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背诵的方法和技巧范文
时间:2024-04-09 11:34:5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高中历史背诵的方法和技巧,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高中历史有效学习应当强化的几项能力
一是技巧性的背诵能力。高中历史学习中许多知识点需要进行背诵,但死记硬背显然耗时费力,对此,学生应当学会背诵技巧,将知识点中的关键字词记忆下来,也就能够掌握主要意思了。学生还可以自己进行知识点的框架安排,按照时间顺序或者事件类别整理出知识点,寻找规律进行记忆,也可以随身携带,一有时间就学习,也能够发挥较好的作用。
二是有针对性的回顾能力。要学好高中历史就应当多练习,在强化训练的基础上,学生要重点做好对失误之处的分析研究。每一次训练之后都要针对失分之处进行分析,看一看问题出在哪里,哪些类型的知识点需要进行巩固训练,将错误的题目记录下来,形成错题集,在积累中强化对易错内容的复习巩固,提高记忆效果。
三是开放性的汲取能力。学习高中历史除了要抓住课本之外,还要从各种资源和渠道中汲取历史知识,如互联网、广播、影视节目、课外书籍等等,从这些历史故事之中搜集历史知识,培养历史学习兴趣。这样的活动应当在日常生活中注意积累,有了长期的历史知识积淀,历史学习的难度就会显著降低。
四是深入性的研究能力。高中历史学习中,学生既要记忆好历史人物与事件,还要针对历史表象进行深入的研究活动,透过事件表象挖掘内在的规律与情感,这样的学习活动才能更有深度。
二、开展高中历史有效学习与备考的措施
一是及早积累历史知识,实现厚积薄发。对于倾向于选择文科的学生,教师要告诉他们一定要注重提前积累历史知识,最迟在进入高中以后就要强化这一方面的内容,因为历史知识的积淀需要一个过程,无法在短时期内就能达到一定的高度。在自己时间与精力允许的前提下,学生需要系统地了解历史发展过程,站在整体的角度去纵观历史发展的进程与规律,否则就会出现以偏概全的理解错误。
二是深入梳理内在联系,构建框架体系。高中历史教学中,帮助学生建立系统的框架结构,能够提高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整体掌握效果,使学生对学习思路更为清楚。例如在商鞅变法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建立改革史要素框架:背景(主客观原因)―过程内容(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方面内容)―特点(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评价(对其结局产生原因进行深入全面分析)。建立起这样的框架思路后,学生在其他改革史内容学习时都可以按照这样的思路进行,能够又好又快地记忆历史知识点。
三是强化记忆技巧指点,综合开展记忆。历史学习是一个考验毅力和技巧的双重过程,学生在勤奋学习的基础上,掌握一套科学的记忆理解方法,能够使其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笔者在教学中从三个方面入手对学生强化记忆方面的技巧进行指导。首先让学生对自己的记忆规律有所了解,向学生介绍了艾滨浩斯遗忘曲线规律,让学生明白:自己有时候花费时间较多但是记忆效果不理想,并不是因为自己的记忆力不好,而是因为没有按照记忆规律办事。笔者帮助学生按照记忆规律安排自己记忆的轮次与间隔,能够实现事半功倍的效果。其次教给学生更为有效的记忆方法,如预习筛选记忆法、形象联想记忆法、逻辑归纳法。此外,笔者还经常组织学生进行学习技巧尤其是记忆技巧等方面的研究活动,要求历史学习较好的学生走上讲台向其他学生讲述自己是如何有效开展历史学习的,在全班推广历史学习经验,促进学生整体学习能力的提升。
篇2
一、高中历史高效复习的具体方法
1.跟随教师的脚步,进行知识总结和联想。要想提高历史复习的效率,不仅需要在课下对知识进行记忆和理解,还需要在课堂上认真听课,抓好课堂上的几十分钟,紧跟教师的步伐,一步一个脚印。毕业班的教师一般具有丰富的备考经验,他们依据以往的高考经验进行课程内容讲授和辅导,因此学生要好好听每一节课,要听好课。听好课并不是说在整个课堂上都只听教师讲话,一个会高效学习的学生会跟随教师的步伐,通过教师的分析理清复习思路,并进行逻辑思维的转化,抓住课堂复习的重点,同时依据相关内容分清主次,进行恰当的复习。在听课的过程中,我们还可以结合教师讲授的内容进行知识联想,对相关的知识点进行分析和探究,这样不仅能够加深对本章节知识点的记忆,还可以提高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促进复习效率的提升。例如,在讲述某一个时期政治状况的时候,可以将民族、文化以及对外交往等知识联系起来。在讲述某一改革的时候,可以自主想象改革之后的影响以及同时期的其他改革模式等,采用这种方法能够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促进学习或复习效率的提升。
2.加强记忆,学会背诵。记忆是基础,要想提高历史高考成绩,不仅要对知识进行理解,还要对各个章节中的重点进行记忆。第一轮复习是以后复习的基础,在第一轮复习中学会背诵非常重要。当然,这里说的学会背诵,并不是简单地机械记忆、死记硬背,而是依据历史学科的特点进行知识的分类和整理,进行理解式的记忆。历史学科内容具有较多的细节,在进行第一轮记忆的时候,可以从整体上对教材进行理解,通过诵读和理解大脑中会呈现一个章节大致的内容,然后就可以进行知识结构构建(章节知识的罗列)。例如,将第一章整体的内容整理出来后,就可整理第一节、第二节中的具体内容,这样每一章节的知识都罗列出来之后,我们就可以对章节中的内容进行联想记忆,这会使以后的学习更加轻松、有效。
3.学会比较,分类整理。通过总结和分析近几年的高考历史试题可知,越来越多的历史试题是将不同时期人物和事件的比较作为突破口的。因此,在看书的时候要头脑灵活,在看到某一个人物的时候要进行快速思考和过滤,想象一下历史上有没有和此人物相似的情况,如果有的话,就要进行细致的比较,作全方位的总结和区分。例如,在古代史中,可以将隋炀帝、汉武帝、秦始皇进行比较,还可以将几次变法、农民战争进行比较。另外,分类整理也是非常重要的。对历史事件进行详细的整理,可理顺其中的关系。例如,可以分别整理各个时期的赋税制度、生产工具变迁以及重要人物等。通过这样的比较和分类,我们会将容易混淆的知识区分开来,不仅能够提高学习效率,而且可以提升分析比较能力。
二、高中历史高效复习的注意事项
1.寻找答题规律和方法。在夯实基础的同时,要注意寻找答题规律和方法。做综合题时就应该准备两套好的复习资料,一套优质的综合卷用于自我检测,另一套优质的专项汇总训练用于检测后的相应强化。按高考时间做综合题,对发现没有掌握好的知识做重点复习。这样一测一补,会收到较好的效果。资料要配有讲解和思路,便于对答案进行理解。到5月中旬以后,要回归课本,适当调低练习题的难度,放慢做题的节奏。对课本中的重点章节要关注,以清理遗漏知识点为主。
2.以课本为依托,熟练掌握基础知识。文综复习要以课本为依托。文综考试的成败取决于对课本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切不可重习题而轻教材。离开基础知识,任何能力、技巧都是空中楼阁。要从教材中构建出“树形”的知识体系,培养历史思维;要找出历史发展的“大脉络”,将全部历史整合起来;要明确和细化常用的知识,并对其进行熟练掌握和应用。
篇3
【关键词】历史 课堂 艺术史教学
一、教学现状分析
由于当前的江苏的高考模式,语数外记入总分,两门选修按分数比例划分等级,对高中教师而言,教学的主要目的还是强化语数外的能力。再加之在大部分高中从传统的教学理念出发,选修学科中较为重视理化,因为高中的理化具有相当的难度与深度,需要学生花费大量的时间进行专研。而历史学科,至今仍有相当一部分数理化老师认为历史不过是单纯地由许多历史事件组合而成,仅需要考前突击背诵记忆而已。因此在江苏的很多高中,尤其是一些以教学质量闻名的理科较为出色的高中,常常出现冷落历史课程的现象,比如不允许课后布置相关作业,提前停课进行期末考试等。再加之师资队伍素质良莠不齐,不排除有部分历史教师专业功底相当欠缺;有的教师观念陈旧,教学方法单一僵化,使得本来应该充满特殊魅力的历史课堂枯燥乏味等等,这些主客观原因让学生误以为历史是一门可有可无的课程。
二、艺术史在历史课程中的地位
新课程理念中强调要实现从“以分数为标准”到“以每个学生德、智、体等诸方面素质与个性得到充分发展为标准”的转变,使每个学生都得到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艺术史教育就是学生“诸方面素质”中的一个方面。艺术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人类在劳动过程中创作出来的优秀文化,它承载着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记录着人类的历史发展。艺术作为一种精神产品,具有无限发展的趋势,并在整个社会产品中占有越来越大的比重。学生通过艺术史的学习不仅能够增加知识面,拓宽视野,而且可以获得更宝贵的精神价值,调节、改善、丰富和发展自身的精神生活,提高自身的精神素质,从而使教学的目标逐步升华并完成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高度。
三、艺术史教学问题探讨
(一)重视文化的交叉学习
文化往往不是以单一形式出现的,它是在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下诞生的。因此我们在研究每一文化的时候,也应该以普遍联系的眼光去看待。重视艺术文化的交叉学习。相反,艺术同做人类似,不进则退。艺术本身也在不断吸收其他学科的优秀因素,促进自身发展。如人教版历史必修三第23课《美术的辉煌》中的印象派就是极好的例子。关于印象派的教学,我从其特点“注重光与色彩的瞬间变化”入手,设计一个探讨问题:到了19世纪六七十年代艺术家尤为重视“光与色彩的瞬间变化”,他们走出画室,外出写生,题材上侧重自然风光。这些都与当时物理学等自然科学的发展有密切联系,请学生查阅当时的自然科学的成就,分析哪些可以推动绘画艺术的发展。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并结合课本,很快就可以得出结论:19世纪40年代,照相机问世后,有的艺术家认为绘画已死,不需要绘画了。而有一部分艺术家并不灰心,认为可以通过色彩重组世界。
(二)通过艺术史的学习,能够培养学生中西比较的思维与方法
由于人教版历史必修三中第10课《充满魅力的中国书画和戏剧艺术》中涉及在中国古代的书画艺术,可以与之和西方艺术对比。比较学习的方法,便于不同思维方法的习得,同时也可以提高艺术鉴赏的能力与水平。所以我们欣赏元明时期的中国画,感觉到的不是笔墨,不是色彩,更不是技巧,而是一种韵致,是一种无法用文字语言表述的韵致。这样,通过对比中西美术思想、社会环境,学生就可以知道其思维方式的不同之处,将这种对比学习方法迁移在其他的文科学习上也是大有益处的。
(三)树立艺术史教学中的批判精神
最后,我们应该以批判的眼光去看待艺术史,不应该一味的接受。当然,艺术经过多年的发展演变,已经趋于完美,但是依旧存在其与时代不相适应之处。如19世纪60年代起——20世纪初期的印象画派,其特征对光和色有浓厚的兴趣、表达丰富生命力和光色和谐 、抒发个性,吸收东方艺术特点和线条粗犷、形式夸张、色彩明快、富有装饰味。但是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对画进行了加工,出现了立体图画。这是绘画的一大进步。
总之,不管何种艺术,当我们以评判的眼光去看待的时候,其才能发展。这样的艺术才能为大众接受。为此,学生的批判精神的培养是教学过程中的重中之重。这是学生真切理解艺术魅力的特殊能力。
结论
新课改实施以来,教材设计完善,尤其是历史教材的内容安排趋于合理、科学。这样的教学安排旨在培养学生的全面能力,因此我们不仅不应该忽视历史教学,相反,应该注重其中内容的教授过程,在教授过程中让学生感受的历史的魅力,这对其他学科的学习也能起到促进作用。通过这样的科学学习,学生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过程中定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周锐武.高中历史探究教学策略初探[J].科学文汇,2007(1).
[2]王立峰,段艳丽.对艺术史教学中几个问题的思考[J].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7,20(1).
[3]张颖.新课标下高中历史课教学策略探析[J].学科教学,2009(10).
篇4
从历史学本身的特点来讲,记忆和背诵是非常必要的,不记、不背历史是无法学好的,记和背是培养能力 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手段,将记忆、背诵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立起来的观点是绝对站不住脚 的。问题在于,如何合理地记忆和科学地背诵,如何在追求历史的过程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如何在回观过 去的史实中增长在现实生活中生活的才能。这中间就有个如何教、如何学的问题,当然和教材的主导思想密不 可分。这部新编《中国近代现代史》着眼于学生对历史过程的理解和分析,试图使学生在记忆中去体认历史为 什么会这样走过来,而不是另外一种样子,也就是记中有思,思中有记,是理解中的记忆,而不是不理解的死 背。为达此目的,该书在以下5个方面颇费了一番气力,也就是在培养学生概括和提炼能力、掌握历史过程的能 力、史料分析能力、运用图表能力、回答问题能力上进行了尝试。
1.概括和提炼。让中学生有较高的概括和提炼能力是不现实的,因为这方面能力的培养是很困难的,但从 中学就注意培养这种能力,有意识地朝这方面引导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该书采取的办法是在每一章的前面 加一个几百字的内容提要,讲明本章的要点、主要历史脉络和基本观点,使学生一目了然。这种提要,学生掌 握起来有困难,但列为学生必须学习的内容,强迫学生去背诵和记忆,无疑有助于提高其宏观思维能力。在讲 授过程中,可否采用抓两头儿的方法,先让学生精读每章的提要,有一个浅层次的印象,讲完本章后,再返回 来详细讲解内容提要,便可以从详中求约,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如果每章都让学生去概括分析其中心内容, 久而久之,其综合力会有一定的提高。本书这方面的意图也就有所贯彻了。
2.掌握历史过程。中国历史内容太多,这不仅给学习者增加了难度,而且常常使编教材的人无处下笔。中 学历史课本,往往采用高度浓缩的办法,一句话包含许多历史内容,学生读起来一是枯燥,二是难于理解。为 克服这种弊病,新编的《中国近代现代史》将历史过程的评述分为两个层次,正文部分作概括性介绍,楷体部 分则选择较为典型和生动的事例具体加以说明,楷体阐释正文,正文提挈楷体,既有纲领性,又有丰富而形象 的历史内涵,使学生在掌握正文的历史过程当中,能从抽象推及一般,由一般再回到抽象,同时以具体实例和 历史故事来加深对综合性评述的理解。这样,一方面对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有好处,另一方面也便于记忆,还 比较生动有趣。从提高学生掌握历史过程的能力来讲,这种编排是有好处的。一旦学生能掌握较多的历史知识 ,其他能力的培养就好办了。该书的这种改革,是一种大胆而有益的尝试。但也有一个问题,楷体部分的内容 虽不要求学生掌握,但实际学习当中,大概学生也须记住,尤其在高考大竞争中,历史教科书都几乎要背烂了 ,难道楷体部分可以不背?如此下去,大大增加了学生的负担。这种种瓜得豆的现象,生活中屡见不鲜,应引 起高度注意。
3.史料分析。近年来,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引入了一些原始史料的讲解,让学生通过分析史料来考察历史现 象,这对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大有好处。但中学生由于各方面的限制,不可能去读较多的史料,只能让其 接触史料,明白通过史料去揭示历史过程的道理就可以了。这中间就有个如何选择史料以及如何通过一段史料 让学生去明白一段史实或一个问题的技巧问题。这本《中国近代现代史》教科书,基本采用两个办法,一是印 证法,即在叙述一段史实的旁边,适当选一则史料,学生通过读这一则史料,就明白了史实的叙述是从这段史 料来的;二是问题法,在一些重要问题叙述中插入一段史料,旁边用方框出一道思考题,让学生通过分析这段 史料,来回答这个问题。这两种方法,都促进学生读史料,想问题,其理解和分析能力自然会有较大的提高。 实践证明,将这种办法引入历史教学是成功的。但一定要考虑到中学生的承受力,适可而止。
4.运用图表。本教材十分注意通过图表来培养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书中的图表数量之多是一般历史教 科书无法相比的。这些图表一为原始图,使学生有历史形象感;一为后人画图,让学生看了生动有趣;三为综 合性的表格,既减少文字叙述,又一看就懂,学生掌握起来十分方便。另外还选录了不少地图,这是历史教科 书中所不能少的。在图表的运用上,该书分两类,一为必须掌握的,二为仅供参考的。从图表的选择和编排上 去看,该书虽没有特别独到的地方,但通过图表的使用来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的主旨,在这本教科书中是显而 易见的。因此,在实际使用这部教科书时,应在这方面花一定的力气。有些图表,单纯让学生去记忆还不行, 应该亲手做一做,这将使理解能力和动手能力同时有所提高。
5.分析和回答历史问题。通过做课后练习题,来增强学生的记忆、理解、概括和分析能力,虽然带有很大 的强迫性和被动性,但长期的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的。一般来讲,从小学到中学都是让学生在回答问题过程中 去理解问题和分析问题,只有到了大学之后,才一步步从这种被动式的理解和分析问题中解脱出来,开始比较 主动地去想问题和解决问题。特别是历史教学,从来都是这样。要彻底改变这种模式是不大可能的,也没有必 要。但是,可否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有意识地减少学生回答问题时的被动性而增强一些主动性,则是很值得研 究的。因为只有发挥了主动性,才有助于理解问题和解决问题,才能大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这本《中国近 代现代史》教科书,在这方面也有大胆的探索。其将问答题分为两类,一为传统的做法,列课后练习题,让学 生必须掌握;一为新的改进,在适当部分列了思考题,一般有一定难度,但很有可探讨的必要,可以激发学生 研究问题的兴趣,并开展讨论。这样,练习题供学生复习用,思考题则意在培养学生的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具有开动脑筋,启迪思维的作用。这就有可能增强学生主动想问题的才干,为今后的大学教育辅下了一块良 好的基石。但要真正落到实处,也有相当的难度。从这本教材所列的思考题来看,一是难度较大,很可能多数 高中生思考不了,也就是说他无法去思考,往往要任课老师去代学生思考,这就无法达到预期效果;二是思考 题和练习题缺少内在的有机联系,不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为已规定了思考题不作必须掌握的内容。 今后如果教材修订,可否将思考题的难度降低一些,并让其和练习题发生一定的关联,减少教和学中不应该有 的困难。
篇5
?眼中图分类号?演G63 ?眼文献标识码?演B ?眼文章编号?演0457-6241(2014)17-0026-04
目前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托的新课程改革正迅速展开,给长期以来处于公式化、套路化和程序化状态的旧历史教学注入了勃勃生机。可以预见,再经十余年的持久探索,新历史教学必将结出硕果。但是,其在实施过程中仍遇到诸多问题,这些问题妨碍着新课改的推进。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新课程历史教学在理念、方法和价值追求上均与传统教学有很大差异。
首先,以中考和高考为核心的教育评价体系在我国现行教育评价中居于统治地位。在新课改的实际运行中,由于考试内容和方式在本质上没有发生改变,这就导致了敢于创新的那部分历史教师的畏考思退。为了使自己的学生在各种考试中获得好成绩,不得不固守以应试为核心的旧教学模式。令人尴尬的是,即使是新历史课改推行得较好的学校和个人,为了说明自己探索的成功,仍然要以各种考试的成绩来做最终证明。例如,深圳红岭中学的吴磊老师,她在新课程实施方面作了许多卓有成效的探索,但是,媒体在介绍她时首先把她说成是指导学生高考高分的优秀教师。这样,一般老师就很难弄清,吴磊老师究竟是新历史教学的实施者,还是追求高考高分的应试专家。也许有理想主义者认为新历史教学与传统高考是统一的,但是,我们知道,以培养人文精神为核心的新历史教学和以程式化掌握和运用史实及观点的现行高考历史教学,在教育理念上就是根本不同的。
其次,在课堂的组织手段、师生关系、学生学习状态、课堂评价诸方面也根本不同(另文再议)。
第三,新课程特别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学习体验和学科感受,而高考突出学生对某一具体历史材料的精确记忆、深度解读和透彻理解。如此,二者怎么可以统一兼得呢?在这种情况下,很多高考应试卓有成效的学校,在接受其他学校学习参观时,也就投新课改之所好,不是坦诚地介绍自己实施应试的真实做法,而是搞一些花哨表演性的示范课,这就使其他学校的教师对于新历史课的实施产生了怀疑和模糊的印象。更为严重的是,一所推行了新历史教学的学校,如果没有突出的高考成绩为支撑,那他就根本没有资格来谈论新课程改革和新历史教学。也就是说,与传统应试相矛盾的历史新课程改革的成效,却要以应试成绩的高低来加以证明。此外,在新课程改革中,一线教师缺乏真正具有新课程精神的学生训练材料,这也是制约新课程的原因。按照新课程的思维,训练题也应该从根本上发生改变,但是,很多训练材料所选用的试题仍然是老试题,教师继续沿用原有的方法来授课也就成为自然。这样,历史新课改教学仅仅只是成为应试教育这座钢铁堡垒上的几株纤柔的装饰花草而已。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在以应试成绩为主要评价标准的强大行政压力下,以教师满堂灌和题海战术为主要特征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又有重新抬头的趋势,新课程改革取得的一些初步成效面临全面丧失的危险。因此,目前历史新课程改革和新历史教学推行的最大障碍不是教师,也不是观念,而是考试评价体系。如果全开放的、多元化和发展性的评价体系不能建立,则新课改无疑是新瓶旧酒,不可能产生实质性的变革。
传统课堂教学的惯性包括思维惯性、学习惯性、操作惯性和评价惯性等,这些惯性因素具体体现于教师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并被教师们不自觉地延续着。新旧历史教学的一个重要差别就是,传统教学注重知识点的记忆,为了让学生记住知识点,往往进行反复的刺激和强化,以求在考试中能够再认再现所学知识。而新课程关注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同时强调获得知识的方式和手段,鼓励学生以自主探究和体验感悟的途径得到知识。对于知识本身,并不追求再认再现的记忆性掌握,而是把着力点放在对历史情境和历史问题的理解和阐释上。由于教师在实际操作中感到学生缺乏基础知识会导致无法推进教学的深入发展,因此,他们仍旧在学生记忆上花大力气。课堂教学的基本面貌并没有发生真正的改变。
在长期的历史应试教学中,很多教师形成了一套有效的历史课堂教学操作模式。这些操作模式曾经给教师带来过一些成功的教学体验,因此,要在新课程改革中断然放弃这些方法是他们所不愿意的。课堂学习和操作的惯性主要体现为教师进行单一性的讲授。新课程课堂教学提倡教师有效地组织学生学习。而一些教师迷信讲授,并把教师精彩的讲授作为主要的追求目标。殊不知在这种对讲授的迷恋和依赖之中,学生的自主性和主体性被忽略。新课程理念并非不关注教师的个人技能,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教师的教学风格和课堂组织方式被放在比知识传授和专业素养更重要的位置上。即课堂的主要表演者不是教师,而是学生;不是教师在显示自己的才艺,而是学生在展示自己的学习。
教师旧有教学观念的局限,始终是制约新历史教学和历史新课程改革的关键因素。很多教师迷信传统的讲授法,固执地认为所谓历史新课改是不存在的,新课改唯一的表现形式就是在交流课、展示课和各种课堂讲赛中。减少自己的讲述量,组织学生活动,只有其他教师听课时才设计这一环节。以至于学生也心领神会,只要任课教师告诉学生下一节课将有老师来听课,他们就知道该怎么表现了。李镇西老师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在两个班采用不同的方法授课,一个班猛讲,学生听得如痴如醉,练习也落实了,课堂看起来很精彩;而另一个班讲得很少,基本上是学生自己在学,课堂看起来很平淡。第二天突然袭击检测,结果讲授那个班的均分是76分,而自学为主那个班却是不可思议的82分。这就说明,组织学生自主学习的应试效果是优于满堂灌的。但是,即便是在听取了这个案例之后,一般教师在实际操作中仍然还是克制不住地讲授,甚至经常提醒学生:“如果有人来听课,你们一定要热热闹闹,积极表现,千万不能冷场。”一旦关起门来,就立即恢复原有的讲授方式。这种强大教学惯性的原因乃是由于观念上对新教法的不认可。
课堂即时评价也最能反映这种教学惯性。评价上的传统惯性表现为教师以事先预设的答案为标准,对学生的回答采取简单的“对”或“错”来界定。民主一点的老师可能会在学生即便是“错误的”答案中也寻找到一点合理的因素来加以表扬和鼓励。而新课程所倡导的课堂即时评价却全然没有这么简单。它要求对学生学习中的思维和方法进行精确的分析和点评,这里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核对答案或精神鼓励的问题,而是一个理性的、对学生思维活动高度尊重的研究过程。学生在教师评价中受到的是对事理探究的灵感、方法和动力。学生不会简单地接收教师廉价的或者显然是安抚性的表扬,他所需要的是教师对其思维与思想活动的尊重与认可。即便这种认可并不是表现为肯定,甚至可能是理性的否定,但学生在这种否定中仍然能得到积极的暗示。一段时间以来,课堂评价中流行这样一种模式,当一个学生回答问题之后,全班同学就一齐鼓掌或拍桌子:啪、啪、啪啪啪,棒!棒!你真棒!这种机械而模式化的评价,表面上充满鼓励,最终导致学生对教师评价的麻木和藐视,这显然不是新课程所追求的价值取向。
历史新课程改革对教师的知识和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要求教师在观念改变的基础上,具有比原来更加广博的知识,更强烈的敬业精神和职业冲动,对教师的教学技巧和亲和力也有更高的要求。这是因为新教材的知识体系较旧教材已有显著不同,很多旧教材体系下已经运用得非常熟练的专题知识基本上失去了用途,如高中部分的中国古代民族关系史。而一些原来就有的主干专题在新教材中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近代民族工业发展专题,新教材就补充了很多新内容。还有很多知识是多年从教的老教师比较陌生的。例如,古希腊民主政治、古罗马法律、近现代西方文化,中国古代思想、艺术等等。选修课中的知识盲点更多了,如・阿里改革、古希腊文化等等。长期以来,部分教师不注意读书以扩展知识面,忽视知识结构的更新和完善,仅凭大学时期的知识功底来应付日新月异的课程发展,这就不可避免地使自己的课堂教学处于捉襟见肘的困境。很多教师难以驾驭新教材的首要原因就是知识储量的不足。因此,迅速的补充知识,或是重建学科知识体系已成为当务之急。
新技术手段的运用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即便在今天,一些地区的教师仍然不能熟练地运用多媒体技术,对于网络资源的运用也很少实施。很多学校花巨资配备了多媒体设备,但是,教师在教学中却很少使用。不少教师从网络中获取教学资源的意识和自觉性也不够,导致在教学中陷于教学资源缺乏的困境。
在实际的历史教学中,其他学科的教法影响也是十分明显的。语文学科的影响较大一些。语文作为“百科之首”,其教法往往渗透到历史学科。在语文课“科学主义”和“技术主义”潮流冲击下,历史教师也采取了分析历史课文段落大意、概括核心思想的非历史课教法,甚至在考试中也命制这样的试题。这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历史学科的固有特点,影响了历史教学的健康发展。
另外,历史学科在长期以来居于“副科”地位,在很多西部地区的初级中学,由于师资不足,常常把语文等其他科目的教师安排到历史教学上来,这样,属于语文科目教学的一些基本方法和学法就被生硬地移植到历史课堂中来。最明显的就是,教师在授课中让学生反复地朗读历史课文,并作勾画和标记或是归纳段落大意,作为历史课所特有的历史情景营造、问题探讨、资料收集、史实的对比分析、阶段特征概括、事件线索清理等方法和手段则被忽略。在历史教学中,并非不可以采用朗读背诵法,但是,它不应该是历史教学的主要方法。过多地把语文等其他学科的教学方法运用于历史教学,就会削弱历史学科的特征,最终失去了历史教学的本真。当然,不能一概否定这些影响,积极方面的影响也是存在的。在新课改开展以来,难得一见有鲜明特色和独创性的原创历史新教学模式。开创特色鲜明的富于新课程精神的历史课堂教学模式,是摆在每一个历史教师面前的艰巨任务。
在推进新课改革的过程中,各级教育教研主管部门频繁推出了一些课堂讲赛,这对于促进新课程改革,示范研讨课堂教学的创新具有积极意义。但是,如果盲目拔高这些讲赛课的价值和意义,则此过程中产生的负面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不少新近参加工作的年青教师在对初高中教学的知识体系和教材教法体系还没有一个完整了解的情况下,通过一两节成功的讲赛课,一夜之间即成为该学科教学的名师、明星。有的凭借一节课反反复复在各级讲赛中获奖,在短短几年时间内获得了与其对教育的实际贡献和实际学科功底完全不相称的种种荣誉和奖励。个别年青教师无论在学识、修养还是真实的教学实践方面都存在不足或缺陷,但是,这些都无碍于他们在短时间内获得特级教师以及省级、国家级优秀教师称号。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这对于那些长期奋斗于教学一线,无私奉献,功勋卓著的教师在客观上产生了消极的影响。不少教师在心理上对于喧嚣的脱离教学实际的讲赛课活动产生了反感情绪,从而也就在不自觉中抵制和阻碍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甚至有的教师认为,新课改只存在于公开课和示范课中,他们在实际的日常教学中仍然我行我素,继续麻木地固守旧方法。
- 上一篇:幼儿园秋季德育工作计划
- 下一篇:工程机械行业市场分析