俱进
大部分医药产品的生产成本只占总成本的两成,而八成的成本支出是为了采购原料和进行产品的营销,尤其是广告费和宣传费的支出占的比重非常大。然而中医药制造企业往往非常重视生产成本的控制,而对原料的采购和产品的营销过程中的成本控制却“不以为然”。例如许多企业为了提升产品的影响力,不惜花费巨大成本请“巨星”拍摄广告,广告费甚至达到几百万。而对原料的采购则极少采取公开竞标的方式竞价采购,这也是造成成本过高的主要原因。所以,成本与产量成正相关关系的观念已落后于时代,而受此观念的影响,中医药成本不降反增。从中医药企业的发展战略上来看,以生产为核心的成本观念正在遭受巨大的冲击,在我国一些大型中医药制造企业的成本管理工作中,已经树立起以全过程的经济效益为核心的成本观念,他们将成本被动型改造为拓展和主动型。所以,其它的中医药制造企业应摒弃传统成本观念,用新型的成本理念――全成本理念来代替传统的成本观念,使成本观念符合中医药企业的战略规划。
(二)成本控制分析方法过于单调
因为片面强调生产过程的成本控制,而漠视材料采购和产品营销中的成本控制,许多中医药制造企业就以降低原料的价格、降低薪酬费用、降低工艺过程的造价等方法来管控成本;有的中医药制造企业甚至铤而走险,走非法途径购买低劣的原料。而这样做的危害可谓不言而喻,它违反了“良心制药”的准则,使中医药制造业的产品渐渐丧失市场。而降低薪酬费用,就会造成人才的流失,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将难以为继。这样的做法,从短时期内来看,可以为企业获取高利润,但势必会将企业拖入一个难以“全身而退”的泥潭。
(三)成本策略制定不当、成本控制难以为继
成本管理的根本目标是通过对成本费用进行精确预估、订立合理计划,以实现利益的最大化。但是,在许多中医药制造企业中,成本支出没有固定的焦点,比如:在添购企业固定资产时,不是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订购的,进而导致企业资源的闲置或浪费;又如:在市场开发中,没有目的性地投资,导致所开发的产品在营销过程中“夭折”,导致开发成本太高又没有取得既定的效果。中医药制造企业应将成本管理看作一个系统化的过程,从战略成本的高度去进行决策。这样,可以使企业的战略成本管理变得可行和高效。中医药成本控制的要点是实现事前和事中的管控,真正发挥成本的功效。
二、中医药制造业成本控制问题的对应解决举措
当今中医药市场竞争已趋白热化,这对中医药制造企业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而其成本控制更是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通过管控成本驱动因素来控制成本是现代成本控制的基本思路,成本驱动因素是导致一系列活动变更的原因。对于我国中医药制造企业来说,应从下面的措施做起:
(一)树立战略成本动因观念
减少成本、提升经济效益是企业管理的恒远主题。在市场经济体制大行其道的大背景下,作为参与竞争的企业,树立什么样的成本控制理念来对成本进行管理,是一个亟待解决的新问题。当代科技的发展和广泛的运用以及管理观念的不断创新,对中医药企业成本的定义已不是生产运营成本能概括的:它融入了整个产品的生命周期,包含产品引进时的成本、产品的设计成本、产品的生产成本、利用成本、维修成本,以及与企业相关的全部资源的损耗费用。对中医药制造企业来说:第一,因为医药技术的迅猛发展,中医药产品的质量正在逐渐提升,企业投入的设计成本也正在不断增大;第二,因为市场竞争渐趋白热化,企业投入市场的成本正在不断提升,同时产品的寿命周期正在极大的缩短,因此市场开发成本始终居高不下。在这样的状况下,只注重生产过程的成本管控显然已经不符合时展的潮流,同时也不符合战略管理环境对产品的要求。新时代的市场需要中医药企业树立战略成本动因理念,用来引导成本管理工作。
战略成本动因理念,是指将成本管理提升到战略的层面,对企业的成本动因和成本构造进行解析,从战略的制高点对企业的成本动因讯息进行运用并制定相应策略。树立战略成本动因理念的优势有:
第一,有利于以战略发展的角度,处置短时期利益和长远利益的矛盾。例如:当研究费用与产品上市时间有矛盾时,就应意识到中医药市场是不断变幻的,时间优势就是成本优势。在谨慎的同时,投入更多的成本以减短产品的上市时间是必须的,与其推迟产品上市,不如多花费一些研究费用。
第二,有利于中医药制造企业的领导层从全局出发,明确要支持什么及要摒弃什么,挑选对企业有利无弊的成本效益模式,进而科学、合理地进行成本管理。
(二)强化营销环节的成本管控
广告宣传是目前凸显企业知名度和产品知名度的不二选择,也是较为重要的营销手段。但并不是越高端、请的代言人越出名、投入的广告费用越多越好,而应凸显中成药的药物特征,应用简单明了的语句、符号、动作将药物的特征全面呈现出来,从而给受众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所以,应关注广告创意的规划和表现形式的探讨,以降低营销环节的成本。与此同时,还应高度关注销售企划案,订立出既能充分调动销售人员的激情又能科学地降低销售成本的预案。同时,请的代言人还应熟悉投入市场的药品,在此基础上药品的投放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
三、对中医药企业未来的展望
医药市场的竞争已渐趋白热化。在我国的医药市场上,价格管控向来是国家调控市场的重要举措,也是中医药企业夺取市场的不二手段,而价格低廉就决定了成本的低廉。我国中医药企业在国际医药市场中的打拼也是采用的低成本策略,它们利用我国低廉的原料供应成本和劳力成本打开了国际医药市场的一个缺口,并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了主动地位。所以,继续采取和保持低成本竞争策略是我国中医药企业未来发展的必经之路,也是获得市场竞争优势的主要途径。
四、结束语
在我国,中医药制造企业的生产规模小、产品数目多、药品技术含量低,且仿冒品很多,生产同一仿冒品的中医药制造企业多达数十家甚至数百家。所以,国内中医药制造企业间的竞争已达到白热化的程度。与此同时,自从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国内中医药市场的竞争就变得更加激烈。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中医药制造企业怎样获得生存和发展的空间,是一个亟待解决的新课题。而中医药制造企业要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强化成本控制、降低产品市价、提升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和企业的经营效益就显得迫在眉睫。而获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是每一个中医药制造企业的梦想。相信在不久的未来,这样的“双丰收”不仅是梦想,它会变成现实,激励着我国一代又一代的制药企业。
参考文献:
[1]徐锋,李兰冰.中国医药制造业综合效率评价:基于双阶段效率评估模型[J].中国行政管理,2013,(3):85-88
[2]唐现杰,李新宇.医药制造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财税激励分析[J].商业研究,2012,(2):77-81
[3]梁小娟,徐怀伏.我国医药制造业技术创新影响因素的灰色关联度分析[J].上海医药,2014,(5):46-48,49
篇6
关键词:中药研发;市场战略;SWOT分析
【中图分类号】R75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4-0000-00
中药是我国所独有的,蕴涵中国五千年传统文化的人类宝贝财富,也曾经为华夏民族的健康作出了卓越的贡献。随着人类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传统的中药正被新科技、新材料的现代医疗技术所取代,中药市场地位正在逐步萎缩,研发的步伐正逐步减慢,中药市场也逐步被西药市场所挤压,发展空间越来越小。2009年,我国进行了新的医疗制度改革,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为我国中药在新时期的发展提供了政策指引。从国家的政策角度来看,新时期国家已经充分认识到发展民族中药产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如何发挥中药产业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医疗保健需求,充分发挥中药所具有独特功效和产品优势,结合先进的科学技术,继续推动中药在新时期的快速发展,成为我们当前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基于此,本文对我国新时期中药研发和市场战略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解决之策。
1 新时期中药发展的重要意义
1.1 全球化竞争的需要: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以及我国加入WTO后对对外开放程度的加深,做为全球第一人口大国,国外各制药纷纷瞄准我国潜在的巨大市场,通过独资、合营等方式开设各制药企业,国内传统西药企业逐步被外资企业代替,这样就使发展国内中药企业,开辟中药产品的国际地位,成为我国制药行业发展的关键。我国具有对中药产品完全自主的知识产权、丰富的中医药人才资源、丰富的中药材资源,可以说,中药是我国独有的特色和优势领域。基于此,目前,让大量的中药、中成药产品进入国际市场,获得国际专利,以此作为我国应对全球化竞争的一个重要举措。
1.2 中药发展是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的必然要求: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居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人们对医药消费的意识也开始逐步从治疗观向保健观转变,通过身体锻炼和饮食预防越来越成为人们的日常生活习惯。自助、预防和保健成为趋势,这也为植物药、传统药物,特别是中药的发展和应用带来了巨大的商机。目前,从临床情况来看,我国中医药对一些慢性病和疑难杂症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并且具有范围广泛的保健作用,能适应人类“回归大自然”的需要,中药内含绿色概念,能够提供个性化和多样。因此,中药发展已经成为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后不断追求生活质量提高的必然要求。
2 新时期我国中药研发和市场发展存在的问题
2.1 中药研发创新能力低:目前,我国中药的研发水平较低,还主要依赖于传统中药的历史积淀,“老方子、老药材、老配方”还成为各个中药企业发展的基础,市场对新的中药产品认识程度不够,主要还是购买传统中药品牌。和国际医药企业的高投入、高科技、高人才相比我国对重要发展的政府支持、人才储备严重不足,同时由于我国的科研制度还不够健全,在中药科研界尚未形成规范化、系统化的理论体系及行为规范。
2.2 中药市场拓展缺乏国际市场意识:目前,我国中药企业在市场定位中还仅仅拘囿于国内市场的开发,产品的包装、营销理念往往还站在国内消费人群的消费习惯进行的,国际市场开发的意识不浓,手段不新,例如我国传统中药企业同仁堂,近几年来,在国内市场实现了销售额成倍的增长,而出口销售额始终徘徊在固定水平线,这种过度重视国内而轻视国际市场的现象,容易出现国内中药企业的销售短板,进而导致国内市场的恶性竞争,对中药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非常不利。
3 新时期中药研发和市场战略思考
3.1 中药重点产品的市场培育:目前,国内中医药企业众多,行业标准和产品标准不统一,容易导致中药产品质量难以保证,同时重要企业标准化的现代化管理意识不足,产业升级慢,产能效率不高。为了提高中药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不断培育中药市场,保障中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首先,要充分发挥中医药所独特的治疗优势与特色,对成熟度高的中药成果,要推动自主知识产权的建设,不断稳固其市场地位;对新产品要加强临床实验,稳定其疗效,使更多的疗效确切的新产品走向市场,同时进行产业优化和结构调整,逐步培育出一批名药、名厂,为中药企业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3.2 选择中药龙头企业培育中药跨国公司:我国中药企业要想走向世界,必须要具有国际化的思想,同时要眼睛向内,先练好“内功”,从内部挖潜入手,并逐步找出和国际制药企业的差距。要重视产业集中度,改变目前我国中药企业多、小、散、乱的问题,提高中药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同时也可以解决中小中药企业在面对国际市场时,所存在的进入壁垒较低,产业政策规范不到位的问题。其次,鼓励中药企业兼并或重组,实现企业资源的优势扩张和优势互补,形成规模效益,集中力量提高企业研发实力和生产实力,进而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鼓励中药企业形成种植、加工、生产、销售环节,拥有属于自己的完善的产业链。政府可以运用经济杠杆,比如加大财政投入,实行税收、信贷和保险等特殊优惠政策,加大对中药龙头企业在成长为跨国公司起步阶段的扶持,增强这些中药企业的资本实力,促进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中药产品顺利出口。
参考文献
[1] 王旭东,李成学.中药产业现代化的发展环境与战略选择[J],东岳论从,2006,(2)
篇7
关键词:原料药行业;SWOT分析;战略选择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3)04000503
目前,国内尚无对原料药的权威定义,一般认为原料药是可以直接用来制备制剂的主要活性成分。原料药按来源可将分为化学原料药、生物原料药、植物提取物等,由于化学原料药占据了原料药市场的绝大部分市场份额,因此,狭义上的原料药指的就是化学原料药。本文所指原料药即为化学原料药。在国际上,一般将原料药和中间体一起统称为药物活性成分(Active Pharmaceutical Ingredients,API或Drug Substance)。
我国是世界上第二大原料药生产国和最大的原料药出口国,我国每年生产的原料药90%用于出口,其中欧盟是我国原料药产品的最大出口市场,其次为印度和美国。根据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的统计,2011年我国原料药的出口额为220亿美元,占医药保健品总出口额的49%以上,可以说原料药是代表我国医药产品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产业。但是,众所周知,我国的原料药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主要体现在成本优势,随着我国人力、原料和环保成本的上升,原料药出口的利润越来越低。特别是近年来,世界经济增速明显放缓,欧债危机愈演愈烈,“通胀”压力不断增大,各国贸易保护主义盛行,对我国的原料药市场无疑于雪上加霜。在面临内忧外患的情况下,我国的原料药行业该如何选择?在此笔者希望通过对中国原料药行业的内部优势(Strength)、劣势(Weakness)以及面临的机会(Opportunity)和威胁(Threat)进行综合分析(即SWOT分析),给国内的原料药企业提供策略选择支持。
1我国医药行业发展的宏观环境分析
1.1国际方面
(1)全球医药市场继续保持增长。据艾美仕市场研究公司(IMS)预测,至2015年,全球医药市场复合年增长率预计将达到3%-6%,同年全球销售额预计将超过11000亿美元。欧美日等发达国家仍居全球药品消费的主导地位,但是市场增速放缓。与此同时,以巴西、俄罗斯和印度为代表的新兴医药市场崛起,成为拉动全球药品消费的主力。
(2)仿制药面临重大发展机遇。《化学制药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中指出2011-2015年,全球将有130多个专利药物陆续专利到期,总销售额在1000亿美元以上。专利到期后同一种药物将由四五家医药企业生产,仿制药市场扩容,对原料药的需求也将大幅度增加。此外,各国政府为减轻财政负担,控制医药费用支出,纷纷出台政策鼓励仿制药的开发和使用,也将极大地促进仿制药销售的增长。例如,在欧盟仿制药经常作为一线药品成为一些疾病的治疗标准;此外,欧盟政府还出台政策给仿制药企业提供拨款或低利率的贷款、给出口药品企业减税等。
(3)产业整合呈现新趋势。合同研发和合同生产发展迅速,包括我国在内的一些临床资源丰富、综合成本低的发展中国家正在成为全球合同研发和合同生产的重要基地。并购重组活跃,大规模的并购交易不断涌现,专利药公司通过并购和联盟等方式大力发展仿制药。去年以来,辉瑞公司与海正药业、先声药业与美国默克、复星医药与瑞士龙沙等纷纷成立合资公司,瞄准专利即将到期的仿制药品;今年初,阿斯利康仿制药战略新投资,将在江苏泰州投资2.3亿美元打造其在全球最大的独立生产基地。
总体上,我国医药工业发展面临有利的国际环境,有助于稳步提高医药出口和加快国际化进程,另一方面,跨国医药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在主导专利药市场的同时,大举进入仿制药物领域,市场竞争更趋激烈,我国医药工业将面临严峻挑战。
1.2国内方面
(1)医药行业需求快速增长。由于我国人口老龄化和城镇化速度加快,医保体系不断健全,人民群众对医药保健品的需求升高,我国已成为全球药品消费增速最快的地区之一,有望在2020年以前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药品市场。
(2)药品质量安全要求提高。2010年10月1日,新版药典实施,2011年3月1日,新版《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实施以及药品电子监管体系的逐步建立,均对药品生产质量和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利于提高药品质量安全水平,促进行业有序竞争和优胜劣汰。
(3)环境和资源约束更趋强化。原料药行业具有高污染高耗能的特点,2010年7月1日,《制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全面实施,化学原料药生产面临更大的环保压力;能源成本上升以及国家节能要求的提高,对医药工业转变发展方式形成了“倒逼机制”。
总体上,我国医药工业发展面临有利的国内环境,市场需求快速增长,国家对医药行业的扶持力度加大,质量标准体系和管理规范不断健全,有利于医药工业的发展。另一方面,由于环境和资源约束加强,企业生产成本不断上升,药品价格仍有降价趋势,医药工业发展仍存在不少困难和制约因素。
2我国原料药企业的SWOT分析
2.1优势(Strength)分析
(1)产业规模大,生产成本低。目前我国约有3600家医药工业企业,能生产原料药近1500余种、24大类,我国是世界上第二大原料药生产国和最大的原料药出口国,具有规模优势。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人力资源、原材料以及环保成本较低,我国的原料药在国际市场上具有成本和价格优势。
(2)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制药企业国际化速度加快,积极参与国际分工,熟悉国际环境,越来越多的企业和产品获得欧美发达国家的相关认证,国际地位不断提高。据统计,截至2009年9月12日,我国原料药获得欧洲药品质量管理局(EDQM)颁发的欧洲药典适用性认证(COS)206个;截至2011年1月12日,我国在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登记的原料药药物管理档案(DMF)数量达到674个。
(3)以规模小、种类多、附加值高为特征的特色原料药崭露头角,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与大宗原料药相比,特色原料药技术含量高,环境污染小,市场需求大,是原料药行业新的发展方向,符合企业和社会的多方利益。据了解,海正药业生产的他汀类系列特色原料药,其生产规模和技术水平已经位居世界第二,约占世界同类产品1/3以上的市场份额。近两年海正药业经济效益大幅增长,主要就是受益于辛伐他汀等专利药的专利过期影响。截止到2012年6月,我特色原料药出口量同比增幅为46.71%,平均价格同比上涨24.18%,比较优势明显。
2.2劣势(Weakness)分析
(1)低水平重复建设严重,产能过剩。虽然在全球范围内,原料药的利润率及增长速度不如制剂,但与一般化工产品相比,仍然要高出许多,而且原料药生产投资小,其生产过程与化工过程基本相同,因此国内不少精细化工企业纷纷投入到原料药的生产中,从而使我国的原料药企业呈现出“多而不优”的状态。大宗原料药的产能过剩所引发的低价竞争,使我国原料药出口陷入两难境地。发改委、工信部的VC行业调查结果显示,2010年全球VC总需求量不过12万吨左右,中国总产能已接近18万吨;国内VC出口11万吨,而国际市场需求约8万吨左右,产能过剩使近3年VC价格跌幅近70%。
(2)产品质量标准未与世界接轨。我国生产的原料药90%主要供应国际市场,这就要求我们从产品质量到体系认证方面都必须与世界接轨。但是,虽然中国新版GMP已经实施,但其在软件管理等诸多方面仍与欧美GMP有着比较大的差距,并不被国际市场认可。在体系认证方面,我国的原料药必须取得欧盟的COS认证或美国DMF文件方可“合法地”进入欧美市场。原料药生产的环境保护也难以达到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的ISO14000标准。
2.3机会(Opportunity)分析
(1)我国医药行业发展迅速。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我国经济增长和政策保障将继续促进医药消费的快速增长,是我国医药行业发展的内生动力;基本药物制度广泛实施,药品价格进一步下调以及“以药养医”体制有望得到改革等都将促进原料药产业加快转型升级。
(2)国际市场的刚性需求。国际市场对我国原料药仍存在刚性需求,我国原料药在国际市场上的地位短期内其他国家无法取代;以维生素C、青霉素盐为代表的大宗原料药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绝对优势,特色原料药将依靠技术优势继续扩大国际市场份额。
(3)全球范围内原料药的生产转移。目前世界上主要有五个原料药生产区域:西欧、北美、日本、中国和印度。近年来,跨国制药公司正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结构大调整,纷纷把原料药的生产逐步向以中国、印度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转移,或是直接向发展中国家购买原料药,这一趋势为中国的原料药企业扩大国际市场份额,提升制剂工艺水平带来新机遇。
2.4威胁(Threat)分析
(1)世界经济不景气,国际医药市场增长放缓。2008年爆发自美国的次贷危机和今年以来的欧债危机接连重创世界经济,目前全球经济处于缓慢复苏阶段,国际医药市场需求的持续增长不容乐观,我国原料药出口风险加大;
(2)原料药竞争优势被削弱。原料药生产工序多,原材料利用率低,产生大量的“三废”,且排放物成分复杂,污染治理难度大。2010年7月1日,《制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全面强制实施,给企业提出了更高的环保要求,加上原材料、劳动力等成本上涨,我国原料药的生产成本增加,国际竞争力被削弱;印度等主要竞争对手货币贬值严重,而人民币却仍面临升值压力,我国原料药的国际市场竞争优势被进一步削弱;
(3)贸易摩擦频发及国外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对我国原料药出口构成严峻挑战。以欧盟为例,新指令2011/62/EU出台,要求出口到欧盟的原料药不仅要通过严格的GMP(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符合性现场检查,还需要我国的药监部门对出口的原料药产品出具书面证明,实际操作难度很大,相当于对我国的原料药出口增加了新的技术贸易壁垒。
3我国原料药行业发展的战略选择
根据以上分析,可以知道在新形势下,我国的原料药行业机遇和挑战并存,下面采用SWOT矩阵(见表1),寻找适合我国原料药行业的发展战略。
4结语与建议
(1)加强原料药产品质量管理,优化产业结构。这样既可以优胜劣汰,减少原料药企业内部间的恶性竞争,又可以提升我国原料药企业整体的国际竞争力,促进原料药行业的良性发展。
(2)应进一步巩固大宗原料药的国际竞争优势,提高特色原料药出口比重。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化学原料药出口大国,我们必须坚持巩固如抗生素、维生素传统优势产品的地位,也要开拓创新,顺应时代的潮流,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特色原料药的开发和生产上。接下来几年内,专利药到期和仿制药物市场的到期为特色原料药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我国的原料药企业应把握机会,注重原料药生产的技术投入,提高特色原料药的出口比重。
(3)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加强国际合作,积极开展药品国际注册和生产质量管理体系国际认证,推动EHS管理体系及其他各项标准与国际接轨,为开拓国际市场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中国大宗原料药行业概况及投资机会分析[EB/OL].,20120621.
[2]IMS 2009 Pharmaceutical market forecast[R].Diana Conmy,Corporate Director,Market Insight,2008,(10).
[3]“十二五”规划原料药市场呈现新特点[EB/OL].,20101008.
[4]特色原料药如沐春风[J].医药中间体及其化工原料,2004,(4).
[5]国内特色原料药市场:赚足未来眼球[EB/OL].http://.cn/Industry/201112/yuanliaoyao131605.htm,20111213.
[6]原料药结构调整需要国家“一把尺子量到底”[EB/OL].http:///20110531/n308939311.shtml,20110531.
篇8
世界医学界的研发活动有向亚洲转移的趋势,中国医药企业的未来发展将面临巨大挑战。
中国医药企业已进入微利时代,原来与跨国公司相比就“少得可怜”的研发、市场开发和品牌建设费用现在变得更加“捉襟见肘”。此外,药品零售行为的变化,医院主导的药品销售体系,以及制药企业普遍较差的谈判能力,使医药生产流通企业的盈利进一步减少。
事实上,由于大部分中国制药企业无力开发新药,引发仿制药激增,使得数千家制药企业在低端国产药市场上“自相残杀”,纷纷通过压低价格来应对竞争。
由于中国医疗保障体系提供的医疗费用有限,在中国药品市场上提高药价相当不现实,低价竞争仍是医药企业生存的重要手段。
随着药品大卖场、连锁药店、平价药店、大型物流分销中心纷纷露脸,中国医药分销渠道的变革正在“轰轰烈烈”地进行。
“美国用80多年形成的业态在中国隔夜就能出现,这种急风暴雨式的变革必定隐藏着诸多不确定因素”。
与此同时,合资药品在中国的品牌认知度相当高。中国医药商业协会此前的调查显示,中国消费者购买的药品中,进口和合资药占到70%以上,国产品牌只有30.07%。创新是推动中国医药产业和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最重要元素之一。
面对严峻的外部环境,中国医药企业迫切需要“通过兼并重组整合迅速做强做大”。目前跨国制药企业已由单纯开发中国市场转为研发投资;随着近年来世界医药巨头间的重组并购愈演愈烈,中国医药市场的发展也应该与世界保持同步。
中国医药企业构建创新体系建设应具备以下三方面背景:
首先,中国正在快速形成以企业为创新主体的社会环境。这表现在:企业的性质、规模发生变化,市场机制趋于成熟;政府将从各个方面推动企业自我创新发展;知识产权、法律建设趋于完善;国家研发机构、高等院校科研体制改革的加快。
篇9
【关键词】医药;市场营销;复合型人才
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国民收入水平提升,对生活品质的要求不断增高,人们对关乎生命健康的医药行业更为重视,这是医药市场繁荣发展的经济基础;同时,政府大量投入,施行《“十二五”期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暨实施方案》等医疗改革方案,医保覆盖面的扩大以及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参保者补助标准的持续提高,为医药市场的发展提供政策上的保证;CAR-T、CRISPR、CTDNA、单抗等生物技术创新领域在医疗市场的探索性使用,孕育出更大的医药市场前景。
根据IMS数据显示,中国是新兴医药市场的领头羊,医药市场占新兴医药市场的46%,而且在未来数年当中,中国也将贡献主要的医药市场增量。中商产业研究院的《2016-2020年中国医药行业投资战略研究咨询报告》指出,在“十三五”期间,我国医药行业将继续高速发展,2020年市场规模将会达到17919亿元。
一、医药市场营销人才培养情况探讨的必要性
(一)医药市场营销人才现阶段培养状况
经研究发现,医药市场营销人才培养存在人才培养方向定位模糊,医药营销专业应具备的知识结构层次不清,医药营销专业所学理论与实际脱节等问题[1]。
医药营销专业相比较专业的医药研究人员,需要具备更多与人打交道的能力,研究型人才可根据研究需要更多的使用实验等手段,而营销人员更多的具有适应市场需求的能力。在人才培养的定位方向上,营销人员要与研究人员区分,医药市场营销是应用性学科,应以市场为导向,培养出更能适应市场的人才。
由于医药市场的特殊性,产品直接与人们的生命健康相关联,这就要求医药营销人员要具备专业的医药学知识。同时,作为营销医院必须具备有产品销售能力、客户关系管理能力、市场调研分析能力等市场营销学的专业知识技能。总的来说,复合型人才更受市场青睐[2]。培养复合型人才,就需要人才培养过程中不仅仅有高校参与,更需要医药企业的参与,使高校毕业生能更快的融入工作环境。
经研究,现阶段很多高校人才培养计划使用的教科书与教学手段均已慢于实际发展现状。主要开设的课程依旧是以基础理论为主的学科,如《药理学》、《药剂学》、《医药市场营销学》等。在学科设置配比中重理论,轻实践,导致在实际应用方面有所欠缺,进而产生了不良后果:从业人员在进入工作环境后发现学习在实际应用中没有产生太大作用。这也就偏离了高校开设医药市场营销课程的主旨[3]。
(二)医药企业人才缺口
1、高层营销管理人员
医药企业的特殊性质让高层管理人员需是受过良好的教育、懂市场、具有快速应变能力的,迅速决策的管理人才,擅长团队建设,对医药市场的变化趋势有敏锐感知,可以随着市场的迅速发展寻找到切入机会,扩大企业份额。高层管理人员管理团队的能力尤为重要,这种能力是在现阶段高校人才培养中难以获得的。
2、基层医药企业市场营销人员
基层医药企业市场营销人员是联系医药企业与用户的关键性一环,日常工作包括药品推介,市场的开发与推广,售后服务等环节。医药企业往往要求这个岗位的从业人员具有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随机应变的能力。这些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营销效果的大小,也会直接影响个人的职业发展,这些能力大多都是可以通过专业的培训获得和提升的。
二、培养方案浅谈
(一)医药市场营销人才培养中主导方为各大高校
高校充分应用网络平台大数据的资源,让医药营销专业的学生在校期间就能了解到行业相关信息,如医药前沿市场的发展现状、本行业发展现状研究信息、相关领域发展预期等信息资料,增强在校生对本专业的理解,扩充知识面,让专业的培养产生作用,减少资源浪费。在这个过程中,也需要医药企业的资料配合。
医药营销更多的是应用型学科,主要培养学生实际使用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论基础固然重要,在应用中实际解决问题的方法更重要。高校除灌输基本概念外,更应培养学生如何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总结经验,不断进步的能力。引入真实医药企业案例式教学,详细研究企业的市场定位,产品构成,销售推广策略,课堂讨论分析,再对应学习这其中应用的原理理论,更有甚者,分析实例案例是否有更為合适的解决方案[4]。
医药市场营销是交叉型学科,更注重从业人员的综合能力,包括不限于团队合作的能力、沟通与表达的能力、社交能力等。在对在校生的培养中,可穿插更多实训课程,如模拟谈判[5]、即兴演讲、辩论、团队训练等活动,或联合行业相关企业,举办参与性活动。
高校培养资料的汇编,发挥高校资源整合的能力,为医药市场营销从业人员在岗培训提供更多的形式,在岗人员在职业发展中有疑问的时候,可以参照高校文字理论资料,开拓新的解决问题的思路,为在岗人员提供更多发展的可能性。
(二)医药企业积极参与
企业可以依据地域、培养方向、企业发展需求选择高校进行合作,参与行业信息收集整理,与高校共享行业发展信息。一方面是企业社会责任的体现,另外也是为企业储备人才,真正发挥高校人才库的作用。
医药企业可提供实际案例与经营方针作为高校实战案例,真实的案例作为教学工具,用以分析和理论提炼,让学生学习到更多的实际经验,也为企业后续发展提供更多的思路。
为高校在校生提供一定基层岗位参与资格,比如短期实习机会,作为跟随者参与实际医药营销过程的机会。对企业来说这是一个吸纳优质人才储备的时机,也可以为企业创造更高的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对在校生来说,是一个讲理论结合实际的过程,更早的接触实际操作,能更早明确职业发展方向。
医药企业需承担医药市场营销人才后续培养的责任。对医药企业来说,市场规模的扩大、国际大规模医药企业对国内医药市场的关注、同质化竞争带来激烈的外部市场竞争环境,让企业发展不能再仅仅局限于拳头产品,也需要如阿里铁军一样精于营销的团队,从而在市场中占得更大的市场份额。医药行业有望在接下来持续繁荣的市场中出现诸如BAT这样的巨头企业,完善在职培训系统,培养符合企业发展需求的市场营销人才显然是有利于企业的。
(三)社会相关资源参与,持续学习提升能力
医药市场营销人才的培养与自我成长需要借助更多的渠道,利用知识付费、资源共享、网络课程培训、线下同行业会议等多种机会获取知识,提升个人能力。
复合型人才的成长不是单独的填鸭式教育或者旁观了解就可以的,而优质的人才资源往往是成长型的,对医药市场营销人才的培养也可以利用这一趋势。人才培养不能局限于在校时间,参与实际的医药市场营销工作后,不论是中高层管理人员或者是基层市场营销人员,都需要持续不断地学习,对自身专业技能的培养不可松懈。在这个阶段,行业前沿信息的获取,本行业发展趋势,实际工作中所面临的问题和解决方案都是需要了解学习和总结的。这就可以利用知识付费这一发展趋势,各高校或企业或个人可以有偿付出知识和经验,为医药市场营销人才培养的知识体系添一些助力。
参考文献:
[1]吴春英,朱庆华,刘平良,蒋苁,杨岩涛.医药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研究现状与展望[J].教育教学论坛,2015,28.
[2]司建平.复合型医药营销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09.04
[3]季驊,高民.高等医药院校市场营销专业培养模式改善研究[J].医学与社会,2011(01).
[4]周先云.《医药市场营销技术》课程改革与评价研究实践[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4(02).
篇10
【关键词】营销战略;医药公司;对策;研究
目前,我国拥有众多的药品生产企业,同时随着不断加入的外企,有着相当惨烈的竞争。很多医药企业在生产出药品之后,由于没有好的营销战略,取得了较小的收效。同时,新的行业政策也为企业提出了更多的课题和挑战。而网上交易、直销、降价和医改等,也为创新医药企业的营销战略,质量控制和降低成本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重点研究了新形势下医药市场营销战略。
一、中国医药企业市场营销的现状
据相关数据统计,目前我国医药市场中,普通药品占市场的70%,而利润仅仅为30%。而新药虽然占据了市场的30%,但却高达70%的利润。通过GMP认证后,将会产生越来越高的新药价格。一直以来,我国的仿制药占据了医药市场的主导地位。由于长期以来严重缺乏研发经费,同时因为现存的体制原因,对研发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使医药企业产品不能及时更新,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匮乏。通过GMP认证后,医药公司在GMP项目上,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并且资金来源多半是贷款。缺少研发资金,却真实的放大了产能。所以,仿制药在未来很长的一段时间里,还将占据主导地位,在市场中的主流仍然是低价格和低水平的仿制药品。
二、医药企业市场营销的主要策略
1.价格方面的主要对策
(1)提高生产效率。生产工人应熟练掌握设备的使用和技术操作,将新设备的优点发挥出来,并将次品率降低。进行规模化生产,提高生产效率。对每一个环节的费用支出进行严格的控制,努力赢得成本的竞争优势。
(2)组织技术人员公关。通过GMP的药企,应组建公关小组,对机器的运行规律、技术参数和工作条件尽快摸清。对每一个工艺流程的关键控制点熟练掌握,使原材料消耗成本降低,并使生产过程时间尽快缩短。
2.产品方面的解决方案
(1)开发保健食品。由于保健食品有较少的资金投入,同时有较短的开发周期,所以应尽快上马保健品生产,对保健食品进行开发和购买。
(2)做好品牌广告。对于产品的销售,可通过企业的知名度来带动,通过企业的品牌广告来宣传处方药。通过产品品牌广告来宣传非处方药,以带动销售额。企业品牌广告的主要目标为口碑、美誉度和公益性。而产品品牌广告应从其主治、功效入手,将其在同类产品中的特点和优势发挥出来。
(3)挖掘产品优势。对产品应慎重选择,并对产品独特的销售主张和竞争优势进行深度挖掘。对市场调研的作用进行强化,做出科学的决策。在营销团队管理中,导入现代管理理念。与市场实际情况相结合,通过领队的人格魅力、优秀的企业文化和合理的制度,对团队成员进行影响和带动,使其执行力得到提升。
3.渠道方面的生产战略
为了对传统推广方式的不足进行弥补,可通过药品创新的营销与网络推广。立体的网络营销与横向与纵向的营销模式相结合,依照市场的状况,对营销的差异化选择做出决定,以全面扩大产品的销量,并在市场中占领最大的份额。以最大化的在目标市场中渗透产品,并重新做好市场的定位工作。
4.营销方面的应对措施
(1)采用灵活多样的促销手段。随着迅猛发展的大众传媒技术,广告可使市场的运行效率提高,并使市场的信息成本降低。不断出现的新的广告形式,进一步扩展了市场。公开的药品广告,可促进公平竞争,将优胜劣汰机制充分的发挥出来,将更多、更好的药品提供给公众。医药企业不单单要注重广告效应,还应对药品的质量和药效高度重视,这样才能促进医药企业的长足发展。
(2)实施人才营销战略。营销队伍的创建,直接决定了中长期营销模式和营销战略的选择。所以作为中小型医药企业,必须对环境进行认真分析,对自己的发展方向和发展目标真正的明确。对相关人才进行培养和招聘,通过建立和完善合理的人才机制,真正留住人才,让人才发挥应有的作用。而留人机制是留住人才的关键,留人机制应有着一定的吸引力,并能为营销人才产生长远的预期收益,使医药行业的营销人员能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获得自我价值的实现感和成就感。
三、结语
在GMP时代,医药企业必须应重新理顺营销思路。在新形势下,对医药市场的经营管理和营销战略进行探讨,同时将医药营销的困境突破。对营销模式进行创新,才能使医药企业的竞争力得到全面提升,与医药行业新的营销环境和新的政策相适应,为我国医药企业带来的新的行业增长。
参考文献:
[1]汪澜.医药企业营销渠道创新[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1(01)
[2]曾振兴.我国医药营销的发展趋势探讨[J].商场现代化,2009(12)
[3]刘斌.浅谈医药市场营销[J].企业家天地下半月刊(理论版),2009(03)
[4]祁天.医药市场营销的策略与发展方向[J].当代经济,2009(18)
[5]高环成.医药企业市场营销渠道的创新[J].经营与管理,20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